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02 15:00:19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范文1

1.1自然条件和种植制度

我国丘陵山区的比重较高,山区的坡地比较多,地块小并且分散,因此导致山区的交通不便利,经营的规模小,使得用于农业的机械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这就给农业机械在山区的推广及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受山区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以及耕地面积少的影响,套种的作物较多,对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造成了阻碍作用。

1.2经济基础

山区的经济基础比平原的经济基础差,人民的人均收入也相对较低,因此导致的农民购买力也较低,这就决定了农民对现代农业机械的购买和使用程度较低。如果农民的收入较低较缓慢,农民就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这就导致了山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

1.3农民素质

山区道路相对闭塞,基础设施不完善,条件艰苦,导致了山区的教育相对落后,农民的素质整体提高相对困难,再加上现在打工经济的迅速发展,青壮年男子多外出打工,留守山区的是老人妇女儿童,这些留守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对山区的农业机械化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1.4基础设施和机械装备

山区的基础设施比平原地区薄弱,灌溉设施不完善,地块小且作物套种导致了耕种及收割的机械下田作业和转移困难,因此普通的平原地区的机械在山区并不适合,而适合山区的机械少,品种单一,远远不能满足山区的需要,这些也严重阻碍了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2.1建设和完善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支持体系

政府要鼓励生产制造商对适合山区的机械的生产,放宽对其的政策。要鼓励山区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投入,建设稳定连续的政府购机补贴政策,增加总的投资量,扩大补贴的范围,要推进农机法则,将国家有关的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要大力发展山区的社会化服务,提高山区支教教师的待遇,提高山区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

2.2加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

山区的地形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农田基本设施的建设的薄弱也是阻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要特别重视适宜于机械化生产的农田整治和场库棚的建设,并把乡村的机耕道的发展建设纳入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建设项目中,使山区的农田条件和农业机械化作业环境得以有明显的改善。还要提高农机监理,农机安全监管应急处置能力,并提高执法能力,改善装备的条件和完善技术手段,推进农机安全监管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3结语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范文2

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是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主办的大型农业行业盛会,已成功举办十三届。13年来,农交会先后在6省8市举办,贸易额累计4993亿元,现已成为中国农业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品牌展会。经国家同意,第十四届全国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二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于2016年11月5日至8日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可谓是一次高规格的盛会。

2016年11月5日至11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二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以下简称“农交会”)。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企业云集昆明,各色农特产品亮相昆明,使昆明成为展示农业硕果的舞台,专家交流探讨的高地,商家贸易洽谈的平台,广大市民共同欢度的盛会。

本届农交会由农业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昆明市人民政府、云南省农业厅和全国农业展览馆共同承办。农交会以“供给改革、产业融合、绿色共享、创新发展”为主题,以“现代农业成就展示、农业交流合作、农业贸易洽谈”为主要内容,致力于打造符合“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要求的高品质农业贸易和交流平台。

据了解,本届农交会参展企业达3000余家,采购商和专业观众达到10万人,参展公众近40万人,创历史之最。实现现场贸易额699亿元,现场销售额2.5亿元,云南展团组织了153个项目集中签约,协议总金额886.88亿元。一串串鲜活而振奋人心的数字,是本届农交会交出的优秀答卷。

群英荟萃 共话愿景

本届农交会不仅是展示各省农业硕果的窗口,更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据悉,本届农交会期间共举行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部长会议暨国际农业经贸合作论坛、2016年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第五届风险管理与农业发展研讨会、第二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中国品牌农业论坛等14项由云南省政府主办的重大活动。

创新与绿色发展,农业投资贸易合作新机遇。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部长会议暨国际农业经贸合作论坛上,围绕“创新与绿色发展,农业投资贸易合作新机遇”主题,来自各国的领导及专家学者们展开对话交流,搭建深化合作平台。

国务院总理致信祝贺。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斯洛文尼亚第一副总理兼农林食品部部长戴扬・日丹出席并讲话。

在贺信中表示,“民之大事在于农”。中国政府始终把发展和加强农业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基础支撑、改善农村公共设施和服务、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等,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我们愿同包括中东欧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更好对接发展战略,交流分享经验,进一步提升农业合作水平,切实造福各国人民。

指出,当前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日益深化,特别是在科技创新与交流、投资与产能合作、特色农畜产品生产与贸易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果。本次会议“创新与绿色发展,农业投资贸易合作新机遇”的主题,回应了国际社会对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共同关注和期待,有助于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发挥互补优势,为促进区域和全球农产品贸易、农业投资及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罗富和说,长期以来,中国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实现了粮食连年丰收,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持续健康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世界繁荣稳定也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将始终秉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不断提升与世界各国包括农业在内的各领域合作水平。中国愿与包括中东欧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和平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全国政协经济委副主任陈锡文,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省长陈豪,省委副书记李秀领,省政协主席罗正富等出席。

韩长赋就加强农业投资与贸易合作提出3点建议:一、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农业双向投资;二、坚持互利互惠,促进农业贸易发展;三、坚持创新驱动,深化农业科技合作。未来5年,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的关键时期,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市场拉动、政策促动,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对外开放,鼓励企业扩大对外农I投资和贸易,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提升农业合作水平。

陈豪在致辞中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推进,云南正从内陆边缘地区变为对外开放前沿。近年来,云南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六大板块”欣欣向荣,“云系”农产品飘香海内外。此次论坛,给了云南很好学习交流机会和极大鼓舞。我们将不断加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力度,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合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添光彩,为建立与东亚和南亚两大区域互联互通作贡献。

波兰农业和农村发展部部长克里什托夫・尤盖尔,德意志联邦食品与农业部议会国务秘书彼得・布莱塞尔,缅甸农业部部长昂都博士,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副主席钱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先后发言,充分表达了深化农业领域长期友好合作的强烈愿望。论坛由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主持。

来自中东欧16国的农业部长、国外驻华使领馆和企业界代表出席论坛。云南省程连元、李邑飞、张祖林、罗黎辉、何金平、刘建华等领导出席。

会后,“16+1”农业部长(代表)们发表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部长会议昆明共同宣言》。

“互联网+”助推农业腾飞。“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与“互联网+”相伴而行,农业能否找到新方向、迈入新境地?11月5日下午举行的2016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给出了答案。

论坛上,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表示,要尽快形成统筹线上线下农业发展的推进思路,大力推动互联网与“三农”工作融合,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

屈冬玉还就“互联网+”农业如何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他指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根本动力是市场化,企业和农民是市场主体,核心动力是科技创新,在信息进村入户、农业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农业农村大数据和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等重要工作中,要充分调动企业和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加快形成产学研用协同攻关的创新机制,切实把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祖林在论坛上表示,这次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在云南昆明召开,对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契机。云南省将牢牢把握此次机遇,紧紧围绕中央、农业部等部委关于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政策要求,充分调动和整合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各类企业的积极性和各自优势,在信息采集、数据挖掘分析和成果产业化应用上积极探索,加快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农业的各环节、各领域,发挥好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的作用,努力提升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农业新型资源要素的功能与地位,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国际高峰论坛支招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转型跨越。11月6日,由云南省政府主办的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昆明举行。

出席论坛的外国嘉宾有:斯洛文尼亚副总理、农林食品部部长戴扬・日丹,老挝国家农林部部长连・提乔,缅甸农业畜牧与灌溉部部长昂都,斯里兰卡国家农业部部长瓦桑萨・阿鲁威海尔,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武文心。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论坛上讲话。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秀领致辞。云南省政府副省长张祖林作专题推介,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罗黎辉出席。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主持论坛。

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和“三农”领域专家学者,国内外和云南省近百家农业企业、金融机构、协会商会、政府部门代表参加论坛。

陈锡文说,近年来,云南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国际上广泛开展了交流合作,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云南在下一步工作中牢牢把握国家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引进和研发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增强农业资源开发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产更加符合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产品,不断提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层次和水平,助推云南全面小康建设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屈冬玉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这对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云南科学谋划全省“十三五”农业发展,更加注重农业科技创新、金融与资本市场创新、市场渠道创新,推动农业发展与互联网有机融合,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农业对外开放和互利合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希望云南省各级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服务,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李秀领表示,云南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指示要求,充分发挥气候、资源、物种、区位等诸多优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和效益为导向,强化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支撑,加快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转型跨越。本次论坛对于促进云南与国际国内现代农业发展深度融合、互促并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农业开放与合作,不断提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张祖林表示,随着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步伐的加快,云南区位优势将更加显现,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农业将成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后,云南省将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开放农业项目为载体,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以强化政府支持与服务为保障,创新“政府引导、中介跟进、企业参与”,“近远结合,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不断提升云南农业开放合作与竞争能力,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戴扬・日丹等外国嘉宾表示,愿与云南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交流合作,特别是在种植业、畜牧业、农田水利、生态旅游等方面加强合作,广泛开展农业科研和管理模式交流,推优┎品贸易持续增长,深化互惠互利伙伴关系。

每场论坛的召开都是思想的碰撞,在热烈的气氛中产生智慧的结晶,助力中国农业大踏步往前迈进,同时也为云南农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范本。

各类展区 百花齐放

本届农交会动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全部场地用于展览,展出面积约7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览面积约6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约1万平方米。参展团组45个,包括33个省级展团(含台湾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国际展区和扶贫、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农产品地理标志等11个专业展团。国际展区有来自中东欧、东南亚、南亚等地区以及法国、德国等36个国家参展,境外参展企业达300余家。其中,波兰、斯洛文尼亚、巴西、德国、法国、马来西亚、匈牙利等国均以国家展团参展。

云南馆尽显风采。长期以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发挥云南独特的地理优势、气候优势、物种优势、生态优势和开放优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近年来,云南省“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六大板块快速崛起,“云系”特色农产品“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的名片蜚声海内外。

为集中展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把云南农业的潜力和优势充分地展示出来,本届农交会专门将6号馆设立为云南展厅,集中展示全省各州市名特产品。主要有来自斗南的鲜花,东川的面条,文山的三七、辣椒,普洱的茶叶,大理的话梅、乳制品,昭通的苹果、红薯粉、笋、花生油,玉溪的橙子,丽江的玛咖,迪庆的牦牛肉等等。

其次,花卉作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力量,本届农交会特意设立了斗南分会场,充分发挥“云花”品牌效应,还重点展示“拍卖交易”“电子交易”“对手交易”等三种花卉交易模式。

斗南分会场不设标准展位,由呈贡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管委会牵头,按照“统一组织,分点实施”“展商结合,就地参展”的方式组织。共设3个展区和1个参观点,分别为斗南・花花世界展区、昆明盆花苗木展区、昆明斗南盆景花卉生态园展区和昆明花样农资参观点。在斗南・花花世界展区安排了以“晒萌宠斗肉肉”为主题的多肉植物组拼大赛,同时还设计了以影像方式记录花与自然、生态、人文、风情点滴,展示世界春城花都之美的摄影大赛和插花大赛。

据统计,4天时间分会场及参观点入场人数总计123600人,销售额总计3831.3万元。共接待国内外参观团33个,总计465人,其中国外宾团2个,共计16人。共发送免费公交接驳车446辆次,免费接送游客4100人次。会展期间,分会场秩序井然,各种赛事活动、文艺演出均己安全、顺利、圆满举办完毕。

国际馆备受青睐。馆内有德国、法国、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波兰、巴西、土耳其、越南、菲律宾、匈牙利、斯洛文尼亚、摩洛哥等36个国家参加展示。本次参展的展品丰富多彩,包括大家熟知和喜爱的马来西亚榴莲干、炭烧白咖啡,泰国的菠萝、酸角、椰子、香蕉干。法国的红酒,越南的腰果、咖啡、酵素酒,韩国的烧酒、冷面,尼泊尔、土耳其的丝巾等上千种展品,引得无数市民前来购买。各个国家围绕推动产业,促进合作的宗旨开展了一系列的洽谈宣传活动。

农产品地理标志展区亮点纷呈。农产品地理标志是重要的区域特色农产品资源和品牌,是农业知识产权和农耕文明的重要体现。为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本届农交会设立农产品地理标志展区,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牵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组织,展区形象特色鲜明、产品特色突出。

农产品地理标志展区以“产自特定地域、彰显独特品质”为主题,面积2000余平米,133个展位,设全国综合展区和地方精品展区。全国综合展区主要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进展成效进行宣传展示;地方精品展区分30个省级分展区进行展示。展区整体性强,通过吊旗、色彩、标识等元素,向观众展示一座宏大的“地标城”,同时体现各地的地域性、独特性和文化性。

值得一提的是,展区产品全部为已获得农业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地方精品,涉及350余个产品的近400家单位带标参展。近年来的部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产品、全国品牌价值评价上榜产品及拟提交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名单产品纷纷参展。

扶贫展区成亮点。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扶贫是完成脱贫目标任务最重要的举措。党中央、国务院把产业扶贫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通过产业扶贫工程,实现30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有关省(区、市),强化发展指导,组织编制规划,出台政策举措,创新体制机制,全国上下形成齐心协力、抢抓时机、务实推荐产业扶贫的强劲态势,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为展示宣传产业扶贫工作成就,促进贫困地区农产品营销,推动交流与合作,在农交会上设立扶贫展区。扶贫展区以“产业扶贫、精准脱贫”为主题,以“展示成果、推进交流、促进贸易”为宗旨,以农业部定点扶贫地区、大兴安岭南麓片区、革命老区、干部挂职扶贫地区等为重点,共邀请150多家企业参展,为社会各界了解和关注产业扶贫提供窗口,扩大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产业扶贫工作更上新台阶。

亮点涌现 成果显著

本届农交会是一次精彩的盛会,其亮点和所取得的成就将是中国农业发展篇章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国际化显著,国际影响力增强。本届农交会国际展区面积、参展国家、国际采购商数量均创历史之最,共有来自法国、德国、俄罗斯、韩国等36个国家的300余家企业参展。展会邀请了200多位国际采购商到会,其中全球重点采购商达40位。斯洛文尼亚、波兰、保加利亚、德国、匈牙利等30余个国家的农业部长、副部长出席。展会期间,还举办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部长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经贸洽谈会、中德农业联委会等系列活动。

品牌化彰显,营销推介力度加大。本谜够崦企名品集中亮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千余家,“三品一标”产品近万个,参展产品均是最能体现地域特色、代表中国农业品牌特征的精品。为提升农交会的营销功能,进一步加大品牌农产品的推介力度,促进产销衔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本届农交会首次精心设计了大型品牌推介活动――省部长联合推介品牌农产品活动,届时农业部领导、各省(区、市)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领导将联合登台推介品牌农产品。此外,组委会按照“品牌化”思路重新修订了参展产品评选办法,按照品种品类组织参展产品金奖评选和品牌产品等活动,评选出了近300个参展农产品金奖。

专业化提升,贸易洽谈氛围浓厚。为顺应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本届农交会新增了扶贫展区和农业金融创新展区,专业展区达到11个。为了营造更好的贸易洽谈环境,首次实行了贸易洽谈和销售分区,并在销售区按照品类布局。此外,销售区首次按照“生鲜果蔬、粮油米面、肉蛋奶鱼、糖酒茶饮、土特优新、食品食材”六大类进行分类布展。

信息化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交流共享。展会加大信息化元素,运用信息化手段,积累大数据,扩大受众面。农交会作为平台和桥梁,将各类涉农主体聚集一堂,通过展示新技术新产品,交流新思想新理念,洽谈新项目新业务,推动优势合作,促进互利共享,对于拉动农业产业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本届农交会还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同步开展线下线上对接营销活动。

在11月8日下午的总结大会上,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祖林表示,云南首次举办部级国际性综合农业行业盛会,这次农交会主题明、规格高、规模大、活动多、保障强、影响深,实现了展示成果、推动交流、促进贸易的办展宗旨,打造了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的高品质农业贸易和交流平台。云南省有幸作为东道主省份,充分展示了彩云之南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交流、加快走出去步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难得的机遇。尤其为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云南省从展会筹备开始,就始终坚持“精品、开放、节俭、高效、务实”办会的原则,本届农交会办会费用比以往同类展会节约30%。

据了解,本届农交会共举办了40余场次农产品推介活动,实现现场贸易额699亿元,现场销售额2.5亿元。云南展团组织了153个项目集中签约,协议总金额886.88亿元。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范文3

关键词: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建设

本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基础。专业特色是质量与创新的生命线,加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与辐射作用。

一、深刻理解特色专业的建设内涵

特色专业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办学水平和鲜明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等特征。特色专业是一所高校所有文化要素汇聚提升的体现,是一所高校办学经验趋于成熟的标志。建设特色专业,是高校在新形势下获得持续竞争力,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质量工程”建设文件指出,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措施,要紧密结合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和课程教材建设,切实为同类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主要建设原则是:强化优势,突出特色。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强化优势为根本,以突出特色为关键,充分体现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改革创新,提高效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强专业建设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办学效益,与相关行业领域紧密结合,探索适应社会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专门人才;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强化专业建设实践成果积累和有效经验总结,主动宣传推广建设成果,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以改革精神积极推进特色专业建设

华中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历史底蕴较深厚,可追溯至1904年湖北农务学堂开设的财政、理财等课程,迄今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1981年建立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1986年建立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点,1998年设立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批准为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7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特色专业。现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5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0人。特色专业立项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切实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特色专业建设必须与社会背景、产业背景及行业发展趋势密切相关。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已难以适应WTO框架下用人单位的需求。当前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因此,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实现四个转变:从侧重理论研究型向侧重实际应用型转变,从窄深专家型向宽口径通用型转变,从单科型向复合型转变,从侧重于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型向涉农中小企业管理型转变。总之,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以服务三农为特色,与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新形势相适应,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农业大学特色的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掌握农业科技发展的经营管理高级人才。

2.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影响着特色专业建设方向、进程和绩效。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构建了“一体两翼”培养模式,注重农、经、管知识复合,突出社会责任与创新能力培养,开展课程体系研究与改革,进行课程重组、整合优化,建立了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实践教学模块、专业特色课模块、通识教育课模块、前沿与特色课模块等“六大教学模块”。

在基础课中,增加数学、计算机等课程学时和难度;专业课中,对重复、脱节教学内容调减优化;实践教学中,新增创新学分,对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优化,独立设课,单独考核;专业特色课模块中,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培养,增加选修门类,拓宽选修课范围;通识教育课模块中,规定学生必须修满12个学分农业科学和素质教育方面课程;前沿与特色课模块中,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及教师科研成果,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讲座,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与前沿,突出专业前沿与特色,开设了农业经济管理专题、农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管理理论发展、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等前沿与特色课程。体现“三个强化”:强化农、经、管知识复合,文理渗透,拓宽知识面;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突出实践教学,增设创新学分;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爱农情感、兴农责任、强农使命。

与此适应,推进以10多门国家、省和校精品课程“三级精品课程”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改变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推进问题导向的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灵活运用情景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构建了师生“知行苑”交流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3.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点,遵循实验实践教学特点和规律,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遵循“系统优化、整合集成”要求和阶段递进原则,注重实验教学体系系统性,注重实验教学层次性和模块化,注重实验内容新颖性,注重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科学性,突出基础性、提高性、综合设计性“三层次”,建立了农户经营与风险控制模块、农业金融与贸易模块、农林经济管理与决策模拟模块、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模块“四大实验教学模块”,形成分层次、模块化、点面结合、全面开放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高标准建设了经济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企合作共建了6个功能实验室,为实验课程开设提供条件支撑。

以“感知见习—认知实习—实训体验”为路径,构建以见习为主的感知实践、以社会经济调查为主的课程实践、以管理模拟及企业实训为主的角色实践“三维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有1个教育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和35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为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有效保障。

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和教师科研课题,积极开展经常性学术讲座,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通过教师科研课题带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SRF)立项资助、实验教学中心条件支撑,培植学生创新成果。

4.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围绕特色专业建设需要,建设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专业建设才有坚实基础和生命力。

先后实施了“青年教师八个一计划”、“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杰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等,教师队伍学缘、年龄、职称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通过科学研究项目建设具有稳定研究方向的学术梯队,培养了科研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将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内容。通过对重大问题研究和探索,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领悟和运用得到内化升华,拓展了学生专业视野,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理解的良好效果。科研项目作为本科生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学生毕业论文选题80%以上来自于科研课题,提高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整体水平与质量显著提高,近几年省级优秀学位论文获奖率40%以上。高职教师100%为本科生开课,鼓励开设学科或专业主干课程,创建精品课程、“双百”课程(百门实践课、百门科研成果案例课),主编课程教材。

专业建设责任人在专业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促成学科专业良性循环发展重要协调者。通过其领导的专业团队,把握专业建设指导思想,落实专业建设规划,引领专业在国内同行中占据重要位置。专业责任人应在教学科研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熟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对学科专业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深切体会,有能力站在更高水平上驾驭学科专业协同发展,将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和优势引导并转化为专业建设重要资源。

5.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尽快融入社会是提高学生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请校外知名人士做报告,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实习等,增强学生与社会联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特色专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将国际化教育融入课程、专业实习实践中,形成多渠道、全方位国际化教育机制,通过联合培养、互认学分、选送学生、聘请教授等方式使每一个学生在国际化教育中受益。与山东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设立了国际教育实习学分,鼓励学生走出国门,完成学业。

三、特色专业建设实践的思考

1.建设方向明确。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应突出地域特色、突出农林特色和突出人才培养“复合式、应用型与国际化”特色具体设想,围绕社会需求、区域需求,在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培养等方面多做文章。

2.建设定位准确。面对现代农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新要求,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和改革以及学生的就业去向必须有准确定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学生知识结构须与农业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一致,符合国家农业发展对人才要求。

3.狠抓关键环节。在确定特色专业的建设理念、培养目标、教学团队、实践教学基地、图书资料等软硬件条件后,关键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这些软硬件条件综合运用效果,也直接决定特色专业建设成败。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今后将从提高对建设特色专业重要性认识,发挥学院一级在特色专业建设中的作用,正确处理学科与专业建设之间关系,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联系,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努力。通过创建特色专业,增强专业生命力和竞争力,以特色专业辐射带动其他专业建设与发展,整体上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崇光,关桓达. 农林经济管理“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高等农业教育,2008,11,11:40-42.

[2]教育部. 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教高司函[2008]208号.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范文4

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舆论引导机制构建另外重要的一环,则是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增强农民的文化自觉,提升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的作用是主导而不是主体。政府的职责是宏观调控,搞好服务,改善环境,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情况下,对农民给予引导与扶持。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能是农民,政府要努力提高农民对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农民文化主体意识,形成文化自觉。亦即,使农民自己产生文化方面的诉求,并自觉地组织与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文化素质,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中,要着重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原则,丰富与活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为载体,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二是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允许其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集(个)体放映队等,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的发展。引导文化专业户相互联合,进行市场化运作,逐步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开发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扶持以公司加农户、专业加工户等形式,从事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服务,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二、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财力保障机制的构建

(一)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制度

缺少资金是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突出困难。目前大多数农村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他们短期内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解决文化发展的经费问题。要加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工作,一个重要的保障便是调整资金投向,用好文化经济政策,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经费,是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文化建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文化建设经费的切实落实从根本上要取决于政府的决策和行为。特别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方面,政府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基于此,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制定各项文化政策和制度时,一定要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以足够的重视,以政府行为来加大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把抓好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建立健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工作领导责任制,各级政府应该对本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负总责,保障不断增加文化建设的投入,给予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专项资金。目前,我国政府的财政拔款中尚未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故此,各级政府应完善文化建设制度,加大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财政经费中安排设立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和基金,专项用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品采购、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产业开发的扶持。这样才能确保农村特色文化所需建设的项目和开展的活动有基本的、稳定的财力保障。

(二)拓宽筹资渠道,制定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援助计划

除了政府拨付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外,还应该把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向社会各界开放,发动社会各界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进行支援,制定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援助计划。一是建立社会各界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捐助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捐助,重点捐助农村特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动员城市单位和居民以各种方式捐赠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和农民群众需要的图书杂志、音像电子出版物等。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成立的非营利公益性组织或国家机关向农村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按税法的有关规定税前扣除。二是建立社会各界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投资机制。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政府投入的单一渠道无论如何是难以完全奏效的。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与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参与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逐渐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投资新体制。各级政府在加大自身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投入力度的同时,要努力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投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政府可制定优惠政策,激励民间机构和私人投资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鼓励与支持各种民间文化机构的发育与成长;政府可以采取与私人或民间组织合作的方式,共同投资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此外可以积极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方式,不断开辟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的新模式、新领域,从而使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在资金上得到充分保障,切实改变农村文化设施不足和落后的现状。三是建立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机制。城市的文化基础雄厚,文化设施先进,文化现代化气氛浓厚,城市文化反哺农村可以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双赢。城市文化反哺农村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城市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城市文化也只有在与农村文化的碰撞中,吸收农村文化浓厚的民族特色,才能引领时代潮流。为此,要加快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要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同时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将城市文化资源逐步引向乡村,把城市里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强势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实现城乡图书馆联网协作,促进城市图书馆的服务向乡村延伸,形成以城带乡、城乡文化资源一体化的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人力保障机制的构建

(一)保护民间艺人,巩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民间艺人是我国文化人才队伍的组成部分,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载体,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全球化与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西方现代艺术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冲击,民间艺人的逐渐老化,将会又有一些民间艺术相继消失。如何强化保护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是构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人力保障机制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具体而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尊重民间艺人,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等称号,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命名活动。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杂技、花灯、龙舟、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通过焕发民间文化艺术的青春,活跃民间文化艺术的血脉,使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新农村文化蓬勃兴起。二是对优秀民间艺人进行奖励、扶持。对民族民间文艺骨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进行表彰。积极采取奖励措施,为民间艺人评定职称,对于获得高级民间艺人专业技术职务的适当发放经济补贴,促使大批有一技之长,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脱颖而出,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三是要关注民间艺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对于那些年事已高的民间艺人,除了关心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外,必须采取“抢救优先”的原则,由保护单位抓紧时机对他们的技艺做抢救性的录音和摄像,进行活态保存,建立数据库。概言之,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间文化、参加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以巩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二)实施专业辅导,构建地方高校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

凡是文化工作有起色、文化活动开展经常的地方,必定有一些有专长有组织能力且钟爱文化的同志在那里积极工作。反之,政府投入再多,如果么没有专长且不热心文化的同志在那里工作,其文化活动也是搞不好的,政府出资建设起来的阵地也会丢失或垮掉。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最关键是专业人才,最缺失的也是专业人才。那么,如何发挥专长文化的引领作用,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输送所需的专业人才呢?一是实施特色文化建设辅导机制。采取有效措施,邀请市、县文化馆、群艺馆教师担任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项目的顾问,吸引与鼓励有专长的文化人才担任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指导员,通过文化人才结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项目进行定向辅导,切实提升专业文化工作者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能力,以此来解决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人才短缺的问题,保障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有人指导、培训和组织。另外,要注重发现与培养农村文化能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二是发挥地方高校优势,构建地方高校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地方高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支援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近年来,各地高校利用暑期进行大学生文化下乡等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存在的问题也很多。高校文化下乡往往呈现一种单向机制:在动机上,体现为为大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在内容上,体现为搞一台文艺节目或搞点科普讲座等,没有考虑最终的效果;在形式上体现为“送”,农民到底村需要什么样的文化,高校没有周详的考虑。在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大背景下的高校文化下乡必须避免那种蜻蜓点水式的走过场,要建立起长效机制并确立新的价值诉求。首先,文化下乡要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为根本目的,通过文化下乡要逐渐的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其次,送文化下乡要建立在广泛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确保“送”的有目的、有针对性。要通过调查研究弄清农村建设需要什么样的文化,那些文化形式是受欢迎的,那些文化是他们急需的,送文化如何送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扎根,怎样才能把文化建设融入新农村建设中,等等。最后,地方高校要把发掘、整理农村优秀民间文化作为自己文化下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把那些散失在民

四、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组织管理机制的构建

(一)组织监管协调,切实加强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管理

地方政府要担负起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强指导的重要职责,推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首先,加强政府对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领导,将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与管理,使其在有序的环境下进行。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管理机构,建立一个规范的管理模式,改变过去许多部门都在管理,但职责不明、管理低效的境况。其次,加强监管,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加强与充实县级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监管作用,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加强执法力量,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水平。整顿与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取缔无证经营。应当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农村文化市场运行状况,坚决抵制和打击各种类型的腐朽文化以及违规违法活动,确保农村特色文化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最后,发挥协调作用,协调文化主管部门、学校、村集体等单位的文化建设活动,统筹文化、教育、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综合利用,努力做到相关设施能够共建共享,着力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对电影院、剧院等设施,在确保其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其进入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也可以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运营模式,采取公办民营、公开招标、委托经营的方式,更好地提供文化服务。乡镇机关、学校内部的文化设施,有条件的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民群众开放,使得各方面力量能够更好地、齐心协力地共同建设农村特色文化。

(二)健全考核机制,合理评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收益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范文5

内容摘要: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而县域特色产业则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点,本文分析了县域经济的内涵并通过对白沟模式的研究,及县域特色产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得出:应通过县域特色产业的良性互动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县域经济 县域特色产业

杜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及其建设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为目标,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新农村建设的“新”主要包括:一是推进现代农业的新发展,二是形成县域经济的新格局,三是培育农村市场的新主体,四是完善乡村治理的新机制,五是创造乡村生活的新环境,六是树立乡风民俗的新风尚,七是促进公益事业的新发展,八是营造农村和谐的新局面。

(二)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要求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发展的新阶段总揽全局、与时俱进的历史选择,是根据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国外经验告诉我们,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难以逾越的一个发展阶段,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则是这些国家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项艰巨任务。在我国,新农村建设是促进二元城乡结构加快向城乡一体化转变的战略举措,因为新农村建设本身就是一个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过程,是让农民在农村就能享受到城市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过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县域经济内涵和县域特色产业的地位

(一)县域经济内涵

作为理论体系最基础的单元,县域经济的内涵是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起点。目前有关县域经济的内涵多是从地域范围出发,相对于城市经济提出的一个区域经济学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定义:认为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基本层次,本身包括县经济、乡镇经济、村经济和户经济四个层次。县域经济具有承上启下联结城乡的作用。对上,县是微观经济层次,接受上级的宏观调控,对下,又是中观经济层次,起宏观调控作用。从行政区划和经济关系的角度,将县域经济定义为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区划内的国土为载体,以县域为中心,以乡镇为网络,以县级政府为调控主体,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在更大区域的分工协作中获得比较优势的经济体系。从区域经济发展看,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完备功能的区域经济。

目前有关县域经济内涵的概括还不全面,没有突出县域经济的综合性、农民参与县域经济活动的主体性特征。一方面,县域大部分在农村,农业是县域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工业和服务业在县域内也不断发展壮大,从这个角度说,县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经济。另一方面,县域经济和城市经济一样同属于市场经济的体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政府都是进行宏观调控的主体,只是在市场化程度和政府的级别上有所不同,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两种经济最大的不同在于县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主要靠当地农民,农民是市场参与的主体。综合这两点来看,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以农民为主体,具有地域特色的综合性经济。

(二)县域特色产业的地位

县域经济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连接点,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是强国富民的基石。而县域特色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板块,是依托当地的特色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发展起来的,带有明显的地方特征,并具有一定规模,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和市场竞争力,是县域经济的关键环节,也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第一产业的大部分,第三产业的一部分,都产生于农村地域土地之上。由于县域特色产业包括了第一、二、三产业,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其实也就是发展县域经济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即特色产业。反过来说,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应该包括发展农村经济中的第一、二、三产业。

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我国农村绝大多数分布在各个县域范围内,绝大多数农民居住县以下的区域中,从这个角度看,县域经济本质上是农村经济,是直接面向“三农”的经济,它的主题就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受国家长期以来的宏观战略与经济政策的影响,以农业为主体的县域经济总体发展缓慢,对农村建设带动作用的潜力远未发挥出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社会背景下,应把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经济作为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以此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从理论层面上看两者的关系

从理论的层面上看,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是建设新农村的内在客观要求。二者在诸多方面联系密切,相互促进。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并不是必须要弱化农业,削弱农村经济,在县域范围内,特色产业和传统农业总体上虽然有一定的竞争性,但从长远看,二者存在互补、互促关系。

1.县域特色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石。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需要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的一种行政型区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以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直接关系着民生,关系着农村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没有繁荣的农村经济做物质基础,整洁的村容村貌和文明的新风尚也就无从谈起。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及“三农”问题时,是用两句话来概括:即“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即不再单纯的依靠农业发展农村经济,而是发展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要“繁荣”就要利用优势,壮大优势,而农村的优势,就是其蕴藏的特色资源。所以,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将产业资本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

另一方面,县域特色产业有能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挥有优势的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商业、旅游业、加工业和其他服务业。通过发展商业,把现代的商业业态引进农村,提高农民的消费质量和生活质量。通过发展旅游业,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发展加工业,首先就可以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使农民可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2.县域特色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我国农业一直停留在低效的传统农业,农民增产不增收,致使以经营农业为主体的县域经济陷入了“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困境。如果继续在“农村―农业―农民”的体系内循环,把眼光仅局限在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旧框架下,则很难走出这一困境,新农村建设也举步维艰。因此,要把发展县域特色产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实际情况表明,凡是新农村建设搞的好的地方,基本上都各具特色。要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寻找适合各地的个性化发展模式。个性化的发展模式,就是立足当地实际,找准突破口,发展特色产业,以此作为农村经济的增长极,实现突破性发展,并依托优势打造强势产业使这一产业上升为整个区域的支柱产业。例如盛产农特产品的地区,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种植业、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尤其是农村旅游业既能带动农村经济、增加收入,还可以促进农村的房舍改造、道路整修和绿化,改善村容村貌。

3.新农村建设是县域特色产业的坚实后盾。农村在县域内占绝大部分地域,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是农村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资源和劳动力。尤其是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劳动力多数是当地和周边的农民,风土习惯相近,而且农民多有“恋土情结”,即使工资相对低一些,也会选择留在农村,这样既便于管理又节约成本。二是农村的土地制度和财税制度是影响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基本制度。经济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突出,各地纷纷进行了不同的探索。资金问题是农村建设的一个普遍和关键问题,健全合理的财税制度可以为县域产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和公平轻松的发展环境。三是广大的农村是拉动消费的“超市”。产业发展创造的巨大消费空间,主要还是从农村寻找出路。

(二)从实践层面上看两者的关系

河北白沟以箱包闻名于世,素有“中国箱包之都”之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后,白沟镇根据自身实际,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模式:即“先商业化,再工业化,通过城市化,最终实现国际化”。工业化就是以集群化模式发展箱包产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大力发展与箱包市场有关的产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发展形成规模。据统计,截至2008 年底,白沟地域范围已有规模企业300 多家,加工企业3000 多家,个体加工户上万家。能生产33 大类、上万个花色品种的箱包,年总产量近5 亿只,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全镇社会总产值全年完成107.5亿元。市场成交额全年完成258 亿元,位列全国百强商品交易市场第18位,成为全国箱包产销基地之一。辐射范围达到5 个县市、50 个乡镇、500 个自然村50 万人就业。人均纯收入全年达到10349元,基本达到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农村的落后面貌也大为改观。白沟模式最突出的启示:

1.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今天的农村落后和农民贫困是不争的事实,农村蕴藏着大量分散的特色资源也是客观实际。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市场,但如果完全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配置这些资源,改变农村,可能要经历漫长的等待和承受巨大的代价,因此,在把“两只手”结合起来的前提下,要突出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这一点,白沟经验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在白沟镇区,到处都可以感觉到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双重身份:他们既是政治家,又是企业家;既是领导者,又是经营者。2003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后,聘请专家制定产业和镇区发展规划。以“十城”为目标,不断改善硬件设施。同时,通过每年组织举办一次箱包服装节来提高知名度,增加市场交易额。2009年的第八届白沟国际箱包服装节实现交易额15亿元。除此之外,政府又兼顾着管理市场的职能,对市场的管理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白沟的每一座商城都设有市场管理委员会,其总经理由政府委派。

2.新农村建设要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的主体地位主要包括经济参与的主体和利益分配的主体。据统计,白沟市场的经营主体、工业投资主体95%以上是农民。白沟人经过多年的跑市场、建工业,才有了今天的产业规模。

工业化带来的利益也是由广大农民来享有的,据统计,白沟二、三产业的受益主体95%以上是农民。政府在税收和店铺的租用上给予了农民极大的优惠,让农民能得到切实的财富。有了经济基础,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随之发生了很大改变,逐步向现代的城市生活转变。

参考文献:

1.李小三.县域经济概论[M].江西人民出版杜,2000

2.王盛章,赵桂溪.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战略[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3.温铁军.产业资本与乡村建设.开放时代,2005.6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范文6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区域经济的竞争取决于产业的竞争,而产业的竞争关键在于有特色、有比较优势。对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尤其需要遵循这一规律。

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结构不优,同质化突出,缺乏特色主导产业的支撑。加快提升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必须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之下,全国各地全面推进区域品牌建设,着力提升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和价值,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我们的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及品牌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特产品牌一般是以地名+特产的形式存在,国内特产对传统文化保护、特产品牌价值运用、历史优势发挥的现状还不尽人意。

一、特色产业发展关键在准确定位

特色农产品产业是指把某一特色农产品作为一个产业来开发,也是将特色农产品真正发挥其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的发展道路。一般产业化的内容主要有:商品化、规模化、品牌化、一体化、组织化、集群化和科技化。区域经济主要是县域经济,其实一个或者几个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开发就能带动整个县域或者市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各区县在选择发展特色产业上,要从实际出发,把真正具有特色或区域优势的产品来进行开发。更重要的是,从一个全局的角度来看一个特色产品,更有利于在实践中把握方向,找到适合自己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是否任何一种有特色的产品都可以进行产业化,进行产业经营呢?理论上来说,只要有足够的投入和足够长时间的沉淀,都是可以的。可商业社会的现实却是,任何商业性的行为都受资源和时间的约束,都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达到所达到的目标。对于特色农产品产业经营来说,无论是何种主体为主导的,一个或者几个特色农产品品类的产业开发,都是要求在几年有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就是“三农”或者区域经济,首先是经济成果,然后是文化和社会成果,最好还有生态成果。所以,在目标和时间一定的基础上,特色农产品的产业经营就有前提条件。

二、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前提条件

特色农产品进行产业经营的前提条件有三个:首先,具备形成一个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基础条件;其次,这个品类或者品种的商品化能力强;第三,进行产业经营的主体组织能力强

首先,要具备形成一个特色产业的基础条件。

一个特色农产品要进行产业开发和经营,首先需要的就是这个品类或者品种在这个区域有形成产业的基础条件。对于特色农产品来说,这样的基础条件主要有二个,一个是文化,一个是资源,简单的说,就是“有魂有根”。

其次是要具有商品化的能力强。

对于一个特色农产品来说,其经济价值是其是否能成为一个产业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也就是其商品化的能力是否强。对于一个限定区域的特色农产品而言,其商品化的能力可以用三个指标来衡量,综合运用能力、运输能力和市场认知的程度。

第三是进行产业经营的主体组织能力要强。

一个事要做成,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人。对于特色农产品的产业经营来说,就是运作这个产业的主体是否能力强。农业产业链长,参与其中的主体也很多,有r户、有协会、有企业、有政府的职能部门,还有流通经纪人以及批发市场,等等。对于一个特色农产品来说,要想进行产业化经营,必须有一个或者以上的强势主体的参与,特别是对于那些还在开发初期的特色农产品,一个或者以上的强势主体的参与,才是推动这个特色农产品不断进行产业化的主体因素。

三、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快速提升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

这些年来,全国县域经济总体上取得了稳定发展,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夯实了基础。但是,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县域经济仍然是全国经济的短板。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结构不优,同质化突出,缺乏特色主导产业的支撑。加快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必须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范文7

1、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al)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学者W.Albreche于1970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国际学界的热烈讨论。随后,许多与之比较相似的概念也开始广泛出现,如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综合农业、生物生态农业等。目前对于生态农业的定义已基本达成统一。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农业生态的前提下,以生态学理论和现代管理学等作为理论指导,运用系统的工程方法,以高效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的设计和发展当地农业生产的一种模式。

生态农业注重多种方式的混合经营,科学组合。通过把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相结合,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实现各种资源之间的统筹协调,从而实现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同步共进。通过各种资源的调动,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达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生态农业的特征

(1)生态农业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第一要义。生态农业不同于一般的农业生产方式,它要求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得破坏生态环境,将农业生产纳入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中严格限制农药、化肥等化工产品的使用,侧重于有机肥的使用和生物链的培植。

(2)生态农业是高度集约化的产业模式。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以现代科技发展作为支撑,综合运用了多种先进科学技术,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自然界的食物链等,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多种效益的共赢。生态农业是各个不同的生产要素的高度集约化,包括生产资本的集约化、生产技术的集约化和劳动力的集约化。生态农业需要大量资本的投入,需要现代科学技术和学术理论的支持,更离不开劳动力的全身心经营与管理。

(3)生态农业追求高效可持续的发展。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的一大特点在于它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强调协调与可持续,拒绝竭泽而渔式的农业发展。生态农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一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强调发展过程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在生态农业的构建上也主要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统筹协调各项资源,充分利用土地、信息、技术等资源,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等各个类别,搭建多层次的农业生产系统。

二、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生态农业的相关理论最早由国外学者提出。在生态农业的发展方面,英美等国起步较早。生态农业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之后在英国、瑞士、日本等国家得到了推广和发展。到1960年已经开始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和认可,并开始广泛传播和推广,从欧洲大陆开始向亚洲大陆扩展。到了20世纪末,生态农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菲律宾的玛雅农场、瑞典的生态农业循环、德国的生态农产品以及以色列的节水生态农业模式都是生态农业发展方面的典型代表。随着全球绿色意识和环保理念的扩展,生态农业更是受到极大的关注和重视。

我国在生态农业方面的探索实践贯穿于数千年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吕氏春秋》中就曾明确指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殖者天也”。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在农业生产(农作物的种植)中,人是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土地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天气和气候条件是农作物生长的保证。这段话就深刻的阐明了农业生产中各项要素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以粗放的传统生产方式为主。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为了追求产量的提升,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造成了农业环境的严重污染。水资源开采过度、过度垦荒、滥?滥伐以及超载放牧等也使得土壤沙化现象十分严重。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开始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并且开始进行相关农业生产实践,生态农业随之在我国兴起。1992年,我国提出要增加生态农业投入,推广生态农业,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之一。1993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会议,将生态农业建设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对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的扶持政策,为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给予了制度保障。

三、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

20世纪人们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业等,导致农产品残留超量的农药、化肥等,严重的影响了食品安全。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副产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更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稳定。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视。人们开始从原来的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向如何吃的健康,吃得安全转变。人工繁育的农牧产品不再受到人们的欢迎,天然的、绿色的食品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生态农产品销量的增加源于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现状的担忧,群众的购买偏好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最大市场动力。生态农业的发展能够为群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农产品,保证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2、有助于应对全球环境变化

人类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于全球环境的保护。环境问题已从地方性的、局部性的问题扩展为全球性的难题。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温室效应、厄尔尼诺、拉尼娜、酸雨、土地沙漠化、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危机不断加剧。这些环境危机的出现与人们的农业生产有着无法割裂的联系,同时也影响着农业生产的产量和农业产品的质量。20世纪30年代,随着石油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被研究出来,并应用于农业生产。这些农药、化肥在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了全球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又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土地沙化、土地肥力下降、地下水位越来越低,这一切都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严重,陷入恶性循环。生态农业侧重于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利用生态环境中食物链条来增加产量,有助于改善全球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有助于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七。农业、农村和农民是我国发展中必须重视的一大难题。只有做好三农的发展安排,使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才能保证我国尽早实现小康社会。不能解决好农业生产的问题,就不能在农村实现小康,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在农村实现小康的主要途径就是不断的提高农业生产力,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科学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生态农业立足于综合开发,生产效率较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高,经济收益好,可以帮助农民实现增收,同时实现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使农民钱袋子鼓起来,生活环境好起来,建设农民安居乐业,村庄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发展生态农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四、乡村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选择

乡村生态农业的发展应该坚持一切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各个地区的气候状况、人文环境、历史发展、民俗特色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1、推广特色农产品规模化产区模式

特色农产品规模化产区的建设主要依托于传统的农业主产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自然调剂的影响,一些地区的某种农产品明显在质量上优于其他地方。在这些农业主产区,要积极传承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通过兴建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过程管理、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督等方式,来实现特色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路径。依托当地的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一批高品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如蔬菜基地、水果基地、粮油基地、渔业基地、畜肉基地、禽蛋基地、茶叶基地等。

特色农产品规模化产区的建设需要政府部门主动进行牵头协调。前期做好当地农产品生产状况的调研,摸清当地农业发展的产品优势。可以借助第三方科研机构对当地气候、土壤、水源等进行专业的测验分析,给出发展方向的建议。在做好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相关的优惠政策,申请专项扶持资金,开始项目的发展规划,力争做到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达到优化。

第一,加强对于特色产品的扶持和技术指导。在特色产品的定位上,要综合考虑农业生产基础、地区交通区位、周边地区农业发展情况,合理确定特色产品,避免盲目上马,草率决策和产品的同质化。制定特色农产品生产过程监督和质量标准分级体系,保证农产品质量。

第二,指导产销组织机构建设。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现状,采取合理的产销组织形式。对于过去农业发展较发达的可以采取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对于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可以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培育区域农业产销龙头企业。

第三,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地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建立特色农产品的仓储和物流基地。通过设立大型专业化的集贸市场,形成产品聚集效应,打造地区农产品的知名度。积极拓展销售渠道,联系大型超市、企事业单位食堂,形成定向供销协议,实现超商对接,降低物流成本和销售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2、发展城郊农业园观光旅游区模式

对位于城市附近的交通距离在10-30千米以内的农村主要以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模式为主。农业园观光旅游区模式主要面向城市居民,以传统农业中的生产劳动、民俗文化、物质生活等为依托,承接城市居民的休闲体验需求。在农业园建设过程中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休闲观光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从当地实际出发,优化整合当地特色资源,打造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的精美乡村生态,是城市居民和当地村民共同感受到优美环境的熏陶。可以发展农业生产体验和民俗文化体验等具体类型。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范文8

[关键词] 微型经济文化中心 特色经济 德峨乡

“创建微型经济文化中心”是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创建少数民族小聚居区域微型经济文化中心 研究 ——以建设桂西德峨苗城为例》中提出的一种设想,其主要 内容 是把少数民族小聚居区域的 农村 贸易集市“街”、“圩”、“场”,通过发展壮大,提升成为当地集经济、文化、信息交流于一体的中心地区;成为具有推动少数民族小聚居区域新农村建设,培育少数民族小聚居区域消费市场,拉动商品经济发展,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开拓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舞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最大限度吸收当地少数民族成员共同参与建设 现代 文明、共同享受现代文明等功能的载体。创建少数民族小聚居区域微型经济文化中心的关键是需要有经济基础做支撑。只有立足本地特色,发挥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才能在峡缝中求发展。

一、发展特色经济是创建微型经济文化中心的经济基础

对于特色经济的含义,众多学者虽然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实际内容差不多。国内学术界对特色经济的内涵已经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看法, 总结 为以下几点:特色经济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以特色产品(或服务)为前提,以特色产业为核心,以特有资源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支撑,以特色区域为载体。都是由资源、 科技 、市场的有机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色经济具有独有性、优势性、效益性、市场适应性、可持续性。特色经济 理论 来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又称地域分工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在生产某商品的成本比别国绝对低,即具有绝对利益的优势时,该商品就可出口,反之就要进口。这样每个国家都应依据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这对所有交换国都有利。从一国国内交换看,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就是要生产具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如果某地区按照本地的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提高该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两个国家生产力不同,一国即使生产不出成本绝对低的产品,但只要能生产出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就可同另一国进行交易,并使交易双方都获得贸易利益。如果一个国家劳动力资源相对富裕,该国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个国家要遵循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由于生产过程使用较多的廉价劳动力,减少使用昂贵的资本,其产品相对来说成本比较低,因而具有竞争力。特色经济由于具有特定的地域、特殊的技术而具有自己的竞争优势,是一种不依赖高投入发展的经济类型,是贫困地区发展地方经济的较好选择,是创建少数民族小聚居区域微型经济文化中心的经济基础。

二、德峨乡的经济现状及特色经济资源 通过横向比较可知,德峨乡与其他地区确实存在“四大差距”。如何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创建少数民族小聚居区域微型经济文化中心,提高德峨乡的发展速度、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是一个比较紧迫的 问题 。

资料来源:2007年德峨、隆林、百色、广西和全国的政府工作报告

资料来源:《 中国 统计年鉴2006》、《2006年国民 经济 与 社会 发展 统计公报》和德峨乡的调查资料。 资料来源:德峨乡烟办2002-2006年统计资料

2006年,德峨乡烤烟收入309.5万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9.79%,特产税63.89万元,占财政收入的62.76%。如果按产量 计算 ,区位商为802.9,是绝对的优势产业。它已成为德峨乡的“高税利”产业和“短、平、快”的扶贫项目。

德峨乡发展烤烟生产还运用比较有特色的运作模式。特色产品只有很好的运作起来才能实现其经济效益。德峨乡发展烤烟生产基本上是遵循“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运作。每年烤烟生产前,上海、杭州、浙江、云南等地的烟厂,把需求信息和产品订单下到了百色烟草公司。地方政府再根据订单组织农民生产。政府与农民签订协议,政府提供种子、化肥和农药方面的贷款,并派技术员提供全程的技术指导,最后按国家标准全部收购。农民将贷款专款专用,实施生产,最后将烤烟全部卖给政府,并偿还贷款。在生产管理方面,主要是推行标准化生产,即对烤烟生产统一实行一乡一品、漂浮育苗、配方施肥、合理密植、浇灌旺长水、适时打顶、合理留叶、成熟采收、三段式烘烤的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为了加强烤烟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和降低烟农的风险,该乡每年还从技术员工资中扣除2000元的风险抵押金,用以弥补因其不负责任而导致烟农的损失。在基础建设方面,该乡2006年在财力及其困难的情况下,自筹6万元烤烟专项资金对烟农建烤烟房给予补贴,同时加快地头水柜、屯级道路等烤烟配套工程的建设。

德峨乡发展特色经济基本具备了特定地域、特色产品、特色技术、特色管理和特色市场的构成要素,完全有可能为创建少数民族小聚居区域微型经济文化中心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德峨乡发展特色经济的经验

1.发展特色经济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履行服务职能 。德峨乡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与外面的联系,将烤烟市场的需求信息经过加工整理及时反馈给烟农,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争取生产订单。二是利用好各项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每年从烤烟特产税中抽出一部分和扶贫款一起在地头水柜、烤烟房、公路建设等方面给予适当补贴。三是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宣传、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发动广大农民种烟的积极性。

2.发展特色经济需要以 科技 创新为手段,提高特色产品的质量。德峨乡在发展烤烟生产时,实施“科技兴烟、质量强烟”战略。该乡找准烤烟生产的薄弱环节,抓住烟叶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卷烟 工业 对烟叶质量的要求,依靠科技,主攻质量,以提高上等烟比例。一是通过对烟农的科技培训提高其生产技术。二是派技术员下村蹲点,实施全过程技术服务。三是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从品种选择、薄膜育苗、耕作施肥、烟叶采摘到烘烤加工实施标准化管理。四是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如在育苗时改露天育苗为薄膜育苗,在烘烤时以柴代煤,采用自动烘烤仪控制温度。

3.发展特色经济需要探索一套适合当地的风险控制机制。发展特色经济会带来高效益,也存在高风险。只有建立一套适合当地的风险控制机制,才能消除农民思想顾虑,在贫困地区尤甚。 目前 ,国外和国内个别发达地区是采用农业保险方式,但这方式在贫困地区推行很困难,农民既没有投保的观念,也无力支付较高的保费。保险公司也因为农业风险较大又难以控制不愿承保。该乡的做法是:一是通过年初扣出每个技术员2000元工资作为因其不负责而导致烟农损失的赔偿金,分散一部分烟农的风险。二是加入由百色烟草公司与百色气象局组建的烤烟天气预警系统,尽量减少 自然 灾害损失。三是采取多个农户组成一组与政府鉴定贷款协议的方式来达到农户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按时还贷的目的。另外,他们还在积极争取中央政府和相关部委支持,率先将烟叶种植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同时积极探索如何在整个百色烟区组成一个整体加入商业保险。

4. 发展 特色 经济 需要与新时期扶贫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新时期扶贫工作主要是通过发放小额信贷实施项目扶贫。这些资金和农民自有资金、 社会 捐赠汇集一起,将产生较大的货币力量,对发展特色经济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德峨乡将扶贫与发展特色经济相结合,充分利用扶贫款加强烤烟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特色经济提供有力保障。当然,信贷部门要对其资金用途进行监督,加大资金的回收力度,使这一惠民工程能健康持续发展。

5.发展特色经济需要营造一个诚信的环境。诚信的环境会降低商品交换过程的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促使交易快速顺利实现。德峨乡在发展烤烟生产时出现过这些 问题 。一是部分烟农如果发现有外面的烟贩子收价较高时,就违反事先与政府签订的合同,将烤烟偷偷外卖。二是烤烟收购时的级别鉴定主观因素太重,买卖双方分歧多。三是还贷不主动,部分烟农有意拖欠贷款,特别是遇到欠年更严重。政府采取的措施是,一是事先签订合同,用 法律 做保障。二是将多个农户组成一组,使之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三是政府处事尽量公平、公正、公开,做诚信的表率。四是奖罚分明。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范文9

关键词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云南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311-02

云南现代农业发展是围绕高原特色农业进行的,凸显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特色,一方面充分体现农业科技、信息、装备、物流在现代农业当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促进农业和商业的有机结合,使农业市场前景趋向更广阔、更现代化。

从第九届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在昆明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来看,云南省因地制宜,在红土高原上探索形成了以特色种植业、畜牧业、林产业、水产养殖业为主的高原特色农业。云南省已初步建立了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州市农业企业以及省州县农技推广网络构成的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已成为云南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1 农户思想与技术的改变是前提

人是实践的主体,农业要发展、要变革,首先必须是农户的改变,从思想到技术的彻底改变。农业的思想主要是指农业领域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变化与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认识和反映。不同的时期,由于农业条件的变化,农业思想反映出的农业内容也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的人物,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对农业的见解也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对农业发展前景的不同看法,会导致他们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也有不同的设想[1]。

过去传统农业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规模小,也不参与市场经济。而在如今市场化的现代社会中,依靠科技对天然禀赋进行改造的能力成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撑。如今,传统的农业及营农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已不局限于仅满足自给自足,而是必然走向市场。要想获得市场占有率,就必须开发出具有市场需要的特色产品,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2]。因此,发展现代高原特色农业,关键的前提就要依靠先进科技,改变农民的思想,学习先进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农民只有成为懂技术、会经营、思想观念新、具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的新型农民,才能适应和发展云南省的高原特色农业。

2 农庄经济成为特色

透过此次博览会,庄园经济已经形成规模。云南庄园经济展示成为一大看点,农庄经济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庄园经济可以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可以有效地把农户和投资者的利益联系起来,农民既是土地的持有者、股份者和主人,也可以是庄园的员工和参与者,通过劳动获得报酬,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也发展了当地的农业经济。

云南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庄园农业,积极推进如昆明呈贡斗南花卉园、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崇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专业化农业园区的建设,用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现代农业发展,以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为抓手、市场需求为导向、规模高效为标准、资源整合为基础、科技创新为支撑、绿色生态为重点,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传统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转变。农业庄园的建设对提高云南农业产能、改善农产品质量、进一步优化传统农业生产结构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3 院校支撑是有力的依托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输出地,农业人才的培养也不例外。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高校培养科技人才,鼓励高等院校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同时开展公益性讲座和培训指导等,发展农业社会化科技人才,加强对合作组织带头人、种养殖大户、农民工和村干部等的培训,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和实用人才。

云南农业大学等一大批院校精心组织了高原畜牧、高原薯业、云药、云茶、高原果蔬等高原特色产业的展示,同时还展出了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百余个科研成果。展示了院校“把科研写在大地上”、“把科技推广到基层”、“把人才培养到农村”的办学理念,向社会介绍了院校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最新的农业技术,努力促使科技成果和新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高校和企业的技术合作。

同时,院校也与政府合作,如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培训班的开展就是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根据2013年省院校合作培养人才培训项目的安排依托院校举办的,旨在推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快速发展。通过对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庄园经济、农业生物资源开发与高原特色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案例等方面的内容的学习,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社会化科技人才,促进以人为本的个体思想与技术的观念转变。

4 龙头企业起带头作用

云南省有部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9家、省级303家,目前全省已注册的18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部属于农业生物资源产业领域,品牌培育成效明显,15个“中国驰名商标”和227个“云南著名商标”也出自农业生物资源产业领域[3]。从以上方面来看,云南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企业发展,尤其是龙头企业起到的带头作用,不可忽视。

特色农业的发展要依托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国家和相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大力发展如晨农集团、锦苑花卉、神龙集团等为龙头的专业化农业企业,形成“粮、烟、菜、畜、花、果”等农业相关特色产业的多方发展。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培养本土龙头企业,逐步完善特色农业产业链,形成原料、供应、物流仓储运输集散地,以融入到全球的市场销售中,并向产业链高端迁移[4]。只有龙头企业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产业才会持续获得竞争优势,才会引领行业和其他企业同步发展。

5 企业与庄园结合的大力推进

目前,云南已有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169个,优质种业基地129个,农业科技园、科技型农业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力地带动了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按照“(庄园)基地+公司”模式组建企业式庄园,扩大生产规模,统一品牌、质量、价格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实现具有区域优势的大规模产业经营[5]。

坚持“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集中连片建基地”的发展思路,建立和强化区域技术合作和技术共享机制,把农业产业结构调优,规模做大,推动农业产业化不断向深度进军,突出基地建设,搞好示范带动[6-7],在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创造品牌,走品牌创效益之路,形成企业式庄园经济。

6 结语

云南传统的农业是在封建的、落后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生产规模小,生产水平低,又多为直接经验,缺乏科学依据,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发展云南农业的时候,必须在继承农业优良传统部分的同时,学习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立足高原特点,结合云南特色,体现现代特征。同时,云南省的坝区和山地较多,错综复杂,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过程中,还必须以地理条件为基础,保护好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这样才能使高原特色农业道路越走越好。

7 参考文献

[1] 张剑光,邹国慰.唐五代农业思想与农业经济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2] 和沁.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C]//第二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论坛论文集.昆明: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共临沧市委、临沧市人民政府,2012:4.

[3] 江惠琼,李学林,董晓波.加快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建议[C]//第二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论坛论文集.昆明: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共临沧市委、临沧市人民政府,2012:4.

[4] 普雁翔,赵鸭桥,宋丽华,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两种路向及其融汇[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3):6-10.

[5] 李继云.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战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8):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