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医学学术会议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3-03-03 15:53:21

医学学术会议总结

医学学术会议总结范文1

学术交流会是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手段,是科研人员收集科研资料、发表和交流学术观点的重要渠道和途径。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学术交流年会开幕词开场白范文,给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学术交流年会开幕词开场白范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学长学姐、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交流是知识保持鲜活的法宝,交流则是学术不断创新的阶梯。很高兴能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下午与大家相聚,共同探讨学术交流方面的问题。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到场的各位领导,他们分别是:--市海事大学研究生院的孙--副院长,--市海事大学研究生院刘--老师,--市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李--书记,

--市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研究生李--指导员。--市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专业邬--、--市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专业徐--、--市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专业李--学姐、--市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专业戴--学姐、--市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桑--学姐。欢迎他们的到来!

下面我们欢迎--市海事大学研究生院孙--副院长给大家讲话!

学术交流年会开幕词开场白范文2各位代表、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菏泽市首次微创外科学术会议,经过单县中心医院积极筹备,今天胜利开幕.会议将展示近年来微创外科领域内的临床实践所取得的新成果、新进展,对微创外科的治疗经验进行讨论,在此,我代表菏泽市医学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次会议得到了市县两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对光临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名位专家、各位代表以及为本次会议付出努力的单县中心医院的有关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在我宣布大会正式开幕!

会议进行第一项,由请单县政府王效彤副县长到欢迎词.

会议进行第二项,由请市卫生局党委委员、助理调研员王群刚同志讲话.

会议进行第三项,由请菏泽市立医院副院长李建军同志讲话.

刚才几位领导做了重要讲话,对我们会议的召开和学科的发展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话不在多,直点精髓.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微创外科是一门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学科,它是多学科共同发展的集成,它具有创伤孝疗效佳、痛苦少、费用低等优点和优势,但对医院的要求较高,医院必须有精湛的医术、精尖的设备、开放的思想、优质的服务,才能开展好这方面的工作,单县中心医院远见卓识,不断引进人才、提高技术、购置设备,在微创外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我市微创外科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这次会议在单县召开是对单县工作的肯定,将对我市微创外科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微创外科分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微创外科一定能够顺利、快速、较好地发展壮大.谢谢大家!开幕式到此结束.

全体代表与领导到门前合影,合影后马上回来进行学术讲座.

学术交流年会开幕词开场白范文3上午好!欢迎大家莅临"----眼科学术交流会",会议期间为了维护会场秩序,确保会议的正常进行,全体与会人员请遵守以下会议纪律:

1、与会人员请在指定区域就座;

2、请关闭手机或调成静音;

3、会议期间保持会场安静,不在会场随意走动。

(10:00点开始会议,举行简单开幕式,介绍专家及听课代表。)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医学同仁及朋友们: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感受到各位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和同仁们对----眼科医院的一片盛情,首先我代表----眼科医院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作为----首家国家三级眼科专科医院,我们很荣幸承办这次的学术交流会,这对于我们是一次极为珍贵的学习机会。因为在这次会议上,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在眼科有着丰富经验,取得丰硕成果的著名眼科专家----两位专家为大家进行精彩的学术演讲,他们德高望重、着作等身,用我们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接下来介绍今天出席会议的专家:---、---、---、---;感谢专家们以及各位眼科学界的同仁们参加我们的会议!

由----眼科医院主办的"----眼科学术交流会",承蒙眼科学术界同仁的大力支持,现在正式开幕!

3、10:30分开始专家讲课。

专家和参会人员互动提问。

下面有请----著名青光眼专家---医师上台为我们进行题为《新图像技术指标在青光眼诊治的应用策略》的精彩演讲。感谢---医师带给我们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著名的白内障专家---医师上台为我们做题为《眼前节OCT的临床应用》的精彩演讲。

感谢---医师带给我们的精彩演讲。

再次感谢----医师为我们带来精彩的演讲,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两位医师。接下来,进入互动提问环节,请大家踊跃提问。

感谢大家的提问!为促进加强我院白内障专业和青光眼专业的临床经验及技术交流,下面由我院---为----专家颁发"----眼科医院促进临床医学进步"的荣誉证书,望今后两位专家能经常莅临我院指导工作及经验交流!有请----医师上台。有请我院---上台颁发荣誉证书!谢谢!

4、会议结束,组织讲课专家与我院领导合影留念,组织整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感谢各位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和同仁们来我院参加"----眼科学术交流会",----眼科医院祝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顺利,谢谢大家的大力支持!此次会议圆满结束!

接下来,请专家和领导上台合影!

学术交流年会开幕词开场白范文4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晚上好!今夜欢乐祥和,今夜高朋满座。在这个圣诞钟声即将敲响的神圣、庄严而又喜悦的时刻,欢迎您如约而至,莅临国际风筝都――山东潍坊!这里是山东省第六届口腔医院院长及科主任管理研讨会欢迎酒会现场,我是本场酒会特邀司仪,!

首先,向大家隆重介绍出席今晚欢迎酒会的领导有――

潍坊市卫生局

潍城区人民政府

潍城区卫生局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山东省口腔医师协会会长、山东省口腔医院院长杨丕山;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徐欣;

山东省口腔医院副院长赵华强;

聊城人民医院院长、泰山医学院口腔医学系主任张彬;

滨州医学院口腔系书记张连凯;

潍坊医学院口腔系书记宋书凯;

以及全省各地市口腔医院院长、综合医院口腔科主任等领导!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嘉宾在百忙之中莅临鸢都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出席欢迎酒会的还有――

山东医大口腔医疗器材经销部总经理马跃;

山东鲁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刚等相关厂家领导!

承办方潍坊口腔医院代表潍坊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潍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潍坊牙科医院、潍坊卫校口腔医院等潍坊市口腔界全体同仁,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现在,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潍坊市卫生局 局长致酒会欢迎词!

【局领导致辞。

谢谢!谢谢局长热情洋溢的欢迎辞!让我们同样热烈的掌声欢迎远道而来的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山东省口腔医师协会会长、山东省口腔医院院长杨丕山先生致辞!

【杨致辞。

谢谢,谢谢杨院长、杨会长!一年一度的我省口腔医院院长及科主任管理研讨会,是名副其实的齐鲁口腔界“群英会”。通过交流,互通有无、共同提高、增进友谊,促进整个行业良性快速发展,是我们共有的目的。今晚,无论新朋老友,都是同行;无论来自哪个地市,都有共同的语言。现在,我们掌声有请本次会议的承办方山东省卫生行业先进集体――潍坊口腔医院院长王鹏先生致辞!

【王院长致辞。

谢谢,谢谢王院长的精彩致辞!有机会请大家到位于潍坊胜利西街繁华地段的潍坊口腔医院做客!朋友们,上海鲁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在上海浦东注册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公司主要经营医疗设备的进出口,销售各类进口口腔科设备、耳鼻喉科设备以及消毒灭菌设备等。公司主要面向山东市场.现在,我们就来掌声有请山东鲁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刚先生致辞!

【邹致辞。

谢谢邹总热情的致辞!相信,在各级领导、各界朋友的关怀支持下,在各地一线口腔工作者的努力奋斗下,2010,齐鲁口腔界将再攀高峰,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

好的,朋友们,接下来,我们举杯畅饮,在举杯换盏中增进友谊,在谈笑风生中加强合作。席间,我们特邀潍坊文艺界声乐、器乐领域的优秀演员为大家表扬助兴!特别预告一下,承办方潍坊口腔医院还特意的宴会的过程中设置了三次幸运抽奖环节,奖品丰厚实惠,请一定保管好您的入场券!

现在让我们来欣赏……

【文艺演出及幸运抽奖互动环节,根据现场情况及演员情况,即兴主持。约100分钟。结束语灵活待定。

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奖品 ;二等奖3名,奖品 ;三等奖10名,奖品 。

学术交流年会开幕词开场白范文5各位领导、各位收藏家、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金秋重阳,天高气爽。这天,由--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区粮食局、--区退休干部协会主办,--市乾元置业有限职责公司、--区收藏协会协办的“成春到收藏文集研讨会”,经过较长时刻的筹备,在--区文化艺术中心召开了。

应邀出席这天研讨会的,有:

--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杨正国同志;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薛万昌同志;

--区政协副主席孙万青同志;

--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区关工委主任刘廷文同志;

扬子晚报主任修改、作家、书画家陆华同志;

--市乾元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仰先同志:

有活跃在各条战线的收藏家、作家、秘书学家、画家、书法家、诗人、企业家、党群工作者和友人等;

以及来自《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东方生活报》、《今周刊》、盐城电视台、盐都电视台、盐都报道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兄弟姐妹。

会议之前,向研讨会发来贺信、贺词、贺画或赠送花篮的单位和个人有(名单另附)。

在这天会议一开始,我谨代表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热忱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学习座右铭)

此刻,“成春到收藏文集研讨会”开始。

受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委员会葛绍林主任的委托,请--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刘廷文同去,代为宣读葛绍林主任对成春到收藏文集的讲评材料。

请--市政协文史委员会杨正国主任,对成春到收藏文集进行讲评。这天,杨正国主任不仅仅挤出时刻来参加会议,而且给到会同志带来了珍重礼物,每人一册市政协文史委和市文化局编印的《盐城馆藏文物》。为此,我提议:大家来一次热烈鼓掌,以表示感谢。(掌声过后)请杨正国主任讲评。【信息化研讨会主持词】信息化研讨会主持词。

请作家、书画家、《扬子晚报》主任修改陆华同志讲评。

请中国秘书科学联盟副主席、--市秘书学习并领悟副会长董汉庭同志讲评。

请作家、--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原主任邵玉田同志讲评。

请--区退休干部协会副理事长邵家宽同志讲评。

请--区粮食局党委副书记郑国春同志讲评。

请中国诗词学习并领悟会员、中国诗词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徐治先生吟诵祝贺成春到同志收藏家文集研讨会召开的贺诗。

请著名诗词家、中国诗词家联谊会会员吴树墀先生,吟诵祝贺成春到收藏文集之四《藏缘再续》出版的贺诗、贺联。

此刻,让咱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区政协副主席孙万青同志讲话。

医学学术会议总结范文2

【关键词】 中国台湾; 中医药; 科研计划; 制定

随着全球性的对传统医学的再认识和重视,中国台湾地区科技、经济、卫生主管部门以及相关机构也对中医药研究予以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推动,希冀通过中医药科研的发展与进步进一步提升科学化研究数据、提升中医药临床疗效,以促进民众健康。因此,作为科研导向作用的科研计划的制定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详细阐述台湾中医药科研计划的制定。

1 中国台湾制定中医药科研计划的政策背景

中国台湾地区推动科技发展的方针与原则,是19990120公布施行的《科学技术基本法》。根据该法,每4年召开一次中国台湾地区科学技术会议,官学研各界针对台湾科技发展的现况、挑战与愿景拟定具体建议,达成科技发展共识,依据会议重点结论订定“科学技术发展计划”,该计划是各部会拟订科技政策与推动科研发展的依据。200501召开的科学技术会议拟订了中国台湾未来4年科技发展的总目标,主要是:强化知识创新体系、创造产业竞争优势、增进民众生活品质、促进中国台湾地区持续发展、提升民众科技水准等[1]。会后研拟的“科学技术发展计划”(2005~2008年)于200506通过,以作为中国台湾推动科技发展的蓝本。

《科学技术基本法》第九条规定每两年提出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策略及现况说明;第十条规定每四年订定“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鉴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因此再出版“科学技术白皮书”,提出现况说明、勾绘适当新远景及策略,并滚动修正“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的执行计划。《科学技术基本法》公布以来,台湾地区已依次于“科学技术发展计划(2001~2004)”、“科学技术白皮书(2003~2006)”及“科学技术发展计划(2005~2008)”、“科学技术白皮书(2007~2010)”提出科技发展现况说明及远景与策略,作为台湾推动科技发展的依据。

除此之外,还辅以“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行政院”产业科技策略会议及“行政院”会报进行中短期的政策修订、检视与调整。另有“经济部”与“国科会”等各科技相关部会每年召开多次会议,视需要制定与执行其权责内的政策与措施。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生物技术产业的迅速成长,以及基因研究技术的发展,给中国台湾中医药科研的新拓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迫切需要相关主管部门制定适当的科研发展策略,为此,中国台湾地区相关主管部门逐渐将包含中草药产业在内的生物技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目标之一,予以大力推动与规划。2005年召开的“行政院”生技产业策略咨议委员会会议,主要是为台湾生技产业发展方向作整体的评估与建议,并引导国际联盟布局。200610召开的“行政院”生技产业策略咨议委员会会议重点讨论农业生技、医疗器材和生技制药等三领域。其中,生技制药的发展目标是:建立以创新价值为目标的崭新育成模式,找出具有临床实验价值的候选药物,辅以商务及技术的育成模式,使其推展至临床实验二期,加速新药的研发速度,提升药物研发的价值创造[2]。

2 中国台湾重大涉及中医药科研的计划

近10年来,中国台湾科研主管部门通过设立大型研究计划的形式,组建研究团队,推动与执行相关的研究,来带动台湾地区经济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并培养一批人才。当前,台湾中医药科研主要纳入“生物技术”领域来规划和执行。近年来与中医药科研相关的重大科技计划主要包括:“生技制药'国家型'科技计划”、“基因体医学'国家型'科技计划”和“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科技计划”。详细介绍如下。

2.1 生技制药国家型科技计划鉴于生技制药产业深具发展潜力,近10年来台湾积极推动发展这一产业。该计划的执行部门是“国科会”“卫生署”与“经济部”。第一期于2000年开始执行,为期3年,总经费为新台币10.6亿元,目标以本土抗癌天然物的研发为主。第二期执行期为4年(2003~2006),总经费为新台币75.9亿元,总目标为:致力于中草药、新药、生技药品的研发,并整合上(“国科会”)、中(“经济部”)、下(“卫生署”)游的资源,以建立新药研究、药理、毒理及临床实验体系,研发治疗中国台湾民众常见疾病的药物,并以本土性癌症与感染症的检验为目标,发展多功能的生物医学芯片[3]。本计划第三期(2007~2010)延续第二期的合作模式,并以癌症、糖尿病、心血管及神经药物为研究主轴,整合各部会的药物研发资源及研究人才,期望促使上游研发成果落实产业界,以期在有限的资源及经费下,能带动中国台湾生技制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小而美并具国际竞争力的知识经济产业[4]。规划架构包括新药探索、临床前实验及临床实验各项研发,结合“国家”卫生研究院、各大专院校与研究机构、“经济部”支持的研发机构、医学中心及药厂或生技公司等学、研、产各界,以推动计划的进行。

本计划与涉及中医药研究内容的研究重点分述如下:

“国科会”部分,从事的中医药研究包括天然药物组的子课题:以中药、民间药及海洋生物为其研究方向,加强本土药材及海洋生物的研发。

“经济部”部分,与中医药研究最为密切的科技专项有:生技中心的“免疫调节与抗老化中草药产品开发四年计划”、生医中心的“肝病及气喘中草药新药开发四年计划”、药技中心的“提升传统中草药产业研发技术四年计划”等。

“卫生署”部分,与中医药研究关系密切的是两个临床实验:1)中草药临床实验:研究方向包括①西药的辅助疗法;②比西药的副作用低或并用可降低其副作用者;③可取代价格昂贵的西药,具有经济价值者;④不易治疗或比西药更具有疗效者;2)中西药并用临床实验:包括中草药与西药并用,有临床疗效或其交互作用研究等。

2.2 基因体医学“国家型”科技计划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人类对自身基因图谱认识的不断深化,全球科学家们都认识到致力于基因体的功能研究已经是大势所趋,基因体的研究不仅可向人们提供窥探自然、了解生命基础奥秘的方法,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所衍生的知识产权、开发的产品等都能产生相当高的经济效益。为此,“国科会”与“卫生署”依据台湾第五次科技会议决议,于1996年开始规划推动“基因医药卫生尖端研究”,并于199808开始执行。2001年,“基因医药卫生尖端研究计划”升格为“国家型”计划,在“国科会”、“卫生署”、“经济部”及相关部会共同参与下,于2002~2005年,执行第一期“基因体医学'国家型'科技计划”,总经费为新台币72.7亿元。此计划的总目标是:以基因体为基础,进行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特别对中国台湾地区常见的疾病,结合基础研究、动物模式测试、临床实验、技术移转及业界发展等研发工作,完成基因医药开发,以促进产业技术生根[5]。研究计划范畴涵盖基因体医学、生物信息学、蛋白体与结构基因体学、基因体科技的伦理、法律与社会影响等。为了集中资源,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于200505起以中国台湾地区重要且有特色的三大疾病——癌症、感染性疾病及高遗传性疾病等特定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为主要研究方向,同时继续进行创新与基础基因体的研究[6]。

第二期从2006~2010年为止,规划方式较第一期更具整合性与一致性。透过部会署的直接参与各分组的工作会议,对规划方向与内容提供双向的直接沟通;“国科会”补助上游的基础研究计划,并建置维运核心设施,以提供必需的基础建设与技术支持,依研究领域规划为肝癌组、肺癌组、感染症组、高遗传性疾病组、伦理法律社会影响组、创新研发组、产学合作组及国际合作组。“卫生署”从法规、遗传咨询、与国民健康相关的癌症与感染症以及中医药基因体相关研究着手,“经济部”则从较具有产业发展性的生物信息、遗传资源保存与开发、基因药物技术开发3方面进行规划[7]。

“卫生署”科技组、中医药委员会、“国民健康局”则积极配合推动“肺癌”、“中医药相关基因体研究”、“基因体医学之健康服务应用计划”三大研究项目。“经济部”科专计划则锁定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技术开发与建立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环境建构,并同时以业界科专机制补助生技医药业者投入基因体相关研发与应用,以研发带动产业发展,创造生医产业经济效益。此外,另建置包括基础基因体分析、高速基因型分析、生物影像、临床样品、突变鼠模式、疾病表现型分析、蛋白体分析、生物信息分析及蛋白质结构分析等共19个核心设施的建置及运作,2005年已有18个核心设施开始对外提供高质量服务[8]。

2.3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科技计划“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科技计划”是由“国科会”“农委会”“中央研究院”“卫生署”及“经济部工业局”等机构共同推动的跨部会的大型计划。其中,计划的共同研拟整合、推动与执行机构是“国科会”、“农委会”及“中央研究院”;“卫生署”协助办理基因转殖农产品在食品应用上必须的安全评估与管制技术;“经济部工业局”协助办理研发成果的厂商辅导及技术推广。该计划第一期从1999年开始执行,已执行3期,其中与中医药最为密切的是第3期的“中草药及保健食品产业化体系之建立及推动”。

3 中医药委员会制定的科研策略及计划

“行政院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负责掌管中国台湾地区中医、中药的行政管理、研究发展及典籍信息等业务,一直将中医药科技研究列为重点业务项目之一,持续推动中医药的研究发展。

3.1 科研策略结合中国台湾地区科研发展的总体方向与策略及重大科技计划,中医药委员会根据中国台湾中医药的特点、面对挑战与机遇,依据“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中草药产业技术发展五年计划”,拟定“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整合型计划”,争取列入“政府”科技预算,积极进行中药质量管理研究、推动中医药科研、临床实验环境及法规的制定等,自此中医药委员会研究经费大幅成长,迄今平均每年约以10%稳定成长。

此外,鉴于中医药基因体研究的重要性,中医药委员会为配合“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邀请学者专家召开了数次座谈会,讨论中医药如何与基因体研究结合的方向,制定了“基因体医学'国家型'科技计划——中医药基因体相关研究计划”,进行:①中医的基因体研究:建立以基因体学方法研究中医理论的模式及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基因体模式;②中药对癌症患者免疫调控因子基因表现的影响;③建立基因体鉴定为研究平台研发相关中药——以防治肝病为例;④中医药与感染性疾病的基因研究——以中医的辨证论治研究不同感染性疾病的基因体异同及探讨中药抗病毒的效用等项重点。在中医药委员会积极推动下,已在多个学术机构建立了中医药与基因体相关研究团队,延揽中医、西医、生物科技及统计等人才,建立了研究平台,希望通过此研究计划的开展,了解中医与基因表现的关系及中药对基因表现的效应,建立中医理论的实证基础。

3.2 科研计划上述两项计划是近年来中国台湾中医科研发展方向的指导策略,在此架构基础上,中医药委员会每年聘请产、官、学、研界精英召开数次咨询会议广纳意见并配合该会业务需要与工作目标,拟订“中医药研究计划招标公告”,刊登于该会网站公开征求招标。招标公告对每年的中医药研究重点、研究目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是这两项指导性计划的具体化呈现。

中医药委员会还制定了计划的审查程序及管理、考核流程,从计划征求至成果呈现,过程可分为“征求计划”、“计划审查”、“计划管考”及“研究成果”等4个阶段共13个步骤,详细管考流程如图1所示。

资料来源:林宜信:《台湾中医药现代化及国际化研究思路: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整合型计划成果要览(1986-2006)》,183页,台北,行政院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图1 “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研究计划管考作业流程图

历年研究计划的执行机构以大专院校为最多,第二为医疗机构,第三为研究机构,第四为卫生机关。且大专院校和医疗机构承揽的计划总数逐年增高,2005年承揽了全部计划数的91.5%,从中可见这两类执行机构对中医药研究的投入与参与。

依计划类别,可将研究内容分为中医政策研究、中医临床研究、中医药药理研究、针灸研究、中医辅助诊断仪器及诊断基准研究、中药品管研究、中药资源研究、疾病典籍研究、研究成果整理计划、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保育类动物药材研究与中医药基因体研究等12大类。历年研究重点是中药品质管理研究、中医临床、中医药药理研究、基因体研究与中医政策研究,而针灸研究、疾病典籍研究等近年均未获资助。研究成果以供中医和中药继续教育讲座为最多,而在申请专利或技术转移的潜力上,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台湾地区中医药科研未来的方向与重点仍然是中医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为达成此目标将全力推动中药品质管制、中药新药研发与中医药基因体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吴茂昆.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2004)[M].台北: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2004:41.

[2] 国家实验研究院.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2007)[M].台北:科技政策研究与资讯中心,2007:36.

[3] 国家实验研究院.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2008)[M].台北:科技政策研究与资讯中心,2008:348.

[4] 国家实验研究院.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2006)[M].台北:科技政策研究与资讯中心,2006:185.

[5] 吴茂昆.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2004)[M].台北: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2004:35.

[6] 国家实验研究院.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2007)[M].台北:科技政策研究与资讯中心,2007:222.

医学学术会议总结范文3

同志们:

      我院2009年政研管理学术研讨会议就要结束了。会议围绕“继续解放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当推动胸科医院科学发展的排头兵”的主题进行学习交流。会议准备充分,交流活跃,效果很好。在此,我代表院党委和院领导对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积极撰写论文、参与研讨、为医院建设发展出谋献策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学术研讨会议共收到论文46篇,领导专题讲座稿5篇,经领导评议评选出优秀论文10篇,文章全部收集在《论文汇编》中供大家交流学习,汇编总字数超过12万字。内容涉及理论研究、组织人事、群团工作、行政管理、医政管理、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总结本次会议,我觉得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围绕中心,突出主题”。今年上半年院党委科学提出了“团结与发展”是我院未来发展的两大主题,并组织实施了“继续解放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争当推动胸科医院科学发展排头兵”的主题活动。本次会议论文内容基本上是围绕我院“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加强团结”的中心任务展开的,可以说是对我院开展的“解放思想学习大讨论”活动成果的检阅。回顾论文交流内容,正如杨建春同志提出“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财富;认真就是水平,落实就是能力”的思想;李惠芬同志提出“技术是一个平台,服务是一个过程,竞争是一种动力,文化才是一种源泉”的看法;谢育红同志提出“高峰不是顶峰,发展才会成功;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建议;程邦容同志提出“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创造力”论断;叶敏涛同志文中说到“解放思想就是要抢抓机遇,寻求发展;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习惯思维和主观偏见”的观念;这些都真实地体现了以各位作者为代表的广大职工观念更新了,认识到位了,思想解放了。在本次研讨会上,不少同志都能结合本职工作去调研、去思考,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观点和意见。为医院科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个特点是“党政结合,上下联动”。本次研讨会是我院第一次把政研与管理结合,在一起召开的学术研讨会,同时院领导与中层干部、一线工作的职工、团员青年共同参与,上下联动,各抒已见,初步形成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术风气,如陈?D同志调研了近年我院人才流失的现状后,提出了“人才管理中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人才策略”的观点;团委邬丽娟同志在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后,提出“创新志愿者活动,让之成为教育和带领青年的阵地和空间”;医务科伍小英同志调查分析了6年来我院共152例医疗投诉的原因是发现“医疗质量和服务意识是医疗投诉发生的两大原因”并提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操作规范,加强“三基三严”训练等对策;高飞同志所做的今年第二季度我院的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看,病人对临床科室的满意度评价比对辅助部门的满意度高,所反映的问题集中表现在看病药费贵、看病等候时间长、就医环境等方面;冼翠萍同志通过调研,提出了“病人痰菌复查率低是我院较突出的问题,抓好病人的痰菌复查,提高病人的管治质量,对全市结核病控制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观点。调研类文章能理论联系实际,既有对实践工作的统计、分析、总结,又有对理性认识的提炼、疏理并形成正确的思路。这样的文章越多越好,能提高认识,提高工作水平。

第三个特点是“群策群言,百家争鸣”。继续解放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医院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医院是本次会议主题。大家能以主人翁的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医院的发展提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和观点。医院要和谐发展,必须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这是局党委的要求,更是我院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温文沛同志引入现代医院管理新理论,提出了“遵循战略管理原理,规划医院发展蓝图”的具体思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林志忠同志提出了“以建立门诊医生工作站为中心,优化门诊业务流程,减少门诊病人排队时间”的思路;范培珉同志同时提出了“增强完善经济管理系统支持,促进我院的管理水平”的观点;邝浩斌同志提出了“活跃我院网上‘医院论坛’这个栏目”的建议;

在业务管理方面,徐琦同志提出“门诊服务逐步向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多功能服务延伸”的思路;曾华志同志提出“在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本管理”的理念;陈汝强同志表示“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真诚关心职工”;梁国添同志经研究提出“优秀医师的心理特质和行为习惯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长期人文医学继续教育的结果,一名好医师应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医师的医学人文素质,逐步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现代医师职业人格”;邝小佳同志在谈到医院人才发展时,提出“医院人才培养应有规划性和目标性;医院人才培养应面向病人,面向临床,培养大批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技术服务型人才、临床医学型人才”等意见。

在群团工作方面,工会毛尽丽同志在文中论述了“医院要发展,没有一个民主氛围不行;没有一支团结、甘于为之奉献的职工队伍也不行”的观点;青年文明号负责人姚艳秋同志在文中表达了如何成功地将青年文明号活动与岗位工作相结合,探索癌症病人的护理措施;物价监督员胡健伟同志提出了“根据不同时期出现问题的特点,抓重点进行整改;推行‘物价协管工作季度小结’,加强临床科室对住院病人病历进行费用复核的操作培训,真正做到医疗收费复核工作前移”的工作设想。共2页,当前第1页1

在谈到医院经济管理时,财务科何顺爱同志提出成本管理的观点认为:控制并考核卫生材料的消耗;减少药库的库存,增强药品的周转率减少药品报废率;通过各种途径控制好医保超额费用。陈明科长提出:医疗设备购置前一定要进行设备购置的论证,特别是大型贵重的医疗设备;对医疗设备进行效益分析,能及时、动态的反映出该设备的使用情况等观点。

总的看来,本次研讨会重点突出、主题鲜明,集中反映了今年院党委提出的解放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讨论活动的成果,提出了许多很好的观点和意见,对今后的发展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会议达到预期的目的,为巩固和发展本次研讨会取得的成果,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是要理论结合实际,思想指导行动

本次学术研讨会议上,同志们结合我院的实际,解放思想,认真思考,提出了许多很好的观点和意见,对于我院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院领导、职能部门和各基层科(所),都要结合实际,把研讨会的成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管理思想指导我们的行动,在医院的实际工作中巩固、落实、发展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成果。

二是要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

当前医院的工作千头万绪,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综合同志们在各自论文中提出的思想观点,结合实际,我认为,当前医院的工作重点是认真研究制订好医院的科学发展规划;加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医院的经济管理和成本核算;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积极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确保医院的安全和稳定,这些工作就是我们医院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希望各有关职能科室、中层干部和全院职工都能统一思想,各负其责,突出重点,抓好落实,认真贯彻落实院党委提出的医院发展战略和工作目标,坚决完成院党委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

医学学术会议总结范文4

  外科医生年度个人总结1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的工作职责是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系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我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愿意为了医疗事业奉献自己全部的精力。现将本年度个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素质

  在政治思想方面,保证在实践工作上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及教育活动。同时,通过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医疗卫生理论及技能,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并根据工作中实际情况,努力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结合本职工作,解决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恪尽职守,重视自身道德修养

  当年我步入神圣的.医学学府的时候,我就曾在学生大会上庄严宣誓过: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系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时至今日,我仍牢记在心并不断的努力着。医德是医生思想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名副其实的医生,除应当具有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外,更要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还应具备一切为病人的品质。

  三、养成严谨、细致、艰苦的工作作风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医生应具备的素质,要做一名好医生,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细心刻苦的作风,同时要对病友有高度的同情心,要爱护你的病友,关心你的病友,时时处处替他们着想,对任何疑难或垂危的病人都不应说你不行了,而应首先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希望经过努力就可能变成现实。在工作时应经常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个人觉得这是一种面对病人最宝贵的生命而产生的责任感。只有我们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才能做到苦尽甘来:医生是苦尽,病人则是甘来。

  四、勤学苦练,不断提高专业技术

  工作以来,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外科医生除了应具备的以上的素质外,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术是做好外科医生的前提。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并通过学习查看订阅的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卫生知识,即时写下相关的读书笔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及相关学科各项新进展,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诊治及并发症及合并症处理,熟练诊治。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近年以来,本人在诊治过程中从无误诊误治及差错事故的发生,工作成绩得到病人、医院领导、同事的肯定。

  注重临床科研工作,积极参加科内各项科研工作并取得相关成绩,目前仍有相关课题工作,并能坚持理论结合实际,总结临床资料积极撰写论文,目前有数篇论文待发表。同时认真完成各院校实习生及外院进修医生的带教工作,并能以身作则,积极指导下一级医生完成学习诊治工作,并负责教学三基培训、讲课等,进一步提高自身基本理论知识。

  外科医生年度个人总结2

  一年来,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科主任的热情帮助下及各同事的共同努力协作下,全年的工作顺利完成。回顾过去的一年,无论从科室管理、医疗安全、业务技能、服务质量及总体效益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有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绩

  1、进一步建立建全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全方面提高医疗质量,满足病员群众的医疗要求,并认真学习了《病例处方书写规范》、《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医疗法规》。规范了广大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教育大家学法、懂法、守法,依法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为我院安全医疗奠定了基础。

  2、加强各大临床医疗质量的检查力度,并更好的落实临床、医疗护理制度,全方面提高我院的诊疗水平。在张院长的督导下、陈副院长的指导与帮助下,多次开展院内科室及医护人员会议,布置临床工作。为进一步完成院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及任务,深入科室协调工作。就业务学习医疗文书书写等方面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通过平时的检查使许多易于疏忽的问题得以解决。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定时组织各科人员参加会议,就各科室存在或出现的弊端及医疗安全隐患,加以讨论商量下一步的工作及防范措施,为临床安全医疗提供了保障。

  3、加强临床业务学习及进修工作,医院xx年派出两名同志分别进修学习了口腔、耳鼻喉科,同时派出10余人次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为我院引进新技术、新经验拓展业务。回来后要求参加学术会议的人员将所学内容整理打印成册并装订入档。通过讲座形式传授给每一个人,提高了我院医疗学习的风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的。

  4、定期参加一体化门诊部会议,全年参加20余次门诊部会议。对门诊部医疗工作的开展及服务范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对门诊部多次检查工作,将检查所发现问题汇总,并打印成册存入档。将发现医疗差错及医疗护理隐患做到进一步防范。定时开展医疗知识讲座,学习医疗文书及医疗法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5、时刻不忘首诊医师负责制,严格查巡房制度及科室会诊制度没有推诿病人的现象发生,特别是在抢救危重病人时全院医护人员团结协作各自认真履行职责,使每一位病人都得到了最好的救治。全年我院没有因抢救病人不到位而引起医疗纠纷事情的发生。

  6、医务人员努力提高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使来院就诊病人抱着希望而来,满意而归。每一位医务人员以方便病人为己任,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全方面的方便病人。通过全院医护人员兢兢业业及不懈努力,圆满完成本年度工作。

  7、在院内各项急诊抢救病人及手术人员方面,完善了抢救应急小组及听值班人员制度。医护人员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就近听值班,无一例病人因时间耽搁因素而耽搁救治现象的发生,并得到院领导的认可及病人的好评。

  8、院内成立了应急预案小分队,有两名医师、4名护师及一名司机组成并多次参加办事处及开发区安排的任务及应急事故演习,并得到高新区及办事处领导的好评。

  二、存在问题

  1、门诊医疗工作繁琐,既对内又对外,工作千头万绪。常常不是我要做什么事,多半是要我做什么事,没有时间静下心来从长远打算及处理各项日常工作。

  2、要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及进修学习,提高我院年轻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及工作能力。须轮流到上级医院进行短期的培训及进修学习。

  3、个别科室及个人仍存在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改善这种消极的态度是下一步的工作要点。

  4、临床护理等科室各项登记不够及时、认真仔细。针对此情况下一步将建全各项登记制度,杜绝人为因素的存在。

  5、本年度制定目标不够明确,门诊管理有疏漏,开展业务范围较狭窄。下一步加强门诊管理,制定工作目标,拓展业务范围,引进新技术。

  6、门诊学习风气不足,撰写论文较少,此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总之,在20xx年工作中有得有失,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需努力,坚持不懈地抓好医疗质量的管理,将各项工作做到实处,落实到人。使门诊工作安全平稳的进行,为我院的安全医疗工作贡献出所有的力量。全面提高诊疗水平及服务态度,以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病员群众。

外科医生年度个人总结3   

  本人于xx年毕业进入临床,xx年晋升为主治医师,回眸过去的工作、学习、生活既辛苦、忙碌,又让人感到充实和自豪。现将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晋升为主治医师是独立开展工作的开始,为迅速提高本身的诊疗技术,前两年本人一直在急诊科工作,急诊工作的锻炼使我迅速提高对急危重病的认识和抢救水平,能熟练处理好急性左心衰、急性冠脉综合症、支气管哮喘发作、高血压急症、癫痫大发作、上消化道大出血、大咯血等内科急症;同时能熟练地进行心肺脑复苏的抢救。

医学学术会议总结范文5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

南都帝乡,五圣名扬。

有着数千年厚重历史的河南邓州自是文化灿烂、名人辈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便是范仲淹在邓州任职时的责任写照;惠及千秋的《伤寒杂病论》更见证了医圣张仲景在华夏文明史中的杰出成就。如今,全国著名中医学专家唐祖宣的名字早已深植中医药界,他的翘楚地位,很少有人比及。

今天,记者对面,就是这位来自医圣故里、著书36部计3600万字的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宽厚与慈祥的他,再一次肩负起责任,走进万众瞩目的人民大会堂参议国是。

医圣故里的中医翘楚

时光回溯到1956年。小学毕业即开始人生磨砺的唐祖宣在本地的一家印刷厂打工时,经常到临近的诊所打杂,渐渐地,医生看他对诊所比较用心,就安排他当了药房的调剂师。

自此,在这片积淀着中医文化的土地上,唐祖宣以他的热爱和执著,走上了漫漫的中医之路。

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年逾古稀的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唐祖宣谦虚地说:“当时生活条件很差,心想当大夫有饭吃,就一门心思地想做医生。”

诊所并入邓县(现为邓州市)城关卫生院后,唐祖宣结识了河南省名老中医周连三,并被周收为徒弟。当时,“周连三孤身一人,我就承担了为他铺床叠被、洗衣送饭等一切杂务,我们相依为命、情同父子。”唐祖宣回忆说。

在周连三的引导下,唐祖宣逐渐树立了当“大医生”的宏大理想。他从周连三老师处不仅学到了做人的真谛,还奠定了他“学医不单单是为了混口饭吃,而是要普救众生,造福人类”的人生理想。

从此,唐祖宣熟背了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总论》,研读了《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还遍览《黄氏八种》《脾胃论》等中医名著。

1963年,在河南省中医学徒毕业考试中,唐祖宣以优异成绩考试18门过关,他完成了从工人到调剂、从调剂到正式中医学徒的提升。1965年,《中医杂志》第一期上发表了他的论文《茯苓四逆汤的运用经验》。

当时,在邓州中医界,活跃着经方、时方等多种医学门派。得周连三真传的唐祖宣便成了邓州经方的传承者、发展者、创新者。特别是师徒二人“茯苓四逆汤”对“脱疽”的临床施治,使许多患者脱离痛苦、重新站立起来的医疗奇迹,更使二人在湖北、河南等地声名鹊起。

国务院参事、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路志正称赞唐祖宣说:“在探讨经方新用方面,采用温阳法治疗脱疽,可以说得心应手,在科学界独树一帜,深得大家赞赏。”

1977年,唐祖宣“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性脉管炎”的研究成果获南阳地区科技成果奖。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在河南省召开名老中医座谈会上,围绕“整体观念,辩证施治”这一中医学的精髓,唐祖宣阐述了自己的学术观点:“中医学强调辩证施治,一个人是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都有一定差异,一人一方是最好的方法。只有固定方剂,因人加减,才能使服务的领域更广阔,推广的可能性更大。”

固定方剂,分类施治,确定纳入标准,认真观察记录每一例病人,这是唐祖宣的大胆创举。

创新无止境。在原有分类施治的基础上,唐祖宣又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最终分为四个类型,这与晚后一年的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制定的临床分型完全一致。

时光进入80年代,唐祖宣组建了科研团队,开始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血栓形成、糖尿病性坏疽、红斑性肢腿疼症等周围血管病,以及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的研究。对此,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非常重视,将温阳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列为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时任邓州市中医院院长的唐祖宣作为主研人挑起了这一研究项目的大梁。经过128例的治疗和详细观察,新研制的通脉一号疗效良好。

1985年,药物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脉络通冲剂”经过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会的专家的严格评审后,作为国家的三类新药J顷利通过。

1998年,他研制的“脉络通颗粒”获得卫生部颁发的新药证书。

2007年,有着诸多桂冠的唐祖宣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优秀指导教师。

50余年的探索与创新,100余篇论文的发表,新药的研制开发,临床科研的逐步精深和突破,为唐祖宣的人生赋予了令人仰视的高度。

时刻都要扛起民生责任

一个初春的上午,记者来到我国豫西南中原腹地、医圣故里、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的河南南阳见到唐祖宣时,他正要赴乡村调研。他说,全国两会马上就要召开了,作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他要把基层的声音和重托带到两会上去,这是自己的责任。

从1981年至今,唐祖宣连续担任县、市、省和七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30多年来,他把履行代表职责看作是法律赋予人民代表的光荣使命,是促进人民监督的重要渠道,是反映人民群众热点难点问题的重要途径。

他谦虚地说:“在党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我依法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提写议案和建议,做了我应做的一点工作。”

2010年1月23日,唐祖宣在中南海第一会议室受到国务院总理的接见,并参加了总理主持召开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

201 1年,已达70高龄的唐祖宣参加了13次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涉足四川、广东、广西、宁夏、福建、甘肃、青海、重庆、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内容涵盖农村医保、中医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全国农民运动会等多个领域。

30多年来,唐祖宣共提写议案建议735件,向国家和中央领导致信54封,仅十一届全国人大期间,就提出议案和建议104件。所提议案和建议涉及工业、农业、卫生、教育、军事、法律等民计、民生问题,为中央决策提供了翔实的事实依据。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唐祖宣说:“履职实践使我认识到,人大代表的荣誉是人民给予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渗透着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因此,只有把及时反映民意、积极履行职责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才能做一个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人大代表。”

在一次赴安徽视察过程中,他看到当地种植中草药基地毁坏严重,不法开发商为了谋一己之利,将中草药大片砍伐,致使当地药农受损严重。唐祖宣不但在人代会上提出加强中草药生产基地管理的建议,还利用新闻媒体发出“救救中医药”的呼吁,引起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唐祖宣曾经多次在报刊杂志、电台、电视上呼唤社会各界关注“三农”,关爱农民,也曾深入农村,走进农舍,为患病的贫困农民兄弟诊病送药,捐钱捐物。在30余年的人大代表履职生涯中,仅“三农”问题的议案建议就提出了100多条。

作为一名中医大夫,中医药是他的本职领域。30余年来,唐祖宣领衔提出有关中医药事业的议案建议348件,中医药的机构高位截瘫、中医药分家、中医药立法、中西医并重、加大中医药投入,以及保护中医药资源等问题,都是他提建议所涉及的范围。2009年,唐祖宣就医改中如何发挥中医药作用问题,致信温总理、副总理,得到批复,他的建议随后被纳入国务院出台的22号文件。

在工作之余,浸透着唐祖宣心血和汗水的《情系三农》《关注社会》《我当代表三十年》《难忘的时刻》《我当代表为人民》等著作的完成,就是他民生责任担当的见证。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唐祖宣说:“我是人民选出来的,就要代表人民说话,这份责任时刻都要扛起来。”

为振兴弱势中医鼓与呼

作为国粹的中医中药未来如何?

作为一名中医探索者,从1988年全国中医工作厅局长会议的特邀代表,到2008年中国社科院组织的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国情调研座谈会的邀请嘉宾,唐祖宣对中医药事业的执著精神彪炳史册。

1988年,《人民日报》以《两个议案的产生》为题,报道了唐祖宣等中医界人士关于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进一步完善中医管理体制的呼吁。

接着,唐祖宣针对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机构问题先后向大会提交12件议案和建议,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结果是,中医管理局和中药管理局合并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此,中医药工作者有了自己的领导机构。另外,他提出的“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和“建议国务院出台促进中医药事业文件”两份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答复采纳外,国务院又公布了一些文件,使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

1999年,2000年,2001年……唐祖宣联名代表提交了相关议案和建议,建议国家出台《中医条例》,制订《传统中医药法》,敦促国家有关部门加快中医药立法步伐,2003年4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经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后正式颁布实施。

2006年,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邀请唐祖宣参加制定中医药法议案领衔人座谈会,同年,他致信总理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阐释自己对中医药立法等问题的意见。

2007年1月,王兆国副委员长对唐祖宣的信件作出批阅,3月,吴毅副总理也作出批示。

2008年年底,唐祖宣致信总理,呼吁在医改中应当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走一条低成本可持续的发展之路。该信得到温总理的重视,随后批转到国家有关部门并得到落实。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批示:特别是他关于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更好更多地发挥中医药等作用系统建议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时任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批示:唐祖宣对目前存在问题的分析切中时弊,有些建议也颇具可操作性,请参考用于补充医改配套文件。

日后,我国中医药事业步入健康有序法制轨道,唐祖宣功不可没。

为中医药的发展奔走呼吁,并数十年不间断,唐祖宣用他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一个中医药工作者的睿智和责任。

浩瀚书系写人生

2012年12月,注定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唐祖宣医书集成》出版发行,这是唐祖宣与他的诸多弟子,历50年笔耕苦耘的医学结晶,至此,唐祖宣的36部、计3600余万字的医学书系辉煌集成。

该书系含《脱疽》《唐祖宣医学文集》《唐祖宣医学六书》《唐祖宣医书集成》《我为中医五十年》《为了中医药事业》《中国式养生》《唐祖宣谈中国古今名人养生》等。实际上,书系中的很多成果已经转化为生产力,为临床服务提供了价值参照。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长春赞其“浩瀚巨著”。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不但给予高度评价,还亲自写序以示鼓励。

河南省委原书记卢展工赞誉:“编著如此巨著,这种精神就值得学习。”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说:“唐祖宣先生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多年来辛勤工作在临床一线,悉心救治病患,深受患者欢迎。他坚持临床带教,言传身教,提携后进,培养了一批人才。他同时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多年来认真履行职责,为发展中医药事业积极建言献策,其敬业奉献的精神令人感动。特别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将自己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有关议案建议整理成书。近三年来,又笔耕不辍,著成《灵枢阐微》《素问阐微》《难经阐微》《温病学阐微》《新编祖国医学史》等医学书系。其著作具有很好的学术与应用价值,值得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参考借鉴,必会为启迪后学,繁荣学术,推进继承与创新发挥应有的作用。”

学经典、做临床,是历史赋予中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在50余年的临床与科研实践中,唐祖宣博览群书,秉承师教,搜集古人遗籍,广集先贤珍本,细致入微校正,甚至字斟句酌,遂成《唐祖宣医学六书》《唐祖宣医书集成》等鸿篇巨著,为世人后学奉献系统完整的经典资料,为净化中医药市场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赞叹道:“唐祖宣是我见到的一位特殊的人才,虽然身处基层,但多次参加高层会议。在浩瀚的唐祖宣医学书系中,字字句句渗透着他为中医药事业的振兴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心血所至,体力所及,令人赞叹。”

原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靖说:“对仲景学说有深入研究,尤其对经方的运用有独到的阐发,用药严谨。他师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把辩证和辨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仲景学说在临床实践中发扬光大。他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参阅大量文献,并吸取现代科学技术,集五十年之经验,撰写如此之医学巨著,为中医药宝库植入了新的血液,为临床和教学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和借鉴。”

曾被河南省中医药界誉为“南唐(唐祖宣)北郑”的郑启仲说,唐祖宣是“大学问、大手笔,兼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可谓功成名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看了唐祖宣医学书系之《中国式养生》卷,撰文说:“余遍览全书,见其言简意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囊括了情志、运动、饮食、方药等一系列养生要旨,是中医的核心理念和指导思想在养生保健领域的具体运用,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使用价值。”

在记者结束采访时,唐祖宣说,“我的著作从来没有推销过一本,我不是为了钱而写书的。”河南省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桂延耀如是评价:这些著作的作用是,免费赠给中医人才学员、进行学术交流和中医文化交流、赠送给院校图书馆及地方图书馆收藏,供借阅学习,因此可以说,这些著作的价值是,不但丰富了中医药宝库,还服务了社会,惠及了后人。

关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更好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建议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中华医药不仅是一门医学,还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和瑰宝。西医引进我国不过二三百年的历史,而在此之前长达近五千年的岁月里,维系着百姓健康的一直是中医的传统诊疗。作为经验医学,同样在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为人类解除病痛和疾苦。

国家号召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新的医改政策中也着重强调了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性。而开展中医药治疗,针灸、养生保健等特色服务,大力发展中医药进入社区,是开展好社区卫生工作、方便百姓就医的良好举措。中医药具有简洁、方便、廉价、效验的特点和优势。对社区中百姓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与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简、便、廉、验”的中医药契合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需要,其治疗手段多样化如中药、针灸、推拿、拔火罐、敷贴、膏药、刮痧、熏洗等,用于治疗社区百姓的常见病、多发病,实践证明效果较好。中医药在人群健康的预防保健领域,有悠久、丰富和疗效卓越的经验、理论和技术方法。中医独特的养生康复保健医疗对于老年人、残疾人和慢性病的康复期患者都有较为理想的疗效。而且中医“治未病”理论对于目前社区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不良生活方式病和亚健康等,也有很好的预防指导作用。如果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能够在社区卫生真正和充分地发挥,对于百姓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就医难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社区卫生服务,就是让一些慢性病人、亚健康人群或是一些轻病人就医方便的地方。这里不用住院,手续简单,最多也就是点滴一两天的事。正好适合中医药的特点,“简、便、廉、验”。

目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少经过系统中医药理论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有极少部分人员虽经过全科中医理论培训,但现有的知识远不能适应卫生服务岗位的需求,人才缺乏。中医诊疗水平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的阻力。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半数以上均无中医门诊,设有中医门诊的社区中心,亦无与之配套的中医医疗设备、设施等,无法向居民提供中医的“简、便、廉、验”等服务。

总之,首先是社区缺少真正的中医人员,其次是中医人员的业务素质问题,再次是缺少社会保障。

建议:

1、在我国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标准化的中医科、药房、煎药室,配备中医药专业医护人员。配备必要的中医诊疗器具,为群众提供基本的中医服务。明确中医药的社区卫生服,务范围和功能定位。重点围绕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充实中医药综合服务内容,尤其重视针灸、推拿、正骨、药膳、贴敷、火罐、膏药、刮痧、熏洗等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方便快捷地向社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2、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强化在社区居民中对中医药的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认识中医药,相信中医药,愿意以中医药为重要的诊疗手段。要继续组织各类中医药专家进行社区义诊活动,进行多渠道的宣传,包括媒体、板报、网络。真正形成社会各界支持、关心和推动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开展科普研究,提高中医药社区服务率。除聘请全国知名中医专家,还要充分利用当地名老中医专家资源,让他们定期走进社区,边义诊、边讲座。建议县以上中医院的名医定期到社区坐诊,宣讲中医文化,面对面地交流。社区应积极配合工作,加强活动宣传,预先告知宣讲人、时间、地点等,让广大社区居民了解基本的中医药保健知识,更好地扩大中医影响,让中医药更好地走进社区。

3、按照《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标准》,贯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的政策,市、区政府在安排相关经费补助时,统筹考虑社区中医药服务,保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所需的基本设施设备和人员培训等中医药服务工作的投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坚持中西医并举的原则,保证中医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使中医药成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特别的重要方式。因此,要进一步制定有效措施,出台优惠政策,建立人员和机构保障制度,将中医药优先纳入医保报销和综合考核体系等。使得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和财政投入。切实解决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保障问题,落实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的配套经费,完善社区中医药医疗服务项目,增加中医药医疗器械的投入,为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宽松的外部环境。

医学学术会议总结范文6

我院20*年政研管理学术研讨会议就要结束了。会议围绕“继续解放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当推动胸科医院科学发展的排头兵”的主题进行学习交流。会议准备充分,交流活跃,效果很好。在此,我代表院党委和院领导对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积极撰写论文、参与研讨、为医院建设发展出谋献策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学术研讨会议共收到论文46篇,领导专题讲座稿5篇,经领导评议评选出优秀论文10篇,文章全部收集在《论文汇编》中供大家交流学习,汇编总字数超过12万字。内容涉及理论研究、组织人事、群团工作、行政管理、医政管理、经济管理等多个领。更多精品文章来自。域。总结本次会议,我觉得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围绕中心,突出主题”。今年上半年院党委科学提出了“团结与发展”是我院未来发展的两大主题,并组织实施了“继续解放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争当推动胸科医院科学发展排头兵”的主题活动。本次会议论文内容基本上是围绕我院“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加强团结”的中心任务展开的,可以说是对我院开展的“解放思想学讨论”活动成果的检阅。回顾论文交流内容,正如杨建春同志提出“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财富;认真就是水平,落实就是能力”的思想;李惠芬同志提出“技术是一个平台,服务是一个过程,竞争是一种动力,文化才是一种源泉”的看法;谢育红同志提出“高峰不是顶峰,发展才会成功;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建议;程邦容同志提出“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创造力”论断;叶敏涛同志文中说到“解放思想就是要抢抓机遇,寻求发展;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习惯思维和主观偏见”的观念;这些都真实地体现了以各位作者为代表的广大职工观念更新了,认识到位了,思想解放了。在本次研讨会上,不少同志都能结合本职工作去调研、去思考,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观点和意见。为医院科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个特点是“党政结合,上下联动”。本次研讨会是我院第一次把政研与管理结合,在一起召开的学术研讨会,同时院领导与中层干部、一线工作的职工、团员青年共同参与,上下联动,各抒已见,初步形成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术风气,如陈旸同志调研了近年我院人才流失的现状后,提出了“人才管理中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人才策略”的观点;团委邬丽娟同志在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后,提出“创新志愿者活动,让之成为教育和带领青年的阵地和空间”;医务科伍小英同志调查分析了6年来我院共152例医疗投诉的原因是发现“医疗质量和服务意识是医疗投诉发生的两大原因”并提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操作规范,加强“三基三严”训练等对策;高飞同志所做的今年第二季度我院的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看,病人对临床科室的满意度评价比对辅助部门的满意度高,所反映的问题集中表现在看病药费贵、看病等候时间长、就医环境等方面;冼翠萍同志通过调研,提出了“病人痰菌复查率低是我院较突出的问题,抓好病人的痰菌复查,提高病人的管治质量,对全市结核病控制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观点。调研类文章能理论联系实际,既有对实践工作的统计、分析、总结,又有对理性认识的提炼、疏理并形成正确的思路。这样的文章越多越好,能提高认识,提高工作水平。

第三个特点是“群策群言,百家争鸣”。继续解放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医院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医院是本次会议主题。大家能以主人翁的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医院的发展提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和观点。医院要和谐发展,必须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这是局党委的要求,更是我院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温文沛同志引入现代医院管理新理论,提出了“遵循战略管理原理,规划医院发展蓝图”的具体思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林志忠同志提出了“以建立门诊医生工作站为中心,优化门诊业务流程,减少门诊病人排队时间”的思路;范培珉同志同时提出了“增强完善经济管理系统支持,促进我院的管理水平”的观点;邝浩斌同志提出了“活跃我院网上‘医院论坛’这个栏目”的建议;

在业务管理方面,徐琦同志提出“门诊服务逐步向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多功能服务延伸”的思路;曾华志同志提出“在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本管理”的理念;陈汝强同志表示。更多精品文章来自。“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真诚关心职工”;梁国添同志经研究提出“优秀医师的心理特质和行为习惯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长期人文医学继续教育的结果,一名好医师应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医师的医学人文素质,逐步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现代医师职业人格”;邝小佳同志在谈到医院人才发展时,提出“医院人才培养应有规划性和目标性;医院人才培养应面向病人,面向临床,培养大批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技术服务型人才、临床医学型人才”等意见。

在群团工作方面,工会毛尽丽同志在文中论述了“医院要发展,没有一个民主氛围不行;没有一支团结、甘于为之奉献的职工队伍也不行”的观点;青年文明号负责人姚艳秋同志在文中表达了如何成功地将青年文明号活动与岗位工作相结合,探索癌症病人的护理措施;物价监督员胡健伟同志提出了“根据不同时期出现问题的特点,抓重点进行整改;推行‘物价协管工作季度小结’,加强临床科室对住院病人病历进行费用复核的操作培训,真正做到医疗收费复核工作前移”的工作设想。

在谈到医院经济管理时,财务科*同志提出成本管理的观点认为:控制并考核卫生材料的消耗;减少药库的库存,增强药品的周转率减少药品报废率;通过各种途径控制好医保超额费用。陈明科长提出:医疗设备购置前一定要进行设备购置的论证,特别是大型贵重的医疗设备;对医疗设备进行效益分析,能及时、动态的反映出该设备的使用情况等观点。

总的看来,本次研讨会重点突出、主题鲜明,集中反映了今年院党委提出的解放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讨论活动的成果,提出了许多很好的观点和意见,对今后的发展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会议达到预期的目的,为巩固和发展本次研讨会取得的成果,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是要理论结合实际,思想指导行动

本次学术研讨会议上,同志们结合我院的实际,解放思想,认真思考,提出了许多很好的观点和意见,对于我院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院领导、职能部门和各基层科(所),都要结合实际,把研讨会的成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管理思想指导我们的行动,在医院的实际工作中巩固、落实、发展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成果。

二是要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

当前医院的工作千头万绪,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综合同志们在各自论文中提出的思想观点,结合实际,我认为,当前医院的工作重点是认真研究制订好医院的科学发展规划;加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医院的经济管理和成本核算;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积极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确保医院的安全和稳定,这些工作就是我们医院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希望各有关职能科室、中层干部和全院职工都能统一思想,各负其责,突出重点,抓好落实,认真贯彻落实院党委提出的医院发展战略和工作目标,坚决完成院党委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是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人人争当推动医院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医学学术会议总结范文7

总的来说,这次会议内容丰富、务实高效,开得很紧凑、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主要收获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确立了建设中医药强省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通过这次会议,大家认识到,建设中医药强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全省建立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加快构建和谐**的迫切需要;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中医药产业竞争力,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的迫切需要;是发掘和发展岭南中医医药文化,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迫切需要。因此,必须把发展中医药、建设中医药强省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必将对我省中医药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家表示,在振兴中医药事业和产上,我们应该有所作为,也必将大有可为。

二是增强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紧迫感。中医药发展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是我国中医药大省,中药资源丰富,中医药文化根深叶茂。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发展迅猛,科研和生产有较强基础,市场十分广阔,具有加快事业发展,做大做强产业的良好条件。但同时也存在创新不足、现代化水平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制约了我省中医药的持续发展。面对国际国内十分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我们必须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倍努力,集全省之力,走建设中医药强省之路,才能抓住机遇,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明确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这次会议明确提出,要以建立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中医药制造和流通产业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中医药创新体系、中医药标准体系为基础,以打造名院名科、名药名厂、名店名城、名医名校和自主创新、国内国际合作、弘扬岭南医药文化为重点,全面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围绕这一总体思路,提出2010年,要实现全省中医的医疗服务体系和网络较完善、医疗水平明显提高,中医药产业产值居全国前列,中医药人才队伍壮大、结构优化,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形成若干家产值超百亿元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和一批制造技术领先、国际知名的中药企业的目标;到2020年,我省要实现成为中医药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的中医药强省的目标。这些目标要求具体明确,完全切合我省的实际,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四是制订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政策措施。会议讨论通过的三个文件,从医疗、产业、科研、教育等方面明确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是我省建设中医药强省工作的重要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会上,大家对这三个重要文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都提得很好,会后要认真整理,合理的意见尽可能吸纳,其他意见也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通过实践不断丰富、总结和提升,适时采纳和运用。这三个文件将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尽快下发执行。只要我们认真按照文件的要求开展工作,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中医药强省建设就一定能够取得实效。

五是总结交流了发展中医药的经验做法。各有关单位在会上介绍的经验和做法,都是各自在实践中探索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运用这些成果,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大政方针已定,接下来的关键是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扎扎实实抓好省委、省政府决定的落实,全力以赴推进建设中医药强省各项工作。具体要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抓提高认识和统一思想。建设中医药强省是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省委、省政府在新阶段新形势下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决策。大家回去以后,要组织认真学习张德江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深刻领会这次会议的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的重大意义。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建设中医药强省,对促进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意义重大,是实践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中医医疗是我省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方法和科学的理论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健康和发展,曾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的注重预防和治本的特点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日益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和高度重视,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和应用空间。中医药对很多常见病效果好,它以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以及简、便、廉、验的优点,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对我们目前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不失为一个重要途径。我省中医药历史传统悠久,群众基础好,普遍比较信中医、用中药,乘势加快中医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医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作用,必将造福全省人民。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建设中医药强省,做大做强中药制造业和中医服务业,将会有力地推动我省经济发展,是我省抢抓发展机遇的又一项重大举措。中医药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不少国家把以中医药为主的天然药物作为重要的战略产业,中医药产业正面临着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国外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和资金优势,加快中医药等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和现代化,不仅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而且洋中药已兵临城下,我们处于不进则退的局面。我省中药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素有“岭南出好药”的美誉,一批中药制造企业在全国打造了自己的品牌,拥有在国内领先的技术,中医药将成为我省**时期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对调整优化我省产业结构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主动应对挑战,大力推进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建立完善中医药创新体系,研究开发一批大品种名中药,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催生现代中医药产业集群,打造一批技术领先、国际知名的中医药企业。这样,我们才能抓住机遇而不是丧失机遇,发挥优势而不是丢掉优势,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竞争中抢占先机,率先发展。再次,要充分认识到,建设中医药强省,发扬中医药文化,也是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内容。正如张德江书记所指出的,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中的辩证思维和养生之道,都包含着丰富的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思想,也反映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先进理念。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继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对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岭南医学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传统中医药理论,自成一格,底蕴深厚,形成了我国重要医学流派之一。挖掘、保护和弘扬岭南中医药文化,促进形成鲜明岭南特色的中药文化,培养一大批中医药人才,是我省振兴祖国传统医学,弘扬中华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我省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总之,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医药强省建设,不断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张德江书记重要讲话和《决定》的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紧迫感和抢抓机遇意识,形成推动中医药振兴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二,抓完善规划和配套政策。统筹全局、科学规划是高起点推动中医药强省建设的重要基础。张德江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对建设中医药强省提出了明确要求,是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纲领性文件。《决定》、《纲要》和《规划》形成了建设现代化中医药强省的方针政策、总体规划和工作措施,为建设中医药强省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指出了途径。但由于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具体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地、各部门的情况千差万别,一次会议、几个文件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建设中医药强省要按照张德江书记反复强调的做到规划先行,科学规划、超前规划。全省各地、各部门尤其是发展改革、卫生、财政、经贸、科技、教育、外经贸、质监、中医药、药监等职能部门,要按照张德江书记重要讲话中提出的要求和这三个文件总的指导原则,结合实际,进一步抓好具体规划与配套政策的完善与细化。一方面,要把推进中医药发展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总体规划中通盘考虑,在制订地区规划、行业规划中切实把加快中医药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明确本地区发展中医事业和壮大中药产业的思路,编制本地区发展中医药的近期和中长期规划。同时又要注意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把振兴中医药放在工作大局中去研究和谋划,注意发挥优势,合理定位定方向,防止一哄而起。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加快制订具体的配套措施和办法,尽快形成完整的发展中医药政策体系。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对过去有关文件规定和政策措施进行必要的清理,凡是与这次会议精神及即将下发的《决定》、《纲要》、《规划》精神不相符的要作出修改和完善。

第三,抓重点工作的推动和落实。张德江书记强调,要实现我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目标,必须着力促进观念转变、促进中医药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促进中药制造业做强做大、促进中药现代物流业的壮大、促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自主创新促进中医药走出国门促进岭南中医药文化发展。这八个促进,完全符合我省中医发展的实际,抓住了关键,抓住了要害,是我省今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工作着力点。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围绕这八个促进,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项一项地抓落实。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力争在以下五个方面首先取得重大进展,以点带面推动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各项工作。

一是完善中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是促进中医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要认真整合现有医疗服务资源,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中医院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努力建设中医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紧跟现代医学发展方向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支持优质中医院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整合中小医院,发挥以强带弱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在扶持市级中医院发展的同时,着力提高县级中医院的服务水平,使县级中医院成为农村中医三级网络医、教、研的龙头。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扩大服务领域,使中医服务延伸到中医医疗、预防和保健等领域。开展社区中医医疗保健和服务,努力建设一批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点。与此同时,要十分重视中医专科的建设,重点把省级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拥有的大批部级、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发展成为临床治疗中心或专科医院。要加强重点专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重点专科的示范带动作用,构建以部级重点专科为龙头,省级重点专科为骨干的全省各地区中医专科协作网。各地也要结合实际扶持发展一批市、县级重点专科,逐步形成省、市、县三级重点学科与重点专科群。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要针对当地的常见病、多发病开设具有特色的中医专科。要做好富有岭南特色的中医适宜技术及民间验方、单方的挖掘、研究和推广工作,丰富中医药学术体系,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二是推进中药产业化。要促进中药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首先必须加强中药的产业化建设。要采取措施扶持发展广药集团等一批已形成相当规模、具有较强实力、市场前景看好的中药制药企业,努力打造规模领先、技术领先、人才领先、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中药制造企业航空母舰。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充分发挥我省王老吉、黄振龙等传统中药名牌的影响力,扩大开发生产中药产品,打造知名品牌。要努力建设中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引导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支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等地区发展成为我省中药产业的集群区。此外,还要结合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发展效益农业、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发展中药种植业。

三是加强中医药科研开发。增强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加强中医药研发。要力争在中医药基础理论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科技研发力量,开展以治疗性中医品种剂型改革为重点的科研开发工作,大力开发中药新剂型及其新型辅料,提高中药制剂生产水平。加快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病毒性疾病、免疫功能性疾病、糖尿病和老年性疾病等疗效确切、原创性强的中药大品种的产业化开发。推动企业对新产品进行研发和名优大品种中药二次开发及技术创新。重点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中医药现代化技术创新平台、科研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大力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中医药工程技术中心或技术创新中心,创办重要科技成果孵化基地。鼓励企业按照产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专项经费用于研发,促进产、学、研、中有机结合,协同发展。加快省中医研究院的建设,加强与国家中医研究院的合作,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学和医疗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制定**中药优势品种的药品标准在标准制定层面上引领中医药的发展潮流,抢占中医药发展制高点。

四是强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设中医药强省,人才是关键。要充分发挥广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等各类医药学院的学术优势,培养一批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依托名老中医工作室,聘请全国名老中医,扩大名医带徒。充分发挥名老中医的传帮带作用,培训一批专业基础扎实、临床水平较高的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加快培育一批优秀中青年名医。与此同时,要加强基层中医医疗机构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基层中医医疗服务水平。尽快启动县级中医院骨干工程,着力培养县市中医院中医骨干人才。加强乡村医生的中医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批新型的赤脚医生。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提高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水平。

五是拓展中医药发展空间。要切实加强中医药的国际国内合作,拓展我省中医药发展空间。扩大中医药领域的招商引资,吸引外资投向我省中医药的研发、生产和中药材的种植、养殖。鼓励外资企业在我省设立中医药研发基地、生产基地和中医医疗机构。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中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积极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开拓中医保健和医疗对外服务。要充分利用港澳在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与港澳合作开发中药新品种。充分利用兄弟省区市特别是泛珠三角兄弟省区市的中药材资源、市场,合作开发生产中药产品,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第四,抓环境建设。良好的环境是建设中医药强省、振兴中医药的重要保障。一要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省里已成立了中医药振兴计划领导小组,各地也要根据实际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为建设中医药强省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推进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强大合力。各有关单位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努力为建设中医药强省开绿灯。二要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进一步深化中医药管理体制改革,坚决消除一切束缚中医药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合理引导各方面资源投向中医药。要逐步完善有利于中医药发展,同时又有利于人民群众获得满意医疗服务的价格机制。三要营造良好的资金环境。各级政府要千方百计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投入。,但是建设中医药强省,仅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建立以科研院所、中医院、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中医药科研投入机制和风险投资机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海外侨胞捐赠筹资回和单位、个人通过各种途径筹资等,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四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要规范中药市场管理,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实施和完善源头打击、终端监管的中药市场监督和打假机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中药产品。要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特别是对目前已具相当规模、有一定知名度的中药材市场要切实强化管理,扩大影响,进一步发挥集散作用。完善执业药师和驻店药师制度,发挥药师队伍对中药的质量监督作用。加快中药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消除阻碍中医药发展的市场壁垒。五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向全社会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提高全社会对中医药的认识和认可程度。要加大对中医药疗效和诊疗方式的宣传,让全社会了解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使广大人民群众信中医、用中医并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要加强中医药的对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博览会等方式把岭南中医药推向世界,提高中医药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六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加强对岭南传统医药文献的研究,对民间医籍、单方、验方和诊疗技术进行发掘、整理和提高,加大实践探索力度,丰富理论内涵。加快整理出版岭南历史中医药文献、现代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中医药学术成果和中医药科普读物。加快中医药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建设中医药文化公共基地,并向省内外青少年、公众开放,开展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公共服务,营造浓厚的岭南中医药文化氛围。

医学学术会议总结范文8

尊敬的各位专家教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交流是保持知识新鲜的法宝,交流是学术创新的源泉。很高兴能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与大家相聚,隆重召开朝阳市妇科微创质控第二次学术会议。我谨代表医院全体妇产科全体医护人员向莅临本次大会的各位专家教授、各位领导、兄弟单位的妇产科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莅临本次大会的嘉宾,他们是: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副院长,妇产科教研室副主任,第一微创妇科病房主任,杨清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教研室副主任,第三妇科生殖内分泌病房主任,马晓欣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副主任,第四妇科病房主任,林蓓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副主任,孟祥凯教授。

珠海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珠海市妇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黎华文教授。

朝阳市中心医院院长--国士刚。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莅临大会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大会共4项内容。

会议第一项:请朝阳市中心医院院长国士刚迎辞。

感谢国院长热情洋溢的讲话,也感谢院领导对我们妇产科工作的支持,我们一定不辜负领导厚爱,把妇科工作做细做好,共同推动辽西地区妇科事业蓬勃发展。

会议第二项:请大会主席杨清教授致辞。

感谢杨清教授的精彩致辞,也感谢杨教授对我们朝阳市妇科学发展的支持。我们将认真工作,发奋努力,继续秉承规范妇科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妇科整体医疗水准,保障妇科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的目的和理念,积极促进朝阳市妇科医疗质量的提升。

再次感谢各位专家远道而来,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同仁的关心和支持。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今天的学术会开幕仪式式到此结束。请全体人员合影留念。领导退席。

下面进行大会第三项:专家授课

首先请杨清教授为大家讲授《妇科腔镜手术操作要点及规范培训》……感谢杨教授带给我们的精彩授课。

下面有请盛京医院妇科专家马晓欣主任为我们讲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规范化治疗》……感谢马主任带给我们的精彩授课。

接下来有请杨清教授为我们带来《宫腔镜下子宫疤痕憩室修复手术》的精彩授课……再次感谢杨清教授的精彩授课,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仁都收获不小。

接下来让我们有请盛京医院林蓓教授为我们带来《MRI 分型在腺肌症的个体化治疗中意义》……感谢林蓓教授的精彩授课,希望林教授能经常莅临我院指导工作及经验交流。

下面请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副主任,孟祥凯教授为大家讲授《子宫内膜癌诊治进展及无瘤术原则下的微创手术治疗》……感谢孟教授的精彩授课

接下来请珠海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黎华文教授为大家带来精彩的《(3D)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演示》。

下面请朝阳市中心医院刘世兰主任《腹腔镜下阴道断端自体组织悬吊术》……感谢刘主任的精彩授课。

接下来让我们再次有请孟祥凯教授为我们带来《(3D)早期宫颈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孟教授的精彩授课。

接下来大会进入总结讨论阶段。

第4项结束语:

医学学术会议总结范文9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 学科发展 学科设置 人才培养 信息化

医学影像专业正成为医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专业之一。医学影像学由单纯的解剖形态学成像跨入功能成像的第二次发展飞跃。为此,为适应医学和医学影像学快速发展的形势变化,对福建省医学影像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和总结,探讨福建省医学影像学科未来发展趋势,制定本学科未来发展规划,将有助于指导和促进本学科的快速健康发展。

1 医学影像学的现状

广义的医学影像学应涵盖核医学、超声医学等,但鉴于国情和本学会的目前专业范围,本文仅涉及传统放射、CT、DSA、MRI和相关的PACS等内容。

1.1建立和完善学术组织

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目前已历经七届,2004年9月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成立后,结合国内外影像发展趋势,审时度势,着手组建各专业组,2005年起相继成立中枢神经及头颈组、胸组、腹组、骨肌组、介入组、妇儿组、乳腺组,磁共振组,分子影像等学组;同时,健全和完善了各学组的人员组成。随后各学组开展了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各种学术活动,为把学术活动延伸扩展到基层,各学组的学术活动与地区的学术年会合办,使学术活动受益面更加广泛,效果更好,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影像学的发展。近7年来.共举办了50多场省级学术会议。

1.2制定放射学诊疗规范

早在10年前,省级医院放射专业的多位专家就集体承担了卫生厅组织的专科诊疗规范编写工作,为规范福建省影像科临床诊疗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福建省依托放射质控中心邀请省内外专家,也举办了多期以质量控制为主题的学习班,学习有关放射质量控制的有关法律法规,推广新的技术规范,每年都举办相关质量控制学习班,全省200多位放射骨干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使得放射技术人员更加重视技术规范,并将诊疗常规普及落实到基层医院工作中。

通过不断将国内所制定的各种诊断指南及时推广应用到临床工作中,使临床检查工作不断得以规范,诊断水平获得长足进步。

1.3出色完成省卫生厅委托的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培训等工作

自从国家出台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必须有专业上岗证以来,福州市各省级医院的影像科专家40多人次参与了上岗证的培训授课及考前辅导工作,为学员们答疑、解难,增长了学员知识面,提高了参考人员的通过率,每次考试都取得好成绩。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共有3335人次参加并通过国家要求的上岗培训考试,获得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合格证。

加强防护意识,配合相关部门完成每年的防护培训考试获证工作,增强了工作安全。积极参加省卫生厅科教处组织的规范化培训考试出卷和改卷工作,每年也都取得比较好的考试成绩和比较高的通过率。许多放射专业管理人员,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等级医院评审工作,通过参加各等级医院的评比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管理和质量问题,对福建省放射专业不断提升学科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4大型仪器的引进和临床应用的进展

福建省立医院于1984年初最早引进省内第一台日本岛津头部CT机,次年福州总医院安装了西德全身CT机,之后CT机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家省市级医院落户。目前CT机已普及至县级和部分乡镇卫生院,部分县医院也配置MR机器,大大缩短临床就医时间。DSA机作为硬件要求在三级医院获得普及和应用。

仪器设备的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影像科医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不仅要学习操作新机器的新技术,而且需要学习更多的诊断新知识,使新设备发挥最大的临床效能,服务于广大患者。

放射学分会参加省卫生厅计财处组织的大型设备准入文件的制定工作,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供省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决策参考。由省内和各市级医院高级职称医生组成的设备招标专家组,对各种大型仪器设备的招标工作进行了把关,确保各医疗单位购买到最优质和最适用的医疗设备,发挥大型仪器的最大效能和作用。可以预见的是,医学影像专业将越来越成为临床疾病诊断中最重要的、最客观的和可靠的,甚至具有依赖性的临床诊断专业。

1.5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提高整体学术水平

放射学分会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省学术会议,至今已举办了16次全省放射学学术会议,每次都邀请2~3位国内知名专家进行专题学术报告,使会议的学术水平逐渐接近国内水平。随着我省省级医院仪器设备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省内专家报告的学术水平也大幅提高,有力推动了我省影像学的发展。福州市和全省各地区积极开展至少一年一次的学术年会,近年来又增加与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各学组学术会议合办的模式,提高了地区年会的含金量和层次。学组学术会议专业性强,通过在各地区多年的轮流办会,促使我省影像专业培养更为专业化、精细化的人才。

1.6学科队伍建设

为适应影像专业的迅猛发展,我省采取了多层次办学,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基本适应了市场的人才需求。为解决影像专业历史遗留的学历层次低的情况,福建医科大学还专门为影像专业设置了放射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的成人办,目前已经具有多层次医学影像专业培养设置,已经从过去只有中专,发展到影像大专,医学影像本科(医师),医学影像本科(技术)专业相继设立,解决了专业人才的瓶颈。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科队伍也得到不断状大和发展。在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影像(放射)科人员基本上都已超过50人,甚至少数医院接近100人。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影像从业人员达到超过3000人,其中技术员近千人,卫生院影像(放射)学工作人员为超过200人,但相当多的科室仍处于缺编状态,尤其需要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因此,学科队伍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7科研课题和成果展示

近10年来。影像学的硬件设备得到了极大改善,科研课题的申报数量也有明显提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福建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超过10项,福建医学科技奖三等奖超过10项,市级科技成果奖10多项。发表了10多篇SCI收录的论文,现在有超过10篇论文被北美放射年会和欧州放射年会录用为大会发言和展板,共发表了数百篇的学术论文,其中在国家一级刊物发表100多篇。

1.8影像信息化建设

省放射学会创建了福建省医学影像网,这在全国是少有的,为我省影像学专业人员提供了信息化的交流平台,也是一个很好的继续医学教育的现代化手段,通过不断的更新和探索,设置了信息、继续教育、病例讨论、微博平台等栏目。设立资料库,将每年学术会议的文稿及福州市等地市读片会资料上传到网站,供同行们浏览和学习,扩大新知识的受益面,南专家提供讲座稿,免费供大家浏览和下载。让基层医院的医生免费接受远程网上继续医学教育。该网站每天的点击次数达到90多人次,有力推动了我省网上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和普及,也促使基层医院的影像工作者参与影像信息化的平台建设,推动本学科向更高层次发展。

1.9专业人才培养

由省卫生厅实施的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为影像专业人才培养又增加了一条非常重要的渠道,为医学影像学后继人才培养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甜:多年来大医院为基层医生每年培养了大量的进修医生,提高了影像专业队伍的业务素质,为医疗事业做出贡献。但对在职队伍人才的培养缺乏常态机制,福建省应尽快成立医师协会,将许多医师定期培训和提高的工作由医师协会来完成,提高福建医师行业队伍素质。

1.10创建福建省远程医疗网

为了配合福建省政府开展数字福建的计划,放射学分会与福建省卫生厅共同创建了福建省远程医疗网。这在全国属于开拓性的一项工作,对促进全国远程医疗信息化建设有着一定影响和借鉴作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影像远程会诊或影像诊断中心将为基层医院的影像诊断带来全新的模式,极大提升我省医疗诊断水平,让全省人民共享先进的医疗资源。

一个世纪的医学实践已经证明,医学影像专业是当之无愧的临床一级学科。目前被称为“辅助科室”和“医技学科”是不科学的,因为当今的医学影像专业医师不但需要将全部的医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工作,同时还要学习和掌握最新、最先进的科学设备的应用和开发。需要不停顿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担负着临床医疗实践中最重要的诊疗环节之一――诊断疾病的重任,同样存在和承担着重大的医疗责任和风险。

2 医学影像学学科发展趋势

2.1学科设置

医学影像学是一级学科,但目前实际上被人为地分解为几个二级科室,从学科发展趋势看,分为二级学科不是方向。

我省现有的行政科室设置多数不合理,近期(3~5年)的发展目标首先是需要解决学科设置。要促进医院层面用行政决定一个医院只设一个影像科,这需要院长的决心。

业务层面整合,这是科行政主任必须要去推动的工作。学会层面加强学术的引导和推动。实现这一目标,是医学影像专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专业人才最终培养目标应该是一专多能,既全面掌握各大型设备的性能和业务特点,又能在某种设备上或者在某系统上有专门的训练,以期获得专门的经历,经验和专长,既全面又专业。这是今后本专业培养人才最根本的路径和终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才能实现医学影像对医学发挥最大的贡献,这是中长期目标,需要几代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和有关部门给予的支持。

根据目前医学影像发展的趋势预测,医学影像专业在学科设置和行政建制上需要有新理念和新突破。大影像的概念可以从目前的放射专业、超声专业和核医学专业的三分局面提升到医学影像中心概念,形成一个新的整合,实现真正的一级学科模式。还可以涵盖已有的PETCT以及更新的如PEMR等医学影像设备的整合,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向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结构体系,促进影像事业飞速发展。

2.2人员结构和人才培养规划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有影像学专业人员的学历结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尤其目前大型现代化设备的快速引进,迫切需要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跟上医疗业务发展的步伐。需要加强现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如定期举办培训班等,让在职人员能定期、规范地接受再教育,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多吸纳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加大本省硕士研究生培养数量,5年内全省需要超过百名硕士研究生,目前大量缺额。三甲医院也至少需要50名博士学历人才。但收入待遇等政策缺乏足够吸引力,尚需更多政策扶持。

影像科室编制目前处于严重缺编,医院对影像科编制也缺乏规范设置。建议在编制上,应规定影像科员工数量占全院人员的5%.7%。

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建立为影像专业新生代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从目前情况看,基地的实力还参差不齐,建议能依托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为龙头,组织师资培训,以期尽快提升培训基地的教师力量。福建医科大学目前具有培养影像专业的硕士点,但无博士点,希望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和培养力度,尽快填补博士点的空白。希望通过3~5年的努力,使我省影像学科队伍整体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使得医学影像专业队伍在人才结构上既具有尖端人才,还有一支适应快速发展需要的医学影像人才。

多渠道培养人才,立足本省资源,师资培训,进修,专科培养专门人才,大力举办各种学习班,集中培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向省外、国外输送人才,都是需要的。

2.3如何合理配备议器

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影像大型设备全省总量控制,包括CT,MR和DSA三种设备。目前全省县级医院都已经配备CT,部分县中医医院也配置CT,预计在今后3年内一部分中心卫生院也将配置CT,总量有250―300台,部分三级医院可能由于业务的需求,CT机器可达3~4台,以满足逐渐增长的就医需求。MR目前全省配备已超过70台,预计在今后3年可以超过100台;我省DSA目前主要集中在省级大医院,随着临床需求和地区等级医院硬件的刚性需求,也将较快增加,但更迫切的是目前市级医院介入人才缺乏,预计3年内将超过30台,需要在人才引进机制上予以考虑解决。

DSA属于比较特殊的地位,既需要具备医学影像专业诊断知识,又需要特殊的治疗技术,需要特殊的培养渠道。全国都在制定该行业的准入和规划,我省也应该予以重视。

2.4在临床医学中地位和作用的转变

由于现代科技在医学影像学设备上的应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使得医学影像能为病人在诊断疾病中不但提供快速便捷的诊断方法,还能提供客观、可靠的诊断依据,使得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需求明显增加,其重要性、依赖性也显著增强。从过去进行影像解剖诊断,到现在已经具备许多功能影像检查,分子影像学已显示出巨大的医学潜力,甚至可能是未来医学的重大突破之所在。

2.5科研模式

影像科已由过去简单的辅助科室成为目前独立的一门临床学科,不仅其工作模式已发生了转变,即由简单的诊断任务转化为参与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的全过程。因此,科研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其先进性,而且要重点考虑其成果的临床价值。同时,由于影像科硬件的发展,除注重临床科研的深入研究外,还要利用现有的功能成像等高级成像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并与临床各科室或各高校联合申报更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如联合攻关部级课题项目等,提升科研的层次和水平。要争取在3―5年内,获得3―5项国家自然基金科研项目的资助。

3 展望

影像专科的特殊性是设备依赖型专业,只有设备的提升和人才建设同步发展,才能带动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3.1设备的提升

结合当前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思路上考虑,设备要分三个层次:

3.1.1服务于社区的影像医疗设备

主要由政府出资采购(政府部门已经在实施),属于基本医疗需要的设备,如用于常规透视、摄片的普通x光机,可以带来低成本,广覆盖就诊效果。这是近三年内需要和可以实现的目标。

设备更新和数字化建设:逐步将普通x光机更新换代为间接或直接数字化影像设备设备,由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大概需要至少5年时间;

解决基层有设备、无人诊断的问题,是医学影像专业非常突出的工作。建议逐步建立能覆盖全省的远程会诊功能的影像网络系统工程,技术上已经能实现,只要政府部门重视,在今后5年内可以基本建成。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设备,解决基层影像诊断最核心的难题。

建立以某一层次为中心的影像诊断中心来解决和提升基层影像诊断,是一个非常现实可行和重要的模式,只要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实现数字影像的远程诊断,让全省人民共享医疗成就,共享高水平的诊疗服务是指日可待的。医学影像界的医务人员愿意为此做出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

当然也需要对基层医院影像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这部分工作可以由专科分会或医师协会来实施。考虑到现在交通情况都比较顺畅,可以设计以地区为单位的周末两天短期培训,政府出资,解决每次培训费用。专科分会可以协助组织讲课专家,组织编写一个适合社区医疗实际工作需要的规划教材,采取巡回讲课方式,每半年一期,为期5年,可以很好地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的诊疗水平问题。甚至可以考虑政府出少量资金组织专家定期录制继续教育讲座,由公司负责录制,分发给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学习提高。也可以利用网络视频,进行异地讲学,视频讲学,形式多样,不断推进。

3.1.2地区级医院

这类医院目前由于在早期等级医院评审和医院规范化管理等要求下,影像设备已有很大发展,预计在近两三年内经过医院自身的更新换代,基本上满足地区医疗诊疗的需求。但由于历史原因,人才结构不平衡,合理的人才梯队尚未形成,或人员总体诊疗水平与医疗需求还存在不相适应,需要进一步提高。这需要从各方面来逐步解决:(1)医院需要对不适合影像专业发展的科室结构进行整合。比如现在不少地区医院还存在将大影像科室分割成多个行政建制的科室,不利于人才梯队建设,而没有形成大影像科的地方,人才结构越不合理。技术力量也越弱,甚至人才不稳定,也吸引不了好人才到那里去工作。(2)现有自身人才业务水平的提高,要加大医生进修力度,到主治医生这阶段,建议以政策规定至少有一次半年以上在三级甲等医院进修的机会,以便于他们对三甲医院的业务有所了解,也能达到提高自身业务能力。(3)加强科室业务学习机制,不论进修或外出参加学术会议,都需要向科室做学术性汇报,让科室共同收获。(4)PACS(图像和数据传输系统)是实现医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5年内全省必须按照等级医院要求完成三级医院的全院PACS建设,以适应临床诊疗工作的需求。(5)加强地区专科分会学术活动,促进地区诊疗水平整体提高。

3.1.3三级甲等医院影像科的发展

全三级甲等医院应该成为全省学科发展的领头羊和风向标,代表着全省与国内外比较的窗口,也应成为培养福建专业人才的基地。学科水平突破关键要看几家省级三级甲等医院,他们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任务,人才多、设备先进。学科的发展需要他们的支持,是学会关注的重点。学会将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大协作,联合攻关,申报课题,共同分享科研成果,争取多出成果。专科分会将结合不同时期设备和人才情况,适时推动学术活动,适应形势发展,促进我省影像专业科研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3.2人才建设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