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2-14 16:03:53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产业;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智能化;绿色化;就业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为主体、多门技术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产物,是在发展工程中逐步完善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实现机械自动化改变了工业的产品结构、技能结构并且使得机械工业的生产及管理发生了重大变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主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已经成为一门独特的新兴学科,那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研究,但同美欧日特别是日本相比,距离很大,我国起步晚、发展程度低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社会事实,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机械实际制造及其自动化应该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立足于基本国情,实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高效稳步发展。

1.1 把机械设计制造与机电一体化进行有效结合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自动化的高级形态,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延伸,也是机械工业的重要的发展方向。机电一体化改变了人类对机器的看法,机电一体化使得机器不在是冷冰冰的钢铁,是机器拥有了智能化的特点。改变了机器的模式。

1.2 把机械设计制造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不可分离的一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强大,机械设计制造没有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但在我国,大部分的机械制造乃至大部分的工厂都是以密集的人力劳动为主,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些工厂面临市场的洗礼,实时转型成为工厂生存的关键。机械制造与计算机结合,可以有效的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我国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增加企业抵抗市场洗牌的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

1.3 在机械设计制造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基础上实现机械自动化的网络化

同计算机一样,网络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机械的制造、组装、推广都离不开网络,特别是机械成品的使用和推广离不开网络的作用。

1.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同样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前些年,我们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牺牲了环境,现在我们正在品尝环境污染的恶果,特别京津冀地区饱受雾霾的侵袭。从食品工业的机械自动化来看,我国和其他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本身机械工业是一个污染比较强的工业类型,发展见效快的低成本自动化技术,潜力大、前景好、投资不多、见效快,是比较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工业水平,但在发展过程中,要节约能源、减少耗材,走绿色化、可持续化之路,总之,经济不应该以环境作为代价。

1.5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需要较强的自学和创新能力

理论是实践的基石,因此,在本专业的学习中,要注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有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才能在实践中学以致用。现代社会技术日新月异,只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把理论和创新能力结合,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并不是单纯的机械零部件的加工,本专业涉及范围较广,不仅要去具备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还要具备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内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发展趋势。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涉及到很多专业,正如本论文所阐述的观点,本专业需要的机电一体化、网络计算机乃至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因此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要求学员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去学习、锻炼,到基层到工厂,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和欠缺,只有把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完美结合,才能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蜕化”。

现代社会,竞争最激烈的是人才的竞争,机械类专业的就业,除了教学、营销外,常见的还有生产总监、设备物流管理、开发机械产品、开发仪器乃至武器,甚至一些模具的设计制造,更有甚者CNC工程师等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机械方面的人才需求日益强烈,机械方面人才就要迎来复苏的春天。

自己的路需要自己去行走,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去拼搏,就业也是需要个人的兴趣和能力的,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

无论一个社会的文明发展到什么程度,都离不开机械制造,它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基本保障,因此,在目前形势下,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都是非常好的行业。

参考文献: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多元化;课程教学;创新能力

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传统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一门知识面广、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主干课,它将机床设计、夹具设计、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等内容合为一门课程,构成新的课程体系[1]。随着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传统课程教学越来越不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泛而不精,不能紧跟时代步伐,缺少新装备、新技术和新材料方面的知识,不利于学生创新研究能力的培养。

2.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或不足,主要仍然是以教师的填鸭式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由于一部分教师自身实践能力较弱,理论教学的效果很差,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3.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对实践环节的重视不够,学生缺少亲自动手实践的训练,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弱。这又反过来影响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4.传统的课程教学考核方法相对简单,一般将平时考勤、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这种考核方法不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努力提高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能力,学生只会在考前突击背概念,无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上述问题,我院机械教研室全体老师总结多年的任教经验,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各种日益涌现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了一套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式,以弥补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不足,从多角度多方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2]。

二、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式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增加专业特色内容和学科前沿知识,优化课程教学的内容;通过应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和增加综合实践环节,优化课程教学方法;通过引入多种评价体系,完善课程考核模式,从而变单一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为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式,具体执行方案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多层次的课程教学内容

1.重视理论基础知识

理论基础知识不会因新装备、新技术的产生而过时,坚实的理论基础是我们一切工业生产活动的最根本的条件,因而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例如在讲授机床设计时,金属切削机床设计的基本理论,如机床的工作原理、几何表面的形成原理和机床的成形运动等,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在讲授夹具设计时,机床夹具的六点定位原理,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过定位和欠定位等基本概念是我们讲课的重点。

2.增加专业特色内容

我院于2011年购买慧鱼模型,建立了机器人创意实验室。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在工业机器人设计模块,增加了慧鱼模型教具内容的学习,主要讲述如何利用慧鱼模型进行机器人的制作和控制。慧鱼模型是由德国发明家Arthur Fischer 博士在1964 年从其专利“六面拼接体”的基础上发明的[3]。慧鱼模型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无限扩充,可反复拆装,可逼真表现机械系统的构成和控制的过程及其控制的原理,便于对机器人原理、组成、控制的全面认识。

3.加强学科前沿知识

机械制造装备的知识日新月异,学生毕业以后会碰到非常先进的机械制造装备,为了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学科前沿知识变得非常重要。通过请工厂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开设讲座和组建学习小组,与我院老师一起申报学生科研立项等方式,了解最新的机械制造装备动态,主动参与学科科研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开展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由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组成。传统的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在理论教学环节上,以教师的“填鸭式”教学为主,而且授课内容重点不突出;在实践教学环节上,认识上轻视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以一些验证性实验为主。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实施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式有:

1.启发式理论教学模式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教学内容非常多,如果照本宣科地讲,不仅老师和学生很累,而且授课的效果很差。如果换一种讲课的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传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在机床夹具设计模块,讨论过定位这种方式是否合理时,可以提出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八仙桌为什么常采用四条腿?学生互相讨论的结果,可能认为八仙桌用四条腿比较稳。这时可以进一步问这是一种什么定位方式?过定位!通过启发式教学,同学们对于过定位的优点有了很直观的认识:过定位可以提高稳定性。

2.课程网站式理论教学模式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为了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学校校园网的天空教室处,建立了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课程网站。课程网站上不仅包含老师上课的PPT电子教案、动画、视频等,还有大量扩充的资料,比如典型机床传动系统与结构动态演示flas、加工中心刀库及换刀动作等视频资料、组合机床夹具方案图库、慧鱼模型作品展示,学生科技作品图片及PPT等。课程网站还进行网上作业布置与批改,远程作业辅导与讨论,并设有习题库,方便学生自我学习与提高。课程网站式理论教学模式有效缓解了目前教学内容多,而课时相对不足的矛盾,促进了学生对机械制造装备课程内容广度和深度的拓展。

3.双语教学式理论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较好地提高专业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4]。目前我们学校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合作办学,办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1国际班,前3年在我校学校,最后1年在南威尔士大学学习。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开展双语教学变得非常迫切。目前,对国际班学生,我们制作了双语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教学;请南威尔士大学的教授和我院英文水平高的教授做学科前沿的专题英文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了一个全英文的报告,自选题目,任选一个本课程教学模块内容相关的题目,并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论一个PPT,在课堂进行陈述。双语教学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英文阅读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4.综合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我院结合工业机器人设计教学的要求与慧鱼模型的特点,组建了慧鱼模型综合创新实践平台,增加综合创新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慧鱼模型综合创新实践平台包括机械构件、电气构件、气动构件、传感器、电脑控制器和配套计算机应用软件。以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主题为创新设计的选题方向,学生自己利用慧鱼模型综合创新平台,搭建自己的机器人来完成创新设计大赛主题说要求的功能。通过使用慧鱼模型综合创新平台,学生不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课堂知识,而且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创新思维能力,也提升了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践教学的质量。

5.基于项目驱动的科研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项目驱动教学法来源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5]。基于项目驱动的科研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是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这一教学模式尤其适合对科研有兴趣的同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按照自愿和优势互补的原则,将有科研兴趣的同学每3-4人组成一个科研小组,每个小组通过自己查询资料,提出所要研究项目的题目,教师负责判断这个题目是否具有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教师把每个小组比较可行的题目,报学校的学生科技立项。有了一定的经费支持,以项目为载体,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小组组员间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多元化的课程教学考核手段

多元化的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考核手段,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结合我院课程教学情况,对课程教学考核分为五大类:

1.日常课堂教学考核

日常课堂教学考核从上课出勤、课堂问题回答,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按百分制给出分数。日常课堂教学考核,重点考查学生上课的纪律性、讨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的认真程度等。

2.英文论文大作业考核

英文论文大作业考核是双语教学效果的考核,主要从英文论文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英文写作是否有语法问题、课堂陈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按百分制给出分数。英文论文大作业考核,重点考查学生英文检索的能力,英文写作的能力和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等。

3.综合创新型实践考核

综合创新型实践考核从实践题目的拟定、实践操作、实践总结、实践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按百分制给出分数。综合创新型实践考核,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

4.科研创新型实践考核

科研创新型实践考核只针对部分有科研兴趣的同学,因而考核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加分因素。科研创新型实践考核从实践题目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实践装置、方法的合理性、实践结果的实用性,论文的规范性等综合评定。对于科研创新性实践考核中表现突出的同学,可推荐参加各类竞赛,在学校奖学金评定中得到加分,甚至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5.期末考试考核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作为一门核心专业课,期末考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考核方式。期末考试考题包括理论基础知识题、综合实践分析题和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开放式、探究式的题目。通过加大对实践环节在期末考试考核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提高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三、结语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利用课堂启发式教学、课程网站教学,双语教学、综合创新型实践教学和基于项目驱动的科研创新型实践教学,整合了多种教学要素,解决了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这种模式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课程教学考核手段,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教学与科研的结合,重视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关慧贞,冯辛安.机械制造装备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1.

[2]王立达.成人教育多元化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20-122.

[3]肖晓萍,廖青.“慧鱼”教具在大学生创新教育中的探索性研究[J].高教研究,2006,79(2):36-37.

[4]林颖,曾志新,朱敏,刘其洪.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7,6:1-2.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 智能制造 研究生 模式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05-02

现阶段,智能制造工程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工程之一,与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以及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一同对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起到引领作用。[1][2]其工程目标在于: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命周期缩短50%,不良率降低50%。人才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五项基本方针之一,“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也是其扶持政策之一。面对当前社会与国家的需要,培养出社会与国家所需要的智能制造方向的人才的重任自然而然地也就落到了各大高校的肩上。虽然目前各大高校为响应时代的号召及社会的需要,开设了智能制造方向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但观其模式及现状,不难发现有如下不足之处:第一,缺乏高端融合型的培养人才,很难符合当前制造业所需的能将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相互融通的需求。第二,师资配置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第三,产学研模式的水土不服,企业与研究单位仍需进一步加强解决现阶段双方在合作层面出现的问题。为此,文章结合社会需求,针对现阶段面对智能制造方向的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提出若干建议。

一、智能制造对研究人才的要求

智能制造从其组成来看可包含一“大”一“小”两个概念。“大”指的是智能制造系统,“小”指的是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制造的核心是“智能系统”,智能制造的基础则是智能技术。[3]智能制造专业研究人员需要具备如下三方面的规格要求:知识规格要求、能力规格要求、素质规格要求。[4]

从知识规格上来看,研究生首先应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智能制造是高度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产物,由于面向智能制造的研究生培养在中国也处于刚起步阶段,其本科多来源于机械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工程等相关专业,对各学科之间的相关基础知识有待补充以形成面向智能制造的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其次,智能制造是在传统制造业上进行的一次信息化升级,对于各学科的学生来说需要拥有适应量化的深入融合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制造业实际生产需要。

从能力规格上来看,研究生应具备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现阶段的研究生培养多重理论,轻实践,但智能制造的发展不论是从技术上来说还是从系统上来说,都离不开人的实践。脱离了实践检验的理论最终也难以产生知识价值的体现。其次,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任何国家都再难以独自“闭门造车”,智能制造的高度是各学科知识的融合,该方向的研究生还需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与工程领导能力以适应日后国际化交流合作的需要。

从素质规格上来看,研究生需要具备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创新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源泉,也是具体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在智能制造中更是附加值最高的体现。爱国敬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是当今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同时,良好的质量、安全与服务意识将更好地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

二、学科能力建设

当前,智能制造的发展可以从智能制造的始端、智能制造的过程、智能制造的管理以及智能制造产业四个方向着手进行学科能力建设。

第一,培养具备一定的专业软件与工具的研发能力的人才,从智能制造始端推进,让研发设计为智能制造提供有力保证。智能制造系统(IMS)是基于各项智能制造技术(IMT)集成发展的系统。与智能制造系统相关的智能化软件及工具也是当今各工业国家所研究的重点。智能制造系统(IMS)也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的系统,这样的发展伴随着智能制造技术(IMT)的前进而前进的,具备智能化软件和工具的研发能力,将为智能制造系统的产品升级换代起到驱动作用。学校及科研单位在此方面,应提供相关的培训,开设相关的课程,联系工程应用给予研究生实践机会。

第二,培养具备一定的实践综合应用能力的人才,在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推进。现阶段一个完整的IMS系统由各子专业智能制造单元组成,而智能制造的综合应用也是在子专业智能制造单元的实践应用后进行有机的整合。研究生应将现阶段取得的理论结果应用到工程实践中,以便对现在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反馈校正更新,进而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学校及科研单位,应主动联系相关企业或在政府的协调下,帮助企业进行升级换代,在导师的带领下,让该方向的研究生主动实践,以提高这方面给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三,培养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的人才,在智能制造中对生产进行控制。IMS系统是多个子单元集合,对于不同子单元进行合理的管理控制,是保证产品生产与质量控制的核心。该方向的研究生应掌握一定的方法及相应的研发能力,使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与制造企业生产执行系统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拥有智能化控制的功能。学校及科研单位针对工科专业的学生,应开设相应的管理类课程,以培养学生在这一方面的理论基础。

三、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内在核心动力。创新的源泉在于知识体系的交叉、基于原本知识更深层的发现以及未知领域的开拓。纵观智能制造的发展可知,智能制造源自传统制造业中的信息化应用,因而在智能制造中的创新力主要还应来源于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以及更深层的知识发现。

第一,创新能力源自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现阶段的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形式大致可分为: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学生自学;校企合作、行业论坛、学术报告等六个方面。

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学生自学:首先应开设基础知识,保障该方向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融合能力,作为储备知识为创新提供保障。智能制造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整体,面向智能制造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受专业素质所限,对于相关的知识领域缺少必备的知识储备,难以达到智能制造业中对高度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故此,学校在这一方面应给与其必要的指导及训练。其次,鉴于智能制造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宽广,而学生在其培养期内的时间有限,导师应尽早帮助学生明确在读期间的研究方向并予以相应能力的培养与指导。作为学生,应结合导师指导,储备并巩固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自己所在领域的知识,同时通过论文、学术报告、行业论坛等多种形式了解行业动态,结合校企实践,进行科研创新。

第二,创新能力源自原本知识更深层的发现。

根据智能控制“智能增加精度降低”的原则,以知识集成、通讯、协调等为例的高层控制目标,层次越高、智能化及其对应的制造精度也就越低;反之,智能系统所处的层次越低,对制造精度、反应速度以及信息处理的时间要求也就越高,其智能的难度也就越大。[5]因此,智能制造的创新能力可源自智能制造系统中的中低层探索。与之相关的校企合作、行业论坛、学术报告等相关方面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环节可围绕着这个方向进行。学校与企业之间可联合进行相关项目的攻关创新,校企合作、行业论坛、学术报告可为该方向的研究生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机会、掌握行业动态、了解智能制造相关方面的相关进展,从而为其创新能力提供帮助。

四、师资能力培养

机器的智能是人赋予的,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只有人与机器有机高度结合。才能实现制造过程的真正智能化。从耗散结构理论和进化论的观点来看,要让机器具有较高的智能行为,那么,首先是依靠人来向系统引入负殇流,即通过人工移植必要的基本知识,使系统具备主动学习和积累新知识的基础和能力,然后进行自我主动学习、积累与拓展。[6]师资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建设与智能制造领域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对面向智能制造的研究生导师的培养,特有如下建议:

第一:校企联培,挂职实践,积极参与到智能制造的实际构建中,提高导师自身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校或科研单位应积极安排导师参与到企业智能制造的构建之中,我国的智能制造一定程度上在核心关键技术和问题上还长期依赖于国外的引进和套用,缺少属于自己的专家人才与关键技术,企业在遇到技术难题或项目难关时也应该积极与学校或科研单位的相关导师取的联系,理论结合实践性的探索智能制造在实践中可能碰到的问题,这不仅丰富了当今以青年导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同时也减少了企业因技术依赖等问题而产生的高额开销。

第二:伴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要努力提高导师双语教学的能力与教育研究的能力。

《中国制造2025》紧跟美国在工业化、德国工业4.0等提出。在智能制造这一方向,伴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我们还有很多内容及知识需要向国外借鉴。在培育这一方向的研究生人才时,导师应加强自身的双语教学能力。一方面,学校或科研机构要加强对青年导师在基础英语方面的培训与提高,借此来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另外也要注重他们对专业英语的培训以及应用。做到能读懂掌握专业范围内的文献资料、把握专业国际趋势,提升教学与国际同步的能力。

五、结论

面向智能制造研究生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了解智能制造对研究人才的要求,应包含知识规格、能力规格以及素质规格三个方面。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如果结合智能制造创新力的本源除法,可以从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以及更深层的知识发现两方面去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伴随着导师队伍逐渐年轻化,青年导师渐渐占据了导师的主体,因此,在青年导师的实践能力建设、双语能力建设以及教学工作建设上也应该有相应的改革。

参考文献:

[1]Weiming Shen,An updated review:Applications of agent-based systems 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 20(2006)415-431

[2]《中国制造2025》.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0

[3]严英仕,杨爱民.智能制造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结.2014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全.2014

[4]靳晨,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3

[5]李圣怡,智能制造技术与智能制造系统.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5.6

[6]姚赐凡,陈统坚.新技术革命与智能制造技术.中国机械工程.1997.7

基金支持: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基于SOA和物联网技术的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012BAF12B14)

2.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移动互联网流媒体实时交互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编号: 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3)6019)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范文4

既然企业文化建设是全员参与的、以战略性思维来推动的且与企业经营相辅相成的管理活动,那么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匹配以及企业文化各层次间的内部契合就是构筑文化竞争力的必备前提。企业文化应是辅助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企业软实力体现,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都不应与企业战略目标相背离,否则反而会牵制甚至阻碍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从企业文化的内部系统的角度,要想形成有效的文化力,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内部契合也是必须的。如果简单的将三个文化层次与企业的管理层级相匹配的话,企业高层要对理念文化负责,企业中层要对制度文化负责,企业基层要对物质文化负责。理念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指挥塔和方向标,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指路明灯;制度文化是对理念文化的正确理解和有效贯彻;物质文化是对制度文化的有力执行。任何两个层面间的契合出现问题都会削弱甚至破坏企业的文化竞争力。

国际巨头企业GE是工业界公认的优秀标杆,其管理理念的先进性引无数企业学习效仿却往往仅能学其皮毛,正是其优秀的文化造就了其不可模仿、不可动摇的地位。GE推崇以梦想、行为、创造、领导为核心的价值观,对应着保持好奇心并富有激情;保持诚信且富于智谋;具备团队精神且勇于负责;思维开放并善于激励等行为规范。GE崇尚领导而非管理。GE的领导者都是GE文化的严格执行者,并在引导员工的文化认同感方面不遗余力,例如对于富有梦想和创新精神的员工的奖励措施,对于员工领导力培养的大力投入等等,种种行动最终以关爱员工、心系顾客、充满活力、富于激情、宽容友善的企业形象呈现出来。另一工业巨头DOW是一个真正关注员工需求、关心员工发展的公司。DOW为每一个员工提供多方位的培训,提供各种职业发展机会,并积极让每个员工都能感受到这一点。处于领导岗位上的管理者的业绩考核不仅包括其个人的工作表现,也包括其下属团队成员的职业发展。试想如果GE仅喊着“梦想启动未来”的口号而对有梦想、有创新精神的员工没有任何行动,如果DOW只是打着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发展的标语实际做的却是不提供发展机会甚至阻碍员工发展的行为,势必会造成员工对公司文化的怀疑甚至抵触,文化建设的有效性也必然会大打折扣。这种文化力建设的不利以及由此产生的员工与管理层间的不信任很有可能对企业的管理造成滞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不论是文化建设还是文化变革都是一场艰巨的持久战。企业文化建设是把双刃剑,它可以像剂一样让企业这部车跑得更加飞快,也可以像浆糊一样把企业搞得一团糟。其中的关键正是前文所论述的战略匹配和内部契合问题。文化建设固然要理念先行,然而如果相应的制度跟不上,或者制度与理念相悖离,尤其是与员工利益休戚相关的制度方面没有跟上步伐,文化建设或文化变革很难成功。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文化力的刚性会不断增强,削弱企业的灵活性。文化刚性在企业平稳发展期有其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企业转型或变革期却也是最大的阻力来源。企业在预见未来的同时,如何在企业刚性文化和柔性文化之间建立适应协调机制也将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企业幸福力等于竞争力

幸福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从心理学角度说,幸福就是一种满足感。感性幸福观认为幸福感来自愉快的、积极乐观的情绪,理性幸福观则认为幸福感源于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在此两大幸福观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多个幸福理论,例如认知决定论,判断理论或攀比论,态度协调论,体内生化论,目标理论,活动理论,社会标签论,状态理论等等。而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从经济学角度对幸福理论的阐释以及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伊曼将心理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的结合,使得企业对“幸福文化”的追求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方向。

岳川博在其《创建幸福企业》一书中将企业看作是一个生命的世界,一个人为的创造物,一个人们共同创造幸福的工具。他打破了将企业视为创造利润的工具的传统观点和管理学逻辑,认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功利主义”哲学造成了人们争夺有限的物质资源,快速消耗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并形成人类发展不可持续的可怕局面。因此,企业存在的目的不应是创造顾客,而是创造幸福。岳川博的幸福企业理论将企业价值活动从经济范畴扩展到了社会范畴,企业行为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仅仅是经济活动,企业具有承担精神建设的社会责任,即幸福企业就是能使股东、员工、客户、社会都得到满足感的企业。那么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来说,企业的“幸福文化”就是有助于创造幸福企业的文化,是“共赢文化”。中国著名企业家卢俊卿在构建幸福企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实践性尝试,尽管其偏于理想化的探索获得了褒贬不一的评说,但其基本的逻辑和理论基础对企业管理实践还是颇有借鉴价值的,即幸福力=竞争力,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双赢,也就实现了“达己”、“立己”。

三、结束语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多维创新能力

1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机制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措施

1.1探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改革方式对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行业见习与企业实习、毕业设计和课外实践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出其各自有效的改革途径,如何通过引入企业案例,或者进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进行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行业知识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2面向行业重构和优化机制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机械行业涵盖范围比较广,不同的企业需求人才能力不同,如何在不同企业的人才需求中归纳出共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既保证人才培养的共性,又具备不同企业的人才个性能力。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立足于“中国制造2025”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跨学科、综合化等新要求,在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既追求学科知识的广博性,又注重专业技能的精深程度,[3]把传统的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导向的课程结构转型为以学科综合应用能力发展为主的课程结构,构建完整的理论加实践的机械制造课程体系结构,同时通过课程整合形成跨学科的课程群,使之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求相匹配。一方面,通过广泛地调研相关企业在“中国制造2025”的新形势下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并立足于实际生产过程,根据行业企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适当调整课程内容,使培养的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专业教师要密切关注制造行业特别是量大面广的核心制造业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并将这些内容及时引入到机械制造课程教学中来,使教学内容紧扣行业发展趋势,让学生紧跟本专业先进技术的发展形势。

1.3依据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理念,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体系包含课程实验、课程设计、金工实习、各类实训、顶岗实习、毕业综合训练、职业资格培训以及学科竞赛等多个方面。同时考虑“阶段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又可以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基本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实践与创新能力模块。基本技能模块包括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性实验;专业技能模块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金工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综合设计;实践与创新能力模块包括社会调查、专业技能训练及认证、创新性实验、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参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办的各类学科竞赛、“互联网+”大赛以及大学生挑战杯竞赛。[4]

2实施过程

(1)顶层设计阶段。为成果形成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实施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在梳理机制专业人才培养前期积淀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和行业专家开展广泛讨论,制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2)具体实施阶段。对接行业需求,明确能力标准,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优化、实习实训改革、课堂教学革命、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全面落实学生能力培养。(3)总结提炼阶段。对成果的实施进行总结、修正,并加以提炼。在成果实施的不同阶段,依据成果实施的阶段性成果组织分析,指出不足,并在后期加以修正。收集、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料(研究数据、教案资料、论文资料等),并总结提炼,同时以书面形式呈现,并转化为论文。(4)交流推广阶段。通过媒体报道、、著作出版及经验交流等方式对成果进行应用推广。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生产业集聚;制造业升级;固定效应面板模型;随机效应面板模型;门限面板模型

文章编号:2095-5960(2016)04-0024-12;中图分类号:F72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年来,调整与改革浪潮中的世界经济日益呈现“软化”态势,主要表现为“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制造化”等的产业融合转型态势。2015年,世界各制造业领先国家争相规划制造业产业顶层设计,以“互联网+”等新兴创新手段嫁接本国制造业发展,如:德国工业4.0、我国《中国制造2025》、日本《日本制造2015白皮书》,可以看出当代各主要大国均将综合国力的竞争高点集中在制造业上,该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总理在2015年6月考察中信部与中核电时对《中国制造2025》做出了进一步阐释,指出中国制造业转型的要害在“智”造,要以创新和服务业为两大支点,以装备制造引领制造业升级。

发展与制造业相匹配的现代服务业既可以推动服务产业、外包业务的空前发展,同时生产业还会通过提升专业化水平(Markusen,1989)[1]、降低中介服务成本和交易成本(Kotwal,2002)[2]等路径提升制造业效率,并通过中间需求(邱灵等,2008)[3]的供给倒逼国内制造业产业的转型升级。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是世界经济新形势给出的命题。生产业逐渐脱离制造业独立发展,由最初的助推效用渐次升级(管理功能――促进功能――战略功能),且由于其突出的“可交易性”(盛丰,2014)[4],呈现出集聚的态势(陈建军等,2009)[5],并较之制造业明显(保罗・克鲁格曼)[6]。

依托比较优势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林毅夫,2012)[7],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将影响整个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经济学人》,2012)。工业作为世界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制造业升级才能引领世界经济增长。同时,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互补性关系(魏作磊,2012)[8],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发展成为产业升级的主要实现途径,有利于产业链向高端攀升。本文以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为基本构架,分析生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差异化影响。

二、文献回顾

生产业的内涵及范围在学界得到了较为广泛地研究及探讨,多数学者认为生产业已经由最初的知识生产与传播行业(Machlup,1962)[9]逐渐演变为提供中间生产者各类服务和产品的服务业(Greenfield,1966;盛龙,2013)[10][11],包括法律、金融、商务、保险等知识密集型的专业服务产业(Browning和Singelmann,1975)[12]。

生产业逐渐得到关注与新经济地理学在理论上的不断创新不无关系。该学说经典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学和传统区位论基础上强调,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及市场需求联合作用会引发产业集聚(Krugman,1991a;1991b)[13][14],该观点同样适用于生产业。遗憾的是,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在国外也只始于20世纪70年代,多为在原有集聚概念或传统制造业区位理论基础上的修正(Scott,1988)[15],对此,一些学者,如Henry[16](1999)认为制造业集聚的相关因素(R&D、专利等)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生产业集聚行为。梳理相关生产业集聚理论,可以大致将生产业的集聚研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分工、市场需求与生产业集聚。生产业与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分工,并通过制造业的服务外包体现出来,这一机理促进了生产业自身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业与制造业的界限日益模糊(张惠萍,2008)[17],该产业日益成长为国际产业竞争的焦点和全球价值链中的主要增值点和赢利点(高春亮等,2008)[18],其产生和长足发展的动力源自价值链分工及市场化,并在集聚作用下得以强化(宣烨等,2014)[19]。2.运输成本与生产业集聚。运输成本与制造业的发展关联较大,如文玫[20](2004)。然而,现阶段同样的运输费用变量对于生产业的集聚分析并不完全适应(Moulaert和Gallouj,1993)[21],信息传输成本可能成为取代传统运输成本影响生产业集聚的空间因素(何骏等,2011)[22]。无论是传统的运输成本抑或信息传输成本,分散化的生产区域越来越倾向集中于成本较低的固定区域,形成相应产业的集聚区(Ando和Kimura,2009)[23],更具体地,产业的集聚取决于本地市场的需求及分散作用力的均衡(朱希伟等,2011)[24]。3.外溢效应、共享与生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会使部门之间形成地理临近,从而可以集中使用当地的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达到节省建造与使用成本的目的。同时石灵云[25](2008)、李思慧[26](2011)还认为地理集中容易形成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企业从中可以及时雇佣到稳定的劳动力,以此可以降低企业人才培养及搜寻成本。另外,也有学者如严北战[27](2011)认为资源的共享会使各部门之间形成竞争关系,从而会推动部门之间竞相改进技术,以提高自身市场地位从而取得竞争优势。

关于制造业升级的相关研究中,多数学者认为制造业升级主要包括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两个方面(李江涛等,2008)[28],并从价值链视角(刘川,2015)[29]、外商直接投资视角(Takii,2011)[30]、对外投资视角(Debaere,2010)[31]以及产业互动发展视角(如物流业、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进行分析,这一方面,如江静等(2007)[32]更强调生产业对制造业的推动关系,指出投入高级要素的生产业可以倒逼制造业提高效率。从现有研究来看,生产业集聚对制造业的作用路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分工专业化。Francois(1990)[33]较早对二者运作机理进行了阐释,随着分工日益专业化,生产业企业逐渐涉足价值链的高端,有利于提升生产业自身和制造业的技术含量(赵玉林等,2008)[34]。顾乃华(2006)[35]认为分工和专业化会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利于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效率。(二)降低交易成本。一般意义而言,交易费用会随社会分工深化与泛化而上升,生产业可以降低成本从而保障提升产品竞争力。冯泰文[36](2009)分析了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的内部机理,并把交易成本认为是生产业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的中介变量。(三)技术外溢。生产业是人力资本、知识的集合体,服务业部门可以通过提供专业化知识和技术,间接为商品生产提供动力,进而提高其他生产过程的要素生产率。宣烨[37](2014)基于全国230个城市的相关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模型,验证了生产业集聚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制造业升级均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朱海燕等[38](2008)通过知识创新的视角审视了生产业中的(KIBS)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知识流动现象,并认为生产业借助与制造业的前向关联和后向激励,形成对制造业的前后向溢出效应。因此,生产业会以知识、人才等要素为中介产生溢出效应,进而提高制造业效率。

生产业是新时期我国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支点,是倒逼制造业改革、引领制造业优化升级的有效杠杆。生产业固有的集聚属性以及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已经得到相关学者的论证。然而,单一视角的回归分析生产业集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业已成为学界研究产业互动的固有模式,进而通过模拟所选变量对制造业升级的解释效力,提出对策建议。本文认为该方法忽视了要素作用于生产业集聚进程从而产生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即存有偏差,未能以全面视角讨论生产业集聚与制造业的关系,提出的措施难免有失偏颇。同时,空间语境下的研究缺乏,对人们较为感兴趣的不同地域边界效用(促进或阻碍)研究鲜少。文章首先以上述文献梳理的三重路径为基本解释架构,通过相关理论推演提出文章的基本假设,从而构建生产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的面板模型及门限面板模型,分析不同区域生产业集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探讨各增长要素基于生产业集聚对制造业的推动效力,提出对策及建议。

三、理论推演

集聚经济是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研究环节,多数学者研究集聚经济主要围绕DCI和OTT两个垄断竞争框架。在该构架下,学者们阐释了不同地理单元的集聚现象及其演进过程,包括要素流动、资本创造及中间产品联系导致集聚的相关理论及模型。文章依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及新经济地理学经典理论,考虑一个行业两部门模型,假定一个行业由制造业与生产业支撑,两部门同属于规模化经营,然而规模报酬递增与否未知。同时,假定分工高度深化,制造业仅仅进行产品生产,生产业提供有能力的劳动和从事资本的借贷业务,从而生产业构成了制造业生产的成本,因此生产业的集聚程度决定了这一成本的多寡,已有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我们进一步整合相关文献,生产业集聚主要通过三个因素间接对制造业效率产生影响:信息成本(IC)、技术、知识外溢导致的产出要素成熟度(FC)及产业分工专业化(SC)。其中,信息成本即交易成本,生产业集聚水平越高,则交易成本会越低。因此生产业集聚与信息成本负相关,而与产出要素成熟度、分工专业化从而制造业效率成正相关,从而我们构建相关模型:

可以看出,生产业集聚并不会始终促进制造业产业效率的提升,集聚类似于要素投入,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5)式表明,生产业集聚对制造业效率提升取决于集聚对交易成本的节省效用及其与要素供给与专业化分工产生效用的差额。可以想象在集聚初期,交易成本仍较高,而当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交易成本逐渐降低,而生产业则逐渐高端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则带动制造业效率较好地抬高。增长后期,交易成本降至很低,此时取决于集聚对要素供给和专业化分工程度的影响,由于技术难题或增长间歇性停滞等问题,使得集聚对制造业效率的提拉效力逐渐减弱。以下通过相关数据对模型结论进行验证。在此文章提出两个假设:

假设1:随着生产业集聚程度的扩大,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表现为倒“U”型;

假设2:生产业集聚三重效应与制造业升级或衰退存在较大的关联;

假设3:变量基于生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存在门限特征。

下文将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及开展经验论证检验上述命题在中国以及下辖区域是否成立,从而为生产业集聚倒逼制造业升级提供证据。

四、模型设定、变量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设定

针对文中的两个假设,文章在此设定两个模型。针对假设1,文章选取2002―2013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假设2,文章选取hansen的面板门限模型进行论证。

1.面板模型

面板数据分为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两种模型,后者则加入了被解释变量的滞后一阶项。文章在比较两种模型的基础上,发现静态面板模型性状较好,故文章没有考虑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选取固定效应(FE)和随机效应(RE)两种面板模型对我国生产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其中,固定效应模型采用OLS估计方法,随机效应模型采用GLS方法估计,并通过Hausman检验进行模型的筛选和结果的运用。具体模型设定为:

2.门限面板模型

以上通过面板模型可以综合不同单元的情况反映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然而一般产业发展存在一个要素投入的最佳配比,因此在每个样本中几乎均存在不同的子样本,各子样本对因变量的解释存在趋异作用,而如何确定划分不同子样本,Hansen(1996)提出门限面板模型,其分界值(门槛值)个数完全由数据内生决定(如网格搜索),并可通过渐近分布理论来建立参数的置信区间,及通过bootstrap方法来估计门槛值的统计显著性。该模型存在单一门槛模型和多重门槛模型:

(二)变量与数据

文章以我国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为考察对象,分析生产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的内在机理,故在此将制造业升级作为因变量,生产业集聚为解释变量,同时考虑新疆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特征及影响因素,论文将制造业生产性投资、制造业人力资本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及信息化水平作为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控制性指标。相关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局官网及相关地州统计年鉴(2002―2013)。

1.因变量。有关制造业升级指标的选取方面,学者采用了较多不同的变量进行表示,经梳理,通常有区域制造业产品附加值、单位资本利用率、地区工业利润率、制造业技术效率、工业增加值等指标。一般来说,制造业升级在于转变制造业低附加值的处境,提升制造业产业附加值,可以大幅提高地区制造业从而工业的增加值,从而较好地反映地区制造业在整个生产链条中所处的环节和地位,高技术产业或处于产业链高端的行业往往产值也较高。再者,工业增加值在各地区的统计数据相对最为完整。因此,选取工业增加值作为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指标。

2.自变量。关于产业集聚的测度在前文已有较为翔实的论述,在此不再赘述。论文在此选取生产业的区位商(CAPS)为衡量指标表示生产业的集聚程度。

3.控制变量。处于生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论文综合考虑要素禀赋以及“互联网+”时代背景,设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控制变量,主要包括人力资本、交通条件、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FDI及信息化水平等。

(1)人力资本水平。无论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抑或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人力资本均是制造业企业存活的基础要素,是制造业经营、研发的第一要素。人力资本作为制造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可。文章选取人均受教育年限衡量地区人力资本水平。该指标算法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按16年计算,高中文化程度12年,初中文化程度9年,小学文化程度6年,文盲为0年(6岁及6岁以上人口)。

(2)交通条件。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禀赋,对区域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的空间布局、成本费用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方面,交通发达的区域利于加速区域内劳动力、矿产资源等要素流动,同时,利于发挥空间外溢效应,实现区域内学习效应的深刻影响,实现“发达区域先发展,带动落后区域发展”的空间增长格局,从而提升制造业整体升级,实现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文章选取地区人均货运量为代表指标。

(3)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我国经济发展诸多因素为政府作为,尤其是大型制造业多为国有企业,政府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制造业产业的发展状况,落后地区尤其明显。同时,在制造业生产中,固定资产为主要的投资方向。故本文在此将政府城镇投资中用于制造业产业部分的投资作为控制变量。

(4)FDI 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新要素,在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东部沿海、各沿边区域等都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FDI水平不仅可以反映出我国制造业产业的融资能力,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制造业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反映制造业对外开放的水平。

(5)信息化水平 “互联网+”是时下产业升级换代的重要工具,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和增长路径。论文在此通过人均电信业务收入代表地区的信息化水平。

(6)除此之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产业转型能力,文章在以上5个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同样作为控制变量,并以人均GDP来代替,单位为万元/人。

4.数据描述性统计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

基于前文相关文献及模型设计,文章在此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展示。首先对要素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效果进行检验,以甄别要素与制造业升级间的相互关联,进而辨明不同样本区间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程度。

(一)面板数据检验

1.数据平稳性检验

在确定模型和参数估计前需要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关于面板模型的单位根检验较多,文章选取LLC、IPS和Fisher-ADF三种检验方法,具体检验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除个别变量在10%的水平下显著,其余变量表现均较为平稳,因此,文章将各变量统一纳入模型设计。

2.生产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效果检验

由于动态面板模型估计效果较静态面板模型显著性较低,故本文在此利用stata13.0软件对模型(7)进行了随机效应回归和固定效应回归。为了显示生产业集聚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展示的差异化效果,文章选取了较多的区域分类进行模拟。从估计结果来看,生产业集聚水平对我国不同区域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差异显著。从全国层面来看,生产业集聚水平对制造业升级呈现负相关关系;从三大地带的划分来看,影响系数的弹性效应在中部地区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为负;而各经济区域内部差异也较明显,从东部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是我国发达地区比较集中的区域,而长三角地区影响系数较高,为所研究各区域的最高值分布区。另外,除经济发展水平对各区域均具有较好的推动力外,其他要素在不同区域的作用表现出内在的地域差异性。如投资水平,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为正向促进作用,而在东北部地区则表现为明显的负向作用。可以看出,各要素的投入可能存在合理的区间,如何明确各要素的使用范围,即证实假设3,是我们下文的研究所在。

(二)生产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的区间效应分析

面板数据在不同区域参数估计的差异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我们借助stata13.0,采用Hansen(1999)建议,将门限值范围进行格栅化处理,采取网格搜索的方法,逐一对模型进行估计并获取其残差平方和,选择模型残差平方和最小时所对应得门限值,即为门限估计值。在对门限值的搜索时,主要方法是:首先在单一门限假定下,假设单一门限值,而后寻找残差平方和最小的第二个门限值,并在固定第二个门限值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搜索,寻找残差平方和最小的门限值,并利用Bootstrap方法模拟F统计量的渐进分布和临界值,检验门槛效应。门限面板模型的估计需要首先确定门限个数,从而确定模型的形式。文章在进行相关估计时,运用xtthrest程序,对相关模型进行估计。

本文以下整体思路为:分别检验以生产业集聚水平为门限的各变量影响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模型,即在模型设计时,门限变量始终为生产业集聚水平(caps),而受门限变量影响的解释变量依次替换为生产业水平的影响因素。

1.门限个数估计

首先需要估计门限个数,从而进一步确定模型形式。在六种不同的模型中,依次假定存在单一门限值、双重门限值和三重门限值,并估计不同门限模型下的F统计量及在Bootstrap反复抽取500次的方法确定模型的P值,从而确定门限个数。在六种模型中,三重门限模型F统计量和P值均不显著,双重门限模型较单一门限模型更为显著,故六个模型均选取双重门限模型进行分析。

2.门限的估计值和置信区间

表5显示了六个变量以生产业集聚为门限影响制造业升级的门限估计值和置信区间。表5中,两个门限值是指似然比检验统计量LR为零时C的取值。两个门限估计值的95%置信区间是指所有LR值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的C构成的区间,在原假设接受域内,即两个门限值都与实际门限值相等。

以模型一为例,固定资产投资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存在基于生产业集聚的门限特征。图1绘制的似然比函数图能够帮助我们更为清楚地理解两个门限估计值和置信区间的构筑过程限于篇幅,文章仅画出了模型一(固定资产投资以生产业集聚为门限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模型),其余类似。

其他模型与此类似,最终得到了模型一至六的估计结果,展示于表6。我们重点对门限值进行分析。

3.各因素基于生产业集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门限效应分析

模型一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存在基于生产业集聚的门限特征,且与生产业集聚水平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其他变量估计指数也较为显著,拟合程度较好,呈现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CR3.957时,投资对其作用最大;模型二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会随着生产业集聚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基本呈现倒“U”形。即在C

由此可以分析,六种模型基本可以分为三类,模型一、模型二至模型五以及模型六;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呈现反向关系,即模型一和模型六;模型二到模型五则具有相同的趋势。

4.经验分析

依据模型回归结果,将各省2013年的分类情况示于图2。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为模型一,模型二、四,模型三、五,模型六。

第一幅图为固定资产投资以生产业集聚为门限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区域分类,水平较低的区域一般处于中西部地区,高值区域多在东部地区,阶梯状现象明显,表明基于生产业集聚的固定资产投资在东部地区能够较好的促进制造业升级,其中东北地区的吉林、中部地区的山西、江西落后于同一经济区域一般水平,西部地区的甘肃、内蒙古高于同一经济区域其他省份。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所反映的模型为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程度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交通发展水平,相应的图上门限值相等,且两幅图均反映的是倒“U”型特征,因此,所选要素对广大中部地区和西部部分地区制造业转型的弹性较大。尤其是第三副图,形成明显的三级阶梯现象。第四幅图,表明人力资本水平通过生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在西部地区表现明显(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综上,基于生产业集聚的门限效应,东部地区主要为投资驱动制造业升级,中部为多要素驱动区域,即中部处于倒“U”型区域的中间区域,为弹性效应最大区域,西部则为人力资本推动制造业升级区域,这些弹性较大的影响因素也同时为各地的稀缺因素或制约因素。这也印证了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

六、结论与建议

遵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整体以生产业集聚三重效应为主线,即分工专业化、降低交易成本和技术外溢,基于三方面效应,选取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首先通过面板模型分析生产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阶梯形差异化效应,故而引出对生产业集聚范围的思考,最后基于三重效应选取变量,依次分析各变量基于生产业集聚门限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最终依据估计结果,将模型分为三类:固定资产投资基于生产业集聚门限对制造业升级产生持续增长效力;经济发展程度、外商直接投资、信息化水平和交通水平均呈现倒“U”型,表明存在各自发展的“度”;而人力资本水平出现负向作用。说明制造业升级对投资具有“非饱和型”,而制造业的高级化会减少对人力资本的需要,同时应协调经济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信息化水平及交通水平与制造业发展程度的关系,做到协调运作、匹配推进。同时,各区域由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形成了东中西分别由投资、多因素、人力资本驱动的升级格局。

在“互联网+”新业态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制造业的支撑作用和杠杆作用显得更为关键,合理推动生产业集聚,加强服务业对制造业的金融、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支持,以专业化社会分工助推社会技术开发和知识外溢,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紧抓互联网信息技术,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凭借结构优势和内在特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在整体外向型推进中提升竞争力。其中,东部地区在投融资机制上应下大力气,中部地区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本地经济发展,西部地区注重引进各类人才。总之,建立一揽子与区域性产业政策相配套的财政、金融等政策体系是必要的。通过相关政策,构建地区“利益共享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从而加强地区间互联互通,协调部门利益,因地制宜推动产业集聚,形成各具增长特色的制造业增长区域。

参考文献:

[1]Markusen,J.R..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Other Specialized Intermediate Inputs.American Economic Reviw,1989,79(1):34-42.

[2]Eswarn Kotwal.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2,68(2):401-420.

[3]邱灵,申玉铭,任旺兵. 北京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及空间分布[J]. 地理学报,2008(12):1299-1310.

[4]盛丰. 生产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机制与经验――来自230个城市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 产业经济研究,2014(2):32-39+110.

[5]陈建军,陈菁菁. 杭州市生产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J]. 中国名城,2009(2):21-28.

[6][美]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51.

[7]林毅夫. 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进行结构持续升级,避免中等收入陷阱[A].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2年秋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1期)[C].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2.

[8]魏作磊,李丹芝. 中国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特点――基于中美日德英法的投入产出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12(7):24-28.

[9]Machlup,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M],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

[10]Greenfiled,Manpower and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s[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6.

[11]盛龙,陆根尧. 中国生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分析[J]. 南开经济研究,2013(5):115-129.

[12]Browning.H.Singelman.J.The Emergence of a Service Society:Demographic andSociological Aspects of the Sect o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in theUSA[M],Beverly Hilly CA:Sage Publication,1975.

[13]Krugman Paul.Increasing Rr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a,99(3):483-99.

[14]Krugman P. Geography and Trade[M]. Cambridge:MIT Press,1991b.

[15]Scott.A.J.Flexible Production system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the rise of new industrial spaces in north Ameriea and western EuroPe[J].International Joum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88,12:71-86.

[16]Pinch S, Henry N・Paul Krugman's geographical economics, industrial clustering and the British motor sport in-dustry・Regional Studies, 1999, 33(9): 815-827.

[17]张惠萍. 基于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的产业融合探析[J]. 管理现代化,2008(3):51-53.

[18]高春亮,李善同,周晓艳. 专业化代工、网络结构与我国制造业升级[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2):66-73.

[19]宣烨,余泳泽. 生产业层级分工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地区38城市的经验分析[J]. 产业经济研究,2014(3):1-10.

[20]文玫. 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 经济研究,2004(2):84-94.

[21]Moulaert F, Gallouj C.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 in the French space economy: decentralization atthe highest level. Progress in Planning, 1996, 43(2-3):139-153.

[22]何骏,郝琪. 泛长三角区域的产业优势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2011(2):110-114.

[23]Ando M,Kimura F.Fragmentation in East Asia:future evidence[R].ERIA Discussion Paper Series,ERIA-DP-2009-20,2009.

[24]朱希伟. 偏好、技术与工业化[J]. 经济研究,2004(11):96-106.

[25]石灵云,刘修岩. 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与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四位数行业的实证研究[J]. 南方经济,2008(3):43-51.

[26]李思慧. 产业集聚、人力资本与企业能源效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J]. 财贸经济,2011(9):128-134.

[27]严北战. 产业势力、治理模式与集群式产业链升级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1(1):72-78.

[28]李江涛. 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东强西弱”格局明显[N].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03-13004.

[29]刘川.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制造业升级评价研究:机制、能力与绩效[J]. 当代财经,2015(5):97-105.

[30]Sadayuki Takii.Do FDI Spillovers Vary among Home Economies?Evidence from Indonesian manufactureing[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11,22:152-163.

[31] Peter Debaere,Hongshik Lee,Joonhyung Lee. ItMatters Where You Go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and Multinational Employment Growth at Home[J]. Journal ofDevelopment Economics,2010,91:301-309.

[32]江静,刘志彪,于明超. 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 世界经济,2007(8):52-62.

[33]Joseph Francois and Hulia Woerz Producer Services,Manufacturing Linkages,and Trade,Journal of Industry[J].Conpetition and Trade,2008(8):199-229.

[34]赵玉林,徐娟娟. 武汉生产业发展与制造业升级[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75-79.

[35]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 中国转型期生产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06(9):14-21.

[36]冯泰文. 生产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以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为中介变量[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3):56-65.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范文7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都市农业劳动者的产生

引起笔者最初兴趣的是大众媒体对都市农业的强力推介与宣传,在人们对绿色农产品与短途休闲度假的美好想象中,新落成的都市农业园区创造了“红薯空中挂,蔬菜水上漂”的奇特景象。以往田间土地上的作物种植因科技的介入而变得可移动。传统的灌溉、栽培方式被营养液浇灌、管道栽培、墙体栽培、水培、汽雾培等新名词重新诠释。1998 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都市农业研讨会标志着我国都市农业理论与实践的全面展开。②第二次农业普查③资料显示,截至2006 年底,全国范围内在温室与大棚等设施农业中种植的蔬菜有 723 千公顷,食用菌 46 千公顷,水果 137 千公顷,园艺苗木 47 千公顷。国务院在《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 年)》中也提出在大城市郊区建设多功能农业区,“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花卉等高效园艺产业和畜禽水产业,提高大城市‘菜篮子’产品的自给率。在稳定城市副食品供应保障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农业的生态涵养、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①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先后成为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会选定的中国“国际现代都市农业试点示范城市”。其他如重庆、天津、南京、郑州、西安、沈阳、哈尔滨、深圳、厦门、大连等地也都依据自身条件在原有城郊农业的基础上发展了都市农业。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文将东南农场都市农业园的都市农业劳动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思路并不仅限于对该群体的利益诉求与行为选择的描述性分析、呈现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职业化转变以及在农业结构性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农民再造问题,而是建基于此个案基础上,探讨在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在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体化进程中,现代农业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及农业劳动力的社会流动对传统家庭观念、生活方式与预期的影响,自我教育、非正式培训在促进现代农业职业劳动者成长过程中的合理性与现实性,传统社会关系网络的消解与旧有思维定势在新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再嵌入等问题,揭示社会个体在就业、教育及生存理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自主性与社会制度性制约机制之间如何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因而个体化是本文认识与理解都市农业劳动者群体的主要理论分析框架与观察视角,同时,为了补充个体化理论在解释中国社会现象方面的不足,还借助了中国学者利用个体化理论对中国社会所作的人类学个案分析经验以及描述中国社会特有现象的“关系”概念予以补充。

个体化是高度分化社会的结构性特征,对于社会个体而言亦是一种新的社会化模式。①本文是在乌尔里希·贝克的理论意义上使用“个体化”概念,它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既意味着原有社会形式,如阶级、族群、性别角色、传统家庭等范畴的日趋弱化,又指的是现代社会新的要求、控制和限制被强加给了个体。透过就业市场、教育培训和大众消费意识,社会个体被缠结在一个由新的规则、条件和主观经验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对于社会个体而言,个体化概念所承载的首先是个体的解放,从原来给定的存在状态转变为流动的自选状态。这种转变常常带有“被连根拔起”的个体生活体验,社会个体的欲望表达与行动需求被赋予了优先权,选择成为常态。传统的刻板的标准化人生演变成了选择性人生、自主性人生,人们的选择和决定塑造着他们自身,个体成为自身生活的原作者,成为个体认同的创造者,②由此带来的不可靠的自由与不确定性使个体化人生又充满了风险。从高度分化的社会角度看,现代社会正在持续进行的分化活动将风险和矛盾由社会不断地制造出来,个体化的社会为新的多面的冲突、竞争、合作提供了战场,这一切都超出了既有的稳定社会中形成的图示化的可控范围。在新的整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制度环境中,社会问题被以个人问题的形式重新界定,社会个体的生活不断受到来自外在结构性力量的冲击和约束。需要提及的是,个体化时代的生活虽是一种去传统化的生活,但并不意味着传统已被完全取代。传统被重新选择、重新发明、重新使用,并通过社会个体的决定和经验在新的社会语境中继续发挥作用。具体来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户籍制度松动使农民摆脱了原有制度性身份的限制,现代农业劳动力市场向城乡劳动者提供了开放的职业准入条件与机会,都市农业劳动者通过比较、判断与权衡从业的经济收益、自身的生活定位以及可能的风险承担,自主加入到现代农业从业者行列,并在城乡结合部“都市里的村庄”中建立起新的日常生活秩序,嵌入到以业缘为基础的社会分工与社会关系网络中。笔者试图用个体化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将都市农业劳动者经历的制度性脱嵌、去魅与重新整合的过程置于中国现代社会的个体化进程中予以把握。

......

第 2 章 个体化理论与经验研究

作为描述社会变迁、制度重构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再塑造以及社会个体的自我形塑过程,个体化命题所呈现的并不是现代独有的社会现象。西方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突破封建束缚建立工业秩序以及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某种意义上都是一个个体化的过程。社会形塑其成员的个体性,社会个体也在通过他们的

社会交往编织成的社会关系中采取合理、可行的策略,用他们的生活行动造就社会。这种互构作用不会长时间保持原有状态不变,“个体化”涵义也在社会结构的演变中不断呈现新的形态,累积新的规则,增加新的限制。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关于个体化的理论阐述也因此不一致,但旧有社会关系的瓦解与新型社会秩序的建构、社会个体面临新的社会选择与约束等问题均是其共同关注的内容。由于个体化理论涵盖了社会生活方式与境况、社会转型与变迁、社会制度与结构等各方面论述,本文拟从社会个体的职业生涯 与生活境况角度进入,梳理不同学者有关现代社会个体化进程对社会个体职业生涯与生活境况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以及社会个体对自身职业生涯的选择与生活境况的设计的理论建构与经验研究。 2.1 个体化理论

2.1.1 西方个体化理论研究脉络

个体化被视作一个旧有社会结构与传统消解,新的社会形式和秩序重构的制度化过程,从整个社会结构来看,呈现出在生产领域、生活领域、再生产领域、再分配领域各方面的分化和多元化趋势。那么,对于社会个体而言,人们所脱离的那些支撑的社会形式和保障是什么?推进这一过程的社会条件和媒介是什么?这种个体化过程将引向什么新的社会控制与社会化形式?对这些问题的回应构成了西方个体化理论的研究脉络。马克思从阶级和社会不平等角度阐述了这种社会转型。他认为,资产阶级建立的工业秩序不断将人们脱离原有的封建传统、家庭、邻里、职业和文化,这种解放和脱离的过程使个体的无产者参与到市场交换中来,并随着自身生活条件的贫困化和被剥削社会地位的固化而逐渐从“自在的阶级”向“自为的阶级”转化。“阶级结构”、“阶级形成”取代封建传统,成为支配生活世界、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主导社会理念与思想。与马克思不同,韦伯认为,资本主义文化并不是资本主义本身的创造,它具有前资本主义的起源,被工业资本主义体系重塑和现代化了。在工业资本主义中,传统的与身份相联系的社会地位已经同专门知识和市场机会相结合,这种结合从实质上分化了社会阶级地位。而迪尔凯姆则在“传统-现代”变迁的意义上讨论个体与社会的张力问题,他认为基于社会分工基础之上的个人主义是现代社会的整合因素,个人的自主性越强,对社会的依赖性就越大,他提倡道德个人主义,将极端个人主义视作社会团结的威胁。齐美尔认为,人的社会生存本身是被置于个人和社会的整体之间的一种原则上和谐的前提之上的,①个体的生存既是由社会所决定的一个环节,又是自为的存在;既被社会所生产,又被社会所包括;既超出自己的中心,又为了自己的中心。但社会一旦存在,社会的结构就是以社会的分化为基础的,为了使社会结构继续建立在社会分化的基础上,应尽可能缓解社会分化导致的某些极端现象,例如穷人救助制度的存在意义即在于此。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注重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的发挥,将社会行动者置于被压制的地位,个体应对社会塑造的主动性降低。

......

2.2 中国乡村社会个体化实践历程

2.2.1 时代的乡村个体化

新中国成立至 1956 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经济由个体所有制到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1958 年在农村试行制度。1960 年 11 月,明确所有制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三级”依次为、生产大队和生产队。1962 年 9 月,正式将生产队作为基本核算单位,改变了原先生产权归生产队,分配权归生产大队的组织形式。至此,制度完成了自我完善过程,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国务院下发文件,取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时代的农村制度,在总体上是将社会成员吸纳到组织化的生活中,“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建制,将自然村划归在生产队这一级。自然村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聚居村落,村民之间相互熟悉,这种建立在稳定、可靠关系基础上的熟人社区既可共同应对外部世界,也能共同约束内部行为。对村民的约束常常是成文或不成文的村规民约以及道德舆论。自然村的规模大小不一,根据全国生产队平均一、二百人,三十至五十户的规模,大的自然村被分割,小的若干相邻的自然村又被联合成一个生产队。这样的生产队打破了原有自然村的界限,国家以此有意识地用行政建制切割了宗族网络,用新生力量制约了传统力量。经过 20 年共同生产与分配的社会实践,由小自然村联合而成的生产队内部组成了新的熟人社区,而被分割成几个生产队的大自然村,因彼此失去了共同生产、生活的共同体而渐趋解体。根据国家意志建立起来的生产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既是一个共同生产单位,又是一个集中分配单位。共同生产和集中分配使生产队真正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共同体。它不仅具有明确的自然边界、行政边界,而且具有明确的经济边界、社会边界和文化边界:基于共同经济活动和财产权利建立经济边界,基于血缘、地缘关系建立社会边界,基于共同价值体系的心理与社会认同建立文化边界。因而一个完整的村落共同体,其实具有这五种可以识别的边界。①对于时代相对封闭、社会流动性不高的村落来说,这五种边界基本上是重合的,由这些边界划定的范围,也就是农民一生的生活半径与精神归属。

政社合一的体制,集行政与经济权力于一身,摧毁了传统宗族的非正式的地方权力体制,以血缘、姻亲关系联结而成的社会关系被带有政治性的同志关系所取代,国家通过将个体卷入政治的方式为个体制造了与传统的脱离,但进入新的公共社会空间的个体并没有获得更多的自,在国家推行的阶级认知与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框架下,个体被要求对国家控制下的集体的绝对服从,用魏昂德的话来说,农民形成了对集体、国家的组织性依附。以贝克个体化命题中的脱嵌、去魅与再嵌入的三维模式来衡量这一高度集体化时期,社会个体被从传统祖荫、宗族中脱离出来,进入到国家预设的各种社会角色中的历程,可以说,时代的乡村现代化建设[文秘站:]实现了某种程度的个体化。阎云翔将这一时期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转变概括为部分的和集体式的个体化。奠定在集体身份认同之上的个体化强化国家、阶级、集体的身份标识,忽视个体、性别、家庭的价值需求,将个人生活轨迹嵌入到集体主义的革命话语、经济控制和行政管制中。朱敏、王海明也认为,制度一方面削弱了乡土家族“私”的意识,同时不经意地培养了农民个体的“公”的个体化意识。②这种个体化意识是在对集体主义高度认同的公共空间内形塑的,农民也因此具有了公共的个体化身份。

......

第 3 章 东南农场:个案呈现的场域 ........................................39

3.1 东南农场概况 .....................................................39

3.1.1 自然概况与历史沿革 ..............................................39

3.1.2 都市农业发展历程与条件 ........................................41

第 4 章 都市农业劳动者的职业化建构 ...................................51

4.1 都市农业劳动者职业化建构历程 .. ...................................51

4.1.1 职业群体的形成(1997—2001) ....................................51

4.1.2 职业群体的培育(2002—2006) .................................

...54 4.1.3 职业群体的塑造(2007— ) .....................................57

第 5 章 都市农业劳动者职业化建构的问题..............................77

5.1 组织性弱势地位的限制与补偿 .....................................77

5.1.1 维权的策略性行动 .............................................77

5.1.2 不融洽关系的消极对抗 ........................................79

第 6 章 都市农业劳动者的结构化塑造与自我塑造

都市农业劳动者群体的产生是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产物,作为一个新兴职业群体,其社会角色的塑造与被塑造仍处于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社会角色的塑造与被塑造都表征着一种社会结构的秩序化,体现着一种社会安排。都市农业劳动者群体的结构化塑造与自我塑造是外在力量培育与个体积极参与的互动过程。所涉及的面向不仅有农业经济体制的革新、农业组织机构生产经营的市场化调整,还有都市农业劳动者在这一变迁中将新的就业机会与生活空间结合的适应性等问题。在我国城乡二元分割、就业体制内外有别的制度框架下,要实现城乡结合部农业劳动者的角色再造,还需要立足于现实社会基础,在梳理农用土地经营方式和农民劳动伦理的历史脉络中,理解新兴职业群体的利益诉求与社会行动逻辑。

6.1 都市农业劳动者的结构化塑造

6.1.1 从代耕到租种的农地利用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我国农村结束了集体化时代,解体,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了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与此同时,1958 年以来固化的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的限制亦逐步放宽,受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二、三产业不断壮大的影响,农民为寻求更好的家庭收入而“洗脚上田”,转行非农就业,从而造成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地抛荒现象在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为减轻国家每年的公购粮任务压力,农村基层组织以集体的名义向偏远、贫困山区招聘农民,代耕抛荒地,代缴公粮水费;此外,部分外出打工的承包田农户也通过亲友或直接与外地/本村农民联系,委托代耕代缴事宜。农地代耕现象在发达城市郊区和农村被以书面或口头协议的形式固定下来。部分外来代耕农在农村基层组织的安排下,将户籍迁入到代耕地;也有部分外来代耕农将户籍从原户籍地迁出后,由于农村基层组织先期的承诺没有兑现,而无法完成迁入地的落户手续,成为没有户籍的“黑户”;还有部分代耕农以“自理口粮”的形式获得了非农业户口。无论上述哪种方式流入的代耕农,都是事实上的农田耕种者,但在农地使用权的归属方面,仍属于那些外出务工、经商的承包田农民所有。各方以承包田农民不用交税、农村基层组织完成国家粮食统购任务、代耕农获得土地收益为利益平衡点。

......

第 7 章 结语

都市农业劳动者是参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职业化农民,都市农业劳动者的职业化表现在摆脱既有户籍身份的自主择业,表现在工作所需劳动技能的自我培训与提高,表现在与现代农业企业的合作及共生,表现在与城市食品消费市场的紧密衔接,表现在从业者的社会化生产与经营方式的改变,表现在都市农业劳动者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重新界定等各方面;同时,都市农业劳动者的职业化亦受城乡二元户籍分割体制、正规与非正规就业与用工制度、城市化与市民化政策、社会保障与福利分配机制等结构性约束与限制,源自职业化本身的就业风险由社会、国家、组织层面直接转嫁到从业者身上。总体来说,依托组织提供的农业设施平台,都市农业劳动者从事的劳动密集型、小规模自营性质的农业生产模式仍将长期存在,长期迁居也将是都市农业劳动者未来仍需保持的一种生存状态,城乡结合部现代农业区“亦城亦乡”的模糊性亦可视作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范文8

摘要:本文在了解创意产业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西安(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的大华纱厂旧厂房改造项目为具体案例,对该基于旧厂房改造的创意产业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其管理实践和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字: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旧厂房改造

近年来,创意城市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改变了传统城市的发展模式。世界各地千姿百态的创意城市尽管充满了个性和特色,但在城市目标定位、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上仍然有着一些共性特征。对中国这样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创意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值得引起关注和探讨。

创意城市的打造依赖于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而如何打造有特色创意产业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一、理论基础

(1)创意产业的空间聚集

创意产业遵循产业集聚理论[1],其集聚条件包括创意资源丰厚度、社会文化的宽容度、服务平台的完善度、创意人才的集聚程度、创意产品的市场需求以及产业组织结构的演进水平等。一般来说,创意产业易在文化宽容、创意氛围浓厚、人才储备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和市场环境运行良好的地区集聚发展,从而形成空间上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

创意产业集聚区作为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的最有效载体,能够提供创意企业和创意人才所需的优美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良好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共享信息咨询、教育培训、展示交易、投融资服务等一系列公共服务平台,降低创业门槛和投资壁垒。同时,随着创意企业和人才的入驻,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会增强集聚区内的文化气息,形成浓厚的创意氛围,使集聚区更具吸引力和品牌效应,从而促使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

(2)旧厂房改造

城市中的废旧厂房和仓库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建设互动发展而遗留下来的[2],丧失了原有的生产功能,在内城更新中往往是作为拆除新建的对象,但却被创意阶层中的艺术家们看中,他们纷纷集聚于此将其改造成适合自己的生活与工作空间,来进行艺术创作。随着大量艺术家的集聚,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使其创意氛围更加浓厚,相关产业和服务设施也发展起来,旧厂房和仓库区被赋予了新的生产功能,逐渐形成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旧厂房改造型创意产业集聚区[2]。

旧厂房和仓库区发展创意产业,对于保护利用工业建筑遗产和延续城竹历史文脉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一些优秀工业建筑遗产主要是以旅游和文化展示的访式来保护,开发利用甚少,很少参与经济和生产功能,修葺和维护的成本也较高。然丽,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一全新的经济空间发展模式给这些老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其长护、改造和利用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模式,促进了城市功能空间的多样性,进而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旧厂房改造的创意产业空间聚集模式研究

西安作为连接中国东南西北的交通大枢纽,是西部最有发展潜力和优势的城市,她拥有雄厚的文化、科技、智力资源以及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非常适合创意产业的发展。西安(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的大华纱厂旧厂房改造项目就是分析和研究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内容与模式创意产业的典型案例。

2.1组织过程

创意产业空间集聚中,创意人才和文化是内在驱动力,科学技术是基础驱动力,市场和政府则是外在推动力。这三种动力作用于创意产业的先后顺序和大小不同,会形成其空间集聚的不同模式,分为自组织空间集聚与被组织空间集聚两种情形。

在自组织力作用下,首先是市场对创意产品的需求,引发了创意企业和创意人才的创作动力,然后他们选择文化宽容和技术密集的地区发展,自发集聚形成特色区域。而在被组织力作用下,政府是主导推动力,通过对创意产业的统筹规划,选定产业基础好、文化特色显著、技术条件好、创意人才密集的地区建设产业定位明确的基地或园区,并以相应的政策税收优惠和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环境来吸引创意企业和人才的入驻,促使创意产业在特定空间的集聚,从而形成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

以旧工业厂区大华纱厂为根基的旧厂房改造项目属于自组织与被组织的双重空间集聚方式。通过企业管理开发及运营,从规划理念上导入成熟先进的商业、文化模式,将这两种开发形态融为一体,努力打造集合商务、生活、休闲、娱乐、文化等功能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域。创意产业的三种动力在“旧厂房改造的创意产业集聚”过程中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当旧厂房改造的自组织空间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政府力量就会加入进来,通过提供综合化的服务平台,引导开发模式的规范化发展,促使该创意产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形成品牌效应。而旧厂房改造到创意产业形成的被组织空间集聚过程中,市场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为若开发模式与规划建设的不合理,不符合市场需求,便会难以吸引企业和人才的入驻,达不到聚集规模和集聚效应,而成为一个空壳子。因此,大华纱厂的旧厂房改造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自组织与被组织过程应相互交替协调的模式。

2.2社会资源

在通过改造旧厂房来打造全新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过程中所依托的社会资源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等人才密集区而建;二是由老厂房和仓库区改建而成,促进了城市功能空间的更新;三是完全规划新建的创意产业集聚区。

以大华纱厂改造项目为例,该旧厂房改造项目,通过自身的文化历史底蕴与相邻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依托,将部分的旧工业建筑保留下来,并且新建设一组商业建筑,改建中老工业建筑更多的是保留建筑的外观特征,同时也保留厂里最具历史意义的一些生产机具。除此之外,该项目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以体验消费为特征,着力打造集购物、文化、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商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文化休闲消费天堂。以全新理念打造的商业步行街和特色文化街使商业和文化有机相联,引导“商业”、“文化”合理分配,相辅相成。在保护城市记忆的同时,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更多新鲜元素和创新理念。

该项目的改造过程中不仅依托于人才密集区域,而且由老厂房和仓库区改建而成,同时又引入了新规划的创意产业发展集聚功能。因而,大华纱厂的旧厂房改造所依托的社会资源是一种全面融合的社会资源集合,从多方面发挥社会资源功能,推动创意产业的有序发展。

3.3市场要素

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市场要素,必须有效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采用科学的市场拓展策略,才能更好地完成创意产业区域的提升和打造。针对大华纱厂项目而言,该旧厂房区域的改造必须重点考虑区域选择和产业定位两大市场要求。具体地讲,(1)区域选择:创意产业园作为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一种特殊地理单元,影响其区位分布的因素主要有,人才智力因素、文化底蕴与文化宽容、信息技术、市场因素。(2)产业定位:创意产业园区作为创意产业集聚区、孵化器和辐射中心,应该具有非常明确的产业定位[3]。

结合该项目的旧厂房改造过程与创意产业集聚目标,我们对基于旧厂房改造的创意产业集聚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如下所示:

图1 大华纱厂项目改造的创意产业集聚的市场要素分析

3.4内外部动力机制

除了关键的要素之外,推动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动力机制也非常重要,是将原始的旧厂房进行改造,形成独特创意模式,建立区域创意文化的重要[5]。基于旧厂房改造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动力机制包括主要有人才机制、文化环境、科学技术、市场政府力量等。其中人才机制和文化环境是内动力机制,科学技术和市场力是外动力机制。结合西安(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大华纱厂改造项目,该项目的产业空间集聚动力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并产生了不同的功能(如图2所示)。

图2 空间集聚的动力机制

四、结论

本文以创意产业发展相关理论和实践为基础,以西安(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的大华纱厂改造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模式体系,形成了如下一些结论:

(1)基于旧厂房改造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模式是自组织力与被组织力相互交替发展的过程。

(2)区位选择和产业定位是打造未来创意产业集聚的两大市场因素,是决定项目改造和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的分析认为旧厂房改造型的创意产业的最佳区位应选择在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宽容性强,信息技术发达,及市场体制较完善的地区。产业定位应基于地方的文化特色和商业产业来合理确定,根据其产业定位来促使文化与商业集群和产业链的形成,最终产生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

(3)创意人才、文化环境、科学技术和市场力是确保创意产业形成空间集聚效应的重要动力机制,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和促进的。其中,人才机制和文化底蕴机制是推动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内动力机制,而市场机制和技术机制是其外动力机制,它们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西安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针对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模式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其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地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祝平,黄艳麟.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机理[J]国际商务研究,2006(4):1-6

[2] 张卫宁,改造性再利用――一种再生产的开发方式[J].城市发展研究,2002/02:51-55

[3] 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23一32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范文9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应用型人才;素质

一、新就业形势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应用需要

1.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在高职院校实践应用型教学模块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应用素质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确保学生的技能应用素质、思维意识素质等的培养,从而确保学生的机械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在当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中,该模块是非常必要的教学部分。这需要引起高职院校高层领导人员的重视,进行专业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于此同时,教师也要进行该专业教学模块的优化,根据市场的就业需要,进行学生的现实工作应用能力的提升。

2.社会市场就业对应用型机械类专业人才的要求

在当下市场就业环境中,社会急需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这对机械类专业学生的技能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工程问题解决能力,需要具备良好的协作、合作精神。这就需要高校进行学生的技能培养环境的创造,通过教师的教学,确保学生对工程机械技术系统知识的掌握,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工作习惯等的培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展开多元化教育模块的应用,确保学生的工程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切实提升其技能应用素质。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教学实践体系的健全

1.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应用环境

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模块中,高职院校要做好实训教学的相关工作,这需要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行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健全,实现实验教材内部内容的优化,教师要履行好自己的教育责任,进行实验考核环节的优化。确保理论教学模块与实验教学环节的正常开展,在实训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务必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这样有利于良好的课程实践教学氛围的营造,有利于确保该专业课外实践环节与课堂教学环节的协调。为了满足当下工作的开展,高职院校的教师要进行实验教学的情景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等的应用。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保证该专业学生的优秀教学资源的提供,比如进行校企合作方式、校校合作方式等的协调,进行该专业市场就业信息的获取,确保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验教学资源。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协调

在高职院校教学环节中,教师要进行实践教学方案的更新,该方案需要以学生的技能应用培养为核心,要按照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实现课时安排环节、教学课程配合环节等的协调。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中,也要进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教学时间的协调,要着重于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确保日常实践教学内容的深化。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进行不同教学模块的协调。这需要引起各位专业教师的重视,进行理论教学实践体系的优化。积极做好日常理论教学的各个工作,确保其专业技能理论学习环节、综合技能训练环节等的协调。在该模块应用过程中,要进行其分工性的明确,确保日常教学综合应用效益的提升。

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进行学生基本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模式的协调。除了要做好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体系的优化也是必要的,这涉及到机械制造应用工艺、模拟电路实训教学等模块。

在教学体系更新过程中,教师也要进行专业课教学体系的健全,针对一些实践教学课程,可以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进行项目训练模块、任务引导教学模块等的协调,为学生的技能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实验教学模块中,高职院校要进行实验技术队伍综合应用素质的提升,确保日常实验内容的优化,积极做好日常实验教学管理的各个模块工作,针对教师的实验教学效果展开积极的评价,进行系统技能测试环节的优化。

三、结语

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的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创造,离不开优秀教师教学队伍的建设,需要实现该专业系统教学模块的优化。

参考文献:

[1]何小其,马修水,关宏伟,宋执环. 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初探[J]. 巢湖学院学报,2010(03)

[2]杨杨.机械制造专业综合能力培养体系的探讨[J]. 科技资讯,2011(34)

[3]于振文. 浅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构建[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