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新时代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时间:2022-11-16 08:41:21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电商专业建设需要着眼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发展能力的提升,而在电商专业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则是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发展能力的有效路径。因此,对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新时代 电商专业 创新创业教育

新时代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在“互联网+”背景下,推动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对于提升电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缓解电商专业学生就业压力发挥着重要意义,为此,电商专业教育工作者需要紧随时展潮流,重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商专业建设工作当中。

1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电商专业建设工作需求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需求两个方面。从电商专业建设工作需求来看,电商专业建设既具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也具有打造专业品牌的需求,而创新创业教育与电商专业的融合,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而且能够促使培养具有较高创新创业素养的电商人才作为电商专业品牌建设工作的亮点,因此,从电商专业建设与发展视角来看,实现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十分必要;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需求来看,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紧随时展,而电商专业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创新创业实践中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依托电商专业打造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对于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吸引力、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发展积累丰富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视角来看,重视实现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十分必要。当然,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并不止于此,如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能够有效推动电商专业学生成长成才,从而可以促使电商专业教育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彰显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在大学生就业形势趋于严峻的背景下,重视实现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不仅能够帮助部分学生解决择业问题,而且也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这对于环节电商专业学生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2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策略

2.1因势利导,激发电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兴趣

在实现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促使电商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创新创业实践产生兴趣,是提升电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重要前提。首先,电商专业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的必要性。依托于互联网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活动,具有成本低、风险小等特点,虽然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缺乏足够的经验,但是即便是创业失败也不会为学生带来难以承受的损失,而且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创新创业经验,这对于学生专业素养、创新创业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其次,电商专业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专业在创新创业当中的优势,并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电商专业教育当中。电商专业与互联网环境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极高的契合性,而将创新创业案例渗透到电商专业教育当中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通过这种融合策略,电商专业学生能够对创新创业知识做出更多的了解,并树立较强的创新创业信心;最后,电商专业教育工作者有必要组织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小组,通过合作创业来提升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并为学生交流创新创业经验、展现创新创业成果提供良好平台,从而确保学生在创新创新过程中获得较高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深入了解创新创业知识、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动机。

2.2依托创业实践,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在电商专业教育中,重视依托创业实践开展人才培养,有利于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紧密结合,从而促使学生在获得创新创业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电商专业理论内容、创新创业理论内容的理解。具体而言,在新的时代中,大学生群体面临着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与更为广阔的创新创业空间,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则为电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当然,电商专业学生能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获得成功,还与电商专业学生所具有的创新创业精神具有紧密的关系,如电商专业学生所具有的意志与毅力、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等。因此,如果能够在在校教育中强调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与强化,并依托创业实践实现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与强化,将能够促使电商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以及今后的创新创业实践中做到游刃有余。在此过程中,高校需要重视引导学生深化对大学生就业环境、大学生创业政策的认知,从而促使大学生产生开展创新创业的动机,并围绕创新创业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与此同时,高校需要重视在创业实践中开展创新创业知识教育,并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信息作为开展创业实践的重要出发点。另外,在创业实践过程中,高校需要重视发现与总结学生所暴露出的能力问题以及所面临的心理障碍,并引导学生更好的突破创新创业中的难点,从而为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提升提供良好的保障。总之,重视依托创业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不仅能够在高校中构建起崇尚创新、积极创业的文化氛围,而且能够有效提升电商专业建设水平以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这对于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综合素养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3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保障

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群体创新创业行为体现出了自主性的特点,而针对这一特点,高校有必要为电商专业学生提供充分的创新创业资源,从而为大学生群体自主创新创业构建良好的软件环境保障与硬件环境支持。具体而言,首先,安全、通畅、高速的校园网络,是确保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当前,校园网建设情况已经成为了衡量高校公共服务水平乃至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这种基础设施对于推动高校校内外交流、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许多高校的校园网都覆盖了宿舍、教师以及各个行政单位,但是构建不规范、功能有限等问题也客观存在,这反映出高校校园网建设仍旧具有一定发展空间的现状。而如果高校无法为大学生群体提供安全、通畅、高速的校园网络,那么电商专业所开展的创新创业实践也将会受到资源与空间的制约,为此,针对校园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校园网建设工作进行优化,是电商专业建设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其次,高校需要依托校园网构建BBS平台,从而为电商专业学生围绕创新创业开展交流创造良好条件。

2.4构建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体系

在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电商专业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重视鼓励电商专业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当中,而且有必要构建起完善的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体系,从而在打造与彰显电商专业特色的基础上,为二者的紧密融合提供保障。具体而言,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体系的构建,包括电商专业中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材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设计等。从创业课程来看,高校应当将创新创业能力作为电商专业学生所具备的通识技能,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商专业课程体系当中。在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当中,高校需要对电商专业建设方向、学生学习需求等作出充分的考虑,从而确保创新创新课程所具有的广度与深度能够与电商专业课程体系呈现出较高的契合性。其中,创新创业机会的识别与创造、创新创业资源的获取与整合、市场营销与企业财务等都应当是创新创业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从师资队伍建设来看,在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深度融合的过程中,电商专业教育工作者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以及相应的教育能力,直接影响着电商专业中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也正因为如此,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应当是构建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体系中的重中之重。在此方面,欠缺创新创业经验是电商专业教师队伍存在的通病,因此,要求电商专业教师与学生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促使教师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当中,是推动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得以丰富的有效路径;从教材建设来看,在高校具备专业的师资队伍与丰富的科研成果之后,有必要重视创新创业校本教材的开发,在此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将以本校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案例融入校本教材当中,这对于提升教材的说服力与真实性,实现教材内容与创新创业实际的紧密关联具有重要意义;从活动设计来看,高校需要树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思想,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比赛,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到创新创业比赛当中,为创新创业文化的构建提供助力。与此同时,高校需要重视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业市场调查、创新创业计划书的撰写等活动当中,从而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保障。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素养已经成为了电商专业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而这也决定了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无论是对于电商专业建设还是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通过因势利导、激发电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兴趣。依托创业实践、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精神,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保障,构建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体系,推动电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深度的拓展。

参考文献

[1]张国瑜,尚成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基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视角[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6,19(03):61-64.

[2]乔阳,马洪娟.基于创新创业教育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电子商务,2015,(04):56-57+92.

[3]丁明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电子商务,2014,(12):62-63+85.

作者:代联 刘群 赖玉林 单位: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