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态茶产业集锦9篇

时间:2023-02-06 22:11:46

生态茶产业

生态茶产业范文1

一、认真贯彻落实全区生态茶产业工作会议精神

1月3日-5日,地委、行署在__x召开了全区生态茶产业工作会议。会上,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__x紧密联系我区实际,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高度,深刻分析了抓好生态茶产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明确了全区发展生态茶产业的战略思路、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1月14日,我县召开了全县生态茶产业工作会,传达了全区生态茶产业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我县20__年生态茶产业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印发了《__x县20__-20__年度新建2万亩生态茶园的实施办法》,明确了__x乡等12个乡镇为重点实施乡镇,全年新建生态茶园2万亩,无性系茶树苗圃300亩,并将建园任务分解到12个乡镇,县政府与任务乡镇签订了责任状。

二、工作开展情况

1、落实政策,编制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省、地发展生态茶产业的有关精神,由县领导率相关部门先后5次到重庆、遵义进行了考察调研,撰写了调研报告,开展了新建茶园土壤取样、送检工作,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党务会专题研究茶产业工作6次,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__x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生态茶产业的意见》、《__x县20__-20__年度新建2万亩生态茶园的实施办法》,按照地委、行署"三步走"发展目标,编制了全县20__-2020年生态茶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县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15万亩以上,其中有机茶园3万亩。分为南、北两个产业带:在南部建立富硒茶产业带,包括__x,__x,__x等11个乡镇,面积6万亩;在北部建立生态茶产业带,包括__x,__x,__x等11个乡镇,面积9万亩。实现茶产业综合收入10亿元以上,无公害茶叶认证面积占茶园总面积的100%,其中绿色食品茶认证面积占茶园总面积的30%,有机茶认证面积占茶园总面积的20%。重点扶持建成年生产能力20__吨以上的茶叶龙头企业2家,大、中、小各型茶叶加工厂80座,推广福鼎大白、黔湄系列、龙井43、乌牛早等优良品种,培育姚溪地方群落优良品种2个以上,新建茶叶产地批发市场2个,茶青交易市场45个,培育、壮大茶产业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把"乌江富硒茶"、"姚溪茶"、"土家千年古茶"打造成省内外知名品牌。

(1)近期目标。

20__-20__年度,新建无性系优质茶园8.5万亩,无性系茶苗繁育基地600亩,扶持建成年生产能力20__吨以上的茶叶龙头企业1家,大、中、小各型茶叶加工厂53座。培育地方优良品种2个以上,新建茶叶综合批发市场1个,产地批发市场2个,茶青交易市场26个,打造"乌江富硒茶"、"姚溪茶"、"土家千年古茶"3个知名品牌。

(2)远景目标。

2013-2020年度,新建无性系优质茶园6.5万亩,全县无性系优质茶园达到15万亩,其中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基地认证面积达50%以上,无性系茶苗繁育基地600亩,扶持建成年生产能力20__吨以上的茶叶龙头企业1家,中、小各型茶叶加工厂27座。培育地方优良品种2个以上,茶青交易市场19个。

2、茶园定植、苗圃建设、整地开挖情况

20__-20__年,全县新建生态茶园2万亩。截止4月5日,__x、__x8个乡镇共定植茶园6000亩,开挖整地1.2万亩。在__、__乡建无性系茶树苗圃150亩。目前,茶园定植已告一段落,各任务乡镇一方面组织群众抓春耕生产,一方面积极组织群众继续进行茶园土地开挖,为秋后定植做好准备。

3、灾后重建工作情况

1月12日以来,我县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气温大幅度下降,且低温持续时间较长,日均温在0℃以下,极端最低温达-7℃,出现了50年未见的低温凝冻灾害性天气,致使我县茶叶生产受害较重。据调查统计,全县茶园受灾面积1.16万亩,成灾面积1.16万亩,绝收面积0.237万亩。灾情发生后,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农民群众不畏困难,坚定信心,全力抗灾救灾,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狠抓茶园田间管理,努力把雪凝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实现大灾之年农业不减效、农民不减收。一是组织农技干部深入受灾茶园,开展查灾核灾。二是及时印发了《农作物低温冻灾防治意见》和《灾后生产自救意见》,组织农技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帮助农户开展生产自救。对受灾茶树及时修剪、施肥,落实茶园定植面积15030亩。三是开展茶园灾后重建示范。县农业局在__镇乌江茶场兴办了1000亩的茶园灾后重建示范样板,发放化肥5000公斤,采用机械修剪茶树1600亩。四是开展技术培训,共计培训12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500份。

三、主要做法

自元月14日全县生态茶产业工作会后,全县上下及相关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积极组织宣传指导群众抢抓季节,狠抓落实。

一是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各任务乡镇一边组织发动群众整地建园,一边引进外商租赁土地用开挖机、旋耕机等机械作业,集中整地,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建园。

二是严格把定植质量关。从元月15日起,农业局组成7个工作组,由党组成员带队到7个生态茶叶任务乡镇进行技术指导,严格按照无公害茶园建设技术要求规范定植。

三是千方百计组织协调调运茶苗。由于今年雪凝灾害,茶苗受损严重,数量减少,加上省内大力发展茶叶,新建茶园面积大,造成今春茶苗供应紧张。为此,我们采取省内调运与省外购进相结合的办法,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请求省茶科所、省农业厅帮助协调,组织调进无性系茶苗,尽最大努力提供了今年春季定植用苗。

四是推广茶椒(间)套种模式,有效解决新建茶园

幼年抚育期茶农收入基本不减的问题。我们采取茶椒(间)套种的办法,实行以短养长,引进__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到我县发展基地,实行订单发展,引进专用优质辣椒种500公斤,落实茶椒套种面积5000亩。

五是积极与国土、林业、县信用联社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认真规划、整合资金,为新建茶园及育苗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四、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县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联系农口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茶产业协调领导小组。各乡镇相应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副乡(镇)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干部共同抓的的格局。

(2)制定扶持政策,落实工作措施。

根据省、地发展生态茶产业的有关精神,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生态茶产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作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突破口,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行动,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__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生态茶产业的意见》、《__县20__-20__年度新建2万亩生态茶园的实施办法》,编制了全县20__-2020年生态茶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落实了各项工作措施。

(3)加大资金投入。

县财政已落实专项工作经费10万元,投入100万元建立茶产业风险金,为种茶大户和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从20__年起,每年整合资金1100万元用于发展生态茶产业。各实施乡镇根据自己情况,千方百计安排一定资金发展茶产业,黄土乡投入了2万元,塘坝乡3万元,谯家镇3.5万元。

(4)大力宣传,搞好技术培训。

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召开座谈会、技术培训会、技术咨询、印发宣传提纲、书写永久性标语以及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种茶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积极营造种茶的浓厚氛围,共开展各种培训会12期20__多人,印发宣传提纲1000份、技术资料20__余份,书写永久性标语50条。其中县农业局对全县216名农技干部进行了为期二天的茶产业技术培训。

(5)选用优良品种。

推广以福鼎大白茶、龙井43号等为主的优良品种,培育优质种苗,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提升茶叶产品质量。

(6)确保"五个到位"、实施"四个带动"。

各乡镇在发展茶产业工作中,始终坚持"五个到位",实施"四个带动"。"五个到位":一是加强领导,确保领导到位;二是组建茶产业专抓工作队,确保人员到位;三是实行绩效挂钩,确保责任到位;四是加强思想发动,确保宣传到位;五是加大投入,确保经费到位。"四个带动":一是招商引资带动;二是国家干部带动;三是乡村干部抓点示范带动;四是能人和知名人士带动。

(7)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以建设进度为考核主要内容,对完成任务乡镇的给予重奖,对完不成任务的给予相应的处罚,做到有功必奖、有责必问、奖罚分明,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全年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

考核分两个阶段:一是土地整理阶段,对完成土地开挖、回填任务的乡镇,按每亩3元给予奖励;未完成任务的,按未完成任务数每亩5元给予处罚。二是茶苗定植阶段,对完成茶苗定植任务的乡镇,按每亩2元给予奖励;未完成任务的,按未完成数每亩5元给予处罚。

(8)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层层签订责任书,狠抓落实。建立县领导联系乡镇制度,乡镇领导包村制度,县直部门定点帮扶制度,专业技术人员包点制度,工作定期汇报制度。

县成立专门的联合督查组,按照"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考核到人,问责到人"的原则,对生态茶产业工作实行全过程的督促检查,突出阶段性工作督查和面对面指导。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督查组开展督查工作,县督查到乡镇、基地,乡镇督查到村组,切实加强重点环节和高标准示范园的督查,督促工作进度,检查工作质量,准确了解每个阶段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五、存在的问题

(1)茶园种植面积小,集中度、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无性系茶园比例低。

(2)加工企业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不高,加工工艺落后,没有上规模茶叶龙头企业。

(3)名优茶产量少,无知名品牌,经济效益不明显,没有真正发挥__茶叶的资源优势。

(4)市场开拓不力,产品覆盖率低。

(5)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科技含量低。

(6)茶产业管理机构不健全,不利于我县生态茶产业的发展。

(7)农资价格涨幅较大,肥料投入量大,茶园建设成本增高。

(8)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多,影响了土地整理进度。

六、下步工作打算

1、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力度,严格按照县对乡、基地,乡对村、组的督促检查制度,强化监管,扎实工作,确保任务目标的全面完成。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完善20__-2020年 15万亩生态茶园建设的总体规划,并请有资质的单位审定,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实施。在品种布局上,选用无性系优良品种,挖掘地方品种,在县内建立2亩以上的品种试验园,筛选适合我县栽培的优良品种。

3、高标准、高质量、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基地

切实抓好2万亩新建茶园基地建设,保质保量完成300亩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任务,及时调运标准茶苗,确保茶园建设用苗的需要。本着高标准、高质量、规范化、规模化的原则,高起点、高要求建设茶叶基地,整好土地,施足底肥,做到发展一亩成功一亩,确保经济效益。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绿色食品、有机茶的要求,加强管理,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茶叶)产地认证。

4、培育扶持龙头企业

本着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对企业在资金、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使之做强做大,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力争引进1家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

5、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管理水平

采取培训会议、培训班、专题讲座、技术咨询、现场操作等不同形式,以及电视、广播、专栏、宣传资料、标语等进行广泛宣传,对乡村干部、种茶农户进行重点培训,使广大群众人人懂茶、户户种茶,提高科技到位率。加强茶园管理,提高茶青下树率、叶芽利用率,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提升品质,提升整体效益。

生态茶产业范文2

关键词 茶叶产业;四大体系;五大工程;安徽石台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304-02

石台县位于皖南山区,是农业部《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中重点产茶县,全县8个乡镇78个行政村,涉茶农业人口7.63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83.4%。全县有40个茶叶生产重点村,其中茶叶专业村有10个村。全县茶园面积5 400 hm2(其中可采茶园4 400 hm2),无性系茶园面积1 900 hm2,产量3 805 t,产值2.05亿元。与2010年相比,面积增长22%,产量增长26.7%。茶农人均茶叶收入3 850元。

1 石台县茶产业“十二五”发展成效

1.1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石台县以市场为导向,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品牌影响力逐渐增强,形成以“石台硒茶”为统领的天方富硒茶,雾里青、西黄山为代表的名优茶,发展形势良好,产量占全县产量的30%,产值占全县总产值的60%。精制“祁红”和出口眉茶产销形势良好,产量占全县茶叶总产量的70%,产值占40%,形成了“红、绿”并举的良好局面。

1.2 质量安全保障有力

近年来,大力开展茶叶标准园创建活动,积极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系统控制茶区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石台县入选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试点,获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1400 hm2茶园被省商检部门列入出口原料基地。全县21个茶叶品牌获无公害认证、8个获绿色食品认证、12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石台香芽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石台富硒茶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天方集团、日新茶业、西黄山茶业等一批茶叶加工企业清洁化改造,应用质量管理体系、HACCP认证等,促进茶叶质量安全水平[1]。

1.3 产业水平明显提升

围绕提高加工增值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天方集团跻身中国茶业百强企业行列,日新茶业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西黄山茶叶等7家市级龙头,县级茶叶龙头企业22家,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6家。全县现有茶叶加工厂262个,茶叶专业合作社58个,茶叶营销企业50多个,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模式,形成大、中、小相结合的茶叶企业群体,带动了7万多茶农增收致富。

1.4 茶旅融合逐步形成

石台是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境内山川秀美,生态环境优良,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4.5%,负氧离子含量超世卫组织标准35倍以上,是安徽省唯一的天然富硒地区。该县天方集团和西黄山茶叶等茶企业采取会员制、股权制等方式,推出“认领自家茶山、喝上自家放心茶”及“聚茶山-众筹”新营销模式,每年为会员配送等值茶产品和提供免费体验采茶、制茶、品茶,游秋浦河、吃农家饭等体验活动,创建“定制+众筹”石台硒茶产业发展模式。全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60余万人次,带动农民就业6 000余人,增加农民收入6 000余万元。

2 存在的问题

与先进地区相比,石台茶产业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投入不足、基础薄弱,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较小;茶叶清洁化加工水平低,规模企业较少,设备落后;石台县硒茶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份额低;茶旅融合还没形成品牌,配套服务衔接不上,同质强、特色不明显;茶食品生产才刚刚启动,茶叶精深加工还处在空白,产业链延伸不够。

3 发展思路和目标

3.1 发展思路

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充分发挥自然生态及天然富硒资源的优势,在稳定茶园面积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茶园绿色增长模式。按照“一核三区”区域布局,建立“四大体系”,实施“五大工程”,以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集约节约、生产清洁可控、废物循环利用、绿色提质增效为发展重点,加快石台硒茶供给侧调整,走生态茶、健康茶、养生茶特色发展之路,推进茶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造互联网+硒茶产业平台,创新石台硒茶“定制+众筹”产业发展模式[2],拓展茶旅结合深度、延伸发展特色硒功能产品,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好石台硒茶特色品牌,做好祁红传统品牌文章,提升石台茶叶品牌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使茶产业成为石台农民脱贫脱困的支柱产业,将石台打造成“梦里茶乡、休闲圣地、养生天堂”。

3.2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县茶园面积稳定在5 700 hm2,其中高效茶园面积达60%,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提高到50%以上;新建400 m2以上清洁化加工厂10座、改扩建清洁化茶厂100座,清洁化加工能力占总加工能力的75%以上;实施茶产业绿色增长模式攻关示范行动,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率达50%以上,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率达50%以上,“三品一标”产品认证率50%以上。按茶的不同功能建设100个茶园观光点。全县茶叶总产量4 500 t,茶叶总产值6.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茶叶可支配收入达到6 000元以上,年均增9.5%以上。

4 发展对策

4.1 布局重点区域

根据茶叶重点区域布局原则和准入标准,从全县8个产茶乡镇实际,根据茶产业发展现状,细分为“一核三区”:“一核”以县城为核心区,“三区”为:在牯牛降、仙寓山为纽带的南部山区,构建石台硒茶等名优绿茶核心产区;在丁香、小河等西部乡镇,构建祁红、出口眉茶等核心产区;在七都、横渡、仁里、矶滩西北部4乡镇,打造红绿兼制的茶叶产区。

4.2 建立四大体系

4.2.1 建立茶叶科技创新体系。一是建立政产学研对接平台。围绕茶产业发展,搭建县与院(校)科技互动平台,借“智”为推进石台硒茶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二是建立产学研推进机制。以企业需求为核心,组建专家团队,解决产业发展中技术瓶颈,借“才”为推进石台硒茶现代产业化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建立科技创新应用推广模式。建立一整套有效促进石台现代生态农业(茶叶)产业化发展科技创新应用体系,借“技”为提升石台茶业效益提供科技支撑。

4.2.2 建立茶叶质量安全体系。一是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重点产茶乡镇、茶园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主要原料基地建立茶叶病虫害预测预报点,形成茶叶安全有效防治和预警体系。二是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建立专业化防治队伍,开展统防统治,实现绿色防控全覆盖。三是建立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坚持产、管并重,推进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开展标准化、清洁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对开展茶叶“三品一标”的给予奖补。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骨干龙头企业建立从田头到餐桌产品的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守牢质量安全底线。

4.2.3 建立茶叶技术保障体系。加大茶叶良种良法推广应用力度,建立茶叶技术推广服务队伍,通过农机、农信、农艺“三化”有机融合,实现传统小农生产模式向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转变,给石台硒茶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4.2.4 建立“互联网+茶业”推进体系。一是培植茶产业电商平台。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和农产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县、乡、重点村及茶企业的信息终端,实现农业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二是扩大茶业物联网应用领域。围绕茶旅深度融合,在牯牛降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内,建设集富硒产品生产加工、旅游观光、康体养生及“定制+众筹”为一体硒茶小镇[3-4]、生态小镇,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休闲农业内涵,丰富乡村旅游业态。三是提高茶业物联网应用能力。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向茶产业物联网领域集聚,加强培训与宣传,让更多茶业人分享“互联网+”的增值利润,以“互联网+”引领现代茶业转型升级。

4.3 建设五大工程

4.3.1 茶树良种繁育提标工程。加强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巩固扩大现有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开展地方茶树品种选育,筛选地方优质种穗,建立当地茶树良种茶树资源圃,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茶苗。

4.3.2 茶叶生态基地提质工程。通过地方良种选育和引进及低效茶园改造等工作,到2020年全县建立高效生态茶园3 000 hm2,无性系良种茶园覆盖率达50%以上。推进以红桃标准茶园、莲花山生态示茶范园为模板标准示范茶园建设,推广茶园耕作机械、绿色防控设施等,在全县建立规模化标准示范茶园100处、面积1 400 hm2。

4.3.3 茶叶加工设施提规工程。按照茶叶清洁化生产加工技术标准,加快规模茶厂清化化改造步伐,现有乡村茶叶加工点达到茶叶清洁化生产标准,每年改扩建茶厂10家左右、面积达200 m2以上清洁化加工厂,到2020年全县标准化清洁加工厂达到100家以上。

4.3.4 茶叶经营主体提升工程。一是培育上发好力。从龙头企业“强体”、合作社“规范”、家庭农场“增量”、产业化联合体“三产融合”等开展分类指导。二是服务上加大力。着力提升茶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和水平,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等,在提供技术物化服务同时,提供品牌经营与质量安全服务、产权交易服务、融资保险服务等。

4.3.5 茶叶市场品牌提效工程。继续举办石台县茶叶节,支持鼓励企业到大中城市开展各种形式的茶叶品牌推介活动,到省内外市场设立品牌销售窗口、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多种经营形式开拓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与知名度。通过政府引导与扶持、企业开拓和市场培育,使“石台硒茶、祁红”成为市场主导品牌。

5 参考文献

[1] 陈晓,陈政.发展贵州生态茶产业的思路及对策[J].贵州茶叶,2008(3):36-39.

[2] 谢芬,杨江帆.构建闽北武夷生态茶产业经济圈[J].茶叶科学技术,2009(1):40-44.

生态茶产业范文3

关键词:茶文化;创意产业;生态旅游

国内旅游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持续攀升的同时,也反映出了诸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于旅游产业承载的文化内涵不足,以及与普罗大众希冀从旅游过程中满足的需求不相匹配。成为了如今严重制约旅游产业持续扩大经营发展规模的重要掣肘。农业生态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其关键在于要为传统旅游产业注入贴合实际以及需求的文化元素和价值感,方能持续收获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进而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1乡村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背景探究

传统旅游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便需要与其他有价值的元素积极融合,以组合的方式为自身塑造更多价值点,满足游客多元的需求。乡村农业生态旅游兼具多方面的优势,不仅包含丰富的农业元素,也符合如今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游客们可以前往各地旅游景区,在静谧的乡村旅游景点忘却城市的烦恼,过几日陶渊明般的悠闲生活。可以说乡村农业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重点方向,而如何深度挖掘乡村农业生态旅游的价值点,使其与广大受众需求契合,成为旅游产业管理人以及地方政府人员亟须考虑并落实解决的问题。当然,发展乡村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不仅是对旅游产业的革新,同时也是对当地农业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发展乡村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是促进地方经济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旅游活动的创新、发展而言,受众更加关注旅游背后蕴含着的文化内涵以及休闲价值。乡村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要积极融合多元化的内容,通过组合的方式获取产业发展最优解。具体到该产业的发展,其中蕴含的直观理念包括但不限于生态、休闲等元素,相比其他种类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该类型产业发展模式比较欠缺的是文化内涵,因此要积极与地方特色融合,与时代特性融合,使乡村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更加多元化。

2茶文化创意理念解析

茶文化历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以茶为物质载体,文化既是指茶道的文化,也是指茶道的精神,而这也正是茶文化千百年来吸引无数拥趸的核心所在。随着多元要素的融合创新,在产业要素融合的背景下,茶文化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紧密融合,二者先天有一定的融合优势——茶产自专业的种茶乡村基地,在大范围推广茶种植之余,结合茶文化开展融合创意旅游产业,成为越来越多地区振兴旅游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在物质消费基础上,更加关注精神消费。从茶文化蕴含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内容来看,茶文化极具精神消费价值,因此茶文化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提供了丰富的精神价值。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融合,对地方政府而言是一项旷日持久的攻坚战,一方面涉及到地方茶叶种植以及匹配种植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一系列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内容的融合,包括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广泛的宣传以及针对本地茶农的思想宣教等。这些环节缺一不可,只有这些环节没有明显短板,环环相扣,方能有序推动创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茶文化传播与推广的同时,利于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找寻新的经济增长点。

3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融合体验式构建

3.1注重直观体验的传达

对选择茶文化与生态旅游产业融合的新旅游模式的受众而言,他们希望在常规旅游获得的体验基础上,能够深入了解旅游地独特的茶文化,而这也与当前我们所倡导的体验经济有异曲同工之妙。体验经济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James等人提出,他们指出体验经济的核心为服务,商品为载体,通过商品这一载体为受众营造具有回忆感的体验。从这一概念解析可知,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融合,首先要为受众营造一种直观的全新体验,在景区游玩过程中感官能够受到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带来的新鲜感,在这种感觉的烘托下受众的消费体验才能得到提升。作为产业管理人员,应立足茶文化创意产业元素的攫取,打造别具一格的茶文化乡村生态旅游基地,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方方面面凸显茶文化创意与茶文化元素,使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即便在日后想起这段旅行经历,也能清晰地回忆起旅游时茶文化主题旅游基地为其带来的冲击感。

3.2注重场景化体验的塑造

体验经济离不开气氛的烘托以及对应场景氛围的打造。场景化体验是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融合的新模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前期市场调研来看,有很多游客表示之所以选择茶文化相关的乡村生态旅游景区参观和游玩,并非只因为想品尝当地的特色茶饮,更是想置身于大自然的环境,融入茶文化代表的静谧生活场景,与茶农一道在结束一天的摘茶、制茶等流程后,能够端起一杯真正属于自己的茶。既是品茶,也是在品味生活。抱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对他们而言,他们的追求超脱了基本的物质,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这就要求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融合要注重茶文化场景的构建,以及参观旅游流程的精心塑造。既要完美还原茶农一天辛劳的原貌,也要积极融合本地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在质朴的地方文化基础之上融入更加现代化的元素。

3.3满足游客的多样化体验

游客的旅游体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作为产业管理人员,需要审慎分析游客的体验需求,结合游客需求有的放矢的设计旅游项目的内容和流程。虽然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融合主打茶文化,以茶文化为内核,以旅游基地以及旅游服务为载体,满足游客对茶文化主题的生态旅游的诉求,但也要关注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在前述诉求的基础之上,通过现代化元素的融入,丰富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多元性,如增加地方特色美食、民族歌舞以及疗养康体等内容。将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融合的旅游基地打造成为综合性的地方旅游名片。

4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路径

4.1加强茶文化融合产业旅游基地的宣传推广

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要加强外部的宣传与推广,让更多的潜在受众了解茶文化生态旅游,喜欢上茶文化生态旅游。对部分人群而言,茶文化生态旅游尚属小众旅游项目,且茶文化生态旅游传达的理念与实际赋予人们的旅游体验,与人们潜在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一差异正是决定茶文化生态融合产业的发展高度的关键。作为产业融合管理人员以及地方政府人员,要立足消费者角度实施茶文化融合产业旅游的宣传与推广,找寻潜在受众的诉求,满足其痛点,刺激其消费需求,逐步变更潜在受众的消费观念。具体来看,在宣传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优势,也要积极依托新媒体传播的覆盖面广、传播效率高等优势,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短视频平台等广泛宣扬茶文化创意产业、茶文化以及融合生态旅游产业等。立足多视角、多层次,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产业以及茶文化融合生态旅游的好处,持续推广本地旅游特色,吸引更多人前来游玩消费。预算充足还可考虑聘请名人或意见领袖做代言,提升茶文化旅游生态基地影响力。

4.2融合多元素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正如前文所述,虽然主打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融合,能够满足游客们的茶文化旅游体验诉求,但融合产业的根本依然是旅游产业,即服务业,而服务业便要面向客户需求,依据客户需求动态性的调整旅游项目的服务内容。如果单纯以茶文化为宣传卖点,只能吸引一部分的游客,且单一的宣传卖点容易让人感觉单调,因此要将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附属的休闲元素紧密融合。茶文化产业所在的地区往往空气质量优异、环境优美,而这些条件正符合康养休闲的标准。茶文化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的融合便要以茶文化为基底,向着康养生态旅游方向发展,积极建设与康养休闲相关的基础设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4.3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以茶文化创意产业为基底的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是一项旷日持久的攻坚战,基础设施的建设关系到服务质量的优劣,进而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影响茶文化生态旅游项目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耗资甚巨,需要在茶文化生态旅游基地建设初期做好统筹规划,依据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将旅游项目基地打造成为综合性的茶文化主题的地方旅游名片。国内旅游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经济效益持续攀升的同时,也反映出了诸多发展中的问题。主要存在于旅游产业承载的文化内涵不足,以及与普罗大众希冀从旅游过程中满足的需求不相匹配。越来越多的人们渴求通过旅游的方式获取身心的放松与愉悦,希冀通过有特色的旅游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情趣。基于以上,本文以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的融合展开探究,分析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融合体验式构建,提出了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陈沁灵,曾芳芳.福建龙岩武平绿茶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01):102-104.

生态茶产业范文4

帝峰生态茶业自成立创办以来,历经十年不懈努力,汲取前人制茶精髓,秉承祖上精湛独到的制茶技艺,潜心研究和融合新时代制茶技术,大胆创新,相继推出了“帝峰有机铁观音”、“帝峰铁观音红茶”、“帝峰养肝茶”等系列风味独特的经典香茗,闯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打造生态茶业、倡导健康养生之路。

岁月如歌,香茗如诗。出生于制茶世家的林纨凯先生,怀着继承和发扬光大祖上制茶技艺的强烈使命和责任感,斥资于“林氏雅苑”故地南安市创办帝峰生态茶业,并在市区中心地带开办首家帝峰茶业领航旗舰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帝峰生态茶业健康养身系列产品一经投放市场,便以其纯天然、甘醇浓郁、古朴芬芳的独特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赞赏,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美谈。自此,“林氏雅苑”御赐极品贡茶随着帝峰生态茶业的启航,迅速在闽南及周边地区掀起一股争相品赏御赐贡茶风尚,林氏贡茶的皇家古韵再次重放光芒。为满足全国各地品茗爱好者的品鉴需求,进一步提升帝峰生态茶业的健康品质和尊贵品位,林纨凯先生先后在铁观音茗荼故乡安溪开辟了生态茶园,并于科研机构合作建设高标准有机生态茶叶示范基地,设立南安农科所茶业研究基地。同时,帝峰生态茶业还与职业教育学校合作开设茶艺与茶叶营销教学班,为持续扩张发展储备专业技术人才。帝峰生态茶业以其生态型、立体式、多元化的成熟发展模式,得到全国各地茶业经营者的尊崇和信赖,先后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开办连锁专卖店60多家,养肝茶经销点约200家,并在各个销售终端配套设立文化茶艺馆,以古典优雅的茶艺表演展示和传播林氏祖辈传承的独特技艺,给广大茶友提供传统的独特美感享受。

生态茶产业范文5

关键词 现代茶业;发展现状;技术方案;实施情况;建设成效;福建诏安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278-01

通过2014―2016年诏安县现代茶业项目的顺利实施,明显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改善了茶叶加工环境,提高了茶叶产品质量,促进茶农增收明显加快,使诏安县茶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实现诏安县现代茶产业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

1 诏安县现代茶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产业规模及产业水平

茶业是诏安县主导产业之一,其中八仙茶是诏安县茶叶当家品种,八仙茶经过几十年的推广、种植,已成为诏安县极具优势的农业资源与特色产业。2016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3 448.6 hm2,采摘面积2 964.27 hm2,年产量10 625 t,年产值63 750万元。其中八仙茶面积和产量均占 80%以上。全县茶叶从业人员逾4万人,茶叶初制厂约300家,专营销售茶叶的茶店100多家,茶艺馆近10家。获得有机茶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认证、SC认证的茶企分别为1、2、1、7家。工商登记的加工厂和注册品牌商标20多家(个)[1-3]。

1.2 产业发展区域布局、发展规划

1.2.1 发展区域布局。诏安县茶产业已初具规模,全县16个乡镇均种植茶叶,茶叶主产乡镇有9个,茶叶面积和产量占全县95%以上。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建设、太平、秀篆、红星、官陂、白洋、梅州、霞葛、西潭等乡镇,种茶农户1万多户,茶叶主产村40多个。

1.2.2 发展规划。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区域规模,体现区域特色,使茶产业的区域布局更趋合理,根据各产茶区镇的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诏安县茶产业发展区域布局规划。以秀篆、官陂、太平镇、红星、建设乡、白洋乡、西潭、梅州等乡镇为茶叶重点发展区域,种植品种方面,秀篆镇重点发展清明茶、凤凰单丛茶,其他乡镇重点发展八仙茶[4-7]。

2 诏安县现代茶业建设具体技术方案

2.1 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

根据“规划科学化、路网基本水泥化、路旁绿树化、梯壁留草化、用水灌溉化”的原则开展生态茶园建设,有效控制茶园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促进茶产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2.1.1 茶园生态建设。一是有条件的茶园在顶部种植防护林,树种选择乔木,林间栽种灌木;二是在茶园干道与支道种植行道树,在茶园空闲处种植绿化树,其中乔木型树种5~6 m种植1株,小乔木型树种1.5~2.0 m种植1株,绿化树种选择灌木型植物、禾本科匍匐性植物或菊科草本植物;三是梯壁种草或留草,在茶园中套种百喜草、圆叶决明、平托花生、爬地兰等绿肥,以利用当地山草资源实现地表覆盖[8]。

2.1.2 茶园道路建设。完善茶园道路建设,进行道路硬化,干支道宽度大于3.5 m,水泥硬化宽度大于2.7 m、厚度大于13 cm;步道宽度大于0.8 m,采用水泥或防腐木进行道路硬化。

2.1.3 茶园排、蓄水系统建设。在茶园修筑截水沟、跌水沟,在茶园适当位置,平均每0.2 hm2茶园建立1个3 m3左右的蓄水池,实现涝时能排、旱时能灌。

2.1.4 技术集成示范。一是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综合防控技术,以保障茶叶原料与产品的质量安全;二是开展低产茶园改植换种,推广茶树优良品种,调节茶叶采摘时间,缓解劳动力紧张;三是推广商品有机肥,改良茶园土壤,提高茶叶品质;四是推广茶园机械化采摘,提升劳动生产率;五是推广各种茶树栽培新模式;六是应用茶园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实现一体化喷滴灌系统。

2.2 茶叶初制加工清洁化改造工程

一是实现初制厂生产环境清洁化。对车间生产环境进行改造,完善车间内排湿、防虫等设备。二是实现生产人员清洁化。加强对员工生产卫生知识的培训,进行卫生质量管理。三是实现茶厂加工设备清洁化。保障生产加工设备的清洁与卫生。四是实现茶叶加工燃料清洁化。隔离热源供应与茶叶加工环节,同时尽量使用清洁能源。五是实现茶叶加工流程清洁化。应用离地晒青技术,推行加工环节的连续化与自动化。六是实现生产加工规范化。建立完善的加工技术规程,实现产品质量的全程控制。

3 诏安县现代茶业建设具体实施情况

诏安县作为全省重点产茶县之一,组织实施第3轮(2014―2016年)现代农业(茶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项目总投资累计达3 211.3万元,其中业主自筹资金1 511.3万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 700万元。生态茶园建设实施企业共有14家,硬化茶园主干道52.65 km,步道4 km;新建蓄水池67个,总蓄水量1 700 m3;种植茶园行道树约40 km;茶园梯壁保护80 hm2;生态茶园建设覆盖茶园面积441.2 hm2。茶叶初制加工清洁化改造实施企业共有38家,总面积14 309.6 m2。其中:新建或扩建茶叶加工厂33座,合计面积12 584.6 m2;清洁化改造厂房5座,合计面积1 725 m2;累计购置茶叶加工机具设备260台套。

4 诏安县现代茶业项目建设成效

4.1 经济效益

通过标准化生态茶园建O,预计产量可以提升 450 kg/hm2,平均产量达2 250 kg/hm2以上。售价以60元/kg计算,可实现增收27 000元/hm2。本项目实施后,项目成果直接推广应用于全县生态茶园建设,通过项目区带动辐射2 000 hm2生态茶园的建设。实施茶叶初制加工清洁化改造工程,带动周边300多家茶叶加工厂加快清洁化改造,大幅提升诏安县的茶叶质量,促进县域茶产业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

4.2 社会效益

该项目实施后,能较好地改善茶园的交通条件和茶叶初制加工厂的环境卫生,可在当地起到示范作用,提高周边茶农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一大批社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4.3 生态效益

项目通过增施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促进茶园土壤改良,提高茶叶品质和质量;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确保茶叶原料和产品的质量安全;通过对初制厂环境的清洁以及对厂区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实现环境绿化、厂区美化及道路便捷。

5 参考文献

[1] 卓敏,陈栋.广东现代茶业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茶叶,2008(6):12-15.

[2] 金银永,钱坤泉.强化示范项目建设 引领现代茶业发展[J].中国茶叶加工,2008(3):9-10.

[3] 苏洪生,邢建华.金华市现代茶业的路该如何走[J].贵州茶叶,2010(1):27-29.

[4] 林清菊,陈玉成,余成法,等. 生态先行 品牌带动:福安市现代茶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J].福建茶叶,2011(4):44-46.

[5] 林永良,李占彬,李林.“互联网+茶业”助力湄潭现代茶业转型升级[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2):5.

[6] 李华海,马云璞,王军.土地流转是现代茶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平利县茶叶大户发展的调查与建议[J]. 茶业通报,2010(2):85-87.

生态茶产业范文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3.040

Tea-Culture Tourism in Ankang City from Perspectiv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XIANG Xiao-jing

(School of Politics & Social Development, Ankang University, Ankang 725000, Shaanxi, China)

Abstract: Tea culture tourism can bring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advantage and tea industrial advantage into full play, which is an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ea resources and tourism resources, and its good development will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eco-economic-tourism comprehensive benefits, and will be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a new round of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According to actual situ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nkang city, the feasibility to develop tea culture for pro-poor tourism in Ankang was analyzed from resource base, industrial base and policy suppor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from the tea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Ankang city was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 economic benefit, social comprehensive benefit and ecological benefit, and pro-poor tourism was gradually becoming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Ankang city.

Key words: tea culture tourism; benefit; poverty alleviation; Ankang city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北依秦岭、南靠巴山,处在秦巴腹地、汉江上游,全市10个县(区)全部属于“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是国家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由于地处秦巴偏远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安康市自然生态环境人为开发破坏较少,历史人文风貌保护较好,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条件。中国贫困区与旅游资源富集区高度重叠是一个普遍现状,因此旅游作为扶贫的一种有效手段备受关注并被广泛实践。旅游扶贫正在逐步成为安康市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茶文化旅游可以充分发挥安康市的生态优势和茶产业优势,是茶叶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其良好地开发会促使生态、经济及旅游本身综合效益的实现,是新一轮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

中国旅游扶贫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旅游扶贫的模式、机制、效应、旅游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就旅游扶贫的众多模式而言,生态旅游开发得到了最为普遍的实践,成为落后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民众脱贫致富新的结合点。罗盛锋等[1]将生态旅游扶贫定义为“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在生态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并带动当地社区发展;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旅游开发获益并得到生态环境与素质教育,从而达到经济与思想上的双重脱贫”。安康市有3 000年以上的种茶历史,全市至少8个县(区)处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富硒区域,所产茶叶的富硒特征最为独特。“紫阳富硒茶”是全国名茶,在2016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榜单上排名第25位,品牌价值16.75亿元[2]。众所周知,茶叶生产具备生态、观赏、经济等多重价值,茶文化旅游则是将茶叶生态环境、茶生产、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其在物质及精神层面都蕴含着较为丰富的生态观。发展茶文化旅游既可充分发挥安康市的生态优势和茶产业优势,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既能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提升安康市茶产业的发展水平,也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居民就业,进而摆脱贫困,是生态旅游扶贫理念与安康市当地资源条件、地方产业特色高度契合的优势发展途径及模式。

1 安康市?l展茶文化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分析

旅游扶贫开发的目标是消除贫困,但旅游开发却要在贫困这一背景下进行,因此在设计旅游产业融入安康市秦巴山区扶贫攻坚的同时,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尽量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浪费,实现旅游与扶贫的有效链接,否则就不能体现旅游扶贫的最大功效。茶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集合了生态、经济、休闲、旅游、文化等多项功能,在安康市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是实现旅游扶贫的优势途径和模式,安康市具有发展茶文化旅游扶贫的优良条件。

1.1 资源基础良好

安康市拥有发展茶文化旅游的良好资源基础条件。首先安康市地理位置特殊。虽地处山区,却居于川、渝、鄂、陕的交接部,距省会西安市仅160 km,享有“西安后花园”的美誉;安康市镇坪县境内的“鸡心岭”位于中国版图的心脏位置,是中国的“自然国心”。2013年7月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百山百川行》栏目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使得“自然国心鸡心岭”的称谓广为人知。独特的地理位置具有吸引毗邻省市游客、南来北往朋友的先天魅力。其次,生态环境优良。安康市地处秦巴腹地,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达59.9%,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誉;汉江自西向东流贯全境,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级以上,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安康市在国家功能区划分中,属于限制开发区,远离工业污染,所产茶叶绿色、有机、无公害。第三,安康市境内旅游资源独特丰富。平利的田园风光、紫阳的茶园秀色、汉滨瀛湖的百岛竞秀、宁陕森林的幽静深远、旬阳太极城的神奇迷人,构成一幅幅景色宜人的旅游画卷,既有北国风光的雄奇壮美,也不失南方山水的温润灵秀,自然禀赋十分优良,在大西北地区比较稀缺;安康市是秦文化、楚文化、巴文化、湖广移民文化的汇聚地,地域文化色彩多元,风格独特。近年来,安康市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支柱性产业,着力将安康市打造为国内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和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实现绿色崛起、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综合看来,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政府对旅游业扶持力度大,安康市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基础条件十分良好。

1.2 产业基础深厚

安康市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安康市茶叶生产始于西周、盛于唐宋,长期占据西北市场,茶叶是安康市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安康市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首先,安康市是中国最早栽培茶树、最早生产贡茶的地方,从《华阳国志?巴志》到《新唐书?地理志》都有生产贡茶的记载;更有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馆的《贡茶事案》信票国家一级文物作证,安康茶距今已有3 000多年历史。安康市还开启了“茶马互市”的先河,将“茗饮之事”推广至大江南北[3]。其次,安康茶叶富含硒元素。经科学普查,安康市境内有一半以上土壤富含硒元素,且富硒浓度适中,易于被植物吸收,不含毒素元素。安康市茶叶平均含硒量达0.362 mg/kg,是天然的优质保健茶。饮安康富硒茶,可为人们提供天然补硒途径。第三,安康茶叶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安康茶叶近年来在业界获得了很多荣誉,如紫阳富硒茶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还获得过“中国驰名商标”、“陕西省名牌产品”、“2011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5消费者最喜爱的100个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十大富硒品牌”等荣誉称号。仅2016年,安康茶叶又获得诸多殊荣,如紫阳富硒茶入选全国“一村一品”十大知名品牌;在第八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中被推荐为中国绿茶10大公共品牌。此外,紫阳县在第十二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喜获2016年度全国茶叶发展示范县和重点产茶县称号;紫阳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成功入围2016年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库[4]。第四,茶产业规模稳固扩大。作为中国最北的茶叶生长区域,安康市茶产业几经波折,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全市茶园总面积近4.7万hm2,茶农超过55万人,有400多家企业从事茶叶生产经营,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1个,市级龙头企业22个[5]; 2015年全市茶叶产量1.65万t[6];全市到2020年??取实现茶园面积100万亩和产值100亿元的“双百”目标。

茶是安康市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安康市有发展茶文化旅游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条件,也顺应了安康市政府将茶叶等特色主导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产业进行扶持的政策方向。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式发展将大大拓展安康市旅游扶贫的提升空间,实现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1.3 优惠的政策支撑

政策的支持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安康市所在的秦巴山区是集贫困地区、边远地区、革命老区于一体的贫困片区,具有多重叠加的政策优势,这对于安康市的脱贫致富和长足发展无疑是弥足珍贵的。

1.3.1 西部大开发政策 2000年国家正式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政府主要通过政策优惠、财政支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等方面支持西部地区的发展。十多年来安康市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充分享受了国家的政策资金支持,取得了较好较快的发展成效。目前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秦巴山片区、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脱贫攻坚力度,支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安康市建设国家高新区和政策性金融扶贫试验示范区[7]。安康市的发展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1.3.2 扶贫政策 安康市所处的秦巴山区是“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是中国贫困程度最深、贫困连片面积最大因而脱贫难度也最大的贫困区,还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多样性国家主体功能区,安康市的扶贫工作牵动着当地、全省以及全国经济格局。2012年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明确提出要加大对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支持力度,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倾斜。陕西省出台了《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和《关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大了对安康等贫困区的扶贫开发政策保障和投入力度。同时,安康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了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措施制定,明确了“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8]的新思路,将富硒茶叶、富硒魔芋等特色主导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产业进行扶持。2013年底,国家将乡村旅游扶贫列为农村扶贫开发的“十大专项行动”之一,2014年安康10县(区)有87个村入选为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安康市的扶贫工作获得新的支持与途径。安康市的乡村扶贫旅游发展模式可分为民俗体验型、休闲度假型、农业观光采摘型、特色技艺展示型等[9],这些模式都可以和茶文化旅游融合开发,打造如茶民俗体验、茶园观光、茶叶采摘、茶艺表演等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与茶产业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二者的融合发展也是安康市旅游扶贫、生态扶贫、产业扶贫开发思路的良性对接。

1.3.3 国家主体功能示范区建设政策 2014年安康市被正式确定为首批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安康市属于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大把“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新要求;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主要任务[10]。成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示范市让安康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国家层面会出台一系列建设主体功能区的投资、产业、环境保护等配套政策,安康市可争取到更多的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

安康市因贫困而落后,因落后而发展不足,因发展不足而使得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整,这是安康市发展的实际,也是优势和机遇。安康市必须要走绿色发展之路,找准定位,充分利用国家的利好政策,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既保护好安康市的美丽山水,又能实现民众的脱贫致富。

2 安康市发展茶文化旅游的扶贫效益

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旅游扶贫要有整体意识和长远角度,要立足于当地的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导向,合理布局、协同推进。在安康市发展茶文化旅游是这种思路的最佳实践,能将安康市的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并实现不同行业、不同产业间的交叉与融合,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2.1 经济效益

安康市现有茶园总面积约4.7万hm2,2015年市政府编制出台了《2016-2020年安康市富硒茶产业创新行动计划》,确立了“双百”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建成100万亩茶叶基地、实现100亿元茶叶产值。安康市富硒茶产业正处于前景广阔的新发展时期,也是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良好契机。结合安康市茶产业现状及山水资源优势,观光休闲型、历史探寻型、游客体验型、节庆主题型等茶文化旅游业态都会得到进一步充分发展,获得经济效益,茶产业、茶文化旅游的扶贫效益显而易见。

2.2 社会综合效益

茶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集合了生态、经济、休闲、旅游、文化等多项功能,社会综合效益明显。通过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茶企和茶农可获取更大的利润,同时也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零售等服务业的发展。安康市多数贫困人口的文化程度很低,综合素质较差,生存能力弱,无论在原居住地还是通过移民搬迁进入城镇,其谋生空间都十分狭窄。发展茶产业及以其为载体的乡村旅游,农民可实现就地就业,从事种茶、采茶、售茶、开办农家乐、超市、休闲观光农庄等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切实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创业就业。茶文化旅游在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显著扶贫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3 生态效益

茶产业对生态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旅游业被誉为“无烟产业”,茶产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就是茶文化旅游。好山好水出好茶,安康市的众多茶园本身就位于青山绿水的秀美山间,2016年安康市有9座茶园同时荣膺“陕西美丽茶园”、“陕西最佳茶园摄影基地”、“陕西最佳茶园旅游观光基地”的称号。生态茶园的扩展既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减少水土流失,美化人居环境,生态效益明显,同时也为茶文化旅游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载体,是生态扶贫、旅游扶贫的最佳实践。

生态茶产业范文7

“武陵乱石生佳木,高山云雾出好茶”,白云山生态茶园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湘鄂边界,武陵山脉北支太青山脉东部余脉的白云山上,头枕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脚缠仙阳湖部级湿地公园。白云山孤峰矗立,形如旗帜,溪谷深切,山色苍翠,总面积3.2万亩,最高海拔925米,四季云雾缭绕,气候宜人,风景秀美,是森林康养的胜地,更是有机茶种植的生态福地。

白云山生态茶园位于林场腹地,分布在海拔800-880米的连片山丘上,周围树木葱郁、植被资源丰厚,森林覆盖率92%,负氧离子含量高,茶园和林、竹、花相间云雾高山,林中有茶、茶中有林、茶林相间。土壤质地肥沃,经多次检测,其环境质量达到GB30-95-82的一级标准,土壤PH值在5--6.5之间,呈微酸性,是发展有机茶的风水宝地。受仙阳湖(皂市水库)的湖水泽润,形成了良好的小气候环境,四季云雾缭绕,年平均气温16.1℃,年均降水1364mm,日照1681小时,无霜期282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适宜茶叶生长和孕育最佳品质。

二、边界清晰,建园规范

1992年林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有机茶叶产业,建成生态茶园2000亩地,全部建于海拨800-880米的云山雾海之中,方圆10公里内无任何工业污染,周边无农田、无农地、无农户,远离生活污染,简直就是一片净土。茶园边界清晰,全部属于国有林场,茶园在生态系统中,茶与林共同生长,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生态效益明显。

三、管理有序,生产标准

白云山有机茶从产地环境、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鲜叶采收、加工、贮存过程中,严格按照GB/T19630-2011有机产品标准。林场设立了茶叶科,专门从事茶产业行政管理,制定了《白云山森林经营方案(茶叶经营规划)》,严格有机茶园建设标准,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和完善投入品管理、农事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溯源管理制度,确保管理规范。

白云山生态茶园建园30多年以来,在肥培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不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除草剂以及调节剂,主要施用菜籽饼、绿肥等肥料。林场树立“绿色植保”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利用鸟类、蜘蛛等天敌治虫,采用太阳能频振灯、悬挂黄板、人工捉虫等举措防治病虫害,杜绝化学农药的使用,确保茶叶没有丝毫污染,确保鲜叶洁净。

白云坊是林场的茶叶加工车间,面积5000平方米,室内宽敞、整洁,引进2条清洁化自动生产线,使鲜叶摊青、杀青、揉捻、解块、理条、烘干等每道工序都实现从鲜叶到干茶的全程机械化,茶叶不落地,茶叶成品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包装、贮藏、运输均未受任何化学物品的污染,保持了产品数量的批量性、质量的稳定性和品质的一致性,年茶生产能力达150吨。

2015年白云山生态茶园实施现代高效农业示范项目,引进喷淋灌溉系统,从金环洞引水、修建蓄水池、布设管道和喷头等设施,对茶园实行合理灌溉。2018年林场建设茶叶溯源体系,在生态茶园、加工车间、仓库等各个控制环节安装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茶叶从园地到加工、到包装的全过程,在生态茶园安装小气象站,实时在线监测茶园的生态环境。2019年,林场对生态茶园进行了封闭管理,在茶园入口安装门禁系统,凡是旅游小汽车和非农事活动车辆禁止驶入生态茶园。

由于林场的严格管理,自2000年以来,白云山有机茶连续20年通过CERES、NOP、JAS、OFDC四重有机标准认证,先后荣获国内外名优茶评比20余项金奖,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县科技进步奖3项,并获得中国茶叶学会“中茶杯”特等奖、“国饮杯”一等奖。主要产品有冠云春芽、白云银毫、白云山红茶、白云山黑茶等。白云山有机茶在林场统一经营管理模式下,按照“有机茶、名优茶、品牌茶、放心茶”的市场定位和“质量第一、诚信经营”的企业宗旨,坚持30年不打农药,30年不施化肥,30年坚持百分之百的生态茶经营模式,创造出了白云山茶绿如纯玉、香如幽兰独特的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茶叶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其声誉独冠三湘。

白云山国有林场已成为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湖南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湖南省首批国家有机茶生产出口基地之一。中国茶叶学会、德、日茶叶专家到访白云山后,称白云山是“世界上最美最好的生态茶园”。注册商标“冠云”“白云山”均被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湖南省著名商标”,荣获“湖南名牌产品”称号, 2017年白云银毫有机茶园被评为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同时白云山林场被评为湖南“十佳茶旅景区”,是南山少有的茶文化公园,2020年林场被评为“湖南省茶叶精准扶贫十佳企业”。

四、融合发展,效益突出

白云山有机茶是石门县重点打造、重点发展、重点保护的地方名茶,在白云山国有林场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模式下,按照“有机茶、名优茶、品牌茶、放心茶”的市场定位和“质量第一,诚信经营”的企业宗旨,严格茶叶质量管理,加快系列产品开发,产供销协调发展,现年产值达3500万元,已成为林场最大的支柱产业。每年吸纳林场辖区及周边地区农户1000多人参与林场茶园抚育、培管、采茶、加工等农事活动,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人均增收达到3000元以上,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生态茶产业范文8

在这最寂寞的年代,景迈山依然是政府发展茶叶经济的一个重镇。1966年,澜沧县在景迈山组建一个茶叶培训班,种植了300亩密植茶园,开启澜沧县发展现代茶产业新模式,也不断地培育、输出一批批专业人才。现澜沧古茶公司董事长杜春峄作为当年最年轻的学员,就是那时起在景迈山开始了她的传奇。90年代初,惠民乡黄老乡长在景迈山抓现代丰产茶园建设,种了3000亩台地茶,并成立了景迈芒景联办茶厂,景迈山的青年们纷纷前去上班,古老的山村第一次大规模接受现代种茶、制茶技术的熏陶,如今当地做茶叶的能人,许多都有90年代在景迈芒景联办茶厂上班的经历。

就是这当年定植下的3000亩与周边惠民茶场的茶园,构成了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园之外的另一个谱系,通过大规模的稀疏留养改造,化身为生态环境与种植模式接近古茶林的生态茶园,为云南种植面积最大、效益低的台地茶改造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这两万亩生态茶园,虽然它们没有万亩古茶园那样荣耀的先天出身,但凭借古籽孕育和后天的不懈修炼,上演了野鸡变凤凰的传奇。笔者调查景迈山生态茶园建设,就是想为被过度妖魔化的台地茶正名,它也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变成人见人爱的生态茶,这就是“景迈山台地茶升级之路”带给我们的启示!

当年景迈山的古茶树差点被砍掉,改成台地茶园。

景迈大寨的玉苏就是90年代参与种植3000亩台地茶的一个,“勐海许多古茶园改成台地,在那个片面追求产量的年代是一种先进的做法。惠民乡黄乡长也想在景迈山改,后来经仔细考量,觉得好好生长几百年上千年的古茶树改了可惜,还不如另开茶地。于是,1993年在景迈与芒景两村种了3000亩台地茶。当时开茶园留有许多空地,现在补种满了,有四五千亩。”

这3000亩台地茶园的种植与加工,由澜沧县茶厂(澜沧古茶公司前身)来实施,在景迈山组建“景迈芒景联办茶厂”(因为建在两个村的中间,两边的地都占到而得名)。出生于1976年的傣族小姑娘玉苏,成为最早进办茶厂上班的当地青少年,从1992年一直干到1996年,可谓将人生最美好的青葱岁月奉献给了景迈山的现代丰产茶园事业。

“我的老爷爷从民国时期就种茶,做成普洱茶,驮到缅甸换大米。在景迈山,我们的主业是种田、种地、种茶,卖茶叶是我们的零用钱。因家庭困难,我只读了六年级,有个小伴的父亲在农业经济合作站上班,我经常去那里玩,跟着他们说汉话,了解外面的新鲜事物。在寨子里我的汉话说得好,就被第一批选到县茶厂上班。”

玉苏是1992年底去的,开始帮忙煮饭,后来参与开辟茶园管理工作,这也是景迈山现代茶叶种植技术大普及的年代。她说:“县茶厂在景迈、芒景大量招工,将年轻人都招去管茶园,一人管6亩。1995年建加工厂,当年开始加工一点,1996投产,并分设6个收购点(负责6个生产队的收鲜)。我当时负责收鲜叶(有好几个人负责收),并查堵鲜叶外流(即将基地鲜叶偷卖给外面的贩子),发现偷卖鲜叶的就罚款。当时古茶不值钱,联办茶厂只收基地的台地茶叶。古茶由外贸公司去收,其收购组设在现在景迈山小学。”

起源于景迈山的台地茶改造革命――生态稀疏留养。

2004年起,古树茶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台地茶就从过去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香饽饽越来越不为人所待见。

而事实上,台地茶只是种在台地上的茶,本身不是一种价值判断。台地茶之所以名声臭,是因为过去追求丰产,密植,用化肥农药催,过度人工干预。台地茶通过生态、有机改造,也可升级成生态台地茶、有机台地茶。台地,仅指开地埂台种茶而已,至于好不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采用哪套种植管护模式:是片面追求高产与卖相的,还是搞生态、有机,甚至模拟古茶树生长环境的。

台地茶,是个中性的词,却被妖魔化太久。

古树茶资源有限,云南种植面积最大的还是台地茶,涉及到无数茶农的直接收益,怎样为其提质增效,景迈山早在2007年就创造性地在探索“模拟古茶树生长环境,搞生态稀疏留养”,并于2010年大规模推广,从而掀起了云南台地茶改造的革命,造福全省数百万茶农。

景迈、芒景早在1993年规模化种植3000多亩台地茶,加上周边的惠民茶场台地茶园,到2010年景迈山上的台地茶已达近2万亩。这些台地茶都是古树籽种实生苗,如果采取生态茶园改造的方式,其品质和卖价都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2007年政府进行稀疏留养(采用古茶树放养方式,并种植覆阴树,恢复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将台地茶树养高养大)的尝试,就是从景迈山本土茶企长宝茶厂的茶园基地做试点开始的。2010年3月,普洱市计划对景迈山的2万亩台地茶园进行整体生态改造,大力推行稀疏留养,即将密植的台地茶园,通过每米砍去几棵留下一棵的形式转换成类似古茶树种植模式的茶园。

2010年,玉苏在景迈山古茶树最多的一个寨子――景迈大寨当队长。她要抓的工作是,带领乡亲们砍90年代种的台地茶,即那片倾洒着自己青春热血的茶园。好好的茶树砍了,乡亲们想不通,茶园改造工作阻力空前,“大寨的台地改生态茶,就是我在抓,县市工作组都进来做老百姓思想工作。茶地原来1米间距长有6株茶树,现在要砍掉5株只保留1株。这样做会导致产量减得厉害,茶农接受不了,他们天天来我家哭,说‘要到我家采古茶,弥补损失’。现在茶价好了,我说你们还哭不哭,他们都笑了。当时,改造一亩地补300元,施工队与老百姓各一半。最开始老百姓不理解,我带党员、干部先砍。”

景迈山的老百姓是最朴实的,他们算不来三五年之后的生态账,政府就先送来了一个弥补短期损失的“大礼包”,即安排肩负普洱市茶产业升级使命的国资委旗下的龙头茶企――天下普洱茶国公司大量收“政治任务茶”。

天下普洱茶国董事长包忠华说:“开始推动生态茶园改造(稀疏留养)这项工作难度很大,因为稀疏留养后茶叶产量要减少三分之一,很多茶农不愿意。当时景迈山的古树茶价格跌落到每公斤160~180元,台地茶每公斤不到30元。为了提升打造景迈山知名度,申报景迈山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上级同意对景迈山计划稀疏留养的5000亩台地茶每亩补助300 元,乡里组织专业队砍茶树,有部分茶农还阻止砍。同时承诺由天下普洱茶国公司按每公斤200元收购景迈山古树茶,收购任务100吨。当时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国公司刚刚成立,缺人缺资金,就委托市茶业局负责收茶工作,因为高于市场价,结果收了125吨毛茶,公司向银行、财政、国土等部门筹借2500万元支付茶叶款。这批‘政治任务茶’是政府为稳定与扶持景迈山茶业,推进稀疏留养工作,送给当地的一个大礼包。”

2011年由于景迈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推进,景迈山茶的知名度越来越得到茶界的认可,同时普洱茶市场开始回暖,景迈山古树茶涨到每公斤400多元,生态茶涨到每公斤80多元,但台地茶也就每公斤30多元。稀疏留养给茶农带来了摸得着、看得到的利好,2012~2013年在政府没有任何补助情况下,茶农主动把其余1万多亩台地茶全部进行稀疏留养。2014年景迈山古树茶价格涨到每公斤800~1000元、生态茶每公斤200~300元的历史之最。

“稀疏留养生态茶园”为云南第六代茶园,是对世界园艺的最新贡献。

要认识“稀疏留养”的价值,必须将其放在云南茶树种植模式的变迁之中来认识。千百年来,云南茶树种植模式的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六代茶园):混农林茶园、满天星式纯茶园、等高条植茶园、密植速成茶园、高产优质生态茶园(含有机茶园)、稀疏留养茶园。

云南茶叶科技专家以往总结出云南存在五代茶园,笔者对之进行了适当修改,并加上云南茶叶种植史上最新的成果――稀疏留养生态茶园,将其改进为“云南六代茶园”。

混农林茶园。这类茶园建立于汉末至清代中叶,是最古老的茶园结构模式和最古老的茶树栽培农艺技术,茶树与其他一些林木混种,同时长成,茶树间距1.67m见方,挖穴单株种植,每亩 100~200株。西双版纳、普洱市等地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属于这种类型。这类茶园以多种植物成分、动物成分、微生物成分组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持了良好的环境。它带有采集农业的印记,由于生产的需要,先民们把茶树从森林中迁移出来,在茶树原有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种植,反映出在栽培技术上持有谨慎态度。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园就是这第一代茶园的杰出代表。

满天星式纯茶园。这类茶园大都建于晚清和民国时期,这种茶园模式成分结构单一,单纯种植茶树,无其他植物成分。棵对棵,顺山坡栽种,1~1.67m一株,每亩200~600株。凤庆、临沧、云县、景谷、景东、澜沧等地的老茶园属于这种模式。它的产生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巨大发展,经营者要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混林茶、混农茶作为副业性的商品生产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了,必须向主要副业和专业生产转变,茶树必须从林子里走出来,茶园中的其他效益低的植物必须清除出去,为在单位面积上少投入、多产出,势必要增加种植密度,提高管理水平,于是纯茶园就出现了。纯茶园在我国东南文化与商品发展较早的地区出现较早,在西南较晚。纯茶园与大茶区应是同时出现。

等高条植茶园。这种茶园和技术早期可能是在中国东南形成,在新中国诞生后,输入西南,它是现代茶园结构和农艺的开端。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家把大量科技人才输送到云南,特别是在的“农业八字宪法”的指导下,在60年代开始发展等高条栽、合理密植的新式茶园,这种茶园,从茶树本身改善了茶园种植结构,第二次提高了密度,每亩种800~1300株,与坡向垂直,等高排列。有的还开了梯台,提倡在茶园种遮阴树、防护林,设排水沟,修建道路等,加强了水土保持功能,提高了单位产量和效益。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中国包括云南所建立的茶园都是这种模式。这一时期出现了大规模的专业茶场。在云南,这种茶园有70万亩。

密植速成茶园。上世纪80年代在全省推广应用。这种茶园是在等高条栽的基础上,以土肥为基础、以密植为中心,把握好修剪养蓬采摘的技术关键,进一步把种植密度提高2~3倍,每亩2000~4000株,以高标准、高质量作建园指导思想,以高投入、快速高产出作建园原则。

高产优质生态茶园(含有机茶园)。生态茶园遵循自然规律,按生态学原理和生态规律建立起来的多成分、多层次、多功能、结构稳定、系统平衡和具有稳定持久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应的茶园。1986年开始,在云南省茶叶综合示范区的勐海、澜沧、双江、腾冲、临沧等县试验示范。

稀疏留养茶园。2010年普洱市率先在景迈山尝试此种种植模式并在全省推广。其做法是,对密植的台地茶园施行砍一株留一株,或者砍两株甚至多株留一株,以减少茶树的种植密度,在数年内对茶树不采摘,或者少采摘,尽量让茶树自然生长,从过去水平采摘面改变为立体采摘面,并广植覆阴树,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营造茶树原生态的生长环境。

通过这六代茶园的逐一介绍,我们可以发现:混农林茶园是典型的自然经济形态下的茶园,满天星纯茶园是云南茶叶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出现的专业化茶园,这两种茶园都是云南传统茶园;等高条植茶园、密植速成茶园与高产优质生态茶园,都是云南茶叶与现代丰产茶园理论深度接轨的产物,其从解放初期起一直盛行到21世纪初,云南传统茶园种植模式被归为落后的生产方式,大面积的老茶园在低产茶园改造名义下被台刈;到了2004年以后,随着古树热与原生态观念的兴起,云南茶叶种植又出现了返祖现象,即返回到第一代与第二代种植模式,现存的老茶园受到追捧,效益不高的台地茶除了升级改造成现代生态有机茶园之外,还通过稀疏留养的方式将之改造成传统老茶园模式。

如今,景迈山不但凭借万亩古茶园这一云南第一代茶园笑傲茶之江湖,而且还在当代贡献了稀疏留养这一第六代茶园,通过将密植的台地茶园稀疏,并模拟古茶树的生长环境,用最接近第一代茶园的种植管护方式来创造全新的生态茶奇迹,堪称云南茶产业对世界园艺的最新巨大贡献。

嫁接古茶,景迈生态茶的创新实验。

“稀疏留养”仅仅是景迈山生态茶园建设的开始,尝到甜头的当地人在生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们不但要改善茶树的生长环境,还想再造生态茶的基因,培育出属于景迈山自己的良种,并据此研发系列创新茶品,开拓全新的蓝海市场。

长宝茶厂是景迈山在当代最早做普洱茶的,如今其掌门人黄劲松正在打造“长宝茶叶品种园”,开发系列新茶品。

“2003年,我们在大平掌古茶园发现长宝1号品种,扦插在现在长宝古茶庄园附近,种了五六十株,后因修路移栽仅存活一棵。2014年,原普洱市茶业局李富林局长下来调研,我介绍了情况,说没土地开辟苗圃园不好搞。他说可以嫁接在现成的生态茶园里,景东、景谷、镇沅有十多年的成熟技术。我茅塞顿开,李局长帮我联系了景东一个技术员,先从我家做试验,在老酒房的生态茶园里划出一块实验地,专门搞枝条嫁接。目前已经嫁接成活了包括长宝1号在内共九个良种。”

据其介绍,长宝品种园是源自黄劲松与父亲黄长宝经常跑茶山,发现景迈大平掌存在不同的古茶品种(有大叶、中叶、小叶、紫叶、糯茶等不同),单独采摘下来分开加工,发现口感也有区别,可利用其显著特点深入培育成优良品种。目前,黄劲松已经在老酒房将古茶枝条嫁接在生态茶树上,培育长宝1号到8号共九个良种。长宝茶厂将利用这些宝贵的品种资源,进行产品深度研发,开发景迈月光白、景迈乌龙茶、景迈紫茶、景迈养生茶等全新茶品体系,为景迈茶的深度开发探索更多思路,用全新品类拓展景迈茶市场。

现介绍一下几个主要良种及其开发思路:

长宝1号。云南大叶种特性明显,叶片大,芽头粗壮、显毫,抗病力强,树形挺拔伸展,制作出来的茶回甘与香气均好,内含物质丰富,可泡三十泡左右。长宝茶厂打算利用其显毫特性,开发成景迈月光白。

糯茶。鲜叶加工时,因茶汁丰富,揉捻起来像糯米一样粘手。借鉴乌龙茶加工需要粘性,将对糯茶进行生化分析,搞清楚物质成分,拟开发成景迈乌龙茶。

生态茶产业范文9

近年来,印江迅速扩大生态绿茶基地建设和加工规模,做大做强“梵净山翠峰茶”品牌,不断开拓销售市场,增加市场份额,为进入中国名茶行列而不懈努力。

印江地处梵净山西麓,是贵州省茶叶主产县,全县宜茶总面积达2万公顷。印江产绿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所指就包括今印江。茗茶藏名山,名山出名茶。早在明朝永乐年间,印江生产的“团龙贡茶”就盛极一时。永义乡团龙村现有600年以上老茶树30多棵,其中最大的一棵据专家考证是中国现存最大、生长较好的茶树,被誉为“中国茶树王”。

目前,全县生态绿茶基地达15万亩,投产茶园6.5万亩,种茶农户3.8万户;已建成生产加工企业35家,年加工能力2500吨,精制加工能力2000吨。有4家企业产品已获食品生产许可QS认证,全县获有机茶认证茶园2000亩,获无公害认证茶叶2.2万亩;“梵净山翠峰茶”、“梵净山佛茶”、“梵净山雪峰茶”等名优绿茶系列产品获得业内专家高度肯定和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茶科所所长陈宗懋曾为印江“梵净山翠峰茶”题词:“景美茶香、得天独厚”。

小财政发展大产业

印江生态保护完好,森林覆盖率达49.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发展无公害生态优质茶园得天独厚,全县适宜种植绿茶的土地面积超过30万亩。

良好的生态、优质的土壤、适宜的气候,酿就了印江茶叶的上乘品质,加之悠久的茶文化底蕴,为发展“梵净山翠峰茶”品牌战略提供了绝佳条件。

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梵净山翠峰茶”品牌建设战略,把茶叶产业发展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来抓,把茶叶产业发展作为支柱产业来抓,把茶叶产业发展作为建设生态印江、构建和谐社会的民生工程来抓。县委、县政府对茶叶产业进行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到2015年全县茶园种植面积将超过20万亩,投产茶园达到14万亩,实现茶叶生产总产值8亿元。

“实施‘梵净山翠峰茶’品牌建设战略,就是要把印江建设成为20万亩生态绿茶基地,依托杭瑞高速公路,辐射周边县的茶叶基地;把‘梵净山翠峰茶’打造成为全国著名品牌,甚至不仅要让‘梵净山翠峰茶’享誉中国,还要走俏海外。建设‘绿茶银行’,抱绿色‘金娃娃’,享受绿色人生。”县委书记肖洪说。

对于一个财政收入刚刚过亿元的欠发达、欠开发的贫困县而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是不少的。但印江决策者们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求真务实的态度,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坚持把茶业作为绿色产业的抓手,坚持每年投入两千万元以上的资金发展茶叶产业,体现了其志存高远,心系人民的决策与魄力。

打造中国生态绿茶基地县

印江“梵净山翠峰茶”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就得按照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才能提高茶叶的产量、提升内在品质。

近年来,印江以企业、协会、农户为主体,利用土地开发整理、低产林改造项目,立足非耕地、撂荒地、低产林改造,按照“猪-沼-茶”生态茶叶建园模式,快速推进全县生态茶园建设步伐,努力壮大茶园基地规模,打造全国生态绿茶基地县。

该县围绕“四个选好”(选好茶区、选好茶地、选好茶农、选好茶苗),实现“四个转变”(从荒山荒坡向好田好土转变、从零星农户向能人大户转变、从布局分散到集中连片转变、从数量扩张向质量发展转变),以此来推动“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基地建设、技术培训、企业发展、品牌打造、市场培育同步发展)。

围绕“东南部梵净山旅游生态观光产业带”和“西北部优质绿茶产业带”两个10万亩茶产业带的规划,打破了乡镇界限,统一按区域划分和规划,分步实施。2010年全县实施500亩以上的标准化示范基地15个,2000亩以上茶叶专业村20个,逐步将杭瑞高速公路和梵净山环线公路过境沿线可视范围内的宜茶地全部建成高标准示范茶园。

该县新建茶园工作做到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连片开发,规范定植,奖补结合,合力攻坚。整合农口部门的项目,加强茶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茶园建设到哪里,水、电、路、沼气工程建设,造林、技术培训就跟进到哪里。

改进投入机制,调整补助标准。实行政府补助一部分,茶农和企业自筹一部分,改变以往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发展模式;改变对茶农的补助方式,变以往定植前一次性补助为定植并管护后实行分段补助,以解决老百姓重栽轻管的问题。在全县规划建设了12个茶青交易市场,在茶区规划建设了初制加工厂,茶农前期种植的茶园取得了效益,变“要我种茶”为“我要种茶”。

鼓励大户和干部职工、技术人员以独资、与农户合作等形式新建茶园。近年来,全县共引导512户茶叶种植大户新定植茶园35862亩,90名县乡镇干部领办茶园8260亩。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合理、自愿、有偿流转,利用土地资源入股,促进茶园集中连片,支持企业规模经营。全县共流转5.2万亩土地用于茶园建设,规划连片1000亩以上的茶区20个,现已建成10个。

切实抓好幼龄茶园的后续管理。县委、政府督查室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对各乡镇幼龄茶园管护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生态茶园。

加工作为茶叶生产的关键环节来抓。目前该县仅有茶叶加工企业35家,加工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全县茶叶生产的需要。县委、县政府及时对加工企业进行整合,组建印江“梵净山翠峰茶”茶业集团公司,促使茶叶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茶叶生产总量。

叫响“梵净山翠峰茶”品牌

“我们要依托梵净山,大力发展‘梵净山翠峰茶’,建设生态茶园,构筑梦幻画廊。抢占贵州绿茶发展制高点,争当黔茶出山排头兵。”县长杨维权说。

印江“梵净山翠峰茶”早在1992年就被省内外专家认定为名优绿茶,2005年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梵净山翠峰茶”已获得QS认证、无公害认证和有机茶认证,曾十多次在“中茶杯”全国名茶、世界绿茶评选活动中获“金奖”、一等奖等奖项。

在省内,“梵净山翠峰茶”也曾先后荣获2006年、2007年“贵州省名茶”、2008年“贵州省名牌产品”、2009年“贵州十大名茶”、2010年“贵州五大名茶”称号,并蝉联2009年“贵州十大名茶”、2010年“贵州五大名茶”公众信任投票第一名。目前该品牌价值已达1.44亿元,居贵州同行业前三位。

在黔茶大举出山之际,印江审时度势,着力打造“梵净山翠峰茶”品牌,把原有10多个牌子整合到“梵净山翠峰茶”旗下,做强“梵净山翠峰茶”品牌。计划在全国设立300家“梵净山翠峰茶”系列产品专卖店,倾力打造“梵净山”牌梵净山翠峰茶系列产品,把印江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中国绿茶之乡。

印江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正在制定“梵净山翠峰茶”生产、质量标准,工商部门、茶业局等部门正在对“梵净山翠峰茶”商标使用、包装、销售等进行规范。

为了让“梵净山翠峰茶”早日香飘神州,印江在茶文化建设中,融入丰厚的民族文化、生态文化、书法文化、佛教文化等文化元素,精心打造了“印江茶漾”茶文化品牌文艺节目,组建了100余人的茶艺表演队,奔赴贵阳、重庆、上海等地演出,宣传推介“梵净山翠峰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