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有关大自然的资料集锦9篇

时间:2022-10-08 07:16:51

有关大自然的资料

有关大自然的资料范文1

内容论文摘要:我国档案工作已经进入电子档案时代,电子档案中的个人权利问题成为一个十分敏感的法律问题。电子档案所涉及的个人就其个人资料享有公开权、请求告知权、保持个人资料正确完整的权利、阅览及制给复制本权、删除权、报酬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等基本权利。 论文关键词:电子文件 个人资料 个人资料权利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办公自动化的实现,电子文件大量产生。电子文件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电子文件的诞生标志着档案开始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电子档案阶段。信息技术融入档案工作,使得档案管理更加高效、迅捷、低成本化,加上档案电子化和网络化后,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档案资料,产生了巨大效益。然而,电子档案和许多新生的信息技术产物一样,从出生时起就面临着许多法律上的尴尬,如电子档案的法律地位问题、原始性问题、保密性问题等等。随着国际社会对个人资料的保护,电子档案所涉及的个人的权利问题成为一个十分敏感的法律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国的档案管理中更是突出。 一、电子档案与个人资料 电子档案是传统纸面档案的电子化与网络化产物,与纸质档案有相同的本质,都是文件存在的一种方式。但是,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也有明显的特点:首先,电子档案中信息与载体可以分离(信息数据化、载体虚拟化);其次,可复制性强,复制件和原件不易区分;第三,信息的稳定性较弱,比如说修改相对容易,并不留痕迹,信息容易丢失等。电子档案的这些特点使得电子档案中的个人资料容易处理,也容易遭受侵害。电子档案中记载的公民的基本特征和情况的资料,构成个人资料。所谓个人资料,也称个人数据(personal data)是指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住址、学历、职业、婚姻、家庭、健康、病历、特征等单独或与其他信息共同形成的,足以识别该个人的资料。这种资料以一定的媒介作为载体,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通常以网络、光纤、硬盘和其它硬件设施为载体,采用丰富的表达方式,如符号、声音、动画、电影、录像等等。 个人资料有如下特征: 1、个人资料的主体限于自然人,而不包括法人。自然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自然人是个人资料的信息源,个人资料负载了自然人的人格利益,个人资料应得到法律保护,这是当代保护自然人一般人格权的必然选择。民事主体的外延十分广泛,除自然人外,还包括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法人和其他非法人组织虽然拥有它们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资料,但这些资料并不构成本文所研究、讨论的个人资料。即纯粹关于法人及其它非法人组织的资料不是个人资料。当然在法人及其它非法人组织营业活动中收集的关于其客户、员工的资料中,有一部分或全部可能会构成个人资料。 2、个人资料是可以单独或与其他信息结合共同识别特定自然人的资料。在纸张、证件、文件、硬盘、网络服务器等媒体上储存的个人信息是很丰富的,它们涉及个人的方方面面,包括姓名、性别、爱好、兴趣、社会保险号码、身份证号码、个人习惯、肖像、漫画、奖励、职业、收入、学历、婚姻状况、病历等等。其中,有些能直接指向某人,有些则不能直接指向而必须与其它资料一起才能用于识别某人。能直接指向的,笔者称之为直接个人资料,如肖像、姓名、身份证号码、社会保险号码,即为此类。与其它信息结合才能指向的,称之为间接个人资料,如性别、爱好、兴趣、习惯、职业、收入、学历等等,无法仅通过它们之一就能判断出这是何人的资料。由此可见,间接个人资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个人资料,它只是一种可能意义上的个人资料。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直接或是间接个人资料,它们的要件在于足资识别某人。 3、个人资料并不必然为个人资料本人所知。如个人上网时被网络服务提供商非法收集的个人资料,医生掌握的绝症患者未知的个人现实疾病情况的资料,父母知道的而子女不知道的关于子女出生地、出生日期的资料等等。个人资料的这一重要特征,不论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 A、个人资料不仅指个人知道的资料,其还包括本人不知而足以识别自己的资料; B、个人资料保护法保护的不仅是本人知道的个人资料,而且也保护本人不知道的关于本人的资料,这就提供了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个人资料的保护。 4、个人资料是关于特定或得特定自然人属人或属事之资料。

有关大自然的资料范文2

【关键词】马克思人化自然观 全球化 生态环境

随着人类实践活动日渐走向全球化,自然的人化也呈现出了全球化的趋势。这种自然人化的全球化趋势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这一问题因其普遍性和严重性而显得尤为突出。如何解决资源日趋短缺、生态失衡日益严重等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最终要落到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问题上,而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我们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有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阐述

目前所有的全球化问题几乎都与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关。而马克思在阐述其人化自然观的过程中,也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全球化生态环境恶化现象的描述。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我们在卡尔斯巴德,(这里最近6个星期没有下雨)从各个方面听到的和亲身感受的是,热死人!此处还缺水;贴普尔河好像被谁吸干了。由于两岸树木伐尽,因而造成了一种美妙的情况;这条小河在多雨时期就泛滥,在干旱年头就干涸。”①马克思还曾表示:“自从大规模移民开始以来,土地就因为没有施肥而变得贫瘠了。”②大规模移民导致了土地的贫瘠,而大规模移民是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全球化导致了土地的贫瘠。恩格斯也论述了全球化的生态恶化现象:“地力耗损如在美国;森林消失如在英国和法国,目前在德国也是如此;气候改变、江河淤浅在俄国大概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厉害”③。这些论述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关注资本主义社会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并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纳入了他们的研究视野。

对全球化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全球化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而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矛盾则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在马克思看来,人类改造自然的生产能力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但是,如果现有的社会关系不能与这种提高了的生产力相适应的话,就会带来灾难。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阐述过这一观点,指出发达的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社会只能带来灾难,它会成为破坏自然界的力量。马克思举出了机器和货币作为破坏生产与自然界的两个例子。当然,马克思指出这些矛盾和对抗不是从机器本身产生的,而是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产生的!正因为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对自然界的破坏,所以他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并且认为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

对全球化生态环境问题造成后果的阐述。马克思认为,全球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并进一步导致了人与人关系的恶化。在阐述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时候,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既提高了生产力,又促进了全球市场的形成。然而,这种大生产也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导致了两极分化。他在《资本论》中写道:“因为机器本身是人对自然力的胜利,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人受自然力的奴役,因为机器本身增加生产者的财富,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生产者变成需要救济的贫民,如此等等”④。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机器大工业生产使人控制自然的能力增大了,形成了全球化的大规模生产,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是以不合理的自然观为指导的,这种自然观将自然看作是与人无关的、被人类掠夺的对象。在这种自然观引导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实践导致了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并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关系又通过人与人的关系的恶化体现出来。总之,马克思认为,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导致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的恶化。

生态环境问题解决途径

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前提。马克思充分合理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我们解决当代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通过发挥人的主体性来克服资源短缺问题。马克思指出因为每种事物都具有多种属性,从而有各种不同的用途,所以同一产品能够成为很不相同的劳动过程的原料。例如,谷物是磨面者、制淀粉者、酿酒者和畜牧业者等等的原料,作为种子,它又是自身生产的原料。……在同一劳动过程中,同一产品可以既充当劳动资料,又充当原料。例如,在牲畜饲养业中,牲畜既是被加工的原料,又是制造肥料的手段。一种已经完成可供消费的产品,能重新成为另一种产品的原料,例如葡萄能成为葡萄酒的原料。马克思认为,由于自然事物具有多种属性,所以同一自然物体能够成为多种不同的原料,我们在生产中应该发挥人的主体性,充分利用各种原料。同时,马克思还提到:化学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从而随着资本的增长扩大投资领域。同时它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需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也就是说,人类利用化学的进步可以增加物质的数量和用途,从而使原料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利用。而这又需要人们运用聪明才智,发挥主动创造性。马克思的这些思想为我们解决当代的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

通过应用自然科学来减少污染。马克思指出化学工业提供了废物利用的最显著的例子。它不仅发现新的方法来利用本工业的废料,而且还利用其他工业的废料,例如,把以前几乎毫无用处的煤焦油,变成苯胺染料,茜红染料(茜素),近来甚至把它变成药品。化学工业中生产出的废料如果不加处理就扔到自然环境中的话,就会造成污染。如果运用科学方法,将废料变成原料,这样不但可以减轻环境污染,还可以节约资源。马克思说:“于是,就要探索整个自然界,以便发现物的新的有用属性;……采用新的方式(人工的)加工自然物,以便赋予它们以新的使用价值;要从一切方面去探索地球,以便发现新的有用物体和原有物体的新的使用属性,如原有物体作为原料等等的新的属性;因此,要把自然科学发展到它的顶点”。⑤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人类应该充分发展自然科学,应用科学来探索自然界,并通过科学来发现自然界各种物体的新的使用属性,在充分利用物体的各种属性的基础上减少环境污染。马克思的这些思想是通过观察当时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而得出来的。他既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又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大致思路。

通过变革社会制度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马克思认为,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在马克思看来,既然当代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人类不合理的实践所造成的,那么,它就可以通过调节人类的实践活动而得到相应的改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永远处于主导地位,因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掌握着主动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继续恶化下去还是逐渐协调起来,这主要取决于人类的努力。当然,这种努力还应该建立在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因此,马克思认为,要彻底地解决当代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唯一的出路就在于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且,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具有必然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完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之后,只有在“一般的、共同的、社会的生产条件”下,才能解决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从而彻底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结语

全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也给当前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而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对其相关问题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他既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又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和思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这些思想为解决当代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指导。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51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65页。

有关大自然的资料范文3

摘 要:壮大县域经济,重在突出个性,形成特色。从地域自然资源特色与县域经济特征和发展方向的关系,整合狭义、广义资源特色,发挥综合优势等方面论述了地情文献的开发和利用是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基础。并围绕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就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料,提出了强化地情文献工作服务特色经济的意识,按照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要求加强地情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研究和加工的几点具体建议。

县域特色经济是指以县的行政区划为单位,以县域经济资源特色为基础而逐步发育壮大起来的,具有与别的县域经济不同特点的经济发展类型。县级是我国功能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自古以来就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层次。县域经济的农业资源特色十分突出,而作为反映与揭示各类地情内容文献资料集合的地情资料与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地情资料的开发利用是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要途径。

一、 地情资料的开发利用是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基础性工作

地情资料属地方文献信息类型,它主要包括志书、年鉴等,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从纵的方面看,从古到今,上下几千年,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连续性特点;从横的方面看,既包括反映地域内的地理、气候、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自然状况的内容,又包括反映地域内的人口、民族、行政区划、政策体制、生产力水平、社会文化等社会状况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地情资料的内容及其特点不仅是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依据,而且是进一步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要现实基础。

1、立足县域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我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县域范围,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不同的县域,它们的土壤、气候千差万别,即使在一个县内,各乡镇的自然条件还会有所差别,在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时,千万别搞"一刀切"、"一窝蜂",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县的自然资源条件,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菜则菜,发挥当地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揭示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怀化市就是根据各县区的自然资源特点确定了南林、北果、中药材的县域农业特色发展方向,现已初见成效。为了找准县域经济的特色,毫无疑问要先找到县域资源的比较优势。地情资料中的志书就详细地记载着诸如县域位置、气候、温差、降水量、日照、无霜期、地势、地貌、土壤等。实践证明,一县域的自然资源特色与该县的经济发展特征和方向具有相对一致性。县域内人们从事经济活动依据自然资源特点确定自身所处的经济区,并依据经济区划特点确定县域经济特色,这是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来不得半点含糊。过去我们曾违反经济区划原则,盲目搞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种地,结果得不偿失,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后来不得不退田还湖,退耕还林,还自然资源以本来面目。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充分利用地情资料,认清和落实经济区划,是我们科学安排经济生产,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基础。

2、整合县域综合资源,发挥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地情资料记载的文献信息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与经济发展有直接联系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同时还包括间接影响特色经济发展的社会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应以现实的自然资源为根本,整合社会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做大做强特色经济,赋予县域特色经济更丰富的内涵。地情资料中关于历史人物、民族习俗、科技文化发展水平对于特色经济的品牌创立、市场开发、民族特色的表现等都有着如虎添翼的作用。也就是说,影响特色经济发展的资源特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县域特色经济是地情资料中包含的狭义资源特色和广义资源特色相对一致的经济表现。各县在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时必须要认真考虑这个一致性,即依据自身的全部资源特色判断县域特色经济区是文化经济产业区、民族经济、科技经济产业区,还是文化旅游产业区、民风民俗旅游区、科技农业旅游区等。这个同样来不得半点疏忽。过去我们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曾存在着不顾广义特色资源优势,片面地依据狭义的经济资源特色发展特色经济的现象,使县域特色经济缺乏应有的文化、民族、科技等内涵,结果是特色经济不够"特",也"特"不起来。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充分利用地情资料,在认清县域经济现实经济资源特色的同时,还要认清县域经济历史的社会文化资源特色,把二者很好地整合起来,以丰富县域特色经济的内涵,让特色更"特"。

二、大力开发和利用地情资料,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服务

如上所述,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对于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是地方党校文献信息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地方党校文献信息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一方面为党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增强教学科研的现实针对性;另一方面为当地党委、政府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服务。但是,目前有些地方党校对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认识不足,这项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起来;有些地方党校虽然也在收集、整理地方文献信息资料,但仅仅是为收集而收集,整理而整理,忽视了对地方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鉴于此,在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工作中,必须注意研究和解决几个问题。

1、从服务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高度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 地方党校对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不能只注重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以及与党的方针政策有关的文献资料的采购、收集和管理,也要重视地情文献的采购、收集和管理。要充分认识地方文献信息资料在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用大资源、大产业、大开发、大服务的观念搞好资政服务。在充分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料的同时,不断发掘新的地方文献资料,研究和整理出地方文献信息中有关经济资源记载的特别内容,为发展特色经济服务,这是由地方党校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有关大自然的资料范文4

论文资料的收集是论文写作的基础工作,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详尽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选集》第3卷第801页)著名历史学家陈垣主张“竭泽而渔”,即搞一个研究课题,应把这个课题的有关资料全部搞到手,要“一网打尽”。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有关参考书就看了700多种。姚雪垠写《李自成》,从有关史书中摘抄了10000多张资料卡片。这些事例和看法,充分说明资料是论文写作的基础。如果论文选题好,作者水平高,若没有资料仍是很难写出论文的或写不好的。论文作者的新见解,也是建立在大量丰富的资料基础上。资料是我们先辈或他人的研究成果,是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论文资料从何而来呢?一是从图书、期刊、档案资料中去搜集;二是从国内外已有的数据库、信息网络上去搜集,如因特网等;三是从社会和专业实践中去搜集,搜集有关数据、实例、典型经验等;四是通过科学实验搜集,搜集实验的数据、方法、步骤、结果等;五是从有关专业与学术会议上去搜集,搜集最新观点、最新材料、最新研究成果等。怎样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收集与占有资料呢?一是围绕主题全面收集。论文题目确定之后,就应根据题目的范围收集资料,对范围内的资料应尽量进行收集。为了掌握这一问题的来龙去脉,应对这一问题的历史、现状、去向的资料进行系统收集。二是按资料的主次分层收集。为了不漏掉重要资料,应根据主题把资料分为主要的、次要的。主要的就是核心层资料,应全面系统地进行重点收集;次要的就是非核心层资料,或称资料,要尽量收集。三是按资料品种收集。不仅搜集图书、期刊,还要搜集缩微资料、视听资料、网上资料、电子出版物。四是按论文内容收集。不仅收集观点,还要收集数据、典型事例、图像、图表。五是按第一手、第二手资料收集。要注意第一手资料。论文资料收集的一般方法:一是通过书目、索引、文摘查找有关资料;二是通过与信息网连接的计算机,查找国内外有关数据库、信息网络上的资料,这些资料一般比较新,速度最快;三是复印、照像、剪贴书刊中有关资料;四是通过阅读直接摘录书刊中有用资料;五是通过有关会议直接记录有关资料,如座谈会、调查会、研讨会等。收集资料与分析研究资料两者不可截然分开。一般来说,收集资料在先,分析研究资料在后。然而,收集之中必有分析研究,分析研究之后要继续收集和补充资料。收集资料,对一些长期从事研究工作的人来说,主要是靠平时收集积累,不是临时集中去搞。他们一般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随时把有关资料积累下来,并按问题分类、整理,当资料积累到一定时,思索也比较成熟,就可动手写论文了,此时只是作些资料补充。一般学者或研究者都有个人的小资料库。

二、论文资料的阅读研究与选择

当资料收集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要转入阅读、分析研究、选择资料。因为前一段所收集到的资料,还是比较原始的、粗放型的,如果要变为有用的资料,还需要通过大脑的思索与加工。阅读、分析研究、选择资料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不可分割。阅读的过程就包含有分析研究、思考联想、资料取舍。论文写作属于专题性阅读,主要阅读与专题有关的资料,最突出的特点是选择性。它的目的性非常明确,而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我们所接触的资料中,可能只取其中很少一部分。因此要求我们在阅读中能够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选出论文需要的材料。有时一本厚厚的书,可能与论文有关的资料不多。由于阅读目的明确,因此每当阅读启动时,大脑就会自然地思考、分析研究、筛选资料,记下那些必要的信息与资料。阅读是论文写作思考问题的起点。阅读是通过视线的扫描,获取相关信息,并且与人的大脑中所储存的固有的思想材料相结合,引起思维活动的过程。专题阅读要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除了精力集中,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外,一般还应具有以下能力:提要和归纳原作者思想的能力;从总体把握原作内在联系的能力;对原作的思想内容作出判断、评价的能力;有快速选择、获取原作中论文所需资料的能力;有善于联想、比较、鉴别的能力。专题阅读的基本目的是选取资料,因此在阅读中应注意以下问题:注意所取资料的科学性、真实性。及时地归纳、整理,选出有用材料,舍弃不用材料,把有用而又分散、重复交叉的材料,通过分析、归纳、合并、提炼等方式形成一些比较系统的认识。随时随地注意阅读和思考过程中大脑爆发出来的思想火花,要抓住新思想、新见解不放,及时地记录备忘。要加强资料搜集的目的性,不浪费时间,不走弯路,不搜集一大堆无用资料。要注意例外情况,有时我们刻意寻找的资料寻而不见,无意中读到的资料有时反倒证明是极其重要的。注意阅读重点的转移。阅读开始时,一般注重作者的观点,等我们的论文思路轮廊初现时,注意力就会转向符合自己看法的有力论据。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初读时遇到的资料没有及时记录,事后觉得有用,但印象已经模糊,再去查时十分费力,浪费不少时间,因此阅读时勤动手非常重要。注意占有可比性资料。资料越多,参照系数越大,对比度就越精确。资料太少,很难比较,得出的结论也势必粗疏难信。“论点来自资料”,准确地说,“论点来自资料的收集、积累、选择”。专题性阅读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多种文献相互参照的综合性阅读。由于论文写作并不一定要通读整本整本的著作。但往往需要把不同著作中相关的部分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和判断。专题性阅读的基本方法:主要有重点阅读和跳读两种。重点阅读就是对一些基本资料必须重点地系统地阅读,有的要多遍阅读。跳读就是对非核心层资料,“选其所需,摘其所要”,撇去不需要的内容,而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阅读所需要的部分。由于专题性阅读是一种有明确阅读范围和实用目的的阅读方式,在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越过与论文无关的内容而重点地翻阅那些与专题有关的部分。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必须全神贯注,紧张地捕捉一切对论文写作有用的资料。

有关大自然的资料范文5

不动产登记资料是指不动产登记机构在办理登记过程中累积形成的书面资料以及电子信息。《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第九十四条规定,“不动产登记资料包括:(一)不动产登记簿等不动产登记结果;(二)不动产登记原始资料,包括不动产登记申请书、申请人身份材料、不动产权属来源、登记原因、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等材料以及不动产登记机构审核材料”。由此可见,不动产登记资料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不动产登记簿等登记结果;二是不动产登记原始资料。

二、不动产登记资料利用制度比较

《物权法》第十八条规定,“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查询、复制登记资料,登记机构应当提供”。依此规定,《物权法》赋予不动产登记资料有权查询的民事主体为权利人、利害关系人。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查询、复制不动产登记资料,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提供。有关国家机关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查询、复制与调查处理事项有关的不动产登记资料”。《条例》重申了《物权法》关于有权查询的民事主体,同时增加了有关国家机关。

《实施细则》进一步贯彻《物权法》和《条例》的规定,将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主体及查询范围作出明确规定:一是权利人可以查询、复制其全部的不动产登记资料;二是因不动产交易、继承、诉讼等涉及的利害关系人可以查询、复制不动产自然状况、权利人及其不动产查封、抵押、预告登记、异议登记等状况;三是法院、检察院、国家安全机关、监察机关可以依法查询、复制与调查和处理事项有关的不动产登记资料。

《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操作规范》)对查询主体作出了与《实施细则》一致性规定。强调查询不动产登记资料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不动产登记机构说明查询目的,不得将查询获得的不动产登记资料用于其他目的;未经权利人同意,不得泄漏查询获得的不动产登记资料。

《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第6.1.4条规定,“登记资料不得仅以权利人姓名或名称为条件进行查询”。第6.2.1条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身份证明、房屋坐落,可查询登记簿中房地产的自然状况及查封、抵押等权利限制状况”“所有权人提供身份证明、房屋坐落或房屋所有权证(房地产权证),可查询、复制其房地产的登记簿中信息”“其他权利人提供身份证明、房屋坐落或房屋他项权证(房地产他项权证或登记证明),可查询、复制登记簿中相关信息”“利害关系人提供身份证明、与查询房地产有利害关系的证明、房屋坐落,可查询、复制登记簿中相关信息”。第6.2.2条还规定了房屋所有权人、预告登记权利人、抵押权人、房屋继承人(受遗赠人)、公证机构、仲裁机构等主体查询、复制其他登记资料的权限范围。

《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办法》第二条规定,“对于土地登记结果即土地登记卡和宗地图,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公开查询”。《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房屋权属登记机关对房屋权利的记载信息,单位和个人可以公开查询”。

对比以上法律规章,可以得出《物权法》对登记资料的查询、复制主体仅作了原则性安排,即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出台的《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办法》《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和《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对房地产登记簿记载有关信息查询利用持公开查询观点,即任何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身份证明、房屋坐落,可查询登记簿中房地产的自然状况及查封、抵押等权利限制状况。而《条例》对登记资料查询主体作出了明确规定,排除了任何人公开查询的情况。此外,《条例》没有像《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那样作出“以人查房”的禁止性规定,为个人家庭住房信息查询及有关国家机关查询提供了法律依据。

从法律位阶分析看,效力最高的是《物权法》,其次是国务院颁布的《条例》,再次是国土资源部《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办法》《实施细则》《操作规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和《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2015年3月1日起施行的《条例》属于国务院法规,效力高于其他部门规章,且颁布时间迟于其他规章。因此,从法律依据来讲,不动产登记资料的查询应当以《条例》《实施细则》和《操作规范》为准。

三、不动产登记资料利用实践与对策

我国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利用一直是采用依法、分类原则。不动产登记资料依法公开查询,不是不加区分和限制地向所有申请主体进行全部公开,而是“有限公开”,依法对不同查询主体进行不同范围的公开,按不同申请主体的权限提供不同的查询和复制服务。《实施细则》第九十四条规定,权利人可以查询、复制的是与其不动产相关的所有登记资料,查询、复制范围是最大的,不仅包括不动产登记簿,也包括原始资料。《实施细则》第九十七条规定,“因不动产交易、继承、诉讼等涉及的利害关系人可以查询、复制不动产自然状况、权利人及其不动产查封、抵押、预告登记、异议登记等状况”。可见,利害关系人不可以像权利人那样任意查询、复制所有登记资料,只可以查询、复制不动产自然状况、权利人及其不动产查封、抵押、预告登记、异议登记等。

那么,工作实践中应如何贯彻落实《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既防止不动产登记信息泄漏,保护权利人隐私,又方便群众办事,做好服务工作呢?

1.完善不动产登记系统,整合提升登记数据质量

不动产登记数据质量,直接影响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当前不动产统一登记刚刚起步,各地都需要将原房屋、土地等登记信息移迁整合到不动产登记业务系统过去房屋、土地登记数据还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遗留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直接影响不动产登记资料的查询利用。因此,要提升不动产登记系统功能,首先要从整合、提高登记数据质量入手。

2.重视不动产登记簿建设,突出登记簿信息利用

《物权法》第十六条规定,“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不动产登记资料的对外利用主要是不动产登记簿记载信息的对外查询利用。不动产统一登记以来,多数登记系统开发商主要精力都放在业务类型、业务流程、登记、发证等环节的开发上,没有将不动产登记簿建设提高到重要位置,甚至在登记核准时间、缮证环节可回退或修改等问题上出现差错(以笔者所在城市为例),这些差错会造成不动产登记簿记载错误,给对外查询利用、司法查封等工作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不动产登记机构一定要重视不动产登记簿建设,突出登记簿信息利用。

3.加强信息互通共享,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土资源、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审计、统计等部门应当加强不动产登记有关信息互通共享”。目的是能够更好地确保登记的真实与准确,有利于加强政府的行政管理,实现政府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比如,通过信息共享,民政部门可实时核查低保困难家庭不动产登记信息,免去“老弱病残”保障对象往返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出具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证明,既提升社会保障部门公信力,也有利于减轻登记机构查询压力。

4.推行网络自助服务,提高查询服务效率

不动产登记信息的查询利用是物权公示的方式,利用率非常高,而且登记资料查询利用全部免费。因此,在确保信息安全、相关技术符合规范的条件下,推行网络自助查询服务,将会大大提高服务效率,减轻窗口查询压力。比如开通网络核查不动产权属证书(明)真伪、查询不动产自然状况及限制情况等,到服务大厅自助出具不动产登记证明、出具无房证明等。

5.推行委托查询,依法规范查询行为

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实行差别化贷款及税收政策,均要求住房贷款申请人或纳税申请人提供家庭住房证明,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包括查询申请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根据《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利害关系人不应包括登记权利人的近亲属”。因此,夫妻双方不可以查询对方名下不动产登记信息。此时,登记机构若一味要求夫妻双方同时到场查询,容易引发矛盾,影响窗口服务效率和质量。笔者认为,类似查询可用委托查询,因为《条例》规定委托不需要公证,登记机构只需关注查询程序是否合规即可。

6.严格登记信息管理,强化信息保密责任

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制度不仅要保证登记资料依法公开,而且不能造成不动登记资料、登记信息的泄露。要从制度上杜绝一些人滥用不动产登记资料、登记信息从事不正当活动,损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因此,不动产登记机构要尽快建立符合安全保密标准的不动产登记资料存放场所。加强人员的教育管理,可通过签订保密责任书的形式,强化保密责任意识。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查询制度,不随意查询,不扩大查询范围。违反国家规定泄露不动产登记信息的,要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关大自然的资料范文6

关键词:天然气;物资管理;工作流程;对策

天然气公司的物资管理工作涉及到诸多管理流程和管理内容,是保证公司安全生产运营的重要基础,为提升自身的综合管理水平,很多公司也将如何优化物资管理工作流程,作为公司运营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进行讨论,传统的物资管理工作存在诸多弊端影响其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对其工作流程进行合理优化,对于促进公司综合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一、天然气物资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天然气公司的物资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原材料的采购、储存以及生产供应等环节,为保证优化对策提出的有效性,需要对其工作流程的涉及环节进行针对性分析,其管理工作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原材料采购环节的物资管理工作现状

天然气公司保障日常生产经营的原材料相对较多,其体制系统也较为庞大,总公司下设诸多分公司,保证不同地区的天然气生产和社会供应,很多公司都会采用分公司独立采购的方式,这种采购方式失去了集合式采购能够享受到的价格优惠,也减少了原材料的可选择空间,原材料的质量性价比远低于总公司集中采购模式,分散式的采购方式还有可能造成重复性采购行为,未能合理利用便会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同时也是对公司人力资源的不必要消耗。

(二)原材料储存环节的物资管理工作现状

由于公司采用分散式采购方式,因而原材料的储存也会采用分散式储存方式,原材料的储存工作是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分公司需要设立独立的储存仓库,其库容量需要满足自身的工作需求,还需要对库存配备专业管理人员,保证原材料的储存安全和生产供应,这些物力、人力的投入,势必会增加每个独立分公司的生产运营成本,有些分公司的仓库建设标准不能够满足高危行业的工作要求,给公司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三)原材料的供应流程管理现状

天然气公司没有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特点,制订严谨的原材料供应管理制度,原材料的安全运输和供应是保证公司生产经营的关键因素,很多分公司都有由于原材料没有按时到位,而制约自身正常生产秩序的现象出现,涉及到各项生产任务、工程建设的原材料供应,都应当有完善的供应管理规章制度作为工作开展的基础。[1]

二、优化天然气物资管理工作流程的有效对策

(一)合理优化物资采购环节

分散式的原材料采购方式无疑会增加公司的采购成本,而对于天然气的生产运营工作来说,其应用的原材料类型以及产品都基本一致,因而天然气总公司可以结合实际的管理情况,采用集中采购的物资采购模式,集中采购能够根据各分公司的应用需求进行物资的合理调配,避免采购环节出现的重复性采购行为,同时应用集中式采购模式还能够有效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投入,集中采购统一规格的原材料,能够实现原材料管理的可追溯性,便于公司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开展,提升公司的安全生产保障。同时公司还能够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原材料采购,这种方式能够为公司提供更多的可选择空间,提升物资的性价比,也能够减少公司为进行物资采购而产生的重复性人力资源投入,实现对采购环节的合理成本控制,为公司拓展更大的经营利润空间。对于一些较为先进的专业设备而言,还能够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资质较好的企业进行合作,也能够使设备的售后服务提供有效保证,进而为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奠定基础。

(二)优化物资储存环节

物资的储存是物资管理的关键环节,既要保证物资的储存环境能够保证物资的质量和安全,还需要对物资的库存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以避免出现物资限制、过度采购、物资匮乏等现象的发生,给仓库管理人员带来巨大的管理难度,因而公司可以采用集中式的库管模式,进行对物资的合理调控和调配,分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应用需求,进行物资的报批,通过报批程序控制物资输出,对于库存每天的变化情况,总公司可以应用现代管理软件辅助进行仓库管理,管理程序会根据物资的采购情况以及物资的输出情况进行自动控制调整,并且能够应用数据分析和整理,计算公司整体的物资变更需求数量,设定库存保障控制线,当某项物资的库存量低于控制线时,能够及时提升管理人员需要进行物资续购,这种集中式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分公司进行物资管理的仓库建设和管理成本投入,同时能够有效提升物资储存环节的管理效率,保障各分公司都能够满足实际经营需求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总公司的成本投入,提升公司利润空间。[2]

(三)优化物资供应环节

物资供应环节既要保证物资的质量不受到影响,同时还需要保证供应工作效率,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供应管理规章制度,针对不同品类的供应车辆类型安排、人员配备等问题进行,公司与物资供应企业需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供应企业为保证自身的信誉,会对物资供应进行合理优化,而针对于总公司向分公司的物资供应,则需要应用物资管理制度作为工作开展基础,使相关管理工作能够做到有据可依。

三、结语

天然气公司的物资管理工作是其日常生产运营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进行合理的工作流程优化,能够降低公司的成本投入,扩大公司的盈利空间,同时能够有效保证物资的储存以及运输质量,提升公司综合管理工作水平,公司需要通过采购、储存以及物资供应等环节的优化,进而实现工作流程的优化,保障天然气的安全生产和输送,进而促进公司综合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吴德胜,金娜,周丽伟,等.优化天然气物资管理工作流程的对策分析[J].化工管理,2015,(5):234-234.

有关大自然的资料范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环境保护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046-0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环境伦理思想、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等都有所论述。

一、马克思的环境伦理思想

尽管马克思没有明确使用环境伦理的概念,也没有专门的论述环境伦理问题的著作,但这并未妨碍他阐发与当代环境伦理相贯通的主张。

其一是人的自然的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相统一的环境伦理理念。马克思的环境伦理理念的提出,是基于人与自然万物形成共生、共荣的存在共同体的判断。马克思认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的生成过程,也应是人的自然的本质的显现过程,即彰显人作为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物的功用,维护促进自然万物按照生态法则实现自身利益的满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将人在劳动生产中利用自然的过程看作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即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能量的双向流通过程,人与自然协同进化发展的过程,人的福利与万物福利的共生过程,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取向。

其二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相统一的环境伦理原则。马克思认为,自然界的人道主义的实现,以人的自然主义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人不对自然讲物道,自然也无以实现它的人道;人类关爱自然,也会为自然所关爱,人护育自然,也会为自然所恩养,被善待的自然界将真正成为人类的家园,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守护者。马克思将自然界的这种为人的品格,称为自然界的人道主义。因此,从终极的意义上看,人的福利与自然界的福利、人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是相互贯通的,自然界的人道主义的实现,意味人的自然主义的贯彻,人的自然主义的实现,也就意味着自然界的人道主义的实现。因此,在马克思的视域里,人与自然能够实现平等、协同发展。马克思将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即自然界的属人本质与人的自然本质的统一,人与自然协同发展归为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实现,这就是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及其结合的视角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同人的道德品格的构造联系起来考察。这样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人了伦理学的领域。从而拓展了传统伦理学的论域,而这也正是当今环境伦理学的基本取向。在此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是环境伦理学领域的先行者。

其三是人利用自然应依循的环境伦理规范。马克思肯定人对自然利用的必要性,但又明确提出,必须对人利用自然的行为活动予以规范,即构建人利用自然的自律。首先是依从物道。马克思主张人对自然的利用中,必须贯彻物的尺度,顺应自然生态法则及自然规律,即依从物道利用自然。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人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和美的规律来对待自然,规范自身的生产活动,这是人超越自身功利和物欲的崇高境界,显现着高尚的关爱万物的伦理情怀。马克思指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这就是说,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安排都必须以依循而不违背自然规律为前提,社会经济发展不能以损害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进化为代价,社会政策和规制的实施不应危及自然环境。其实是循环生产。马克思指出:“人在生产中只能像自然界本身那样发挥作用。”自然界依固有的生态法则来实现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自然界自身的生产以自然物之间相互交换物质和能量而实现自我调节,循环再生、共生进化。再次是节制消费。马克思指出,在近代工业社会里,自然界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是服从于人的需要,成为人的生产和生活的消费对象。受这种观念的支配,自然界变成了属人的纯粹的价值客体,自然力成了一种“无偿的生产力”。因而,资本所有者对自然资源滥采滥用,并推动人的无节制的消费。这种滥用和无节制的消费表现在对自然的野蛮征服掠夺。而自然资源的严重损耗,不仅对自然生态系统本身造成损害,而且也会危及整个社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人类应善待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确立基于环境伦理的合理消费观。

二、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

马克思在他的一些著作尤其是《资本论》中,在论述工业发展的污染、废料利用及“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等问题时,就曾对循环经济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理论阐述。马克思当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循环经济”这一概念,但其经济思想里却包涵了丰富的循环经济理念。

其一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废料利用的经济动力问题。他说:“原料的日益昂贵,自然成为废物利用的刺激。”又指出:“化学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从而随着资本的增长扩大投资领域。同时,它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需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

其二是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讨论“生产排泄物的利用”问题时就明确指出:“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他还多次强调:“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废料的减少,部分地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机器的质量。”马克思列举了工业废料利用的情况,指出当时麻纺织业和丝织业都对废料进行了利用,而利用工业废料最显著的是发展了的化学工业,把以前几乎毫无用处的煤焦油转化为苯胺染料和药品。他在论述“由于发明而产生的节约”时援引了一个例子:“从路易十四时代以来,法国的磨谷技术大大改善了,同旧磨相比,新磨几乎能从同量的谷物中多提供一半的面包。”在这里,马克思实际上已经涉及到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沿问题。发展规模经济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柱。关于人类对生产排泄物的利用条件问题,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作过精辟的论述,多次强调劳动条件大规模使用的重要性。他说:“总的说来,这种再利用的条件是:这种排泄物必须是大量的,而这只有在大规模的劳动条件下才有可能。”“这种废料,只有作为共同生产的废料,因而只有作为大规模生产的废料。才对生产过程有这样重要的意义,才仍然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其重要启示是,循环利用资源必须在废弃物排放量具有规模化的可能时,才有循环利用的经济价值,才能实现成本最小化。

实施清洁生产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马克思早在1867年发表的《资本论》第1卷中,就大量揭露了资本主义工厂中不清洁生产的严重性。他写道:“在这里我们只提一下进行工厂劳动的物质条件:人为的高温,充满原料碎屑的空气,震耳欲聋的喧嚣等等,都同样地损害着人的一切感官,更不用说在密集的机器中间所冒的生命危险了。这些机器像

四季更迭那样规则地自己的工业伤亡公报。……傅立叶称工厂为‘温和的监狱’难道不对吗?”他还指出由于劳动条件的恶劣和生产所制造的污染,英国工厂里平均每周有15人死于肺结核等疾病。在这里,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清洁生产”这个概念,但却敏锐意识到了工厂的“灰色生产”对工人健康和生命的危害,意识到了清洁生产的重要性。

三、马克思可持续发展经济思想

其一是马克思关于自然资源的作用与可持续发展。马克思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思想首先体现在他对自然资源作用的系统阐述上。马克思《资本论》正是从自然物质具有使用价值或效用的角度阐述了自然资源的作用。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河流、湖泊、海洋、土壤等等都具有某种使用价值。在社会生产中“形成产品的原始要素,从而也就是形成资本物质成分的要素,即人和自然,是同时起作用的。”因此,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的社会劳动生产与自然界的自然资源是同样起作用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过程中自然资源的效用存在和发挥与人的劳动生产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自然资源的效用和社会劳动生产力的结合体。社会生产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从马克思关于自然资源作用的系统阐述不难发现,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乃至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极其重要。如果自然生态及其结构受到社会生产的削弱或破坏,就会出现社会生产的萎缩。如果人类强行、盲目、无节制地对自然界索取,就会导致经济发展的自然基础遭受更大破坏。如果自然资源对人类的使用价值丧失殆尽,再生产的自然基础就将被葬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就消失了。因此,马克思提出要“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要使自然资源的作用得到保持。

马克思对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论述以及恩格斯关于人类对自然界特别是资本主义对自然界的破坏及其后果的阐述,充分证明了合理地保护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乃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其二是马克思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与可持续发展。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还体现在他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的论述上。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首先从劳动人手,阐述了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的关系。按照马克思理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是指人通过自己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从自然界有所获取,使自然界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必须的物质资料。同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也是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是人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使他身上的自然力包括体力和脑力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使自然物质变换为能满足人类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使用价值是经过形式变化而适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质,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产生的结果。也就是说,劳动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还在自然物中实现人类自己的目的。使人的潜力得到发挥,人自身得到发展。马克思的分析表明:人类不能失去自然,失去自然,劳动将失去目的,使用价值将失去源泉,人类也失去控制。

马克思的以上论述为我国实现“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目标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有关大自然的资料范文8

一、课前收集品德课程资料有效性缺失的表现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编排以一个个“范例”“话题”呈现,几张图片和几句文字说明只起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具有极大的弹性空间。因此,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资料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必须依靠这一方式围绕“话题”丰富认识,运用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把书本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而今,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资料已经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上经常出现的教学环节。这给品德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切实的提高,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与主题不符

【案例1】执教《圆明园在哭泣》一课时,老师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林则徐的资料,以及抵御西方外来侵略,虎门销烟的事。课上:

师:课前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林则徐的资料,谁来交流一下收集的资料。

生1: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学生拿着一张满满当当的纸读起来)

生2:老师,我跟他收集的资料一样的。

师:那林则徐此生有哪些事迹?你又收集到哪些信息呢?

生3:林则徐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12月)受命赴广东禁烟。在虎门当众销毁没收的鸦片烟237万斤,取得禁烟运动的胜利,名震中外……(该同学读了长长的一大段,其他同学听得云里雾里)

上课前,教师布置了资料收集作业。课堂内,学生拿出了所谓的整大张资料,似乎完成了课外收集资料的作业。但大部分学生不清楚自己找了什么内容的资料,更不清楚和教材有多大的关联。虽然有课前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自己的方式去了解学习,但收集到的资料与主题关系不大,效果并不明显。

2.寻找途径单一

【案例2】在上《品德与社会》五年级《日新月异的交通》一课时,布置学生课外寻找身边的交通工具。课上:

师:我们现在的交通工具主要有哪些?最早的火车和飞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发明者是谁?你是通过哪些途径收集和了解到的?

生1:当然是电脑啦!(几乎所有学生一致赞同)

师:电脑还真是好助手啊,那还有其他途径吗?

生2:书也可以嘛。

师:说得对,那你是从哪些书里查阅到的呢?

生2:嗯……(学生没有具体查阅过书籍,支支吾吾说不清楚从哪些书可以收集到本课的资料)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家庭,网络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利用与青睐。一说要收集信息,网络就成了学生的首选。尽管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只需动手输入关键词,大段的资料便图文并茂地呈现在眼前,殊不知,网络搜索也存在着“信息饱和”现象。对于整理、分析信息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阅读、辨析这些信息所耗费的大量时间及精力,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网络搜索所带来的便利性,而且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也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局限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成果形式单调

【案例3】这是学校组织教研的一节试教课《炎黄子孙》。老师先通过导入课题了解炎黄子孙的传说这一环节。课堂中老师问道:“炎传说中指的是我国古代的炎帝,黄指的是黄帝。关于他们的传说故事有很多呢!你知道吗?”学生纷纷举起小手,因为准备过了,所以显得特别“自信”,小手如林。老师赶紧请学生来回答。“我收集到的是炎帝的故事。相传炎帝…… ”学生拿着从网上下载的密密麻麻一页文字资料,照本宣科地读起来,疙疙瘩瘩的,显然对资料不是很熟悉。再请一位,还是被资料中的一些难读字或一些拗口的句子给难住了。几个学生读得磕磕巴巴,听讲同学个个无精打采。四十分钟,想要交流的同学很多,但很多同学来不及交流。最后老师请一位相对比较优秀的孩子来汇报,“我收集到的是黄帝的故事。传说他……”总算比较流利了,可孩子的有些汇报根本与本课内容无关。学生的听课效果明显不高,课堂也变得沉闷起来,时间就在沉寂中过去了。

原本这节课内容有趣、生动,学生乐意去学。但学生资料收集的时候,选择了最方便的电脑搜索,打印出一张张资料,应付交差。因此造成了收集资料成果形式单一,不够丰富。人手一张资料,收集成果只有文字,让课程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也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出现以上种种现象,归根结底,原因在于我们没有领会贯彻课标要求,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未给予重视和关注。不管在收集资料途径,整理资料方法上,还是在资料汇报组织上,都未能扮演好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为收集材料而收集的形式主义。

二、提高学生课程资料收集有效性的策略

1.按图索骥,明确要求

为了便于引导学生有效收集相关的课程资料,根据品德课程内容的不同,其课程资料的收集方法和途径也有所不同。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归纳整合了以下的收集方法、途径及具体要求。

平时教学,只要依据内容类别,学生可以自己明确收集途径和方法,达到相关的资料要求。教师也避免了每一节课上重复要求学生可以收集哪些资料,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收集等。根据教学内容、要求不同,教师和学生也可以适时调整资料收集的要求。

2.依据难度,形式灵活

(1)教师示范收集。历史题材的品德课初看涉及的范围较广、内容较杂,但主题比较明确,所以我们围绕主题并提炼出典型事例或缩小范围,就会有助于学生收集与裁剪资料。

【案例4】执教《悲愤的吼声》,教师可以事先“下水”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因为理清资料的重点,心中的底气就足了。教师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收集细菌战、南京大屠杀、奴化教育等与文本相关的资料,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请同学们自学课文15~16页,结合自己收集的材料和老师的补充材料,想一想,确定哪一个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感受帝国主义给我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屈辱。在资料上找一找、画一画和主题有关的资料,如触目惊心的数据、血淋淋的事例、凄惨的描述等,进行简单记录。

这节课从资料收集、充分展示来说,这位老师已经潜意识中向学生渗透品德课程资料收集的各种有效方法,以及展示成果的形式。如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名人访问、录像播放等。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调查、探究等,来体验和感受品德课程的魅力。

(2)师生互补收集。《我与家乡》这类教材实践性较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贴近学生的生活。这类内容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教师可做到收放自如。

(3)生生合作收集。《我与社区》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真正体现了品德课程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的理念。如“热闹非凡的市场”“走进大工厂”等。对于这一类内容的教学,教师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

这种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喜欢上了品德课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收获的宝贵资料和经历,让他们心生自豪感。本课中,学生是主导者,自由发言,展示合作成果,教师则充当欣赏者的角色。在交流中,学生的体验感受可谓弥足珍贵。

(4)家长协助收集。可在假期或双休日,家庭出游、旅行等形势下进行。如《我来做个小导游》,关于杭州的名胜古迹,由家长带领学生,在游玩之前或之后收集相关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在课上拿出了照片介绍,因为他们有目的地了解身边的人文景观、生活的环境,收集了大量的材料:有上城区的“河坊街”“元宝街”“吴山广场”,有下城区的“小营巷”“百井坊巷”,拱墅区的“信义坊”“卖鱼桥”,西湖区的“北山街”,等等。通过社区延伸性的调查活动,在调查中学生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获得新的信息,重新对自己的认识有了正确的判断,实现自我评价,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

品德课程提倡“轻知识、重体验”。通过教材梳理,目标整合概括方法,再结合“教师示范收集”“师生互补收集”“生生合作收集”“家长协助收集”等不同方式,最大限度发挥教材作用,做到始终关注学生的课前、课堂、课后体验,并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3.多元评价,形成能力

教师就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适当评价,让学生逐渐明白可以这样收集,可以选择更多的呈现方式,收获更多调查体会。教师还应指导细节。正确的指导评价,正是教给了学生某一种资料收集、实践探究的能力,并且逐渐形成这种能力。

总之,资料收集是品德课程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实践,活跃了我们的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也逐步养成了敏感的信息意识,形成了有效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在体验、实践中形成了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为更大空间发挥品德课程的特色,作为教师,更要善于挖掘师生之间、社会之中的各种资源,对教材进行质疑和分析,敏锐地捕捉生活信息,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到品德课程的活动中去。当然,“无论在类型上,还是方法上,抑或内容方面,实践都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丰富性,进而决定了它的生成本性,它不会机械地固守某个既定的程序”。笔者的研究还在继续中,今后还应在教学实践中收集丰富的案例来反思、研究。让我们的品德课程彰显无穷的魅力,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无限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刘旭东,马 丽.提升边界的渗透度:教育的实践性诉求[J]. 教育研究,2012(6).

[2] 杨会良,王胜霞,张朝伟.后喻时代高校师生关系的嬗变与重构[J].教育探索,2011(10):19.

有关大自然的资料范文9

关键词 人类学 深入访谈 方法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不同时期发生了不同变化,早期人类学家(如古典进化论者)多在书斋中从事文献资料的分析,而极少对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考察。自从功能主义学派的马林诺夫斯基开辟了田野工作的研究方法后,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就成为人类学获取田野资料的最基本途径,成为民族志写作不可或缺的基础。虽然多数研究者认为人类学研究田野调查过程中的“参与观察”的信度要高于“深入访谈”,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就资料收集的实际效果来说,参与观察却并不总是全然有效的,因为现代人类学研究关注的一些现象或场景是不能重现、无法直接观察的,比如在对人的诸种心理因素(如动机、自信心、价值观等)的调查中,深入访谈就能够发挥参与观察不能起到的独特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深入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法相比较而言,“牵连了更大的理论关怀,即把叙事作为人类经验的根本属性”,“认真地思考叙事对于构建现实和经验有何意义,以此重建人类学分析的根基”。

人类学研究中的深入访谈(以下简称人类学深入访谈或深入访谈)不同于一般的利用面对面的直接沟通来获取信息资料的新闻采访。人类学深入访谈是一种无结构或半结构式的访问或研究过程,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要深入事实内部去探寻现象背后的意义。也就是说,人类学深入访谈不仅仅是一个单纯搜集资料的过程,而是已经成为研究的一个环节。正是在这样的认识论基础上,人类学深入访谈长久以来一直和无结构、半结构、松散、片段等词语纠缠在一起。不过,随着现代人类学研究和民族志写作对深入访谈越来越倚重,人类学深入访谈资料收集过程越来越精细,资料收集程序的要求越来越规范,对于深入访谈的理解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一些民族志作品中的人类学深入访谈不仅越来越“结构化”、“规范化”、“完整化”,而且也日益失去了与现实生活发生关系的能力――遗忘了像“询问”、“倾听”、“闲聊”等最为基本的技术和方法。

询问。也就是向人打听问题或者事件的大致情况。人类学深入访谈的询问主要是指访谈者或者田野工作者就所研究或所关心的问题或事件,向被访者打听一些简单的消息,以便大致了解问题或事件的概况以及被访者对有关问题或事件的评价和看法。通常来说,这种人类学深入访谈方式的运用主要是集中在牌桌上和饭局中,访谈者或田野工作者以普通一员的身份进入访谈现场,以一颗烟、一杯酒,甚至一句玩笑或者问候开头,然后佯装对整个问题或事件浑然不知,以“好事者”的姿态,向被访者打听有关问题或事件的来龙去脉。通常情况下,这种方式不仅有效避免了因研究者蓦然“出场”导致被访者一时难以接受而拒绝接受访谈,还能尽量使被访者放松下来,并能满足一些被访者希望抢先和透露内幕消息的冲动心理。在这样的场合和氛围中,访谈者不仅可以轻而易举地“提起”新话题,而且当发现谈话内容偏离或者无法满足研究需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不断表现出自己特别想“抢先知道隐情”的方式,再次把被访者拉回到访谈者关注的内容上来。

倾听。也就是细心地听取,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和理解。深入访谈中的倾听就是指被访者在讲述的时候,访问者尽量不说话或者少说话,要做的只是鼓励被访者不断地说下去。整个过程中,访问者尽量不打断被访者的叙述,并且不时地点头或者做出其他的回应动作,以求让被访者更有兴趣地讲话,对于现代人类学研究来说,很多时候促进交流比单纯获取信息更加重要。特别是对于被访者本来就不情愿直接谈的问题,访问者的任何不恰当的言语或肢体动作都可能引起被访者的心理警觉,因而加大进一步获取更加详细的资料的难度。当然,这种看上去有点“放任自流”的资料收集方式可能会导致被访者对叙述内容进行加工――隐瞒、夸大或扭曲事情真相。但不可否认,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有意无意的“加工”,比如被访者总是有意识地强调自己在事件中的作用,或者总是有意识地强调自己与这件事情无关,才更加真实地暴露他们对生活实践的批判和反思,这也让现代人类学研究者有机会透过他们的眼睛去观察被访者所经历的那个事件(或者说希望被别人看到的那个事件)。

闲聊。按照字面理解,闲聊也就是指因为空闲而聊天或者为了打发时间而聊天。人类学深入访谈中的闲聊是指那些没有时间限制、没有告知被访者明确的研究目的的访谈。在这种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被访者可以海阔天空,也可以在讲述的过程中有时间和思维上的跳跃。如果访问者非要让被访者按照访谈提纲按部就班地“答题”不可,被访者就很有可能“顺杆爬”。因为与研究对象的任何访谈,其实也是诱导被访者讲述自己的生活故事,而任何人在讲故事时,都要看听众抱有怎样的期望。大量的对于人类学现场研究的反思已经说明,即便是土著居民,也知道怎样投其所好,编讲访问者爱听的故事。相反,一个人在闲聊时候的讲述虽然可能是即兴发挥的、没有内在逻辑的,甚至是充满矛盾的,但却也很可能是真实的。也就是说,在人类学深入访谈中,不露声色、表面上看似乎漫无目的、平等随意的闲聊在很多时候也许会成为一种有效地获取相对真实资料的方法。

在很多时候,为了便于揭示所要研究的问题或事件背后的文化意义,现代人类学深入访谈不得不从时间和空间上对访谈得到的资料或者素材进行“重组”甚至“合成”,即:在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识别每个人的每一段访谈资料的关键特征和主题,然后打破访谈的时空限制,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归类:最后形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故事文本。

现代人类学民族志到底是不是一种故事讲述的形式,这在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人类学界曾一度成为争论的热点。无论是否赞同人类学的科学本质,大家一致认定,民族志表述是某种叙事形式。换句话说,经意或不经意地,人类学家的写作仿佛是在讲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讲故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事件、冲突或者问题。叙述中的故事并非无意为之。正像有些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一般来说,普通人的经验只有在与“故事”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才会获得意义。通过被访者生活史中的故事,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反思和决断以及行动;通过被访者在访谈中对故事进行拣选、讲述的角度,可以发现被访者想要赋予故事的意义,他曾经的、现在的以及想要的身份认同及其中隐含的意义。所以,讲故事或者说铺陈资料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故事结构的完整性的完善。事件或者故事结构的完整是进行人类学文本分析的基本要求之一。

很多的深入访谈都是由那些零碎资料组成的,一些细节内容和片断往往是残缺不全的,只好想办法来“拼接”。很多时候,深入访谈必须要尽可能搜集关于所要研究的问题或者事件的所有零散信息,并将它们有效地组合起来,因为日常生活中被访者的口述与记忆的呈现不可能 的问题;如果选择了另外一个事件,分析和阐释起来可能又会是另外一码事。笔者认为,对于深入访谈来说,绝大多数访谈的旨趣显然不在于理论的抽象或规律的探求,而在于对事件本身文化意义进行充分的阐释和解读。因此,某一个特定的事件是否会在日常生活中再次出现(是否具有代表性),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具体到一些敏感问题,访谈者关注的重点往往是在这起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力量、各种因素纷纷登台亮相,展示自己,从而呈现出关于社会结构的动态图景。所以,对于很多敏感问题的访谈来说,事件是否具有代表性不是访谈者要考虑的问题。当然,如果有人坚持质疑,此类访谈将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同类事件的真相和全貌,我们可以借用维特根斯坦所称的“家族相似性”来回应:在这类访谈中,事件的个体化呈现好比分支众多、世代交替的家族中的某个个人。人们可以说此人的长相和叔叔有几分相似,也可以从他的面容中找到舅舅的轮廓。作为家族相似性的示例,读者可以不受事件的具体内容的限制,展开人类学的想象力。

访谈对象的划定。在深入访谈中,特别是涉及到一些敏感话题,被访人很可能表现出不配合或者不理解的态度。有鉴于此,访谈对象的选定最好遵循亲缘性原则。首先,访谈对象周围的亲属群的“证人证言”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帮助确定访谈得到的材料哪些是真实可信的,哪些是被访者自己误记甚至编造的(当然,亲缘性原则往往不能保证当事人能够告诉你更多的隐私;相反,人们在一些时候更愿意向陌生人倾述内心的秘密)。其次,访谈者对被访者的背景资料比较熟悉,因为彼此之间有亲缘关系,所以对对方的背景情况比较了解,这将帮助访谈者回避一些被访者容易忌讳的话题,省却了许多背景性资料访谈时的麻烦和尴尬。在一些隐私性比较强的访谈中,经常发现有时对背景性资料比对真正要访谈的资料更难调查,比如当事人的成长经历、以往的社会关系等。也许一些被访者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资料是因为怕牵扯到自己的家人,给他们带去不必要的麻烦。当然,强调亲缘性原则并不是说深入访谈只能局限于亲缘关系范围之内进行。一些成功的深入访谈往往可以在访谈者和被访谈者之间形成一种“拟亲缘关系”,即通过认同宗、认干亲、拜把子等形式,把原有的业缘关系(正式的)转换成一种类似血缘的关系(非正式的)。比如人类学大师摩尔根以义子的身份把自己变为魁北克部落的成员,以便全面、深入、细致地考察该民族的各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