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物理创新教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2 17:34:05

物理创新教学论文

物理创新教学论文范文1

物理实验是直观性教学原则在物理教学中的直接应用。物理学就研究方法而言,是从观察、实验到假设猜想等。就物理理论而言,是以具体的物理现象的观察、实验入手的,这就决定了学习者在学习物理知识时,须先从感知现象,继而以物究理。“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有利于学生思维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多方法、多形式、多渠道地激发其求知欲,塑造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型心理态势是培养创新心理的必要基础。对于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来说,他们刚从初中毕业,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模仿性强,活泼好动等特点。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知识的探索和追求,好奇是兴趣和探索问题的起步。在教学时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可用提问、悬念、演示、创设问题情境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演示纸张和石块同时下落,石块和金属片同时下落,提出:物体的下落快慢是否和物体本身的重量成正比?然后再把它们放入抽成真空的管内,同时下落,根据看到的现象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学习电学时,把“100w”和60w“的灯泡串联起来,问哪个亮?实验后再验证。由于这些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理现象有时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这样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学的浓厚兴趣。另外,物理教材中的实验素材很多。如伽利略发现悬挂物体的等时性;奥斯特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等。如能利用好这些素材,再结合物理学的发展和物理学对人类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一定会使学生受到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熏陶,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品德。物理课堂实验教学中,还要注意呵护学生的思维锋芒和锐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新奇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二、物理实验教学要注重创新,改进演示实验

创新教育需要创造性的教与学。教师创新、改进演示实验,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有关的知识,而且培养他们用科学方法创新的精神,激活创新意识,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之目的。物理学中的许多物理量,如摩擦力、路程、位移等都是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出来的,使学生了解在物理量的研究中是怎样进行抽象思维的,而不是简单地讲出这些物理量的意义,学生一旦形成这种习惯,有了这种能力,既容易理解物理概念、物理意义,又有利于接受新知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对演示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三、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多做探索性实验

多做探索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实验设计——获取实验事实——探索规律——拓宽应用。学生可运用已学的物理原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探索性的实验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培养,探索性实验还要求学生有较多思考和讨论,对于操作的安排、步骤的设计、仪器的选择,教师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研究。在物理实验教学的学习中,教师不是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按照: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自学、讨论或实验探索——寻求规律——得出结论——实际应用——发现问题的过程进行,每个环节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实验时,要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

四、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教师要坚信每一个正常的学生都有创新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取得创新性的成绩,成为某一方面的创新人才。教师要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创新教学氛围,让学生脱离常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创造过程中要注意突破定型思考的习惯,对问题既可以从正面思考,又可以从侧面思考,一味固守一种方法就可能走进死胡同,碰壁失败,而突破思维习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则会得到成功。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开辟多样化的第二课堂,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做法有:

1.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并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使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作风,形成开放的心理,培养自强意识。

2.要求学生设计小实验,证明简单的物理规律,大胆地把实验放给学生去做,教师看中探求知识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形成研究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而不仅是看中结论。

3.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性分明的新活动,多观察身边的事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改变周围的环境。

4.设置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分组讨论,集思广益,组间交流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使智力从“常态”跃迁到“激发态”,由此迸发出创造思维火花,从中获取了新的知识,同时培养了创造力。

总之,物理实验易于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认为在优化演示操作这一教法基本因素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边演示操作边观察思考,为学生思维的扩展准备丰富的表象;而表象的形成,又必须通过动手(演示操作)、用眼(认真观察)、动脑(积极思考),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

2.必须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物理教学功能。爱因斯坦就说过,他思考问题时,不用语言进行思考,而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这种思考完成之后,他还要花很大力气再把它转换成语言。

3.启发要注意时机,当学生百思不解、急需帮助的时候;当学生思维断层,需要指导的时候;当学生出现错误,需要纠正的时候,这是启发诱导的最佳时机。

4.启发要注意方法,启发是指点航向,而不是越俎代庖,更不是知识的直接灌输。

5.启发要因势利导,鼓励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宏志.培养学生物理课堂中的问题意识[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57-58.

物理创新教学论文范文2

1.1结合各个版本的教科书进行互补

现在有很多版本的教科书,每一个版本的教科书都是编辑者对改革内容和要求的改进和创新。教科书是学习知识最好的资源,同时为学生的活动提供最基本的东西。教科书的内容更有利于教育者传授和实现教育的最真目标。教科书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每一个编写者在编写教科书时的切入方向都不同,所以表达方式应有所差异。虽然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但是这些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和教学经验的总结。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吸收不同版本教科书的优点,结合起来,把最适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1.2创造性的教学方案原则

新课改要求物理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职业进步。创新才是不断进步的最直接动力,教师的创新性不但表现为教学观念的变化,还表现为教学方式的调整。所以,教师应遵循创造性教学方案原则。

1.3以学生为主体性原则

学习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并改造自身的过程,也是推动学生自身综合能力发展变化的过程。所以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让他们自主学习,相互交流讨论,自己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并且提出相关问题进行论证。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是很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则。

2.教学创新策略

2.1科学设计教学线索和教学活动

教师要根据教材知识点进行备课及教学设计,科学设计教学线索和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设计的核心。

2.2创建优越的教学环境

现在的学校中一般的教学设施都有,如实验仪器和多媒体平台等,这些设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资源,影响他们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现代校园中,还可以通过广播与网络这样的平台交流信息。如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学习资料来源各种各样,学习效果有明显增强,但是每个学生对这些信息的理解程度和处理程度不同,所以老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在班级里,对待不同学生要根据他们自身不同性格特点及学习状况给予不同的学习关注度,在课堂中要尽量通过眼神和表情传达这样的关注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上课,提高课堂效率。

2.3把物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物理原本就来源于生活,把物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如传授离心运动这一知识点时,可以把它与骑车拐弯减速相结合,还可以把共振知识和洗衣机的震动联系起来。

2.4寻找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策略

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物理的一些独特特点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感情。如讲解物理发展的历史故事和伟大的物理学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激励学生。教师充分挖掘这些可以利用的因素并创设相关情境,多开展相关活动,使他们产生更大的兴趣,增强对物理的学习热情。

3.结语

物理创新教学论文范文3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与他们一起探究,一起欢乐,一起享受成功,为学生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敬佩教师,听从教师的教导。由此可见,成功的教学没有强制,它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的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种充满智慧和挑战的新型学习过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挑战精神

创新教育是在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基础上实现的,所以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迷信书本和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例如,对于“小影成像”的现象,教师可让学生留意观察为什么夏天的树下会有一些斑斑圆点,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可结合物理原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固,学习起来也更加勤奋。

三、采用鼓励教育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每个人都需要认可,需要鼓励,尤其是学生,他们需要教师的认同,需要家长的理解,需要同学的关注。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一特点,绝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不变的态度去看待学生,而要以发展的规律去观察学生,在结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的情感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这样学生就会对物理课产生好感,从而愿意学习、主动学习。如此一来,便能将学生内在需求的满足感,逐渐转化为学习物理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物理成绩。

四、做好实验,增强学生的求知感

物理教学和其他学科有本质的不同,它是以实验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学科。许多物理常识、物理规律、物理定律都是在实验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可以说物理是实验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物理实验,积极通过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对物理的认知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往往在课堂上或实验室里,学生常常觉得物理实验很陌生,不容易接触,进而产生一定的距离感。其实,物理实验并不都是在教室或实验室完成的,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做物理实验。例如,用筷子和一碗水做光的折射实验;用滑轮做力的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物理实验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如果注意观察和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是物理实验。这样,学生会觉得物理其实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从而大大调动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五、重视学习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抛弃应试教育那种重死记、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效果的教学思想,鼓励学生善于发问、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为了让学生形成这一习惯,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到: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看到的,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看;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够做到的,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创新、自己去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需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诱导、点拨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纠正自己歧视思维怪异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新见解、新思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发表不同观点。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能力必将得到迅速提升,有利于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

六、开展探究活动,培养综合能力

新课程改革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独立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获取信息。当前,科学技术日益发达,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学习手段,如采用读书笔记等方法,使学生慢慢积累,达到厚积薄发,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发现问题,在探究活动中解决问题。比如,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探究事物的原理、物质的密度等,最后让学生写出总结报告,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七、结语

物理创新教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创新思维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性学习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变得尤为重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但就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创新教育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遵循认知规律,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更重要的是能产生出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成果。对中学生来说,头脑中旧的表象很少,展现书本知识发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在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仍存在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思维空间,就很难谈得上创新思维的培养。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重视设计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以相应的创新思维的熏陶,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手段提出种种假设或猜想,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假设或猜想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重视在教学中再现前人是如何创造、发明的,让学生在前人走过的轨迹上,经历失败和成功的磨砺,体会创造成功的喜悦。例如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牛顿三大定律,各种原子模型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等内容中突出科学创新思维的教育,并逐步渗透如理想化的方法、模型的方法、极限的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等,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建立物理模型,学会根据现象或事实进行科学推理的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加深对研究方法的领悟,提高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创造能力。

在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例如在物理教学中穿插介绍伽利略敢于怀疑、不盲从权威的思想;介绍布鲁诺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学习牛顿的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学习居里夫人的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结合我国当代的物理学家为祖国的强大而奋发拼搏的生动事迹,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科学热情,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改革实验教学,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当前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着只重视简单的操作练习。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从器材、方法到表格设计都是按照规定好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很少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有些学生在实验中只是依葫芦画瓢,根本不能领会实验的原理和思想。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

例如,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你能否利用现有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你还能设计几种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在学生电学分组实验中,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实验,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取舍,对所得的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追求既定目标的过程中应变、思考和探索,使学生的分析、抽象、综合、表达的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挥。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如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中的标新立异的方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并通过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毅力、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主体性、发现性、归纳性等,这就要求在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研究性学习就是根据这一需要设置的新的课程计划,具有典型的创新教育功能。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周围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常有:查阅资料、实验操作、走访专家、社会调查、问题讨论、现场观察等。

物理创新教学论文范文5

21世纪,一场世界性教育浪潮正论文联盟在兴起,我国的教育事业正按国家的教育方针跨上了改革和发展的伟大征途,作为服务于基层教育的中学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人文文化的素养呢?笔者就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文化的培养与了解

物理学是一门最基本的自然学科,它是探讨物质结构和物质基本运动规律的学科,所以人们往往认为物理学只是包含一些枯燥的理论公式,而忽视了物理学中包含的人文因素,诸如人文哲学思想、美学、道德等方面。实际上,物理学在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不是为了物理学而研究物理学,而是为了有助于人类、社会以及个体人的发展而研究物理学,所有这些都涉及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关系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文化。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反映了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的转化,牛顿的三大定律更是概括了宏观低速条件下各种机械运动的规律,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将复杂的电磁现象统一其中,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基本原理简单凝练,但其中的内涵却是丰富而深刻的。所以我们在重视物理学理论的同时不能忽视物理学中蕴含的人文文化。美国物理学家和物理教育家拉比认为:“只有把科学和人文科学融为一体,我们才能期望达到与我们的时代和我们这一代人相称的智慧的顶点。”

二、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学习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创新思维。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史实和物理科学的新成果,与学生共同探讨前人是如何提出新方案、取得新成果、建立新理论的,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从而使他们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增加学生创新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其次是要保护学生的创新热情。尽管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幼稚的、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或者看起来是可笑的,但其中无不包含着学生独立的思维,体现了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保护他们难得的“标新立异”,这其实就是在保护他们的创新意识。我们绝对不要打击他们提问的积极性,哪怕是看起来是可笑的问题;绝对不要打击他们创新的积极性,哪怕那根本就不是创新。对于学生制定的方案,要及时指出可取的和不可取的地方,可以让全班学生讨论,也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可取的,有没有可以完善的地方,不可取的,如何改进。学生自然会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学生也会发表反对或支持他的观点,这样在非常活跃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首先新课标认为,教学的实质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这就是我们平时所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两主”教学模式。而实际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

转贴于论文联盟

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口头,并没有认真去做。教师应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把它转化成一个个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求解兴趣,引导学生一个个去解决。实践中,师生应共同探讨,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以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处处设疑、激疑。只有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机能,使学生张开思维的双翼,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带领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其次是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求异思维,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因为学生会问才会探索,会探索才会创新。对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表现,教师应给予积极评价,并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成功,从而产生积论文联盟极的体验,激起更强的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性。最后借助实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综合了实验原理、设计思想和方法、实验操作和观察、数据分析处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实验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最好设计一些探究性、开放性的实验,在教师的适度引导下,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会观察,鼓励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好奇心也促使他们亲自动手实验,从而很好地解决了问题,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创新能力。

物理创新教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物理专业;师范生;研究能力

师范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高度关

注[1-2]。《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0版)》对物理学毕业生(包括师范生)的所具备的创新能力提出如下要求[3]:“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开发能力”。作为地方高校的师范物理专业,我们的主要目标是为地方培养合格的物理资师。我们认为师范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科研能力和教研能力。近年来,我们坚持把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各个环节中[4],并以第二课堂项目推动的方式,加强创新能力培养,逐渐形成了“课堂+项目”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收到一定的效果。下面是我们的一些实践体会。

一、第一课堂的教学是物理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形式

对于能力培养,除开创新能力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能力,我们这里暂称为基本能力。包括[3]:获取知识的能力(如自学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如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如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撰写学术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各种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基本能力的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而创新能力培养是基本能力培养的提升。所以,我们一直强调科学合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把能力培养贯穿到各环节中[4]。

通过理论课教学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通过各种实践,如专业课程实验、师范技能训练、社会调查、学术报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不仅培养专业实验技能、教育教学技能等基本能力,更主要的是培养创新能力。除开专业理论课、实验课和师范技能课之外,创新能力培养还体现在社会调查、学术报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环节之中。其中,学术报告包括不定期的开放式学术报告(由外聘专家或本校教师主讲),还包括近年才开设的物理学前沿讲座课程,由几个具有一定的科研背景的老师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及进展情况,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一系列的环节的教学,重点进行物理教育教学的研究训练,以及物理科学问题的研究训练。包括独立提出问题、观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物理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的能力,以及研究结果推广应用的能力等。

可见,第一课堂是对各种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能力培养的核心。

二、第二课堂项目推动创新能力培养的案例介绍

在第一课程教学与训练的基础上,以第二课堂项目推动的方式,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物理师范生的专业特点,我们加强了实验、教研和科研的培养。下面是三个相关的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办法。

1.物理教学技能的训练与竞赛项目

除开日常的教育教学类理论教学与师范技能训练环节外,我们推出了师范技能训练与竞赛第二课堂项目。目的是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物理教学创新思维。具体的做法分三步:第一步是面向全体三年级物理师范生(修完教学法课程)进行物理教学技能的课外训练,然后进行教学技能竞赛,评奖鼓励。第二步是从第一轮竞赛获奖的团队中选出优秀团队进行第二轮的训练,并参加省级教学技能竞赛,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奖励。第三步是从省赛中获奖的团队中选出优秀团队参加第三轮的训练,并参加部级竞赛,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奖励。在第一轮是从面上要求学生参与训练与竞赛,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而第二、三轮则采取前期成绩与学生自愿的原则进行组队、训练与参赛。指导老师也是以自愿的原则参与。自愿参与有利于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训练中认真设计授课方案、精心设计制作相关的演示设备,反复训练、反复思考、勇于创新,取得了出色的成绩[5]。近三年来获部级物理师范技能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0项,还有二等奖、三等奖以及省级物理教学竞赛一、二、三等奖一批。获得部级竞赛演示设备评比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共有2名获奖学生应组委会邀请在竞赛大会上作公开演示,深受好评。师范技能训练与竞赛已成为本校师范物理专业办学的一个亮点,有力地推动了师范生的物理教学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位参赛学生的演示设备的制作与应用已以论文的形式发表[6]。

2.各种创新研究项目

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培养研究能力,包括教研和科研。如前述师范技能训练与竞赛,就可有效地培养教研能力。为了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我们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研究项目,包括以学生为主体的“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等,以及学生参与教师的各种科研项目。学生经过主持或参与相关项目,经历了项目调研、申报、答辩、实验组织与开展、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发表等各个环节,创新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笔者曾指导三位学生参加学校“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属论文写作类。学生首先经过调研,提出了论文题目为“单色光双缝干涉的远场与近场模拟”。经老师认可后,组织材料,填写项目申报书,并准备答辩PPT。经过学校初审、现场答辩等步骤后,终于获得立项。立项后,进一步调研,既要弄清双缝干涉的研究现状,还要学习并熟悉Matlab和Origin等软件的使用方法,同时搞清楚干涉实验的软件模拟原理,并参考现有文献进行编程。当程序调试完毕后,利用课余时间分任务进行模拟,定时交换结果,定期与老师沟通、讨论。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单色光双缝干涉的远场和近场模拟工作,其中远场的模拟与现行的理论近似方法得出的结果相符,而近场结果则是一种创新成果。再经过两个月,运用了整个寒假,把模拟结果写成论文,并反复修改定稿发表[7]。以此为基础,学生可进行相关问题和类似的拓展性研究。老师明显地感觉到,三位学生的研究上路了。

经过较为完整的科研项目的研究训练,学生在研究能力上将有较大的提高。凡指导过学生创新项目的老师,均有同感。

3.省级物理实验设计大赛项目

开展物理实验设计大赛,也是培养并检验物理师范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样,学生要经过校内选拔,才能获得省赛的参赛资格。校内选拔过程中,学生要经过初步方案的设计、现场答辩等环节。在获得参赛资格后,要进行长达半年左右的训练,才能正式参赛。近两年参加竞赛获得三等奖励3项。获奖的级别及数量不是很出色,与大赛性质有关(该竞赛设立奖项少,而且是参赛组集体奖),也反映出本专业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开放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正在积极改进。但无论如何,就学生能力培养而言,过程十分重要。

三、项目推动在物理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分析

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首先是培养了前文所述的基本能力,即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能力、表达能力等,特别是其中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对于创新能力培养,有如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无论哪个项目,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调研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寻找研究切入点。这就是批判性思维过程。同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都涉及批判性思维,要对中间结果进行判断、分析与总结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独立思考,包括学生个人的思考和学生团队的集体思考,不需要指导教师的时刻陪伴。指导老师常常发现,学生团队的独立性、创造性思维的潜力是巨大的。关键是如何引导、激发其思考的热情与主动性。经过了批判性、独立性思考,慢慢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初步的研究能力

经过项目的全程锻炼,学生经过调研、设计方案、实施方案,碰到问题思考问题,缺乏知识补充知识,需要设备想办法采购或制作设备,还少不了反复的实验(或训练),不断地总结、改进,直至得到满意结果。最后还有成果的展示与发表,有效地培养了研究能力,包括教研与科研,以及教学仪器的开发能力。

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我们一直在摸索、思考、提炼。认为第一课堂上的教学与训练固然是整个培养工作的主体部分,但有效的第二课堂项目训练却是创新技能培养的必要补充。本文主要讨论项目推动的做法与作用。这是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专业特色的关键举措。近两年来,师范班集体积极向上,连续获得学校的“文明班”称号,多名学生获得学校“创新学子奖”,各类素质、能力指标名列前茅,这在学校中实属少数。表明“课堂+项目”师范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是卓有成效的。

参考文献:

[1]何 蕾.论师范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丽水学院学报,2009(4):79—82.

[2]刘炎松.利用“非常规”物理实验培养高师物理师范生创造力的实验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3]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J].物理与工程,2011,21(4):3—26.

[4]朱伟玲,于 军,方运良,吴登平.全程渗透实践教学提高物理师范人才培养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2(39):75—77.

[5]于 军,朱伟玲,吴登平.物理师范生师范技能培养的实践性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43—44.

[6]吴登平,骆永宽,朱伟玲,于 军.水平方向“压力作用效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学物理,2013,31(12):8—10.

物理创新教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高职院校 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措施 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98-01

前言

从各项知识之间的联系上讲,物理学是许多学科的基础学科,各种类型的基本理论或者新型技术都是由物理学的知识理论发展出来的,或者与物理学有着紧密的联系。物理学本身也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及人文底蕴。人类对世界的认知程度不断提升,对于自然界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其也是物理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各项发明创造的基础,从而达到推动生产力发展及社会进步的目标。现代高职院校的教学中,物理学属于极为重要的主干课程,物理课程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丰富的物理知识及使用的技术,还能够有效的建立起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使得学生能够迅速的适应社会,成为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

1.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物理知识十分丰富,类型较为繁杂,包括牛顿经典力学知识、电磁学知识、热力学知识、相对论等。各类理论知识的性质不同,理解难度及方式均有较大的差异。在进行物理教学时需要先全面分析教学内容,紧紧抓住教学的主题,还需要结合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或者灵活选择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优化教学效果,如在进行基本理论或者概念的教学时,教学方式一般是选择直线型的方式,如在讲解惯性的概念时,可以直接说明其基本定义,即物体抵抗其运动状态被改变的性质。在进行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主导课堂,如讲解机械运动时,则可以让学生讨论生活中的机械运动例子,并阐述自身感受到的相对运动。教学方式的变化,可以让学生从不用的角度认识物理知识,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全面[1]。

2.丰富的实践活动

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许多理论的来源均是以实践或者实验为基础的。因此老师可以利用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各项实践活动为动手活动及各项制作活动提供了基础条件,学生在该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的培养起实践性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将物理知识带到实践中,理解更加透彻,使得理论回归实践,对于实践也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效率,互相促进,双向提高。最后讲解其实质上时利用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学生看到的其实是一般真实一般虚幻的影像,在学生吹气时,老师是用看不见的另外一只手将帽子取下来的。不仅能学到知识,还可以进行模仿,在课外时间进行魔术表演等[2]。

3.注重知识拓展

创新思维的培养,一般是根据现有的知识进行各个范围的延伸,且逐渐将其转化成为一种能力,因此在进行物理教学时需要注意拓展知识点,逐步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在教学时需要注意知识点的范围及深度的扩展,使之更好的理解知识点,掌握其概念及特点,在该条件下在进行发散思维,提升其创新能力。另外在拓展知识时也需要进入主题,不能脱离物理课程的内容,老师在备课时可以准备一些与课程有关的资料或者趣味故事等,如在讲解杠杆原理的过程中,可以加入阿基米德的名言及小故事,使学生了解到简单原理背后深沉的文化内涵及丰富的人文知识,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杠杆原理理解的更加透彻,印象深刻,也能够激发其对于物理课程的兴趣,提升学习热情[3]。

4.设计性实验

实验课是物理课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在进行实验课的程序一般是老师先讲解知识点的概念再进行实验,验证概念或者定律,该方式是先给出结果,对于实验的热情也会下降,需要优化实验教学的方法,更加重视学生对于实验的设计能力,使之能够主动融入实验,或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老师讲解的知识点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实践完成,探索实验的结果,老师最后进行考核、点评,如在讲解与非门的知识点时,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验设计,利用与非门控制灯泡的开关,或者利用与非门进行与门、或门、或非门的组合,深入研究其中的逻辑联系及区别,使之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其中的深意。

5.联系生活实际

物理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许多知识都是源于生活。我国现代的教育理念也较为重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各种知识,学以致用是十分贴切的教育理论。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讲解定律、原理等基础知识时,多将知识引向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想象,包括光学知识中光的折射,可以列举美丽的彩虹,讲解线路知识时,可以列举家庭常见的楼梯或者走廊的电灯,通常是在进口处有一个开关,尽头也有一个开关,两个开关控制一个电灯,其即为与非门最为普通的体现。学生也可以自行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结合知识点,解释该类现象形成的原因等,提高学生的知识深度,逐步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4]。

6.总结

物理学是许多学科的基础,各种理论与技术均是以物理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为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达到现代各个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在进行物理学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将该能力转化为学生的习惯或者综合实力,使之具有更好的竞争实力。本文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高职院校的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集中方法,在实践的教学活动中,还需要老师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学生整体接受能力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出适用于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使之能够在将来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君.高职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3(12):161.

[2]张书杰.物理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0(14):41-42.

物理创新教学论文范文8

创新是一种能力,指的是人们通过具体创新活动获取成果的某种能力,它综合了一个人总结、分析、解决问题等三大能力。就高中生物课而言,课改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前提。鉴于此,重点解析了在高中生物课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以期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创新能力;对策

创新是一种动力,它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民族积极进步的动力,一个能在世界上立足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充满创新激情的民族。创新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核心,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想,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有助于深入推进学生生物素质的提升,笔者在本文中就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培养方法展开讨论。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奇妙的世界、千奇百态的生物学现象,充满着足够的好奇。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这一“优势”,把学生的好奇,进一步转换成学好生物的动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制作“树叶照片”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首先,教师指导学生,把照相用的底片,放在植物的叶子上,让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几天后,摘掉叶子,拿掉底片;将酒精隔水煮沸,然后把叶子放入其中,叶子会溶解出色素,溶解完以后,把褪色的叶子拿出来,取培养皿,将叶子放入其中,滴加碘液,叶子上呈现出照片,“树叶照片”制作成功。其次,教师指引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底片的黑白浓度不同,能够接受的光线也不同,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就存在一定差别,如此,碘染色的效果自然不同,这是“树叶照片”的生成原理。通过实物实验,让学生觉得学习本身不只是理论知识的记忆,更是一种快乐的体验,这样的学习过程,也无形当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重视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和使用

(一)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适当进行师生互动,改变以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和学有机结合,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的优势,有助于教与学之间的互补。因而,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听听他们关于学习理论知识的切实感受,从而进一步激发自己不断更新教学结构、提升自身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生物的基本特征”课时,教师可以事先归纳总结一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特征的相关问题:向日葵为何总是朝着太阳的方向?某一些毛毛虫的身上,为何会有毒性很大的毒毛?紫薇为何又叫痒痒树?通过提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思考,更好地学好生物的理论知识。

(二)理论知识的巩固

在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学生先理解后巩固,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引学生组织知识点,让他们意识到组织知识点的关键作用,有助于学生更牢固地记忆理论知识。知识的记忆方式,每个学生都不一样,教师要把常用的、高效的记忆方法传授给学生,然后,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记忆特征,使用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巩固好。

(三)理论知识的使用

在一段时间的生物理论知识学习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做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时,完成对知识的运用,也通过这个过程来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能力。然而,习题做完后,多数学生,会特别在乎是否符合标准答案,这时,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考试,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考试的根本目的,才会让学生更放松,更好地学好生物。

三、重视实验教学

从本质上讲,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生物实验课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实验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合理构建他们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生物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活跃课堂气氛

在日常的生物实验课上,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并指引他们如何尝试,鼓励学生多动手,多试验。例如,在进行“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时,使用洋葱做实验对象,学生可以使用洋葱片,也可以用洋葱的芽尖,教师应先观察一下学生在载物台上都看到了什么并且及时肯定他们的观点,然后,再指引学生怎样正确的切片、制片,从而顺利高效地完成这次实验。

(二)重视设计性的实验

高中生物的日常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以期大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进行生物设计性实验首先要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具备基本的实验能力,能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活学活用,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激情。在进行设计性实验时,教师要事先鼓励学生加强课程预习,然后在实验课开始之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沟通后再进行实验课,让学生用实验结果去验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这样有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深层记忆。同时,学生在操作实验时,很可能产生一些新的想法,教师要鼓励他们,勇于用实验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更改实验的变换条件,重新设计实验。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机理”时,学生先是及时了解了这种酶的性质,然后部分学生提出了“高温水浴”“把淀粉换成蛋清液”等创新想法,此时,笔者及时肯定了这些想法并鼓励他们大胆地去尝试,去创新,通过多次对比试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加深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深度,强化了他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指导学生准确地撰写实验报告

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准确地撰写实验报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结合自己实验使用的理论知识,搞清楚假设、常量、变量、对比组、参照物等概念,然后再通过对变量的控制,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最后,用撰写实验报告的形式,将整个实验使用的理论知识、实验具体的操作过程、得出的不同实验结果描述清楚。如此,学生就能在每次实验中知晓实验的本质,而不是只是强调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通过对实验报告的准确撰写,有助于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实验成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因而,可以通过挖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使用,重视实验课的关键作用等措施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生物教学的整体质量。

作者:张增峰 岳丽霞 单位:山东省莘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张玲花.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对策[J].好家长,2014,(51).

[2]卢启艳.浅析如何完善高中生物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28).

[3]李之群,何志武.归纳思维与创新[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01).

[4]朱益鸿.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点拨引导[J].文教资料,2005,(24).

物理创新教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初中物理;中学生;创新意识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推动科技的进步,才能使社会不断向前。创新教学就是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使其具备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从初中阶段就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所以本文就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是通过一个实验或是一次活动就能实现的,这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要求物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必须多使用科学性高、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并将“我要创新”的理念渗透到每一节物理课堂的教学当中,依据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学生自身的特征给予其足够的思考和想象空间,为学生创造一个乐于创新、敢于创新的平台。笔者认为,初中物理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①物理教师应充分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及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相融合。只有教师具备了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够更好地对学生开展创新教育。②深入研究初中物理教学的方法;对初中物理教学当中所使用的教材进行创新性的使用;对于新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研究,探讨出改进的方法;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和发挥。

二、教师自身应具备积极的创新意识和理念

由于教师是对学生施行创新教育的执行者,因此作为教师自身应具备积极的创新意识和理念,假如教师本身在主观意识上就对创新教育心存排斥,那就更谈不上对所教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了。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想要有效地开展创新教育,首要前提和必要条件就是要求初中物理教师自身必须具备积极良好的创新意识和理念,并对创新教育有科学的、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初中物理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开展创新教育时,物理教师应把教学实践与创新理论结合在一起,再运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创建自由、开放、活跃的物理教学课堂,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加入到初中物理课堂的学习和讨论中来,继而起到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的作用。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在物理课堂中利用实验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教育的基本方法,也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只是让学生按照课本上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缺乏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不到激发,创新能力自然也就得不到提高。初中物理教师应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多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树立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械能量守恒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多个实验小组,各小组之间的学生互相讨论,以理论知识为依据,灵活使用实验器材或者是创造一种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当中体会到物理学科的魅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自尊心更强,他们一旦在物理学习中受到挫折,学习热情会逐渐下降,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这对学生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和教育效果的提高形成了严重的阻碍。所以,在实际的物理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充分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学生在物理学习和创新方面得到进步,让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和认同感。

(三)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物理教材当中所给出的资料和实验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例如,以初中物理课堂当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为依据,让学生利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接触的物品制作实验器材,并进行物理实验。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