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货币银行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4-30 02:43:04

货币银行学论文

货币银行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电子货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述评

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6-0038-02

一、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

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货币发行主体地位

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虽然对经营信用卡业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对诸如公交卡、校园卡、VIP卡、优惠卡、打折卡、会员卡等其他类型的电子货币并没有作出一个明确、清晰的界定。当前电子货币发行主体主要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有是一些特别发行公司的非银行机构(如维萨和国际信用卡组织),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的多元化使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地位受到了挑战。另一种观点恰恰相反,认为目前发行的所谓电子货币其实是现金替代物,这种形式的电子货币发行对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权不会造成冲击。“对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权形成真正冲击的是可以无限背书的电子本票和电子支票,一旦技术成熟,这种形式的电子货币将彻底颠覆央行货币发行的垄断。”

(二)铸币税收入的流失

学者们普遍认为电子货币对铸币税存在着影响。如张成虎基于电子货币的发行冲击了央行货币发行主体地位这样的认识,认为目前电子货币主要由银行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机构发行,对于发行纸币的中央银行来说,意味着其铸币税的流失。尹龙持与之大致相同的观点,认为铸币税“受影响程度与中央银行在竞争发行中的地位、通货使用的范围相关。中央银行发行的电子货币竞争力越弱、现金使用的范围越大,铸币税减少的程度就严重。”而梁立俊从电子货币不会对央行货币发行主体地位带来冲击的理论前提出发,认为商业银行通过资产增加发行电子货币,如果这种电子货币在支付过程中不是同步结算,从支付到结算的时段内,这种电子货币充当了货币的职能,商业银行在发行这种电子货币的过程中获得了铸币税收入。

(三)金融体系的监管功能

科技进步使得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入到货币创造的行列,更加混淆了它和商业银行之间本来就模糊不清的界限,也迫使中央银行重视和加强对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

但是对电子货币,尤其是电子现金发行主体的认定和监管问题会使得中央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由于中央银行对电子货币发行权的非垄断降低了其金融调控的能力,故中央银行希望采取措施加强对电子货币发行的控制权。”“另一方面,如果这样,其结果必然会挫伤民间发行主体推动电子货币运用的积极性,阻碍电子货币的发展。”所以,央行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有效地对金融体系进行监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发现,学者们更多的还是从宏观上对电子货币作出一般性分析,对电子货币的界定也只是停留在传统的狭义的电子货币,还没有深入实践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比如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上虚拟货币的出现对中央银行及其货币政策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有效地消解这些影响?学者们对此深入的探讨不多。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影响

赵家敏教授认为:“电子货币可以产生货币创造,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但会受到制约被限制在一定程度”。他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模型的分析认为“普及电子货币和电子结算技术可达到降低货币需求余额的效果。”

唐平认为在普及电子货币初期,由于现金还不能完全被银行存款替代,rr(支票存款法定准备金率)、rr1(非交易存款法定准备金率)、e(银行超额准备金率)、t(非交易存款与支票存款的比率)的变化幅度要大过c(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的变化幅度,这时乘数有变小的趋势。乘数m的变小说明在中央银行改变相同基础货币供应量时,社会创造的狭义供应量M1会变小。在电子货币流通和使用后,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和变现能力增强,货币周转周期将大大缩短。因此,在短期内,人们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预留的货币量占实际收人的比例将减少。

(二)对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工具的影响

刘自强等人认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一般是使用M1和M2,但由于电子货币的发行不是集中的和一次性的,而是分散的和连续性的,这就使货币总量的测算变得十分困难。而对于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而言,最常用的是公开市场操作,但由于电子货币多由私人发行,因此损失了铸币收入的中央银行就可能会面临缺乏足够的资产来进行大规模货币吞吐操作的问题。

(三)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李成等人认为电子货币的出现和发展使中央银行依靠这些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受到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网络银行中涉及存款准备金的资产负债业务的比重不断下降,在纯网络银行中这一比重已接近50%,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作用力度大大下降;第二,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增发电子货币规避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以缩减信贷规模的制度约束;第三,电子货币使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大量缩减,很有可能使中央银行因缺乏足够的资产负债而不能适时进行大规模货币吞吐操作,从而减弱公开市场操作的时效性和灵活性。

应该说我国学者在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方面的研究是较为深刻,但是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一,提出问题有余,解决问题不足。学者们对电子货币的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如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影响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等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并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但对于如何有效地解决或规避这些问题的策略分析稍显不足,即使有学者论及了这些问题,也只是概括性的、宏观的,缺乏详细而有针对性的论述。其二,宏观理论研究有余,实证性研究不足。目前,我国学界对于电子货币给货币政策带来挑战的研究主要为学究式的,从抽象的理论泛泛而谈的研究不少,能立足国内现状做调查研究的可谓凤毛麟角,因而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就在打折扣。鉴于此,如何立足于国内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发展现状,将电子货币理论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应对电子货币挑战的具体策略,将是学者们下一步研究的重心。

参考文献:

[1]李成,刘社芳.电子货币发展带来的制度挑战与思考[J].上海金融,2004(6):52―54

[2]梁立俊.商业银行电子货币发行影响央行货币发行权的会计分析[J].上海金融,2006(11):14~17

[3]盛昭瀚,蒋德鹏.演化经济学[M]一上海:上海二联书店.2002

[4]张成虎.网络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78

[5]尹龙.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0(4):34―4l

[6]劳平.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职能的冲击[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26一13l,137

[7]杨青.电子金融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33

货币银行学论文范文2

怀集一中龙川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识记金融、金融机构、银行的基本含义;

2能力要求:理解银行经营存款、贷款、汇兑业务;银行是充当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觉悟要求: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近代银行同旧银行的本质区别,认识到银行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教学重点:银行的含义

教学难点:银行的含义

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CAI多媒体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说到银行,同学们可能并不感到陌生,能否举出我国有哪些银行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我国有各行各类的银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每一类银行的具体作用又有所不同,要了解银行的作用,首先就要从银行的产生说起。

第六课银行和储蓄者(CAI)

第一节我国的银行(CAI)

一银行的产生(CAI)

(学生阅读课文回答):什么是金融、金融机构?(CAI)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授):在市场经济中,一些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善于生产和经营,积累了大量的钱(货币),暂时用不着;而另外一方面,一些生产者和经营者可能需要扩大生产规模而发生资金短缺。这就出现资金短缺者向资金多余者借款的现象,即需要资金的融通。

1金融和金融机构(CAI)

(1)金融的含义:资金的融通(CAI)

(2)金融机构的含义:资金融通的中介机构(CAI)

(教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的种类、规模也日益增加和发展。在金融业中,专门从事货币的投放和回笼,货币收支的组织和管理,使货币在不同所有者之间借入和贷出的主要机构,就是银行。所以,

2银行是主要的金融机构(CAI)

除此以外,其他非银行机构也承担着各种资金融通业务,和银行共同构成国家的金融体系。如图示:

金融——金融机构——{银行金融体系}(CAI)

非银行金融机构

3银行的产生——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CAI)

(学生阅读课文回答):银行和的产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授):

(讨论):从业务上看,银行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什么?(见课文“想一想”):

(学生讨论):略

(教师归纳):当货币兑换发展到兼管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款等到业务时,银行就出现了。所以,银行主要是经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银行一方面帮助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成为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中介;另一方面,它又充当支付中介。因此,银行起到信用中介作用。

所谓信用,是指商品买卖中的延期付款、赊销或预付款以及货币的借贷行为。而货币的借贷关系,就称之为信贷。

(学生阅读课文回答):

银行的含义是什么?(CAI)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

4银行的含义: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CAI)

正确理解银行的含义要把握三点:

第一,银行是金融机构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银行是从事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第三,建立银行必须依照法律规定。

(讨论):金融机构就是银行。

(学生讨论):略

(教师分析归纳):第一,金融是资金的融通,资金融通的中介机构称为金融机构。它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二,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是最主要的金融机构。

第三,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由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它金融机构组成。因此,不能把金融机构等同于银行。

(课后小结):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起信用中介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它的职能和作用将日益显示出来。

(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金融是指

A商业银行B资金的融通

C从事货币借贷的中介机构D资金的流通

2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定阶段”指的是

A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B货币兑换业的出现

C当货币兑换业发展到兼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业务时

D当货币兑换业发展到兼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款等业务时

3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

A借贷中介B支付中介

C汇款中介D信用中介

4现代银行是指

A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企业

B专门从事经营货币信贷的业务的金融机构

C专门从事经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款等业务的金融机构

D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银行的业务范围有

A从事货币兑换

B经营存款、放款

C从事货币的投放和回笼

D货币收支的组织和管理

2现代银行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A货币兑换业的出现

B反封建性质的高利贷银行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

货币银行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王 货币主张理论 道光萧条

在清朝的嘉庆十三年(1808)到道光三十年(1850)间,我国曾经历过一场由白银外流与银贵钱贱两大问题构成的严重的货币危机。这场货币危机引发了当时经世学者对于其成因及解决办法的诸多争议。本文将要着重介绍的王就是其中的一位。

王(公元1786-1843年),原名仲,字子兼、亮生,江苏吴县人。他前后写了诸多主张行钞的论著。道光八年写成《钞币刍言》,于十一年刊行,还有《钱币刍言续刻》、《钱币刍言再续》问世,真正使他名噪一时的还是他在《钱币刍言》中对于货币理论与政策的阐发。

对嘉道年间的货币危机和社会萧条剖析

19世纪上半叶伊始,中国在18世纪一直保持的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突然之间急转直下,开始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这时期的经济衰退始于道光时期,故吴承明将它称之为“道光萧条”。

关于这次衰退的成因,经济史学界存在着广泛的争论,笔者认为比较具有说服力的是林满红(1993)的观点,她认为这场衰退根源于当时的货币危机,而货币危机的爆发则是由于世界白银供给减少的大环境下,鸦片输入造成的中国白银外流通过清廷当时的银铜复本位体制进行传导,最终使得经济中流通的货币大量减少所造成的长期通货紧缩所致。根据林满红先生的论述,笔者整理列述如下:

19世纪上半叶,作为白银主产地的拉丁美洲爆发了独立运动,世界白银供给大幅下降。这影响到了以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许多国家,其中也包括中国。拉美独立运动所造成的白银减产,一方面使得外国市场对中国白银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使得外国市场对中国白银供给增加率的减少,中国传统的出超产业如茶、丝等“吸银”能力下降,两者共同造成了嘉道年间巨大的贸易逆差和白银外流问题。白银的大量减少使得银和铜的比价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就是普遍发生的“银贵钱贱”现象。而在当时的银铜复本位制度下,由于不存在固定的比价关系,“格雷欣法则”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不起作用。因此,当白银的供给减少时,白银相对价格攀升导致以白银衡量的铜钱的开采、铸造、运输成本上升,这使得铜钱的供给减少。在19 世纪上半叶,在货币体系中存在大量的私票,这些私票大都以白银和铜钱作为准备。19 世纪以前,经济繁荣,货币乘数放大,私票的发行额也增大了。到了19 世纪上半期,随着流通中作为货币的白银和铜钱的收缩,作为准备金的白银和铜钱也随之收缩,于是货币乘数变小,导致私票的发行额下降,这也促使总货币供给减少。

由以上论述可以发现,当时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流通中的货币不足。货币危机通过银铜复本位制的传导,造成了更为严重的社会后果:社会购买力的下降。由于白银升值,纳税人出售农产品以换回银两缴纳赋税,虽然名义税率没有提高,但是实际税负增加了33%到64%,其结果是加速了大量自耕农和小土地所有者的破产。物价下跌。小商人主要依靠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之间的利差和扩大销售数量来经营,物价的下跌使得商人的盈利空间减少。在大多数情况下,批发交易用银,零售交易用钱,因此小商人受到银钱比价上涨的直接冲击。大量的手工业者也是如此。于是经济中出现了大量破产的小商人与失业的手工业者。政府财政危机。道光二十九年(1849),清政府岁入37000019 两白银,岁出36443909 两白银,仅仅结余556109 两白银,几十万两白银的结余对于庞大的清帝国而言无疑少的可怜。事实上,清政府在这一时期不得不通过出卖官爵典封的办法来增加收入。在当时各省地方官吏中,由捐纳而为道府州县的“已居天下十分之半”。

王的货币主张的主要内容

(一)王的货币主张理论的出发点

王在《钱钞议》中,一开始就提出了“足君尤先”论,作为他行钞主张的出发点。他认为:“必君足而后民足,犹父母富而子孙亦免于贫焉。夫欲足民,莫如重农务穑,欲足君莫如操货币之权。”由此可见,王认为君足与民足之间应该首先满足前者,只有君足,才能施行善政,使民亦足。而欲使君足,则“莫如操货币之权”,也就是行钞。由此可知,“足君”的办法是行钞,行钞则能使国家君主操不涸之财源,其认为发钞措施是解决清王朝拮据的“第一策”。

(二)否定货币的价值

王从银钞皆“饥不可食,寒不可衣”这一点认定“银钞皆同”,反对“钞虚银实”论,否定金属货币和纸币的区别,也即否定了货币内在的价值基础和纸币兑换的必要性。如他说:“至谓钞虚而银实,则甚不然。若行钞,则竞以之代银代钱矣,尚得谓之虚乎?”。但他还是不否定商品价值,也承认商品的等价交换原则。他说:“若稍物之本质,青隆悬殊,刻以贵物易隆物,必贵者少而陇者多,适得其平”。

(三)保持币值稳定性的方法途径

王主张发行不兑现纸钞时,认为只要充分运用封建国家的权势和对发行的纸钞收敛有术,就可充分保持不兑现纸钞的币值稳定。他说:“国家之行钞,与富家之出钱票亦异。国家有权势以行之,而富家无权势,故钱票有亏空而行钞无亏空也。百姓信国家之行钞必万倍于信富家之钱票矣。若谓民乐用钱票,反不乐行钞,则是王者之尊崇,反不敌一富家之权势,岂有此不通之情理哉?”;“钞直有一定,商贾不得低昂之”。

(四)行钞的详细方法

钞分七等:从一贯到千贯(《钞币刍言》至五千贯)。造钞必特选佳纸,并禁民间买卖此纸。钞上写格言。最大钞一尺高,二、三丈宽,装成手卷形式。最小钞一尺见方。多加印信,严禁伪造,分省流通,随处立辨抄之人。钱粮关税一律收钞,一贯以下征钱。小钞昏暗者于收回时焚毁。

钱分三等:当百、当十、当一。当百钱约费工本九十余文,当十钱约费工本九文。

用钞倍价收民间铜器铸钱。禁止铜器买卖和铜器铺。设官铜铺打造乐器、锁、钮以便民用。

将钞票、大钱发于钱庄,禁止其再出会票、钱票。令钱庄凭钞收银,以一分之利给钱庄。另外,百姓交银易钞,一年以内来易的也给以一分之利,二年以内的改为五厘,二年以外的照时价不加。

(五)王对于通货膨胀的考虑

王主张的是一种无限制发钞的货币政策,其实就是封建政府敛财的工具。但实际上他对于纸币的发行限制也做了许多非常有益的探讨,虽然不成体系并有前后矛盾之嫌,但是起码说明他对于限制纸币的发行量是有自己的考虑在里面的,并不可用“滥发纸币搜刮民财”来全盘否定。如“造钞之数当使足以尽易天下百姓家之银而止,未可悬拟”,“若论国用,则当如《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使国家常有三十年之蓄可也”。

对王货币主张理论的经济学分析

嘉道年间之所以发生萧条根源其实就在于经济中的货币减少而导致的货币危机,而王提出的钞钱并行的货币体系是否能够运行良好,并有效地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这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政府是否具有足够的信用以及强制力能够顺利推动纸币的普及;二是人民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本文引入Friedman的“愚弄”模型通过修正来分析这一问题。

假设这一时期政府有且仅有两个目标:扩大经济中的产出(就业)、控制通货膨胀。政府效用函数为:

这里的表示通胀率,ky*表示政府理想产出水平,y为实际产量。令c>0。一般而言k≥1,意味着政府理想的产出水平不会小于潜在水平。当经济紧缩时,政府需要一定的通货膨胀来使得产出达到政府的理想水平,虽然政府不喜欢通货膨胀。

假定考虑预期以后的菲利普斯曲线采取如下形式:

其中,e为民众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于是问题就变成了在预期通胀条件下如何选择货币政策的问题:

这就是政府的最优通货膨胀率。(A)式表示,政府选择的通货膨胀率是民众的预期通货膨胀的函数。

假定民众有理性的预期,即:,其中It-1是第t-1期的信息集。也就是说,民众了解政府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因此可以通过上述过程准确的预期到政府将选择*的通胀率。即:

将带入(A)可得:

考虑约束条件:,由于通货膨胀都被预测到,可知实际产出水平与无关,即y=y*。政府一方面忍受着通货膨胀之苦,一方面还无法增加产出。

此时政府就面临着下述三种选择:

第一,选择=*,y=y*:政府的效用为:

第二,选择=0,且保证不变从而老百姓相信了政府,因此e=0,此时同样有y=y*,政府的效用为:

第三, 如果e=0,而政府选择(A)的通胀水平,此时,政府的效用为:

于是可以看到U3>U2>U1。

因此,对于政府最好的选择就是,宣布=0并使百姓相信这一点,这时实际上选择*,如此可以使效用最大化。

王的货币主张与这一现代经济学模型不谋而合。他主张将钞票、大钱发于钱庄,这其实就是在利用私人金融机构(钱庄、票号等)的信用来推行国家的货币政策。钱庄等作为私人金融机构,为了避免挤兑,没有扩张货币的需求。

对王货币主张理论的评价

以上分析所得出的所有结论,是建立在一个非常强的假设基础之上――货币政策能够得到很好的贯彻与执行。王认为,发行货币的应该依靠国家强制力推行,然而受限于当时的经济实际,他想当然的将这个国家强制力就完全等同于清政府,并想当然的认为清政府有这样的能力。然而,当时的清政府的政府建构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当时的中国根本不存在类似于现代中央银行的机构,这也就无法将政府借贷作为项目填入央行的平衡表中,政府操纵着货币的发行大权就有着通过通货膨胀弥补财政赤字的激励。这无疑是货币政策的一大弊端。事实上,这一点也被后来的历史所验证。咸丰三年(1853),大平天国运动爆发造成了巨大的军费开支,在“急筹国用”的呼声中,政府将实行通货膨胀政策视为“生财经常之至计”,滥发大量面额巨大的各种新币,以此操“不涸之财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所谓的“操不涸之财源”正是王在其著作中经常提及的对政府最有诱惑力的字眼。但是从长期来看,只有整体经济的增长,产出的增加,才是真正的“不涸之财源”。

总之,王作为一个“失败”的学者―他的主张既没有为政府所采纳,也没有为时人及后人所认可―其学说最大的贡献在于戳到了落后的中国的痛处。在旧的制度运转困难难以为继之时,他第一个提出除旧布新,一扫当时万马齐喑之风。同时,他对经济运行的规律观察细致,防患于未然,他的主张更是与现代经济学的诸多观点不谋而合。也许王的对货币的认识确实不够深入,思想也存在诸多问题,但他却以超越时代的眼光提出了一套具体的的货币方案,这一点颇为难能可贵。

参考文献:

1.王原著,马陵合校注.《钱币刍言》整理与研究[M].东华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壑舟园初稿(道光刊本)[M]

3.叶世昌.王的名目主义货币学说[J].学术月刊,1962(7)

货币银行学论文范文4

那么,银行或者说货币是不是文化呢?是。文化的本义,是指人类栽培、教育、发明、创造出来的事物,而非自然生长的东西。例如星星、月亮不是文化,而人造卫星是文化,星星、月亮的神话是文化;湖泊、河流不是文化,而人工水库、人造运河是文化。因此,社会学、人类学所讲“文化”的概念,不是指日常所说“学文化”、“有文化”或“没文化”,而是泛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事物。货币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当然是文化。货币文化就是指货币作为文化载体所包含的价值与意义。这种价值与意义,是货币创造、制造所赋予的。它不是仅指货币的面值、含金量,而是指它在流通领域的大用。

货币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有显形的,也有隐形的。显形价值与意义,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如货币可以用来开物成务、治物形器,可以用来买卖东西。隐形价值与意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货币用于贿赂、操作政治。不管人们感觉得到或感觉不到,货币文化的存在、价值与意义都是巨大的。它可以增进人们的福祉,也可以带来罪恶;可以开物成务、道济天下,也可以制造战争、杀戮,制造各种;可以创造天堂,也可以撬开地狱的大门;可以创造大美、崇高、庄严与神圣,也可以制造仇恨、罪恶与各种毒害。因此,货币文化是一种力量,一种支配人类行为的力量,甚至是支配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因此,货币不仅是经济的杠杆,也是政治的杠杆、社会历史的杠杆,而且随着当代世界性经贸及网络、大众媒体发展,货币文化的杠杆力量愈来愈巨大,愈来愈成为世界有形或无形的支配性力量。当今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背后,无不是与货币文化力量或隐或现的支配作用联系在一起。因此,它作为社会历史杠杆的作用愈来愈巨大了。银行以利率调节市场的经济之杠杆作用,以汇率调节外贸经济杠杆的作用,银行部门及银行的朋友们,都做了各种精心研究。然而对它支配社会历史的杠杆作用,银行部门及银行的朋友们,则是不研究或很少研究的。今天面对着国家民族现代复兴及建设大银行任务,这种支配作用或杠杆地位,是不能不研究的。

大银行并非是说金融机构庞大、人员众多,而是说它的货币体系能够经世致用、道济天下,或者说它的货币具有大道本体之用。货币之流通,汹涌澎拜而来,潜天潜地而行。流行者,货币也;所以流行者,道也。以道为体,以流通为用,就是货币的体用之学。货币流通,显形与隐形之用,即阴阳也;通胀与紧缩,即消长也;强劲与疲软,即刚柔也;以义为利,即仁义也。此即货币道体流行发用也。阴阳、刚柔、仁义是自然法则,也是天、地、人的法则。它于形上至极处讲,即是天地人的三极之道;会通于形上本体,兼三才而两之,广大悉备,就是中国哲学最高本体论存在的大道。将此道向下贯通,落实到货币流通,就是货币本体大用;而将其用于货币发行流通,就是大银行的货币体系。此体亦非自然之体,而是道体、德体、仁体、义体,是贯通中国文化大道哲学根本精神的货币体系。因此,所谓大银行,就是贯通中国文化大道精神的银行,而大银行之货币体系,就是贯通大道本体大用的货币流通体系。以此为学,就是货币的体用之学;以此为用,就是以道贯通货币流通大用。

货币银行学论文范文5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作为分析基础的不足

一直以来,欧洲经济运行结果的分析基本上都是在最优货币区理论框架下进行的,所以对加入货币区后单一货币政策在各成员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对称效应研究也采用了同样的理论基础。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单一货币政策产生的不对称效应,在欧洲各国不再拥有独立的汇率制度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更大的经济弹性——主要表现为工资物价的弹性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来实现。于是,对欧盟各国是否具备这些所谓的“调整机制”下的条件进行证明就成为许多国外学者研究的焦点内容。然而,大量的相关研究却没有明确得到欧洲国家能够通过较大的经济弹性来避免单一货币政策造成的空间不对称效应的结论,甚至有相当多的研究证据表明欧盟还不是一个最优货币区。

如何判断最优货币区是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1961年9月蒙代尔的开创性研究明确提出应该以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作为划分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但是早有学者指出这种标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就连蒙代尔本人也承认这一点。后来,麦金农、凯南、英格拉姆等一批经济学家在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新的判断标准,但是这些评判标准不仅本身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某些标准之间还有相互替代、彼此矛盾或存在交叉和因果关系以及内生性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整合与再发展。相关的评述在国内学者的文献中也屡见不鲜,所以笔者以为在最优货币区本身评判标准存在问题的情况下,仍以此作为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问题的分析基础是不合适的。

其次,国外学者在通过最优货币区理论不能直接寻求到消除单一货币政策在成员国经济中不对称影响的机制的情况下,决定先验证经济结构差异是否是单一货币政策产生区域效应差异的原因,然后再探索减少或消除这种差异的措施手段,像Carlino和Defina(1998)、Arnold(1999)和Guiso等(1999)都得出了同样的实证分析结果——经济结构差异确实导致了单一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差异。国内学者的结论也不例外。笔者认为各地区在要素禀赋上具有的自然差异所导致的经济结构差异确实是货币政策产生不同区域影响的一个原因,但是正如后凯恩斯主义者指出的从地区经济结构差异角度挖掘导致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问题的原因是没有特殊研究价值的,因为任何其他的宏观经济政策也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所以如果不是货币本身而是经济结构差异的问题的话,那么货币政策根本无需做任何事情,这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我们研究的意义。

最后,从现实情况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与经济的结合程度越来越高,金融管制不断松动,创新成果日渐丰富,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表现越来越突出,已经有不少国内学者或者在理论著述中系统研究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机理,或者通过实证分析证明我国的货币供给具有一定的内生性。而最优货币区理论明显地是建立在货币非中性、货币供给外生性的古典二分法的前提条件下,于是以这样的理论为基础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分析就被陷于“经济结构差异”中,而考察哪种地区经济结构能对货币量的变动做出及时、有效的反馈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笔者认为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为基础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还存在现实性和前提性不足。

二、国外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的简单回顾

严格来说,现代货币政策是在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发挥作用的,尽管人们一直将研究热情放在了货币政策的数量、时间、政治等效应分析方面,但仍然有一些学者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区域效应。Scott(1955)通过图示比较了不同行政地区(district)和不同组别银行的自由储备的时间变动,结果表明公开市场操作在从中心市场向周边其他地区传导的过程中存在重要的时滞现象。尽管当时Scott的文章本意并不是想研究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但是他的分析却开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先河,是最早证明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效应差异的文献。

19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学者们开始直接关注国家货币政策的区域作用差异,研究的焦点放在国家货币政策的变化会给区域真实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不过从实质上看,这些文献都是依据货币主义或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来反映两大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差异,因此这些文献中采用的分析方法都来自货币学派或新古典综合学派。其中,货币学派主要运用圣·路易斯方程的简约式模型进行研究,试图证明的是国家内部的各个地区和整个国家一样,其商业周期的波动也是由货币和货币政策直接导致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献就是Beare(1976)的文章;而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研究内容和成果更为丰富,有基于大型区域宏观模型的研究,试图证实货币政策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区域层面上,都是间接影响经济的,并且不同的货币政策对区域的作用弹性存在差别,有关于区域利率差异的研究,着重分析引起区域利率差异的各种因素,还有关于区域信贷可得性的研究,将注意力集中在妨碍区域信贷市场正常运作的因素识别上。但是,这两个学派的研究理论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和对现实解释能力的欠缺,以及它们采用的经验研究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最终使得1980年代以后它们都逐步为新的主流学派所代替。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尤其是欧洲中央银行的诞生,使得加入欧元区的各个国家不得不面对单一的货币政策,于是学者们纷纷挖掘出早期的相关研究文献,并在最优货币区理论框架下展开新的研究,从而促使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理论发展和实证研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是正如我们前面的论述,这样的研究在理论和现实中的说服力都在明显减弱,取而代之的正是新、后凯恩斯主义具有前沿性的研究,也是本文重点介绍的国外研究成果。

三、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的新进展——新、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西方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滞胀”使凯恩斯主义失去了主流经济学的地位,结果经济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的争论再次趋于白热化,理论界学派林立,难以达成共识。在这种背景下,新凯恩斯主义者在批判、继承和发展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厂商利润最大化和家庭效用最大化假设以及理性预期假设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奠定微观基础,建立了不完全竞争论、市场协调时令论、劳动力市场理论、信贷配给理论等一系列更贴近现实经济活动的理论分析范式,从而再次证明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并且在强调货币政策重要性的同时,从不完全信息模型开始研究货币政策的区域不对称效应,其研究焦点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信息如何导致区域间资本移动率下降,进而造成金融资源错误分配和产生区域信贷配给。

另一方面,以新剑桥学派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后凯恩斯主义从凯恩斯早期的货币理论出发,在特别强调经济过程不可逆性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指出经济过程是随着真实时间而不是逻辑时间演进的,制度环境以及其他经济条件的变化是不确定的,从而导致经济结构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此在理论上不仅不存在经济运行会从不均衡状态返回到均衡状态的情况,而且实现预期均衡的说法也没有任何意义。基于这样的背景,后凯恩斯主义提出了自己的货币金融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导致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的原因。

1.新凯恩斯主义关于货币政策区域影响的金融结构差异论。新凯恩斯主义以信息不对称为前提条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证实了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的作用,认为以银行为核心的信贷市场在决定经济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一个由多地区组成的国家来说必须要重视各地区的经济金融特征,因为当一个地区监督风险投机的成本高于其他地区时,国家的信贷市场就可能会沿着地区的行政区划而出现分割,从而促使地方银行成为当地借款人融资的主要来源,地方银行的经营健康状况并因此而直接关系到当地投资项目的融资能力。同时,银行考虑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效应的情况下,往往不再选择价格调整而是转向数量控制,最终形成的是配给均衡。

在这种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的区域信贷配给观下,新凯恩斯主义者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的分析重点集中在金融结构方面,认为金融结构的地区差异才是导致货币政策在不同地区传导过程中的表现不同的根源。他们以不完全信息模型为分析前提,认为由于信贷市场存在区域分割性,地方银行拥有的财富一方面是其拓展贷款能力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也可为区域信贷配给的形成提供了解释。而地方银行与外部银行相比,对当地企业和其他借款人的情况更熟悉,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施资金监管,在当地的市场上也更具竞争力,因此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关于当地投资机会的信息,进而使得地方投资者也会更加依赖当地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于是,不同地区的银行业发展状况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进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结构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2.货币内生前提下的后凯恩斯主义观点。后凯恩斯主义在理论上突破了过去各学派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认为传统文献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要么关注经济结构,要么关注金融结构,却忽视了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但实际上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例如产业集中度往往会受到金融集中程度的促进,然而要强调这种关系,必须要打破传统经济系统的二元分析框架,即不能将经济再分割为货币和实体两部分,要承认货币是非中性的,进而建立货币供给内生前提。

后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确定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知的,所有的事件都发生在不可逆转的历史时间中,所有的决策都需要随着未来变成现在和现在成为过去而不断地加以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解决真实经济不确定性问题的一种制度设计,是连接现实和未来的桥梁,持有货币等于认可将来在资产上会有决定力量,经济主体在没有把握下做出的决策因而可以被推迟或解除,于是货币表现出显著的非中性特征,而且基于对货币供给全过程的考察,货币还具有较强的内生性,从而彻底否定了传统的二元论。

另一方面,后凯恩斯主义者发展了流动偏好论,认为流动偏好能够解释不同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差异,从而将其推广至资产定价的一般理论,并指出流动偏好不仅仅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还可以被视为货币供给理论。他们认为,在现代货币经济中,银行在货币供给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银行根据自身流动偏好的变化所进行的资产选择不仅会导致货币供应数量的变化,还会引起货币可得性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联系也发生改变,因此必须重视银行资产和负债双方面的的流动偏好变动。

在上述理论基础上,后凯恩斯主义者指出区域信贷配给出现差异并不仅仅是新凯恩斯主义者指出的金融系统(主要是银行)存在地区差别这一个原因导致的结果,而应该被看作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结果,其中包含了地区的所有部门,即当地的投资者、储蓄者和银行,这被后凯恩斯主义者称为“防御性融资行为”。沿着这一思路,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正确分析就应该考虑银行发展阶段和流动偏好的地区空间差异以及货币政策可能对这些变量产生的影响,同时这两个变量的引入也意味着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分析不能受制于所谓的“不对称冲击”上,而是应该密切注意货币政策对金融行为的影响。

下图展示了后凯恩斯主义理论下的区域信贷供求产生机制。

首先,无论是地区银行还是国家银行,也不管它们的存款基础有多少,银行发展阶段将决定其扩大信贷规模的能力,即货币供给的内生程度。银行的发展阶段越高,银行体系越发达,受到自身存款基础的约束就越小,信用扩张的能力则越强。因此,银行系统处于发展早期的地区将比其他地区更容易受到低储蓄或存款率的束缚。

其次,流动偏好在任何银行结构下都会对区域信贷的供求双方同时产生作用,即不仅影响银行对区域内发放贷款的意愿,也会影响储蓄者与借款者的行为。从银行的角度看,当区域内可观测到的风险较高或评估较困难时,流动偏好就会影响银行的贷款意愿,而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银行的流动性偏好可能由地区收入增长率、地区经济的不稳定性等方面的预期和中央银行所创造的货币环境的预期效应两个因素所影响。从储蓄者的角度看,较高的流动偏好将鼓励储蓄者在其资产组合中持有更多的流动性资产,并可能会产生金融资源外流,从而降低该地区的信用创造和资金的可得性。资金外流是否会影响区域信贷的可得性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在不考虑银行区域存款基础时银行扩张其信贷的能力;二是这种区域资金外流对银行自身的流动性偏好的影响。不过,在资金外流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效应的源头可能在其他部门而不是金融部门。从投资者的角度看,高流动性偏好意味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预期低迷,以至于投资者不愿借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地区信贷需求。

这种信贷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使我们很难识别清楚是否有区域信贷缺口存在。所以,银行发展阶段和流动偏好的区域差异可能使一些地区的信用创造能力具有更大的不稳定性。为此,后凯恩斯主义的学者也进行了许多实证研究,例如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SheilaA.Dow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撰写文章和出版书籍,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阐述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不对称的问题。她和该学派的其他经济学者的研究证实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明确存在,而且各地区信用的不稳定性不仅是金融结构和经济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受到地区经济主体的金融行为因货币政策改变而发生变化的影响。这进一步支持了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四、简单评价

总体来看,国外有关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的研究在规范和经验研究两方面都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尽管不同的学派采用了不同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但是所有的研究都表明货币政策具有比较明显的区域不对称效应,而且对其中的原因分析都集中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货币主义者证明货币传导是主渠道,货币供应量对区域收入产生影响,进而通过各地区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现出政策的区域影响差异;新古典凯恩斯学派突出强调利率传导渠道,证明利率存在地区差异,从而带来货币政策在不同地区的效果不同,货币政策间接影响经济;最优货币区理论针对欧盟货币区同时对传统货币传导渠道和信用传导渠道在各成员国中的表现进行研究,并且在传导机制国别差异的研究之外增加了经济周期差异和经济冲击的不对称研究,但结果更支持货币传导渠道;新凯恩斯主义以信息不对称为前提通过信贷配给理论下的信用传导渠道差异分析货币政策的区域影响,并认为法律制度体系差异所造成的金融结构差异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后凯恩斯主义的研究虽然也注重的是信用传导机制,但无论从分析的基础前提看,还是从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上,都与其他学派有很大的不同,得出的结论是银行发展阶段和流动性偏好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差异是真正原因。

所以,国内学者沿袭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差异表现来研究区域效应的分析角度是正确的,但是从研究前沿看,不能再仅仅局限于最优货币区理论框架下的研究,而应该结合我国现实情况,转向金融结构差异的研究角度,特别是导致银行信贷资金配给的区域性特征研究上,重视货币政策对银行、企业的金融行为的影响。这也是新、后凯恩斯主义两个学派同时强调的核心问题。但是,两派理论在许多方面都存在重大差别,在借鉴时要注意每个学派所持观点的前提和存在的局限性,要取其精华,不可照搬照抄。

参考文献:

[1]丁文丽.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效力的区域差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贾卓鹏,贺向明.最优货币区理论与我国区域货币政策选择[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4,(3):12-15

[3]宋旺,钟正生.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及原因[J].经济研究,2006,(3):46-58

[4]吴易风.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与思潮[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5]祝丹涛.最优货币区批判性评析[J].世界经济,2005,(1):17-34

货币银行学论文范文6

馆藏品丰富多彩

广西钱币博物馆展品主要分为基本陈列和临时陈列两部分,基本陈列以历史脉络为主线,以地方历史文化和东南亚文化为亮点,共展出精品1万多件,展览分中国历史货币、人民政权货币、广西历史货币、东盟十国货币、世界各国货币、反假货币、学术研究成果七个展区,运用文物与史料相结合的方式,真实反映货币金融的发展历程。临时陈列采用专题展方式,在博物馆中设置可移动展柜,着重突出展览的时效性和特殊性,全面反映每一时段文化特点。两种陈列方式,相互辉映,形成了广西钱币博物馆独特的展陈风格。

中国历史货币是博物馆展品最多也是最丰富的展区,从夏商周的贝币到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货币,各种钱币洋洋大观,其中不乏珍贵品种,有商代后期生产的世界最早金属铸币“人工铜仿贝币”,战国时期人们制造出的铲形、刀形金属铸币,秦始皇统一江山铸行的全国通用货币“秦半两”,汉代使用计重的五铢钱,唐朝首次采用的通宝钱,宋代铸工精良、文字优美的书法钱,元明清沿用皇帝的年号钱,民国时期全国各省市三十几家地方银行的银行券,抗战时期根据地的货币就有四十几家银行,其中北海银行、华中银行、西北农民银行货币为本馆规模最大、品种最全。一枚枚钱币上,烙下了历史的沧海桑田,透过钱币上的文字,看到了几千年的华夏历史。

博物馆最有特色的是广西历史货币和东南亚货币。广西历史货币有北部湾海上丝绸古道出土(两晋以前)的五铢钱,有宋代梧州、贺州钱监遗址出土的炉渣及钱币,民国时期广西新、旧桂系军政权印制、发行的各式各样的军用钞票和地方货币,还有尤为罕见的援越抗美时期发行的一套“军用代金券”,和保存完整的抗战时期中央造币厂桂林分厂的称量工具——天平。这一件件实物反映了当年广西风云变幻的政治变迁,是当时广西政治、经济、金融的真实写照。

东南亚货币有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老挝、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柬埔寨、泰国、文莱十国货币,其中尤以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货币最为齐全。博物馆收集了越南近千年货币,从丁朝第一枚铜钱“太平兴宝”开始直到阮朝“保大通宝”机制铜钱,法国殖民时期印制的纸钞、镍、锌币、银币等,特别是集藏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时期的珍稀货币数量之多,堪称亚洲第一。马来西亚的“马六甲”、“砂捞越”、“霹雳”等洲锡钱及“英国东印度公司”、“英属海峡殖民地”、“英属婆罗洲”等货币应有尽有。柬埔寨“扶南王国”的金银币,“逝里差旦罗王国”银币,真腊时期大量通用的中国货币。这些东南亚货币充分体现了中国与之交往的悠久历史,也显示了东南亚人民智慧的光芒。

最后一部分是世界各国货币,在一张世界地图上布满了全世界一百八十多个国家的硬币,展示出世界五大洲的一百多个国家及地区的货币,有上世纪90年代前苏联解体后分出的十几个国家的货币,还有整套的新欧元(硬币),另有难得一见的一套26枚15世纪古罗马手工打制的铜币,还有最大面值的钞票——前南斯拉夫伍仟万亿的纸币。

特色展览精彩纷呈

走进广西钱币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布置在展馆中央的专题陈列展品,这是博物馆为了正确引导群众性收藏、投资活动的一项举措。十多年来,博物馆始终坚持每个季度举办一期内容丰富、展品精良的特色专题展览,这些展览都经过认真策划,展品经过精心挑选,并兼顾了不同人群需求,社会效果十分显著,大大提升了博物馆的知名度,这项活动走在了全国各省市钱币博物馆的前列,也是目前能坚持走定期举办特色展览道路的唯一一家钱币博物馆。

为充分发挥展览的宣传效果,也为了更加吸引参观者,博物馆非常注重结合时局形势来安排展出内容。为迎接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召开,博物馆举办了以柬埔寨历史货币为主题的《柬埔寨及东南亚历史货币珍品展》,为迎接第四届、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召开,又推出了《马来西亚历史货币精品展》。博物馆还积极创新,分别与农业银行广西分行合作举办了《农业银行60周年精品票证展》,与中国银行广西分行合作举办了庆祝中行成立一百周年的《百年中行钱币票证展》,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之际举办了《党旗红革命文物精品展》,在每年辞旧迎新之际举办生肖币展。这些展览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提高了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搭起了一座与社会公众沟通交流的文化桥梁。

研究成绩硕果累累

广西钱币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结合钱币学会工作特点,积极组织、指导开展钱币研究,每年都组织一次全区性的钱币理论研讨会,并不定期地出版论文汇编刊物,由此推动广西钱币研究工作的蓬勃开展,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营造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学术研究氛围,尤其在广西历史货币和东南亚历史货币的研究上,取得了骄人成绩。

1993年12月,广西钱币学会编写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有无发行货币的调查研究》荣获中国钱币学会第一届“优秀成果金泉奖”。

1998年10月,广西钱币学会主编了《广西历史货币》,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广西历史货币全貌,与云南钱币学会合编了《越南历史货币》。这两部专著获中国钱币学会第二届“优秀成果金泉奖”。同年,广西钱币学会推荐的五篇文章收入了中国钱币学会东南亚货币研究组主编的《瀛海流泉》一书。

2002年,《南明永历通宝》的研究工作列入全区钱币研究重点课题。《因地制宜搞好越南钱币的研究》、《浅谈地方钱币博物馆的特色与作用》两篇论文被中国钱币学会选送至北京召开的国际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第九届年会发言和张贴。

2003年1月,由广西钱币学会组织全区钱币专家编撰的《中国十文铜元版式研究》出版发行。

2004年,广西钱币学会专家赵盾编写的《钞海览胜》一书,作为广西社科联重点科普读物出版发行。

2006年8月学会编辑出版了《中国与东南亚古代货币发现及研究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7年,成立“柬埔寨历史货币”(暂名)和“新编中国十文铜元版式”(暂名)课题组,不断加大课题研究工作力度。

2009年,学会编辑的《钱坛新论——广西钱币学会优秀论文集》,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0年,与桂林钱币学会合作完成《清代广西银锭鉴赏》一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同年12月,派出2人参加了在马来西亚砂捞越首府古晋召开的“中国与东南亚货币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并作大会交流。

货币银行学论文范文7

论文摘要: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是货币政策实现其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传导机制的研究和考察很有意义。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所产生的局限性,并为如何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提供了政策思路。

货币政策是不能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中介来传导货币政策的意图,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灵活、畅通。我国的货币政策发挥不够,属于弱效应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问题。

一、我国的货币政策机制的的传导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

(一)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层面上的传导问题

1.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央行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体,金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主体,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货币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缺乏独立自主性。

首先,央行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只具有建议和执行的权利,这会增加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阻碍货币政策效用的发挥。其次,央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其发行的货币量还要受商业银行信贷收支状况和财政长期借款、透支的制约。这些因素导致央行对货币的发行缺乏有效的控制。第三,在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中,外汇占款是货币投放量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在央行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时,若回收货币的速度不及外汇占款增加的速度时,货币政策就会呈现扩张效应,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减弱。

2.央行监管金融市场的手段缺乏多样性。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监督管理金融市场的过程中,人民银行一直采用行政手段为主,市场手段为辅的方法。这种方法导致货币市场各主体对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变化反应迟钝,进而影响传导机制作用的发挥。

(二)货币政策在货币市场层面上传导问题

货币市场层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货币市场结构不健全以及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联度不高两个方面。

1.货币市场结构不完整。我国的货币市场包括债券市场、回购市场、票据市场和拆借市场。经过十几年的金融体改革,我国货币市场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其市场结构仍不完整,功能仍不健全。

2.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联度不高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相关度不高,各种金融工具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合理,这种价格的扭曲往往对货币政策效果的产生制约。

(三)货币政策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层面上传导问题

这里只讨论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商业银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垄断经营等方面。

1.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由于体制原因,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权限集中,行政色彩浓厚,盈利动机不强,普遍存在“大企业病”。这些管理上的问题直接导致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反应迟钝,限制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发挥。

2.垄断经营。长期以来,政府通过各种行政手段维持了国有银行在银行业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到目前为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总额占行业存贷款总额的70%。在这种寡头垄断市场上,各国有银行的经营策略将会对货币政策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关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央行内部货币政策的运作机制

央行应将目前由总行垄断的各种货币政策和手段分阶段,有层次的分配给各级分行。这样做可以加强基层分行对货币政策的执行能力,同时,基层分行在执行这些政策的过程中可以将货币政策意图更有效的传达给商业金融机构、企业以及个人,以影响他们的行为。

(二)促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

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策略选择上,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货币场。一是培育和完善市场主体。当前要从扩大货币市场主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加同业拆借市场吞吐基础货币的能力等方面加快货币市场的发展,建立一个多元化、高效率的货币市场体系。二是适当放宽经济落后地区中小金融机构加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条件,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货币市场的发展和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大力发展票据市场,使票据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中介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三)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商业银行的自我约束机制、运行机制、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运行的有效性。自我约束机制、运行机制、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是以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为基础的。所以,必须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进行改革,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

参考文献:

1.米什金[美].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货币银行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货币体系;宝钞;铜钱;白银

一、明初钱钞兼用体系的建立及宝钞的崩溃

自唐代飞钱产生,纸币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钟爱,据《明史・食货志五》记载“元世始终用钞,钱几废矣”,明初亦继承前朝,实行宝钞。明初钱钞并行兼用,白银作为贵金属在明初属于非法货币,受到国家严禁,明初明确规定“禁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违者罪之;以金银易钞者听”(1),直到以英宗时期“金花银”的出现,白银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官方承认,终于成为合法货币。洪武八年造“大明宝钞”,主要是由于铜钱铸造和使用的限制:一方面,由于政府财政力量不足,铜源短缺,铜钱铸造数量有限,出现供给困难,同时官府为了得到足够铜材,令人民以私铸钱及铜器输官的做法,引起民间的抱怨与不安;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贸易用钱量增大,不便携带的铜钱成为商业周转的弊端,已经习惯于用纸币交易的商贾们不愿重为铜钱所累。明钞的铸造权和发行权始终掌握在政府手中,流通不限制地域和时间,出现之初弥补了铜钱的不足,于是以纸币为主、铜钱为辅的货币制度的逐步形成,虽给明王朝带来了更大的统一性,,但是由于宝钞自始就是政府不兑换的纸币,明朝发行宝钞无准备金,发行量又无限制,这也直接导致了洪武末年由于滥发纸币纸币,通货膨胀,百姓不再相信纸币的信用度,出现了金银交相使用,商人拒绝使用纸币的情况。

政府为了维持纸币的流通,多次强行禁止使用白银。洪武七年,明确规定“禁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违者罪之”,后明朝廷要求“商税兼收钱钞,钱三钞七”,洪武三十年重申“交易用金银之禁”。而这种以惩治为主的强制措施在永乐以后发生了变化,新的货币回笼政策出现。永乐二年皇帝采纳了都御史陈瑛的建议,开始实施“户口钞盐法”,在《明史・食货志》及《明会典》中均有记载,每户大人配食盐一斤,收钞一贯,孩童减半(2)。仁宗时期,朝廷虽然认识到纸币滥发导致宝钞贬值厉害,但是民间形成的物重钱轻现象已不可控制,禁止金银作为货币流通的政令在民间令行不通,出现了“民间交易,惟用金银,钞滞不行”。宣德初,政府被迫放松了布帛米麦交易之禁,但是对于金银的交易罚钞越来越重。尽管政府采用各种政策回笼货币,但是钱钞兼行的货币体系的崩溃趋势已经不可避免,宝钞的购买力一路下滑,至正统九年,米价已经涨到宝钞一百贯,政府放弃用银的禁令,上下都不愿意用钞而用银、钱,成化年间,一贯纸钞只值一文钱。正统时,宝钞一度到了“积之市肆,过者不顾”的地步,不再通行,只有官俸还是用钞折付,到弘治、正德年间,宝钞实际已经废止不行了,使用纸钞也仅限一贯,其它不复流行,虽明末还以钞字代表货币,实际上支付的是银或钱,纸币流通名存实亡。此后,明朝基本上没有再行纸币。明末天启、崇祯年问,给事中惠世扬和何楷力主恢复行钞均未获准,特别是在崇祯十六年,崇祯皇帝本人也接受了行钞的主张,并设立了内宝钞局,日夜赶造。但此时明朝江山已摇摇欲坠,没有人肯用白银去换纸币,明朝最后的行钞努力终于没有成功。

二、铸币的尴尬地位

白银为何能在明代超越纸币和铜钱成为流通领域的主币?从内外因角度分析,一是白银自身的因素,二是同时期流通领域的其他货币存在无法避免的弊端。

首先从外因分析,钱钞体系的崩溃为以白银为主的新货币体系提供了机遇。明代通行的主流货币有宝钞、铜钱、白银,有时粮食衣帛等实物也用作交换。上文已叙述了宝钞的崩溃,而铜钱铸造也存在问题。明朝铸造铜钱数量有限,为历朝历代最少,尤其以万历之前,其发行量甚至不如汉唐时期。明朝的铜钱可分为制钱、古币、私钱三种,有学者将明代的铜钱政策分为四个时期:一、洪武至宣德年间的铸钱而禁用钱;二、正统至成化年间不铸钱但逐渐弛钱禁;三、弘治至隆庆年间大规模铸钱;四、万历至崇祯年间铸币再次陷入混乱状态(3)。据《续文献通考》卷十一“钱币考”载洪武元年铸“洪武通宝”8 900余万文,洪武五年铸钱22 241.956文,洪武七八年间铸钱各铸钱19 984.983万文,宝钞发行之后,为确保宝钞的流通铸钱减少,据载“宣德通宝”只是两京宝源局及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四省宝泉局铸行了十万贯,数量不多。永乐、宣德两朝铸钱所开钱局相同,连两京在内也只有六处鼓铸,每年铸行也都不超过十万贯。与之相反,宋朝实行铜本位制,铸币为历史之最,据《文献通考》卷九“钱币考”道中时期年铸钱为80 000余文,景德时期年铸钱1 830 000文,天禧末150 000文,明前期铸币量最高几乎为宋景德时期的十分之一。

明朝铸钱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铜源限制,明初甚至由于铜矿资源的紧张以及私铸钱的影响下令私铸钱作为废铜送官,并责令百姓出铜,以至“民毁器皿输官,颇以为苦”。《明史・食货志五》载“铜场,明初,惟江西德兴、铅山二处”,正德九年(1514年),军士周达请开云南诸银矿,因及铜、锡,此后遂屡开云南诸铜场。有人建议:“两京铸钱以铜价太高,得不偿费;可采云南铜,自四川运至岳州府城陵矶开铸”(4)。嘉靖、隆庆、万历年间,采取鼓励铸币的政策,屡开云南诸铜场,久之产量减少,崇祯时,回收古钱用以铸钱(5)。其二,私铸钱也造成了钱币流通的紊乱。明末清初黄宗羲在其《明夷待访录》中述“惜铜爱工,钱即恶薄,私铸繁兴”影响了明朝的钱法施行。嘉靖四十三年因私铸币质量低劣,盗铸引起贸易不通,嘉靖帝采纳大学士徐阶的建议不得不暂停铸钱。万历十年曾因铸钱混乱下诏“近因铸造不精,私钱淆杂,及不系产铜去处买运艰难,领发行使阻滞不便,诏书到日,各该开局铸钱,地方暂行停止。”(6)其三,铸钱在明代地位尴尬。在洪武八年“大明宝钞”出现前为专用铜钱的时代,但是官府铸币十分有限,宝钞出现后构建了以宝钞为主、铸币为辅的货币体系,通货膨胀加剧了旧的货币体系的崩溃,在民间力量的推动下,白银在成化、弘治年间成为铸币,新的以白银为铸币、铜钱为辅币的货币体系建立,可以说在中国大明时期铜钱处在了尴尬的辅币地位。明钱发行量有限,大多流行古币,古币之中以唐宋钱居多,特别是宋钱最多。据研究,明朝到十六世纪底两百年间不超过千把万贯,而且有一大部分收藏于官府之中,因此实际流通的铸钱以古币和私铸钱为主。明朝不仅铸币少,还有一部分流到国外,这部分铸币以古币和私钱为主。明代官制铜钱由于铸造量少等原因购买力很高,但是古币和私铸钱的购买力不断下降。

因此,在宝钞不断贬值,铸币作为辅币亦无法稳定货币流通,势必需要新的货币体系的诞生。

三、以白银为主币的新货币体系的建立

白银最开始作为非法货币,被政府明令禁止,但明初宝钞政策失败,铜钱资源的紧张,民间使用金银的趋势不可阻挡。据傅衣凌先生对146件徽州土地买卖契约分析指出“洪武、永乐之间以钞为主,宣德、正统则钞、稻谷、布、银兼用,成化、弘治以银为主”,万明在白银货币化的研究中据此得出“明初至成、弘年间,民间社会存在一种自上而下的白银货币化趋势,作为宝钞最强劲对立物的白银,最终不以统治者意志为转移,逐渐占据了合法主币的地位”(7)。据《明史・食货志五》记载“英宗即位,收赋有米麦折银之令,遂减诸纳钞者,而以米银钱当钞,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惟折官俸用钞,钞壅不行”,并论证了白银货币化由自下而上趋势转而为自上而下的转折标志是成化、弘治以后,而非正统初(8)。大量的历史事实也证明白银货币化的全面展开是在成化、弘治以后,不可否认的是英宗“收赋有米麦折银之令,遂减诸纳钞者,而以米银钱当钞,弛用银之禁”,国家正式公开使用白银,白银成为合法货币,它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得到官方的正式认可。

万明将白银货币化的发展阶段分为三个时期并详细分析了各阶段特点:第一阶段明洪武元年-至成化二十三年,这是白银从非法货币到合法货币在民间社会启动和发展的阶段;第二阶段明成化二十三年-嘉靖十九年,这是白银货币化的国家与民间社会互动扩展的段;第三阶段明嘉靖十九年-明末,这是白银货币化在国家与民间社会极大扩展后走向世界的阶段,是国家、社会与世界三者互动的阶段(9)。故此不再赘述。

明代白银货币化走的是先自下而上再到自上而下的道路,可分为三个阶段民间层面-国家层面-国际层面。万明在《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从国计与民生两条线索详细探讨了白银货币化的进程。白银能够在明代成为主币除去钱钞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其本身也具有特殊的优势:1、体积小,耐腐蚀,易保存;2、单位价值高,与铜钱和宝钞的兑换值大,购买力强;3、易于分割,分割后损失较低。命人对使用白银的便利有着明确的概念“凡贸易金太贵而不便小用,且耗日多而产日少;米与钱贱而不便大用,钱近实而易伪易杂,米不能久,钞太虚亦复有混烂;是以白金(银)之为币长也。”(10)

学界对于白银货币化的研究集中于唐宋时期和明代,其中王文成著有《宋代白银货币化研究》、日本学者加藤繁的《唐宋时期金银之研究――以金银之货币机能为中心》和万明的《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及一系列相关论文。笔者比较赞成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两次白银货币化过程的论断,即第一次白银货币化发生在两宋时期,第二次发生在明代中后期。经过第一次白银货币化的过程,民间使用白银的习惯已经逐渐形成,虽然期间政府多次禁银,但是民间自用金银,因此政府不得不屡禁屡开。因此,白银能够在民间力量的推动下从非法货币成为合法货币原因之一就是历史习惯的传承与延续。

白银的形制多样,民间交易所用白银最初以首饰的形式出现。明初多次禁止民间交易使用金银,但是首饰器皿不再禁止范围之列(11)。同时政府虽然禁银,但是在课税方面仍然认可白银,如《宣宗实录》在宣德六年六月,浙江温州府知府何文渊谓时政虽禁银,但是商税征银,朝廷的禁银令实行艰难。在明初,白银虽为非法货币,但在民间对白银作为商品交换的中介的优越性十分认可。

其次,同样作为不同货币体系中的主币,白银相较宝钞而言,购买力更加稳定。白银在明初购买力就非常高,其后不断攀升,十五世纪后半期最高,后购买力下降。根据宝钞与白银的兑换率可知宝钞的贬值速度十分迅速,远不及铜钱和白银稳定,铜钱也由于铸造量少处于尴尬的辅币位置,因此白银取代宝钞成为主币也是理所应当的。

同样,尽管初期白银与铜钱同样面对了开采量少的境遇,但是随着本土出产量的增加以及大量白银从国外流入中国,白银的产量大大增加。白银产量的增加包括两个方面――国内增产和白银内流。《明史》记载,洪武十九年增加福建尤溪县银屏山银场局炉冶二十四座,成祖开陕西商县凤皇山银坑八所,福建浦城县马鞍等坑三所,世宗开大理矿,期间银矿皆有开罢,至神宗为收刮钱财,大肆开采银矿(12)。据研究洪武二十四年只产白银二万四千七百四十两,宣德五年增加到三十二万二百九十七两,天顺成化年间只云南每年就可产白银十万两。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主要来源于日本和美洲。十六世纪四十年代起,日本向中国输出的货物由刀剑、扇子、屏风、硫磺等转变为白银,随后六十年代到十七世纪前半期为明治以前金银产量最多的时期,万明指出此间为“中国白银货币化加剧进行,对白银需求急速扩大,国内开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而开始向海外寻求的时期”,中国内需促进了日本的白银激增(13)。因倭寇影响,明朝实行海禁,唯通过广州-澳门-日本航线用丝绸等与日本交换白银。美洲新大陆被发现后,大量金银矿被开采,欧洲人用西属美洲的白银换取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等奢侈品。据万明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540-1644年间,从日本流向中国的白银大概有7500吨,在1570-1644年美洲白银大约有12620吨流入中国(日本约每年流出白银75吨,美洲约每年约180吨),美洲白银产量为当时世界大百分之八十。自十六世纪四十年代后,外来白银取代本土白银占据中国货币市场的主要地位。

除了钱钞体系崩溃,白银自身特点及时代的特殊背景,政府在白银货币化进程中也起到了想到重要的作用,对此万明的相关著作及论文介绍分厂详细(14)。

小结

明朝初期从“大明宝钞”的发行开始明政府致力于构建以宝钞为主、铜钱为辅的货币体系,可是宝钞和铜钱都有着致命的缺点,明钞无准备金,正如《重评“大明宝钞”》中总结“明政府过分自信没有采用前朝的方法加强人们对宝钞的信心及准备金制度,只是依赖政府的威信,这可是宝钞失败最大的致命伤”15,同时滥发纸币而导致的宝钞大幅贬值,人们最终对宝钞失去信用,多采用实物及金银进行交易,造成物贵钱钱,最终钱钞体系崩溃。铜钱在整个明朝都处于尴尬地位,铸币少,造而禁用,铜钱流通混乱,官制铜钱大部分被官藏,古钱和私铸钱购买力也不断下降,铜钱作为辅币无法弥补铸币的缺陷。白银从非法货币到得到官方认可成为合法货币,证明了白银在明朝具有特别的优势,经济发展的推动是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白银作为贵金属特有的特点,历史习惯的继承性,还有海外白银流入克服了矿源限制,使得白银能够克服宝钞和铜钱的不足,替代钱钞体系成为新的货币体系。

注释:

(1)清・张廷玉等:明史・食货志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962

(2)清・张廷玉等:明史・食货志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963

(3)周玉英:论明朝铜钱政策[J],第十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论文集,281-287

(4)转引自薛亚玲:中国历史上铜、锡矿业分布的变迁[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四期。参考《续文献通考》23卷《征榷六・坑冶》

(5)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3-1974

(6)转引自张诗波:明代“私铸钱”与国家的应对措施[J],北方论丛2007年第5期。参考《明神宗实录》卷一二八[Z].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

(7)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46-147;参见傅衣凌:《明代前期徽州土地买卖契约中的通货》,载《明清社会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8)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47;参见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初步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二期,并论证正统初年金花银名称尚未出现,金花银存在一个逐渐形成定制的过程,以正统初作为朝野广泛用银的标志不能成立。

(9)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再认识[J],《中国钱币论(第五辑)》,2010,249-254

(10)转引自孙玉良:试论明代的白银货币化[J].3。参考王世贞:《州史料后集》卷37,《钞法》

(11)清・张廷玉等:明史・食货志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963

(12)清・张廷玉等:明史・食货志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772-1773

(13)万明: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236

(14)参考万明的《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初步考察》、《白银货币化视角下的明代赋役改革上、下》、《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再认识》、《明代白银货币化与明朝兴衰》、《明代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关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思考》、《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等等

(15)赵善轩、李新华:重评“大明宝钞”[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73

参考书目:

[1]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彭信威.中国货币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货币银行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货币因素 信贷因素

一、引言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了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操控中介指标比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从而达到调控微观经济组织,最终达到宏观经济目标的过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由原来直接对微观经济组织的直接干预,逐步过渡到运用货币政策等市场化的手段和工具来间接调控,事实证明,通过市场化的金融体系,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对提高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市场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反应灵敏程度,对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及加强宏观调控效果和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直接影响了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和宏观政策协调,这里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存在梗阻现象, 比如中介指标反应不灵敏,或者究竟是哪一个指标对下一个传导指标作用更大的问题存在争论。

二、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1.古典货币数量论

严格意义上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是从货币数量论开始的,主要是20世纪30年代的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和英国剑桥学派的马歇尔和庇古,两者尽管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其基本观点是一致的,都认为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物价水平和货币数量成正比例关系,货币数量的变动只影响物价水平的变动,对实际产出没有显著影响.根据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当现金M0变动时,存款货币M1及存款货币总额均发生变动,并且由于商品交易量和货币流通速度假设是一个常量,所以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最终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运动。

2.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

凯恩斯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他在1936年发表了其重要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市场利率—投资—产出与国民收入—物价水平。凯恩斯认为如果一国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使货币供应量增加,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使市场利率趋于下降,市场利率下降,使融资成本降低,全社会投资增加,带来产出增加和国民收入增加,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后使物价水平上升。凯恩斯认为整个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核心是利率。弗里德曼是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20世纪50年代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面并不起重要作用,他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的重要作用,货币学派作了如下分析:当一国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引起货币供应总量的增加,当货币需求不变,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引起市场利率的下降,使社会融资成本降低,引起投资增加,投资的增加如果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后会引起物价上升,包括金融资产价格上升,同时引起货币需求增加,引起利率上升,投资下降,新增加的货币需求抵消了货币供应的影响,如果两者在更高水平上达到均衡,那么对物价将不会产生影响,如果不均衡,那么产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3.近代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目前西方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个是货币渠道;另一个是信贷渠道。

(1)货币渠道主要包括利率途径和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

利率途径类似于凯恩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国货币当局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市场利率下降,引起投资增加,产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主要包括托宾的Q理论和财富效应理论。托宾提出了一个企业的市场价值(主要指股票价格)除以企业资本的重置价格,得到一个值用Q表示。当Q大于1时,企业的市场价值大于资本重置价格,新的实物资本相对便宜,企业更愿意扩大对新的机器厂房设备的投资,托宾的理论作了如下描述:当一国扩大货币供应量时,市场利率下降,引起债券价格和银行存款收益下降,居民和企业增加对股票的持有,使得股票价格上升,Q值上升,导致直接投资支出扩大,产出扩大。财富效应理论的基础是生命周期收入理论,指出经济产出的增加是由总的消费支出决定的,而消费支出是由包括股票在内的终身财富决定的。财富效应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认为,一国扩大货币供应量,引起市场利率下降,金融资产价格上升,社会财富增加,引起消费支出增加,引起经济总产出增加。

(2)通过信贷渠道主要包括银行贷款途径

该理论认为,假设借款人在银行贷款和证券市场上融资具有不可替代性,而由于金融管控等因素,企业又很难在证券市场上融资,这样他们就只能依赖银行贷款渠道进行融资,由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银行融资存在额外成本,比如担保、监督、合同成本,这样的话银行贷款渠道就有了影响货币政策的作用,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以描述为: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增加银行可贷款总量,投资增加,产出增加。

4.国内外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证方面的研究

从理论上面的研究还不足以直接论证上述理论的准确性,从20世纪30年代以后,计量经济学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计量经济学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领域的研究,1980年(c.a.sims)将向量自归模型(Var)引入到实证经济学中,此后,Var模型便被广泛运用于货币政策研究中,Bernanke(1986年)运用Var模型对美国的经济数据进行研究,认为美国银行贷款的冲击对总需求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因而信贷渠道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我国运用计量经济学来解释经济现象的历史还不长,20世纪90年代基本的研究方法是采用简单的回归分析,2000年以来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开始出现,盛朝晔(2006年)研究了我国1994年-2004年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机制效应,认为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主要作用。楚尔鸣(2007年)对2000年-2005年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很难引起利率的变动,从而说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存在梗阻。

三、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践

在计划经济时期,财政政策在经济运行调控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着巨大的调控作用。但那时银行却是财政的附属品,无足轻重,更不用说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更谈不上货币政策的调控机制作用了。改革开放,特别是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司中央银行职能以后,中央银行才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一阶段是1979年~1983年。在这一时期,货币政策仍然是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因为国家处于高度集中统一计划经济模式下,货币和银行的作用被削弱了,直到1984年我国才成立中央银行并开始执行货币政策。因此,此阶段的各项经济指标处于计划体制之下,价格的制定及货币投放量以及经济增长完全由政府控制,没有所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二阶段是1984年~1992年。这一时期的货币政策有了很大发展,最突出的是从198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集中履行中央银行职能,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逐步转变为以国家调控为主的宏观管理体制。间接的货币政策工具开始使用,但信贷现金计划管理仍是主要的调控手段。

第三阶段是1994年~1997年。在结束了1990年~1992年三年的低通货膨胀期后,1993年出现了通货膨胀的苗头,在当时经济过热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抑制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依然以信贷总量控制为主,以存款准备金和利率调整为辅的货币政策。

第四阶段是1998年~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自1998年1月起取消了信贷规模管理,货币政策的作用范围和影响力度得到空前提高。1998年在中国宏观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人民银行加大了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充分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业务、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等间接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一时期,中央银行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灵活调控基础货币;取消贷款限额控制,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服务宏观经济目标的效果得到增强。

第五阶段是2008年至今。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到多方面严峻考验,经历了国内自然灾害和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冲击,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降低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时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四、实证方法及数据处理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单位根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从2003年第一季度到2012年第四季度期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找出M2和GDP以及LOAN和GDP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为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供一些建议,分步来看,先对M2、LOAN、GDP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其平稳性,再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分析M2和GDP以及LOAN和GDP之间的的相关关系,然后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检验M2和GDP以及LOAN和GDP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判定究竟是M2还是LOAN对GDP的影响更大,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市场利率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一定影响,但我国的市场利率,以一年期定期存款为例仍只在较小的波动区间,所以本文对市场利率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用不作阐述。本文中M2、LOAN、GDP是指从2003年到2012年各季度累计数的变量,数据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五、实证分析过程

1.单位根检验

因为各变量都是时间序列数据,在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前,首先对所有变量取对数,检验序列的平稳性,或者说需要检验各变量是否存在单位根。本研究采用ADF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2.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一个变量是否有助于预测另外一个变量,如果有,则一个变量能以格兰杰因果关系使另一个变量发生。本文中基于VAR模型的检验,对各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检验结果与滞后期有关,因此根据AIC和SC准则确定滞后期。下面结果表明,在5%的水平上,LGDP能格兰杰引起LLOAN和LM2,LM2能格兰杰引起LLOAN。在10%的水平上,LM2能格兰杰引起LGDP。其余检验结果均不拒绝原假设,即两两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六、结论与建议

从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在5%的水平上,LGDP能格兰杰引起LLOAN和LM2,LM2能格兰杰引起LLOAN。在10%的水平上,LM2能格兰杰引起LGDP。其余检验结果均不拒绝原假设,即两两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广义货币M2决定信贷总量LOAN,信贷总量并不能决定GDP,也就是说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对产出的影响并不明显,真正对产出产生影响的是广义货币M2。也就是说我国的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渠道而非信贷渠道影响总产出的。我国的中央银行在宏观调空中应该更加注意货币供应总量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蒙永亨,曾青春.对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7期

[2]何慧刚.我国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障碍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刘积余.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