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集锦9篇

时间:2022-04-18 03:11:22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范文1

关键词:创设情景 营造氛围 培养创造 鼓励质疑 开放作业 开放评价 主体合作 注重求异。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是顺应了时代需求,通过“情景导入、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练习、提高能力――反思总结,自我提升”这一开放式教学结构,吸收传统教学之精华,克服传统教学之不足,掀起了当今小学数学领域的改革大潮。该模式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也谈一下我对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究情况。

一、基本模式

1、情境导人,明确目标。小学生的学习则更加依赖于实际情境特别是生活情景,多媒体创设和模型虚拟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的兴趣。然后,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内驱力。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生进入情境,提出问题。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应当是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主线。它是调动、激发和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核心。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数学学习并非是学生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在新课学习中,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学生留下探索与思考的余地,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养成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这是现代数学学习过程中提倡的组织方式。可以独立探索,也可组际交流。接着归纳小结。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只作点拨引导,将最优方法推荐给学生,但不应把某一种方法强加给学生必须使用,应该是“你喜欢什么方法就用哪一种方法”。

3、拓展练习,提高能力。为了避免高层次学生“吃不饱”,学习动力丧失,低层次学生“吃不了”学习兴趣全无的弊端现象,可采用分层练习的方法,即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设计基础题、提高题、综合题,分成A、B、C三个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教师分类指导,这样有利于因材施教。在引进开放题练习的时候,教师要把握好“放”的度,不能忽视 “收”的作用,既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不失教师的主导性。

4、反思总结,自我提升。这一个环节,主要是突出新知,再现重点,完善认知结构。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归纳所学的内容,回顾梳理形成知识体系;谈本课的体会收获,总结学习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的乐趣。

二、实施操作

1、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 。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从现实的生活中抽象衍生出来的产物。传统的教学方法让数学与实际生活分离出来。只有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其教学内容才能让课本的数学变成生活的数学,让理性的数学变的数学,充分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并利用,从而让学生可以活学活用。

和谐、平等、民主是当代教育理念对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定义。只有当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和谐了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营造开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可以真正地爱上数学这一门基础的学科情境开放能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通过创设故事的情境来增加数学在学习中的兴趣,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其实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愿意去积极探索和主动思考其中的含义。

2、培养开放的创造精神,鼓励开放的质疑问难。

创造需要继承,更需要革新,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的勇气和胆魄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在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的同时,更应注重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提倡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学生对已有的结论提出质疑甚至不同见解,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灌输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要给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以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点燃创新的火花。

开放式教学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并信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建立起友好和睦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互动。他们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动性才能得到激发。

3、布置开放的作业内容,实施开放的教学评价。

在对作业进行布置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改变原有的作业方式,不单是书面上的简单计算,还应该让学生通过亲自创造以及劳动,比如动手类、灵活类的课后作业。同时还可以根据条件来布置合作类的作业,适当地提高作业的观念,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以达到一起进步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必直接去评价学生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过程和结果,而是利用“数学交流”由学生自我调整他们的经验、策略和价值观。开放式的教学评价要改变原有传统教学只关注学生是否会做题,是否能拿高分的情况。要多角度地考查学生的数学水平,不单只是会做题,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是否具备创新的思想。评价时不能将分数看成检测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把数学的考试分成口试、笔试、实操、综合笔试四个部分,并且将考试时间分散,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检测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情况.

4、开放课堂的开放原则,注重主体合作和求异性。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范文2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1―0076―01

新课改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制度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笔者借鉴中英项目创新、提高的原则,积极开展“数学前置性作业”模式的探究。在“前置性”作业的探究过程中,笔者积极尝试进行“121”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形成一种符合我校实情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121”课堂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121”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1.将课堂教学时间划分:“10分钟+20分钟+10分钟”,课堂前10分钟,交流展示前置性作业,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中间20分钟,解疑、交流,解决生成问题,共同参与交流,进而解决问题;后10分钟,练习、巩固,目的在于应用、内化、提升。

2.学习内容的划分:25%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5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25%是通过教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学会的。

3.对学习小组的划分:小组内成员按“1+2+1”的形式组成,“1”指的是学优生,“2”指的是中等生,“1”指的是学困生。

二、“121”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

1.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121”课堂模式的实施,将“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做得更细致更具体,形成一套前置性作业设计的方法。

2.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从时间的划分、学习小组的划分、教学内容的划分等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一定的方法,并能将这一模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

3.通过课题研究,在“121”课堂模式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121”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

“121”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方法有: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课例分析法。通过这些方法,开展及实施小学数学“121”课堂教学模式,改变“灌输式”、“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现状,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模式构建方面进行思考,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勿容置疑,在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始终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和合作为导向、以能力、方法为主线的原则,有的放矢,全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法要实用,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能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121”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路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尝试和采用“121”课堂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先进和高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范文3

新时期以来,我国各地中小学涌现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需要系统地梳理和完善,需要进一步作规范化、整合化和适切性的分析、总结和提炼,以提升教学模式的科学化水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而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参照和程式,必须深入了解、系统总结和提炼。

自教学活动诞生之日起,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研究者就在“追求教学成效,降低教学所耗、增大教学所得”这一功利性动机的驱使下研究和探索它,不断孕育、萌生和形成了丰富的有效教学模式思想。

国外的有效教学思想较为系统,表现为重视教学效率和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模式)与途径。由夸美纽斯引领,经过赫尔巴特的充分发挥,加上凯洛夫教育学的加工改造,以追求“教学规模”的有效教学传统基本发展成熟。后来,人们将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概括为“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这“三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否能促进有效教学产生了质疑。基于此,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派”应运而生,提出了以“学生”、

“经验”、“活动”为中心的“指导一发现”教学模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步改变过去传统的“二维对立”――非好即坏的思维方式,开始重新审视教育史上对立的两派教育主张,在看到它们观点对立的一面的同时,更多地研究和发现它们相通、交融的一面。所以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教改理论和实践,都是摒弃极端,博采众长。反映在有效教学的研究上,表现为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出现了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现在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主要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模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

“认知一同化”模式、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等等。我国教学论研究都合理地引进了这些教学模式,并作了本土化的改造。

我国教育教学工作者一直在寻找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联系的通道与桥梁。由于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浓缩化和理性化的提升,即它既具有理论的品格,又具有实践的品格,成为80年代以来教学论界研究的热点。21世纪,对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吸取外国教学模式之所长又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模式,可谓雨后春笋。其中影响较大的教学模式有:“指导―自学”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等。此时的有效教学开始朝着建构多元化、情境化、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方向发展。人们更加关注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

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模式、江庐中学基于“讲学稿”的教学合―模式、山东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山东兖州―中“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河南睢县育才学校“六步教学模式”、江苏文津中学的“四导四学”教学模式,等等。

研究的内容主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关注学生需求和兴趣的教学模式,如“成功教育”教学模式、主体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等;关注教师成长的教学模式,如反思性教学模式、微格教学模式等;关注知识结构的教学模式,如分层(分组)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等和关注师生关系的教学模式,如“导学型”教学模式、“双主”教学模式,等等。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研究的理性化程度不高。在科学研究中,理性化的含量一直是科学理论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国的教学模式研究的理性化程度却不高。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从我国教学理论研究看,人们至今对教学模式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如概念、分类与模式建构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二是从我国教学改革的整体状况来看,涌现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真正经过系统的理论研究的极少。虽然这些教学模式在摸索和总结的过程中,也经过某些方面的论证和分析,但总的来说,理论基础的坚实性还不够,许多教学模式的系统性、科学性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对于带有各种个性特征的教学模式,如果不从理性上去系统研究,就不能很好地总结出普遍性的规律和适用规则来,也就很难移植和推广。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范文4

[关键词]: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的相对稳定的范型式的教学结构。一种教学模式只能体现一定的教育思想,解决一类的教学实际问题。传统的“复习旧知一讲授新知一巩固练习一布置作业”的课堂教学模式,教育思想陈旧,教师包办太多,教师一味地灌,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情感未发挥出来,学生参与面太窄,没有真正把学生摆到主体的位置,使课堂呈现一种封闭的局面。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学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教师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中探究和求知。因此,现建立的“情景导入、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应用、拓展创新——反思总结、自我建构”的教学结构,正充分体现了这一新的教学思想。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吸收传统教学之精华,为克服传统教学之不足而提出来的,它是以建构主义等理论为依据,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指导,将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优化组合而形成的新型教学结构。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重视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一、基本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上的进一步发展,它强调学习是由学习者自己决定的。学习具有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学习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学习者主动地去接触有关的信息,以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建构客观世界,获得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并赋予意义。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共同参与者。

目前教学心理学者都一致强调知识是由学习者自行建构的。他们认为:课本知识,是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问题的唯一答案。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这些假设作出自己的检验和调整的过程;在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中,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同时强调教学中的社会性和相互作用对学生学习建构的重要作用,主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丰富的多向的交流,讨论与合作解决问题,提倡合作学习与交互教学。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小学数学学习是小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与教材(文本)及教师产生交互作用,形成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思维等方面的品质。在学习中,教师对于指导学生进行建构数学知识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教师教学工作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建构数学知识。

2、发现学习理论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科的教学“不是灌输作为结果的知识,而是指导儿童参与形成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发现学习的过程。“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正是这一理论的实践。

发现学习理论运用于“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中,符合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所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这一模式能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推断和预测的态度;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更重要地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探究,自行发现为主要特征,旨在让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教师的指导,细心地观察、不断地思考、大胆地设想、积极地探究收集并组织信息,从而自行发现科学知识,并加以运用。

二、操作阐释

(一)情境导人,明确目标

建构主义认为,学是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小学生的学习则更加依赖于实际情境,多媒体创设和模型虚拟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在新课开始前,教师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学习知识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的兴趣。然后,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内驱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数学学习并非是学生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在新课学习中,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学生留下探索与思考的余地。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数学,养成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这是现代数学学习过程中提倡的组织方式。

(三)实践应用 拓展创新

这一环节既是了解学生对新知识掌握情况和检测掌握运用学法的效度,又是形成技能技巧发展能力的训练,也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身边的实际问题的重要阶段。由于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教学由于忽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用同样的要求对待学生,造成高层次学生“吃不饱”,学习动力丧失,低层次学生“吃不了”,学习兴趣全无。为了在课堂上尽可能的照顾这种差异,采用分层练习的方法,即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设计基础题、提高题、综合题,分成A、B、C三个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教师分类指导,这样有利于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能力都有新的提高,也可以将开放题引入课堂,由于开放题答案不唯一,在解答过程中能体现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能适应多层次学生的需要,能充分体现人人都能发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它比分层练习更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

(四)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这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是突出新知,再现重点,完善认知结构。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归纳所学的内容,回顾梳理形成知识体系;谈本课的体会与收获,总结学习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的乐趣。

三、模式的主要优势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符合团体动力原理,旨在改变“静态的集体”为“动态的集体”,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它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1、强化了主体意识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变传统的教师提出问题为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先教后学为学生先学后导,教师总结归纳,为学生反思建构,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主体教学思想,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品尝到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

2、改善了师生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数是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学生独立思维空间狭小,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单一,这有利于知识传授,但不利于学生思维素质的发展,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打破了师生单一互动的交往局面,组建学习小组,适当变换学生位置编排,增加组内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分类指导,合作交流,教师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们的中间,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互相交流,改善了师生关系,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把紧张的学习过程变成了愉快的学习活动。

3、开放了思维空间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机械、被动地寻找答案,这样的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潜能。自主学习教学走出了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听,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的模式,开创了学生满堂问,师生满堂议,满堂辩的新局面。

4、改革了评价体系

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更多的是学生听不听话,会不会做题目,能不能考高分。自主学习教学着重从以下方面评价:

学生会不会提问?会不会思考?会不会表达?敢不敢当众表达不同见解?会不会收集、处理信息?会不会合作讨论?会不会动手实验、操作?这样的评价彻底走出传统评价模式,真正体现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骨干教师部级培训资料:《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与实践》。

[2] 赖志奎:《现代教学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 文萍:《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范文5

关键词:先学后教;课堂教学;小学英语

先学后教这种模式能够很好的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保证教学的效率提高,让学生的英语基础更加的扎实。

一、“先学后教”课堂模式的应用分析

很多老师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时候选择先学后教的方式都比较的犹豫,而犹豫的原因则是认为小学生本身的英语基础比较的差,在先学的时候会比较的吃力,甚至无法进行先学,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老师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时候运用先学后教这种模式,必须做到下面几点。

(一)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让学生先学之前,老师必须先学,并制定教学目标,将要求告诉学生,让学生更好的进行预习。

(二)在操练的时候,老师应该做好问题留白

老师可以进行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思考,进行问题设置的时候应该有一定的层次,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思维。

(三)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在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可以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合作能力提高都是非常有作用的,并且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更好的掌握英语知识。

(四)将作业前移,保证题目设计的精巧性

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点拨学生,进行练习题目的设计的时候,做好提炼和归纳,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这样老师指导会更加方便,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错误的纠正和知识的掌握。

二、如何将先学后教”课堂模式高效应用在小学英语教育

(一)老师首先必须做好先学方面的工作

老师只有做好了先学,那么才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先学。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责任心强,并且态度积极,在教学前,便做好教材的预习,做好备课工作,在备课的时候还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不同教学方法的设计,这样才能够保证导学提纲能够真正的符合学生的需要。

(二)老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先学

1、指导学生进行单词的预习

想要学生先学的效果好,老师便必须做好指导工作,在让学生预习之前,将导学提纲发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单词的发音,并让其进行单词的标注,找出自己不会的单词。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不会的内容,小组不会的老师再进行解答,这样学生慢慢的便会养成先学的习惯。

2、指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听读

在上课前,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课文的听读,让学生听音跟读的时候将生词圈出来,并用汉语进行标注,此外还应该将自己不懂的单词标出来,回家预习的时候可以查阅字典,若是还不明白,则可以在第二天问老师。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很容易掌握课文的意思,在下一节课学习的时候也会更加的方便。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先学,老师还可以制定一系列的奖励办法,对那些先学做的好的学生进行奖励,这能够激烈更多的学生自觉的进行先学。

(二)先学后教模式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合作

先学后教是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的,充分尊重了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在进行先学后教的时候,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方式,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进步。

对老师而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更好的展示自己先学的成果,并且还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能够更好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课堂教学的教学氛围也会更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掌握知识也会更加的牢固。

对学生而言,在先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和同学进行互动,和以往老师灌输知识相比,这种模式非常的生动有趣,学生能够在和同学的交流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更加的积极主动。

(三)先学后教过程中老师必须注意的事项

1、老师必须尊重学生

先学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听课的时候针对性也会更强,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必须认真的解答,绝对不能因为问题简单而嘲讽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这样学生会更加愿意和老师进行交流。

2、老师必训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接受的教育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比较的轻松,而有些学生没有学习过英语,基础比较差,老师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更多的学生取得进步。

三、先学后教”课堂模式应用的重要意义

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时候,将先学后教这种模式运用进去,是非常有必要的。先学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需要学习的知识,在听课的时候也会更加有针对性,对老师而言,指导学生进行先学,能够更好的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的时候针对性也会更强。这种模式的运用能够更好的提高小学英语的课堂效率,学生掌握知识也会更加的扎实。

结语:

先学后教这种模式是符合新课改需要的,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发现问题,并且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以及综合素质也会有明显的增强,学生的潜力也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田哲.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英语课程的课堂组织――兼论生本教育在课堂中的渗透[J].现代企业教育,2014(02)

[2] 李敏敏.先学后教,学教平衡――浅析小学英语“先学后教”模式改革[J].新课程导学,2014(01)

[3] 刘婷婷.谈先学后教下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2(07)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范文6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1.新授课模式

新授课模式是教学过程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模式,教师通过教材及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要求授予学生应了解与应掌握的概念和知识点,完成授予知识的任务。

教师按照大纲要求要把知识点毫无遗漏地授予学生,模式严谨而纲常。

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拓展,交流收获,布置作业五个环节重点突出一个“新”字。

2.问题解决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

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寻找“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学习之间的互补与平衡,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数学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质等数学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练习解答模式

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上的习题及相应的练习册习题帮助巩固知识点和举一反三的能力,确保每个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达到数学知识的完善。通过练习,当堂消化所学的新知识,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练习的设计要围绕重点,先求同,后求异,先基本,后综合。另外,练习需要一定的数量,精讲多练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4.复习模式

在每个模块讲完之时,都会有一个汇总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掌握情况不好的部分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并有针对性地练习,确保考试顺利通过。

教师可以通过强化结构体系,突破知识重点,解决知识疑点,联系教材内容,搞清典型例题,精选题目练习,达到立体复习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应针对不同的学生

每个学生由于家庭背景不同、环境不同、遗传原因、基础掌握等因素,因此他们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从而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分化出不同的层次。“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应该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涯助一臂之力。

1.针对尖子生

尖子生基础掌握好,接受知识快,教师应注重对知识点的应用与思维拔高方面,布置中等偏难的试题。

2.针对中等生

中等生基础良好,接受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欠佳,应该配以中等试题,侧重知识点的熟练掌握与应用娴熟的能力培养。

3.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

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应该侧重对知识点连贯性的指导与应用。

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会对学生的成长给予帮助,取长补短,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知识效益。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1.计算机应用屏幕展示

随着网络的应用日益增多,应用计算机教学,会拉近时代的距离,减少板书浪费的时间,增强教学的乐趣与学生集中注意听讲的效果,可谓双赢。

利用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教学课件,把每个知识点列在页面中,起到一目了然的作用。利用相应的制图软件,可培养学生对二维三维等图像的理解能力,便于授课。

2.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一些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弱等,而数学学科又是逻辑性、缜密性要求极高的理性学科,因此在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如在数的运算中加强数感的培养,结合具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会增强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和计算,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切实了解了计算的意义,培养了数感。

又如教师在教授立体几何,圆锥曲线等问题时,不妨分小组让学生自己动手,既促进学生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思维能力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智力与思维的发散必不可少。教师应该以教学大纲为纲,以开发学生智力、发散学生思维为重点,收集或编写相应的试题,达到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例如,假设推测法,集体发散思维法,材料发散,因果发散等。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范文7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数学 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09-005-01

一、引言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不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以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目标,长期以来沿用固定的教学模式。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改革现行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能为学生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提供广阔空间的教学模式。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这就清楚地表明,探究应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方式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关注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提供现成的知识,是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师自然而然地从“主演”转化为“导演”,将“演员”的主体地位还原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做到“乐学”,变“学会”为“会学”,进而实现数学课标中所要求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必需的数学。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探索出更适合现今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育教学更有利于人的创新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容

1. 创设情境: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在备课中,不要为教材所左右,应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如悬念式情境,冲突式情境,操作式情境等,使学生在奇中问,在凝中问,在动中问,培养学生爱问的习惯。例如以《商不变的性质》为例,教师提供正反材料,引导学生围绕“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化时,商才不变”这一中心问题展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2. 提出问题: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要求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己去“发现”重要的数学事实和结果。

3. 自主探索:“数学学习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和用得上的知识。自主探索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置,但是又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之中,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四、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 发挥主导作用,落实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主导作用的本质是转化。只有把教师的“导”转化为学生的“思”,转化为学生的探索研究,才能真正落学生的主体地位。

2. 注重教学落实,不要追求形式。在教学模式的运用上,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注重实效,不要追求形式。教学模式不是框框,在运用过程中,要针对教学实际进行变通和再创造。要注重落实每一个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充满激情,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真正地去想、去看、去做,去说,使每个环节真正落实下来,而不要为了追求教学模式的完整,使学生的参与活动走过场。

3. 不断改革创新,形成教学风格。教学模式的运用,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改革与创新的过程。我们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发挥自我的优势,逐步形成和树立带有个性的教学风格,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五、结束语

新课标为新一轮数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在培养学生发展智力的同时,应该把数学意识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培养、数学思维的训练放在突出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既是法律赋予我们数学教师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既能满足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提高,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习适合他们自己的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独立性,课堂中学生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鼓励学生自己去“猜想”、“发现结论”,由学生自己归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参 考 文 献 ]

[1]杨承印,马艳芝.我国“探究教学”研究十年[J].教学学报,2007(2).

[2]宁连华.数学探究教学设计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6(4).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范文8

【摘 要】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教育关系到人才的培养,人才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和灵魂,因此搞好高效课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改革开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关键。小学教学作为启蒙学习的开端,其意义更加重大,它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这一切的出路都需要构建起高效课堂,以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成果,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本文中,笔者以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案例和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模式,希望对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前言

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应该主动做的事情,但是实践中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动的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动力,因此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通过引导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快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对构建小学高效课堂进行的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具体构建途径,认真贯彻素质教学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是构建小学课堂的理论,也是关键的关节。因此,教学应当充分对这些理论进行学习,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出高效、优质的数学教学课堂,开辟教学的新途径。

一、进一步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进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首先就要明确具体的目标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同时还要以这个目标为指引。所以,在进行构建之前首选应当制定好目标,这是基础,也是关键的地方。实践中,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目标一般可以分成三维目标,实现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牢固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原理方法,不仅如此,还要促进学生情感得到发展。此外,教师还应当正确的处理好每一节课堂和整体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高效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兴趣,那么谈不上高效课堂的建设了,如果没有兴趣作为后盾,那么学生普遍都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也不会在课堂中认真听讲,教学效果通常也会很不好,教学课堂将缺乏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那么高效课堂的建设将难上加难。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首先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不断进行引导,同时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喜好,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导,为高效课堂的建设奠定基础,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步伐。

经过实践研究发现,由于小学生自身思想具有很强的活跃性,一般很难在长时间内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的关注时间通常比较短。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变换教学方式,以自身教学魅力和教学策略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关注度。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提供数学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这三方面进行深入解析,提出下面几点建议:

1.不断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身特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针对学生性格等方面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做好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还要适时调整战率方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转移到学习中来。在教学中,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在进行鼓励的同时,也要防止其骄傲自满,影响继续进步,对于那些成绩暂时不理想的学生,要找出原因所在,帮助学生克服,并进行鼓励,重点进行关注。

2.小组合作学习,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能力

实践证明,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学习对开发学生的思维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效果也十分明显。通过学生分组进行学习,能够使彼此之间相互帮助,促进彼此共同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更加努力学习。

3.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对教学形式进行丰富

小学数学对于学生而言属于比较抽象的学科,很多时候关于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才可能接受,但是小学生思维尚处于发展的时期,思维往往比较直观。所以,需要教师借助新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理解障碍,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4.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教学任务的完成不仅仅是教师自己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看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也是高效课堂构建的任务。教师应该在私下多和学生进行沟通,首先和学生做朋友,与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学生进行充分的学习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促进高效课堂的建设。

三、小结

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持之以恒,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前进。教师需要明确的是,仅仅传授知识的高效课堂是远不能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的,教师更应以技能传授为主,教会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数学的世界里找到快乐,并有所创新和发展。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教师应补充“知识能量”,为高效课堂的打造做好十分准备,以让自身在数学教育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尹美霞.“小组合作学习”再认识———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考试周刊,2011,(40)

[2]王德学.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才智,2013,(13)

[3]徐银弟,姚展仪.用新课程理念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作者简介】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范文9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开发人的智慧,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新编英语教学大纲的核心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下面就本人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贯彻执行素质教育谈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英语素质教育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然而,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可以说,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再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上课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了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顺利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为“会学”。要做到这点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教师不可能按步就班,也不可能始终如一地进行每一个教学步骤。在“吃透”教材,掌握教法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因材施教,在师生间形成一个感情融洽,相互尊重,配合默契的氛围,才能顺利进行教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情境导趣,以趣激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习语言的最佳期是在儿童期。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好奇心与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儿童接触“A、B、C”的起始阶段,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学生是否对英语产生兴趣,英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努力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新鲜、轻松,使学生喜欢英语课,喜欢学习英语。在教nose, ear时,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轻轻地捏捏学生的鼻子、摸摸学生的耳朵,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并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满怀激情,以丰富的体态语言与面部表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单词或句型时,我们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相应的动作,即使是夸张的动作或朗读语调,孩子们也会特别喜欢。“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教师还可以根据孩子好动的心理,结合游戏和儿歌教学,努力创设英语活动情境,动静穿插,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穿插,吸引年幼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会自主学习。

三、教师的自身素质,是构建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的关键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新形势下,作为老师光有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不够的,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向教学科研要质量,要效益,这是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对老师的迫切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用好教材,把素质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文化、心理、技能、身体等各种素质,让他们德、智、体、美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四、情境迁移,学以致用,是素质教育的目的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它具有实际性和交际性。实际生活水平是语言学习的试金石。英语的教学时空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习迁移拓展到我们的生活中。教师要设法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创造英语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敢于大声和老师用英语打招呼,交谈;鼓励他们尽量用所学的常用表达方式和同学相互问候,对话。学生一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实践,必定会爆发出无限的创造力火花,必定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英语世界的感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加深了语言信息输入,产生语言内化,做到了学以致用,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我们要致力于优化课堂教学的改革,立足素质教育,讲究实效技能,使学生对英语兴趣倍增,增强自信心和自觉性,扩大了知识面又提高了英语水平和素质。学生由“要我学英语”变为“我要学英语”,为今后培养新世纪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它还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还需要我们广大青年英语教师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