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物理课堂教学集锦9篇

时间:2022-07-04 22:58:06

物理课堂教学

物理课堂教学范文1

关键词:中学;物理;有效课堂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演变规律的基础性科目,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是自然界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发展规律,另外还包括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具体模式等。物理学基本结构是最基本的物理概念、主要原理以及重点分析方式的有机结合体。要想真正掌握物理学知识必须经历一定的时间积淀,这就需要学生加强学习力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于学生来说,制约学习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只有喜欢某个学科的老师,学生才会更愿意接受该门课程,才对课程所涉及的知识感兴趣;假如学生非常讨厌某位老师,或者是非常惧怕某位老师,在实际学习的时候,学生就会产生烦躁感。因此,为了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浓郁的好感,进而产生一种良师益友的感觉。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制定各种办法,不断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才能把书本知识学习同实践认知有效结合在一起,进而产生浓郁的内部学习动力,所以,在具体物理教学当中,需要根据课程发展需要设置一些典型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把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下面阐释几种促进学习的方法:

1.通过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课堂会涉及很多基础性试验。因此,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试验。这些物理实验带有明显的生动性特点,把枯燥乏味的物理实验变成有趣的课堂学习。所以,对于物理教学来说,开展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能够有效强化教学质量,进而使得学生对事物演变规律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比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热传递理念,教师可以制定一个简单的试验,用纸做一个小锅,放上水,再用火进行加热,根据传统认识纸锅会着火。但是试验证明安然无恙,水会慢慢的沸腾起来,进而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通过趣味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引人入胜的故事与物理学科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适时地引入这些故事,能激发学生科学地想象,教会学生学习科学地思考,并且在他们的记忆里创造无数的联想,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象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有效的。例如在运动的相对性教学中,学生往往觉得无法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讲解了手抓子弹的故事。在一战期间,在实际飞行期间,法国飞行员把子弹看作是飞虫,直接用手抓住了,事后一看,竟然抓住了一个飞行当中的子弹。出现该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子弹的飞行速度和方向正好同飞机保持平衡位置。子弹和飞机之前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抓住子弹就变得非常轻松。通过听故事,学生对相对静止概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提高了学习兴趣。

3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物理学习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才能把学生的求知欲望带动起来。要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关键在于不断激发学生的认知意识,让学生对未知世界有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比如,为了有效讲解机械守恒定律,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试验。老师站在摆动的小锤之前,然后放手,小锤来回的摆动,这个时候学生担心小锤会碰到老师的眼睛,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这就引起了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更加高效的开展学习。

三、教学技能

一个好的教学技能,能让学生对物理这门课程充满兴趣,也能跟轻松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以下重点从导入技能和提问技能进行论述。

1.导入技能

1.1问题导入

在教师讲课之前,提出一个学生不明白,但又十分感兴趣的问题,会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2直观演示实验导入

在实际教学当中,可以使用直观教学法,这种方法能够把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让学生能够非常容易的接受所学知识。为此,选择一种演示实验就显得非常关键,物理实验带有一定的兴趣感,进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1.3矛盾导入

学生的直觉观念与物理规律往往有很大的差距,这些错误的直觉观念不动摇,正确的物理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就建立不起来,所以课题引入把学生的错误观念彻底暴露出来,既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又为学生掌握正确的物理规律铺平了道路。

2.提问技能

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还要设置一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问题。多样化问题的设置,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的学习氛围,进而引起学生更大的关注,并且还能对学生的理论基础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不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产生更多的思考,在不断思索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沟通交流。制定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对学生的知识构成进行一次梳理,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而持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师要走出课堂提问的误区,关键是抓教学设计这一环节,设计提问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难度合适的教学实验,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通过不但的努力,提升学生的知识构成。需要注意的是,课堂问题的设置要以多数学生为宜,不能针对某个群体设置。

2)应有主次、轻重之分,紧扣教学内容和中心环节,选题恰当,切勿随心所欲,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前后衔接。

3)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4)课堂问题的设置要带有明显的探索意识,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新知识领域的探索,才能更好的进行思索,勇于探索学习的未知领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实践艺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必须选择一些创新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认识,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对于物理课堂教学来说,本文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属于平等互信的关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打造一种和谐欢快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较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另外,教师也要加强创新力度,为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寻找更好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未来教育改革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冯爽,李富强.在STS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设计案例[J].物理教学探讨.2006(21)

[2]高凌飚.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

[3]宋秋前,邵伟康.西方理科教学中学生错误观念的揭示与矫治[J].外国教育研究.2002(04)

物理课堂教学范文2

 

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一个根本措施。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不断探究和寻找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深入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很有必要。下面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简单谈谈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点感想。

一、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界定

有效教学是教师为迅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达到更大教学效果而实施的行为,它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地说,学生在学习方面有无特别进步或明显的发展潜力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之后收获甚微,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仍属无效或低效教学。同样,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教学,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具体地讲,物理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基本观念和方法,学习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并在物理学习中培养起有效地观察和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在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物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从中可看出物理课程标准废除了学科中心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与课程标准极不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这也正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此,简单列举一下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教学行为:课的引入由教师直接讲述,让学生默写或背诵有关概念、规律、公式,课一开始就死气沉沉,缺乏生气。有些教师即使用实验引入新课,其目的只是为了引入下面的教学话题,忽视创设物理教学情境和引导学生对教学情境中有关信息的提取、分析,这样就无法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另外,有些教师习惯于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课堂教学井然有序,却忽视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发表个人不同的观点,长此下去同样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此外,习题教学中照搬照抄公式、教学生套用解题模式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和谐的课堂就是要追求自然、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营造一种能促进学生自由、自主、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创设一个动态、活生生的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交流、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园地。

现代教育思想指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强有力的催化剂,也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和谐健康的关系,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把爱心奉献给学生,把微笑带给学生,把耐心留给学生;要置身于学生之中,要有童趣、童心、童智,要善于激发、赏识和鼓励学生,要和学生一起玩、一起游戏、一起交流、一起参与、一起体验。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弥漫在课堂上,学生的人格就会在宽松亲切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健康成长,学生的思想也会在朋友式的切磋中日臻完善,学生充分享受着学习的乐趣和生活的温馨。

但是,和谐的师生关系不能流于表面的说说笑笑,老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使学生打心里敬佩老师,愿意和老师分享他(她)的快乐与痛苦,这才能建立真正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老师不仅注意自己的仪表,温文而雅,要有较渊博的知识和善良、正直的人品和爱岗敬业的师德。

三、重视教学的整体性,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确定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面向全体的原则。按照知道、理解、掌握等层次把握好教学内容应达到什么程度,其教学目标不能随意降低,更应防止抬高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到中差生的接受能力,并重视差生的转化工作,实施因人施教的原则,分层推进,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要求,使每个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每一个学生的创新学习,来源于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善“问”,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指导学生解决问题。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实践证明,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产生认识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可以想像,没有了问题意识,课堂将会是一潭死水,永远激不起美丽的涟漪。

我国古代学者早就提出,“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在教学《认识摩擦力》一课时,大家知道摩擦力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现象,所以本人先给学生描述一个跟摩擦力有关的生活现象,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问题,再逐步引导学生提出跟物理有关的科学的有价值的问题。经验表明从学生不断思考,不断的由浅入深提出问题过程里,慢慢地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起深入探索的兴趣。

四、优化教学手段,注重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和谐

一般说来,一堂优秀的物理课不可能从头到尾只采取一种教学方法,而新课程要求教师往往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灵活地选择教法并进行优化组合。

中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启动阶段、最佳阶段和疲劳阶段。学生在启动阶段注意力不很集中,思维活动比较迟缓,这一阶段的教学方法特点应创造生动、活泼的物理情景,启发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佳阶段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中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敏捷,这一阶段教学方法特点应突出其启发性,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以便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掌握知识重点。“黄金”时期过去之后,学生的思维活动开始出现“疲劳”,表现为注意力分散,反应速度降低,此时应调整学生思维与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多动口、动手,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

如果在教学内容上不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征,把教学内容提升过高过深,这样的教学内容就会失去师生的共鸣,即使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无法吸引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无法形成教与学的和谐,根本谈不上和谐课堂,更不要说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恐怕连基本的教学任务都难以完成。所以教师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设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要让学生有话说。

例如在讲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与行车安全”内容时,教师通过投影超车和滑板车的图片,汽车追尾事故的真实再现图片及车展上名车的图片,把匀变速运动规律的应用与当前热门话题结合起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见到与生活相关的数据在课堂上使用,而且不同情况下都有不同的物理原因所在,显得异常激动,师生双边活动很好,学生思维得到充分调动。另学习物理知识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也是适应于社会。课后应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自行解决一些问题。学生只有尝试到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有整合好的教学内容,没有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没有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不和谐,课堂气氛似死水一般,那么要构建和谐的课堂就是一句空话,无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南宋时期的朱熹说过:“事必有法,然后能成。”所以教师应重视教法研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法,求得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同一教学内容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同一教学方法也可以为不同的教学内容服务,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五、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寻求事物的本质特征及统一规律的思想方法是物理学的本质特征,是物理教学首先要体现的。教师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把握教学内容中每个重要物理问题的提出、研究解决过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原有认识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最后转化为学生感兴趣而又能够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来探究问题的答案,尝试自己解决或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多媒体教学等)展示或重现物理学家的探究过程和思想方法,给学生以启迪。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寻求和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自主建构对物理世界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实现有效学习。

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有效性,是教师探索课堂教育方法、手段的方向。要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益,进行高密度、高容量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优化,将现代教学媒体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能将具体的形象展示给同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物理情境,而且能使学生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如人造卫星,宇宙速度以及各个行星如太阳的运动情况,直线运动和受力分析等,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便是讲一节课,学生也难以理解,反而只会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畏惧感。这些知识完全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大家看到模拟的直观的情况,这不仅可以将内容讲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大大加快教学进度,从而节约大量时间。对于少数学生不能及时弄懂的内容可以反复播放,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

多媒体技术教学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多媒体教室的教学中,随时可讲解理论知识、演示实验步骤、指导学生学习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中,既能学习到“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实践操作技能,做到省时、高效,课时矛盾迎刃而解。

六、优化教学语言,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因素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形成质量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流畅的教学语言,能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讲课的逻辑(包括语言逻辑和科学逻辑)性强,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榜样的长期的熏陶,能提高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的严密性和规范性。

“教学语言”除声音语言外,还包含身体语言。上课时教师表情,手势、动作、站位、运动等,都会对教学对象产生影响,知识丰富、姿态优雅,语言风趣、幽默的教师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象,对教师偶象的崇拜,容易转化成“粉丝”学习的动力,从而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七、建立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关注物理课堂效果

课堂评价对课堂教学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教学行为,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于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课堂评价应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

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它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低。

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但不是关注教师备课是否充分,过渡是否自然,教学基本工如何,而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学”的价值。即“以学论教”来评价教师。

不以课堂容量论有效性高低。一堂课有效性的高低不以教师上了多少内容,讲评几张试卷,讲了几道例题。而是要关注学生学了多少,哪些能力、技能等到了提高,学生是否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总之,要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教学,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讲究科学方法,运用教师自身的魅力和情感充分感染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物理课堂教学范文3

关键词:研究学生教法学法

我们面对课堂,如何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实效、高效,是每一个物理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普遍存在着很多“虚假现象”,甚至于一些公开课也是“作秀”的产物,如交往的形式化、合作的固定化、课堂的垄断化、问题的单一化、媒体的滥用等。笔者从教二十年,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一条提高物理课堂实效性的路子,近几年来初中物理教学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现结合自己如何使课堂实效性作具体阐述。

一、研究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在的学生逆反心理很重,学生最不能容忍那些损害他们自尊心的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冷漠、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有伤学生尊严和不利学生个性发展的手段,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必然会引起学生爱的反馈,因为学生感受了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对老师就会更热爱更信赖。学生就自然会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吐露秘密。师生心灵相通了,彼此就像有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了,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密切。教师要放下架子,融入学生之中,给人一种亲切感,师生良好合作程度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如果学生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说,那么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这必然会妨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

在师生关系上,决定了学生对你的态度。再调皮的学生对于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的教师总是十分尊敬甚至崇拜。所以,要和谐师生关系,教师的自身素质必须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只有素质高,涵养好的教师才能散发出更高的人格魅力。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种美;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这些也是一种美,并且是最永恒的美。在走进课堂时,不管有多大的烦忧,露出你真诚的笑脸,便可以拉进师生间的距离,常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次真诚的交流,一则带有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就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达到至高的教学境界。

在实施实效性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以极佳的心理状态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精神饱满,感情充沛,采用亲切的教态、温和的语言和巧妙的方法,结合学情、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诱导参与、催促思维。特别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给予鼓励,就是差生提出很“傻”的问题时,也不要讥讽,而应从神态、语言、动作上表露出对他们的支持,并诚恳地引导他们找出错误所在。特别是怎样对待课堂的违纪现象,这是一项艺术,它关系到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关系到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一句看似简单的训斥损伤的是学生的自尊,影响的是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受到影响。因此,在对待违纪学生时切忌简单粗暴。但是,亦不能放任自流,怎样对待?幽默风趣的语言胜过任何的说教。

二、研究教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从兴趣培养入手,使学生“乐学”、“想学”;要以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要方法,使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激发学生“乐学”、“想学”的内在动力;要以自学能力的培养为主要途径,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学会学习。只要使学生“乐学”、“想学”、“会学”,就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完成物理教学的目标。

1.创设情景,还课堂给学生,为克服课堂教学过程的单一化,需要教师

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适当的引入小组学习、个别指导。

2.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的保持在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听课习惯方面格外重要,课堂教学是日久天长的,保持兴趣不是一节课的事,我们的目标是要学生天天想上物理课,盼着上物理课才可以,嫌物理课时少,总感觉物理课堂时间比别的学科短。

如实验提趣。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利用有趣的实验能增强学生好奇心;鲜明、生动的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解大气压强时,利用针筒下面挂板凳的实验,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他们好奇心理,然后逐步启发分析:空气有重量,这样空气就会像液体一样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先用趣味实验激发,然后阐述,这样,学生在趣味中很自然地理解了大气压强,而且印象深刻。

还可以利用近代的物理知识的“新”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利用高温超导、磁悬浮现象、纳米技术等,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他们树立献身科学的理想。

3.注重课后反思

教学是一门永远没有完美的艺术,教学活动是一组没有底片的照片组成的。及时的反思能让我们在失败中前进,能锦上添花。反思的重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否科学,课题的引入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概念的形成与分析是否准确、透彻并利于学生理解,定律、公式的概括与推证是否简明、严谨和具有启发性,实验操作是否清晰可信,例题的选取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突出本课重点,学生练习题的份量、难度是否适当,小结是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再结合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审视和修订,扬长避短使之更科学、更完善,切实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

三、研究学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目前,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重教轻学现象还很严重,教师只顾埋头教书,而不去指导学生如何学,致使学习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获得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选择和运用恰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在具体学习环境中指导学生掌握的具体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充分认识具体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学法指导不仅使学生要学,而且会学、善学、巧学,使学生从那种拼时间拼体力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不做书本的奴隶,而作学习的主人。因此学法指导应引起教师的从分重视。

根据物理学习的过程,应对学生进行预习,听课,复习及作业巩固的指导。

1.预习指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无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习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既是眼前学习的需要,也是将来工作的需要,故应予以重视。一般应在前一天将要学习数学内容预习,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对于定理、公式等重要内容,不仅要记住结论而且要特别注意其推过程。预习时要手脑并用,疑难问题要记下来,以便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听课效率。

2.听课的方法

有了充分的预习,听课将是轻松而高效的。一要注意听目的要求,听知识的引入及形成过程,听重点及老师对难点的剖析,听解题分析思路,听小结。二要在听课的同时注意思维,要善于大胆地提出问题,由听产生联想、猜想、归纳,学会反思。三是记录,记要点、疑点、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和课后思考题。

3.复习及作业指导

物理课堂教学范文4

作为农村高中的一名物理教员,我校虽然不是“高效课堂”的试点学校,但我愿意尝试用全新理念指导教学,下面就我在开展“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1 我眼中的“高效课堂”

1.1 高效课堂的涵义:对于“高效课堂”的认识,研究及论述颇多。但就我个人来看,随着课改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效,而且应该高效。所谓高效课堂强调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其要义无非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之间相吻合,使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得到提高。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设计时切实落实三维目标,突出重难点;实现每个教学环节的有效,才能实现课堂的整体有效;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展。

1.2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以探究的方式进行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的实际生活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足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2 教海拾贝――我的“高效课堂”

新课改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提高物理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相联系”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也尝试开展“高效课堂”,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现在以《超重和失重》(必修1)这节内容为例,讲讲我的具体实施步骤:

2.1 课前准备:在上课的前一天开始分配任务,全班分成三个小组,每组设一个组长,负责协调、组织,并分发和收交课前导学案,而且分配明天讲解的同学。①资料搜集小组:从书籍、杂志、电影、录像以及互联网上收集各种有关失重和超重的文字、图片及影像资料。②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各种关于失重和超重的实验,探讨失重和超重条件下物体所受支持力和重力的关系。③理论分析小组:从已有力学知识出发,推导失重和超重条件下物体所受支持力的重力的关系,并形成结论。

2.2 活动过程:精心设计活动,有效开展“高效课堂”。三个小组分别汇报交流学习成果,课堂上允许其他学生插问,该小组同学负责答疑,赞许同学之间讨论,甚至争论。①由资料搜集小组组长将收集到的材料整理制成powerpint的电子文稿展示,我看到的内容有:影像类:火箭发射升空,卫星绕地球运转,太空舱宇航员的工作、生活等;图片类:太空搭载的农作物种子的生长,有西红柿,青椒,南瓜;文字类:微重力下冶炼高纯度金属,新型化学药品的合成;②试验小组演示他们设计的试验:A、体重“变化”试验:演示人在起立和下蹲时体重计示数的变化,说明物体减速上升和加速下降时会出现失重现象。B、矿泉水瓶试验:演示底端开有小孔的矿泉水瓶,在静止、自由下落和加速上升时喷出水柱的长短,说明液体加速运动时,液体内压强(压力)会发生变化;③理论分析小组利用“牛顿运动定律”作图、板书,推导出:当物体做加速度方向向上的变速运动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Fn>G;当物体做加速度方向向下的变速运动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Fn

2.3 教学测评:设计测试题,加深印象,巩固新知,联系生活。选择题:当人在电梯里测量体重时发现自己的体重比实际体重重了,那么可能电梯正处于( )的状态。

A、加速上升 B、加速下降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通过上述做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思维得到相应的启发和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都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所以我觉得“高效课堂”的确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首先,在“高效课堂”中能充分发挥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探索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伴随惊奇、困惑、不满足,然后紧张地思考、设想、提方案、寻找理由、证据和答案等。这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外部动机向学科内部动机转化,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另外,它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的空间,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就说明他们在思考问题,就说明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已经调动起来了。作为教师,要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空间,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在一种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方案、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等,这些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能让学生养成科学态度,并学会分享与合作。在独立探究活动中,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培养学生不断追求进取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等。又由于“高效课堂”在开展时主要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因此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他人,并从中养成欣赏和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的正确态度。

3 农村高中开展“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我的教学实践,我个人觉得农村高中教师在实践“高效课堂”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只有正确地认识到这些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改进教学,实现真正的“高效”而避免“搞笑”。

3.1 许多课堂教学仍然是“创新教育的形式,传统教育的实质”。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以“教师讲,学生学”为主,遵循着一个“接受――理解――巩固――解题”的老套路。现在新理念在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了与生产、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成就的联系,更加注重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同时新理念在试验教学中,提倡演示试验尽量转化为学生的随堂试验,提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试验;新理念在教学中要求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研技能和创新意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给学生留出了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鼓励他们主动地、独立地钻研问题。然而在现实中,特别是农村中学,在进行高效课堂时,仍有很多教师实行的是“创新教育的形式,传统教育的实质”。虽说也设计了相当的课堂活动,但是更多的是预设,而且当学生进行讨论时,不能及时进行启发诱导,而是越俎代庖,直陈结果,缺乏相当的耐心和教学艺术。

3.2 学生良莠不齐,不能同等对待。我校是农村普通高中,大部分基础差,我相信这也是很多农村高中的现状。学生的良莠不齐直接影响“高效课堂”的有效开展。在我实验“高效课堂”时,重点班情况还可以,但普通班就较差,往往设计的活动中简单的可以解决,稍有难度的就不能解决,基本都停留在感性认识中,不能提出带有结论性的东西,甚至有时课堂乱哄哄的,学生把讨论当成一个交流其他内容的机会,而且,课前导学案错误率太高,基础差的学生上课根本不参与讨论,纯粹以看热闹,起哄为主,真把“高效”当“搞笑”!

3.3 活动进行不畅,时间极度不足。在上述案例中,在普通班上课时,当我让学生做到教学过程的理论分析时,时间就不多了,最后我的总结和测评都只能放到晚自习补充。真正要在课堂上把物理知识、实验内容全部讲完,传统模式都困难,何况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讨论,更何况学生基础有好有坏,所以,要点、重点还需老师反复讲解。而且我还要用大量时间改正学生回答的问题中的错误,这样一来,本来一课时可以讲完的内容,可能要用两节课。所以总感觉上“高效课堂”时间很紧,甚至根本不够用。

3.4 学生、家长的不认同。在高考制度下,因分数决定命运,使学生及家长大多数很反感“高效课堂”,他们觉得就是“搞笑”!一堂课下来,老师说的少,学生说得多,大部分都是学生争论,学生在讲课,有的学生讲得不好还引起哄堂大笑,还有的学生借此机会秀幽默!在上述案例中,在做体重试验中,本来是让学生体会失重超重,结果学生把精力全集中在了个人体重上,玩的比思考的多得多,又很浪费时间,还学不到东西!现在的很多家长都是旧的教学模式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有的家长也是大学毕业,他们并不觉得“高效课堂”有多高效。

4 莫让“高效”变“搞笑”

如何杜绝上述问题的出现,通过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有了如下的体会和认识,只有从最基本的设计活动出发,才能达到我们理想的状态,让“高效”贯穿教学始终。

一是活动设计体现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上面的案例中,我就在第一小组的展示资料环节,完全由学生自己放手去做,从搜集到展示到表达都很好地让学生动起来,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杜绝“旧瓶新装”。

二是在开展活动时善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的知识生成。如在体重计测体重过程中,通过体重的前后变化,及时提问,引导,思考其根源,学生会自然想到体重是不会变的,之所以变化是因为起来和蹲下中存在着加速和减速。这样一来,学生从认知冲突中就实现了知识的生成。

三是设计活动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也就是测体重试验活动,学生讨论激烈,因为明知自己的体重不会因为自己下蹲或起身发生变化,但体重计的视数发生了变化,学生就会联想到用已学的“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原因。

物理课堂教学范文5

一.课堂教学活动的理论思想

学生的物理能力是通过活动作为中介形成的;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活动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传统的物理教学基本上是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活动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受制于教,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了达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物理能力这一目标,就应该创设一个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环境,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动态活动方式,努力揭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和学生思维展开的层次,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课堂活动的原则

1.学生主动参与的原则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思维活动过程的展开,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都得到发展。

2.个体活动和集体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各不相同的学习物理 的机会。在制定活动策略时,要鼓励个别化学习及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作用和"群体效应",创造一种个体和群体相互促进的活动氛围。

3. 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

处在初中阶段的青少年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要依靠具体的对象进行思考。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策略,帮助学生学会内化,适应抽象思维。可以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模型的操作、生活实例的对比等多种活动方式,揭示抽象概念中的某种状态,并通过学生的实验活动来形成概念,提高思维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活动的操作策略

课堂教学活动的操作策略,就是怎样引导学生通过思维获得物理概念的具体步骤。其中,活动内容的选择,情景的创设,议论和小结是三个关键的操作环节。

1.活动内容的选择

为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物理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阅读课外参考资料,选择教材中的关键内容,以点带面进行拓宽,发展学生的思维,把现成的教材转换成既有教学内容又有活动步骤的"超文本"。

2. 活动情景的创设

从静止的平面教案到立体的课堂活动,首先应该把握好活动情景的超内创设这个控制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能在活动的起始阶段多着笔墨,多动脑筋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设优良的活动环境,是一门教学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本人遵循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的创设原则,做了如下尝试:

(1)设置悬念,构建迫切学习的活动情景

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实际上是以"疑"为纽带的动态统一体系。以问题作为出发点,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心理,从而有利于造成学生积极活动的课堂气氛。

(2)设计实验操作,构建手脑并用的活动情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作思维的操练直接制约着物理思维的发展。在进行抽象的物理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构建学生操作实验的活动情景,并以学生操作获得的结论为感性材料展开教学,形成提问、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的教学活动模式 。

(3)采用电教手段,构建多媒体的活动 情景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优化组合多种媒体,不但 能够展示活动内容的某些细节和动态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协调活动,而且可以节省活动的时间和拓宽活动的空间。在进行练习、总结等反馈活动时,可让学生采用电子邮件等现代信息传播方式与老师交流。

(4)引用实例构建学用结合的活动情景

教师在课堂上要多联系实际、多举例,从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入手,如:为了使学生理解“密度”的概验,教师可以从卖汽油的两种计量方式入手,一种是按体积计价,另一种是按质量计价,让学生一一比较,从比较中发现规律,进一步去理解密度的概3.活动中的议论和小结

议论和交流,是物理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的主要功能有可以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还可以提供给学生思考和主动建构知识的机会;可以充分发挥个体作用和群体效应,创造出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良好气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尽可能多地提供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努力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启动有创造性的、有成效的课堂讨论。

物理课堂教学范文6

一、“引入新课”环节

“引课”环节是老师们上课的第一个环节。好的引课会从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老师常用引课的方法都比较单一,有的是用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有的是直接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直接导入新课……这些方法都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实引课方式可以有很多:比如通过实验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以感知的认识为基础,更生动、直观的了解所学的知识;比如用生活中的常见的经验引入新课,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这节课的认识,学生就会认真听,便于解决学生们脑海中的为什么,同时还能可以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

二、课堂教学中的时间分配

在以前的听课过程中,我发现经常会有满堂灌、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现象,在授课的环节中都不能很好的分配时间。这样不仅没有保障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互动、及时的消化知识,而且老师教的累、学生学的也累,课堂效果不好。老师们都比较重视知识的讲解,都忽略了教学的过程与策略的运用,但这也是评价一节课好坏的重要评价指标。还需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

三、增加物理教学的趣味性

物理课堂本身是一个很有魅力的课堂,但是我在以前的听课中却发现,很多老师让这个原本活力四射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很多学生多不能认真的听课,昏昏欲睡。如何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无疑兴趣就是个最好的老师,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使用浑身解数让物理课堂增添趣味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

在教学语言上的趣味性。以前我做学生的时候就有同感,如果这个老师在讲课时语言风趣幽默、有感染力,对于我这样好动、活泼的学生来说真的是很受用。这样不仅能使我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而且还记忆深刻。

用竞赛的方式增添趣味性。对于现在的初中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活泼好动,上进心强的年龄段。不论学习好的还是不好的,他们都渴望得到肯定,得到表扬。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老师们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会让学生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加信心,激发学习的斗志。这样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虚荣心”,还符合现在的教学特点,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把握时机,出示教具。在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都会有溜号的现象产生。这就需要老师出其不意用一些“特殊”手段把这些学生拉回来。这对于物理老师来说不是很难。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小实验很多。在学生注意力不是很集中的时候,适当的抛个疑问,恰到好处地使用教具就可以很轻松的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来。

四、学生参与实验,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物理知识本身是较抽象、较难以理解的,这就需要用一些辅助的手段帮助学生们理清思路。但是我在以前听课的经历却发现由于做实验麻烦,教学条件不足,教学器械缺失等诸多因素。很多课堂上基本都是演示实验基本不做,探究实验演示来做。这完全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要。

物理课堂教学范文7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学过程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注意师生关系的转变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的世界观、教改意识、教学理念是搞好素质教育的前提,教师的创新精神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得以充分发展,教师应从“授业”中解脱出来,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在平等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研究,放手让学生共同探索物理知识,使师生的交流更加协调、平等、全方位。课堂教学中,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是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种以自己为中心,家长式的,只有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势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不允许的做法。

    二、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老师喜欢的程度。“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名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由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维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课堂中应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声音,鼓励他们敢想、敢猜、敢说、敢做的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表扬他们点滴的思维成果,师生间共同形成一种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思维品质。

    三、要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几乎所有物理定律均来自于物理实验,并受到社会进步和新的物理实验所检验,并又有新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首先要加强物理实验,这是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不少地方物理实验成了薄弱的环节,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基本是“口授、耳听、笔演”,解题成了学生学物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由于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不是在手脑并用的科学过程中形成的,学到的物理知识变成了僵死的东西,造成不少学生“高分低能”。这是培养学生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素质教育目标背道而驰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大力加强实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观察,动脑思考”,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课内实验延伸到课外家庭实验,要大力鼓励学生课外用生活用具、玩具做各种小试验,小制作,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使他们感到科学就在身边,物理并不深奥。

    四、重视学法指导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了“钓鱼的本领”,具备了学习能力,学生才能成为善学者,才能真正成为主动的学习主体。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作为物理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自己去学物理教材,怎样听课、做摘记、怎样完成物理作业和课外小实验等。之外,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物理学习中特有思维和研究方法的指导。因为在物理学发展的道路上,成功地创造了一套绝妙的物理方法。例如:观察实验方法、假说方法、模型方法、理想化实验方法、类比方法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物理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本身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去学习这些物理方法,领悟物理学家在探索知识过程中不畏劳苦、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师的学法指导应战在完善思维过程和优化思维品质的高度,培养学生的排除干扰信息、捕捉本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概括地说,就是要指导学生用物理观点,物理思想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个目标一旦达到,学生学习物理能力素质就有了质的飞跃。

    五、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度。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交往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许多发明创造是多人合作共同搞出来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面对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争辩、交流,给学生以极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尽情地自我表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强思维的检索频率,使思维异常的活跃,启迪学生创新的灵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同学之间互助互动互补,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更加开阔,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物理课堂教学范文8

关键词: 物理课堂教学 知识习得 学习兴趣 探索精神

清水煮青菜,很有营养,吃一两顿,或许尚可,倘若天天皆是如此,定会感到食而无味。而物理老师天天讲着深奥的理论,分析着抽象的概念,每一堂课就似弹奏着催眠曲,使学生迷迷糊糊,昏昏欲睡。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不时地变个花样,加点“调料”,变枯燥、乏味的说教为生动活泼的探究发现,或许课堂教学会更有效。

一、调“原生态情景”之味,有利于学生物理知识的习得。

物理学的概念和规律都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而学生的知识的习得过程往往需要有情景的支撑。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常常创设情境,有的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有的用形象的画面。可在这些情景中,针对物理学科而言,确实说的不如画的,静的不如动的,虚拟的不如真实的。如“曲线运动”这一节,我听了很多老师上的课,可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2011年年会时,在湖洲听的一位来自浙师大附中的年轻教师的课。他在上曲线运动,分析曲线运动方向问题时,先拿出一把小花伞,分析雨伞旋转时,水滴飞出的方向,继之又准备了砂轮、铁片,现场创造了“火星”溅射的场面。接着问:火星往哪个方向飞出?学生马上将初中数学知识进行迁移,回答得完全正确。学生在兴奋之中,不知不觉掌握了曲线运动的方向。这种原生态、直观性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

二、调“趣味”之味,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提高能力的一种内驱力。教学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让学生带着一种积极、活跃的情绪来学习。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的设计、故事的讲述、小魔术的表演、游戏的开展、谜语的猜测、歌曲的哼唱、竞赛的组织等多种形式,点燃学生好奇的火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高中物理第一堂课,这一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物理,我设计了几个小实验。先拿出一个苹果,一把小刀,让学生猜想:如果一圈圈地削下苹果皮,将苹果皮平铺在桌面上,会是什么图案?学生纷纷猜测。然后请学生将削好的苹果皮(不能断)铺在黑板上,结果与大家猜的不一致。我告诉同学们,学物理要学会观察分析,绝不能想当然。多多留意身边的事物,要做一个有心人,随后又用乒乓球、软皮管、尖嘴玻璃管、打气筒、空可乐瓶等材料,做了个水顶乒乓球实验,这又一次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从第一节课开始有意地做一些趣味性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大有好处。

著名物理学杨振宁曾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可见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向导和推动力。教师要发掘出学生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参与教学活动,这是教师的责任,需要教师注意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且丰富多彩,使学生在游戏、合作、比赛中轻松愉快地学习。

三、调“探究”之味,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

《新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初步的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还要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不囿于教材,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世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与学生共同探究。如在上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二课时,对过拱桥最高点的探究,很难在课堂上完成,可以换成对水流星实验的探究。用一个一次性茶杯,在杯口上拴上细绳(1米左右),让学生手执细绳使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全班同学心都悬起来,生怕水洒到自己身上。有的侧着身子,有的大叫起来。在杯处于最高点时,此时瓶口向下,水却不会流出来。可引导学生思考:静止时瓶口向下,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出来;转动起来后,水的重力变了吗?为什么水不会流出来呢?学生思考后就会得出结论:水的重力没变,但另有他用:作为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了。通过对这个实验的探究,学生心中的疑惑得以消除。再来分析拱桥问题,显得非常轻松,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的探索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会感到知识是自己通过探索得到的,增加物理探究实验,让学生身体力行地去摸索,对生活中的种种疑团进行解释,进而促进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

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主要是学生个体智力活动与教师课堂教学的高效结合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现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和手段,适度、适量地“调点味”。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冯丽,任平君.开心物理乐园.远方出版社.

[2][前苏联]别莱斯曼.趣味物理学.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物理课堂教学范文9

关键词:物理教学;课堂提问;意义;艺术

物理课堂上学生集中精神参与学习是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艺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问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常用的有效手段。下面从几个方面来作初步的探讨。

一、提问是促成反馈的快捷方式

通过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他形式的反馈信息更具有即时性、具体性和简洁性。它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避免贻误,完整地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能顺利地延续学习活动。

二、提问可以促使学生集中精神学习

如果注意力集中,大脑中只有一个学习兴奋中心,学习效率就比较高。学生在答问时注意力集中,而在单纯听讲时容易松懈散漫。教师光靠增强讲解语言的生动性或靠强化课堂纪律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以教学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耐人寻味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把学生的思维抓住,使学生热情主动的学习,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问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即使是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也会有一些学生以为自己能复述就算学会了。教师要在课堂上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题意明确清楚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克服盲目的自满情绪,拓宽学生的视野,诱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在学生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的同时,还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激发其强烈持久的求知欲。

四、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提问是学生和老师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学生既要认真思考问话的含义,又要组织语言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学生对学科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五、提问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提问手段时可能出现这样一些问题:一是整堂课只管自己讲,不提一个问题,全部是直叙式讲授;二是什么都要问,尽是低级的、毫无针对性的问题;三是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淡化了主题;四是只提优秀学生,不提落后学生。或对差生进行惩罚性提问,给学生难堪;五是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不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六是提问语言不准确,有时不知所云,学生无法回答;七是不能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和反应,灵活应变地追问下去,扩大战果;八是有问必答,不善于故意留下悬念把学生的思维延续到课后等。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提问中应处理好这样四个关系:首先,点与面的关系。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其次,难与易的关系。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分解难点,切忌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再次,曲与直的关系。提问题不能只问“是什么”、“对不对”,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否则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最后,多与少的关系。授课时不要滥问,而要善问、巧问。提问过多过滥,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的余地,必然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问过少,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势必造成学生厌倦懈怠,效果必然很差。

六、提问的艺术

同一物理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提问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样。一次提问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问的方式,即如何问、怎样问。

(一)层递式提问

对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物理问题进行分层次由浅入深的提问。通过一层进一层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步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推进。

(二)分割式提问

把整体性较强的内容分割成几个并列的或递进的小问题来提问。把一个个小问题解决了,整个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

(三)扩展式提问

把现在所学内容与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提问,能够起到以新带旧、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作用。

(四)曲线式提问

这是一种迂回设问的方法,问在此而意在彼,针对学生疏漏、模糊处,抓住关键词为突破口进行拐弯抹角地问,会使学生幡然醒悟,从而对正确的结论印象更深。课堂提问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场合,采用不同的方式。

总之,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艺术。作为物理教师,要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这一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它的教学功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