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融资半年工作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3-02-28 15:31:44

融资半年工作总结

融资半年工作总结范文1

关键词: 山东半岛 产业结构 金融支持

山东半岛的地理边界涵盖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和日照7个沿海地市,面积68551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人口356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0%,截至2009年,GDP占全省总量的52%。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由“陆上山东”、“海上山东”到“蓝色经济区”的历史性跨越。从陆上山东到海上山东,是山东省发展空间的延伸和拓展;从海上山东到蓝色经济区建设,则是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和提升,是山东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型。山东半岛经济区是涵盖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诸要素的复合功能区。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山东半岛7地市的产业结构及金融结构。

一、山东半岛产业结构现状及其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经济和社会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地区。若不考虑地区城市个数,从综合经济实力看,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956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17.9%;从增长速度上看,长三角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14.7%。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746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9%,增速是16.5%。山东半岛7地市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1620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5.4%,平均增长速度是16.2%。

从表1中可以看到,无论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还是山东半岛以及全国,第一产业比重稳步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降,第三产业稳步上升。

横向上看,山东半岛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第一产业方面,三个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都低于或是优于全国数据。但是,从2004、2006和2008三年的数据来看,山东半岛第一产业的比重甚至比长三角和珠三角第一产业比重之和还要大,相比来说更接近全国平均比重,这对于山东半岛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产业方面,从1992年开始,山东省包括山东半岛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比例第一次超过轻工业达到50.68:49.32。此后,重工业迅速增长,轻工业比例逐渐降低,第三产业逐步发展。从表1中可以看出,山东半岛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明显要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更是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方面,三地区以及全国第三产业比重都呈上升趋势,但是山东半岛第三产业比重相比于长三角或珠三角来说低10%还要多,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线7个百分点。

二、山东半岛金融发展状况分析

1、山东半岛金融规模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1988—1991年,山东半岛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还没达到千万,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由70%逐年增加到将近90%。在1991—1995年,当时经济发展迅速并有过热迹象,这时贷款有所收缩,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又从近90%下降到不到60%,之后直到2008年也是在50%~70%之间波动。反观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全国GDP的比重达到107.5%,这说明,山东半岛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增长要落后于GDP的增长速度,从金融规模这一角度来说,山东半岛的金融发展还是处于很低的水平。

2、山东半岛融资结构分析

(1)直接融资分析。直接融资主要是指以股票和债券为主要金融工具的融资方式。在我国,直接融资主要是靠证券市场即股票为载体进行融资,债券发行量很少,因此本文主要考量证券市场的融资。那么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证券市场发育程度的指标通常选择证券化率。

截至2008年,山东半岛有上市公司39家,流通股总市值2368亿元,占全省GDP的14.62%。从上市公司的产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有4家,第二产业有30家,第三产业有5家,其中,第二产业上市公司大多数是制造业,其次是化工行业。而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科技上市公司几乎没有,这也妨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图2可以看到,山东半岛1993年开始在证券市场上融资,证券化率是5%,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到2000年的时候达到最高的25%,随后进入低谷,尤其是在2005年,证券化率达到6.5%,这一情况在2007年时得到改善,但是随着金融危

[1] [2] [3] 

机的到来,年又随之下降。之所以形成这么大的波动,是因为证券化率与股票市值有关,而股票市值又与经济形势和股票价格相关。发达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证券化率大都大于%,我国在年证券化率也已达到%。从这一方面说,山东半岛的证券市场发育还很不完善,与成熟市场还有很大的距离。

()间接融资及其与直接融资的比例分析。间接融资主要是指以银行信贷为主要手段的融资方式。由表可以看到,在世纪年代,直接融资占间接融资的比例平均值在%左右,最高也就达到%。在年的时候,股票融资很大,贷款增加值明显比前后几年要小,这一年的直接融资占到间接融资的%,但之后几年又大幅下降到年的%,直接融资规模仍然很小。

表是年山东省非金融机构融资结构表,由这个表可以看出,山东省间接融资比例基本上始终保持在%以上,除了年股票市场融资涨幅很大外,直接融资比例上升较快。山东金融业有些畸形发展,即直接融资滞后,企业融资渠道严重依赖银行体系,使得金融机构风险加大,间接融资比例过高也使得企业经营成本加大。

综上所述,山东半岛第一产业相对于地区发展来说所占比重过高,第二产业内部不合理,高耗能的重工业结构亟需调整,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代表第三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技术、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另一方面,本文从该地区金融结构、金融规模等角度分析了山东半岛金融发展现状,从中可以看出,山东半岛金融规模的增长跟不上GDP增长的步伐,且差距很大;融资结构不合理,间接融资比重很大,直接融资比重过小,导致金融市场效率低下,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

  

三、山东半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金融支持措施

、壮大地方性金融机构,加快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地方性金融机构无论在政策方面还是信誉方面,往往比外来机构在支持本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上更有优势。因此,要把发展和壮大地方金融机构作为山东半岛金融业发展的一个侧重点,大力培植地方金融龙头企业,全面增强本地区的金融实力。

应该说,山东半岛经济主体分散化、经济结构多元化明显,而本地区金融发展则是受体制的影响,存在诸多的限制因素,主要表现为金融开放的“内紧外松”现象,即外资银行早已登陆山东半岛,但是金融业对民间资本开放还是举步维艰。金融所有权结构上的缺陷不但有损于多元化的经济成分的融资需求,不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对构建高效的金融运行机制不利。所以,要大力推进地方金融资源整合,使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为山东半岛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充足的资本支持和高效的金融服务。

        、尝试创新,丰富各类金融工具

()中小企业的信贷金融工具。山东半岛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大多是规模较小的企业,随着经济结构调整,这些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但是他们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由于担心他们的信誉,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是惜贷的。针对这一状况,开发一套适合中小企业成长特点的信贷金融工具是非常必要的。

()股权类金融工具和组合投资金融工具。山东半岛上市公司多达多家,占山东省上市公司近一半的数量,且大都集中在优势制造业上。因此,开发股权类金融工具适合投融资双方低风险和高收益的偏好。同时,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也可以作为山东半岛投资金融工具开发的方向,这些可以提高金融支持产业的力度。

()产业基金。产业基金以其独到的资金汇集和高效的投资能力,可以为山东半岛在成为工业强省、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等过程中所遇到的资金问题提供新的解决途径。当前山东半岛资本市场投资渠道单一,产业结构调整资金压力大,一些基础产业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工业发展主体性能不强,新兴产业带动能力较弱,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步履维艰。产业基金因为规模大,投资专业性强,其投资行为还可以有带动社会资金汇集的作用。因此发展产业基金,将会极大促进半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发展资本市场,扭转证券市场“边缘化”局面,丰富金融市场层次

山东半岛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资产运营质量方面的功能。这里所说的“边缘化”是相对于直接融资来说的,证券市场筹资额很低。因此,要实现山东半岛优质企业上市梯次化发展,多渠道多形式推进企业在主板上市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多渠道筹集资金。推动一批能够代表山东半岛经济发展优势的机械制造、海洋化工、医药等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及发展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主板市场或中小企业板市场上市,促进山东半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

融资半年工作总结范文2

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对全区上半年信贷情况、下半年信贷形势作了深刻的分析,刚才。对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银监办通报了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及下半年金融监管重点、措施;区金融办、华信公司和各家金融机构也作了很好的发言。金融联席会的目的就是要加强交流统一思想,抓住重点创新措施,协调配合增强合力,全力助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下面,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区上半年金融工作的基本估价

全区各金融机构紧抓中心服务大局,今年来。立足金融经济互动繁荣,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实现金融良性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应该说亮点纷呈。总结起来,主要凸显在三个方面:

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

全区金融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确立的三大战略”五个”城市建设十大工程”等重点工作要求,年。全面启动了大发展,金融大行动”活动:通过开展积极“服务十大工程,推进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服务产业发展,帮助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三农''''助推统筹城乡发展”强化金融招商,做大金融产业,聚力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切实加强政、银、企的对接和合作,着力打造政银企金三角,助推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等一系列活动。全区各级金融机构服务发展的理念更加明确,措施重点更加突出,涉农贷款、工业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等均得到较快增长。

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更加明显

存贷差进一步缩小。上半年,贷款余额较快增长。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贷款余额150亿元,比年初增长21.3%完成全年新增信贷目标(36亿元)73.1%超序时进度23.1个百分点;6月末,存贷差135亿元,存贷比52.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7.7个百分点,较年初提高4.4个百分点。服务三农强劲,涉农贷款大幅度增长。全区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60.3亿元,比年初增长29%净增13.6亿元。助推千亿工业强区,工业贷款再上台阶。上半年,全区工业贷款余额53.5亿元,比年初(39.8亿元)增长34.4%全区商业银行累计向中小企业投放信贷36.4亿元,同比增长36.2%超过年初调控目标(30%6.2个百分点;工业园区、职教园区政府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到位融资6.68亿元,园区建设快速推进。支持政府性重点项目资金保障有力。今年以来,融资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各金融单位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区政府性投资项目到位融资10.5亿元,较好地保障了粉房湾长江大桥项目、旅游设施、园区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

金融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全区不良贷款余额2.36亿元,截止六月底。较年初减少了7988万元,不良贷款率为1.6%较年初下降了1个百分点;剔除政策性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比年初下降了0.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银行的盈利能力继续提升,金融机构实现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45%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准确判断下半年经济金融形势,把握形势研判政策。坚定金融业发展信心和决心

全区经济继续保持在又好又快的上行通道中运行,就而言。为金融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比增长20.2%全市19个区中排列第9同级考核的10个区中排列第四位。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91.4亿,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3亿元。增长45.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98亿元,增长38.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5亿元,增长18.0%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6.3亿元,增长7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1.7%和15.1%此基础上全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997万元,同比净增2094万元,增长19.1%比上年同期快2.5个百分点,各项指标都好于预期,实现了双过半”特别是财政收支双过半,工商税收双过半且高速增长(工商税收5.74亿,增长73.7%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收入超过50%其中税收收入占一般与栓72.6%同比提高了3.7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累计投入63.7亿元。一江两岸”桥梁工程顺利推进,城市建设大干年可圈可点。区城市建设十大工程上半年已投入32.6亿元。滨江新城圣泉南路、滨洲路等主骨架道路工程全面启动;大岭湖公园已经开工建设、篆山坪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已通过评审;滨江新城中央公园、艾坪山公园规划方案正在抓紧编制,年内均可启动;恒大金碧天下五星级酒店今年8月份将投入使用,富侨、富麒等五星级酒店年内完成主体工程施工,部分投入使用。

上半年产值增长45.2%比重庆平均高出13个百分点,千亿工业强区扎实推进。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302家。新增的规上企业超过了前几十年的总和。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重齿、为代表的存量企业,以玖龙纸业、龙煜铜管为代表的新投产企业,以渝安汽车、重庆建工为代表的建企业,以嘉川汽车、光伏电池为代表的即将建设企业—这“4个300亿”梯次产值格局。工业园区连续四年实现经济指标翻番,连续七年位居重庆十强特色工业园区,千亿级工业目标指日可待。

全区新引进外来投资项目102个,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上半年。合同引资335亿元,同比增长46.2%实际到位资金55.81亿元,同比增长40.7%新引进项目中1亿元以上的38个,以苏州科逸卫浴投资为代表的10亿的项目6个,1亿元以上的项目合同引资额达303亿元,占全区总合同引资额的90.6%高新技术、电子信息类,签约项目4个,项目合同引资108.2亿元。德感工业园的山东发动机合作项目50个亿,双福新区的汽车主题公园项目20个亿,双福新区的光伏太阳能电板项目100个亿。今年计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99个,已开工77个,占总项目数77.8%完成投资55.9亿元,完成计划总投资的30.6%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总额59.5%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为74.7%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28.5个百分点。

全区继续深入推进“三大战略”建设“五个”实施“城市建设大干年”等重大举措下,国家对重庆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314''''总体部署、三峡移民后期扶持、振兴十大产业、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等重大发展战略决策的大环境下。下半年全区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从去年全国、全市及我区经济运行形势来看,GDP增速一季度最低,二季度缓慢回升。去年全国一季度为6.2%全年达到8.7%今年一季度为11.9%二季度回落到11.1%全市去年一季度增加9%全年达到14.9%今年一季度19.2%二季度回落到17.6%区去年一季度增加9.7%全年达到16.5%今年一季度21.8%二季度回落到20.2%据此判断,区全年经济将是一种渐下式的高开地走”事态运行,但下行幅度不会太大,属正常回落状况,估计下半年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第三季度增幅可能回落1.2个百分点左右,但全年有望超过18%快去年1.5个百分比以上。因此我区金融业持续较快发展的基础稳定,前景看好。

保增长仍为第一目标,就全国而言。货币政策将保持在相对稳定状态中运行。

目前宏观调控政策还处于观察期。总体上看由于下半年全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由于对房地产调控、融资平台规范和节能减排的政策效果还没有完全体现。政策面仍将以“保增长”为第一目标,保障性住房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可能成为政策层面“保增长”两大举措。加之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设期普遍在两年左右,国宏观调整政策退出的灵活程度又有限,因此下半年的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可能性较小。正如7月20日,中共中央中总书记就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在听取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时明确强调的那样,必须正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要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配合,注意把握好政策调控力度和节奏。因此,下半年的宏观调控政策仍将以保增长为第一目标,继续执行积极地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是主旋律。

重庆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对金融工作的重视上升到新的高度。就金融工作本身而言。

重庆建设金融中心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3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两江新区的批复》都提出在重庆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重庆市委、市政府对金融工作的要求上升到新的高度,金融产业作为重庆的支柱产业,各方面的工作都在务实高效地推进。近年来,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更加重视金融工作,银峰书记曾在今年年初作出“针对重庆市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如何办?包括银行升格,更多的银行进津、村镇银行开市”等都相应作了批示要求;海祥区长在一季度金融工作会上明确提出构建政银企“金三角”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奋斗目标;今年6月12日,区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得到慕冰副市长的肯定,并提出把作为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试点区县,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同时,中共重庆市区委关于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精神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意见》中,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民增收工程、微型企业发展等,都明确了金融工作支持的方向和重点。

从金融业自身的发展环境看,因此。无论是区经济发展大环境,宏观政策的大形势,还是市委、市政和区委、区政府对金融工作的大决心,都彰显出我区金融业发展机遇期看好,下半年金融工作仍将大有可为,必须坚定信心和决心。

三、全力做好下半年金融工作,明确目标强化措施。

区金融工作总的指导思想仍将紧紧围绕年初金融工作要点,下半年。确保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突破160亿元,比上年增长30%存款余额超过290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农业贷款余额增速不低于全区贷款余额增速,中小企业累计投放贷款同比增长30%增量高于上年;银行利润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5%以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到1.5%以下;保费收入10.9亿,新增担保融资10亿元。如前分析,区金融业发展将遇大的机遇期,但要完成上述目标也必须面对一系列困难和挑战。特别是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宏观经济的微调,投资过程中,产能过剩、房价高攀,国际热钱涌入,地方政府大量举措等作用下,为预防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通货膨胀,央行在货币政策上采取了三次上调准备率1.5个百分点,发行150亿3年期央票等货币调整措施,降低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和存款比率,控制流通货币。虽然是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由于信贷结构上实施了调整,实际上货币政策是收紧的概念,且预计下半年更加趋紧。为此,全区金融工作要积极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和区委《关于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精神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意见》精神,紧紧围绕“三大战略”五个”城市建设十大工程”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着重要抓好以下工作:

继续开展好大发展金融大行动活动

下半年我区融资平台公司一方面要积极配合银行,首先要继续做强做实政府性融资平台。按照国发19号文件精神。抓紧完善存量贷款的抵押担保手续,弥补信用贷款“风险敞口”另一方面就是整合经营性资源,加大平台的经营性现金流,尽快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要通过采取企业承接制,政府性投资项目经营化,整合相关经营企业等措施,最大限度地规范经营性融资平台建设。各金融部门要站在发展大局,积极为经营性融资平台出谋划策,千方百计弥补经营性融资平台的缺失。要继续抓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继续开展好中小企业抵押贷款、应收帐款担保贷款、担保融资贷款、融资租赁贷款等信贷服务。风险大的地方,也是商机聚集的地方,银行业金融机构只有在不断拓展服务对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发展壮大。继续抓好农村金融服务。要进一步扩大涉农贷款的比例,支持“三农”发展:农商行要继续开展“银企合作组织授信贷款,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继续发挥网点优势和经营优势,支持种养殖户等广大农户生产经营;农业银行支行要继续采取信用村加农户、整镇推进加农户、公司加农户等模式,大力推行农户小额贷款,服务“三农”发展;农发行支行要继续加大病险水库整治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等信贷支持力度,邮政储蓄银行发挥点多面广有时,加大做小额贷款的力度。要强化金融要素保障,要积极开展金融招商,引进银行、保险、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做大金融总量,优化金融服务,倾力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

下大力气抓好“民生十条”金融服务

审议中共重庆市区委《关于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精神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意见》这些文件都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民增收、微型企业发展等方面,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言简意赅字字千金地提出了民生十条”明天区委要召开全委会。明确要求全区金融部门要积极配合和支持。实施农民增收工程上,区金融服务要抓好四方面工作:发展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力推行农行“金穗惠农卡”邮政储蓄银行个体工商户小额贷款业务、农商行的农户联保贷款等,解决农户融资难;做强做实农业担保公司,帮助农业龙头企业融资;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林权抵押试点范围,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权、房屋宅基地所有权等改革,探索创设农村资产管理公司,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

支持微型企业发展上,此外。区被选作开户行的银行要积极为企业开设账户,同时根据贷款人的申请,对符合条件的积极发放创业扶持贷款,贷款发放原则应在借款人向银行提出借款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被指定的担保公司要积极为微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各商业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

继续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工作

不断满足“三农”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积极探索扩大信用贷款发放、创新涉农贷款担保方式、发展基于订单和保单的金融工具、发行涉农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各金融监管机构要加强和改进监管工作,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创造和发展适合农村实际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灵活运用现有政策,增强"弹性"和"宽容度"进一步完善支持金融改革创新的政策措施,对没有明确规定,但有利于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保民生、保就业项目的要允许试验。同时要指导金融企业建立健全应对危机、防范风险的内控机制,切实防范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促进金融企业稳健发展。加快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设立组建,区农委、区供销社、区金融办、银监办等部门和相关镇街要加强协作,积极对接,必须确保今年完成1家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工作。加快农业保险发展。政府配套政策的扶持下,按照“先易后难,分步推进”原则,积极稳妥地推动农村和农业保险发展,继续扩大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林业保险、渔业保险品种;支持开展农民家庭财产、农房、农村小额贷款、借款人人身保险等涉农保险业务;推动涉农保险保单质押贷款业务,探索开发“信贷+保险”金融服务新产品。积极推进全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和农户信用评价工作,加大农村地区信用宣传力度,进一步探索建立区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

继续密切银政企等关系

融资半年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蓝色经济区;海洋主导产业;信贷支持度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8256.2013.03.008

自十六大以来,国家对海洋经济的金融支持不断加强。2012 年是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得到国务院批复,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将有力助推以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为特征的“新东部”的崛起,这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山东半岛具有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广阔的海洋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2011年,山东省实现海洋生产总值8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占全省地方生产总值的18.3%,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2%。山东半岛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区域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随着商品的流通,生产的扩大化和社会化,社会资本的迅速转移,多种融资形式和信用工具的运用和流通,信贷市场逐渐形成,而作为信贷市场中起重要作用的信贷工具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在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浪潮中,要转变原有发展方式,突破现有发展瓶颈,[1]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主导产业离不开信贷支持的巨大作用,有效的运用信贷工具对于促进海洋主导产业发展、培育优化主导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信贷工具支持海洋主导产业发展的现状

从目前情况来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主导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主体仍然是银行机构,民间金融的参与度比较低,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的信贷支持力度并不高,即使是农村信用社近年来不断开发新产品加强对海洋经济的信贷支持,但自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各个商业金融机构为了防范信贷风险,提高经营效益,普遍采取了集约化的经营方式,收缩了农村基层信贷战线,贷款的审批权限逐步上交,对渔业贷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手续繁、环节多、借贷难。同时,由于渔业是高风险性行业,许多金融机构认为渔民贷款诚信差、还贷能力不足。因此,一直以来,金融机构对渔业生产扶持力度小、放贷量不足,导致渔民生产、技改资金短缺问题难以解决,制约了渔业经济的发展。[2]

2 蓝色经济区海洋主导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度测算

山东半岛具有发展海洋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2011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为8300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2%。山东省海洋主导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海洋矿业产量较去年增加24%,海洋盐业产量达2273.05万吨,占沿海地区总产量的69%。2011年海洋渔业产出2388.2亿元,增长16.7%;海洋化工业产出663.3亿元,增长17.4%;海洋工程建筑业产出441.0亿元,增长16.4%;海洋生物医药业产出81.1亿元,增长15.9%。

青岛市作为我国著名的海洋科技城和沿海开放城市,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核心龙头城市。青岛市的海洋经济保持年均20%的速度增长,2011年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1683亿元,增加值557亿,同比增长17.3%,高于同期GDP的增长。2011年全市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1890亿元,同比增长12.3%。2012年,全市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增长目标为15%,力争突破2000亿元关口。

各金融机构也是不断加强对海洋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2010年青岛市银行业全年新增信用增量1738亿元,支持实体经济的一般性贷款比年初增加1332.4亿元,同比多增208.4亿元。同时,继续加大包括海洋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及青岛市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典型代表性,本文以青岛市的海洋产业为例,采用指标对比分析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半岛蓝色经济区信贷支持海洋主导产业发展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2.1 青岛市海洋产业发展与信贷支持状况

2.1.1青岛市海洋产业发展状况

发展海洋经济,青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目前,青岛市海洋产业总产值居山东全省之首。而且已经构建起较为完善的蓝色经济产业体系,形成了临港石化产业、造船、海洋工程等临港产业集群

在海洋产业结构方面,从2005年至2009年海洋产业的构成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图2和图3是对2005年与2009年海洋产业结构进行比较。

在海洋产业结构方面,从2005年至2009年海洋产业的构成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传统的海洋产业中的海洋船舶业在整个海洋经济的比重中有所上升,海洋生物医药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新兴海洋产业——海洋工程建筑业产值比例大幅提升。这与国家的政策对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加大支持力度有关,更与对海洋经济金融支持的倾斜度有关。

2.1.2青岛市海洋产业信贷支持状况

从2008——2009年青岛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海洋产业的支持就可以看出国家对海洋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就在不断增强。下面从信贷支持规模和信贷支持结构就商业银行对海洋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进行研究。

从表1可以看出,2008-2009年青岛市各年的海洋产业产值的国民经济比重远高于商业银行海洋产业融资的比重,说明信贷支持规模需要进一步加强;另外,从动态来看,2008-2009年海洋经济产值的国民经济比重有所下降,尽管商业银行对海洋经济的信贷融资额度增加了。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数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商业银行对海洋经济的信贷支持结构的问题。下面就商业银行对海洋经济的信贷支持结构进行研究。

图中的其他产业,主要是除传统海洋产业外的新兴战略性海洋产业,主要属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中主要有滨海旅游业及海洋运输业等,这些产业已成为青岛市海洋经济重要增长点。

从图4和图5的比较可以看出,以海洋渔业为主的海洋第一产业的支持力度、海洋化工与船舶的信贷支持力度、滨海旅游业、海洋电力及海水利用的支持力度在下降。海洋生物医药业的信贷支持比重在上升,海洋交通运输机港口物流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上升。

尽管对海洋经济的总体信贷支持力度不断上升,对各海洋产业的信贷支持结构进行了部分的调整,但是,对各海洋产业的信贷支持度是否应经达到合理的水平,下面将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信贷支持海洋产业的支持度进行测定。

2.2 海洋主导产业信贷支持度静态分析

我们以2008年青岛市海洋经济的发展为例。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选用部分海洋主导产业: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船舶业、及海洋生物医药业生产总值和贷款融资比重为考察指标。2008年,青岛市的海洋产业生产总值为1222亿元,各种信贷融资总额为866224万元。表2是青岛市部分海洋主导产业2008年产值及信贷支持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8部分海洋主导产业(海洋渔业、海洋化工、海洋船舶、海洋生物医药)产值贡献率和信贷融资比重中,海洋生物医药业贷款融资效率较高,其次是海洋渔业、然后是海洋船舶,剩余行业海洋化工的贷款融资效率比较低,可见海洋主导产业的信贷融资的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从对海洋主导产业的信贷支持度来看,2008年的信贷支持度具有以下特点:海洋化工行业的信贷支持度最高,商业银行贷款比重大于该行业生产总值在海洋产业总值中的比重,保证了该行业资金的充足来源;海洋船舶行业的信贷支持度次之,贷款比重与产值比重的差距比较小;海洋渔业的信贷支持度第三,海洋生物医药行业信贷支持度第四。

2.3 海洋主导产业信贷支持的动态分析

为更加清楚的表明各产业的信贷支持度的变动情况,我们将2008——2009年各个海洋主导产业信贷融资额度与生产总值做一下比较。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这里我们以海洋经济总额及最具投资价值的海洋产业(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程)作为样本进行研究。表3是青岛市2008年和2009年海洋产业的信贷支持状况。

(2)2009年的海洋船舶工程产值为根据2010年产值的估算数据。

从上表可以看出,不论是2008年还是2009年这些海洋产业的边际贷款产值均大于整体海洋经济的边际贷款产值,说明这些行业都是对海洋经济增长有重要贡献的行业,对未来青岛市海洋经济的发展依然会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海洋渔业,作为传统的海洋经济产业,在海洋经济的发展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行业贷款的边际生产能力上升不是很明显。与2008年相比,2009年该行业信贷增长率比产值增长率少了接近0.2个百分点。在今后的海洋渔业贷款支持中,应创新支持方式,提升贷款的使用效率。

海洋船舶、工程行业,是青岛市蓝色经济发展增长最快、潜力最大的行业。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强对其的支持力度,贷款边际生产能力的下降说明政府对该产业的信贷支持能力不断增强,对该行业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就整体海洋经济而言,2008年至2009年的信贷增长率比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增长率高七十多个百分点,这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海洋经济发展,不断加强对海洋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2008年相比,2009年青岛市海洋经济贷款边际生产能力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贷款投入结构的问题引起的。因此,今后的信贷支持结构需要科学调整。

3 信贷工具支持海洋主导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信贷工具支持海洋主导产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像商业银行放贷积极性不高、政策性银行信贷支持力度弱、信贷产品种类少、信贷工具灵活性低、资金供需双方矛盾突出以及民间金融机构信贷支持能力不足等。[4]为了更好的促进海洋主导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信贷工具在海洋主导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优化信贷支持结构,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根据蓝色经济区海洋主导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大信贷政策对发展海洋经济的倾斜力度,以促进海洋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3.1 可以加大商业银行信贷支持力度,半岛蓝色经济区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快商业银行的信贷制度改革,加大商业银行对海洋相关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尽快建立有利于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5]具体可以从安排“海洋开发专项贷款”、提高对海洋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6]、发放短期的季节性渔业再贷款和依据海洋经济信贷需求特点更新服务内容等方面加以改进。[7]

3.2 有必要筹办海洋产业信贷管理局,来重点扶持海洋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有三家政策性银行,而他们均有各自重点扶持的对象和范围,都不可能将海洋经济企业作为专门重点扶持的对象。

3.3 可以通过适当调整贷款结构、积极推动借款人对银行信贷资金的利用方式转变,[8]并且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信贷资金的用途等方式来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

3.4 由日本的经验可以得知,日本农(渔)业信用担保保险制度成功地解决了当时农(渔)业生产者因需农(渔)业现代化资金向贷款机构借入资金担保不足的问题,[9]因此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在发展海洋经济中也可以引入海洋信贷担保保险制度以提高海洋信贷资金担保不足的问题。主要通过健全海洋信贷保险制度和建立海洋信贷的担保机制来实现。

3.5 充分利用民间金融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有的促进作用,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民间金融对信贷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10]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促使民间金融机构设立发展海洋经济的放贷专项账户。

参考文献:

[1] 刘堃,周海霞,相明.区域海洋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分析[N].太平洋学报.2012,20(3):59~64.

[2] 袁红英.资源环境约束与山东区域技术创新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7(09):153~157.

[3] 孟庆武,孙峰德等.山东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06):70~75.

[4] 李莉,司徒毕然,周广颖.海洋循环经济如何借力金融支持[J].环境经济.2009(4):43~48.

[5] 吴明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及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9(7):35~38.

[6] 屠元亮.海洋渔业行业分析和信贷支持策略[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1(2):58.

[7] 秦宏,谷佃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主导产业发展实证分析[J].海洋科学.2010(11):87.

[8] Gitae Kim.Modified matrix splitting method for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credit classification of companies in Korea[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2,39(10):8824~8834.

融资半年工作总结范文4

一、总结亮点,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保增长、抓投入”两大任务,扎实开展项目推进年和企业服务年活动,着力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和发展民营经济“富民工程”,积极应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市工业外经和科技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并呈现了不少亮点:

(一)经济运行企稳回暖。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下降4.1%,增速比一季度回升5.1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单月同比增长5.5%,首次实现正增长。几大主要产业中,服装保持稳定增长,光机电、造纸降幅继续收窄,箱包行业基本稳定,电力行业快速增长。用电量呈较快的恢复性增长,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分别增长6.7%和5.9%,其中6月份当月分别增长18.2%和20.5%,说明我市工业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回暖迹象。全市进出口降幅不断缩小,企业效益逐月改善,利税、利润同比较快增长,企业亏损面缩小。

(二)招商引资难中求进。今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先后出台了两个《意见》,修改完善了《考核办法》,进一步强化了对各招商主体的考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重视对全社会共同招商氛围的营造,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各镇、街道、开发区和市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带队招商制度,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外出招商的频率明显高于往年,全市招商引资氛围进一步浓厚。虽然今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投资者信心明显回落,招商引资工作困难重重,但我市还是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使上半年完成情况明显好于一季度,完成合同利用外资699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372万美元,引进市外内资项目67个,实际到位内资8.67亿元,扭转了1-5月呈负增长的局面。从近两个月招商引资形势分析判断来看,投资信息和企业投资意向均呈明显回升趋势。

(三)项目建设有力推进。今年以来,我市组织开展了3月份、6月份两个“集中开工月”活动,项目建设得到有力推进。上半年,列入市“双百亿”工程的392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2.5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2%,累计开工率78.57%,其中新建项目开工率57.58%,高于去年同期1.51个百分点。全市153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2.8%,高于去年同期16.8个百分点;其中新建项目开工率75%,高于去年同期6.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光机电和临港两大主动力产业完成投资23.7亿元,占全市生产性投入的62.5%;传统产业投资继续下降;挖潜节地稳步推进。电网建设、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工作按计划推进。

(四)企业服务深入开展。一是在总结去年服务企业基础上,对全市副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面实行和规上企业进行结对服务制度,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二是积极保障企业发展的金融环境,开展工业企业房地产产权权证补办工作,为部分企业融资解决抵押物难题。三是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浙江省各项清费减负政策的基础上,立足地方实际,率先在嘉兴五县市二区出台落实一系列大力度减负政策,如下调企业社会养老保险费收取标准、降低部分工业企业土地使用税等级等,有力地减轻了企业负担,推动了企业的企稳回暖。四是专门成立了“马上办”办公室,进一步强化完善项目联审制度,提高项目审批效率,优化发展环境。“马上办”成立后,已开展了两次项目联审会,所涉及的三个项目均顺利得以通过或在联审会议上协调解决了相关问题。

(五)发展保障更加有力。在融资保障方面,发挥小额贷款公司作用,引进了汇丰担保公司,加快筹建村镇银行,积极稳妥地推进镇街道融资平台改造和企业上市工作。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上半年,银企签约授信协议履约率达到59.66%,中小企业融资授信协议履约率达到141.15%。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两旺,增量分别达到了65.9亿元和61.7亿元,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土地要素方面,全市继续大力开展挖潜节地工作,盘活存量,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项目落户,同时加强用地、供地、管地服务,缩短项目报批周期。在日常监管方面,全市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强化了服务企业、发展经济的理念,坚持寓教育指导于行政执法之中,寓服务于行政执法之中,真正做到能宽不严,为企业发展提供宽松环境。“十小”行业整规工作扎实推进。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全市上下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保增长、抓投入”、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最大实践,大力度推进送政策、解难题,对收集到的企业反映的164个问题实行对办,绝大多数问题已经得到妥善解决,还有相当一部分问题正在解决办理中,全市助推企业发展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六)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今年以来,全市紧紧围绕调结构促转型这条主线,用好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一是两大主动力产业投入强劲,优化了投资结构。二是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起步良好。三是服装、箱包等传统优势产业在品牌建设、产学研合作、产品结构优化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四是节能减排、挖潜节地工作取得实效,推动了经济的节约集约发展。

(七)科技工作不断推进。修订完善了科技扶持政策,科技平台特别是科创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科技招商和产学研合作扎实开展,促成了东华大学—服装技术研发中心的成立,市政府还与中高会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型企业申报工作进展顺利,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宏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宜兰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明显增加。部级知识产权强市工程和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市创建工作进展顺利。

另外,工业外经口的其他各项工作,如平台建设、民营经济培育、质量、标准化工作、能源和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等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认清形势,找准差距,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

今年上半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审时度势,认清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找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

从当前所处的国际宏观经济环境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影响尚未见底,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的经济虽有回暖迹象,但对金融危机影响何时见底都没有清晰判断,这对以开放型经济为主体的我市经济来说压力尤其巨大。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效应目前很难预料,国家出台的4万亿拉动内需政策对我市经济的拉动效应有限。二季度全国经济数据出台后,各方面对全国经济的评价很多,认为国内经济明显回升的调子很高,我认为有些判断和表述存在盲目乐观的倾向。实际上,国内经济尚会有许多深层次矛盾将进一步涌现,实体经济回暖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发展中仍有许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从我市经济工作实际来看,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工业经济虽在回暖但基础不稳固。虽然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出现了企稳回暖的迹象,且6月份当月规上工业产值还出现了首次正增长,但是基础还够稳固,下行趋势没有根本扭转,整体市场需求仍没有走出下降的大背景,特别是光机电企业订单量离往年同期还有距离,而且我市工业生产增速回升主要依靠了化工、电力等局部行业的拉动,部分行业降幅仍然较大,服装等行业虽在增长但与一季度相比已有回落,不排除下半年增速下行的可能。上半年出口降幅虽在缩小,但回升缓慢,形势依然严峻,外需不足影响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这对我市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回暖将起到较大的制约作用。再加上当前原材料和成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市场前景难料,企业何时能实现稳步增长尚难预测,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二)投入增幅回落,发展后劲不足。上半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7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在嘉兴市列倒数第1位,增幅同比回落20.4个百分点,与一季度相比也回落了10.5个百分点。全市(不含嘉兴港区)完成工业生产性投资36.8亿元,同比增长14.3%,虽然增速在五县市二区中列第2位,但已同比回落17.4个百分点,且总量在嘉兴五县市中排名倒数第2位。今年,列入市“双百亿”工程的项目年内计划投资77.46亿元,比去年少了16.58亿元,但上半年累计只完成年度计划的42%,同比慢了2.72个百分点,投资额少了9.52亿元,而且还有84个计划新建项目至今尚未开工。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投入的不足将影响明天的发展后劲。当前,我市不仅投入的增幅在回落,而且项目储备又不足,今年上半年审批项目数在去年低基数的情况下只增长16.5%,而且注册资本下降了29.9%,实现投入稳定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多项指标与周边的差距在拉大。在充分肯定上半年我市有多项指标在嘉兴市名列前茅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市有许多指标尤其是发展指标明显落后与周边县市。上半年,全市完成合同外资6998万美元,只完成年度计划的20.82%,明显落后于时间进度,无论是完成总量还是完成进度都远远落后于嘉善、海宁等周边县市;引进市外内资虽然实现了“双过半”,同比也有增长,但与周边县市相比,无论是总量还是增幅都存在不少差距。从乡镇(街道)来看,在嘉兴市利用外资20强乡镇(街道)中,我市只有新仓镇1个,数量远远落后于嘉善(有7个);在利用市外内资十强乡镇(街道)中,我市只有全塘镇1个,而且位置后移(从去年同期的第1位后移到今年的第5位)。自1999年以来,我市利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已连续十年进入省“双十强”,但今年上半年我市在这两个方面均被挤出“十强”行列,与周边县市的差距在拉大。

(四)安全生产、节能降耗形势严峻。从安全生产事故通报情况看,虽然上半年发生各类事故起数和重伤人数同比有所下降,但只下降1.06%和1.16%,而且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工矿企业事故频发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全市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在节能降耗方面,尽管上半年,我市(不含嘉兴港区和电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49%,实现了今年以来首次止升回降,但与年度下降6%的目标任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且9个主体中有3个仍呈上升态势。从214家重点用能企业来看,1-6月累计未完成节能目标任务的有93家,占43.5%。再加上独山港区新上的一批重工业项目下半年将陆续进入生产,综合能耗还将继续上升,全市全年确保完成嘉兴市政府下达的年度节能降耗目标任务难度很大。

(五)少数干部有畏难情绪。面对经济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工作中面临的巨大压力,许多同志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有些畏难情绪。从刚才汇报情况看,有些单位对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缺乏信心,这也是畏难情绪的一种表现。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并在下一步工作中千方百计通过努力予以解决。

三、咬住目标,奋发有为,全力抓好下半年的经济工作

年初的时候,我们就讲今年是困难之年、机遇之年、关键之年,困难之年,既是拉开发展差距的机遇期,也是检验我市经济质量、考验发展能力的关键时期,同时今年又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所以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深远。2009年已过去了一半多时间,大家工作都很辛苦,压力也很大,我自己也有深切体会,也很理解。希望大家变压力为动力,变困难为机遇,振奋信心,奋发有为,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下半年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千方百计保增长,全力以赴抓投入,坚定不移调结构,凝心聚力促转型,力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和超额完成”,下一步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尽管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面临的工作压力也非常大,但是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有利条件很多。一是经济企稳回暖,上半年我市多项指标在嘉兴市名列前茅。二是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已逐步恢复状态,企业家的投资欲望正逐步走强。三是国家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融资环境总体稳定。四是全市上下抓发展促转型的意识不断增强,氛围不断浓厚。五是近年来投入的一大批项目将陆续投产,一批在谈信息将转化为项目,这必将为“保增长、抓投入”注入活力。因此,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只要我们工业外经口的同志们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全年的目标任务就一定能够完成。

(二)突出“三百”行动,全力打好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攻坚战。市委、市政府决定从6月下旬起到9月底集中精力抓好“百日招商、百亿签约、百项开工”行动,明确了各主体的目标任务。各单位要集中精力,围绕目标,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力打好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攻坚战。通过开展“三百”行动,确保到9月底,完成全年招商引资工作任务的80%以上,经贸签约活动签约项目总投资达到100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开业、投产)数达到100项以上,全市列入年度项目推进计划的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95%以上。9月27日下午,全市将举行经贸签约活动,各主体、各产业部门要确保市下达任务的完成。9月28日,全市将举行重大项目开工活动,要求一二三产业都要有项目开工,各镇、街道和区都要有项目开工,请发改局、经贸局、外经贸局牵好头,抓好落实。要通过“三百”行动,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推动产业升级;通过开工、投产一批新投资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三)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近年来,通过各镇、街道、开发区和市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的工业园区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仍然不小。为此,市政府印发了加快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三年(2009-2011年)行动方案,对三年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下一步还将出台相关考核办法。各镇、街道和开发区要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对照三年行动目标任务,认真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加强规划衔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征迁进度。在刚才汇报中,有同志反映,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还没有好,所以现在还不能征迁。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我们现在已经启动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如果等到修编批准以后再来搞征迁,那就落后了一步。同志们,时不待我,“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当前修编的有利时机,加快征迁进度,尽早拉好框架,建设好全市工业园区,进一步提升承载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能力。

(四)深化企业服务,提升要素保障水平。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要做好工业企业房地产产权权证补办工作。这项工作在基层反映很强烈,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盛书记在经贸局召开民主恳谈会时就曾明确要求我们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前阶段,市有关部门工作非常努力,出台了一些政策,并提供了优质服务;下阶段,各镇、街道、开发区和市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千方百计做好这项工作,确保到9月底前做到“该补尽补”。二要加强融资保障,继续积极为中小企业融资搭建平台,消除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融资难问题。下半年,各金融机构要继续加大信贷有效投放,确保全年新增贷款同比增加80亿元,力争达到100亿元。市金融办、人行和银监办要积极谋划,争取在三季度举行一次市外银行银企签约活动。三要加快电网建设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构建坚强电网,认真做好夏季有序用电工作,确保不拉线,争取少限电,为企业生产提供电力保障。四是要全力解决已经交办的各种问题。

(五)坚持科技引领,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一要完善“产学研”合作推进机制,努力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合作的平台,鼓励大院名校的科技成果与产业进行对接,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行业科创中心和企业研发(技术中心)中心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二要加强科技招商,利用科创中心这一平台,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研发成果转化率高的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引进一些能切实提升本地企业科技含量的项目或载体,提升全市产业结构。三要建设以创新平台和科技中介服务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体系,引进、发展一批技术转移、专利、技术咨询等中介组织,完善配套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产品设计、检验检测等技术服务。四要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科技项目要解放思想,精心选择,认真包装,主动对接,争取更多的技术指导和经费支持,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力争通过2—3年努力使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数跻身嘉兴市前三位。五要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和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市创建工作,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确保年内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市创建成功。

(六)完善政策,深化机制,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今年,市委、市政府在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推进富民工程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还将进一步出台有关政策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各镇、街道和开发区要在民营经济发展的载体建设上下功夫。各镇、街道的孵化中心的建设,经济开发区和独山港区民营经济创业园的建设要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为百姓创业提供良好环境。

(七)加强监管,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一要加强金融安全监管,防止大额度资金流向股市和房市,注重防范重大金融风险,防止出现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进一步巩固我市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二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扎实开展以“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年”活动,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就当前而言,要对省、嘉兴市和我市挂牌督办的安全生产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全面督查,确保整改到位。三要全面推进“十小”整规工作,建立和完善全市“十小”行业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年内基本完成“十小”行业整规工作任务。四要扎实开展产品质量分类监管和标准化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安全,提升全市产品质量和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总体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五要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以节能减排项目的落实推动节能减排,以合同能源管理推动节能减排,以与兑现政策相挂钩的倒逼机制推动节能减排。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问题,讲三点要求。

一要当好参谋。各镇、街道、开发区的分管领导是领导班子的重要一员,一方面要根据职责分工,认真履职,用心工作,把握动态,潜心分析,大胆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工作;另一方面要立足全局,精心谋划,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当好参谋。各部门既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又是党委、政府的参谋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时刻把握周边地区的竞争态势,认真分析我市的优势和差距,及时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

二要带好队伍。在抓好领导班子建设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和管理,真正做到“三多三少”,即“多服务少干扰,多办事少设障,多担当少推委”,努力建设一支充满生机活力的干部队伍。

融资半年工作总结范文5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4-000-02

摘要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本文探讨了大型集团企业中构建资金管理内控体系的意义;分析了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集团公司半紧密模式的资金管理内控体系构建:从制度准备、分级授权、搭建信息平台、设计预算及报告体系再到具体的投资、融资管理和考核评估,并分析了每一项内容的管理要点。

关键词资金管理集团公司内控体系

一、构建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意义

2011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五百强企业中,中国公司有69家,1999年这一数字仅为6家。2011年,中国大型企业中,全年收入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已有286家。近年,中国企业发展进入高速阶段,与此相适应,企业尤其大型集团企业的管理,也面临需要不断快速提升和完善的挑战。

资金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业务结合最为紧密,现金流的盈余短缺,周转快慢能直接体现出一个企业的运转情况和风险程度。因此资金管理,是企业所有管理中的核心,直接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平稳高效地持续发展。而大型集团企业由于资金庞大、业务复杂,加强集团内部的资金管理,尤其是构建其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管理模式分析

构建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内部控制体系,需要针对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模式具体设计。根据集团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特点,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通常分为紧密型、半紧密型及松散型三种模式。

半紧密的资金管理模式适用于业务多元发展,所处地域分散、管理链条较长的事业部式组织结构集团企业。此类型企业采取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总部对投资、融资、资金调配、大额资金支付等重大问题进行原则性的约定。各事业部在原则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对具体实施细节进行规范。

紧密的资金管理模式适用于业务相对集中,各项目组内部结构和工作内容可复制度较高的矩阵式组织结构集团企业。由集团财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对整个集团的涉及资金管理的事项做出统一规范,统一安排投资融资事务,对具体业务事项的管理范围和各级权限,设置具体实施步骤。

松散型资金管理模式适用于集团内的大部分企业不由集团绝对控股,或相当部分的企业分处不同行业,或是上市公司集团,不宜过多干预其经营。该模式下,集团总部并未形成统一明确的资金管理体系,没有统一独立的信息管理平台和定期的资金预算与报告,总部与下属各级企业分别管理各自资金、融资、投资等事务,只对个别重要事项约定沟通程序和审批流程。

国内大型集团企业,大多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组织结构以事业部式最为普遍,因此本文就半紧密式模式的资金管理内控体系进行探讨。

三、集团公司半紧密模式资金管理内控体系构建

(一)制度准备

纲举目张,制度先行,构建资金管理制度是集团资金管理工作的出发点。

资金管理制度是企业财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企业整体战略服务。集团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需明确制定制度的目的、集团整体资金管理战略、采取的管理模式和实施的管理平台、以及根据集团企业业务特点制定的各项管理要求。

(二)分级授权

1.分级时,级次需考虑适度合理,各级权责明确。

2.明确总部各职能部门与下设各级业务单元的权责,分别所辖范围和承担责任,各级责任人及职责。

3.列出跨部门的业务事项,编写流程,在各部门衔接节点上分清权责。

(三)搭建平台,信息系统

集团企业,由于下属企业众多,属地分散,导致各种信息传递不及时、不顺畅。因此,只有搭建整个集团统一的资金管理信息系统,才能保障资金管理在深度和广度上达到预期效果。系统内收集和处理的信息应包括以下几点:

1.各下属企业开户银行及账号,存款余额。由下属企业定期填报或经与合作银行联网自动获取。

2.贷款信息,包括金融机构贷款、股东贷款、其他企业委托贷款、债券。各项贷款应详细填列,包括贷款用途,起止时间,利率条款,有无担保抵押等。

3.或有负债信息,对外的担保、抵押,以及对应的贷款详情。

4.资金预算以及授权审批流程。资金预算可分按年、按月、按周,周期越短,预算越详尽。并于期末有与实际执行的比对。

5.软件开发公司最好具有金融机构合作资质,已经多家银行授权,数据可与其业务终端对接。最好能实现银行存贷款数据自动更新上传。另外,经内部审批流程通过的支付申请,可在系统里直接完成对外支付,此功能可使系统从单纯的信息采集,提升到实际管理和业务操作层面。使管控对象始终处于封闭的管理通道内,避免由于人工操作,导致的信息缺失或操作失误。

(四)预算体系

若想对企业资金的收支用度做到心中有数,需要借助信息系统,设计并实施一套由简入繁,由粗到细,由事后信息采集延伸到事前审批、事中执行的资金预算体系。全年资金预算是企业全年战略和全面预算的一部分,在年初制定,细分到月。日常执行时,据此分解到周,与实际发生随时比对,滚动调整。

年预算注重整体筹划,反映全年经营业务的收支总额,还本付息情况,有无资金缺口或盈余,若有缺口如何筹资解决,采取股权还是债权融资,以及预计的年终资金余额。资金全年预算应在全年损益预算表及资产负债变动预算表的基础上编制,与现金流量预算表相匹配。

分月预算是在年预算的基础上,根据业务周期及融资现状,对可预计的资金收支分解到各月。

期末各级企业根据实际收支情况与初始预算进行比对。对可预计有较大差异的,可按季度对预算进行滚动调整。

周预算贯穿事前、事中、事后,需要在资金系统内完成。每周末预计下周逐笔收支的金额、用途和来向去向。下属企业填报后,经上级单位审批,批准后,其中的支出预算逐笔形成支付申请,自动进入下周待付款事项,根据申请的支付时间,通过系统自动对外支付或人工柜台支付。

(五)报告体系

为使管理层及时掌握企业整体的资金及负债状况,需设计报送一系列体现资金、融资、投资情况的报告。各报告详略不同,侧重点有异。

报告包括定期与不定期两种。定期报告包括周报、月报、年报。

周报最为简略,反映即时的资金余额,投融资进展,金融性资产市值;

月报可在以上要点基础上扩展内容,结合业务提出分析和预测;

年报根据全年国家政策及市场特点,总结企业当年整体现金流状况,投融资重大事项,金融资产当年盈亏以及或有负债情况,分析变动原因,反思管理经验,对来年资金情况做出预测。

不定期报告主要针对临时出现的政策和市场变化,投融资业务等会对企业资金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单独做出汇报。

(六)投资审批

集团企业,一般设有独立的投资委员会,所有对外投资都要遵循企业整体战略规划布局,经过详细可行论证后,通过集体决策做出决定。资金管理制度中涉及投资的规定,着重于三个环节,可行性论证阶段强调现金流预测,回收期和投资回报率;对外支付投资款项时,要核实审批手续是否齐备,是否达到支付条件;事后对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反馈,是否达成当初投资目的。

(七)融资管理

融资管理是资金管理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企业的融资行为,既为企业未来发展开拓了必要资源,同时也带来压力与风险。企业融资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因股权融资涉及股东结构和权益变动,会对企业产生重大长远的影响。本研究重点在企业资金内控,因此这里只讨论债权融资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首先是确定融资上限。

一般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所允许的范围。集团企业可考虑采取合并资产负债率。一般不超过70%,此为目前金融机构审核贷款时的重要依据。

2.融资额度核定制度

为使集团企业的整体融资水平即资产负债水平在可控的范围内,需实行融资额度核定制度。集团企业的融资额度核定工作,每年一次,覆盖集团本部及下属各级公司,在整体预算的基础上,根据现金流预测,通过预计年度业务资金收支计算出资金缺口,扣除预计资本投入,即对外融资需求,公式为:

对外融资需求=期初余额+预计当年现金流入―预计当年现金支出―预计当年资本投入

若能做到分月预测,经过集团各级企业的层层汇总,可得出集团企业当年整体融资峰值,以及哪些时段的资金需求最为旺盛,资金链较为紧张,可使各级企业提早做出资金筹划,也方便总部及时了解情况,利用在手资源调剂余缺。

3.融资方式的选择

融资分为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夹层融资。因直接融资和夹层融资对于具体项目采用的模式、回报率计算方式等方面更趋于个性化。本制度仅对间接融资的审批、签订、备案等流程提出要求。

(八)或有负债管理

集团企业内总部与下属企业间,下属企业之间的担保、抵押、质押等业务,有可能产生连带责任和负债,因此也纳入集团资金管理范围。制度内应对以上义务的审批、签订、备案等流程提出要求。

(九)考核评估

资金管理工作的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

过程考核的对象是相关的资金工作流程。如决策过程是否符合程序,依据是否充分合理;需要申报审批的事项,是否各环节衔接得当,是否已按规定逐级上报获批。

结果考核的对象是根据企业战略目标设置的各项现金类指标的完成情况。从企业现金流量的来源和运用角度出发,可构建由获现能力分析、盈利质量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财务弹性分析、成长能力分析组成的分析目标体系,评价和考核企业的资本结构合理性和资金使用效率:

1.获现能力分析:销售现金比率、总资产现金流量率、每股经营现金流量(资本金现金流量比率)。

2.偿债能力分析:即付比率、现金流量比率、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3.盈利质量分析: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营运指标。

4.财务弹性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现金股利支付率、再投资现金比率。

四、结语

对于一个集团企业,任何管理体系的搭建,前期都需要经过反复调研和讨论,根据本单位自身的管理现状,结合战略要求去设计,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新的管理工具或管理办法出台后,也需要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全面培训。过后持续跟踪与监控也至为关键。此外,应充分考虑此项工作与其他业务及财务工作的衔接,只有将管理工具联入业务环节,成为真实的业务操作平台,做到“操作和管控不分离”,才有可能达到最好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傅俊元、陶涛.半紧密型资金管理模式研究――以结算中心为例. 《交通财会》,2006年第5期.

2、陈文希 .浅谈会计控制中的现金流控制. 《现代商业》, 2010年第29期.

融资半年工作总结范文6

一、帮办服务目的

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信贷融资、信息咨询等服务,进一步促进政银企交流,加强政银企合作,全面提升金融业服务效能,推进全县重点项目建设。

二、帮办服务要求

各金融机构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开户(基本户)谁帮办”的原则,明确帮办责任,强化帮办措施,加大帮办力度,成立帮办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对帮办工作的指导,定期将本单位在帮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意见及时报县金融办。对于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各帮办单位每半个月汇总一次,报县金融办集中汇总,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报县领导会办。

三、帮办服务考核

(一)考核对象

参与金融帮办服务工作的单位和人员。(详见附件2:《县2011年重点项目金融帮办服务工作任务分解表》)

(二)考核内容

1.到岗到位情况(15分)。要求各帮办人员每半个月至少到重点项目建设单位一次,了解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各帮办单位每半个月报送一次《金融帮办服务工作申报表》,每少报一次扣3分,迟报一次扣1分。企业存在融资等困难,而帮办人员不了解情况并未上报的,每发现一起扣5分。

2.融资贷款情况(35分)。对有资金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的,帮办人员需全程服务,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单位在提供完备的贷款资料后一个月内办结,不能办结的必须说明理由。

3.帮助重点项目建设单位进行财务管理、引导重点项目建设单位规避信贷风险(15分)。每进行一次得5分。

4.金融知识、信贷理财知识、贷款流程等培训(10分)。每举行一次得3分。

5.对重点项目建设单位的银行账户管理、票据贴现、承兑、保函等具体事宜进行帮办(10分)。每帮办一次得2分。

6.重点项目建设单位对帮办人员工作的满意度(5分)。通过对重点项目建设单位的问卷调查进行打分。

7.各帮办单位和帮办人员述职情况(10分)。各帮办单位每季度书面向县金融办报送帮办情况,每少报送一次扣3分。

融资半年工作总结范文7

上半年两次定向降准在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报告》指出,作为总量政策,定向降准等结构性措施不宜长期实施。

两次定向降准是上半年货币政策的亮点。当前来看,由于我国货币信贷存量较大,增速也保持在较高水平,不宜依靠大幅扩张总量来解决结构性问题。过去“大水漫灌”的总量政策已经不再适用,在此背景下,定向降准主要发挥了信号和结构引导作用,通过建立促进信贷结构优化的正向激励来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报告》肯定了定向降准的作用:这有利于在不大幅增加贷款总量的同时,使“三农”和小微企业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报告》中也指出了定向降准存在的问题。《报告》认为,货币政策主要还是总量政策,其结构引导作用是辅的。定向降准等结构性措施若长期实施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的真实性可能出现问题,市场决定资金流向的作用可能受到削弱,准备金工具的统一性也会受到影响。这意味着,定向降准继续大范围扩容的可能性较小。

今后,定向降准也将作为货币政策组合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存在。下一步,央行还将定期对商业银行实施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其准备金率进行动态调整,并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引导商业银行用好增量、盘活存量。

降准等数量型货币政策存在问题,那么有没有一种货币政策工具能够控制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达到有效控制资金流向的作用?《报告》指出,下一步将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价格型工具是一种更市场化的调控手段,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引导价格的升降来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举例来说,央行可通过价格型工具降低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成本。

央行近期推出的抵押补充贷款(PSL)就是一种价格型工具。PSL与欧洲央行的负利率和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实施背景相似。

对于TLTRO的实施效果,《报告》认为,将央行投放流动性操作与银行贷款行为相联系是拓展货币政策工具的有益尝试,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将会有明显改善。

“TLTRO的实施背景与我国类似,其效果也是我们想要实现的。”国信证券宏观分析师钟正生认为,将流动性投放与银行贷款行为相联系的货币政策工具将更受青睐,这意味着央行PSL的规模和范围或进一步扩大。

但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还须多管齐下。就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企业总体负债率较高,由于前期杠杆率较高和融资较多,会产生持续的融资需求并可能推高利率水平。此外,“财务软约束”也拉高了融资利率。一些部门对资金价格不敏感,部分低效率企业占用大量信贷资源,挤占了其他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机会。与此同时,股本融资发展不足也使得债务融资成为企业融资主渠道。

《报告》认为,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标本兼治。总体来看,要通过进一步推动结构性改革和调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服务和监管,为做强实体经济、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提供金融支持。

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为目标,是与进一步推动宏观经济复苏的重任相匹配的,目前宏观经济虽有起色,然变数尚存,无可掉以轻心。方正证券强调,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共经历了滞胀期、衰退期,当前处于“三期叠加”背景下的复苏苦候期,经济低位盘整,这一状态短期尚难结束。

滞胀期:2010年-2011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同时通胀开始上升,至2011年年中左右达到最高点。

衰退期:2011年下半年-2012年。经济增速仍处下行区间,同时通胀水平也开始随之回落。

复苏苦候期:2013年劳动力人口出现下行拐点,经济结构性与周期性矛盾叠加,将之称为“三期叠加”: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与前期政策消化期。2013年至今,A股下跌了8.9%左右(上证综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了14.5%,CRB指数微幅上涨了1.4%。其间投资机会主要来自结构性的挖掘(股市自下而上以及债市时段的把握)。

经济增长必须保持一定速度,这就需要全方位政策保驾护航。华安证券分析指出,对比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对未来经济的展望部分基本不变,稍有不同的是“增长、就业、物价、环境等经济变量之间的匹配关系正在变化,经济运行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和新常态”。我们认为所谓的“新常态”就是政府打造的“经济增长主线”,即7.5,经济不会过多的高于7.5,因为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改革,经济也不会严重的低于7.5,因为经济增长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

“中国经济体量较大,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回旋余地很大,市场空间广阔。”通过理解“回旋”二字,也可以看出央行在改革与增长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权衡,而权衡的最终结果就是维持经济平稳。货币政策继续稳健,并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对比一、二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既保持定力又主动作为,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增强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继续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表明央行近期不会大幅调整货币政策,同时,市场对央行的货币政策也较为敏感,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时也会斟酌考虑市场的预期,不过分的悲观也不过分的乐观。

“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增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信贷资源投向的优化,根本上还是要依靠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当前我国货币信贷存量较大,增速也保持在较高水平,不宜依靠大幅扩张总量来解决结构性问题。”这都说明央行不会轻易实行全面放水,这并不是解决社会融资成本高的有效办法。而定向降准以调结构同样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是不得已而为之,未来定向或有限。 关注通胀风险:上半年通胀稳定,但也要看到,受供给面变化,劳动力、服务业价格存在潜在上行压力等因素影响,物价对需求面变化总体上较为敏感。前期经济回升在物价上即有所反映。未来若总需求持续回升可能会加大物价上行压力。

中信建投则表示,2014年央行的政策将以定向放松为主,同时避免总量的大幅放松。我们判断下半年降息仍然概率较低,而稳增长的需要使得结构性政策仍可能继续采用。结构性的定向放松包括了定向降准,差别准备金率、差别信贷政策,政策性金融政策,等等,效果如何,尚待验证。央行在详细讨论定向降准政策的同时,对政策效果表达了审慎态度,指出:“货币政策主要还是总量政策,其结构引导作用是辅的。定向降准等结构性措施若长期实施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的真实性可能出现问题,市场决定资金流向的作用可能受到削弱,准备金工具的统一性也会受到影响。中长期看,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增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信贷资源投向的优化,根本上还是要依靠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融资半年工作总结范文8

蓝皮书指出,截至2009年,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6.2亿,城镇化率达到46.6%,而且,从中国的城镇化规模来看,不论是年净增量还是城镇人口总量,都已经长期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中国城镇人口总量为美国人口总数的2倍,比欧盟27国人口总规模还要高出1/4。

――新华网

2015年社保基金有望超1.5万亿

今年8月,社保基金正式运转满10年。截至2009年底。社保基金会管理的资产规模从建立之初的200亿元达到7766亿元,累计投资收益2448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9.8%,超过同期年均通货膨胀率7.7%。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理事长戴相龙认为,未来10年,多渠道筹集和积累国家和社会保障储备的任务将会尤为繁重。为防范运作风险,全国社保基金要求股票资产不超过40%,银行存款+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不低于40%。可以适度放宽社保基金的投资领域,比如允许社保基金委托银行贷款、开办社会保险银行等。2015年,全国社保基金规模有望超过1.5万亿元。

――京华时报

央行:因地制宜做好金融支持西部大开发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指出,要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做好金融支持工作。

周小川指出,人民银行西部地区分支行要抓住区域特色,利用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处理好“两高一资”行业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节能减排,摸索实现金融支持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要切实加大金融支持西部旅游业等服务业力度,探索改善西部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方式,解决中小企业、三农融资难等问题。要积极推动金融创新,探索金融业如何更好地支持西部地区城镇化新型发展方式。

――新华网

国资委:组建国新姿产管理公司  央企减至100家内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近日在北京表示,要以组建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为契机,加快中央企业重组和调整步伐,今年要把中央企业调整到100家以内。李荣融还表示,将加快培育和发展形成30-5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他一再提醒中央企业突出主业,优化产业布局,严格控制投资方向,防止盲目扩张、盲目做大。

――中国新闻网

工信部:工业经济增速回落趋势明显但全年仍有望达13%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近日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上表示,今年下半年将重点推进三网融合,推进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等行业企业的兼并重组。

李毅中说,我国工业经济正处在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根据目前情况预测,下半年增速略高于10%,全年增速可达到13%左右,年初提出的11%预期目标可以完成。同时指出,应对不利因素挑战,要在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工业通信业又好又快发展。

――上海证券报

巴曙松:中国经济进入复苏管理

“从全球视野来看,政策退出和复苏管理正在成为全球的共同课题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主旋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如是说。2D09年,中国通过实施超常规政策率先走出危机,同时也对全球经济复苏发挥了重大的带动作用,“如今中国经济已经开启新一轮上升周期,而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转换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重点正由危机应对全面进人复苏管理,也可以说中国经济现在已经进入了后危机时代。”

巴曙松认为,在后危机时代大背景下,经济复苏态势已基本确立,宏观经济的走向乃是“复苏管理”,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通过“调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巩固经济复苏基础,并实现可持续增长。

――中新网

刘洪玉:直面楼市深度博弈

在实体经济曲折复苏的背景下,半年房价数据终现“拐点”,市场上出现了“第三套房贷松动”等难辨真伪的信号以及类似“房地产调控政策即将松绑”的论调。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说:“中国住房市场要经历一个相当的调整期,去消化前几年形成的价格泡沫,使之回归与经济基本面及居民家庭支付能力基本协调的水平。如果宏观经济进入缓慢增长阶段,这个调整期可能还会延长。”

刘洪玉认为,对于少数房价较高的地区,房价的适当回落是正常的。而楼市走向理性回归的步伐有多快,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的总体走势。从历年对楼市调控的过程看,地方政府、银行、开发商在内的多种强势利益相关群体的影响也不可小视。高房价问题不仅仅是房地产行业的问题,上关乎数万亿元的商业贷款和个人贷款,下涉及几十个相关行业,中间还夹杂着千家万户。刘洪玉表示,楼市调控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只能采用“渐进疗法”。

――中国经济信息网

樊纲:中国经济未来30年仍有望保持高增长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近日在港表示,对中国经济未来30年仍会高速增长感到乐观。樊纲当日出席由香港中华总商会主办的香港高峰论坛时表示,包括劳动力、资本投入等支撑中国经济过去30年高速增长的要素在未来30年仍然存在。

在资本投入方面,樊纲表示,中国现在的储蓄率是历史最高水平,储蓄占GDP的比重达到51%,这在世界历史上都十分罕见。此外。外资不断进入,相信这一现象今后还会持续,因此,他认为资本投入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未来30年不会弱化。在劳动力方面,樊纲表示。虽然近期工资水平有所上升,但中国距离到达“刘易斯拐点”还有10-15年的时间。他表示。尽管中国劳动力成本已不再像过去那么低。但若以综合效益来考虑,未来中国仍会是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之一。

――中国经济信息网

余斌:宏观经济政策应稳步微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余斌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下半年中国经济将延续二季度以来平稳回落的态势,但下降幅度不会太大。宏观经济政策应稳步微调,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针对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提高针对性和灵活性。

余斌强调,下半年中国经济将延续二季度以来平稳回落的态势,但不会回落到很低水平,即使到今年四季度,单季经济增长也在8%以上,全年经济增长接近10%的水平,远远高于年初制定的8%的预期目标。这是政策主动调整的结果,回调幅度不大。不必过多担忧。

――中国证券报

哈继铭:经济放缓不意味着是坏事

“中国经济在今年下半年内将进一步放缓,预计2010年全年中国GDP的同比增速将下调到9.5%。”在近日举行的恒生中国财富论坛上,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如是称。哈继铭表示:2010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将比上半年有所放缓从投资、出口订单等领先指标都能看出这利r放缓迹象。从固定资产投资领先指标看新开工、在建项目以及刚定资产投资完成额都在下降。

融资半年工作总结范文9

近半年来宏调的新取向与新风格,正在引导市场主体对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预期形成方式发生变化,并会对后续改革与长期增长前景产生重要影响。 调整背景下增速减缓

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仍延续过去两年以来调整深化与增速走缓态势,不同宏观指标呈现某种发散情况。具体运行特点可从几组宏观数据指标及其对比关系中得到粗略观察。

一是上半年7.6%经济增速低于年初市场预期。如一季度7.7%增长率低于“朗润预测”8.15%预测值,二季度增速7.5%低于“朗润预测”7.95%预测值,显示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不过货币和融资增长速度不低。上半年M2增速为14%,信贷余额增长率14.2%;社会融资总额增长10.15万亿元,同比多2.38万亿元。据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6月份非金融机构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1%。经济现状与流动性陷阱相距甚远。

二是工业品生产者价格指数增长率为-2.2%,其中生产资料工业品价格指数下降3%,尤其是采掘工业生产者价格下降6.9%,反映对早先资源性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回调。不过生产者价格中的生活资料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为0.4%,其中衣着生产者价格上涨1.3%。上半年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上升1.5%,居民消费价格上升2.4%。总体而言,宏观经济并非处于通货紧缩状态。 近半年来宏调的新取向与新风格,正在引导市场主体对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预期形成方式发生变化。

三是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到9.3%相对偏弱水平。工业内部不同行业增速差异较大,如铁路、船舶等运输设备制造业仅增长2.2%,发电量和原油加工量分别为4.4%和4.1%,但是汽车产量增长15%以上,化工部门、钢材生产、有色金属仍保持在10%及以上增速,产品销售率维持在97.5%较高水平。另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1%,尤其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速较高,分别为33.5%和23.5%。第二产业投资增速较低为15.6%,显示在目前宏观周期较低位运行阶段,某些工业行业产能闲置率上升并经历去库存化过程。

四是实际消费增速为12.7%。在官方整顿“”与遏制公款高消费取得明显成效情况下,消费这一不俗增速显示尽管城市居民收入增速暂时下降,居民消费增长受自身平滑效应影响并不太大。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增:今年上半年房地产销售面积5.1444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3.996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8.7%;上半年商品房均价简单均值为6304.2元,比去年同期5620元增长约12.2%。

五是虽然总需求增速偏弱,劳动市场运行尚属平稳。大学生就业等劳动市场结构性问题持续存在,不过非农就业总量仍在增长。人社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25万人,同比增长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今年一季度全国劳动市场求人倍率仍在超过1水平上小幅上升。

2012年二季度以来,经济增速除去年四季度反弹到7.9%,其余四个季度大体在7.5%上下波动,显示宏观经济仍处在增速较低位盘整阶段,并面临边际下行风险。不过上半年经济增速位于政府7%底线以上,总体仍处于平稳增长区间以及各方大体能接受范围。 双重导向的宏调政策

新领导层就任后,反复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并多方阐述与展现力推改革的理念与决心。与此同时,顶层积极谋划设计长期改革计划,同时在取消审批事项、推进新型城镇化、放宽民营资本市场准入等方面迅速推出改革政策。改革举措完善体制利在长远,不过在目前宏观环境下不少改革政策也有发挥提振需求的短期积极效果。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与这一基本方针相一致,新政府宏观金融政策逐步展现双重求稳导向:一方面短期求稳,即稳增长、守底线,力求让经济运行保持在政策目标范围之内。另一方面长期求稳,即防风险、重稳健,坚持盘活存量和用好增量的稳健货币与金融政策。双重导向凸显新政府宏调政策的新思路和新亮点。

去年二季度GDP增速回落到7.6%,上届政府宏调政策适时转向稳增长。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增长作为2013年基本工作任务之一。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明确提出:“经济增长动力仍需增强”;“要着力释放内需潜力,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和服务消费”。新政府就任后,继续以稳中有进、稳中有为作为宏观经济管理总基调,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宏调举措。

例如6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决定今后五年再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林区、垦区的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其中2013年改造304万户。又如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宽带中国”战略,要求年内发放4G牌照,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力争实现今后三年信息消费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目标。再如7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免税、贸易便利化、加快西部铁路投资等具有稳增长效果的政策。

为更好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作用,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金融十条”,稳增长是重点目标之一。如强调要“提高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要求“力争全年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当年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同时要求“进一步发展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

在7月16日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总理集中阐述稳增长与宏调区间管理关系。他强调当经济运行逼近上下限时,宏观政策要侧重稳增长或防通胀,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既不能因经济指标的一时变化而改变政策取向,影响来之不易的结构调整机遇和成效;也不能对经济运行可能滑出合理区间、出现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应对准备。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肯定,“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总的开局是好的。”同时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积极释放有效需求,推动居民消费升级,保持合理投资增长,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保增长是近半年来新政府宏调主轴之一。然而新一轮宏调与刺激政策显著不同:稳增长不再走货币放水、信贷扩张、过度依靠扩大负债与政府投资老路。在千方百计稳增长同时,货币金融政策坚持适度稳健与防治风险方针,审慎管理货币信贷总量增长。宏调这方面新取向,集中表现为高层不断强调的盘活货币存量、用好信贷增量的方针。

5月13日总理就指出,“在存量货币较大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较高。要实现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还必须依靠市场机制。” 6月8日再次要求“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用好增量、盘活存量。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支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方针。

坚持货币金融总量稳健前提下,政府有关部门采用多方面措施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例如针对近年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快速扩张存在的问题,3月25日银监会“8号文”规范治理。针对少数行业早先过度扩张导致目前产能过剩以及财务困难与金融风险的问题,政府不再制定行业振兴计划加以救助,而是在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健增长前提下,引导企业、地方更多通过市场机制应对与化解。另外针对地方融资平台快速扩张可能存在局部风险聚集情况,政府审计部门8月1日开始对五级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以求准确摸清情况,体现决策层对金融风险既高度重视又审慎应对的政策立场。 调整阵痛来自何处

经济增速趋缓引发各种要求政府放松货币与刺激经济的诉求。经济增速走低确实带来困难,问题在于目前经济增速趋缓主要不是宏观政策过于严厉与紧缩的结果,而是对早先过度扩张累积高杠杆与风险因素进行必要调整的产物。货币放水与大手刺激虽能暂时舒缓阵痛,然而不能根治并会加剧现有深层矛盾,不利于长期经济回归内生可持续较快增长。

目前宏调政策大体属于中性与温和积极类型,本身并不具有紧缩效果。从财政政策看,今年预算内财政收支赤字规模比去年增长8.56%。中央政府代地方发债与地方自行发债规模增加到3500亿元。从货币金融政策看,上半年广义货币和信贷增长率在14%上下,社会融资总额增速较快,总量关系体现稳健中性特点。上半年房地产“量价齐增”,从一个侧面显示经济整体不存在所谓“钱荒”。政府千方百计稳增长,尤其显示宏调政策温和积极取向。

在正常情况下,这样中性与温和的积极宏调政策,应足以使经济运行接近潜在增速水平。目前经济增速趋缓并非宏调政策过于紧缩所致,而是宏观金融调整规律使然。我国新时期开放景气增长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因种种体制和政策不完善原因,在少数局部领域积累了一些高杆杠与高风险因素。经济扩张阶段“山高月小”,风险似乎不足为虑;经济调整时“水落石出”,问题逐渐呈现出来。

例如地方政府平台债务规模增长偏快蕴含风险。审计署6月对36个地方政府本级财政需要负责的债务规模审计结果,显示地方债务总量规模仍在较快扩大,已出现一定比例“借新还旧”、土地财政入不敷出等方面风险因素。又如各类理财产品过快扩张与“借短投长”期限错配成为金融风险潜在来源之一。钢贸、光伏等少数行业,先前过度扩张或违规借贷,现已面临风险暴露情况。个别资源型城市在前些年资源景气时期大手花钱上项目,近来相关市场行情重回平淡后,地方财政面临入不敷出困境。

对高杠杆风险以至泡沫因素当然需理性看待。高增长不可能四平八稳,难免出现高杠杆风险因素,不用大惊小怪。不过也应看到过度扩张与累积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它们不仅会增加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还会加大盘活货币存量的困难,如同经济肌体存在的局部病灶不利于经济回归内生快速增长状态。

加强财政金融纪律,主动治理金融风险,是宏观经济可持续增长规律的客观要求。我国改革开放时期三次调整与整顿,都是在货币信贷和总需求过度扩张不可持续性显现后,决策层顺应经济规律主动或被动进行调节的过程。虽然历次调整细节得失有待具体分析总结,然而总体上调整整顿是宏观均衡与经济可持续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由此加强的宏观财金纪律作用是经济长期持续高增长的必要条件之一。

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较快成长机遇期,少数局部范围高杠杆高风险因素仍处于可控状态,新领导层直面风险、主动调整、及时防治,无疑是正确而合理的选择。

此外还有两点原因,也对目前经济增速产生抑制作用。一是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仍在经历深度调整,主要发达国家总体上都处于危机后经济增速趋势下降状态,对我国出口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今年上半年出口增长率位于10.4%较低位水平,外需动力不足制约国内增长。二是改革滞后和政策扭曲带来抑制增长效应。过去一段时期宏调政策过多依赖产业政策,面对货币扩张带来的宏观偏热与通胀问题,左一道右一道投资管制措施客观上对民营经济投资和创新活力产生抑制作用。对此应通过深化改革与实施贸易便利化等措施加以应对,货币信贷“大水漫灌”并非对症良药。 宏观形势与政策前瞻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说过:宏观经济领域“所能观察到的真实历史事件总是波长与振幅各异的各个周期性变量(加上当时的各个非周期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当下宏观经济运行特点,显然也由诸多周期与非周期变量共同塑造而成。目前调整不仅是对早先超常刺激措施遗留效果的回应,也是上一轮开放景气扩张所积聚内在张力的后续释放。不仅如此,我国潜在供给增速趋势性走低,主要发达国家陷入增长困境的外部环境特点,我国领导层新老交替对重估政策目标优先顺序带来的机遇,都会对经济运行与宏调政策产生影响。

基于上述粗线条观察与分析,可以对宏观经济和宏观调控政策后续走势提出几点推测与展望。

第一,未来除非发生难以想象的情况,中国政府应不大可能再次出台货币信贷宽松的强势刺激政策。新政府近半年宏观调控实践的明确指向,从一个侧面或许可解读为是要提示与说服市场接受这一政策预期。6月“钱荒”事件显示,相反预期甚至博弈策略可能会面临较高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