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人口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1-11 07:57:52

人口学论文

人口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口腔医学;人文素质;人文教育

近几年,医疗纠纷问题频繁发生,对正常医疗秩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虽然口腔科不会使患者受到生命的威胁,但是其治疗也会涉及到患者的知情权与健康权,因此,口腔医生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口腔医生在学习阶段接受良好的人文教育。

一、口腔医学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口腔医学是以预防以及治疗口腔或颌面部生理疾病,并解除患者痛苦为目的的,口腔医学专业更多的是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由于口腔医学主治部位多与人体的面貌有关,比如口腔修复主要是治疗缓和牙列或牙体缺失等与人体面容息息相关的疾患。因此,口腔医生在解决患者病痛的同时,应满足患者在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口腔医学院校通常是以培养合格的口腔医生为己任,所以,在口腔医学教育中加大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医生道德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口腔医学中人文教育现状

1.学生自身人文素养不足。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其之前最主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进而为之后的工作打下基础,然而,当学生进入学校之后,就会发现其不仅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还要对自身的学习方式进行改善,以适应教师的教学模式。而且,一部分学生由于高中时期只是一味的学习,生活方面不具备较强的自理能力,以至于其不能很好的适应高职院校的学习与生活节奏,从而产生一种消极悲观的心理,不能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另外,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心智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后,无法和其他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学习,无法和同学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以至于这部分学生进入社会工作之后,不具备较高的医德,在工作中不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无法了解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需求,无法完成口腔基本工作。2.教师不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口腔医学的教学,教师大多都比较重视对口腔医学理论课程、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医学素养的培养,没有教导他们如何尊重患者、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等。教师长期处于这种教育模式下,自然就会对医学人文方面没有足够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认为自身就只是为了给学生灌输口腔医学知识,对于人文教育方面,应由专门的教师进行讲授。这也就导致了有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尊重患者,将患者的疾病作为笑料大肆宣扬,并将患者的面部畸形情况作为谈资等现象的发生。3.口腔医学专业课教学与医学人文教育相脱离。我国部分院校在进行口腔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时,并没有将医学人文教育纳入教学目标以及对学生的考核中,以至于医学人文教学往往会被口腔专业课所取代或是学生不去学习医学人文教学的内容,学生存在有“重专业、轻人文”的错误观念。此外,有些口腔医学院在进行临床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将医学人文关怀技能以及情感纳入日常的教学内容中,教师仅仅是空喊要让学生树立医德医风、培养良好服务态度的口号,对学生的要求也仅仅局限于其不收红包、遵纪守法的基本道德基础上,以至于医学人文教育无法顺利的开展。

三、加强口腔医学人文关怀教育的对策

1.将人文素质融入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医学院校已经在进行师资力量的教学时,如何在教师队伍中融入人文素养,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潍坊医学院口腔医学系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比如,开展关于医风医德的研究比赛、开展关于校风、学风、教风的研讨、鼓励口腔医学教师在专业课上开展人文教育等。此外,口腔医学院还鼓励教师创新教育模式,提高自身的医学素养以及高尚的医德,对学生的三观进而产生影响,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何爱华教授认为高尚的师德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素养,是高职院校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保障。因此,高职口腔医学院校应重视师德的建设,培养教师高尚的医德,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2.进行课程改革,转变教育观念。高职教师在进行口腔医学的教学时,应对课程的设置进行改革,将人文教育课程提升到与专业课程相等的位置上,从而保证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首先,学校和教师应改变自身对于人文教育的片面认识,切实在教学中将人文教育放到与专业课程同等的位置,在思想上重视人文教育;其次,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不能仅是形式主义,应在口腔专业课的教学中体现出人文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3.设立多种的考核体系。在口腔医学课程教学以及实习教学过程中,学生课程内容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核体系,而目前高职院校口腔医学院校的考核大多是学生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所以,学校应构建多种考核体系,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考核,比如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能力、接人待物的表现、对患者的理解与体谅、语言与表情的表达等。具体的考核方式可以有:学生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寻找出患者生理以及心理接受程度最高的治疗方案;对患者口腔中的牙齿组织应尽量保留;在进行手术前应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满足患者对于手术的一些要求等。这些考核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的医学背景下,口腔医学教育不再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知识,还应将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加强对口腔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使之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

作者:吴思思 单位:潍坊护理学院

人口学论文范文2

二孩思想其实与我国的孝道思想是统一的,都是是儒家及儒家思想核心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种孝道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才形成了尊老爱幼,孝敬老人,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据有关资料统计,201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已达1.3亿,占总人口的11%,根据科学预测,到2025年底老年人口将达2.8亿,约占总人口的20%。显然,我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发达国家不同,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进入的,时间短,速度快,指望在短期内用社会保障和敬老院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

选题的意义

A 从理论上看,丰富和深化了儒家“孝道”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康的养老体系

B 从实践上看,对于加强家庭道德建设,推进家庭文明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儒家“孝道”思想与现代家庭养老

1儒家“孝道”的基本内容

2儒家“孝道”原则的糟粕和精华

3现代中国的家庭养老

4儒家孝道的现代转承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重点: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儒家“孝道”的转承

2、难点: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儒家“孝道”的糟粕和精华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收集资料

2、归纳整理资料

3、编写写作提纲

4、写作论文

5、修改文章

6、完善定稿

方法:1、文献研究法;

2、历史分析法;

3、演绎归纳法;

4、分析综合法。

措施:

1、充分收集资料

2、对资料进行阅读,分析和综合

3、制定写作计划表

4、主动多与指导老师交流

进度安排:

1、2015年12月20日前确定选题

2、2016年1月16日前提交开题报告

3、2016年4月10日前提交论文初稿交指导老师审阅后进行修改。

4、2016年5月20日前交定稿。

人口学论文范文3

青海新闻网2010-08-26 10:49

青海新闻网讯 由省人口计生委负责组织实施的《统筹解决青海人口问题系列课题集》获第五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口学会联合颁发的中国人口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每四年评审一次,是中国人口学界最高级别的科研成果奖项。第五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今年3月启动,通过专家评审、公示,评出153项优秀成果,《统筹解决青海人口问题系列课题集》获得论文类三等奖。《统筹解决青海人口问题系列课题集》针对青海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并就继续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保持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作者:马海仙)

人口学论文范文4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落实在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们生活水平上面。人民的富裕、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大、人类的进步必需有足够数量与质量的人口,一定数量与质量的人口有助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改革开放让我们融入了外面的世界,开始尝试从世界大背景下思考中国的婚姻家庭、生育、人口分布、人口流动、人口变迁以及人口发展等人口学问题;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着国人科学把握人口自身发展规律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文化等要素之间的互动规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提出有助于我们客观地分析当代中国的人口问题,提出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框架。这为建立中国特色人口学理论及其学科话语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现实可能。

一、建立中国人口学理论的必要性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乃至每一种社会形态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都会走出独特的人口发展道路,形成具有独立性的人口生产与再生产规律,凝聚成各自的人口学理论。同时,各民族国家的人口制度及人口政策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依据某种人口思想或理论,把它们当作该国人口政策实践的前提和依据,从而不断深化和丰富已有的人口学思想及理论。因此,人口学理论内在地规定着人口制度及人口政策设置的原则与要求、目标及任务、途径及方法。16世纪以后,人口数量的增长引起了人口学家们就人口生殖力与土地供养力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逐步建立了人口生产、人口保障、人口教育、人口就业、人口迁移以及婚姻家庭等制度,以便提升人口质量,促进人口可持续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源环境的变化以及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政府出台了以控制人口增殖为主导的计划生育政策,完善了优生优育、婚姻家庭、养老医疗以及人口就业、人口迁移、人口分布、人口教育等政策,这为建立自己的人口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实践基础。

第一,打造本土人口学话语体系需要建立自己的理论。人口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概念范畴、命题原理及表达方式,展示出人口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进而形成了体现人口学科理论体系与思想内容的概念逻辑、知识体系及话语方式,彰显出人口学科自身所具有的性质与地位、对象及任务、功能与目标,这是人口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重要之处。同时,各国人口学科的发展也会形成为其他国家人口学科所接纳并共享的概念范畴及理论命题,这是各国人口学科得以便利交流、展开学术对话、形成学术共识、推进学术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前提,它体现出人口学科所具有的共性特征以及各国人口学科共同遵守的学术话语体系。但是,应该看到,任何一种话语方式实际上都是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的外在表现或表达习惯,人口学科在不同的民族国家以及不同的人口生产与再生产文化与行动中也会赋予其特殊内涵,形成了具有各民族国家及各种人口生产与再生产特色的话语体系,体现出本民族的人口生产与再生产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表达方式,它意味着人口学科话语体系受到各民族国家的人口生产与再生产的文化及思维方式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人口学科话语体系建构中既要看到人口学科发展的普遍规律,也要注意到各国人口学科所面临着不同的主题、任务及战略目标。既不能因为人口学科的一般共性而否定各国人口学科及人口学发展的独特性质,也不能因为人口学科的特殊性而忽视甚至抛弃人口学科发展的普遍规律性。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吸收以往人口学科及人口政策实践基础上扎根于本民族国家的人口学发展实际建立起自己的人口学理论体系,系统而科学地回答本国人口生产与再生产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促进本民族国家人口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进而为其他国家的人口学科建设及人口学理论发展开启另一扇窗户,这是文化多样性、社会多元性、生活多彩性的集中体现与内在使然。

第二,突破传统学科话语体系的局限性需要建立自己的人口学理论。人口学科话语体系对应着人口实践探索与理论建设的文化及思维系统,具有民族性、文化性以及历史性特征,是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在人口领域内的反映与折光,蕴含着各国对人口与婚育、人口与经济、人口与地理环境、人口与教育及人力资本、人口与保障等人口生产与再生产等相互关系的认识与态度。不同的民族特别是不同的种族对人生的看法不同,他们的婚育观念、婚育行为及家庭与社会观念自然就会有所差异,不同的国家及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面临的人口生产及再生产的任务与目标不尽相同,由此产生了不同的人口政策实践并为开展人口学理论研究、繁荣人口科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人口学理论不断推向深入的前提与可靠依据。可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依仗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吸引一大批学者开展学术研究,这些学者依据发达国家的实际构建起较为系统的人口学科话语体系,提出了一整套人口学科的概念范畴及命题原理,强调发达国家人口学理论的普世性、普适性与真理性,试图统治人口学科的话语权,居高临下地推广自己的人口学理论及学说,主导其他国家的人口学科体系建设以及人口学理论研究,而不去考虑他们的人口学理论对于其他国家的条件性与适用性。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实施赶超战略往往把发达国家的人口学理论当成解决本国人口问题的依据,直接简单地套用发达国家自己都不用的概念命题,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发达国家的人口学科话语体系来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结果非但不能有效解决本国人口问题,而且产生出许多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立足于本国实际,扎实开展人口学理论研究,形成可解释性以及全面性的人口学理论,建构起能够有效指导本国人口政策实践的理论框架与理论体系,着力突破发达国家人口学科话语体系的单一性与狭隘性,寻求更加丰富、更为科学的人口学理论体系,扎实推进中国人口科学的发展。

第三,解决中国人口问题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生育观念、生育意愿、生育文化及生育政策有所不同,各省的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以及收入结构差异较大,面临的人口矛盾与问题、需要实现的人口目标不尽相同:北京、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省份早已进入老龄化乃至高龄化时代,这些省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已超过16%[1],而部分西部地区尚未出现这一问题,但面临着未富先老、先老还穷问题的威胁。就人口红利而言,中国正面临着低生育率陷阱而出现的人口红利日益减弱、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明显等问题;就人口就业来说,我们面临着将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本优势压力,以及促进就业方式的转型以及就业质量的提升等问题;从流动人口角度看,中国每年产生的流动人口达到2.5亿左右,比俄罗斯的总人口还要多,接近美国的总人口数,众多流动人口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问题运用发达国家的人口学理论、手段及方法无法解释也无法解决。实际上,西方的人口学理论甚至在数十万非洲难民潮面前都显得相形见绌、难以奏效,更遑论解决数以亿计的中国流动人口问题。在这种情境下,简单地采取同一种人口学理论,特别是套用西方国家的人口学理论显然是不科学、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真正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这就需要站在世界人口第一这个基点上重新审视古今中外人口学思想观点,“重建中国人口学理论”[2],揭示出人口问题的本质与实质,形成自己的人口学理论框架与理论体系,增强中国人口学理论的解释力与说服力,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人口政策的实践,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中国人口学理论建设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各界立足于人口总量世界第一的国情开展人口学理论研究,提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等政策建议,以便使我们的人口规模及其增长速度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将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本强国,实现人口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的统一。反思中国人口学理论40年来的建设,我们尽管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人口学领域尤其是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等领域近年来出现的矛盾折射出现行的人口学理论建设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简单地套用西方人口学理论的建设基础。人口学理论是人口学家关于人口变动与人口发展规律的学说,人口变动与发展总要受制于特定的生产方式以及特定的社会形态。然而,每一种社会形态乃至同一社会形态下的不同历史阶段都有其特有的人口发展方式,形成不同的人口变动规律,这就为产生不同的人口学说、形成不同的人口学理论派别提供了现实基础。同时,不同的人口学家因其自身的认识程度以及所处的时代不同也会产生相异的人口学理论,形成丰富的人口学理论资源及理论派别。从学术史上看,无论是主张人口自然生产说、人口社会再生产说,还是基于经济增长、生育率或死亡率视角的总人口发展过程理论,乃至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老龄化理论、人口迁移理论、城市化理论、增长极限理论以及人口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实际上都是把人权当成人口学理论的基础与前提,特别强调人口的自然再生产是不可侵犯的天赋人权。不仅如此,凭借先发优势,借助计量技术,抓住后发国家急于赶超的心理,发达国家比较容易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他们的人口学理论,进而润物无声地输出了这一理论赖以存在的人权基础,试图把后发国家的人口学理论及人口政策依附于发达国家,全然不顾后发国家的生育观念、生育文化、生育政策以及人口基数与人口结构,全然不顾人权赖以存在的社会土壤以及由此形成的国别性与民族性差异,凡是采取与发达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就被打上侵犯人权的烙印,凡是与发达国家相异的人口学理论观点则被贴上不科学的标签。殊不知,作为人口学理论基础的人权本身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它涉及温饱权、健康权、福利权、民族权及发展权等,而不仅仅只是西方学者所鼓吹的选举权与政治自由权;人权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不存在唯一正确的人权观以及由此演绎而来的人口学理论;人权也是历时性的而不是即时性的,它与各民族国家的生育文化及生活态度有关,是各民族国家生活史的写照与延续;它涉及的层面是复杂多样的而不是简单划一的,作为人口学理论基础的人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各个层面。西方人权观的这些缺陷决定了简单地套用它不可能有效地指导中国人口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人口政策的科学设计。

二是一味地依赖西方人口学理论派别与内容。回顾建国以来的人口学理论建设,学术界基本上还停留在“两种生产理论”上面,没有自觉地将人口研究纳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3],更多地注重实证研究特别是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人口政策研究,而忽视人口学理论本身的研究,尤其忽视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在批判地继承发达国家人口学理论基础上构建起符合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人口学理论体系。一些学者往往照搬西方人口学理论产生的人权基础,简单地沿袭了F?W?诺特斯坦、E?坎南、A?索维、J?斯彭格勒、A?柯尔以及D?R?福尔肯伯格等人的“人口转变”、“适度人口”、“人口控制”以及“人口可持续”等理论,强调在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都会普遍性地产生出生率下降幅度滞后于死亡率的下降幅度情形,这种“时滞现象”是影响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关键。[4]为此,一些学者探讨中国人口规模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关系,提出最优人口数量及其因应措施,认为要实现经济强国就要将人口总数控制在7亿到16亿之间[5],进而把17亿作为我们的生命线,并以此提出各种人口政策。实际上,西方学者基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及人口自然生产理论基础之上提出的适度人口以及人口控制等诸种形态的理论隐含着“最大收益何以持续”以及“人口是产业最大收益的唯一变量”等两个“模糊性和伸缩性”问题[6],隐含着人口惯性增长同一性以及人口变动周期相似性等理论前提,更蕴含着人口变动的跨文化性。因此,简单地依据西方人口学理论内容与理论派别将使得我们的人口学理论研究建立在错误的理论假设以及错误的理论前提上,使得我们的理论研究总是拾发达国家的牙慧而无法系统地提出并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人口学理论体系,自然就难以有效地指导中国人口政策的实践。

三是把西方人口学方法当成唯一科学的方法。人口研究方法是一种帮助人们更加精准地认识人口现象、掌握人口规律的手段与工具,注重定量研究特别是基于人口统计学的量化研究是人口科学研究的时代潮流与发展趋势。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人口数据收集、人口指标测量、人口模型建立及其人口预测等方法,不断优化生命表、人口普查和间接估计、人口发展方程预测模型以及出生性别比MFC数学模型等方法,以便于对我国复杂的人口现象进行“科学严谨的统计分析,揭示其背后的规律”[7],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人口政策的实践。应当注意的是,国外人口统计测量、模型建构与估算技术方法都是在西方人口学理论影响下对西方人口理论的验证,它是基于本国人口变动这一“社会事实”之上的方法假设、数据模拟、数据检验与方法修正,这些方法在建立与使用中有意或无意地把西方的人口学理论以及人口变动实际特别是“稳定人口”实际当成方法论建构的“假设与条件”,运用这些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可能很适合这些国家的人口发展实际,可以很好地服务于这些国家的人口政策实践。但是,把这些方法移植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不仅失去了人口研究方法存在的理论基础,而且也失去了该方法所附有的前提、假设与条件,进而消解了各民族国家人口生活的丰富性、文化性与社会结构性。例如,以常住人口为主、以结构式访谈为主要形式的人口普查技术无法保证中国人口调查的有效性以及所获取数据的真实性,用这种结构式访谈形式虽然可以反映被访者本人的生育意愿,但并不能体现被访者家庭的生育意愿与实际生育数量。又如,依据发达国家关于失业人员数量及其生活状况的抽样调查同样难以了解到中国“真实的失业形势和失业者的真实问题”[8]。再如,人口出生性别比长期偏高、周期性的人口流动等让任何一种国外人口学方法都黯然失色。然而,大多数学者往往把国外人口学方法当成分析和解决中国人口问题唯一科学的方法,不仅不去反思国外各种人口学方法的理论基础、理论依据、适用范围与适用条件,不去构建中国自己的人口统计与人口分析方法,不去寻找人口现象之间的相关性与逻辑必然性,甚至“误用和滥用”国外的人口统计方法描述和解释中国人口现象[9],依据这样的研究方法显然难以科学地指导我们的人口政策实践,难以扎实推进中国人口研究的繁荣与发展。这意味着我们必须结合本国的人口发展基础创造出适合中国人口实际的本土人口学理论与方法,不断增强中国人口学研究的理论自信。

三、中国人口学理论的建设

我们提出建立中国自己的人口学理论,不是简单地否定西方人口学界数百年来所取得的理论成就,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中国30多年来的人口政策实践,而是强调立足中国特有的人口规模、人口特性、人口结构以及人口文化,探索并运用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反思中国人口学理论建设及其政策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以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为理论依据,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进行理论概括与理论抽象,形成自己的人口学理论框架与理论体系,回答我国人口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发展道路,为世界人口学研究提供中国模式。

第一,探索中国自己的人口学理论基础。人口学理论基础是构建人口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它内在地规定着人口学理论体系及其基本内容,体现出人口学理论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从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出发,反思西方国家的人口学理论基础,立足于中国人口变迁的历史与现实,我们应该抛弃发达国家把那种简单抽象的人权作为人口学理论基础的做法,采取那种能够体现人口生产权与自然生产权相统一、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人权作为人口学理论的建设基础。这样的人权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因而是具体的、历史的人权,能够很好地解决人口发展与物质资料增长之间的矛盾,能够成为构建中国人口学理论的基础。一方面,这种人与自然及环境相统一的人权在赋予人口自然生产权利的同时尊重人口生产的社会文化性,赋予人口自然生产权利的同时体现出与物质资料的生产规律相适应原则,它强调了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的辩证统一性,而不是依据抽象的人权观片面地强调人口自然生产的至上性,也不依据物质资料生产的有限性否定人口生产的能动性与选择性,特别不会依据两种生产的矛盾性去简单地控制人口生产。另一方面,这样的人权能够全面准确地揭示出它所应有的内涵与意蕴,认为人权不仅只是人口的自然生产权尤其不能等同于生命权或胚胎权,而应该包括抚养权、生存权、教育权以及发展权等,是这些权利的有机整体,它要求我们在人口学理论研究中应该坚持全面的人权观念及人权基础;同时,这样的人权嵌入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事项中,反映着特定国家的人口生产与再生产观念与行为,离开了特定的社会文化结构就无从解释中国出生性别比长期偏高问题,无法解释中国人的居家养老观念,更无法解释农村富余人口大规模流入城市然后又季节性返乡这一独特的流动人口问题。这意味着我们的人口学理论研究要扎根于自己的社会土壤,明确人口学理论的建设重点与主攻方向,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中国人口持续发展的问题。

人口学论文范文5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意义

1.口语交际具有交往沟通的作用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它包括书面语和口头语两种。虽然运用口语交际会受时空的限制,但口语仍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因为以说话的方式进行交际既经济、方便又有实效,不管多么复杂的意思,人们都可以用适当的话把它说出来。

2.口语交际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开放,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的大量涌入,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的倚重于语言而不是文字。语言交际活动也日益频繁,这使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口语交际能力。在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中,许多时候需要谈判、辩论、宣传、演讲等,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口才。

3.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

“口语交际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是人们将自己的内部言语(思维),借助于词语,按一定的句式快速转变为外部言语(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个言语信息的吸收、分析、加工、组合、输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严密性的重要标志。

4.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助于书面表达的提高

说与写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是叶圣陶先生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多年以前已得到广大语文工作者的认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书面语言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言教育是从口语教育开始的。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口语交际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口语交际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我认为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比较适合现阶段的中学生。

1.利用早自习或课堂中的朗读实施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朗读对理解句子含义的重要作用,但我们清楚朗读不仅对理解句子的含义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丰富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和语感能力 ,锻炼学生的口才,提高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拘形式的让学生多读。学生在朗读时应注意:第一,朗读指导应切实中肯,从发音、语速到停顿、语调都要一一指出。第二,应采取个人读,分组读,分段读,齐声读,接力读等方法力求使全班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第三,教师应示范朗读,要懂得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的同时也是学生向教师模仿学习的过程。第四,听录音配乐朗读。如果教师朗读水平一般则采取这一方式比较好,这样也可以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

2.利用课前三分钟或五分钟实施口语交际教学。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时,让学生发表三分钟或五分钟的演讲。每天一个学生,全班学生按组逐一上台,轮完以后再从第一次登台的学生开始。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两三次登台的机会。演讲内容不限,可以是自我介绍,介绍朋友宾客,介绍自己的家,介绍曾经旅游过的城市,介绍熟悉的名胜古迹、民族等,还可以说笑话、讲故事、说自己的奇思妙想,说自己的愿望,说目前情况,小小新闻等。一般要求说得自然流畅,有真情实感,能吸引听众。当然对于口语水平较差的同学只要求说得自然流畅就行。

3.通过讨论,辩论的方式实施口语交际教学。讨论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口语交际训练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理解的讨论,对语言运用的讨论,对人物形象的讨论,对主题的讨论等,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准确理解课文,(下转2―7版中缝)(上接6版《中学语文教学离不开口语交际》)而且通过讨论更能促进学生倾听、说话、应对能力的有效提高。

人口学论文范文6

语言是人类脱离野蛮与愚昧,迈进文明王国的标志,也是人类赖以传播信息、交流感情的重要工具。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须臾也离不开语言。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交流中,人们的交际活动也日益频繁,从而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所认识。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材中就增设了口语交际的内容,加强了语文教学中“说”的能力的培养,给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示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针对新课改关于口语交际的教学,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见解。

一、口语交际教学能使学生文明用语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讲究文明,崇尚礼貌,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优美的语言,是沟通人际情感的桥梁,是维系协调人际关

系的纽带。《礼记・祭仪》说:“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返于身。”意思是说我们要尊重别人,不用恶语去伤害别人,别人也会尊重我们,不会用不友好的话来对待我们。《荀子・非相篇》还说:“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这是说,用好话赠人,比金石珠玉还贵重,拿好话劝勉人,比让他看礼服上绣的漂亮花纹还要美好。古人重视语言交际之美,由此可见一斑。古人尚起如此,在当今社会,尤其是我们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语言的文明更为重要。

在口语交际中,使用文明优雅的语言,能够体现说话人谦虚的美德,能让人感到人间的温暖与友爱。说话实在,语言热情,语气亲切,语调柔和,能让人体味到感情的真挚与诚恳,使听话者受到安慰和鼓励,因此说,文明的语言,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言为心声”也在于此。所以说在小学语文的口语交际活动中,要加强学生的文明用语教育,教育学生与人交往中注意文明礼貌。例如在小学二年级的“打电话”活动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情境,引导学生互打电话,适时引导学生运用文明礼貌用语,同时也要对说话时的语调表情做必要的指导。

在日常人际交往中,离不开语言交际。我们平时和熟识的人见面,总要打招呼,虽然你匆匆,我忙忙,语言简短,但总在言语中透着关切与热情,给人以和善与温馨,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美好。鉴于此,我们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应适时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要语言美,一声简单的“对不起”可能会化解一场不必要的纷争,一声“谢谢”说不定更增添了帮助你的人继续帮你的信心,春风化雨般的诱导使隔阂和怨恨化为烟云。

可见,教育学生会说话,对净化校园育人环境,促进校园安全管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口语交际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善辩能力

六年制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材中,就编排了一些关于论辩的口语交际。旨在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质的飞跃。

如何指导学生辩论的能力呢?首先是理解什么叫辩论。所谓“辩”即辩驳。“辩”的目的在于“破”。依据一定的标准或理由驳斥对方的观点,使其的“论”不能成立。“论”者论理也,分析事理,表明主张。“论”和“辩”各有自己的目的,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推理形式,是不能分家的。也就是说“辩”和“论”好比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相互表里,相互利用。只论不辩不是论辩,例如不以驳斥某种观点为目的的单向论说就只能是演讲,而不是辩论了,只辩不论的“辩”是不存在的,有辩则必有论,驳倒对方观点的同时,也就是在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正确和成立,所谓“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就是这个意思。

其次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查找资料,找出自己“论”的支撑点和落脚点,这样在辩的时候不至于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再次就是要适时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即语言的随机性。思维的外壳是语言,思维活动的敏捷是要通过语言表达的。而且,语言除了是思维的表达之外,还可以是思维的推进。因为,在思维表述中必然要不断选择词语和句式,选择过程,就是加工推进的过程。而从思维活动的进行到论辩语言的形成都是在短暂的时间里完成。

综上所述,加强论辩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能够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口语交际教学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自从人类社会创造了文字以来,就相应地出现了书面

语,弥补了有声语言一发即逝的缺陷,使人类信息交流和储存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给后人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每次的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特别是要求学生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要求,搜集相关的材料,来补充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欠缺。学生在针对就题论题选材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兴趣。根据心理学原理,学生在求知欲极强的时候,大脑皮层会增强兴奋点和表现欲,教师可借助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

学生在查阅了口语交际议题的相关知识后,就会在课堂上充满自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同时得到提高,学生从口语交际中获得成功和喜悦的同时,从而对阅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口语交际教学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学认为,人们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心里过程。表达思想,传达情感,都与人们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交际时有恐惧、羞涩心理的人,一定不敢酣畅淋漓地表达思想;有自卑心理、悲观心理的人,必定不能充满信心地参与口语交际;有嫉妒心理、猜忌心理的人,肯定不会与人坦诚交流……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口语交际获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在口语交际课堂上,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身体状况、心理素质等要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去激励学生,感染学生,消

人口学论文范文7

[教学内容]《地域文化与人口》

[设计思想]本节是本单元最后一节,前三节分别介绍了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容量和人口的迁移;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发展、人口的迁移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本节教材是对前三节知识的深化和拓展。

《课程标准》要求,能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发展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其中,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探究重点。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文化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情况,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

这部分教材难度不大,但是在高考试题中还是可能出现相关的知识的。

为了便于让学生学好这一内容,在教学中以渗透研究性学习理念作为切入点,来解决这一节内容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前,让学生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通过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的人口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查找收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和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

(二)能力目标:学会整理、分析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并能合作探究问题;通过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通过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的人口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查找收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阅读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选录”,了解我国有关法律;学习中国文化与人口,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我国文化与人口;中国文化与人口。

[教学方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内容整合:举例说明什么是文化 举例南通文化现象(语言、习俗等等) 小组讨论外国婚俗及宗教现象 小组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人口关系小组讨论目前中国人口现象及原因总结中国文化与人口关系归纳地域文化与人口关系。知识结构,如图一

(二)探究。

[教学活动设计]

1、问题情境设计。

(1)借问“从小我们就接触文化这个名词,那么,什么才是文化呢? 文化的内涵到底有哪些呢?”

S:学生讨论、发言;

S:学生回答五花八门,形式多样。

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引入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概念。

(2)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对人口发展产生诸多影响,其中,尤其是婚俗和宗教等对人口发展影响较突出

婚俗主要影响出生率,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明婚俗对出生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S:学生讨论、发言;

初婚年龄和出生率的关系是怎样的? (理解我国在建国以前乃至建国以后较长时间为何出生率偏高?)

S:学生讨论、发言;

婚姻稳定度对出生率有何影响?(理解许多西方国家出生率偏低的相关原因)

S:学生讨论、发言;

(3)阅读“晚婚的爱尔兰妇女”。在地图上找到爱尔兰,查阅资料,了解该国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的人口状况。

理解在爱尔兰,由于女性晚婚而少生的孩子,在数量上超过了因避孕而少生的孩子。

(4)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生育、职业选择和人口流动等方面。

①古今中国生育观有何变化? 这对人口发展有何影响?

S:学生讨论、发言;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当代中国初婚年龄变大,晚婚晚育成为时尚,人口压力得到缓解;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随着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多育多子、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得到扭转。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关于婚育的相关规定。

②传统社会推崇的职业选择顺序发生变化,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从事工商业的人口越来越多

③从“安土重迁”到 “四海为家”。定居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自给自足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生产方式。因此,安土重迁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人口流动的主要特征;而改革开放以来,封闭保守的社会环境被打破,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婚姻的地域范围空前广阔,人口的身体素质何文化素质大为提高。

2.重点难点狙击。

a.两种婚俗:①初婚年龄――早婚使妇女生育年龄提前,生育时间延长,亲子年龄差距缩短,从而加快人口增长;

②婚姻关系――西方国家,婚姻关系不稳定,离婚率偏高,再婚现象多,使出生率降低。

b.一种特殊原因――宗教。宗教为扩大势力,一般鼓励人口增长,使出生率大增。

c.婚姻政策在变化: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d.生育观念在变化: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e.择业理念在变化: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f.居住理念的变化: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教学活动安排:

活动甲: 出示西双版纳、黄土高原等各地民居的图片,组织讨论文化现象; 列举文化现象,列举典型的南通文化(如语言和民俗等等),归纳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含义

活动乙: 上网搜集国外的婚俗,搜集外国的初婚年龄及离婚率的数据,搜集三大宗教中有关生育、堕胎等规定,课堂上小组交流并分析出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活动丙: 展示张骞状元榜、中国传统大院居住分配、中国民工流图片,出示中国家庭人口数变化统计资料,出示中国三大产业从业人口变化数据资料,组织讨论中国文化与人口的关系。

教学方法手段。

⑴综合法:

如:展示投影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熟悉相关法律法规;

讲述相关古语“学而优则仕”等等;

解释相关民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游”等等。

⑵比较法:

如:比较外国婚俗对人口的影响和中国的婚育观念;

比较我国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婚育观念、择业顺序的变化

⑶逻辑法:

如:概括外国文化影响人口发展的婚俗和宗教两大因素;

概括中国文化影响人口发展的生育、职业选择、人口流动三大因素,并形成网络层次图,图1和图2:

⑶多媒体手段:

如:.投影展示西双版纳、黄土高原等各地民居的图片;

.搜集国外的婚俗,搜集外国的初婚年龄及离婚率的数据,搜集三大宗教中有关生育、堕胎等规定;

.展示张骞状元榜、中国传统大院居住分配、中国民工流图片,出示中国家庭人口数变化统计资料,出示中国三大产业从业人口变化数据资料;

.展示投影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教学流程编制如图]

[教学反馈评价]

(略)

课后探究

思考:古代人为何认为“多子多福”? 现代社会这种观念又为何变得不科学、不现实?

经典例题

人口学论文范文8

从现有的研究看,南京大学人口所已故的马淑鸾教授可能是国内最早采用PQLI(直译为"生活的物质质量"或 "物质生活质量",移译为"生命素质指数"或"人口素质指数")来测度人口素质存量的人口学家。马淑鸾根据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进行计算并与国外比较,结论是:1982年中国的PQLI为77,印度为43,美国为94;而且 198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口生命素质指数在全国的排序与其人均GNP 的排序基本一致(马淑鸾1986)。王俊改等对1982~1990年中国人口生命素质指数的变化进行了时序比较,结论是:1990年中国的PQLI为83;从区域差别看,PQLI达到80以上的高素质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81.24%,PQLI在60~80之间的中等素质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18.57%,唯独西藏只有51,属于低素质人口。并且再一次发现PQLI与人均GNP 存在着较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王俊改,谢韦克1997),即人口素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函数,二者同时也相辅相成。笔者本人也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对1990年的PQLI值进行了国际比较,结论是:世界平均为65,发达国家为94,欠发达国家为53,中国约为80,印度为57. 结合人均GNP 来看中国人口素质的综合发展水平,至少在现象的层面上可以认为中国人口素质的发展水平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穆光宗,许金声1991;朱国宏1994)对这种怪异的现象主要有二种解释:一种认为,上述的 "超前"现象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国人口素质潜能转化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较低;换言之,中国的人力资源还有待于更充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这似乎与我们所观察到的社会事实是吻合的(穆光宗1996)。另一种认为,"超前"可能是一种假象(冯立天1992)。

虽然PQLI方法有很多优点,如3 项指标达到较高水平是人们的普遍愿望,3 项指标具有泛人类色彩并反映的是 "产出"的情况,能够较好地反映发展中国家人口的福利状况,计算比较简单方便等;但也有不少的学者认为,这种方法有不少的局限性:首先,在PQLI的3 个构成指标中有2 个是反映健康状况的,而只有1 个是反映教育状况的;仅用识字率来反映发展中国家人口对文化的需求似乎太粗;仅从健康和识字两个方面来反映发展中国家人口的生活质量显然又过于简单等。据此,有的学者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办法,用"0 岁平均预期寿命"这一指标来代替婴儿死亡率和1 岁预期寿命,用"2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来代替识字率(冯立天,1992)。还有的学者用 "25岁以上人口受过中等教育以上人口的比重"来代替识字率,并用实际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朱国宏1994)。

也有一些学者另劈蹊径,用新创造的指数来衡量中国人口素质的存量。首都经贸大学人口所陈再华(1992)利用模糊数学方法来处理各因素指标,利用模糊隶属函数使各因素指标成为无量纲指标,并且具有横向可比性,建立了人口素质综合评价模型。结果发现:无论是综合来看还是分因素来看,中国人口素质都是呈递增的趋势。从结构来看,问题主要出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区域之间的差异也主要在这些方面。陈再华的方法一个最大的缺陷是过于复杂,不利于推广。南京大学人口所夏海勇(1992)也提出了一种"人口素质综合指数",他考虑了人口结构因素,但舍去了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最终他选择了9 个指标来构造"人口素质综合指数",即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残疾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总和生育率、男性成人识字率、女性成人识字率、受过高等教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人口比重、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计算方法是借助于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组成一套评价指标体系的取值阵,求得基点数据,并进行同度量处理,再计算出"人口素质综合指数",从而获得评价概念。根据作者自己的评价,此方法效果较好,反映面广、灵敏度高等。但主要问题还是方法不够简便,不利于推广。此外,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许金声(1991)和江苏计生委陈友华等(1998)也探讨和提出过"人口素质指数"。

由于人口素质本身是相当复杂的现象,试图用一种方法就揭示清楚是不太可能的。综合上述,笔者以为:PQLI 方法的生命力是不容忽视的,目前国内的一些探讨还没有达成共识,还没有一种新指标可以替代PQLI的位置。因此,继续探求新指数无疑必要,但需要提醒的一点是,要注意数据的易得性和操作的便利性。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改进 PQLI方法使之更加实用和准确比较现实。

五、人口素质问题的理论探讨

1992年,刘铮教授重提"人口现代化",在人口学界和实际部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人口现代化"的框架中,"人口素质的现代化"被摆上了关键的位置(刘铮1992;穆光宗1995,1999;陈友华1998)。目前,国内提的 "三优系统工程"正是实施"人口素质的现代化"的具体措施,所谓三优,是指优生、优育、优教。

为了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人口素质"问题,笔者于1991年上半年撰文提出了"人口素质木桶理论"。与此同时,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许金声也提出了相似的理论。所谓"人口素质木桶理论"是从科学哲学常讲的"水桶现象"中获得启发的,即一个水桶的容量受制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假定水桶的周边是参差不齐的话。笔者认为,人口素质本身存在的问题和人口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分属两个层面的。也就是说,一是人口素质存量水平的高低问题,二是人口素质潜能开发水平的高低或转化程度的大小问题。中国人口素质的"短板效应"主要表现在非智力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只有建立正确评价人才和合理开发人力资源的社会经济机制,中国才能塑造不断克服"短板效应"的机制,让人口素质潜能不断喷发出来。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人口质量投资唯有相辅相成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人口质量投资则大致包括了优生优育投资、文化教育投资、健康卫生投资和环境(生态环境、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优化投资。

参考文献

陈剑。1988. 人口素质概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陈剑。1992. 确实存在逆淘汰现象。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陈谊。1998. 城乡人口的生育率差异与人口素质� ;� ;对人口文化素质逆淘汰的实证分析。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硕士毕业论文

陈友华。1988. 关于人口现代化几个问题的理论探讨。人口研究,(6 )

戴星翼。1992. 逆淘汰是一场虚惊。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邓小平。199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冯立天主编。1992. 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高玉喜。1996. 中国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管理世界(5 )

郭志刚。1998. 人口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中有关问题的思考� ;� ;关于人口定义的反思。南方人口,(3 )

侯东民。1992. 人口控制与人口素质逆淘汰。科技导报,(8 )

侯东民。1993. 对我国人口素质逆淘汰问题讨论的几点看法。社会学研究,(2 )

胡纪泽。1986. 要懂一点优生学。书林,(4 )

解思忠。1997. 国民素质忧思录。作家出版社

康晓光。1995. 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

孔宪铎。1998. 科教兴国:春雷?甘雨?。中国国情国力,(12)

李景毅。1997. 人口素质和人口质量并非同义反复。西北人口,(2 )

李景毅。1997. 人口质量的静态表现形式。中国人口科学,(1 )

梁中堂等著。1985. 人口素质论。山西人民出版社

刘长茂。1990. 锲而不舍自成机杼� ;记张纯元教授。南方人口,(1 )

刘铮。1992. 人口现代化与优先发展教育。人口研究,(2 )

刘铮主编。1985. 人口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铮主编。1986. 人口学词典。人民出版社

马淑鸾。1986. 我国人口生命素质指数比较分析。人口研究,(3 )

穆光宗。 1997.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生育率下降的代价问题。开放时代,(114 )

穆光宗。1988. 人口素质与中国现代化。人民日报海外版,(11.4)

穆光宗。1989. 贫困人口与人口贫困� ;� ;再谈提高人口素质。人民日报海外版,(3.21)

穆光宗。1989. 人口素质新论。人口研究,(3 )

穆光宗。1990. 人口控制的质量观。人口研究,(4 )

穆光宗。1991. 论中国人口的质量控制。社会学研究,(3 )

穆光宗。1991. 论中国人口的质量控制。社会学研究,(3 )

穆光宗。1991. 人口素质木桶理论探析。科技导报,(8 )

穆光宗。1991. 人口素质指数刍议。人口动态,(5 )

穆光宗。1992. 人口素质与脱贫致富的关系。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穆光宗。1994. 中国的未来交给谁� ;� ;独生子女问题的紧急报告。工人出版社

穆光宗。1995. 低生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 )

穆光宗。1995. 对我国人口现代化的一项探索。科技导报,(12)

穆光宗。1995. 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民素质问题。科技导报,(6 )

穆光宗。1995. 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自然逆淘汰。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秋季卷)

穆光宗。1996. 计划生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效果分析。人口与经济,(6 )

穆光宗。1996. 中国人口素质问题。转变中的中国人口与发展总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

穆光宗。1997. 人口发展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西北人口,(1 ~2 )

穆光宗。1997. 人口流迁与人口现代化:系统科学的视野。人口与经济,(4 )

穆光宗。1999. 复兴之大计:科教兴国战略。复兴中国� ;� ;中共第三代对中国现代化的新追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穆光宗等。1998. 中国人口的现状和对策。清华大学出版社

潘光旦编译。1981. 优生原理。天津人民出版社

潘纪一主编。1990. 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素质。百家出版社

钱信忠。1986. 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大众医学,(9 )

邵昱。1988. 提高人口素质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 ;中国人口素质研讨会主要观点综述。财经科学,(2 )

盛少波。1992. 人口素质的整体动力观。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苏苹,侯东民编著。1994. 优生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孙兢新。1998. 提高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问题探讨。南方人口,(4 )

谭琳。1996. 我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人口质量问题探析。人口学刊,(3 )

[ 前苏联] 瓦连捷伊主编。 1981.人口学体系(中文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俊改,谢韦克。1997. 我国不同时期人口生命素质指数比较分析。南方人口,(1 )

王小强,白南风。1986. 富饶的贫困。四川人民出版社

邬沧萍主编。1996. 转变中的中国人口与发展总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光炳1996. 改善人力资源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6 )

许金声。1991. 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人口研究,(4 )

延希宁。1986. 国外衡量人口质量的指标和方法。人口研究,(2 )

阎海。1992. 重论人口质量。贵州社会科学,(4 )

阎海琴。1992. 重论人口质量。贵州社会科学,(4 )

杨耀臣。1993. 浅析人口数量与人口教育水平的相关性。中国人口科学,(5 )

杨耀臣。1994. 论普及教育在人口控制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中国人口科学,(6 )

张朝尊。1996. 积极推动人力资本依托型经济增长。人民日报,(10.26 )

张纯元。1988. 提高人口质量是实现"四化"的重要条件。中国人口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纯元主编。1996. 消除贫困的人口对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赵功民。1992. 遗传学与社会。辽宁人民出版社

郑祯诚。1986. 论人口范畴和人口属性。社会科学评论,(1 )

中国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课题组。1992. 中国人口素质(生活质量)问题科学研讨会会议综述。人口与经济,(4 )

中国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课题组中国人口素质(生活质量)问题科学研讨会会议综述。1992. 人口与经济,(4 )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课题组。1995. 提高国民素质,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日报,(8.2 )

周孝正。1991. 论人口素质的逆淘汰。社会学研究,(3 )

朱国宏。1988. 人口素质的人口学意义。西北人口,(2 )

朱国宏。1994. 人口质量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

[ 美] 朱利安。林肯。西蒙著,黄江南、朱嘉明编译。1985. 没有极限的增长(英文原名The Ultimate Resource)。四川人民出版社

相关文献

陈卫孟向京: 中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研究

于学军: 中国人口生育问题研究综述

杨云彦: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

集体合作: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研究

杜卫华: 民族地区人口与生态经济发展初探

课题组: 农牧交错带人口承载能力胁迫理论与对策研究

穆光宗陈卫: 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特点和成因

穆光宗: "适度人口思想"的反思和评论

白冰冰: 中国城镇人口统计数据整合研究

周运清: 都市农民的二次分化与社会分层研究

吴忠民: 城市居民的社会流动--来自山东省五城市的调查

魏津生: 中国大城市的贫困人口问题研究

黄荣清: 中国人口死亡问题研究

张纯元: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程

李成瑞: "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

张孝直: 当代中国户口制度的历史及现状

何清涟程晓农: 中华民族的创口:人口压力

项飚: 传统与新社会空间的生成:--一个中国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历史

人口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 口语表能力 朗读 交谈 辩论 演讲

目前,在大学中,语文教学陷入一相很尴尬的地位,学和不爱学,学校不重视,老师也没地位。特别是在高职教育里,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因为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级技术性应用人才,语文这门基础文化课更是摞在一边,教学课时相对来说少得可怜,有些高里的一些专业甚至不开语文课,这固然与当今社会的那种急功近利的风气有关,但是,高职语文教学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学生的专业课紧密联系起来,不能高职教育的目的挂钩,而是单纯的授课与受课的关系,所以高职语文教学必需进行改革,才能与高职教育的目的相适应,才能在课堂上吸引住学生。为此,我们高职语文教师自己应该重视这门学科,不要认为学生、学样不重视就敷衍了事。相反,我们要了解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专业的特点,然后,我们在教学上要进行一些新的尝试,来改变我们教学中的这种被动的局面。

要改变语文教学在高职教学中这种被“漠视”现象,需要对语文教学必要的改革,首要的一点是,要对高职语文的具体教学目的要有深入的认识,再次就是要革新课堂教学方法,以提高语文教学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

高职语文教学毫无疑问的要配合这个目标,不能像高中那样单纯的授受知识,也不能像本科学院一样作专业性的讲解研究,要体现高职语文的人文性、审美性和知识性、工具性的融合的学科特点。所以,高职语文教学除了传授知识,提高同学们的文学欣赏水平和人文精神之外,我认为理主要是要激发同学们的动口的思辩能力和应用能力,还要培养他们有创新的意识。在教学上应该分专业的来设置语文课程课时,而且在具体教学的时候也要分专业来讲授内容重点。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人才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它是我们在学习、生产实践中获取知识、传播知识的基本手段。再结合高职教育的目的,可以发现,培养高职人才的口语表达能力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同高职培养目的、语文教学目标一致。高职教育要培养动手、动口能力强实用型人才,语文重视人才的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无疑,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应合了两者的要求。但是,在语文实际教学中,这方面的培养却被忽视了。高职语文教材中,许多教材没有编录口语表达训练,少数教材有,却只是零零星星,数量少,也不完整。要重视口语能力的培养,语文教才就应设置适量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材料。另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口语训练课时少,教师只重视自己的课堂讲授,却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应“动口”的训练。

其次,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市场对人要求的必然选择。众多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人才要有基本的或是良好的沟通能力。人才要具备相应的沟通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人才、销售人才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毋容置疑,就是一般的技术人才也要相应的口语表达能力。现代企业生产,技术分细,一个技术人才不可能是通才,专业性的语言进行口头交流,没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是难以实现团队沟通的。

认识到了口语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这还只是口语教学的一个起点,真正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展开口语教学,以下是有关口语教学的几点想法:

朗读朗读训练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准确发音,恰当的停顿,适宜的语速和语气,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清晰、流利能力。教师在这方面的课堂教学中,先要做演示性要求,然后进行个别、分给训练,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合作性训练,例如,甲同学与乙同学自由组合训练,甲同学先朗读一首诗,乙同学听,听完之后再作点评;乙同学朗读时,甲同学听,且负责对乙同学的朗读效果进行点评。

交谈交谈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相互谈话为基本形式,进行面对面的思想沟通,感流、信息传递、学习讨论或娱乐谈心的一种口语活动。交谈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尽管人人会说话,会交谈,但要达到交谈的理想效果,却不是人人能做得到,有人在交谈时“山穷水尽疑无路”,有人在交谈时“话不投机半句多”,有人在交谈时“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就说明交谈需要一定的交谈艺术。

交谈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的谈话内容及技巧,也就是说,怎样做到有话可说,并且能把话说好听,课堂教学训练方式,采取适宜的话题情景训练模式,先把学生分组,每一组学生都有一个话题,拿到话题之后大家可以先准备五分钟,然后展开交谈。话题内容应丰富多彩,可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学习、旅游、面试、找工作、社会热点新闻等等。

演讲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主要通过“讲”,辅以表情、手势、姿势的“演”来把自己的思想观点传递给听众,说服听众接受你的观点,演讲训练不但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胆量、思维方式。在课堂演讲训练中,教师应让每一个同学至少有二次上台演讲的机会,之后组织一到二次的正规演讲比赛。

辩论辩论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准确性、清晰性和敏捷性,对于开发智力、锻炼口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辩论的训练,先由教师讲述一些辩论技巧如借题发挥、偷梁换柱、欲进先退、归谬反驳等方法之后,再观看几段辩论赛的录相,让学生体会,最后展开实际训练,分组辩论,教师创设一个两难的问题,论辩的正方和反方进行发挥辩论。

总之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立足于培养人才的目标,结合具体专业,在具体教学设计中,尽可能地采取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文霞主编《大学语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刘彦,冷耀军主编《中职语文》中国财富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