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产品经理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11-10 15:04:53

产品经理总结

产品经理总结范文1

一、市场层面

建材超市作为电器销售的新兴渠道,市场规模和潜力巨大;从建材渠道来说就分:百安居,乐华美兰,东方家园,好美家,天津家居等子系统,从经营方式来说属于超市类型;而目前还有商铺租赁+部分超市如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武汉康家等。而我们目前所面对的主要是以百安居和东方家园为代表的建材超市。从渠道管理上,建材超市相对国美,苏宁,大中,永乐等电器连锁,扣点较低,开单手续规范,超市相关商品关联性强,家居购物一体化;购物环境好等便利;同时销售容易受季节性影响,消费者认知度(门店数量较少)和接受度相对电器连锁来说不高,尚处于消费者市场成长期。据调查目前消费者在连锁渠道和在建材超市购买电器的比例为8:2,是机会!挑战!

从当前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尤其是以房地产行业为上游产业发展来说建材渠道将会充满机会和挑战。以北京市场百安居XX年“五一期间七天满买厨卫电器XX送XX”活动案例来看,就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分析如下:

具体活动内容是,在百安居购买任何品牌的烟机、灶具、消毒柜,满两千元即可参加返两千元橱柜券的活动。此次的活动百安居自己独自承担,表面上看白安居,我个人对此次活动有几点认识,认为百安居在这次活动中实际上并无严重亏损,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此次的返券的几点要求:

1、此券仅限于在百安居内购买任何品牌橱柜和橱柜的配件,且不可兑换现金。

2、此券在使用时必须在购买橱柜每满六千元仅能使用两千元抵用券。(不足六千元,此券无效)

3、此券有效期从5月1日—5月15日。

从券的这几点要求来看我认为,首先百安居抓住了大多数的顾客在选购烟机的同时需要订做橱柜,但由于百安居内部的几个品牌的橱柜一般比市面上的橱柜档次要高一点,价格也要高一点,平时有很多顾客是在百安居购买烟机但不在百安居订购橱柜,(因为,购买烟机的顾客远远多于订购橱柜的顾客)所以百安居流失了大量的橱柜顾客。此次的返券活动将烟机于橱柜互动起来,用烟机的销售带动橱柜,形成联动式销售,提高了烟机于橱柜的销售。

其次,关于返券的费用,百安居利用它作为建材超市的整体资源优势,用其他商品的利润来弥补电器返券所流失的利润。对于百安居的利润来源,我有这么几点认识。第一,提高销售自然可以弥补部分的利润,第二,由于橱柜的返点高于电器的返点,平均点位在25个点以上,水槽、拉篮等用券可以购买的商品的点位更高,水槽能达到33个点以上。第三,也是最重要一点,一般顾客在购买橱柜的消费层次在4000元左右,高档的顾客消费也不过在7500左右,达不到用券的要求,因此如果顾客想用券就必须提高橱柜的消费层次,选择价格更好的水槽或者提高橱柜单位延米的价格,进而加大了百安居的整体利润空间。

按某顾客在百安居购买一套烟机灶具,平均最低消费在XX以上,订做刚好6000元的橱柜,(其中水槽,拉篮,等小配件费用XX,板材费用4000元计算)百安居整体利润为:

XX*20%+4000*25%+XX*35%=2100

扣去返券金额百安居依然有利润支持店面的运做,而事实上顾客的消费往往要远高于以上的最低值。

纵上分析,在该按例中,百安居虽然损失了部分利润,但并不会出现亏损,再加上板材,油漆等其他商品的整体销售,百安居依然有利润。与此同时,它还加大了在建材行业里的霸主地位。

借鉴百安居五一的活动,假设在相对成熟或销售空间增长较大的市场,如果能结合st牌水槽或橱柜同时推进,销售规模和利润不是没有可能有较大的增长!就目前我们烟灶(消)套餐搭配的形式,在某一中促销活动中如果我们的整体资源有限,无法像百安居做出如此大的促销规模,但我们可以烟机做平台,损失烟机的利润,用灶具来弥补烟机的利润,进而达到整体利润保障。

二,渠道层面

不同的市场渠道间的竞争存在不同的程度:渠道间的并购和牵制,用实力说话,大鱼吃小鱼是发展趋,总的来说家电连锁还是占据着很大的优势属于强势渠道,建材渠道目前属于开发成长型,而我们处于家电食物链的下游!而公司有效资源往往往优势渠道倾斜。在北京这段时间,我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身对市场节奏的感觉和在理解握渠道间的平衡的意义。

在北京大中作为优势渠道,和国美,苏宁,建材超市等渠道共同上演着“三国演义”,“车,马,炮各有各的着”共同瓜分市场。“螳螂吃虫,黄鹊在后”。另一方面在我建材渠道内部如同一个小的市场同时存在:百安居,东方家园,天津家居,好美家和家福特,乐华梅兰以及永乐系统等子系统!“既要面对人民外部矛盾也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渠道销售助理,要解决各种问题,作为公司销售渠道之一,应该要有大局观点,要配合公司政策来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任务分配,店面管理,落实到各门店主管,协调好本渠道的工作。

建材渠道在北京市场处于非强势地位,相对大中,国美等渠道来说门店数量少规模不大,销量较少,但单店效益较好。站在公司来说通常资源会向大中,国美等渠道倾斜。将有限资源合理配置,有的放矢,以确保整体销售完成!一样在我们建材渠道内同样夜会采用相似方式来处理各子系统之间的销售政策,以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方式结合店面情况,争取渠道资源以确保销售任务的完成。 共2页,当前第1页1

以北京市场建材活动为案例分析:时间11.21.到11.27. (北京大中,国美,苏宁各有店庆)

家园系统(6家)满XX返1000券店面承担,特价除外(店面部门间不得使用)

家居系统全场单机8折,特价除外(2家)

好美家系统指定小区按9.2折,其他均不参加(2家)

百安居全场满5000返500电器指定用券(4家)

尽管都是店面承担折扣费用,但实际中我们还是有选者性得参加了东方家园的活动,和百安居活动而没有参加另外系统活动或控制其他门店活动在一定程度以内,尽管有来自采购店面经理的压力但,但我们必须这样对待。合理利用系统竞争,通过政策倾斜配合公司其他渠道的销售,减少乱价发生的可能,同时在渠道内部有的放矢,把没有参加活动的系统失去的销量在其他门店抬起来。

从渠道来说同样它们在合并,开店的同时也对入场品牌加紧洗牌,只要我们的销售商品在该系统同类型商品中销售占比到一定程度,我们同样也有相应的发言权,

在实际工作中,我将协助管理的门店按销售标准重新划分,每周统计出单店销量第一,门店销售增长率第一,最落后地第一,欧式烟机,热水器和竞品占比等资料。有针对性的开展门店管理,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最后解决问题(尽可能快的)对优势门店要继续保持,对有增长潜力的店要关注。尤其是在“金九银十”黄金周的备战工作尤其重要。

十一过后我将店面工作重点放在了门店调整和中小门店销量提高上,挖掘其销量增长来源。如东方家园西三旗店,来广营店,百安居马连道店。其中以西三旗店为例:该店由于前期各中原因销量落差很大。针对该店实际情况,接手前期没有完成样机处理工作,更替驻店促销员提高促销员信心,切实解决遗留的出样比例,陈旧,品种结构单一问题,终端生动化。改善店面关系,重塑店面对我st形象;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以最少的投入换得店面资源的支持。在接受任务后两个星期内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由周不到5000提高到周近2XX,月近1XX0销量有了很大的增长。另外一方面对于促销员管理我总的原则可以概括为:将心彼心,恩威相济;利情 法相结合,建立一种信任感。

总之,水无常型,只要对具体的卖场有所认识后,摸清脉络,分主分次,才能在门店管理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对一线终端,核心门店的掌控能力。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做好销售,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

四 财务核对

建材渠道到财务工作是相对于其他渠道来说较为烦琐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各子系统对帐,转销售,店面财务核对时间不统一;各子系统办理对帐所需要基本手续不同,办理转销售和排款支付时间较长;有时开票号码和销售金额错对,扣除费用不明等情况。而作为建材渠道电器销售属于特殊定单单产品,如果涉及到退货,导单情况出现,手续繁琐。因因此对于建材渠道来说对财务工作尤其重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几乎每一笔业务来往都要记录在电脑数据库中,工作量也很大,工作必须很细致。在进三个多月的工作中我对财务知识也有了一定了解,熟悉了财务结算,核对帐务,和税务票据的核对流程;知道了如何合理的加快对帐流程和效率,缩短回款周期;但仅仅知道这些我觉得还远远不够,以后随着地方市场的精耕细做,对一名优秀营销人的考核必将是全面的和科学的,更加注重效益以利润为导向做市场,做单店效益。如果不懂财务知识犹如“盲人摸象”。

产品经理总结范文2

营销总经理这个职位压力大而且没有安全感——天气变化、竞品动态、本品产品质量、公司的战略方向、费用投入、经销商的突然变化、行业动荡、上游采购成本等等诸多因素影响业绩。营销行业没有常胜将军,但是这个行业以成败论英雄。

营销总经理这个职位事情多而且杂乱琐碎:营销总经理要遥控管理庞大的营销团队,服务于全国几千万家经销商和终端。工作千头万绪,哪怕每天干25个小时,工作还是俄罗斯方块一样堆积。

压力和杂务干扰之下,就容易迷失,做营销总经理需要热情、能力、经验、更需要固化的可复制的工作模型,帮助自己脱身庶务,联系市场实际,提升管理绩效。 营销总经理工作模型一:数据分析模型

一、营销总经理数据分析流程概述

数据分析好像“业绩体检报告”,告诉营销总经理哪里有问题。营销总经理要每天按照固定的数据分析模型对当日发货量、累计业绩进度、发货客户数、发货品项数、产品结构、区域结构等关键指标进行全方位多维次的实时监控。随时关注整体业绩达成的数量和质量。

如果公司整体业绩分析没问题就下延看区域业绩有没问题,没问题就结束分析。如果公司整体业绩有问题;就要思考有没有特殊原因——比如:天气下雨造成三天发货量下滑,天晴后业绩会恢复。公司上半月集中力量乡镇市场压货,所以低价产品业绩上升高价产品业绩下滑是计划内正常现象。如果没有特殊原因,确实属于业绩异常,就要立刻从这个指标着手深度分析:通常是从产品、区域、客户三条主线来研究。发现问题产品(哪个产品需要重点管理)、发现问题区域(哪个区域需要重点巡查)、发现问题客户(哪个重点零售ka系统重点经销商的业绩不正常)。除非问题非常严重,一般营销总经理的数据分析下延到直接下级(大区或者省区层面)即可,然后要求问题区域的大区经理做出解释,拿出整改方案。大区省区经理再做区域内数据分析,寻找问题产品、问题片区和问题经销商。

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就找到了管理重点,接下来营销总经理要采取针对性有的放失的管理动作——比如立刻去巡检重点问题区域、要求问题区域限期改善、更改当月的促销投入或者产品价格、设立新的工作任务(比如乡镇铺货)等等,整个分析流程图示如下:

二、营销总经理数据分析的关键指标

具体分析报表各企业各行业有所不同,但关键指标和分析方法大同小异。

指标一:监控当日整体业绩,闻风而动

说明:营销总经理要从每月第一天开始到最后一天结束每天进行当天数据分析业绩管理,其一可以避免大家月初松懈,月底业绩好就踩刹车——销售团队月初松懈月底刹车是通病,带来的销量损失后面是补不上的,失去的销量永远不会再来,同时会伤害市场,给竞品制造机会。其二可以避免即时市场隐患:比如上半月业绩进度很好,下半月竞品攻击,本品业绩放缓,但是报表反映累计进度还不错(实际上市场已经出了问题)。

方法:

1、每天关注看昨日发货回款业绩是否达到当日业绩目标——用当月未完成的任务目标除以当月的剩余天数,就是公司当天应该达成的发货回款目标。前期业绩达成进度越差,后面每天要求完成的日发货回款量就越高。

2、分析每日业绩达成,无正常理由连续2天发货业绩不理想,就要立刻深挖原因(可能是下去走市场,或者进一步的数字分析,或者大区经理会议讨论业绩滞涨的原因等等)进行实时管理。避免贻误管理时机

作用:使总经理及时掌握每天各区域及整个公司的当日分品项/合计销售状况。

实际操作意义示例:

(1) 跟进弱势区域

如:A区达成率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但今天出货量还是极少?(A区当日出货15件)

(2) 跟进弱势品项

如:品项3是这个月的推广重点,今天只有B出货,区域A、C的品项3今天为什么无销量?

(3) 实时掌握销量

如:虽然这个月整体达成率超前 ,但最近连续两天出货率很低,出了什么问题?

指标二:监控截止昨日的当月“累计业绩达成”和“档期任务达成”。

说明:“月累计业绩达成”进度要和时间进度作对比。“档期任务达成”是指每个月的业绩管理不应该是平均分配业绩进度,而应该是“赶前不赶后”。

方法:

1、分析截至昨天全公司累计发货回款进度对比时间进度是否跟上或超前。

2、档期任务达成:

周任务档期:事中管理是管过程,找问题及时补救。事后管理是管结果,死后验尸——等到月底再追进度已经来不及了。通常每月任务要分四周进行档期追踪,鼓励全公司各区域业绩往前赶,比如要求第一周达成当月任务量35%(而不是25%),第二周达成当月任务量60%(而不是50%),第三周达成当月任务量85%(而不是75%),第四周达成100%,对全月能达成任务,但是周任务档期不能达成的区域进行奖罚正负激励。

特殊时段任务档期管理:这个方法尤其在销售拐点时运用(比如春节前后压货、旺季前压货、农村市场两收前压货等时段),“逼”大家把进度往前赶。比如:2月5号过年,元月份要鼓励大家提前压货,要求元月15号前必须完成当月任务70%,否则进行正负激励。

指标三:监控销售“大盘”有没有动摇

说明:什么是销售“大盘”?包括两个关键指标:“发货客户数”、“客户经营品项数”这两个指标很重要,但是很容易被忽略。业绩总量达成了,但是很多经销商没有发货——危险,这说明经销商活跃度下降,可能是业务人员没有对所有经销商进行拜访、可能是我们的市场区域在萎缩,也可能是冲货砸价造成大户吃小户。或者业绩总量达成了,经销商也很活跃都在进货,但是经销商合计进货品项数减少了——有问题,这说明经销商经营本公司的品项数在下滑,可能会出现单品销售现象(除非是公司策略性压缩品项)、价格秩序和通路利润可能即将混乱。

方法:

1、 每天监控发货客户数和发货品项数:累计前n天看客户发货回款是否活跃?零发货客户零发货区域是否存在?累计前n天看累计客户发货品项数是否活跃?同期对比是否正常?

2、 尤其是当月前十五天,如果“发货客户数”或“累计客户发货品项数”严重下滑,就说明“大盘”出问题了,要赶紧寻找原因进行管理(比如给经销商当月首次提货激励、给销售人员进行区域内零发货客户数处罚、零发货区域处罚、经销商活跃率奖励等等),后半月也许还能抢回来。

例表:可在企业原有销售报表基础上加一栏:“累计发货客户数”、“累计客户发货品项数”、并于去年同期数字作对比。(具体报表略)

指标四:监控销售质量

说明:销售质量通常看几个指标:产品结构有没有出现单品销售现象?渠道结构有没有问题?重点零售客户发货是否正常?区域结构有没有问题,谁在拖整个公司业绩的后腿?对利润中心考核制的企业,还要分析费用使用进度和销量达成进度的对比。

方法:

1. 看产品结构:

品类(或价格带)占比分析:通过分析各价格带产品或者各品类产品占整体销量的占比份额(比如每天监控高中低三个价格带产品的销售占比),看整个公司和各个大区的产品结构。哪个区域产品结构需要重点管理。

注:品类或价格带占比权重变化会导致公司产品平均售价的变化,所以有些公司还导入“平均价”指标来分析“价格结构”,实际上是“产品结构”的另一种反映形式。需要提示的是对“价格结构”、“高价产品占比”的片面追求往往牺牲销量,造成“量跌价升”,所以必须“量价配套分析”。对“量价齐跌”的区域重点管理;对“平均价”或“高价产品”占比低于公司水平的区域要鼓励他改善产品和价格结构;而对“平均价”、“高价产品占比”已达标或高于公司均值的区域,不必在这个指标上持续加压力,避免误导。

重点产品产品别分析:重点产品和占比相对大的几个主导产品,分每个产品看当日发货回款进度、累计发货回款进度、增长率(对比上月)、成长率(对比去年同期),尤其当月前十五天看重点产品发货回款客户数是否活跃?重点产品零发货客户零发货区域是否存在?重点产品业绩滞涨的问题区域和问题客户是哪里?

2、看区域结构:看大区别(对直辖管理的重点市场要单独分析)当日和累计业绩进度、累计发货客户数和总发货品项数、分析各区域增长率、成长率、分析区域销量占总体销量的占比,从而寻找到问题区域。

3、看重点客户和渠道结构:重点客户(比如全国前十大经销商、重点市场主力经销商、重点KA系统)要每天监控发货量、累计进度、成长率、增长率、产品结构。

作用:掌握当月各区域(及整个公司)累计销量达成情况、当月各区域(及整个公司)分品项的累计销量及品项占比

实际操作意义示例:

(1) 跟进弱势区域如:区域A、C达成率低于整体水平也低于时间进度,整个公司达成率不容乐观,需采取应对措施!(7月10日整体达成40%,A区达成30%,C区达成25%)

(2) 跟进弱势品项如:区域B止今日达成率超前,但品项2的出货比例太小,出了什么问题?(7月10日B区达成66%,但品项2出货占比仅16.7%,相对其他区域品项2的占比太低)

(3) 品项3本月正值旺季前销售启动之际,但本月整个公司品项3的出货比例小,及时跟进品项3的销量、促成各区在品项3的推广上加大力度当是本月销量增长的机会点!(品项3仅占总销量的21.3%)。

三、数据分析结论的使用

1、“三维”数据分析法: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找到问题,要逐层深挖“罪魁祸首”。首先看整个公司的达成率、成长率、增长率、产品结构,发货客户数是否健康,发现任何一个指标异常,立刻要从“区域、客户、产品”三条线往下深挖:①、业绩滞长是哪个产品造成的——这个产品业绩差是哪个区域造成的哪些客户造成的,最终锁定问题产品的产生原因——问题产品的问题区域和问题客户。②、业绩滞长是哪些区域造成的——这个区域的问题产品和问题客户是谁,最终锁定问题区域产生的原因——问题区域的问题客户和问题产品。③、哪些经销商业绩问题最严重——这个问题经销商业绩差是哪个问题产品造成的,层层抽丝剥茧找到最终原因,管理才会有的放失。

2、6个月纵向分析法:对锁定的问题产品问题区域问题客户可以纵向深度分析6个月数据,该区域6个月内的总销量及主要品项的达成/增长/成长率是否稳定?发货客户数和发货品项数有无异常趋势?从6个月的纵向趋势分析更容易剔除当月偶然因素,做出完整结论。比如:

问题区域纵向分析示例:“该区域6个月以来连续4个月达成率小于100%,达长率近5个月低于公司水平,已经有三名经销商停止进货。高价产品A每月销量在减少(说明这个产品回转很差快死了),需要立刻去走访,尤其注意观察停止进货的经销商是什么原因?还有高价产品A的市场表现有什么异常?”

问题产品纵向分析示例:“整个公司的低价产品B,6个月以来全国发货客户已减少42个,产品成长率近3个月为负数,业绩累计比去年下滑两万多箱,是造成公司近几个月整体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尤其山东、河南两省下滑最严重,需要立刻推出该产品的销售激励政策,重点走访乡镇市场,走访山东、河南,寻找原因,布署B产品的乡镇提升方案”。

3、区域分类分析法

把全国市场分为三类:管理类市场(如:市场波动大,成长率小于5%甚至负成长);成长类市场(如:市场稳定成长率小于50%);攻击类市场(如:市场空白较多,成长率大于50%甚至更多)。对不同类型的市场进行归类分析,除了所有市场都要求任务达成率之外,不同类型市场要关注不同指标:对管理类市场,由于市场不稳定,有负成长趋势,所以要重点关注“零发货客户”指标,小心市场萎缩。对攻击类市场,由于可开发空白较多(这类市场不应该有淡季,应该逐月增长,因为有很多空白网点待开发),所以要持续关注逐月增长率,同时成长率低于20%说明进攻速度放缓,应予关注。对成长类市场,重点关注成长率,保证市场稳定。

提示:①一个成长类市场可能由于每月数据波动当月数值变的好像是攻击类,所以要看该市场3~6个月走势,而非一个月。一旦该市场3~6个月走势确定已经进入另一个类型(如成长类变成攻击类)就要改变该区域的投入策略和数据分析方法。②总经理对各类型市场甚至各重点区域要给出明确并且连贯的目标和方向。如:“任何区域首先看达成率,其二价格低于公司水平的要持续提升价格和高价产品占比。攻击类市场的成长率必须高于50%,而且每月要环比增长等”,避免出现区域面对一堆指标,这个指标好,那个指标差,总是被批评,失去方向和积极性。

4、颜色管理

在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做颜色管理,让销售内勤在制作报表时对优劣数字用不同颜色予以标注,方便总经理一眼发现问题。

1)颜色定义:红色代表达标和好消息,绿色代表不达标和坏消息。

2)明确标准,如:

任务达成率:超过时间进度且超过公司进度标红,反之标绿。

成长率和增长率:超过同类市场(成长类、管理类、进攻类)平均值,同时大于零,标红,反之标绿。

注:不同类型市场成长率增长率差异非常大,所以要和同类市场比较。

5、使用销售数据分析快报。每周出一期,把同类市场从多个关键指标对比指明优劣区域。这个方法的原理和档期任务考核相似,都是缩短考核周期,不同之处在于多维次综合分析。

例表:

说明:

①、把不同类型的市场放在一张报表分类比较才客观,所以是“分类分析快报”。

②、正常情况,该快报一周一次,业绩出问题时可以应实际需要机动截取时间段来分析。同时这张表要每次把前几次的报表套起来看,如:第一二周快报出现的问题区域,后面要持续关注第三周第四周有没有改善,有没有持续上“黑榜”。

③、不同指标在差值栏显示的内容不一样——达成率和重点产品达成率差值栏表示的是和时间进度的差值,成长率增长率显示的是与同类市场平均值的差值。

④、异常说明综合评价栏,表达的是这个区域的其他指标内容以及本表的综合评价,如:“广西区域成长率增长率达成率本期均上倒数三名黑榜,高价产品本月截止目前较去年下滑60%,平均价低于公司平均值又下滑0.03元,发货客户减少两名,请大区经理见报后立刻走访广西市场,一周内拿出诊断报告,整改方案,并看到日发货量的改善。

回顾:

营销总经理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靠什么?首先靠数据分析模型和敏感度。

每天监控“当日业绩数据”,让你闻风而动,不放过一丝危机,团队不敢有一天松懈。

每天监控“累计进度”和“档期任务达成”,再使用“销售数据分类分析快报”让你做到管理业绩进度而不是被业绩进度管理。

随时关注“进货客户数”、“客户经营品项数”、“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客户结构”,让你可以敏感的发掘销售质量的异常动向,并做事前管理。

“颜色管理”、“三维分析法”、“6个月纵向分析法”、“区域分类分析法”,让你能够对不同类型的市场针对性分析,而且最终找到罪魁祸首,有的放失进行管理。

产品经理总结范文3

[关键词]再生产理论 结构均衡 总量均衡

[作者简介]邹升平(1973―),男,渤海大学讲师,法学硕士。

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提出来的,揭示了要保证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后,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界都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没有宏观理论,认为总量平衡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发明和专利,特别是近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奠基人凯恩斯曾经把马克思的《资本论》斥为“陈腐的经济学教本”。实际上,在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中已经有明确的表述,他虽然没有使用过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范畴,但他的确提出了总量平衡的思想。学习和整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对于我国目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发展,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稳定增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首先指出,社会再生产是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统一。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不同在于,宏观经济即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两者的统一,单个资本即微观经济只是生产消费和交换的过程。马克思指出:“这个过程,既包括生产消费(直接的生产过程)和作为其媒介的形式转化(从物质方面考察,就是交换),也包含个人消费和作为其媒介的形式转化成交换。”

其次,马克思指出社会再生产实现核心问题在于实现两个补偿,归根到底就是按比例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表现在市场上,就是要求所有生产部门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要卖得出去,把全部产品卖掉,收回价值,实现价值补偿。二是要买得进来,通过购买,把已消耗掉的各种物质资料买回来,实现物质补偿。考察社会再生产,就不能把物质补偿作为外部条件来假定,必须同时研究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

再次,马克思分析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时,是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入手的。从实物构成上看马克思把社会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而社会生产部门相应的地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Ⅰ)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Ⅱ),当然两个部类的内部,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更小的生产部门。社会总产品按实物构成分为两大部类和按价值构成分为三个部分,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理论的前提。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简单再生产只是扩大再生产的一个特例,故本文不加以赘述。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是指在社会资本规模不断扩大的条件下进行的再生产。要实现扩大再生产必须要有一部分m转变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设表示用于个人消费的m,表示用于积累的m,表示追加的不变资本,表示追加的可变资本,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均衡模型:

Ⅰ(v+m)=Ⅰ()+Ⅱ(c+)(1)

Ⅱ(c+v-)=Ⅰ(v++)+Ⅱ()(2)

(1)式表明,第一部类生产的资料除了补偿本部门消费资料的不变资本以外,剩下的可变资本和m部分必须能够补偿第二部类的消耗的生产资料Ⅱc和满足两个部类的追加的生产资料的需要Ⅰ()+Ⅱ。从而证明,生产资料的供给必须等于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的需求与第二部类生产资料的需求。(2)式表明,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除了满足本部门劳动者的资本家消费者需求以外,所剩下的不变资本和积累的m部分必须能够满足第一部类劳动者和资本家消费的需要Ⅰ(v+m/x)以及两个部类追加的劳动者消费的需要Ⅰ()+Ⅱ。

(4)(5)式依次变换为:Ⅰ(c+v+m)=Ⅰ(c+)+Ⅱ(c+)(3)Ⅱ(c+v+m)=Ⅰ(v++)+Ⅱ(v++)(4)

把(6)式和(7)式相加得:

Ⅰ(c+v+m)+Ⅱ(c+v+m)=[Ⅰ(c+)+Ⅱ(c+)]+[Ⅰ(v++)+Ⅱ(v++)]…………(5)

(5)式表明,社会总供给等于社会总需求。由此可以得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所阐明的是宏观经济均衡问题,其中有两点:第一,社会必须将社会总资本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个经济部门,具体而言,就是要保证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满足一定比例关系。第二,要求社会总供给必须等于社会总需求。

二、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对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意义

经过长期的大规模的建设,从1996年开始,中国经济成功的告别了短缺时代,而且在相当多的领域出现了产品的供过于求。自1998年以来,由于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政府在公众储蓄增加,企业投资低迷的形式下,连续几年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无疑是去弥补投资与储蓄的某些缺口,对拉动投资需求,走出通货紧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政府投资的扩大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但是这并未带来人们预期的投资引诱相关产业投资的扩张,以及民间投资扩张的加速效应,也没有利用国债投资转化的收入效应改变居民消费预期,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刺激民间投资意愿增强和由此诱发的消费支出的乘数效应。

(一)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同时考虑投资品的供给和需求,消费品的供给和需求二者之间的均衡。增加需求不仅仅在于总量上的盲目增加投资。这势必造成个别行业的投资过热,从而影响总量的均衡和结构均衡。

固定资产投资量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以“六五计划”到“八五计划”时期,除1989、1990年以外,其余年份投资和GDP均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并且投资的增速很多年高于同期GDP的增速。这主要是因为,在改革初期,轻重工业品严重短缺,只要进行投资和生产,产品不怕无销路,利润回报很大。进入“九五”以来,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宏观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压缩膨胀的投资规模。以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经济由“买方市场”转化为“卖方市场”,产品全面过剩,内需不足。居民储蓄居高不下,2002年底,据中国人民银行月度统计,我国居民储蓄余额达8.75万亿元,同比增长18.5%。整体上看,在依托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中,高储蓄额无疑是潜在的巨大资源,也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潜在力量。

由于近几年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加快,投资增长大大快于消费增长。投资与储蓄之间存在更大的差距,表明,生产资料供给和第一部类生产资料需求与第二部类生产资料需求之间有很大的缺口,造成这个缺口的主要原因是投资的需求不足而相应的投资供给过剩。

我国仍然处于转轨时期,结构性问题是制约市场机制运行的直接因素。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特点是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体现在对投资品供给巨大和由此引起的消费品供给的连动扩大。即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的供给大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由此造成第一部类的内部失衡;而通过投资品供给巨大带动的相关消费品的供给扩大,又使得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的供给大于第一部类的第二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造成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表明,生产资料的供给和需求要实现均衡,投资的结构要进行较大的调整,也就是说,要通过优化投资结构来实现。对一些出现过热势头的行业,应压缩投资规模。

第二部类内的结构失衡还表现在消费品结构失衡上。有资料表明。我国在传统工业消费品上生产能力是闲置的。而同时,一些高科技产品的生产部门却一直发展不快。2000年我国高科技产品增加值的比重只有12.7%,还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消费品结构的失衡使消费品供给出现严重的扭曲:一方面,传统产品如纺织品轻工品、普通家电等大量积压供给过剩;而另一方面,一些高科技产品,多附加值产品如电子信息产品,生态农业产品等发展迟缓,供给不足。由此看来,消费的资料的供给和需求要实现均衡,必须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两方面同时入手,实现结构的升级。从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必须深化改革,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结构,通过市场力量促进结构均衡和总量的均衡。

(二)解决市场机制运行的障碍在于消除消费的体制性压抑

我国当前由于低收入者的购买能力不足而产生的过剩,解决的办法应在于从需求管理转变为收入分配政策,扩大低收入者的收入,从而提高其消费倾向和消费能力。对治理有效需求不足和启动市场是有根本意义的。

中国的贫富差距之所以形成长期扩大的趋势,是转轨与发展双重作用下的多“二元结构”的结果。一方面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在计划控制资源能力逐渐消减。市场配置资源能力逐渐增强的转轨过程中发生了多元的变异,除了城乡差距扩大以外,还出现了城与城,乡与乡之间的差距拉大的问题。城乡居民收入比1995年为2.71:1,2002年扩大到3.11:1,收入差距拉大直接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拉大。这种势头不适当的加以控制,就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动荡,给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产生不利的影响。

由于高收入者的消费倾向小于低收入者,当收入差距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就会使总消费的水平下降。所以,对于我国当前由于低收入者购买力不足而产生的过剩,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必须考察利用收入政策进行收入的再分配,提高城市低收入者和农村居民的收入,从而使他们的潜在的消费意愿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扩大了,投资需求也就得到了放大,从而,经济失衡也得到调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

[2]国家统计局,从基民系数看贫富差距[J]中国国情国力2001(1)

[3]肖殿荒,张皓,按照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理解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J]消费经济2004(2)

[4]鲁从明,《资本论》的思想精华和伟大的生产力[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产品经理总结范文4

【关键词】出口贸易额 回归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 商品结构

一、研究背景

出口额作为反映出口情况的重要指标,其对一国GDP增长的促进是经济领域广泛关注的。出口额本身就跟一国的经济增长有着紧密的联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深远:对外出口的增加将刺激国内经济,鼓励储蓄、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通过进口改善供给结构,通过鼓励经济单位生产提高供给能力,从而对经济增长有着持续良性的促进。因此,通过系统分析出口各个影响因素,找出我国当前货物出口的有关问题,为现实工作提供参考就具有着价值。

二、实证分析

(一)出口模型主要影响因素的选择

本文研究中国出口/本文主要是基于理论并结合中国现状考虑,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来分析:

1.汇率。根据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人民币升值将会造成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升,鉴于我国外销商品是以低价格竞争为主,价格的上升将直接削弱我国出口的竞争优势。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的利润空间,在汇率提高背景下,将提高商品在外埠市场的销售价格,随着价格竞争优势的下降,出口持续上升将放缓和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商品的市占率将下降。

2.出口退税额。我国为鼓励出口,扩大创汇,实施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降低企业税务成本,是国家调控出口的重要政策工具。出口退税政策的不同会显著影响出口企业的行为,因为出口退税率与出口产品的成本负相关,所以退税政策的利好会提高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并且促进出口贸易额的上升,从而对一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有显著影响。

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出口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的影响:一是人均产出的提高降低出口供给的成本,给出口企业增加了利润,同时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也会降低;二是令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扩展了出口供给商品种类的层次和类别,刺激了国外对本国商品的需求,从而提高出口总量;三是经济结构的变革对于经济效率的提高,提高了供给能力,从而提高出口总量。因此本文将经济增长这一因素纳入模型,以GDP指数来衡量。

4.外商直接投资。FDI常以跨国公司做为载体,立足于国内廉价劳动力式资源等有相对优势的资源禀赋,去为国际市场提供商品;并且伴随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管理经验的转移,在提升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也因全球经济一体化而避免要素流动所带来的贸易壁垒。所以,外商直接投资也作为考虑因素纳入模型。

5.商品结构。从技术进步的利益考虑,以工业制成品为核心的中心发达国家出口的产品更容易吸收新技术,改变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提高出口产品价格,享受更多技术进步带来的利益,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则不然。

在本文是以出口商品结构指数来进行分析的,即用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与初级产品总额的比值(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初级产品总额的比值)*100%来表示。

(二)中国出口模型的建立

1.模型设计。根据上述经济行为理论,我们建立模型,来研究人民币汇率、出口退税额、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商品结构,这五个解释变量对于中国货物出口总额的影响。

(三)模型的检验及修正

1.经济意义的检验。汇率与货物出口总额成反比,出口退税额、GDP、FDI、商品结构与货物出口总额成正比。观察上表,其中汇率的系数是负的,出口退税额、GDP、外商直接投资的系数是正的,均符合经济意义。

2.统计意义的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

(2)方程的总体线性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

当显著性水平为0.05时,F=226.4721>F(6,12)=3.200,F统计量的P值为0.000000,小于0.05,所以回归方程总体上的线性关系成立。

三、本文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由上述计量模型检验结果可知:GDP和商品结构是影响货物出口总额的重要因素。GDP和商品结构同货物出口总额是呈正相关关系,在GDP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结构每增加一个点,平均来说货物出口总额会上升3.338196,而在商品结构不变的情况下,GDP每增加一个点,货物出口总额会增加大约306.3128。

(二)建议

第一,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高速增长,由于不同阶段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同,不同的经济主体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不同,粗放型经济增长在一定时期配置资源是有效率的模式,但却跟不上现阶段的经济增长效率,要向集约型转变,从主要侧重数量转向从质量技术中要效益。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转化为商品的效率、加快企业产品的换代升级,从而提高经济的纵深面、饱和度,让经济增长更加多元化,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丰富经济内部的层次、扩展经济外部幅度。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概念,优化传统生产方式,优化传统三产中浪费效率的业态形式。

第二,我国人口红利正在处于消失阶段,劳动力优势也在不断被东南亚新兴经济体占据,国内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现象严重,现阶段我国的商品结构优化形势严峻,a业结构亟需升级换代,出口企业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断生产,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的经验和技术,要不断鼓励创新,提高商品的科技型、创新性,提高出口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政府要增加教育科研支出,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技术、商品研发水平和应用转化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波.我国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2]郑桂环,汪寿阳.出口退税结构性调整对中国出口主要行业的影响[J].管理学报,2005.

产品经理总结范文5

关键词:地理标志产品 大数据 申报流程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b)-0080-02

文章将基于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全业务全流程的专业知识,主要是针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流程,结合大数据相关数据挖掘、分析处理等手段,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监管系统在大数据环境下就数据采集、分类、汇总等方面进行分析。

1 地理标志产品

地理标志产品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

2 大数据环境

2.1 大数据

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庞大的数据集合。大数据的5 V特点(IBM提出)分别为: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Veracity(真实性)。

2.2 数据挖掘

大数据有着量大、多变、复杂等特点。所以要在这庞大的数据中寻找到隐藏的、有用的资料十分困难。而大数据的潜在价值主要表现在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所以需要通过数据挖掘等方式来获取合理、有用的数据。

2.3 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定义

根据数据的来源与数据的应用领域进行界定,可以把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定义为:(1)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信息数据;(2)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申请信息数据。

2.4 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分类

地理标志产品大数据按其数据结构可分为: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无结构化数据。

文本数据按来源及收集方式可以分为:显示数据、系统数据。显示数据是指由用户主动输入或者输出用于显示的数据。系统数据是指系统自动生成的数据,主要为申请信息数据在工作流程中阶段状态、受理公告、批准公告、核准公告。数据类型图见图1。

3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监管系统对申报流程的影响

3.1 数据来源

系统中的数据分为两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信息数据、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申请信息数据(因此文主要分析对象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流程,故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申请信息数据暂不考虑)。来源为有申请者输入的文本数据。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信息数据中文本数据主要包括:产品名称、产品类别、产地范围、产地地理特征、产品的理化感官等质量特色、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产品生产技术规范、产品知名度、销售情况、历史渊源说明。

3.2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工作流程整理

由现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流程可知,申请流程主要分为申请、初审、形式审查、公示、技术审查、批准6个阶段。通过集成大量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信息数据,经过数据汇总、合并、过滤、解析,将收集的大量的数据整理成便于系统使用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如设定统一的申请号、受理号、批准号格式,确定文本的长度及内容限制、拟定附件的格式限制。

3.3 数据挖掘与分析

在大数据环境下,利用数据挖掘方式,获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流程中在初审阶段、形式审查阶段、技术审查阶段中被打回的数据的原因。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出易犯错误及优质的申报机构。

3.3.1 总结出易犯错误

设定在地理标志产品申报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需补正或整改材料被打回或是不予受理的总次数为x,因某种原因需补正或整改材料被打回或是不予受理的总次数yn,n=1,2,3,4,...,m,每个数字对应一种错误,即y1代表的是因产品名称不符合规范这一错误而被打回的总次数,m为错误种类最大数。

根据数值偏差算法:偏差值p=yn-x/m;可得知p值区间为(-∞,+∞),经总结可发现如下规律:(1)数值偏向+∞时,代表这一类错误经常出现,需要注意。(2)数值偏向0时,代表这一类错误也会出现,但是出现的频率不高。(3)数值偏向-∞时,代表这一类错误只是很少或偶尔出现。由以上结论可以得知何种错误属于易犯错误,可在申报之初就提醒申报者注意,以减少犯错的可能性。

3.3.2 筛选优质的申报机构

与1中所述同理,设定在地理标志产品申报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需补正或整改材料被打回或是不予受理的总次数为x,设定省局初审通过后,在形式审查阶段和技术审查阶段因需补正或整改材料被打回或是不予受理的总次数为sj,其中j=1,2,3,4,...,k,每个数字对应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此便不一一列举赘述了。k代表所有省级部门总数。

根据数值偏差算法:偏差值q=sj-x/k,可得知q值区间为(-∞,+∞),经总结可发现如下规律:(1)数值偏向+∞时,代表该机构初审通过后的地理标志产品申报信息任然存在较多问题,可提醒该机构加强初审力度。(2)数值偏向0时,代表该机构初审通过后的地理标志产品申报信息任然存在部分问题,需要注意。(3)数值偏向-∞时,代表该机构初审通过后的地理标志产品申报信息任然存在较少问题,可将该机构列为优质上报机构。

4 分析及优势总结

在大数据环境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监管系统对依然处于传统人工阶的段标志产品的申报流程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可加快地理标志产品申报流程,加速我国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步伐。且由于大数据分析后可以得出在申报的过程容易出现的错误,在申报初期提示申报机构,以避免人力和时间的浪费。而一些被筛选出的优质申报机构,可向社会公布供选择,也可对一些存在较大问题的申报机构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致谢:该项目受到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质检行业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及典型应用示范》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佚名.地理标志产品[J].China Fruit News,2008, 25(1).

产品经理总结范文6

关键词:环境保护 环保产业 调查与分析 沈阳市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a)-0161-04

1 我国环保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环保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产品开发、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环保产业是一个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产业。环保产业在国际上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

对环保产业的狭义理解是终端控制,即在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提品和服务;广义的理解则包括生产中的清洁技术、节能技术,以及产品的回收、安全处置与再利用等,是对产品从“生”到“死”的绿色全程呵护。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一个首要行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到2020年发展成为支柱行业。在国家和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以及伴随着工业发展产生的大量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近年中国环保产业始终保持着较快增长的水平。2009年中国环保产业产值较上年大幅增长18.9%,规模达到约9500亿元。“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增长率估计在15%20%之间,2010年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已超过10000亿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对环保治理投入不断上升。“十五”以来,环保产业投入年增长率都在15%以上,“十一五”期间,环保产业投资总额规划达到1.375万亿,较“十五”期间增加96.4%,占GDP比例上升到1.35%。“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投资会继续增长,按照投资比例估算,“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投资额占到GDP的1.5%,投资总额将达到3.1万亿元,较“十一五”期间投资额翻一番以上。

2 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2.1 基本状况

沈阳市环保产业是在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之后起步的。1996年以来,国家不断加大环保投入,环保市场日趋升温,沈阳环保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我市先后被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经贸委命名为“全国环保产业基地”、“全国环保产业示范城市”。2000年以来,沈阳市的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从事环保及相关产业企事业单位由2000年115家发展到2010年的228家,其中专业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企事业单位145家,兼业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企事业单位83家。2010年,环保产业从业人员达到41923人,其中具备高、中级技术职称的人数分别占从业人数的3.02%和7.85%。

2010年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总产值达到374.87亿元,比2008年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总产值增加71.80亿元。

2004年至2010年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总产值由140.07亿元增加到374.87亿元,期间,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总产值年增长速度大约在17.83%左右。2010年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基本状况见表1。

以上数字显示,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已形成了信息交流、科技开发、产品生产、资源利用、工程治理、环保服务等较为完善的环保产业体系,为防治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环保需求的增长和环保投资规模的增加为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环保产业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2 环保产业产值和产品构成

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主要由环保产品生产、洁净产品生产、环境保护服务业、资源综合利用和自然生态保护五个方面构成。经过多年的发展,沈阳市环保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2001年以前,主要以环保产品生产为主,随着环保产业定义内涵的拓展,沈阳市环保产业结构进行新的调整,自2004年以来,洁净产品生产占据了主导地位,2004年至2008洁净产品产值平均约占总产值68%左右,2010年沈阳市环保及相关产业产值结构情况详见表2。

以上数字说明,2010年沈阳市环保及相关产业结构中,洁净产品占主导地位,随着国家环保宏观政策调整和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资源综合利用作为静脉产业的主要部分,在循环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资源综合利用产值在环保及相关产业结构中将会逐渐增加比重。

2.3 产业规模

依据1997年全国环保产业调查对企业固定资产≥5000万元为大型,固定资产在15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为中型,固定资产小于1500万元为小型的划分标准,2010年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不同规模环保企业数量如表3所示。

2.4 企业性质

沈阳市环境保护与相关产业的企业性质主要分为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占81.58%、3.95%、14.47%,涵盖了包括国有、股份合作、联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独资、私营合伙、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其中国有占16.67%,私营独资占17.54%,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占20.61%,外资企业与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占18.42%,其他如联营、股份合作、国有联营、国有独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占26.76%,各种经济成分在彼此互补、互相竞争中发展。

2.5 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特点

综上分析,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具备一定规模,向多个领域发展

目前,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374.87亿元,比2008年增加将近71.80亿元,随着我国实施的扩大内需政策,加强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国内市场的宏观政策进一步落实,以及沈阳市创建国家环境建设样板城的需求,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总体规模将不断扩大。环保产业领域由过去以污水处理技术与设备和大气治理技术与设备为主,向资源综合利用、洁净产品、环境保护服务多个领域发展,并均已具备一定的规模。

(2)主导产品优势明显

目前,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主要以洁净产品为主,环保产品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为辅,而洁净产品主要以低毒低害产品为主,其产值占洁净产品产值81.15%;环保产品主要以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和水污染治理设备为主,其产值分别占环保产品产值66.18%、32.67%;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主要以废弃资源回收利用和废旧物资综合利用为主,其产值分别占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的51.17%和44.51%。

(3)环保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

洁净产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快速发展,高于环保产品生产和环境服务业的发展速度。

说明我市环保产业已由以末端治理和污染防治为主要内涵的发展阶段,进入到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促进城市国民经济质量和人民生存环境质量的新的发展阶段。

(4)具备了科技创新能力

沈阳市是辽宁省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国家确定的全国环保产业示范城市和全国环保产业基地,环保队伍庞大且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实力雄厚,并具有一定实力与规模的环保孵化器科技型企业。这些企业不但具备一定的应用技术开发能力,而且也具备一定的设备制造与工程建设能力。

(5)环保产业从业单位企业规模差距变大

环保产业从业单位企业规模的差距日渐拉开,2008年固定资产小于1500万元的小型环保企事业单位288个,占环保企事业单位总数的81.12%;2010年小型环保企事业单位数量锐减为146家,仅占该年度环保企事业总数量的64.04%。2008年固定资产大于5000万元以上的大型环保企事业单位38个,占该年度环保企事业总数量的10.71%;2010年小型环保企事业单位数量增加为53家,占该年度环保企事业总数量的23.25%。

3 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存在问题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产品种类较为齐全和污染治理技术、资源综合利用、自然保护及生态工程比较配套的新兴产业,环境保护和治理为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的环保产业市场在未来10年内将持续以14%17%的速度增长,是发达国家增速的2到3倍,环保产业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对沈阳市而言,尽管近年来我市环保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与国外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地区相比,差距依然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环保产业布局失衡,产品结构不合理

环保相关产业包括环保产品生产、洁净产品生产、环保服务业、资源综合利用、自然生态保护五个方面。根据2010年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调查显示,环保产品产值占18.00%、洁净产品产值占66.15%、资源综合利用产值13.28%、环保服务业收入占2.57%。环保产业的内部结构是环保产业发展质量的反映,沈阳市环保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环保产业结构不合理,四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差别悬殊。环境服务业极其薄弱,而洁净产品发展较快,导致环保产业结构失衡。环保服务业在产业中所占的比例过小,还没有形成与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相适应的环境服务体系,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环境技术开发、环境工程设计与建设、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环境咨询、环境评价、环境认证、环境监测等主导领域。环保服务业的落后削弱了武汉市环保设备的研发能力、环保产业信息的汇集与处理能力、环保产品的市场开拓能力。

二是环保产品结构不合理,环保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水、大气污染治理及噪声震动控制设备生产方面,环保设备成套化、标准化、系列化、国产化及配套率较低,低水平重复生产仍然较普遍,真正具有市场优势、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的产品较少。

3.2 企业规模小集中化程度低,缺乏竞争能力

2010年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属小型企业固定资产小于1500万元占总数的64.04%,而大型企业固定资产大于5000万元只占总数23.25%。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尽管形成了一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环保高新技术企业,但总体来说,仍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产品经理总结范文7

【关键词】腐乳;鸡仔饼;品质

前言

菌落总数是指样品中所含微生物的总数量。在很多食品中,它是反映产品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关系到产品的整个货架期。同时,鸡仔饼是流行于港澳台以及东亚一些国家的特色烘焙产品,腐乳和糖猪肉是其风味的特有来源。但是,腐乳是发酵产品,其中微生物复杂,特别是一些微生物的孢子正常的烘烤温度仍然有残留。因此,控制鸡仔饼里面的菌落总数指标至关重要。

按照目前相关的标准[1]~[7],烘焙企业一般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出厂的常规检测,但是腐乳标准中允许发酵产品中含有大量的有益菌。两个行业的菌落总数不在一个数量级。因此,腐乳作为烘焙中的原材料,需要进行一定的前处理,避免终产品超出糕点类产品的菌落总数标准。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腐乳,国内三个知名品牌腐乳及对应的腐乳粉,标记为A,A粉;B,B粉;C,粉。

1.2 实验仪器

仪器设备:JJ500 精密电子天平:美国双杰兄弟(集团)公司;E-900pH电极:上海罗素科技有限公司;ZD-2AF自动电位滴定仪:上海创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HH-2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市富华仪器有限公司。SFY-20水分仪:深圳冠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其他常用化学分析仪器及微生物培养仪器。

1.3 实验方法

所有药品均为分析纯,且严格按照GB/T 603-2002《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中规定配制及使用[8]。

产品的水分、酸价、碱度、过氧化值和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大肠杆菌分别按照GB/T 20977-2007《糕点通则》和GB/T 603-2002《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和GB 478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1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执行。

腐乳与腐乳粉分别直接添加和经过高温锅(100°,30分钟)灭菌处理后添加。例如,A腐乳灭菌后标注为A蒸。选择出最适合的物料和前处理方法后做常规的12月货架期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理化微生物常规检测

不同腐乳与腐乳粉以及前处理后的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如表2-1所示。

表2-1结果表明,在菌落总数、霉菌与酵母、大肠菌群指标检测中,大肠菌群经过加热后全部死亡,同理,在烘烤中产品经过加热烘烤后,腐乳中的大肠菌群也会死亡。但是,霉菌与酵母指标与菌落总数指标仍然有检测出来。其原因,可能是腐乳中有些微生物的孢子残留,作为辅料添加后有可能影响到终产品的质量。同时,腐乳中大部分菌为有益的酵母,所以菌落总数指标和霉菌与酵母之间有检测数据,因此,控制菌落总数指标也很大部分控制其霉菌与酵母指标。根据结果,C品牌腐乳粉最好;经过蒸煮高压灭菌后添加最佳。

2.2 理化微生物常规货架期试验

不同腐乳与腐乳粉以及前处理后的终产品理化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如图2-1~图2-5所示所示。

由图2-1~图2-5中可以看出,在货架期内,添加灭菌C腐乳粉和没灭菌腐乳粉的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酸价、碱度和过氧化值的指标两者相差不大;但是水分指标变化较明显,对应的菌落总数指标也明显。同时,菌落总数指标中,没有灭菌腐乳粉的终产品曲线符合微生物生长曲线。说明其中的确有微生物的孢子起作用,并且在货架期内超过国家标准,产生了不合格品。

3 结论

对于鸡仔饼这种产品,腐乳种类的筛选和准确的前处理方法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货架期。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腐乳中,腐乳粉比纯腐乳更能降低微生物风险;添加C品牌的效果最好;在各种前处理添加方式中,经过蒸煮灭菌后添加对延长货架期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GB/T 20977-2007.糕点通则..北京: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7.

[2]SB/T 10170-2007.腐乳.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7.

[3]GB/T 12456-2008.食品中总酸的测定.北京: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8.

[4]GB/T 5009.77-2003.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北京: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3.

[5]GB 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北京: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0.

[6]GB 4789.1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北京: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0.

[7]GB 478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北京: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0.

[8]GB/T 603-2002.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北京: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2.

产品经理总结范文8

随着全球经济的到来,世界各国(各经济体)的关系也随之越来越密切,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各国关注焦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热点话题,升值的效应主要体现在对外贸易领域。对外贸易中采取何种贸易模式与结构,取决于其经济发展特征和政策导向。划分贸易结构需要从贸易品的性质入手,根据制造的复杂程度可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本文拟采用此种方式,选取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指标来诠释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情况。在人民币可能升值的背景下,借助历史数据资料研究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历程与我国对外贸易情况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为推进我国的出口创汇,调节贸易收支逆差,结合当时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采取了人民币贬值策略。从1980年的100美元兑149.84元人民币,到1994年100美元兑861.77元人民币,14年间贬值82.61%。此间人民币呈现贬值趋势,在趋势性汇率贬值的影响下,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资源密集型出口商品结构转变为劳动密集型出口商品结构为主导,这反映出我国基于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国际分工地位已经形成。1994年以前,我国先后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从1994年1月1日起,实现汇率并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自1994年起,人民币汇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汇率由1994年的100美元兑861.87元人民币升值到2010年的100美元兑677.04元人民币。①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国货币的汇率等于两国价格水平之比。两国货币间的实际汇率是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相对于另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的一个概括性度量。本文所指汇率是在直接标价法下,100美元兑人民币的值。 其中EX为中国出口商品总额,NEER表示人民币名义汇率(即年平均汇率中间价),CPI*指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REER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中美两国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均是以2000年为基期。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PurchasingPowerParity,PPP),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计算公式为。由图1可以看出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在1980—1994年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尽管在1988年和1993年出现小幅的波动,但整体上扬且二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1994年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平稳,呈现窄幅波动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战略的推进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人民币升值现象显著。另外,2008年8月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从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领域的传导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创,人民币在此背景下持续升值对我国产品出口影响日趋明显。据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4.7%;其中出口总额15779.3亿美元,增长31.3%;进口总额13948.3亿美元,增长38.7%;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同比减少6.4%。对外贸易顺差自2008年创造了历史纪录2981亿美元之后,2009年收窄了34.3%,2010年进一步收窄了6.4%,贸易顺差与进出口总值的比例从2008年的11.6%,降至2010年的6.4%,对外贸易总体上继续向着基本平衡的方向在发展。在2010年,在加工贸易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一般贸易的进出口加速发展,取代加工贸易占据了半壁江山。 另外在出口商品的结构上,2010年我国主要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势良好,而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达到30.9%,占到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近6成,可见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转型升级初见成效。如图2所示,我国进出口商品总额自1980—2008年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1980—1994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较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81.19亿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1210.06亿美元;进口总额从1980年的200.2亿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1156.1亿美元;1980—1994年间存在贸易顺差和逆差年份不相伯仲,1985年出现贸易逆差最大为149亿美元,1990年贸易顺差出现最大值87.4亿美元,1994—2002年进出口额增长加速,2002年出口额达到3256亿美元,进口额2951.7亿美元,贸易顺差304.3亿美元,在此期间均为贸易顺差并在1998年达到最大值435.7亿美元。其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其它国家通过汇率贬值来促进出口,实行贸易保护来限制进口,改善国际收支。面对如此国际环境,人民币没有贬值,但我国的进出口却保持持续的增长,究其原因是1998年以后几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保证了出口的稳定增长,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造就了进口持续增加。随着我国加入WTO,进出口贸易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出口增长速度迅猛,据海关统计,2008年全年,外贸出口达14285.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2%,鉴于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世界经济的萧条,2009年全年外贸出口总额12016.1亿美元,同比降低15.89%,2010年出口总额15779.3亿美元,同比增长31.3%。由此可见,我国对外贸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改善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本文根据国际贸易标准(StandardInternationalTradeClas-sification,缩写SITC)分类法,将第五类商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记为S5)和第七类商品(机械及运输设备记为S7),归为资本密集型商品,两者出口额之和记为S57,将工业制成品总额减去第九类未分配商品(S9)和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出口额代表劳动密集型商品(即GM),参考曾铮、张亚斌运用的出口商品结构S57T的计算公式为:同理,将第五类商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记为S5)和第七类商品(机械及运输设备记为S7),归为资本密集型商品,两者进口额之和记为S57*,将工业制成品总额减去第九类未分配商品(S9)和资本密集型商品的进口额代表劳动密集型商品(即GM*),S57T*的计算公式为:短期的汇率变动对贸易结构调整几乎没有影响,汇率变动引致进出口商品结构调整一般与可维持的趋势性汇率变动有关。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关系实证分析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与进出口商品结构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数量方法进行分析,设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为NEER,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为REER,出口商品结构为S57T,进口商品结构S57T*样本区间为1980—2009年的年度数据,对S57T、S57T*、NEER、REER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果。根据表1可以看出,出口商品结构与人民币名义汇率、实际有效汇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6和0.523,进口商品结构与人民币名义汇率、实际有效汇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22和0.731。由此可见,人民币名义汇率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进出口商品结构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假设回归方程:lnS57T=坠1+坠2lnREER,lnS57T*=β1+β2lnREER样本区间为1980—2009年的数据,利用E-VIEWS6统计分析软件对起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根据回归分析表可以得出:lnS57T=7.86+1.10lnREER(-3.95)(3.62)R2=0.32S.E=0.49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比较显著。总体而言,实际有效汇率与出口商品结构存在同方向变化关系,通过计算表明随着实际汇率的上升,出口商品结构也呈现上升趋势(即趋于优化)。一般说来,实际有效汇率贬值(REER上升)表示本国产品在外国市场上的实际价格下降,竞争力上升;而外国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价格却上升,其竞争力下降,其结果是刺激出口抑制进口的。实际汇率升值(REER降低)则相反。lnS57T*=7.87+1.29lnREER(-5.03)(5.40)R2=0.51S.E=0.38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进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比较显著。总体而言,实际有效汇率与进口商品结构存在同方向变化关系,通过计算β2=1.29表明随着实际汇率贬值(REER上升),进口商品结构也呈现上升趋势(即趋于优化)。此结论与一般贸易理论结果相异。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与生产相关类别商品进口所受影响较大。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例约一半左右,因此可推断,汇率变化影响我国进口,尤其是服务于生产的进口传导路径为:汇率对进口影响的传导路径图:人民币升值(即人民币实际汇率REER下降),引起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进而影响加工制造的竞争力,促使加工贸易出口下滑,从而影响加工贸易进口增长放缓。根据数据整理和分析可知,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与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存在正比例关系,即人民币贬值(REER上升),有助于对外贸易结构升级,反之,人民币升值(REER下降)会恶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本文主要研究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根据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计算的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不包含初级产品的出口范畴,在此概念下,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商品结构转变具有一定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和外商资本的流入以及贸易伙伴国居民的购买力都将对其产生影响,在此不做赘述。#p#分页标题#e# 三、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商品进出口影响的结论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人民币名义汇率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进出口商品结构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另外回归结果表明: 第一,人民币贬值(人民币实际汇率REER上升),出口商品结构也呈现上升趋势(即趋于优化),对出口商品结构转型升级有利;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实际汇率REER下降),出口商品结构呈现下降趋势(趋于恶化)。此结论与一般贸易理论及商品出口现状一致。 第二,人民币贬值(人民币实际汇率REER上升),进口商品结构也呈现上升趋势(即趋于优化),对进口商品结构转型升级有利;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实际汇率REER下降),进口商品结构呈现下降趋势(趋于恶化)。此结论与一般贸易理论相左,以占我国主要贸易份额的加工贸易为例,将汇率作用于对外贸易的传导路径进行分析,可得出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实际汇率REER下降),将对加工贸易的进口产生反作用,进而降低加工贸易的进口。 本文主要研究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根据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计算的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不包含初级产品的出口范畴,在此背景下可得出,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实际汇率REER下降),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反之,人民币贬值(人民币实际汇率REER上升),有利于我国对外贸结构的转型升级。 四、在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下,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趋势下,转变出口商品结构、推动贸易结构升级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商品进出口结构现状,我国应在继续推进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贸易同时,增进原材料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进一步加大对机械、电子、化工等高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加大研发与人力资本投入力度,提高先进技术吸收和自主研发能力,逐渐推动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转型,带动对外贸易结构升级。 第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对外贸易结构优化,抵消人民币升值的消极影响。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可以认为,一国的出口是由一国的专业分工带来的,即可认为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是高度相关的。产业结构决定出口商品结构;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全球化和开放经济的时代,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应改造提升制造业、培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能源和利用方式变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在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下,我国应当继续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引导和调整,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提高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加快产品升级,扩大在国际竞争中的相对优势,利用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对外贸易结构优化,通过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抵消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消极影响。 第二,进口原材料和高新技术产品,调整主要出口产品比例,推动我国技术创新,促进对外贸易结构升级。人民币升值对一般贸易的影响较大,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小,因为加工贸易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形成的压力。二十多年来,加工贸易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比重的稳定上升,为我国商品出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总体出口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于各种产品的中间投入不同,其对于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较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小。因此,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趋势下,进口原材料和高新技术产品,合理调整劳动密集型商品和技术密集型商品的出口比例,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优化我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第三,发展多元化的出口市场。根据中国国际海运网统计,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为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韩国,就出口市场而言,出口额前四位为欧盟、美国、香港、日本,分别为3112.3亿美元、2833亿美元、2183.2亿美元、1210.6亿美元,占2010年我国出口总额约60%,可见我国出口贸易过于依赖这四大出口市场,对出口贸易结构的长期发展不利。中国向美国、欧盟、日本出口较多的相同类别商品分别是纺织、服装、机械和运输设备、钢铁等,加剧了同类产品在市场上的过度竞争,影响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收益,同时这也是纺织、服装等出口贸易引发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反倾销和贸易制裁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各行业出口企业应该在稳固主要出口国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与潜在贸易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实行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避免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贸易摩擦的产生,扩大产品出口的发展空间,实现我国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另外,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也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课题。外贸体制大体上可以细分为管理体制、经营体制和促进体制三个层次。经过多年改革,我国外贸体制中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已经基本接近国际惯例(除了外贸制推进较缓慢外)。但外贸促进体制比之美国、日本及欧盟等贸易大国,仍明显存在缺陷。商务部、务部贸易发展局及中国贸促会、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信用保险公司以及地方外经贸部门应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更好得为我国对外贸易服务。

产品经理总结范文9

关键词:新疆;贸易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0166-02

一、新疆贸易结构变动分析

(一)新疆进出口贸易总量变动情况

以新疆统计年鉴所提供的基本数据为基础,对新疆进出口贸易总量变化近2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从绝对量上看,新疆进出口贸易总量增长速度较快,从1985年的29 197万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94 189万美元。相比1985年,2005年的总增长率为2 620%。第二,从环比增长率来看,1990年到1994年为止增长率较高,最高年份达到80%左右,在1995年相对于1994年出现负增长,1996年后恢复,并保持快速增长。到2001年后新疆及出口增长势头恢复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增长速度,总量上升速度也很快。第三,进出口总额绝对量增长曲线斜率在2003年后变得更陡,说明进出口总量增长正处于高速增长势头。

(二)新疆进出口贸易总量增长的深层原因分析

第一,从出口总量来看,新疆出口总额从1985年的18 020万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504 024万美元。相对于1985年总增长率为2697%,平均年增长率为134.8%,同进出口总量相比,还要高出3个百分点。第二,从新疆进口和出口总量水平变动中可以看出,2002年后新疆的进口量明显增加,且上升速度快于进口总量。进口总量比较稳定,上升速度放缓。第三,进口总量自始至终保持着慢速增长势头。2002年后虽然有一定的增长势头,但是,相比于出口上升速度明显小于出口。总的来讲,新疆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量规模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在1998年和2002年进口总量超过出口总量之外,其他年份,新疆的净出口总是大于零,国际收支总是处于顺差状态。

(三)新疆一般贸易和边境贸易结构分析

根据2006年的统计资料,对出口的边境贸易和进口的边境贸易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一,新疆对外出口当中,一般贸易所占的出口比重明显小于边境贸易,而且边境贸易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一般贸易增长速度。一般贸易以1994年为期年,从29 106万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88 036万美元,增长率为202.4%,平均增长率为18.4%, 而边境出口贸易从1994年的23 932万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386 237万美元,增长率为1 513.94%?熏 年平均增长率为137.6%。①说明新疆出口贸易中边境贸易占据绝对重要地位,对本地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率很大。第二,新疆进口贸易当中边境贸易所占的份额比一般贸易所占的比重大。但是,一般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分配格局并不像出口贸易那样明显有差异。一般进口贸易从1994年的16 036万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08 894万美元,总增长率为579.3%,而边境进口贸易从1994年的27 335万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67 648万美元,总增长率为513.3%,增长率水平上还不如一般贸易。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从中亚进口的原材料较多,而新疆本地加工能力弱而不便于直接作边境贸易,纳入到一般贸易。

(四)新疆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第一,根据历史数据所计算的出口产品历史变动说明,新疆对外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较大,而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从相对指标来看,工业制成品出口量在总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从1981年的42%上升到2005年的90%。说明新疆外贸出口结构已经达到合理化水平。从初级产品出口数据来看,从1981年的58%左右下降到9%左右。这说明,新疆的贸易格局出现喜人的结果,出口贸易结构已处于向着高级化发展的台阶。第二,该趋势说明,初级产品出口量从1995年后一直在下滑,2000年初虽然有些上升,但是,到了2003年后开始大幅下滑。从绝对量来看,无论是初级产品还是工业制成品,其总量处于上升趋势。由于工业品的上升速度快于初级产品,因而初级产品在出口总量中比重下降。因此,不要把这种优化趋势认为是绝对优化,应该理解为相对优化。第三,工业制成品出口中不同制成品出口格局。以2005年为例,通过对工业制成品出口产品的四大分类进行了拼图分析,发现如下事实:

相对于1981年而言,化学制品出口比重明显下降,杂项制品出口量有所上升,而纺织品和农产品出口量明显上升,机械和运输设备出口量明显增加。说明出口结构向着进一步优化的方向发展。第四?熏初级产品出口结构的分析说明,食品和活动物的出口一直处在上升趋势。占比达到10%以上的其他两种初级产品,即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的出口趋势来看,非食用原料的出口所占的比重处于下降之势,而矿物燃料的出口量反而处于上升态势。但是,我们从其动态来看,发现没有绝对上升和下降趋势。是一种动态的周期性变动,进一步论证了初级产品贸易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价格不稳定和贸易格局无法掌控等特点。

(五)新疆进口产品结构分析

第一,根据历史数据所计算的进口产品历史变动说明,新疆从外进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较大,但比重在逐年下降。从初级产品进口数据来看,从1981年的9%左右上升到40%左右。而工业制成品进口量在总进口中所占的比重从1981年的91%下降到2005年的60%。这说明,新疆的贸易格局出现喜人的结果,进口贸易结构也处于向着高级化发展的台阶。第二,工业制成品进口中不同制成品进口格局。以2005年为例,通过对工业制成品进口产品的四大分类进行了拼图分析,发现如下事实:相对于1981年而言,化学制品进口比重有所上升,纺织品和农产品进口量明显上升,而杂项制品进口量明显下降,机械和运输设备进口量明显下降。第三,初级产品进口结构的分析说明,食品和活动物的进口一直处在下降趋势。占比达到10%以上的其他两种初级产品,即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的进口趋势来看,非食用原料的进口所占的比重处于上升之势,而矿物燃料的进口量反而处于下降态势。但是,我们从其动态来看,同样发现没有绝对上升和下降趋势,是一种动态的周期性变动。

二、新疆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商品的要素禀赋并没有实质性改变

在新疆出口商品结构中,虽然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已经超过了初级产品,但是,仍然以“杂项制品”和中低技术的“机械运输设备”为主。同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新疆的出口商品结构尚处于较低层次,基本上是“以量取胜”,即通过增加出口商品的数量来扩大出口。另外,初级产品出口的绝对数量的持续增长,一方面反映出产业结构低级化,另一方面,则反映出了初级产品的加工深度不够。

(二)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产品或粗加工品占了较大的比重

在新疆出口商品结构中,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制成品比重偏低。就机电产品而言,内地均以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的机械设备为主,机电产品中九成以上是机械设备。新疆机械设备在机电产品中所占比重虽然也上升到一定比例,但是,其中的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都跟内地有较大的差距。高科技的缓慢发展严重阻碍了新疆贸易的发展进程。

(三)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由于没有充分利用国家鼓励服务贸易的相关政策,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不完善,不能合理有效引导外资投向通信、生物医药、软件等高技术产业;鼓励政策性银行开展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政策贷款,支持企业在电子通信、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领域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等,致使新疆的服务业存在着供给不足,比重偏低,结构不当,竞争力差等问题。

三、优化新疆外贸结构的相关对策

(一)鼓励外贸企业、生产企业与科研机构结合

在授予有条件的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经贸权的同时,鼓励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同外贸企业组织联营公司。外贸企业可依靠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并在科研、生产领域积极投资联营。科研机构可以科技成果或专业技术投资作为股份或投资,积极参与生产或外贸经营活动。外贸企业、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对研究与发展应予以重视并投入一定资金,通过人员交流、相互派人任职、相互投资、合办企业等多种方式加强贸工技结合。

(二)在外汇、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

对出口技术、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所需外汇优先予以支持。为出口技术、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而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按进料加工的有关规定办理。自营出口技术、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享受与外贸企业同等的出口退税待遇。鼓励贸工技结合企业出口技术、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对出口技术、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单位可在工资总额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奖金,用于奖励从事出口的科技、外贸和其他有关业务人员。

(三)发展服务贸易

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扩大旅游、中文教育、医疗服务和电信服务、运输等服务贸易出口;加快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建立部际联合工作机制,形成对服务贸易统一的宏观管理;完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开展服务贸易促进工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建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国际贸易信息传递、交流的中介机构

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对现有出口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技术含量和技术附加值,有必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在外贸企业、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和国际经贸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机构。

参考文献:

[1] 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 [美]多米尼克・萨尔瓦多.国际经济学[M].张二震,仇向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3] 刘德学,樊治平.国外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模型与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