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实验室评审汇报材料集锦9篇

时间:2022-07-05 06:49:34

实验室评审汇报材料

实验室评审汇报材料范文1

西南大学教务处教学档案管理办法完整版全文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教学档案在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与建设中的作用,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教学档案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反映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载体等重要材料。

第三条 教务处应落实一名处领导主管教学档案工作,贯彻有关档案工作的政策和法规,做好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四条 教务处应确定一名档案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对档案材料进行整理、组卷和移交,保证归档文件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

第五条 教务处各科室要指定人员负责档案材料的收集、归类、装订、移交及保管工作。各科室均要设置专用档案资料柜,使教学档案材料保管做到集中、妥善、安全。

第六条 综合类档案

(一)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教学工作的文件。

(二)学校及教务处有关教学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办法、规定及有关教学文件。

(三)学校关于教学工作的计划、总结及教学工作的各种统计报表。

(四)学校向上级主管部门递交的有关教学、教务工作的汇报、请示和批复。

(五)教务处及其科室职责、岗位责任制、机构沿革材料。

(六)教务处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的相关资料。

(七)教务处及各科室的工作计划(要点)、工作总结等。

第七条 教学基本建设

(一)专业建设

1.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专业调整及特色品牌专业的有关材料。

2.各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与修订及课程计划的有关文件。

(二)课程建设

各级重点课程、课程建设规划、管理有关材料,各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审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的材料。

(三)教材建设

1.教材建设规划及管理的系列材料。

2.本科教材使用及优秀教材、CAI课件评选材料。

(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实验室建设及评估系列材料。

2.实习基地建设相关材料。

第八条 教学运行管理

(一)教学常规

1.培养方案、学期教学工作执行计划,培养方案变动申请表。

2.教学任务书、授课进度计划表。

3.课程表、调课、停课、代课申请表。

4.关于考试和成绩管理的文件和有关规定。学生期末考试卷、评分标准、试卷分析及学生原始成绩单、学生成绩总册、考试通报、总结、分析和处理情况。

(二)学籍管理

1.学籍管理、学籍异动的有关文件及其相应的附件材料。

2.毕业生资格审查的规定及历届毕业生资格审查材料,毕业生名册、结业生名单及有关审批材料,学位授予审查材料、授予名册。

3.新生登记表、学生学籍卡片、学生名册。

4.专升本有关文件与材料,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有关材料。

(三)实践教学环节

1.毕业设计(论文)及毕业生优秀设计(论文)评审资料,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集。

2.实验课程、实验项目一览表,实验教学大纲汇编,实践教学管理文件汇编。

3.实习计划、实习大纲及其相关材料。

第九条 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

(一)办学水平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学质量评估、教学督导等资料。

(二)教学检查、各类教学情况调查总结材料,教学评价总结,优秀教学奖评奖办法、评奖结果与记录。

(三)各级各类听课记录、学生评教、教学竞赛、示范课或公开课资料。

(四)各类技能竞赛组织、参赛、获奖等资料。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相关资料。

(五)教师培训有关材料。

第十条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一)各级教学研究文件。

(二)历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各种教学改革与研究活动等系列资料。

(三)部级、省级、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申报及其系列材料。

(四)学校优秀教学成果评奖办法、申报与评审材料、获奖名单。教师的教学研究论文、教学研究成果等。

第十一条 教务处和各科室要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年度及日常工作计划。凡以本处行文的文件,必须由处办公室归档管理,每年定期汇总、整理、保存。凡与岗位相关的通知文件,除交处办公室一份外,各岗位必须存档保存。

第十二条 教学档案实行按教学年度立卷归档。每年9月至11月,各部门应将上一个学年度形成的教学文件材料进行整理、立卷和向档案室移交。

第十三条 综合类档案由办公室集中统一收存、立卷;其它属各岗位业务档案的由各岗位集中整理立卷。如需交综合档案室长期保存,各岗位需保留交存档案目录。

第十四条 档案管理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二七年六月二十一日

实验室评审汇报材料范文2

根据《*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奖励试行办法》精神,为做好*年度*省农业技术推广奖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推荐

*省农业技术推广奖推荐实行归口管理制度,不受理个人申报和推荐,所有申报项目必需通过推荐单位进行形式审查、初评和推荐。

(一)推荐单位

1.地级以上市农业、畜牧、农机、水利、林业、海洋与渔业、气象局等部门;

2.省直有关单位。

(二)推荐要求

推荐项目应符合《*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奖励试行办法》、《*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励试行办法实施细则》所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1.申报项目应当立足*农业生产需要,应用先进技术,解决农业生产实际技术难题,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2.申报项目必须是在*省辖区内研究开发、应用推广。

3.项目完成单位必须为有效的注册法人单位。

4.项目推广年限至少3年以上。

5.技术成果,手续完备,特殊类型项目如农药、兽药、肥料、饲料等在未获得准入、准产证前不得推荐参加评审。

6.凡存在知识产权、项目完成单位和完成人等方面争议的项目,在争议未解决前不得推荐参加评审。

7.给予奖励对象为省内项目完成单位和完成人。

二、项目申报

(一)项目申报和推荐采取网上申报和书面申报相结合的方式,项目申报和推荐单位请登陆在“服务大厅”“业务系统”《*省农业技术推广奖申报评审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进行项目网上申报和推荐。

(二)项目推荐单位、项目申报单位需详细阅读《*省农业技术推广奖申报评审系统操作手册》,登陆*农业信息网,推荐单位按照*省农业技术推广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农技推广奖办公室”)指定的账户和密码(新增推荐单位另行通知)登录《系统》,查阅、审核和提交申报材料。申报单位自行注册本单位的账号和密码(如同一单位有多个申报项目,请分别进行注册账号和密码),然后由申报单位登陆系统填写申报书和上传相应附件材料,相应附件材料(原件为准)经扫描后以JPG图形格式或PDF文件上传至系统。(具体操作手册在*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励申报评审系统下载)。

(三)申报材料:

1.书面申报材料包括主件申报书和附件材料等两部分。主件申报书(经推荐部门网上提交后由申报单位从《系统》自动生成后打印)及附件材料按A4纸规格装订成册,首页不另加封面。

2.附件材料包括:(1)县级(含县级)以上主管部门的立项任务书;(2)科技成果鉴定证书或验收证书或品种审定或产品证书;(3)推广计划和技术方案;(4)技术推广工作总结;(5)生产应用效益证明。

3.各推荐单位负责对所申报的材料进行审查、汇总和报送。书面材料必须与网络申报材料完全一致。申报材料经申报单位、推荐单位加盖公章和有关人员签名后,由推荐部门统一上报省农技推广奖办公室。

4.报送材料:种植业、畜牧业、农机申报项目一式1份;水利、林业、海洋与渔业、气象申报项目一式2份。同时报送项目简表(《系统》自动生成件)正反表复印一页纸一式20份。汇总表一式2份。

三、申报时间

网络申报时间为:;

书面材料申报截止时间为:。

省农技推广奖办公室地址及电话

地址:

电话:联系人:

实验室评审汇报材料范文3

光阴如水,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写一份工作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写工作计划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料员的个人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年伊始,我有幸加入了这个大家庭,成为市政公司的一员,由于是首次接触市政工程资料员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处于边工作边学习的状况,但我一定会凭着我的责任心以及对工作的热忱,尽心尽力做好这项工作。

本年度我的主要工作计划:

一、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填写和准备工程开工必备的资料,资料必须相关单位签字、盖章、审核。

2、分类存放各种资料

为便于日后竣工资料的整理,在平日的资料收集过程中所有的资料按路段、分类别设立专门的档案盒,每个盒子都贴上明确的'案卷脊背,方便查找。对于用于施工中的各种表格分编号、单位放好,便于使用时拿取。

3、积极配合各部门或个人对资料的借、查工作,做到对资料情况心知肚明,在档案内里有他们所要资料的情况下,在第一时间内为他们拿到,如果没有所要查找的资料,也给予他们明确的答复,没有。对资料的借阅、领取做好详细的登记台帐,防止档案室的资料在借阅的过程中丢失。

二、工程开工后的工作

1、原材料送检

开工时原材料必须送市政质监站委托的检测中心检验,取现场有代表性的土样送实验室做击实试验,检测合格的材料才允许使用。

2、同时进行的收集工作

将工程预算、测量交桩复核记录、图纸会审记录、技术交底记录,与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许可证一起归档。

三、施工过程中收集和填报资料

1、收集材料质量证明文件

收集施工过程中购进的各种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有效的检测报告(有CMA标志的,必须是原件)。每种材料有效证件的时间、数量及品种规格必须与材料进场的时间相符,特别是水泥要有28天强度的出厂检验单;钢材的标识、规格与出厂合格证相符。

2、填报资料

按照规范标准的相应工序验收内容填写表格,对于质检资料的填报填写监理规范用表。

3、收集试验报告

需要熟悉各种试验,试验完成后的试验报告应收集完整,跟资料中的桩号、时间、混凝土浇筑记录、施工记录等相符合。

四、工程接近尾声时提前进行竣工资料整理工作

1、汇总资料

检查报验资料中有无报漏、书写错误等情况;将所有工序评定表的点数汇总并计算填写工序质量评定汇总表、部位质量评定表、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完成后需监理及业主方签字盖章。将所有施工技术、质量保证、评定资料和竣工图按顺序整理、汇总到一起。

2、复印装订

复印所需的套数(业主、接受单位各一套),装订成册。送备案馆的一套需用牛皮纸装订,送档案馆的一套为不装订的原件,且档案馆对竣工固有特殊要求,编制竣工图目录,有监理盖章。

3、竣工图的编制

竣工图画出所有变更内容,如实反映竣工后的现状,道路所处地段若有大型设施的也须标注,完成后加盖竣工图章,签字手续完备。

实验室评审汇报材料范文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认证认可工作的通知》([2002]11号)有关规定,为从源头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确保水利工程和产品质量安全,规范水利市场经济秩序,强化水资源科学管理,结合水利行业的特点、现状和发展需要,现就加强水利认证认可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认证认可工作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WTO规则,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水利认证认可工作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水利技术标准开展的计量认证、生产许可、水利产品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等合格评定活动,是水利质量技术监督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努力,水利认证认可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水利行业已有84家水利质检机构通过国家计量认证,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水工金属结构两种产品实行国家统一管理的生产许可证制度,100余家生产企业获得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书,“北京中水源禹质量体系认证中心”获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T18870-2002)等节水标准已实施,“国家节水标志”已并注册。但由于起步晚,人才缺乏,工作基础薄弱,体系不健全等原因,水利认证认可工作相对滞后,水平参差不齐,难以适应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需要。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水利认证认可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认证认可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开拓创新。要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结合水利实际,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转变管理方式,将适合或需要利用社会中介服务组织、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有关水利工程建设、产品、服务和管理事项,逐步采用认证认可的手段进行评定与控制。

二、任务、目标和基本要求

1、理清工作思路,明确任务目标

水利认证认可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要按照强化水资源科学管理,提高水行政管理水平,增强水利行业综合竞争力的要求,建立由自愿性认证与强制性认证、产品认证与组织机构认证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水利认证认可工作体系,为实现水利现代化提供技术保障。

水利认证认可工作的近期目标是要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以实施水利产品认证为重点,逐步推行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和水管单位管理体系认证,初步建立由计量认证、水利产品认证、生产许可和管理体系认证组成的统一的水利认证认可工作体系,切实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产品、服务和管理的质量。

水利技术标准是开展水利认证认可工作的重要基础条件,要进一步完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加快水利技术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的进度,加大水利技术标准宣传贯彻的力度,为开展水利认证认可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2、明确职能分工,完善工作机制

水利认证认可工作面广量大,政策性、系统性、技术性强,要按照统一规划、协调一致、分工负责的要求,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逐步建立科学公正、有序高效的水利认证认可工作机制。

根据水利部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归口管理水利认证认可工作,按照“统管而不包揽、协调而不代替”的原则,与有关单位共同实施水利认证认可工作。部内各有关司局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积极推进水利认证认可工作。鼓励部属事业单位和学会、协会,利用人才资源等优势,积极参与认证认可工作。

流域机构和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明确其认证认可的管理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在日常水行政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加强对获得认证的企事业单位、产品和认证标志的跟踪监督,配合上级主管机构开展水利认证认可工作。

根据水利认证认可工作实际,结合水利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工作,大力扶持和培育水利行业认证机构和认证咨询机构等社会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提高业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水利行业各企事业单位应根据水利认证认可工作的要求,建立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制度,按管理的系统方法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和管理方案,采用必要的测量和分析方法,实施运行控制,强化日常的监视与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综合实力。

3、加强监督检查,建立激励机制

加强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不执行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以及未通过强制性认证的产品进入市场流通领域的违法行为。

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和采购过程中,应将采购的设备产品通过相应的强制性产品认证或生产许可作为必备条件;鼓励投标单位通过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管理体系认证,鼓励主要设备产品通过自愿性产品认证。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针对水利认证认可队伍相对比较薄弱的现状,要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对从事水利认证审核、检查、评审、咨询人员和内审员等的培训与管理,提高水利认证认可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5、完善制度建设,促进信息交流

从水利认证认可体系的总体布局出发,加强有关学术研究和前期调研工作,加快有关水利产品认证制度建设,编制科学的认证产品目录,强化标志管理,完善有关水利认证认可技术标准和评审准则,使水利认证认可工作尽快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完善水利认证认可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水利认证认可通报和备案制度。

6、加强宣传贯彻,强化质量意识

加强水利认证认可宣传贯彻工作,普及水利认证认可的有关知识,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加大对涉及水利认证认可的违法违规事件和假冒伪劣产品的曝光频率,切实提高水利行业干部职工的标准化意识和质量意识。

三、近期工作重点

针对水利认证认可工作的现状,近期要进一步完善计量认证、生产许可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以开展节水灌溉产品认证工作为突破口,大力开拓节水产品认证、其他水利产品认证和其他管理体系认证。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1、加强计量认证工作

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加强对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的行业指导,强化对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办公室的领导与管理。组织开展实验室比对等能力验证活动,持续提高各质检机构的检测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确保质检报告的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推动各质检机构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逐步做大做强。

2、推进产品认证工作

依据《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T18870-2002)等现行有效技术标准的规定,以节水灌溉产品认证为突破口,建立节水产品认证制度。“节水产品认证目录”,推广使用“国家节水标志”,培育节水产品认证机构,完善节水标准体系。

在上述工作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水利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逐步加大水利产品认证的力度。

3、提高生产许可管理水平

加强水利行业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水利行业生产许可证管理水平,加强对国家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水工金属结构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的行业指导与管理,不断完善启闭机等水利产品的使用许可证管理方法,避免重发证、轻监管,甚至只发证、不监管的现象。

4、促进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对于直接涉及用水安全的单位逐步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坚持自愿的原则下,鼓励水利企事业单位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尝试开展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按照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鼓励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和水管单位逐步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

水利计量认证程序规定

第一条为提高水利计量认证评审工作质量,规范水利计量认证评审工作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工作程序》,结合水利计量认证评审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是水利部计量认证主管机构(以下简称部主管机构)。部主管机构在国家计量认证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国家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监督管理水利计量认证工作。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受国家主管部门和部主管机构委托,具体组织水利计量认证评审工作。

第三条部主管机构应在国家有关评审标准的基础上,参照相关国际标准,结合水利计量认证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水利计量认证评审标准。

第四条部主管机构监督管理以下水利质量检测机构(以下简称质检机构)的计量认证工作。

(一)部属水利水电工程与产品的安全、质量检测机构;

(二)各流域机构的工程与产品质检机构及水资源水环境监测机构;

(三)水利行业科研院所和设计、施工等单位的质检机构;

(四)水利行业承担水资源、水环境监测任务的水文、水质监测机构;

(五)其他面向全国或跨地区执行水利工程与产品质检任务的质检机构。

第五条水利计量认证的评审工作包括首次评审、复查评审、监督评审和扩项评审。

第六条首次评审、复查评审和扩项评审应由质检机构提前六个月向办公室提交下列书面申请材料(一式两份):

(一)计量认证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

(二)法人证明文件或非独立法人质检机构的法人授权文件(扩项评审除外);

(三)上级或有关部门批准机构设置的文件(扩项评审除外);

(四)质检机构的干部任命文件(扩项评审除外)。

第七条办公室受理并审核质检机构的书面申请,结合监督评审的工作安排,每年分两次汇总上报,纳入国家计量认证评审计划。

第八条列入评审计划的质检机构应于评审前三个月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两份):

(一)现行有效的质量手册;

(二)现行有效的程序文件;

(三)典型检测报告;

(四)近期参加能力验证的证明材料(如果有)。

第九条办公室负责组织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和正确性进行审查,并于收到本规定第八条所列材料后30日内,作出如下处理:

(一)材料符合要求的,受理。

(二)材料存在一般问题的,由申请单位修改,符合要求后受理。

(三)材料严重不符合要求的,予以退回,暂不受理。

第十条申请材料受理后,接受首次评审的质检机构可根据需要向办公室书面申请进行预评审。

第十一条预评审程序可参照本规定第十七条所列程序进行,其中有些程序可适当简化。预评审只提整改意见和要求,不作最终评审结论。

第十二条办公室根据被评审质检机构的实际情况,提出评审小组组成人员建议名单,经部主管机构审定、国家主管部门审批后,下达评审通知。

第十三条评审通知应于评审前一个月通知被评审单位和评审小组各成员。

第十四条评审小组组成要求如下:

(一)评审小组主要由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成员(以下简称水利评审员)组成,必要时可聘请不多于两名具有相关专业高级工程师(含)以上职称的技术专家参加。

(二)评审小组的人数一般为五人,可根据被评审质检机构的规模、性质和申请认证项目(参数)的多少适当增减。首次评审或复查评审的评审小组人数可适当增加,监督评审或扩项评审的评审小组人数可适当减少。

(三)首次评审或复查评审的评审小组应配备一名由被评审质检机构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选派的部级计量认证评审员。

(四)评审小组设组长、硬件组长、软件组长各一人。

(五)必要时,办公室可增派观察员。

第十五条评审小组组长应及时与办公室、评审小组其他成员以及被评审质检机构联系。评审小组应认真研究申请材料,提出现场评审方案。评审小组组长可根据需要,与办公室和被评审质检机构协商,安排评审员对被评审质检机构进行预访问。

第十六条现场评审的时间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现场评审一般安排三天时间;

(二)对规模较小或申请项目较少的被评审质检机构,或评审性质为监督评审、扩项评审的,评审时间可适当缩短;

(三)对包含分中心、规模较大或申请项目较多的被评审质检机构,或评审性质为首次评审、复查评审的,评审时间可适当延长。

第十七条现场评审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预备会议;

(二)首次会议;

(三)考察实验室;

(四)硬件和软件评审(含现场操作考核、理论考试、座谈考核);

(五)评审小组汇总情况;

(六)与被评审质检机构领导沟通;

(七)末次会议。

第十八条现场评审的评审结论分为“符合”、“基本符合”、“基本符合,需现场复核”、“不符合”四种。对后三种评审结论应分别作如下处理:

(一)评审结论为“基本符合”的,被评审质检机构应根据评审小组提出的不符合项,在评审小组确定的时间内(不超过两个月)完成整改,将整改情况填写“现场评审不符合项整改报告(以下简称整改报告)”,由评审小组组长确认并签署意见。

(二)评审结论为“基本符合,需现场复核”的,被评审质检机构除按本条第一款要求进行整改外,评审小组组长应限期(不超过三个月)组织现场复核,确认其符合要求后,在被评审质检机构填写的“整改报告”上签署意见。现场复核只针对不符合项进行考核。

(三)评审结论为“不符合”的,被评审质检机构应重新申请首次评审。

第十九条评审小组应会同被评审质检机构在评审工作(包括实施整改)结束后十个工作日内,由被评审质检机构正式行文办公室,报送下列评审材料:

(一)计量认证工作准备情况(首次评审、扩项评审)或总结汇报材料(监督评审、复查评审)一份(加盖被评审质检机构公章);

(二)申请书两份(监督评审除外);

(三)计量认证评审报告两份;

(四)计量认证合格证书(以下简称合格证书)附表清样三份(监督评审除外);

(五)评审报告第一页“基本情况”和合格证书附表的电子文本一份(监督评审除外);

(六)经评审小组组长签署意见的整改报告两份;

(七)理论考试材料汇编一份(监督评审除外);

(八)现场测试材料(包括任务通知书、原始记录等)汇编一份;

(九)现场考核的典型检测报告各两份;

(十)近期向社会出具的典型检测报告两份;

(十一)现行有效的质量手册一份;

(十二)现行有效的程序文件目录一份、程序文件一套;

(十三)法人证明文件或非独立法人质检机构的法人授权文件和机构设置批文复印件各两份(首次评审、复查评审);

(十四)干部任命文件两份(首次评审、复查评审);

(十五)报送材料的清单一份。

第二十条办公室负责组织对评审材料进行审查,并作出如下处理:

(一)经审查符合要求的,在十个工作日内,经部主管机构审定,报国家主管部门审批。

(二)经审查不符合要求的,由评审小组组长组织补充、完善。

(三)评审材料严重失实的,另派评审小组,重新进行评审。

第二十一条对经审批符合要求的质检机构,颁发合格证书和合格证书附表(首次评审、复查评审)或合格证书附表(扩项评审),获合格证书的质检机构可使用统一的计量认证标志。

第二十二条在合格证书五年有效期内应开展监督评审。监督评审主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

(一)在五年有效期内,至少应进行一次监督评审。

(二)当被评审质检机构的环境条件、检测人员、仪器设备发生较大变化,或发生检测质量事故、用户投诉等情况时,由办公室组织不定期监督评审。

第二十三条对包含分中心的被评审质检机构,在合格证书五年有效期内,每个分中心原则上均应实施至少一次现场评审。

第二十四条质检机构新增检测能力的,可向办公室申请扩项评审。扩项评审可与监督评审结合进行。

第二十五条质检机构在合格证书五年有效期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向办公室提出申请,报国家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一)质检机构的法律地位、管理体制或行政隶属关系发生变更的,应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二)质检机构名称或场所变更的,应持变更文件办理变更手续。

(三)质检机构法人代表、技术主管或质量主管变更的,应书面上报备案。授权签字人变更的,应经过考核。

(四)质检机构质量体系做出重大调整的,应将新版质量手册上报备案。

(五)检测标准(包括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更新或修订的,应按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1、若检测标准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检测仪器设备和环境条件基本符合标准要求时,可由质检机构技术主管组织有关检测人员进行宣贯,并做好记录,待下一次评审时,由评审小组确认。

2、若检测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现有环境条件或检测仪器设备不能满足标准要求,需添置新的仪器设备时,质检机构应填写“办理标准变更申请及审批备案表”,由办公室派水利评审员到现场进行确认。

第二十六条合格证书有效期满,应进行复查评审。质检机构的复查评审申请应在合格证书有效期满前六个月提出。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申请者,可向办公室提交延期申请报告,经批准后可适当延期,但延长时间不应超过六个月。

实验室评审汇报材料范文5

关键词:管理评审;内部审核;问题;策略

引言:

管理评审和内审的实施,关系到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自我完善能力的提高,决定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进行持续改进,而当前一些实验室在管理评审和内审的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发展和有效运行,本文对实验室在管理评审和内审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以期对提高管理评审和内审的工作质量作为参考。

一、管理评审中易出现的问题

1.管理层参与意识淡薄

最高管理者的职责之一就是管理评审,它应该由最高管理者亲自主持并运行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问题,最高管理者往往没有亲自参加管理评审的活动,而是委托指派代表或其他管理层的领导作为代替者,而最高管理者仅仅在管理评审报告上签字,这就导致管理评审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2.前期准备不足及评审效率低

在管理评审中,需要运用的信息经常在准备过程中没有进行充分的收集,对一些类似反馈情况和改进建议等方面的工作没有务实开展。而仅靠实验室各部门提供的汇报材料形成总材料,这就导致评审输入信息的内容分量不足,缺少对实验室运行的各方面趋势做出总体分析,造成管理评审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涉及到实验室运行中的深层问题,也没有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无法对实验室的工作进行适宜充分和有效的评价。管理评审活动通常以会议的形式进行,在会议进行中,对会议的控制力度薄弱,无法调动起与会者的积极性,致使管理评审会议的效率不高。

3.会议讨论缺乏民主性

管理评审会议通常采用集中会议的形式进行,最高管理者来亲自主持实施,很容易出现最高管理者的独断现象,经常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没有充分来讨论,没有获取准确完备的运行信息情况下就做出决策,导致所做出的决策与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违背了管理评审的初衷。

4.改进措施不到位及评审效果差

依据标准要求,应该对管理评审输出的改进措施进行后续的跟踪落实,但管理评审改进所涉及的单位或部门,。没有对改进措施给予重视,未按照实际工作对改进措施进行安排和部署。即使做出相应的布置,也会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而在执行中对改进要求变形走样。

二、管理评审中出现问题的应对策略

1.强化管理者在管理评审中的作用

最高管理者需要按照制定的时间间隔来对实验室进行管理评审,要确保持续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管理评审的内容应该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的需要及改进的机会,和质量的方针与目标。管理者在管理评审的实施过程中作用尤为突出,所以要强调管理层的模范作用,强化领导意识。加强实验室各管理层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可以适当的实行责任制和奖惩机制。

2.做好策划及评审准备材料

为了使管理评审活动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在进行管理评审之前要制定出计划和步骤,要列出参加本次管理评审的人员、时间地点、内容及所需的输入信息材料。信息材料应该由组织各部门,在对日常管理资料进行分析和汇总的基础上编写,所提供的材料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

3.确定方法并认真开展评审活动

实验室要按照实际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来组织管理评审活动,可以采用集中输入评审法。各部门要广泛的收集输入信息,再形成综合性的分析报告,并由参与评审的所有人员对评审报告作出分析讨论。也可以采用逐个讨论评审法,实验室内的各个部门依照评审需要,总结本部门的运行情况等,形成部门报告,再进行逐个提交管理评审讨论,能够让个管理层都参与其中。

三、内部审核中易出现的问题

1.审核员选择问题

内部审核质量离不开内部审核人员的素质,但由于实验室中的内审人员通常都是兼职的,他们还有各自的本职工作,在本职工作繁忙的情况下无法将精力集中在内审工作之中,使内审工作往往处于应付状态。内审人员需要不断与被审部门的人员有所接触互相沟通,来获取相关的部门信息,但部分内审员沟通能力较弱,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收集不到完整信息,很难得出有效结论。

2.策划和现场审核问题

策划包含了很多内容,其中,检查表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部分内审员所做的检查表过于简单,容易出现漏项的情况,无法抓住被审部门重点。在检查表中经常出现记录不全或者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现象,使审核效果降低。

3.不符合项报告问题

不符合项报告是内审人员对实验室的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来进行描述,不仅是实验室进行整改的依据,还是写好内审情况报告的依据。不符合项报告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描述不够准确和全面,部分报告没有标明审核出现问题的时间和地点。例如在实验室中发现某台仪器超过使用的有效期限,但报告中值标明了仪器的名称,而没有标明其型号及序号,使结果没有唯一性。

四、内部审核中出现问题的应对策略

1.认真挑选内审人员

内审人员在实验室内部对质量体系运行和改进有监督的作用,是领导者与群众间沟通的渠道,内审员的良好素质是内审工作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实验室在挑选内审人员时,要挑选事业责任心较强,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较好,有独立完成审核工作的能力,善于学习并总结经验,能够与审核组内的其他人员良好配合,并有随机应变和分析判断具体事务能力的内审人员。内审人员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2.加强内审人员的培训

在对内部审核人员进行培训时,可以采用内部培训和委外培训等方式。为了提高内部审核的质量,实验室的领导要高瞻远瞩,积极投入培训经费。如果是参加委外培训,可以系统的进行学习,由于内审的培训老师会对内审标准有深刻和正确的理解,所以会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有条件的实验室还可以自己组织开展内审人员的培训工作。内审人员还可以通过陪同外审及第二方审核,在实践中多向外审员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内部审核能力和水平。

3.完善内审报告及后续工作

内审报告是内部审核结果的正式文件,应该由管理者代表实验室的内审人员对审核情况做出总结分析并形成总结报告,报告应该包括的内容有内审年度计划的完成情况,对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整体评价,内部审核的正负两方面综述,对管理体系的整体评价,对不符合项的分析等。内审报告是对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的总体评价,明确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结论:

管理评审与内审是对实验室的运行情况进行审核,并且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和变更的良好机会。管理评审与内审并不是表面工作,而是实验室自身的改进需要,其运行效果直接关系到实验室的自我完善能力是否得以提高。管理者要对管理评审与内审的结果认真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做出改进措施,有效的解决问题,只有这样的审核才能使组织受益,并使结果可信。

参考文献:

[1] 王锐. 正确认识管理评审,提高管理评审有效性[J]. 质量与可靠性. 2011(04)

[2] 陈卫东. 管理评审中应注意的问题[J]. 上海计量测试. 2007(02)

[3] CCAP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J].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04(09)

实验室评审汇报材料范文6

部门档案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一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科学技术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中医药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档案局、国家科委、建设部颁布的《科学技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升级办法》的规定,结合中医药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县团级以上(含县团级)独立的中医药科技事业单位。

第二章 申报、考核与审批

第三条 中医药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分为:国家一级、国家二级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级(以下简称局级)。国家一级、二级按国家档案局制定的(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国家标准及考核内容》进行考评,局级按《中医药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局级标准及考核内容》进行考评。

第四条 中医药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目标管理申报工作,采取自愿申报、分级考评、审批的办法。

第五条 各申报单位在按照不同级别的科技事业档案管理标准及考核内容进行自检后,按其隶属关系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告。

第六条 考评工作程序:

(1)听取申报单位自检情况的汇报;

(2)对照申报等级标准,结合实际情况逐项考核评分;

(3)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综合评议,提出考评意见作出考评结论;

(4)向申报单位公布考评情况,并宣布考评结果。

第七条 中医药科技事业单位局级档案管理的审批工作按隶属关系进行,局直属单位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批;地方所属中医药科技事业单位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批。

第三章 考评组的组织

第八条 根据中医药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目标管理工作的需要设立考评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直属单位的考核评审工作;地方所属中医药科技事业单位的档案目标管理工作以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主,会同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考核评审。

考评组一般由5-7人组成,考核局级档案目标管理单位时,至少应有3名局级以上评审员参加。

第九条 局级评审员的条件:

(1)能正确理解并执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和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

(2)能够熟练掌握中医药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目标管理标准,工作认真负责,秉公办事;

(3)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大专以上学历并有三年以上档案业务指导或中医药科技管理工作经验。

第十条 评审员的职责:

(1)接受对中医药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目标管理工作的业务咨询;

(2)参加目标评审工作;

(3)及时向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反映档案目标管理工作的情况和问题。

第十一条 部级评审员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国家档案局审核后聘任。局级评审员由中医药科技事业单位推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核后聘任。

第十二条 局级档案管理评审员任期三年,到期可以续聘,不再从事档案目标管理工作的应解聘。

第四章 奖励、监督与检查

第十三条 档案管理等级证书是验证中医药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标志。获得档案管理等级证书的单位按国家档案局升级办法的规定执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印制局级档案管理证书,不定期公布局级档案管理达标单位名单。

第十四条 对档案目标管理工作做出重要成绩,表现突出的档案管理人员,其事迹可作为评选先进工作者或晋升的考核依据。

第十五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档案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已达到档案目标管理的中医药科技事业单位进行复查。发现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低于证书等级时要求单位限期整改,到期不合格者,要上报发证机关予以降级并收回其证书。对档案目标管理工作中不坚持原则的考评组提出批评,并取消不合格单位的局级档案管理等级资格。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实施细则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部门档案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二一、文书档案归档制度

1、各部门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交行政部统一管理。

2、各部门形成的文件、材料由兼职档案员(各部门内勤)收集、审定、整理、立卷。

3、归档的文件材料应齐全、完整、准确可靠(文件的正文与附件、印件与底稿、请示与批复)无缺页、破损现象。

4、下发文件不仅要在硬盘、软盘中保存留档,还应留有书面材料存档。

5、凡归档的文件必须留原件存档,书写整齐,用毛笔、蓝黑色钢笔、碳素笔抄写,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档案员有权退回原部门重新书写。

6、重要文件如部门需用可进行复印,但原件必须归档。

7、机关工作人员外出学习、考察、参加会议带回的文件、一律交办公室统一登记、立卷、归档管理。

二、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1、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贯彻执行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维护党和国家利益,工作尽职尽责,自觉遵守档案工作各项规章制度。

2、负责公司各种档案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编目、排列、上架、保管、借阅、鉴定、销毁、移交等工作。档案质量和工作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负责公司有关部门档案工作监督指导、业务培训工作。

4、负责档案库房各项制度的落实。

5、积极提供档案的利用,充分发挥档案利用效果,认真总结经验,为领导决策和机关各项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三、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1、各部门配备一名兼职档案员,负责本部门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立卷工作。

2、兼职档案人员要热爱档案工作,熟悉业务,工作认真负责,把好案卷质量关,按时完成兼管档案的任务。

3、兼职档案员应于次年2月底前,将整理好的档案向档案室移交。

4、严格执行各项档案管理制度。

5、接受本公司专职档案员的监督指导。努力学习档案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四、部门立卷制度

1、凡本部门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文件、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均属本部门立卷归档范围。

2、各部门兼职档案员,负责对本部门的文件资料进行收集、审定、整理、立卷。

3、兼职档案员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及各项档案管理制度,按综合档案室提出的各项要求立卷,保证立卷质量。

五、档案保管制度

1、各门类档案由综合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配备档案员负责档案的保管工作。

2、按照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对各类档案应做到存放合理,排列有序,查找方便。

3、档案员对室藏档案材料要经常进行检查,对已到借阅期限尚未归还的档案材料,要及时跟踪追还,防止丢失。

4、库房要保持清洁卫生,温度要经常保持在1424℃,相对湿度要保持在4560%,防止危害档案的现象发生。

5、档案库房内做到八防即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定期检查。

6、库房内严禁吸烟,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停电时,一律用手电照明,不得使用易燃器具。

7、与档案库房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随时关好库房门窗,确保安全。

六、档案保密规则

1、档案工作人员要提高警惕性,遵守保密纪律,坚持原则,认真执行各项制度。

2、凡到综合档案室查阅档案者,都要认真遵守安全保密制度,严格履行档案查阅手续,档案原则上不准带出档案室,确需带出时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并在指定时间内归还档案室。

3、查阅档案时,不得翻阅与查阅内容无关的文件材料、无关人员不准进入档案室。

4、本公司工作人员不准将文件、材料带进公共场所和其他场所,不准带回家中,要及时交给档案管理部门。

5、对于违反保密规定,泄露国家公司机密或造成一定后果者要依据保密法的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其责任。

七、档案借阅制度

1、借阅档案要严格遵守档案管理制度,凡借阅者,应自觉履行借阅手续。

2、凡借阅档案,需经主管领导批准。外单位人员借阅档案,应持单位介绍信,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办理借阅手续,并在借阅期限内按时归还。

3、借阅人员对档案材料妥善保管,注意保密,不得以任何理由转借他人。

4、借阅人员未经领导批准,不得复印、抄写档案资料。

5、档案管理人员对归还的借阅材料要认真进行检查,确认档案材料完好无损时,方可办理归档手续。对摘抄、复制的档案材料,经认真核对,正确无误时,方能签字盖章。

6、一旦发现档案材料在借阅过程中被拆、涂抹或缺失等毁损现象,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八、其他

解释权归公司行政人事部。

部门档案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三第一条 为了加强标准档案管理,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和有关标准管理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标准档案系指在制定、修订标准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包括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音像制品和标样等)。

标准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 标准的制定部门和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标准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达到标准档案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的要求。有计划地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标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第四条 标准档案按保管期限,分为永久的和长期的两种。

下列文件材料需要永久保管:

(一)上级下达任务的文件;

(二)标准报批稿;

(三)标准编制说明及其附件;

(四)意见汇总处理表;

(五)标准审查会议纪要或函审结论;

(六)标准报批公文;

(七)标准申报单;

(八)标准本;

(九)标准正式出版本;

(十)标准修改通知单及其附件;

(十一)标准作废通知单。

下列文件材料需要长期保管:

(一)论证报告;

(二)调研报告;

(三)试验验证报告;

(四)标准征求意见稿(最后一稿);

(五)标准送审稿;

(六)等同、等效采用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原文或译文,主要参考资料(只归难得的,一般的只列目录和出处);

(七)标样。

第五条 永久保管的,按国家档案管理部门的规定办理;长期保管的,应当是现行的和最近两次修订的标准的档案。属长期保管的废止标准档案,继续保管十年。标样在保管期限内已经失效的,按保管到期的规定处理。

第六条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国家标准档案。工程建设、药品、食品卫生、兽药和环境保护国家标准档案,分别由国务院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农业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国务院行业标准归口部门负责管理其主管范围内的行业标准档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地方标准档案。

企业单位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企业标准档案。

第七条 本办法所列部门和单位的档案管理机构或人员,具体负责标准档案管理工作。其职责:

(一)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统计、保管和提供利用标准档案;

(二)编制目录、索引、卡片等查询工具和参考材料;

(三)负责组织和承担标准档案的鉴定和销毁;

(四)监督检查标准档案的修改、补充和复制;

(五)按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办理永久的标准档案的移交手续;

(六)认真执行档案管理制度。

第八条 标准档案由标准起草单位负责收集有关材料并加以整理,向相应的标准档案管理部门或单位负责提供。

第九条 标准起草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单位或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以及参与制定、修订标准的其他单位,在制定、修订标准工作中所积累的标准文件材料,交本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按长期保管的要求管理。

第十条 标准档案的文件材料,除标准正式文本外,在标准审批、后三个月内,由审批部门或单位的主办人员按规定向档案管理机构一次归档。标准正式文本出版后,及时补充归档。

第十一条 标准档案的文件材料,由审批部门或单位的主办人员负责整理,标准档案管理人员负责立卷、登记、上架。

标准文件材料归档时,标准档案管理人员应当检查、核对;对不符合要求的,由审批部门或单位的主办人员补充、更正。

第十二条 标准更改或废止后,由审批部门或单位的主办人员负责将更改单或废止单的原稿、出版稿和审批文件及时归档。

第十三条 标准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按GB/T11182-89科学技术档案构成的一般要求执行,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各类标准文件材料一般归档一份,使用频繁的各种报告、标准草案各稿、正式版本以及意见汇总处理表可以归档两份。

(二)归档的标准文件材料是原稿或打印稿、复印稿。

(三)永久保管和长期保管的标准档案分别装订立卷。

(四)标准文件材料的幅面大于A4(210297mm)的,按A4幅面折叠;小于A4的,粘贴在A4幅面的纸上,并留出装订线。

第十四条 保管标准档案,应当有档案柜和库房,并有防火、防潮、防晒、防虫鼠、防尘、防盗等安全措施。

第十五条 保管标准档案,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一般每两年检查一次,如有破损或变质的档案应当及时修补或复制。

第十六条 管理标准档案的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标准档案借阅制度。

标准档案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需要外借时,应当经主管领导批准,并限期归还。

第十七条 任何个人不得将标准档案占为私有,凡损坏、隐匿、丢失或泄密的,应当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八条 对标准档案的保存价值,应当定期进行鉴定。鉴定工作在有单位主管领导、标准化人员和标准档案管理人员参加下进行。

对已经超过保管期、失去保存价值的标准档案,应当编造清册,经主管领导签字后销毁,并注明销毁时间和处所,由监销人员签字后,将清册归档。

第十九条 对标准档案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人员,应当给予奖励,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执行。

违反有关档案管理规定,给标准档案工作造成损失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实验室评审汇报材料范文7

1.1电力工程设备执法标过程共分四个阶段,与此有关的还有招标前准备阶段和招标后履行合同阶段。

1.2电力工程设备招标程序主要流程图。

流程图说明;

1对于主机设备和合同估价IO00万元及以上的辅机、输变电设备、装置性材料及分散控制系统(DCS),环节(1)、(3)、(4)、(5)审批,环节(2)核备;

2对于合同估价100万元以下的辅机、输变电设备、装置性材料,环节(1)、(2)

(3)、(4)、(5)均核备。

2招标前准备阶段

2.1招标申请

电力工程项目具备主机设备招标条件后,由项目法人或主要投资方向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计划司/计划部提出招标申请。具体招标时间由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计划司/计划部根据国家计划安排和项目前期条件并商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后确定并下达给项目法人或主要投资方,同时抄送项目所在电力公司和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工程设备招标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申请报告内容包括:工程项目名称,需招标的设备清单,招标具体的条件,各投资方名称及投资比例等。

电力工程项目主机设备招标具体条件如下;

a)国家已批准项目建议书;

b)项目法人确定,有限责任公司(或筹备组)成立C)银行贷款意向书已签订;

d)已列入国家五年滚动投产规划;

e)主要技术条件已经可研/初设审查部门认可f)项目控股方出具可以支付设备预付款的保证函;

g)主机设备招标前,项目法人与所在地省/网电力公司等协商一致的上网电价意见。

招标工作必须在得到批准后方可进行。辅机设备招标要在初步设计审查批准后进行。

2.2招标委托

招标申请获批准后,招标人择优选定具有相应招标资质和成套资质的招标机构,委托其进行设备招标(若招标人具有相应资质也可自行组织招标)。

招标人与招标机构签订委托招标合同,以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3招标实施阶段3.1招标组织机构

3.1.1项目招标领导小组

项目招标领导小组的组建办法是由招标人(项目法人)向招标机构提出组建方案,报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工程设备招标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后成立。其职责是负责招标过程的领导,向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工程设备招标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评标报告等资料。

项目招标领导小组的组成:

(a)对于主机设备和分散控制系统招标人(项目法人):3一5人包括主要投资方主管单位:2人包括国家电力公司1人,主管电力公司或电力集团公司1人招标机构:3人工程设计单位:l人(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开行1人)

其中:组长:招标人(由项目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助董事长担任)

副组长:招标机构副组长:国家电力公司计划部副组长:招标人(由项目总经理担任)

(b)对于辅机、输变电设备和装置性材料,可参照(a)执行。

项目招标领导小组在招标人委托招标机构以后发标以前成立。

3.1.2评标小组

评标小组于召开首次项目招标领导小组会议以前组建。由招标机构商招标人组建评标小组,经项目招标领导小组确认。评标小组下设技术组和商务组,聘请的专家从评标专家库中选定。招标机构人员属聘请专家。

3.1.2.1技术组5~7人(单数)

主机设备:7人/%业

聘请专家4人

招标机构1人

招标人1人

工程设计单位1人

辅机设备:5人/专业

聘请专家2人

招标机构1人

招标人1人

工程设计单位1人

组长由聘请的专家和招标人担任。

3.1.2.2商务组3一5人(单数)

招标机构、聘请专家2—3人

招标人2—3人

组长、付组长由招标人和招标机构担任。

3.1.2.3纪检监察和法律咨询

由项目主管单位派纪检监察人员1人对整个评标过程进行监督,招标过程中随时向法律顾问进行咨询。

3.1.2.4秘书组

由招标人组建,负责评标过程中的资料收发,打印,整理以及招投标文件的保管。

3.1.2.5会务组

由招标人组建,负责评标过程的日常活动安排。

3.1.2.6招标人应将项目招标组织机构报电力部电力工程设备招标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备。

3.2招标文件

3.2.1招标文件的编制

招标文件由招标机构编制,编制依据为招标人提供的资料。

对于主机设备和1000万元(指合同估价,下同)及以上的辅机、输变电设备、装置性材料及分散控制系统(DCS),自招标人提供全部资料之日起至出版一般不超过3个月;

对于1000万元以下的辅机、输变电设备、装置性材料,自招标人提供全部资料之日起至出版—般不超过2个月。

招标人应于委托招标合同签订后1周内,向招标机构提供下列资料:

项目建议书及其批准文件;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稿)。对于辅机设备招标还应提供全套初设及其审查资料;

招标人(含工程设计单位)对招标设备及其相关系统的参数和使用条件,运行条件等方面要求的资料。

3.2.2招标文件的审批

3.2.2.1对于主机设备和1000万元及以上的辅机、输变电设备、装置性材料及分散控制系统(DCS):

招标人邀请设计院共同初步审查确从由招标机构编制的招标文件;

招标人(含工程设计单位)审查招标文件的时间:

初步审查——2周

审查确认——1周

经招标人审查确认的招标文件由招标机构上报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工程设备招标自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工程设备招标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接到报审招标文件后一般在2周内批复。

3.2.2.2对于1000万元以下的辅机、输变电设备、装置性材料:

招标人邀请设计院共同初步审查确认由招标机构编制的招标文件;

招标人(含工程设计单位)审查招标文件的时间:

初步审查——2周审查确认——1周

经招标人审查确认的招标文件由招标机构上报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工程设备招标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备。

3.2.3招标文件的出版

经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工程设备招标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确认和核备的招标文件由招标机构正式出版。

3.2.4对3.2.2.1的招标文件,出版后报电力部电力工程设备招标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备。

3.3首次项目招标领导小组会议

首次项目招标领导小组会议于发标前进行。会议内容为:听取招标人和招标机构关于前阶段招标工作的汇报,通过招标机构商招标人提出的招投标具体日程安排,确认招标机构而招标人提出的评标组织机构人员名单,确认评标办法。

3.4招标通告

采用公开招标时,由招标机构会同招标人招标通告。招标通造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招标人和招标机构名称和地址;

资金来源;

工程项目名称和地址;

招标设备的名称、数量及范围的简要描述;

投标日期、时间和地点;

每套招标文件的收费金额。

若在招标文件发售之前进行资格预审,则要资格预审通告,通知潜在投标人在指定的地点、日期购买资格预审文件。经资格预审后,再对合格者发送投标邀请书。

采用邀请招标时,由招标机构会同指标人发投标邀请书。

3.5资格预审

3.5.1由招标机构会同招标人均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

3.5.2对投标人资质的要求

3.5.2.l合格的投标人应具有圆满履行合同的能力,具体应符合下列条件:

3.5.2.l.l具有独立订立合同的权利。

3.5.2.1.2在专业技术、设备设施、人员组织、业绩经验等方面具有设计、制造、质量控制、经营管理的相应的资格和能力。

3.5.2.1.3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3.5.2.1.4业绩

a)具有设计、制造与招标设备相同/相近设备1~2台套2年以上良好的运行经验,在安装调试运行中未发现重大的设备质量问题或已有有效的改进措施;

b)或主机设备有a)中相应业绩厂商的技术合作或技术支持。

3.5.2.1.5具有良好的银行资信和商业信誉,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

3.5.2.1.6电力工业部和机械工业部共同认定的主机设备制造厂商;电力工业部成套设备局与电力工业部由力规划设计总院共同的《火电机组主要辅机推荐厂家名录》所推荐的厂商,或由国家电力公司安全运行与发输电部(包括电力工业部原安全生产协调司)颁发入网许司证的厂商。

3.5.2.2对于3.3.2.1.6款中所推荐的厂商,可以作为资格预审合格的厂商;而对于3.5.2.1.6款中未包含的辅机设备种类则应按3.5.2.l.l至3.5.2.1.5要求进行资格审查。

3.5.3潜在投标人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资料:‘关于资格的声明函;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生产许可证、有关鉴定材料;

工厂简介(包括组织机构、生产能力、设备、厂房、人员等);

质量保证体系及其质量认证证明;

近三年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经营状况(包括销售额);

银行资信证明;

业绩及目前正在执行合同情况(包括完成情况和出现的重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

近三年经济行为受到起诉情况;

其它文件和资料。

3.6发售标书

招标机构向通过资格预审的潜在投标人发售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发售日至投标截止日,一般不少于30天。

3.7招标文件的澄清

招标文件的澄清和解释可采用书面或会议的形式进行。如采用书面形式,则一般在投标截止日期_天前完成。

如各投标人提出的问题较多,可采用标前会的形式。一般在投标截止日期___天前完成。标前会上投标人需解释和澄清的问题应在招标文件发出后__天之内提出。

解释和澄清的问题均应形成书面文件,井有授权人签字/签章和日期。

3.8截标

截标按招标日程安排进行。

截标时要检查投标文件的包数,密封状况。招标人/招标机构或其委托人签收并有书面证明,列有签收时间,地点,签收人,包数和密封状况。送标人也签字。如果投标文件密封不善,招标人/招标机构或其委托人有权拒绝接收。

投标文件应妥善保管,直至开标。

3.9标底

对于成熟定型设备有可能制定标底的,标底可根据设备品种、设备性能、使用条件以及一段时期内条件相似工程的设备市场供需价格情况,可由招标人会同招标机构编制或由招标机构提出,招标人确认。

3.10开标

开标应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和程序以公开方式进行。开标由招标人会同招标机构主持。邀请招投标人代表、评标小组成员和有关单位代表参加。开标结束后,开标过程整理成书面记录。

开标工作人员由拆封、核实、唱标、监督、板书、记录等人员组成。

投标人检查投标文件(含补充或修改文件)的密封情况,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验证投标法人委托书、投标保函等投标文件是否齐全,并宣读投标人名称、投标价格等内容。

开标会上允许投标人记录。唱标应由招标机构指定专人作记录,并由投标人、招标人、招标机构代表签字。记录应存档和复印送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工程设备招标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查。参加开标会议的所有代表应签名,以示出席。

也可进行分段开标:第一步,开技术标,经过澄清后,投标人在现定的时间内报价;

第二步:开价格标。

投标文件压本保存备查,评标使用副本。

3.1.1评标

开标后,由项目招标领导小组指定的招标人和招标机构各l~2人,具体负责组织协调评标工作、评标小组按照项目领导小组会确定的日程进行评标。

评标对象为投标文件(及其有效的补充文件);评标的依据为招标文件(及其有效的补充文件);评标具体做法按照《电力工程设备评标办法》进行。

3.11.1阅读标书,整理资料

3.11.2投标文件的澄清

3.11.3初评

3.11.4祥评

3.11.4.1技术评标

3.11.4.2商务评标

3.11.5综合排序

根据商务组和技术组的评标结果,由被指定负责组织评标的招标人和招标机构人员组织综合评标,提出预中标人顺序,报项目招标领导小组。

对推荐的预中标人的资格进行复审确认。

3.11.6编写评标报告

评标小组负责编写评标报告。内容包括:评标过程、评标人员组成情况及签字、主要技术性能数据、分项报价及评标价格表、技术评分表、主要技术特点、推荐意见及投标入预审、复审报告。

3.12最后一次项目招标领导小组会议

主要内容为听取招标人和招标机构关于评标工作一般情况的汇报,听取技术组和商务组评标结果汇报,确认投标人资格复审结果,研究确定预中标排序,审议通过评标报告。

3.13定标

3.13.1对于1000万元及以上主机、辅机、输变电设备、装置性材料及分散控制系统(DCS):

根据最后一次项目领导小组会议结果,经招标人(项目法人)同意后,由项目招标领导小组向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工程设备招标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报告。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工程设备招标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一般在接到报告后2周内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工程设备招标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工程设备招标审查领导小组汇报,定标,并报电力部电力工程设备招标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3.13.2对于1000万元以下辅机、输变电设备、装置性材料:

根据最后一次项目领导小组会议结果,经招标人(项目法人)同意后,定标。

由招标人将全套评标资料报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工程设备招标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3.14签订(草签)合同

定标后招标机构向预中标人发出《预中标通知书》。

项中标人在接到顺中标通知书》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准时派授权代表到指定地点按招标文件规定的合同条款和格式与项目法人草签合同、合同的每一页(包括所有附件)

均应校签,其中附件1、2、3、5、7工程设计净值也要校签。合同价格、合同条款、技术要求和供货范围等不得与预中标状态有任何改变。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工程设备招标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准所签合同符合预中标状态后,由招标机构向中标人发出。

标通知书》向落标人发出《落标通知书人退还所有投标人投标保函3.15合同生效

3.15.1对于1000万元及以上主权、辅机、输变电设备、装置性材料及分散控制系统(DCS):

合同签订后由项目法人将全部合同正本和副本(包括所有附分)上报,待项目可研报告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复后,由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工程设备招标市长领导小组对办公室审查签章后生效。

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工程设备招标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留存合同正本2套,副本2套。

3.15.2对于1000万元以辅机、输变电设备、装置性材料:

项目法人与中标人签订后,由项目法人将合同正本2套,副本2套送交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工程设备招标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备。

4招标工作管理和监督

实验室评审汇报材料范文8

摘要:工程技术资料在创优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对工程实体质量的过程、做法、工艺的记录和真实反映,是工程验收、质量责任追溯的依据,是创优工程验收的主要内容,为确保工程技术资料的规范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根据工程验收及管理要求,创优工程需要的资料主要有3个部分:①工程技术资料②文字汇报资料③音像资料。

一、工程技术资料:

1.真实准确:

①工程名称要准确,在资料中多处反映的工程名称,应进行统一,确实无法统一时,应出具相应证明,说明原因。

②建筑面积要准确。建筑面积不一致,必须有相应的补充手续;二是规划、施工、用地、环保、消防、图审、中标通知书、质量监督报告面积要统一。

③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竣工报告、备案表等现场资料面积要一致。

填写用词要准确,如检验批表中主控项目合格,一般项目符合规范要求,自检结论合格,监理结论同意验收,资料的填写应按照相关设计或标准的要给出明确的结论,不应写成“基本合格”、“未发现异常”等不确定用语。也不应该在表格中打“∨”填写,允许偏差应协清楚。

完整齐全

①各项报建手续要齐全:可行性研究审批文件、立项审批文件、计划任务书、用地审批、规划审批、环保审批、消防审批等应齐全。

②功能检测资料要齐全

屋面淋水试验、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有防水要求的地面蓄水试验记录、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沉降观测、节能环保测试记录、室内环境检测、面砖拉拔、钢筋位置及混凝土保护层检测;电气安装工程全负荷试验记录、大型灯具牢固性试验记录、避雷接地电阻测试记录、开关插座接地检验记录;给排水采暖工程管理通水试验、压力试验、卫生器具满水试验、通球试验;电梯;空调等功能检测资料必须齐全。

钢筋直螺纹连接应有型式检验、现场检验等,拉拔试验应有样板及实体拉拔,装饰材料难燃性检测,有害物质及放射性检测。

③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资料应齐全

④各类移交手续必须齐全,档案管理部门归档证明等

⑤分部分项资料收集要齐全:地质勘探、地基处理、铝合金、塑钢门窗、二次装修、智能建筑、节能环保、消防等资料必须齐全。尤其对于住宅楼来说,室内环境检测,住户装修的装饰材料合格证等。对一个工程来说,必须是一个全面完成的、资料齐全的工程。

⑥对图审提出问题,应进行整改,二次装修设计图纸应进行消防审查。

⑦工程策划书,项目质量计划书应列入管理资料。

⑧施工日记记录安装与土建应分开记录,内容齐全、真实。

⑨竣工验收资料要齐全:竣工报告,施工单位自评报告、监理单位自评报告,建设单位组织的验收记录,验收报告及备案表。

及时有效

①及时主要指与工程进度的同步性,同步并不是要求同

时,而是要求工程资料与工程进度应基本保持对应,及时形成,工程施工进入到哪个环节,工程资料的形成与管理就应当跟进到那个环节。原材料试验资料,在时间上应符合先检测、后使用的原则;合格证与进场检验报告一一对应,施工过程记录、检验批资料,在时间上要符合分段流程,工艺流程的客观要求;方案交底要先行,各类功能检测资料,必须在专项工程施工完后及时检测。

②有效

各类合格证要有效,能真实反映使用材料的合格情况,如钢材、机械连接接头、水泥、防水、装饰材料,安装工程合格证等,都要是年检有效期的合格证,是能够反映用在本工程上的合格证,与工程要求的材料规格、性能一致的合格证,合格证应加盖工程资料专用章,注明发货人,经手人姓名、身份证号、数量、规格、使用部位、原件存放处等。

签字人权威性、代表性要有效,对所有资料,签字人必须是在相应权限内的签字方为有效,检验批、分项、分部、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技术交底等,都必须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签字。

专项功能检测单位要具有相应资质,确保检测报告有效。如:沉降观测、室内环境、节能检测、防雷检测、人防验收、消防验收等都必须是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的检测,不得随意委托。

工程资料不得随意更改。原则上,资料不应进行修改,以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因笔误等原因确需修改时,更改人应签署并承担相应责任。

工程资料分卷组卷,编目清晰,装订整齐,方便查阅。

资料整理时,检验批资料、控制资料、功能检测,管理及验收资料、竣工图,施工日志分类要清楚,要有总目录、分目录,土建与安装目录应分开,目录与对应的施工资料一起组卷。按照《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定》(JGJ/T185-2009)的规定,专业承包工程形成的施工资料,应由专业承包单位形成并单独组卷。

工程验收应提供的原件资料及检点

工程验收应提供原件资料,应提供的原件资料主要包括:立项审批文件、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证、图审、招标文件、合同、施工许可证、各类专项(防雷、人防、节能、环保、环境等)检查报告,获奖证明等。

重点检查内容:工程验收时,时间一般比较紧张,工程资料复查就有相应的重点。一般主要有地基检测、混凝土强度报告,防水效果检查、专项档案、拉拔试验,钢筋保护层检测,门窗及幕墙性能检测,保温、节能、环境施工及检测资料等。

二、文字汇报资料

1.工程概况:主要对工程规模,开竣工日期,结构类型,工程决策,相关单位,有无质量安全事故等进行说明。

2.质量目标和管理措施:目标必须写明确,管理措施要写独特的措施,总结要有高度和深度。

3.工程难点:难点应包括管理难点和技术难点,要有针对性的总结自己工作中的难点并通过克服难点,最终转化成亮点。由于地域不同,认识不同、工程不同,难点也就有了其相对性。

4.质量特色和细部亮点:这部分应充分利用数据,数据主要包括体量数据和质量验收达到效果数据,数据的引用要恰到好处,要准确,给人以说服力,质量特色的描述要有次序,重点应突击,要有概况和独特的措施和做法,细部亮点对质量特色进一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亮点体现在点上,点要有创新性、独特性、新颖性。

5.新技术应用:说明工程中应用了几大项多少子项,应用效果及应用水平,有关部门的验收评价结果,具体内容可列表。应反映清楚应用项目、数量、内容、部位等。

6.节能与环保:节能与环保在目前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视和重要,应将节能与环保作为单独一项进行汇报,将工程中墙体、门窗、屋面、采暖、通风与空调等项目中所采用的节能材料,节能措施,节能工艺及检测结果进行全面汇报,清楚说明。

7.已获荣誉:对工程获得的与质量、安全、技术等相关的主要荣誉进行充分展示。

8.工程验收:包括功能检测及专项验收,工程技术资料,综合验收。

9.结束语:说明工程的使用情况及业主的满意情况。

三.音像汇报资料

实验室评审汇报材料范文9

处室保密自查自评报告模板【一】

接XXX保密局的通知后,我单位立即召开了领导班子专项会议,和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自查自评工作任务。在自查自评过程中,认真对照《机关、单位保密自查自评工作规则》,对2017年度保密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自评。按照《自查自评标准》确定实有项目37分,总得分36分,自查考评结果为符合要求。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落实情况(实有项目14分,得14分) 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各口工作负责人都能严格按照保密工作要求开展保密工作。对照评分方法中的扣分项,没有发现扣分内容。

二、保密制度建设情况(实有项目6分,得6分)

结合单位实际建立健全了保密工作责任制、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管理、宣传报道和信息公开管理、会议和活动管理、实际报告和查处等保密制度。保密制度落实到位,没有违法违规违纪现象。

三、保密宣传教育培训情况(实有项目4分,得3分)

我单位定期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工作,及时传达上级保密工作指示、文件和法规,不断提高干部职工保密法纪意识,提高保密工作能力,克服麻痹大意思想,避免泄密事件的发生。

在保密培训工作方面,还没有组织过具有一定规模和深度的培训活动。

四、宣传报道和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情况(实有项目5分,得5分) 有严格的对外宣传报道审查审批程序,实行分管领导审验,一把手把关的措施,严防泄密事件发生。坚持先审查、后公开和一事一审的原则,确保保密程序制度有效落实。

五、保密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经费保障情况(实有项目5分,得5分)

单位设置了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制度健全,责任明确,有具体分管保密工作的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形成了有效的保密工作管理体系,能及时较好地完成了保密工作任务。

六、保密工作记录和材料(实有项目3分,得3分)

设有保密工作记录,各项保密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准确记录。

七、自查自评结果在全员会议上向全员征询了意见和建议

11月12号召开全员保密工作会议,会上学习了XXX保密局下发的有关材料,报告了自查自评工作情况和结果,征询了全员的意见和建议。

处室保密自查自评报告模板【二】

认真对照《机关、单位保密自查自评标准》检查内容,结合工作实际,对我单位的保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检,按照《自评标准》中实有项目计算分值,总的得分达到总分值96%,考评结果为符合要求,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落实情况和保密制度建设情况

(一)我站实行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领导班子对保密

工作十分重视,把它做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将它同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保密工作做到了分管领导负责抓,经办人员具体抓,且能熟练掌握保密法规和保密技术基础知识,熟悉本单位业务工作和保密工作基本情况。并按照保密法规和有关规定建立了保密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从而使各岗位人员职责清晰,任务明确,为我单位保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强组织基础。

(二)保密制度建设情况。制定了《办公室保密制度》,

具体包括《和非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和非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制度》、《计算机维修、更换、报废保密管理制度》、《公共信息网络上信息保密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保密工作务实、高效。修订完善了文件传阅、管理、归档及档案管理制度。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防范和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的原则,既保办公系统正常运行,又不发生泄密事件。

二、保密宣传教育培训情况和人员管理情况

我单位把保密工作作为内部工作的一项重点来抓,严格执行上级保密工作要求,切实加强自身保密工作建设,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要求职工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有关保密法规。经常性的进行保密教育使干部职工增强了保密意识,克服麻痹大意思想,避免泄密事件的发生,树立责任意识,提高思想觉悟,为我站保密工作顺利展开奠定了可靠的思想基础。档案工作人员查、借、阅档案手续齐备,秘密文件、内部资料的传递、回收、注销都严格按照规定办理。

三、 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保密管理情况

为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工作,我单位的每台电脑系统都安装了杀毒软件和防火墙,防止病毒入侵。制定电脑安全操作规范,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规范操作,发现病毒及时报告处理。安排专人做好电子文档的输入、存档、发送、印制、备份等,加强对存储信息的计算机的管理加维护,对软盘、移动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的借阅、使用、保管、销毁实行严格管理制度,确保电子文档安全。

近年来,我单位的保密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没有出现过事故,今后将继续努力,积极探索研究新时期保

处室保密自查自评报告模板【三】

接XXX保密局的通知后,我单位立即召开了领导班子专项会议,和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自查自评工作任务。在自查自评过程中,认真对照《机关、单位保密自查自评工作规则》,对2017年度保密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自评。按照《自查自评标准》确定实有项目37分,总得分36分,自查考评结果为符合要求。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落实情况(实有项目14分,得14分) 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各口工作负责人都能严格按照保密工作要求开展保密工作。对照评分方法中的扣分项,没有发现扣分内容。

二、保密制度建设情况(实有项目6分,得6分)

结合单位实际建立健全了保密工作责任制、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管理、宣传报道和信息公开管理、会议和活动管理、实际报告和查处等保密制度。保密制度落实到位,没有违法违规违纪现象。

三、保密宣传教育培训情况(实有项目4分,得3分)

我单位定期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工作,及时传达上级保密工作指示、文件和法规,不断提高干部职工保密法纪意识,提高保密工作能力,克服麻痹大意思想,避免泄密事件的发生。

在保密培训工作方面,还没有组织过具有一定规模和深度的培训活动。

四、宣传报道和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情况(实有项目5分,得5分) 有严格的对外宣传报道审查审批程序,实行分管领导审验,一把

手把关的措施,严防泄密事件发生。坚持先审查、后公开和一事一审的原则,确保保密程序制度有效落实。

五、保密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经费保障情况(实有项目5分,得5分)

单位设置了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制度健全,责任明确,有具体分管保密工作的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形成了有效的保密工作管理体系,能及时较好地完成了保密工作任务。【科室保密自查自评报告】

六、保密工作记录和材料(实有项目3分,得3分)

设有保密工作记录,各项保密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准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