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工程质量集锦9篇

时间:2023-02-14 22:11:37

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范文1

关健词:造价;质量;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轴,一直是各方所关注的重点和难点。社会主议市场经济的建立,使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程造价管理出现了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也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问题。近几年,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的不完善,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尽管采取了措施,效果却不大。本文拟从分析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关系入手,探讨工程质量问题的内在产生机制,并提出改进工程造价管理和强化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关系

工程质量是建筑业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产品使用周期较长,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不好,既浪费国家财产、贻误良机、又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留下永久的遗憾。要追求高质量的工程势必选用优质的材料,使用技术水平高的施工队伍和管理人员,在工期上也必须需要足够的保证。因此,其投入势必会较多。

工程造价是指建造某项目所花费的全部费用。除设计水平的高低外,对同一项目来说,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施工质量高的工程,不仅在材料的选用管理上有较多的投入,而且要消耗较多的人工劳动和技术含量,其转化到工程中的物化劳动,活劳动和技术价值也更大,投入与耗费较大,理应享受更多的补偿,因此,工程质量高其造价理应也高。

二、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是工程质量问题的内在产生根源

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每个独立经济主体的追求目标和动力。由于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是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工程造价相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是收入,而相对于建设来说是投入的成本,因此,其各自的利益追求便有不同的体现。

由于建筑产品市场不同于一般商品的市场,生产特点也不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可能通过不断降低工时来获得。而且,工程建设不能和普通产品一样通过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来降低成本,而是由工程项目来决定施工,接一个项目建一个项目。其交换过程也不同,不是先生产后销售,而是先定价再施工建设,加上工程定额是一定的。因此,对施工单位来说,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途径除部分通过提高管理效益来实现外,应是通过尽可能降低人员、技术的耗费;不按规范工序施工,通过缩短工时工序来加快进度,减少费用支出;使用低价材料来牟取不法利润等。从而导致粗制滥造,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因此,建设单位希望缩小造价与质量的差额与施工单位扩大造价与质量的差额是一对对立利益冲突的矛盾。双方大都将目光放在造价上而必须忽视对质量的关注。

在我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中,由于利益主体的非独立化和不明确,这种利益冲突在国家政策和行政管理干预下,得以掩盖。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利益主体的独立,其在维护自身利益和追求利润的过程中,这种利益冲突和矛盾便突出和加剧起来。

我国改革以来,建筑市场主要采取招标投标方式,这种在国际上沿用了多年的方式有它的优点,能促进企业精心经营,有利于施工准备,使建设单位选择造价低者为中标单位,但同时也有相反的作用,由于被选中者表面上是质量相同而造价较低,由于建筑企业利润余地小,实质上是把质量和工期置于次要地位,往往使发包方和承包方关系不协调,或处于对立状态,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冲突会更加激烈,当项目不多竞争十分激烈时,为争夺项目,各施工单位竞相压低报价,提高优惠条件,对建设单位有利,而施工单位盈利甚微,甚至要亏损,其很大可能便是在质量上做文章,来弥补其利益。当为投方市场时,对施工单位有利,而建设单位往往由于投资成本问题而难以对质量要求更高。这种市场的不平衡会加剧利益的冲突,使质量处于更加补忽视的位置。

三、现行造价管理尚未适应市场经济,无法平衡双方的利益冲突

在工程造价管理上,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低价微利政策。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期阶段,建筑业并未得到政策“让利”的实惠,建筑业的经济特征是买卖不分,甚至买方管理卖方,而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由于旧体制影响过深,我们并未首选通过买卖经济关系入手,调整造价管理水平和不平衡的比价关系。而是维持原有造价体制的基础上,过早地推行了招投标制度,从而使这种造价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如果我们首先调整完善造价体制再实行招投标制度,对建筑市场的经济运行似乎理会有利些。

四、改进造价管理体制,平衡内部利益冲突,加强质量管理体制,强化外部监控力度

在造价管理上,可逐步理顺造价背离价值和不适应市场机制的情况。按照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的作用,合理制定价格构成,适当放松定额的限制。由国家指导、市场调节,即由国家制定造价的总构成和计算方法,依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计价依据,根据物价变动和市场供需情况,由专职的造价师来负责指导、协调双方合理地确定具体工程项目的造价。

首先是强化政府的质量监查力度,工程质量是政府宏观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必须强化质量监督的力度,加强质量检查。要从规范设计、施工、材料采购、设备配套、新技术新产品质量应用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综合治理,确保工程质量。建立强化工程质量激励和约束机制,改变以奖优为主的方式而转为以罚劣为主。其次是逐步全面推进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工程建设监理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的高度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物,合理发展监理队伍,加强提高人员素质,大力提高建设监理水平,高质、高效地搞好工程建设。再次是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工程质量。适应建筑市场特点,制定有关市场管理、质量监督检查、仲裁、质量事故及质量纠纷处理等一系列法规,明确各方的质量责任,逐步形成质量管理的法规意识和环境。最后,要严格执法力度。严格执法,是确保工程质量管理法规得到落实的关键,这也是我们工作中应着重加强的一个方面。依法管理、违法必究,才能真正起到威慑作用,以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工程质量范文2

关键词: 建筑;质量; 施工; 管理

Pick to: mainly for civilian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from the organization, process, system, means, preview, process control, data management, tes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and subcontract management aspects are discussed, to achieve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engineering quality, to ensure the projec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overall merit.

Key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

目前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 市场竞争已打破了地域限制, 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必须以质量求生存,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为了企业能够发展下去, 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 施工单位不得不抓好质量的管理工作。如何对施工的工程进行质量管理和监督, 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1 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严格按照施工单位质量体系文件进行施工过程管理, 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管理、质量保证体系, 制定合理可行的岗位责任制,各负其责, 按程序办事, 保持组织体系的有效运行。各级管理部门逐级负责, 责权分明。

2 按程序办事, 落实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严格按程序办事, 执行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与技术交底。工程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要认真熟悉图纸, 要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严格按图施工, 认真落实施工方案和各项管理措施。对每道工序都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系统, 并起到监督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的作用。

3 质量分析会诊制度与奖罚制度相结合

工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工作,指导施工。成立质量管理小组,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有针对性的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提高工程质量。现场根据工程质量的运行状态,每一层结构施工完,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总结质量工作,分析质量优差的原因,及时采取预防与纠正的措施。同时, 严格奖罚制度,明确责任人的行为标准,调动管理人员落实各项制度的积极性。

4 采用“成立创优领导小组”的手段

为了加强质量管理, 更好的完成创优目标, 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 项目技术负责人、质检员为副组长, 由生产、技术、质量、材料人员组成的创优领导小组。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工作, 指导施工。

5 施工质量预控

5. 1 材料质量预控管理

1) 材料、物资须在经考察确认合格的供方厂家或有信誉的商家采购, 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 确保用在工程上的材料都是合格产品。2) 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 材料到场必须有相应资料, 如备案证书、合格证、复试单等, 不符合要求的要坚决退货。3) 用于地下结构施工的混凝土要符合预防碱集料反应的有关规定, 确保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4) 材料均选用环保产品。5) 材料标识: 材料经验收合格后进场, 进场材料要分类码放, 并做好标识, 以便追溯。

5. 2 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

做好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 严格技术交底制度: 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各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原材取样及试验交底。做到先交底, 后施工, 保证工程质量, 减少不必要的返工, 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5. 3 特殊工种及上岗技术培训

1) 针对工程特点, 施工难点, 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 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2) 季节性施工前, 项目经理部对试验员、资料员等岗位的业务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保证季节性施工的顺利展开。3) 现场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 a. 根据工程质量的要求配备相应精度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来满足工程需要。b.对于进入工地现场的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必须贴上检定标识,并注明有效期,禁止未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设备使用。c.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设专人保管和使用,并提前做好保养及校验工作,保证仪器设备精度符合要求且有良好的技术状态。定期对仪器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并对重要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建立使用台账, 对于在检查中或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的设备,及时组织检定和维修。

6 施工过程控制

6. 1 落实“三检制”

自检: 班组完成施工工序后, 组织自检; 交接检: 工长在自检完成后, 对已完工序进行检查; 专检: 项目经理部质检员对班组完成的工序进行检查。“三检”完成以后, 由工长填写检验评定表,专职质检员核定。最后请工程监理或甲方核查。

6. 2 隐蔽工程验收

隐蔽工程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 质量检查员、工长、班组长参加检查, 并做出较详细的文字记录。所有隐蔽项目, 须在甲方、监理认可签字后, 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6. 3 测量验线

测量员放线后, 由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复验后, 报请监理或甲方验线。

6. 4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实行“两申请”

混凝土浇灌申请、拆模申请, 由工种负责人提出, 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审批; 商品混凝土到场后, 检查各项资料, 测试混凝土坍落度, 并填写商品混凝土监控记录, 包括混凝土出机时间、到场时间、浇筑时间、坍落度等。

6. 5 各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控制

各分项、分部工程及最终质量检验, 不合格的项目按有关控制程序处置后, 再复核, 合格后方可放行。抓好交底、检查、验收环节, 实行全过程、全员的质量监督, 使每道工序均处于受控状态。

6. 6 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工程的特殊施工过程有: 地下室防水、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房间防水、屋面防水、钢结构、预应力施工。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将总公司的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发给工种负责人和班组长, 加以学习。实行岗位质量责任制, 并实行专项检验。由质量检查员负责过程检查和记录。特殊过程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6. 7“四新”项目的控制

对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进行控制, 四新项目必须经过充分的技术准备, 经总工程师批准方可实施。

7 施工技术资料管理

1) 项目经理部设专职资料员进行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资料员按照《山西省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执行, 并应符合当地质量监督部门的有关规定, 全面负责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注册、归档等日常工作, 并了解施工质量及进度情况,及时督促资料的到位,保证资料与工程同步,同时包括对分包单位资料的管理。2) 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协调相关部门,确保原始资料的准确及时真实可靠, 并督促资料编制人员的完成情况,定期检查资料的达标情况,确保资料优质。质检员负责质量审核,严把质量关,按验评标准核定等级,签证齐全。3) 应随工程进度情况同步拍摄工程照片和工程录像, 并具有连续性, 作为资料的补充材料。

8 施工试验管理

1) 选用资质符合要求且信誉良好的试验机构。2) 积极适时的做好施工试验的准备工作, 提前完成钢筋、原材料检验、砂浆配比申请等工作。3) 积极配合监督检验部门的检查, 认真及时的做好施工试验的见证取样工作。4) 认真做好现场混凝土、砂浆试块( 标养及现场同条件) 的留置和管理工作, 做好混凝土拆模、同条件试块试压工作。

工程质量范文3

混凝土结构物表面不光滑,外观不美观,这在北京地区尤其严重,与其它先进省市相比差距很大。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预防:

(1)模板面要清理干净。(2)尽量采用刚度好的大模板,浇注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将模板湿洗干净,不留积水,模板缝应拼严,控制跑模,防止漏浆。(3)钢模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4)加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重视外掺剂的使用研究。(5)混凝土振捣要密实,应不漏振不过振。

交通部在"关于在公路桥面铺装中慎用金属扩张网等加强工程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各地建设、施工单位在建设项目未作竣工验收之前不得对工程构造物表面进行涂饰。对高速公路上跨桥梁及立交桥工程确实需要装饰的应在正式竣工验收后安排,对施工单位擅自装饰的,监理和建设单位可拒绝支付,对建设单位或各地自作主张装饰的,竣工验收时要扣减质量评分"。

二、高填土下沉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施工因素,如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冬施措施不当等,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均会出现此问题,它会使路面变形、开裂或下陷。在工程中宜采用以下措施予以控制:

(1)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来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2)在新旧填土的衔接处,严格控制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以避免接茬处超厚,压实不足。(3)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严禁超厚填土。(4)在机械难于压实的地方,用适当的小型机具进行补充夯实。(5)冬季施工时应使土在未受冻的情况下回填压实,避免填土压实密度严重不均匀而造成土体下沉。(6)回填几种土时,不能仅用某一种土的击实试验得出的密度标准作为所有填土的压实度标准,而应按填土的不同类别,做相应土的若干组击实试验,取值应符合相应规定。

三、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或一、两年内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其原因主要有:施工控制问题。目前,路面工程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忽视压实度的要求;材料到场及终压温度偏低,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压;材料配合比不当,基质沥青未达标;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足,弯沉值过大。另外,由于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而造成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也会引起早期破损。此病害是雨雪水沿道路裂缝渗入路面基层和土基,降低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造成局部变形,扩展成网状裂缝。碾压中产生的细微裂纹及反射裂缝虽初期不影响行车,但在水分侵蚀及阳光照射下,成为促使面层沥青混凝土疲劳开裂的催化剂,大大缩短沥青路面寿命。预防措施有:

(1)不要片面追求个别指标不合理的高水平,要全面考虑基层、面层的综合强度、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2)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中,严把沥青混合料进场摊铺的质量关,严格控制摊铺和初压、终压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严格按碾压操作规程施工,防止横向裂缝的产生。(3)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纵横向接缝。(4)控制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或采用改性沥青。拌制沥青混合料时,防止加热过度,避免沥青混合料"烧焦"。(5)在特殊潮湿、寒冷、高温地区要使用新型沥青混合料。

四、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

由于桥头填土的沉降与桥台沉降有差异,以及伸缩缝、桥头搭板做得不好,在桥台处形成台阶,影响行车的舒适和安全,并对桥梁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桥台后背填土应选用排水和压实性能好的回填材料,以达到最好的压实度,减少路堤填土的沉降量。(2)对于桩柱式桥台,应先填方,待填方充分沉降后,再修建桩柱式桥台,从而减少结构物与填土的沉降差。(3)选用性能好的伸缩缝,并精心施工,以保证桥面伸缩缝处的平整完好。(4)采用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桥面铺装层的裂缝。(5)做好桥头搭板或采用土工格栅等新技术进行过渡。

五、软土地基超限沉陷

软土具有含水量大、抗剪强度低、承载能力低的特性。在软土上修建路基或桥涵构造物基础易出现压缩沉降、滑陷、坍塌等,近年修筑的某工程的一座通道桥,其下部构造为分离式扩大浅基础,上部验收时沉降竟达十余厘米,经约请地质勘察部门及设计人到场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得知,是由于软土地基的超限沉降引起,后采取预压方式至使沉降稳定,再调整纵断,以满足使用要求。对软土地基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采用换填渗水性良好的土,对基底进行加固。(2)设置白灰粗砂桩,此法适用于粉砂土质、含水量大的软土地基。软土地基成孔后,筛选生石灰块加水泥、粗砂拌匀后填充,用木棍捣实,当生石灰块遇地下水消解后,填充料体积膨胀,起到挤压土基作用,提高了路基承载力。(3)石灰、水泥稳定碎石法:是用于苇塘、稻田、藕池的沼泽地区路基的处理。排水、清淤、清除草根植被后,将石灰和水泥混合,再将碎石与混合料拌和均匀,然后摊铺压实养护。(4)对路基采取强夯、预压等措施或使用土工织物。

六、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

由于灌浆强度低,在孔道内填充不饱满,易产生预应力钢筋的锈蚀,对于通过灌浆握裹钢材来传递预加应力给结构混凝土的作用将有所削弱。如某工程预制T型梁,因波纹管不畅而未引起重视,导致压浆不实,经超声波无损检测后发现孔道内出现空洞,最终废弃,给施工单位造成经济和声誉的损失,给业主造成工期的延误,故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控制:

(1)灌浆用的水泥应是新出厂的,标号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灰浆的配合比,必须结合施工季节、使用材料、现场条件等灵活选取,并通过试配试验确定。(3)灌注前应检查灌注通道的管道状态是否通畅,对孔道应在灌注前用压力水冲洗。(4)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压浆应缓慢、均匀、连续进行。(5)每孔道应一次灌成,中途不应停顿。

交通部还规定:"各项目施工、监理单位要加强预应力结构张拉后管道压浆的施工管理和控制。管道压浆的机械设备、灰浆质量、工艺过程必须完好准确,施工单位的技术主管、驻地监理工程师必须加强对压浆过程的旁站监督,重点检查压浆的充实度和饱满度,今后凡检验压浆不饱满的构件不得投入使用"。

七、路面不平

路面平整度是公路工程的主要舒适性指标,施工控制不好,平整度衰减很快。如果道路不平,会降低车速,增加行车颠簸,加大冲击力,损坏车辆,降低舒适性,减少安全性,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基层平整度控制不严,甚至出现波浪式起伏;路面施工控制不力,摊铺机及压路机的操作人员水平较低;基准线或滑靴失控,从目前路面施工情况看,滑靴已基本取代基准线但仍有其局限性。因此,施工时应从路基开始层层严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并在保证压实度的基础上,合理控制路面面层微观构造和外观构造平整度。

八、水泥路面断板、开裂

由于土基强度不够或不均匀,或不重视〖CM(20〗路面基层,或在春秋两季施工的混凝土路面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大,而产生较大的翘曲应力致使板体开裂。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路基和基层的密实度、强度、稳定性、均匀性。控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特别是水泥的技术指标,使用合格路用水泥和低碱含量水泥,同时禁止使用小窑水泥。另外,板块混凝土的过振,会产生分层离析,也将导致板块裂缝,所以振捣时要注意易产生不密实的部位的振捣,防止发生过振产生的混凝土分层。根据近几年的研究表明,为防止断板、开裂现象的发生,可采用碾压式干硬性混凝土,同时预留的伸缩缝必须符合要求。总之,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必须思想上重视、管理上及时、技术上合理、措施上得力,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各方面、各环节齐抓共管,才能使我们的质量有根本的改观,才能建成精品工程。

工程质量范文4

【关键词】工程质量;工程管理;工程生产;管理机制

1 加强基础管理工作,提高工程质量

公司质量系统要继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工作。要按照公司对施工现场检查覆盖率的要求完成检查工作,对每个施工现场都要监管到位。制定检查计划,检查计划内容要对施工特别重要工序、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的监管做出详细说明。在检查过程中要对施工特别重要工序、关键工序、特殊工序逐一进行检查和监督,在项目的质量管理中要做好质量的过程控制。管理人员要积极参与管理,让产品质量在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处于受控状态。质量管理人员要组织好“三检制”工作,“自检”必须认真完成,“专检”要用数据说话,工序的各种检试验要按规定要求完成,精细要求,严格控制,把好质量关。同时要做好考核工作,奖优罚劣,责任到人。

2 建立工程质量实测、实量管理机制

改变通常工程质量检查时肉眼看、尺子量的传统检查方式,配置混凝土回弹仪、钢筋位置测定仪、楼板测厚仪、手持激光测距仪精密质量检测仪器,通过实测、实量及适时数据统计分析,用数字来验证工程实体质量,提前暴露施工质量内在问题,防止上一道工序有内在质量问题,下一道工序仍然存在同样问题,以便为工程顺利竣工验收和后期保修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推进质量标准化管理

随着建设项目增多,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工艺日趋复杂多样,以及近年新进人员水平高低不一,为进一步推进质量标准化工作,提升施工工艺,促进整体施工质量稳步提升,减少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推行质量标准化图册,通过标准化工作,整合和引导企业资源,加速成果推广、创新扩散、激活示范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推进质量管理精细化和信息化

将日常质量管控情况以月报表途径,将项目的质量信息由“点”汇成“线”,呈现直观的质量信息数据,以便公司能够掌握项目当月质量控制情况,以便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质量解决措施。月报主要是根据工程的实施进展情况,函盖:工程概况、质量目标、质量人员配置、管理文件编制情况、(XX)月质量控制要点、(XX)月质量情况、验收情况、创优工作开展情况、每月质量情况简要,然后公司汇总各地区的工程,最后做出项目风险综合评价,同时也为NC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质量管理模块需要录入的数据提供基础准备。

5 以整治质量通病为重点,开展专项排查工作

要以整治工程质量通病为重点,加强基础管理,与技术部门密切配合,结合工程质量现状和投诉热点,从墙体裂缝防治、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楼地面渗漏防治、外墙渗漏防治、门窗渗漏防治、屋面渗漏防治、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等几个方面制定详尽可行的管理和技术措施开展专项排查,有效降低工程质量通病的投诉率。通过开展 QC小组活动改进工艺流程,如采用聚合物砂浆对墙体进行抹灰,避免出现墙体开裂、空鼓的质量通病问题,在框架结构与填充墙交接部位的缝隙处理及对耐碱网格布粘贴开展攻关等活动,使工程实体质量稳步提高,降低质量通病。加大混凝土的质量管控力度,要在进厂、取样、试验、养护等环节加强管理,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各单位对混凝土质量问题和投诉,要及时上报公司,同时加大调查和处理的力度。

6 加强过程工程资料、内部验收管理,为竣工验收打下基础

要加强工程施工档案及内业资料管理,各类记录要签字齐全,与施工进度同步,并认真收集、分类妥善保管。竣工验收前由直管(属)部、分公司、项目经理组织对工程进行内部验收工作,包括对工程实物质量和内业资料的检查。质量管理部对所属项目经理部进行竣工前实物质量情况和内业资料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指导。

在项目经理部自检及直管(属)部、分公司检查的基础上,由质量管理部组织对单位工程进行内部的初步核定。建立公司工程质量情况台帐,汇总公司所有竣工及在施工程各阶段验收、竣工验收、工程备案、质量情况、资料交付等信息。

7 实施精品战略,创建精品工程

认真要做好申报、复查材料、音像资料的策划和把关,总结出工程的特点难点、质量亮点和技术推广应用及技术创新点,竣工资料收集完善等工作,创建精品工程。

8 完善质量持续改进工作,认真落实回访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为加强质量持续改进工作,每一项工程项目实施分阶段(基础、主体、屋面、装修、给排水、采暖、电气、智能、节能、电梯、通风与空调)完成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过程施工总结,总结创新和亮点,发现不足,最终形成竣工项目施工总结后在竣工验收三个月内报质量管理部。

为确保顾客的需求、期望得到充分识别、理解。除对保修内的竣工项目,制定回访计划,针对回访记录存在的问题制定保修计划外,还要加强对在建工程施工过程当中与工程建设有关方的沟通及回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9 强化质量品牌意识,巩固提升“公司建设品牌”

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是确立竞争优势,展示“公司建设”企业形象的“窗口”,要在公司内营造“人人讲质量,质量为人人”,“质量兴企”的理念,从领导层到第一线工人,都积极主动地去改善质量的良好氛围。要从项目抓起,从施工一线抓起,规范现场施工,加大相关人员的质量培训,不断提高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要加强质量责任体系建设,以责任管理为中心,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完善及推行质量管理目标体系,继续强化过程监督、检查、考核工作,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精品工程,建设质量效益型企业。

10 进一步明确奖惩措施,完善质量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与各单位签订质量责任状。进一步明确质量目标、责任、奖惩措施,按照“创优给奖 落后受惩”的原则,完善质量责任状考评细则表,按表列要求进行过程质量管理跟踪与年终质量考核综合评定,作为奖惩依据。

首先,要坚持和完善直管部对项目部,项目部对各岗位的质量考核评价机制,要逐级签订质量责任状考核,坚持和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发生质量事故时,要召开质量管理警示会,切实总结经验教训。

其次,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查处,对出现重大质量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行政问责。

最后,对质量事故和质量问题实行分级管理,对于较大的质量问题,公司要在3日内报告集团,调查和处理意见要报集团批复,对于质量事故,公司要在24小时内报告集团,由集团公司主持调查和处理,对于典型的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要在集团批复后10个工作日内,召开质量警示教育大会,集团技术中心和各单位技术质量部门参加,通过剖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11 结语

建筑项目管理涉及整个项目的过程和内容,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也慢慢偏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因此在质量管理方面,除了上述加上管理工作重点外,还需参加施工建筑各方协同合作,才能够确保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真正达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维海.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施工质量问题处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0).

工程质量范文5

关键词:工程项目 施工过程 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质量第一是永恒的主题,本人通过多年的施工管理经验,就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如下探讨。

1 掌握设计图纸

1.1 详细读图 工程施工的第一步是仔细的阅读图纸,从总说明至建筑、结构、安装、电气、智能及室外配套,要读懂每一条说明,吃准每一个尺寸,理解每一处的设计意图,整理出不理解及有问题之处,同时要找出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之处,这样才能保证按图施工,才能建设出符合设计的建筑产品。

1.2 认真审图 审图就是进行图纸会审,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审图的过程也是交流探讨的过程,它既能解决图纸中存在的设计问题,使设计得到适当的优化,又能解决施工中存在的新工艺及新技术等难题,为工程项目按图施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工程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控制建筑材料

2.1 严格要求进场材料 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进场材料,首先要检查进场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实物,包括其规格、型号、性能是否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其次要检查进场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出厂合格证书及质量保证证书。

2.2 规范检验进场材料 建筑材料按要求进入场地后,在使用过程中要按规范规定进行抽样检验,除了正常的检验外,还应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材料、半成品、成品等进行随机检查,这种办法不受时间限制,不受检查频率限制,由于该办法的机动灵活性使其更适合及时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能及时避免劣质建筑材料、半成品、成品进场使用,是保证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有力手段。

3 加强施工管理

3.1 准确把握工序衔接 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保证严格按施工规范施工,按设计图纸施工,其次要按常规按照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机电安装、装饰装修的顺序进行施工,工程的衔接通常是位于各专业的接口处,尤其是在土建与安装工程的衔接处,必须设置检查验收点和控制点,这样既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又可以从源头上杜绝因工序衔接不当而导致的质量通病,为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3.2 做好隐蔽工程验收 隐蔽工程是指各工序在施工后无法检查及鉴定的部位,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要求的所有隐蔽项目,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验收,比如工程施工的基槽、钢筋、防水、管线等等,要进行全面的控制,要按程序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这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保证质量的重要环节。

3.3 重视施工技术工作 技术工作从施工准备做起,包括熟悉图纸,编制合理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认真进行图纸会审,及时准确的组织技术交底,正确全面的了解设计意图,并贯彻到施工班组,在施工中从定位放线开始,要做到对建筑物的准确定位,包括对其坐标点和标高点的引入,然后是控制好建筑物的轴线、各层建筑标高、结构标高、门窗洞口尺寸线等,同时还要准确掌握工程所的施工条件,控制好施工的技术方案,包括施工特点、关键技术、相关标准及成品保护措施等,因此,重视施工技术工作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

3.4 重点控制关键部位 所谓工程施工的关键部位,就是决定建筑物结构性能的重要部位,比如说建筑物的地基、基础、梁柱、楼板等部位,在施工中对这些部位应进行重点控制,因为这些部位往往是工程建设的质量难点和薄弱环节,尤其是对没有把握的施工新工艺或新标准,还有比较容易产生问题之处,如钢筋绑扎、轴线位移等等,所以应该及时采取事前控制,并制定的力的施工措施,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4 提高质量保修质量

4.1 加大质量保修力度 首先是应尽量扩大工程项目的保修范围,包括建筑、结构、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各专业,以保证建筑产品的使用要求,其次是应尽量延长工程质量保证项目的保修期限,包括建筑、结构、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各专业,以适应建筑物近百年使用寿命的需要,这样才能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才能打造出质量第一的优质工程。

4.2 增加质量保修责任 在工程质量保修范围及期限内,对于因质量问题而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关单位应负全责,同时对其造成的间接损失相关单位也应该负全责,这样才能更较有效的遏制质量问题的产生,提高建筑行业的质量保证意识。

5 结论

总之,针对当前建筑领域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应从以上各个方面加强施工管理,并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为完成建设工程的百年大计,保证国家和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努力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争取建筑工程领域早日跨入世界的先进行列,为国家和人民建造出优质工程,为美化家园和创造优雅的环境贡献建设者们的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胡铭.质量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工程质量范文6

关键词:质量管理 质量意识 建筑施工

中图分类号:TU20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及其重要性

建筑施工中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由于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很多,因而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如材料、操作、环境的微小差异或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等,都会产生质量变异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在工程项目建成后,若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像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所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1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责任落实

做为施工企业,必须建立项目安全质量保障组织机构和安全质量生产目标责任制,实行单位领导负总责、项目经理具体负责、专职安全质量员和施工技术人员对现场负责、班组对施工区域负责、操作者对岗位工作负责的“五负责”制度,实行岗位安全质量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对项目部的工程安全质量实行包保责任。项目部经理等班子成员更要坚守在施工现场,把措施真正落实到施工现场,将各类隐患切实解决在施工现场。

1.2 切实增强全员安全质量意识

安全质量的主体是施工企业,然而企业内部安全质量的主体是所有员工。要发挥这种主体作用,最要紧的是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质量意愿。安全质量意愿是企业员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从内心深处产生的做好安全质量工作的愿望和意志。如果没有安全质量意愿,意识很难产生和持久的存在。要实现从提高员工安全质量意识到增强安全质量意愿的转变,让员工形成自发的安全质量意愿,就得改变传统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着力解决“安全为了谁”的问题,从而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二、建筑施工中质量管理与质量意识

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是一种行为意识的管理,一个人的意识、观念将直接影响其行为活动及结果。只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技术装备,并不一定能保证工程的质量;正确的施工质量观念和对待质量的严谨态度,才能确保实现优质高效,这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搞好质量工作,关键在于提高人的质量意识。

2.1 质量管理关键在于提高人的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指一个企业及其员工重视质量的程度,质量在其心目中的地位,是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支配其行为的关于产品或工作优劣程度的态度和信念,它对员工工作过程的质量行为起引导和规范的作用。意识就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标准,意识和观念是一个人工作行为的方向和指南。

2.2 质量管理中意识是行为的控制阀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企业要发展,就离不开人,离不开指导人进行行为活动“意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因此,要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工作,其核心就是提高人的质量意识。真正达到自主管理的效果。因此说,要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则首先要从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开始。员工的质量意识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是企业员工的素质,是一个企业练就的一种“内功”,是一座精神富矿。

质量是干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就是强调从事具体操作的每一个员工在建筑施工的实施过程中,要有良好的质量行为意识,要形成一种规范的行为动作。良好的安全、质量意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和前提。

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则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则本人认为首先在于培训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这需要一种环境,也就是说:建筑施工中重视质量管理,形成一种良性的文化意识氛围,全员重视,质量管理体系才能真正有效的贯彻下去,要对员工不断进行质量教育,促进员工质量意识的巩固和发展。其次,使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提高自己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技能的意义,同时要建立适应质量管理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绩效考核管理要围绕质量管理来进行,质量意识的优劣与员工切身利益挂钩,使所有员工在工作中能不时的感觉到工作的压力与动力。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要及时进行表扬与奖励,对于存在不足的员工要进行工作指导,对于存在不执行或执行不力的员工进行处罚,真正做到奖罚分明。

在重视建筑施工的质量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工作中的过程质量,引导施工人员不断增强质量意识,自我加压,自我发展,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达到更高的质量要求质量意识得到不断的提升,进而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为企业的生存发展、为创造企业优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3.1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的发展旧中国的建筑行业基础十分单薄,营建水平低,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也相应低。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实施的单一的施工单位内部质量检查制度。在工程建设的实施中建设工程质量由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质量管理部门自行检查、评定,自我控制和管理。20世纪80年代以后,建设领域的工程建设活动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3.2 随着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法规逐步健全,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已迈向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的启动下,建设部和有关部门颁发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规定》等部级规范性文件和部门规章,各省市、各专业部门也相应制定了地方性、专业性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实施细则等质量监督管理法规78个。各级质量监督管理机构也建立了以技术责任制为核心的各类监督程序、规章和制度。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基本形成,保证了政府监督管理在以法治质的轨道上发展。

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广大监督管理工作者共同努力下,质量监督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被人们所认识到赢得社会的认可,正在成为治理建设工程质量的“中流砥柱”。省、市、县三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已经形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遍布全国各地或各专业,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技术密集型监督队伍。

工程质量范文7

关键词:桩基; 工程地质; 基桩; 工程质量

1前言

随着我国桥梁和高层建筑的发展,桩基工程越来越多的作为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而被广泛采用。有资料显示,全国年用桩量已达600万根以上,这一数字已足够反映桩基工程的地位和重要性。虽然桩基础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但由于地质情况和使用条件的复杂多变,给广大设计、施工、监理、检测人员对桩基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带来了一些难题。因此,研究工程地质对桩基工程的质量控制就变得尤为重要,总结和归纳某一地区的工程地质情况对该地区桩基工程的设计、施工、检测工作也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有幸在永州工程建设界工作二十余年,曾先后从事施工、勘察、设计、教学等方面的工作,对永州地区的工程地质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将它作一归纳,以与大家切磋。

2地质地层与基桩施工

永州地区的地质地层主要为灰岩(D和C)、白云质灰岩、薄层泥灰岩、红层、坡积粘土、含白胶泥老粘土(主要分布在湘江两岸)、砾石层、砂层等。(见表1)

2.1 结晶灰岩、白云岩,其承载力大,但有裂隙发育、地下水、溶洞(碳质灰岩溶洞发育较差,泥盆系灰岩溶洞发育较好)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另外还有较大断层,如零陵区主要为北北和北东向断层,零陵区从七层坡、大旅社、徐家井一线断,裂促使溶洞发育。原零陵卷烟厂东西两侧有断层,一是桃冲到原零陵卷烟厂西侧有一较大断裂,地貌特征明显,另一是原零陵卷烟厂东侧湘江岸至朝阳岩有一断裂,溶洞较多。

2.2 薄层泥灰岩(泥页岩)为褐绿色时,应为中风化,其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一般为300~1000kN/m2。深黑色时,其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一般为2000~2500 kN/m2,冷水滩河东湘永路一带均为此类岩石。

2.3 红层、泥岩、泥砂岩。这类岩石在冷水滩河东双洲路南端,育才路西侧一带较为分布,这类岩石尤其要注意其软化系数问题,一般其软化系数在0.2~0.3间,即其饱和抗压强度极低。采用人工挖孔桩开挖桩孔后,桩底应立即用水泥浆封底,否则极易出现软化层,从而影响基桩底部承载力。该类岩石也极易引起山体滑坡。

2.4 砾石层。承载力大小由砾石含量、砾径、级配、密实度等因素决定。基本情况是冷水滩河东一带其承载力较高,河西一带承载力较低。人工挖孔桩穿越此层时,渗水大,极易塌方,多采用稻草充填井壁,即使用砼护壁,也无侧摩阻力。机械桩不易穿越此层。

2.5 粘土。主要是由灰岩风化成的红色粘土组成,其承载力不大,另外还有白条纹的第四系老粘土,硬塑情况下可达700kN/m2或更高,一般在300kN/m2以上,但设计中多取200~250kN/m2,有较大地余地。粉质粘土承载力实际上只有150~220kN/m2,但设计中多取200~220 kN/m2,余地较少。零陵区三监狱到老干所一带均为此类。粉质粘土的侧摩阻力较大,一般可达60 kN/m2以上。

2.6 回填土、素填土。五年以上的,其侧摩阻力一般可达20kN/m2左右,一年以内的,其侧摩阻力为负值。有大量巨石、木头的填土,机械施工桩身质量极易出现断裂、缩径等现象。

3各种基桩常见的质量问题

由于永州地区工程地质的特征及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各种桩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人工挖孔桩。桩底部入岩少,或未入岩,扩底不足,有些桩底部岩石裂隙发育,夹泥严重;浇注砼时,抛片石;地下水大的情况下,不采用水下浇灌方法,用干砼压填,其后果是桩头浮浆多;有些基桩施工,其施工配合比达不到设计配合比要求,砼强度偏低;护壁方面,一般用砼护壁,可有侧摩阻力,用砖护壁的,基本上无侧摩阻力。侧摩阻力的预估有个简单办法,不分土质,取桩长2/3计算出面积,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取60kPa,计算结果是可行且较安全的。

3.2 夯扩桩。一般最严重的问题是夯扩料不足。施工工艺方面也有问题,主要是冲击锤压到钢筋笼后,浅部出现缩径,原因是钢筋笼弯曲,砼未固结,必然出现外力挤压桩身缩径或胶结不良。软硬地层交界处,桩身容易出现问题,这种情况下,桩距小于3D(D为桩径)的,则应跳打,一般不跳打则多出现断桩。成桩后,重型机器辗压,尤其是成桩2~3天内就辗压,极易断桩。 转贴于

3.3 钻孔桩。钻孔桩的砼凝固慢,其原因是桩孔中泥质成份高,当用泥浆钻进时更为突出,一般砼中含泥量达1~2%,一般需要90d的时间,砼才能达到28d的正常强度。钻孔桩底部的砂包如用高强砼代替,则桩底部承载力高,如用砂包,则每根桩都有较厚沉渣,容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偶见钻孔桩在粘土层中有缩径现象。

3.4 洛阳铲桩。这种桩依桩底夯实与否,可分为两类,夯实者,单桩承载力可达250kN以上,未夯实的,一般在120~160kN之间,尤其是使用了机械振捣的桩,其承载力会偏高些。桩身一般上部好,中下部差,但未形成明显界限,不易发现。

4永州地区工程地质情况及对基桩质量的影响

永州地区地处湖南南部,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区。区内灰岩广泛分布,上覆土层厚一般不足10m,但灰岩地区溶洞、溶沟发育,基岩面起伏大,地下水丰富,且灰岩中常有软弱夹层存在,又常影响成桩质量。我们收集了自1990年以来的86个工地2810根桩的资料,经统计分析,认为灰岩地区影响成桩质量的工程地质因素可归纳为四大类:一是浅层溶洞、溶沟。永州地区溶洞多为开放型,有粘土等充填物,部分为充水空洞。溶沟、溶槽的出现一般造成难于彻底清理桩底泥土,致使降低桩端承载力;二是起伏不平的基岩面。基岩面深度一般在5~10m,但相邻桩的基岩起伏则一般可达1~5m,个别达到8m以上;三是不同岩性夹层。全地区广泛发育的石炭、泥盆系灰岩,主要为中厚层的结晶质灰岩组成,但夹有层厚2~5m的薄层炭质灰岩或钙质泥岩。微风化致密的结晶灰岩、白云质灰岩一般承载力标准?k取4000~6000kPa。当桩端位于炭质灰岩或钙质泥岩上时,其承载力将相差一倍以上;四是由于丰富的地下水,常造成桩身蜂窝、坍塌、桩底泥浆残渣厚、混凝土离析等诸多缺陷,从而影响基桩承载力。

5工程实例

为了能更具体地说明永州桩基工程地质与基桩工程质量的关系,现举两个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实例一:永州市地税局办公大楼,该工程地处冷水滩双洲路,层高17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9200m2,基础采用的是人工挖孔桩,桩底持力层为泥岩,经岩土勘察计算,泥岩持力层满足设计要求,桩基工程由409队施工。试验桩施工完成后,经质检部门检测,桩底部缺陷严重,基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为此,建设单位组织专家组调研论证,发现桩洞底部泥岩软化系数相当低,仅为0.2,桩洞挖好后,洞底泥岩持力层一经水浸泡,其承载力大为下降。解决措施:桩洞完成后,立即在桩洞底部用高强水泥砂浆封底,并及时灌注混凝土,以尽量避免泥岩软化,从而确保桩底持力层的承载力。这一处理后,经检测,主楼工程桩承载力基本达到设计要求,从而较为圆满的完成了该工程的基础施工任务。

实例二:永州市梅湾菜市场,该工程地处冷水滩河东沿江路,为框架12层,总建筑面积为13680m2。其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省煤勘三队负责施工。基桩持力层为灰岩,持力层以上有20~30cm的破碎带,地下水丰富,基础施工时,设有降水井同时作业,但仍未能控制好基桩施工质量,基础工程完成后,经质检部门检测,约有一半基桩的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最后不得不进行补桩处理。

6结语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千差万别,对工程质量影响也是复杂的、综合的,对某一小范围地区工程地质的深入研究、分析,并总结和归纳出工程地质要点,对于指导本地区的基础工程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笔者通过长期在永州从事有关工程管理工作,在工程地质和桩基质量控制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今后的工作中,笔者还将一如既往,深入研究,逐步探索出一条能更好指导基础工程施工的经验之路。

参考文献

[1] 邓茂斌.灰岩地区人工挖孔桩的质量隐患和桩洞洞底检测.中外建筑,2001(4).

工程质量范文8

一、工程质量基础管理工作

1、质量思想教育工作

管理单位应严把质量关,督促公司对每个施工项目都应该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应不断提醒施工人员,确保工程质量及人身安全。每个人坚持以“质量第一”的思想去组织和检验自己的工作,同时做好全体职工正确质量观工作。

2、 技术能力培训工作

为提高工程质量,必须有一支生产技术素质好,管理过硬的队伍,正确执行有关施工养护规范、标准,对工程施工质量目标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对全体职工进行质量规范和专业(工种)的培训,同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业务考核制度,并与工资奖金挂钩。

3、加强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工作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按要求做好“三检制”;按《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施工,认真填写有关资料表格,按质量目标和管理制度要求施工。

4、质量信息工作

项目管理部应积极收集有关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信息,加强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设计变更、隐蔽工程和有关质量记录的收集整理,对机械设备、测试仪器等进行严格管理。对各种管理信息应及时收集、及时反馈、及时分析、及时应用,避免人为的浪费。

二、 制定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

1、 项目经理岗位责任制

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决定性作用。项目经理承担工程项目质量指标。

2.执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并针对工程特点制定质量规章制度、质量目标、建立完善的质保体系,最后检查落实。

3.正确处理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以及监理关系,合理安排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对不合格工程和质量事故负直接责任。

4.组织工程项目开展“三检制”活动,推行工程比赛制。支持质检员的工作。主持工程项目质量分析会,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5.掌握工程项目的质量情况。严格执行质量奖罚制度,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处理质量事故。

6.每月组织一次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针对主要问题,亲自组织攻关。对重大质量问题负责,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以得到妥善解决。

三、项目经理岗位责任制

1.负责向班组作技术要求质量标准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检查落实情况,对违反操作规程的班组和个人有权纠正和制止。必要时令其返工和停工,严防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2.负责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经现场监理和有关人员认定全部符合技术质量要求,办理签证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3.检查督促自检、互检、交接检落实情况。

4.及时检查验收进场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零配件的质量情况,对不合格品应提出验收意见及处理意见,坚决制止使用不合格材料。

5.及时搜集工程施工养护的有关技术、质量档案、建立工程技术质量档案。

6.督促试验人员对原材料、砼、砂浆、回填土、焊接件等按要求及时做试验或送委托试验室检验,并提供检验报告。要求试验资料必须及时、真实、全面地反映质量状况。

7.记录“大事记”,内容应完整,格式应简明。

四、 质检员岗位责任制

1.对工程进行熟悉了解,进行单元、分部、单位工程正确划分。

2.认真贯彻执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及各项技术规程、施工规范,负责项目工程质量的核定工作,并对其工作质量负责,保证其准确率。

3.参加施工项目工程质量的定期检查、施工中间检查以及工序间的交接检查。督促检查签证“三检制”落实情况。

4.负责做工程项目的质量总结和统计报表工作。建立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质量台帐,隐患通知书和监理联络单台帐及其它台帐。

5.检查工程材料质量,制止使用不合格材料。

6.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督促当事单位上报质量事故

7.依据班组的“三检”资料,签证工序质量评定表及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并及时整理。

8.保证工程质量评定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及时上报月工程质量报表。

五、 操作工人质量岗位责任

1.做到“三懂四会”,即设备性能、懂质量标准、懂操作规程;会看图、会操作、会维修、会检测。坚持按要求施工,做好自检自评记录。

2.爱护工程材料,正确合理使用各种工具、量具和仪表设备,做到精心维护,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3.严把质量关,做到不合格的材料设备不使用,不合格证的工序不交接。凡属不定期按操作规程、不按施工图纸和技术交底要求施工造成返工或质量事故者,要负直接责任和经济责任。

4.自觉接受质检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检查指导,及时纠正违章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5.爱护和保护工程施工成品。

六、工程质保体系

为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必须形成质量保证体系,使各部门、各环节有机协调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质量管理制度化。

1、质量保证体系图见附图1

2、保证工程质量的控制

3、施工工艺控制

工程开工要按照所制定的施工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科学地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4、工程材料的质量保证

工程材料和辅助材料(包括构件、半成品),都是构成建筑工程的实体。保证工程材料按质、按量、按时的供应是提高和保证质量的前提。因此供应管理部门,必须对采购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材料,建立健全进场前检查验收和取样送验制度,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

5、成立质检机构,配备专职质检员。

6、项目经理每月组织一次本单位的质量大检查,作业队每天进行施工中间检查及竣工质量检查并评出质量等级。

7、班组坚持“三检制”,自检合格后,专职质检员全面检查验收。然后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

8、发现违反施工程序,不按设计图纸,规范、规程施工,使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成品和设备时,质检人员有权制止,必要时可向主管领导提出暂停施工进行整顿的建议。

9、项目经理部每月向监理报当月工程质量报表,进行质量分析,建立健全各种工程质量台帐,收集整理各种工程质量资料。

七、人员素质的质量保证

在工程质量管理中,“人、机、料、法、环”这五要素,人是决定的要素。施工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操作人员素质的好坏,对施工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必须通过培训学习不断提高。

各专业技工、高级技工等人员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保证其工作的连续性及原有操作技能水平。

八、正确处理进度与质量的关系

进度与质量是对立的统一,没有质量就没有进度。实施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生产指标(任务)、进度(任务)完成后,必须检验质量是否合格。项目经理一定要摆正(进度必须服从质量)这个关系。坚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严格按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指导施工,绝不能因为抢工期而忽视质量。

九、 工程质量检查、评定与验收

1、质检工具

为保证工程质量,在科学管理手段外,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检验工具:水准仪、经纬仪、坍落度筒、靠尺、塔尺、塞尺、钢卷尺、线锤、水平尺等。

2、工程质量检验标准按《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进行工程质量检验和评定,并切实参照有关新规范内容进行调整。

工程质量范文9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一、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概述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可定义为:为达到工程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其质量要求主要表现为工程合同、设计文件、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因此,工程质量控制也就是为了保证达到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施工阶段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实施,形成实体的过程,其质量要求与前几个阶段的质量要求是不同的,如果说可行性研究阶段解决“能否做、做什么”的问题,设计阶段是解决“如何做”的问题,而施工阶段则要解决的是“做出来、做好”的问题。前几个阶段都与决策有关,施工阶段则是生产实践,是生产和操作的质量问题。质量控制工作量最大的阶段就是施工阶段。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会存在的一些问题

1.混凝土的浇筑上会出现的问题。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建筑材料,它的质量问题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而混凝土的制作和浇筑过程又是很复杂的,很容易出现混凝土质量不合格的情况,这样的混凝土是坚决不能投入使用的。但是在实际的工程中,由于从外观上很难判别出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所以往往会将一些不符合强度的混凝土被当成符合标准强度的混凝土使用。这样当然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有时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搅拌的时候也会把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当成符合标准的材料来使用,从而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钢筋工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人们常说,我们现在生活在由钢筋混凝土包裹的城市里。由此可见,钢筋和混凝土对建筑工程来说有多么重要,它们是建筑工程的绝大部分支撑。如果钢筋的质量出现了问题,那么,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在钢筋工程中,绑扎钢筋是不可缺少的一步,很多的技术工人在绑扎钢筋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操作,而是全凭眼力。诚然,娴熟的施工人员可能认为凭眼力操作的和根据规范操作的不会相差太多。但是,人总归是有视觉误差的,如果完全按照自己的眼力来操作是不负责的态度。有时,技术人员面对很多这种没有按照规范的操作也没有引起重视,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没有严格要求技术工人。长此以往,定会给建筑工程带来质量问题和不必要的麻烦。

3.其他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在建筑工程中,还有一些其他工程也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比如说,在地基基础工程中,一些施工单位不按照规范去做,更容易酿成惨剧。在装饰工程中,常出现问题是砂子、水泥、白灰等原材料质量不过关,就使用在工程中了。防水工程也是现在为很多城市居民所诟病的,各楼层之间的防水不好、渗水等问题让很多居民头疼不已。建筑工程的最后一步就是安装了,在安装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有时安装的设备不到位给其他工作带来困难。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要想将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做好,则需要拿出科学的办法来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首先,要切实提高管理、操作及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现在的建筑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工,他们缺少必要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宣传,让施工人员在心里树立起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相结合的观念。同时,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知识、质量知识等方面的教育,使其严格的按照作业指导说明书进行组织施工;其次,要加强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加强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质量检查水平,材料的选择还要广开门路,在充分掌握材料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筛选,选择价廉物美的厂家进行进货。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还要进行再次检查,确保施工所用的原材料是符合工程需求和技术标准;再次,还要提高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在进行工程施工前,必须制定完善科学的总体施工方案,对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批,在审批完成之后还要做出样板,对样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后再进行最后的施工。在实际的施工中,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在最快时间内找出改进措施,保证施工的顺利完成;最后,还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开工前,还要对工程质量形成的过程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同时,还要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将责任明确到个人,进行层层把关。

四、施工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分层次、建组织,形成安全网络。从组织形式上形成全连环的安全管理网络,各级管理人员都“焊接”在这个安全网的重要结点上。

2.定目标、出制度。明确安全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目标,实行项目安全生产逐级责任制,形成企业施工安全的全面责任、具体领导责任、直接领导责任和现场控制责任的“四级”责任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和检查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3.抓教育、重培训,筑成安全通道。①要从思想上教育职工,使其认识到安全与生产经营、企业信誉、经济效益、工程进度、家庭幸福的关系,自觉地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责任意识、作业水平;②加强安全方针政策、法规的教育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③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使职工都能做到“我懂安全,从我做起,从标准做起”,形成一脉相承的安全通道。

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公司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个操作工人,还涉及施工组织设计、材料、机械设备方法和环境条件。由于建筑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建设工程质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质量波动大、隐蔽性,造就了质量管理的难度。因此,我们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按照国际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建立公司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慧仪,蔡齐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