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05-03 09:48:05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字】带状;工程建设;土地勘探

1 前言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地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县道的改线建设,水利工程建设,铁路复线建设等工程相继筹建上马,这些带状工程建设中土地勘测定界是建设用地报批和有关拆迁政策处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之一,由于带状工程土地勘测的特殊性,为外业勘测和内业处理提出了 技术管理体制。为了适应我国不同时期的经济体制,我国的工程建设标准体制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而不断地改革和发展。在实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进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标准化的性质体现在强制性与推荐性相结合。《强制性条文》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从研究、探索再到实施,已经向技术管理法制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是从建立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化相结合的体制总目标来看,当没有上位法规支持技术法规制定的前提下,《强制性条文》还只能为解决目前工程建设领域技术问题的一种过渡。因此,解决法律滞后的问题是建立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体制的前提。带状工程在交通、能源、化工等项目中较为多见,作为带状工程的建设项目,从初步设计到立项和投入建设,都是人们感到繁杂的工作,就测绘而言,面积小、线路长,图幅多,控制难度大。设计中面对一大叠图纸,拼接多,沿线各类问题都影响设计。特别是土地部门在处理带状征地时,更是吃尽苦头。用地量少,涉及面广这是一个基本特点,为配合立法工作的开展,建议加快目前正在开展的城市轨道交通、房屋建筑、城镇燃气专业技术法规试点编制工作的步伐,为技术法规的审查、编制、批准、、实施、管理等的探索经验。

2 大型带状工程地质勘探引入监理机制的意义

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指出:“开展大型带状工程地质勘探项目监理工作不仅是保证地勘项目质量和提高国家投资效益的需要,也是探索建立地质勘查运行新机制的需要;它对加强我国地勘单位队伍建设、提高勘查质量和效益,都将具有明显推动作用。”因此在综合规模化的勘探项目中。出现了施工单位多,分项、分部工程繁杂等局面,现在的工程项目工期要求紧,跨阶段性施工。如此重叠、烦乱的项目组织必须依靠监理机构,通过专业、科学的管理才能为项目方带来稳定、安全的项目收益。

另外市场对地质勘探需求的增加,导致各种不同性质的地质勘探组织纷纷涌入市场,导致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施工水平降低,出现以进度为主要指标,存在安全、质量等潜在隐患,勘探、研究结果限于形式化,导致浪费大量财力物力而未能得到预期的研究成果。因此,监理机制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正是为了更科学化、正规化的进行行业监督管理,保证地质勘探行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3 工程建设中的土地勘探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3.1 严格风险评估和相应的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

地质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的一种重要方法,在石油物探、工程物探和煤田地质勘探中被广泛应用。所谓野外作业即勘探就是研究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情况,为寻找油气田或其他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 安全管理是动态的,可能有些风险是随着施工进行各类因素发生变化后而产生的,因此风险的评估和相应的预案,甚至计划都得进行及时的变更。因此建议单独列此项内容,有助于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操作。另外应急预案的演练从目前国内勘探生产来看,一般一个项目的风险达四五十种,因此预案演练是不可能一一进行,但可针对项目安全特点的关键因素进行演练,其它的都必须在项目工前教育中全部宣贯到位。

3.2 较大断层验证

大型带状工程建设土地勘测较大断层一般对地质层位破坏较大,往往邻近大型带状工程建设土地都遭到破坏,甚至整个大型带状工程建设土地都会受到影响,使两盘层位差异较大而容易被地震波捕捉到,所以三维地震勘探对落差较大的断层指认显著,因此预测的准确率也就相应提高。例如DF23断层,三维地震预测落差15米。在十采皮带山中部车场及十采轨道山中部车场这两条开拓巷道都已实见,其位置与断层性质以及产状全部吻合,只是实际落差比预测还大些,达到20~25米。落差较小断层通常只破坏一个煤层,当相邻一组煤层间距较小时,可能会破坏2-3大型带状工程建设土地。另外十采区处于井田二水平,大型带状工程建设土地勘测埋藏较深,上覆覆盖层较厚,再加上断层落差不大,这样地震波反射率也就低,所以造成预测准确率也相应较差。例如十采区皮带山、十采区轨道山及十采区上部新增运斜石门都经过预测的DF26和DF27这两条断层的位置,但都未见到断层,只是在相应的位置表现出裂隙较发育、岩石较破碎。逆断层在一般情况下会使大型带状工程建设土地造成重复,地震波容易反映和认读,所以三维地震对逆断层预测的准确率相对较高。正断层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煤层重复,因此地震波对其分辨率不明显。另外正断层(尤其是落差较小的正断层)从俯视的角度看,与节理裂隙会很相近或相似。所以三维地震对正断层预测的准确率相对较低。但在巷道实际经过预测段时,时常会碰到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多见煤层顶板破碎)。例如1378运道中经过DF34位置时,即是这种情况。

3.3 地质勘探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

地质勘探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包括一般性生产技术培训、一般性安全技术培训和地质勘探专业安全技术培训。一般性生产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地质勘探生产单位的概况,野外生产作业的基本情况,地质勘探生产单位野外作业的基本安全技术知识,有关地质勘探生产设备的安全生产和安全防护技术知识,高空作业安全知识,有关电器、动力设备、起吊设备的基本安全知识,道路交通运输的一般安全知识,防火防爆的一般安全知识及一般消防制度和规章,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发生伤亡事故的报告程序及处理办法等。地质勘探专业安全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地质勘探野外生产作业的专业知识和地质勘探安全生产技术,地质勘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以及地质勘探生产作业人员的个人安全防护知识等。对于地质、钻探、测量、水文、物探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设计审查小组,参照技术规范,对该工程设计进行审查。该工程中审查结果:设计钻孔量由原设计403个调整为259个,工程量由169500m,减为121600m。在进入野外勘探施工阶段,重点对进场钻机进行审查,要求钻机及配套设施符合钻探深度要求和技术要求。实际中查出2台钻机不符合要求,对其下达监理工程师通知单清除出场,保证施工技术和能力。监理过程中,重点依据的相关技术规程、规范及标准。现场监理人员必须做好监理工作日记和每次会议内容。有利于对掌握整个工程的进展情况提供详细的详细的资料。在大型带状工程建设的实际施工情况分析中,先期开采区以200×200网距钻孔施工,保证钻孔布局的合理,同时严格控制无效进尺,按设计要求控制钻孔打到终孔层位15m内终孔,通过掌握现场第一手材料,及时的通知钻机及指挥部终孔测井,保证更加合理的使用工程量,为投资方节约了资金。根据《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坚持按时编写监理旬报,对每旬中关于施工质量、生产进度及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投资方和施工方进行通报。

4 结束语

综合所述,地质勘探监理需要在大型带状工程中的工作实践中不断的发展和探索、逐步的完善,为提高地质勘探工程质量提供了保障。在市场经济下,需要对监理工作和市场进一步的规范化、制度化。加强质量、进度、资金控制等监理工作,使监理工作更加科学、全面。才能让地质勘探工程监理在规范的范围内。合理的使用资金、控制质量、实现项目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影响提取;道路勘察设计;应用

正文:公路、铁路运输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其建设与发展对于我国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勘察技术对复杂地形的勘测区域勘察难度大、误差率高,为了减少误差,确保勘察设计的质量,常常需要反复勘探测量多次,取其平均值来减小误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道路工程施工进度及工期。提高勘察设计工作效率、加快勘察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道路勘察有关部门与人员的首要任务。

1.道路勘察重要性分析

道路施工的勘察测量对于公路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公路工程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勘察测量环境艰苦、地形复杂、测量放线工作困难重重。而勘察测量工作是道路工程方向的指引,必须确保勘察测量准确、周密才能保障公路工程顺利施工。因此,加快公路工程勘察测量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及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道路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勘察测量工作新技术的引进,通过计算机技术、GPS技术等的应用加快道路工程勘察测量工作效率及精准度。

2.计算机技术在道路勘察中的应用分析

2.1影像提取技术在道路勘察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道路勘察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道路工程勘察设计的工作难度,解决了许多公路勘测过程的难题。其中以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的应用最具代表性,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的应用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二维影像提取三维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只需要的是勘察测量很少的像控点,然后在相控点附近拍摄若干影像数据,就可以放进系统进行量测与重建处理。通过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的应用在公路勘察测量中,利用全站仪只需勘测很少的控制点,而非专业测量数码相机经过检校标定后,也可以当作量测相机使用。通过拍摄工程现场影像进行匹配、定向、空三处理,解算出相片参数,就可以生成所需的正射影像、等高线、DEM等数据。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应用将公路工程勘察测量中的逐点测量简化成为“面”测量,加上自动化的引用,极大的减轻了公路工程勘察测量的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2GPS单机联网试勘测技术的应用

由于道路工程勘察测量地理条件较差,传统勘察测量需要多次校验来确保勘察测量的精准度。但是随着GPS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GPS在道路工程勘察测量的应用越来越多。GPS系统利用24颗卫星、地面接收装置以及用户接收仪器组成,全天候地连续提供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等技术参数。道路工程的勘察测量主要利用了GPS的静态功能和动态功能,通过接收到的卫星信息,确定地面某点的三维坐标;通过动态功能把已知的三维坐标点位,实地放样地面上。利用GPS进行道路工程的勘察测量工作极大的提高了道路工程勘察测量准确性,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GPS测量技术可以实时、有效、精准的对道路工程进行准确的测量,以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

2.3计算机设计软件在道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

勘测—设计—成图是道路勘察设计的主题工作思路,根据这样的思路进行道路勘察设计必须需要通过专业辅助软件来实现。传统的设计、绘图费时费力且不易修改,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设计与成图可以极大的提高设计、成图的效率。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工程师始终以现场勘测数据作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通过专业化软件的自动功能可以完成数据采集、整理,为设计工程师提供更加便利的操作。在设计中勘测数据整理编辑采用microsoft excel表格方式,直观明了,所有有关道路设计的原始数据都让设计师一目了然,给方案的修改带来很大灵活性。而且软件成图过程是高度自动化的过程,原始数据采集编辑完毕,整个设计任务也就完成了90%以上,因为剩下的绘图部分,软件都能自动完成,让设计师从最枯燥无味的绘图工序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寻求最佳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从而发挥出设计师最大的潜能。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为设计人员提供快捷的画图工具,尽量减少各种限制。生成的全部图形对象均为 autocad 的基本类型实体,使用 autocad 命令画的图可以用软件任意修改。操作步骤清晰明确,选项功能一目了然, 应用 autocad 推荐的定制工具和编程语言开发

平面线形设计主要解决道路的中心线形,适用于一般路线设计和复杂的立交线形设计。实际工程设计时,线形设计通常有两种情况:不使用坐标的纯粹线形设计;用测量坐标控制转点和线位的线形设计,平面线形设计程序能够识别处理不同的ucs。实际上线形设计大部分工作量在调整线形上, 天正 市政软件根据线形设计工作过程,分解为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等几部分,分别在不同的已知条件下进行线形设计,这种方法与道路线形设计工作程序相符。道路平面设计能完成任何复杂道路平面的设计工作,包括道路中各种交叉口接入设计、各种道路出入口设计、任意复杂绿化带设计与编辑、各种已知条件的港湾停靠站设计、以及进行各种方式的道路桩号设计,并可对道路整体平面图进行任意图幅的自动分页。

3.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急速发展,沿海开放地区城市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部门的工作负荷日益繁重。在此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开始加大投入力度以支持新技术在道路规划部门的应用,许多城市的道路规划部门也开始建设自己的信息系统。但此时的信息系统仍侧重于规划文档的管理,目标是减轻经办人员处理文档的负担,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透明度,办公系统的实现方法上基本是采用Fox-pro,Dbase等软件作为开发收文、发文、办文的管理系统,而空间信息/图形处理还只是处于较低的应用水乎,更没有考虑到规划文档与规划空间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当然,当时的计算机发展水平限制了更多地应用。在90年代中期计算机硬件的性价比得大幅提高,软件的功能不断加强,面向对象枝术、COM/DCOM技术、Internet/Intranet技术、网络技术日趋成熟,为道路规划设计信息系统登上新台阶提供了必要条件。通过现代计算机软件系统对城市各条道路车流量的统计,对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提出基础建议,并由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自动生成功能,设计出符合城市、车流走向的道路。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范文3

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西北部,北临地中海,东临突尼斯、利比亚,南与尼日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接壤,西与摩洛哥、西撒哈拉交界,国土面积238.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380万(2006年)。该国正展开巨大的交通基础工程建设,计划建设总长9000km的电气化铁路网,其中新建线路4000km。Thenia至BBA铁路为阿尔及利亚规划重新构建的国家铁路网中东西战略铁路的组成部分,通过现代化改造以提高运能和运输质量、缩短首都Alger与东部重要城市Constantine的旅行时间;拟建设为时速160km的双线电气化客货共线的准高速铁路。本文针对笔者参与该铁路项目实施过程中所作的工作,对项目铁路地质条件、勘察技术的采用及中欧(法)勘察技术的差异展开讨论,以供海外类似项目参考借鉴。

2铁路项目工程地质条件

2.1地质构造路线总长度158km,路线所经地区位于阿尔及利亚北部,欧洲板块与非洲板块结合部前沿。由于强烈动力地质作用,断裂构造、次级褶曲非常发育(图1),岩层节理、劈理、层间错动非常显著,岩体非常破碎。

2.2地层岩性路线通过地区地层包括了从侏罗系以来的完整的地层序列,时间跨度不大,但岩性种类较多、岩性组合复杂,下面从新到老作简要叙述:

2.2.1第四系主要分布于平原区、丘陵或山地河谷或斜坡地段。平原区最大揭露厚度40m,岩性组成以粘性土为主,含砂、砾石及卵石层,常含一层或两层厚度0.5~2.0m左右的钙板层。丘陵或山地以含砾粘土或碎石为主,河谷阶地含卵石等粗粒堆积。

2.2.2上第三系(N)岩性以泥灰岩为主,色灰、灰绿、黄绿,质软、极易崩解,节理裂隙发育,缓倾层状构造,常含厚层砂岩夹层,质软,可机械挖掘。

2.2.3下第三系(E)岩性组成非常复杂(见图2),以泥岩为主,含大量砂岩夹层,局部地段相变为泥灰岩、千枚岩。其中泥岩灰色~灰黑色,风化后呈黄绿色~灰绿色,质软、易崩解裂解,节理裂隙发育,以包含大量砂岩、石灰岩碎屑或岩块为特征,岩层倾角、倾向变化较大;砂岩灰色~灰白色,风化后呈黄褐色,无论成分或是厚度均变化很大,质地坚硬,裂隙极发育,部分段落的砂岩极易软化;泥灰岩:灰色~灰绿色,厚层状,弱风化层中等硬度,易于软化,有崩解裂解现象;千枚岩:灰绿色,千枚理发育,节理裂隙发育,常常与大型断裂构造相伴产出。

2.2.4白垩系岩性以页岩或页片状泥灰岩为主(见图3),灰黑、灰绿色,风化后呈黄绿、灰绿色,质地软,薄层状或页片状,节理裂隙极发育,易崩解裂解,含砂岩或石灰岩薄夹层。

2.3地下水根据勘测区地下水的含水岩组、水动力特征、赋存条件、补给及排泄条件并结合勘探成果分析,含水岩组主要分为两类,第四系孔隙含水岩组和基岩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前者主要位于平原区或者河谷阶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很大,或者仅雨季含水;后者地下水的赋存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分布均极不均匀,赋存状态多数情况下呈带状或囊状,主要赋存于砂岩夹层或断裂破碎带的适宜部位,地下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并不显著。

2.4不良地质沿线发育的主要不良地质是滑坡和岩溶。

2.4.1滑坡滑坡是项目中最典型的,也是项目进行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不良地质现象,如图4中PK94+775滑坡区视图。滑坡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是岩性不良,属地质病害多发地层。

2.4.2岩溶岩溶现象仅见线路后段的灰岩峡谷地带,线路以桥隧形式通过,主要体现为密集发育的溶孔、溶穴,代表性的岩溶如图5所示。

2.5特殊性岩土

2.5.1泥灰岩泥灰岩由于其质软、易崩解、抗风化能力差、具膨胀性。由于其特殊的工程性能将会导致挖方边坡滑移失稳、个别路段填方路基变形、泥灰岩挖方坡面冲刷严重,同时由于其工程性能差,不能作为路基填料而导致大量弃土、借土,代表性泥灰岩如图6所示。

2.5.2膨胀土除了泥灰岩外,膨胀土有所发现,其成因既有残积、坡积,也有冲洪积;其分布也涉及了从平原、丘陵到山区的各种地貌单元,如图7所示。泥灰岩是一具中等膨胀性的软质岩,经试验分析可知,自由膨胀率为81%,遇水易软化、失水易崩解、强度及承载力迅速降低是其主要特点。另外,泥灰岩节理裂隙发育,裂隙面粗糙,无充填,闭合,表面为铁锈薄膜,裂隙为地表水的下渗提供了又一通道,这也是泥灰岩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

2.5.3腐蚀性岩石主要是指石膏层(图8),由于其易于溶蚀,具有强烈腐蚀性。

3勘探手段和方法

3.1地质及工程地质测绘1:50000的全线地质及工程地质测绘,从宏观上反映路线走廊带和小区域的地质条件、地震、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等,为路线方案的优化提供地质依据;1:1000或1:2000的工点工程地质测绘反映工点范围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建筑场地稳定性评价、构造物墩台布置、隧道洞室围岩分类和隧道进出口的稳定性评价提供工程地质依据[1]。

3.2工程钻探与挖探目的在于查明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岩性、获取原状、扰动岩土试样及地下水试样,并进行相关原位测试、水文观测等。

3.3工程物探本次勘察主要采用地面浅层地震勘探(折射波法、反射波法、雷瑞面波法)、波速测孔及高密度电法等物探方法。主要应用于高边坡、隧址及沿线不良地质发育路段,目的在于确定岩土工程参数、辅助岩土工程分层、初步圈定溶洞、土洞的埋藏特征等,为场地类别划分、隧道围岩分类、路基边坡设计、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3.4原位测试原位测试通常用来进行岩土工程分层,划分场地类别、评价地基均匀性、计算岩土工程参数、计算地基承载力[2]。

3.4.1圆锥动力触探(PDA/PDB)独立或在钻孔内进行,适用于细粒土、软岩及平均粒径不超过60毫米的粗粒土壤。可通过连续贯入200mm的锤击数计算地基土的动贯入阻力,并据此计算地基土的极限承载力、静压桩或锤击桩极限承载力,划分场地类别。

3.4.2标准贯入试验(SPT)在钻孔内进行,适用于粉土、砂土及砾质土。并据此计算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及桩基的极限侧摩阻力、极限端阻力,划分场地类别。

3.4.3旁压试验自法国道桥工程师梅纳(Menard,1956)将预钻式旁压试验真正成为一项原位测试技术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完善、发展和推广应用,旁压技术在国外取得了很大成功。其应用领域涉及到地质条件评价、浅基础和深基础设计中承载力的确定、基础沉降计算诸多方面,已成为地基勘察和基础设计的实用、可靠方法。在阿尔及利亚公路和铁路勘察设计过程中,业主和外部监督均要求桥梁桩基的计算必须采用法国标准,即采用旁压试验所取得的参数来进行计算;然而在中国的桥梁桩基计算中,大多是通过土工、标贯、动探等原位测试来获得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通过查表、类比或地区经验等方式提供岩土体的容许承载力和极限摩阻力来计算桩长。旁压试验主要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残积土、极软岩和软岩等,以取得岩土的极限强度、旁压模量、初始应力[3,4],并据此计算地基土的极限承载力及桩基的极限侧摩阻力、极限端阻力,划分场地类别。

3.4.4孔压水位计试验用于地下水位观测。

3.4.5浅层地震用于斜坡及隧道工程,以取得岩土波速参数。

3.4.6波速测孔用于隧道及构造物场地,以取得钻孔岩土波速参数。3.4.7钻孔测斜主要用于滑坡或不稳定边坡监控量测,以取得滑坡滑面深度或监控变形速度等参数。

3.5室内试验

3.5.1一般规定岩土、水试样采取应考虑工程对象、地层结构、岩性特征及试验目的[5],通常情况下取样应满足下列规定:土试样的采取应考虑岩性特征及试验目的:Ⅰ级土试样通常在钻孔中采用专门取样设备完成或于探井中人工刻取;Ⅱ极土试样采用适宜取样设备完成;Ⅲ、Ⅳ级土试样可以岩芯代替;岩石试样可利用岩芯制作、挖探孔或于其它适宜部位直接刻取。

3.5.2取样数量

3.5.2.1构造物(包括桥梁、涵洞、挡墙)勘探点一般每1.0~2.0m取样一件,遇土层变化时应立即取样;当土层厚度大于5.0m时,可视具体情况分别于上、中、下部位各取样一件。粘性土(或细粒土)必须采取Ⅰ级土试样。对于长度大于100m的构造物,主要土层采取Ⅰ级土试样数量不得少于6件;一般构造物主要土层采取Ⅰ级土试样的数量不得少于3件;砂类土除采取Ⅲ、Ⅳ级土试样外,尚应分层采取代表性的Ⅰ、Ⅱ级土试样;岩石必须采取Ⅰ级试样,试样按不同岩性及风化等级分别采取,每一独立工点同一岩性及不同风化状态的取样数量均不得少于三件。

3.5.2.2路基(一般路基、挖方、填方及斜坡)勘探一般在10m以内每2.0m应取样1件,10m以下每2.0m~3.0m取样1件,如遇地层变化应立即取样。粘性土(或细粒土)取原状土样;砂类土除采取扰动试样外,尚应分层采取代表性的Ⅰ、Ⅱ级土试样。样品数量及等级由工程技术负责人根据工程特征或设计要求确定。如需采取Ⅰ级土试样原则上同一工点或每一独立地貌单元Ⅰ级土试样不宜少于6件。

3.5.2.3隧道勘探隧道孔均应采取岩土试样,且洞室顶面以上二至三倍洞室宽度范围内同一岩性及不同风化状态的取样数量均不得少于三组,若地质条件复杂、岩性条件较差时,取样数量尚应酌情增加。其他部位的取样数量可酌情减少。

3.5.2.4水试样的采取水样的采取要考虑工程类型、可能的地基基础型式、地貌单元、地质条件,以满足工程评价需求为原则。通常情况对大中桥,地表、地下水取样数量均不少于两件;长、特长隧道地下水取样数量不少于两件。但当含水构造复杂或有多个含水层时应分层取水试样,水试样的采取应能代表天然状态下的水质情况。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特殊岩性土,取样质量、数量尚应满足专门评价要求。

3.5.3岩、土及水的试验指标

3.5.3.1土壤鉴别试验颗粒分析(筛分、沉降分析)、界限含水量、亚甲蓝、砂当量、有机质含量等,属土壤鉴别、分类指标,通常均属必做项目。

3.5.3.2物理试验天然含水量、孔隙率、容重、颗粒密度、膨胀系数(rapportdegonflement)、膨胀力(contraintedegon-flement)、渗透系数、岩石磨耗、岩块波速;

3.5.3.3力学实验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前期固结压力、岩石抗拉强度、岩石杨氏模量、岩石波松比、岩软化系数、风化系数等;

3.5.3.4化学试验腐蚀性CO2、硫酸盐SO2-4、镁离子Mg2+、铵离子NH+、PH酸碱度及土壤和岩石的碳酸钙含量。

3.5.3.5岩土、水试样测试及试验应考虑工程对象、地层结构、岩性特征,以满足岩土鉴别,岩土工程评价、地基与基础设计计算、施工设计为前提。

4几点经验教训和体会

4.1法国和阿尔及利亚规范中无勘探点平面布置和深度确定的条文由于勘察设计理念及角色定位的不同,阿尔及利亚项目无论是勘察深度还是广度与国内勘察相比都更加深入和细致,具体主要表现在测试试验内容频次高、试验要求高、特别是对筑路材料的勘察完全突破了国内标准、理念及模式。另外,几乎找不到对勘探工作量有规定的规范。法国的岩土工程师就很难理解中国规范为什么对钻孔的间距和取土的间距都要规定得如此具体,而对于取土质量起关键作用的取土器的标准却不能严格执行。本文中所介绍的勘探点的平面布置和深度确定原则都是我们与设计外部监督、监理和业主顾问团碰撞交流同意后实施总结的,因地因人因项目而异。

4.2对现场钻探的孔压水位计试验要求特别严格。现场钻探的孔压水位计试验用于地下水位观测,我们按照国内习惯做法,仅仅在钻探的时候量取地下水位,而他们在钻探后下放安装PVC管,用砂粒石充填管子外壁和钻孔的孔隙,加盖加锁,每个阶段都对水位进行长期观测。在每一阶段(APS、APD、EXE)的地质勘察报告审核时,对会对我方现场钻探的孔压水位计提出审查修改意见。这点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时候,能对地下水进行全程动态监测和分析。

4.3强调原位试验,特别是旁压试验梅纳尔旁压试验源自法国,从目前的法国规范体系而言,由于旁压试验广泛的适应性,在重要构造物基础设计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国内旁压试验应用不够广泛,我们在项目中需要学习,学习旁压试验现场操作、学习处理旁压成果资料,最重要的是与设计的配套接口问题,旁压成果资料地勘人员整理出来以后,设计人员怎样应用到桥梁桩基计算中去,也需要学习。

4.4国内勘察和设计的脱节问题在国外反映很明显

4.4.1国内设计院勘察设计组织脱节国内大部分设计院将下属勘察(岩土)分院(室、公司)与承担主体设计的分院(室)并列,项目组织框架中也将地质勘察作为一个独立专业与其它设计企业并列。

4.4.2国内勘察设计工程师知识结构脱节由于组织脱节,专业分工过细,一方面导致地质工程师长期集中于勘察部门,专门从事勘察工作;另一方面,主体设计部门又缺少相关地质人员,对勘察成果的应用过分依赖勘察单位。多年之后,地勘人员对公路专业知识知之甚微,难以领会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则将学校里曾经学过的并不扎实的地质知识还给了老师。这是我国工程师和国际岩土工程师的差异所在。设计院越庞大,内部专业分工越细,工程师知识结构越单一。工程师知识结构的脱节,则使得其综合素质及处理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大大降低。

4.4.3国内勘察成果与设计文件脱节按照现行勘察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地勘成果作为正式文件反映在设计成果中的内容不多,且大多为最终成果的摘要,缺乏对勘察成果的分析、评价和研究,地勘报告过于独立,与关联专业的结合不紧,设计应用和审查管理极为不便。欧美等国在设计文件组成及编排方面,将各专业地质勘察成果和相应设计融为一体,即便是小型构造物,或一小段挖方边坡,从地质技术报告、计算参数确定、基础计算、边坡稳定性验算到设计图纸汇编于一册,便于设计审查和施工管理,也会有效减少因专业接口矛盾而引发的质量事故。

4.5勘察收费和勘查队伍建设阿尔及利亚钻探收费价格在每延米1万第纳尔上下,折合人民币每延米1千元左右;室内试验当地也有国家实验室,价格也同样是国内的几倍。阿国现场钻探比较规矩,弄虚作假极少;但室内实验报告等待的时间比较久。阿尔及利亚使用的钻机大多为液压履带式钻机,而国内使用的简易钻机在这边不被监理和业主认可,对比见图9。阿国失业率很高,工作签证指标越来越控制,类似工程项目可以考虑以当地人力资源为主的专业化勘察队伍,承担该地区勘探和室内实验工作。先以钻探工人和实验操作员慢慢过渡到机长和实验分析员,这些在阿东西高速项目都有尝试,效果效益不错。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岩土工程 勘察工作 思路分析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219-1

1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程序、阶段划分及报告内容

1.1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程序

编制勘察大纲;测绘与调查;现场勘探;野外测试;室内试验;长期观测与编写报告书等方面。由于勘察场地的复杂程度、建设工程的类别、设计阶段等不同,相应的勘察任务和内容也有差异,所以应紧密结合工程实际。

1.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划分

岩土工程勘察宜分阶段进行。勘察阶段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一般可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选址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个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各阶段的要求,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1.3岩土工程勘察的报告内容

⑴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⑵拟建工程概况;⑶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⑷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⑸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⑹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⑺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⑻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⑼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2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2.1岩土体的复杂性

岩土工程研究的对象是岩体和土体。岩体在其形成和存在的整个地质历史过程中,经受了各种复杂的地质作用,因而有着复杂的结构和地应力场环境。显著的时空变异性和工程类别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岩土工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很大的综合性。

2.2岩土工程的不确定性

岩土工程中的很多因素往往难以预先知道,或仅在某种程度上加以预估而无确切的把握。不确定性的根源有参数不确定性、模型不确定性、人为的不确定性。例如,我们可以对某土层取样进行试验测定岩土的参数,但不可能获得参数的真值。在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中,由于问题的复杂性以及资料不足,我们不得不做出某些必要的简化与假定,以至于在很多情况下分析结果与实际结果不符。

2.3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矛盾性

在工程建设中,勘察和设计往往隶属不同的部门,勘察部门在勘察报告提交之后,就万事大吉;设计部门收到勘察报告时,只看剖面图、柱状图和岩土参数,往往忽略了勘察报告中在基础处理形式及施工方案方面的建议;勘察人员由于工作的局限性,偏重于查明岩土情况,勘察报告中的建议往往比较空泛。这种现象对于具体工程是不利的,也不利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

2.4勘察技术水平落后、技术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近二十年来,勘察专业体制的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并未真正到位。队伍大,素质差,成果质量低。与国外的先进勘探技术和手段相比,目前我国的勘察手段略显单一、仪器设备陈旧老化。勘察人员来源复杂,大多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培训,素质良莠不齐。这也使得先进的勘察技术与勘察机械设备得不到准确迅速的推广使用,进而影响我国岩土勘察的发展。使得岩土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严重影响了岩土工程的整体勘察质量,阻碍了岩土工程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做好岩土勘察工作的思路与策略

3.1做好准备工作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主要在野外现场进行,为使现场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必须在出发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工作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前提和内容。直接影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进度,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对准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准备工作的关键。要把准备工作做得既具体、又充分,避免疏忽、遗漏,明确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就是使现场勘察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避免窝工、返工,就是保证工程勘察质量的前提条件和保障。我们必须充分掌握勘察任务的具体要求、拟建建筑物结构形式、层数、荷载、基础形式与埋深。有的放矢地编写勘察纲要;充分搜集勘察场地建筑总平面图或规划图或土地勘测定界图(附有四角坐标)、已有地质资料、场地地形地貌及施工条件,有无地下障碍物(光缆、电缆、高压线、管线等)。

3.2勤修内功,苦练外业

勤修内功,就是首先做好自己的功课,用心钻研业务,年轻的工程勘察人员应加强理论素养的学习,多向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前辈请教,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不断总结,积累岩土勘察的信息库,尽快提高岩土勘察工作的技术水平;苦练外业,一方面是要重视勘察外业的质量,在勘察前期做好准备工作,在勘察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勘探、原位测试、取土及进行土工试验,原始数据记录准确无误,岩性描述全面真实;另一方面,勘察前应与设计部门进行沟通,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弄清楚建筑物工程特性,这样勘察工作就能做到目标明确,为设计部门提供确实有效的勘察资料。

3.3技术改革,加强工程技术人员培训

为了改变岩土勘察中的落后局面,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应该制定岩土工程统一规范、努力推行岩土工程体制、引进新技术与先进的精密的勘察设备、加强岩土勘察施工人员培训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引导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勘察技术。

4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和技术,是建设工程的基础和先行者,是一个工程项目选址、环境评价、基础设计、岩土治理、施工方案制定等环节的重要依据。在自身的发展中正经历着一个重要的阶段、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随着工程地质岩土力学和土木工程等相邻学科的发展,相互渗透和衔接,岩土工程体制的形成,岩土工程勘察在资源、能源开发、交通、城乡建设、农田水利、国土整治及国防建设等领域发挥更重要作用。因此,作为勘察工作者既感到无尚光荣,也深觉肩上担子的沉重。笔者不惧学识浅薄,撰写如何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思路的文章,希望通过抛砖引玉之举与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土地勘测;影响因素;勘测质量;思考

中图分类号:F301;P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368-01

土地勘测属于土地管理的前期工作,通过土地勘测,可以得到当地土地属性的有关数据,更有利于土地的开打管理。勘测成果质量的好坏,直接给土地利用效率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勘测过程中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带来的影响,认真检查和记录勘测工具及勘测数据,做到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定期完工。

一、当前土地勘测现状

土地勘测的重要性是国土局人士都熟知的,但是在具体开展勘测工作时,勘测成效就不尽人意。从近几年的项目来看,规划设计均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项目规划不符合当地工农业生产习惯,道路等建筑物的布置脱离实际,地形情况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对项目施工中的实际困难没有全面考虑。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测图比例尺不能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在项目勘测设计过程中,没有进入项目区内及群众当中开展认真细致的调研工作。没有摸清楚项目区的实际地形情况,没有摸清楚项目区内现有基础设施的利用情况,没有摸清楚项目区内工农业生产的实际。确定项目的时间较晚,往往在项目需要上报前的一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内才委托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规划设计工作,为了不耽误项目的正常上报,只能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划设计工作,自然造成规划设计报告的质量低劣,深度不够;得不到政府的配合,经常凭借经验闭门造车,在这些情况下出现勘测质量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二、影响土地勘测的因素

1.勘测人员是否足够专业。作为勘测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勘测人员在报告编写、数据处理、方案制定和实地测量中的职业素养,都将影响勘测总体质量。在勘测行业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是最关键的,所以在勘测工程中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对从业人员要从严要求,才能有效的保证人员的素质。在现实中一些勘测单位为了降低勘测成本,雇佣非专业人员进行勘测作业,这些人普遍缺乏勘测作业的基本知识,没有谨慎的工作观念和强烈的责任心,这就无法保证勘测作业成果的质量。

2.仪器设备是否符合勘测要求。现在的土地勘测,随着高科技的应用,大多是机器设备在进行实地勘测,在外作业中,需要仪器设备相对要多些,勘测仪器质量高低、合适与否也会给测量质量带来影响。仪器设备测量出的数据要保证能达到需要的质量要求,所以仪器设备的稳定性相当重要,因此在仪器设备的选择中不仅要选择符合工程测量要求的仪器设备,还要保证仪器设备性能的稳定和可靠,保证所选仪器设备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

3.勘测方法是否合理科学。在具体的勘测过程中,可选择的勘测方法有很多种,而不同的勘测方法又将测出不同的结果,好的勘测方法不但能降低测量工作量,而且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勘测作业的工序有很多,由若干个分项工程所组成,每一分项工程都有自身的特点,只有根据各分项工程的特点来进行勘测方案的制定和设计才能保证勘测成果的质量,所以在施工中要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来提高施工中的技术水平,保证勘测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这就需要测量人员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勘测方法。

三、提高土地勘测质量的思考

1.提高勘测人员业务素质,提升勘测质量。人为的因素影响使得勘测结果常常出现误差,人又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只能通过培训和学习去缩小误差。为了提高土地勘测质量,应改善从事勘测工作人员的知识、年龄结构,提高技术人员业务素质,提升勘测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土地勘测队员业务培训力度,确保土地勘测成果质量。从学习内容上,认真组织学习《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土地勘测定界规程》等业务行规;从学习方法上,采取书面学习与野外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学习形式上,采取老手带新手,技术熟练的组长带组员的办法。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使每个勘测队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在短时间内得以迅速提高,从而提升土地勘测队伍的整体素质。创优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效能,提高职工政治思想素质。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根据工作性质和岗位职责,加强对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进一步增强职工的服务意识,真正让服务理念和效能意识深入人心。

2.提高对土地勘测重要性认识,优化仪器设备和勘测方法。国土资源单位应通过多方面的渠道宣传和学习土地勘测知识,认识到土地勘测的重要性和其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土地勘测的质量,应加大对土地勘测工作的物资投入,选购优质高科技的勘测设备。仪器设备各项主要性能不仅能满足工程测量的所需,还要有出厂的合格证,另外勘测作业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要注重日常检查维护,检测仪器设备的组装是否正确、零件是否有缺损情况,若发现损坏要及时更换。此外应当关注测量仪器的更新,尽可能选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并优化当前的勘测方法。土地勘测单位应注重对勘测人员的日常培训,向其详细讲解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以求提升勘测人员操作的有效性。对各技术岗位的人员任用要建立严格的岗位制度,要求勘测作业人员、检查人员、质管部门人员、技术负责人等必须具备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能在其岗位中发挥最大的工作效能。

3.建立工作责任制,加强质量监督,完善土地勘测管理制度。土地勘测这个系统工作,必须要有一套制度来规范,通过自上而下的安排来使各个岗位的人员各司其职,各行其责。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应按照有关条例的要求,规范土地勘测项目备案工作。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了测绘成果统一对外提供制度,确立对外提供土地勘测成果资料的严肃性、权威性。工作人员按照要求,要进一步加强测绘产品质量管理,完善测绘项目监理制度。加强土地勘测成果汇交工作,提高土地勘测服务保障能力,加大对土地勘测产品质量的检查力度和抽查比例,及时发现问题,做到及时解决。对外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测绘成果均需统一加盖测绘资质专用章,完善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土地勘测管理制度、勘测质量管理制度、勘测技术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勘测管理工作制度,为生产优秀土地勘测成果提供制度保障。

四、结语

总之,土地勘测作为土地管理的前期工作,其勘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后期的管理工作。因此,在土地勘测中,应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大对勘测人员的技能培训,完善责任监督,优化仪器设备,以期勘测结果精准,为土地勘测服务提供效度和信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伟波.土地勘测技术及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

[2] 张宝娟.浅谈提高土地勘测质量的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年01期.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影响提取;道路勘察设计;应用

正文:公路、铁路运输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其建设与发展对于我国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勘察技术对复杂地形的勘测区域勘察难度大、误差率高,为了减少误差,确保勘察设计的质量,常常需要反复勘探测量多次,取其平均值来减小误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道路工程施工进度及工期。提高勘察设计工作效率、加快勘察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道路勘察有关部门与人员的首要任务。

一、道路勘察重要性分析

道路施工的勘察测量对于公路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公路工程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勘察测量环境艰苦、地形复杂、测量放线工作困难重重。而勘察测量工作是道路工程方向的指引,必须确保勘察测量准确、周密才能保障公路工程顺利施工。因此,加快公路工程勘察测量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及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道路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勘察测量工作新技术的引进,通过计算机技术、GPS技术等的应用加快道路工程勘察测量工作效率及精准度。

二、计算机技术在道路勘察中的应用分析

2.1影像提取技术在道路勘察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在道路勘察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道路工程勘察设计的工作难度,解决了许多公路勘测过程的难题。其中以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的应用最具代表性,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的应用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二维影像提取三维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只需要的是勘察测量很少的像控点,然后在相控点附近拍摄若干影像数据,就可以放进系统进行量测与重建处理。通过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的应用在公路勘察测量中,利用全站仪只需勘测很少的控制点,而非专业测量数码相机经过检校标定后,也可以当作量测相机使用。通过拍摄工程现场影像进行匹配、定向、空三处理,解算出相片参数,就可以生成所需的正射影像、等高线、DEM等数据。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应用将公路工程勘察测量中的逐点测量简化成为“面”测量,加上自动化的引用,极大的减轻了公路工程勘察测量的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2GPS单机联网试勘测技术的应用。由于道路工程勘察测量地理条件较差,传统勘察测量需要多次校验来确保勘察测量的精准度。但是随着GPS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GPS在道路工程勘察测量的应用越来越多。GPS系统利用24颗卫星、地面接收装置以及用户接收仪器组成,全天候地连续提供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等技术参数。道路工程的勘察测量主要利用了GPS的静态功能和动态功能,通过接收到的卫星信息,确定地面某点的三维坐标;通过动态功能把已知的三维坐标点位,实地放样地面上。利用GPS进行道路工程的勘察测量工作极大的提高了道路工程勘察测量准确性,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GPS测量技术可以实时、有效、精准的对道路工程进行准确的测量,以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

2.3计算机设计软件在道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勘测—设计—成图是道路勘察设计的主题工作思路,根据这样的思路进行道路勘察设计必须需要通过专业辅助软件来实现。传统的设计、绘图费时费力且不易修改,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设计与成图可以极大的提高设计、成图的效率。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工程师始终以现场勘测数据作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通过专业化软件的自动功能可以完成数据采集、整理,为设计工程师提供更加便利的操作。在设计中勘测数据整理编辑采用microsoftexcel表格方式,直观明了,所有有关道路设计的原始数据都让设计师一目了然,给方案的修改带来很大灵活性。而且软件成图过程是高度自动化的过程,原始数据采集编辑完毕,整个设计任务也就完成了90%以上,因为剩下的绘图部分,软件都能自动完成,让设计师从最枯燥无味的绘图工序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寻求最佳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从而发挥出设计师最大的潜能。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为设计人员提供快捷的画图工具,尽量减少各种限制。生成的全部图形对象均为autocad的基本类型实体,使用autocad命令画的图可以用软件任意修改。操作步骤清晰明确,选项功能一目了然,应用autocad推荐的定制工具和编程语言开发平面线形设计主要解决道路的中心线形,适用于一般路线设计和复杂的立交线形设计。实际工程设计时,线形设计通常有两种情况:不使用坐标的纯粹线形设计;用测量坐标控制转点和线位的线形设计,平面线形设计程序能够识别处理不同的ucs。实际上线形设计大部分工作量在调整线形上,天正市政软件根据线形设计工作过程,分解为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等几部分,分别在不同的已知条件下进行线形设计,这种方法与道路线形设计工作程序相符。道路平面设计能完成任何复杂道路平面的设计工作,包括道路中各种交叉口接入设计、各种道路出入口设计、任意复杂绿化带设计与编辑、各种已知条件的港湾停靠站设计、以及进行各种方式的道路桩号设计,并可对道路整体平面图进行任意图幅的自动分页。

三、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急速发展,沿海开放地区城市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部门的工作负荷日益繁重。在此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开始加大投入力度以支持新技术在道路规划部门的应用,许多城市的道路规划部门也开始建设自己的信息系统。但此时的信息系统仍侧重于规划文档的管理,目标是减轻经办人员处理文档的负担,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透明度,办公系统的实现方法上基本是采用Fox-pro,Dbase等软件作为开发收文、发文、办文的管理系统,而空间信息/图形处理还只是处于较低的应用水乎,更没有考虑到规划文档与规划空间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当然,当时的计算机发展水平限制了更多地应用。在90年代中期计算机硬件的性价比得大幅提高,软件的功能不断加强,面向对象枝术、COM/DCOM技术、Internet/Intranet技术、网络技术日趋成熟,为道路规划设计信息系统登上新台阶提供了必要条件。通过现代计算机软件系统对城市各条道路车流量的统计,对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提出基础建议,并由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自动生成功能,设计出符合城市、车流走向的道路。:

结论: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于道路勘察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道路勘察设计人员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道路勘察设计有关部门必须加快自身人员配备的科学化,通过勘察设计人员的招聘与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促进人才结构的优化。通过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及新技术的应用,将道路勘察设计

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张庭伟《GPS技术在公路勘察测量中的而应用》城市规划2006.3

2.李海《道路勘察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11

3.杨勇《计算机应用研究――勘察测量技术》信息资讯2007.6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范文7

关键词:计算机;影响提取;道路勘察设计;应用

正文:公路、铁路运输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其建设与发展对于我国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勘察技术对复杂地形的勘测区域勘察难度大、误差率高,为了减少误差,确保勘察设计的质量,常常需要反复勘探测量多次,取其平均值来减小误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道路工程施工进度及工期。提高勘察设计工作效率、加快勘察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道路勘察有关部门与人员的首要任务。

一、道路勘察重要性分析。

道路施工的勘察测量对于公路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公路工程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勘察测量环境艰苦、地形复杂、测量放线工作困难重重。而勘察测量工作是道路工程方向的指引,必须确保勘察测量准确、周密才能保障公路工程顺利施工。因此,加快公路工程勘察测量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及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道路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勘察测量工作新技术的引进,通过计算机技术、GPS技术等的应用加快道路工程勘察测量工作效率及精准度。

二、计算机技术在道路勘察中的应用分析

2.1影像提取技术在道路勘察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在道路勘察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道路工程勘察设计的工作难度,解决了许多公路勘测过程的难题。其中以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的应用最具代表性,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的应用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二维影像提取三维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只需要的是勘察测量很少的像控点,然后在相控点附近拍摄若干影像数据,就可以放进系统进行量测与重建处理。通过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的应用在公路勘察测量中,利用全站仪只需勘测很少的控制点,而非专业测量数码相机经过检校标定后,也可以当作量测相机使用。通过拍摄工程现场影像进行匹配、定向、空三处理,解算出相片参数,就可以生成所需的正射影像、等高线、DEM等数据。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应用将公路工程勘察测量中的逐点测量简化成为“面”测量,加上自动化的引用,极大的减轻了公路工程勘察测量的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2GPS单机联网试勘测技术的应用。由于道路工程勘察测量地理条件较差,传统勘察测量需要多次校验来确保勘察测量的精准度。但是随着GPS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GPS在道路工程勘察测量的应用越来越多。GPS系统利用24颗卫星、地面接收装置以及用户接收仪器组成,全天候地连续提供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等技术参数。道路工程的勘察测量主要利用了GPS的静态功能和动态功能,通过接收到的卫星信息,确定地面某点的三维坐标;通过动态功能把已知的三维坐标点位,实地放样地面上。利用GPS进行道路工程的勘察测量工作极大的提高了道路工程勘察测量准确性,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GPS测量技术可以实时、有效、精准的对道路工程进行准确的测量,以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2.3计算机设计软件在道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

勘测—设计—成图是道路勘察设计的主题工作思路,根据这样的思路进行道路勘察设计必须需要通过专业辅助软件来实现。传统的设计、绘图费时费力且不易修改,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设计与成图可以极大的提高设计、成图的效率。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工程师始终以现场勘测数据作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通过专业化软件的自动功能可以完成数据采集、整理,为设计工程师提供更加便利的操作。在设计中勘测数据整理编辑采用microsoftexcel表格方式,直观明了,所有有关道路设计的原始数据都让设计师一目了然,给方案的修改带来很大灵活性。而且软件成图过程是高度自动化的过程,原始数据采集编辑完毕,整个设计任务也就完成了90%以上,因为剩下的绘图部分,软件都能自动完成,让设计师从最枯燥无味的绘图工序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寻求最佳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从而发挥出设计师最大的潜能。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为设计人员提供快捷的画图工具,尽量减少各种限制。生成的全部图形对象均为autocad的基本类型实体,使用autocad命令画的图可以用软件任意修改。操作步骤清晰明确,选项功能一目了然,应用autocad推荐的定制工具和编程语言开发平面线形设计主要解决道路的中心线形,适用于一般路线设计和复杂的立交线形设计。实际工程设计时,线形设计通常有两种情况:不使用坐标的纯粹线形设计;用测量坐标控制转点和线位的线形设计,平面线形设计程序能够识别处理不同的ucs。实际上线形设计大部分工作量在调整线形上,天正市政软件根据线形设计工作过程,分解为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等几部分,分别在不同的已知条件下进行线形设计,这种方法与道路线形设计工作程序相符。道路平面设计能完成任何复杂道路平面的设计工作,包括道路中各种交叉口接入设计、各种道路出入口设计、任意复杂绿化带设计与编辑、各种已知条件的港湾停靠站设计、以及进行各种方式的道路桩号设计,并可对道路整体平面图进行任意图幅的自动分页。

三、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急速发展,沿海开放地区城市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部门的工作负荷日益繁重。在此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开始加大投入力度以支持新技术在道路规划部门的应用,许多城市的道路规划部门也开始建设自己的信息系统。但此时的信息系统仍侧重于规划文档的管理,目标是减轻经办人员处理文档的负担,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透明度,办公系统的实现方法上基本是采用Fox-pro,Dbase等软件作为开发收文、发文、办文的管理系统,而空间信息/图形处理还只是处于较低的应用水乎,更没有考虑到规划文档与规划空间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当然,当时的计算机发展水平限制了更多地应用。在90年代中期计算机硬件的性价比得大幅提高,软件的功能不断加强,面向对象枝术、COM/DCOM技术、Internet/Intranet技术、网络技术日趋成熟,为道路规划设计信息系统登上新台阶提供了必要条件。通过现代计算机软件系统对城市各条道路车流量的统计,对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提出基础建议,并由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自动生成功能,设计出符合城市、车流走向的道路。

结论: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于道路勘察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道路勘察设计人员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道路勘察设计有关部门必须加快自身人员配备的科学化,通过勘察设计人员的招聘与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促进人才结构的优化。通过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及新技术的应用,将道路勘察设计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张庭伟《GPS技术在公路勘察测量中的而应用》城市规划2006.3

2.李海《道路勘察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11

3.杨勇《计算机应用研究――勘察测量技术》信息资讯2007.6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范文8

太原某住宅楼,地下1层地上5层(局部6层),为粉煤灰页岩多孔砖砌体结构,总建筑面积7461m2。该楼长75m,高18.4m,设伸缩缝,檐口标高17.6m,1层~5层层高2.8m,6层层高3.0m,架空层层高2.2m,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基底标高为-2.63m,基础在伸缩缝处断开,地基处理采用2m厚2∶8灰土垫层分层夯实。该楼2005年10月开工建设,2006年5月主体竣工,2006年10月住户陆续入住。2007年6月该楼北侧路面塌陷,2007年10月初该路面再次塌陷,三单元门口处路面下陷最深(两次共塌陷深度约60cm)。2007年11月,该楼二、三单元墙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2007年11月8日,发现该楼三单元门口散水下给水管漏水,随即被修缮,2007年11月16日,发现该楼部分墙体出现明显裂缝,因怀疑该楼管道可能再次漏水,随即组织开挖,以查明隐患来源。11月21日,发现该楼三单元门口处暖气管道漏水,管道漏水处热水喷出压力较大,同时发现,该楼北侧伸缩缝下,灰土垫层与基础筏板之间形成空隙,空隙东西向长约30mm,深入基础内侧约2m,空隙最大间距约15cm。2008年3月,进行了现场调查及测量。对该楼角部具备观测条件的方向进行垂直度测量,测量发现该楼伸缩缝西侧整体向东倾斜,伸缩缝东侧,整体向西倾斜,最大倾斜量29.7mm。由于缺乏沉降观侧方面的资料,为了便于了解该楼沉降情况,对该楼北侧各单元门处地面进行了高差测量,对窗台压顶下沿进行了相对高差观测,表明中段相对于西端有下沉趋势,最大相对高差约5cm。该楼1层~6层及地下1层部分墙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以现场检测情况看,该楼的墙体裂缝主要出现在纵墙墙体上,横墙个别墙段也发现裂缝,二、三单元墙体裂缝较两侧单元严重,且裂缝在伸缩缝两侧是“八”字形分布。根据该楼施工记录,在地基施工过程中发现南北向黄土冲沟,施工中采用素土回填,共分6步,每步厚度300mm~350mm。该楼出现裂缝后,对该楼进行了补充勘察,结论如下,地基土不具有湿陷性,可按非湿陷性黄土地进行设计。冲沟位置在二、三单元附近,冲沟为南北走向;东西向宽约30m,冲沟的剖面是U形,揭露的冲沟深度介于5.4m~7.6m之间。为查明地基土层情况,调查时在黄土冲沟范围布置探井3个,探井深8.0m,每个探井从地表下2.0m~3.0m开始,每米取原状土1件,土样做土工试验,试验表明,地基土有湿陷性,本次探勘未穿透湿陷性土层,建筑北侧探井曾受外界水侵入,已发生湿陷,推测地基土在未浸水前为自重Ⅱ级湿陷性。该楼由于受水浸湿,且各地基土受水浸湿的程度不同,导致该楼基础下冲沟范围由湿陷性粉土产生不均匀湿陷,该楼北侧浸水较严重,局部地基土的湿陷性部分消除,湿陷量较大,南侧土层仍具有严重湿陷性。综合分析,该楼二、三单元基础恰恰坐落在黄土冲沟上,该处地基虽经过2∶8灰土处理,但灰土下持力层土为具有严重湿陷性的粉土,当水浸入后,导致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墙体开裂。由于勘察未能查明存在冲沟,设计时未能考虑到其不利影响,导致该楼基础下沉,墙体裂缝,造成经济损失。

2工作程序

为了提高勘察工作质量,应加强勘察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严格工作程序,工作程序分为策划准备阶段、现场勘察阶段、室内试验与化验、内业资料综合整理、勘察产品验证和审批及交付与防护,下面分别讨论。

2.1策划准备阶段

1)下达任务通知书。合同经评审签约后,经营生产部向勘察分院提供项目勘察合同副本,并与其商定项目负责人,并随《生产任务通知书》任命下达。

2)组建项目组、查勘现场。项目负责人根据合同要求,提出参加项目勘察人员及校审人员名单,经分院负责人批准组建项目组。根据顾客提供的项目工程信息,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场地及周围工程地质、环境状况、不良地质现象及地下水等工程地质条件。

3)收集资料。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收集整理相邻及周围场地与项目勘察有关的资料和建筑施工经验,了解拟建工程的结构、荷载及工艺特征。对顾客提供的资料,应按《顾客财产控制程序》规定,进行验收,标识并填写《顾客提供财产登记表》。

4)编制勘察大纲。项目负责人根据合同要求和已有资料,策划所需的勘察过程,尤其要识别关键过程和需要连续监控的过程。按《勘察大纲编制规定》编制工程项目勘察大纲,按《勘察项目测量监控程序》经验证和审批后实施。必要时(如合同有规定)勘察大纲在实施前应经顾客确认。当顾客有要求或现有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不能满足项目控制要求时,还应编制项目质量计划。随项目实施的进展,其进度、人员、内容要求有变化时,项目负责人应及时调整勘察大纲,并保持有关记录。

5)进场前准备。进场前应做好以下工作:a.项目负责人组织召开项目组人员会议,介绍工程概况、勘察要求、目标、人员分工及准备工作要求,进行安全教育和必要的培训;b.有关人员按分工做好准备,包括技术(如试验、检测、方法、资料记录等)、仪器、设备、材料、运输工具、经费及作业计划等;c.当需要对外分包时,按《采购控制程序》评价选择分承包方,并对其进行控制和产品验证。

2.2现场勘察阶段

1)场地及勘察点定位。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测绘人员进行。根据顾客提供场地坐标基准点,按勘察大纲设计方案布置勘察点,测定勘探点坐标和标高,并做好记录,填写《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

2)钻探作业。a.钻探施工质量是获取真实、完整第一手资料的主要保证。因此,钻工应持证上岗,开工前应按《勘察设备管理规定》做好机台平整及设备检查、维护保养;b.钻探施工应按《岩土工程钻探作业指导书》进行,钻探施工的技术要求应严格执行国家或行业有关工程地质钻探的技术标准;c.钻探施工应遵守技术安全规程,执行《勘察施工安全控制程序》;d.机长负责做好《工程地质钻探班报表》,技术人员应填写《钻探点野外记录》。

3)原位测试及各种试样采取。a.按勘察大纲规定的测试项目、采样数量及时间间隔,连续监测和采取各种试样,并符合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要求;b.岩石样品可利用钻探岩芯制作或在探井、探槽、竖井、平洞中刻取。采取的毛样尺寸应满足试块加工的要求;c.土样根据不同试验要求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采取原状土样的全过程包括选取取样工具、设备、取样操作、土试样质量的现场鉴别、土样密封、标识、贮存、运输。取样方法和工具应按土样质量等级和土层性质选用。具体操作方法应按国家或行业现行有关原状土取样的技术标准执行;d.当需要查明地下水、地表水体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或有其他特殊要求时,应采取水样进行化学分析。水试样的采取及试验项目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要求;e.岩样、土样和水试样的采集由现场施工员负责完成。勘察人员负责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规定对采集的岩样、土样和水试样分别进行标识,按《产品交付和防护控制程序》的要求,分别填写《岩石试验送样单》《土工试验送样单》《水质分析送样单》,将所采试样及送样单交由项目负责人验审。验审后由项目负责人指定专人按勘察大纲的策划安排送交试验室或外委单位签字验收。样品的送交,应按《产品交付和防护控制程序》规定,注意运送过程中的防护。

4)地质地形测绘。按勘察大纲规定,由地质人员进行地质测量。必要时,由测量人员进行地形测绘工作。地质测量过程按《工程测量过程控制程序》进行。

5)水文观测。现场施工时,应观测场地水文情况,钻探点应记录初见水位和水位稳定24h后的静止水位。

6)中间检查与外业验收。现场勘察过程中及外业结束前,按《勘察项目测量监控程序》规定,进行中间检查验证和外业验收,包括:a.在现场勘察过程中及每一工序或单项工作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及时进行现场检查验证,形成《勘察施工现场验证记录》;b.现场收工前,由分院技术负责人(A级)或项目负责人(B级)主持外业验收,并形成《勘察外业成果验收记录》;c.中间检查与外业验收如发现问题,应按验证/验收结论要求及时纠正或补充工作,并记录措施的实施情况。

7)外业收尾工作及撤出现场。野外工作经评审验收或补充工作经再次验证后,测定勘探点实际标高和位置,按《勘察设备管理规定》,机长组织清点机具、仪器设备,擦洗上油,运回入库并及时维护,以保持其能力。

2.3室内试验与化验

室内试验提供过程应进行如下控制:1)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规定,评价确认参加试验人员的能力。2)按《勘察设备管理规定》《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规定,维护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保持过程能力,确认仪器的校准状态。3)岩土水样试验由试验室负责完成,必要时外委试验,外委时应按《采购控制程序》对外委试验过程进行控制。4)试验方法和要求按国家现行的《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和送样单的内容要求进行。水质分析应提交《水质分析报告》,土工试验成果应以图表、文字形式表达,整理出《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2.4内业资料综合整理

1)分析数据、编制图表。工程技术人员按《工程勘察内业作业指导书》规定,复核、检查和分析整理野外记录、岩土试验资料,对比前人的经验和成果,按现行规范、标准合理划分岩土层,编制各种表格和工程地质勘察图件,如勘察点平面位置图、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等。2)编写勘察报告。项目负责人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按《勘察报告编写规定》编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勘察产品验证和审批。校审人员按《勘察项目测量监控程序》规定进行成品校审,填写《勘察文件校审记录卡》,工程技术人员对校审意见逐条评审确认、修改后,校审人员签署。校审合格后项目负责人填写《勘察成果审批单》,经分院、经营生产部、技术质保部、总工程师逐级审批,各级审批人提出意见,项目负责人组织采取措施解决存在问题并形成记录后,审批人确认签署,上一级审批未经确认签署不得转入下一级审批。

2.5交付与防护

勘察成品文件按《产品交付和防护控制程序》规定,做好出版、交付过程中的标识、搬运、包装等防护工作。项目负责人办理文件发送手续,并及时索取顾客接收凭证送交经营生产部备案保存。

3结语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范文9

Abstract: The road survey design is to survey and measure to obtain the necessary survey and design information so as to prepare the design documents as required, according to the road route of the design plan, o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urban road route that of urban planning. The design needs to reflect the relevant national guidelines and policies, and should be practical, advanced, economical, safe, suitable, beautiful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raffic engineering.

关键词:道路;勘测;设计程序;程序;原则

Key words: road;investigation;design procedures;procedures;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072-01

0引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商品流通的重要条件,也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在社会物质产品的生产,分配和交换过程中以及人民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交通运输是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所组成。道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道优点:机动灵活,直达门户;运输速度快,适应性强;为其他运输方式集散,接运客货;道路运输的技术特性简单,车辆易于驾驶,投资回收快;道路运输在客运上有很大优势。

1工程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程序的“可行性研究”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决策和编制计划任务书的科学依据,可定义为”论证工程(或产品)项目技术上的可能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论证何时修建或分期修建,提供业主决策依据,保证工程的经济效果。公路建设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所有大中型项目应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委托书),进行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工作完成后应进行评估,经过综合分析后,提出投资少,效益好的建设方案。可行性研究工作是交通建设综合管理的手段,必须从运输生产的目的出发,研究技术可行性必须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研究经济效益必须考虑采用新技术的可能,重视运输领域的综合效益,可行性研究应附有必要的图表,其中包括路线方案(及比较方案)图,历年工农业总产值与客货运量统计表,公路客货运量,交通量预测表,效益计算表等,在可行性研究同时,应进行环境影响分析,以工程性质,路线位置,资源利用,环境影响等为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能性等进行综合研究,推荐最佳方案,进行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为建设项目的决策审批和编制设计任务书提供科学依据。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1.1 总论(或概述)包括建设任务依据和历史发展背景、研究范围与主要内容、研究主要结论和存在问题与建议等。现有公路技术状况评价。包括区域运输网现状和存在问题、拟建项目在区域运输网中的地位与作用、现有公路技术状况及适应程度等。

1.2 经济与交通量发展预测包括项目所在区域经济特征、经济发展与公路运量和交通量的关系、交通量的发展预测,建设规模与标准。包括项目建设规模、采用的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

1.3 建设条件和方案比选包括调查沿线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进行方案拟定与比选、提出推荐方案走向及主要控制点和工程概况,对环境影响作出分析并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包括主要工程数量、公路建设与拆迁、项目总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和筹措办法。若为贷款或引资,还要研究利率、偿还方式及可能性等。

1.4 工程建设实施计划包括勘测设计和工程施工的计划与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等。

1.5 经济评价包括运输成本等经济参数的确定、建设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和费用的估算、进行经济评价敏感性分析、建设项目的间接经济效益分析。对于贷款项目还要进行项目的财务评价。通过综合分析评价,提出技术先进、投资少、效益好的最优建设方案。

2测设计任务

公路施工前的勘测设计工作是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委托书)进行的。设计任务书应根据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设计任务书由提出计划的主管部门下达或由下级单位。编制后按规定上报审批。设计任务书的基本内容包括:建设依据和目的意义;建设规模和性质;路线基本走向和主要控制点;工程技术标准和主要技术指标;设计阶段及各阶段完成时间;建设期限和投资估算,对分期修建项目应提出每期的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施工力量的原则安排;附路线示意图。另有工程数量、三材(钢材、木材、水泥)和投资等只在上报任务书时列入,供审批时参考。设计任务书经批准后,如对建设规模、技术等级标准、路线基本走向等主要内容有变更时,应经原批准部门同意。

3设计阶段及其内容

3.1 设计阶段: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规定,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可以采用一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或三阶段设计。一阶段设计即一阶段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3.2 各设计阶段主要内容:①初步设计:两阶段和三阶段设计中的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或测设合同)和初测资料编制。初步设计阶段的目的是确定设计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拟定修建原则、选定设计方案、计算工程数量和主要材料数量、提出施工方案、编制设计概算、提供文字说明及图表资料。②技术设计:三阶段设计中的技术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和定测资料编制。技术设计阶段的目的是对重大、复杂的技术问题进一步落实设计方案。主要内容包括通过科学试验、专题研究,加深勘探调查及分析比较,解决初步设计中未解决的问题,落实技术方案,计算工程数量,提出修正的施工方案,修正设计概算。③施工图设计:两阶段设计中的施工图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和定测资料编制;三阶段设计中施工图设计应根据批准的技术设计和补充定测资料编制。

4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目的是对批准的推荐方案进行详细设计以满足施工的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审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决定加以具体和深化,最终确定各项工程数量,提出文字说明和适应施工需要的图表资料以及施工组织计划,并编制施工图预算。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或测设合同)和定测资料编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