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集锦9篇

时间:2023-02-28 15:32:43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范文1

关键词: 《苔丝的悲哀》 文体学 诗歌创作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还乡》、《德伯家的苔丝》等小说在我国深受喜爱,并为众多学者所研究。W.H.奥顿称赞哈代有“鹰一般的洞察力”和观察生活的态度,是他的“诗歌之父”。[1]而哈代作为诗人,对其诗作的研究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开始在我国有所起色。近几年对哈代诗歌的研究越来越吸引众多的国内学者。哈代的诗歌思想丰富,富有他本人质朴的人生观。哈代的第二位妻子佛罗伦斯・哈代曾经说:“要知道哈代的一生,读他一百行诗胜过读他的全部小说。”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来分析哈代的《苔丝的悲哀》一诗,以达到对其诗歌创作的进一步了解。

一、诗歌的韵律美和形式美

哈代认为:“诗歌是有节奏的感情宣泄。感情来自于自然,而节奏则可以通过艺术获得。”[2]这里的“节奏”一词有着重要的意义:节奏与韵律相连。哈代自幼对音乐的喜爱让他具有强烈的乐感,而这种乐感完美地融入了诗歌创作当中。所以哈代在《苔丝的悲哀》中使用各种韵律来达到他想要的节奏效果。这首诗中的尾韵很明显:aaab cccb ddde fffe...每个诗节中有三个连续的尾韵,连续重复相同的韵给人一种紧张和情绪持续宣泄的感觉。而在一阵宣泄之后,诗人又另起一韵以表达一种稍作停顿或放松的状态。这样一紧一松、一张一弛的韵律安排符合叙述者讲述时心情的起伏,达到了汉语中所说的“一唱三叹”的效果,充分发挥了尾韵的作用,实现了强化的效果,使每一诗节似乎自成整体,但b,e等尾韵的使用又使每两个诗节之间相互紧密联系。哈代对尾韵的这种安排,不但让整首诗具有强烈的音乐节奏感,而且让诗歌更具紧凑感。

本诗里每一诗节的第二行其实是对第一行后半部分的重复,如“I would that folk forgot me quite.Forgot me quite!”等。Leech把诗歌中这样对一个单词或一句话的重复称为同语反复(epizeuxis)。他曾举例说:“在大卫的哀伤和弥尔顿哀悼利西达斯中,这种同语重复的强有力的渲染效果应该依赖于传达了悲痛至极以致无法用几句表达,哀伤之切需要大量表达。”[3]在生活中,当一个人陷于思绪或被某种强烈的情感所支配时,说话时会无意识地重复自己说过的句子。哈代对同语反复的运用正是为了表达叙述者无比悲伤倦怠的心情。而且这种简单而规律的重复构成完整的行内韵,使诗歌读起来更流畅。

在诗歌结构上,哈代也是追求美感。建筑师的经历让他对诗歌形式很有见解。《苔丝的悲哀》中的诗行长短不一,每一诗节都是长句夹短句,接着短句夹长句。这种长短句参差而又有规律的安排使整首诗看上去具有建筑的形式美。尾韵的使用也增强了诗歌的形式美。Laurence Perrine在其专著Sound and Sense中说:“尾韵因其构建在诗行的末尾处,除了韵律和格律,在赋予诗歌音乐性和构筑诗歌形式上它比其他任何音韵形式都更有力。”[4]

二、音韵对情感的表达

对诗歌的文体分析主要从诗歌的相关信息与诗歌本身的结构形式两大方面着手。[5]结构形式主要包括诗的整体布局、韵律等。哈代的诗歌在结构方面独有一套。

首先,《苔丝的悲哀》中叙述者在追忆过去、对比现实的叙述中表达了对自己被爱人抛弃的悲伤之情,诗歌的整体基调是缓慢而忧伤的,但诗中情感的起伏变化却清晰可辨。这首诗总共包括六个诗节,叙述者的情感随着诗节的发展而变化,从弱到强,又从强到弱。在第一诗节中,我们最常听到的是清辅音“f”和“s”,如,“folk forgot”,“shrink from sight”,“see the sun”,“say farewell”。第二诗节中,发音由清辅音向流音“L”转变(如“Loved me,and learnt”),在第三、第四诗节有很多爆破音“p”,“g”,“b”,“d”和一组重音音节明显的单词的使用,比如,“potted perhaps”,“grow nettle,dock and briar”。在第五和第六诗节里元音和爆破音之类很少出现。该诗中,第一诗节通过大量清辅音的使用表示了叙述者慢慢开始的思绪和讲述。而第二诗节中叙述者回忆起了过去甜蜜的恋爱时光,这里流音重复使用让人感觉情感变得明晰。第三、第四诗节里有叙述者对残酷现实和美好往昔的对比,这样的对比残忍而令人悲伤,而大量爆破音和重音节单词的使用正好表达了叙述者的感情渐渐达到高潮。第五、第六诗节体现出叙述者在强烈感情宣泄之后,慢慢归于沉思的心里状态。第二诗节中的发音要重而强烈。在第五和第六诗节中元音和爆破音之类的使用很少。

另外,尾韵在表现情感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文章的高潮部分(第三、四诗节),尾韵大多已由长元音、双元音外加重音构成,如[g?蘅?蘼n],[?fai?藜],[?mai?藜],[f?藁?蘼m],[?蘅?蘼l][gail][i?蘼]。而在其它诗节中,相对则是更多的短元音,并以辅音结尾[ait][?蘧n][el](第一诗节),[?蘅?耷][i?蘼t](第二诗节),[ed][t?蘩?藜?蘼n](第五诗节),[it][?蘅t][bi?蘼](第六诗节)。在最后一诗节中多以简短的尾韵和相对简短的诗行,表达了叙述者强烈的悲哀宣泄后的疲惫,又渐渐陷入思绪之中。我们知道长元音比短元音要饱满,第三、四诗节中的尾韵明显的比其它诗节中的发音更具情感力量。同时,第三诗节中的单词“gone”和“all”的发音与人在悲痛哭泣时的“o”的发音相似,表现了叙述者的悲痛达到了顶峰。

诗中叙述者从第二诗节回忆起美好的过去,到第三、四诗节中今昔对比出来的痛苦达到高潮,对于叙述者情感变化节奏的表达,诗人还运用了三个语法的停顿,如“He watched me to the clocks slow bent...”“And now he’s gone;and now he’s gone...”“Well it is finished-past,and he”。省略号和破折号制造出更沉重悠长的感情,与本诗整体的基调一致,也更能体现出叙述者无法抑制的悲伤之情。而finish和past这两个单词在意思上是都表示使事情的完结,但在时间顺序上有着递进的意义。finish表示一件事情的完成;而past则不仅指事情完成了,而且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哈代使用具有递进意义单词是为了体现了叙述者逐渐增长的失落和悲伤。

这首诗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尽管哈代在这首诗中用词简单,但却不乏特色――使用自己创造的单词,如“chimney-sent”,“super-fire”,“A-standing”和“unbe”[1]等词。而诗行“he watched me to the clocks slow bent...”则采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我们知道时钟走动的嘀嗒声正常情况下是均匀的,而对情侣来说它走得好像很慢很慢。其实不是时钟慢了下来,而是哈代用来传达情侣间相看不厌,以至感觉不到时间流动的那种甜蜜感觉。这种两情相悦的情形与接下来叙述者被无情抛弃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具有强烈的讽刺作用,

正好体现了哈代消极的爱情观:再甜蜜的爱情也会在时光中消失殆尽。

三、结语

哈代是一个善于在传统基础上开拓自己风格的诗人。他对诗歌题材的变化,不同格律的变换和诗行长短的交叉都有独特的安排。他用词简单,具有诚挚的朴素美,而自创词又为他的诗歌增加一份新意。通过对《苔丝的悲哀》一诗的分析,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了哈代的诗歌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的巧妙。

参考文献:

[1]颜学军.哈代诗歌研究[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43,166,174.

[2]Florence Emiliy Hardy.The Life of Thomas Hardy 1840-1928[M].London: Macmillan & Co Ltd,1962:291.

[3]Geoffrey N.Leech.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M].Longman Inc.,New York.1987:78.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范文2

诗人抒情总是要借助一定的形象。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暗含着深刻的哲理,倾注了诗人的审美倾向,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常常是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极富美感的意象。因此,把握诗歌的意象,进而凭借对诗歌意象的特征、艺术手法、审美心理、抒情主体的分析来鉴赏诗歌,应当是鉴赏诗歌的基本途径。

一、了解民族传统的审美心理,熟记特殊意象的含义

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常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方面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在历史的积淀中被赋予某些约定俗成的言外之意和情感色彩。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梅花在严寒时节开放,象征铁血丹心、坚贞纯洁;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象征坚忍高洁的品质。在诗歌中,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来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情感。了解民族传统的审美心理,熟记特殊意象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有时也有例外。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首诗一改传统的悲秋题材,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则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部表现。

二、抓住形象特征,体会诗歌的情韵

在欣赏时抓住表现色彩的字词可以体会诗歌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景物呈现,黄、翠、白、青四种颜色,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节奏感。色彩的鲜明对比又可体现出鲜明的感彩,如“流光最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红与绿的对比,表现出因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着色的思绪”。

明确意象,辨析意象的特征、季节色彩、虚实动静、冷暖色调,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有助于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

三、透过传神的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的神韵

人们常用“颊上三毫”来形容细节描写的传神,作为直接传达感情的一种手段,细节是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丰富内心世界的―个重要的途径。传神的细节描写除了能准确、生动地传达感情,还能调动起读者丰富的想象。这样的细节,可以是典型的动作,也可以是微妙、曲折的心理活动。

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此诗的妙处全在尾句。家书写就,托人捎走,行人临发,纸短情长,恐言不尽意,故封而又启。这种极为细腻而又不易表达的情思,诗人很巧妙地把它融进“开封”这一细节中。

四、抓住诗歌中形与神的契合点

阅读时不仅要把握主客体形象,更要弄清主客体之间形神方面的相似之处。如杜荀鹤的《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诗歌中最能显示小松特点的是一个“刺”字,“刺”字既写出了小松多刺的特点,更是诗人反抗、叛逆精神的象征,所以它是诗歌中形与神的契合点。柳宗元的《江雪》刻画了一位清高孤傲的垂钓者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寒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而诗歌中形与神的契合点就是一个“独”字。

五、分析意象的个性色彩

一个出色的诗人,往往有自己特有的意象群。屈原常用美人、香草、凤凰等意象,李白的诗中多黄河、大鹏、明月、剑侠等意象。这和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有关,也和诗人的风格有关。“风格就是人”,一个成熟的伟大的诗人,其诗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人格的自我写照。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范文3

关键词:朗读古代诗歌 教学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109-02

On Reading Aloud in the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Xu Hongbo

(Fuxin Higher Training College,Fuxin Liaoning,China 123000)

Abstract:As long art forms,ancient poetry takes note of the art of music and painting,is the carrier of the ancients will and emotion, and holds a special position i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Read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ncient poetry teaching,the teacher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should be through the early reading,to grasp the rhythm of poetry;Perusal,grasp the connotation of poetry imagery;Deep reading,truly feel emotional poetry.

Key Words:Read the Ancient Poetry;Teaching;Effect

从《诗经》到《离骚》,从唐诗到宋词,我国的诗歌历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其优美绮丽的韵律和文化底蕴无一不引人入胜。那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深刻的感知这一切呢?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诗歌的教学是需要通过朗读去感受其韵律美、绘画美以及情感美的。另外,我国古代诗歌的特质也决定了朗读是引导学生感受和领悟古代诗歌语言意境之美的重要方法。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对朗读教学古代诗歌的方法也是推崇备至,他指出:“朗读是母语教学的优良传统”。可见,朗读是汉语教学尤其是古代诗歌教学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1 初读,把握诗歌韵律节奏

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而所谓“朗读”即是要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的读出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

在初读阶段,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诗歌的节奏并在朗读过程中读出语调、语气等,这样就可以正确的理解诗歌的内容、体味其情感意蕴,又因为古代诗歌的语言形式均是文言,因此,只有读准了字音才能够正确的理解诗歌的意义。如在《敕勒川》这首诗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一句中的“见”字应当读作“xiàn”,当做“出现”来理解,可以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水草丰富、牛羊肥壮的景象。

古代诗歌还具有语言形式多样性的特点,四言、五言、七言甚至长短句等均呈现出不同的语言形式,因语言形式的不同朗读时的停顿方法也就不尽相同,只有正确的理解了诗歌的内涵,才可以读出意境。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断句方法,并读出诗歌所要求的语气和语势等,进而领会诗歌无穷的魅力。如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中的“”字就难倒了不少人。而如果通过初读在结合肯文的注释,学生就可以得知这个字读“xī”音,“噫吁”则表达了使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禁的感慨和惊叹,然后学生再联系后面的“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可以进一步了解这首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了。

2 熟读,掌握诗歌内涵意象

古代诗歌主要是通过意象来营造意境并表达情感的,而诗歌的意象不仅融合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还掺杂着所要表达的艺术情感。若想读懂诗歌就要先把这些意象揣摩明白,所以这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因此就需要熟读。熟读指的是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在理解基本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和联想等方式方法去解读作者在诗歌中所要营造的意境,并体会作者通过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正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一样,这样既可以理解了诗歌内容的主旨,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如《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四句的教学就可以通过熟读,鼓励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对这四句诗歌进行解释:“松林竹叶之间,漏下了丝丝月光,清流缓缓而下,敲打着山石,宛如一曲悦耳动听的乐曲。竹林喧闹、莲叶摇动,啊,这都是浣女渔人归来时的喜悦啊!”当学生理解了这幅清新“山水画”意境的同时,也就理解作者王维关于生活的志趣了。

另外,熟读诗歌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因为诗歌都具有意境美,而这种美对于学生而言是不易于表达出来的,就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样,需要借助想象和联想并通过一定的语言组织再现出来,因此,在课堂的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反复朗读并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联想,进而充分的掌握语言的应用技能。

3 深读,切实体会诗歌情感

通过对古代诗歌的产生以及发展的了解可以知道,诗歌都是诗人以情感为出发点进行创作的,鉴于“感人心者,必先乎情”的道理,读者只有带“情”的去朗读诗歌,才可以置身其境、感受其情。因为诗歌是一种至情的语言表达,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所以深读诗歌不仅可以进一步体会诗歌的内涵情感,进而与作者产生共鸣,还可以成为学生通过诗歌的文字进行情感体验的媒介。如《将进酒》这首诗,其感情主线是由悲到欢,由欢至愤,最后到狂的一个过程,期间感情变化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紧紧的抓住主线,从诗歌中挖掘出反映情感的诗句,然后根据所反映的情感教导学生进行学习性的朗读,例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一句就应要求学生以一种人生易老,大事未成的情感进行朗读;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一句就要以自信昂扬的情感进行朗读。只有将诗歌的情感主线牢牢掌握后才能对诗歌的内容进一步的理解。

在深读的过程中,应该教导学生根据诗人经历、诗歌情感基调的不同而进行或沉重、或舒缓、或明快、或激昂的朗读,比如杜甫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要读的沉郁顿挫;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要读的悠然自得;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要读的清新明快;而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要读的慷慨激昂。

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艺术瑰宝,其优美和谐的韵律、丰富深刻的内涵以及清新隽永的意境无不让我们意犹未尽,因此,我们在学习解读古代诗歌的过程中不仅要感受其韵律节奏还要欣赏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情感,显然,朗读是学习诗歌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总之,学习古代诗歌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而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才能体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通过初读、熟读和深读这一系列的朗读学习,不但可以诱发学生学习诗歌情感世界的兴趣,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对诗歌产生更加多元的理解,从而收获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施茂枝.体验感悟:阅读教学新的增长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6(2):30-35.

[2] 王忠厚.古诗和古诗教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3] 程仲.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之我见[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2).

[4] 裴玉琪.赏读古诗词 积淀文化底蕴――《小学生古诗文背诵的研究》课题阶段小结[J].教学与管理,2005(2):50.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范文4

关健词:古诗词教学;审美教育;音乐美;意境美;人性美

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它是语文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基本任务之一是“借助优秀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感,用外在的美好事物塑造他们内在的美的心灵,培养美的情操,磨砺美的意志,形成美的性格,完善美的人性。”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其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形象,深邃的意境,深挚的感情,和谐的音韵,无一不是教师实施审美教育的好素材。《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因此,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美育的渗透,以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引领学生走进美的境界,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审美心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得到思维锻炼和审美教育,进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人格。

1.从朗读入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以陶冶学生的性情。

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特别是古典诗词,它讲究韵律,乐感很强,平声与仄声的交错组合,跌宕起伏,形成优美的韵律与和谐的节奏。把握诗歌音乐美的最好方法是诵读,通过诵读可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有色、有情有趣的情境。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诱导,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中的声、色、情、趣,并从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朗读时,首先要读准节奏。节奏能给人以和美感,能满足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每一次新的回环往复,都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如遇故人般亲切、愉快。要读准诗歌的节奏,就要先让学生了解古诗节奏划分的相关知识:四言二二拍,如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五言二三拍,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七言四三拍,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等。有了这些知识,教师再适当的示范和点拨,学生自能很快把握要领,进入朗读的情境。如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我告诉学生: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按四三拍读是最有音乐感的,接着我范读一遍,然后让学生自由诵读。于是学生放开喉咙,大声朗读,声音抑扬顿挫,晓有韵味。有的学生还随着节拍摇头晃脑的,很有老学究的味道。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句话用来形容此时的学生真不足为过,此时的学生已完全沉浸于诗歌的音乐美之中,如遇故人般获得了情感上的最大满足。

其次,要读出诗歌的韵律。押韵也是诗歌音乐美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是同一韵母的有规律的重复,犹如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音,整首乐曲可以由它贯穿起来。古诗词的押韵在句尾,句尾是意义和声音较大的停顿之处,再配上韵,所以造成的节奏感就更强烈。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句末的“西”“低”“泥”“蹄”“堤”韵母都是“i”,文天祥《过零丁洋》句末的“经”“星”“萍”“丁”“青”韵母都是“ing”,朱熹《观书有感》句末的“开”“徊”“来”韵母都有“ai”,等等,这些有相同韵母的字在放在句末,就形成韵脚,产生节奏,朗读时琅琅上口,形成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把握每一首诗的用韵特点,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使其在缓歌慢唱中领会诗歌的音乐美,进而深入“美读”的境界。

三是要注意古诗中的叠词。叠词是两个相同音节的重叠使用,即两叠字的元音和辅音在搭配上完全一样。在古代,诗歌最初是“合乐而作”的,而叠词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相加了其可歌性,即音乐性。如《诗经・关雎》中的“关关”“雎鸠”“窈窕”“参差”“辗转”等,这些词语中,有的双声有的叠韵,再加上“之”字脚的富韵,使得全诗朗朗上口,韵律和谐,悦耳动听。又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正确朗读这些叠词:第一个音节读得速度慢些,声调高些;第二个音节读得速度快些,声调低些。这样,声音的强度就有了强弱的变化,声音的延长就有了长短之分。前人刘勰说:“同声相应谓之韵,异声相从谓之和。”这正是诗歌音乐美的最精炼的总结。

俄国诗人曼德尔施塔姆说过,“一首诗的存在依靠内在的形象,依靠先于该诗形成的发音模式。当一个词还没有形成的时候,一首诗却已经唱响了,这是内在形象的音响,这是诗人的听觉在触摸它。”可见,如果把握了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无论是四言、五言还是七言、杂言,读来皆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在抑扬顿挫中,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把诗歌的音乐性充分表现出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诗境,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2.赏析诗歌的意境美,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意境是指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诗歌中的自然、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是情与景的水融,是形神情理和谐的溶合。意境传递了整首诗的气氛,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赏析诗歌的意境,首先要抓住意象。意象就是蕴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诗歌意境的形成离不开对客观景物的描写,这些客观的景物,一旦渗透诗人之主观情感,即为诗歌之意象。如,“月”本是常见之物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笔下,它却常常被赋予思乡怀亲之象征。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在这里,月已成了渗透诗人主观情感的意象,而非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意象,让学生根据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展开想象和联想,整体把握各个意象所营造的情境氛围,进而理解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诗歌所追求的审美目标,但凡优秀诗歌都有其美的意境。诗歌论坛上有句话,叫“诗歌好不好看构思,美不美看意境”。事实也如此。就拿柳宗元仅二十字的《江雪》为例:“干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的“千山”、“鸟”、“万径”、“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已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成了熔铸诗人的感情―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充满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了。这些独特的意象与诗人自己遭贬后孤愤、倔强的情感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凄清孤寂的境界,这便是意境。

诗人创造的意境,往往受其创作风格的影响。因诗人的创作风格各不相同,故诗歌的意境也形式各样。有的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的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有的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有的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的孤寂冷清的,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有的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因此,我们赏析诗歌时,一定要结合诗人的创作风格以及诗歌的写作背景去理解,深入领会诗人的创作意图,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意境,从而与诗人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画中除了景物还有蕴含其中的感情。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感悟诗人所营造的境界和氛围。比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并非三种孤立的景物的描写,而是三个审美意象的叠加,它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气氛。这种气氛,初学时,学生是感受不到的,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想象一个游子在秋风萧瑟中骑着瘦马站在荒凉的道路上,看着眼前的萧条景象,他的心情是如何的凄楚;而不远处的“小桥”“流水”“人家”所透露出的却是“家”的温暖,这怎能不让长年漂泊在外的游子肝肠寸断呢?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自能渐入诗歌的意境,“得到一种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切体验”,从而获得了美的熏陶,同时,想象的思维和能力也得到了极好的锻炼。

“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古诗词都涉及“情”和“景”的内容,所有好诗词都是“情”和“景”的水融。“景”是基础,“情”是主导。“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意境就是“情由境生、情景交融”的那种艺术境界。因此,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透过诗人笔下的“景”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深入“情由境生、情景交融”的那种艺术境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使学生获得了审美的享受。

3.感受诗歌的人性美,以熔铸学生的高尚人格。

古诗词中的人性美,是诗人在其作品中所表现的真善美的品质和思想内涵。人性之美是“造就诗歌之美和美的诗歌的基础”,“诗人在观察和表现社会生活和观照自然界时,眼光必须闪亮人性之光。”诗人的人性品位和精神品格通过其作品来传递并影响着大众。文人写诗填词,实际是在写自己的人格,但由于经历、观点、素养、个性的不同,在作品中就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如“屈原之志洁行芳,陶潜之高风亮节,李白之傲岸狂放,杜甫之沉郁雄浑,苏轼之豪迈放旷,李清照之凄美婉约”,而这些不同的风格,无一不是诗人的人性品位及精神品格的反映,也无一不闪耀着诗人的人性之光。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反复品味,让他们在优美的诗句中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

“诗缘情”,“诗言志”。在古代的优秀诗词中,无论是抒情诗、叙事诗还是写景咏物诗,都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寄寓着诗人的主观感情,就是较有理性色彩的哲理诗,也常以情促理,融理于情。它们凭借着其所蕴含的深刻、普遍的人性人情而超越时代的局限,从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你能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抱怨哪一个人不理解自己吗?你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发泄对哪一位当权者的不满吗?是,又不都是。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来理解诗中的思想感情外,还要让学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普遍真理。

从创作角度来说,诗歌是诗人情绪的瞬间爆发。比如:“剪不断,理还乱”是千古离人的感伤;“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是壮志难酬的愤激;“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万千慈母的情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人生苦短的慨叹……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点来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独特魅力,深入体会人间的爱和恨、美与丑、和谐与冲突等普遍感情。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范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诗词歌赋 丰富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数以万计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它们犹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光彩夺目。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熟读、背诵、鉴赏和运用教材中的诗词,还要善于运用诗词歌赋来丰富语文课堂,从广度和深度上开发诗词歌赋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那么,诗词歌赋如何同语文教学结合,又怎样发挥其作用呢?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讲课前,利用三五分钟指导学生抄录背诵有关的诗词,不仅利用点滴时间传授了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营造了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让学生领略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使学生从心理上把语文课同其他课区别开来,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同时,多次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语文教学中师生依靠诗情画意作画,教师的深情范读,相配的古典名画,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课文中的诗情画意,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敬仰之情。

二、拓展阅读,补充课文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利用诗词歌赋同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以利于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抄录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比喻说明法的特点及由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还可使学生了解:古人早已对荔枝不耐贮藏有真切的认识、生动的记载,体会课文引用古诗文的准确、精妙。学习《秋色赋》,把欧阳修的《秋声赋》印发给学生。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将峻青笔下绚丽多彩的秋色同古人笔下肃杀悲凉的秋景加以对比,从而体会出课文作者写秋色的时代特征,有利于领会文章主旨。

上述两例,前者可在课文讲读后抄录补充,以印证体会;后者在讲课前印发补充,以对比认识。有些诗词歌赋,根据需要,亦可在讲课过程中补充。

三、立足诗词,培养素养

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里有一个量的积累。在大语文观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学应运用诗词歌赋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力、洞察力,使学生徜徉在语文的海洋里,领悟语言文字之精妙。由于诗词歌赋短小精悍,有好些诗词在孩提时代学生就已经会背诵,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积累,加以引导,激活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课文,涉及作者的思想渊源或人物的精神品德。这时,有必要借用诗词歌赋的素养追根溯源,使学生从思想本质上认识作者的人格、情操、爱憎,以更准确地领悟课文的主题,体会文章的感情。例如,学习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饮酒》,可同时学习作者的《五柳先生传》,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处世态度,以尽快地把握诗的主题。

四、联系体会,借鉴练笔

不妨先来看一个颇有趣味的现象:老版高中课文第一册第一课《荷塘月色》中,引用了南朝乐府诗《西洲曲》;第二课《长江三峡》,引用了杜甫《夔州歌》《咏怀古迹》和古代歌谣;第三课《雨中登泰山》,引用了《诗经》的句子、杜甫的《望岳》、宋之问的《桂阳三日述怀》。一个单元,三篇课文,篇篇都引用诗词歌赋。是偶然现象吗?不是。打开每天的报刊杂志,你会发现不少文章是以古人诗句做题目的;看看电影电视预告栏,你也会发现有些片名与古人诗句不无关系。这说明了古代诗词歌赋的优秀篇什,是古人千锤百炼的成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是能使文章生色的。

诗词歌赋篇幅虽短小,但同样有起承转合,有完整的结构,有格局,有意境。在写作教学中,用它做范例,具有简洁、方便的特点。比如写《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之类的作文题,我们就可以拿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做例子,思考如何组织材料,如何布局谋篇。如果写《送别》之类的作文题,则可以拿李白的《赠汪伦》为例,夹叙夹议,写景抒情相结合。

五、了解民俗,积淀底蕴

古诗词歌赋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和风俗民情,反映了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积淀底蕴。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范文6

关键词:诗歌 文本 语言 意象

诗“是一种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诗歌这一文本在表现方式上以象尽意,在结构上富有跳跃性,在语言上具有简练性和音乐性。因此,应从以下一个方面来解读诗歌。

一、从赏析诗歌文本的语言着手

(一)把握语言的双关义

即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且无歧义。例如《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再如谐音的双关,“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其实还包含着感情的“情”。

(二)把握语言的情韵义

是对词语的宣誓义的修饰,使之具有诗化的各种感情和韵味。特别是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许多词语本身含有丰富的韵味,熟悉诗歌的人一看到这些词语便会联想到与之相关的情感。如月亮,寄托着思乡、哀愁的情感,柳树蕴含着离别之情等等。总之,情韵义与长期的文化积淀息息相关。

(三)把握语言的象征义

借用某种具体、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象征义和宣示义之间的关系是指代与被指代的关系,宣示义在这时往往只起指代作用.象征义才是主旨之所在。

(四)把握语言的深层义

隐藏在字句的表面意义之下,可以一层一层地剖析出来。

二、以把握诗歌文本中的意象为中心

(一)扑捉文本中的意象

抓住诗歌中的意象,从意象的特征来品析,才能准确把握其意蕴。上文已提到过,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某些意象与一定的情感相连,准确理解这些意象是了解诗歌的前提。例如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李清照《添字丑奴儿》,诗句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再如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二)由象入境

诗歌在品味其形象后,还需由象入境,领悟情境,乃至赏析诗歌的最高境界。意境追求的是一种超越具体情境、事物、身心感知的,对宇宙人生更深广的体悟,它具有三个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申、超以象外,虚与实,情与景是一种动态相交融、相互启发的过程。例如,《天净沙 秋思》其意象以组合的形式,勾勒出一幅渺远天涯和断肠人独悲的画面,羁旅的游子之渺小孤寂,暗示着前景的暗淡。

三、以品味诗歌的音韵美为方法

(一)诵读感受诗歌的外在形式节律

借助语感初步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意会基本内容,整体感知语言、形象和意蕴。主要借助朗读形式,利用节、顿(音步)、平仄、韵脚等诗歌外在标志,努力在语感中辨析,处理好朗读时的语气、语调、语速变化,合乎内外在节律,努力传达诗歌情韵。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像一首小夜曲。每节四行,每一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严谨有度;每节押韵,逐节换韵,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诗的尾节和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此外,“轻轻”“悄悄”等叠词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

(二)朗读意会,整体把握诗歌内在的情感节律

例如:课文《离骚》(节选),在朗读时,除了把握句内、章内节奏,还应该把握篇内节奏,即整体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及其变化,处理好情感节律的整体变奏。

课文共13节(章)。整体的朗读基调是悲愤抑压又悲壮激昂的。在局部变化上,以前一部分((1-7节)为例,加以说明抒情基调如何统一中赋予变化的:第一章,首两句抒发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心声,是深长的慨叹,语气激昂压抑舒缓;后两句直叙自己无端遭贬的原因,令人不敢相信,却又是铁定事实,是悲愤控诉。因此,第一章就确定了整篇的抒情基调。第二——四章,主要是作客观的陈述,语调和语气节奏稍弱。第五章,在称述控诉的基础上,抒发议论,语调、语气逐渐加强。第六一七章,则进一步铺陈,但节奏较前面稍弱。这样,整个前七章,沿着“强一弱一强一次强”这样一条语流轨迹进行情感变奏,形成了抑扬顿挫、富于节奏变化的抒情变奏。

参考文献: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阎嘉,《文学理论基础》,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3]袁行沛著:《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萧君和主编:《文学引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吴晟著:《中国怠象诗探索》,中山人学出版社,2000年版。

[6]余虹,《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7]曹明海、史洁,《文学解读: 读者与文本的交流与敞开活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6卷第3期。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范文7

关键词:《晚晴两大家诗钞》;文学革命;审美自觉;白话诗;实质;技术

梁启超在1920年所做的《〈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一文中,提出了“白话诗”的问题,梁氏从中国传统文学中寻根溯源,认为“中国文学革命的先驱”是“亚匏先生”和“黄公度先生”,并且认为这两位先生的代表作“秋蝉吟馆诗”和“人境庐诗”“是中国有诗以来一种大解放”;认为“中国诗界大革命时候是快到了”。文中对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的构思、“旧体诗”形式的采纳、诗歌创作的倾向、“新诗”“词调曲谱”以及“新诗”用韵等问题的探究在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一文中均有详细的阐述,而且依时间先后来推算,梁氏的此篇文章关于“白话诗”的诸多阐述均是针对胡适的《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而作,由此我们以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为参照,来具体解读梁氏《〈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一文。

一、中国传统文学为主体的“文学革命”

梁氏在《〈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开篇就表明自己鲜明的文学立场,即以中国传统文学为立足点,认为“中国文学革命的先驱”是“亚匏先生”和“黄公度先生”,并且认为这两位先生的代表作“秋蝉吟馆诗”和“人境庐诗”“是中国有诗以来一种大解放”。梁氏在此启用“文学革命”这个术语,表明梁氏对于中国新文化主流以《新青年》为阵营掀起的这场“文学革命”是予以赞同的,并且针对于“文学革命”的“白话诗运动”认为是“应该提倡”,“我并不反对白话诗”,对于“提倡白话”,是“极高兴”,认为是“文学界得一种解放”[1]。但是我们需要明确梁氏与新文化主流关于“文学革命”的立足点是根本不同的,这也是梁氏写作此文的根据。梁氏的“文学革命”从传统文学中溯源,其“诗学”体系建构在中国传统文学的基础之上。梁氏紧承传统文学主体观,“必须在本国文学上有相当的素养”的基础上输入外国文学[2],正如提倡“新诗”的创作依据“专玩味天然之美和专描写社会实状”[3],表现出从中国传统文学中寻根溯源的学术路径,而这种文学“素养”要靠“本国的旧根柢”,非本国的“技术”(修辞和音节)和“工具”(语言文字)“操练纯熟”不可[4]。关于“新诗”秉承“天然之美”与“社会实相”,这是“理想与实用一致”观的延续[5],是梁氏提倡应依文艺复兴的情感与理性之路的具体实践,同时也是文学“真”与“美”的彻底贯彻;同时梁氏关于“新诗”创作的新观点也是对“新学诗”时期,“外来的学问都是好的”思维定势下,以“佛、孔、耶”“非经典语不用”的反省与校正。又如关于诗歌的分类问题,梁氏认为相较于欧人的长诗,中国古典诗歌“只因分科发达的结果”,“把诗的范围弄窄了”[6],如果诗专以“格律”的角度上来讲,中国诗与西方诗歌相比可能才力薄弱,因此梁氏提倡把中国诗歌分为“广义的诗”和“狭义的诗”[7],并且提倡发展“不受格律的束缚”的“广义的诗”[8]。认为中国传统诗歌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与欧人的诗歌“没甚差别”[9]。以此证明梁氏之于中国传统文学主体观建构的日渐成熟,在此基础上对于西方文学“择”的思想,同时也是对于自己早期文学观所呈现的一味崇西的自审与校正[10]。在此基础上,“将世界各派的文学尽量输入”,即“第一件将人家的好著作,用本国语言文字译写出来,第二件採了他的精神,来自己著作,造出本国的新文学”[11]。“将世界各派的文学尽量输入”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所秉持的观点截然不同,对于“传统文学”的回归与承续或是彻底否定是其关键因素。梁氏以中国传统文学为主体的基础之上,“将这学术界无尽藏的富源开发出来,不独对得起先人,而且可以替世界人类恢复许多公共产业”。鉴于此,梁氏建构了世界主义文化观,这一世界主义文化观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源泉的基础上彰显中西“化合”的“择”的文化观,最终“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12]。作为“文学革命”主干将的胡适关于“新诗”的主张则是反对“旧体诗”,认为“新诗”是建立在“新文学”语言白话以及文体自由基础上的“诗体的大解放”。胡适以其《尝试集》及“文学革命”主创们的具体诗作为例,认为“决不是那旧式的诗体词调所能达得出的”[13]。胡适认为今后中国“文学变迁”,“当趋向写实主义”[14],这一主张在《文学革命论》一文中具体予以明确,即“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15],在这一文学倾向的总领下,主张从文学“进化”角度进行的“新诗”“革命”偏于“朴素真实的写景诗”,强调做诗“语言之自然”[16]。

二、文学审美自觉的到来

《〈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给予文学本质新的定位,梁氏的文学观由早期单一的文学启蒙走向文学审美自觉,即文学的“嗜好”与“趣味”说[17]。首先,“文学是人生最高尚的嗜好”[18],“稍有点子的文化的国民就有这种嗜好”[19]。其次,文学现代性的源泉就是“趣味”[20],因此趣味亦应常常“更新”[21]。梁氏从文学审美的角度预言“中国诗界大革命时候是快到了”[22]。梁氏认为“文学是一种专门之业,应该是少数天才峻拔而且性情和文学相近的人,屏弃百事,专去研究他”[23],即“用内省的和躬行的方法去研究德性的学问,在社会上造成一种不逐时流的新人”[24],“不逐时流”对于学问才能“为学问而学问”[25],科举制度的废除,文学以目的代替手段,强调学问“专精”[26],而在文学上“专精”的具体体现就是“为文学而研究文学”[27]。20世纪20年代梁氏强调文学审美的自觉并不表示将要抛弃早期的文学启蒙思想,借以此文关于诗歌“专玩味天然之美和专描写社会实状”的阐释彰显其文学现代性与文学社会性的调和之路,同时要融入“自己真性情”[28]。而与之相对的新文化运动的主创们以《新青年》为阵地的“白话诗”创作“基于社会责任而不是个人兴趣”而显得“提倡有心,创造无力”[29]。

三、关于白话诗

(一)“真诗”基础上实质与技术的“调和”

梁氏在这里提出“真诗”的定义[30],即“只是独往独来,将自己的性情和所感触的对象,用极淋漓极微妙的笔力写将出来,这总算是真诗”[31]。以此为基础,梁氏从文学审美维度以诗歌的“实质”[32](意境和资料)和“技术”[33](修辞和音节)两个层面进行诗歌的探究,并且认为:“若没有好意境好资料,算是实质亏空,任凭恁样好的技术,也是白用;若仅有好意境好资料,而词句冗拙,音节饾饤,自己意思,达得不如法,别人读了,不能感动,岂不是因为技术不够,连实质也糟蹋了吗?”[34]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梁氏关于诗歌的实质和技术两个层面彰显一以贯之的“调和”理念。关于诗歌的形式与内容,胡适同样认为二者“有密切的关系”,但是这种密切的关系是有主次之分的,确切的说形式要服务于内容,胡适认为如果“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从这个角度来看,胡适认为他所倡导并实践的“新诗”“革命”是一种“诗体的大解放”,因为“新诗”“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并且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样做,就怎样做”,认为“这是第四次的诗体大解放”[35]。1.诗歌技术层面,梁氏认为“诗是一种技术”,“美的技术”,而“修辞和音节就是技术方面的两根大柱”,诗歌通过“修辞和音节”呈现“意境”的氛围。“修辞”并不是“堆砌古典僻字”“卖弄浮词艳藻”,而是“文从字顺”“谢去彫鑿”,讲究字句之间的“精严协调”,“令人读起来自然得一种愉快的感受”。“音节”上提倡诗可以入乐,“古代的好诗没有一首不能唱的”[36]。在具体创作中,首先摒弃“押险韵、用僻字”、“古典作替代语”(与胡适反对“用典”相似)、“美人芳草託兴深微”、“律诗”。其次,体裁上,以“调和”为宗旨,“四言、五言、七言、长短句随意选择”[37],“骚体、赋体、词体、曲体都拿来入诗,在长篇里头,只要调和得好,各体并用也不妨”,“选词以最通行的为主,俚语俚句,不妨杂用,只要能调和”[38],“纯文言体或纯白话体,只要词句显豁简鍊,音节谐适,都是好的”,“用韵不必拘拘于佩文诗韵[39],等等,惟以现在的口音协调为主,但韵却不能没有,没有只好不算诗”[40]。并且强调白话诗同样可以用韵,但必须注意两个条件,其一,白话诗的创作不必非用“俚字俗语”,而完全摒弃“文言”,以免造成“文字冗长”;其二,“语助词越少用越好”[41]。关于“用韵”,胡适认为:“第一,用现代的韵,不拘古韵,更不拘平仄韵。第二,平仄可以互相押韵,这是词曲通用的例,不单是新诗如此。第三,有韵固然好,没有韵也不妨。新诗的声调既在骨子里,——在自然的轻重高下,在语气的自然区分,——故有无韵脚都不成问题。”[42]胡适认为“旧诗音节的精彩”,“能够容纳在新诗里”,“是新旧过渡时代的一种有趣的研究,并不是新诗音节的全部”[43],新诗的方向“自然的音节”,即“‘节’中‘句子的长短’、‘句里的节奏’”,“‘音’中的‘平仄’、‘用韵’”均以“自然”为尊[44]。2.诗歌实质层面,即“意境和资料”,梁氏认为首先打破文人厌世的悲观心态以及“自命清高”[45],以积极的心态关注现实;这点到是与胡适关于“新诗的方法”主张“逼人的影像”,反对“抽象的写法”达成共识[46]。其次具体在诗歌创作主张融入“自己真性情”,提倡创作家遵循“性之所好”,因为“文学是一种专门之业”,主张“为文学而研究文学”[47]。

(二)文言与白话的“调和”

以胡适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主创从文学进化论的角度认为“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不摹仿古人”“吾辈以历史进化之眼光观之,决不可谓古人之文学皆胜于今人也”,认为“秦、汉、魏、晋”“姚曾”“韩欧”等“文学大家”“皆为文学下乘”[48]。主张“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不作古人的诗,而惟作我自己的诗”[49],即“自己铸词”[50]。对于“白话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吾主张今日作文作诗,宜采用俗语俗字。”且用“死字”与“活字”来形容“文言”与“白话”之关系,认为“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不如用二十世纪之活字”[51]。鉴于以上观点,梁氏认为“白话体”的改造“绝不能完全脱离了”“文言”[52],并从文字工具论的角度阐述“白话”与“文言”的作用,“第一,是要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完全传达出来;第二,是要令对面的人读下去能确实了解”。因此,梁氏认为“文言、白话本来就没有一定的界限,”认为使用“白话”做诗中国早已有之,“白话”与“文言”做诗,“最要紧的不过语助词有些变迁或是单字不便上口,改为复字”[53]。“极端的排斥文言,那不是解放,却是别造出一种束缚了。”[54]而现今的“白话文”也采用“格律义法”,无形中又是回归到狭义诗歌“格律”束缚的老路去了,针对于此种倾向,梁氏提出“文言白话”“应採绝对自由主义”,“只要是朴实说理,恳切写情,无论白话文言都可尊尚。”诗歌“白话文言错杂并用,只要调和的好”[55]。

(三)“天然之美和社会实相两方面着力”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青年》的主创们,认为今后中国“文学变迁”,“当趋向写实主义”[56],这一主张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一文中具体予以明确,即“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57]——“惟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惟在人人以其耳目所亲见亲闻所亲身阅历之事物”——“独有白话小说”为“文学正宗”——所以认为“诗古文家”,“皆无文学之价值”[58]。与之相对,梁氏主张诗歌创作依“天然之美和社会实相两方面着力”,“还要把自己真性情表现在里头,就算不朽之作”,这是其“真诗”理念的进一步完善,并且把这种主张具体贯彻在今后的诗学建构中,例如,亲历战后欧洲,梁氏将现代性的反省转向国内学校教育,看到国内学校正在推行美国式的教育模式,在这种一切以“忙”的“人生观底下过活”,“简直可说是贩卖知识的杂货店”[59],因此,梁氏立志解救学校教育面临的“精神饥荒”危机,并以此确立了探求怎样弥补学生人格教育的缺失,解决学生情感教育枯竭的学问观,这一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的文学教育理念其中从情感的角度对于中国古典诗人的关照就是最好的例证,梁氏依据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范式,即“专玩味天然之美和专描写社会实状”同时要融入“自己真性情”的诗学路径择取个案,天然之美的代表,梁氏专门撰写《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而社会实相的代表,梁氏择取《情圣杜甫》,杜甫属于“刺激性极强,近于哭叫人生目的”的诗人代表,“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表情方法……达到别人的心弦上”。梁氏认为杜甫的诗歌关注社会最下层人民,如“三吏”“三别”,这些诗歌已经把“作者的精神和那所写之人的精神併合为一”,能够准确的传达出他们的情绪,所以杜甫是一个“最富于同情心的人。”由于杜甫的诗歌多为“社会实相”的客观描写伴以自己主观情感相融合,梁氏称他为“半写实派”,具有“真即是美”的优点,“真事愈写得祥,真情愈发得透”。当然,杜甫的诗歌也有“讽刺类”的“纯写实派”,但这类诗歌通过客观事实的直写,自然会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60]。

(四)关于“纯白话诗”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范文8

【关键词】新课改 诗歌审美能力 古典诗歌二次创作 现代诗

近几年,中学教改的呼声越来越高,教改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清楚,学生高中三年语文水平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老师多分析或少分析几篇课文,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在广泛阅读大量文学作品之后随之而形成的语文素养。具体说,包括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迁移、运用能力等。所以,一线教师应对新课改下的新教材的办法乃是“以不变应万变”: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进而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最终目的。相信这也是新课改推行的终极目标。

高一下学期新教材必修课本第一、二单元内容是散文和先秦诗歌单元,选修课本的全部内容都是新诗与散文。这样编排教材的意图十分清楚。就是要求教师在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初级阶段的学习后除了教会学生必备的语文基本功外,还必须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文学审美能力。而诗歌、散文,无疑是培养纯正文学趣味的必由之路。我们的学生,相对而言,绝大多数都更喜欢小说而不是散文,诗歌的受众就更是屈指可数了。我们不得不承认,长期以来,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校园这个封闭的“象牙塔”中,诗歌都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局面,这与我们过去教学过程中轻视诗歌有关,尤其是现当代诗歌。由此也可以看出,目前高中生对于文学的审美趣味还是亟待提升的。

那么,为什么一个人不喜欢诗歌,就断定他文学趣味低下呢?我们不妨用朱光潜老先生的理论来加以阐述。朱光潜曾说:“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好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因此,要养成学生纯正的文学趣味,中学语文教学就应该培养学生从欣赏诗歌入手,能欣赏诗歌,自然就形成了欣赏小说、戏剧及其它种类的文学。

新课改的导向未尝不是一种纠偏之举。用一本选修教材编排诗歌散文,尤其是大幅度增加现代诗歌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这就要求学生进入高一就大量接触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歌作品。对教师的启示就是,对学生的初步审美能力的培养,应该从早期抓起,贯穿于整个中学阶段,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高考8分的诗歌鉴赏题,教会学生一点应试技巧。

截止目前为止,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考查要求仅限于古典诗词的鉴赏,随着新教材的实施、推广,学生对现当代诗歌的广泛涉猎,笔者大胆预测,在最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也许会随之增加对现当代诗歌的考查要求。故而,高中教师在面对新教材教学中,在着重抓古典诗词鉴赏的同时,亦应适当关注现当代诗歌的鉴赏和写作,做到双管齐下,齐头并进。且诗词相通,无论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其意象的选择、表达的技巧以及语言的锤炼皆有共同之处,若能够在教学中用适当的方法将二者有机结合,其结果势必是事半功倍,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整体鉴赏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创作能力。事实证明,只要方法得当,学生可以从理论和写作实际上系统掌握诗歌的规律,个别对文字有较强领悟能力的学生甚至可以创作出相当优秀的作品。

为此,笔者在高一新教材教学中,作了一些大胆尝试,将必修与选修内容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期教学先安排选修课本上的部分现代诗教学内容,这样与高一上学期第一单元的新诗单元内容相承。我的学生对现代诗的一些基本写作技巧从理论上已经有所了解,只是还不曾进行过写作方面的实践。在进行必修课本古代诗歌单元教学时,我精心设计《诗经》中《氓》一课教案,结合文言文翻译的教学,将它与选修教材所学的现代诗教学相结合,为学生设计了一道课堂写作训练题,要求学生当堂将古诗《氓》中的第一小节改写为一首通俗易懂的现代白话诗,具体要求如下:第一,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第二,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第三,语言要求有诗意和韵味,注意音节的和谐美。课文原诗如下:

“氓之嗤嗤,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学生的创作热情顿时被调动起来,在短短的20分钟内,便完成了对这首古典诗歌的二次创作。他们的作品,虽略显稚嫩,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风趣的文风却也自成一体,个别优秀之作甚至显示出了作者较强的语言积累和娴熟驾驭文字的能力。这些作品,有的在尽量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摹仿古诗,力求字数相等,末句压韵,显示出了同学们对诗歌中音节和谐美的较强的领悟力。比如这位同学创作的一首七言诗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来人忠厚且老实/手中有布想换丝/换丝不过是托词/实是与我谈婚事/送子涉过淇水去/直到顿丘才别离/非我故意延婚期/苦无良媒结连理/劝君千万莫生气/金秋时节是佳期”

该诗歌语言流畅,节奏鲜明,“连理”“佳期”二字的翻译极为传神,展示出该同学平时对古诗素材的积累,若非熟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这些诗句,断不会在写作中信手拈来,自然天成。另有部分同学则大胆选择了用现代诗来表现这一幕古代男女私订终身的场面,以下两首诗歌堪称佳作:

“从前,从前……/有个人风度翩翩/还有点憨厚腼腆/千里迢迢抱来布棉/假意来换丝缠/眼中写满了柔情/鼓足勇气表白在我面前/道出了他对我的一片爱恋/我迟迟没有语言/最终羞红着脸轻轻埋怨/并非我故意拖延/而是你没有红线/他浪漫地为我编织画面/说:让我们就将婚期订在/来年的秋天”

――《婚期大约在秋季》

“脚沾满了尘土/怕弄脏了我的前屋/憨憨地站在门外,双手伸出/‘给,换丝’/我扭头跑进了内堂/看着镜中绯红的双脸/我愿嫁你为妻/可我怎能开口向父母提起/依依地将丝放在你的手中/恋恋地送你直到顿丘/望着你消失的背影哟/一丝丝惆怅涌上心头/我并非有意延期/其实这份真情我早已无法抗拒/只是没有好媒来谈婚事/叫你我如何了却这长相思?/对我不必怀疑/对我无须生气/准备一个好心情/盼你今秋来迎娶”

――《换丝》

运用现代诗来创作,学生不受字数的限制,在表达形式上更自由,也更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借助细节刻画来完成对抒情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第一首诗的作者刻意一韵到底,第二首诗中的诗分小节,逐节转韵,内容层层推进,小节与小节之间的格调和节奏大致相同,这些特点都表明在初步通晓了现代诗理论的前提下,只要教师指导得法,学生就能够灵活运用一些诗歌的基本技巧进行创作。此次尝试之后,同学们对诗歌的创作热情高涨,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时有同学将自己创作的诗歌作品自发地贴在教室的作品专栏里,供大家鉴赏品评,形成了教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范文9

诗歌赏析,我们为何“山重水复”无思路,“柳暗花明”擦肩过呢?原因可能有三:远离时代,孤立思考;生吞诗歌,糊涂理解;缺少思路,迷乱解答。

其实,“柳暗花明”不难见,只需“四步”眼前现。在教学中,我归纳总结了“四步赏析”法,现赘述如下:

一、 看—整体感知

首先,看标题,知题材:诗歌的标题,往往有一两个字表明题材或内容,我们只需“窥一斑”就可以“见全豹”:王昌龄的《送魏二》、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中的“送”表明是“送别”类的诗;刘禹锡的《乌衣巷》、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乌衣巷”“金陵凤凰台”表明是“怀古”类。

其次,看作者,知风格:诗歌的风格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我们看作者就可以知其风格:王维的《新晴野望》就想到起“诗画一体”的风格;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就想到其“通俗易懂”的风格、李商隐的《端居》就想到起“朦胧隐晦”的风格。

最后,看注释,知关键:诗后的注释,或注解词义、或简介作者、或交代背景、或叙述典故,这是命题人特别的暗示,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张籍的《凉州词(其一)》诗后的注释是(1)碛(qi),沙漠(2)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是我们准确理解诗句的关键;刘一止的《小斋即事》诗后的注释是“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作者的遭遇与本诗的主旨密切相关;岳飞的《满江红》词后的注释是“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这一注释告诉我们宋徽宗的奢侈生活,可以看出作者的痛心。

二、 找—重点突破

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意象的灵魂。找意象,悟情感是诗歌赏析的关键。

首先,找名词,知意象:意象,从词性上来讲都是名词,只要抓住名词,就能找到意象。林景熙的《溪亭》“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灯。”中的“清秋”“日暮”“月”“落叶”“流萤”“孤灯”都是名词,也是诗中重要的意象。

其次,找动词,形容词,副词,知情感:名词前后的修饰词,往往体现诗人的情感倾向,我们必须抓住。王安石的《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早,正抱疏桐也半黄”中“月”前的“缺”、“漏”后的“未央”、“身”前的“病”、“梦”前的“归”、“蝉”前的“鸣”、后的“乱”、“叶”后的“黄”,这些动词、形容词把诗人的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烦乱之意全部表现出来了。

三、 想—快速整合

诗歌赏析,主要围绕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与情感态度五个考点命题。面对考题,我们应快速整合记忆中已有的知识与方法。

首先,想考点,知方向:高启的《黄氏延绿轩》“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面对诗后这样的一道题:“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我们立即整合“语言”考点的相关知识,明确了答题方向。

其次,想题型,知步骤:诗歌赏析的题型基本稳定,每种题型的解答步骤也相对固定,这样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李商隐的《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面对“这首诗的三、四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的题目,立即想到这是一道“技巧”类的题目,一般有三步:(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这种手法;(3)此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此题的参考答案是:(1)三、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2)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3)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四、 答——清晰表达

首先,答得准,知要求:题目是专家反复推敲,精心命制的。每一道题目都渗透他们的命题思想,每一个要求都体现他们的命题方向,所以,我们必须反复斟酌,细心揣摩。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有这样一道题目,“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第一问,必须抓住“点明送别季节”和“词语”的要求,第二问,必须抓住“直抒离别”和“两个句子”的要求,否则很难答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