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成人教育毕业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3-02-28 15:33:17

成人教育毕业总结

成人教育毕业总结范文1

【关键词】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专业核算法;约当毕业生法

专业法是以高校所设专业为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成本明细账,归集成本费用和计算高校教育成本的方法。专业法必须以权责发生制、物价相对稳定、毕业生质量同一、高校学年与会计核算年度一致等作为假设前提。专业法成本核算期为年,平时每月不需要计算分配毕业生和非毕业生成本,每年学生毕业当月的月末可用约当毕业生法计算分配各专业合格毕业生和非毕业生教育成本及各年级学生教育成本。

一、专业法的含义

具体来说,专业法核算教育成本,要按月归集各专业实际教育费用,但由于平时每月末一般没有毕业生,每年七、八月份或十二月份才有学生毕业,所以高校的成本计算期为年。一般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若高校学年与公历年度相差较大,也可按学年核算成本;专业法平时每月末一般没有毕业生,可以不分配毕业生和非毕业生的成本,每年的七(八)月末或十二月末,采用一定方法分配计算毕业生成本和非毕业生成本。

二、专业法的假设前提

高校教育成本受高等学校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若事无巨细地考虑每一因素的影响,则教育成本核算将无法进行。因此,必须明确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假设前提。

(一)权责发生制假设。会计核算的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我国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将本期发生的收入和费用全部反映在收支报表中,不能正确地反映当期的实际收入和成本费用的情况。权责发生制是以权利和责任(义务)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核算,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每个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按权责发生制原则便于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必须以权责发生制为前提。

(二)毕业生质量同一假设。高校毕业生的质量好坏,不完全取决于高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水平,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其学习好坏不仅受学校教育过程的影响,还受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和努力程序的影响,如果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考虑毕业生质量等级的差异,这种成本核算很难进行。所以,必须以合格毕业生质量同一为前提,核算高校教育成本。

(三)物价相对稳定假设。高校教育成本是高校开展教学、管理等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耗费,不仅取决于高校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实物性消耗量,而且还取决于各种消耗的价格水平。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是灵活多变的,若考虑每一时点的价格变化,成本核算将很难进行,假设物价水平相对稳定,在成本核算期内不发生明显变化,便于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核算高校教育成本。

(四)高校学年与会计核算年度一致假设。实际工作中,高校的学年通常是每年的9月初到第二年的8月底,与公历年度不一致,而高校的经费支出毕竟主要是由财政拨款弥补,而财政拨款及高校会计核算都是采用的公历年度,即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会计核算年度与高校学年之间的差异,不便于正确核算高校教育成本。为了便于准确核算高校的成本,评价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益,必须假设高校学年与会计核算年度一致。

三、专业法的核算程序

专业法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一种基本方法,其成本核算程序如下:

(一)设置有关教育成本核算账户。根据高等学校教学的特征和管理的需要,设置 “教育成本”、 “学生事务费用”、“教育辅助费用”、“教管费用”等总账账户。

1、“教育成本”账户。用于核算高等学校施教过程中发生的与培养学生有关的各项费用,包括教职工的工资、福利费,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各项实习实验费、教材费、资料讲义费等直接费用,以及教育辅助费用、行政管理、学生事务管理、教学研究、后勤服务等间接费用。教育成本总账可按学生类别、专业设置明细账。如:按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等设置教育成本二级明细账,按各专业设置教育成本三级明细账,按成本项目分别设置专栏。

“教育成本”账户的借方登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和由“研究成本”、“教育辅助费用”、“学生事务费用”“教管费用”等账户分配转入的费用。贷方登记结转合格毕业生的教育成本,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在校生教育成本或者未完成学业学生的教育成本。

2、“学生事务费用”账户。用于核算高等学校施教过程中发生的与学生事务管理有关的费用,如学生活动费、招生就业费、学籍管理费、勤工助学基金净支出等费用项目。该科目所汇集的费用应在期末按一定标准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分配后结转到“教育成本”总账及相应的明细账,该账户期末一般没有余额。

3、“教育辅助费用”账户。用于核算高等学校施教过程中发生的辅助性教育费用。如教育水电费、教育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维修维护费、劳保用品费、体育维持费、图书资料费、二级学院(专业系)的教学管理费等。该账户每月所汇集的费用,期末应按一定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并结转到“教育成本”总账以及相应的明细账,该账户期末一般没有余额。

4、“教管费用”账户。用于核算高等学校施教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管理教育的费用,包括教育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办公费及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公安保卫费用、行政办公固定资产折旧与维修维护费用、通讯费、车船费等。该账户所汇集的费用应在期末按一定标准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分配后,结转入“教育成本”、“研究成本”等总账及相应的明细账,该账户期末一般没有余额。

除上述教育成本核算的主要账户外,在教育成本核算过程中还可能用到“后勤服务费用”、“累计折旧”、“事业支出”、“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合格毕业生”等账户,由于版面限制不再一一叙述。

(二)编制要素费用分配表,登记成本费用总账及明细账。依据各项费用支出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编制各项要素费用分配表,如教材费用分配表,工资费用分配表,折旧费用分配表等,根据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登记教育成本、科研成本、学生事务费、教育辅助费、教管费用等总账和明细账。

1. 教材、资料费用分配。每学期各专业学生领用的教材、教辅用书、实验、实习资料等费用,可以直接根据各专业学生领用的各种教材或资料的数量及其单价计算分配,记入各专业教育成本明细账。某专业应负担的教材资料费=∑(该专业学生领用的教材、资料的数量×该教材、资料的单价)。

2. 工资费用的分配。

(1)若某教师在一定期间只从事一个专业的教学工作,则该教师的工资可直接计入该专业的教育成本明细账。

(2)若某教师同时从事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教学工作,可按教师给各专业、各类型学生上课的实际教学工作量比例分配其工资费用。给不同类别的学生上课,对教师的要求不同,上每节课教师所实际做的准备工作不同,一般给研究生上课的教师要求知识层次比较高,给本科生上课教师的要求次之,给专科生上课的教师要求更低。所以分配工资费用时,首先要确定给不同类型学生上课的工作量折算系数,简称学生类别系数。设专科生的类别系数为0.95,本科生的类别系数为1,硕士生、博士生的类别系数分别为1.2、1.5。另外,高校教师上课经常两、三个班或更多的班级合班上课,所以计算教师实际工作量时还应考虑班级系数,如:单班上课班级系数为1,两个班合班上班级系数可设为1.4,三个班合班上班级系数可设为1.8,四个班合班上班级系数可设为2.2,等等。

教师给某专业学生上课的实际工作量=教师给该专业学生实际上课时数×班级系数×学生类别系数

工资费用分配率=待分配教师工资费用总额/∑(教师给某专业学生实际上课时数×班级系数×学生类别系数)

某专业学生应负担的工资费用=教师给该专业学生上课的实际工作量×工资费用分配率

(3)若某教师不仅从事教学工作,同时还从事科研工作,则其工资费用就应按其实际工作量大小分配计入教育成本和科研成本。这时首先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将教师的科研工作量折算为标准工作量,然后再进行分配。

教师的科研项目主要有立项支助项目和立项不支助项目两大类,下面重点介绍教师参加立项支助项目科研工作量的折算方法。

教师参与立项支助项目的研究,可以按其获得支助经费的多少、项目级别、项目研究期限及本人排名顺序等折算实际工作量。将科研项目每万元支助经费折算一定的标准工作量(假设为A),项目级别系数可设为:校级1、院(处)级0.8、市厅级1.5、省部级2、部级2.5。排名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WK=1/{K×[1+1/2+1/3+……+1/N]}

式中:WK——某教师的排名系数;

K——该教师在项目中的排名名次;

N——项目总参加人数。

某教师承担某立项支助项目的科研工作总量=该项目获支助经费(万元)×A×项目级别系数×该教师排名系数

教师工资费用分配率=待分配教师工资费用额/(教师本期教学工作总量+教师本期科研工作总量)

应计入科研成本的工资费用=教师本期科研工作总量×教师工资费用分配率

应计入某专业学生教育成本的工资费用=教师给该专业学生上课的实际工作量×教师工资费用分配率

(三)计算分配各项间接费用。对于间接费用,应采用不同的分配方法,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专业的教育成本明细账中。高校的学生事务费、教育辅助费等间接费用可按学生类别、学生人数及各专业学生本学期完成学分比例等计算分配,并转入各专业教育成本明细账。

1.学生事务费的分配。学生事务费用可按学生人数比例分配。

学生事务费分配率=本期学生事务费总额/∑本期各专业在校生人数

某专业学生应负担的学生事务费=该专业在校生人数×学生事务费分配率

2.教育辅助费用的分配。

(1)标准学生人数比例分配法。教育辅助费用可按标准学生人数比例分配。由于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等学生类别不同,教育辅助费用的消耗也有所不同,一般研究生应负担的教育辅助费用相对较高。所以分配教育辅助费用时,首先应确定各类学生的类别系数,这里的学生类别系数与工资费用分配中的学生类别系数不一定相同。如:专科生、本科生的类别系数可设为1、研究生(硕士、博士)类别系数可设为1.2。

教育辅助费用分配率=本期教育辅助费用实际发生额/∑(本期各专业在校生人数×类别系数)

某专业学生应负担的教育辅助费=本期该专业在校生人数×类别系数×教育辅助费用分配率

(2)标准学分比例分配法。教育辅助费用也可按各专业学生所完成的标准学分比例分配。

教育辅助费用分配率=本期教育辅助费用发生额 / ∑(本期各专业在校生人数×各专业学生本期完成的学分数×类别系数)

某专业学生应负担的教育辅助费=本期该专业在校生人数×该专业学生本期完成的学分数×类别系数×教育辅助费用分配率

(四)计算分配各专业毕业生教育成本。每年七月末(八月末或十二月末),根据各专业教育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成本费用,计算各个专业毕业生应分担的教育成本。各专业毕业生和非毕业生的成本可采用约当毕业生法计算分配。

某专业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约当合格毕业生数=∑(各年级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人数×该年级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累计完成学分比例)

某年级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累计完成学分比例=该年级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累计已完成学分数 / 该专业合格毕业生应完成最低学分数

某专业约当合格毕业生总数=该专业合格毕业生人数+该专业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约当合格毕业生数

某专业某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该项目期初余额+该项目本期发生额)/ 该专业约当合格毕业生总数

某专业合格毕业生应负担某成本项目的金额=该专业合格毕业生人数×该专业该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

某专业合格毕业生总成本=∑该专业合格毕业生应负担各成本项目的金额

某专业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总成本=∑(该专业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约当合格毕业生数×该专业各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

某专业某年级非毕业生总成本=∑(该专业该年级非毕业生约当合格毕业生人数×该专业各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

【参考文献】

[1] 石金明. 高等学校成本会计研究[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7: 164-194.

[2] 何小平. 基于权责发生制的高校成本核算研究[J]. 改革与战略. 2005, (10): 118-120.

成人教育毕业总结范文2

一、国家开放大学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考核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开放大学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考核机制的现状

毕业论文写作是开放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必要步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规范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于2002年5月出台了《关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意见(试行)》。

1.毕业论文基本要求。选题必须是法学专业范围,不能用专科毕业论文替代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形式必须为学术性论文,不能用法学案例评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法律工作总结等其它形式。毕业论文正文字数必须在6000字以上。毕业论文选题不能太集中,本科阶段课程内容选题要高于总选题的30%,选题要同我国司法实践相结合。

2.指导教师资格与职责。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必须由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写作水平高的老师担任,一般选用中级职称或是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本科毕业初级职称的教师工作五年以上才有资格担任本科论文指导教师。本科毕业工作五年以上的审判员、检察员、律师也可以被聘为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选题,资料收集、写作方法的运用、文献检索、写作提纲的拟定、督促学生按写作计划完成初稿;论文初稿进行审阅,提出修改意见;对论文定稿进行成绩初评,书写评语。

3.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开放教育法学本科学员须全员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答辩组由3人组成,答辩主持人须具备高级职称,答辩组由电大教师和外校答辩教师组成。法学本科毕业论文成绩的认定除了要看毕业论文的本身质量外,还要看学员现场答辩的情况,通过答辩来检验论文是否为学员本人完成。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优秀五个等第。优秀人数不得超过参加答辩总人数的20%。

(二)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考核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计划中学术训练课程缺失。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教学计划中没有论文写作课程,课程考核方式也都是考试形式。学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学术训练,缺乏论文写作的能力。学员不知道如何收集资料,不知道如何撰写研究综述,不知道论文的布局谋篇。虽然有开设《法律文书》课程,但讲授内容为司法机关、公证机关、仲裁机关法律文书的规范和要求,并非学术论文技能的训练。

2.毕业论文表现形式单一。毕业论文只能写学术型论文,导致部分学术功底差,但实践经验丰富的学员兴趣不大。学术型论文需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格式,束缚了学员的手脚,难以调动学员的写作热情,不能充分发挥学员的经验优势。

3.毕业论文答辩过场化。答辩过程中有一部分学员答不出来答辩教师提出的问题,部分学员法学基础知识欠缺不能很好的回答提问,但为了能让毕业率达到一定的比例,答辩主持人往往会放宽答辩要求,一个班级只留下一两个最差的同学不通过,其他同学即使再差,也送个及格分数。导致整个论文答辩过程不是很严谨,学员认为通过太容易,不能够引起学员的重视,不利于论文写作质量的提高。

4.存在抄袭和购买论文的现象。开放教育学员因为没有时间或是因为能力不足无法按时完成毕业论文,但为了毕业,就去网上抄论文或是花钱买论文,助长了不正之风,构成了学术腐败。

二、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的机遇和挑战

(一)国家开放大学的成立为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创造了条件

电大开放教育法学本科过去是同中国政法大学联办,在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等环节受联办学校的制约。2012年国家开放大学在人民大会堂正式揭牌成立。国家开放大学可以设置本科专业,按教育部规定,首批设置本科专业为19个,这19个专业有独立发放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资格,其中就包括法学专业。国家开放大学可以自主设定教学计划,决定毕业论文的形式。可以说国家开放大学的成立为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的改革提供了可能性。

(二)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也需要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

开放教育的教学具有开创性[4],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多元化必将更加适合成人学生,更符合开放大学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应用型法律人才,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具有娴熟的法律职业技能,能够公平合理地处理法律纠纷。[5]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等形式更有利于学员将法学理论同自己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对学员的职业技能的提高更有帮助,更有利于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变。

(三)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有利于法学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电大系统的法学教师在学历、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上和普通高校的教师都有一定差距,这其中有制度的原因也有电大系统自身的原因。省级电大以下的法学教师无法兼职从事律师职业,导致这些法学教师无法案件。电大系统组织的法学教师业务培训数量也不多,省级电大的老师还有机会参加培训,基层电大法学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培训。一所基层电大,法学教师只有一两个,教研活动很难开展,在教学压力不大的情况,教学技能很难提高。如果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将促进促使教师知识更新,并提高法学实践能力。

三、普通高校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改革的尝试

(一)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如果学生的学术功底较好,可以通过撰写传统毕业论文来获得学分。此外,学生还有其他选择,或是在有国际国内刊号的杂志上,或是提交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还可以选择模拟审判案卷及审结报告或法律意见书作为毕业论文成果形式。毕业论文的形式确定后,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的,须报指导教师同意,并须重新开题答辩。

(二)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法学院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法学院实行毕业论文“双轨制”改革,在法学专业114名大四学生中,推行法庭模拟审判和论文结合的方式,法庭上的表现和制作完整的卷宗占60%,论文占40%。目前,此项改革尚未全面推开,该校采取自愿选择方式,在2011届114名毕业生中,已有22人选择了“上法庭”模式,其余学生还按传统模式写作毕业论文。[6]

(三)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法学本科生科研立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暑期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优秀研究成果经鉴定程序直接转化为毕业论文。

(四)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除了学术型毕业论文形式之外,新增案例分析、毕业设计和调研报告三种形式。[7]

(五)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2008年年底,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宣布改革举措:2009年毕业的本科生必须写案例分析,而且必须是具有争议、比较新颖、有研究价值的案例。[8]

(六)华侨大学法学院

法学院要求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复印一个已结案件的全部卷宗。案件可以是刑事案件或民商事案件,也可以是行政案件或其他案件,但复印卷宗必须完整。根据该卷宗呈现出来的证据材料,对该案件的性质和判定结论进行分析,并撰写案例评析报告,内容包括:案件的简介、证据的认定(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实体法和程序法)以及最后的认定结论。毕业生在答辩的时候,必须带上复印的全部卷宗,以便备查,期间要求毕业生先介绍该案件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以及事实与法律根据。答辩老师可以根据该案件的具体情况,从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角度,对案件处理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自己是如何处理案件以及认定结论的事实与法律根据。答辩老师根据毕业生撰写的案例评析报告的质量和答辩的表现进行评分。[9]

四、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制度设计

国家开放大学可以尝试毕业论文改革,既保留传统毕业论文,也采用其他形式。

(一)传统型毕业论文

论文的选题必须是法学专业范围,选题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切记题目不能过大,如在题目中出“中国”或是“我国”等字样,撰写的论文能够解决生活或是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员论文选题尽量不要重复,最好一人一题。在论文的格式和学术规范上要严格要求学员,论文格式必须符合要求,字数不少于6000字。论文的复制比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论文理论性方面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论文的写作着重在于培养一种法律思维能力,重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根据开放教育法学本科学生的工作性质和生活阅历,引导其选择能将工作经验、生活积累都运用起来的题目,以充分发挥社会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优势,而避免了理论基础相对较薄弱的劣势,从而扬长避短,写出具备电大毕业论文特色的高质量论文。[10]

(二)调研报告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辅导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讨论、主题辩论、布置小论文等方式,引导学员将自己的工作实践同法学专业课程相给合,确定调研主题。教师要对学员的调研活动及调研报告的撰写进行指导,提高学员运用法学知识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调研报告原始材料应真实可信,调研内容应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实证性和时效性,调研材料能有效支持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能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审视现有法学理论,研究报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调研报告应格式规范,内容明确、资料充实、方法科学、结论可靠,字数不少于10000字。

(三)模拟审判

模拟审判是一项最综合、最全面的实践性环节,通过一个模拟法庭的组织与演练,可使参加的学生熟悉相关的诉讼程序、掌握所涉及的各种诉讼法律文书的写作,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善辩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辅导教师带领学员去法院旁听,和学员共同确定模拟法庭选用案例,确定模拟法庭开庭计划,指导学员完成所有诉讼文书的撰写。模拟审判适用普通一审程序。模拟审判全过程的演示,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是对其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而法律文书和判决书的撰写又可以检测学生对所学理论和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能力[6]。没有撰写法律文书的学员可以撰写审判总结上交。辅导教师根据学员在模拟审判过程中的表现及提交的诉讼文书和总结给学员打分,审判过程中的学员演示表现占总成绩的60%,提交的诉讼文书或是总结占总成绩的40%。

(四)

鼓励学员在读书期间撰写、,学校对公开的同学依期刊的不同级别给予一定的补助。公开发表的论文选题必须是在法学专业范围之内,作者所属单位必须是学员就读的学校。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没有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对学员上交的发表过的论文进行成绩评定时要进行学术不端检测。论文应当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方法科学、逻辑严密、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在南大核心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上的发表的论文只要达到4000字即可,在其它公开出版且有国际和国内刊号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要达到6000字。在公开出版的论文集或其他公开出版的编著中发表,且字数在6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应具备申请认定的资格。

(五)审判卷宗

在法院工作的学员或是参加法院实习的学员可以对本人审判或是参与过的案例进行归纳、汇总、分析和总结。要求学员提供完整的案件卷宗,卷宗及审结报告要符合格式要求,要对案件的基本经过、案件中证据的采信、法律的运用情况进行详细的描写,以不少于4000个字为宜。

(六)论文获奖

成人教育毕业总结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培训;结构性失业

1.结构性失业的基本内涵

西方经济学家很早就开始对结构性失业进行研究。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在《经济政策与充分就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结构性失业”的概念。他认为,在一个动态的市场经济中,季节性的、过渡性的和技术上的失业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果把因技术进步、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使一部分人处于劳动力市场中待业的现象称之为失业,那就只能叫做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性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结构性失业也是由经济变化导致的,这些经济变化引起特定市场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的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于其供给。从实质上说,劳动力就业中的结构性问题实际上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后,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与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一致,即劳动力的供给状况与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要求不相匹配。

2.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

2.1 大学生劳动力总量过剩,结构性失业形势严峻

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至2014年,普通高等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创新高,分别达到610万人、630万人、660万人、680万人、699万人、727万人,5年时间内增幅约高达122%。但是,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公开出版的《升学与就业》显示,2004年第一次在全国实行了待就业毕业生登记制度,到该年9月初,全国登记待就业毕业生66.6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3.8%。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截至7月1日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6%,如果依据国家统计局670万毕业生的基数计算,待就业毕业生达160万;而如果按照教育部公布的当年699万大学毕业生的数字基数,待就业毕业生高达167万。也就是说,伴随近年来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每年毕业生总量不断增长,大学毕业生待就业人数也在同步增加。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而且未来几年内这种压力尚没有减弱趋势。

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大学生就业的地区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专业结构都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失衡。从地区来看,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而中西部不少省份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但由于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找不到合格的人才。从专业来看,一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供给旺盛,而一些相对来说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则出现了供给相对不足的情况。

2.2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是具有较文化高素质和技能的社会群体,是人力资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学生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施效果、关系到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失业是一种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这种浪费会使我国的实际增长率远远低于潜在增长率。大学生失业还会影响社会稳定,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毕业生就业的状况一定程度上成为反映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尺度"和标志。从教育的投资收益角度来说,它也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与未来。付出了高额经济和时间投资成本的大学生就业困难使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许多人倍感困惑,这对个人、家庭造成相当大的压力。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大学生是国家、社会和个人投入了大量的资本,并且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从理论上说应该具有较高的产出价值。如果在劳动力市场无法就业或者产出价值过低,其实就是人力资本的一种极大浪费,也是教育资本的一种极大浪费。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结果必然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市场供不应求,工资水平上涨;一部分大学生市场供过于求,工资水平下降,其结果最终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分化,各种社会矛盾涌现,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3.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成因分析

3.1 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加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

目前,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还远未达到4%的最低目标责任制。据了解,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32%,比2006年的3%增加了0.32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高。也正是因为在教育投入方面的不足,使得我国在高等教育的软硬件设施、规模等方面,师资力量等方面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使得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跟不上经济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对劳动力素质提出的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1822岁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只有9%,包括成人教育、电大等在内也不过12%,这不但远远低于韩国的55%、日本的40%,也大大低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我们的泰国。这种较低的人口素质使得我国产业升级严重滞后,新兴产业难以快速发展,从而加重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

3.2 职业教育和培训不足,加剧了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矛盾

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从事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员,管理人员和其他熟练劳动者的教育形式,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是,职业教育既具有教育性又具有职业性特点,其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科或专业知识,而且要形成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或技能。在我国中等教育投资中,普通教育比重过大,职业教育严重不足。职业教育投资的不足导致了职业教育学校教学设备的陈旧落后以及师资力量的薄弱,教育质量不断下滑,职业教育不断萎缩,由此造成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

才严重短缺,已出现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断层”现象。

3.3 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教育部承认,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今后高校扩招步伐将放缓。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宋德民介绍,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了48%,其中,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扩大到159万人。但由此引发的另一些问题也接踵而来:扩大规模的辅政策和措施跟不上,学校教学和生活条件的约束成为高校稳定问题的新因素;一些学校由于扩招造成学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等。

4.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治理思路及对策

4.1 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产品结构变化在所难免,产业、产品结构的变化必将导致旧产业人员的溢出,成为失业大军。这些失业者文化、技术、身体素质越高,重新就业的机会就越多、越快。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从而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根本途径。

大学生普遍适应劳动力市场能力弱,提高其自身素质是关键。首先,应增加高等教育的投入,改善高等院校办学条件以适应不断增加的大学生招生人数。其次是加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要实行分类指导,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不同的培训目的开展培训工作。要加强高等学校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应考虑到市场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学生毕业后学有所用,用有所长。要加强大学生实训基地建设,各级政府部门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大投入力度,着重引导各类企事业单位增设大学生实训基地或岗位,为在校大学生实习培训提供场所、设备和技术指导方面给予保障。

4.2 调整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增强大学生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

大学教育尤其是大学的专业设置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它本身和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发展的要求不可能完全吻合。但是现实是高校的人才供给已经滞后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要长效的解决妨害高校人才供给方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方的脱节问题,必须从高等教育体制着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理顺高校人才供给方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方的关系。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也就是必须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要贴近市场、追踪并适应市场的变化,要求高校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理念与时俱进。

4.3 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者占总数的80.8%,在县镇和农村就业者仅占19.2%,大多数来自农村的毕业生,也不愿意回到农村或基层单位就业。因此,必须改变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使大学毕业生树立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艰苦奋斗和为广大农民服务的信念与决心。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高校毕业生制定恰当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确定合理的就业预期。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康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J].教育研究,2002(10)

[3]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以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成人教育毕业总结范文4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就业率 职业分析 工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2013年广东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2万亿元,人均GDP达到58678元人民币。珠三角规划纲要和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双转移”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广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活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质量有所提高,经济发展后劲增强;现代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增长点逐步形成。

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力的供需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持续增加;但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使人才培养的质量还无法完全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人才结构不合理,造成人才供需不匹配,通过毕业生就业数据的分析,不难管窥这种不匹配的表象,进而剖析广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与职业教育的应对策略。

1广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引起就业市场的变化

1.1“结构性缺工”的阶段性、区域性和时域性特征

每年年初出现的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不合拍现象反映了人才供需矛盾的延续。调研发现,广东全省缺工中超过60%集中在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一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使珠三角缺工发生微妙的变化,不再是早期单纯的缺乏普工,而是在专业人才方面也形成了“结构性缺工”,这种缺工阶段性出现,区域性突出和时域性变化,其主要由经济转型升级引发和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设计、研发、技术、营销等较高层次人才的短缺更显突出,岗位需求分布呈现高端人才上升,劳动密集型低端普工需求降低。

广州结构性缺工主要集中在转型升级的三大行业: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加工制造业缺工多集中在电器制造业、机械加工业、服装制鞋业等,这一行业的用工需求占了广州用工总量的45%左右;而现代服务业的用工短缺主要集中在物流配送和会展商贸业,这与广交会的繁荣和会展经济的发达密切相关。

1.2求职者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相对偏少

从总体求职者学历结构看,大专以上学历不足20%,90%以上求职者无技术等级或职称证书,这说明国民劳动力总体素质还不高,大学生总体不是多而仍是相对较少。

2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

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必然影响到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进而形成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检验。以下通过对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近两届毕业生就业半年后的数据分析,反映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毕业生工作能力和知识更新的新要求,以判断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是否对口。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建设的100所高职院校之一,毕业生调查数据源于毕业半年后的2011、2012届大学毕业生的调研数据统计。

2.1 2011、2012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与失业率

2011届毕业半年年后的就业率为94.9%,2012届毕业半年年后的就业率为93.8%,略高于2012届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3.4%。

就业较高的专业有:机电一体化技术、财务管理、汽车运用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化妆品及形象设计方向、制浆造纸技术营销及质量管理方向、食品加工技术。这些专业基本符合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的岗位需要。就业率较低的专业是: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管理(涉外旅游)等面向的传统行业,也存在热门专业人才过剩问题如国际贸易等专业。

2011、2012届毕业半年后约有5%―6%的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

2.2 2011、201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主要体现在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离职、薪资等方面。专业相关度高,体现了专业培养对口或专业及时应对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变化,促进了毕业生更多地得到了市场价值的实现,反映了毕业生与企业匹配度较高,毕业生满足了企业的需求,企业也符合了毕业生的期望;薪资的高低,是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质量的市场价值的体现。

2012届毕业半年后的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为68%,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7%。

2012 届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为3006 元,比2011 届的2809元高197 元,比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12 届月收入2838 元高168 元。

2.3 2011、2012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规模、行业

2012 届用人单位类型分布与2011 届基本一致。68%的毕业生在民营或个体企业就业,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20%、9%。

从用人单位规模上,62%的毕业生就业于300 人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其次是22%的毕业生在1001人以上规模的大型用人单位就业。

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为:零售商业、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各类专业设计与咨询服务业、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业、化学品、化工、塑胶业。

3产业岗位要求与高职教育知识、能力及课程的匹配程度

基本工作能力可分为五大类能力,即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动手能力。2012 届毕业生的总体能力满足度为79%,与2011 届的78%基本持平。

创新能力包括科学分析、批判性思维、积极学习、新产品构思四种能力。2011 届、2012 届毕业生的总体创新能力满足度为79%。

能力满足度≥90%的专业有:艺术设计(玩具设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计算机信息管理(it市场开发与营销);出版与发行(电子编辑);电子商务(电子财税);产品造型设计;数控技术;旅游管理(涉外旅游);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制药与营销);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

能力满足度

核心知识是指毕业生掌握的重要度排前20位的知识。2011、2012 届毕业生的总体知识满足度为78%。数据显示,虽然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较高,但工作后感觉自身的知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在课程满足度上,六个专业的毕业生有两成认为课程对现在的工作不重要,需要加大课程设置与改革。

4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

从以上分析可见,引起人才供需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角度分析是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匹配引起的结构性矛盾,包括我省“双转移”战略劳动力转移的滞后,国际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微观角度包括劳动者素质技能与岗位技能需求之间不匹配,大学生择业期望值过高,就业信息不对称等。但关键还是要促进职业教育同产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

4.1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体系布局要合理

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密切的教育,它直接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各层次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用工结构的变化,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用工需求,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域不同,发展水平不同,职业教育体系布局要随之而变,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要协调发展,实现高、中、低不同层次人才培养。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同时也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4.2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课程设计要与产业结构相适应

为更好地适应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满足社会需求为重任,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完善专业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开发“适销对路”的专业。在维持专业设置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对专业下设的专业方向动态调整,确保专业设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在面向产业的社会培训方面,要充分发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高端社会人才培养功能,结合珠三角和区域产业人才需求,将新技术、新领域融入到培训内容之中,升级更新已有培训课程项目,重点解决企业急需人才的培训,着重于创新能力和技术工艺培训;通过合作办学、国际交流等方式,为产业解决燃眉之急。

课程设计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坚持课程内容与职业工作相匹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融合、以能力为主线更新课程内容。

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要更多地征求行业企业的意见,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要求。

4.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应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职业院校要把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引进优秀人才,选派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交流培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同时聘请企业的管理、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做兼职教师。

4.4完善就业市场,搭建就业信息平台,促进学生就业

应进一步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完善珠三角区域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和网络服务系统,实现珠三角区域人才市场的整合互通。要把人才的市场配置与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技能人才流动更畅通,分布更加合理。

高职院校要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数据库,测量和评价毕业生的基本就业状况、反馈职业岗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和知识的需求,测量毕业生对学校课程设置有效性的评价,测量和评价学校就业指导与求职服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3] 王佳佳,等.广东产业升级与转移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0,29(5).

[4] 谢俊国,张丽萍.广东产业结构升级及其用工需求分析与对策[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5] 李业明.基于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高职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广东科技,2011(12).

[6] 罗兰.从广州产业转型升级看高职高专教育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2(4).

[7] 唐燕萍.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的影响[J].职业技术教育,2001(2).

成人教育毕业总结范文5

关键词:自学考试;高职高专;课程;相沟通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6年前,随着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与华南师范大学开放学院的首个合作,一场自学考试新的办学模式拉开了序幕。新生事物就像婴儿一样,有可能茁壮成长,也有可能夭折。不断呵护、不断总结经验,是使新生事物不断发展的必要手段。

自2005年开始,广东省按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特点,探索尝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高职高专课程相沟通的办学模式(以下简称相沟通班),至今已有6年时间,通过对该办学模式发展实践历程的回顾、思考与展望,从中得出一些启示,可以更好地发展该项目,也可以为今后开展新的自学考试办学模式起到借鉴作用。在此以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为例,对该自考办学模式的成效与后续政策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有一点参考价值。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高职高专课程相沟通发展实践历程的回顾

(一)相沟通项目的立项及招生情况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高职高专课程相沟通项目从酝酿论证到立项,历经2年时间,于2005年3月同意立项。相沟通项目的立项,标志着广东省自学考试新路子的探索尝试迈开了步伐。

广外艺作为广东省相沟通项目第一所被批准试点的高职高专院校,以华南师范大学作为主考学校,于2005年春季开始招生196人,秋季招生107人,相沟通班已开办6年时间,共招生4,000多人。此后在广东省自考委的规范下,要求参与试点的全省高职高专院校,规定每年招生一次,在秋季统一招收学生。

(二)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自举办沟通班以来的回顾

1.相沟通班各专业历年情况统计

广外艺自2005年至今,以华南师范大学作为主考学校的招生专业共有8个,其中有英语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电子政务、人力资源管理和美术设计等。前4个专业都在2005年开始招生,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是2006年春季招生,后3个专业是近3年才开始招生的新专业(未有毕业生,忽略不统计)。该文以前5个专业进行统计分析。各年份招生人数、毕业生情况、得到学位人数,以及未毕业人数见上表。

2.对2005-2008年招生的相沟通班各专业情况进行分析(截至统计时间止,尚未有毕业生的专业不进行分析)

英语教育专业历来是广外艺相沟通班招生大户,2005-2008年,共招生1,165人(含2008年仍在校生数264人,实际按901人计算),毕业生共计679人,占招生总人数的75.36%,得到学位人数108人,占毕业生人数15.91%。未毕业学生仍有222人,占招生总人数的19.06%。

音乐教育专业2005-2008年共招生292人,毕业生共计148人,占招生总人数的50.68%,得到学位人数15人,占毕业生人数10.14%,未毕业学生仍有144人,占招生总人数的49.32%。

美术专业2005-2008年共招生125人,毕业生共计75人,占招生总人数的60%,得到学位人数5人,占毕业生人数4%。未毕业学生仍有50人,占招生总人数的40%。

学前教育专业2005-2008年共招生199人,毕业生共计136人,占招生总人数的68.34%,得到学位人数55人,占毕业生人数40.44%,未毕业学生仍有63人,占招生总人数的31.66%。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2005-2008年共招生140人,毕业生共计65人,占招生总人数的46.43%,得到学位人数55人,占毕业生人数84.62%,未毕业学生仍有75人,占招生总人数的53.57%。

3.对2005-2008年招生的相沟通班总体情况进行分析

(1)按照毕业率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

可见:5个专业中毕业人数最多的是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率最高的也是英语教育专业;得到学位率第一、二名的是汉语言文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这两个专业是以双语教学为特色的,因此两专业的学生英语程度比较好。

(三)存在问题分析

1.毕业率分析

2005-2008年,广外艺各专业招收的相沟通班学生共有1,657人,毕业人数共有1,103人,毕业率共计66.57%。未毕业人数共有554人,占总招生数33.43%。5个专业都有五年制学生,实际上还有部分学生自考本科成绩全部通过,由于未拿到专科文凭,不能申请自考本科毕业。因此与立项之前预计70%学生能够在规定的年限毕业的设想大致相同。各专业学生不能按时毕业的原因分析如下:

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因为毕业的学生不需要二外,要学位的学生才需要考虑攻克二外的问题,毕竟要学位的学生在相沟通班中的比例不高,这是毕业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给英语教育学生构成威胁的是那些要背诵记忆的课程,因为英语单词的背诵就已经够呛啦,没时间去应付更多的课程。从实际操作看,目前能在两年内完成相沟通班所有课程的学生为数少。再加上毕业出去后,种种原因使得这些学生有时会耽误回校参加报名考试,这也是客观上造成毕业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技能课、专业课方面能力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在技能课、专业课方面学生学习积极性高,通过率也较高。但是在综合课或是需要背诵的理论课方面,由于这两个专业学生的共同特性与惰性,造成了这些课程的通过率低,也就影响了毕业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的学生英语没通过,需要多考三门课程,也是学生不能在两年内完成相沟通班所有课程的主要原因之一。

学前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专科教学计划课程较多,又是突出双语特色,专科教学计划中还有与音乐美术相同的一些技能课程,相对来说压力较大,这是该两个专业部分学生不能在两年内完成相沟通班所有课程的主要原因,但这也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拿到学位的主要因素,因为强调双语,使得这些学生学位英语的通过率高。

2.未毕业学生目前政策上的出路

2005年,广外艺相沟通班4个专业共招收464个学生,能够毕业的学生354人,占招生总数的76.29%。应该是历年最高毕业率的一个年级。至2011年经过6年时间,英语教育专业还有55人没能毕业,其他3个专业还有55人没有毕业,未毕业共有学生110人,占招生总数23.71%。按照广东省自考委文件精神,相沟通班学生由办班学校负责6年时间,没毕业的这些学生必须推到社会去,在学校学习已经通过的委考课程也相应作废,尚未毕业的学生必须加考原有的委考课程,所有开考计划各科成绩合格,才能到各市自考办申请办理毕业手续。广外艺第一批走向社会的学生即将出现。

当然,这些学生通过努力也许能够取得文凭,但是毕竟累积下来的人数多。全省参加相沟通班学习的学生大概有几万人,像这种类型的未毕业学生会越来越多,对这些学生能给予那些出路呢?能有更恰当的处理方法吗?这是相沟通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优势、成绩与展望

(一)相沟通班的优势,搭建了高等教育立交桥

回顾自学考试相沟通班办学成长的历程,搭建了高等职业教育与自学考试本科教育相衔接的立交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高层次、复合型、实用型的人才需求日趋旺盛;既保证了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要求提高学历层次、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的需求,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相沟通班的社会优势,吸纳了社会、私人资金来发展高等教育

自学考试相沟通班的社会优势是充分发掘、整合了社会的高等教育资源,提高了高等教育供给能力,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高等教育需求,同时也带来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吸纳了社会、私人资金来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沟通班创立以后,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吸引力,给高职高专院校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带动一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迅速发展。

(三)相沟通班发展的自身优势,提高了高职教育办学视野,为开展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课程相衔接奠定了基础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曾仲研究员曾写论文提议创新自学考试办学模式,将高职院校作为自学考试的主考学校,开展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技工学校课程相衔接的形式。经过参加多年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沟通班的办学实践,高职院校提高了高职教育办学的视野,为高职院校当好自学考试主考学校奠定了基础。

三、几点建议

给予自学考试相沟通班未毕业学生出路,是继续发展自学考试办学模式探索尝试的补充,是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相互沟通、相互承认学分的一种探索与尝试,将可能探索出一条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新路子。

(一)各类成人教育办学形式互认学分

1.原相沟通班主考院校

未获得毕业的相沟通班学生,参加成人高考统考,志愿可填报原来主考院校的本科志愿。建议原主考院校在未获得毕业的相沟通班学生被录取后,能够在学籍上承认与成人学历教育相同课程名称的相沟通班全部课程成绩,帮助此类学生在另外一种成人办学模式上尽快取得毕业资格。

2.其他本科院校

未获得毕业的相沟通班学生,参加成人高考统考被录取,非原沟通班主考学校的本科院校,能够采取放宽学分,承认同等层次外校学分的比例的形式,协助未获得毕业的相沟通班学生在另外一种成人办学模式上尽快取得毕业资格。

(二)放宽自学考试政策,支持相沟通班学生继续参加自学考试

1.自考大考承认相沟通班开考计划各科成绩合格

未获得毕业的相沟通班学生,继续参加自学考试原专业的学习与考试,原来所有开考计划各科成绩合格的,以单科成绩合格为由,均予以承认学分。

2.非原专业考题的替代办法

对于参加自学考试非原专业考籍的学生,也能承认与现有专业相同课程名称的相沟通班全部课程成绩。

3.非本专业课程总成绩不合格的替代方法

能否考虑有像“不考英语者,以三门课程代替,但考生只能获得文凭,不得申请学位”这样的措施,让考生在本专业的某门课程长期考试不合格的情况下,采取申请别的课程代替的办法来解决有些考生长期被一门课卡住不能毕业的问题。

(三)采取必要措施,提高相沟通班的通过率

1.主考学校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相沟通班办学质量,提高通过率

随着相沟通班办学时间的增长,毕业学生与未毕业学生都会增加。如何采取措施,提高相沟通班的通过率,是摆在有关领导的办事日程上亟待解决的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目前,以广外艺为例,2005—2008年期间,参加相沟通班学习未毕业的学生有504人,这还只是算2005年开始的5个专业,未包括后来新开办的专业、与其他本科院校合作的专业。因此,估计连同其他专业算起来,应该有700~800位未毕业的学生。广外艺在办学过程中,还想出了给学生开足每门课程的辅导时间、校内互认相沟通班相同课程的成绩等办法,来减轻在读相沟通班学生的负担,提高通过率。

目前有的高职院校除了没开足辅导课时外,由于不熟悉自考的规律,办自考的课程辅导方法也不够。加上有的高职院校干脆将相沟通班交给社会上的一些培训机构去承办,这些培训机构为了盈利,除没开足辅导课时外,在考试时还会采取一些不雅的手段,帮助考生获取考试成绩,使学生产生侥幸心理,学习积极性就不高。因此通过率应该是比较低的。

建议主考学校首先要加强对相沟通班的办学指导,开课指导,以及派出教师加强辅导指导的力度,来协助提高相沟通班的通过率。其次,要加强自考委考课程考试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相沟通班的办学质量。

2.高职院校应该采取的措施

参加相沟通班办学的高职院校,应该加强自学考试理论研究。在保证办学质量的前提下,考虑如何减少相沟通班学生的负担,如对在校期间参加相沟通班学习又不能毕业的学生,通过允许他们全日制毕业离校后还能回校参加课程辅导的措施等来提高通过率。如果委托社会培训机构来承办相沟通班的办学,必须加强监督力度,防止产生对相沟通班办学的不利因素,以及对普通班的办学带来负面影响。

四、结语

总结回顾自学考试相沟通班的办学发展历程,目的是为了发展广东省自学考试,是为了使自学考试不断迈开新的步伐,探索尝试新路子。撰写本文,目的在于能够提高自学考试相沟通班的通过率,并为今后开展新的自学考试办学模式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曾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课程相沟通的探索[J].继续教育,2009,(1).

[2]乔丽娟,李占伦,孔超.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设计与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17).

成人教育毕业总结范文6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层次结构 招考制度 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Levels and Enrollment System

GUO Shaojun

(Huangshi Polytechnic College, Huangshi, Hubei 435003)

Abstract Higher entrance examination (specifically, undergraduate) vocational schools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build students 'vocational skills-based assessment, taking into account students' culture (language, mathematics) test scores,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est scores, grades (English, computer ) test level vocational education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Key words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hierarchy; recruit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1 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1)从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分析,现行的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导致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办学层次为中职、高职两个层次,最高学历为专科层次,由于职业教育基础薄弱,学历提升缺乏空间,在就业和升学两个方面均呈现先天不足,职业教育遭遇面对学生及学生家长缺乏吸引力、面对企业(行业)缺乏影响力、面对社会缺乏话语权的尴尬局面。作为职业教育基础的中职教育,由于被边缘化和过度市场化,处于“靠边站”的地位,呈现出规模小、质量差的现象,难以支撑职业教育这座大厦。高职教育的生源主要来源于高考低分的普高毕业生,读高职基本上是无奈的选择,由于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且缺乏职业教育基础,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

(2)从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分析,现行的职教招生考试制度导致职教生源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发展缺乏后劲。虽说职业教育注重技能培养,但缺乏理论支撑的技能,始终只能停留在经验层面上,无法造就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

高职院校的生源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普高毕业生,约占生源总量的90%;另一方面为中职毕业生,约占生源总量的10%。高职院校招普高毕业生,依据高考成绩安排在最后一批录取,几乎网尽了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2013年,湖北高考总分为750分,高职控制线为200分,全省上线学生占参考学生的比例超过90%),依然难以完成招生计划(2013年有超过60%的高职院校参加补录)。该现象说明两个问题,一方面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吸引力普遍较低,学生不愿选读;另一方面,高职生源文化基础普遍较差。

2 应对策略

2.1 建立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特征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1)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初级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初级教育应该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完成,通过职业教育的通识教育使学生了解职业教育,增强职业兴趣,培养职业情感,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富饶的土壤。

(2)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充分发挥中职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中职是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培养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等技能人才,为现代化建设产业大军中的技能人才队伍提供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另一方面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大量的优质生源。

(3)巩固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切实提高高职教育质量。高职高专发展到现在,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作为重点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职教层次,要充分发挥其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要逐步实现其生源的主体来源于中职毕业生。

(4)扩大应用技术本科的办学规模,提高职教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技术本科的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作为重点培养技术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应用技术本科在现代职教体系的引领作用将日渐凸现。

(5)探索职业教育研究生层次教育,培养具有一定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的能力。

2.2 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招生考试制度

(1)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兼有为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提供生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的双重功能,同时还可以起到有效地节约、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的作用,应该予以大力发展。政府应该通过强有力的调控手段,使中职学校实际招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在数量上不低于普通高中,在质量上与普通高中大体相(下转第20页)(上接第12页)当。中职学校招生实行免试入学,初中毕业生凭初中毕业证到中职学校报到,确保人人有继续接受教育的资格和机会。中职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院(专、本科)继续学习的人数应不低于毕业生总数的80%,其中应该有不低于20%的人数进入应用技术本科学习。

(2)构建职业教育高考招生制度。由于历史和社会现实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所讨论的职教高考招生制度仅适用高等职业院校对中职毕业生的选拔。

①招生计划的安排。高职(专科)的生源应以中职毕业生为主(不低于80%),以普高毕业生为辅,以社会其他生源作为补充。应用技术本科要确保有20%左右的招生计划用来招收优秀的中职毕业生,同时要有相应的招生计划用来招收高职(专科)的毕业生。每年招收的专业学位硕士(针对应用技术本科的毕业生)达到当年研究生招生数的50%。只有打通升学的渠道,以满足广大学生继续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才能打牢职业教育的基础,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②招生考试的改革。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招生考试应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以考核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为主(占总成绩的60%),兼顾文化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占总成绩的10%)和资格测试水平。文化基础考试时间安排与全国普通高考同步,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技能水平的考核时间安排在第五个学期的期末,按照各专业大类依照职业资格体系的中级标准核定考核内容,以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兼顾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核。以上两次考试均由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核定考试成绩。综合素质的测试则由各行业按照不同的职业要求制定相应的综合素质国家测试标准,由各中职学校完成。要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和应用技术本科院校自主招生的权限,各高职院校和应用技术本科院校应根据自己的目标定位制定具有院校特色的学生评价机制和人才选拔方式并向全社会公布,以便考生有针对性地报考。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事关国计民生,由于缺乏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进展缓慢。笔者认为,建立现代教职体系应该是教育层次的顶层设计和高职招考制度的构建同步进行,不能用普通高校的招考来代替高职院校的招考,更不能让高职院校的招考变成普通高校招考的附属,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和极具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教育高考招生制度,以稳固职教的根基,提高职教的质量,促进职教的发展,使职业教育真正担负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谢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

成人教育毕业总结范文7

【关键词】残疾人高等教育 个人效益 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02-02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山东滨州医学院成立了肢体残疾人临床医学系(又称医学二系),开创了我国招收残疾大学生的先河。至今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随着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特殊教育,特别是高等特殊教育必将有一个很大的发展,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物质、精神、政治和生态文明的需要,努力开展高等特殊教育学科建设和今后发展的研究是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1]。

据统计,现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残疾人的数量只占到普通高等教育总人数的0.09%。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对特殊教育的效益问题进行过统计。因此,我们有必要计算残疾人读大学后所带来的个人效益,通过此来论证残疾人读大学对其个人来说是必要的,并且根据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来阐释解决残疾人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势在必行。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文是在江苏省南京市和南通市所做的一项关于残疾人高等教育的调查,对残疾人高等特殊教育的个人效益进行实证分析。由于残疾人目前接受的大学教育主要是高职教育,因此,本调查选择的对象是三年制的大专生,抽取已在高校毕业2-3年的残疾人学生,即10年、11年毕业的残疾人,还有高中毕业5-6年的残疾人,即2007年、2008年高中毕业的残疾人,以确定两类对象是同一届的学生,来尽量减少由于时间所带来的无关变量的干扰。调查主要采用直接访谈和电话访谈。首先,通过去高校收集学生的资料来计算学生的个人成本。其次,由于大部分的残疾人是当地残联推荐入学,毕业后他们也是被派遣回当地教育部门为其指派工作,因此需要去学生的生源地所在的教育部门搜集其工作后的收入数据进行相关计算。最后,收集高中毕业的残疾人(集中于南通市十家福利企业和服务行业)的就业情况和工资待遇来计算机会成本。

二、残疾人高等教育个人成本分析

1.个人成本分析

教育的个人成本分为个人直接成本和个人机会成本。个人直接成本即教育的私人成本,是学生本人、家庭为教育所支付的费用,这里的直接成本就是残疾人学生接受高职教育所支付的学费、住宿费等相关费用。个人机会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的目标而失去或放弃的资源的价值或达到特定的目标而损失的价值,这里是指残疾人为接受高职教育而必须放弃的收入部分所产生的费用。

从表1中可以得知,在个人直接成本中,学费占总费用的72.4%,是个人直接成本的大部分支出;其次是住宿费占总成本的17.5%;最后是学习用品费包括书本费、材料费等占总成本的10.1%。残疾人高职教育人均一年的直接成本是5720元,则三年的个人直接成本是17160元。

个人机会成本是残疾人高职生在校三年期间未参加高职学习而是直接进入劳动市场的个人的三年平均收入。本文调查的是2010年和2011年毕业的残疾人高职学生的三年个人机会成本,就是2007年和2008年高中毕业生的三年平均收入。首先,因为残疾人大多数是由当地的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和残联负责推荐进入当地的福利企业,尤其是聋哑和轻度肢体残疾人。所以通过访谈调查南通市几所福利企业内聋哑残疾人的年人均收入,我获取的是三年总体估值,2007年和2008年高中毕业的聋哑残疾人三年平均收入分别为33120元和40320元。其次,经过去盲人学校访谈,得知大多数的高中毕业的盲人进入服务行业或者是自主创业,因此,我走访相关的服务行业主要是推拿按摩等服务业,我获得的盲人自2007年和2008年三年的总体估值分别为97932元和115892元。

在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福利企业中的大多数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残疾人有最低工资标准,所以大多数的残疾人其实在月内并没有完成自己相应工资的工作量,他们倦怠自己的工作 ,没有多少工作热情。在访谈盲人收入情况的时候发现,他们普遍第一年工资偏低,因为进入服务行业他们首先要当学徒,学习推拿和按摩,因此,大多数的人第一年主要是拿学徒基本费用。

由此得出,2010和2011年毕业的高职聋哑学生的平均个人机会成本约为21312元和40320元,高职视障学生的平均个人机会成本约为63936元和115892元。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个人总成本包括个人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聋哑学生约为81096元,视障学生约为133052元。

2.受教育者对个人成本和高职教育的评价

在对高职教育的成本的主观评价上,几乎被访问的全部高职毕业生认为高职教育的费用可以接受。并且有超过一半的高中盲人学生表明,不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学习困难大,并且盲人大学招生数量比较少,因此没有机会被录取。由此得出,接受高等教育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并且是很多残疾人所期望的。

三、教育个人效益分析

残疾人高等教育个人效益是高等教育获得的收益同个人所支付成本的比较。个人收益既包括经济收益,主要指通过高等教育带来的经济收入的增加,又包括非经济收益,如个人社会地位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对家庭子女的良好影响。与一般计算个人教育收益采用的个人预期收益统计不同,本文采用实证分析,即对受教育者本人调查,并结合访谈和相关统计资料考证近三年毕业的残疾人的收益实际状况。

1.个人经济效益分析

表2是对高职毕业生个人经济收益的访谈调查结果。从中能看出来,2010年毕业的聋哑学生和盲人学生的三年经济收益总体估值分别为85230元、189852元, 2011年毕业的聋哑毕业生和盲人毕业生的两年经济收益总体估值为分别为59662元、130980元。工作三年的收益已经超过高职教育所付出的全部成本。每年增长的收益率是10%以上,尤其是以盲人教育收益最为显著。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效益的滞后性,可以预计,残疾人高等教育个人收益将随着就业年限的增加而增加。

在这次的调查中,无论是高职教育的个人还是高职教育的教育者都认为高职教育对个人收入增加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也主要是因为此类高职教育群体的特殊性决定的。他们再三强调接受高等教育是他们残疾人最好的出路。其中几位盲校的领导表示,对于盲人学生,由于学习的艰巨性,我们应该放宽其入学政策,给予他们提供更多特殊的教育机会。因此,残疾人高职教育的经济效益从总体上说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2.个人非经济效益

残疾人高等教育除了给个人带来经济收益之外,还会带来非经济收益,如工作适应能力增强、择业机会的增多、工作地位的提高、个人发展空间的拓展、生活质量的提高、福利的增加、工作条件的改善等。这些非经济收益主要从接受过高等教育和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在相关的非经济效益的对比中得出。尤其是对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而言,他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处于劣势,很难通过其他的方法去自我实现,因此接受高等教育对于残疾人而言是发展个人、实现自我最佳的且相对公平的途径。因此我们要充分肯定高等教育为残疾人带来的择业机会的增多、个人发展空间的拓展、生活质量的改善,地位的提升等非经济收益。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验证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个人效益,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可以得出,残疾人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个人效益。这也是二十多年来残疾人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原因之一。首先从成本分析上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成本仅包括个人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这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分上下,这并没有为不能接受普通高等教育机会的残疾人去接受高等教育增加经济上的负担。从个人收益角度看,对于生活中处于弱势的残疾人来说,接受高等教育为残疾人带来了比一般人更高的效益。首先,在经济效益方面,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残疾人的收益明显高于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残疾人,以上是从2009、2010年毕业残疾人的近三年的调查,分别从就业率和经济收入年增长率分析,可以预测,随着就业年限的增加其经济效益会逐渐增加,这也是具有学历的高水平劳动者的共有特征。其次,在非经济方面,由于残疾人自身的生理缺陷,其很难通过其他的途径去发展自己,因此接受高等教育可能是残疾人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唯一的机会,它给残疾人带来的非经济效益虽然和给普通人带来的差异不大,但是对残疾人个人而言,这种受高等教育带来的非经济效益是更加有价值的。

对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我们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扩大办学规模,降低残疾人入学要求,向高等特殊教育大众化发展;二、均衡资源配置,合理分布残疾人学校,提高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层次;三、建立专门的高等特殊教育评价体系,从而有效的规范和促进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四、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当前需要尽快出台与残疾人招生的政策相配套的更明确的操作性更强的法规, 从而对残疾学生扩招政策和对高等特殊教育学院与普通高等学校为残疾学生学习和生活创造必要的特殊条件等进行规定, 切实维护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此外, 残疾学生大学毕业后分配问题也是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扶持[2]。

总之,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 高等特殊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级政府有责任维护残疾人的基本教育权利, 为残疾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服务, 并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尽量向发展相对滞后的高等特殊教育倾斜。 大力发展高等特殊教育事业, 真正实现教育公平[3]。基于此结论,我们可以总结出,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曲学利, 吕淑惠.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04(6): 72-77

[2]许巧仙.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 江苏教育, 2005(6): 140-141

[3]王琦.高等特殊教育对教育公平的诉求[J]. 中州大学学报, 2008(6): 140-141

成人教育毕业总结范文8

[关键词]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民族教育

中图分类号:C5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3)02-0001-0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09&ZD011) 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郑长德( 1962- ),男,四川广元人,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经济发展、民族经济。四川 成都 610041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本文通过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文章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评估,分析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差距。

一、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取得的长足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民族地区大力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并率先在民族地区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在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上有了快速地发展。

(一)“两基”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人口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

到 2009年,民族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5%。比1998年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民族地区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据测算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2009年较2000年,全国增长了0.63年,八个多民族省份中,内蒙古增长了0.5年,广西增长了1.05年,贵州增长了1.01年,云南增长了0.81年,增长了0.87年,青海增长了0.90年,宁夏增长了0.13年,新疆增长了1.06年[2][3](表1)。由此可见,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

(二)办学规模扩大,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提高

截止2010年,民族地区“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1978年民族八省区基础教育(小学和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2787万人,2010年为2974万人,期间1998年到2009年每年均突破3000万人。从占全国基础教育在校学生数的比重看,1978年为13.17%,到2010年提高到16.86%[4][5]。

(三)教育投入大幅度增长,办学条件有明显改善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民族地区教育投入明显增加。一方面中央财政加大了对西部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和专项投入,主要面向西部地区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各级地方政府也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2009年民族八省区教育经费总收入为1696.9亿元,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收入的11.70%,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404.47亿元,占全国的13.44%,同年民族八省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0.19%,财政收入占全国的4.68%[6]。从教育经费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比例看,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除内蒙古教育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低于全国水平外,其余地区教育经费占财政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比例均高于全国水平,甚至高出许多,例如,教育经费是其财政收入的1.6倍以上。

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多,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教师待遇稳步提高,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育信息化也开始有了较大发展。

(四)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师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得到改善和加强,专职教师的数量、负担的学生数和学历合格率都有所增加和提高。据统计,民族地区小学的专任教师数,2000年为920388人,2010年为981857人,占全国普通小学专任教师数的比例分别为15.71%和17.48%;普通中学(包括初中和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数,2000年为510426人,2010年为735295人,占全国比例分别为12.74%和14.58%[5][7]。由此可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专任教师数有了较大的发展。

随着专任教师数量的增加,每位专任教师所负担的学生数开始有所下降。从2000年到2010年,民族地区普通小学的生师比由23人下降到18人;普通中学的生师比由18人下降到16人,各地区生师比情况(见表3)。

从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看,2009年民族八省区小学专任教师981829人,其中研究生毕业占比0.04%,本科毕业占比14.98%,专科毕业占比58.56%,高中阶段毕业占比25.12%,高中阶段毕业以下占比1.29%。同年全国小学专任教师5633447人,其中研究生毕业占比0.08%,本科毕业占比19.71%,专科毕业占比55.04%,高中阶段毕业占比24.57%,高中阶段毕业以下占比0.6%。2009年民族八省区普通初中专任教师为528096人,其中研究生毕业占比0.28%,本科毕业占比57.03%,专科毕业占比41.14%,高中阶段毕业占比1.51%,高中阶段毕业以下占比0.04%。同年全国普通初中专任教师3513438人,其中研究生毕业占比0.5%,本科毕业占比58.94%,专科毕业占比38.84%,高中阶段毕业占比1.68%,高中阶段毕业以下占比0.04%。2009年民族八省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为191932人,其中研究生毕业占比2.11%,本科毕业占比89.88%,专科毕业占比7.84%,高中阶段毕业占比0.16%,高中阶段毕业以下占比0.01%。同年全国普通初中专任教师1493313人,其中研究生毕业占比2.81%,本科毕业占比90.79%,专科毕业占比6.26%,高中阶段毕业占比0.13%,高中阶段毕业以下占比0.01%[8]。民族八省区各地区基础教育专任教师学历结构(见表4)。

随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改善,教学质量明显得到了提高。通过初中升学率(高中招生数/初中毕业生数)指标可以反映出这个特点。1999年全国初中升学率为24.93%,民族八省区平均为23.40%,到2010年全国初中升学率提高到47.82%,民族八省区提高到42.77%。分地区看,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内蒙古,2010年较1999年增加了31.30个百分点(图1)。

图1 全国和民族地区初中升高中的比率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1)。

(五)民族教育快速发展

对于民族地区,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基础。例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彝族、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2.88%。近年来,该州大力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民族教育有了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达到95.78%,全州基础教育(小学和普通中学)少数民族在校学生数463983人,占全州基础教育在校学生的58.12%,高于人口比重,其中少数民族小学在校生占全州小校在校生的66.29%,少数民族普通中学在校生占全州普通中学在校生的40.18%[9]。

双语教学是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学校教育中采取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对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教育方法。双语教学在提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社会扫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水平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0]以云南省为例,截至2010年,云南省有15个州市、74个县(市)、4056所学校开展双语教学,学历教育在校生中共有少数民族学生296.7万人,少数民族教师有12.85万人,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比例稳步增长,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35%。又比如,凉山州截至2010年开展双语教学的中小学有822所,接受双语教学的在校生有26.11万人。

二、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表5是根据《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数据计算得到的。可以看出,民族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和技能劳动力比例都较全国水平有较大差距,更不用说与相对发达的东部和东北地区比较了,即使与西部地区比较,差距也很明显。根据我们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调查,目前,全州受教育年限为6.7年,彝区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凉山州贫困地区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数占农村总人口数19%,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数占农村总人口数6.5%,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数仅占农村总人口数1.5%[11]。

(二)民族地区调整学校布局出现的问题。

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地形条件复杂,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单纯根据人口进行追求规模效应的学校布局调整,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开始了新一轮学校布局大调整,重点解决农村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的问题。布局调整的结果是,从全国看,2000年86.91%的行政村有小学,到2010年只有40.41%的行政村有小学校,2010年每100个乡镇有153所初中,到2010年每100个乡镇有初中134所,2000年全国每100个县有702所高中,到2010年变化为492所。表6把2010年民族八省区基础教育获得的水平与2000年进行了比较。首先从小学学校数覆盖的行政村的比例看,随着学校布局调整的进行,除外,小学覆盖的行政村的比例都大幅度下降,例如,内蒙古从86.88%下降到23.69%,初中学校覆盖的乡镇数类似。

从学校布局的密度看,表7分别计算了全国和民族八省区每100平方公里学校数、每万人学校数和综合密度。之所以计算综合密度,主要是考虑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教育不能仅仅考虑人口数,还要考虑覆盖的面积数。这些计算都表明,学校布局调整的结果是,不论从哪个角度考虑,学校密度均有大幅度下降。

学校布局调整的一个结果是学生就学半径扩大。据计算,学校布局开始调整前,民族地区学生就学半径就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例如内蒙古2000年小学生的就学半径是8.1公里,布局调整后,普遍扩大了学生到学校的路程,如表8所示。原来半小时就可到学校,现在需要1个小时,甚至还要多。原来的就学半径只2-3公里,现在扩大到4-6公里,使得学生上学的路程更远,有的学生上学往返要走几个小时,早上不能按时到校,下午放学到家太晚,起早摸黑现象比较普遍,尤其在秋冬季问题更为突出。在路途时间增加,相应地学习时间缩短,就学的风险增加。这几年多省区连续多次出现校车事故,与此有直接关系。在某种程度上,目前所进行的学校布局的调整甚至带来了学生的流失,产生了新的教育排斥现象。

是学生接近学校,还是学校接近学生?目前的学校布局调整遵循的是让学生接近学校,追求规模经济的方法。基础教育具有很强的公共物品性质,保障公民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的均等供给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而在宪法和法律允许范围内,公民有权利自由选择在哪居住。在学校布局调整,甚至在新农村建设中,部分地区强制居民搬迁,虽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因规模经济可能会获得一定的成本节约,但却损失了基本的公平。这些做法是值得深思的。

(三)升学率低、流失率高、辍学率高,“两基”巩固提高难度大。

据统计,2010年小学毕业生人数占2004年小学招生人数的比例,全国平均为99.58%,民族八省区平均为96.13%,其中青海为83.26%,为85.65%,宁夏88.88%,广西为94.83%,贵州为95.42%。表9列出了中国各区域及民族地区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及毕业情况。可以看出,各项指标中民族八省区都是最低的。

(四)区域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

表10列出了中国各区域及民族八省区2010年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在城市、镇和乡村间的差别。可以看出,民族地区人口受教育年限与全国及其他区域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乡村的差距上,其次是镇的差距;女性人口受教育的差距大于男性人口;民族地区内部城市、镇和乡村受教育差距居全国前列,例如,民族地区城市与乡村比,受教育程度相差3.22年,其中男性人口相差2.98年,女性人口相差3.49年。区域间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差距反映的是区域间教育水平的差距。此种差距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专任教师的差距上。民族地区专任教师总体数量是不足的,特别是县镇以下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短缺严重,这可从很多志愿者到民族地区支教反映出来。除了数量不足外,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上看,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专任教师学历结构的城乡差距显著。表11列出了民族八省区普通小学、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在城市、县镇及农村间的学历结构情况,并与全国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城乡差距明显。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0年07月29日 来源:新华社

[2]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1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10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6] 教育部财务司 国家统计局社会和科技统计司.2009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9]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局 “凉山州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0―2015)”[R].

[10]吴敏娜,郑长德.西部大开发新阶段下西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成就与问题――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6).

成人教育毕业总结范文9

【关键词】音乐教育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8-0011-0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艺术类音乐教育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学生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更多的大学生由于找不到工作而苦恼。同样,艺术类音乐教育大学生就业亦不容乐观。

一、音乐教育学生就业现状

据全国艺术类音乐教育学生就业资料显示,我国音乐教育大学生就业率不足20%,尤其因2006年应届艺术类毕业学生的人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43万人而显得更为突出了。北京大学艺术公共政策研究所公布的大学生求职和就业调查报告中,有关2006届本科毕业生的求职结果,调查显示,截止到5月底,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大学生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学生占15.02%。因此,可以看出音乐教育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比较突出的部分。以天津市仅有音乐教育专业的两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和天津音乐学院为调查对象,根据2004~2006的学生就业情况,分析当前音乐教育学生就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及现状。

1.调查概况

通过收集两所高校的音乐教育学生2004~2006年的就业去向,对音乐教育学生的就业实际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对其做出比较分析。为准确地把握艺术类学生的就业心理动向,深化培养体制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就业实践性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2.调查方法

通过学校人事部门收集的资料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内容包括就业环境、工作满意度、工资需求和自我创业学习几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天津师范大学音乐影视学院和天津音乐学院中进行,三年中共发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02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本调查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3.调查结果

音乐教育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降,从两所高校的就业资料可以看出:音乐学院三年中音乐教育毕业生共222人,就业人数121人。其中以教育部门居多,打工考研各占一半,而自主创业较低。总体来看,2004年学生就业明显高于后两年,学生对就业环境也比后两届的调查中满意度更高。天津师范大学音乐影视学院三年中音乐教育毕业生共167人,就业人数131人。就业以打工和自主创业为主,小部分考研和在中小学校工作,甚至有小批支援西部教育。整体比较看来,师范艺术教育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高于音乐学院的学生,但在专业教育部门的工作中,某些水平比较欠缺。总体来看,虽然学生就业率较高,但都以打工和实习为主,工作稳定性不高,学生的满意度较低。据调查了解,多数人无法一次应聘成功:2.7%的人应聘次数在5次以内;2成的人应聘次数在6~0次,而且人们在求职的过程中花费很大:2/3以上的人不足500元;将近2成的人花费在500~99元之间。在求职成功后,据不完全统计:10.8%的人很满意;52%的人比较满意;不满意者仅占3.2%。另外,求职时间长也是一个因素:20%的人在1个月之内就找到了工作;24.8%的人在1~2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22.9%的人在2~3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人均费时3.13个月,有的甚至成为“校飘族”。

从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要进一步实现艺术类音乐教育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特别是如何把就业指导工作切实纳入学校教书育人的整体工作轨道,还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一般来看,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用人需求相对较多一些,学生也愿意去,而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虽然也有一部份用人需求量,但数量小,且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去,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少数现象。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特别是省外的重点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较高,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从专业看,专业培养的多样化越来越受到社会需求的认可,而单一式的教育模式就业比较困难。

二、音乐教育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课程设置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

调查中发现目前的高校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高校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轨,以致音乐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在选择单位与职业过程中存在困难。从目前情况看,艺术高校专业结构设置落后于市场发展。音乐教育大学生存在就业困难,总的原因是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年增加明显,就业市场需求却增长不快,导致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前景不容乐观,形势严峻。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看出音乐教育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就业市场的供求矛盾密不可分。毕业生人数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而需求的增长速度却较小,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僧多粥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和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音乐教育大学毕业生由于专业的局限性无法适应,造成就业困难;而部分学生在家长和社会的压力下,对找工作的自我期望过高,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较多。调查中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目前的高校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轨,以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在选择单位与职业过程中存在困难。

2.高校就业指导与学生求职需求处于不平衡状态

经调查有过半数的学生反映:“不太满意”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大部分学生非常希望学校在大学生就业成才方面着重给予指导和帮助。希望能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导。从国家政策和现实需求上出发,学生需要从就业观念向创业观念转变。在调查中,学生认为培养自主创业精神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关键;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也占很大的份量。针对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信息、政策宣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调研建议,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覆盖大学教育全过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仍主要面对毕业班,但此时他们大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就业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具体来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如学习方法指导、新思想新观念介绍、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等;健康成才导航,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对大学生在就业求职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惑;法律导航,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意识、引导诚信意识。

3.音乐教育毕业生自我就业意识与社会实际的差距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初次就业和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才和成长。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很重要的,这就要求大学生能把个人的能力、知识、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不能偏废一边,不能只照顾到前面,大学生个人价值、能力的实现应兼顾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从问卷调查中不难看出,当前不少音乐教育大学毕业生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很少考虑到自己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所选职业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是否适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为此,相当数量的毕业生择业集中选择“热门”行业和大城市的一些待遇条件优厚的行业,集中选择发达地区,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相对艰苦、位置相对偏远的地方就业。这样势必造成大城市、大单位和条件优厚的单位人才济济,甚至人才浪费。而恰恰是急需人才去开发、去管理的欠发达地区和经济状况欠佳的单位,前去应聘的毕业生门可罗雀,无法吸纳所急需的人才,加剧了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这对供需矛盾,扩大了学生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现实的落差。

三、针对音乐教育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意见

1.把握时机,果断决策。

很多毕业生还在左顾右盼、茫然无措的时候,有些学生已有选择的机会,但迟迟不签约,总希望奇迹在明天出现。岂不知,用人高峰稍纵即逝,在毕业生供给充足、社会需求呈现买方市场的态势下,好的用人单位不可能在一个需求周期内两次或多次到同一个学校去,更不可能苦苦等你迟来的回复。所以,建议目前有就业意向的同学尽快签约。当然,实在不理想的也不要强人所难。

2.全面布控,重点对待。

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要尽快与学校就业部门联系,取得主渠道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人际资源关系,发动老乡、亲友、同学(校友)找信息。在有目标的情况下,要重点对待;在没有目标的条件下,可以有选择地全面布控,绝不错过一个机会。

3.职业无高低,关键在心态。

大众化教育必然导致大众化就业,高校毕业生已不再是 “象牙塔”里的“阳春白雪”,这种转变促使高校毕业生在享受大众化教育成果的同时也肩负着就业阵痛的压力。于是,不就业族、考研族、创业族、打工族、出国族纷纷出现,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因此,高校毕业生不仅要能承受“治国平天下”的重任,更要能够忍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痛苦,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理想的职业固然重要,但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暂时屈就也是权宜之计。

4.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多元化的今天,一个人不可能终生从事一种职业。因此,具有高附加值人力资本的音乐教育毕业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一时的“完美”,完全可以先就业,然后在职业发展中选择从事的专业,进而在不断积累中成就自己的事业。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最好还是先落实单位,然后再根据情况伺机而动。当然,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必须处理好与已签单位的关系,并能够承受违约引发的责任。

四、解决音乐教育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策略

1.适当控制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及规模,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质量。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方式和内容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教育投入增长跟不上发展速度,从而使就业问题表现得更为复杂、激烈。为此,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适当控制招生规模,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

2.摆正心态,消除盲目性,转变音乐教育大学生就业观念。

据调查,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存在优秀学生签约率低及很多学生不能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策划等问题,这充分说明他们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环境。从2005年的情况来看,毕业生就业虽然不能做到绝大多数一次性就业,但假如把就业门路充分扩大了,比如从教育转向到非国有企业的单位工作、到基层工作等,大学生就业还是不成问题的。另外,考研的学生也一定要处理好考研与就业的关系。如果说“无业可就”反映的是就业制度、政策等大环境中的问题,那么“有业不就”反映的则是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问题。为此摆正心态,消除盲目性,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是我们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另一重要途径。

3.加强就业指导,使音乐教育学生对自我和社会需求有正确的认知。

高校就业指导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可以协调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关系,减少空缺岗位的时间,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就业指导工作要力求做到“二个指导三项服务”,二个指导是:思想指导、政策指导。三项服务是:一是要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二是遵循简便、效能的原则,为毕业生办理有关就业手续;三是要主动协调好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同时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系统讲授职业设计课的主要思想、基本原理及方法。

4.运用高科技网络拓宽就业渠道

有专家分析,一份简单的简历,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的求职简历,已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中的信息对称要求。更好的做法是,在网上建立起个人主页,把简历搬到网上,把自己的学习经历、文章作品、相册甚至影像资料等个性化信息放在主页上,深化简历的内容,以便让用人单位全面地了解求职者,使求职者与招聘单位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零距离沟通,提升求职应聘的质量和效率。

五、结 语

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我们要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路积极引导音乐教育毕业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音乐教育学生就业,加强指导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特别是如何把就业指导工作切实纳入教书育人的整体工作轨道,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致力研究和探讨的一项课题。

参考文献

1 乐国安.当前中国人际关系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2 李全彩.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就业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2(1):155~158

3 李 玲、李爱梅、黄代杰、刘治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教育对策[J].中国教育和科研报,2002(4):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