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汽车本科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10-04 20:40:16

汽车本科论文

汽车本科论文范文1

关键词:车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汽车专业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316-02

车辆工程专业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全面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必要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人文社会知识,能在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管理等部门,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而车辆工程专业专科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汽车修理与汽车营销。而国内汽车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模式僵化,汽车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车辆工程专业专科的培养计划中理论教学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包括:机械设计、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等课程。而这些课程对于车辆工程专业专科学生的要求就相对的高了一些,前面已经说过,车辆工程专业专科的培养目标是汽车修理与汽车营销,因此,必须对车辆工程专业专科的培养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根据作者2010年在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的半年时间的感受,得到了国内车辆工程专业专科人才培养的一些想法。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对国内车辆工程专业专科人才培养的一些想法和思路。

一、国内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优缺点分析与对策

一般来说,我们国内的汽车工程专业专科的培养目标是汽车修理与汽车营销,在此,我们不讨论汽车营销,既然我们要求将汽车专业专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汽车修理,那么,我们必须对培养方案与老师讲授课程教学大纲予以明确:(1)以前汽车专业专科的培养方案中应该去掉一些无关紧要的课程。比如说机械设计、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等课程。(2)以前汽车专业专科培养方案中的学时数要改变。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一般来说,汽车构造这门课的课时是90学时,其实对于汽车专业专科学生来说,并不需要了解的太深入与太详细,只要学生懂得汽车的基本构造就可以。(3)以前汽车专业专科的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较多,但是对于实验的要求相对较少,而这就是国内高校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区别之处(如图1所示):

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进行修改。也就是大幅增加实验教学的学时数。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对于汽车电子这门课程,如果光给学生讲授一些电路的基本知识,而不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些汽车上常见的电路,那么学生毕业以后,遇到一些汽车的电路故障,估计他们可能连最简单的一些二极管和三极管都没有见过,那么如何要求他们排除故障呢?

对于汽车专业专科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一定要实行新的教学大纲,不能照着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大纲来运行。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拿汽车理论来说:总是要讲授很多的公式推导(特别是微积分较多的公式),这样的效果是学生觉得很枯燥,因为他们觉得讲那么多的理论,他们毕业以后也不会用到这些理论。

二、增开汽车人机工程学的必要性

通过在新西兰Unitec的进修学习,根据中国车辆工程专科目前的培养计划,觉得非常有必要增开汽车人机工程学这门课。理由如下:

现代机器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机器本身的功能,还要考虑机器与人、机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就产生了两条边界:人―机器、机器―环境。而人机工程学就是研究“人―机器”这条边界的问题的。与汽车设计相关的主要有:(1)基于人体感官的界面设计。例如,人的视觉有视角、视野、可视光波长范围、颜色分辨力、视觉灵敏度、定位错觉、运动错觉、视觉疲劳等特性,汽车的挡风玻璃、仪表板和仪表的设计就要充分考虑这些特性,使驾驶者能够得到足够的视区,能够迅速辨认各种信号,减少失误和视觉疲劳。交通标志的设计也应该采用大多数人能明辩的颜色和不易产生错觉的形状。(2)基于人体形态的界面设计。不同地区和人种、不同年龄和性别都具有不同的身体尺寸,为不同地区和群体设计的汽车就要参考特定对象的人体参数。例如司机在驾驶汽车的时候采用坐姿,座椅的设计要符合人体骨骼的最佳轮廓,仪表的布置应在易于看到的地方,操纵杆/板的位置要在人体四肢灵活运动的范围内。(3)基于力特性的界面设计。人体在不同的姿态下,用力的疲劳程度不同,操纵机器所需的力量应该选择在对应姿态下不易引起疲劳的范围内。例如,转向助力器就是为了减轻操纵力而设计的。人体在不同的姿态下最大拉力、最大推力也不相同,例如坐姿下人腿的蹬力在过臀部水平线下方20度左右较大,操纵性也较好,所以刹车踏板就安装在这个位置上。人体在不同的姿态使用不同的肌肉群进行工作,动作的灵活性、速度和最高频率都不相同,例如腿的反复伸缩具有较低的频率,而手指则可以用较高的频率进行敲击。因此,对应不同的操纵频率应采用不同的动作方式来完成。(4)基于人脑特性的界面设计。人脑对事物的认识和反应有自己的特点,体现在他的行为和对外界的反应中。近年来,人工智能已经在汽车上得到应用,车载电脑可以协助驾驶者认路、换档、避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汽车工业中,凡成功的汽车产品,不能缺少人机工程学的理念。汽车人机工程学已经是现代汽车设计的一个主要趋势与研究热点。国外有汽车专业的学校都开设了汽车人机工程学这门课程。

因此,增开汽车人机工程学这门课是非常有必要和紧迫的。

三、对车辆工程专科人才培养的汽车专业英语教学的建议

汽车专业英语在车辆工程教学计划中属于专业课。车辆工程的教学体系分为四大板块,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过渡课、专业课。专业课主要包括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子、汽车理论与汽车专业英语。汽车专业英语主要讲授车辆工程所涉及的英语专业词汇和语法等。作为专业课,它是所有车辆工程学科的必修课程,主要探讨车辆工程的英语专业词汇和语法等。汽车专业英语教学使学生熟悉本专业的英语词汇及用法,了解汽车领域文章的结构及体裁,辅助学生对汽车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直接从国外资料中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对于学生提高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掌握职业技能,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以及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在国内汽车专业英语的教材都是有以下内容: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车身与汽车电子。实际上就是一本简单的汽车构造的翻译书,而其中最主要的是汽车理论一点也没有涉及。同时,国内汽车专业英语教材安排的内容过多,对于汽车系的一般是45个学时是远远不够的。大家都知道,汽车理论在汽车工程的重要作用,而汽车理论的一些专业术语在现在国内汽车专业英语教材里面是没有的。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汽车燃油经济性,基本上学生翻译都是错误的,而正确的应该是Fuel consumption economy。因此,我的想法与建议是:对于汽车专业英语的教材有必要进行删减或者编写一部新的教材。该新教材大致的内容分布为:发动机(35%)、汽车底盘(15%)、汽车车身(15%)、汽车理论(15%)、汽车电子(20%)(如下表所示):

新教材大致的内容分布

自己觉得这样的汽车专业英语的课时安排较为合理。其中,汽车理论的内容为:汽车动力性、汽车燃油经济性、汽车制动性、汽车操纵稳定性、汽车平顺性与舒适性、汽车通过性。这样,学生才能得到较好的教育。

四、结语

针对目前国内汽车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僵化,个别汽车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本文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想法与建议,也就是要求改变汽车专业专科的培养计划,增开人机工程学和改革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为国内车辆工程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些合理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冯桑.浅议“车辆工程”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汽车本科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项目教学;虚拟装配;故障诊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092-02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其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今后学生的汽车维修水平,还会影响其他专业课的教学。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打破传统的理论―实践模式或实践―理论―再实践模式,对汽车发动机项目教学、汽车发动机虚拟拆装、汽车发动机实物拆装及故障诊断的理论―模拟―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

汽车发动机项目式教学

高职生基础素质较弱,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论知识以工作原理、结构为主,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时感觉枯燥、难度较大,而项目式教学成为发动机理论知识学习的突破口之一。

项目式教学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一种,它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以培养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通过“项目”形式而进行的教学,即以项目带动教学。

项目式教学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中的实践 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采用项目式教学,侧重于对汽车发动机结构、工作原理的讲解,形成了“三个突破”。(1)教材内容结构上的突破。打破原有课程内容编写模式,基于汽车维修工作过程,故障即是项目,围绕常见故障、典型故障,与各汽车维修企业的维修技术总监开研讨会,结合维修实践共同编写特色教材,保证课程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连贯性、前瞻性。如表1所示。(2)教师教学能力上的突破。担任本课程的教师都具有研究生学历,在汽车维修企业至少脱岗实习半年,参加过省级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具备“双师”资格。与此同时,我院长期聘任汽车4S店汽车维修技术经理常年授课,保证在校专任教师及时了解汽车新结构、新技术,紧跟汽车发展步伐。(3)学生学习态度上的突破。在项目式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采用各种学习方法,如现场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引导、启发和协调的作用,让学生单独或协作完成工作任务,以获得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只依靠教师,还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完成工作任务,养成积极的、主动的、有团队意识的学习态度,积极向汽车维修企业的用人标准靠拢。

汽车发动机虚拟拆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教科书等,承载信息的种类和能力都显得十分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教学的需求,而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已经逐步进入课堂教学领域。

发动机虚拟拆装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也开始注重汽车仿真教学平台的开发,而我国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在汽车仿真教学平台的建设方面多采用引进招标成品商用软件的模式,虽然软件的仿真水平较高,如上海景格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鹏达计算机系统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各类汽车仿真教学软件,但存在引进成本较高、模块功能使用限制较大、知识结构升级困难等问题。

基于匹配实验室发动机的虚拟拆装 清楚发动机结构、理解工作原理是提高汽车维修技能的根本。基于实验室发动机型号研发发动机仿真教学平台,解决了学生在进行发动机拆装时存在的以下困难问题:发动机型号与教材内容不匹配,实践中发动机拆装部分环节有改动,教师需现场再讲解,事倍功半,学生实践往往不了了之;可用于拆装的发动机数量不足,造成学生实践周期过长,影响教学进度;教学用发动机随着拆装次数的增多,大大缩短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学生实践成本及学校支出。同时,也解决了学院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通过汽车发动机虚拟装配打破了传统的理论―实践模式或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模式。图1是汽车发动机虚拟拆装模块构成图。

汽车发动机实物拆装及故障诊断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企业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故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是教学根本。通过汽车发动机项目式教学与基于匹配实验室发动机的虚拟装配实习,学生对发动机结构、名称、工作原理及相互连接已经有了深刻认识,此时汽车发动机实物拆装应突出重点,即汽缸盖拆装、活塞拆装、曲轴和凸轮轴拆装等,实物拆装注重质量和效率。这样,一方面是学生对前一阶段汽车发动机结构、工作原理学习的考查,另一方面也是教师对项目式教学、虚拟装配实习教学模式的检测,形成反馈机制不断完善的“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

此外,通过汽车发动机拆装具备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能力,如套筒扳手、内六角扳手、气门拆装工具、活塞环拆装工具等,让学生充分动手,使用熟练。同时,对发动机内部曲轴能否转动,活塞环是否完整,连杆螺栓、缸盖螺母是否完好,附件是否缺少等都应作彻底检查,上课时应保证完整无缺,对易损件应在工位上备好。把一个完整的发动机交给学生拆装,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是对学生掌握整个汽车发动机知识的综合测评,也是对专任教师采用“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的综合评定。通过汽车发动机实物拆装及故障诊断这一环节,使学生再次加深对汽车发动机结构、名称、工作原理及相互连接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提高汽车发动机理论知识到实践知识的转化率。同时,在排除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过程中,教师讲解汽车维修作业注意事项、诊断基本流程、各种维修工具、检测设备使用方法,可逐步培养学生在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满足汽车维修企业的用人需求。

采用汽车发动机项目教学、虚拟拆装、实物拆装及故障诊断的理论―模拟―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有效地、直观地认识汽车发动机内部结构及装配关系,深刻理解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为学生以后进行汽车故障诊断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完善教学素材,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汽车发动机拆装实习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为专任教师今后从事汽车发动机相关科研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艳玲,吴兴敏,李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3):51-53.

[2]崔树平,张亚军.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的编写[C].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2009:203-205.

[3]窦红梅.我校两项课题通过科技成果鉴定[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74.

[4]祁丽霞,宋连共.发动机装配仿真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5,(4):62-6.

作者简介:

汽车本科论文范文3

关键词:教学改革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教学探索实践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是针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该课程理论性、实践性较强,以《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理论》等专业课程知识为基础,以相关专业知识综合应用及逻辑推理为手段,培养学生通过试验手段对汽车性能进行检测、验证、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在汽车或总成零件不解体的情况下对汽车常见故障作出基本的诊断和检测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

一、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我国汽车市场的飞速成长及相关新技术的大量运用,使面向汽车后市场的高校汽车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掌握一定的汽车检测诊断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汽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疑难故障问题的能力,是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课程组对原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下《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诊断学》两门课程进行了优化组合,重新设立了《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更新观念,探索新的培养模式。现阶段下积极引导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研发公司、汽车制造企业、高等院校共同组建有利于汽车后市场健康发展的产学研合作的高等教育体系。唯有这样,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才能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为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的发展提供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人才支持。开展“订单式”培养,加强高校与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研发公司、汽车制造企业的关系,将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2.与时俱进,改革课程内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汽车整车基本性能和安全性能检测的内容,了解汽车检测站工艺流程,掌握发动机及汽车底盘技术状况检测和故障诊断基本方法,具备正确使用常用检测设备的能力,能够对整车性能和总成技术状况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价。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各项新技术不断应用于汽车工业,各汽车厂商不断推出新的车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也在进行跨越式的发展革新。这使得公开出版的教材总是滞后于新技术的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紧跟汽车技术的最新发展,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及时、准确地把汽车工业应用的最新技术、检测维修方法等讲授给学生。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该逐渐加入汽车故障诊断学的理论知识,强化关键汽车故障诊断设备(如发动机综合分析仪、汽车电脑故障诊断仪、汽车示波仪、底盘测功仪)的原理的讲解与技术研发的引导。

3.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传统枯燥、抽象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和兴趣,通过优化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理解掌握汽车故障产生机理、故障诊断方法、检测维修设备工作原理等基本知识。

(1)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通过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降低教学成本。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创设接近实际的情境学习。利用直观的形象去激发联想,唤醒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和表象,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去理解,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而对于演示性较强或操作过程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如汽油机废气检测、柴抽机的烟度检测、计算机控制的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前轮定位参数检测等内,可拍制成录像的形式。

(2) 构建“理论、虚拟、实验三维一体”教学环境。利用一切教学条件,构建三维一体的教学环境,实现课堂、软件模拟与现场零距离的对接,使学生动脑动手,理论实践融会贯通,知识和技能同步养成。

(3) 组织参加职业资格考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汽车高级检修师”等级考试,协调相关资源并给予学生必要的考前辅导,使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不仅对学生就业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 突出实训主导地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特色鲜明,是全国唯一以汽车命名的本科院校,学校坚持教育创新,注重个性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有部级汽车产业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其下设汽车检测实验中心拥有德国MAHA的底盘测功机、制动实验台、轿车性能检测线、汽车四轮定位仪、发动机水力测功机、电涡流测功机、油泵实验台等设备。为了强化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配合《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又增设了一门3周的《汽车检测实习》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明确了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突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故障检测诊断的实际工程能力。严格遵循了实践与理论融合,实践与理论并行,循环渐进,螺旋上升的改革思路。

5. 开展科技创新,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依托学校省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汽车工程大学生创新基地,充分利用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本田一升油比赛、全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等项目积极组织引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把检测课程的教学与科技创新联系起来,教学中留给学生一定的问题思考,通过学生科技活动来解决问题以促进课程的深入学习。 比如说:讲到汽车噪声检测内容时,引导学生结合全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组织学生开展赛车尾气噪声检测与控制的研究,通过学生的科技活动,提高了比赛成绩,培养其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作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该课程的整体水平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与企业的接轨能力。如何实现课程理论讲授与实训操作有机结合,既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发展能力、就业能力,又能拓展他们的创业能力,将是摆在课程组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三、结语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需要与时俱进,我们必须不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朝辉,杨新桦. 汽车新技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2]桑楠. 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课程的教学探索[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09).

[3]刘新平. 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J] 农机化研究,2004(9).

汽车本科论文范文4

英文名称:Automotive Engineering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6546

国内刊号:11-2221/U

邮发代号:2-34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汽车本科论文范文5

关键词:汽车;空气动力;计算流体力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180-03

流体力学是人们在利用流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它起源于阿基米德对浮力的研究,由于数理学科和流体工程学科相互推动而得到发展[1]。现如今已经成为航空航天、车辆、机械、环境生物等工程学科的基础之一。通过对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的学习,结合汽车工况,发现流体力学在汽车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汽车自19世纪末诞生至今,汽车工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当今21世纪科技突飞猛进,汽车工业已成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时代骄子。近年来,国家加大交通设施的投资建设,高速公路、高架桥等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不仅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更极大地改善了人的日常生活。为减少汽车的能耗、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以及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对汽车设计中的安全性、环保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为此,本文以流体力学基本理论,对汽车行驶时的空气阻力、汽车表面受到的压力、气动升力、气动侧力等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进行理论分析,探讨流体力学在汽车研究方面的应用。

一、基于流体力学的汽车空气阻力分析

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称为空气阻力。空气阻力主要分为摩擦阻力和压力阻力,期中压力阻力约占空气阻力的91%,成为汽车阻力的主要作用。空气作为流体,具有粘性,根据牛顿定律,粘性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层与层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空气在车身表面产生的切向力即为摩擦阻力,这是合力在行驶方向的分力;而作用在汽车车身表面上的法向压力的合力称之为压力阻力,可分为形状阻力、干扰阻力、内循环阻力和诱导阻力。其中,形状阻力是压力阻力的主要部分,并与车身形状有直接关系,是影响空气阻力的主要因素;干扰阻力是车身表面凸起物引起的气流干扰而产生的阻力,只占压力阻力的14%;内循环阻力(12%)是空气流经车体内部时构成的阻力;诱导阻力(7%)也叫压差力,是由于流经车顶的气流速度大于流经车底的气流速度,使得车底的空气压力大于车顶,从而空气作用在车身上的垂直方向的压力形成压力差[3,4],如图1所示。

空气阻力是影响燃油消耗的重要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小整车空气阻力是降低油耗的有效方法,降低油耗的同时也能减少排放并降低使用成本[5]。有试验表明,空气阻力系数每降低10%,燃油节省7%左右。因此,减小空气阻力主要依赖于空气阻力系数的减小[4]。目前,汽车空气阻力的计算或仿真多以流体仿真为基础,从动力学理论出发,利用相应的物理模型,建立相关流体运动模型。采用的软件有PowerFLOW、FLUENT、CFD等。多年以来,PowerFLOW分析软件是汽车行业中空气动力学的重要工具。利用此软件可以分析整车的总体空气阻力数据外,也可以充分利用流场数据,研究环绕整个车身的空气流体动力学行为,研究阻力的细化、量化等,以此来指导汽车设计并优化[5]。

二、基于流体力学的汽车表面压力分析

汽车行驶时,前方气流首先与车身前部作用,使气流受阻,降低速度,在气流压力作用下,车头前部形成一个正压区,汽车周围的压强分布如图2所示。这部分气流分为两股,一部分通过发动机罩、前挡风玻璃、驾驶室顶向后流去;另一部分,通过车身下部,向车尾流去,如图2 b)中所示。流向上方的这股气流在流经车头上缘时,由于缘角半径相对较小,气流来不及转折,导致局部分离,所以在上缘角附近存在很大的吸力峰。随后,气流又重新附着在发动机罩上。

传统的汽车外形设计、压力分析等以风洞实验研究为主,实验成本极高[4,6],对汽车外形的气动特性研究十分困难。计算流体力学(CFD)是流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计算机科学、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为基础,是流体力学理论分析、计算科学及数值计算方法共同发展的产物。伴随着CFD方法的不断发展、进步,利用CFD软件分析汽车气动性能成为可能。采用这一软件对空气动力学的计算,能够较为精确地分析汽车三维外流场,准确的研究汽车表面压力,可以帮助工程技术人员直观、深入地分析汽车气动特性;更重要的是相对于实验分析,CFD软件研究可以缩短汽车设计研发周期、降低成本。

三、基于流体力学在气动升力分析中的应用

汽车气动升力的来源与机翼类似,由于汽车是在地面上行驶,地面效应是影响汽车气动升力的重要因素。汽车气动升力包括压差升力和粘性升力,其中压差升力占主要部分。压差升力一方面是由于汽车上下表面曲率不同,形成上下表面压差产生;另一方面是由于地面效应,汽车底部和地面之间形成了一个类似于渐缩喷管的气流通道,使得汽车底部形成负升力。

研究表明,当汽车速度超过70km/h,车身所受的气动力成为影响汽车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7]。汽车在行驶中,气动升力随车速的提高,对汽车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有一定的影响。气动升力的存在降低了汽车轮胎对地面的压力,影响了汽车的动力性和制动性能;同时,气动升力的存在降低了轮胎的侧向附着力和侧偏刚度,从而影响了汽车的操纵稳定性[8]。

当汽车高速行驶时,气动力对汽车各性能的影响占主要地位。随着汽车速度的增加,汽车的滚动阻力受气动升力的影响逐渐减小;而汽车的气动阻力则随着车速的增加迅速提高。研究表明,当汽车车速为70km/h左右时,汽车所受的气动阻力和滚动阻力几乎相同。当汽车车速大于150km/h后,所受的气动阻力是滚动阻力的2―3倍。显然,汽车高速行驶时,气动升力的影响则更为显著。所以为了保证安全,对高速行驶时的气动升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

空气作为汽车受力分析中的主要流体,在流过汽车车身的整个过程都受流体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流体力学的支配。计算流体力学就是通过这些基本的控制方程来分析汽车周围流场中空气的运动。在理论方面,对气动阻力和气动升力的研究是根据伯努利提出的“路径理论”为基础进行分析[10],这一理论基础便是流体动力学,理论中要充分考虑雷诺数、流态等基本流体动力学要素;在数值计算上,也主要是基于气动力学计算的流体模型进行分析。当今社会,车辆的设计速度和公路允许的行车速度越来越快,所以解决高速行驶时发飘的问题是非常有必要而且是保障驾驶安全的重要举措。

四、流体力学在气动侧力分析中的作用

危险不一定来自背后,危险也会来自侧面。在高速下发生的交通事故,除了气动升力的作用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气动侧力的作用。当气流与汽车的纵对称面平行时,是不存在气动侧向力的。但在汽车实际行驶中,气流不会总是与汽车的纵对称面平行,当气流与汽车存在横偏角时,汽车都会产生气动侧向力。也就是说侧向力的来源就是由于受到了侧向气流的作用。在实际h境中侧向来流的来源比较复杂,如自然界阵风、汽车驶过大桥、车辆超车等情况。

气动侧力对汽车性能影响的研究是一个较广泛的领域,而且对汽车主要性能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11]。汽车受侧向风时,在车身侧板处就会产生强烈的气流。这一气流的存在不但破坏了驾驶室与车身之间正常的小涡流状态,而且还会形成旋涡稠密气流区,增大车身正前方的阻力,使汽车相对原直线行驶方向发生偏移,造成潜在危险[12],因此,气动侧力也是汽车设计中必须分析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自然界中的侧向风变化非常复杂,侧风的方向、波长的变化等都对流场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气动侧力的分析相对更加复杂。采用复杂的风洞实验方法可以对侧风进行研究,但利用风洞实验再现汽车遇到侧风的复杂工况是非常困难的。而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研究瞬态侧风是非常有效的,且能够提供更多的瞬态变化信息,可对实际行驶过程中的汽车气动性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13]。

五、结语

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及对应的软件在汽车研究设计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但可以节约成本、优化设计效果,相关软件的使用也使设计更科学、安全、环保和人性化。现代汽车设计中,车辆的设计速度和公路允许的行车速度越来越快,空气阻力是影响车辆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等汽车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汽车的安全性能是当今人们高质量生活水平能得以保证的前提。充分利用流体力学在汽车空气阻力、压力、气动力等方面的应用来提高车辆各方面的性能。流体力学与汽车设计相关知识的交叉,将对汽车实车造型与分析评价产生重大影响,逐渐成为汽车产品开发、设计的主要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解小琴.流体力学在汽车车身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5(6):1672-2094.

[2]简洁,张铁山,严萍华,邵成峰.空气动力学对汽车性能的影响[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2,39(5):37-41.

[3]谷正气.汽车空气动力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张楠.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在汽车气动问题研究中的应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0(2):125-127.

[5]章林凤.汽车空气阻力和散热性能的仿真及优化[J].汽车科技,2013,(1):31-36.

[6]王俊,龚旭,李义林,叶坚.CFD技术在汽车车身设计中的应用[J].汽车技术,2013,(4):14-17.

[7]谷正气,郭建成,张清林,金益峰.某跑车尾翼外形变化对气动升力影响的仿真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32(3):248-252.

[8]张勇,谷正气,刘水长.车身姿势对风洞试验气动升力测量影响研究[J].汽车工程,2015,37(3):295-299.

[9]刘加利,张继业,张卫华.真空管道高速列车气动阻力及系统参数设计[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4,34(1):10-15.

[10]刘强,白鹏,李锋.不同雷诺数下翼型气动特性及层流分离现象演化[J].航空学报,2016,(35):1-11.

[11]于梦阁,张继业,张卫华.横风下高速列车流线型头型多目标气动优化设计[J].机械工程学报,2014,50(24):122-129.

汽车本科论文范文6

关键词:汽车维修保养 信息化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U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b)-0028-01

汽车自诞生以后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如今它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与汽车制造行业同步发展的还有汽车维护与保养行业。传统汽车维护与保养行业的管理水平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是典型的苦、累、差、脏的行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应用管理技术逐渐运用到汽车维护与保养行业,使本行业的发展具备了诸多优越条件。该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汽车维修与养护经验,探讨分析信息化在汽车维修保养行业的应用。

1 当下我国汽车维修与养护信息化应用现状

汽车作为当代人们生活中一种主要交通工具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汽车维修与养护行业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高新技术的兴起,汽车维修与养护技术要求也得到相应的提升。如今,实现汽车维修与养护的信息化是汽车服务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当下我国汽车维修与养护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信息量较少,重点信息资源比较缺乏,汽车的维修与养护大多只是依靠汽车服务工作者的工作经验和理论积累,不利于我国汽车服务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我国一些汽车行业里的技术人员正在逐渐尝试建设系统全面的汽车维修与养护信息化体系,但总体来看,我国汽车服务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低于一些汽车服务行业较发达的国家。

2 汽车维修与养护行业信息化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汽车维修养护行业信息化应用起步较晚,发展不充分

无论是汽车本身还是汽车维修与保养技术均是由欧洲国家传入我国的,我国汽车工业起步以及汽车维修养护行业的发展均落后于西方国家数十年,而我国汽车维修与养护行业的发展也晚于西方国家,各方面技术条件与人才资源条件都不充分。近些年来。虽然互联网在我国得到大范围的普及,但是很多汽车维修养护工作人员并没有深刻意识到信息化手段在汽车服务行业中运用的重要性[1]。汽车维修养护工作人员坚守传统的汽车维修养护模式,对于一些现代新型汽车技术缺乏深入了解,因此在世界汽车服务行业大潮中逐渐落伍。

2.2 相关政府部门不够重视,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若要实现汽车维修养护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相关政府部门引导支持是极有必要的。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起步较晚,而且发展也比较迟缓,政府相关部门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因此现代化的信息科技未能够在汽车服务行业中发挥重大作用。政府在政策方面没有明确的扶持措施,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我国当下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汽车服务部门尚在少数,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服务模式建设方面均有汽车服务部门自行管理。这样的状况,使我国汽车维修养护行业的发展速度极其缓慢,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基本处在劣势地位。

2.3 汽车维修养护部门重视度不够,计算机普及率低

汽车维修养护部门的不重视是造成其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的主要因素。我国大部分的汽车维修养护部门一直沿用传统的汽车服务模式,汽车维修养护工人主要运用传统的汽车维修养护技术,基本上没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汽车维修养护方面的信息量过少,不利于汽车维修养护技术人员素质的提升[2]。究其原因,主要是汽车维修养护部门认为信息化管理操作比较麻烦,与汽车服务工作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重视度和利用度均不够。汽车服务部门的主要领导人员与核心技术工人没有全面接受到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信息化带来的方便缺乏认识。另外对计算机互联网操作的不熟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信息化管理的进行。

3 汽车维修与养护行业信息化应用策略

3.1 通过信息化媒介形成方便高效的汽车服务平台

在汽车维修养护信息化建设中,技术人员应当通过自主学习研究和借鉴式模仿逐渐提升自己对于汽车服务信息化应用的技术素养。汽车服务部门需要充分引进各种信息化建设的媒介设备,有核心技术人员建立一个信息化汽车服务平台计划,广泛的吸收各种前沿汽车技术、先进的汽车维修工艺以及汽车养护方法等,并实施汽车分类别服务的模式,提高整个汽车服务活动的效率与质量。另外为了扩展信息化汽车服务平台的服务层面,还可以设置汽车维修养护技术咨询部门,不断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帮助车主解决一些常规技术问题。

3.2 引进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为了全面提升汽车维修养护信息化管理水平,汽车服务部门应当引进一批同时具有较高汽车维修养护技术与信息互联网管理技术的人才。在汽车服务中使汽车服务技术与信息技术实现完美的联合。伴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计算机人才不断增多,因此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人员涌入汽车维修服务行业,这些拥掌握着丰富互联网知识的人才,必将成为汽车服务行业队伍中新的血液和活力[3]。汽车服务部门为了突出信息技术要素的重要性,可以适当提高部门内部信息技术人才的薪资待遇。

4 结语

总之,在信息网络化的时代里,社会上各行各业只有通过科学运用信息化手段来加强自身的建设管理,才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汽车维修与养护行业应当在自己发展的黄金时期充分引进信息化管理技术,通过信息化管理吸引汽修人才,并且形成自身独特的汽车服务平台,逐渐提高汽车维修养护效率与质量,促进该行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该文主要探讨分析了我国汽车维修养护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一点行之有效的汽车维修养护策略,希望为同行提供参考经验。

参考文献

[1] 荣维海.关于汽车维修与保养中信息化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科技论坛,2013,10(30):88,135.

汽车本科论文范文7

[关键词] 汽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3-0072-03

随着汽车工业及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对具有扎实汽车理论知识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汽车类相关专业。但是,汽车行业对毕业生所具备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毕业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这些要求都给高等院校汽车专业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汽车理论》是车辆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研究汽车知识必不可少的一门经典课程。汽车理论从汽车行驶时作用于上面的外力出发,研究了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通过性等使用性能,是在《汽车构造》的基础上,全面解析汽车工作原理的一本教材[1]。《汽车理论》教材的出版发行以及在车辆工程专业的使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汽车专业教学的压力。但是,依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远不能达到汽车工业对人才的要求[2]。因此,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经验,结合实际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汽车理论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1 厘清课程结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知识的获取方法、态度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思想开放、视野开阔,喜欢新事物,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当代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获取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就车辆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最新的汽车技术与汽车发展动态,有些内容要远比课本上描述的详细。因此,安安稳稳的坐在教室,阅读书本上的白纸黑字,已经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汽车理论》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课程的内容比较多,有些问题比较复杂且难于理解,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这就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要厘清课程的基本框架结构,帮助学生克服对这门课程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体来讲,汽车理论的课程框架结构非常清晰,它主要从当前人们对汽车的一些要求来进行研究,章节划分由易到难,易于理解。《汽车理论》课程的结构框架如图1。

如图1所示,根据人们对汽车的效率的要求,《汽车理论》研究了汽车的动力性和通过性;根据人们对汽车的效益的要求,《汽车理论》研究了汽车的经济性;根据人们对汽车行驶安全的要求,《汽车理论》研究了汽车的制动性和操纵稳定性等。然后,《汽车理论》又根据具体的使用性能,分析了影响这些性能的因素以及机理,最终为人们对这些性能的改进指明了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清晰的把握这一基本框架结构,并将这一观念传授给学生,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程,明确学习的方法和思路。

当然,这只是从总体上对《汽车理论》进行的把握,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也要对每章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汽车理论》课程对于章节的安排都有些共同的特点:每章第一节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对汽车各个使用性能的定义以及评价指标的分析;中间的各节通常是从各评价指标的推导过程、计算方法及这些试验指标在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具体体现等方面进行介绍;章节的最后通常是对这些评价指标进行试验验证的方法介绍。以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为例,第四章主要划分成了六节的内容。在这六节中,前五节是理论知识的讲解,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第六节是汽车制动性试验。对于前五节的课程安排,第一节首先引入了汽车制动性的概念、评价指标以及研究汽车制动性的目的和意义。其后的各节基本上都是以这几个指标为主体展开的。当然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教材是按照制动力的推导过程来编排的。第二节分析了车轮的受力情况,区分了地面制动力与制动器制动力的不同之处;第三节是对制动性评价指标的具体分析,着重讲解了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后两节是对制动性在汽车上应用的讲解,包括制动的稳定性及车轮制动力的分配、制动效率和ABS制动过程分析。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汽车理论》对于每章中各节的安排都有清晰的脉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统筹全局外,还要对每一章每一节的安排聊熟于心,这样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才能清楚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而帮助学生厘清课程的主干和枝叶,引导学生从课程的容易点下手,由易到难,逐个击破,最终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2 理论与试验相结合

车辆工程专业是机械类的二级学科,工科性非常强。作为车辆工程专业主修课程的《汽车理论》也继承了工科教材的特点——理论性强且内容比较单调枯燥,因而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的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讲解,那么将很难帮助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并消化吸收书本上的知识。《汽车理论》的理论教材编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汽车性能的分析方法和评价方法,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了解并掌握汽车的特性以及结构方面的要求,为合理使用汽车提供理论基础。

因此,《汽车理论》并不是单纯的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重试验环节,要通过试验来巩固和理解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试验中。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当意识到试验在《汽车理论》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则可以有效的解决《汽车理论》教学中一些理论知识难以理解的问题。汽车理论的试验,是课本知识在汽车上的具体应用,也是对课本知识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更是对课本知识的进一步拓展。比如课程安排的动力性、经济性试验,制动性试验。在学生试验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比如试验用到的国家标准有哪些,具体的内容是什么,标准的演变过程等,这些“课外知识”可以在试验前就让学生去图书馆或者互联网上查询,从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在实践环节中,还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式与回顾式的教学,比如在汽车动力性试验中,在做连续起步加速换挡试验时,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何计算连续起步加速换挡时间”、“计算运用的数学思想是什么”、“这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有何区别”等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对试验的过程进行更深思考的同时,回顾课本知识。同时,还可以继续对学生进行回顾式的提问,比如“换挡过程对变速器有何要求”、“变速器如何实现换挡”等等,从而让教学过程更加丰富有趣,避免只是单调的进行试验[3]。

3 改变考核模式

在我国教育体制未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传统的考核方法还是以卷面成绩为主。而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虽然很多课程的最终考核都加上了学生的平时成绩,但是书面的考试成绩还是占相当大的比重。以《汽车理论》课程的考核为例,通常情况下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平时成绩一般包括考勤、作业、试验等。因此学生的成绩基本上还是被固定在了学习课本知识上面,因为除了试验外,其它基本上还是对书本学习的考察。这种学习方法最容易限制学生思维的扩展,将学生的学习内容限制在书本知识上面。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传统的以课本知识为主的考核方法,可以进一步降低书面成绩的比重,加大其他成绩的比重。例如可以将平时成绩设置为30%的比重,平时成绩除了考勤、作业、试验外,可以加上学生的总结报告、调查报告、小论文等[4]。在最终考核时,这些调查报告、总结报告等可以结合实际展开,比如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所在地威海市的多山区和连续上下坡的地形特点,可以对汽车的制动性问题或安全性问题展开调查。可以让学生针对不同车型,对于在不同坡度、不同坡长等影响因素下的汽车动力性进行调查,通过抽取样本,对汽车的爬坡时间等进行研究。还可以对因制动失效问题造成的交通事故进行调查,尤其是汽车行驶在一些山岭重丘区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制动导致的事故原因展开调研,探究是汽车制动器失效还是前后车轮抱死,或是车速过快引起的制动距离过长等等。最后,要让学生通过相关理论知识,得出调查结果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另外,在考试题目中还可以加入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创新性试题,这些题目可以是结合汽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也可以是对今后汽车技术的一些畅想,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对于《汽车理论》中出现的公式推导计算或者是图形绘制,有很多是可以通过MATLAB软件来完成的,因而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学并结合教师指导的方法,给定学生相关的汽车参数,绘制汽车理论中的一些曲线或者图形,并且将这种考核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不但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软件使用能力,一举两得。

4 与时俱进

在汽车理论教学中所说的“与时俱进”,主要指教学手段的与时俱进和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教学手段的与时俱进是指结合多媒体、互联网等高技术手段,将图形、动画或者视频等信息有效的载入到《汽车理论》课程教学中,从而将黑板和粉笔无法表达的信息形象地传递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消化吸收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例如在讲解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或者汽车的制动性章节时,对于汽车出现的车轮抱死、甩尾、侧偏、侧翻等现象,单凭文字可能无法想象,这时教师结合多媒体,以动画或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则有助于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在讲解汽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时,可以通过PPT表格或者图形的对比,来说明汽车动力性或者经济性的不同,还可以通过短片的形式,来说明汽车提高动力性与经济性的必要性等等。应用这些方法,可以使学生对汽车具有更加感性的认识,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更清晰,对汽车知识的学习更加感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指的是在传统汽车学习的基础上,及时补充新的知识。由于节能环保是当前各行业的发展方向,而能够实现零污染、零排放或者低污染、低排放并能大量节约能源的新能源汽车将引领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当前国内外的汽车公司都相继建立了电动汽车研究中心并生产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电动汽车,一些高校也有了自己的电动汽车试验室或者相关的研究设备。把握汽车发展方向,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更适合未来汽车行业需求的人才。只是单纯的学习传统汽车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未来汽车行业的需求。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知识点,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讲解。

为更好的学习新能源汽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开设了专门的课程,但是在本科阶段,这种专门的课程还是比较少。其实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工作原理更是相似。因而在《汽车理论》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新能源汽车的知识,讲明其与传统汽车之间的区别。这不仅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汽车的最新发展动态,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就业或者继续深造做准备。

“汽车理论”是车辆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对于学生掌握汽车的具体工作原理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对该门课程的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变考核模式,运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创新性与实践性教学,最终提升了教学水平,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志生. 汽车理论[M].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陈重.汽车发动机原理和汽车理论[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6):108.

汽车本科论文范文8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15

近几年,国务院提出要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推动它们逐步地、更多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常州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处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近年来用人单位对汽车类人才的需求异常旺盛,从设计到研发,从生产到维修,从整车到零部件,从保险到咨询,从物流到售后服务,整个汽车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懂汽车的专业人才。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才的需求,我院结合自身办学特点,于2005年开展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招生,目前已经培养了7届本科毕业生,有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办学经验,取得了举办车辆工程专业的资格。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既需要学术型、工程型人才,又需要在知识层面上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也应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地修改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方法,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构建出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体系结构。

一、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社会的发展。在注重道德品质培养的前提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广博的专业知识

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需要掌握牢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博的汽车专业知识。因为车辆工程专业属于机械类学科,因此,其基础理论知识,如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机械原理等课程知识需要牢固掌握;另外,还要紧密联系社会上的汽车工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务必使学生掌握广博的汽车专业知识,力求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够实际应用到汽车各色企业中。[1]

2.综合能力的培养

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相关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各方面综合能力。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务必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产品设计与创新能力、收集信息和有效利用科技文献撰写技术报告的能力、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

3.实践的技能

真理要通过实践进行检验。除具备前两个方面的素质之外,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应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申请的各类科研项目中,锻炼学生设计并绘制产品工程图并尽可能做出实物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途径,让学生有机会到汽车企业的一线生产基地实习一定的时间,然后再回校学习理论知识。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的实际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明确他们的工作目标。

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以上第1点、第3点上要求和其他院校的车辆工程专业要求一样,在第2点的培养上,可以适当降低,譬如对产品设计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不需要太高,因为应用型本科强调的是直接面向和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明确了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很容易确立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各高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研究开发型人才培养、技术实施型人才培养、工程管理型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

(1)研究开发型人才培养是指有考研志向的学生可以提前加入教研室硕士生导师的团队,提前与硕士生接触参与课题组的课题,了解硕士的学习与生活,熟悉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激发研究兴趣,这种人才应具有广博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2]

(2)技术实施型人才培养、工程管理型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方案是指那些对生产实际感兴趣的学生,通过学校与校企合作对象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由工厂为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或参与工厂的实际问题解决,使学生提前感受到生产岗位的实际情况,学以致用,进而在后续学习中可以针对生产中遇到的情况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能力,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岗位实训相结合、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相结合、校内基地与企业现场相结合。这些模式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多学科工程背景知识、较强的企业管理意识和综合组织能力,能根据市场经济杠杆原理,实现最佳的企业经济效益;应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较扎实的专业技能,直接面向和服务于生产第一线。

重点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各方面条件都要优越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因此应当对研究开发型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则要集中力量对管理型人才以及一线技术型人才进行培养。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综合考虑我校处在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占据着绝对的地理优势,有大量的汽车类企业可以给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因此,我校开设的车辆工程专业把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在培养从事生产第一线的汽车工艺工程师、汽车零配件设计工程师和汽车企业管理工程师等技术实施型和工程管理型人才,并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培养。

三、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置

为了实现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且与前面所提及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吻合,专业课程设置就尤为重要,它不仅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核心,并且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学生的就业以及个人一生的发展都将产生很大影响。既然应用型本科最注重的是应用技能的培养,课程设置就沿着提高学生能力,毕业后能直接服务于汽车企业为主线,我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经过专业论证和专业组的讨论,遵循学校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主要按以下几个模块进行设置,如表所示。[3]

四、结语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刚刚起航,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要主动适应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需要,扬长避短,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到与时俱进,适时、适度地调整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努力培养出适合本校特色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汽车人才。

参考文献:

[1]龚国庆.英国汽车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分析及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

汽车本科论文范文9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就业竞争力 汽车营销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utomotive Marketing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Based 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ke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Vehicl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UHAI Campus as an example

LAI Jiansheng[1], HUANG Baoshan[2], SONG Changsen[2], BAO Fanbiao[2]

([1]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Guang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uhai, Guangdong 519090;

[2]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Vehicl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UHAI Campus, Zhuhai, Guangdong 519085)

Abstract Application-oriented training objectives for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this article university to study the subject vehicle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car marketing" as an opportunity to introduce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actual vehicle engineering to enhance the employ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as the goal, based 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ases professional courses, summed up the experience and inadequate.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car marketing; teaching reform

1 课程改革的背景

据中汽协统计数据,中国已连续四年汽车产销量超过千万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专业的复合型的汽车营销人才缺口较大,特别是具有本科学历又有车辆工程专业背景的。2012年针对珠海市汽车营销人才进行了实地问卷调研,调研发现,汽车销售顾问中有本科学历的仅占27%,有本科学历又有车辆相关专业背景的仅11.5%。珠海目前开设车辆工程相关专业的高校有3所,其中本科的有2所。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机械车辆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就设有汽车服务工程方向,其中汽车营销学是其核心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课程。传统的汽车营销学课程教学采用的是学科理论系统化教学的模式,其后果是学生学了不少营销理论,但不会“运用营销”,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性和贯通性较差。面对这样一门重要却仅有32学时的课程,如何利用有限的学时使培养的学生掌握基本营销知识和营销技能,具有从事汽车营销相关工作的能力成为了教学改革的突破点和难点。

2 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路

2.1 课程改革的理念

根据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学校与企业零距离、理论与实践零间隙、教学与就业零过渡”为课程改革的理念,开展相应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2 课程改革的思路

(1)紧密依托珠海市的汽车行业,建立校企联盟。通过与行业企业一线的专家、技术人员合作,对汽车营销相关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梳理分析,把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组织课程教学。(2)课程教学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汽车营销课程是与汽车营销员和销售顾问岗位直接相关的,职业性很明显,实践性强,需要开放式和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其中通过循序渐进的多样的教学活动开展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重点。

3 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

3.1 教学内容整合

现有的汽车营销类本科教材基本内容雷同,陈旧,和现实脱节。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调整,使之既系统化又能和现实衔接。整个汽车营销的内容可以用“天时、地利和人和”联系起汽车营销中基本的“4P(渠道place、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和“6P”策略,因为汽车营销是从研究营销环境、分析营销对象及其购买行为、渠道建设管理、产品研发、价格策略、促销、公共关系和权力通过市场调研预测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这和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和什么人做什么事情是一样的,也即天时、地利、人和,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这是汽车营销的重点内容;接着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及“到哪山唱哪山的歌”也就是怎么卖,这个和具体汽车销售实务,即汽车销售典型的流程(售前准备、顾客接待、需求分析、商品介绍、试乘试驾、签约成交、热情交车、售后服务跟踪)是联系在一起的,熟悉自身产品和竞争产品的情况,洞悉潜在购买者的心理和需求,面对不同的潜在消费者灵活、自然去展示自己和产品,这些概括起来就是知己知彼,到哪山唱哪山的歌。经过整合后,整个汽车营销学就是两方面的内容,便于学生的掌握和应用,这是理论的储备。

3.2 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

(1)组建团队共同学习。上课的学生自由组合成4人一组,每个组要有组名和队长。每个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2)任务驱动和情景教学相结合。每个组在第二次课后要选定某一车型,根据该车型设计实施一针对珠海的营销方案,并做5分钟的PPT报告,加3分钟的答辩,在结课的时候集中进行评审。同时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结合国内车市的现状设立营销环境实时分析、市场调研、消费者开发、顾客满意度分析等情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3)利用产学研企业实地观摩学习。目前已经和珠海珠光、达田、南方等当地有影响力的汽车行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课程的实施中间利用周末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去观摩学习。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4)邀请企业行业的资深人士作专题讲座。课程实施的时候邀请了东风本田4S店的总经理等做了有关汽车营销及销售顾问岗位的专题讲座2场,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4 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4.1 课程教改取得的成绩

(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之前的授课是填鸭式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的授课模式,现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授课模式,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课程评价也由原来的83分提高到了90.3分。(2)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3)密切了和合作企业的关系,为产学研的持续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2 课程教改的不足

(1)课程的课时限制教改的深入开展。32学时的课时除了理论的学习外,能用于训练的太少了,这和高职高专相比差了将近60%。(2)汽车营销员或销售顾问的职业特点对本科学生吸引力不强。目前汽车营销员和销售顾问都是靠提成吃饭的,工作压力大,人员不稳定,流失严重,而车辆工程本科毕业生就业的首选是大的汽车生产企业、研发机构,其次是汽车保险的查勘定损等岗位,对汽车销售顾问和售后服务顾问兴趣不是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教改的效果。(3)配套设施跟不上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因经费等原因无法建一个标准的4S店的模拟室,而这在很多高职高专是必须具备的,因此对课程教改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教改项目: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校级教改项目“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营销学》教学实践与改革”(2011-151)

参考文献

[1] 王娜.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营销学”课程改革探索[J].职教通讯,2011.12:24-25.

[2] 边浩毅.从车市现状谈汽车营销人才培养方向[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3):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