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药学研究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9-27 22:02:04

中药学研究论文

中药学研究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 drome, 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是一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而缺乏特异性形态学、生物化学和感染性原因的症候群。发病率极高,欧美地区报道占人群的10%~20%[1],其中14%~50%需要就诊,占消化门诊患者的25%~50%[2]。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等,IBS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我国IBS患病率约为15%[3]。多见于青少年,女多于男。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药物对治疗IBS有确切疗效。临床主要将其分为腹泻型和便秘型。以腹泻型(diarrhea-predom-inantir 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最为常见[4]。极大地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一些临床研究[5]和系统评价[6]表明中医药治疗IBS-D具有特色和优势,显了良好的前景。近年来对IBS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有新的进展,现总结报告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IBS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患者症状迁延难愈,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西医还没有理想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西医对本病的病因研究药学论文,精神因素的影响仍占主导。目前已知胃动力异常、内脏感觉异常,精神因素、感染及其他因素均可以作为形成IBS的原因[7]。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和排除器质性疾病、肠道动力异常、脑-肠轴的异常、肠道局部神经免疫功能紊 乱等参与其发病,大量研究证实肠易激综合征与精神心理异常密切相关[8]。人体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的反应形成,情绪改变使得某些受累脏器正常功能不能较快恢复,从而发生心身病症论文格式模板。谭慧珍等[9]认为5-羟色胺(5-HT)是脑-肠轴联系的关键递质,在IBS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5-HT转运体(SERT)蛋白。可将效应部位5-HT迅速摄取。有研究发现SERT基因的多态性与IBS的易发性有关。5-HT是脑-肠轴联系的关键递质,人体中能占5%存在于脑中,95%的5-HT分布于胃肠道,它在中枢内水平的改变,可导致失眠、焦虑等精神行为异常,在胃肠道可导致腹痛、腹泻等表现。国外有学者也认为,5-HT再摄取的降低并不限于只影响肠神经,这种过强、持久的外源性刺激也会导致外周、脊髓,以致更高级的中枢神经的超敏感性,反过来再引起肠道感觉敏感升高,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这种神经系统的超敏性可能是产生IBS临床症状的关键因素[10]。

1.2 IBS属中医学“泄泻”、“腹痛”“便秘”、“抑郁”等范畴。《医方考》曰:“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泻。”《证治要决》曰:“气秘者,因气滞后重迫痛,烦闷、胀满,大便结燥而不通。”肠易激综合征与肝、脾、肾、胃与大肠等关系密切,其病机主要为脾虚、肝郁、肾虚、或兼湿热蕴结。往往初期表现为脾虚,运化失调,水湿内停,寒湿蕴久化热,湿热下注于大肠;脾虚易为肝木所侮克、肝旺乘脾,气机壅滞药学论文,失降失调;郁热伤阴,肠道失润则致肝郁肠涩;久病及肾,肾阳不足,脾失温煦,终致脾肾阳虚[11]。中医按照临床经验将患者不同的证候特点分型(脾虚湿盛型、肝郁脾虚型、肝脾不和和寒热夹杂型、肝郁肠涩型、脾肾阳虚型)。肝郁脾虚型是IBS的主要证型[12]占70%。肝气郁滞,疏泄失常,木不疏土,脾失健运,脾胃功能紊乱。则大肠传导失司,出现腹胀,泄泻、便秘等症。名医叶桂曰:“肝病必犯土,克脾则腹胀,便或溏或不爽。”故其病证候变化虽以脾胃为主,但其本责在肝。治疗多从肝论治,调肝为主,健脾为辅。《慢性泄泻治疗诸法》[13]中提及:“慢性泄泻多由脾、肝、肾五脏功能失调所致,而尤以脾胃功能失调为主。故治疗慢性泄泻,应从健脾为主,辅以抑肝、温阳之品。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征和精髓,其强调对机体整体状况的认识和对全身阴阳平衡的调节,因此更适于IBS等慢性疾病的治疗[14]。

2 腹泻型IBS中医药疗法

高文艳等[15]应用健脾调肝温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0例,治疗组40例口服健脾调肝温肾方(由党参10g,白术10 g,白扁豆15g,茯苓10 g,白芍10 g,陈皮6 g,防风10 g,山药10g,炮干姜6 g,肉桂3 g组成)。随证加减:少腹拘急,腹痛明显,肝郁乘脾重者,白芍改为15 g,加甘草10 g;粘液便、脾虚湿重者药学论文,加苍术10 g,薏苡仁15 g;舌质黯,瘀血阻滞者,加川芎6 g;舌苔黄,脾虚夹热者,加黄连5 g,形寒肢冷,阳虚明显者,加制附片5 g。对照组40例口服匹维溴铵片。结果:综合疗效:符合方案集(PPS):治疗组痊愈率为24.3%(9/37),总有效率为81.1%(30/37);对照组分别为19.4%(7/36),80.6%(29/36);金分析集(FAS):治疗组的痊愈率为22.5%(9/40),总有效率为80.0%(32/40);对照组分别为17.5%(7/40)、77.5%(31/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对两组痊愈和显效的病例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例和12例复发或加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敏感性:治疗后两组直肠感知阈值、排便阈值和疼痛阈值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论文格式模板。张声生等[16]将3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辨证论治(中药组)和匹维溴胺(西药组)治疗,疗程4周。中药组辨证分为4型:(1)肝郁脾虚证:方用痛泻要方加减(党参20g、白术15g、白芍15g、陈皮10g、防风10g、白扁豆10g、芡实10g、绿萼梅10g、甘草6g等);(2)脾虚湿阻证: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5g、砂仁6g(后下)、桔梗6g、白扁豆20g、莲子肉15g、生薏苡仁30g、草豆蔻10g、佩兰10g等);(3)脾胃湿热证:方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10g、黄芩10g、黄连6g、甘草6g、苦参9g、秦皮10g、炒莱菔子10g、生薏苡仁30g、白花蛇舌草30g等);(4)脾肾阳虚证:方用四神丸合理中丸(吴茱萸4g、肉豆蔻10g、)补骨脂10g、五味子10g、生黄芪20g、白术15g、干姜10g、甘草6g、黄连3g等)。结果:症状疗效评价:治疗后中药组在腹痛程度积分、排便满意度积分、生活干扰积分以及BSS(IBS病情变化积分表)总积分4个方面优于西药组(P<0.01,P<0.05);总体疗效上,中、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165/173)和81.3%(143/1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项症状腹痛的评价:中、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149/173)和70.3%(121/1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便性状疗效评价:治疗后中药组在每天排便的最多次数、10天中排便急迫感的天数和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3方面均优于西药组(P<0.01,P<0.05)。丁惠娟[17]采用护理干预配合愈肠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00例,愈肠煎基本方:补骨脂、炒白芍、炒白术各15g、肉豆蔻20g、五味子12g、煨诃子8g、炙米壳、陈皮各6g、炒石榴皮、炒防风各10g、茯苓、苡仁各30g。证属肝郁脾虚者,加延胡索15g、青皮6g;脾胃虚弱者加炙黄芪15g、党参20g;寒热夹杂者加黄连3g、黄柏5g;脾肾阳虚者加附片10g,杜仲15g。4周为1疗程。结果:痊愈16例(16%),显效35例(35%),有效38例(38%),无效11例(11%)药学论文,总有效率为89%。李永等[8]应用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辨证加减,针灸和复合行为疗法(生物反馈加松驰法)治疗IBS100例。药用:莲子肉9g,薏苡仁9g,砂仁6g、桔梗6g、白扁豆12g、茯苓15g、人参15g、甘草9g、白术20g、山药15g、白芍20g、陈皮15g、防风20g。辨证加减:腹痛甚白芍加倍,加延胡索12g;滑泻加煨诃子18g,炒升麻9g;泻不止,单用生山药(碾细)60g,生车前子30g,同煮作稠粥服,每日3次;便秘去山药、加郁李仁18g、火麻仁18g、肉丛蓉18g;腹胀纳差加厚朴9g、神曲12g。疗程6~8周。结果:临床治愈62例(62%),显效18例(18%),有效11例(11%),无效9例(9%),总有效率91%。尹玉兰等[18]将107例IBS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心理调节:饮食指导及对症治疗,治疗组(54例)按不同的中医证候分成不同的证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对应的中药汤剂,2组为疗程均为4周。脾虚湿盛型予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5g、扁豆12g、薏苡仁12g、厚朴10g、莲子肉9g、砂仁6g、桔梗6g、淮山药15g、炙甘草10g;肝郁脾虚型予痛泻要方加减:白芍30g、炒白术12g、防风10g、陈皮10g、香附10g、柴胡6g、党参12g、广木香10g、元胡15g、川楝子10g、生甘草5g;肝脾不和寒热夹杂型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党参20g、制半夏12g、干姜9g、黄芩6g、藿香10g、大腹皮10g、黄连3g、大枣15g、炙甘草9g;肝郁肠涩型用滋水清肝饮合增液汤加减:生地30g、当归15g、麦冬15g、玄参15g、白芍12g、丹皮10g、火麻仁30g、郁李仁15g、大黄10g、甘草10g、柴胡10g、太子参20g;脾肾阳虚型予附子理中汤加减:熟附子6g(先煎),党参20g、干姜9g、炙甘草9g、白术15g、厚朴10g、香附10g。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彭宏顺[19]从肝郁辨治肠易激综合征48例,药用柴胡10g、防风10g、陈皮10g、白术10g、白芍10g、川芎10g、桂枝6g、白蔻仁10g、木香6g、甘草6g;2周为1疗程。结果:痊愈75.0%(36/48),有效18.8%(9/48),无效6.2%(3/48),总有效率93.8%。

3 便秘型IBS中医药疗法

丁泳等[20]应用脾胃逍遥散治疗便秘型IBS64例,两组患者均在心理开导、饮食调整的基础上,对照组60例口服曲美布汀片,治疗组64例予自拟脾胃逍遥散:药物为柴胡10g、郁金10g、山栀子12g、白芍12g、白术12g、川楝子12g、延胡索12g、清半夏10g、厚朴15g、瓜萎仁12g、枳壳15g、甘草10g等。加减:兼肠胃积热者,加大黄(后下);兼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兼阴虚肠燥者,加生地黄、玄参、麦冬;兼阳虚者,加肉苁蓉、干姜。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76.63%(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比较,临床主要症状(腹痛、腹胀、便秘、焦虑、抑制)的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姚景濂[7]等应用活血化瘀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105例,对照组101例予口服西沙必利片治疗药学论文,治疗组105例予血府逐瘀口服液(吉林敖东延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由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赤芍、牛膝、柴胡、枳壳、桔梗、甘草等药物组成),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95.05%(P<0.05);两组平均医疗费用比较,治疗组105例与对照组101例分别为875.34元、1341.27元(P<0.05);2组随访期平均症状发生天数比较,治疗组105例与对照组101例随访期平均发生天数分别为16.44天、37.84天(P<0.05)。刘文华[21]应用六味安消胶囊合逍遥丸治疗便秘型IBS32例,对照组32例予口服西沙必利片,治疗组32例予六味安消胶囊(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每次5粒,每日3次;逍遥丸(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产),每次20粒,每日3次。7天为1疗程,3个疗程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68.75%(P<0.05),两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论文格式模板。曹曙光等[22]应用四磨汤治疗便秘型IBS;治疗组35例予四磨汤口服液(10ml/支,湖南益阳汉森制药有限公司产,批号:Z200225044),每次2支,每日3次。对照组30例予口服莫沙比利片,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腹痛、腹胀总有效率分别为65.7%、74.4%;对照组腹痛、腹胀总有效率分别为73.3%、70.0%(P>0.05);两组治疗前后IBS-C患者GVS(立位腹部平片肠道气体容积积分),相关症状比较;GVS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症状积分腹胀频率积分,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小结

中医学将IBS归属于“腹痛”、“泄泻”、“便秘”、“抑郁”等范畴,发病多因外感时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导致肝郁有气结,肝脾不和,从而导致肠道气化不利,传导失司。其病位虽在肠,但与肝脾诸脏关系密切,其中肝脾不和、肝郁脾虚是主要病机,也是临床最常见的证型。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但尚缺乏有力的循证医学依据。IBS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药学论文,很难用一种理论或学说以合理解释,胃肠平滑肌及控制其运动的有关神经激素,可能影响结肠功能和促发症状,文献中较重视精神因素及应激事件在该病发病中作用[23]。IBS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及饮食、心理调节等,其中药物治疗安全且有效的证据不多[24]。中医药在治疗疾病时,不是从单纯对抗的角度来解决问题,而是可能从整体上多靶点、多层次来发挥效应,因此在调整机体达成稳态的状况相对要慢[15]。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征和精髓,其强调对机体整体状况的认识和对全身阴阳平衡的调节,因此更适于IBS慢性疾病的治疗[14]。近年来对IBS等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治疗目标不仅是着眼于单纯“治愈”疾病本身,而是更注重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其发作的频率,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故按照常规进行疗效评定的同时,建立包括生活质量在内的多维疗效评定体系,提供中医对疾病生活质量影响的的证据[25]。由于IBS复发的因素较多,因此如何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防止其发生,以期达到最佳效果,将复发率降到最低,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许国铭,李石.现代消化病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860~861.

[2]潘国宗,鲁素彩,韩少梅.肠易激综合征症状学诊断标准的研究[J].中华内科学杂志,1999,38(2):81~84.

[3]詹丽杏,李兆申.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1177~1179.

[4]姚欣,杨云生,赵卡冰,等.罗马III标准研究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特点及亚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5):563~566.

[5]杨静,张声生.疏肝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9,17(1):29~31.

[6]苏冬梅,张声生,刘建平.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系统评价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4):468~471.

[7]姚景濂,葛秀群,张建中.活血化瘀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105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7,15(4):266~267.

[8]李永,王金录.综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8):1087~1088.

[9]谭慧珍,谢军,冯崇廉等.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6,14(3):147~149.

[10]YEO A, BOY DP, LUMSDENS, etal. Asslciation betweena functional polymorphism in the 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and diarhoea predominant irritablebowel synd rome in women[J]. Gut,2004,53:1452~1458.

[11]白立峰,孟雅哲.中医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25例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报,2002,12(17):11~12.

[12]周福生,吴文江,张庆宏.胃肠功能性疾病证型分布的统计分析[J].中华国际医学杂志,2002,2(5):438~442.

[13]王永炎,杜怀棠,田德禄.董建华医学文集(医论)[M].第1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7.

[14]Yuan R, Lin V.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anap-proach to scientific proofand clinical validation[J].Phar-macol Ther, 2000,86(2):191~198.

[15]高文艳,王长洪,林一帆,等.健脾调肝温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13~17.

[16]张声生,汪红兵,李振华,等.中医药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9~12.

[17]丁惠娟.护理干预配合愈肠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00例[J].四川中医,2007,25(6):109~110.

[18]尹玉兰,董明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1):37~38.

[19]彭宏顺.从肝郁辨治肠易激综合征4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7,15(14):275.

[20]丁泳,毛水泉.脾胃逍遥散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64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1):73~74.

[21]刘文华,六味安消胶囊合逍遥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3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5):306~207.

[22]曹曙光,王建嶂,蔡振寨,等.四磨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气体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94~96.

[23]危北海,张万岱,陈治水,等.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90~791.

[24]Hussain Z, Quigley EM.Systematic review: compleme mentaryand aleernative medicinc in the irritablebowel syndrome [J].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6,23(4):465~471.

[25]沈芸,蔡淦,孙旭,等.中药复方肠吉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随机对照观察[J].2003,23(11):823~825.

中药学研究论文范文2

1 医药档案的起源、形成与管理

1.1 医药档案的起源

出土卷于是出土医药档案的重要内容,其中以敦煌出土卷子数量居多,敦煌医学卷子的很大一部分保存收藏于海外。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内,发现了封存九百余年的近五万卷六朝和隋唐五代时期写录的卷子书籍,现称为“敦煌遗书”,其内容涉及我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是二十世纪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发现。这批珍贵文物在发现后不久即大量外流,其中以英人斯坦因和法人伯希和盗劫的卷子(今编号为s和p)最多,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院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医经残卷有十余卷,内容包括《内经》、《伤寒论》、《脉经》的片断及《玄感脉经》、《明堂五脏论》、《五脏论》和《平脉略》等。

针灸残卷有六卷,包括《新集备急灸经》和灸疗图等。

本草残卷有七卷,包括《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食疗本草》等。龙530卷,现藏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首残尾全,基本完整。《本草经集注》卷一,内容 包括弘景序、序例本文及陶注。抄写时间,一说据卷末所记为唐开元六年(718年);一说据不避唐讳及实物考证,为六朝写本。

医方残卷有三十余卷,共录方近千首。其中,有的题有书名,有的为唐人选录署名医家的医方,大多则不知书名及撰者。

藏医卷,是1983年罗秉芬和黄布凡编译出版的《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选编》,经藏医学家强巴赤列审订,内收敦煌石窟出土的用藏文抄写的四卷吐蕃时期的藏医文献。

2.3 以石刻为主的地面遗存的医药档案

石刻,是先在石头上写字再进行雕刻来传播知识的一种载体。在石头上刻字是原始人的一种风气,至今能见到的有石窟、摩崖石刻、石碑乃至庄重的“石经”。

龙门石窟现存窟龛2100多个,碑刻题记23600余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唐代书法家褚遂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魏碑和初唐楷书艺术的代表作品。窟群中的“药方洞”洞壁上载有治疗40余种疾病的民间验方,用药150余种。摩崖石刻也是传播医药知识的方法之一。位于广西桂林南溪山的刘仙岩上,以粗健的楷书,书刻了宋代宜和年间,当地防治岚瘴之气所致病的药方“养气汤方”的来源、组方、煮服法与治疗效果。石碑传播医药知识较多见,四川绵阳李杜祠的石碑上以隶书为主,书刻了汉代名医涪翁隐居涪水渔父村时曾用针石治病取效的情况。北宋医官王惟一为铸造针灸铜人模型,首先辑写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不久将它用清秀的楷书写刻于石碑上,内容含十二经、657个穴位,供后人抄录流传,洛阳兴国寺的一块石碑上,用楷书刻写了宋代无际禅师留传后代的“换骨丹”药方。由于石碑上的宇可以不断地拓片流传,故为后来印刷术的发明打下了基础。

2.4 以编研成果形式保存下来的医药档案

档案汇编虽不是档案原件,但由于是根据档案编研而成,因此可以与档案原件具有同等原始性意义,它们也可被列为直接遗存。

中药学研究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本文集止痛中药传统理论研究、现代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研究等药性相关文献于一体,是对历代止痛中药文献进行的一次大集结。文章采用拉网式搜索、穷竭式收集、主题式筛选的方式,在占有大量文献基础上,进行中药止痛机制的传统理论文献研究,分析各种因素的相关性,完善止痛中药的理论体系。

    止痛中药的应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它不仅能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疼痛病因,标本兼治,提高病愈率,特别对某些重度顽固性疼痛疗效卓着,体现出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因而受到历代医学家的重视。笔者经过广泛调查古今对止痛中药的研究概况,现归纳如下:

    1.关于止痛中药的传统理论研究

    止痛中药传统理论的原始记载,多见于历代诸家本草,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吴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中华本草》对历代本草进行了一次大集结,其中关于止痛中药的记载,散见于各类中药的文献中。这是迄今为止对止痛中药的传统理论最具权威性的总结。只因不是专门性的止痛中药文献专集,卷帙浩大,翻检不便,对止痛中药的研究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意义。《止痛本草》是一本集古今运用中药止痛药物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的专着,广泛搜集中药各种止痛药,分类进行各项研究,集中古今医家用药的理论、经验及现代药理研究,这不但可作为各种痛证辨证用药与专方专药的运用依据。而且对寻找研制各种止痛药也可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

    2.关于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

    关于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

    2.1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

    随着中西医学的相互渗透,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近二十年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杂志及《中华本草》《现代中药药理学》等文献进行普查,发现已有300余种中药被实验证实有镇痛作用。其中一部分药物是经古代本草文献明确记载有“止痛”功能者,如延胡索、吴茱萸、五灵脂、没药等。也有一部分是古代本草并未记载有“止痛”功能者,如灵芝、党参、海参、土茯苓、天竺黄等,是在实验研究中被发现有止痛作用。这说明止痛中药的筛选十分必要。对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有多方面的,如:①生物碱类镇痛活性成分的研究,延胡索乙素是生物碱的典型代表。吕富华在“延胡索的止痛作用的比较”一文中总结:“实验表明,延胡索总生物碱的镇痛效价为吗啡的40%,且镇痛作用乙素>丑素>甲素。”皂苷类镇痛活性成分,李小川在“怀牛膝总皂苷镇痛作用研究”一文中总结:“对怀牛膝总皂苷采用化学刺激、热刺激进行大、中、小3个剂量的镇痛实验观察,结果显示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作用与剂量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另据研究证实,人参皂苷、白芍总皂苷、柴胡皂苷等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⑧酚、酮、醛类镇痛活性成分,原田正敏“桂皮药理学研究”文中说:“桂枝醛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显着抑制作用”;末川在“生姜た关さざ药理学研究”文中说:“丹皮酚可使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减少,抑制率50%。”

    2.2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

    现代医学对止痛中药的镇痛机制做了大量研究,不仅找出了止痛中药的许多有效镇痛成分,而且也阐明了止痛中药的一些镇痛机制。吴承艳在“止痛中药的研究与思考”口文中,对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为6个方面:①中枢镇痛;②麻醉镇痛;③抗感染镇痛;④解热镇痛;⑤解痉镇痛;⑥抗凝镇痛。

    3.关于止痛中药临床应用的研究

    止痛中药临床应用的研究,以专着居多,如唐迎雪主编的《止痛中药临床应用》,收录止痛中药88味。对每一味药物的性味、归经、功能应用、用法用量、使用宜忌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表述,非常实用。张卓主编的《疼痛中药特效秘方大全》,董连荣主编的《古今止痛验方大全》螂则以止痛方剂为重点。在论文方面有:肖金撰写的“止痛方药的临床应用”,将止痛方剂分为:清热止痛方、祛瘀止痛方、温经止痛方、祛风除湿止痛方,亦是以方为主、以方带药的论述。王顺成撰文“痛症的病因病机与止痛中药的临床应用”,首先分析痛症的病因病机,然后将止痛中草药分为:解表止痛药、祛风湿止痛药、活血化瘀止痛药、行气止痛药、温里止痛药、麻醉止痛药、清热止痛药7大类。每类举出4~5味代表药物,论述其止痛功能与适应证吲。以上研究是以实用举要为主,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文献研究。

    还有一些关于古今名医治痛经验的评述:如赵天才等撰文“张仲景治痛十四法”,总结了张仲景治痛症的内治法与外治法。内治法包括:解表治痛法、散寒除湿治痛法、和解治痛法、表里双解治痛法、呕吐治痛法、攻下治痛法、温补治痛法、行气治痛法等。外治法包括了搐鼻治痛法、针刺治痛法等。该文对止痛的治疗法则及给药途径进行了发掘㈣。韩学杰等撰写“沈绍功教授痛症辨证论治经验”一文,对沈氏从医四十余年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辨证分为虚实、部位划分7类、病性分为寒热等思路与经验。

    4.关于毒剧止痛中药的研究

    止痛中药虽然毒性较大,但生物活性亦强,止痛效果好。若临床应用恰当,确能起沉疴顽疾。若用之失宜,则祸不旋踵。为了充分发挥毒剧止痛中药的独特疗效,防止毒副作用。很多医者对毒剧止痛中药的合理应用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研究。如唐迎雪的论文“毒剧止痛中药的合理应用体会”,总结出临床应用的几条原则,如:①宜于顽痛;②作用为主;③炮制得法;④合理配伍;⑤控制剂量;⑥选择剂型;⑦煎服相宜。该文对临床应用毒剧药物止痛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指导作用。朱建伟撰写“马钱子碱镇痛作用及其药效动力学研究”一文,认为马钱子碱具有肯定的镇痛作用,药效强度较高,维持时间较长。

    5.对止痛中药研究的动态综述

    吴承艳撰文“止痛中药的研究与思考”中,将该领域里的研究总结为4个方面:①古代文献对止痛中药的收录研究。②古代医家对止痛中药用药特点研究。③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④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吴氏在“对止痛中药研究的思考”这部分内容里,首先提出了“必须加强中医药文献的系统研究。”她说:“在大量的方剂文献中能寻找出有效的止痛中药。本草文献更是直接记载前人使用中药、研究中药的重要信息之源。因此进行中医方药文献的系统研究,对加快止痛中药的研究与开发起一定的重要作用”。吴氏之说确为真知灼见。

    6.对止痛中药药性理论的文献研究

中药学研究论文范文4

关键词:制药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

现代制药工程源自青霉素的发现和制造,发展至今,药物不仅帮助我们克服了疾病,同时也能使我们强身健体。药物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各国也将药物的研究放在重要的地位。而我国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起步晚,制药工程领域人才匮乏。因此,对制药工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1现状分析

1.1我国制药行业的现状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促使跨国制药公司正在进行一次世界范围内的结构调整,这给我国的制药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与挑战。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世界第二大OTC药物市场、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1]。然而,我国与世界制药强国比较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仿制药品多、生产成本高、科技含量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规模小、产业总体经济效益低下;药物创新研究投入不足,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够,学科带头人、企业家、管理人才缺乏[2]。因此我国制药业如何尽快缩小与世界先进企业的差距,提高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是十分迫切的问题。而大力培养高层次制药工程人才,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2我国制药人才培养现状 制药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极大地制约着医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制药业缺乏从事制药工程方面的高级专业技术和质量管理人才。在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着重工艺、轻工程、重设计、轻制造,重技术、轻质量管理等偏向,对工程化制药人才的培养相当薄弱。为解决医药产业面临的问题,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关键在于调整和加强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为制药业提供大批既懂制药技术、又懂工程,并擅长质量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2制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概况

2.1国外制药工程硕士培养概况 国外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教育起步较早,目前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实践等环节上也比较完善。纵观国外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发现,国外高等工程教育是在不断协调与政府、企业、社会诸方面关系中建立和完善起来的[3]。由于国情和教育基础情况的不同,国外的制药工程硕士教育经验,仅能为我国提供参考借鉴,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提高我国制药工程硕士教育培养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2.2我国制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概况 2009 年全国制药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招生,并且从2010年开始减少学术型硕士招生名额,最终使专业型与学术型硕士的比例达到7∶3[4]。但目前我国对如何培养制药工程硕士均处于探索阶段。制药工程作为新兴交叉整合学科,对人才的培养将任重而道远。

3我校制药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3.1培养目标与方式 我校对制药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学习年限为2年,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吸收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对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

3.2课程设置与专业实践 课程设置是保证全日制制药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基础。我校全日制制药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参照学术型硕士的设置框架,分为学位和选修课。开设应用型课程,压缩理论课学分,增加实践环节学分。

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我校为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如与制药企业包括青岛华仁、国风、黄海制药等,各大医院、研究所等单位建立联合培养模式,以上单位的研究几乎涵盖了药物研发的全过程,对制药行业所需专门人才进行针对性培养,着重培养如何解决该领域关键问题的人才。成立崂山药用植物园,让学生从中药的种植、采收、加工炮制、提取等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通过王春波教授的省级课题"牛蒡根的研究"所设计的综合实验[5],涉及包括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等多学科领域,并为牛蒡根制定山东省中药材部颁标准,填补国内中药材(牛蒡根)的质量标准体系的空白。

3.3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综合体现研究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学术水平,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体现学校的科研水平,是衡量研究生培养和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6]。我校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为将来能够从事技术应用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位论文选题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让学生独立完成论文,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1论文开题 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必须在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专业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公开进行开题报告,并由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评审。对于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选题在局部上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对论文质量进行评估:实用性、研究性、创造性。

3.3.2论文评阅及答辩 学位论文评阅人聘请本领域或相近领域具有应用研究经验的专家进行评阅,答辩委员会中至少有1名来自企业或应用研究部门的同行专家。确保更加客观、公正地检验学位论文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3.3.3论文质量监控措施 学位论文质量是制药工程硕士生培养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我校一直以来注重制药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环节,确保培养质量。为加强论文质量的考核和评价,在论文开题6个月后进行中期筛选。在完成学位论文后,实行"双盲"评审制度,采取预答辩制度。在论文答辩阶段,聘请2名本领域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评阅学位论文。至少聘请1名来自企业的同行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的成员。

4结论

要实现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制药工程硕士培养特色,主动适应行业与企业需求,完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制药工程硕士培养体系,培养制药行业与企业需要的专门人才,是制药工程硕士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国家创新型制药工程领域技术人才需求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孔学东,千荣富.中国医药产业的机遇、挑战及相应对策[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1,42(1):76-80.

[2]颜爱民,吴浩生,殷振林.中国制药业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7,7(5):801-802.

[3]张海英,汪航.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若干问题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8(5):63-68.

[4]昊斌,张乐乐.中美两国工程硕士生培养的比较与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1,(8):121-122.

中药学研究论文范文5

关键词: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

中医是我国特有的医疗技术,其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当前社会,中医技术沿用至今,具有较强的治疗效果,中医具有治本的功效,在医药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有时会结合中医药物,有效提高了治疗的效果。为了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发展,需要结合中药的药性理论,加强药性研究,应结合现代化的药性理论,这可以保证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结合现代化的研究技术以及设备,能更清楚的了解中药的有效成分,了解药物的药性,从而保证我国中药产品能尽快进入国际市场。

1、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范围及意义

为了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发展,必须对中药的药性进行细致的研究,了解中药的功能以及有效成分,在对中药进行研究时,主要是对其药性进行分析,这可以了解到药物发挥出的疗效,与作用。中药药性理论是指药性形成的机制以及运行的规律。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范围包括药物的性质、应用的规律,药性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的性质,也是指其四气、五味、归经、毒性等,本文主要是对中药药性的四气与五味进行研究,药性理论是中医通过长期的实践得出的,在用药治疗的过程中,分析了药物本身具有的性质以及达到的治疗效果。中药的药性是中医治疗的主要依据,在对中药的药性理论进行现代化的研究时,需要结合中医临床用药的治疗经验,还要结合现代化的技术,这可以保证中药的现代化发展。

2、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依据

中药药性理论与中医理论都是我国中医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中医也总结出了较多的经验,对中药的药性以及用药效果进行了总结,中医治疗需要有坚实的理论为基础,是建立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之上。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不同的病人对药物的反应有着差异性,在用药时,中医需要观察疗效,这有利于了解到中药的性质,可以总结出中医的药性理论,这对今后的治疗与用药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中药药性包括四气、五味等,在临床应用中,能了解到药物是否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可以实现对症下药。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理论的形成,也均来自于临床实践的总结。因此,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是以其临床实践为基础的。

中药药性理论的不断补充与完善,也有赖于中药的临床实践。因其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才使之逐步臻于完善。如“四气”理论,在《本经》中只有寒、热、温、凉四气,后又加上平性而称为五气,而后又在五气的基础上添加了“微”与“大”,使之进一步有了微温、大热、微寒、大寒等程度上的差异。五味也是如此,《本经》只有五味,后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又总结出了淡味、涩味等。可见,药性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也是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复杂、由片面到全面而逐步认识与深入发展的。

3、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实质及应用性

3.1临床研究的应用性

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指导性,在临床实践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在辨证选药时,大多根据药性理论来指导临床用药。说明药性理论研究,也要以指导临床用药为目的。如药性寒凉的药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药性温热的药可温里散寒,助阳回阳。辛味药能发散;甘味药能补益;咸味药能软坚等。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医家用药多以个人经验为主,定性强于定量,定性与定量均以个人经验为据,量效关系较为模糊,且笼统而随意性大。因此,我们可借鉴中药化学的研究,来认识中药的有效成分,并为其精确定性提供依据。

3.2炮制学研究的指导性

为了提供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等,也需在中药药性理论的指导下,按要求进行炮制,否则将会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如同为治疗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之补中益气汤,有的医生开方使用后有效,有的则疗效欠佳,有的甚至无效。究其原因,与未按药性理论要求对方中某些药物进行规范化炮制有直接关系。按照方中药物组成的药性,黄芪当用蜜炙,白术当用麸炒。因为生黄芪功在走表,透达肌肤,走而不守,具有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之功,为外科疮疡溃后托疮排脓生机之要药。而炙黄芪则重在走里,具有补益脾肺,益气生血之功,为常用的补虚益气之品。白术生用,功效重在燥湿利水,益气健脾,内含较多的挥发油,苍术醇、苍术酮,燥性较大,若经麸炒后,由于麸多孔,质松而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可以吸附部分挥发油,其燥性相对较低,所以临床多用炒白术。

3.3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方向性

在中药现代化研究过程中,当首先以药性理论的研究为基础与方向。如“四气”的实质就是需要认真考虑的药性理论研究方向,因为四气的研究也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许多学者从中药有效成分和中药药理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和资料,在某些方面也体现了“四气”的实质。有的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温热类药物所含生物活性成分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呼吸、循环、代谢系统的活动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并能为其提供营养物质或供给能量,从而显示出这类温热药物所具有的温热作用。如据药理研究证实,温热类药物的附子所含乌头原碱具有强心镇痛作用,中医所说的“亡阳虚脱证”,其表现形式主要为呼吸、循环衰竭,热量供应不足,故用具有强心镇痛作用的附子来回阳救逆。又如干姜含挥发油及姜辣素等成分,能兴奋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升高血压,促进消化液分泌,旺盛消化吸收功能,所以干姜能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温肺化饮,鉴于上述药性理论的指导,证实了附子、干姜这类温热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4、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医技术越来越高,对中药的应用越来越灵活,为了促进中医药事业更好的发展,并保证我国中药产品可以进入国际市场,相关研究人员需要对重要的药性理论进行现代化的研究,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还要结合以往的临床应用经验。在了解药物的药性后,可以做到对症下药,可以为用药提供理论指导,保证治疗的效果。做好对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化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的中医治疗水平,帮助患者更快的解除病痛。■

参考文献

[1]却翎,王Z,祁燕,宋娜丽,唐志国,包・照日格图.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概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06)

[2]王振国.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03)

中药学研究论文范文6

1.1炮制原理及炮制理论的研究炮制原理是指药物炮制的科学依据和药物炮制的作用,即探讨在一定工艺条件下,中药在炮制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因这些变化而产生的药理作用的改变和这些改变所产生的临床意义,从而对炮制方法做出一定的科学评价。可见,炮制原理的研究是炮制学研究的关键问题。

中药炮制在漫长的实践中,结合中医药的理论,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这些理论虽然不能作为定论,但大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因而探讨那些规律性的本质,不但有利于炮制原理的阐述,而且将指导炮制方法的改进及创新。

1.2文献整理及经验总结首先要搞清炮制的历史和现状。炮制的历史文献比较分散,现代的炮制经验多数是“师徒相传,口传心受”继承下来,各地遵循不一。每类炮制方法及每药的炮制方法的起源、发展和临床应用的关系更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其演变原因,找出其理论依据,探知其炮制目的所在,从中可以找出一些规律,提出科研思路,做到古为今用。因此,认真进行文献整理和经验总结,是开展炮制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工作。做这些工作时,应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

1.3炮制方法的研究中药的种类很多,品种繁杂,各地炮制方法也不一致。炮制工艺多属于手工作坊生产,尚难适应现今工业化的生产,因此研究炮制技术,改进炮制工艺是当务之急。在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很多新的科技成果又可供借鉴,在搞清炮制原理的基础上,以炮制过程的本质变化为核心,向炮制工艺的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最大限度的利用药材,充分发挥药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1.4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同一种饮片由于生产条件和环节不同,质量差异很大,直接影响疗效。当前用以控制饮片质量的标准是各省、市自治区制订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而规范中的标准多数是依据广大药工长期实践经验制订的,主要依据形态、色泽、质地、气味等感观来判断饮片的真伪优劣,比较模糊,不易掌握。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必须进行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首先要制订统一的炮制工艺及饮片的质量标准,然后应用现代科学手段逐步以客观化的指标感官控制的经验性指标加以结合,建立起更为合理的质量标准,以更好的控制饮片质量,确保临床用药的效果。

2研究方法

2.1应用文献学方法进行研究中药炮制源于古代,所以搞清炮制历史才能搞清炮制意图,才能有目的地研究各种炮制原理及其优点。历史上炮制技术变化很大,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尽合理的,也有误传误用的,现代使用的炮制方法并不完全正确,只根据现行经验进行研究,往往不能反映炮制的原来意图,得不到正确的结论。所以通过文献学研究手段,搞清炮制历史的原始意图、炮制方法及其变化,这是炮制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手段。

2.2应用实验药理学方法进行研究中药的临床研究由于受到复方用药和患者对象的制约,一般不易进行,加之很多中药化学成分研究还缺乏与药效的紧密联系,或者上属空白,因此开展实验药理学的研究是最现实的选择。应用实验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中药炮制,最好选用适合中医病理模型的方法和指标来进行。在化学成分不清的情况下,通过实验药理学的方法来研究炮制前后的生物活性变化,可达到控制炮制质量和指导工艺改革的目的。

2.3应用化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中药的疗效,是由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决定的。中药经过炮制后,所含的化学成分的性质和含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因而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发生相应的改变,可见,研究中药在炮制前后化学成分性质和含量的变化是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它的研究结果不但能阐明炮制原理,而且能指导炮制工艺的设计和改进,也是制订质量标准的依据。

2.4应用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进行研究中药炮制是为中医临床辨证治疗服务的,目的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药理学、化学等方法研究中药炮制的结果,最终也必须接受临床效果的检验。由于临床研究影响因素复杂,不可能用临床疗效指标作为炮制方法优选的手段,而往往都在各项研究指标比较成熟的条件下以临床疗效观察作为最后验证的手段。在炮制研究中,一定要注意同一药物不同炮制品的不同功效,并设法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阐明其科学性,切忌暂时说不清就轻率否定其炮制意义和作用的做法。

2.5应用多学科结合进行研究中药炮制是一门知识面比较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应尽可能借助其他有关学科的新技术、新成就,采取多学科的研究是开展中药炮制研究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叶定江.中药炮制原理研究和思路[J].中国中药杂志,1992,3:8

中药学研究论文范文7

浅析营销

中药的研究与开发 姜廷良

中药制剂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王大林,陆伟根,WANG Dalin,Lu Weigen

浅议中药药理学中的血液流变学 廖福龙,Liao Fulong

试论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 邱德有

人类疾病基因测序接近尾声开发利用基因信息成为焦点

发展中医药学面对的若干基本问题 陈蔚文,CHEN Weiwen

补肾益智方对老年性痴呆模型鼠NOS1表达的影响 王怀星,赖世隆,Wang Xuaixing,Lai Shilong

浅析中医与信息科学 任廷革,Ren Tingge

网上中医方剂信息分析处理系统 刘晓峰,Liu Xiaofeng

从专利保护的角度看中药新药研制的方法学 郑永峰,Zheng yongfeng

厚朴质量优化研究进展 斯金平,童再康,曾燕如,Si Jinpin,Tong Zaikang,Zeng Yanru

竹子在中医药和保健品开发中的潜力 张佐玉,张喜,Zhang Zuoyu,Zhang Xi

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的相关问题探讨 黄璐琦,李慧,陈京荔,Huang Luqi,Li Hui,Chen Jingli

现代中医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

中药现代化与中药新药研制的几点思考 饶品昌,李发昌,Rao Pinchang,Li Fachang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李泊溪,Li Boxi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高山林,Gao Shanlin

文化交流是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基础 门九章,Men Jiuzhang

云南中药材基地建设现状与产品开发前景分析 马敏象,彭靖里,Ma Minxiang,Peng Jingli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与中药现代化 赵宗江,张新雪

论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战略背景与目标——中药现代化产业推进战略的若干思考(一) 李泊溪

中药产业现代化过程中技术与管理的相互关系 周飞跃,唐五湘

值得关注的分离料学技术——逆流色谱技术 魏云,曹学丽

中药质量控制方法与策略 张子忠,梁鑫淼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 刘忠权,周材权,王义权,周开亚

丹参注射液主要成分的HPLC及LC-MS定性分析 施超欧,陶萍

野罂栗总生物碱及其单体的抗白三烯类作用 张海娟,张士贤,程桂芳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张勇忠,郑晓珂,毕跃峰,冯卫生,冀春茹

抗心律失常中药的电生理学研究近况 苗维纳

美国FDA《植物药品产业指南》的技术要求与我国中药新药技术要求的比较研究 王智民,任谦,叶祖光

浅谈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选择思路 熊维政,陈元宏

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 付建华,朱晓新,李连达

中国传统医学与西方替代医学的选择 诸国本

乳香炮制方法的改进 张雪菊

浅析西部天然药物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张仕元

按照GAP标准要求创建部级药源基地——天士力商洛丹参基地的调查 蒋传中,任强华

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王兵,姚玲,陈维国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佳途径 张韬

构筑交流平台 是幻想还是理想? 张志华,柳莎,许有玲,徐伟宣

药用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 涂洪斌,卫剑文,彭立胜,钟肖芬,杨文利,吴文言,徐安龙

中国新药研究开发与前景分析 陈平,何勤,王炜,颜胜利

依托资本市场促进医药产业腾飞 孙兵

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分析 曹进,饶毅,沈群,王义明,罗国安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徐青,肖红斌,梁鑫淼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杨光明,蔡宝昌,王明艳,潘扬

略谈中医理论创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关键问题分析 黎敬波,陈孝银

中医临床常用汤剂处方书写的国际标准化探讨 廖峻,唐允华,贲安,胡晓梅

试论中药材全息图谱质量评测人工智能系统构建 李萍,薛粲

浅析现代生物学研究方法及与中医药现代化的关系 余伯阳,严永清

地方病区与非病区土壤及药材中微量元素硒的测定 胡世林,杨连菊,冯学锋

中药壁虎现代研究进展 陈明,黄坚航

试论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意识 杨明,胡晓梅,卢强

浅析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郭凤莲

广东医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连载二) 陈建南,赖小平,刘东辉,袁建文

从日本津村株式会社的发展看我国中药产业面临的挑战 孙宪民,任平

中药的生产必须从源头抓起 刘广南

广东固"九五"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概况及"十五"发展思路 广东省科技厅

广州市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回顾与展望 林元和

广东医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连载一) 陈建南,赖小平,袁建文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模式的研究和应用——若干实质性问题的探讨(一) 谢培山

"一方"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现代化、产业化进程与思考 涂瑶生

论现代中药药理学的发展与评价体系 王建华,王汝俊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筛选中药创新药物 彭文烈,徐安龙

试从非线性视角看中医方剂实质 陈建南,赖小平,周华

试论广东省中医证候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 孙景波

试论新技术应用于中药制药工业的条件 药凤荷,李药兰

RAPD技术在干品中药材鉴别研究中的应用 王培训,李劲平,黄丰,周联,赖小平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 莫瑶江

北京、广州市场"洋中药"品种初步调查报告 赖小平,陈建南,刘中秋,黄晓丹,陈浩桉

建设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综述 陈伟

国家新药(中药)安全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的概述 王宁生,刘启德

第一军医大学中药新药研究实验室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中药系

广州医药集团技术创新体系与"十五"发展目标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白云山中药厂的现代化之路 广州白云山中药厂

一致医药集团的创业之路 深圳市一致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香雪药业的技术创新之路 宋力飞,刘乡乡,黄胜

丽珠医药集团的现代化之路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药材GAP基地建设概述 徐鸿华,丁平,刘军民,赖小平,陈建南,詹若挺

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职能目标及运作模式 徐建平,高晓玫

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应用中的工业工程技术问题 刘汉槎,金波

论中药工业中的中试放大验证 曹光明,俞子行

以数字模型对中药药效进行综合评价的意义和思考 赵玉男,邢东明,丁怡,杜力军,孙虹,史志红

生物技术在中医药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应用 陆茵,孙志广

建立中药小复方精选系统操作技术平台的基本构想 梁茂新

成方配伍的研究--中医处方用药的一个新思路 蒋永光,陈波,胡波,刘娟

中药川芎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的建立及其在药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蔡宝昌,潘扬,王天山,杨光明,周厚成

试论中药提取物的产业化趋势 万德光,裴瑾

中药分子药性学的进展 王米渠,许锦文

麝资源保护与利用方法初探 贾谦,杜艳艳,周青,黄建华,孟智斌

中药秦艽及其可持续利用途径研究 吴兴海,黄馨慧,王喆之

中药材GAP实施的国内外比较与相关基地建设问题 蔺海明

GAP药源基地三维管理初探 王敬民,卫新荣,郝臣

中医药在澳大利亚的市场发展战略 郭治昕,罗瑞芝

实施中药现代化计划做大做强陕西中药科技产业 张积耀

中药制药工程理论研究与实践 曹光明

影响和提高中药临床疗效的几个关键问题 梁茂新,刘杰

中医药相关数据库建设 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高分子材料在现代中药中的应用 刘海岛,丁怡,邢东明,杜力军

中药指纹图谱与全面质量管理 曹进,王义明,罗国安,李萌葆

中药石韦的生药学研究 石建功,马辰,杨永春,宋万志

中药材质量控制方法体系探讨 李萍,徐珞珊

指纹图谱的化学模式识别分析--若干实质性问题的探讨(三) 梁逸曾,谢培山

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单体化合物 王倩,汪海

超声提取与常规提取对部分中药碱类成分提出率的比较 郭孝武

中药超微粉碎研究进展与思考 胡学军,蔡光先,杨永华,郑爱华

新技术在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中的应用 陈培胜,刘法锦,郭用庄

勉县天麻发展前景之管见 孙振民

开拓、创新,进一步推动中药学科和产业发展——本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纪要

关于中药现代化第二阶段发展目标任务的思考 邹健强

借鉴国际传统药物发展经验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 姚新生

中药传统技术的现代研究与保护 罗佳波

试论量子理论与中医药现代化 王巍

浅析含有毒中药材的中药新药的技术审评 何燕萍

关于目前中药新药注册管理及技术审评思考 王嘉仡

新世纪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前瞻 李楚源,贝伟剑,彭文烈,徐安龙

试论藏药的研究开发及现状分析 刘卫建,谭锐

信息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 程翼宇,瞿海斌

受体技术与中药研究 王秀坤,李家实

对速释、缓释制剂的药代动力学试验思考要点 程鲁榕

中医药实验室规范化操作规程(SOP)工程建设 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血清药理学、血清化学和中药药代动力学 潘卫松,刘美凤,石钺,邢东明,杜力军,何希辉,张宏印

中医药古代文献资源系统研究开发工程 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超声技术在提取中药碱类成分中的应用 郭孝武

HPLC法测定麝香保心片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 王建新,宋英,周小初,黄大唯,宋崎

浅谈GAP药源基地的组织运行机制 熊开鹏,高鑫,叶有禄

茯苓规范化种植及产业化发展对策 王克勤,方红,苏玮,傅杰,邓芬

中医中药在墨西哥 沈泉源

日本传统医药现状考察——兼论对中药现代化的一些启示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

中医辨证论治的数学表达 孟凯韬

论中医诊治非典型肺炎 邓铁涛,邱仕君,邹旭

中医药预防非典型肺炎在于除湿化浊 周鹰

中医辅助诊疗系统的研制 徐元景,牛欣

中医数字舌图的信息处理及其应用 梁嵘

中医脾胃方配伍规律的数据挖掘试验 蒋永光,李力,李认书,李慧琴,陈波

探索中医药优势疾病谱 石圣洪,郑小燕,王宗勤

生物碱的超临界流体萃取研究进展 张涛,蔡建国

中药毒性理论及研究进展 刘树民,罗明媚,李玉洁

根癌农杆菌对云南红豆杉原生质体的转化 罗建平,姜绍通,潘丽军

大枣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分子量的测定 杨云,李振国,孟江,苗明三,魏红

中药质量控制的发展趋势 谢培山

中药饮片质量规范研究概论 程国樑,张瑶华,徐徕

试论我国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的运营模式 张明,钟国跃,马开森,丁季春

中药学研究论文范文8

关键词:临床中药学;标准用药;发展趋势;用药规律

引言

临床中药学指的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将临床用药作为核心,对于中药辩证用药理论和应用规律进行不断研究的一项学科,重点在于科学的阐述中药基本理论,深入研究中药在防治疾病以及康复保健中所产生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安全并且合理的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国务院早期颁发国家中长期科学以及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表明了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思路,需要提高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将中医药推向现代化以及国家化。临床中药学的发展需要将自主创新、支撑发展以及引领未来作为指引,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和现代多学科的融合,将中药基础理论以及中药临床应用开展积极的推动,使其在传统医学领域中得到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地位[1]。

1临床中药学在发展期间的机遇

临床中药学和临床药学比较,在发展中显著滞后,目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是现在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广泛,这也要求临床中药学需要得到快速的发展,因为临床中药学现在依旧处于起步阶段,所以需要提高对临床中药发展趋势的研究和总结,明确临床中药学发展的方向与思路,不但有利于临床中药学的发展,还可以将其进一步进行推广。中药在我们国家已经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早在神农尝百草到现在,我们国家出现了许多的中药学大师,包括孙思邈、扁鹊、李时珍、华佗以及张仲景等,每一位名医都为中药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编写了书籍。近代我们国家为了将中医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创建了一系列中医改革措施,临床中药学将中医药理作为指导,将患者作为对象,探究中医辩证实质和中药四气五味归经的关系。临床中药学存在理论性一面,理论中理、法、方和药为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整个中医学学科中的核心内容,此外,临床中药学的研究目的为中药在实际应用中怎样应用,所以其自身归属于临床范畴中,和临床医学不可分割。临床中药学需要对药物进行研究,但是也无法摆脱医学范畴,此外临床中药学也需要基础理论,但是也离不开临床实践,我们现今对于中药学的药化以及药理研究需要借助于中药学支持,否则无法体现中医本身特色,临床中药学属于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属于中医专业中的骨干,所谓用药如用兵,医生如果不了解药性,无法做到合理用药,又何以为医[2]。临床中药学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在重视对古代本草文献研究的前提上,不可以忽略国内外现代文献,从而充分体现时代用药特点。

2临床中药学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我们国家的中草药数量早在汉朝到清朝的历史记载中增加了2000多种,扩充药物属于一项十分缓慢的过程,大多数中药通过漫长的临床应用才可以被记录在史册中,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对于中医药的重视程度提高,到1977年我们国家记载中药达到5000多种,到了现在中药数量高达一万多种,不到200年的时间中,中药数量相比增多了7000多种,如此快速的增长速度令人瞠目结舌,虽然属于好事,但是我们国家中医需要大量临床实践,但是目前这7000多种药物在理论上无法被彻底融入到疾病的药物质量中,造成中药数量和中医实际应用数量出现严重失调。临床中药学的发展中比较欠缺的为中药理论方面的知识,最近几十年以来,通过试验研究了中药的配伍、炮制、四气五味、十九畏、十八反以及归经等,但是依旧没有突破性进展,我们国家古代早在黄帝内经中对于人体的认知方式和现在科学体系存在极大的区别,同时中医理论顺着我们国家先民对人体认知独特方式得到延续,这就造成大部分中医理论不适用于现代人体科学理论,十九畏、归经以及十八反中很多内容是现在不可以用科学进行解释的,但是在临床中上述无法解释的中药学理论却可以被证实,这也属于外国人将中医作为伪科学的因素之一,但是我们需要了解科学无法解释不表示属于伪科学,也许只是因为现在科学水平无法达到可以解释上述现象的标准。中医学和西医药学存在极大的差异,仅仅单独研究某一种药材毫无用处,研究需要从中药学的配伍机理着手,但是现在想要了解中药学中大多数复方科学化需要较长时间[3]。在新时期,临床中药学得到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虽然我们国家在临床中药学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基础,但从长远来看,临床中药的发展正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临床中医学的延伸、临床中药学概念界定不清晰、临床中药学的发展不受重视等。

3临床中药学的发展趋势

目前对临床中药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具体包括药物代谢问题、不良反应、药物原理、治疗效果和药效研究等各个方面,新时期临床中药学的研究和发展需要引起重视,将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得到有效的控制。现在中药学最欠缺的为人才,由于老一代中药学研究者相继垂暮,我们国家临床中药学研究所面临重大危机,虽然国家始终全力支持中药学研究与发展,但是很多医药人才还是会优先选择上升途径比较快的西医,对于需要数十年如一日进行研究的中药学药理工作不感兴趣,这属于我们国家中医学中的最大弊端[4]。因此需要培养一批热爱中药学,想要将其发扬光大的研究人才,为临床中医学注入新鲜血液,培养可以从事新时代临床诊疗工作,还可以研究相关中药学理论知识的人才,使临床中药学能够继续发展。现在临床中药学的体系不断建设,我们国家中药学如果想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成立专属于自己的中药学体系,使其不再成为外界严重的伪科学,将临床中药学成为一门真正科学性的临床研究体系,不但需要建立体系,还需要扩大中药药性以及药理临床实验研究,并且与西医相互融合,包括靛玉红、川芎嗪、糠米、青蒿素、鱼腥草素以及丹参酮等都属于临床中药学前提下采取西方医学提纯技术制作而成的一类有效药物,在未来会有更多药物出现,也是临床中药学发展的重要方向[5]。临床中药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代表了中药学在改革过程中的一个具体方向。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应重视临床中药学的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采取合理措施,不仅要重视临床中医学人才队伍的建设,也要加强自身体系建设,不断扩展临床中药的研究范围,以保证临床中药学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

4结论

临床中药学学科的未来发展应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中药文献整理的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中药药效、作用机理、体内代谢的研究,中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用药规律的研究,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民间医药的发掘与研究,中药标准体系的研究,多学科、多部门的联合研究。从全局角度,使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得以持续发展,与时俱进,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临床中药学具有非常美好的发展前景,由于我们国家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医属于我们国家的骄傲也会随之发展,奉献更多的中医智慧,使全国人民受益,临床中药学属于中医的关键组成部分,未来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参考文献

[1]李庆生.临床中药学应当坚持医药结合全方位发展-关于临床中药学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天津中医药,2016,5(9):30.

[2]钟赣生,翟双庆,高学敏,等.探索中药学基本功训练模式的构想[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0(11):765-767.

[3]张冰,吴嘉瑞,林志建.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临床中药学科建设思考与展望[A].2013第六次临床中药学学术年会暨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3,5(2):88.

[4]陈晓阳,李晟,秦莉花,等.对“临床中药学”教材编写的思考与建议[A].2013第六次临床中药学学术年会暨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3,1(10):209-210.

中药学研究论文范文9

关键词:专业学位 药学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基金项目: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10YJX007);河南中医学院2011年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2011JX26)

作者简介:李晓坤(1979-),女,河南新乡人,讲师,从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冯卫生,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河南中医学院是我国开展药学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先行者之一。2010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我校被授权开展药学(代码105500)、中药学(代码105600)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并于2011年开始正式招生。药学、中药学专业学位是一种新的学位类型,培养模式的制定是实现其教学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完成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和进行培养工作的主要依据。为加强药学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探索其培养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根据国务院学位办[2011]34号文件中下达的“药学、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内容,同时结合目前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

1 总体思想、培养思路和培养目标

1.1 总体思想

以培养适应我国创新型、复合型药学专业人才为目标,紧紧抓住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通过统筹规划,优化结构,健全机制,创新模式,积极发展药学类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大力推动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药学类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更好地服务国家、河南的经济发展。

1.2 培养思路

紧紧抓住国家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将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性学位人才培养置于同等重要位置,整合并合理配置药学院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药学院实习就业基地较多的综合优势和学科特色,使药学类专业学位教育人才培养层次更加完善[1]。

转变观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目标,不断深化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完善专业学位的保障机制,注重提高培养质量;优化论文设计及实践内容,着重完善实践培养体系;创新培养模式,突出自身特色;适应社会需求,强化职业导向。

1.3 培养目标

加大应用型药学人才的培养力度,逐步增加专业学位硕士生所占比例,使药学专业学位教育体系不断完善[2];逐步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力争做到我校药学类研究生教育变为学术型人才及应用型人才培养。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1建造药学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新模式

转变传统办学观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大人才类型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大人才类型和专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动药学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型,逐步加强与大型医药企业、医药管理机构等单位建立实质性的联合培养机制,积极构建药学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模式,搭建较好的合作培养平台[2]。教师构成、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教学过程等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实施。

培养环节中突出实践教学,时间上保证不少于一年的实践教学,同时加大实践教学学分比重。并对以往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坚持让学生到生产科研一线,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管理、考核和评价,以保证实践培养的质量。使学生掌握药学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胜任本领域的实际工作。

2.2 构建药学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需要反映药学相关领域对药学人才的能力与素养要求,我们将以药学一线应用为导向,以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需求内容为目标,以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提高为核心,将学校培养机构、行业单位和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有机结合在一起。目前,药学院冯卫生院长已被聘请为全国高等院校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参与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材建设工作。

教学方式也要着重强调实践教学。药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参加药厂、药物研究所、药物流通等环节的实习,具体安排可与专业学习、毕业课题研究结合起来,时间不少于2年;以上培养环节均需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2.3 制定专业学位的硕士学位申请要求以及培养考核办法

药学类专业学位申请硕士学位标准,须注重其在应用方面的导向性,论文形式可不局限于研究型论文。并鼓励学位论文选题要紧密结合药学及相关领域科技转化、注册与申报、生产与技改、推广与流通、药学服务及药品监管等实际问题,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学位论文可以是针对药学实践领域具有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专题研究等,重在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个人能力;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或社会实践,并有明确的应用价值;可采用多样的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并应有行业内实践领域的专家担任答辩成员。

3 鼓励采用“双导师制”的师资队伍

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采用培养单位与实践部门合作培养的模式。建议鼓励采取双导师制,即在校内和实践单位分别聘任研究生指导教师。校内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课程学习和培养全过程协调,实践单位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实践活动,校内导师与实践单位导师按照集体培养的方式,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以及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培养计划,定期检查实施情况。导师由培养单位相关学科和实践部门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应行政职务人员担任。药学院计划与已有的实习就业基地合作,通过与主导企业进行合作办学、订单定向培养、双导师制等校企合作方式,积极鼓励行业参与专业学位教育,使校企真正成为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共同体。

4 探索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新机制

管理机构要转变观念,加强对专业学位教育工作指导,规范工作程序,探索药学类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新机制。注重分类管理和指导,制定专业学位的培养标准,同时建立有助于培养的教学、管理和组织机构,探索建设专业学位导师的科研教学评价标准,加大投入,统筹教学和研究资源,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及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奖助贷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把专业学位毕业生纳入与学术型研究生相同的就业政策范畴,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5 结语

目前,我校药学类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处于初始阶段。我们将发挥学术型学位已有的办学优势,改变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学术化倾向,推进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探索符合药学类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规律的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及保障体系和办学管理体制,促进专业学位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