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09-28 19:29:45

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总结

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总结范文1

【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每一个生活的点滴中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暑假,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同学们开展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专业所学,探寻如何更好提升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活动中,同学们以问卷调查和调研实践相结合方式,把精心设计的问卷带回家乡所在的部分高校,调查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和观点;与此同时,通过对典型人物进行采访,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方式记录下践行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最朴实、动人的场景、故事,并在返校后进行宣传展示,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达到实践与宣传相结合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张建旭说:“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同时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思政专业的大学生,我们应当肩负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与义务。”

【生命科学学院:科普生态知识 共建绿色家园】

为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和“美丽天津”的建设,8月下旬,生命科学学院19名师生组成的志愿队赴蓟县开展“践行生态文明,共建美丽天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用专业知识为社区居民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

实践团师生们分别以“绿色家园”生态知识科普、蓟县山林物种多样性基本概况讲解、手机辐射检测及基础知识普及为主题分为三个宣讲小组向居民们介绍了颇具实用性的生活小知识。同学们还带来了动物昆虫标本、植物图鉴和专业的辐射测试仪,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了生物方面的知识。社区的一位大爷表示,自己一直十分重视绿色生态建设,通过大学生开展的活动他从专业角度对此有了进一步了解。

【美术与设计学院:用我们的力量改变你的生活】

“公共设施的建设需要拓宽投资渠道,充分吸收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的资金。”7月13日,参加美术与设计学院暑期实践活动的杨帆同学在付村村务会上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7月13日,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师生前往付村开展实践活动,利用专业知识帮助付村规划道路环境,改善村内的公共设施。通过实践团师生对实地情况的充分调研,从公路建设、公共设施两个方面积极献计献策。此外,实践团师生还面向付村村民进行了“保护公共设施”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参加实践活动让我们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真心觉得受益匪浅。”杨帆说。

【音乐与影视学院:用艺术抚慰留守儿童】

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总结范文2

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深化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今年,我镇重点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步把新时代思想、文明、文化要求变为群众的行动自觉,为加快推进泰兴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举措

1. 建立组织机构。成立姚王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镇党委书记担任所长,宣传委员担任副所长,配备1名专职工作人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按照统一规划部署,结合实际抓好落实,组织辖区内各村(社区) 常态化开展活动。行政村(社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配备1名工作人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2. 建立工作机制。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立由宣传、组织、政法、教育、科技、文化、民政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审议重点工作。建立健全活动开展、队伍建设、场所维护、资料管理、效果评估等制度。制定志愿者礼遇制度,从精神和物质层面给予志愿者嘉许,提升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感,树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观念,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建立考核奖惩制度,保障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

3. 组建志愿队伍。组建姚王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由党委书记任队长,下设26支特色志愿服务支队,包括: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法律惠民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服务队、就业帮扶志愿服务队、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队、扶贫济困志愿服务队、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队和各行政村(社区)志愿服务队。

4. 开展实践活动。采取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组织引导志愿者通过开设讲堂、恳谈交流、心理疏导、公益帮扶、上门拜访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全覆盖、分众化、菜单式的文明实践活动,帮助群众解决思想认识、政策法规、生产生活、卫生健康、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依托乡风文明志愿岗等,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组织群众开展环境整治、文明劝导、公益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让人们在活动参与中体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利用“志愿江苏”平台,做好登记注册、活动、时长记录等工作。

5. 确保经费保障。为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和推进工作,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经费列入镇村两级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经费保障机制,切实推进实践所、实践站建设。同时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经费,保障新时代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专款专用。

三、实施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2019年4月)。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网络,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部署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

2.试点建设阶段(2019年4月-2019年7月)。毛庄村、桑木村、新星村、姚垈村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完成试点建设,评估试点建设情况,总结推广经验,完善建设标准。

3.深入推进阶段(2019年8月—2019年12月)。夏家垈、朝阳、石桥、封垈按标准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4.全面实施阶段(2020年1月—2020年10月)。全镇所有村(社区)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并正常运行。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镇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负责精心组织、有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

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总结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双服务素质教育 涵义 特征

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为新时期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让每个大学生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我们针对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重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相对不足,专业划分过窄、过细,人文教育薄弱,学生的个性发展平台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不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自觉性、针对性、实效性亟待加强,素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和倾向,开展了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建立了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紧密结合,最终实现其全面素质提高。

一、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涵义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是在以往素质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素质教育新模式。“双服务”素质教育理念是2008年由河北北方学院率先提出的。多年来,学校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以下简称“两种精神”),积极探索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符合学校发展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之路,逐步形成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志愿“双服务”理念,探索出一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那么,何为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是指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课题,充分发挥大学生智力优势,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开展学党史、地方史、校史教育,把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有机统一,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首要内容,以服务经济社会为重要途径,促进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既要培养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又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素质教育。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既是一种素质教育观念,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实践。“双服务”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充分发挥大学职能为目的,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既是富有科学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生动活泼、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教育实践,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模式的一个重要探索。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一是创新教育方式,它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有效方式,克服了理论说教教育模式带来的弊端,充分发挥了社会教育的作用,注重实践,通过实践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自我感知、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实现了从知识传授型向参与体验型的转变;二是大学生在“双服务”素质教育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促使其思想道德认知内化为思想道德意识,然后外化为思想道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粘合了大学生素质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裂痕,发挥了服务他人、教育自我、优化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功能,培育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引领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风尚,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美国威斯康星州奥・克莱尔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Eau Claire)服务学习中心推行的服务学习模式,把服务和学习有机统一,不仅促进学生自身专长和创新的发挥,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在实现学生个体成长需求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公民意识,使“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始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回答《纲要》提出的“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问题,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参与“双服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的角色由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变为自觉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者。通过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实践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与以往的素质教育模式相比较,从教育思想上,顺应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同发展的趋势,顺应高等教育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解决了教育与经济、理论与实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个人成长成才与社会责任感、“个人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的问题;从培养目标与规格上,以整体素质为目标,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时代特色,实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变“单一专业文化型”为“基础、能力、责任感”相统一的素质型人才;从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上,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解决了专业基础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相统一的问题;从运行机制上,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为核心目标,带动了高等教育整体综合改革,架起了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

二、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特点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是一项进一步增强素质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系统工程,在具有素质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有其多样性、区域性、互动性、互融性和协调性的特点。

(一)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多样性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更加突出面向全体大学生,高校具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特点。既有国家985高校、211高校、也有普通院校;既有本科院校,也有专科院校;既有综合类院校,也有理工、师范、职业技术等专门学校;既有公办院校,也有民办院校。大学生由受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科专业的群体组成,显示出服务内容的多样性。按照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011年教育统计数据分析,普通高校共2409所(本科院校1129所,高职(专科)院校数1280所),其中中央部门所属111所,地方部门所属1602所,民办本专科学校696所。中央部门中教育部所属73所,中央其他部门所属38所(本科院校35所,高职(专科)院校3所);地方部门中教育部门所属969所(本科院校574所,高职(专科)院校395所),地方其他部门583所(本科院校58所,高职(专科)院校525所),地方企业50所(本科院校1所,高职(专科)院校49所);民办教育696所,其中本科院校388所,高职(专科)院校308所。研究生总数1645845人(博士生271261人,硕士生137458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93623人,占研究生总数的5.59%,女生数797500人,占研究生总数的48.46%,男生数848345人,占研究生总数的51.54%。普通本专科学生总数23085078人(本科生13496577人,专科生958850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688365人,占本专科总数的7.31%。女生数11804988人,占本专科总数的51.12%;男生数11280090人,占本专科总数的48.88%;普通本科师范生1350393人,占在校本科生的10.01%;普通专科师范生524926人,占在校专科生的5.48%。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坚持服务大学生成长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包括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通过生产实习、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开展社区义诊、扶老助残、心理测试、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宣传、爱心支教、政策宣传、法律宣传、疾病预防、科技兴农、爱心捐助、企业调研等活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中志愿者活动在“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原则指导下,始终坚持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线,“志愿者不是被教育者,在活动中不再是抽象的、简单的、被动的接受教育,而是一种自觉行为条件的积极体验。”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内容具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生动的实践性。在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实践的过程中,把服务与学习相结合,寓科学理论知识于情景实践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大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价值选择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成才的不同需求,以广泛参与、自愿选择、积极建设、客观评价、注重引导为原则,激发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成才潜能,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练就过硬的本领、发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锤炼高尚品德、勇于创新创造,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二)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区域性

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由于地方所属高校和民办高校共2298所,占高校总数的95.39%,更多是为所在地区服务,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是经济社会、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高校与地方区域通过合作互动,实现共赢,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高校充分利用自身学科和智力优势,根据所在区域的现实需要,直接或间接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活动,始终坚持立足校园、走向社会、提高素质、奉献社会的原则,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和特长,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需求,对接服务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活动。

例如,河北北方学院立足学校所在地――张家口,结合张家口市坝上高寒地区的部分县乡和部级贫困县乡,他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农业项目推广和科技扶贫,服务张家口经济社会发展。在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成立“科技兴农志愿服务团”,而且部分师生经常在服务地蹲点指导,在教师的带领下,深入农村,走向田间地头,把科学技术送进千家万户,开展各项科学研究和蔬菜节水新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河北北方学院十分注重发挥科研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开展市校对接,促进校地共赢。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学校将原有成果、合作项目和在研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筛选,定位适合张家口资源条件的发展项目91项,启动‘市校农业合作项目推介会’。在学校和张家口市政府的紧密合作下,一大批项目已与应用或联办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部分技术找到了市场,项目推广应用后,百万农民从中受益。”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利用学科和人才优势,充分发挥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如广东省五邑大学提出以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为主的科研定位,积极参与地方创新体系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办学模式被教育部称为初步走出了一条经济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办学的成功之路。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认真做好产学研相结合,形成了有较大影响的“永州模式”。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也学到了本领、提高了才干、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责任感。高校利用学科和人才优势,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开展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减少了活动的成本,增强了活动和社会需求的结合度和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因此,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三)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互动性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二者是互动的,通过服务学生,促进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通过服务社会,提高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和素质。在对学生的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在社会服务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强自身素质和服务社会的本领。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参与社会的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提高素质的平台。志愿者的学校与社区互动是指志愿者按照既定目标,以一定的形式、方法和途径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在组织化运作与管理下,大学生志愿者通过服务他人和服务社会的志愿行动,获得课本知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机会,把所学文化知识运用到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并得以检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获得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奉献社会的机会,通过与服务对象的语言交流,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与服务对象间互相影响、互相信任、互相联系不仅增进了彼此间的情感,而且也锻炼了志愿者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体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通过对服务对象的爱心服务和智力服务,不仅使大学生志愿者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提高,而且带动和影响了周围的人们崇尚互助友爱的文明新风,积极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不仅自己获得了成就感、荣誉感,社会责任感,而且也推动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签订服务协议、建立服务基地、构建共建单位,服务对象与被服务对象在商讨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中产生强烈互动,进而实现了互利互惠、合作共赢。表现出大学生志愿者之间、大学生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高校瞄准区域发展需求,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实现校地互动。

(四)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互融性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需要在素质教育中把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相互融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服务学生和服务社会融为一体,并成为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行为。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中的志愿者精神与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两者在育人模式和价值取向上的相通互融,构成了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服务学生与服务社会的内在基础。在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中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是青年认知社会,实现完整社会化过程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手段。志愿者活动是高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智商与情商协调发展的手段,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行动中提升组织协调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人际沟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抗挫折的能力等,实现了大学培养合格人才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的目标。任何过程和环境一旦被赋予崇高的精神都具有教育的功能,志愿者行动模式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志愿者成为社会进步的一支生力军。所以,在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中志愿者行动和高等教育体系因为其教育的内在本质而互通,也由于其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外在形式而互融。因此,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具有互融性的特点。

(五)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协调性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统一,在实践中需要构建协调一致、运转有效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保障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健康、有序、持续地实践和探索。比如,学校成立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科研处、学工部等各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密切配合、整体布局,实现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组织实施的领导机构协调性;建立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学校―学院―团支部”三级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分会网络体系,实现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协调性;健全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宣传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政策法规体系、生态体系、服务体系,实现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质量保障运行机制的协调性;通过第一课堂理论知识教育与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的互融,形成面向全体学生的育人氛围,构建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活动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全面实施的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育人模式的协调性。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作为第一课堂教育的延伸,越来越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发挥的有效补充。通过第二课堂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把大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丰富的实践中得到运用和巩固,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增长了见识,进一步培养了自身的创新精神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大学生通过志愿者活动把爱心进行传递,让知识在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得到检验和实践,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志愿者自己也获得被尊重感、成就感、交友的需要以及在非正式组织锻炼领导才能的需要。志愿者行动,作为一种超现实利益行为,在参与服务活动时的动机是复杂而多样的,既有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的自愿,也有充实自我、锻炼才能的自身需求,有效推动了大学生对人和社会的理解、对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对学好专业知识的紧迫感,志愿服务成了动员、凝聚进而教育引导青年的有效方式。从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向现代素质教育方式的转变是高等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实践作为现代大学素质教育的整体,深入研究健全两大课堂的结构、内容、体系,激发两大课堂的活力,实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第一课堂理论教育与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的有机统一,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因此,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具有协调性的特点。

总之,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重点,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立足校园,面向社会,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做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探索》(12YJA880120);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地方特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研究》(HB13MK021)

参考文献:

[1].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年5月4日,上午)[N].光明日报,2013(2).

[2]宏火,张舒.创新“双服务”工程机制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河北北方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的新探索[N].中国青年报,2011(2).

[3]沈东华.论大学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德育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

[4]秦树文,孟悌清.河北北方学院推进产学研合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N].河北日报,2012(8).

[5]刘平娥等.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发展的路子主动为当地社会发展[J].卫生职业教育,2003(3).

[6]施蕾芬.浅析志愿者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德育功能[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3).

[7]刘晋芳.从志愿者行动看公民教育[J].中国德育,2009(4).

[8]王玉辉,殷学东等.“志愿服务”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J].镇江高专学报,2005(4).

作者简介:陈新亮(1970― ),男,汉族,河北怀来人,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公共管理硕士,社会科学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总结范文4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志愿服务月主题活动方案

“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同发展

各区、县、局(总公司)、大专院校、中央直属驻津单位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为贯彻落实"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同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少年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动,兴起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潮。团市委决定在今年4月底至5月底,集中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同发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志愿服务月"主题活动。现将活动方案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4月28日--5月31日

二、活动主题:"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同发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志愿服务月"

三、活动内容:

1、开展争做黄金周志愿服务标兵活动。在"五一"黄金周期间,以交通、旅游、服务行业为重点,集中组织青年志愿者在机场、车站、码头、景区、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通过组成专业服务队、设立服务点、播放宣传片等形式,面向游客、学生、进城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疏导交通、维护秩序、义务导游、安全宣讲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人人争当志愿服务标兵的良好氛围。

2、5月10日,举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座谈会。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与青年志愿者畅谈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广大青年志愿者深刻挖掘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志愿服务内涵,把志愿服务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结合起来,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中形成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潮,掀起宣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高潮,以实际行动谱写"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同发展"的青春篇章。

3、5月19日-5月25日,以科技周为契机,举办以"提高科学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主题的科技周系列活动。动员广大青年志愿者进农村、社区、工厂、企业、学校等单位,为他们送去科学知识。期间还将组织全市大型科普知识竞赛,引导广大青少年做宣传科学、用科学的先锋。

4、"我去西部我光荣"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传活动。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和选拔期间,组织信息会、演讲比赛、辩论会、典型事迹报告会等活动,深入挖掘、树立和宣传先进志愿者典型,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为西部计划顺利实施创造良好氛围,引导更多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5、开展"我为滨海新区发展做贡献"立功活动。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要发挥自身优势,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发展的形势任务,深入开展"我为滨海新区发展做贡献"立功活动,通过形势报告会、座谈会、论坛、组织义务劳动、智力引进、青年人才培养、提合理化建议等多种形式,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志愿者为滨海新区发展做贡献。

6、深化"一助一"青年志愿者服务结对活动。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要利用已有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和"一助一"结对实体,深入社区、村大力开展爱老敬老、家电维修、义务劳动、义务家教、医疗义诊、心理咨询、文艺演出、文化宣传、创业就业、扶贫开发、法制宣传、科普讲座、电脑知识培训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四、活动要求

"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同发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志愿服务月"主题活动,是"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同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006年全市青年志愿者工作的重点活动。要突出主题、抓住重点、创新形式,深入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迅速形成声势、兴起热潮、抓出实效。

1.突出主题,精心组织。志愿服务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实践育人功能,是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途径。发挥志愿服务独特的实践育人功能,引导广大青少年以参与志愿服务的方式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穿本次活动的一条主线。全市各级团组织开展的活动要始终突出这一主题,按照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因地制宜,精心设计,认真部署,狠抓落实。

2.广泛发动,形成声势。主题活动是一次集中展示全市青年志愿者工作内容、工作领域、工作水平的契机。各单位既要积极协调新闻媒体,通过多种方式及时、集中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形成点面结合、立体化的宣传格局和强大的宣传声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更多社会公众参与志愿服务。又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优势,开展集中的志愿服务活动,又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激励注册志愿者和志愿者团队自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关键是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结合时代特点,鼓励务实创新,积极动员广大青少年乃至其他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迅速形成活动声势。

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总结范文5

关键词: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社会化;职业化;联合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110-2

0 引言

志愿服务是志愿组织或个人,在不计回报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时间和资源,通过服务活动实现对困难人群的援助、实现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认为志愿服务是利用自身的时间、能力、特长,为邻里、社区及社会提供帮助的行为。而志愿护理服务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其作用和地位显而易见,在保障广大人民生命健康和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志愿服务的社会化、职业化、联合化等特征以及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志愿护理服务急需通过创新发展,才能满足社会需求和适应新的形势。笔者试从本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的自身发展出发,探讨当前志愿护理服务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成立于2008年6月的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截止到2016年,累计吸纳成员5500多名,累计服务社会人数达一万多人次,服务总时数达到30多万小时,在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健康宣教等方面,受到社会好评。现有成员1500多名,以护理专业高年级学生为主,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基础和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1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

2 发展目标

到2018年,在全省同类志愿护理服务队中,团队的组织建设、文化品牌、机制创新等方面引领突破,志愿服务工作形成日常化、社会化、制度化的格局,塑造新型的组织形象和文化品牌。

志愿服务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建立“菜单式”志愿服务模式,作为省内5支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中最早加入总队的队伍,要树立在省内同类院校志愿护理服务事业中的领先地位,并选拔出一批在省内有影响的骨干志愿者。

践行南丁格尔精神和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在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满足社会需求、引领文明风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实践中开展中国梦教育,通过实际行动在广大师生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推进人们相互关爱、传递文明的重要渠道。

志愿文化和理论研究创新突破发展,将“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作为校园文化品牌向社会推广,提升与媒体合作的能力,使志愿服务文化得到普及。结合现代护理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更好地指导志愿服务实践。

3 工作方法及途径

通过比较研究法、实践研究法,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结合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社会对大学生提出技能素质要求,开展学习参观活动、社会调查活动、专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等,创新志愿服务形式。

加强与总队联系,取得学院领导支持。通过多种形式与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加强联系,认真学习其有关文件精神,深刻领会护理志愿服务的内涵与精髓,在业务上接受指导。同时,争取院领导的支持,在制度和政策上得到保障,确保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对外联系,开拓服务基地,优势互补,创造更多的志愿服务机会。各级红十字会、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敬老院、街道社区、其他省市志愿组织等,都是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平台,为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奠定基础。

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志愿者保障机制,如《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评优奖励办法》、《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志愿者条例》等。

按照开放性和共享性原则,根据志愿服务发展本身的需求,依托现有的志愿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将志愿服务人员管理、信息、供需对接、资源整合、认证考核等功能融于一体,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社会资源有效衔接。

加强对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规划、管理和指导,形成一支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素质过硬的志愿者队伍。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由五个中队组成:急救知识普及队、医院志愿服务队、健康知识宣教队、义务生活护理队、天使快乐传送队。根据志愿者的特长及其自身实际,五支中队的志愿服务对象、场所、内容各不相同,各中队长在志愿者中通过竞聘选拔上岗。

推动志愿服务便利化参与、日常化开展,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青年,不断满足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共同享有志愿服务的需求。推广“菜单式”志愿服务经验,通过媒体和平台在全省公开志愿者的技能、特长和提供服务时间等信息,与群众需求有机结合,逐步建立志愿服务供需有效对接机制和服务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志愿服务水平。

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总结范文6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道德风尚,全面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和规范管理,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卓有实效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服务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建设美丽提供强有力理论支撑和组织保障。

二、活动原则

1、志愿服务、无偿奉献。按照要求,引导广大党员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志愿参与、无私奉献,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

2、分类指导、讲求实效。依据社会所需、群众的愿望,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活动紧密结合各单位的职能实际,确定好服务的文明和内容,为求客观实际,出成果见实效。

3、自愿参与、统一管理。充分尊重党员个人意愿,根据自己的特长自主选择服务项目。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党员由综合科编入志愿者服务队,在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4、相互补充、资源共享。活动中要加强对基层党员志愿者服务团队的规划、管理和协调,坚持志愿者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密切与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沟通合作,做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三、队伍组建和管理

1、队伍组建。全局共建立1支志愿者服务队,办公地点设在党支部,统一协调全局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日常管理。要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的管理。要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强化党员志愿者奉献精神和服务技能,提升服务效果;要制定服务计划,承诺服务内容,明确服务时间、次数和方式,开展活动时打出队旗、佩带党徽,亮明身份;活动中各志愿者服务队要注重保存资料,便于存档。

四、活动内容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要紧密围绕党支部中心工作,结合实际,研究确定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活动主题。重点开展以下服务活动:1、“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以特殊优抚对象、残疾人、孤寡老人和社会困难户为对象的帮扶活动。2、围绕特殊日,集中开展大型志愿活动。组织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做好事、讲文明”的活动、义务植树活动;清明节期间,组织志愿服务队到城区公益性墓地、烈士陵园、殡仪服务中心为祭扫人员及丧属提供服务;传统的“中元节”、“寒衣节”期间,深入街道社区义务宣传,禁止乱烧纸钱;7月1日,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全体党员搞一天义务劳动,号召党员“为党旗添光彩,为社区做贡献”;重阳节,组织慰问老干部、老军人,到养老院开展义务劳动。3、积极投身于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

五、活动组织领导

1、切实加强领导。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要将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作为发挥党员作用的重要平台,强化领导和指导。要结合自身实际制订本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活动实施方案。要建立领导机制,明确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的工作职责。

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总结范文7

为进一步推进完善全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建设,通过丰富志愿活动,强化退役军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退役军人正面影响力,现结合实际,制定2020年度全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关于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党建为引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平台,以服务广大退役军人和社会弱势群体为对象,以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激励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转业不转志,离军不离党”,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努力把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不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与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相融合,支持和引导广大退役军人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努力营造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浓厚氛围。

二、工作目标

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服务理念,发扬退伍不褪色的革命军人本色,发挥退役军人在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弘扬雷锋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让退役军人志愿者在基层发光发热,为民服务再立新功。努力把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打造成一支有信仰、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特色鲜明的优秀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开展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活动,传承和发扬部队优良作风,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新模式,提升军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提升退役军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尊崇感,营造尊军、爱军、拥军的浓厚社会氛围。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委领导,党建引领,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注重彰显军的特色、兵的味道,激励退役军人永葆本色。

(二)坚持为民服务的情怀。主要聚焦全县广大退役军人所思所想所盼,从他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事情入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帮助他们解决反映的突出问题、实际困难和精神困惑。

(三)坚持应急与谋远相结合。在帮助协调解决亟需解决的实际困难的同时,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工作力量和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建设,注重发挥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和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特殊作用,将其打造成“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铁军”。

(四)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开展党的方针政策教育与志愿服务实践相结合,既抓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又抓退役军人强化党的理论武装,丰富实践内容,不断扩大全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影响力和正向传导力。

四、工作内容

为统筹做好全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确保月月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总队将2020年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项目细化到月,各乡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分队可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

一月:“迎新春,情暖军”优抚对象慰问志愿服务活动;

二月:“建设新农村,卫生要先行”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

三月:“造绿水青山,保金山银山”植树节护绿植树志愿服务活动;

四月:“慰问退役军人,传递温暖献真心”慰问抗战老兵及看望困难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活动;

五月:“劳动最美·爱心助力”退役军人助力农业生产志愿服务活动;

六月:“应急救援·首战用我”退役军人参与处置各类应急任务志愿服务活动;

七月:“七月党旗别样红,同心共筑强军梦” 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志愿服务月活动;

八月:“八一送温暖、情暖军人心”慰问抗战老兵、退伍老兵志愿服务活动;

九月:“重阳敬老,温暖相伴”开展尊老爱老敬老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十月:“祭奠英烈,保护英烈纪念设施”组织开展烈士公祭、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月志愿服务活动;

十一月:“拥军优属,共叙军民鱼水情”走访慰问现役军人家属志愿服务活动;

十二月:“手牵手、心连心,慰问退伍老兵”志愿者结对帮扶入户慰问困难优抚对象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退役军人志愿者深入学习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坚决依规依法管理好服务好退役军人,严明党员退役军人及退役军人志愿者的政治纪律,把严守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党员退役军人带头,全县退役军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总结范文8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文明河南和文明校园建设,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倡导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着力扩大学雷锋志愿服务覆盖面,着力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为营造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校园风尚,为显著提高师生文明素质和校园文明程度作出新的贡献。现就做好2016年度志愿服务活动和"3.5"学雷锋日集中活动做出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贯穿融入五大发展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主线,以"文明河南郑州先行"为统领,大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把集中活动和分散活动结合起来,创新内容形式、丰富实践载体、吸引教职工生参与,推动学雷锋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提升教职工生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为实现学校发展新跨越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二、活动安排

2016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要围绕"文明河南。志愿行动"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1.组织开展"3.5"学雷锋日志愿服务集中活动。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组织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宣传活动和实践活动,将雷锋精神宣传融入到志愿服务中,使广大教职工生在践行中增强认知认同,做到知行合一,大力营造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校园氛围。

3.大力推进送温暖志愿服务。针对空巢老人、残疾人、农民工子女等社会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深入城乡基层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多种渠道为困难家庭提供救助,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努力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困难群体的良好社会氛围。

4、大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学校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把党员志愿服务与即将开展的"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中,把共产党员的鲜明身份亮出来,让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响起来,使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树起来。

5、加强志愿服务管理,做好活动后期保障。统筹学校志愿服务资源,搭建学雷锋志愿服务平台,积极组织志愿者参加"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的活动,扩大志愿服务影响。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注册工作,推动志愿服务有序健康发展。

三、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文明校园建设、提升教职工生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有利于营造"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的良好氛围。学校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抓住关键,出实招求实效,积极推动志愿服务机制化、常态化。

2.做好推荐宣传。学校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利用宣传栏、微博、微信、微摄影等传播媒体,对涌现出来的学雷锋先进人物、优秀志愿者、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进行记录和宣传报道,传播志愿文化,讲好志愿故事,营造文明校园建设的浓厚氛围。组织参加省、市文明办组织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总结范文9

一、阵地建设情况

2019年8月,XX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挂牌成立。旨在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居民群众逐步提升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动员和激励广大居民群众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为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社区文明新气象行动的一员,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区于2020年5月27日完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制度上墙,分别为:

1. 指导思想

2. 管理制度

3. 工作任务: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

4. 实践方式:讲、评、帮、育、传。

5. 六有标准:有学习场所、有学习计划、有宣讲队伍、有学习成效、有学习记录、有配套教材。

6. 组织构架: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科技与科普志愿服务队、文化与体育志愿服务队、健康促进志愿服务队、教育志愿服务队。

7. “四”结合:室内宣讲与现场培训相结合、理论宣讲与业务学习相结合、专家辅导与领导讲课相结合、对内宣讲与对外宣讲相结合。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下设办公室,负责社区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和组织实施,指导社区文明实践工作的运行和开展。按照“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要求,采取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等形式,以“志愿服务进万家”活动为载体,通过实施“六项内容”,提升六大服务平台。中心统筹整合养老托小、科普服务、理论宣讲、体育健身、文化服务,文明风尚等平台,聚焦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组织文明体育活动、弘扬时代文明新风的重要场所。

二、活动开展情况

社区以志愿服务为载体,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目标,植根基层、以民为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弘扬时代文明新风。

(一)“健康运动 快乐生活”。为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邻里和谐,营造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氛围,2019年8月13日,组织社区、小组干部和居民代表参加了全民健身登山健步走活动,活动过程中,大家都非常开心,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呼吸了大山里的新鲜空气,也通过此次活动,宣导“低碳出行、环保出行”的理念。号召更多的人来关注环保、开始环保,共同守卫地球的健康,营造了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良好社区氛围。

(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助推文明城市创建。为巩固省级文明城市成果,加强志愿者文明服务活动,加大力度继续开展清理整治脏、乱、差现象,为居民群众创造一个宜居家园。2019年8月30日上午,组织社区、小组干部和党员志愿者、网格责任单位志愿者共27人共同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拿着扫帚、火钳,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优良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积极整治辖区内无人管小区和公共场所,主要打扫辖区垃圾死角,集中清理绿化带中的纸屑、塑料袋、杂物及藤条,使得辖区环境更加优美和谐,助推社区环境卫生工作走向深入。

(三)企地联谊展风采,共驻共建添活力。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动员社区更多居民群众以及广大青年志愿者投身到志愿服务行动中来,8月30日,组织志愿者105人到XXX义工联合会开展“双联系共建双推进”主题党日暨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新时代党员风貌和志愿者精神。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以后要多参加些有意义的义工活动,分享对社会有公益性的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下一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将与辖区内的各级文明单位(校园)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制定了结对共建活动内容,拟定于每月第一个工作日与1个文明单位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每半年组织开展1次集中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深化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12月12日,邀请XX到社区宣讲党的四中全会精神。社区机关党支部、非公企业党支部的30余名党员聆听了宣讲。XX从全会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全会《决定》提出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报告严谨生动、深入浅出,论述精辟,见解独到,要求明确,对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四中全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本次党课,让广大党员干部回顾历史、铭记历史,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勇敢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五)义诊进小区,服务零距离。为进一步提升广大居民的健康理念,增强居民群众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能力,12月29日,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启动仪式上邀请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现场为居民爱心义诊,许多闻讯前来的社区居民有序排队,有说有笑的等待着医生问诊,医护人员耐心地为居民进行血糖监测、血压测量等服务。

(六)开展节日主题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社区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月15日,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墨香迎新春 春联送祝福”活动,邀请区书画协会退休老干部、社区优秀书法家、书法爱好者为大家书写新春的祝福。1月19日,携手辖区爱心企业慰问辖区困难群众。4月1日,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诵读美文来缅怀革命先烈,表达思念和亲情,讴歌中华民族的英雄,引领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下一步,我社区将进一步结合日常工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挖掘特色队伍,不断壮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切实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