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集锦9篇

时间:2022-03-10 17:08:57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范文1

冠是古代帽子的总称,《楚辞・渔父》中就有“新沐者必弹冠”的记载。冠有冕、幞、巾、帽、帻、弁之分,冕是帝王、诸侯、卿大夫戴的礼帽。冠两边有帽带,叫缨,可在下巴处打结来固定帽子。《左传》载,孔子的弟子子路在与叛乱者搏斗中,被戈击中,帽带也断了,子路在结好冠带后被杀,后以“结缨而死”形容慷慨就义。“葛巾”是葛布作的头巾,东晋陶渊明酿成酒时,正好有朋友拜访,陶渊明就摘下葛巾来滤酒,滤完又戴在头上,后以“葛巾漉酒”比喻人性情率直。晋代孟嘉在龙山宴会上帽落而依然风度翩翩,从容面对他人的嘲讽,后以“龙山落帽”形容人风流倜傥,潇洒儒雅。

冠还与世俗礼仪有密切关系。“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冠为人增添了不少威严;“衣冠楚楚”形容人穿戴整齐漂亮;“沐猴而冠”则指人目光短浅,成不了大事。古代贵族子弟20岁时要举行隆重的冠礼,表示成年,“弱冠之年”指男子二十岁。冠也象征职位,“挂冠而去”就是辞职不干。古人还往往借冠来抒发感情,“怒发冲冠”形容非常愤怒,“弹冠相庆”指一人当官后同伙互相庆贺将有官做,小人得意忘形的神态。

栉是篦箕和梳子的统称。在篦箕的材质上,贵族妇女多用金制、银制,普通妇女多用竹制和木制。“不栉进士”指有文才的女子,“鳞次栉比”形容房屋等依次排列、紧密相连。巾和帼是古代女子戴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如“巾帼丈夫”指有男子气概的女子。笄是女子头饰,“女子许嫁,笄而礼之”(《仪礼・士昏礼》),古代女子15岁时,要把头发挽成髻,用笄穿上,后称女子15岁为“及笄之年”。笄后称簪,古代男女都用,男子用簪“所以系冠使不堕也”,女子用簪则直插于髻。古代的簪有骨簪、象牙簪、玉簪、金簪、银簪等,“衣冠簪缨”指达官贵族及其后裔。钗大多是一头分为二股,贵族多用金玉、翡翠、玳瑁、琥珀等制成,贫者多用铜、银、骨、荆类。东汉孟光嫁给梁鸿后,戴着荆枝首饰,穿上布裙,辛勤劳作,后以“荆钗布裙”形容妇女服饰朴素。

衣是衣物总名,包括头衣、上衣、下衣、足衣,衫是衣的通称,后都泛指衣服。“衣衫褴褛”指衣服破烂,“衣不蔽体”形容生活十分贫困。衣服由领、袖、襟、带等部件组成,“提纲挈领”比喻把问题简明扼要地提示出来。袖,也称袂,古代衣服为长袖,垂臂时手不露出,有大袖、广袖之说。“长袖善舞”比喻做事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也形容有权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举袂成幕”形容人多拥挤。襟是上衣前面的部分,也称衽。“襟怀坦白”指心地纯洁、语言直率;“连衽成帷”形容人多拥挤。带用来束腰,“衣不解带”形容日夜辛劳,不能安稳休息。

袍是古代长衣的通称。战国时范雎穿穷人衣服见须贾,须贾哀怜故人,赠送绨袍,后“绨袍之赐”指困难时别人给予的同情。袍也专指里面絮了乱麻等物的长衣,一般为战士和平民所穿,后称武人的友谊为“袍泽之谊”。黄袍是古代天子、皇后所用的服饰,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部下给他披上黄袍,拥为皇帝,后用“黄袍加身”代指成功,夺得政权。

裘是皮衣,有狐、虎、狼、犬、羊等种类,古代君王及贵族穿狐裘,尤以狐白裘为贵。战国孟尝君有一件天下无双的白狐裘,送给秦王做见面礼。“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慎子・知忠》),后用“集腋成裘”比喻积少成多。古人穿皮衣以毛朝外为正,反穿则毛在里,是怕损坏了皮衣上的毛,“反裘负刍(薪)”形容贫困劳苦,也形容不知事理、本末倒置。

,也作绔或裤。纨绔是古代有钱人穿的,因此把有钱人或不务正业的子弟称为“纨绔子弟”。裳,古指裙子,“裙,下裳也”,古代男女都着裳,隋唐以后裳成为女子的专用服装。唐玄宗在西凉乐曲的基础上,加以润色作《霓裳羽衣》曲,后“霓裳羽衣”多喻指美妙的歌曲。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范文2

古代“普通话”以洛阳话为标准音

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专家通过对古音的研究认为,古时候我们的语音系统是两套,一套是官方的,一套是民间的,民间是方言口语,官方语言是用雅言(普通话)。古代的雅言起源于夏朝。而夏建都在洛阳,然后殷代建都也在洛阳周边,所以历代雅言标准音的基础就是在洛阳一带,一直到唐、宋、元、明都是如此。因此可以说古代的普通话是以洛阳话为标准音的,从上古、中古一直沿袭至近代官话,历时4000多年。而与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最为接近的是清代的语音,北京话的地位是到清中后期才提高的。

印章的由来

印章也被称作印信。据《史记》记载:战国时代,纵横家苏秦曾佩带过六国相印。这一材料说明那时代的官印已形成一种制度。近年来,周印不断出土,更把印章的可考历史又向前推进了几百年。秦代,秦始皇为了增加皇帝的威严,规定了严格的印信制度:皇帝的印信称为国玺,大臣的印信称为章或印,不能混淆。到了汉朝,印章的制作技巧有很大提高,成为一种艺术创作。有的将军死后,他们随身携带的印章也就一起埋进土里。所以通过文物出土,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很多古代印章。宋朝以后,印章的应用和书画联系起来。人们在书画上题款盖印,已成为习惯。

我国古代的夜市

我国的夜市从很早以前就已出现。西汉时,长安及洛阳、邯郸、成都等大城市,商业都已经很发达。东汉时,兴起了“夜籴”,这是夜市的萌芽。不过,当时的官府对这些城市的夜市严加看管,开市和闭市都规定具体的时间。到了唐代中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单靠白天的市场交换商品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于是夜市正式出现。长安不论白天抑或夜晚,集市贸易都相当发达。而真正由统治者明令,提倡夜市,是在北宋。北宋时,都城汴梁的夜市已初具规模,十分热闹,达到了“车马阗拥,不可驻足”的程度。夜市的时间要三更尽才歇,买卖的内容以各种时令食品、风味小吃为主。

中国人均寿命男71岁、女74岁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表的《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统计显示,中国男女平均寿命分别为71岁和74岁。报告称,平均寿命方面,男性以圣马力诺最长寿到80岁;澳洲、日本等国男性达79岁;加拿大、新加坡等地为78岁,英、法、德男性亦有77岁。女性以日本最长寿,达86岁;法国等地女性平均活至84岁; 美国及美国妇女分别为81岁及80岁。平均寿命最短的要数非洲塞拉利昂的男士及非洲斯威士兰的女性,寿命均是37岁。

我国古代亦有“交谊舞”

汉唐时代,士大夫饮宴时,有。种颇重礼仪的社交舞蹈,这便是史书上多有记载的“以舞相属”。这种舞要求前一人舞罢,顺邀另一人起舞,即为属。属者,委也,付也,即被邀请之意。宴会中一般是主人先舞,客人再舞为报,这种“交谊舞”,有严格的礼仪规矩,姿态仪容都很讲究,否则就是失礼。

“男士”与“女士”溯源

“士”的原意,本是对未婚青年男子的称谓。《荀子・非相》云:“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士还用于对男子的美称。《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味旦。”后来,“士”又成为贵族的最低等级,并引申为官吏的总称。《史记・秦始皇本纪》:“(先王)故置公、卿、大夫、士。”再后,“士”就演变成对品德好、有技艺的人的专称。《唐六典・户部尚书》:“凡习学文武者为士。”最后,“士”就演变成对文人、精通文学者的称呼。《学汇・士部》:“士,儒者。”流行词语有学士、名士、贤士等。古人对那些有“士”之操行的女子称为“女士”。《诗・大雅・既醉》:“其仆维何,厘尔女士。”后来,“女士”一词发展成为对妇女的一种尊称。

美少数族裔人口突破1亿

美国人口普查局近日一份报告指出,美国少数族裔人口已突破1亿,几乎占美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报告称,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美国少数族裔人口从9830万增加到1.007亿。其中,拉美裔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同期增长了3.4%,而非拉关裔白人人口同期只增长了0.3%。拉美裔同时也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族裔,2006年7月1日其人口总数为443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14.8%。亚裔美国人的增长速度仅次于拉美裔,达到3.2%,总人口约1490万。在美国的4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少数族裔人口数量已超过作为主体族群的非拉美裔白人人口。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范文3

1、姬(拼音:jī),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古字形由“女”“??”(yí,不是“臣”)构成。姬是上古时期就已有的一种姓氏。后引申为妇女的美称,又引申指妾。

2、“姬”是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古代汉语里,“姬”是一个十分尊贵、显赫的姓氏。《说文解字》说:“黄帝居姬水,因水为姓。”意思是说,“姬”最先是河流的名字,黄帝因为居住在姬水附近,就把姬水当成了自己的姓氏。古代的周就是姬姓,由于姬姓的妇女是王族,其他姓氏的诸侯一般都愿意纳姬姓的女子作为妻室,这样一来,姬姓的贵族妇女外嫁其他诸侯的就特别多,所以,姓姬的贵族妇女也就有很多。嫁出去的姬姓女子,一般都在自己的姓氏前面加上所嫁的诸侯国的名称,例如,嫁到秦国的姬姓女子就叫“秦姬”,嫁到卫国的就叫“卫姬”,嫁到赵国的就叫“赵姬”,如此等正因为这个原因,“姬”就从单纯的姓氏演变成了“贵族妇女”的代名词了。后来,又成了对妇女的赞美性称呼。唐代诗人李白的诗里有这样的句子:“风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还客尝。”其中的“吴姬”就是指吴地的漂亮女子。

(来源:文章屋网 )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范文4

民间传说中有一种鸟,雌雄总在一起飞,形影不离。据《尔雅》载;南方有比翼鸟,不比肩不飞,其名谓之鹣鹣。人们根据此鸟的习性,常常用它来比喻形影不离的友人或恩爱夫妻。引申开来,男女双方(已婚的或未婚的),也常常用它来表达互相爱恋之情。

例:白居易诗:“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曹植诗《送应氏》:“愿为比翼鸟,施起高翔。”

傧相

亦作“傧相”。古时称赞主人接引宾客和赞礼的人。《周礼?秋官?司仪》:“掌九仪之宾客傧相之礼。”郑玄语:“出接宾曰傧,入赞礼曰相。”后来又指婚礼对陪伴新郎的男子和陪伴新娘的女子。

洞房

原指深邃的内室,比喻为洞,含有神秘之意。后来用来称新婚夫妇住的卧室,并用“洞房花烛夜”来形容新婚之夜的喜庆气氛。

红娘

唐?元稹作《会真记》:崔莺莺有婢曰红娘,张生私为礼,使通意于莺莺。后在《西厢记》中,红娘这个崔莺莺的婢女,勇敢而热情地促成张生和莺莺的结合。后来,民间就把“红娘”作为热心促成别人美满婚姻的代称。

黄花闺女

通常把未婚姑娘称为“黄花闺女”,其中源是:“黄花”又指。因象征高雅、贞洁,因此,人们在闺女面前加黄花,来表示女子尚待字闺中,没有结婚。

鹊桥

传说每年七月七日晚喜鹊搭成桥以渡织女,使与牛郎相聚。据此,后人也把成人之美、为互相爱慕的双方作中介人叫做“搭鹊桥”。

秦晋

春秋时,秦国与晋国是相邻的两个强国,一方面为扩大地盘而矛盾尖锐,一方面又为了向中原发展的需要而世为婚姻。后人因此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老婆

这个称谓最初的含义是指老年妇女,大约宋代才用以指妻子。王普卿诗旬有云:“老婆心急频相劝。”这句中“老婆”是老年主持家务的妻子。俗语中向别人说自己的妻子叫“我老婆”,第三者的妻子叫“他老婆”,说对方的妻子为“他老婆”,说对方的妻子为“你老婆”。

桃花运

桃花初绽,红白相间,艳丽喜人,所以常用来比喻容貌美丽的女子。旧小说里常将男人有艳遇称为“桃花运”。后来,也有人将轻易地遇到合适的女友,或是某人被多位女友追求,戏称之为“走桃花运”。

新郎

“郎”在古代有多种用法,首先是指青年男子,也作为一般男子的尊称。李白《横江词》:“郎今欲度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范文5

作为《源氏物语》的第一男主,源氏公子拥有皇室血统,深得父亲桐壶帝的宠爱,虽被降为臣下,但也身居高位,享受荣华富贵;且他的相貌极为俊俏,风华绝代,世人皆称“光源氏”。由于幼年丧母,缺乏母爱,源氏从小就爱慕容貌酷似生母的藤壶皇后。成年后,源氏周旋于各式各样的女子中,有美丽大方的紫姬、端庄严谨的葵姬、红颜早逝的夕颜、相貌丑陋的末摘花及才华横溢的明石姬等。这些女子各有千秋,在源氏心中占据不同地位,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与源氏的爱情基本在夜晚开始。例如,“是晚源氏公子即赴左大臣邸宅招亲”,这是源氏与葵姬的婚姻。又如空蝉这一章,“不久大家都睡静了。源氏公子试把纸隔扇上的钩子打开,觉得那里没有上钩……他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终于伸手把她盖着的衣服拉开……晨鸡报晓了。侍女中将也从内室出来了,看见源氏公子还无意放还女主人,心中万分焦灼”。和紫儿的相逢也是,“源氏公子要在天没有亮之前回去,此时他的心中觉得仿佛是和情人幽会之后一般”。在流放途中与明石姬则是“换上常礼服,整饰一番,于夜深时出发……平日每恨长夜如年,今日只觉秋宵苦短。但深恐外人得知,不免有所顾忌,便对她立下山盟海誓,于黎明前匆匆退出”。

在中国,男女双方成就一段姻缘远远比日本要难得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基础,双方还讲究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经过种种繁琐的礼仪才能成为夫妻。相比之下,日本对于婚姻的态度要比中国开放。似乎只要男女双方互相看中,深夜即可相会,这与中国话本中富家小姐与穷书生私会定终生相似,但不同的是,这样的习俗在日本是约定俗成的,即为大家共同认可的。在小说中,源氏公子或其他男子在深夜由侍女引领进入女子闺房,隔天黎明时分就要返回住处,并赋诗一首表示慰问。如果双方都有意,则书信往来,约定再次前往。形成这种独特风俗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神婚”的习俗

在《古事记》中就有关于“神婚”的记载,即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的结合。“神婚”的特征是:男女的爱和性都是发生在漆黑的夜晚,因为古代日本人认为神的时间带是夜间,只有在夜间才能接触到神。所以,《古事记》所描写的男子到女子家求爱必须站在神的位置上,夜访早归,且只限一夜,早晨分离,有时女子对男子的面目还来不及分辨,故而“神婚”又叫“一夜夫”或“一夜妻”。源氏公子也因此在一开始时不知道木摘花的长相,而木摘花对源氏的印象也只是衣服上奇异的芳香。“神婚”必须在漆黑之夜举行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古代日本人认为日光和月光都是从天而降的神给予大地的咒力,在日光下或月光下求爱是绝对禁止的。这样一种古老的习俗一直在日本流传,深夜时分才是赴情人处的正确时机,代表了日本人对上古神的崇拜和敬仰。所以,在《源氏物语》中,源氏公子或其他贵族青年往往在白日苦苦盼着黑夜的到来,又憎恨春宵苦短,黎明转眼即逝,不能够和情人久处。

二、好色

日本古代的文学大多以男女情爱为主题,这逐渐形成了好色的审美观念。此“好色”非彼“好色”。从语源来说,奈良时代的“色”字只含有色彩和表情两层意思,到了平安时代,“色”字的含义扩大,增加了华美和恋爱情趣的内容。我们平时所说的“好色”是有着较强贬义色彩的词,“好”是爱好,嗜好的意思。而日语中的“好”含有选择之意,即有条件地选择女性对象。这与汉语“好色”所包含的色情、不端正的意思不同,而是带有一种近乎欣赏赞美的态度来看待情爱。在古代日本有“好色家”这个称号,要能满足两个基本的要求:一是和歌的名手,二是礼拜美,以美为先。在这一点上,源氏公子可以称得上是好色家了。每逢遇上自己心仪的女子,必定风雅地写一首诗歌,并用别出心裁的方式送到女子手中。由于源氏出身高贵,又由桐壶帝亲自教导,精通琴棋书画、文采斐然。所以,他可以欣赏各种不同的女子,能与她们琴瑟和鸣。良辰美景,才子佳人,琴声悠扬,情意绵绵。夜晚相比白天更加神秘,也更能使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美的感受中。可以说,夜晚是爱情发生的最好的催化剂,它为青年男女的爱情提供了完美的条件背景。

三、夜这

日本女作家茂吕美耶在《江户日本》中提到了“夜这”,也称“夜袭”。男子于夜晚到女子寝室偷香窃玉,黎明前离去,这一风俗就是“夜这”。“夜这”民俗大致分为两大系统:一是只要是女人,无论年轻女孩或寡妇,甚至有夫之妇,通通是“夜这”对象;二是只限年轻女孩与寡妇、女佣、保姆。前者虽对所有女性开放,但有个不成文法,便是丈夫或同居男子不在家时,才可以偷袭已婚妇女,山区村落与沿海渔村正是以此为主,关东平原大多以后者为主。《源氏物语》中,源氏公子与孀居的婶母六条妃子的恋情就是典型的“夜这”。源氏爱恋的空蝉已有夫君,夕颜也有了头中将这个情人,但源氏公子还是抵不住相思之苦翻山越岭与她们相会。后十回的主人公熏君和兵部卿亲王,爱上宇治山庄的两位女公子时,曾千辛万苦赶到地处荒山十分偏僻的宇治。后兵部卿亲王看上熏君的情人浮舟,就趁熏君不在家的夜晚乔装一番混进浮舟的房间,之后又多次寻找时机与浮舟幽会。这些都是典型的“夜这”

四、女性地位低下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范文6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包括潘安、卫玠、子都、宋文公、宋玉、兰陵王、嵇康、韩子高、慕容冲、独孤信。

潘安

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又名潘安仁,字安仁,西晋着名文学家,有“河阳一县花”之称,是为数不多的用花来比喻其样貌的美男子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子之首。虽说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貌却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因为在那时候他就已经有了一批死忠的“粉丝”了。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相关的成语与典故有“掷果盈车”、“河阳一县花”、“金谷俊游”、“辞官奉母”、“潘杨之好”、“连壁接茵”等。潘安,君生颀长而白晳,如花一般俊美精致的五官对于中国人对于男子的审美影响之大,已经变成一种千年形成的标准。潘安成为美男子的代称,形成了一种文化符号。——《语林详解》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范文7

披发――古代最原始的时尚发式

现代多管头发风格叫“发型”,古代称“发式”。从史料及现代考古出土文物来看,发式的流行与女性的关系密切,如最为原始的时尚发式――披发,首先就是在女性中间流行起来的。

披发,又叫散发、被发,是一种将头发从面部垂下,盖住脸面的发式,就是俗话说的“披发覆面”。《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中记载的g都夷人“皆披发,左衽”,即披着头发,穿的衣襟向左掩。g都夷人生活在今四川西部的汉源一带,但这种发式并非南方夷人独有,据《周书・突厥传》记载,北方的突厥人也流行“披发左衽,犹古之匈奴”。此外,生活在今江浙一带的越人也喜欢披发,《韩非子・说林上》中便有“越人被发”一说。

披发是如何成为流行发式的?从《后汉书・西羌传》的一则记载中,或许能找到民俗学上的解释。当时,生活在春秋末期的西羌首领无弋爰被秦厉公捉到,沦为秦国的奴隶。无弋爰不甘心,成功逃走。在野外,他遇到了一个被割掉鼻子的奇女子,即所谓“劓女”,两人遂结为夫妇。羌人流行披发,即与劓女有关,因为劓女“耻其状,被发覆面,羌人因以为俗”。

《后汉书》所记只是一个传说,其实披发在上古时期已经出现。《山海经・海外西经》已记载有上古时的披发风俗:位于龙鱼北面的“白民国”人,皮肤白皙,披头散发,即所谓“白身,被发”;在同书的“长股之国”,人们也流行披发。

现代考古发现证实,披发是中国最原始的流行发式之一,如在羌人年生活过的青海、甘肃一带出土的人面彩陶器物上,便有披发发式;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汉代青铜杖饰上,也发现了披发人形象。

断发――与现代剪发最接近的发式

和现式概念更为接近的,是一种被称为“断发”的发式。断发,又称祝发、法、翦发,即将长头发弄短,亦即现型设计中最基础的手艺――剪发。这种发式曾有一个时期在南方的少数民族中颇为流行,甚至成为民族的特征。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今广东、广西一带属于古粤国,粤国国君传说是大禹的后代,属于苗蛮分支,粤人便“文身断发,以避蛟龙

之害”。

古文献中,“粤”通“越”,越(粤)族又称百越。春秋时期江浙一带的越国人即属于百越中的一支,他们继承了先人断发的风俗,到秦汉时期仍然如此,《淮南子・齐俗训》里有“越人C”一说。这种断发风俗,在属于百越后裔的仡佬族、黎族、高山族、傣族中也普遍流行,一直到近世都能发现。

越王勾践的死对头吴国人也流行断发,《左传・哀公十一年》中有“人寻约,吴发短”一说,这句话是齐国将领公孙挥在与吴国交战前激励士兵的话,意思是你们每人准备8尺长绳子,准备系砍下的吴兵头,因为吴人都是短发。

在流行披发的西北地区同样有断发发式。位于今甘肃东部天水市境内的“秦安大地湾遗址”中,曾出土一件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瓶,瓶口塑成人头状,面部五官及发式生动、逼真,其发式就属于断发。额前眉前垂着一排整齐的短发,向后披发也十分整齐,可以肯定是经过人工修剪的。在剪刀没有发明的新石器时代,“理发师”使用什么样的理发工具,将发式剪得这么漂亮?这还是一个待解的考古之谜。

秦安,古称成纪,是古时以羊为图腾的古羌人活动的范围,是中华始祖伏羲、女娲的故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所以断发也是中华民族早期的发式之一。

辫发――少数民族最青睐的发式

早期最能显示古人发艺水平的是“辫发”。按唐代学者颜师古的理解,“编”音义均同“辫”,所以辫发即编发,就是现代人仍颇流行的将头发编起来的发式。

中国人何时开始编小辫子的?从考古发现来看,与披发、断发一样早。1973年秋天,在清理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地M384墓葬时,曾出土一件内壁绘有舞蹈花纹的彩陶盆。这件令中国美学界、舞蹈界兴奋不已的文物上,便出现了辫发发式:手牵手跳舞的女孩子们,人人头上都扎着两只小辫子。

M384为新石器时代墓葬,属于距今5000年以上的马家窖文化类型,可见中国人编小辫的历史多么悠久。到商周时期,编小辫子已成为一种普遍流行且颇为讲究的发式。1976年,安阳殷墟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墓中,出土了10多件玉人,姿态各异,其中有一个双手扶膝跪坐的玉人,头顶便梳有小辫子,下垂于脑后,长不过颈。

辫发系精心设计的发式,到后来辫子便越编越长,一般长及腰际。梳成左右各一的两条辫子,更为年轻女性所喜爱。秦汉时期独辫子被冷落,直到公元17世纪清朝入主中原,独辫子才又兴起。

比较喜欢编发的主要是边疆少数民族,其中对辫子最青睐、编得最好且最有特色的当属西域的女性。据新旧《唐书》所记,当时的吐谷浑、吐蕃、高昌、康国、龟兹等西域古国,都有辫发的风俗。

《新唐书・西域列传》记载,当时的吐谷浑,“妇人辫发萦后,缀珠贝”,所以,今新疆等西部姑娘“辫子粗又长”是有传统的。而且,西域男人也爱编辫子。《旧唐书・西戎列传》记载,当时的康国“丈夫翦发或辫发”,而妇人则流行盘髻。

金元时期的北方男人也都以辫发为美,后

来的清朝辫发风俗即渊源于此。但清朝流行的辫发又有所不同,是先削剃去头顶前半部的发毛,然后再编一条独辫垂于脑后。清朝的这种发式处理风俗,与早期北方鲜卑人、乌桓人的髡发传统有关,即剃去一部分,保留一部分。

髻发――秦汉以后古人最主流的发式

在古代中原人眼中,最美的发式既非断发也非辫发,而是“髻发”。髻发就是将头发打结,盘于头上,所以髻发又叫“结发”。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的各种发式,大都是通过结发手法变化出来的。

依《事物纪原》引《二仪实录》的说法,“燧人始为髻”,也就是说,髻发这种发式是中华人文始祖燧人氏发明的,燧人氏开启了髻发之风。然而,也有不少学者对此表示怀疑。因为在所有带发式的古代人形出土文物中,挽髻的形象及挽髻用发笄年代最晚,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也未有“髻”字。秦汉以前,人们提到髻这种发式,多用“结”或“”字。

古代女性的“头上风情”大多都是通过“髻”来展现的。为什么古人特别推崇髻发?因为这种发式与中原人所尚衣冠搭配得体,显得端庄大方。

从考古发现的发笄数量来分析,头发挽髻是黄河流域最为流行的发式,这种发式并不限于女性,男女都可以挽髻。在秦汉以后,髻发已成为中国古代最主流最受欢迎的发式。从秦代兵马俑头上,已看到不同挽法的髻。

到了汉代,挽髻成为不同身份者皆用的发式,但具体造型上又略有区别。如宫女梳“百合分髻”,此发型又叫垂髻,在髻后垂下一撮头发。居住在京师的汉代女性则爱梳“堕马髻”,髻偏一侧或倒垂,似堕马状。

据说这种发式系东汉权臣梁冀家的女眷先梳扮出来的,随着京师女性纷纷效仿,成为东汉最时髦的发式,一直流行到清代。其中,唐代女性对堕马髻的发展贡献最大,唐代诗人李颀《缓歌行》称:“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唐代女性还给堕马髻起了一个新名字,叫“ [髻][委] [髻] [隋]髻”。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范文8

[关键词]《诗经》;节日;民俗;文化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从民俗角度看,它又是一部反映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古代民俗的生活画卷。对《经》中的节日民俗及其文化内涵的研究,对于节日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诗经》中的岁时节日民俗

民俗包括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和游艺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是社会民俗的一个分支,《诗经》反映出的岁时节日主要有春节、上巳节和穿天节。

(一)春节

古人称春节为“元旦”,宋代吴走牧《梦粱录》中有“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元旦是正月初一,但以哪个月为正月,各个朝代不同,夏朝以寅月为正月,即农历正月,商朝以农历十二月为正月,周历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秦历以农历十月为正月。汉武帝年间推行太初历,为了顺应农时,恢复夏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民国年间开始使用公历,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新中国成立后,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于是把农历一月一日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称为“元旦”。

春节也叫过年,年在古时候有不同的名称:“唐虞时称载,夏称岁,殷称祀,至周始称为年,所以现在的年,是从周时才开始的。年本来作季,从禾千声,禾熟的意思。因为禾是一年熟一次,所以就借作纪年的年。至于载是取万物终而复始,岁是取岁星年行一次,祀是取四时祭祀完终。”《豳风・七月》有两处提到了“改岁”,即夏历的过年。一处在第一章“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一处在第五章“嗟我妇子,日为改岁,入此室处”。过年称为“改岁”,是夏历的表达方法。

“改岁”,即新年要代替旧岁,年岁将改。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活动场地的变化表明天气渐渐转凉,进入冬季,要过年了。农奴们为奴隶主忙碌了整整一年,自己却无衣无食,“何以卒岁”,农奴只能打扫一下房间,“穹窒熏鼠,塞向瑾户”,来迎接新年。正如朱熹所云:“言睹蟋蟀之依人,则知寒之将至矣。于是室中空隙者塞之,熏鼠使不得穴于其中;塞向以挡北风,瑾户以御寒气。而语其妇子日:岁将改矣。”由此可见,西周初年春节的习俗已经有所萌芽,人们要打扫房屋,准备食物和新衣。过年的时候,人们还要聚集在一起祭祀和庆祝,《豳风・七月》中“朋酒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说的就是过年时人们以美酒和羔羊酬谢神灵保佑并祈求赐福。

(二)上巳节

《诗经》中《郑风・溱洧》展现了上古时期民间上巳节的情形: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日观乎?士日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哥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古人以夏历三月第一个逢巳的日子为“上巳”,也就是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三月三。上巳节本是古人为了繁衍后代而祭祀高襟、临水祓禊的日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衍生出男女期会游乐的风俗。三月三日,冰融雪消,大地回春,天气转暖,青年男女们纷纷拿着“兰”和“芍药”等香草来到野外,来到水边,去迎接春天的到来。他们在一起呢喃私语,戏谑调笑,手中的“兰”和“芍药”便成为爱情的象征。诗歌真实地反映了西周时期郑国上巳节的节日习俗,肯定和赞美了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诗意清新、明快。

(三)穿天节

《诗经・周南・汉广》讲述了一个与襄阳穿天节有关的爱情故事: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一位青年男子钟情于一位美丽的姑娘,却难遂心愿,他不禁面对浩渺的江水来倾吐满怀的愁绪。“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是诗歌的主旨句。齐鲁韩三家诗都认为“游女”为汉水女神,照此解说,这首诗当讲述了一个人神恋爱的浪漫爱情故事。刘向《列仙传》记载:“郑交甫常游汉江,见二女,皆丽服华装,佩两明珠,大如鸡卵。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日:‘我欲下请其佩。’……(二女)手解佩以与交甫,交甫受而怀之。即趋而去,行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因此游女又被称为是江妃二女。民间传说在后世逐渐定型为郑交甫游历汉江时,遇见了美貌善良的汉水女神,女神送给他一颗珍贵的明珠,郑交甫十分感动,可是女神却突然不见了,郑交甫难以忘怀,于是把明珠当作纪念带在身上。这就是后来汉江穿心石的来历。

穿天节起源甚早,相传夏朝时就已存在。汉水流域是夏人的重要繁衍地,夏人有崇信石头的习俗,他们认为汉江中有孔的石子形状似薏苡,因此便具有薏苡生殖力强的特点。于是,每年正月二十一日,襄阳老百姓尤其是妇女们便在汉江边捡拾有孔的白色小石头,“以丝贯之,悬插于首”,祈求子嗣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杜汉华在《襄樊“穿天节”考辨》一文中指出:“穿有孔窍的石子,为穿。穿孔用的绳子象征着男根;有孔窍的石子,象征着女阴。天,天癸也,与生育有关。……穿天,即男女适时交合。”穿天节便演变成男女恋爱婚配的节日。

二、《诗经》中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

(一)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上巳节人们有佩兰祓禊的习俗,“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溱洧》),描写的就是在水边青年男女身佩兰草,拂除不祥的场面。古人认为兰草除了具有清淡久远的幽香之外,还有杀虫毒、祛除不祥的灵力,佩兰而行的人,是受上天庇护的人。“祓”是拂除病气之意,“禊”是修洁、净身之意,祓禊就是用水清洁身体,祛除疾病、灾祸。而水是至洁之物,人们相信它可以消灾除病或可以求得子嗣,所以就形成了上巳节临水祓禊的风俗。人们用兰草沾水洒在身上除去不祥,通过这种仪式寄托了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至今这种仪式在傣族的泼水节中仍然有所保留。《七月》中“朋酒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记载的过年时以美酒和羔羊酬谢神灵并祈求赐福,同样也表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反映出上古时期人们对种族繁衍的重视

种族繁衍具有关乎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礼记》中记载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婚姻承担着传宗接代的社会职责。在这样的现实需求下,众多节日习俗都包含有祈子的行为。

上巳节就有祭祀高襟的习俗,“高襟”是各个部落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想象出来的女性始祖。孙作云先生认为“若论其起源,这种‘襟神’或‘母神’在最早时期,都是各个氏族的先妣。”先妣是“简狄”,相传简狄无夫,吞玄鸟之卵而生汤,殷人便以简狄为媒神。《大雅・生民》中记载周人的女祖先是姜螈,姜螈无夫,履大人之迹而生子,周人便以姜螈为媒神。祭祀高裸是为了求子,临水祓禊也是为了求子。“古人相信:不生子也是一种病气,为了解除这种病气或促进生育,他们便在祭祀高襟时,顺便儿在河里洗洗手、洗洗脚,或干脆地跳到水里洗一个澡。他们相信这样做,便可以得子。这种迷信相沿成俗,在后代便成为三月上巳节的临水祓禊的风俗。”

同样,穿天节的习俗中也有跟求子有关的行为。《淮南子・修务篇》记载“禹生于石”。《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淮南子》:“启母,涂山氏女也。……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这是跟石头有关的感生神话,夏人认为石头具有生育的灵力。同时民间还有禹母吞薏苡而生禹的传说,夏人认为薏苡的生殖能力特别强,而襄阳汉江中的有孔石头,形状跟薏苡很相似,所以人们认为这种石头具有石和薏苡的双重灵力。人们在穿天节这天,便在江中捡拾这种石子,用丝线贯穿带在身上,希望能够求得子嗣。

(三)展现了浪漫的上古遗风

上巳节除了祭祀高襟和临水祓禊外,还有青年男女在一起踏春、游乐的活动,这种活动或由民间白发组织,或由官府出面组织,《周礼・地官・媒氏》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便是官府出面组织的“仲春之会”,让未婚的青年男女和丧偶的鳏寡者参加活动,互相结识。相悦的男女可以互赠兰草、芍药等,“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溱洧》),女子向心仪的男子赠送芍药,如果男子接受了女子赠送的芍药,就说明他接受了女子的情感。青年男女在上巳节这一天光明正大的相识相交游乐,体现了我们古人多么浪漫的原始遗风!

穿天节是襄阳地区的民俗节日,围绕着节日流传着郑交甫与汉水女神相交的神话故事,这个人神恋爱的传说也展现了荆楚文化中神秘、浪漫的文化遗风,十分美丽动人。

(四)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浑融思想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范文9

内容提要 关于中国古代原初审美观念问题,目前较为流行的观点是“羊大为美”和“羊人为美”。其实,近人马叙伦提出的“羊女为美”的观点,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接着马氏的观点说,即由“羊女为美”的字源学观点出发,结合考古与文献,从历史与逻辑的演进中,推导出和论述了“以女色为美”的原初审美观念,对中国古代原初审美观念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

关键词:羊女为美,女色为美 中国古代人原初的审美观念是什么?人们从对汉字“美”的字源学分析中,提出了“羊大为美”和“羊人为美”两种观点(1),在当今美学界颇为流行。我认为,此两说确有道理,也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但是,中国古代人原初的审美观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仅仅靠此两说是不够的。其实还有一说应引起我们的注意,这就是近人马叙伦提出的“羊女为美。” 马叙伦在《说文解字六书疏证》一书中指出:“(美)字盖从大,羊声,……(美)盖媄之初文,从大犹从女也”。[2]在马氏看来,“羊”只是读音,没有意义,“美”字涵义主要与“大”有关。他也认为,这个“大”是“人”,而且是“女人”。因为,“美”是“媄”的初文。许慎《说文解字》云:“媄,色好也,从女,从美”。所以,这还不是一般的“女人”,而是“美女”。也就是说,中国古代人的“美”的观念本源于观赏有姿色的美女。因此,笠原仲二先生说:“马氏把所谓‘色’——美人所给与的美的感受性,看作是中国人原初的美意识形成的一个重要契机。”[3]由于马氏在表述上不是很明确,因而这个观点没有引起美学界人士的重视。www.133229.CoM 那么,如果再深究一步,“美”与“美女”的什么有关呢?许慎《说文》云:“媄,色好也”,即“美”与“女色”有关。这样我们从古人留下的字源学资料中,就推演出“以女色为美”的观点来了。这是一种能够反映中国古代人原初审美观念的重要思想。 其实,这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观念。甲骨文“色”写作“ ”,左边是一个男人,右边是一个怀有身孕的女人。可见“色”的原始本义与“性”和“生育”有关,而“性”和“生育”在早期人类看来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所以,甲骨文中的“色”字大多用作神衹名和祭祀名。(4)这一点还可以从后来的“色”字篆文写法中得到证实。许慎《说文解字》中“色”的篆文写作“ ”。有趣的是,甲骨文“色”字中的一男一女取“背靠背”的并列姿势,但到了篆文中却变成了“男上女下”的重叠姿势,性事活动形象历历在目。《周易》的“咸”卦( )也是一个很好的旁证。它由“兑”卦( )和“艮”卦()上下重叠而成。“兑”为少女之卦,“艮”为少男之卦。如将“咸”卦()放成横的看,为男女并列之象,与甲骨文的“色”字相似,为“求爱”之象。尚秉和释云:“少女在前,少男在后,而艮为求”,即少男向少女求爱。如《诗经·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意。如将“咸”卦()放成纵的看,则为男女重叠之象,与 篆文“色”字相似,为“作爱”之象。程颐《周易程氏传》云:“男志笃实以下交,女心悦而上应”。因此,韩康伯《周易注》云:“柔上而刚下,感应以相与,夫妇之象,莫美乎斯”。这是以少男少女的性事为“悦”(“兑”卦为“悦”)为“美”。[5]可以想象,当时人对于“性”的感受首先是快感(包括生理快感和心理快感),其次才是神秘感和神圣感,也即原始道德感。在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女性是性事活动的主导者,也是生命的孕育和子女的养育者,因而受到社会的尊重和崇拜。如古代神话中的女娲,《说文》云:“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从字源学上看,女娲是远古时期的生育女神。女娲,也名女包娲(《路史·后纪二》)。《说文》中没有“女包”字,但从“包”字中可以透见出一些信息。《说文》云:“包, ,象人褢妊,巳在中,象子未成形也。”又云:“胞, ,儿在裹也。”由此可见,“女包”也是一个有关妊娠生育的字。这从“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中可以得到证实。《风俗通》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史前考古发掘工作也为我们提供了十分充足的证据。例如:甘肃泰安大地湾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从这个女性头部看,有整齐的刘海,柔顺的长发,瓜子脸,杏仁眼,翘鼻子,小嘴,显得均称漂亮。尤其是橄榄型的瓶身,巧妙地表现了一位年轻孕妇的形象。瓶体上的红底黑色几何花纹,仿佛为这位少妇穿了件华丽的裙装。还有在辽宁喀左县东山嘴发现的两件陶塑裸[美学研究网.cn]体孕妇像,虽已残缺,仍可见丰硕的大腿、臀部和隆起的腹部。这些距今5000多年前的作品,与甲骨文“色”和篆文“包”中的孕妇符号是比较一致的。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在考古发掘中,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即所有出土的母系氏族阶段的文化遗物,凡是人面雕像,乃至器物塑像,几乎全部为女性。”“女子,特别是怀有身孕的女子,就是当时人们心目中最美的偶像。”(6)即使到了殷商时期,仍然残留着母系社会的某些信息。如崔恒昇编著的《简明甲骨文词典》中收入“帚女”、“帚井”、“帚丰”、“帚白”等以“帚”(即婦,已婚女子)字冠头的双音妇女名就有92个,而收入“子央”、“子戈”、“子安”、“子美”等以“子”冠头的双音男子名只有63个。当然,母系社会对于女性的尊重和崇拜,是由其社会地位决定的。如果说当时的男性对于女性具有审美意识,也是先有崇拜意识,其次才有审美意识的。而且,这种审美也是以生育为美,以圣德为美,弥漫着原始的宗教神秘气氛。古代神话中只言女娲超人之行和神圣之德,而不言其美,就是很好的证明。

到了父系社会后,男性成为性事活动的主导者,也成为对于女性的占有者。相对于女性来说,男性的生育观念和养育子女的责任感都要淡化许多。男性更看重“性”的生理快感和心理满足。正是在这一点上,男性们的“眼球”大多关注着女性而不是子女。这一点也可从动物中得到验证。其实人类也差不多。这是由男性的“性本能”决定的。因此,到了父系社会,“色”字的意涵有了根本性的转化。《说文》云:“色,颜气也。”又云:“颜,眉目之间也”。这时,“色”指男女额头或脸面的气色,尤其多指女性面容的气色之美。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即“色”由性事活动到对女性面容美的观赏的转变。《诗经·鄘风·君子偕老》写其美女,“鬒发如云”,“扬且之皙也”。朱熹注云:“鬒,黑也;如云,言多而美也”,“皙,白也”。发黑脸白,是面容美之颜色。所以,“言容貌之美,见者惊犹鬼神也。”《诗经·卫风·硕人》写美女,“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朱熹注云:“倩,口辅之美也;盼,白黑分明也,此章言其容貌之美。”《诗经·郑风·有女同车》写美女,“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朱熹注云:“舜,木槿也,树如李,其华朝生暮落,……言所与同车之女其美如此。”这些诗中的美女面容如花似玉,楚楚动人,就是“色”的最好注脚。再到后来,女色之美不仅仅指面容,而是指全身。如《诗经·卫风·硕人》这首诗就写了美女的手、肤、颈、齿、首、眉、目、口等,而且以手指柔长、眼睛有神、身材高挑、肌肤丰满洁白为美。宋玉是写美女的高手。在他的笔下,神女“美貌横生,烨乎如花,温乎如莹。五色并驰,不可殚形。……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似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神女赋》)宋玉“称邻之女,以为美色。”“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登徒子好色赋》)由此可见,在男性心目中,美女之美,在于颜色或姿色。一般说来,是脸上的颜色要白里透红,若芙蓉,如桃花;全身肌肤的颜色要细嫩洁白,宛若美玉。因此,“色”或“美色”就成为美女的代名词了。清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云:“通谓女人为色。”上文所举宋玉笔下的“美色”、“好色”的“色”就是如此。其中也暗含着“性”的内容,如“好色”即“好性”也。孔子所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毛诗序》所说的“忧在进贤,不淫其色”。此处之“色”也是指女人或指性事。

所以,以女色为美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性欲之美,二是姿色之美。前者是触觉美,后者是视觉美。诸如《韩诗外传》卷五云:“目欲视好色”。《淮南子·说林训》云:“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悦于目。”因此,“色”的内涵由性欲向姿色(主要是“面”之颜色和“体”之姿态,合称“姿色”。)的转变,也即是古代中国人原初美感由触觉向视觉的转变。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提升。因为,满足视觉的姿色之美,按照笠原仲二先生所说,“不仅是一般地指女性的洁白的肌肤、漆黑的头发、脸上色彩美丽的粉妆(眉黛和颊、唇的胭脂),也多指肉体、肢体形态所具有的性的魅力。”(7)这些原初的审美观念也表现于其它以“女”为原型的一系列汉字中。诸如,“好”是一女一男交合的性感美,“妙”是少女之美,“姼”是半老徐娘之美,“媄”是艳丽动人的美女(8)。这些本源于女性美的“美”、“好”、“妙”等作为审美关键词,被广泛地用于审美评价的活动中。

[注释]: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存活在现代文论中的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研究》(批准号:05bzw00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1)“羊大为美”是由宋人徐铉提出的观点。他在《校定说文解字》“美”字条下说“羊大则美”。“羊人为美”是由淮阴师范学院萧兵教授提出的观点。他在《从“羊人为美”到“羊大则美”》一文中认为,“‘美’的最古解释是‘羊人为美’”(《北方论丛》1980年第2期)。 (2)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第二册),上海书店1985年版,第119页。 (3)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4)崔恒昇编著:《简明甲骨文词典》,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0页。 (5)参见尚秉和《周易尚氏学》,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2页;李树政、周锡韦复《实用易学辞典》,三环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页。 (6)廖群:《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42-43、47页。 (7)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8)《说文》云:“好,美也,从女子”。徐锴曰:“子者,男子之美称”。又云:“姼,美女也”。又云:“媄,色好也,从女从美”。《说文》没有收入“妙”字,是一大失误。因为,在先秦典籍中已有“妙”字。我以为,“妙”字也指美女,而且是指美少女。总之,“好”、“姼”、“媄”、“妙”皆与美女有关,是在观赏美女活动中产生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