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预防传染病措施集锦9篇

时间:2022-11-11 10:12:35

预防传染病措施

预防传染病措施范文1

传染病手足口预防措施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全年均可发病,手足口病多发生在夏天和初秋。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成人和大儿童也会传染上这种病,但是由于大部分以隐性感染为主,所以没有很明显的症状。 手足口病是,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甲类柯萨奇病毒,属于肠病毒的一种。

一、传染源:人是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帕、玩具餐具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

三、易感人群:幼儿多发,小于三岁的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四、临床表现: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常拌咽痛。发热一至二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黏膜。一至二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常见于手掌、足底,也可见与臀部。

五、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1、做好晨间检查,发现疑似病人,要及时送诊、居家休息,及时隔离治疗,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2、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3、流行季节教室和场室等要保持良好通风;

4、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见下图);

5、在传染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6、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要清洗消毒;衣物、被褥、玩具、毛巾等要在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7、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6、中药具有清凉解毒作用,如: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贯众等具有一定效果,可用水煎服。

手足口病预防消毒方法:1.中心保持教室的良好通风;

2. 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必须进行清洗,餐具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

3. 每天必须对门把手、桌面、座椅、图书、教具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4. 老师要教育指导学生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5. 学生进入中心要检查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6. 毛巾等煮沸或蒸汽消毒,也可用消毒剂溶液浸泡;

7. 全天班学生的睡觉教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8.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9. 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保育员不要学生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学生;

10.保育员、老师处理学员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11.每天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希望各位中心老师提高预防意识,以保证中心孩子的健康。

手足口病预防方案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及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根据当前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切实抓好病情监控和防治工作,召开了“传染病防控专题研讨会”、制订了“手足口传染病预防方案”、举办《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要点问答》专栏,使教师、学生、家长明确此种疾病的病理、发病时的症状及预防措施等,做到群防群控,保护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明确防控责任,落实防控措施。明确校长为学校传染病防控第一责任人,班主任为班级传染病防控第一责任人,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学校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理工作。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学生的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和补种的宣传工作,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二、强化健康教育活动,普及防控知识。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手足口病、麻疹等春季传染病的防控知识。

1、开展“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多通风、晒衣被”宣传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同时通过班会、健康教育课、家长会、板报、队会等方式,向学生家长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

2、少先队发动春季爱国卫生活动,主题:“动员师生,清洁家园,减少疾病,促进健康”。 各中队要根据活动的要求,研究制定本中队的具体实施方案和防控传染病措施,明确重点,落实责任,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任务,使之人人知晓,营造出良好的爱国卫生运动防控传染病活动氛围。

3、活动内容

①全面清理环境。各班级要立即开展卫生大扫除,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室内外卫生整治活动,对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生活垃圾实行定点存放、统一收集,搞好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各班级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清扫,少先队大队部进行卫生检查和评比活动,使内外环境整洁有序,无卫生死角。

②清除污水。对部分生活污水要定点集中排放;对低洼处污水坑立即进行填埋。

③开展灭蝇、灭蚊和定期消毒杀菌活动。

④搞好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和班级卫生。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向全体师生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倒生活垃圾,保持户厕清洁,防治病从口入。学校教室、桌椅要定期清扫擦拭和消毒。

⑤加大饮食、饮水卫生监管力度。

⑥各班级广泛利用各种宣传阵地进行预防传染病宣传,有针对性地宣传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做好手足口病等春季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工作,提高救治防控应急处理能力,做好晨检工作,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完善防控救治应急预案。

⑦示范引路,树立一批爱国卫生的典型,进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树立环境综合治理好、辐射效应强、管理规范的典型班级。

三、严格晨检制度,及时报告疫情。要求各班进一步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加强对本校师生的疫情监测。落实晨检制度,填写晨检日志,记录学生缺课情况和原因。一旦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病例及时做好隔离和上报工作,切实做到早隔离、早治疗、早处理。

四、加强环境整治,提高防控能力。学校经常性地对教学生活环境和基础卫生设施进行自查。动员师生集中整治环境卫生,彻底清除卫生死角,保持教室、图书室、专用教室等室内场所经常通风换气。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五、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强化责任。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师生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预防为主,着力抓好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整治和疾病防控工作。

2、广泛宣传,全面发动,群防群控。广泛宣传预防疾病的卫生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广大师生正确认识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到群防群控。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等宣传媒体,有针对性地向广大师生和家长宣传春季传染性疾病特别是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识,教育家长纠正儿童不良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要将“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宣传到每一个师生和家长,使广大师生和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引发原因、传染途径、预防方法和治疗措施。

3、明确任务,强化责任意识。预防和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班主任、年级组长为具体责任人,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4、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取得实效。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开展自评活动,并加强信息的送报工作,确保春季传染性疾病防控目标全面实现。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及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根据当前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学校切实抓好病情监控和防治工作,召开了“传染病防控专题研讨会”、制订了“手足口传染病预防方案”、举办《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要点问答》专栏,使教师、学生、家长明确此种疾病的病理、发病时的症状及预防措施等,做到群防群控,保护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手口足病症状: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预防传染病措施范文2

[关键词] 传染病;控制方法;预防措施

传染病顾名思义就是可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播的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从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一直就在与各种传染性疾病作斗争。早在3 000年前[1-3],就有了天花的记载;1340年,在欧洲,黑死病的流行,造成了欧洲人口的大减员,每4个欧洲人就有一个死于黑死病,这场灾难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一次传染病流行。到近代,霍乱的流行使许多村落变为无人村,种种传染病的流行史触目惊心。进入21世纪,交通越来越发达,人员流动性则更大,许多新的传染性疾病在流行[4-5],如前几年的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还有传染性疾病如结核病、性病等发病人数也呈上升趋势。人类从未放弃与传染病的抗争,至今已有了多种疫苗可有效避免流行性传染病的传播,如天花、乙肝等[6],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旧的传染病得到控制,不断地有新的传染性疾病出现,如艾滋病等的流行至今尚无法根治与有效控制。因此,流行性传染病的控制与预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和全球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1 我国的常见传染病及传播方式

目前我国的流行传染病主要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甲型H1N1流感、小儿手足口病、结核病等,流行性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接触传染、唾液传染以及血液传染等,根据传播速度及危害性,为便于预防与控制,世界卫生组织对传染病进行了分级。甲类传染病是指危害性大、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传染性疾病,包括霍乱、鼠疫等;乙类传染病仅次于甲类传染病,包括SARS、炭疽、狂犬病等;丙类传染病主要是进行监测管理或地区、季节性流行疾病,包括流感、伤寒等。笔者对近年来传染性疾病的特点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70%以上的传染性疾病是或人禽共患病,如近年来疯牛病、禽流感、艾滋病、尼帕病毒脑炎等;传播方式具有多样性,如禽流感可以通过鸟禽的迁移来进行传播;传播速度快,且病原体具有较强的变异性,潜伏期长,如疯牛病毒,从感染到发病平均时间为28年, 一旦出现症状, 半年到一年内死亡。随着大气环境的改善,近年来传染病的流行有了新的特点,首先患者与病毒携带者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不仅可以引起人与动物直接死亡,另外还迫使动物迁移形成利于疾病爆发流行的传染源;其次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可以导致某些传染病进入未受感染过的地区,而当地人群普遍缺乏对疾病的免疫力,因此,传染性疾病造成的影响往往比较严重。

2 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2.1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又叫人工免疫,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方法是将某疾病的生物制剂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该疾病特异性的免疫力,以提高整体的免疫水平,如乙肝疫苗、天花疫苗等。预防接种从婴幼儿做起,可有效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的发生。

2.2健康教育

开展预防传染病的知识教育,一定要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宣传。为了提高讲座效果,在宣传重要性的同时要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在讲座中突出预防传染病的实用性,具体而言是突出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有实用性的本地化的宣传,如讲解日常生活、工作、中必要的传染病预防知识。让人们从心理上感觉到传染病预防的知识非常实用,让居民感受到所学的预防知识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要提醒居民,一旦有传染源存在,极易造成大范围的流行。要对居民进行定时的健康教育,如加强体育锻炼,勤洗手,不吸烟,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劳累,生活中注意食品卫生,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增强体质,提高疾病的防御能力等。

2.3改善环境卫生条件

流行性传染性疾病要流行需要借助合适的媒介,对生态环境加以改善,消除细菌耐以生存的因素,对控制与预防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改善居民及农村的饮用水条件,保持饮水卫生,对饮用水要进行消毒;其次做好城乡垃圾、污水及粪便的排放与无害化处理工作;还要严格管理医院与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严防院内感染和致病性微生物的扩散。

3传染性疾病出现后的控制

3.1传染病的报告及报告种类

发生传染性疾病后,应首先将疫情的种类、性质逐级上报。疫情报告是一个国家与地区疫情管理法定制度,通过疫情报告,各级卫生部门才能根据报告制定相应防控措施,全面、迅速做好各项工作。《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三种类型的传染病[7],共38种,甲类传染病属强制性管理性传染病,包括霍乱、鼠疫等;乙类传染病仅次于甲类传染病,属于严格管理的传染性疾病,包括SARS、炭疽、狂犬病等;丙类传染病属监测管理或地区流行、季节流行疾病,包括流感、伤寒等。

3.2传染病出现后的控制措施

当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发生后首先应在2 h内通过疫情报告及时上报,立即成立疫情应急小组;其次对传染病感染患者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疫区实行封闭管理,同时加强宣传,避免出现恐慌及混乱;第三,凡与传染病患者有过接触的人员应安排进入隔离观察区进行观察;第四,用消毒剂如过氧乙酸、双氧水等早晚进行消毒;第五,确定传染源与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第六,做好疫情检测的记录工作。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新技术新的药物不断问世,许多传染性疾病有了预防疫苗,大多数传染性疾病如天花现已被消灭,大部分传染性疾病也可以通过治疗痊愈。但值得一提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类与细菌及病毒的战争永远不会停止。人类科技在进步的同时,传染病的细菌和病毒也在进步,因此,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是阻断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传染病之所以能快速传播,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即易感者、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三者缺一不可。要控制和预防传染病归根结底就是要破坏传播的条件,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切断疾病的传播环节,就能做到有效控制与预防疾病的传播。在进行控制与预防时,要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找出致病菌的弱点,并加以充分利用,才能有效地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

[参考文献]

[1] 汪宁.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培训指南/全国在职卫生人员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 应信忠.慈溪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季节圆形分布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6):35-36.

[3] 王子军.我国1990~2000年传染病流行态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4):312-313.

[4] 刘华雷,王永坤.中国部分地区新城疫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1):35-40.

[5] 胡素芬.传染病流行的新态势[J].职业与健康,2006,22(17):1373.

预防传染病措施范文3

上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科,广西防城港 535500

[摘要] 呼吸道传染病因具有易感性高、传播速度快、易交叉感染等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等是呼吸道最为常见的传染病类型。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患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还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疾病防控工作的重点。该研究分析了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对策方法,以期能对提高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水平有借鉴意义。

[

关键词 ]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特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3(a)-0124-02

Discussion Respiratory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HUANG Zhanfang

Shangsi County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aevention Disease Control Depertment,fangchenggang,Guasngxi Province,535500 China

[Abstract] High susceptibility to respiratory infections due to have spread fast, easy cross-infection have become prominent public health problem. Among them, rubella, measles, chicken pox, mumps, etc. are the most common types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In recent years,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number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respiratory diseases on the rise, a serious threat to people´s health, if not effectively controlled, will also affect the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society. Theref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focused o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methods,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level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is worth learning.

[Key words] Respiratory diseases; Prevention; Control; Features; Countermeasure

[作者简介] 黄战芳(1970-),男,壮族,广西上思人,大专,主管医师,研究方向:疾病控制方向。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由于病原体侵入呼吸道粘膜后所引起的病变,近些年来呼吸道传染病的新病种类型以每年2个或以上的速度递增,给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社会的恐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因此,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染病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当前,呼吸道传染病已被纳入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乙类传染病中,可见国家对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视[1]。下面先就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然后据此提出几点预防控制的对策。

1 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

1.1传播方式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病原体经过咽喉、鼻腔、支气管、气管等呼吸道进入人体,并在机体中生长和繁殖,从而引起有传染性的疾病[2]。在入侵的病原体中,一些细菌还可能会产生外毒素或者内毒素,引起呼吸道局部出现严重病变。由于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是通过呼吸道传出的,因此,病原体往往以喷嚏、咳嗽、谈话中排出的飞沫或通过呼吸的方式进行传播,并引发相应的感染疾病,而病原体的携带者就是传染疾病最主要的传染源[3]。

1.2传播的特点

总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传播速度快且范围广。例如,水痘会在一定区域内流行,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会随着人员的流动迅速传播。第二,传播呈周期性流行。这与传播中所接触到的易感人群增多有密切关系。第三,弱势群体和儿童是易感群体,尤其是儿童的发病率更高。这些群体由于对疾病缺乏免疫能力,或抵抗力差,因而在接触病原体后易受感染。第四,同样的传染病可能常年持续不断,由于是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而且还可能会引起新的病原体。

1.3流行季节

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并以春冬两季最为多见。这是因为春冬时期,室内外的温差比较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破坏呼吸道的内环境,从而提高了易感的几率[4]。此外,与夏秋两季相比,春冬两季的紫外线强度相对较弱,传染病的病原体更加难以杀灭,活跃度较高。

1.4临床症状

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早期均会出现一些相似的临床症状,如头疼、发热、咳嗽、感冒等。之后会由于病原体的不同而呈现有差别的临床症状。例如,麻疹患者的眼结膜往往有充血,并伴有流涕,皮肤出现斑丘疹,口腔黏膜有麻疹粘膜斑等。水痘患者皮肤粘膜会分批出现丘疹、斑疹、痂皮或疱疹等。风疹患者则主要表现为枕部或耳后淋巴结肿大、出现皮疹等。大部分传染病有其自身的典型症状。

2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对策

鉴于呼吸道传染疾病的传播特点(传播快、范围广等),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关键。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在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染病方面应做好以下工作。

2.1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当前,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病的重要举措。一般疫苗接受的对象为15岁以下的儿童[5]。在注射针对性的疫苗后能有效提高这类群体的机体免疫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如流感、风疹、流行腮腺炎、麻疹、流感等疫苗在接种后能有效防止致病菌的侵犯,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接种疫苗除了具有疾病预防的功效之外,还可用于一些疾病病发后的治疗。因此,接种疫苗是一种兼具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方法。

2.2一般药物的预防和控制

除接种疫苗之外,一些药物对于呼吸道传染病也具有一定的预防功效。例如,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的患者可给予其异烟肼口服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又如红霉素能预防百日咳、支原体肺炎等。在已发生疾病感染时,也可通过服用针对性的药物进行疾病控制,例如,水痘患者可服用阿昔洛韦或或喷昔洛韦,麻疹患者可服用抗过敏药、扑尔敏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医护人员是接触病人的重要人群,有必要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如在接触患者或疑似患者前可服用一些预防性的药物,防止自身受到感染。另外,在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染病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根据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季节性、特点,针对性地选择安全性好、疗效高且抗菌谱广的药物,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6]。第二,确定服药的人群。预防类药物不能滥用,应有针对性。重点服药人群应为易感者、医护人员以及密切接触者。第三,应保证服药的时间和有效剂量。在使用药物时,作用效果受药物剂量的影响很大,每一种药物都有一定的中毒剂量、治疗剂量和预防剂量,剂量不同所能达到的效果也有所差异。为此,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药物剂量和疗程使用。同样,药物的使用功效还受药物使用时间的影响,禁止随意改变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

2.3及时隔离观察

为便于控制患者的病情,缩小传染的范围,应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及时隔离观察。可设立独立的呼吸道传染病隔离区域。将存在与呼吸道传染病相似症状的患者及时送至医院隔离区。同时,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分类诊治[7]。如将发热病人分诊至发热门诊进行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应果断隔离起来,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相关的医学观察。出入隔离区的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隔离衣等,在诊疗护理后需严格做好洗手和消毒工作。对隔离区使用过的各种物品应运送至特定的区域处理,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2.4做好消毒工作

呼吸道传染病房内含有大量的致病病菌,而高效含氯消毒剂是杀灭呼吸道传染病致病菌的有效消毒剂,用于控制呼吸道传染病有显著效果。除对病房进行严格的消毒工作之外,还应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医疗器械等进行杀菌消毒。对于患者的衣物应分开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出现交叉感染。为保证含氯高效消毒剂的使用效果,应注意每日检测消毒剂的浓度,同时,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指标规定的消毒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消毒。消毒时应彻底、全面,不留死角。为防止出现次生疾病,必要时可开窗通风,并加强个人防护。患者痊愈出院后,对其使用过的各种器械均需进行终末消毒。

2.5加强卫生方面的教育

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与人们掌握的卫生知识的程度有密切关系。因此,加强相关卫生知识的教育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内容。卫生知识的教育内容包括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发病原因、预防措施、注意事项等。例如,教育人们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换衣物、不随地吐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或纸巾等捂住口鼻、尽量少去公共场所等。通过提高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和发生。与此同时,鼓励人们多参加体育活动,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对抗疾病的能力。日常生活中备好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药物。

2.6儿童针对性防护

儿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易感群体,这与儿童自身免疫系统不健全、自身抵抗力较弱有密切关系。而且在特定的年龄段,儿童易患一些疾病,因此,相较于成人而言,对儿童加强防护尤为重要[8]。首先,应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家长协助做好儿童的疾病防护工作。例如,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定期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并对室内的物品和空气进行细菌检测等。其次,做好药物和饮食管理工作。为提高儿童的机体免疫能力,可使用丙种球蛋白,每月一次静脉注射。饮食方面则叮嘱家长选择一些能止咳化痰、健脾益肾的食物,如牛肉、猪肉、核桃、蜂蜜等。最后,日常生活方面帮助孩子养成勤洗手、去公共场所戴口罩等习惯,减少传染病的感染几率。

3 结语

在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中,很多都属于隐性感染者、轻型感染者或非典型性者,因此,在疾病确诊和防控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加上缺乏对面积空气的有效消毒方式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较为困难。为此,有必要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相关原则,从多方面同时入手预防控制疾病,尽量减缓呼吸道传染病蔓延,缩小传染范围。

[

参考文献]

[1] 冯文林.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几点建议[J].健康必读,2013(8下旬刊):581-582.

[2] 凌晓芬.浅述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上旬刊):3430.

[3] 宋宏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以及防治要点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7):192-193.

[4] 冯俊林.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控制探讨[J].医学信息,2014(31):100-101.

[5] 胡为海.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探究[J].大家健康,2013(8中旬版):171-172.

[6] 木云仙,和皋,杨铁龙.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3):157-158.

[7] 秦雪梅.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3下半月):11-12.

预防传染病措施范文4

关键词: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

G478;R183

学校是人口较为密集的场所之一,一旦出现传染病,则极有可能大肆蔓延,引起学生感染,对校园内部正常教学秩序产生严重的影响。据近年来相关研究统计表明,各类传染病在不同学校内部的暴况有所上升,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及校园内部的管理,给部分学生带来了身心方面的双重折磨。为了减少常见传染病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困扰,维持校园内部良好的教学秩序,预防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了解传染病及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就是一种能在人群中被相互传染并流行的一种疾病,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可能传播。以流行性感冒为例,来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可见,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传播途径是飞沫、空气传播,易感人群则可以包括大多数人。那么,怎样预防传染病呢?

(一)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

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就像现在的H7N9禽流感,对患病的人要隔离治疗,患病的鸭、鸽子等禽类要捕杀并做无害化处理、患水痘、腮腺炎、结核等学生不能正常来学校上课,从而做到传染源的有效控制。

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如:不要吃病死禽、勤洗手等。

3.保护易感者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二)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包括现在的H7N9禽流感,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鱼、吓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2.尽量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游艺活动室等;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特别是每次接触畜禽类动物后及每天回家后都要彻底洗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以免抵抗力下降。

6.不吃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

7.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不对人打喷嚏;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

8.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以免延误诊治。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11.学校发现发热(特别是体温超过38°、咳嗽等症状)及出疹学生必须要求其立即离校就医,注意追访就诊及病情发展情况,并严格要求其在家隔离治疗至该病的隔离期满,凭医疗机构返校证明复课,密切注意病例班级内有无续发病例,如有续发,及时报告,同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还要做好缺勤的学生统计工作。

虽然传染病种类繁多,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校园内常见的传染病,学校除了做好预防与控制,也应从监督、制度、管理等层面上做好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学校如何预防控制传染病

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管理机制。

1.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

各学校应按照要求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应将防控责任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具体责任人,确保职责到位、检查到位,共同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制度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制度;师生定期体检制度;教学场所通风与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宿舍、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等。

2.加强学校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工作。

按照传染病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原则,学校需要建立由学生到教师、到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到学校领导的传染病发现、疫情监控与报告机制。

(1)学校应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根据学生人数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或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负责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日常工作和疫情报告工作。

(2)学校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师生员工的健康档案(包括因病缺课登记等),随时了解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情况。

(3)学校应坚持实施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身体状况的监测。

3.建立应对传染病疫情流行的应急预案。

预防传染病措施范文5

关键词:医疗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特点;问题;提高管理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1

1 关于传染病的认识

1.1 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顾名思义就是指病原体能够通过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之间的接触而发生传播的疾病。现阶段,我国将传染病分为了三大类别,分别为甲型传染病、乙型传染病和丙型传染病,共三十九种。

1.2 传染病的特点

1.2.1 病原体的不同性: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具有不同的特异的病原体,病原体即可能是微生物、又可能是寄生虫,他们又由不同的病毒、细菌、真菌和螺旋体等组成。

1.2.2 传播性:传播性是传染病有别于其他疾病的首要特点,它能够将其病原体通过接触、血液、飞沫、粪口等形式传染给他人或动物,使其患病。

1.2.3 季节性:部分传染病与季节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季节的不同会出现温度、湿度的变化,会给部分传染病病原体的传播带来途径,例如,流感。

1.2.4 传染后的免疫性:大部分传染病在治愈后,会在体内产生一种抗体,使传染病病原体产生不感受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免疫性。有的传染病一次治愈后,可以终身免疫,例如,水痘、麻疹等疾病。

2 医疗机构中对传染病预防存在的问题

2.1 传染病预防控制与管理投入资金不足

目前,我国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的投入与管理要落后于发达国家,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用于公共卫生事业的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约占总体医疗卫生费用的百分之十五,而大部分发达国家用于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占总卫生费用的百分之五十,由此可见由于投入资金的有限性,是我国传染病预防管理工作落后的主要客观因素之一。

2.2 传染病控制预防医疗机构不健全

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与现阶段的医疗体系没有有效的衔接,在信息的沟通和传递方面,无法实现畅通。由于我国医疗机构仍然存在只注重医疗,而轻预防的观念,使得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一直处于被动局面,一旦出现大面积、流行性传染病,例如SARS;会给国民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2.3 缺乏一流的预防管理人才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市场价值的影响,许多医学人才都从事了医疗事业,而疾病预防和控制却很少有人问津,使得在此领域中的人才较为贫乏。人才配置结构的不合理问题较为突出,这样的人才体系难以应对突发的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的发生。

2.4 传染病预防控制缺乏配套的法律支持

我国针对传染病预防控制与管理缺乏法律、法规以及制度的支撑,许多工作缺乏完善的程序性,导致可操作性较差。由于配套制度和法规的滞后性导致大量医疗卫生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2.5 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人员业务知识不足

由于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部分医护人员对传染病预防控制责任心不强,对业务知识的更新较慢,导致技能水平的下降,出现疫情后难以迅速做出反应,影响控制的效果和速度。此外,部分传染病患者对传染病的传播性和危害性缺乏应有的重视,导致病原体的迅速扩散,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

3 传染病预防控制的主要措施

3.1 加大对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投入

为了有效的推动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加大资金投入是十分重要的推动力,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逐渐加大对疾病防控事业的资金投入,在各个城市建立起相应的疾病防控中心,引进国外先进的传染病医疗设备,为传染病的研究提供很好的平台与支持。通过城市向周边县、镇、村发展,逐步形成疾病预防控制一体化。

3.2 转变观念大力宣教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要发展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首先要转变传统的“重医疗,清预防”的观念,使有关部门和社会大众逐步认识到疾病防控的重要性。宣传工作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首先要明确疾控工作的方针政策,通过传染病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一方面可以提高疾控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使国民对传染病有正确的认识,掌握预防、控制传播的基础常识,更好的为医疗及国民健康服务,达到促进疾控事业发展的作用。

3.3 做好传染病疾控系统体系与医疗体系的对接

为了更好的推动传染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应当将其与医疗体系有效的对接,建立完整的体系结构,保证两个系统之间信息的共享,确保沟通和传递的畅通性,只有这样才能当出现突发性流行性传染病时,变得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3.4 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疾控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在医学高校中进一步开发疾控专业课程,从高等院校中培养新兴的疾控后备人才。另一方面,对目前传染病疾控预防工作人员,进行组织定期业务技能培训,学习现阶段国外先进的疾控技术,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同时加大对疾控人员的考核管理,实行“优者上,劣者下”的选人机制,使疾控人员自觉的重视本职工作。此外国家要加大对传染病疾控人才的待遇与奖励政策,防止出现人才的流失。

参考文献

预防传染病措施范文6

【摘要】:目的 为了防控传染病在综合医院内的传播,提高医疗安全质量,探讨减少传染病医院内感染的管理措施。方法 根据近年来传染病流行及暴发的特点,整理和总结医院内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做法和体会,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管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传染病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各方面的投入,使传染病管理制度和流程不断完善与规范,医院内感染发生明显减少。结论 建立健全医院内传染病的管理部门,加强传染病的预检分诊、疫情监测报告、检查监督和培训指导工作, 是综合医院防控传染病在医院内传播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综合医院;传染病;感染管理

近年来,新型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年增多,传染病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综合医院是传染病发现和诊治的首要场所,承担着重要的防控任务[1]。《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医院必须严格执行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2]。本文就如何做好医院内传染病的感染防控工作进行探讨。

1.加强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和疫情监测工作

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是一个重要的防控环节,可将传染病人及时的与普通患者分流隔离,从而防止传染源在医院内的播散。同时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及日常的疫情监测报告确定需要重点防控的传染病,有针对性的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和疫情监测工作。我院通过加强门急诊的预检分诊工作,完善流程,规范疫情监测报告制度等措施,传染病发生院内感染的例数明显减少。

2.加强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

卫生部要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应当设立规范的感染性疾病科,调查结果显示[3],目前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与卫生部标准有一定差距,虽然成立了感染性疾病科,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但普遍存在功能分区不明确,人员配置及培训不到位,标准防护措施差等问题。有些医院的感染性疾病科建筑布局和设施不合理,日常不能投入使用,处于应付检查的状态。我院通过完善感染性疾病科的建筑布局和服务流程,增加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及消毒防护设施等措施,加强了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了传染病的筛查、预警和防控能力,提高了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同时建立常态与应急相结合的预防控制体系,实现日常收治普通传染病患者的常态管理和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时的应急管理体系,更好的发挥了综合医院在防控传染病中的作用[4]。

3.加强传染病知识的培训

医务人员是接触传染病患者最早也最密切的人员,因此加强医护人员的传染病知识的培训,提高医院内传染病识别诊断能力和及时报告意识,掌握突发事件应急知识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医院每年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2次以上的传染病相关防治知识的培训,对新上岗、实习、进修的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传染病的诊断治疗标准、传染病的疫情报告流程及管理规范、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标准预防和职业暴露防护处理、医疗废物处置等相关知识。

4.控制重点感染环节

4.1管理传染源

对传染病患者及病原携带者给予隔离与治疗,直到不再排出病原体时解除隔离;对传染病接触者,进行检疫和医学观察。对动物源性和作为传染源的公共设备设施或场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隔离、消毒、治疗、杀灭等措施。传染病患者住院期间应严格管理,一切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不设陪护,需要探视的,按照要求做好防护措施。

4.2切断传播途径

①标准预防: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可能含有传染因子的物质,接触时采取有效的隔离防护措施。主要包括:手卫生,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正确使用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安全注射,医疗用品设备或物品的消毒灭菌处理,空气、物体表面、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患者排泄物、呕吐物的消毒处理,医疗废物及污水的处理等。②基于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医院内传染病常见的传播途径有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同时某些传染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如条件有限,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

4.3保护易感染人群

①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实施保护性隔离,单间隔离,加强环境清洁消毒,控制人员进入,进入隔离病房的医疗器械及物品须彻底消毒灭菌;可实施预防性免疫注射;与感染病人分开安置,必要时根据不同的感染病人进行分组护理。②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每年体检一次,做好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接种乙肝疫苗、流感疫苗、卡介苗等,增强免疫力。加强医务人员传染病及有关隔离防护知识的培训,使其正确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方式和隔离防护技术、发生暴露后的紧急处置措施,强化医务人员的传染病防护意识,增强无菌观念,熟练掌握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及手卫生制度,根据不同传染病做好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提供专业的咨询、指导和随访。③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是指治疗或护理、探视传染病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与患者共同生活;通过其他方式直接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及排泄物等的人员。处理原则是:单独隔离观察或安排集中隔离观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总之,做好综合医院内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首先要设立专门的传染病的管理部门,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监测、预警、监督、检查、指导等工作;其次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完善传染病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加强医务人员传染病消毒隔离、标准防护等相关知识培训,加强对重点科室、实验室、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医疗废物的管理;最后督导医务人员制度落实及消毒隔离防护的执行情况,以确保制度、技术规范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杨雪松,袁晓宁,张文丽等.综合医院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1):63-6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传染病防治法[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4. 3-15.

预防传染病措施范文7

关键词: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染;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是一类常见的高发性公共卫生问题,其常见疾病类型主要有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风疹、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等等。导致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细菌、病毒、衣原体以及支原体等[2]。由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感染性高以及交叉感染率高等特点,因此对社会公众的健康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已经成为当前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急需重视和加强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着重就基层医院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更好的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率,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

1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呼吸道传染病的医院感染能够通过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提高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效果,尽量将其传播在源头切断。其主要的预防措施包括有:

1.1 加强物理防护工作在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一定要做好相应的物理防护工作,以避免直接接触到传染源。例如,尽量避免同陌生人进行亲密的交谈;在公共场所一定要注意佩戴口罩;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等[3]。同时,医护人员也应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在接触传染患者的过程中注意加强隔离、消毒等防护措施,从而避免出现医护人员的感染。

1.2 加强药物预防工作由于呼吸道传染病多是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引起的,因此,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药物进行预防。例如,红霉素能够对百日咳、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进行有效的预防;磺胺能够有效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青霉素和四环素能够有效预防炭疽病;异烟肼能够有效预防结核病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有些药物属于抗生素,因此在对(疑似)患者的用药期间,必须严格、规范、合理的控制患者的用药量和用药时间,避免出现过敏、滥用药以及不良副作用等问题的发生。

1.3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目前,我国对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主要预防措施就是疫苗接种,它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人体免疫力,对人体对传染源具有抵御能力,从而在根本上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疫苗接种的主要应用对象是<15岁的儿童,且主要是病毒类的疫苗,例如流感疫苗、风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以及麻疹疫苗等[4]。

2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

除了要加强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基层医院还要将患者的病情以及传染范围控制在一定程度,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其主要的控制措施包括有:

2.1加强全面性消毒工作经过研究调查显示,高效含氯消毒剂能够有效的杀死一般性呼吸道传染疾病中的致病病菌。因此,基层医院要加强对呼吸道传染病病房以及患者活动区的全面性消毒工作。在消毒过程中,要选择有质量保证、国家批准的含氯高效消毒剂,并严格根据医院的消毒规定定时(每天或每几小时)为院内的相应区域进行全面性的消毒杀菌。其消毒的范围主要包括:医用物资(被服、水杯、柜子等)、医疗器械(氧气湿化瓶、注射器具、雾化器等)、病房地面、走开水廊、房、卫生间以及其他环境等。

2.2 加强对患者的隔离工作尽量避免同传染患者接触是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设立患者的隔离独立区域,以防止传染患者同其他疾病患者直接接触而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在患者入院时,对疑似症状患者应立即送至隔离区进行观察和确诊,并严禁不相关人员进入到隔离区。医护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一定要做好全面的防护措施(穿隔离衣、带外科口罩等),并严格按照隔离规定将患者污染物运送到指定区域,从而尽量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2.3 对患者进行严格的分类管理由于呼吸道传染病的种类较多,因此,在进行患者管理时也应根据其症状的不同进行分类管理,从而避免交叉感染。据相关科学数据统计,一般性呼吸道传染病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即:发热患者、类流感型患者以及不明原因肺炎患者[5]。在进行管理过程中,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控制管理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3小结

近些年来,基层医院中呼吸道传染病的种类越来越复杂,给基层医院的传染病防控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压力。因此,基层医院必须要做好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加强对多种传染源的严格控制,注重医院生活环境卫生的清洁,提高对易感人群的保护力度,从而更好的降低和减少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率,确保院内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 苏丁绪,周崇安,李明波.浅析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防控[J].中国保健营养,2012,10(22):5510-5511.

[2] 胡为海.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探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4(15):171-172

[3] 李正兰,李东,罗鹏.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管理及预防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1(09):1854-1855.

预防传染病措施范文8

【关键词】医务人员;医院常见感染性疾病;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9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0-0143-01

2002年冬末至2003年春所发生的SARS戏谑全球及2009年春夏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蔓延,给人类一次次沉重的打击。对这突入其来的病毒缺乏认识,即使是医务人员也不全了解,造成了由社会性感染发展到医院内部感染流行的局面,多数一线医务工作中深受其害,甚至为此献出宝贵的生命。

1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特点

1.1 接触的病原未知。在医疗工作中,医务人员常常接触的是随机性强、层次不一、病情各异、病种复杂的各类病人,甚至是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流行病、烈性传染病病原携带的病人。由于接触病人的原先未知性,导致在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机会始终是存在的。

1.2 感染途径多。一般来说,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直接接触,体表间接触,微生物通过物理途径在感染和易感宿主之间传播,如口腔护理或操作;间接接触传染,主要通过接触已经感染的器具等感染;飞沫传播,如通过咳嗽、打喷嚏、谈话或支气管镜检查等方式传播,一般距离较近;空气传播,指接触含有微生物的可悬浮于空气中较长时间的飞沫核或散布在空气中带微生物的尘埃粒子的传播;消化道传播,通过污染的食物、水等媒介的传播;血液、体液传播,主要是通过污染的血液、组织或其他的体液等途径进行传播。

2 常见感染性疾病预防工作基本环节

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主要有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军团菌感染等;消化道传染性疾病如甲型肝炎、伤寒、沙门菌感染、细菌性痢疾;经血液传播原体如乙型病毒性肝炎(HBV)、丙型病毒性肝炎(HCV)、人类免疫前线病毒感染(HIV)等;以及经接触传播的疾病、多重耐药细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性接触疾病等。

一般来说,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工作主要包括医务人员的初始健康评估、血清学检查和免疫接种、教育与培训等基础环节。

2.1 医务人员的出示健康评估。在医疗机构聘用医务人员或医务人员进入医疗机构时,都应该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评估或体检。主要评估内容包括:是否患有传染病或传染病史、免疫接种史、以前的健康情况如某种传染病的易感性、是否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等。

2.2 血清学检查和免疫接种。进行血清学检查是鉴于医务人员具有获得不同职业性感染的危险性而必须进行的一项检查。同时,许多传染病都可以用疫苗预防,合理使用疫苗既能医务人员又能保护病人。对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疫苗覆盖较之评价和控制多个病人与医务人员的暴露及聚集性发病的控制和治疗更合算。

2.3 教育与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危险性及预防措施的教育,是感染控制部门或预防保健部门的重要工作。教育形式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相应进行调整,但重点必须强调有关预防保健措施和感染控制要领以及具体操作办法。

3 常见感染性疾病预防措施

在疫情未出现以前首要任务是做好经常性的预防工作,对于常见性的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预防措施。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接触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有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肺结核,其他非典型性肺炎如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嗜肺军团菌肺炎,流感,炭疽,麻疹,呼吸道合包病毒,流行性脑脊髓炎,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等。主要预防和控制措施如下:

3.1.1 手部消毒。治疗后或接触了呼吸道分泌物后,应进行手部的消毒。可以用0.5%的氯已定货0.3%~0.5%的聚维酮碘(碘状)消毒液擦拭手部1~3分钟,必要时应戴手套进行操作,洗手应使用非接触式的吸收装置。

3..1.2 空气消毒。无人情况下可使用固定悬挂或移动式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不少于1小时。或使用0.2%~0.5%的过氧乙酸喷雾,作用30分钟。化学消毒剂用作空气消毒应避免在有人的情况下进行。

3.2 主要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措施。常见的主要经血液、体液传播的疾病有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其他非甲非乙非丙型肝炎、EB病毒感染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等。

对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措施一般是严格隔离被污染器具、血液、体液等一切与病人接触或使用过的物品,佩戴手套、口罩和预防性眼罩。注意清洁消毒。对病人使用过的器具进行消毒处理。

参考文献

[1] 黄勋,吴安华,徐秀华.医院安全与医院感染管理刍议[J].中国护理管理, 2005,(01)

[2]陈幼婷.加强护理管理预防传染科医院感染[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07)

预防传染病措施范文9

【关键词】传染病;防治措施;管理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和人口流动激增,大大加快了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当今传染病主要有三个特点:①新型传染病不断出现;②多种已被控制传染病卷土重来;③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速度和范围比以往快而广[1]。因此传染病的防治措施与管理方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我院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相关规章制度,依据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原则,积极采取各项有效的传染病防治措施与管理方法,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加强领导,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

健全医院传染病管理的组织体系,由医院的主要领导来担任主任委员,成立传染病专门防治管理组织,制定完善一系列传染病防治管理规章制度,使传染病的防治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积极加强医院与全国及各医院传染病监测、控制网络体系的建设,加快传染病管理软硬件建设,杜绝外源性的传染病感染, 减少内源性感染,把传染病暴发扼杀在萌芽状态。加大对医院传染病感染防治管理投资力度, 加大人力、财力、物力全方位投入。

2做好宣传教育培训,加强对传染病防治管理专业队伍的建设

医院要广泛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管理知识, 教育工作人员积极重视医疗活动中隔离防护原则, 学习传染病学、传染病防治方法、灾害医学、消毒隔离与防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知识,提高防治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业务技能,了解各种传染病传播途径, 采取针对性的隔离措施。重视传染病的职业防护、患者与医务人员安全, 提倡标准预防理念, 监督落实各项防治管理措施。举办各种专题学习班,分层次地做好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积极加强对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经考核后取得合格证书才能上岗;同时增强防治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邀请专家学者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讲座和通过传染病监测预警的信息, 使医院领导与所有医务人员准确了解掌握国内外传染病疫情单位动态,熟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尤其是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提高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对传染病的认识,及时更新知识网络,促进防治管理工作的开展。

3建立健全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与报告网络

通过对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的建设和完善,形成健全的组织体系,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不定期的召开工作会议,审核制定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传染病防治管理的工作计划及其贯彻落实情况,做好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处理瞒报、漏报、误报传染病疫情人和事。从上到下建立科学合理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报告网络,确定医院传染病疫情的报告程序: 传染病患者诊治医生科室传染病监测员( 监测小组) 部门监测的负责人医院传染病感染管理科医院传染病领导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高工作上报的效率,以便尽快的采取相关措施[2]。

4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监控网络与应急机制

在医疗行政部门的指导支持下, 对传染病防治管理控制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计划,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可能暴发流行传染病的应急预案和消毒防护隔离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应急反应系统,传染病防治管理系统应包括监测预警系统、感染控制系统、指挥系统、医疗救治系统、组织宣传系统、科研训练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各个系统相互支持配合,合力出击,发挥其最大效力。建立传染病监控网络, 实时对传染病相关情况进行监控,做好收集传染病感染基本数据、调查分析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监测传染病感染的有关危险因素、监测和预测传染病发生、调查传染病流行病学, 追踪传染病病原体、环境卫生学、消毒隔离措施和评价防治管理工作效果等一系列工作,发挥监测预警的功能[3]。监督检查及反馈传染病各防治管理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并对传染病感染事件进行充分调查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改进、处理建议。

5迅速有效分析传染病疫情与感染事件,加强快速反应能力

加强对于国内外及本院传染病疫情相关信息的有效紧密跟踪,快速的捕捉与传染病相关的各类信息, 及时对传染病疫情与感染暴发事件进行分析, 通过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机制及时的相关信息。对重大传染病疫情流行趋势准确的做出初步预测, 结合国家传染病应急处理方案与医院应对各种传染病暴发的相关预警等级标准, 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主任委员会召开专门的工作会议,共同研究提出相应预警处理方案与预防措施, 在应急状态下,及时的把传染病疫情和本院传染疫情及防治管理工作汇报给相关领导,提高传染病的预警能力,并迅速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管理措施,为医院对传染病暴发流行进行快速有效的防治管理做好相关准备与赢得先机[3]。

6加强医院各部门、各科室之间的协同合作

在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进行中,医院各部门、各科室之间紧密配合、实现高效协同、优势互补、如在传染病疫情的报告、预警工作中传染科和医疗部门的协同合作,在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咨询培训、消毒隔离防护中, 传染科和临床及门诊科室之前相互配合;传染科与临床检验科室之间信息共享、协同合作、共同学习研究,传染科和后勤部门在建筑、环境、食品、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密切协作。传染科和统计、流行病学科室在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统计分析、计算机中心监测预警的软件系统开发研制方面等之间合作,使得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顺利推进,高效运转。

7加强对传染病的相关科学研究,做好与国际接轨

医院不仅需要提供技术咨询,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还要加强对传染病的相关科学研究。加强对患者、环境中传染病病原体, 特别是对于传播速度快、毒性较强的传染病病原体感染机理、快速鉴定技术和分子流行病学等相关研究, 更好地指导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开展对医院环境微生物学的监测评价研究, 并结合医院传染病感染实际发生情况, 形成一套完善、切实有效的病区微生物学安全性的评价体系。同时加强和国际间交流合作, 及时动态掌握传染病全球流行趋势, 以及国际上先进的传染病知识及防治措施。保持国际医院、研究学会等组织的联系、交流合作,建立全球性的信息合作关系[5]。

8 严格规范各种医疗行为,及时做好督促检查

医院要根据国家对传染病感染管理的相关规定, 控制患者就医流程、医务人员临床诊治、护理等医疗行为全过程,严格要求医疗药械消毒、医疗废物的处理、防护用品、一次性的医疗用品、清洗设备、空气净化设备、环境监测产品等和传染病防治管理相关仪器物品质量, 并对物品储存、使用和用后处理做好管理, 确保传染病防治相关用品安全可靠性。对新进入医院的消毒设备、药品及时进行检测,细化医院消毒灭菌的操作规范, 及时做好督促检查,规范医院医疗行为, 防止在传染病的诊治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督促医院加强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 加强隔离诊室、病房建设, 配备相关的仪器设备,确保传染病防治管理取得实效。

9结论

传染病作为严重威胁身体健康的疾病,它不仅是患者个人问题,而且是社会公共问题,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如果控制不当,会带来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虽然现在许多传染病已经得到控制,但是新传染病又不断出现,因此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长期的艰巨任务,必须要从心里上引起重视,严格规范医疗行为,积极加强宣传教育培训,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管理措施,提高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管理水平,降低传染病发生率与危害性。

参考文献

[1] 陈静,裴红生,凌汉栋,等.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 14(12):1385-1388.

[2] 国家喜,马良,陈迁,等.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传染病的科研管理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14 (12):1382-1384.

[3] 翁孟武.性传播性疾病[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19(9):25-27.

[4] 朱庆生. 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J].中国护理管理,2010, 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