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讨

时间:2022-12-27 09:22:17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开始逐渐影响教学课堂。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引入网络的意义着手,探讨如何利用网络更好地实施信息技术教学,将课堂教学和网络课堂结合在一起,构建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特点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 高中 信息技术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讨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引入网络的重要意义

1.提高学习兴趣

由于计算机在家庭中的普及,高中生接触电脑的机会变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享受到更多先进的教学资源,教室可以通过网络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课堂,不仅可以改正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学习更为有趣的教学方法,学生面对新颖的教学方式注意力也更加集中。

2.应用于多门科目

多媒体的流行普及也使教学变得相对简单,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构建了课堂的高效性。而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也便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促进课堂的高效性。

二、网络环境下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新途径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探究式学习不仅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还能使学生持续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因此,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依然要提倡探究式学习。教师在课堂利用网络技术的特点,提倡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探究,实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完成这些基本任务之后,教师针对学习

2.在线交流,有效提高互动学习效率

师生之间可以通过QQ、信等聊天即时软件进行互动沟通。在放假期间,学生自主学习时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而教师利用聊天软件可以及时为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拍照、视频等方式自己的问题,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展开讨论解答,学生在家里也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请教问题,从而解决自己的学习难题,提高了学生在家的学习效率。另外,课堂教学常进行小组讨论,往往是学生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而教师往往难以加入进行沟通。而通过网络在线聊天,教师同样可以划分小组,分成群组进行交流,学生可以在群里研究讨论课题或者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加以指导,或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通过网络在线交流,有效提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质量,也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在线分享

教师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网络学习空间,分享学生的优秀作业,供其他学生学习;或者课题,将学生划分小组讨论;或者教学难点问题,学生在评论里发表自己的答案。例如,教师在学习空间问题“在Word文档中对所有段落进行分级编号”,学生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的评论加以指正,再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另外,教师平时也可以在评论区发表学生的优秀作业,例如,教师布置按小组设计院校海报后的学习任务后,将各个小组的作业在学习空间内,由班上同学进行统一评比,选出前三名予以表扬奖励,学生还可以学习其他小组新颖独特的海报设计,不仅巩固了知识,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通过这样在线分享的方式,学生可以及时了解班上同学的学习情况,增强学生之间的竞争,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

三、优化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1.优化教学资源

随着网络的普及,学校的教学资源并不只是局限于教育局指定的教材课本,而是随着信息技术化变得愈加多种多样。由于教材的信息有限,部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难以通过教材反映出来,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学生。对于某些教学难点,教师通过常规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解后,学生依然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利用视频、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难点,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提高了学习效率。

2.优化教学方式

自古以来,因材施教都是教学的一大原则,网络的普及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献出了一份力量。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针对热爱信息技术的学生,由于课堂时间和教材资料有限,个人兴趣得不到发展,教师则需要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课下讲解,或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面对疑难问题,学生也可以与教师进行在线沟通,促进问题的解决。实施这样具备针对性特点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开始变得多样化,也并不只是局限于课堂单一的教学,而是延伸到课下、生活中。四、结语总而言之,由于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目前的教学课堂,师生在课下也能针对知识难点进行及时的沟通讨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大大增强;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也开始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增强,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商翠杰.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双素养”实现的途径[J].内江科技,2014,(10).

[2]刘鉴林.高中信息技术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求知导刊,2015,(08).

作者:刘双玲 单位: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