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04-08 01:22:57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范文1

一、基本情况

通过向县、街道领导汇报、与村两委成员和群众座谈,查阅文件档案,到古村落、田间山坡、低保户家中实地察看等,力求尽早吃透上情,摸清下情。

xx村位于县城东南部,距济荷高速平阴出口x公里,与新建的x国道相距x公里,属于省定贫困村。全村共有x户常驻村民,共x人,党员x人(含预备党员)。全村总面积x亩,其中耕地面积x亩,山林面积x亩(全部由村集体统一管理),村庄占地面积x亩。

2021年新一届村“两委”换届后,两委班子成员共x人,其中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为x年出生的年轻干部xx一肩挑,党支部成员有xx、xx,村委会成员xx、xx,班子团结,工作积极性高。

二、问题分析

在前期调研基础上,梳理分析出两个方面的重点薄弱环节。

一是村集体收入薄弱。2020年村集体收入xx万余元,主要收入来源为落地光伏发电项目补助资金,及少部分土地租赁收入。

二是致富途径较单一。产业结构单一,以小麦、玉米等传统种植业为主;没有重点产业,村内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务工,65岁以上老人xx余名,空心化、老龄化较为严重。人均收入较低,年人均收入xx余元。

三、下步工作

认真学习x月x日县委xx书记去xx村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扎实落实书记提出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榆山街道“乡村振兴”举措破题谋划,下一步在“文化兴、经济强、生态美”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寻求突破。

1.文化兴。深入xx村文化内涵,提炼并赋予时代价值(如xx等精神),讲好村落故事,树品牌,助发展。

2.经济强。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围绕xx村开发、建设用地利用、流转土地规模种植等抓好产业振兴。

3.生态美。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治理3年行动计划,实现环境美;抓党建引领、促组织振兴;通过讲党课、办实事,送优秀传统文化进家庭等举措,让“爱国、守法、友爱、和谐”理念深入民心,实现心灵美。多措并举,探索实践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范文2

 东兴镇亚坪村第一书记  金晓辉 

按照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统一部署,我于2018年6月底由阿坝州人大常委会选派到茂县东兴镇亚坪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自驻村以来,在组织、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支持下,我端正思想,牢记使命,努力工作,以作风在基层养成,形象在一线提升为目标,做到“真下派、真投入、真干事”,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下派以来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亚坪村位于东兴镇的中心,是东兴镇政府所在地,平均海拔1070米。亚坪村共有村民405户(农业户205户),1034人,下辖亚坪组、桃坪组、张家坪组、马桑坪组、董家组5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26名。全村有耕地1105亩,公益林8087亩,退耕还林1911亩。现以种植玉米、魔芋、枇杷为主。亚坪工业集中发展园区于2009年在亚坪村成立,园区有3家大型企业入驻,分别是茂县新纪元电冶有限责任公司、茂县鑫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岷江雪盐化有限公司,本村现有180余人在园区内务工。据统计,目前该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构成有三种:一是务工经商,约占总收入的80%;二是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收入约占15%;三是政策性补贴收入约占5%左右。该村共有贫困户38户,2018年脱贫2户,2019年预脱贫1户。目前经过国、省、州脱贫攻坚工作检查验收组检查验收,亚坪村已顺利完成贫困村退出和贫困户退出目标任务。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认识,增强使命感。

自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在思想上,我牢记责任和使命,深刻认识到驻村干部工作在基层一线,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富民政策、搭建良好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纽带。“上有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我要充分发挥驻村干部这根“针”的作用,进一步做好驻村工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从机关到农村任职的工作人员,要想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上有所作为,必须先静下心来加强学习。在驻村期间,我除了虚心向乡镇领导和身边的同事们请教外,还利用业余时间,重点学习了精神、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及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等。同时还参加了省直机关工委、省委组织部、茂县县委组织部组织的3次专题培训,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思想得到更好的进步,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得到提高,服务基层的意识和履行职责的能力得到增强,为更好开展村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转换角色,增强服务意识

作为村第一书记,在驻村工作期间,我摆正位置,找准坐标,分清职责,掌握分寸,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积极带领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做到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工作到位而不越位,求实而不死板。

(四)脚踏实地,认真完成工作

1.推动党建,强化组织建设。从抓班子、带队伍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通过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规范开好“三会一课”,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同时,进一步完善培训教育机制,建立亚坪村党员干部工作协调交流微信群,针对阶段性重点工作每日向村两委干部和党员推送基本理论、基本政策、时事热点等党建知识,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抓在经常、融入日常。 

2.加强调研,制订工作计划。一是通过大量入户走访充分调研和调查了解村民的发展想法,详细了解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分析,制定符合实际的驻村工作队工作计划和措施。二是与村“两委”研究商讨亚坪村产业发展规划,为今后在亚坪村实施乡村振兴发展奠定基础。

3.宣传政策,改变传统观念。一是充分利用农牧民夜校、主题党日、党课、走访、调研等形式,分别对党的精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州委十一届五次会议精神、扫黑除恶及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新政策进行了系统的宣讲。自7月下派以来由我牵头共开展农牧民夜校8期,主题党日活动3 次,党员大会1次,党课1次。二是入户宣传引导群众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4.争取资金,推进民生工程。一是协调配合州、县发改委对桃坪组拟新建产业路进行前期踏勘,并协同村干部按照要求做好项目前期相关工作。二是针对张家坪组、董家组、马桑坪组农田果木灌溉困难问题进行实地查看,征询农户意愿,会同村组干部多次研究商讨制定灌溉池补助方案,并向帮扶部门州工业园区进行专题汇报,得到了州工业园区领导高度重视,共争取到灌溉补助资金7万余元。

5.持续发力,开展环境治理。一是广泛宣传发动,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二是入户动员村民,督促每家每户把房前屋后打扫整理好;三是要求村“两委”会对亚坪村桃坪组垃圾处理点进行规范整顿;四是坚持开展不定期的环境卫生大检查,对公益性岗位环境卫生工作进行严格考核评分。

6.对标补短,做好排查工作。一是根据县扶贫办要求,开展扶贫问题回头看,逐户排查,收集问题,防止出现漏评、错退现象,切实对排查出现的问题进行上报和实地解决;二是紧紧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三有、四好”标准,及时更新贫困户资料,巩固痕迹管理,重点对帮扶明白卡、帮扶手册、帮扶措施、收入调查表等资料进行梳理更新;三是按照镇党委、政府安排,严格对“一卡通”资料信息进行清理、核实。

7.改变模式,发展集体经济。同村“两委”商讨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后,将村委会所属食堂作为集体经济,以每年2万元价格承包给竹苞村村民杨勇经营,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8.爱心帮扶,关怀老年群体。在重阳节当天牵头组织全村70余位老人在亚坪村村委会召开重阳节茶话会,活动上还邀请镇卫生院对老人们进行免费义诊和体检。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

9.为民办事,处理化解矛盾。一是同村“两委”积极协商,较好的解决了桃坪组部分村民反映垃圾焚烧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的情况。二是通过多方协调,处理解决了马桑坪组村民王德海因通信电杆占用新建宅基地同电信部门引起的纠纷。推动了村内和谐,得到了村民好评。三是深入园区同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协调,帮助解决了贫困户董金元进入企业务工问题。

10、积极协调,提升文化阵地。同镇党委政府一道积极向县气象局协调,为亚坪村文化广场争取解决了一台LED大屏显示屏,给亚坪村文化广场宣传阵地提供了必要的硬件保障。

11、认真踏实,完成其它工作。1.成立民兵成立应急处突小分队,组织开展消防处突应急演练,增强亚坪村民兵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民兵队伍的应急备勤能力;2.组织本村党员及东兴镇其他驻村工作队一道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前往北川地震遗址缅怀遇难同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4.前往绵阳联系确定亚坪村文化院坝安放福泽感恩石碑及广场石拱门事宜。5.整理完善亚坪村创建州级“四好村”及州级文明村的档案资料。 

三、存在的困难问题

自挂任第一书记以来,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虽然完成了一些工作任务,但因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离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尚有差距,引导农村产业发展的思路还需开拓,跑项争资力度还要加强,农村落后基础设施亟待解决等。

四、下一歩工作打算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班子建设、党员教育、村务公开、会议值班和财务管理等各项制度。今后的工作中,村“两委”班子要按照镇党委、政府的部署,不断落实完善工作制度,把握好大方向,以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为重点,使村务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经常化。同时还要健全村民自治组织,透过完善配套制度,促进长效机制的构成,使村务工作有规可约、有序运行。

(二)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思考创新工作方法,凝心聚力,补齐短板,继续发展装大村集体经济,加大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巩固脱贫户和贫困村退出成果。

(三)持续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按照党建工作要求,在完成规定动作外不断研究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途径。按照党章要求,指导村支部培养文化层次高、视野开阔的优秀人员为入党积极分子。发挥党员在脱贫致富中的带头作用,动员党员掌握致富技术,强化党员队伍建设。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范文3

时光飞逝,2018年已经结束,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严格按照驻村工作要求,在乡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XX村“两委”的关心支持下,在县驻村帮扶办的不断指导和帮助下,较快地熟悉了当地的村情民情,了解了当地的一些基本情况,掌握了一些农村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村基本情况

XX村是非贫困村,共有8个自然村,16个村民组,耕地面积4210亩,全村985户3776人,村两委干部7人,党员65人,2018年新识别贫困户1户2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6户184人,2017年已脱贫16户40人,2018脱贫13户26人,未脱贫77户118人,贫困发生率3.1%。

二、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按照“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注重结合XX村实际,积极探索实践,从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支持发展农业经济等方面入手,精准发力,扎实推进扶贫工作。

 

(一)认真开展精准识别,按时完成相关工作

我村驻村工作队及XX村村“两委”,把提高扶贫工作精准度摆到重要位置,严格按照建档立卡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以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为目标,按时完成相关工作要求,为实施精准扶贫奠定了基础。XX村严格按照河南省精准识别和管理办法,坚持贫困户精准识别的标准和程序,责任组按照“六步工作法”和“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的方法,认真扎实开展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工作,2018年下半年新识别贫困户1户2人。对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户,统筹考虑“两不愁,三保障”,经村两委商议初步名单后,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退出人选,然后村责任组逐户入户核实,确保不错退一人。XX村2018年共脱贫13户26人,13户中户均产业覆盖超过2项,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目前这些户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两不愁三保障都已解决。

(二)切实保障贫困户享受政策的落实

1、医疗救助方面。由县财政出资免费为XX105户贫困户全额缴纳医疗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同时就诊时免补偿起付线和住院押金:贫困户门诊治疗和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对慢性病患者门诊治疗报销比提高5%,对不符合慢性病标准没有住院治疗的,又确需长期服药的贫困户办理慢性病卡142张,每人每年可报3000元。

2、安居工程方面。2018年为马立等51户实施安居工程,村两委严格抓好工程质量的监管,确保贫困群众住房得到保障。

3、教育扶持方面。严格执行政策,今年以来对符合条件的22名贫困学生(学前教育3人;小学11人,初中教育3人;高中教育3人;中专教育1人;本科以上1人)共发放扶持资金2.4万元,解决了贫困家庭学生就学问题;

4、社会保障方面。XX村针对贫困户中无劳动能力、孤寡老人等共办理低保137个,办理残疾证41个,落实两项补贴31人。

5、金融扶贫方面。XX贫困户中户贷户用申请贷款14户(发展种植),户均贷款5万元;企业带贫20户(众通农业企贷企用带贫20户,每年增加帮扶资金2400元。)通过发放小额贷款,帮助贫困户脱贫。

(三)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为加大XX村基础设施,驻村工作队积极开展帮扶,多方联系,争取财政资金,投入该村基础设施建设。

1、群众出行方面:我村今年新修水泥路6公里,目前有水泥路8.3公里,基本实现了自然村主干道全部硬化。

2、教育保障方面:经协调我村村小今年新建教学楼32间,极大的改善了我村的教学条件。

3、其他方面:自来水实现户户通,实现了电网改造,确保所有农户生产生活用电得到保障,闭路电视、宽带达到全覆盖等。

(四)是协调项目资金,提升基础服务功能

驻村工作队以实施精准扶贫为抓手,以办好惠民实事为落脚点,通过走访、调研,听取民众意见,并与村支两委干部和党员多次商议,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我村新建7个垃圾池,购买50个垃圾桶,聘用了34名贫困户担任公益性岗位,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极大的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三、下步打算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2019年将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脱贫攻坚工作,为努力实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村支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落实执行党内生活制度和三会一课制度,强化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组织实施引领带动督促落实的核心作用,发挥号支部和党员的战斗堡垒及先锋模范作用,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工作机制。

(二)持续抓好政策落实。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不折不扣的落实好县里出台的教育扶持、医疗救助、危房改造、残疾人两项补贴、金融扶贫、自我发展等政策。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范文4

根据组织选派,自去年3月开始我担任XX镇XX村第一书记。到该村后,能够扎实开展第一书记工作,紧紧围绕“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实现高质量、确保可持续”的要求,紧扣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以“春季攻势”、“夏季整改”、“秋冬会战”三大行动为抓手,抓实抓好各项扶贫工程推进,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确保该村贫困人口现行标准下稳定脱贫,确保该村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能打赢,贫困户能脱贫、村内基础设施建设能变样、党建工作能提升,现将担任第一书记以来的工作情况向组织汇报:

一、围绕对象“精准”做文章

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抓手,结合自身业务知识,指导戴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1、精准识别。对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识别,按照整户识别的原则和“七清四严”的要求,认真执行“七步法”,核定贫困户为53户125人。

2、精准建档。对识别的贫困户进行民主评议、公示。按照一户一档的原则,对贫困户档案进行细致整理,档案袋包括两证一册、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复印件、低保证复印件、残疾证复印件、贫困全年收入明细、贫困户申请书、信息采集表等。

3、精准施策。按照调查走访,对贫困户进行分类扶持,对53户贫困户全部建立了健康档案实施了健康扶贫,通过产业+金融分红每户每年3750元实现了100%全覆盖;对因病、因残和毫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了保障扶贫;对居住在破旧危房的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扶贫;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贫困户进行就业扶贫等。

二、制定规划“帮扶”促成效

在立足村情的基础上,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思路,深挖致贫根源,依托村上优势资源,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争资争项,抓好扶贫项目落实,着力推动该村村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

1、基础设施。该村属市级贫困村,我市安排了扶贫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万;结合我办资源,对该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升级,投入10万元新建两条村道。

2、产业扶贫。目前该村已经安装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33.54千瓦,截止2018年12月底增加村集体收益26000元。目前戴村已经成立“该村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经投资的5万元100亩的油茶基地正在抓紧开工建设。

3、社会帮扶。今年的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都开展了慰问走访活动,为贫困户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下一步打算

在村内每月召开一次座谈会,收集贫困户和群众关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同时,争取部门项目配套资金,解决涉及群众生产生活、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范文5

    根据县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2017年5月我很荣幸被派驻到厂溪黑石村任第一书记。这大半年以来,在县委组织部、厂溪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我县对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攻坚任务要求,认真履职尽责,通过加强村班子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积极为民办事服务、发展集体经济等方面、力争在2019年如期脱贫摘帽。现将驻村帮扶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1.按照要求,一是建立健全我村组织运行制度机制; 二是认真做好“三会一课”、办好“党员活动日”、“两学一做”;三是做好与我村干部谈心谈话,并制定相应制度。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强化了党员干部在扶贫攻坚中的带动能力,并提高了党员干部综合素质。

    2.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党员,积极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积极参与青年人才党支部建设,加强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着力整治“四风”,整治廉懒散拖等突出问题,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提升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战斗力。

    (二)扎实推进精准扶贫

1.精准识别、回头看。采取调查摸底、民主评议等措施对贫困户进行再识别,对不符合要求的建卡贫困户坚决予以清理确保贫困户对象识别精准。结合村情精心编制了板寨村脱贫规划,以 “七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为统揽,以“十三五”规划为前提,以精准扶贫为抓手,实施“基层建设、人居环境改善、产业发展、旅游开发、村民娱乐活动场所、村级组织建设”等六大攻坚行动,量体裁衣为每位贫困户制定了“一户一策”脱贫措施。

     (三)提升治理水平

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健全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等民主管理制度,按时规范进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的,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的,社会治安良好,未发生刑事案件,未发生治安案件,未发生不正常信访事件,未发生群体性事件。

   (五)努力寻求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方向

   1、理清发展思路,大力探索我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是大力开发集体资源。我村土地和林地资源比较丰富,可以对机动田、机动山进行统一开发,既可以对外承包、租赁,也可以本村自己组织经营,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二是开展服务创收。村级组织可以根据本地的生产特点举办社会化的服务产业,如农产品流通经营服务实体,农业科技服务实体等,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既为农业生产提供后勤保障,又为集体经济创造收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村支“两委”班子建设,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健全工作机制,继续认真落实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建设。

    2.抓好单位结对工作,为群众送温暖、办实事。多方筹集资金物资,对困难党员、低保户、特困难户、重点优抚对象、五保户等家庭或人员,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增加与农民群众的沟通与联系,帮助困难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推动精准扶贫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范文6

邹楼村位于安平镇西4公里,共有3个自然村,6个村名组,党员16名,总户数379户,1516人。全村劳动力共有890人,外出务工人员共有490人,其中长期外出务工人员256人,短期外出人员234人。全村耕地面积1996亩。农业种植作物以蔬菜、三樱椒、小麦和玉米为主,养殖业以养猪、养羊为主。建设高标准农田1996亩,新打机井32眼,机电配套32套,扩宽田间道路1500米。

二.扶贫工作。邹楼村共有贫困户101户,贫困人口348人,已脱贫90户,322人,其中2014年脱贫4户18人,2015年脱贫31户116人,2016年脱贫41户163人。

三、工作态度

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增强在农村发展后劲,促进农民增收,逐步使广大农村农民群众生活富起来,精神乐起来,生态好起来,村容美起来,班子强起来,要做一个合格的、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书记,就必须认真学习有关农村、农业、农民政策、规章制度和各种会议精神,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充分认识和理解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工作中我要着重学习、认真思考、不耻下问,并结合实际走村串户,体察民情,到贫困户中去,与贫困户谈心、拉家常,结合工作的需要,一直坚持学习相关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增进工作的才能,增强自己的工作自信心,逐渐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工作落实情况。

1、进村调研,首先通过走访群众、座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村组干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调研,了解民情,熟知村民的要求和愿望,仔细分析与研究,掌握好第一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按照“发展生产、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次序和谐化的目标,科学合理规划邹楼村的建设项目,起草了《邹楼村发展计划》、《邹楼村工作计划》、《邹楼村帮扶计划》等。再次是按照农村党支部“五个好”的要求,采取举办讲座、集中培训、专家示范、外出参观的形式着力提高村级组织和农村党员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的能力、科学发展富民强村的能力、协调利益,促进和谐的能力,起草和完善了《基层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制度》、《培训党员干部制度》、《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务公开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及《村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等制度。严格按照贫困户识别标准和程序,统筹考虑“两不愁、四保障”因素,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严格按照识别流程,应尽则进、应退则退。

2、责任落实进一步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气氛。

邹楼村帮扶队员共有13人,其中财政局帮扶队员11人,安平镇政府2人。一是大力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悬挂扶贫标语横幅、村内设立精准扶贫政策栏等方式进一步积极构建精准扶贫大宣传格局,提高群众对精准扶贫政策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二是走村入户,宣传政策。组织村责任组成员、帮扶人走村入户,发放《柘城县精准脱贫优惠政策明白卡》、精准扶贫政策宣传挂历,面对面向贫困户进行政策方面的知识解读,同时在宣传过程中,对贫困户的发展需求进行了详细的了解,根据需求制定措施落实政策。

3、档卡规范化建设。按照全省建档立卡规范化建设工作部署,组织我村帮扶队员走村入户,摸清家底,对贫困户档案材料内容逐一清理登记,确保档案整理工作准确化。对全村扶贫档卡进行清理、规范,进一步整改存在问题,做到规范、精准;并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档案,及时发现问题、督促帮扶人整改提升,为精准识别、因户施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保障。

4、建档立卡动态调整。以“三个零差错”为标尺,严格按照贫困户识别标准、方法和程序,对符合贫困户识别标准的新增贫困户进行识别进入。 严把贫困人口退出程序关。以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实现“两不愁、四保障”为主要衡量标准,严格按照村民小组民主评议、村两委和包村干部核实,退出贫困户确认、村级公示无异议、镇公示、公告等程序,实现动态调整。

5、政策落实、分步组织项目建设,用心为群众解决好实际问题。分步组织建设了“九大工程”:文化广场、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光伏发电、村村通户户通道路、下水道、安全饮水、电网改造、路灯、网络、电视、扶贫车间等项目,总投资560万元。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范文7

在河南,在全国,驻村“第一书记”的名字响当当。

2010年7月底,河南从省直19家单位选派19名处级党员干部到19个贫困村、软弱涣散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以村“两委”班子“班长”的身份,与全村百姓同吃同住共谋发展。

这次派出的19名省直干部只是一个开端,2011年7月份,河南又继续从省直34家单位选派34名党员干部到农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与此同时,省、市、县三级选派机关党员干部入村担任“第一书记”工作全面铺开。截至目前,省、市、县三级共选派了7415名机关党员干部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短短两年,派驻“第一书记”的村不仅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而且发展经济的劲头十足,村风村貌也大为改观,展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力,其全新的农村工作机制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选派机关党员干部入村任职帮扶,全国早有先例,成效褒贬不一。

成绩往往是共性的,诸如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帮助农民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引进投资了新的工业项目等等;不足显然有多种多样,有的驻而不实,有的蜻蜓点水,有的有始无终,有的虎头蛇尾,有的虚与应付,有的把钱一交了之,有的仅限于修桥铺路修下水道等等,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其实质都是背离了党和国家的要求,是对帮扶工作理解和贯彻执行上的简单化、表面化、机械化和短视化,其结果只能是让落后村原地踏步、脱贫无力、致富无方。

河南,典型的农业大省,62.3%的人口在农村,贫困、相对贫困人口多集中在农村,矛盾焦点、发展难点也主要集中在农村。

“三农”问题对于河南来说,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河南农村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农业发展步伐趋缓,农民增收难度加大,部分贫困村、难点村在初步解决温饱后出现致富难、发展难、稳定难的新课题。

河南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中原,着眼于改善民生、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着眼于解决基层群众的特殊困难、夯实执政基础,着眼于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转变机关作风,从2001年开始,由省委组织部牵头开展了选派机关干部驻村工作,为破解“三农”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不同于其他地方,河南在驻村帮扶上更加突出分类指导,着力建立一种长效的农村工作机制。

驻村帮扶接力赛

进入新世纪,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河南开展了驻村帮扶工作的新征程。十余年间,历经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驻村帮扶始于2001年,这年3月份,按照河南省委的决定,全省4万多名机关干部胸佩红花,背负行囊,下乡驻村帮助开展工作。在这支浩浩荡荡的下乡大军中,有厅级干部115名、处级干部1990名、科级干部18207名,为历年来少有,从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此次驻村帮扶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题,调整结构促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治软治乱,努力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广大驻村队员把农村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广阔舞台,为改变全省贫困落后乡村的面貌洒下了辛勤的汗水。3年中,省、市、县、乡四级机关共选派党员干部15万余人,进驻到近2.8万个村。其中,省直机关3年抽调干部4540人(厅级干部428人,处级干部2108人,一般干部2004人)。

第二阶段的驻村帮扶从2004年至2006年,主要以联县驻村和艾滋病防治为主要内容。

这3年,河南每年都从省直96个单位抽调200余名干部,进驻全省42个经济相对落后县的96个最贫困、最偏远村,开展联县驻村帮扶,抓点带面,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其中42名优秀处级后备干部,分别担任42个县的县委常委、副县长。与此同时,每年还从省直38个厅局和11家省属医院,抽调114名机关干部和医生,进驻全省38个艾滋病防治帮扶重点村,开展艾滋病防治帮扶工作,这项工作直到现在还在持续。

第三阶段的驻村帮扶从2006年至2010年7月,以新农村建设试点为主要内容。

2006年8月,为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河南省委确定了17个试点县和193个试点村,其中,将38个艾滋病防治帮扶重点村和96个联县帮扶村纳入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另外又增加59个试点村,确定由56家省管高校和3家省管企业派出驻村工作队。省委总共从193个单位(包括省直厅局、中央驻豫单位、省管高校和省管企业),抽调3批干部共计1325人,进驻到17个试点县和193个试点村,开展全省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其中,进驻到17个试点县的处级干部,任县委常委、副县长。与此同时,各省辖市、各县(市、区)也在不间断地开展下派机关干部驻村工作。

上述三个阶段历时10年,全省累计下派干部25万以上。目前正在进行的选派“第一书记”驻村任职为河南驻村帮扶的第四阶段。

2010年以来,河南省委在总结前三个阶段驻村帮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新任务,突出农村工作机制转变,突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展了以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农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为主要内容的驻村任职工作。

河南省委组织部从106个省直单位、中央驻豫单位、省管企业和省属高校,选派了106名处级干部,到106个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实现了每个县(县级市)有一名省派驻村“第一书记”。同时,市、县也同步开展选派机关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截至目前,省、市、县三级共选派了7415名机关党员干部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派驻村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15.54%。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范文8

河南省委把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作为强根基、补短板、谋脱贫、奔小康的大事,摆上重要日程,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带动各级各部门抓实施抓推进抓落实。驻村第一书记在农村党建、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如今,在河南农村,第一书记已经作为特有的时代符号深入人心,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许多故事让人感动,他们不畏艰辛,探索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模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被委以重任的第一书记们,必将成为承担“十三五”期间河南如期完成扶贫脱贫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的主力军。

惊蛰过后,春意萌动,特别是在城市里,几个暖阳天过后,柳条就开始吐绿了。在农村,春天总要来得晚些,大多植被都尚未复苏,加之春节返乡的农民相继返城,村庄显得有些空寂。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此时已经打点行装从家园出发,贫困、落后的村庄是抵达的地方――他们就是驻村第一书记。

“按照中组部的部署要求,河南省委坚持把选派第一书记作为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重大举措,作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从省、市、县党政机关选派12332名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实现了对4626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866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05个艾滋病防治帮扶重点村全覆盖。”河南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强根基、补短板、谋脱贫、奔小康”

2010年7月以来,河南省委作出了选派机关党员干部到“软、穷、乱”村任第一书记的重大决策。5年来,驻村第一书记在农村党建、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选派第一书记是推进扶贫开发、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夯实基础、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深化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关系、凝聚改革发展正能量的有效途径。”河南省委副书记邓凯强调。

河南省委把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作为强根基、补短板、谋脱贫、奔小康的大事,摆上重要日程,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带动各级各部门抓实施抓推进抓落实。

去年下半年,河南省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研究批准了《关于全面开展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实施意见》。省委书记郭庚茂明确要求,要把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与确保“十三五”期间如期完成扶贫脱贫任务、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坚持标准、严密组织、采取措施、完善政策,真正把第一书记选好管好,充分发挥作用。

河南现在已经形成各地各部门普遍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构和机制。比如河南省纪委就专门明确一位副书记、一位常委分管,把第一书记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信阳市由市委书记担任第一书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滑县把领导力量向下延伸,从22个乡镇和产业集聚区各挑选一名负责同志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配合县委选派工作领导小组共同做好有关工作。

特别是去年8月,河南对全面开展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特别进行了动员部署,河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夏杰在主持会议时说:“各地各部门要以‘严’和‘实’的精神,抓好选派第一书记工作。”

选优派强,到基层一线去担当重任、接受考验

众所周知,农村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思想观念较为落后,没有更多的发展思路,加之农村民生建设相对滞后,交通不便,缺少资金,缺少发展的龙头产品,这些都对农村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实践证明,第一书记的能力素质、作风形象如何,直接关系到选派工作任务能否顺利完成,要切实加强指导和管理,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实、能干事、干成事的第一书记队伍。选派第一书记,必须把好人选的政治关、品行关、廉政关和能力关。

为此,河南严把资格条件,坚持选优派强。省委强调选派第一书记是政治任务,要求各级各部门必须舍得把那些优秀干部、骨干人员拿出来,到基层一线去担当重任、接受考验。

首先是严格把关“选优”。按照单位动员、个人报名、党委组织部审核等六步工作程序,把好政治关、品行关、廉政关和能力关。经过层层从严把关,河南选出的12332名第一书记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其中,处级干部464人,占3.7%;科级干部5464人,占44.3%;45岁以下的8206人,占65.6%。

其次是因村定人“派准”。河南把派驻村的突出矛盾与干部的工作经历、专业特长结合起来,科学调配、用人所长,一批熟悉党务的干部被派往软弱涣散村,一批经济管理部门的干部被派往贫困村,一批医疗卫生系统干部被派往艾滋病村。比如郑州市充分发挥干部综合素质全面的优势,市直选派的101名第一书记中干部占55%,全部被派往“软、散、乱、穷”最突出的村。

最后还要狠抓培训“育强”。第一书记入村前,省市县三级分级负责,就农村基层党建、涉农政策法规、群众工作方法,对第一书记进行培训。比如省派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办、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和省卫生厅领导同志分专题作辅导报告。第一书记入村后,各级党委还要对其持续加强培训,要求派出单位和第一书记所在乡镇,分别明确1名领导班子成员作为联络员,经常深入派驻村,对第一书记进行“传帮带”。

强化战斗堡垒,突出党建引领

选派第一书记是夯实基础、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深化的重要举措。强调,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

“针对我省部分农村‘软、散、乱、穷’等问题综合交织的实际,我们把强化党建作为第一书记的首要职责,要求第一书记抓党建促发展。”河南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第一书记以培养“双强”村党组织书记为重点,通过集体学习、个别谈心、外出考察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开阔他们的思路视野,提升派驻村党组织的建设水平,建强支部核心。

“六步工作法”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行动指南,他们按照组建工作队伍、绘制村情五图、部门集体会诊、制订整改方案、整建效果评估、落实责任追究的程序,有望使全省4626个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局面彻底扭转。

落实好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对于解决派驻村“软、散、乱、穷”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具有根本性意义。河南把基层民主决策、矛盾纠纷调解化解、便民服务和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四项制度,作为提升农村治理水平的根本性措施,指导第一书记认真检查总结四项基础制度落实情况,研究改进措施。

此外,河南把建强基层组织作为第一书记推动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障,着力解决村班子中存在的“软、散、庸、懒”等突出问题,真正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将真情融入农村

带着方便面,徒步行走十几公里,河南省扶贫办派驻驻马店确山县竹沟镇西王楼村第一书记吴树兰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走访了全村300多农户。从唠嗑谈心做起,在不到半年的时间,这位副厅级干部便成为村民信赖的热心大姐。

脱下皮鞋换布鞋、学做农活当村民,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实打实为群众服务,和吴树兰一样,许多驻村干部正是带着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怀,使自己真正融入到了农民中间,架起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只有为群众多办好事办实事,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赖支持。要始终坚持把农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把村民愿望迫切、条件许可的事情办好,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艰苦的条件,发展的重任,也让第一书记们在农村广阔天地中接了地气,聚了民气,长了才气,壮了底气,实现了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的“双丰收”。许多第一书记深有感触地说:驻村这段宝贵的经历将会影响一生。

在第一书记们为河南农村发展奔波的背后,是省、市、县出台的保障政策,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真正让他们融入农村、扎根基层。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关键,对涉农资金项目进行有效整合,对派出单位力量进行充分挖掘,对第一书记的工作生活进行充分保障,推动帮扶政策、资金项目、人力物力“三向集聚”,积极构建大帮扶格局。

河南省委组织部实行“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机制,明确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驻村任职工作第一责任人,举单位之力,尽帮扶之责,为派驻村提供人才、资金、项目、信息、技术等方面支持。

在考评上,对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群众反映良好的第一书记优先评选先进、提拔使用、晋升职称。一项项创新举措,不仅让选派单位对驻村工作“高看一眼”,更激发了驻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当好扶贫攻坚主力军

去年秋季,位于辉县市太行山脚下的白道村迎来了第一个冬桃丰收年,功臣是来自辉县市人民检察院的驻村第一书记韩喜群。为了带领白道村实现脱贫,3年来,他多方筹措资金,先后为村里修了路、打了井、架了电,并深入考察后引进了效益可观的冬桃树。

河南通过选派第一书记,深入落实党的扶贫开发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紧紧抓住贫困村、贫困户这个薄弱环节,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确保如期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目前,推进精准扶贫显然是第一书记的一项主要任务。按照“真扶贫、扶真贫”的要求,河南各贫困县以村为单位,由第一书记牵头,开展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核查工作。

此外,河南立足于拓宽帮扶渠道、充分调动派出单位的整体力量,组织选派单位党员干部或支部与派驻村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确保实现帮扶措施到户、脱贫成效到户。目前,各派出单位正在通过“一帮一”“多帮一”“一帮多”的形式,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范文9

经县委要求塔斯托别乡综农片区党工委盛荣社区全体干部于2019年5月1日迎接新任第一书记和新工作组队员加入盛荣社区“访惠聚”工作队。

新工作组队员进村后与原第一书记认真交接工作,原第一书记沈文华详细汇报了工作开展情况,在认真做好工作对接的基础上,召开村委会议、工作组会议,进点后的新第一书记和新工作组队员立即投入工作,与老队员相互认识,相互了解情况,掌握村情村貌,使其尽快熟悉村里的基本情况听取工作队分析研判所驻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对人员进行分工并安排部署近期的重点工作,积极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

工作组会议中,新上任第一书记指出了今后的几个重点工作:扫黑除恶工作、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两个全覆盖工作。也对工作组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上来,紧紧围绕总目标,不断增强深化“访惠聚”驻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聚焦总目标,夯实维稳桥头堡。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突出在村一级用劲,始终做到目标不变、方向不偏、节奏不乱。三是坚持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四是落实驻村工作队包村联户推进脱贫攻坚责任制。五是结合入户走访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倾听呼声、了解意愿、回应关切,真情融入群众、真心帮扶群众。

党工委书记罗晓伟要求新老工作队交接好各项工作,肯定了原第一书记的工作,希望新任第一书记尽快进入角色,同时带领好三位一体干部,为盛荣社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及民族团结做出成绩。

会议结束后,盛荣社区“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投入到基层工作中,携手各族群众共同建设美丽社区。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