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集锦9篇

时间:2023-09-20 18:19:29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范文1

关键词:金砖国家;人口转变;人口老龄化

一、 引言

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由生育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带来的人口转变。低生育率浪潮始于发达国家,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人口都已转变为老年型人口。同时,多数新兴市场国家的生育率也已大幅度下降,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利用人口转变过程中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取得了经济的迅速增长,同时他们也在经历迅速的人口转变和老龄化过程,已经或即将转变为老年型人口。需要注意的是,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机会窗口只是一个一次性机会,过去的迅速发展并不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必然引领一个更繁荣的新时代。是否能成功利用人口机会窗口期,取得经济进步,依赖于各国的政策、制度环境。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转变的继续展开,老龄化迅速发展,将彻底改变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如不能适当应对,人口老龄化将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冲击,因此识别和防范可能的风险极其重要。

本文将注意力集中在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这四个金砖国家――多数学者都认同这四个国家是最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其经济表现对全球经济增长十分重要;四国同为人口大国,都经历着人口转变,但各国转变速度不同。四国立体式展现了人口转变的不同阶段,本文将关注这四个国家不同的人口发展轨迹,以及由于制度、经济和文化环境不同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不同机遇和风险。

二、 金砖国家的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

俄罗斯最早开始人口转变,1990年至今俄罗斯的总和生育率甚至一直低于发达地区的总体水平。中国则是金砖国家中生育率下降最快的国家,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的总和生育率由20世纪70年代的接近5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2.61,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达到更替水平,此后持续下降。印度和巴西生育水平下降缓慢,目前巴西的总和生育率刚刚稳定在更替水平,印度目前的总和生育率为2.54,也是四国中唯一生育率高于更替水平的国家。随着人口转变的推进,少儿抚养比下降,老年人口比重还未迅速升高,社会进入一段总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大幅度增长、劳动力供给充沛的人口机会窗口期。1970年~2010年金砖国家的总抚养比全部稳步下降,同时各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均稳步上升。总抚养比较低、劳动力供给充沛的人口机会窗口期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遇。

从正处于人口机会窗口期的三个金砖国家――俄罗斯、中国和巴西的经济增长情况看,中国的经济进步最为突出。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至今30余年中大部分时间中国处于人口机会窗口期。加之这期间有效的体制改革与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国经济以年均9.6%~9.8%的速度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并不是每个处于人口机会窗口期的国家都能成功利用这一点。俄罗斯和巴西在人口机会窗口期的经济表现相对于中国逊色不少。1990年~1996年俄罗斯人口总抚养比均低于50(15岁~64岁人口=10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均低于12%,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67%,正处于人口机会窗口期,但1990年~1996年俄罗斯GDP增长率均为负,2000年至今多数年份俄罗斯GDP年增长率甚至低于还未进入人口机会窗口期的印度的GDP年增长率。2002年~2007年巴西正处于机会窗口期,这期间巴西的人均GDP增长率仅为同期印度的1/2和中国的1/3。

经济增速不同的原因是各国在政策、制度、环境方面的巨大差别,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部门的规模及能力、市场化程度、人力资本积累、社会和政治凝聚力等。这些更广泛的外界条件将决定各国能否有效利用人口机会窗口期并促进生活水平提高。巴西繁冗的商业规章制度、过于庞大的公共部门、老旧的福利制度,俄罗斯过度依赖自然资源、人力资本遭到破坏都限制了其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国的政策、制度、环境不仅影响各国在人口机会窗口期对人口红利的利用,更重要的是这些条件将决定这些国家在人口转变末期、人口老化时能否适应更高的老年抚养负担。

人口机会窗口期给予的机遇期并不能永久持续。随着人口转变的继续展开,老年人相对数量的增长将最终超过出生人口的相对数量下降,总抚养比由下降转为上升,各国终将进入老龄化时代,并将面临与今日发达国家相同的挑战。

三、 老龄化与金砖国家未来发展

1. 金砖国家老龄化趋势。随着人口转变的继续,金砖国家已经或正以惊人的速度经历由年轻到老化的人口过程。俄罗斯和中国已经或开始接近人口结构开始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的转折点。1970年俄罗斯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现在正处于人口长期下降过程的早期阶段,2011年俄罗斯老龄化水平已达18.2%,老龄化程度在金砖国家中最高。中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011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了12.8%,老龄化发展非常迅速。巴西2010年刚刚跨入老龄化社会,其老龄化步伐慢于中国,快于印度,2011年巴西老龄化水平为10.6%。印度的年龄结构相对年轻,2011年印度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只占总人口的7.8%,未来还能享受较长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劳动力供给充沛的时期,并在四国中最晚、在203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

随着人口转变的继续深入,老龄化迅速发展,至本世纪中叶,老龄化将成为金砖各国社会的常态现象。届时金砖国家中最“年轻”的印度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13.5%,巴西和俄罗斯的老龄化水平将分别高达22.5%、23.1%,中国在四国中最“老”,老龄化水平最高,达到了25.6%,与同时期发达国家的总体老龄化水平相当。至本世纪末,金砖各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各国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20%,巴西的老龄化水平更是达到惊人的30%,成为金砖四国中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210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28.2%,比同时期美国和欧洲老龄化水平还要高。老龄化的迅速推进不仅意味着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和老龄化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各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将停滞,随后劳动力规模逐渐减小并伴随劳动力老化。

与全球化趋势一样,人口转变带来的全球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人口老龄化将彻底改变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础。正在享受人口红利的新兴市场国家有一个重要但在迅速或逐渐收紧的机会窗口以应对老龄化挑战。如果其未能适当应对,老龄化浪潮可能会引发普遍的经济困难和社会动荡。

2. 老龄化与未来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多数研究认为老龄化对发达国家经济的影响总体来说是负面的。到2020年很多发达国家会经历财政危机、经济停滞和由老年人福利制度引发的政治问题。随着人口老化,储蓄率和投资率将会降低,养老金和医疗支出为政府预算带来巨大压力,并对教育等重要项目产生挤出效应。由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滞和规模缩减,有可能发生劳动力短缺,同时劳动力老化也是必然趋势。

金砖四国中中国、俄罗斯和巴西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发展迅速,印度也将在20年后进入老龄化社会。金砖各国已经或即将面临与今日大部分发达国家同样的挑战,但金砖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有一个重要的区别,老龄化浪潮到来之时,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并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富裕。由于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四国人口发展轨迹各不相同,制度、经济和文化环境不同,这些国家未来面临着不同的机遇与风险。

(1)中国。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虽然未来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不会使中国经济增长停滞,但是必定会减缓经济增速。中国经济规模巨大,但远不是经济强国,人均生活水平不高,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经济实力和社会政策尚很脆弱。其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中国劳动力和就业增长将受到影响。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以每年2%的平均速度增加,而到本世纪30年代,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以每年0.7%的速度减少。除非生产率或劳动参与率能迅速提高,否则经济增长会无法避免地减缓。此外,通过国内迁移流动调剂劳动力布局的余地已经很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并非不竭源泉,中国正逐渐失去低技术水平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最后,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人们年老后依靠子女赡养的思想在逐渐弱化,经典生命周期模型关于人们在工作期间进行储蓄,退休之后用储蓄养老的效应在中国可能比发达国家更强。这意味着中国的储蓄率会在未来老龄化水平、老年抚养比攀升的时候迅速下降。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养老金制度、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未来都将受到极大挑战。

虽然中国未来老龄化形势严峻,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种种不利因素,但是中国人口机会窗口关闭和老龄化浪潮全面到来要到2025年左右,那时购买力平价下中国的经济规模几乎将赶上美国,中国还有一定时间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提醒政府和全体国民,必须努力提早采取应对措施,适应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人口基础。

(2)印度。印度的人口转变不像中国那样快,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将面临不同的人口前景。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而印度的人口红利期即将开始并将持续至本世纪中叶。在较长时间内,印度的人口年龄结构将既不会太年轻也不会太老,这将是印度巨大的优势。

印度未来发展的最主要阻碍因素是公立教育制度。印度仅有12.5%的学生可以完成1年级~12年级的学业,20岁以上成年人中仅有少于50%的人接受了中等教育。根据2011年印度人口普查报告数据,印度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26%。15岁及以上人口识字率在世界银行有统计数据的114个国家中排名80,而中国2010年文盲率为4.08%。随着中国开始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中国面临劳动者技能与职位要求不匹配的问题,印度这一问题更严重。其次,按行业划分2010年印度制造业占GDP比重仅为23.7%,2009年经济活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仅为40%,均远低于其他金砖国家。印度的跨越式发展忽略了基础制造业,而工业正是推动相对贫困国家GDP增长和提供就业机会的行业。此外,虽然法律废除了种姓制度,但种姓制度造成的不平等依然顽强存在。印度人口转变的速度有较大的地区差异,南部各邦生育率下降较北部地区快,未来南北部发展可能不平衡。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范文2

人口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人口的数量、结构、素质既影响着资源、环境的发展,也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南部,与越南毗邻,总面积32931平方公里,下辖10个县和3个县级市,基本特征表现为多山区、多民族、贫困人口多、边境线长。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红河州人口发展已经由控制人口阶段渐次进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由于长期累积逐渐凸显。在此背景下,研究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问题,对构建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和人口发展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红河州人口发展现状及特征

1、人口数量

人口增长率降低,但人口惯性增长势头强劲,稳定低生育水平压力巨大。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红河州总人口达到450.1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413万人相比,十年增加了37.1万人,增长8.98%;平均每年增加3.71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86%。与1990—2000年这十年的情况相比,年均增幅减少了1.03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了0.37%。2010年全州13个县市中人口超载的达11个,仅有本文由收集整理开远、个旧两市可继续吸纳人口。实施计划生育以来,有效地抑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使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但红河州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仍高于全国0.57%的0.2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的0.16个百分点,人口总量在全省的比重由2000年的9.75%上升到9.79%,上升0.04个百分点。全州人口总量列全省16个州市的第4位,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首位。

2、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老龄化进程加快。红河州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州男性人口234.13万人,占总人口的52.02%;女性人口215.96万人,占总人口的47.98%;总性别比为108.42∶100。虽较第五次普查有所回落,但仍高于107∶100的国际警戒线。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红河州0—14岁的人口为96.66万人,占总人口的21.48%;15—59岁人口为304.78万人,占总人口的67.71%;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48.6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0.81%;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33.36万人,占总人口的7.41%,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国56个民族中,红河州有49个民族类别,各少数民族人口达到257.23万人,主体民族哈尼族、彝族人口数为183.3万人,占全州总人数的40.72%,占各少数民族人口数的71.26%;其中,哈尼族78.97万人,占少数民族的30.7%,彝族104.3万人,占各少数民族的40.56%。

3、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根据2010年红河州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州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为9.52万人,占2.43%;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人口为33.31万人,占8.50%;接受初中教育的人口为92.09万人,占23.50%;接受小学教育的人口为181.43万人,占46.30%。15岁及以上的文盲人口为31.47万,占15岁及以上人口数的比重为8.9%。文盲人口由2000年的63.5万人下降为2010年的31.47万人,下降了50.4%。据2007年红河州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红河州有各类残疾人282496人,其中城镇残疾人47772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6.9%,农村残疾人234724人,占残疾人总数的83.1%。

4、人口分布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人口空间分布不合理。比较2010年与2000年,红河州城镇人口由105.6万增加到161.13万人,增长52.59%,每年平均增长4.32%,城镇化率由25.57%提高到35.8%,其中个旧的城镇化率达到70.7%,开远的城镇化率达到69.5%,蒙自城镇化率达到57.9%,远远高于平均水平。

二、红河州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现状

1、经济发展现状

2006—2010年“十一五”期间,红河州生产总值相继突破了400亿元、500亿元和6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1.5%,人均生产总值已达2000美元以上。五年共完成财政总收入631.8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累计达到225.60亿元,累计完成财政支出559.94亿元,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州市排序中继续保持第四位。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粮食连年丰收,年产量突破了140万吨。蔗糖、茶叶、畜牧和林果等传统产业得到巩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有效推进。农业总产值达到173.97亿元,年均增长7.2%。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04.4亿元,年均增长6.3%。新型工业化全面提速,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同步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成效彰显。

2、社会发展现状

2006—2010年“十一五”期间,红河州累计投入科教文卫事业资金160多亿元,年均增长53.3%。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提高,“两基”顺利通过国检,小学、初中入学率稳中有升。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农科培训、科技普及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医疗救治能力明显提高,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得到增强,新农合参合率达95.84%。建成了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县乡“两馆一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得到有效实施,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5.9%和95.6%。文化事业改革和文化产业培育取得新进展,群众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体育设施不断完善,竞技体育水平持续提高。

3、资源环境发展现状

2005年底,红河州有62.48万公顷耕地。其中,高度适宜耕地12.4万公顷,占19.85%;中度适宜及以下的占80.15%,中低产田地占的比例较大。现有林地面积151.6万公顷,其中有低产林地20.7万公顷,占14%。全州有城镇村工矿用地5.15万公顷,人均占有0.013公顷;河州土地利用率只达72%,还有66.3万公顷荒草地和裸土地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全州平均水资源总量148.1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水资源量97.56亿立方米,地下水水资源量50.56亿立方米。到2005年底,红河州共发现矿床(点)近1000处,矿种49种;红河州区域内登记勘查面积5195.5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面积的16%,其中,个旧地区仍是云南省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和科研的重点区域。全州有湿地面积1930平方公里,约占土地面积的0.6%,其中河流面积700平方公里,湖泊面积1230平方公里。在对云南省20个主要污染物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中,红河州的四个城市中开远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最高,为1.91,其次是个旧市为1.82,河口县为1.53,蒙自市为1.29。

三、红河州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人地关系紧张

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对粮食、能源等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再生产的惯性增长以及部分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现行政策反差较大,流动人口、高收入人群、再婚人员违法多生育问题日益突出,使得红河州的人口数量控制工作比较艰难。红河州人口总数占全省人口数的9.8%,而粮食和gdp总量却分别占全省的8.9%和9.0%。尤其是位于红河州东南端的河口县,由于地理因素,全县97.8%为山区,使得资源更加紧张,人地矛盾突出。

2、人口规模对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压力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红河州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经济总量偏小,发展质量不高,资源型产业较大,产业发展层次较低。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加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节能减排、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州内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转型的问题,在国务院确定的云南省资源枯竭城市中个旧市为其中之一,经长期开发,个旧市土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地面水污染严重。经济发展模式单一,城乡收入差距大,都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人口结构失衡阻碍经济发展

就红河州人口年龄结构看,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使被抚养人口增加,劳动力人口负担加重,制约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小康家庭目标的顺利实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将对未来的婚姻和家庭造成严重的冲击,危及社会和谐稳定。民族结构中,红河州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全州总人口及汉族人口,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持续上升,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却相对滞后。就人口空间结构分布来看,红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不强,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压力,也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均衡与可持续发展。

4、人口素质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可持续发展以人口素质的提高为核心,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是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红河州人口素质较低,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短缺,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利用率的降低以及经济效益的低下,这就意味着经济的发展要付出更多的资源代价,产生更重的污染。而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方式,建立资源有偿的观念和制度等,都必须以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平为基础,以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前提,由此引发了红河州人口素质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四、推进红河州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

1、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人口规模过大、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也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红河州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尤其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综合素质水平。增加民族地区教育资金投入,加强基础教育,继续开办人口较少民族大中专班,重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以人类资本建设提升地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提高少数民族民众的身体素质,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人作为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其素质高低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想要把人口“包袱”变为社会财富,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必须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逐步实现由“廉价规模劳动力”向“技能劳动力”再向“知识劳动力”的转变,实现质量对数量的替代,不断提升红河州在市场中人力资本的优势。

2、优化人口结构,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在年龄、性别、城乡分布、贫富差距等方面的合理发展。各级政府及各级卫生部门应该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行为,有效地控制出生性别比偏高,改变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严厉打击针对妇女儿童的违法犯罪行为,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倡导“积极的老龄化社会”,解决老龄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加强以养老、医疗为核心的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抓住人口红利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养老储务金制度,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老年人事业的良好氛围。稳定和扩大城乡就业,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举,建立健全扩大就业、促进创业的有效机制,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支持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等灵活多样的、非正规的弹性就业形式。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跨区域劳务协作和国际劳务输出,健全就业援助制度,从而充分挖掘人口红利,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3、改善人口分布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把人口城镇化作为深化改革的主导力量,改变城乡间二元结构和城镇内二元结构非均衡社会制度构架,逐步建立城乡均衡统一的社会管理框架。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序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公共事业、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大融合,推动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范文3

论文摘要:着重研究我国体育人口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强调体育人口与体育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有必然的联系,指出要通过体育社会化、农村体育赛事和发展体育资本市场,加速提升我国体育人口,加速我国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

体育人口是体育运动的主体,也是体育市场的主体,因此,体育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状况与体育运动、体育市场、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内在联系。探索体育市场的发展,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关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体育人口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以期深刻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济下体育人口发展的规律及其与体育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把握体育人口与体育社会化的进程,使我国更好地实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现实目标。

1、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体育人口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

1.1我国体育人口发展的现状

体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自觉性、社会性的活动。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更出现了体育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的趋势,这就表明体育与社会生活主体的人的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尤其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脑力劳动、智力劳动、技术劳动、管理劳动不断增加,体力劳动相对减少的情况下,体育将成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所以,在较深层次上研究体育人口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我国体育人口的发展现状是与体育社会化、体育市场化、体育产业化相关联的。体育人口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参与体育运动的人们。体育人口的涵盖是比较广泛的,尤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体育运动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生活主体的必修课。在我国,体育人口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无论在城市或乡镇,体育人口都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可以说,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参与体育运动的人们,并且随处可见。可以说,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人口数量多,范围少,发展快,已成为体育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社会生活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1.2我国体育人口发展的特点

体育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活动,既是人体自身需要,又是社会生活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人口的发展有其基本特点。

1.2.1体育人口的发展与体育社会化进程相联系

在当今社会,体育人口已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实力程度的重要标志。体育人口是体育的主体,是体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生产、社会生活赖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体育人口,是社会结构的中心要素,它对体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强劲的影响。群众性体育活动一浪高过一浪,参与锻炼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这使体育的社会性也越来越被人们从更广泛的意义中加以认识,同时,体育本身也在日益向着更加社会化靠拢。当九运会开幕,人们惊异地发现,这个体育盛会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随着社会的变化,体育人口的增加反过来影响着体育的社区化和社会化。

1.2.2体育人口的发展与体育市场化进程相联系

体育人口的发展与体育市场化进程分不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专业市场如体育足球市场的出现,亿万足球迷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体育人口,足球市场也得到极为迅速的发展,在足球市场上既充分地体现了足球迷炽热的爱国情怀,又充分反映了足球市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亚洲十强赛在沈阳,总收人达十亿元就是证明。

发行体育,足球,由此出现了体育的货币资本市场,在广泛意义上讲,体育人口的发展极为显著,参与体彩、足彩活动的人们成为广义体育人口的一部分,可见,体育市场化是提升体育人口的重要途径。而体育人口的发展又有力地推动了体育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2.3体育人口的发展与体育产业进程相联系

体育社会化,体育市场化的出现和发展,加速了体育产业化的进程,使体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朝阳产业,无烟工业,成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加速发展的第三产业。体育产业化的过程,不仅使间接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口增加,而且使直接参与体育管理的人口广泛增加,体育俱乐部的出现,体育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体育由工业型向经营型过渡,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也极大地提升了体育人口,而体育人口的增加又推动了体育产业化的进程。

1.3我国体育人口发展的趋势

我国是体育大国,正向体育强国发展,体育社会化进程是体育发展的总趋势,因此,我国体育人口必将成为我国体育社会化的一个基本内容,体育人口的提升将成为实现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标志,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

我国体育人口的发展将以体育社会化为载体,即通过我国体育社会化的进程,充分体现我国体育人口的发展和提高。

首先,体育社会化充分地体现体育比赛的趣味性,体育比赛将会出现的“时代列车”、“巧夺西瓜”、“木鞋外人”、“三人两代”无疑会通过娱乐使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使参与者身心得到享受,健康得到提升,体育人口也随之而增加。

其次,体育社会化将推动体育比赛的农村化。我国是农村人口占最大多数的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体育深人农村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条件,尤其在推行评选体育先进县的推动下,体育比赛在农村的发展势不可挡,九运会赛分散在广东全省各市,就是一个证明。这种趋势的必然结果是推动了体育人口的发展,也加速了体育成为农村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进程。这是提升我国体育人口数量和质量的主战场。

第三,体育社会化推动了体育比赛的行业化。在我国各省、市运动会乃至全运会中,更多的行业系统代表队的出现,使运动会由原来的块块变为条条格局,这样既增加了竞争的激烈性,又解决了很多不易解决的问题,如经费、人员等方面。观看、参与的人更多了。

体育社会化更表现在体育比赛的知识化。如果说过去在学校中开展体育活动,其主要形式和目的在于使学生们身体健康和活跃学校业余生活的话,那么今天它已带上了浓重的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参与竞技体育竟争的色彩,而且成绩不容忽视。 转贴于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体育人口提升的社会功能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人口得到了极为广泛迅速的提升,使体育人口成为我国体育运动发展内在的强大的推动力,同时也成为市场经济,特别是体育市场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条件。这就表明,在市场经济下我国体育人口的提升有其显著的社会功能。

首先,我国体育人口的提升,推动和加速了我国体育的“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是推动和加速了体育由计划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推动和加速了体育由粗放型、事业型向经营型、集约型的转变,使我国体育事业成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三产业。

其次,我国体育人口的提升,推动和加速了我国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体育的管理主体,体育的经营主体,体育的观赏主体都能及时到位,形成了活跃的体育市场。如在沈阳举行的亚洲选拔赛,就以体育观赏主体参与为契机,形成了庞大的足球市场,从而推动了其它产业、行业的发展。这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第三,我国体育人口的提升,推动和加速了我国体育专业市场的发展,为我国体育专业市场的发展造就了体育的市场客体,体育专业市场的观赏主体为主初步形成的体育资本经营市场,就是以数以千万计的体育人口作为其活动主体的,没有数以千万计的体育人口参与,就不可能形成体育资本经营(体育、足彩)一市场。这种体育专业市场的出现,必然是以体育人口的提升为前提和基本条件的,否则不可能形成,更不能发展。

第四,我国体育人口的提升,推动和加速了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我国申奥成功,举办2008年的奥运会,其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我国体育人口广泛的提升。十多亿人口的大国,几亿体育人口的体育强国,理所当然要承办举世关注的奥运会,这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为国际奥运会增添光彩。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体育人口发展的途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体育人口的发展有极为广泛的前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速我国体育人口的发展。

我国是人口大国,有众多的雄厚的体育人口资源,这在全世界都是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因此,可以采取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加速我国体育人口的提升。可以着重通过如下几种途径实现提升体育人口数量和质量的目标。

首先,在城市中,通过体育市场经济活动,加速社区体育的发展,从而加速体育人口的提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体育的发展可以起到如下的功能:一是增进参与体育运动主体的健康;二是社会功能。人们通过参加一定的社区体育活动,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提高与他人或群体交往的能力,逐渐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三是互助功能。四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功能。社区体育能对社区成员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的产生及社区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促进作用。社区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是社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区经济文化、政治文化、艺术文化、教育文化等共同构成社区文化的整体。社区体育文化是指与体育相联系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称。社区文化是由四个相互联系作用的要素组成,即一定数量的体育人口、物质条件—场馆设施、特定的体育制度和管理体系、共同的体育意识和道德修养。其中场馆设施是指社区体育的物质文化;特定的体育制度、管理体系、体育意识及体育道德修养属于社区体育的精神文化。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范文4

关键词:人口发展战略管理;人口管理;人口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C9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6―0127―04

研究人口发展战略管理,是新时期人口理论发展及实践的需求。从理论上看’,从管理学的角度,尤其是从战略管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人口发展战略管理,并研究人口发展战略的实施、协调、评估与整合等机制,以保证、推动和落实国家(区域)人口发展战略的落实,理应是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乃至人口理论研究的继续升华和延伸。同时;从现实的角度来研究人口发展战略管理,主要是缘于三个方面的诉求:一是解决当前复杂多样的人口问题需要战略的视角和战略的方法;二是我国目前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以人口发展的宏观调控和人口综合治理机制为平台有所创新;三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性作用,也成为增强人口和计划生育自我积累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在这里。我们着重分析与人口发展战略管理有关的三个概念,即人口发展战略、人口管理以及人口发展战略管理之间的关系,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口发展战略管理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思考这些概念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人口发展战略管理与人口管理

在理论上,人口管理包含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内容。从狭义上讲,人口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个方面,包括对人口增长、自然变动、生育计划、迁移流动。人口老龄化的管理。我国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从事的主要是狭义人口管理,即我国的人口管理一般是指人口的生育管理,大城市中的人口管理又是集中在对流入大城市外来人口的管理。从广义上讲,人口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因此人口管理是以人口为主要对象的综合管理活动。除了狭义人口管理的各个方面外,广义人口管理还包括了社会福利保障事业的管理、公共司法和社会治安管理。以及公共社会事务等社会综合管理。

就其内涵而言,人口管理就是社会正式(包括非正式)组织为实现预定目标,对人口行为或事件(诸如婚姻、生育、死亡、迁移流动及入口老龄问题等)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服务及信息储存与传递等活动的社会实践过程。其目标是通过政府、非政府组织对人口行为的引导,来维护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保证社会的稳定、协调、有序,从而不断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和生命质量。同时,人口管理不仅具备公共管理所有的“公共”性质,而且在很多方面非常突出和典型,是最宏观层面的社会公共管理。它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合理科学的管理活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更健康、协调和稳定的发展。

人口发展战略管理是为了实现人口发展战略的性,对人口发展战略过程中各阶段的人口管理活动起着制约作用,对各阶段的人口发展起着导向和指导作用。三是虽然人口。发展战略管理是最高层次的、指导全局的长远管理其它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它是在把握人口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调动.现有资源达成未来目标的过程,它需要“从过去和现在到未来,再从未来回现在,是未来导向和现实状况的结合。因此,它必须建立在已有人口.发展战略的准确定位和分析的'基础上,还应通过现实具体的人口管理活动来完成。

人口发展战略管理的整体性体现在:人口发展战略管理是综合人日发展中内外部环境的结果,是按照“整体大于部分密和”来考虑人口发展的状态。人口发展战略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这种非线性使人口发展资源的整体作用不再等于部分相互作用的简单叠加,部分不可能在不对整体造成影响的情况下从整体之中分离出来。各部分处于有机的复杂联系之中,每个部分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这样,每一部分;每一因素都影响着作为整体的战略,反过来整体又制约或影响着部分。比如,作为全国人口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人口发展战略首先必须在整体上服从于全国的人口发展战略,在制定具体的发展战略时应综合考虑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发展中的地位尤其是各区域在推进全国人口城市化、解决广大农民进城中的作用等因素。

人口发展战略管理的层次性体现在;人口发展战略管理中所涉及的不同级别战略的内容性质、特征都有所不同。有两种基本的整合思路;一是从高级向低级进行整合,另一种是从低级向高级进行整合。低一级战略的成功是实现高一级战略的手段。低层次的战略与高层次的战略之间也可能存在矛盾与冲突。解决这些矛盾常常需对立的统一,其目的是要保证各层次战略的协调保证总体战略的实施。比如,在坚持区域人口发展战略与全国人口发展战略相统一的原则下,作为一个区域人口发展战略,又必须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在全国统一的发展战略框架内确定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实施差别化的人口发展战略。

关于人口发展战略管理的层次性,以人口发展战略制定(研究)为例。到目前为止,人口发展战略的,只有这样,各层次的战略才在多层次、多水平的差异之中协同发展,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但是,各层次的战略本身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它是在本系统内部相互作用并作为整体向前发展的,同时也是有条.有选择、有过滤地向其它子系统开放,各子系统在向外界开放的同时也首先保持自身的相对稳定性。。对人口发展战略管理而言由于我国人口发展的背景、历史以及特有的文化习俗,在各层级人口发展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应坚持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充分注意我国各层级人口发展的特殊性,因地制宜地选择最适合各层级的人口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与人口发展战略管理相比,人口管理是一种低层次、局部性和刚性化的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人口管理已经难于应付不断变化的人口结构和人日需求,战略管理的出现是人口管理发展的必然。当然,人口发展战略管理与人口管理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口管理是实施人口发展战略管理的基础,有效的人口管理是实现人口发展战略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人口发展战略管理为人口管理提供了实施框架和发展方向。

二、人口发展战略与人口发展战略管理

发展战略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谋划和有效控制,具体而言,发展战略是指某出社会系统为谋求自身的最大利益、自身的最优发展,在特定条件和环境中产生出的代表该社会系统意志的方针、目标、政策任务和基本行动方案等内容。综观当代社会:发展战略在促进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日益明显。这种作用集中体现在宏观决策的导向功能、有限资源的分配功能和整体发展的协调功能。战略对像所涉及的是多个因素组成的有机系统。通常这个总系统又可分为若干个子系统,而发 展战略的制定和实现就是一个从战略的总目标出发,协调好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对各因素之间进行综合平衡,最终实现整体发展目标的不断协调过程,在这个协调过程中推进大系统整体的和全面的发展。

人口发展战略是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人口问题上给出的明确态度和预期目标,制定人口发展战略的目的在于帮助协调未来人口趋势和经济及社会发展趋势,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权和基本自由的一种重要手段。人口发展战略是社会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具有发展战略的一些共同特征。人口发展战略的特征主要包括:全局性、方向性、前瞻性、规律性和基础性。

与人口发展战略相比,人口发展战略管理则前进了一步。它更侧重于为实现人口发展战略目标,制定战略决策,实施战略方案,评估战略绩效。一方面,从宏观的角度,人口发展战略管理即为满足人口发展适应社会、经济以及资源、环境的要求,运用经济的、技术的、法律的、行政的各种手段,制定宏观人口发展的战略规划并组织实施及其评估,形成提高人口发展质量的综合管理体系,以改善人口发展的内外环境。宏观人口发展战略管理的目的是使人口发展的宏观治理与微观治理、长期治理与短期治理更好地结合起来,优化国家总体人口发展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人口发展战略管理是对人口发展进行总体性的管理,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社会关系发展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决策与行动。它涉及到与人口发展相关的组织结构、人员构成、管理流程、绩效评价以及信息支撑系统等。微观人口发展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挖掘和创建新的人口发展机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以实现人日发展目标。就其管理特征来看,人口发展战略管理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人口发展战略管理是一种对人口发展的战略性管理。人口发展战略管理是以人口的总体为对象的,它所管理的是人口发展的总体状况,所追求的是人口发展的总体效果。虽然这种管理也会涉及到局部活动,但是这些局部活动是作为总体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战略管理中出现的。具体地说,人口发展战略管理不是强调某一地区或者某一类人群的重要性,而是通过制定目标和战略来协调各地区各类人群的发展,实现人口总体发展状况最优。

二是人口发展战略管理是对人口发展战略的管理。从本质上来说,人口发展战略管理是对人口发展展战略的管理,也就是要根据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条件与规则的改变来不断制定出符合新环境、新条件的合理的人口发展战略并将这种战略加以贯彻落实。具体而言,人口发展战略管理就要在指导思想和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在分析时代背景:环境变化、条件与规则改变的基础上,不断做出战略选择,形成适宜战略,在经过战略评估之后,将战略加以贯彻执行与落实控制,实现预期的愿望和目标。

三是人口发展战略管理是统筹解决人口发展问题的管理,是为了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而解决好不断出现的人口发展问题,是针对问题的战略管理。因此,人口发展战略管理对人口问题的解决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三、启示

对人口发展战略管理、人口发展战略、人口管理进行比较研究后,我们得出如下三点启示: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范文5

【关键词】二胎政策;人口需求理论;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建国初期的人口增长与节制生育政策

新中国建立以来,在1949 到1953 年之间,人口死亡率由1949 年的20‰降到1953 年的14‰,出生率则保持高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49 年的16‰增至1953 年的23‰,我国步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期,人口数量控制成为人口政策的重点工作。1953 年,卫生部改变限制节育的态度和做法,帮助群众节育。1957 年我国正式公布了《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修正草案) ,明确指出要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节制生育政策取得一定的效果。

(二)“”式的人口生育政策

1958 年开始的“”运动片面强调人多是好事的观点,导致了人口理论研究和节制生育宣传活动被迫停顿。1959至1961 年,中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计划生育工作停止,广大群众的生育处于自发状态。1962 年起,全国出现了人口生育高峰,人口出生率在1963 年达到43.37‰,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57 年的23.3‰升至1963 年的33.33‰。此时,人口的急剧回升和膨胀问题得到重视。1962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重申加强计划生育工作。1964 年,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指导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这阶段计划生育政策在城市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在广大农村基本未全面开展计划生育,迎来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三)计划生育人口政策

“”结束以后,党和政府制定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1978 年3 月,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成为国家的根本大法。1980 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 年,中共十二大报告正式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入九十年代,人口问题提高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1991 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2000 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指出人口过多仍然是我国的首要问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将向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向转变。2006 年12 月22日《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我国人口生育的现状

(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

在国际上,一般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的社会、或者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的社会叫做老龄化社会。90年代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78%。预计202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可达2.8亿,约占总人口的18.4%左右。预计2050年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11.4%,且高龄人口以年均5%的惊人速度递增。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现象将日益突出,我国将来的养老问题不容乐观。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将不得不为大量的老人服务,而老人终将逝去,严重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劳动力人口比重逐步降低

中国现在的年生育人口仅为1600万左右, 大学招生650万, 每年剩余的普通劳动力不到1000万。中国现在的在校大学专科以上的学生人数达2800多万,并计划到2020年达到3500万以上,即年大学招生人数可达800万以上.到时候中国的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与普通劳动力人数基本相当,即各为800万左右.扣除农村的劳动力, 中国每年能转移的普通劳动力将仅几百万人,而退出的普通劳动力人数可达2200万。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转向我国,对劳动力需求较高,而普通劳动力越来越少,难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性别比不协调

中国目前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均值已高达117.84,位居世界首位。而根据自然规律,男女出生的正常比值应该在103-107之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人口的性别比持续高位。我国1982年以后出生性别比为108.47,开始超过国际警戒值107。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除和新疆外,中国内地所有省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均呈偏高态势。有15个省份的男女出生比在115:100以上,9个省份高达120以上。

三、理论基础

二胎政策符合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人口需求论。凯恩斯主义人口社会学理论产生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时期。凯恩斯把人口数量与经济危机联系起来,认为人口缩减会引起经济停滞。他认为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提高,资本系数才能增大,他主张用增加人口,扩大“有效需求”解决经济衰退。凯恩斯主义者们认为,劳动力供求水平取决于经济增长,人口的增加,劳动力的充足供给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奥肯定律表明,经济增长速度快,劳动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提高,失业率降低;反之,经济增长速度慢,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也认为,劳动人口增长率是决定经济“自然增长率”的重要原因。美国经济学家汉森认为人口增长会催生技术,促进投资与开发,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David E. Bloom 和Jeffrey G. Williamson 利用经济增长模型以东亚人口发展为实例的研究极富启发意义,他们指出人口的转变过程中,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增长。在人口转变初期,劳动力人口与非劳动力人口比例小,抚养负担过重,不利于经济增长; 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劳动力与非劳动力人口的比例不断攀升,并由此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此阶段为人口红利阶段。当生育率与死亡率水平相当时,人口转变趋于稳定,对经济的影响趋于中性。他们的研究显示,在东亚经济奇迹中,人口转变因素即人口年龄的红利因素对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1/3~1/2。而我国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部分得益于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中获得的人口红利。因此人口需求理论认为,充足的劳动力供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对人口有一定需求。

四、走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之路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福利增长为导向的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动态均衡过程。人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既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又实现人口赖以生存的经济与社会和谐。

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必须得考虑全盘因素,牵一而发动全身,结合具体国情情况,符合特定社会背景与历史意义,综合分析个人、国家以及整个社会的各个发展层面,应对我国复杂的人口与经济社会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关键。人口众多、资源稀少、人均资源占有量极低,依然是中国最基本、最突出的国情。在控制生育政策下,实行二胎政策,稳定合理的人口生育水平,保持人口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当前,我国实行二胎人口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

第一,应对“用工荒”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刘易斯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刘易斯拐点,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逐步转移直至枯竭的那一刻,就是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往往是人口红利窗口关闭的前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部分地区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研结果显示,中国目前已经转移出2.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仅剩下2481万人,而且基本为难以转出的老弱病残。2009年开始中国内陆地区纷纷呈现出“用工荒”的苗头,劳务输出大省四川也未能“幸免”,仅在重庆,就有百余个工业园出现“用工荒”。2009年7月份以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相继出现用工短缺。人口红利期后,初级工人薪资水平和劳动成本会成倍提高,中国吸引外资的优势将逐渐减弱,消费人口比例提升,生产性人口比例降低,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削弱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活力。

二胎政策的实现可以弥补经济持续发展的劳动力需求不足,解决用工荒问题。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源泉,充足的劳动力供给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升级。二胎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在合理范围内提高我国人口数量,从而提高劳动力数量,解决劳动力与非劳动力人口比例不协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二,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首先,有效解决性别比偏高问题。对于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原因,从生育意愿的价值体系上看,中国传统的生育意愿表现为早、多、男的生育价值体系。当个体生育者在“早”、“多”这两个方面由于整体的计划生育政策无法实现的时候,更加趋向于选择男孩。在目前我国人口数量控制仍然严格的前提下,新生人口性别被“人为性”扭曲,性别选择影响人们生育价值观,致使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我国人口的历史数据统计提供了证据,我国1950、1960 年代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不仅正常,而且十分稳定,它基本不存在性别比例上的偏失。但自1980 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后,大多数年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都在110 以上,明显地偏离了人口出生比例正常值,且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逐年攀升。二胎政策的实行,有助于拓宽人们的生育选择权,遏止生育性别选择和性别歧视,降低性别比例,使人口性别比例回归正常。合理的人口性别结构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人口、社会可持续发展。

其次,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及社会养老问题。多年推行的以“一胎化”为核心的计划生育政策,人为地打破了人口替换正常规律,人口结构问题开始凸显,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未富先老”问题在我国开始出现。我国步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而发达国家步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为5000 ~ 10000 美元,社会保障问题在我国更加严重。我国人口的比重在2010 年就已经达到了国际老龄化标准—65 岁及以上人口占7%。若我们继续实行较低人口生育率的一胎政策,总和生育率为1.35,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将会空前加快,到2020年将会陷入发达国家老龄化的困境,到2050年将高于同期的欧美发达国家水平,老年人口比重将是印度的2倍。若我们选择折中的二胎生育政策,总和生育率为1.85,人口老龄化虽仍不可避免,但可大大缓解人口老龄化引来的社会负担,促进劳动力结构优化,减轻因为我国人口迅速老龄化所带来的人口结构失衡、需赡养人口增多、劳动力人口减少、中青年负担危机。有利于开创家庭养老模式,社会养老保障与家庭养老保障相结合,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口与社会环境的和诣。

五、结语

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方针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国策,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数量起到重要作用。但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只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并不能作为长远的人口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胎政策的开放有利于在保证人口质量基础上提高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走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之路,实现人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和人口生育工作的密切关系。可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是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口。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适度的人口总量,优良的人口素质和合理的人口结构,将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行二胎政策,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必要的人力资源,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人口、社会、经济是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其中,人口又是关键因素。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健康也是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基本保证和防止人力资本丧失的重要手段。在实行二胎政策基础上,提高人口健康水平,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显明,周伟.独生子女家庭二胎政策与生育权平等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8(1).

[2] 刘静.基于人口学理论中国开放生育二胎生育政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15).

[3] David E. Bloom,Jeffrey G. Williamson:“Demographic Transitions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NBER Working Paper No.6268 November,1997.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范文6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经济发展 协调性

一、前言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人口发展的必然产物。云南人口老龄化是先于工业化、城镇化,“未富先老”是不争的现实。

如果人口老龄化按一般的人口发展规律演变,老龄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会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得到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就会互相协调地发展,反之会产生种种问题。

二、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的相互关系

(一)理论分析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

经济发展促使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首先,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传统生育观念认识的改变和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会影响到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加速老龄化进程。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口的迁移,会影响迁入迁出地人口老龄化进程。

人口老龄化也影响经济发展。首先,人口老龄化不仅影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绝对下降,而且能引起劳动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和劳动参与率降低,进而对劳动力供给造成影响。其次,人口老龄化会影响社会储蓄、消费和投资。人们在工作期间和预期到寿命提高时会倾向储蓄,退休后消费。封闭经济中,储蓄等于投资,老龄化导致储蓄降低相应的投资总量和总产出的也会减少。最后,人口老龄化会增加社会保障费用的支出,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二)定量分析协调发展影响因素

(1)主导因素分析。以2010年为数据来源,选取老龄人口密度、老龄化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受教育年限、城市化率5个变量作为区域人口变量。选取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平均工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人均纯收入、平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作为区域经济变量。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指标选取。在SPSS19.0软件中选择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共因子并进行四次最大正交旋转。结果显示:KM0检验值为0.548,说明可进行主成分分析。二是有3个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方差贡献率达85.58%,表明有三个主成分可以反映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

根据旋转成份矩阵。①主成分1中,人均GDP、社会消费平总额、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城市化率的变量值最大,可看做经济发展水平因子,能解释原变量的60.43%,成为主导因子;②主成分2中,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平均工资的数值较大,可看做经济结构因子,能解释原变量的14.55%,成为重要影响因子;③主成分3中,人口自热增长率、老龄化率的数值较大,可看做人口变动因子,只能解释原变量的10.61%,成为次要因子。

(2)次级影响因素分析。人口和经济作为两个子系统,可进行典型相关性分析,以研究两组变量间的关系。在SPSS19.0软件中,设置老龄人口变量为因变量(U);设置区域经济变量为协变量(W)。结果显示:一是Pill检验值为0.00,说明两组变量显著相关,可以做典型相关分析。二是从两对典型变量的标准典型相关系数都接近1,可以反映区域经济变量与区域人口变量间的关系。

三、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的评价

(一)协调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一,建立指标体系。

(二)人口与经济协调性测度

(三)云南省人口与经济空间协调格局

总体来说,云南省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分布呈现中心再到中间的层次分布,首先是以昆明为中心分别向曲靖、玉溪展开的倒三角区域协调性最好,其次就是边境地区协调性相对较好,最后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地区。具体可分为三类,首先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协调性最好。其次协调系数在(0.3、0.4)的地州包括迪庆、大理等九个地州,我们发现除玉溪、曲靖是靠近昆明外,其他七个都是在云南省边境,这与我们直观认识的经济发展情况不一致,这是由于这里分析的是云南省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云南省边境地州虽然总体经济状况与滇中地区有差距,但是人均经济很高,同时人口老龄化率却较低。例如迪庆的2010年老龄化率为6.57%,还未进入老龄社会,而人均GDP却排到全省的第三位。最后就是协调系数小于0.3的包括丽江、保山等6个地州。

四、对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经济布局,提升区域发展水平

云南是一个欠发达省区,只有大力发展省域经济,才能促进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利用云南省独特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多边区域合作,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东中部产业承接。其次,优化省域经济空间布局,统筹区域发展。最后要坚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利用云南总体老龄化程度较轻,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使其充分转化为经济效率,同时也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二)重视人口转变,调整人口政策

据六普数据显示,云南省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由于生育水平的持续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因此一方面可以适当、区别化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特别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放开二胎政策;另一方面取消二元社会结构的户籍制度,促进人口的自由流动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田雪原.人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范文7

【摘要】文章建立了青海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ESREn)协调度测算指标体系,利用模糊隶属函数的思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P-ESREn的协调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青海省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基本协调,其中,人口与经济协调度最高;而人口与资源发展不协调。因此,青海省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管理人口流动,促进青海省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模糊隶属函数;协调度;人口

人口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发展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1]。邓小平同志曾讲过:“我们的人口政策是带有战略性的大政策,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如果人口盲目地膨胀,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不仅难以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要,而且势必破坏资源与环境,危及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2]。

青海省在地理、生态、资源以及国家稳定上的重要战略地位不仅意味着青海省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也蕴含着青海省“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战略地位,对全国的改革、发展、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青海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着重关注人口问题,加强对人口规模的控制、人口结构的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流动的管理,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青海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国家的长足发展打造一道可靠的屏障。

一、P-ESREn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随着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问题的不断出现,实现其持续、稳定、均衡、健康、有序地发展变得日益迫切。在构建P-ESRE评价指标体系时,文章基于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独立性与相关性相结合、动态性和静态性相结合、最大限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描述性指标和评价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3-4],将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度量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水平高低,使它能表征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整体功能或发展水平的大小,最终使区域中各要素和谐地、合理地发展,达到总体效益的最佳。

1、指标体系构建

青海省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青海省P-ESREn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青海省P-ESRE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人口

(P)人口规模人口总量、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结构男女性别比、城乡人口比、农业、非农业人口比人口素质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人数、万人拥有在校中专生人数、万人拥有在校中学生人数、万人拥有在校小学生人数以及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人口流动人口迁移率经济

(E)经济总量GDP、财政收入、储蓄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经济增长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储蓄总额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进出口总额增长率经济效益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经济潜力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社会

(S)社会发展财政性教育经费、科研经费、 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卫生机构数、病床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乡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社会稳定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CPI、PPI资源

(R)资源储备年末实有耕地面积、森林面积、能源生产总量、可利用草地面积资源消耗能源消费总量资源优度森林覆盖率、活立木总蓄积量、能源自给率、能源生产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环境

(En)生态环境三废综合利用产值、人均生态足迹环境质量包括废水排放总量、废气排放总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环境保护企事业污染治理资金投入总额、治理废水投入总额、治理废气投入总额2、评价模型构建

文章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水平,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概念对协调发展进行描述。在模糊数学中,用一个[0,1]上的实数来描述某一元素X隶属于模糊集A的程度的指标,应用这种思想,文章定义“协调系数”指标表示在给定数值下某一系统隶属于模糊集“协调”程度,建立协调度函数[5-6]。

两系统之间的静态协调度计算公式为:

W(i,j)=min{u(i/j),u(j/i)}max{u(i/j),u(j/i)}

其中us=exp[-(X-X′)2S2], X为实际值;X′为协调值,可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求得;S2为均方差。

两系统之间的动态协调度计算公式为:

Cd(t)=1TT-1j=0w(t-i), 0<Cd(t)≤t

其中,Cd(t)代表在t时间的动态协调度,W(t-i)为在各个时刻的静态协调度。

二、P-ESREn协调度测算及分析

1、青海省P-ESREn发展水平测算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出近二十年来,青海省P-ESREn的综合发展水平(如图1所示)。

图1青海省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水平折线图

由图1可以看出,在近二十年期间,青海省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发展水平总体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尤其是自1999年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迅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范文8

关键词:明清;湘鄂赣;人口流动;商品经济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地处中国南方腹地的湖南、湖北、江西因地域、地理、政治等诸因素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经济联系,至明清时期已然构成一个非常重要且对全国有着重大影响的经济区。近年来,对于此区域的研究成果颇丰,方志远教授的《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无疑是重大成果之一。全书分为七章及导论,该书以明清时期湘、鄂、赣地区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的密切关系为主线,研究这一地域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整个中国经济格局的重要影响以及明清时期湘、鄂、赣三省经济联系的密切性。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该课题的学术基础,对湘鄂赣地区的政区变化、生态状况、水陆交通以及一些关键的学术概念进行了讨论;第二章论述明清时期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论述人口流动的原因及其特征,从而指出该时期此区域内人口流动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第三章阐述由于人口流动引起的变化,由此指出社会风气的变化也促进了该地区的商品经济的发展;第四章阐述人口流动对于商品化生产的影响,作者从农业、手工业以及矿冶业等各方面的论述;第五六七章主要是对湘、鄂、赣地区商人、商品、商人组织进行了讨论。作者层层递进,逐步深入,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明清时期湘鄂赣地区经济社会画卷。

关于本书的读后感,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学术方面的认识:

历史上人口流动的出现往往是伴随着政治性因素出现的,然而明清时期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以往的各个时期北方人口南移有着很大的不同,作者认为北方人口南迁多事由于战乱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南移,迁移的方式是整个大家族群迁。明清时期的人口在迁出地不存在受到生命威胁的问题,他们的迁移是为了寻找比迁出地更为优越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他们是经济移民而非政治移民。明清时期以江西为起点展开的,以“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为基本流向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对于明清时期湘鄂赣地区的社会和经济产生了一系列影响。首先,人口流动对国家户口制度的破坏和对国家权力体制的严重挑战。明清两代制定的户籍制度及其相关法律,都是为了固定人口的居住地及其所从事的职业,并希望以此达到社会的安定与政权的稳定,而人口流动迫使政府对民众进行让步,使政府对于流民的政策由军事镇压、强行驱逐转化为就地安置、设县管辖。这也成为明清两代解决流民问题的模式,此种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户籍的限制,从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次,江西人口向湖广的大规模流动,对于湖广以及江西地区自身的社会风气和生活产生了一系列影响,最显著的是弃农经商以及由此产生的奢靡之风的盛行。社会风气由勤俭淳朴到奢侈浇漓、由安分守己到诉讼成风等现象。日常生活中的“好讼”以及“异端”思想家提出的“人欲即天理”、“吃饭穿衣即使人伦物理”都是商品经济发展与社会风气两者关系的例证;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关于该地区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湘鄂赣地区的商人基本上是小本经营,基本构成是农民转化而来的弃农经商或弃学经商者,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借贷。湘鄂赣地区商人经营的行业大抵以本地特产为依托,经营方式主要是个体经营、家庭分工协作、结帮或同本经营。由于传统经营观念的局限,直接影响到商业利润的投向,主要在于生活性支出与社会性支出。自明代中期以后,商品的流动范围的扩大,商品数量与种类的增多使得商帮这一群体出现,而作为商帮在异地的联络及其计议之所的会馆、会所也随之出现,湘鄂赣商人在外地建立了大量会馆、公所,结成商人组织与团体。通过多年的发展,这些会馆、公所的功能由同乡商人之间的互助的初始功能而发展为对抗地方黑恶势力、抵制牙行盘剥、与官府进行交涉的继起功能。在此基础上,协调同行间的利害关系、排斥外行匠人及商人间的竞争也成为会馆的重要功能。

该书以明清时期的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及城乡商品经济为研究重点,由一般上升为普通,深入分析整个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从而全面地认识历史上的商品经济,在本书的余论部分,作者指出一个误区,即中国古代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不同于前西方资本主义时期,它们之间并不是对立面的关系,中国古代两者之间是并行不悖、和平共处、相互补充的。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和各地区间的商品流通,已成为秦汉大一统的经济基础,而几千年来政治上的大一统,也使得国内市场早已形成。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已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基本内容。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早已是水融,并共同构成政治上大一统的基石。只是因为在中国古代,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民为国民的主要成分,个体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否定商品经济的存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反过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会促使自然经济的稳固。

二、历史借鉴的认识:

本书作者以其博大的学术基础,向我们展示了明清湘鄂赣地区社会经济的画卷,梳理了近半个时期湘、鄂、赣三省的历史渊源,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指出社会只有在流动之中才会有活力,商品经济只有符合自身的经济规律才能发展;政府应站在时代的高度,正确引导而不是破坏,社会才能进步。“以史为鉴”,这对于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三、存在的不足:

《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以人口流动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主线,以将近500年间的地域历史,将宏观与微观结合,紧紧贴近历史推移变化的主流,真实而具体地揭示湘鄂赣社会的前进运动。其学术方面和现实意义方面都具有重大影响。然而,本书也存在少许不足,本书研究的是湘、鄂、赣三省的人口流动与商品经济,然而作者对江西部分的研究比重显然高于湖南和湖北,侧重江西对湖南和湖北的影响;对于人口的流动与商品经济关系方面,着墨于人口的流动对商品经济的作用的阐述,而经济的发展对于人口流动方面的研究则较为少见。

参考文献:

[1] 吴必发:《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与地缘纽带》,《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

[2] 吴量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商业贸易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3] 任放:《二十世纪明清市镇经济研究》,《历史研究》2001年5期

[4] 郑卫荣:《斤十年来明清江南区域经济研究综述》,《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4期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范文9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决议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一时全面“开放二孩”引发了人们在街头巷尾以及新闻媒体尤其网络上的热议。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适应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2016年1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

【理论分析】

一、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产品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和人口减少,有效社会需求严重不足,不仅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会导致劳动力进一步减少的恶性循环。

2. 就业对社会生产和发展来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我国人口减少,劳动力出现严重短缺,企业将面临着严重的“用工荒”,这必然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创造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3.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其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这个生产要素的缺口可能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全面开放二孩成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举。

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不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我国长期实施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也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独生子女问题、失独家庭问题以及空巢老人等。全面开放二孩有利于缓解此类问题。

二、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 我国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以人民根本利益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当前全面开放二孩利国利民。

2. 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当前全面开放二孩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

3. 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国务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精神,实施全面开放二孩的计划生育政策,体现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职能。

4. 我国政府的性质社会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工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全面开放二孩体现和维护人民的利益。

5.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面开放二孩既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三、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全面开放二孩的政策是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根本要求。

2.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与独生子女相适应的独生子女文化,其中一些弊端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全面开放二孩有助于谦让、合作、团结等文化的回归。

3. 传统文化是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化。当前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有助于切实维护我们老人的合法权益,让他们能够老有所养。

四、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具体地、历史地统一。全面开放二孩是根据我国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严重的基本国情做出的正确决策,是对我国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

2.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我国全面开放二孩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做出的正确的决断。

3.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向人们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解决新的问题。全面开放二孩是对我们人口问题的解答,这不是我们主观臆断的,而是在实践发展中提出的新要求。

4. 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从“只生一个”的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开放二孩,都是时展的要求,表明了我们的认识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向前推移。

5.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全面开放二孩不是一个孤立的人口问题,还包括经济社会问题,必将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6.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是依据当时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要求。

7.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全面开放二孩是对当前时展的反映,

8.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全面开放二孩既要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也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

9.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全面开放二孩的决定反映了党和政府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能力训练】

1. 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确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预计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将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届时家庭养老负担加剧。2020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逐渐减少,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加。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总的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目前为1.5~1.6,人口总量虽然保持持续增长,但惯性趋弱;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本世纪30年代中期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 7提高到1/4;独生子女家庭1.5亿多户,独居老人的比例提高,家庭的传统功能有所弱化;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这些因素都从客观上推动了我国计划生育的调整。

材料三:越来越多国人为安全感买单。“宝宝的尿不湿是日本的,玩具是美国的,护肤品是德国的……”时至今日,国人对国产奶粉质量的不安仍在发酵,淘宝上依然有196万妈妈只买洋奶粉,并且这个数量仍在增长;父母们在洋奶粉上的花销高达163亿元,平均每个家长花了8343元。

(1)试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结合材料二,选择运用辩证唯物论或者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3)结合材料三,运用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选择政府或者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角度分析说明应采取哪些措施,才不会让“越来越多国人为安全感买单”?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建立初期有4亿多人口,当时国家没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人们也觉得“多子多福”。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已经多达8亿,国家开始关注计划生育问题。1978年,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把“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此后,中共中央发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号召。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的富裕和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我国生育率不断下降。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绝对数下降,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突破两亿,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负担加重,独生子女政策引发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保持生育政策不变,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可以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优势,准备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

(1)请运用唯物史观解读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

(2)有人担心,人口政策调整会导致人口剧增,人们生活水平降低,不利于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请你联系社会现实,运用所学知识为其解忧。

(3)人多未必力量大,关键是人的素质高低。中国需要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人口素质,只有全民族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不断提高。

3.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有所养”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

材料一:

2008―2012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及老龄化比例

注:①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进入老龄化社会。②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中国为3870美元,美国为10645美元。

材料二: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国务院颁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发展老龄产业,向老年人提供适合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商品和服务;培育养老服务市场,让老年人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

(1)指出材料一图1和表1的信息。

(2)运用“劳动与就业”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如何破解“老有所养”这一社会问题。

4. 材料一: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我国不断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从1971年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单独二孩政策顺利落地,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符合人口发展规律,有利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

材料二:生育观是人们对生育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近三十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中国人传统的生育观发生着深刻变化,表现在:生育动机由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向个人发展、愉悦家庭转变;性别由重男轻女向男女平等转变;子女数量上由多子多福向儿女双全甚至“只要优秀、一个也够”转变;生育时间上由早生密育向晚生间育转变。新生育观是导致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降低,人口出生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1)结合材料一,我国对生育政策的调整完善,是如何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我国生育观发生变化的认识。

参考答案

1.(1)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均收入降低,家庭抚养负担大,可能导致生活水平下降;②劳动力供小于求,企业用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同时伴随着“用工荒”;③国家财政在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方面支出明显增加,加重国家的经济负担。

(2)辩证唯物论: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历史统一。计划生育政策应随社会实际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②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口的变化有其规律,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①联系具有多样性,人口问题受多种条件影响,计划生育政策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②矛盾具有特殊性,人口状况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必须对人口问题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3)国家角度:①国家要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②建立健全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作出规定,实施市场准入、竞争、交易规则。③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设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角度:①企业要坚持诚信经营,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②经济活动参加者要学法遵法守法,使自己的经济行为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又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不断变化,人口政策也要作相应调整。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人口政策的演变,体现了我国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对人口问题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变化。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人口政策的调整,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①人口政策调整不会导致人口剧增。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方式、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人们“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等传统思想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选择;抚养成本不断提高、符合单独二胎政策的家庭数量有限等诸多因素,都会制约人口剧增。②人口政策调整不会引起人们生活水平降低。人们生活水平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新的人口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促进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③人口政策调整有利于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新人口政策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稳定家庭结构,增加家庭幸福感,有利于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促进家庭、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

(3)①国家: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②个人: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3.(1)图2008―2012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比例在逐年提高,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08―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比重在提高,而且幅度将越来越大,需要照料老年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适应,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的人均GDP远远低于美国。

(2)①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人口老龄化比例提高,意味着劳动力有效供给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将制约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生产。②同时,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和养老服务市场会拉动经济的增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也会起到导向作用。

(3)①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通过经济调节促进经济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以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②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政府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③政府履行基本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因此在养老服务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培育养老服务市场,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