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小城镇建设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01 16:23:15

小城镇建设论文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1

目前,我国中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不少地区也逐步面临发展瓶颈,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规划缺乏科学性

中小城镇的规划编制工作滞后于城镇建设需要,城镇的基础设施规划滞后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同时没有科学有效地进行分区规划,中小城镇的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小、功能少,服务设施的布局及发展不平衡。中小城镇的规划没有长远性,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

1.2经济发展模式落后

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落后,产业结构老化,致使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如果不能转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进入低碳环保的发展阶段,将很难跟得上新型城镇什的发展速度。

1.3规划的综合功能不配套

中小城镇在规划中不能很好地结合本地区的经济能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而是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因而出现城镇规划中功能不齐、配套不全的城镇设施现象。中小城镇在规划建设的理念中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

1.4规划建设管理体制不完善

中小城市的规划管理部门权力有限,以规划部门的权限不可能改变城市的不合理建设。在中小城镇中,规划管理人才数量少,知识结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规划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1.5居民生活无保障

随着中小城镇的迅速发展,城镇慢慢形成半成品的城镇化,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差,配套设施不完善,就业没有保障。

2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对策

在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导向下,中小城镇应充分把握国家政策和机遇,积极推动自身经济的规划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树立科学规划的理念

科学的城镇规划是中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根据自身的资源、产业和人口布局,找准城镇规划的定位,充分利用城镇的自然资源及人文优势,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功能,注重实用原则,多方案规划,规划方案应具有超前性、科学性,打造符合自身产业文化发展的城镇。

2.2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中小城镇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改善民生,应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共同发展。不断完善城镇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医疗、教育、文化、就业等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城镇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方便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2.3倡导节约发展模式

建立现代化的经济发展体系。坚持走新型节约化道路,依托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转变目前重速度、轻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中小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对自身的政策作出改革和调整,才可能实现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4加强规划建设管理

中小城镇的发展,一方面是以科学的规划建设为基础,另一方面,合理的规划管理是关键,一个城镇的规划建设及经济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管理和法律来监督实施。应利用管理及法律手段来监督城镇规划建设的严格实施,同时处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案件,确保城镇规划建设的严格实施。

2.5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国家应制定一些帮扶中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政策,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促进城镇居民就业,在城镇化的发展当中,让中小城镇居民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生活质量。

3结语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2

关键词:探索研究;新农村;城镇规划;规划理论;

随着新农村规划体系的形成,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而且还加强了城镇化进程。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规划为龙头,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只有加快城镇发展、提高城镇的经济集聚能力,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从而也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和平县规划特色简介

1.1现状城镇特色

和平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 和平县辖17个镇,239个村(居)委会,总面积2310平方公里,人口近50万。和平,是一个山好水好人好区位更好的宜居之城,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之城,更是一个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新兴创业之城。今天的和平,生态和工业并驾齐驱,古色和亮丽交相辉映。今天的和平,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和平县地理位置独特,南邻珠三角、北靠江西省赣州地区,辐射内陆;交通便利,粤赣高速公路、京九铁路纵贯全县;生态环境优美,客家风情浓郁,红、古、绿三色交相辉映,王阳明文化积淀深厚,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开发潜力极大。全县温泉资源丰富,水量大、水温高、水质好。全县共有露天泉点40多处,泉眼达200多个,其中较大的温泉有11处,水温大都在45℃-95℃之间,含偏硅酸、氡等多种对人体有益成份,极具开发价值。

1.2规划基本思路

本次规划的基本思路由“背景研究――指导思想――技术措施――规划目标最终目的”五个方面贯穿而成。背景研究从“宏观发展条件”和“自身发展需要”两个方面着手。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包括“以县域副中心城镇为目标、以历史文化名镇为特色、以生态名镇为保障”三个方面,其中:以县域副中心为目标,采用“小城镇、大战略”指导思想,以历史文化名镇为特色,采用“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原则,挖掘并塑造历史文化名镇特色,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以生态名镇为保障,采用“尊重并利用”的方针,梳理城镇肌理与生态环境要素,打造生态名镇基本框架。

本次规划除了运用常规的规划技术措施外,重点突出旅游发展规划、名镇保护规划、城市设计思维三方面的内容。从而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文化发达、资源节约、生态持续、特色明显、设施齐全、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规划目标。最终达到“指导城镇经济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目的。

2小城镇和新农村现行规划理论

2.1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理论框架

我国地域广阔,民俗差异、经济差别大,使小城镇规划的理论也注入了区域观点、动态观点和个性特色,加上小城镇形成的历史时段较短,使得规划工作开展相对较晚。目前的理论研究将小城镇规划体系划分为“2个阶段、3个层次”,如图1所示。

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层次按照新的《镇规划标准》可分为发展规划、建设规划、管理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小城镇历史演变规律和发展机制分析;小城镇在上层次区域的地位分析;区域村镇体系规划;小城镇社会经济现状存在问题的解决及发展战略目标;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并进行城镇人口与用地规模论证,进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规划;进行用地综合评价,确定建设用地发展方向;确定城镇结构形态与功能,确定各类用地的综合布局安排;制定容量控制规划或控制性规划图则;制定对外交通及城镇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综合协调城镇给水、排水、供电、通信、燃气、热力、环卫等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综合协调城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游憩等社会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确定城镇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提出人防、消防、防洪等综合防灾目标及总体布局;综合协调小城镇镇区与规划区的各项建设和用地布局,确保居民“菜篮子工程”所需的蔬菜等副食的供应;根据需要与可能,提出历史文物保护与风景名胜利用措施,编制旅游规划;提出旧城改造措施、城镇远景规划与近期建设规划以及项目建设时序等;提出创建城镇特色的规划措施;制定鼓励和吸引农民进城的措施、经营城镇的原则意见、城镇管治的原则设想等;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实施规划的步骤、方法、措施的建议。

2.2新农村规划的理论框架

新农村规划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在认识上和理论研究上都还没有形成个完整的理论框架,现有的一些理论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形成的。新农村规划理论框架如图2所示,从理论体系上大致可划分为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2个层次。①村庄建设规划。依据乡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村庄的建设规模和建设用地界限,统筹安排村民建房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为村庄居民提供切合当地特点、与规划期内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居环境。②村庄整治规划。依据村庄建设规划,确定村庄具体整治项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重点解决饮水、行路、用电、垃圾、污水等问题,并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古树名木、古村落、古民宅等历史文化遗迹,带动村庄整体环境建设,改变村容村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3小城镇和新农村规划理论存在的问题

3.1小城镇规划理论存在问题

目前小城镇规划理论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对小城镇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不够深。针对小城镇特色、现存问题以及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规模、创造特色、实施规划等一系列发展战略问题没有很好地研究。以至于规划几年一修编,设计做出来了,问题却未解决,导致规划前后一个样,对小城镇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②跟上层规划缺少联系,又无法指导下层规划。一方面由于指导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再加上一些规划单位的编制成果也较粗糙,使得小城镇在编制总体规划时无法把上层规划作为依据,造成做出的规划在区域内部缺少有机的联系。另一方面由于管理水平和专业认识上存在局限性,使得大多数小城镇总体规划偏重于集镇建设规划,而对镇域镇村体系规划重视不够,无法指导村庄的规划建设,从而制约了各自然村落的发展。③总体规划缺乏弹性和特色。多数规划编制单位在编制规划时对影响小城镇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考虑较少,使得规划成果缺乏灵活性,规划设计在落实时成为城镇建设的机械地施工蓝图,阻碍了小城镇的发展。再加上目前普遍存在“千镇一面”的现象,使得小城镇更无法找准位置,不仅丧失了已有的特色,而且规划后在产业上也没能形成新的特色,在区域内未形成影响力,无法带动村庄的发展。

3.2新农村规划理论存在问题

虽然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可真正将新农村建设纳人国家计划应该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总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以后。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加上我国地域、历史文化、民族差异较大,到目前虽然对新农村规划理论做了一些研究,但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指导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其现有规划理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对新农村规划理论体系研究较少。很多地方对新农村从认识水平到规划技术上都存在一定误解,将新农村规划简单地认为是多建几栋房、多修几条路、多建几个工厂等,所以作出的规划图纸在实践中落实起来难度较大,也无法扭转现有村庄的实际面貌。

②现有新农村规划理论根本无法指导各具特色的农村的规划建设。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各地差异较大,对新农村的理解和要求也各不相同,要想让各个地域的人都能接受新农村,至少在规划理论上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不能拘泥于一种或几种常规模式。

③多数地方将新农村规划理论与小城镇规划理论混同起来。农村有其自身的特点,按小城镇的要求搞农村规划建设,不仅浪费成本、实施难度较大,最后还会搞得不城不乡,不利于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

④多数新农村规划缺少与上层次规划的衔接。新农村规划涉及到农村的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任何固步自封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要充分分析村庄在整个区域内的地位和优势,跳出“新农村规划来做新农村规划”的思维,真正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真正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

4协调小城镇和新农村的发展

4.1摆正新农村和小城镇规划的顺序

“城乡建设,规划先行”已成为所有理论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的共识,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和小城镇规划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城乡健康发展的有利保障。要防止规划工作、管理工作中搞一刀切,更要防止形式主义的作法,同时也要改变以往把新农村规划与小城镇规划混同的做法。从规划理论上理清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实施顺序,将以“发展规划”为主的观念转变到以“结构规划”为重的思路上来;将“由上而下”的规划顺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规划顺序;将就村论村、就城论城的观念转变到整体分析、统一规划的理念上来。

4.2 从规划理论体系上完善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关系

小城镇由于规模小,发展不稳定,必须加强区域分析与研究才能正确把握其发展方向。以往的小城镇总体规划虽然强调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而实际操作当中对规划的范围多是围绕抒镇建设用地一块展开讨论,对于区域内的村庄基本情况了解和把握不够,使得镇域村镇体系规划成为摆设,无任何科学性和实用性。区域内一旦引进企业或某个产业进行调整,都会使整个规划修改过甚至要重新做过,规划根本无法指导和促进乡村的发展,有时反而会成为制约城镇发展的教条主义。为此,必须将新农村规划纳人小城镇规划当中,并且要“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分析把握好自身的优势,整合资源、合理布局,留出空间为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其理论体系和操作步骤如图3所示。

5结束语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河北省小城镇分布是在 经济 发展辐射理论 指导 下的分布,但并没有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河北省小城镇辐射、带动功能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基于辐射理论的河北省小城镇分布现状

可见,优越的 地理 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将促使河北省小城镇向交通干线发展和聚集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小城镇环中心城市密集分布的格局,会随着中心城市的不断扩张,其辐射和带动能力必将逐渐增大。但从实际发展来看小城镇的辐射功能并没发挥出来,河北省小城镇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小城镇的经济集聚水平与辐射能力较低。

河北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

镇区面积规模小。河北省小城镇存在着镇区面积较小的问题,根据 农业 普查资料得到河北省农村建制镇的镇区面积规模普遍较小,大部分集中在2~5平方公里内,同时2平方公里以下的小城镇数量也占到了很大的比例,而5平方公里以上的小城镇数量只占很小的比例。

小城镇建设分散化严重。从宏观上看,河北省小城镇布局,基本上还处于数量型外延扩张的状况,一哄而上的现象普遍存在,忽视了发展潜力、区位条件等因素。从微观上看,小城镇内部分区不明确,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离散性特征。

河北省小城镇辐射与带动功能不足的原因

(一) 没能促成多个增长极的出现

小城镇人口规模小。一般来说当重点镇人口规模大于2万时,小城镇的集聚效应形成;超过5万人则可以对周边若干乡镇经济和 社会 起到明显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可见河北省很多城镇只有几千人,离形成集聚效应的2万人的规模人口还有很大的差距。

镇区面积规模小。河北省较小的镇区面积规模限制了小城镇经济的发展。没有形成乡镇企业集中的 工业 小区,建制镇对乡村地区带动服务功能不强。因而没有出现小城镇的集群化。

(二) 没有形成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之间及区域的协调发展

小城镇地方性不突出,没有形成与区域的良性互动。所谓小城镇的地方性,主要是指小城镇与周围腹地的密切联系性,它包括小城镇的地方经济体系、小城镇的社会网络、小城镇的地域 文化 和小城镇与区域及大城市的关系等方面。小城镇的地方性是小城镇的特色所在,也是小城镇的生命力所在。

河北省有相当数量的小城镇的地方 经济 体系建设没有引起重视,造成小城镇职能分工不明确、产业结构趋同、缺乏各自的特色、盲目攀比、建设无序、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在建设方式上,相当数量的小城镇在建设上互相模仿,缺乏自身应有的个性与地方特色,小城镇的建设特色存在危机。

行政 区域的分割,僵化的政府 管理 体制 。在现行的体制下,小城镇作为独立的行政实体,无论其规模大小自成系统,每个乡镇均建有一套独立的市政设施和 社会 公用设施。传统的城镇组织机制往往将行政区划单元视为一个相对封闭的自运行系统,仅限于对本系统内要素的均衡配置及良性运作的探讨。而当前一些区域与城镇发展的事实表明,许多发展的现象和机理是远远超过行政区划所圈定的狭隘系统的,城镇区域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解决河北省小城镇辐射与带动功能不足的对策

(一)经济增长极的理论 指导 下促使一批小城镇成为强有力的增长极

增长极理论中心思想是: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总是首先在少数区位条件优越的点上不断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中心。但这种增长极的形成一般需有 历史 、技术经济、资源优势等方面的条件。因此,在河北省小城镇应通过突出重点,扶优扶强,促使资源要素向中心镇集聚,并使其中的一部分综合实力强镇迅速成长为小城市,充分发挥强镇的“增长极”作用,推动小城镇发展由量的扩张阶段进入质的提高阶段。

优化小城镇规模结构并重点建设中心镇。中心镇处在中心城市与一般城镇之间的接点上,它能够通过自身的极化效应吸纳周边乡镇的优质资源集中配置,形成组团式小城镇集群的龙头,是优化小城镇规模结构的突破口。为此,需要适时调整发展策略,突出中心镇建设,集中配置、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走集约化的小城镇重点发展新模式。

河北省小城镇数量大面积广,规模结构水平失衡,同时规模效益水平普遍偏低。应在合理的城镇密度基础上,优化小城镇空间格局。对区位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城镇,给予其更大的发展空间;从数量上逐步将目前的98个省级重点中心镇进行优化调整,真正集中 人力 、物力、 财力进行重点培育、重点建设、重点发展,提高中心镇的 人口 规模,使之成为县域发展的副中心,在带动与辐射 农村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大中城市的风险和 成本 ,实现城乡高层次的协调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角度推进小城镇的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有三个基本要素: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打破封闭的发展体制,建立集群化发展的新理念。城镇在中国区域城市化发展的新时期,特大城市在不断发展和延伸,小城镇的集聚效应日益明显,开始向极化方向发展。鉴于现有的城镇行政体系的关系,可以从建立合理的区域宏观经济体系出发,跳出本行政区域范围,进一步理顺城镇关系,从更大的经济社会区域和城乡区域城镇体系的角度来调整与完善多层次、多核心的城镇发展格局。同时,注重区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的优化调整,注重加强城镇内部的有机联系,注重基础设施的共享效应,提高发展质量,大力发展小城镇集群。

优化小城镇空间结构,协同发展区域。优化河北小城镇的空间结构,将特定区域内小城镇从空间上进行有机整合,最终形成城镇集群化发展的空间态势。在这个空间整体中,每个小城镇作为一个小区域的 政治 、经济、 文化 中心,发挥着综合职能作用,同时又是整个大区域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某一方面的中心,发挥着独特的职能作用;各个层次的小城镇,连同它周围的乡村地区,构成了小城镇整体空间结构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由于河北省各地的区域发展差异,小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条件、进程也各异,应根据各地区不同情况谋划构建小城镇集群。

另外,随着区域中心城市的快速崛起,城市区域化步伐加速,小城镇正在逐步纳人城市区域化空间范畴。因此,小城镇已经成为了整个城市区域系统不可分割的部分。实践证明,小城镇的 发展战略 必须从单纯的小城镇战略向小城镇与城市群和小城镇与区域结合战略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王德勇等.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探索[M].中国 农业 出版社,2005

2.王志强.小城镇发展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4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2-0018-01

1 概述

1.1 规划建设管理的内容

(1)充分实现发展战略。

未来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的战略计划,是一个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具体实现。小城镇通过日常的日常管理,以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一个小城镇规划的政策和决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把重点放在小城镇发展的战略目标上。

(2)全面实施小城镇政府公共政策。

小城镇的规划是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一方面要将政府的各项公共政策纳入到规划过程之中,并在规划编制的成果中得到反映;另一方面要充分协调好各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避免为实施一项政策而使另一项政策受损而对社会整体利益造成损害。

(3)确保城镇整体利益。

小城镇政府是实施综合管理部门,我们的城市和城镇的需要有序的小城镇建设,继续开展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受损害,小城镇建设城镇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最高的综合效益。确保小城镇建设的有序进行,以保证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根据上面的介绍,小城镇建设管理任务的内容如下:小城镇规划审批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实施和管理,城市土地管理,城市房地产屋管理、小城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环境质量管理,人口规模管理。

1.2 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特点

(1)政策性强。

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过程的各项工作都会涉及到小城镇各方面的战略部署,其影响面之广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以及相应的政府工作部门。这些安排所产生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原则和政策,必须在国家利益框架内,以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依法行使该部的职能。因此,它是小城镇建设规划和管理的问题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它是密切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政党制度相互作用下的一种复杂工程。

(2)综合性高。

现代小城镇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综合体,因此其规划建设已经集成管理,小城镇规划和建设管理任务的特点是在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中,以确保正常运作,因此,不能仅限于弥补小城镇经营管理的某些因素,但也协调,相互关联的因素,小城镇的控制。无论是局部或整体的规划和建设管理。应着手从整体规划和战略协调、综合管理。

2 现代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新思维

(1)系统化思维。

现代城市发展区别于过去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本质特征就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作为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农村经济的重要载体,小城镇的发展,也必将囊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大领域要素,因此具有系统化的特性。这些特性要求小城镇管理者必须从观念上摆脱就镇论镇、就事论事的框框,在整个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充分运用系统论、运筹学、战略学的原理,将小城镇中复杂的各类要素更加有机地组合联结。

(2)民主化思维。

随着小城镇法制化、民主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越来越需要公众的参与,而小城镇居民出于对美好人居环境的h1往与追求,也越来越自觉地热衷于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因此,针对当前实践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必须建立有公众参与的民主化管理思维。

3 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体制创新

当前,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城镇规模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小、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面对政府小城镇建设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缺点,我想强调,政府在科学干预,合理引导小城镇发展中的作用,必须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依靠行政命令来实施小城镇建设的做法。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充分运作的市场体系的基础上,以弥补市场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为此,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要冲破思想束缚,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效率观念,把创新机制全面引入政府管理,实现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的创新。

4 结语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小城镇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突出体现在: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投资继续稳步增长,小城镇的规划工作,规划和建设管理网络的加快进度,完善城市和农村居住环境,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显着的改善,已经看到戏剧性的变化等方面。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发展和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涉及强有力的政策并没有比城市少,因此仍有一些不能在当前的工作中迫切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战略问题忽略本文就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相关重要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方兆瑞.中国小城镇与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实用全书[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5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产业化 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作为一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不同的方式实施。我国政府一直将小城镇建设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有效措施,以往各种城镇化模式,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行,利弊日益明了。中医药文化作为无可争辩的中国自主创新民族文化,历经数千年传承积淀,正如主席所指出的:“中国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今时代,文化成为国家软实力,探讨中医药文化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具有经济、文化和战略多重意义。

一、小城镇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新的模式

在我国,小城镇建设是针对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为逐渐消灭城乡差距,促进社会更加均衡发展所进行的一项系统工程,这一工程可以说与新中国同行,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主要是以行政的方式批准建制城镇,将其作为工业的基地,以此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发展小城镇的意义和基本思路。1995年4月,由国家体改委、建设部、公安部、国家计委等11家单位联合《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提出了关于小城镇综合改革的目标、原则、内容及其组织实施。1998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战略;之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又再次提出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的计划。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小城镇建设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因服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行政指令设立的城镇模式,到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各种小城镇建设模式,如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苏南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的“温州模式”,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珠江三角洲模式”,等等。总之,不论何种模式,其共同的特点都是带动人流量和物流量的增长与集散,以及这种集散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升和生活方式改变。

新一届政府一如既往地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强国富民的有效措施。李克强总理强调,新型城镇化不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由“乡”到“城”的转变。这表明新的历史时期,城镇化的方向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摒弃了过去那种偏重经济成效的指导思想,将发展经济与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有机融合。为此,在已有各种小城镇模式之外,引入中医药文化带动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中医药文化具有引导产业发展的功能

1、中医药文化的定义及其产业化空间

文化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概念,在学术界至今都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定义。广义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物质文明、认知方法和思想体系的总和。中医药物质文明则包括承载中医药思想和技艺的一切器物载体,如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针灸刮痧拔罐器具、推拿按摩手法、中草药植物、中药材饮片、丸散膏丹制剂和工艺、望闻问切四诊方法等。认知方法、思想体系主要表现在生命观、疾病观、健康观、治疗理念等。在这里我们之所以对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做一个界定,旨在表明本文所阐述的中医药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涵盖了中医药文化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而不是单指其狭义的疾病观、诊疗方术。

小城镇建设的驱动轴必定是某种经济体,小型产业是启动小城镇建设的引擎。中医药文化既有产业化的空间,又有可行的实现路径,开发中医药文化产业带动小城镇建设,必定可以为小城镇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中医药学在发生学意义上是一种实用性的经验医学。当今天我们拥有医学影像、基因分析等高科技手段与成果之时,可能会认为中医药过于古朴,缺少现代医学科学的精细。但是,当我们面对医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的困苦,呼吁遏制抗生素滥用之时;当各国政府的卫生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却没有换来发病率、病死率相应的下降之时;当世界卫生组织为世人重新界定的健康标准超越了现代医学报告单的检验数据之时,中医药便成为了古朴外表的和氏璧玉,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中医药除治病之外,还广泛应用于康复、预防、调理、保养,符合社会大众对延年益寿的普遍诉求。中医中药很多技艺是原生态应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中医主张药食同源,中医单方、验方大多以食材入药,并经过实用验证安全有效,餐饮业加入中医元素,可改造为药膳食疗馆。中药饮片加工、炮制方法大多从我国古代传承下来,可通过展示法、体验法开发成文化旅游资源。

由上可见,中医药文化产业化不外乎两条路径:一是产品培育,二是市场推广。具体而言,就是为某种治疗理念、技艺、方药,研制一套完备的操作方案,以便移植和推广,并为其配设相宜的使用场所,同时对其相关的理念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受众。在这个过程中,产品培育是中医药文化知识点的有形化过程,市场推广是中医药文化社会传播普及的过程。可见中医药文化产业化过程,实质上是这一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过程。

三、中医药文化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

1、中医药文化产业有利于构建生态型小城镇

我国的小城镇建设无论是早期的指令性划定,还是后来城市工业化的带动与激发,无一不与发展经济有关,有所不同仅是被动发展和主动发展的差异。国家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金逸民教授总结出了9种小城镇主导产业的类型,分别是:特色农业、一般工业、食品加工业、手工艺品加工业、电子产品加工业、建筑业、流通业、旅游业、边界贸易业。金逸民教授认为:“总体来讲,我国小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整体素质不高、档次低,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规模小,缺乏聚集力……多数小城镇的产业与农业关联度弱,缺乏对农业的后向效应,如缺乏对农业人口的吸纳能力、农产品的加工能力、农产品价值的提升能力等……小城镇的污染工业比重较大。近几年,城市许多污染工业向小城镇转移,小城镇在接受城市工业技术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污染的转嫁,导致了小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此外,乡镇企业布局过于分散,环境设施不完善,造成了土地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上述种种模式所带来的弊端,虽然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模式也不能完全避免,但却能够自我化解上述较为重大的问题。以农业的后向效应为例,中医药治疗必然需要中医用具和药材,药膳、药茶、药浴也都需要原药材,而通过小城镇中医药文化的耳濡目染,以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和方法的宣教,势必能培育中医用具和药材的消费群体。当地农民不但可以种植水稻,还可以种植中药材。这样既可增加农民的收入,又避免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还能提高当地的绿化率,提升空气的质量,使当地的环境得到改善,并且不会发生污染工业或作坊对当地水土资源的破坏性影响。即使不专门种植中药材,农户的山林竹木亦可加工足浴、火罐、刮痧用具,亦有促进竹木种植养护的积极意义。在经历过现代工业标准化生产的整齐划一后,人们又开始青睐手工制作的个性和体贴,中医药用具这类带有深深历史沉淀印记的实用性产品,既有实用性,更有观赏性,散户手工制作汇集进入流通渠道,还可规划培育为当地的文化景观。

总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化发展,以生态理念指导小城镇的规划设计,推动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是今后城镇建设的方向。正如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先生所言:“中国现在根本不缺大城市,不缺钢铁城市,不缺石油城市,就是缺青山绿水,缺土地没有污染、蔬菜新鲜的居住型小区。逆城市化已经在相当大一批城市的有钱人和高档的白领当中开始出现,对绿色、健康、生态小城镇的需求非常大,这是一个市场空白,需要开发。”构建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不失为开发方法之一。

2、中医药文化产业有利于发展小城镇精神文化

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但作为一种人居环境,也必然需要自己的精神文化,否则,单纯经济活跃的小城镇,只会是个产业园而已。现代社会,文化环境成为影响人们判断是否宜居的一个重要权重。

中医药学广泛地汲取古代的各种思想学派和文化成果,将儒家、道家、释家等养心修身、净心调息、保全性命、和谐调适等养生修行理念都融会在医学体系之中,还融汇了天文、历法、地理、哲学等多学科知识。以中医药文化产业作为小城镇的引导实业,客观上可以提示人们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从养生的角度接受传统文化的理念。如前所述,中医药文化体系有多元的产业开发价值,可以构建一座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在局部地域规划一组中医药文化产业,开设医疗、康复、亚健康调理、情志调适、药膳、药浴、中药材生产种植、中草药庭院种植品种培育、中药饮片加工、中医药文化传媒、中医药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等等,城区绿化乃至社区绿地,也选择具有药用价值的乔木、灌木、草本等,并在相应的宣传墙辅以对应的性味、药用方法介绍,打造一种衣食住行都有中医药文化指导的宜居小城镇。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中医药文化元素器物化,变得可视、可触、可及,应用中医药道法自然规律、药用自然资源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居民增强保健意识,学习保健方法,将调适身体和爱护家园变成一种自然习惯,久而久之,中医理法方药所蕴含的哲理和多学科知识将成为小城镇的主流文化。而且这种模式在各地都可用。一是人人都需要医疗保健,二是中医药文化历经两千多年生生不息的发展,整体上可以看作由众多个性化的地域文化集合而成,如山东阿胶、宁夏枸杞、北京同仁堂、浙江胡庆余堂。而且这种地域性是可以流动或可以移植的。比如有医圣美誉的张仲景,其原籍为河南南阳,南阳市建有医圣祠堂;据说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早在清代湖南长沙就有纪念张仲景的张公祠,1947年长沙中医界捐资重建后命名为仲景堂,这些都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符号。中医药文化集包容性与开放性于一体,如果开发中医药文化产业来引导小城镇建设,既可以多元开发而具有个性,又可以多地呼应,集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普及应用,让中医药学这把“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更多地发挥开启功能,使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小城镇建设共生共荣。 四、发展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的积极意义

1、建设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是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良好途径

健康产业历来被誉为朝阳产业,不仅人人需要,而且人人都终身需要。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健康概念早已不是单纯的由医学检验指标异常所诊断的疾病,还包括心理、生理上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由此,人们也重新审视医学的职能,“最好的医学是让人不生病的医学”,这一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这与2000多年前中医学“上工治未病”之说不谋而合。近年来,“亚健康”得到广泛关注,中医学“治未病”理念和方法得到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如体质辨识、冬病夏治,都给老百姓带来看得见的实效。构建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结合当地的中医药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个或多个中医药特色专科项目,并做好相应的配套服务产业,如治疗与康复调养衔接,康复调养与药膳食疗衔接,药膳食疗与保健旅游衔接,保健旅游与中医药文化欣赏衔接,中药文化欣赏与中药庭院种植衔接,中药庭院种植与单验方日常家用科普宣教衔接,多元中医药服务园区与健康地产衔接,将有助于缓解大城市高端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比如中风后漫长的康复期调理、癌症患者放化疗后体质下降无法接受继续治疗,都迫切需要中医药及时介入,这些疗程长达数月、数年,甚至延续终身的疾病后遗症,占用了一定数量的高端医疗资源,家庭和政府医疗保险因此都有不菲的支出,这些患者所需要的医疗服务与现有的高端医疗资源并不匹配,过度医疗于康复意义不大,而散在的单一中医中药门诊又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而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则具备这样的潜能,因为中医中药在维护健康和健康式养老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加之小城镇一般地处城乡结合部,更加贴近大自然,有益于调养身心,还能带动“银发时代”迫切需要的健康养老业,缓解人口年龄结构偏老带来的家庭和社会压力。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6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及特征 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就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如果中国要建设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过程就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城市人口以及城市数量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了较为迅速的增加。尽管这一时期我国的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还低于工业化率(工业部门产值占国民收入比重),但总体说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还是明显的。如1957年,城市人口便由1949年的3949.05万人增加到9949万人,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10.64%增至15.39%;特别是1958年的“大跃进”,更促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到1960年,我国城市人口达到了13073万人,城市人口比重接近20%。不过,“大跃进”所导致的城市人口的超常规的增加也确实加重了当时的城市负担,显示出了城市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非适应性,因此“控制大城市”的城市发展政策在我国也正式付诸实施。 自1961年开始,随着经济的调整和城市发展政策的改变,大批城镇职工及其家属在行政力量的安排下返回农村务农,到1962年,城市人口减少到11659万人,比重也骤然降至17.33%,1963年进一步减少至16.84%。随后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城市化在政治因素的影响下,一直处于“受挫”阶段。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在整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如我国1961年的工业化率为34.64%,1978年便达到了49.40%,工业化率提高了14.76个百分点;然而,1978年的城镇人口数则仅有17245万人,占当时全国总人口96259万人的比重只有17.92%。 1978年与1961年相比,城市化率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1.37个百分点。从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之间的差距来看,1961年城市化率落后于工业化率15.35个百分点,1978年这一差距拉大到31.48个百分点。换言之,新中国成立的最初三十年间,尽管我国的工业化发展相当迅速,我们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完成了工业化原始积累过程,但是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并没能有效地带动城市化发展,我国的绝大多数人口依然生活在农村,“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特征仍然十分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步伐显著加快,城乡分割与对立的局面已开始改变,但是长期以来所存在的“户籍控制”,使得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处于非常低下的水平。1997年,我国市镇人口为36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9.9%(1998年为30.4%),尽管这一数字比1978年的19.92%增长了12个百分点,但是也只相当于1950年的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横向比较不难发现,我国城市化水平同目前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1997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平均为46%,其中低收入国家(人均GDP为350美元)城市化水平为28%,中等收入国家为49%,高收入国家为78%。低收入国家城市化水平仅比我国低1.9个百分点,但考虑到该年我国人均GDP(860美元)比低收入国家(人均GDP为350美元)高一倍以上的事实,我们认为,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显然是偏低的。(如果按世界银行选择的购买力平价法计算我国的人均GDP,则1997年我国的该项指标为2920美元,而同年人均GDP在2000-3800美元之间的19个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为50.8%,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比其低20个百分点以上。) 目前,我国不仅城市化水平较低,而且城市的规模还很小。199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671个城市中,200万人以上的城市仅有12个,占1.7%;50-200万的为67个,占10%;15万人口以下的城市有297个,占44.3%;另外尚有151个城市的人口少于10万;29个城市的人口少于5万;最小的城市仅有5000多人。从大城市(在此指50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口数量占全部城市人口比重来看,目前我国大城市人口比重仅占25%多一点,这与发达国家50%、世界平均35%以上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别。上述这一状况的形成,与国家长期以来所确立的“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城市发展方针无疑是密不可分的。从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来看,虽然在具体的文字表述上有所不同或变化,但国家对“大城市发展规模”的认识则是始终如一的,如197 8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制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的城市发展方针;1980年这一方针被进一步完善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1990年不仅将城市发展方针修改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而且还将其写入《城市规划法》。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的决议》,更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可见,控制大城市人口增长是我国的一贯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小城镇已成为我国城市化最直接的推动力量之一。1978年-1998年,我国城市数量由193个发展到671个,增加了2.48倍;而建制镇却由2173个发展到18925个,增加了7.71倍,小城镇的增加幅度远远超过了城市的增加幅度。另外,市镇人口的分布结构也印证了“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的结论。1998年初,在全国市镇人口中,大城市人口占28.7%,中小城市人口占29.1%,其他小城镇人口占42.2%。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与这一时期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密不可分,(因为第一,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使原有的镇和集市规模不断扩大,而且还形成了大量的新集镇;第二,乡镇企业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相当的资金和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则是理论界与政府部门推行“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必然结果。 二、探索“中国城市化道路”必须首先界定“小城镇”的内含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理论界便开始探索“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问题。在城市化具体模式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如“大中城市为主论”、“小城镇为主论”、“中等城市为主论”、“大中小城市并举论”、“中小城市为主论”、“中心集镇为主论”、“城乡一体化论”、“县城为主论”、“农村城市化论”等等,其中,最为激烈的争论是发生在“大中城市为主论”和“小城镇为主论”之间。 “大中城市为主论”和“小城镇为主论”究竟哪一种观点最终能在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之争中赢得“优势”,首先取决于我们对“城市”和“小城镇”等概念内含的界定。 一般说来,“城市”这一概念的界定较为容易,人们对城市的划分标准也较少存在争议。在实践中,人们基本上是按国家统计局的界定来使用大、中、小等城市范畴的,具体说,“特大城市”是指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的城市,“大城市”是指人口规模在50-100万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人口规模在20-50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人口规模在20万以下的城市。但是,在“小城镇”这一范畴的理解上,不仅学者们的观点不一致,就连国家的有关法律规章也有不同的界定。这里主要有两个问题需要讨论,一是“小城镇”从外延上看究竟包括哪些部分?二是“小城镇”从属性上看究竟属于“城市”范畴还是属于“乡村”范畴? 首先,从小城镇的外延来看。尽管国家统计局对“小城镇”有明确的界定,即“小城镇一般是指建制镇”,但有的政府文件却将非建制镇或“集镇”也纳入了小城镇范畴之列,如我国的《村镇规划标准》第102条便将“集镇”与“小城镇” 两个概念作为可替代使用的相同或相近范畴来处理。理论界在讨论“积极发展小城镇”这一主张时,也没有首先明确界定“小城镇”的具体内含,学者们其实是在各自不同的定义或理解基础上来赞成或反对“积极发展小城镇”这一城市化模式的。概括说来,在“小城镇”的概念界定上主要有四种不同观点,见下表: 观 点 小 城 镇 的 组 成 部 分 1 小城市 建制镇 集镇(未建制镇) 2 小城市 建制镇 3 建制镇 4 建制镇 集镇(未建制镇) 由上表可见,尽管大家对“建制镇”属于“小城镇”范畴的认识是相当一致的,(这也是国家统计局的观点)但是对于“小城市”与“集镇”是否也属于“小城镇”范畴则存在明显的分歧。如,汪凌青在《小城镇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文中便将“集镇”并入了小城镇范畴之列(本文将这一定义称为“广义小城镇”),在该文中汪凌青说:“目前全国共有小城镇近5万个,其中建制镇约19000个,集镇29118个”。持相同观点(即“广义小城镇”论)的还有姚士谋先生,在《我国小城镇发展战略问题初探》一 文中,姚先生说:“全国目前有4万多个小城镇(包括乡村集镇),其中县城镇有1980多个,建制镇1.8万个,其余的为乡集镇。”而程李梅和庄晋财等同志则在另一层次上使用小城镇范畴,在《乡村工业、小城镇与农村城市化》中,他们将小城镇定义为“建制镇镇政府所在地”。对“小城镇”外延的不同理解,不仅造成了小城镇理论研究过程中的意见分歧;而且使实际部门在发展小城镇问题上也“无所适从”。因此,统一理解并规范使用“小城镇”范畴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从“小城镇”的属性来说,我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建制镇”属于“城市”范畴,其规划应按《城市规划法》执行;但是国家的《村镇规划标准》则规定,县城以外的“建制镇”、“集镇”和“村庄”按《村镇规划标准》执行。显而易见,将“小城镇”(或建制镇)作为“城市”范畴,实际上是认为城市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包括发展小城镇在内;但是如果将“小城镇”作为“乡村”范畴来对待,那么,无疑表明“小城镇的发展并不等于实现城市化”。 由于发展小城镇是作为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战略途径之一而提出来的,因此笔者呼吁理论界在探索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时,必须首先给予“小城镇”以明确的内含与外延。 三、对“广义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理论的反思 所谓“广义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理论是指,一方面有意或无意地将“集镇(非建制镇)” 包括在“小城镇”范畴之内;另一方面又极力主张我国的城市化只能走“以发展小城镇为主”的道路。(下文如不特别说明,“小城镇”的内含即是指包括“集镇”在内的广义小城镇。)笔者认为,在设计我国城市化的具体道路问题上,应当十分谨慎地对待“广义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发展理论。 首先,广义小城镇尤其是乡村集镇建设的加速进行,使我国的土地资源出现了严重的粗放式利用。 众所周知,城市的首要特征是密集性,城市规模越大,人口密度越高,单位土地的人口和产出密度也越高,对土地的利用自然就越集约。如1993年,我国总的人口密度为123人/平方公里,但城市人口平均密度为297人/平方公里,特大城市的市区人口密度高达2273人/平方公里,为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的7.7倍。另据测算,容纳同样数量的非农业人口,小城镇占用的耕地远远超过大城市,以人均占有的建成区面积计算,小城市人均占地是大城市的两倍,而小城镇的人均占地则是大城市的三倍以上!目前,江苏省小城镇建成区面积大多是人均130平方米以上,多的达到190平方米,远远超过新《土地管理法》中规定的人均100平方米的标准;另外小城镇周围的高度分散的乡镇工业,也增加了配套设施建设用地,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乡镇企业职工的人均用地比城市职工人均用地多3倍以上。建国以来,我国城市扩展用地仅占全国耕地减少总量的1.4%,即使加上县城建制镇占地也不过5%左右。然而,仅乡镇企业占用耕地一项就占耕地减少总量的19%。有关资料已显示,我国目前的人均耕地只有0.75公顷,美国却为1.5公顷。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人均耕地警界线为0.05公顷,合0.75亩,而江苏省1998年底的人均耕地只有0.93亩,其中,已有14个县区的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警界标准,苏南一些乡镇企业发达、小城镇建设较快的地区人均耕地仅有0.3-0.4亩。我们认为,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人均耕地资源匮乏的国家来说,唯一可以走的城市化道路就是不断提高城市人口承载率。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且耕地资源极其稀缺的发展中国家,过度发展“广义小城镇”,所付出的代价将会非常巨大。 其次,控制广义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大中小各类城市,对减少环境污染、防止水土进一步流失、控制沙尘暴现象、维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我国东部地区来看,相当一部分小城镇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乡镇企业的“三废”问题没能及时得到妥善处理,城镇内的生活垃圾和废水也不能及时清运。如苏南一些地区,即便是在建制镇的镇区中,都有约67%的镇没有工业废水专门处理装置,超过50%的镇不能及时清运居民生活垃圾,城镇周围地区的水质也大多在三类以下;同时,大气、土壤、生物等方面的污染也比较严重。苏南一些小城镇所流行的水资源在“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开始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二年代喝了致癌”的民谣,无不反映了小城镇生态环境的严峻性。至于西部内陆地区,尽管乡镇经济不太发达,但城市化滞后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同样是不容忽视的。一些人口较多的贫困地区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经济”为借口,盲目开采林木资源和地下矿物资源,导致植被大量损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现象日趋严重;一些地区的稀有动物资源濒临灭绝,云贵川的一些炼硫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超过国家标准5-50倍,上万农民丧失了维持生存和养育后代所必需的农业生产环境。乡镇企业污染之所以如此严重,与其规模不经济(特别是外部规模不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92%的乡镇企业分布在自然村,7%在建制乡镇,1%在县城,这种“遍地开花”式的分散发展的乡镇企业布局,对企业治污无疑造成了很大困难。消除乡镇工业污染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途径固然很多,但政府放宽户籍上的限制,以直接减少农村的生存人口则是一条带有战略性质的措施。毕竟,从有污染源的产业来看,城市企业所造成的污染是远低于乡镇企业的。(如乡镇工业中造纸业的单位产值废水排放量便是城市企业的2.25倍。) 再次,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来说,没有城市规模的扩张,第三产业的发展终将是一句空话。 由于第三产业存在“生产与消费(或供求)在时空上不具备可分割性”,以及“消费者分布在空间上必须呈现出大规模聚集”等特征,故该产业的发展要求人口必须相对集中且达到一定的规模,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其规模经济效益。我国第三产业的区域分布资料也证实,城市的规模愈大,第三产业也就愈发达。据1996年资料,我国666个城市中,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平均为37.2%,其中人口在2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该项指标达到了49.3%;人口在100-200万的特大城市为43.8%;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为38.8%;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为34.1%;20万人口的小城市只有29.2%。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与城市规模的正相关关系显然表明,放弃“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依靠乡镇企业和广义小城镇就地转移”的观点、积极推行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的城市化战略,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世界银行1984年发展报告》曾指出:城市产生聚集效应的最低人口界限是15万人,而我国却有近一半的城市少于15万人。) 根据全国600多座城市1989年至1996年的数据,王小鲁、夏小林对城市的规模收益和外部成本进行了计量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城市的经济效益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明显上升,在150万—200万人之间时,城市的净规模收益达到最大,大约相当于城市GDP的19%左右;此后逐步下降,直到超过800万人时才变为负值,即规模收益被外部成本抵消;再继续扩大规模才形成负效益。这一结果说明,发展150万至200万人的城市将会大大提高城市的规模经济效益,进而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王小鲁、夏小林还进一步认为,如果将范围再扩大一点,那么,规模在100万—300万人之间的城市都可以称为最佳规模的城市。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城市发展政策确实需要进行较大的调整,即要从重点发展小城镇转向发展较大规模的城市。 此外,实施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的城市化战略还是扩大国内最终需求、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现实和最有效的途径。 有效需求不足的首要表现是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下降,消费需求不足固然与城镇居民消费不旺有关,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对下降则是更主要的原因。1978年,我国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是52%,1984年达到最高值59%,之后便一直下降,1997年只有43.4%。因此增加农民消费需求才是提高我国国内消费需求的关键。然而增加农民需求的核心环节是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虽然很多,但根本措施还在于减少农村人口,实现农村人口向现代化城市的转移,而不是单纯地向“广义小城镇”转移。目前,我国农村有近3亿的剩余劳动力,这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加快农村人口向各类城市转移,在刺激需求方面有着“一石数鸟”之功效:一方面,农业劳动力的减少提高了农业劳动者的边际生产力水平,进而增加了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需求;另一方面,那些有条件或有能力进入城市的农民,在现代城市里必定会模仿城市居民的消费方式,进而扩大其消费支出;此外,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的投资需求无疑也会有一个大的提高。 诚然,从理论上讲,鼓励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也是可以刺激国内需求增长的,但是从实践发展来看,小城镇建设真的能够通过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来有效拉动国内市场复苏?结论并非十分令人满意。农业部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承担 的“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集体产权问题研究”表明,1997年小城镇常住人口中,非农业人口的比重并没有显著提高。该年非农人口比重为68.14%,这一数字反而比1990年69.09%降低近1个百分点,换言之,农民对转为非农户口进入小城镇并没有太大的积极性。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农民和小城镇非农居民在与就业机会相关的收入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农业部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1990年,被调查的建制镇农民与非农业居民的年收入分别为811.35元和1853.84元,二者的绝对差距是1042.49元,后者是前者的2.28倍;然而1997年,农民和非农业居民的年收入分别增加到3383.5元和4666.05元,绝对差距基本稳定,但后者仅为前者的1.38倍。可见实证研究证明,企望小城镇建设有效拉动我国“内需”是不切实际的。 最后,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的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对加快实现我国“个人现代化”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农民进入城市以后,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他们会逐步抛弃农村的一些陈规陋俗,并注重对孩子进行教育与投资,特别是在转变传统的生育观念问题上,城市化的作用将更为明显。而以“广义小城镇”建设为主的城市化模式,在改变农民的传统行为方式上,效果则非常有限。因为从总体上看,“广义小城镇”的综合素质是很低的,如城镇规模偏小、镇内各类配套设施不健全、第三产业发展落后、镇区居民的养老、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等等,无不使农民难以彻底割断对土地的依赖情结。江、浙一带所流行的“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的说法,不仅表明小城镇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政策所造成的亦工亦农的“两栖”式生存方式,对农民的社会角色转换是极其不利的。 其实,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既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一过程必将会进一步加快。为了有利于协调城乡人口转移、缓和我国的“人地矛盾”、 提高第三次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发挥大城市的聚集与扩散效应,迫切需要我们从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的高度,充分认识人口异地转移对消除“二元结构”、缓和工农与城乡矛盾、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实际上,我国因小城镇建设而引起的 “耕地资源非农业化利用和粗放式利用”的加速进行,所造成的后果(“农村病”)是极其严重的,其“后遗症”将远远大于“都市病”(如城市交通、治安、消防、拥挤等问题)的影响。因为,伴随着城市化而产生的“都市病”毕竟可以通过“提高认识、强化管理、采用现代化的技术”等途径逐步加以解决或缓和,然而,因禁止农民迁移至大中城市而导致的农村耕地资源的丧失等问题却是永久性的和无法挽救的。特别是“大力发展小城镇”战略实施以来,各地所出现的以村或乡为“计量单位”发展小城镇(实为发展小集镇)的做法,更应该要引起理论界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们认为,我国应尽快地逐步取消户口限制、放弃“离土不离乡”的传统管理模式,从而消除现行制度对农民选择职业、流动迁移、改变社会身份和居住地等方面的一系列不合理控制;同时要合理规划城市布局,运用多种手段鼓励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允许农民有计划地进入大中小各类城市“安家落户”,从而更进一步地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7

关键词:城镇建设 经济发展 隶属度函数 协调系数 协调发展

问题的提出

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最早出现在钱纳里1975年出版的《发展的模型:1950-1970》一书中,通过模型回归,提出了城镇化率与人均GDP的一般对应关系。汪金敖认为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王波对经济与城镇化的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经济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但对于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建设状况如何,是否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理论界存在很大分歧。

占主流的观点认为我国的城镇化严重滞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另一种意见则是觉得前者夸大了中国城镇化滞后的程度,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大体合适,只是略微滞后。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不是城市化滞后,而是隐性超城市化。不管是超前还是滞后城镇化,以前的研究主要是静态的研究,鉴于此,本文采用基于熵值法的动态评价方法对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情况进行动态研究,以求能客观反映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否相协调,首先要对两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选取,本文按照客观性、科学性、完备性、一致性和数据获取可能性的原则,结合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数据资料的来源情况,最终筛选出31个能比较集中反映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经济指标12个,城镇指标19个,具体指标如表1所述。

动态综合协调系数的计算

协调系数是指某一系统与其它系统相适应的数值,反映了隶属于“协调”这个模糊集合程度的指标,其取值为[0,1]之间的实数。协调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W表示协调系数,X为子系统实际发展水平;X *为协调发展水平;K=2/S,S为方差,W(i/j)是i子系统对j子系统的协调系数;W( j/i)是j子系统与i子系统间相互协调发展程度的协调系数;W(i, j)是i系统与j系统的综合协调系数。若实际发展水平越接近协调发展水平时,协调系数越大,说明协调发展程度越高;实际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水平的离差越大时,协调系数越小,说明协调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越低;当实际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水平相等时,协调系数为1,说明系统完全协调;当实际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水平的离差趋于无穷大时,协调系数趋于0,说明系统完全不协调。可见,协调系数能反映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程度,通过协调系数可以直观、方便的评价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状况。

本文通过选取我国31省市1995、1997、2000、2003、2005、2007和2009年七年的数据,首先采用墒值法和理想点法相结合的时序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出我国1995-2009年的城镇化综合动态发展水平和经济动态综合发展水平,再结合隶属度函数,运用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了1995-2009年我国31省市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动态协调系数,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结果分析

(一)协调系数等级划分

协调系数的大小表示其协调程度,它的不同区间划分可以作为不同协调程度的衡量标准。为了使协调系数更直观地评价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结合相关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本文把协调系数划分为6个等级,协调系数大于0.6即达到协调状态,如表3。

(二)我国各省市城镇建设与经济水平的协调发展结果分析

我国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区域差异明显,东部最好、中部次之、西部较差。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东部协调性较高,中部次之,西部较差,东西部差距较大。我国东部地区的省市,除福建外,其它省市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系数都大于0.6,均达到协调状态,其中,北京、上海和广东三省市的协调系数最高,均大于0.9。中部地区除河南和河北两省的协调系数小于0.6外,其余省市的协调系数都大于0.6,已达到协调发展状态,但协调系数最高的湖南也只有0.791,落后于东部地区很多省市。西部地区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较差,除重庆、四川两省市的协调系数大于0.6外,其它11省市的协调系数都低于0.6,属不协调发展状态,其中、新疆和青海三省的协调系数低于0.19,为极度失调状态,西部13省市的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较差,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也存在一定差距。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系数W(i, j)是由W(i/j)和W( j/i)两部分共同决定的,如果W(i/j)值大于W( j/i)值,表明i系统优于j系统,即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城镇化建设水平,是滞后城市化建设;反之,如果W(i/j)值小于W( j/i)值,表明j系统优于i系统,即城镇化建设水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是超前城市化建设。从计算出来的W(i/j)、W( j/i)和W(i, j)值来看,只有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和重庆六省市的W(i/j)值与W( j/i)值差距较小,这六省市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系数比较高,均大于0.8,其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达到良好协调状态。其余25省市的W(i/j)值都大于W( j/i)值,即这25省市的城镇化建设都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其中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北、湖南、海南、重庆和四川12省市的综合动态协调系数虽然都大于0.6,但其城镇化建设水平仍然滞后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建设水平仍有待提高,而、新疆和青海等省市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忽略了城镇化建设,其城镇化建设远远滞后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亟需大力增强城镇化建设力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趋势增强。从1995年到2009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大部分省市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协调性趋势增强,从1995年到2009年选取的七年样本计算出来的静态协调系数来看,1995年,我国只有北京、上海和广东三省市的协调系数大于0.6,到2003年,已经有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湖北和湖南等16省市的协调系数大于0.6,但到2009年,除、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和贵州等10省外,已经有21省市的协调系数大于0.6。而从计算出来的7年的综合动态协调系数来看, 我国31省市中,有18省市的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系数大于0.6,只有13省市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系数小于0.6,而且北京、上海、广东三省市的协调系数大于0.9,已达到优质协调发展状态,浙江、江苏两省市的协调系数也大于0.8,达到良好协调状态。所以总体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建设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协调发展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协调性趋势增强。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从1995年到2009年,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趋势增强,但我国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区域差异明显,而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这对社会发展产生种种消极影响。当前我国在生产、消费、人口、土地和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无不与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相关。当务之急是明确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巨大战略意义,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土地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关系、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方式、健全投融资体系和增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等措施,缩小区域差异,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水平的协调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相关建议

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规划。规划是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镇的基础手段和依据,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规划可以有效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也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从而有利于我国城镇建设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区域差异明显,因此,要从实际出发,以协调为原则,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缩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差异。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基础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发挥效益慢等特点,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较差,因此,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共建、共享发挥集聚效率和规模效率,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此外,国家应该在城镇改造、公路、广播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支持,地方政府要根据自身财力状况,重点支持城镇供排水、环境整治、信息网络等公用设施建设。同时,也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管理,应设立统一的城市公共资产管理机构,对城镇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运营、养护、维修、扩建、改进等环节,确保基础设施长效作用的充分发挥。

加强制度创新和城镇管理。要加强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政投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制度和体制创新,为城镇发展创造条件。同时,政府要加强城镇规划、政策引导、信息咨询、投资环境和公共品供给等引导和管理,健全服务职能,提高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成德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0.10

2.汪金敖.农村城镇化: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J].求索,2000,5

3.王波.论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的良性互动[J].东岳论丛,2004(6)

4.孙永正.城市化滞后的弊端[J].城市问题,1999(6)

5.王大用.中国的城市化及带来的挑战[J].经济纵横,2005(1)

6.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关于“十五”时期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几个问题[J].宏观经济管理,2000(4)

7.邓宇鹏.中国的隐性超城市化[J].当代财经,1999(6)

8.姜波.警惕城市化泡沫[N].经济日报,2004.10

9.李晓莉.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阶段与推进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08(2)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8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小城镇建设;小城镇规划工作研究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gradually accelerate the pace of.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not only conducive to advance a city to change a course in our country, 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But along with the urb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from single to multiple, unpredictable factors increase, so the town planning methods and ideas put forward a challenge to the traditional.

Keywords: the planning of small towns; small towns; small tow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上连城市,下连农村,处于城乡结合部,既是城市带动农村的前沿阵地,又是沟通城乡联系,促进城乡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小城镇在城镇化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小城镇具有承上启下的传导作用

基层政权和文化教育设施也多建在小城镇,小城镇成乡头城尾,传递大中城市向农村的辐射,城市与农村之间物质与信息的交换,都离不开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贫穷与富裕的结合部,是商品集散地,人才流动所。

2、小城镇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素质与农村的文明程度,都需要小城镇作为辐射媒介,需要小城镇向周边的农民提供直观的“样板”。通过小城镇的示范带动,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小城镇具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功能

小城镇能够引导农民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发展乡镇企业和个私经济。

4、小城镇具有扩大内需的功能

小城镇的发展,一方面可以促进过剩农业人口的城镇化转移并提高其收入保障下的消费购买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此外,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改善、文教卫等事业的发展,也必然能够拉动内需的大幅增长。

一、小城镇规划中应把握的原则

1、人性化原则

“以人为本” 是小城镇新区规划设计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首要原则。因此,小城镇新区规划应充分考虑到镇区居民和周围村庄的农民们各方面的需要,针对老城区中显现出的各种弊病,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全面的人性化的规划设计。

2、文化特色原则

“历史文化传统是小城镇所特有的,它是城镇特色中最内在、最具有恒久力的东西”。因此,小城镇新区规划设计应结合 “本土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小城镇文化的涵盖面很广,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还包括民族文化、经济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突出文化原则,塑造小城镇自己的特色。不要把小城镇新区规划仅仅当成规划去做, 而要更深一层地去“做文化”,力求做出特色、做出品牌。规划设计人员在对小城镇新区进行规划设计之前,要全面地考察、掌握小城镇历史、地域、建筑、民族、产业等方面的特色,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3、生态原则

生态园林城镇是今后城镇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设计是小城镇趋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生态建设进行景观设计,使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协调统一,是建设生态园林城镇的必然选择。因此,强化生态理念、注重景观设计是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该遵循的必不可少的原则。

二、小城镇规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形成完整的小城镇规划理论体系。目前,不少地方在进行小城镇建设时缺乏重点,对城镇布局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并没有开展相应的规划工作,而是盲目照搬其他地方的经验,造成了很多小城镇在产业结构、平面布局和建筑风格设计上相互雷同,以至于出现了“千镇一面”的现象。二是很多地方的在进行小城镇建设时缺乏详细的修建规划和控制性规划,使建设工作在很多时候不得不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这样一来,像容积率、绿化率等技术指标就难以控制和落实。另外,不少地方的总体规划已经编制了很多年但没有进行及时的修改,对建设工作的指导作用也因此大打折扣。

2、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对于小城镇建设中的规划工作,国家并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收费标准,因此,大多数时候都要以城市规划的收费标准作为参考,这不仅给规划单位的收费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更给一些单位的恶意降价提供了方便,使规划设计人员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如果不能尽快建立相关的制度和标准,不仅会严重影响小城镇建设规划队伍的发展,也会打消规划设计单位和人员参与小城镇建设规划工作的积极性,给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规划工作质量的提升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

3、规划管理工作不到位。虽然不少地方有设有规划管理机构,但是其中大部分存在管理人员较少,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等问题,少数地区甚至是由其他部门的人兼职,根本不具备最基本的管理能力,无法有效完成量大面广任务重的规划管理工作。

4、规划理念落后、基础设施不足。由于受资金、观念和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少地方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水平较低,诸如供水、供暖、排水、道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很多地方出现了“新房加土路”、“有路无排水”等现象。另外,还有不少地方仍然走不出“沿路走廊式”的建筑布局和“二层小楼”的传统观念,这样就难以形成高档次的住宅区,严重阻碍了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总体提升。

5、缺乏环保意识。不少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缺乏环保意识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概念,以至于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自然资源开发过度,缺乏必要的生态设施和污染物处理设施等情况,使城镇的生态和生活环境急剧恶化。例如,南宁市周边的不少小城镇由于没有建立污水处理厂,而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水污染;由于缺少垃圾处理厂,而将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料随意堆放,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对于这类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势必会使小城镇居民面临“开着宝马,喝着污水”的尴尬局面。

三、对于如何完善小城镇规划工作几点建议

1、小城镇整体物质形象空间的塑造

传统的小城镇除街道空间外,往往缺乏良好的公共空间。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城市设计要注重小城镇的重要公共建筑空间、 街道空间、广场空间及河流绿地等公共性空间的营造。

(1)城市设计要结合建筑功能、用地性质以及人流活动规律来形成不同功能和不同性质的小城镇公共活动空间,如居民公共活动空间、交通空间及自然风光地带等,从而满足小城镇居民多种活动方式的需要。

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要结合主要的公建如活动中心和商业建筑等布置;交通空间要结合居民的出行方式、重要的交通场站和小城镇的布局特征进行布置;自然景观空间的塑造要结合河流、山体、林地等自然景观因素,同时考虑园林绿地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建立小城镇良好的自然景观空间。

(2)要丰富小城镇的空间层次,空间层次的丰富不仅要建立不同功能和性质的公共空间,而且要建立不同规模的相同性质的空间。如绿地的建设要分类别,按照服务不同地域范围来确定,按照镇区、片区来设定;如广场建设要考虑不同功能组成,交通集散、休闲娱乐、集会活动等不同内容。

2、小城镇整体人文形象的塑造

(1)要充分尊重地方文化,强化地域文化特征,把历史文化因素融入到小城镇景观设计的总体构架之中,保护一切有价值的历史遗存如村落布局、居民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等,使小城镇的人文特色得以延续,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 如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等进行重点保护;

(2)要处理好特色保护和小城镇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等的关系,使特色保护和各项用地布局、社会环境效益相结合;

(3)由于小城镇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空间环境,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还要反映当代城镇生活,创造出既具有浓厚人情味,又具有时代感和个性特色的小城镇风格。

3、突出文化内涵,彰显历史文化底蕴

“历史文化是城镇所特有的,它是城镇特色中最内在、最具有恒久力的东西”。城镇文化的涵盖面很广,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还包括民族文化、经济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城镇新区在进行规划设计之前,要全面考察、掌握小城镇历史、地域、建筑、民族、产业等方面的特色,力求做出特色、做出品牌,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4、强化生态理念,打造园林式景观

生态园林城镇是今后小城镇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生态建设进行景观设计, 使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协调统一,是建设生态园林城镇的必然选择。

因此,强化生态理念、注重景观设计是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该遵循的必不可少的原则。

伴随着乡镇企业的繁荣和小城镇的自身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的考验。城镇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主要表现在:企业、 商业、居住等功能区划分不明显;城镇绿化体系不完整,公共绿地面积日益减少, 园林景观设计更是匮乏;污水、雨水等地下管网缺乏科学统一规划等等。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小城镇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规划和景观设计,提高城镇的形象和品位, 吸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加速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5、大力发展小城镇颇具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

目前,国内对小城镇旅游产业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在一个初步探索阶段,关于小城镇旅游产业的概念,学术界也没有确切的定论。但是,一般都认为小城镇旅游产业只是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种现象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小城镇旅游产业形成发展因素的重要性。

“旅游产业结构是指旅游经济内各产业部门、各地区以及各种经济成分和经济活动的各环节的构成及其相互比例关系。”小城镇旅游资源吸引力,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山水景观:一般都是自然形成,是一种比较独特的地域资源。

(2)民居宗祠:其特点是建筑以宗祠、书院为主,在一个小城镇中形成古民居群,充分挖掘出古镇的文化内涵,从而吸引游客。

(3)民族民俗:突出体现小城镇地方民族风俗特色,特别是民族风貌、风情、 习俗等特色,满足游客对跨文化差异的了解、感受和体验,增强地方小城镇旅游的吸引力。

(4)地方物产:开展具有特色的小城镇生态物产,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土工艺品同,展示小城镇田园农业的纯天然食品等。

通过以上的规划与建设措施的实施,从而形成颇具乡土文化特色和吸引力的现代小城镇工业、居住和旅游完整产业链,走生态发展之路,促使现代小城镇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规划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因此,规划设计者们应本着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扎实工作、深入研究、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城镇规划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丽华;小城镇规划[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8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9

关键词: 山区城镇城镇规划 城镇特点小城镇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山区面积大,分布广,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人口少,所以山区小城镇经济较为落后,人口密度小;同时在我国山区内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分布也极不平衡。我国东部山区相对于西部山区,经济水平较高,人口密度较大。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的山区经济发展更为落后,有许多山区,还是未经开发或刚开始开发的处女地。即使是已开发的山区,小城镇仍不失为山区经济最发达的绿洲,它的发展就可以带动周围山区经济的发展,它的停滞就会阻碍它周围山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山区小城镇在我国山区经济建设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一、山区小城镇规划的理论基础

山区城镇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等综合的实体,因而其规划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城镇社会学、经济学、社会心理与行为科学、地理学、城镇生态学、城镇行政管理学等等,要不断地吸取这些学科中的相关部分充实到城镇规划学的理论和实践中。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资源在小城镇上的配置问题,通过空间的合理布局,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收益。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人在小城镇中的相互关系,通过创造适当的空间避免社会冲突,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从行政学的角度,研究权力在小城镇上的分配问题,通过政府的有效控制,来维护公众利益,并以镇为点,带动、管理其所辖的乡和村这个广大的面。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小城镇有关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通过改进小城镇的体系布局和内部结构,提高小城镇的综合效益。从建筑学的角度,研究小城镇规划设计和建筑群体设计,创造实用经济美观的空间环境,保护地方风貌和民族特色。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小城镇的环境保护、污染的防治,如何调解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等。

二、山区小城镇的特点

1、数量大、分布广

从相关统计数据中不难看出我国山区小城镇数量之大,而且它们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我国国土上。

2、规模小、自然环境优越

山区小城镇人口规模一般在数千人至20万人之间,建设用地规模有限,但由于接近农村,与城市相比,除个别小城镇由于乡镇工业建设忽视环境保护,污染严重外,多数小城镇自然环境较好、环境容量较大。

3、承上启下,联系城乡,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

目前大多数山区小城镇为乡镇行政机构驻地,也是乡镇企业的基地及城乡物资交流的集散点,一般都安排有商业服务业网点、文教卫生及公用设施等。

4、人口结构复杂,城镇用地与农田用地交织在一起

在以工矿业为主的山区小城镇中,非农业人口占城镇人口的大多数,但在大多数建制镇中,亦工亦农与农业人口却占有较大的比重。城镇流动人口多,瞬时高峰集散人口多,是其重要特点。

5、基础设施不足、建筑质量较差

小城镇一般供水和排水设施差,供电、通信设施基础薄弱,公用工程设施标准较低,镇区内公共绿地少,环境保护问题尚未引起广泛的注意。

三、山区小城镇规划的特色

山区小城镇也属城镇型居民点,其规划的内容、方法也与一般城市相似。小城镇也有其特色,如诸多山区小城镇根据其产业特色,有不同的类型,如行政中心、商业集散、工贸城镇、风景旅游、休闲养生、交通节点、旅游服务等,制定规划时要突出其特色。目前许多山区小城镇建设及改造还处于无序状态,土地也缺乏管理。各地要逐步建立健全责任明确的管理机构,制定规划管理办法,防止土地资源的流失及建设性破坏。那么我们将如何体现山区小镇的规划特色呢,笔者近一年多来一直从事皖南山区小城镇的规划,将结合项目操作实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来打造城镇特色。

1、利用建筑风格塑造城镇特色

建筑是构成城镇物质环境的载体,是由不同体量材质、色彩组成的功能实体。山区城镇建筑特色主要是由群体形象聚合而成的整体环境观感,而不是单一建筑的自我表现。应从一条街、一片生活区或者更大范围去探讨建筑形式的美观,做到风格的统一和色彩的协调,而不能盲目追求仿古或崇洋,也不能搞古今中外大拼盘、大杂烩。要提倡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去创造适合本地需要的、有地域文化特征的(传统的、乡土的、民族的、大众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千年古村”朱旺村位于皖南山区城镇旌德县境内,村庄不仅自然环境优越,背依群山,形成“三山环抱,一水穿村”的景观格局,而且村内现存47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我们在从事朱旺村村庄保护规划的工作中,紧紧抓住村庄内古建筑集中的特点,对村庄内的重点古建筑提出自己的保护规划方案及改造方案,利用独特的建筑风格去塑造村庄的特色。

2、利用传统文化塑造城镇特色

民族的本土文化积淀是山区城镇的精神风貌的体现,是真正属于小城镇的内在的本质特色,是别的地方学不去的。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受到的经济冲击要小得多,所以还有幸保留了较多的文化传统。城镇之美,美在生态;城镇之胜,胜在人文。在城镇建设中,要摒视观念,强化文化意识,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尤其在山区小城镇规划工作中要注重文化意蕴的合理保护和开发,以及现代人文的硬件和软件建设。笔者曾有幸参与过旌德县俞村镇的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在编制过程中我们曾充分挖掘其文化特色,那就是农家乐旅游文化,以旅游带动其城镇经济发展,它凸现了自然、纯朴、宁静的主题,满足了人们走出城市、亲近自然的心理。通过农家乐的休闲旅游活动,可以让置身其中的人们亲身感受现代农民生活和农村乡土气息,对塑造城镇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利用自然山水塑造城镇特色

山区小城镇规划应重视自然地貌和景观形态,将自然环境和人工建筑巧妙结合,相得益彰,可利用自然地形坡度,依山就势进行建设,既可减少土方,节约投资,又能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建筑景观。在城镇建设中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略加整理,巧夺天工结合城镇周边的山水要素,在道路布局上依山就势,随岗就坡,宜直则直,宜曲则曲,建筑顺其布局,在建筑单体上建筑小品规划设计建设中用不等高差的岗坡,营造错落有致的建筑景观,体现出其不意山区小城镇小而巧,小而精,小而雅,小而美的清秀和神韵。笔者曾经参与过皖南山区城镇广德县柏垫镇总体规划的编制,柏垫镇位于广德县西南部,周围群山环抱,汭河穿镇而过,是个典型的山区城镇,其城镇用地规模与发展方向都受到地形限制,在城市设计规划编制过程中,项目组充分利用了自然山水来塑造城镇特色,巧用周围低矮丘陵来打造景观视廊,效果良好。

四、山区小城镇建设和规划存在的问题

山区小城镇建设速度在加快,但较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却在拉开差距。而且,由于地域较偏僻,经济尚贫困,加之一些传统思想观念的禁锢,山区小城镇建设还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存在问题主要是:

1、城镇规划不够科学

目前,我国山区城镇总体规划普遍存在空地少、绿化少、街道狭窄、商住混杂及公众活动场所不足等不良现状,使新的规划难以实施。而由于山区镇经济基础薄弱,有的镇偏重于眼前利益,在新区开发中搞“短期行为”,多卖地皮多收钱,个别的甚至随意变动规划,改变用地性质,城镇规划实施不严格,产生了布局不合理、欠科学等症结。

2、市政设施配套滞后

山区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多滞后。主要表现在供电、供水、通讯等设施没有及时完善,有的连道路也未修好,污水无处排放。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设施相对缺乏。

3、城镇管理不相适应

由于规划管理队伍人员不足且素质不高,加之城镇管理规章不健全,执行不坚决,管理时紧时松。而且城镇市民意识不强,文明程度不高,还不同程度反映出脏、乱、差,在一些镇乱搭、乱建、乱修、乱放、乱摆、乱卖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山区小城镇的文明卫生形象大受影响。

4、建设资金十分缺乏

山区县仅靠有限的地方财政及以地生财等远不能解决城镇建设所需资金,招商引资步履艰难,资金投入与城镇建设需要不相适应制约了山区小城镇的发展,以致进展不平衡,中心镇不突出,聚集力、幅射力不强。

5、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山区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1)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严重。资源是经济开发的物质基础,山区小城镇的发展不可能像大城市那样长距离地调运原材料,而是需要以开发当地资源为主,因此资源利用的整体性和永续性至关重要。

(2)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总体环境质量差。我国的山区小城镇大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些古老的城镇本来基础设施就不完善,加上近十几年来规模迅速扩大,新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原有的基础设施又年久失修,造成许多城镇缺水、少电、涝渍、脏乱,整体环境质量较差。

(3)环境污染日趋明显,污染类型多样化小城镇的环境问题使环境污染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普遍性问题,难以控制和根治,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程度不断下降,山区小城镇规划的经济效益被不断抵消,最终与美好的发展初衷相背离。

五、关于山区小城镇规划的思考

山区小城镇规划与建设不仅是物质空间的规划,还包含了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社会发展及社会安全和福利保障等多方面的内容。按规划任务要求、内容和深度的不同,山区小城镇规划应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按小城镇规划的实施程序,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分析条件,正确定位;明确动力,制定目标;构筑框架,合理布局;安排时序,有序发展。

1、山区小城镇的正确定位

山区小城镇的正确定位,小城镇的定位,分为等级定位和功能定位两个方面。

(1)等级定位是确定山区小城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位。等级定位需要从区位条件、经济社会联系范围、目前在全县特别是相邻城镇中的经济地位和未来发展的潜力中加以分析确定。首要明确的是属于中心镇还是一般镇,两者在发展目标和标准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

(2)功能定位是确定小城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功能分工,以避免产业构成相同与重复建设。根据各城镇不同的区位和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基础与发展潜力确定其功能分工。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山区小城镇处在发展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因此,各小城镇的分工具有相对性,难以做出刚性的规定,山区小城镇功能定位尽量简单,突出其与其他城镇相区别的主要功能,如工业型、旅游型、商贸型等。小城镇的功能定位,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打破原有的行政区划,充分发挥卫星城和中心镇的“发展极”的作用,带动周边乡镇相关产业的兴起,以及周边城镇经济、农村经济的繁荣。这种带动是一种市场型带动,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因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2、确定山区小城镇的结构形态,合理布局

一般而言,山区小城镇规模不大,经济实力有限,小城镇发展宜以集中紧凑的“团块式”结构形态为主,即使是沿河、沿路的城镇也不宜延伸得太长,以节省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利用效率。鉴于当前着力培育中心镇,扩大其人口规模,努力按中小城市标准加以建设,常采取“撤乡并镇”的做法,即将周围的若干乡镇并入中心镇。这就出现山区小城镇结构形态的选择问题。一般而言,在中心镇和周围乡镇的建设用地相连或基本相连的情况下,宜以团块形态为主;中心镇接纳周围乡镇的工业和产业,以中心镇原有形态为主;被撤并的乡镇,作为中心村进行建设。在周围乡镇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与中心镇用地不足,功能需要扩散的情况下,小城镇结构形态应以“组合式”为主,以中心镇为核心,各镇承担不同的功能,通过加强各镇之间的交通和经济联系来形成一个整体。构筑一个合理空间布局框架,是山区郊小城镇规划的核心内容。此规划应以道路网为骨干,通过用地的合理布局和有效组织,构筑一个结构清晰、联系紧密、交通便利、绿色环绕的城镇空间。在结构布局中要合理确定和安排城镇中心区。

3、城郊小城镇的发展时序

小城镇规划期限一般在15—20年,还要适当考虑小城镇的发展前景。规划只是一种框架,一种引导,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控制。根据山区小城镇规划的直接指导作用,合理安排由近及远的开发时序和近期建设至关重要。确定开发时序的依据,主要有当前城镇发展和建设中的主要矛盾、产业和功能发展的渐进性、用地的联系性和结构的灵活性、开发的难易程度、资金投入量和来源、区外条件关联性等。

六、结语

特色是小城镇建设的灵魂,城镇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旅游业的发展,小城镇必须强调特色建设,小镇规划要做到建筑有风格,街道有景致,小区有品位,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园式小城镇,展现出小城镇特有的民俗风情、特色建筑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最佳适居地、旅游胜地,从而促进山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建明,张高攀编著,旅游小城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2.

[2]方兆瑞主编,中国山区小城镇与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实用全书,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05.

[3]陈娆 田淑敏 何美丽 郭爱云 禹拥军编著,如何搞好山区小城镇建设.金盾出版社,2008.03.

[4]李兵营,从环境、经济角度思考21世纪中国小城镇规划,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

[5]白明华,关于小城镇规划建设问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