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行业竞争力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03 15:54:11

行业竞争力论文

行业竞争力论文范文1

关键词:商业银行;竞争力;经营管理

1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现状

(1)经济效益和安全能力。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长期在国家信用支持下实现资产迅速扩张,重规模轻质量,资本补充严重不足,导致资本充足率较低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收益率平均不到5%,大大低于国外银行超过20%的平均数,而资产收益率也远远低于外资银行。这些都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2)组织结构存在缺陷。首先,所有权缺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但实践中,所有者虚化,缺乏真正对国有资产负责的持股主体,公司组织结构中也没有国家股东的地位,难以使其经营目标符合国家要求。其次,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缺乏。商业银行的管理者掌握着庞大的金融资源,但缺乏追求盈利的动机,结果难以形成优胜劣汰机制。因此,内部人的自利行为表现为经营层做出重大决策时,出现经营行为短期化;过度在职消费及工资奖金收入增长过快,侵蚀利润等。

(3)管理体制上的问题。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还没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办成真正的金融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仍承担着政策性职能,在机构管理、业务经营、用工制度及分配方式等方面都要按照上级行的统一要求执行,还没有完全按照市场原则、竞争原则和效率原则进行管理。

(4)人力资源管理及激励机制不健全。有些外资银行利用其体现员工价值实现的优厚工资制度,实现员工价值升值的定期培训制度和透明的个人发展前景,与中资银行争抢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存在很大的缺陷,个人收益与业绩联系不紧密,使得员工、特别是高级员工和业务骨干缺乏足够的动力。

2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应采取的措施

2.1提高资本充足率,确保银行稳健经营

在WTO保护期之后,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按照国际惯例经营发展,较低的资本充足率对抵御风险提高竞争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十分不利。因此,加强资本充足率管理,提高资本充足率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之一一是实施分子策略,即通过增加资本数量提高资本充足率要继续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吸收外资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等多种形式的资本入股,鼓励有条件的银行公开上市融资,壮大核心资本实力;结合自身条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增加拨备,扩大拨备覆盖率,补充附属资本二是实施分母策略,即通过降低风险资产来提高资本充足率银行应权衡收益和风险,在确保银行盈利的前提下,主动缩减低盈利和非盈利资产的数量;通过调整资产组合配置,增加风险较低资产的比重,降低风险较高资产的比重,以降低风险权数;同时通过金融市场的避险工具及内部控制制度规避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维护公众信心,防范银行风险,保证银行稳健经营

2.2开展组织创新,提高运行效率

我国商业银行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明确界定前、中、后台,再造业务流程基层公司银行部和个人业务部的客户经理(前台)负责开发客户维护客户关系,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风险控制部法律合规部和资产负债管理部()负责信用分析贷款审核风险评价与控制和资源配置,运营中心(后台)负责信贷额度贷款文件担保物登记审批授权票据单证处理票据结算等业务的集中处理。人力资源部和信息科技部为整个流程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前台为利润中心,中后台按照成本中心的模式管理,前中后台严格分离设置,有效制衡要重新配置资源,压缩经营管理层级,促进机构扁平化依据经济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撤销或合并地理区域狭小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省级分行;取消二级分行的管理职能,突出其经营职能,分行直接管理县级支行;撤销或合并经营效益差的县级及其以下分支机构,压缩管理层次;进一步精简支行职能,将支行及以下分支机构打造为个人业务的营销服务前台;将原来支行的公司业务人员择优选拔到分行,组建专业化的行业销售团队,强化分行公司业务职能2.3强化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其价值创造是要通过对风险与收益的全面有效管理来实现。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意识风险识别水平风险管理手段等方面都比较落后,而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低与此直接相关,加强全面的风险管理十分必要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威胁最大的风险依次是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对信用风险强调事前的独立和专业化管理,对操作风险要健全前中后台流程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对市场风险要通过强化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和运用市场化的对冲手段来防范

2.4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西方先进银行的发展经验表明,成功的银行不仅是资金密集型企业,更是技术密集型企业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技术方面,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全方位地学习借鉴其成熟经验,进行技术创新要创新资产负债管理技术,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和资本盈利水平;要创新成本管理和控制技术,提高盈利能力;要创新风险管理技术,降低风险水平;要创新银行IT和电子化智能化交易清算技术,塑造更加灵活便捷的银行;要创新客户分析和管理技术,更好的挖掘客户价值;要重点发展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智能银行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

2.5进一步加快并不断完善薪酬激励制度的建设

(1).完善基于业绩考核的薪酬决定机制。合理的薪酬水平可以留住人才,制止人力资源的“外流”。然而合理薪酬水平的确定必须综合考虑市场竞争因素和业绩因素,较低的薪酬水平虽然能够取得人力资本使用成本优势,但在与外资银行等机构的人才竞争中则处于劣势。适当提高薪酬水平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而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当然,过高的薪酬水平又会增加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不利于银行的财务竞争能力。

(2).加大薪酬分配的透明度。严格按照公司法及上市地的监管要求,披露董事、监事及高管的个人薪酬。同时积极引导舆论宣传,并通过舆论工具加大对其控股银行的监督力度,以达到薪酬分配的透明化。

(3).注重长期薪酬激励。由于长期薪酬激励与短期薪酬激励各有优缺点,同时实施可以达到互补的效果。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长期激励计划并未真正实施,总薪酬基本上都是由短期薪酬如工资、奖金、社会保险及养老保险等经济福利所组成。这样的薪酬激励结构使得员工更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和业绩提升,无法激励其长期行为,不利于银行长期经营绩效的提升和长远发展。从长远来看,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就必须要重视和发展长期激励结构。

(4).重视普通员工激励。普通员工处于工作的第一线,对普通员工的激励如果不到位,则可能会使普通员工采取不利于银行发展的行为,违背高级管理层的利益,严重时甚至危及银行的整体利益。而加强对普通员工的激励可以从各个环节和层面激励其工作努力程度,提升薪酬激励的整体有效性,达到提高银行的整体经营效率和竞争力的目的。

3结语

银行竞争力是一个银行综合实力的体现。在评价银行竞争力时,除了要考虑财务会计指标和市场指标外,还要综合考虑到银行的治理结构、发展战略、科技和人员素质等。只有这样才能在缩小与外资银行的实力差距,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在强手如云的国际金融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魏春旗,朱枫.商业银行竞争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行业竞争力论文范文2

1.杭州市锂电池IPC构成分析(1)对杭州市锂电池专利按IPC大类统计分析可得出图3。其中,图块面积代表的是该大类拥有的专利数量,图块区域面积越大,表示该大类拥有的专利数量越多。从中可看出,所拥有的专利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H类(电)、G类(物理)C类(化学)、F类(机械工程)、B类(操控)。从图3可以直观地看出,锂电池的多数专利还是涉及到电能的产生;物理类主要是电池新材料的研发制作;化学类则主要是一些化学材料的制作或是通过学反应来产生电能。而F类和B类则主要是通过机械工程或是操控等,对锂电池材料的组装等来生产锂电池的工艺。所以从专利数量上看,专利的竞争热点和核心技术点来自于电能的产生原理、电池的续航能力等一些电能产生和维持的技术。(2)从IPC小类的分布中可看出(见图4),排名前5个IPC号为H01M4(电极)、H01M10(二次电池及其制造)、H01M2(非活性部件的结构零件或制造方法)、H02J7(用于电池组的充电或去极化或用于由电池组向负载供电的装置)、G01R31(火花塞、引电装置)。其中,H01M所代表的是用于直接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H02J所代表的是供电或配电的电动装置或系统、电能存储系统;G01R所代表的是测量电变量、测量磁变量等。因而可看出,杭州市锂电池专利同国内的总体技术领域的分布情况接近,核心技术点分布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电池的供电能力和电能的存储效率等。从图4中也可看出,其余的IPC小类则主要集中于电池材料的创新、电池的组装工艺、电池的外观设计等其他方面。

2.杭州市锂电池专利聚类分析图5为杭州市锂电池行业专利的聚类分析图。其通过对专利的聚类,来总结出主要的专利技术分布领域,内圈表示大的技术领域,外圈为技术领域的每个小的技术分支。如果按内圈所占的面积大小来看,图5显示:(1)杭州市锂电池的主要技术领域为电池薄膜、电池复合材料的制作、电池阳极材料的制作,以及电池阴极材料的制作和电池组装工艺。其中,电池薄膜为杭州市锂电池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到薄膜的转换和保护等工艺。(2)电池复合材料的生产和制作,主要涉及到碳源、特殊容器和电极材料的生产制作。电池的阳极材料研发也占据了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涉及球磨和高温高压等工艺。(3)最后的大类为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电池的正负极和薄膜等均涉及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而电池的组装,则主要是对电池这些以新型材料制作的电器元件进行组装。通过对杭州市锂电池的聚类分析,以及结合锂电池生产的工艺流程(图6为电池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可看出杭州市锂电池生产的主要技术领域在电池的薄膜、电池正极、电池的组装。但同时在电池的必备复合材料研发和电池的负极材料研发也具备一定的科研实力。

二、杭州市锂电池主要专利申请人分析

1.专利数量前10位专利申请人分析图7为杭州市锂电池行业按专利数量排名的前10位专利申请人。在排名前10的专利申请人中,有4家单位为院校,分别是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学院;6家为企业,分别是万向电动车有限公司、杭州万好万家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杭州万马高能量电池有限公司、浙江谷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南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专利数总量看,浙江大学的锂电池专利数量具有绝对优势,占前10位专利申请人专利数总量的34%。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所拥有的专利数量也较多,占10家单位专利数量总量的11%。4家学校所拥有的专利数量占前10家单位锂电池专利数量总量的54%,超过了一半。而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是所有杭州企业中拥有锂电池专利数量最多的一家公司,也只占10家单位专利数量总量的22%。所有6家企业的专利数量总量占前10位专利申请人锂电池专利数量的46%。由此可以看出,杭州市锂电池专利主要还集中于学校等科研院所之中,而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还有所欠缺。

2.主要专利申请人的综合竞争力分析图8为杭州市锂电池主要专利申请人的综合竞争力分布图。其中,横轴代表专利的重要程度,或者是专利的技术创新程度;纵轴代表申请人的综合财务实力;气泡的大小则代表该申请人在该技术领域所拥有的专利数量。(1)浙江大学所拥有的锂电池专利数量较多,大大领先其他专利申请人。浙江大学锂电池的气泡位于横轴的最右端,说明其专利的技术重要程度,也大大超越了其他的专利申请人,这也证明了杭州市的锂电池专利主要还是集中于学校。(2)万向集团拥有的专利数量在杭州市所有的专利申请人当中处于第二位。从横轴可看出,万向集团的锂电池专利强度还是相对较突出的,领先了杭州市锂电池的大部分申请人。而且从图中的纵轴看,万向集团的财务实力非常突出,远超过杭州市其他锂电池专利申请人。所以从专利数量、专利技术强度、公司财务实力三方面来看,万向集团(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在锂电池专利方面的综合能力最为突出。(3)杭州金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虽然拥有的锂电池专利数量很少,但是从横轴看,其所属专利气泡位于较右端,说明其专利强度较高,应受到市场上其他专利申请人的关注和重视。

三、杭州市锂电池核心专利分析

利用innography专利系统,可按特定的算法将专利进行强度分析,其将专利分为10个等级,当专利强度越高,其所拥有的分数越高。由于这个算法是对世界上所有的专利进行分析,考虑到我国专利的实际情况,可认为我国专利分数为3以上即可算为核心专利。对杭州市的锂电池专利进行分析,当将分数调为1时,显示的专利数为64件;当将分数调为2时,只显示7件专利。其专利所属的申请人为:浙江大学(2件)、万向集团(3件)、杭州金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件)、杭州万马高能量电池有限公司(1件)。这4位专利申请人相对于杭州市锂电池其他申请人来说,其专利拥有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但将分数调为3时,显示专利数为0,即没有一个能够达到3分及以上技术水平的专利。因而可看出,杭州市锂电池专利的总体质量还明显偏低,技术强度不是特别突出。

四、提升杭州市锂电池行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杭州市锂电池行业在2003年之后开始发展起步,最近两年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申请的锂电池专利数量激增。相关专利不仅在国内得到了较好的应用,而且通过PCT或直接在国外重要经济体申请了专利,在国际上形成了广泛的布局。锂电池专利所涉及的领域也逐渐拓宽,覆盖了锂电池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锂电池产业链的阳极材料、薄膜材料和复合材料制作方面具备较大的优势。此外,在锂电池的组装工艺上也拥有较多的专利,呈现出较为全面的发展格局。在锂电池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院校和企业。这些院校和企业的不断研发,使锂电池行业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并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具有较强活力的发展格局。在肯定这些发展成绩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杭州市锂电池行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将直接制约着杭州市锂电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而,笔者根据对专利数据的分析,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解决杭州市锂电池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对杭州锂电池行业进一步发展能有所裨益。

1.抓住行业发展趋势,突破核心技术领域当前,无论是国际国内,还是浙江省内,锂电池行业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专利数量快速增加,所涉及的领域也逐渐拓宽。杭州市要抓住整个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在锂电池行业的各个领域加紧研发,争取在专利数量和技术领域上能够有新的突破。目前,杭州市的锂电池专利质量总体水平不高,真正拥有高技术的核心专利数较少,在国际国内的竞争力还比较弱。因而,今后杭州市在注重专利数量增长和技术领域拓宽的同时,还要在重要的技术领域上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在锂电池产业链重要环节中掌握一些核心技术,从而能够在日益激烈的专利竞争中占据更多的主动权。

2.完善产业链专利布局,提升行业价值链杭州市的锂电池专利布局主要集中于阳极材料和薄膜,以及后期的锂电池组装。而在锂电池的阴极材料和电解液等方面,所拥有的专利数量还偏少。据统计锂电池阴极材料和电解液占整个产业链的成本分别达到10%和12%,如果杭州市能够在完善和深入阳极材料和薄膜技术的同时,加强对阴极材料和电解液的研发,就可以构建立起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杭州市整个锂电池行业的发展也将会更加健康和繁荣。政府可通过对阴极材料和电解液课题的研发立项等措施,引导院校和企业加强这两个领域的研发和生产,从而使锂电池行业在杭州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和技术点的深化,切实提高锂电池行业的产品价值链。

3.搭建企业与院校合作平台,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在对杭州市锂电池专利的分析中可知,专利数量排名前10的专利申请人中,院校所拥有的专利数达到54%,占据前几位专利申请人专利总数的半壁江山。如果不将学校的这些专利进行产业化,那么,绝大多数的专利将停留在纸面,而不能产生经济效益,造成了巨大的专利浪费。因而政府应着力搭建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平台,让这部分学校的专利能够通过平台转让给企业,让企业通过生产销售实现产业化,使这部分专利能够充分发挥出作用。院校和企业能够通过平台发挥各自的优势:院校能够着重从事研发,在更多具有较多技术创新点的领域拥有较为高质量的专利;而有实力的企业可从事部分研发,同时对院校和本企业研发部门生产出的专利进行产业化;综合实力较弱的企业,对院校转让而来的专利进行产业化。通过产学研平台作用的充分发挥,可使专利物尽其用,将整个行业推向更加繁荣的发展阶段。

行业竞争力论文范文3

关键词: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竞争优势;文化构建

面对复杂动态的竞争环境,企业如何制定企业战略、如何获取竞争优势是当今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随着企业文化理论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战略、竞争优势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基于此,本文在企业战略理论、企业文化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提出如何构建适合于企业战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与竞争优势基本理论

(一)企业战略基本理论

1.企业战略的概念

在动态复杂的经营环境下,企业要获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制定总体的发展谋略,这就是企业战略[1] 。也就是说,企业在保证实现经营目标的情况下,根据环境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企业经营范围、成长方向及竞争对策,对企业结构进行调整、对企业资源进行分配以获取某种竞争优势。

2.企业战略的影响因素

作为企业的总体性、指导性谋划,企业战略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系统性及风险性,并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远景规划。远景规划由使命、核心价值观和愿景三个部分构成。一个企业存在的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远景规划。使命和愿景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指引战略制定的方向;而引导战略思考方式以及执行策略的恰恰是核心价值观。

(2)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了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宏观环境主要是指区域的经济状况以及每个经济周期的经济状况。根据波特(Porter)的五力模型,产业环境则包括供应商、客户、竞争者、替代者以及潜在的竞争者[2] 。

(3)内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企业文化[3] 。企业战略受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企业竞争优势;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及变革,并在一定层面上增强或限制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3.企业战略层次

企业战略从层次上可以分为如下三个基本类型:

(1)企业总体战略。又称公司层战略,用以确定企业目标,明确企业经营范围,配置企业经营所需资源,协调各项经营活动。因此,企业总体战略主要包括总体资源配置和经营范围确定两部分。

(2)经营单位战略。又称业务层战略,它是在公司层战略的指导下,关于特定的业务领域如何竞争制定的具体计划和行动,确定企业具体业务的竞争策略。可见,业务层战略主要用以内部资源配置和确定竞争优势。

(3)职能部门战略。又称职能战略,是为了配合总体战略及经营单位战略的实施,而对各职能部门进行的短期战略计划,明确各职能部门在战略实施中的任务及职责。职能战略看重协同作用和资源配置,服务于总体战略及经营单位战略。

(二)企业文化基本理论

1.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信奉并不断践行的理念体系即为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并共同遵守的经营理念、价值标准及行为规范等的总和。作为某一个特定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需要考虑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反映出本组织的使命及特色;与此同时,企业文化又必须切实可行、具体清晰,在不断的中短期实践中获得长远发展。

2.企业文化的层级结构

企业文化由三个层次构成,分别如下:

(1)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最高准则,精神文化反映出全体员工一致的内心境界、思想认识及意志状态,限定员工行为,决定企业业绩。

(2)中间层的行为文化。将企业精神、价值观念具体化就是行为文化,它是企业员工在生活、工作中产生的活动文化,企业的经营作风及精神面貌通过它动态反映出来。

(3)表象层的物质文化。为满足企业生存和发展需要,企业的产品、设施等物质具体形态及它们所反映出的外在文化就是物质文化,它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物质形态[4] 。

3.企业文化的作用

作为一个组织的烙印,企业文化在组织中发挥以下作用:

(1)导向作用:企业文化反映出企业整体的价值理念及行为标准,对企业领导者及员工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产生导向作用,引领企业全体成员为完成确定目标而共同努力。

(2)约束作用:正式的规章制度所构成的硬文化及企业中形成的无形的、非正式的软文化共同作用于员工个体,对员工思想、心理和行为产生约束作用,员工自觉按照文化的规范和要求行事,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

(3)激励作用:企业文化对员工具有极大地鼓舞作用,能够使员工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在企业形成良好的激励环境及激励机制,将职工的被动行为转化为自觉行动,通过员工行动实现企业利益。

(4)凝聚作用:共同一致的价值观念能够在员工中形成一种整体认识,使员工产生命运共同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及黏合力,使全体员工聚合起来,以强大的凝聚力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5)调适作用: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员工进行自我心理的调整与适应,化解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部门之间的矛盾,这种调节作用就是企业文化所发挥的调适作用。

(三)竞争优势基本理论

1.竞争优势的概念

竞争优势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张伯伦(EoChamberlin)的《垄断竞争力论》中,后被霍弗和申德尔(Hofer&Schendel)等人引入到战略管理领域并逐渐成为战略管理学的研究热点。尽管学术界对于竞争优势的概念并未达成统一认识,但竞争优势的基本内涵却是确定的: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所具有的能力或属性,它使企业在竞争中超越竞争对手,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创造超额利润或获取高的盈利率水平。

2.竞争优势的来源

对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来源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是关注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的企业外在成长论(竞争优势外生论),一是以分析企业内部资源、能力为基础的企业内在成长论(竞争优势内生论)。

企业外在成长论认为,企业扩张方式、行为和边界受到企业外部环境因素(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经济政策等)影响,对外部环境的正确分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内部成长论则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内部资源及能力,战略选择的基础和出发点是资源和能力,它影响企业经营范围及竞争策略。

3.持续竞争优势的驱动力

企业是一个能力体系或能力的集合,能力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或绩效。作为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关键技能及智力资本,能力影响企业决策和创新。一般认为资源整合能力、核心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驱动力。

二、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一)企业战略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1.企业战略流派通过竞争优势观划分

企业战略理论有两大类别:企业外在成长论和企业内在成长论。“组织跟随”、安东尼-安索夫-安德鲁范式、“产业定位”构成外在成长论的三种战略流派;企业资源理论、学习理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为内在成长论的三种战略流派。

2.企业战略理论主要的研究内容是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提供客户价值,或者以与竞争对手相同的成本提供高的客户价值的能力或属性就是竞争优势[5] 。企业之间的利润差别和长期利润保持是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实质,企业战略理论发展及演进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解释如何取得、保持、转移企业竞争优势。

(二)竞争优势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1.企业文化作用于企业其他能力间接形成竞争优势

企业文化作为组织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无形资源,确实能够给组织带来竞争优势,但是企业文化并不能直接形成竞争优势,而是作用于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驱动力间接形成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这四种驱动力量分别是:资源整合能力、核心能力、创新能力及学习能力。

2.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优势具有加强或限制作用

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在企业文化导向下进行生产、经营、管理,企业竞争优势必然会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及激励作用能够使竞争优势在企业中得到巩固与加强,不断强化企业竞争优势。而企业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及继承性等特点往往会产生文化刚性,这种刚性会制约组织变革,对于企业竞争优势产生限制作用。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

1.企业树立正确的战略伦理离不开企业文化

企业战略伦理要求企业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兼顾各方利益,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它要求企业向社会展示企业的价值观、目标、使命及精神态度,而企业文化正是这些要求的重要体现,并有利于这些要求的实现与巩固。企业文化所提倡的精神内涵及价值观念引领企业战略伦理的方向,企业文化所发挥的各项功能及作用加快企业战略伦理的实现。

2.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实施有促进或约束作用

正确的战略制定、选择及实施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战略的制定、选择与实施又离不开企业文化,尤其是实施。企业战略的持续贯彻实施需要依靠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来获取战略竞争优势。特定的企业文化形成独特的企业战略,而独特的企业战略的实施要求强有力且协调一致的企业

文化的配合。因此,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实施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

三、基于企业战略及竞争优势的企业文化建设

(一)建立与企业战略相融合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很难进行变革,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具有刚性[6] 。企业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即能够服务于战略制定与实施,也能够限制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因此,企业要建立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企业文化,将企业战略的理念融入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之中,通过企业最深层次的文化要素打牢战略理念;将企业战略的目标与企业行为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目标与行为的统一指明员工努力的方向;以企业物质文化建设体现企业战略对员工的要求,用物质文化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一旦企业战略要求发生变化,企业需要有意识的对企业文化进行变革,以减少原有文化对新战略实施的阻力。

(二)构建驱动企业能力、促进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文化

根据前文企业文化、企业战略及竞争优势关系的讨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就是作为无形资产的企业文化。但是,企业文化并不能直接形成竞争优势,而是作用于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驱动力间接形成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因此,企业需要构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企业文化以彰显企业文化的差异性,为资源配置提供导向;构建与企业核心能力互补的企业文化获取文化竞争力,为核心能力保驾护航;构建持续创新的企业文化以激发组织创造力,为战略变革打下基础;构建不断学习的文化以打造学习型组织,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 柳茂平.战略本质与企业战略内在层次结构[J].南开管理评论,2003年01期.

[2] Porter Michael.The five competitive forces that shape stratrg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8-01.

[3] 韦斯特三世等.战略管理(英文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3-01.

[4] 赵曙明,裴宇晶.企业文化研究脉络梳理与趋势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10.

行业竞争力论文范文4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渊源局限性研究展望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渊源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它是与经济学研究和企业能力理论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企业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企业内部分工的性质和程度是限制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而决定了企业规模成长的界限。大卫•李嘉图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192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创立了“企业内在成长论”,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分工”,这种分工与其各自的知识和技能相关,这种知识和技能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能力。“企业内在成长论”可以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雏形。

20世纪50年代末,菲利普•塞斯内克(P•Selznick,1957年)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艺术》一书中指出,一个组织的发展历史造就它具有“特殊的缺陷和能力”,并用独特的竞争力表示企业与其它竞争者相比做得较好之处。随后,林内德和安德鲁也分别得出结论:拥有独特竞争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

1959年,潘罗斯发表其经典著作《企业增长理论》,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企业内部的资源。潘罗斯将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并认为企业的增长源泉是企业的内部资源。潘罗斯是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上第一个强调企业内部的知识创造是企业增长源泉的经济学家。按照她的逻辑,对生产性资源的使用产生生产,生产发挥作用的过程推动知识的增加,而知识的增加又会导致管理能力的增长,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她所说的从经验中产生的知识是独特的,也即后来被概念化的独特的或难以模仿的企业能力的最初理论表述。

受潘罗斯的启发,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理查德森(Richardson,1972)。他在《工业组织》一文中,使用“能力”(capabilities)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对现代大企业诞生、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支持了能力演进的理论(Chandler,1992)。他早期在对美国组织结构演变的研究中(Chandler,1962)提出了与潘罗斯相似的分析框架。而在他后来出版的《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动力》(Chandler,1990)一书中,则使用“组织能力”这一中心概念对现代大企业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他指出,向管理型大企业过渡创造了组织能力的基础,由此发展起来的组织能力是企业、工业甚至国民经济持续竞争优势和持续经济扩张的动力,决定了企业和国家的兴衰。

尼尔森和温特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NelsonandWinter,1982)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能力和行为的演化理论。为了理解企业的知识存在于什么地方,企业的能力如何发展变化,以及企业怎样改进寻求利润的方法,他们把企业定义为一个由组织惯例所构成的层级结构(ahierarchyoforganizationalroutines)。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核心竞争力理论得到空前的发展。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他们认为,核心能力也称为核心竞争力,就是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这是一种基于技术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众多学者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出发,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关于核心竞争力的不同理论。以巴顿(DorothyLeonardBarton)为代表的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外泄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以克里斯汀•奥利佛(ChristineOliver)为代表的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强调资源和能力对企业获得高额利润回报和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以库姆斯(Coombs)为代表的基于组织和系统观的核心竞争力,主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同的管理系统、目标和价值系统、结构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的有机结合。以拉法(Raffa)和佐罗(Zollo)为代表的基于文化观的核心竞争力,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蕴藏在企业的文化中,渗透在整个组织中,它是技术核心能力、组织核心能力和文化核心能力的有机结合,不可能在企业里分散开来加以定位。

由此可见,核心竞争力理论尚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集体认同的分析框架,对其基本概念和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该理论还没有形成严密的体系。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局限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全球的企业经营环境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也没有发生革命性的政治事件,行业的惯性和渐进性的管理变革应不会在短时期内使之发生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核心竞争力理论自身具有局限性。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隐含技术发展的线性假定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企业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强化,能够保证企业持续地拥有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这一判断显然是建立在技术的线性发展假定之上的。即认为核心技术的发展是渐进的,后面的成果是前面成果的延续和进步,不存在技术的突变和间断。但是纵观技术发展史,技术发展的总体轨迹是非线性的,线性特点仅仅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

技术的发展只是在其走向完善的过程中是线性的。而那些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其发展轨迹往往是跳跃性的和间断性的。技术发展的这一特点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所倡导的发展战略难以成立。企业依靠对现有技术上的强化和领先,并不足以保证企业一直领先,新进入某一业务领域的企业,完全有可能利用技术的革命性变化,超越产业内现有的巨人,实现超常规的跨跃式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比较竞争优势只是企业活动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竞争能力,是一种相对的、短期的竞争优势。而核心竞争力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高的稳定性,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因而,比较竞争优势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就在其经典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对这种只重长期、轻视短期的做法给予猛烈抨击,他有一句名言:从长期看,我们都趋向死亡。纵观全球市场可以发现,许多成功企业都是在一个虚拟的长期曲线下做连续的短期最优化经营。可以说,企业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短期竞争。比较优势正是基于这个理论。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比较优势也是竞争力》一文中指出,竞争包括“生产要素”和“比较优势”两方面的内容。竞争力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优势的展示过程,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和资本流动性日益增强,导致这些要素成本在各地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从而使得比较优势的作用更加凸显。从这种意义上讲,如果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优势,就相当于否定竞争力本身。(三)核心竞争力理论忽视核心能力培育的外部因素

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其它企业理论相比,更为关注企业自身素质的提升,认为企业的成长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靠精心编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很少或几乎没有将目光投向企业外部去寻求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外部环境似乎是已知的固定因素因而被舍弃了,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正是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力所在。

有代表性的情形通常是,信服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决策者们完全陷于“内省型”的思维模式中,完全依靠自身的核心能力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不是追求其他的新事物以抓住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增长机会。因为忽视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产品特征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会引导企业以“完全是理性的,且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方式自然地做出不利于企业成长的决策。实际上,核心竞争力远非仅仅是做自认为擅长的事情,而是要做消费者看重的事情。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竞争基础改变时,要保持竞争优势必然要求企业具有学习新事物的决心和能力,反之,无视外部环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影响,过分专注于组织内部的精耕细作,会形成“过剩的竞争优势”。

有学者指出,日本企业之所以竞争力衰退,并不是因为背离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倡导的原则,而是过分拘泥于这些原则。例如,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取代模拟技术,成为了核心技术,所以日本20世纪80年代在模拟技术的领先地位,丝毫无助于它在数字领域的竞争,反而起了阻碍作用,并最终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动态地审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这是企业寻求未来利润增长点的关键。

(四)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

根据该理论,核心竞争力不是指单纯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企业的生产规模,甚至不是指营销渠道、商业模式、物质资源、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等。通常认为应把核心竞争力视为一种合力,它是企业所有资源充分整合的结果,是企业驾驭内外环境的能力体系。其中有某一两项因素比较突出,它们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分。那么,企业该选择哪方面因素去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呢?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该理论并未对此展开深入的探讨。同时,是不是任何企业都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该理论对此也未作出回答。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中小企业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但是他们仍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求得了发展;它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却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独领。在解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源泉的时候,它没有给出可行的识别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也没有对如何积累和使用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操作性的途径。概念的不确定性和内涵的模糊性,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从而限制了其对企业管理的指导作用。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展望

(一)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无论从哪个角度界定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明确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什么?从其根源着手,确定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的研究对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的认识是不明确的,对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普遍具有明显的事后追溯的特性。凯恩斯曾经说过“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消费的主体是顾客,可见顾客的需求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源泉,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就是要以顾客为中心,通过考察向顾客传递价值的过程和环节,来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顾客价值的研究视角,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研究顾客需求、分析和评价自身的能力、确定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包、选择高效迅捷的渠道传递价值包、信息的回收反馈。只有基于顾客价值,企业的思维模式才能从关注自身的“内省”型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消费需求的“外审”型,才能避免由于忽视外部因素而陷入“竞争优势过剩”的误区,也才能抓住市场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二)基于相对优势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相对优势是指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具有超越竞争对手且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竞争优势。基于相对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有两方面特征:一是相对优势的立足点是顾客价值和市场环境,其参照系是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二是相对优势认为,有效益、有市场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所需要的竞争力,因而更加重视考察企业成本。相对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是从市场需求入手,通过对自身和对手竞争优势的评估及成本考察,寻求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领域,抓住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等企业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突出环节,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和战胜竞争对手。从追求绝对优势转移到追求相对优势,企业才能从关注自身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顾客,才能使核心竞争力满足企业最大化的利益要求,企业也才能够通过培育核心竞争力发展和完善自己。

(三)基于量化分析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由于学术界和企业界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所以核心竞争力的评估、构建和应用,至今为止缺乏一种微观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的实证基础。在核心竞争力理论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抽象的理论的研究太多,而操作层面的研究太少,造成大量企业在实践上无所适从。长久的经济绩效能够量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它是论证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可见单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何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片面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有必要进行方法上的创新,可以借鉴新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定性的同时引入定量的模型分析;同时,这种量化的研究方法还可以为企业的战略管理开发工具提供新的思维。

(四)基于学科综合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国内有学者指出,如果对核心竞争力追根求源,就会一直追溯到能力、知识、创新、学习等心理和文化的因素,而在现有的分析框架中,这些因素是很难纳入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的,因此,在回答是什么因素最终决定了企业的持久竞争力这个问题上,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解释力是有限的。

经济学的前提是理性人假设,但人在经济学上的理性主义行为是以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所观察和研究的非理为条件的,所以企业行为实际上也是有限理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企业核心理念的认识和描述,必然涉及对企业以及构成企业实体的个人实际行为的研究和分析,这样对竞争力的研究就具有超经济学的跨学科性质。因此,今后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一定会出现学科综合的趋势,会涉及到更多学科的理论,比如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使其他学科与经济学相融合,探寻理念、价值、文化、伦理等心理层面的因素。

参考文献:

1.虞群娥,蒙宇.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J].财经论丛,2004(7)

行业竞争力论文范文5

对于企业文化的概念,目前学术界众说缤纷,但是其内涵是基本保持一致的,即企业经过长时间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逐渐形成和本企业经营特色相符合的精神、理念,同时,把这种精神理念统一于企业形象、管理理念、规章制度、企业行为等方面。

企业文化的内涵,学术界一般都是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行为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的。物质文化。包括企业的员工生产制造的产品文化、企业各类物质设备设施文化,是企业的一种表层性质的文化,以物质形态予以体现,具体还包括研发产品、生产服务、技术设备、生产环境、企业建设、产品设计、企业宣传、产品包装等方面。精神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中创造、形成、符合企业经营理念和特色的观念、思想、意识等,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关键,同时也是物质文化的上层建筑,精神文化具体包含了企业道德、企业哲学、企业理念、企业目标以及企业氛围等方面。制度文化。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效的规章制度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主要体现在组织结构、经营制度、管理制度、奖励制度、领导制度等方面。行为文化。企业的创新研发、生产经营、宣传营销、经营管理、社交活动、人际沟通等都需要付诸行动,通过行为予以实现,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这些通过行为来表现企业特色的行为就成为企业的行为文化。

企业文化是和企业的生产相统一的,是和企业的实际经营保持一致的,它一旦形成,就会具体以下的特点:首先,创新性。现代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具有创新精神,这也是目前企业文化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其次,经济性。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其经营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其本质决定了企业文化的经济性特点。企业的创新、管理、生产、宣传等方面都贯穿了这一特点,从而保证企业以最小的成本、最优化的资源创造最大价值的效益,使企业的经济性有效的得以体现,并不断完善。再次,人本性。企业的研发、生产、创新、经营、管理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员工是企业长久发展的灵魂和支柱,人在企业文化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现代管理思想都非常注重以人为本,大到国家的管理,小到团队合作,可以说,对人的管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企业在经营中重视员工,以员工为主,采取各种措施激励员工,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定会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最后,稳定性。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经过长时间的经营中逐步形成的,是一种代表企业的特色、理念的上层建筑,是企业逐渐累积、不断沉淀、反复完善的结晶,是对企业全方位的阐释和解读。

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必胜的法宝,是企业不可或缺的秘密武器。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在企业竞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创新发展而来的,是企业竞争力和关键能力的综合。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由于企业的内部资源有限,因此,为了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和优势,需要集中精力于企业的核心工作,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降低企业的成本,为企业创造收益,这也符合“二/八原则”的核心思想。所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和成本、人才、技术、设备设施有关,和企业的资源更是密切相关,其聚焦于企业能过集中有效的资源应用于企业特有的技术和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的独有的特质,是别的公司无法比拟的,也最能彰显企业的文化,最具创新性、人文性和震撼性。

通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首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是企业一般竞争力的统领。因此,不同于一般竞争力的浮动性,核心竞争力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能使企业在行业竞争中保持一定时期的优势,赢得顾客的信赖,占据更多的市场,获得有效的收益。其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需要投入较大比例的资源于核心业务,其核心业务一般集中于几个重要的领域,保证企业能在这少数的领域里占据竞争的优势。作为企业独特的竞争能力,势必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才能在少数领域内获得领先,以此为企业节约成本,创造价值,战胜竞争对手,从而提供企业的生产效率,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和价值。再次,核心竞争力具有知识性。作为企业竞争中的关键,它具有独特创新的知识、技能以及经验。它的知识性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特有的创新技术,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和依托。最后,核心竞争力是动态变化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创新,市场的变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变化的,以此来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提高企业竞争的优势,保证企业的与时俱进。但是,不论如何变化,核心竞争力的本质不会改变,那就是同时具有不可替代性、难以模仿性、稀有性、独特性以及客户满意性,只有具备这几个要素,才能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才能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完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促进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发展。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因此,企业不断完善其企业文化,提高核心竞争力,二者是相辅相成,能更好的促进企业长远战略性发展的。因此,如何不断完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尤为重要。

综上,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逐渐完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企业文化的人本性决定了企业要以人为本,不管是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还是制度文化中,企业都要时刻关心员工、理解员工、尊重员工、信任员工,以员工的发展为宗旨,开发人的创新竞争、主动精神,深刻挖掘人的潜在能力,从而也能在核心竞争力中得以体现人的价值。其次,企业要不断完善其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塑造有特色的企业品牌,使企业在社会竞争中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再次,企业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和理念,制度管理上鼓励创新,物质、精神层面要奖励创新,理念层面要提倡、理解创新,为企业的创新文化打好坚实的基础,提供强有力的后备支持。而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是建立在企业创新文化的基础上的,进而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应用于实践。最后企业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和相关培训,注重企业的学习力,保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

四、结论

行业竞争力论文范文6

关键词: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文化塑造

一、企业文化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美国学者特雷斯.E.迪尔和阿伦.A.肯尼迪于1981年7月出版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自主》一书,是企业文化理论诞生的标志性著作。企业文化理论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丛林理论等传统管理理论的的不足,强调了“软”、“硬”结合的最佳管理运作方式,把管理理论推到了一个新的水平[1]。

企业文化通常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企业文化。广义上的企业文化,即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积累的的富有本企业特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企业文化则是指企业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首要内容。

综前所述,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在管理者积极倡导和细心培育下逐渐形成的并且被企业所有员工共同认可和遵循的,富有自身特色的价值理念、企业精神、规章条例、员工文化素养,以及隐涵于企业形象、企业产品和服务之中的诸多物化精神的综合。

企业文化的结构以及内涵。企业的文化通常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结构:一个是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又称精神层;一个是表层的制度文化,又称制度层;一个是显现层的物质文化,又称物质层。精神层是其他两个层次形成的思想基础,它构成了一个企业的文化灵魂,精神层的首要内容为价值观,包括组织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使命和宗旨,它将本企业以及员工的意识形态综和在一起。制度层对另外两个层次起着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企业运用制度层来约束所有员工的行为,保持企业的正常运营,主要包括管理体制、组织架构和规章条例。物质层则是企业自身文化的外在显现和载体,是形成其他两个层次的物质基础,它的主要内容是组织的经营成果――生产的产品以及提供的服务;另外它还包括厂徽、厂容、产品的外观和产品包装,运营环境等。

(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核心竞争力”一词,最早是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于1981年7月发表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一文中提出,他们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技术流的能力”[2]。

文中核心竞争力,即指企业所熟练掌握的独有的技能、知识和资源,以及企业运用这些技能、知识和资源来争夺市场、赢得高额利润的能力。核心竞争力主要有新产品研发能力、新技术开发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创新进取能力、人力储备、信息资源整合、品牌竞争力等几个方面。

核心竞争力之所以能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因其具有如下几个特性:(1)特有性。其他企业是无法模仿和替代其他企业的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的,它是企业个性化发展的产物。(2)外延性。核心竞争力会接连不断的推出新产品和开掘新市场,具有蓬勃的,持久的生命力。(3)创新性。要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4)创益性。创益性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特性,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和带来利益就不谈不上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必须能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

二、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内修员工素养、外塑企业形象,双管齐下,使企业在社会公众的赞誉度和诚信度大大提高,由此提升了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优秀文化是形成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不竭源泉是企业文化。文化本身就是生产力的一种表现方式。文化不仅是对一定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的反映,而且与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适应。企业文化的不断演化和进步是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不竭源泉。

(三)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强化了核心竞争力的特有性。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其独特性,它是其他企业所不具有的竞争优势。正是由于企业文化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环境背景不尽相同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各类组织文化,由此强化了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特有性。

(四)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起着保障作用。企业文化所独有的特性和作用决定了它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企业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发展中形成的,它通常蕴含着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业创始人的众多特质。企业文化是无法被仿效和替代的,因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领先性和不可模仿性。

三、塑造优秀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型企业的平均存活年限约为7年,但小微型企业的平均存活年限不足3年。国内企业寿命普遍偏短的关键因素是竞争力不强,竞争力不强则有企业运作管理不善所致,其主要体现是企业文化的缺失。参照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于2003年对1000家各类企业的调查问卷反馈的结果,认为已经形成自身组织文化的企业只占41.9%,中小企业则不足30%,真正开始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大力提倡文化管理以及踏入现代管理阶段门槛的更是少之又少。

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将会彻底性地改变市场竞争的规则和企业的生存法则,创造和培育优秀且先进的文化是企业来获利的主要手段。企业文化已经日益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精神支撑。国内企业要充分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争取用最快的速度将塑造优秀企业文化纳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为此,企业应当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1)高度重视提炼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不能把企业文化当做摆设和装饰品,不能把它口号化和文件化,尤其不能只重其形式而忘其本质。所有撼动人心的东西都不是朝夕间形成的。组织文化建设要在细节上提炼精神,在繁杂中涉取精华,日积月累,最终形成系统的文化体系。(2)注重创新企业制度文化。无规矩难成方圆,因此企业的文化建设也必须有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且这种制度保障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3)注重落实企业的行为文化。将企业文化落实到企业行为中去,是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人要大力倡导优良的行为文化,并带头践行。企业全体职工则要有全然不同的工作行为,用兢兢业业、忠于职守、互帮互助的行为去履行企业文化,使社会公众能够更好地地体会和认识本企业文化的深邃。

结 论:人创造文化的同时也被文化所改造着。当企业文化与其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战略目标相顺应时,企业就会蓬勃发展,反之就会停滞不前。文化的力量在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已经同资本力量难分轻重,甚至超过资本的力量。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大幅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行业竞争力论文范文7

【关键词】产业 国际竞争力 述评

在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条件下,各国都设法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发展竞争优势,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以提升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本国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目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界、企业界和广大的焦点,相关文献日渐增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已经引起不少经济学者的兴趣。本文试图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的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对象和内容、经济分析范式、经济发展阶段等理论问题作一些初步研究和述评。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1、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对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人们对国际贸易问题的探索,但当时并没有明确提出“产业国际竞争力”这一概念。从绝对成本论(AdamSmith,1776)和比较优势论(David Ricardo,1817)到要素禀赋论(Hecksche and Ohlin,1919),再到此后的人力资本论(T.W.Schultz,1975)、技术差距论(M. Posner,1961)和产品生命周期论(R.Vernon, 1966)等,本质上都是对“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

明确提出这一概念并对其展开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美国,并由此带动了学术界对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关注,从而促成了1980年世界经济论坛对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展开专门的研究和讨论。经过数年努力,终于在1986年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体系(赵彦云和李静萍,1998)。

随着对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相关理论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并于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包括结构学派 (Michael Porter,1990)、能力学派(Prahalad, Gary Hamel, 1990)、资源学派(Barney,1991)和竞争战略管理理论(Brown S.L. and Eisenhardt K.M,1997)等在内的理论体系。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以Michael E.Porter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管理理论,这一理论分别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上论述了国际竞争力问题。

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对这一问题也十分关注。1983年,英国政府委托“经济社会研究理事会”对本国 20 多个项目进行了国际竞争力研究,并于1992年起由贸易与产业部每年提交不同主题的竞争力研究报告(潘佳,2006)。法国计划部、德国经济部等也分别就本国的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相关的研究报告。日本通产省也对日本与美国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如政府作用、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深入研究。

在对国际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形成了很多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的“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它们形成各自了独立而成熟的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两个组织不断调整评价理论、方法和指标,实现了与时俱进,从而对国际竞争力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们的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广泛的采用。

2、国内研究概况

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始于1989年,当时的国家体改委与WEF和IMD合作,对中国若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展开了研究。此外,狄照昂、吴明录等人(1991)承担的国家科委重大软科学课题“国际竞争力研究”,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国际竞争力及其评价指标和方法。此外,金碚(1995-1997)对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作出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论述。

近年来,国内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文献极大地丰富起来,限于篇幅,下面仅举几例。何育静和张光明(2007)探讨了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并对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估与跟踪,提出了调整长三角船舶工业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的建议。朱永华(2007)分析比较了湖北省与全国各省市在企业竞争力的三个指标维度(规模竞争力、经营竞争力和创新竞争力)上的指标均值。彭宇文和吴林海(2007)综述了国内外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文献,并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对策。汤承超(2007)通过两种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论证并分析了我国大豆出口竞争力下降的原因以及需要采取的对策及措施。王秀清(2007)本文通过对价格和生产成本的国际比较,分析了我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笔者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中心问题应该是各国各产业的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比较。但是,竞争优势有别于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后者涉及的主要是各国间不同产业(或产品)之间的关系,而前者涉及的则主要是各国间的同一产业的关系,或者是各国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间的关系。另外,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中,可以不考虑产业分支(Industry Segments),但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应用研究中,产业分支的划分往往具有重要的经济分析意义。

在整个产业系谱(Industrial Spectrum)中,有些产业与外国同一产业没有竞争关系,有的经济学家称之为“多国内产业”(Multidomestic Industries);而另一些产业则与外国同一产业有很强的竞争关系,被称为“全球产业”(Global Industries)。从产品的角度看,前一种产业的产品的国际贸易量很少,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国际贸易,被称为“非贸易品产业”(Nontraded Goods Industry);后一种产业的产品的国际贸易量较大,通常被称为“可贸易品产业”(Tradeable Goods Industry)。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对各不同产业集群(Clusters of Industries)的关注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主要关注的是属于“全球产业”而且国际竞争性较强的产品和产业。

另外,认定产品和企业的“国籍”也是很重要的。各国处于国际竞争中的产业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对象,而研究者观察的具体对象则是各个产业的产品(服务)和企业。简言之,企业是产业竞争的实体,产品(服务)是产业竞争的最终比较物。所以,认定什么产品是国货,什么产品是洋货;哪些产业属民族产业,哪些产业属外国产业,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前提之一。而产品的国籍应主要取决于其生产企业的“国籍”,而不是其产地。那么,企业的“国籍”如何确定呢?与产品的生产地原则不适于确定产品的国籍一样,以企业的注册地来确定企业的国籍也不适合于国际竞争力研究。

确定一家企业是属于民族产业还是外国产业的原则有两条:第一,看企业所有权的归属,由本国个人、法人或政府所有或控股的企业属于民族产业,由外国个人、法人或政府所有或控股的企业属于外国产业;第二,看技术控制权的归属,无论企业的所有权结构怎样,如果(核心)技术是由本国控制,该企业就属于本国的民族产业,反之,就属于外国产业。所以,由中国个人、法人或政府所有或者控股的企业,以中国技术人员可以掌握的设备和技术所生产的、零部件达到一定的国产化率、通常标有中国的品牌商标进行销售的工业产品,是严格意义上的国产工业品;基本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则属于非国产工业品(外国工业品)(《我国工业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组,1995)。

三、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分析范式

有学者认为,国家国际竞争力取决于一国利用资源(劳动和资本)的生产率(Productivity)。换言之,在国家层次上,惟一有意义的竞争力概念只能是指国家的生产力。所以,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中心问题应该是:“为什么特定的国家会成为特定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的母国基地(Home Base)?”(Porter,1990)。在Porter看来,只有在产品、企业和产业的层次上研究国际竞争力才具有实际意义。无论怎样定义,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概念实际上仍然必须以工业品、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基础。

国内外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各种定义名目繁多,尽管存在差异,但基本含义是一致的,即所谓国际竞争力是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的生产力。对国际竞争力的这种理解,充分体现了当代世界处于市场经济占主体和经济发展处于工业社会阶段这样的时代特征。基于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上述理解,它研究的客观观测资料就是相关国家特定产业的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这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最终的实现指标,反映了产业国际竞争的实际结果,因而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强弱的最具显示性的检验标准《我国工业(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组,1996)。笔者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发现决定或影响各国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即寻找导致产业国际竞争实际结果及未来趋势的原因,从而揭示和论证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果关系。

进一步地,给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确定一个经济分析的范式(Paradigm),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著名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专家,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Porter教授的研究结论是,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六个因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其别强调“要素创造”(Factor Creation)而不是一般的要素禀赋;需求条件,包括市场需求的量和质(需求结构、消费者的行为特点等);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政府行为;机遇。这六个因素构成著名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菱图”(National Diamond,另译作“国家钻石”)。波特的这一分析范式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作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贡献。当然,波特教授的范式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而且,对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分析范式也未必一成不变。所以,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范式和理论模型的研究,至今仍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基础性课题之一。

鉴于我国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认为,研究的视野应集中于因果关系比较清晰的领域,首先可以从对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始。因为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之一是必须能生产出为市场所接受的产品,所以,从国产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状况及其直接和间接决定因素的分析入手,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产业发展具体情况、并易于进行更深入国际比较研究的经济分析范式,是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一条可行之路。

例如,林云华和张德进(2005)通过测算1997-2002年的MS(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RCA(“显示”比较优势)指数、TC(贸易专业化)指数和MI(Michaely)指数,对我国造纸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和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造纸业出口缺乏竞争力的结论,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分析范式。汤承超(2007)通过MS指数和RCA指数的实证分析,论证并分析了我国大豆出口竞争力下降的原因以及需要采取的对策及措施。隋福受(2007)运用TC指数,定量地分析了小麦、大米、棉花、大豆等主要农产品在中国入世前后贸易竞争力的变化及原因,并提出了提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在分析各个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还可以综合研究一国产业总体的国际竞争力。一国产业总体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取决于一国产业结构是否体现其国际比较优势。换句话说,一国产业总体的国际竞争力是其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综合反映。因此,一国产业总体的国际竞争力并不只是其各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简单相加,它不仅涉及各国同类产业之间的比较生产力关系,而且涉及各国产业结构之间的比较关系。因此,虽然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和一国产业总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两者的研究领域和方法是有很大差别的。

四、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国际竞争阶段

任何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国际竞争会经历具有不同特征的发展阶段。波特教授研究了许多国家特定产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历史,认为一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要素驱动(Factor-driven),第二阶段是投资驱动(Investment-driven),第三阶段是创新驱动(Innovation-driven),第四阶段是财富驱动(Wealth-driven)。前三个阶段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增长时期,第四个阶段则是产业国际竞争力下降时期。

在产业国际竞争的不同阶段,一国不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决定因素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也会发生重大变化。产业国际竞争的阶段演进,不仅会在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态势中表现出来,也会反映在一国各产业群以至产业总体的国际竞争态势中。全球产业竞争的历史演进,也会对参与国际竞争的各国产业竞争态势产生重要影响。例如,上世纪60到70年代,全球产业竞争处于比较宽松的时期,一些国家和地区,例如亚洲四小龙,当时参与国际竞争的压力较小。而我国真正参与国际产业竞争是从80年代开始,此时的全球产业竞争形势已经变得空前激烈,因此,我国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非常大,产品生命周期大为缩短,历史留给我国产业发展的时间十分有限,因而我国产业国际竞争的发展,表现出具有阶段演变较快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势的另一个突出现象是:外国资本大举进入,形成与我国民族工业之间的资本竞争态势。外国资本以收购、兼并、在与我国企业合资中获取控股地位等方式,将一些民族工业企业转变为外资(或外商控股的)企业。在过去完全由我国民族工业占据国内市场的某些行业中,外国资本已形成很大的竞争优势,有的甚至已居主导地位。以资本实力上的竞争优势对我国民族工业展开攻势,争夺市场份额,以至形成使其产品(包括由其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大范围占领我国市场的态势,已成为一些外国大公司进入我国市场的一种引人注目的竞争战略。我国民族工业企业在这方面的竞争劣势正越来越突出地显现出来,但也有一些企业或企业集团意识到运用资本市场(或产权市场),进行规模竞争,并开始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这是我国一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已开始进入第三阶段,即资本实力竞争时期的显著标志之一。

认识产业国际竞争所处的阶段,对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理论模型的构建、竞争力因素的选择以及各种因素权重的确定、竞争条件的研究等,都与特定产业国际竞争的发展阶段有直接关系。例如,在产业国际竞争的第一阶段,要素成本的高低特别重要;在第二阶段,企业规模、品牌和营销手段以及资金融通的重要性大大提高;在第三阶段,资本实力、资本运作(资本市场)、企业制度(产权运作)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而在第四阶段,研究开发、人才竞争以至技术进步,成为更关键的因素。

上文初步探讨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经济分析范式、经济发展阶段等理论问题。其实,还涉及到经济福利评价。在分析福利问题时,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具有特殊的福利经济学内涵,它应该引入与“国籍”有关的国家(民族)利益这一特殊的福利因素;第二,与国际贸易理论相比,国际竞争力研究也许包含着更强的福利经济分析以至价值判断因素。这些都有待于学者们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注:本文是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开放式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成果之一;是武汉工程大学人才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编号:Qyjzl2007y0015。)

【参考文献】

[1] “我国工业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组:论工业品国际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1996(4).

[2] “我国工业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组:论国产工业品及民族工业面临的国际竞争[J].中国工业经济,1995(12).

行业竞争力论文范文8

[关键词] 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外生论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10-0048-03

[作者简介] 陈支武,湖南工业大学冶金校区经管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湖南 株洲 412000)

围绕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中外理论界的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充分的阐述。1971年安德鲁斯构造的SWOT矩阵,可以看成是较早的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分析框架,着重分析企业“能够做的(can do)”(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和“可能做的(might do)”(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匹配。虽然这个模型有许多缺陷,但该模型事实上确立了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作为竞争优势研究的两个基本维度。此后经济学与管理学在解释企业竞争优势的成因方面,形成了比较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外生论和比较关注内部条件的内生论两大流派。

一、竞争优势的外生论

外生论认为,企业是同质的,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由外部环境和市场结构决定的。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产业分析理论是竞争优势外生论的典型代表。迈克尔・波特以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为基础,把目光对准竞争对手,构建了包括(1)新进入者威胁;(2)顾客讨价还价能力;(3)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4)替代产品或者替代服务的威胁;(5)本产业现存企业之间的竞争等5种力量在内的产业结构分析模型。他认为产业内企业是同质的,5种竞争力量的综合作用随着产业不同而各异。波特认为现有产业组织结构特征或产业吸引力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惟一来源。在产业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企业要获取有利的竞争位势就要实施基于价值链的战略,主要是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别化战略。因此,企业竞争优势表现在企业规模化生产的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异化优势,把企业竞争力归结为企业对所在产业市场结构和竞争对手的策略反应能力,强调企业的价格、成本、规模化生产效率的竞争,其核心是效率的竞争。

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开创了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先河,他认为合理的产业政策应致力于形成有利于竞争的市场结构环境。其勾勒的5种竞争力量对于企业制定自身战略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指导。但波特的理论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波特的产业分析模式仍是将企业作为一个“黑箱”处理。认为产业内的企业是同质的,过分强调外部环境对竞争优势的影响,这常常诱使企业进入一些利润较高但缺乏运作经验或者与主业不相关的产业,导致企业战略上的盲目多元化。其次,波特将产业定位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可是这与实际情况并不符合,因为实证分析表明:产业中长期利润率的分散程度,比产业间的分散程度要大得多,企业超额利润的来源主要不是外在的产业组织结构特征,而是企业内部资源禀斌差异(Rumelt,1984)。再者,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主次难分,忽视了核心能力问题。

二、竞争优势的内生论

内生论则认为企业是异质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决定于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的差异,内生论认为行业对竞争力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只是全部影响的一部分。即使在缺乏吸引力的行业中,只要企业在长期积累中形成了独特的、不可模仿和替代的资源或能力,同样可以取得竞争优势。

内生论的主要理论是资源基础理论。Wernerfelt(1984)首先提出了“资源基础观点”一词。他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所控制的战略性资源。它以两个假设作为分析前提:(1)企业所拥有的战略资源是异质的(所以某些企业因为拥有其他企业所缺乏的资源而获得竞争优势);(2)这些资源在企业之间不能完全流动,所以,异质性得以持续(也就是竞争优势得以持续)。Wernerfelt把资源定义为企业所半永久性拥有的(有形和无形)的资产。如品牌、内部的技术知识、高技能的雇员、贸易联系、机器、高效的程序、资本等。而巴尼(Barney)则把资源定义为:“一个企业所控制的并使其能够制定和执行改进效率和效能之战略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性、信息、知识等等”。在这些资源中,对企业持久竞争优势,进而对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的部分被定义为战略性资源。

内生论的另一重要理论是企业能力理论。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通常在使用资源的效率方面有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企业的能力差异。而企业能力上的差异则是产生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企业能力理论中,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理查德森(Richardson,1972)。他在《工业组织》一文中,使用“能力”(capabilities)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他认为工业开展着无限多的活动,而这些活动需要由具备能力的组织来开展。其实能力理论与资源理论一样都是从企业内部出发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问题,并且都是以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为研究主题。也正是这一原因,有的学者不区分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将两个理论通称为资源(能力)理论。但由于普拉哈拉德(C.K.Pahalad)与哈默(G.Hamel)的开拓性贡献,能力理论逐渐独立于资源理论,并且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在本质上表现为企业所特有的知识(学识),这些知识(学识)是以企业内部个体和组织为载体的。正因为企业拥有独特的知识(学识),才使得企业具有了实现竞争优势的异质性资源。从战略管理角度看,企业战略的目标就在于识别和开发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核心能力,企业才能很快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不断地满足顾客的需要,才能在顾客心目中将企业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只有核心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才能通过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不易被人模仿、替代和占有的独特战略资源,才能获得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

资源能力理论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的“企业黑箱”理论,它告诉我们应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而不是从企业外部条件来寻找企业在产品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源,它的应用价值在于使管理者把目光集中于企业自身的力量上,帮助管理者识别那些能够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并建议他们从资源与能力的角度制定企业战略和进行决策。但企业资源能力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产品市场的同质性和稳定性为前提,没有考虑资源的价值取决于需求的变化;(2)基于“历史有效性”的假设,认为因果关系会自动达到稳定均衡,没有考虑演化的历史过程;(3)机械的企业观,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4)对企业的资源能力在竞争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所知甚少,等等。

三、竞争优势分析的理论新框架

企业的外部环境,特别是产业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与外部环境发生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联系。外部环境对企业管理的目标和内容,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与发展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则是企业参与竞争的基础,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基石。上述企业竞争优势的外生论和内生论对此分别进行了阐述。但任何一种理论都无法成功地单独给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全部解释:没有战略资源、核心能力构筑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支撑,企业的定位和环境分析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同样,没有对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清晰的洞察,从面形成明确的企业发展主题,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就会无所适从,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实施也会偏离方向。为此有必要运用系统的、互动的思想将环境与定位、资源以及能力等要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角度的企业竞争优势分析框架。(见下图)

整合分析框架的简要说明:

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整合分析框架由四个模块组成,分别是I外部环境模块;II资源模块;III能力模块;IV战略资产与竞争优势模块。

1.外部环境模块

由于企业特有的资源,特别是战略资源、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其一经形成,就具有一定的刚性或者说“路径依赖”,因此需要外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但今天环境问题的动态性、全球性、不确定性等给企业带来更多机会与威胁,企业竞争优势研究显然不能仅仅关注内部因素。尤其对于缺乏人力资源、缺乏企业家精神、缺乏核心能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企业而言,就不能仅仅限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的建设问题,还要特别关注外部市场环境结构缺陷对提升竞争力带来的不利影响。

外部环境不仅对企业战略的制定与成功实施有着重大影响。同时,也对企业资源与能力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企业竞争优势问题分析时,外部环境分析与战略资源、核心能力的协同互动是最基本的思想。

2.资源模块

企业资源包括两类,一是可以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二是从事经营的一般资源。所谓战略资源是那些符合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替代和不可模仿的,为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潜在经济租并能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提供基础的资源。该模块的功能是企业资源集中识别和战略资源的培育。

应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主题,对比企业的资源存量,判断是否存在资源缺口。如果资源存量满足不了战略主题的要求,就应以兼并或战略联盟等形式从外部获取资源;如果能满足要求,则转下一环节,进行战略资源识别。如果企业资源能够产生经济租,则说明战略资源存在,自然转向战略资产与竞争优势模块;如果企业资源不能够产生经济租,则说明战略资源不存在,则要结合环境与战略的要求,培育企业的战略资源,再返回到存量资源与战略主题对比环节开始再循环。

3.能力模块

企业的能力包括能够建立竞争优势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和企业从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一般性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那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交易和不可模仿性的,为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潜在经济租并能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提供基础的能力。该模块的功能在于企业能力的集中识别和培育核心能力,判断是否存在能力缺口。如果能力存量满足不了战略主题的要求,则通过兼并、战略联盟等方式向外部获取能力;如果能力存量满足了战略主题的要求,就转到下一流程,进行核心能力的识别。如果企业能力能够产生经济租,表明核心能力存在,自然转向战略资产与竞争优势模块;如果企业能力不能够产生经济租,表明核心能力不存在,要结合环境与战略的要求,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再返回到存量能力与战略主题的对比环节开始再循环。

4.战略资产与竞争优势模块

所谓战略资产是一个企业特有的资源和能力的结合,是一个企业取得未来竞争优势的前提条件。沃顿商学院的保罗・J.H.舒梅克在《动态竞争战略》一书中采用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分析法综合确定战略资产,包括战略性行业要素。本文定义的战略资产只是指企业内部的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即战略性资源与核心能力。企业根据整合后的战略资源与核心能力,即战略性资产,结合外部环境分析的结果制定并实施战略,从而获得自己的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一旦形成竞争优势,由于环境与资源、能力的动态性,这种竞争优势也只能是动态的竞争优势。为了实现真正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目标,企业在执行战略实现竞争优势的经营过程中,需要不断对环境与内部资源能力进行评估,分析企业持续成长的资源能力缺口,然后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地补充资源与能力,从而为下一个资源、能力、战略、竞争优势的循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晓春.企业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内涵、成果和趋势[J].经济管理,2004,(20).

[2]Porter,M.E.(1985),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New York:The Free Press.

[3]王核成,孟艳芬.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研究[J].科研管理,2004,(6).

[4]金碚.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孟雷.三种企业竞争优势观的整合研究[J].工业企业管理,2004,(10).

[6]罗元青.企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环境分析[J].经济管理,2004,(22).

[7]李海舰,聂辉华.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及其战略选择[J]. 中国工业经济,2002,(9).

[8]夏清华.从资源到能力:竞争优势战略的一个理论综述[J].管理世界,2002,(4).

行业竞争力论文范文9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理论演进;竞争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1

毋庸置疑,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长期以来,企业竞争力的内涵、构成以及评价一直是学术界炙手可热的命题。

一、企业竞争力内涵及理论的演进

继张伯伦(1939)首先提出“竞争优势”的概念,并由霍弗和申德尔(1939)将其引入战略管理领域以后,P. Selznick(1957)将“能力”这一概念引入到企业战略理论,并得到很多西方战略管理专家的高度重视。企业竞争力逐渐成为企业战略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形成了资源学派、能力学派、结构学派相互影响、共同演进的态势。

1.资源学派

资源学派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所控制的战略性资源。它以两个假设作为分析前提:(1)企业所拥有的战略资源是异质的,所以某些企业因为拥有其他企业所缺乏的资源而获得竞争优势;(2)这些资源在企业之间不能完全流动,所以异质性得以持续。

2.能力学派

能力学派认为,企业的专有能力、资产和独特机制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基本因素。早在1937年,哈耶克就提出对于企业来说,知识主要表现为能力的论断。受Penrose(1959)的启发,Richardson(1972)首次使用“能力”概念来表示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Spender (1989)认为企业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一系列共同价值系统、管理者所拥有的独立管理和诀窍,而Alfred D. Chandler, JR.(1992)更为强调企业的组织能力。

3.结构学派

1980年代以来,Michael E. Porter相继提出了有关国家竞争力的“国家竞争优势模型”、产业竞争力的“5种竞争作用力模型”、企业竞争力的“价值链”分析方法等理论观点,形成了一个涵盖国家、产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理论体系。Michael E. Porter(1997)从产业角度入手研究企业的竞争优势,“一个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在于使公司在产业内处于最佳的定位,保卫自己,抗击五种竞争作用力,或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影响这五种竞争力。”基于此,他提出了企业获得竞争力的三种基本战略:(1)总成本领先战略;(2)差异化战略;(3)目标集聚战略。

二、不同理论学派简要评价与比较

整体上看,各个学派各有其理论渊源,同时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又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并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

结构学派实际上是从新古典经济学贝恩理论出发,将以结构—行为—绩效(SCP)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企业战略管理领域中,在解释企业如何制定战略和获取持续超额利润上建立了较为可靠的经济分析基础。资源学派继承和发展了彭罗斯的企业理论,强调以均衡分析为基础,重视有形资产对降低短期成本、提高效率,提高企业业绩,增进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作用。能力学派更为注重无形的知识和能力,更加强调组织性的因素,“动态能力”战略观更是以反均衡的演化经济学为基础,将研究重心集中于如何通过企业能力的形成与演化,获取支撑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结构学派偏重于竞争力的外生性,认为企业的竞争力来自合理的战略设计。而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则更为强调竞争力的内生性,认为长期积累形成的资源和能力才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事实上,不同学派之间,特别是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三、国内企业竞争力研究评述

国内有关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于企业竞争力的识别及评价方面。

1.企业竞争力内涵

国内学者基本承袭了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的学术观点,形成了企业竞争力的资源—能力观,认为企业竞争力是由企业一系列特殊资源组合而形成的占领市场,获得长期利润的能力。黄津孚认为,竞争力是能力和资源的结合,其中企业的核心资源包括销售网络、品牌及信誉、客户等,企业的核心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商业能力和管理能力等,而且能力比资源更重要。也有学者将资源学派、能力学派和结构学派的观点融合起来,将企业竞争力视为外部环境、企业资源、企业能力和知识综合作用的结果。

国内研究中基本上没有严格界定企业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魏江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用各种知识载体来指示员工、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与规范。

2.企业竞争力评价

企业竞争力评价对于企业、利益相关者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财富》、《商业周刊》、《福布斯》等针对全球企业的排名并不能够代表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国内很多机构和学者对企业竞争力评价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兴趣,整体上看,我国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呈现出如下特点:

不少机构和学者都对企业竞争力评价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但只有那些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机构才能够进行持续的研究和评价,并产生广泛影响,比如金碚(1997,2003,2008)主持的中国企业竞争力研究报告和中国企业联合会(1999)主持的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论坛,它们都持续多年以年会或年度报告形式公布我国企业竞争力年度评价结果,在学界和实业界引起很大反响。而学者的独立研究主要的贡献往往在于评价体系的完善和评价方法的改进,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具体评价结果往往很难引起较大的关注。

四、企业竞争力研究趋势展望

归根到底,企业竞争力是企业战略的结果,即通过企业具有的一系列能力,包括产业因素、资源因素和单个企业特有的能力,以获取比竞争对手更高的利润,占有有利的市场份额(Calcagno, 1996)。所以,未来的企业竞争力研究应该以企业战略为导向,融合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各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资源—能力观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同时,企业竞争力评价也应该紧扣企业竞争力内涵,从企业战略与行为入手,避免大量运用企业绩效和资源状况的定量指标表征竞争力的做法,形成以定性指标为主,能够真正衡量企业竞争力动态变化的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黄津孚.资源、能力与核心竞争力[J].经济管理,2001(20):4-9.

[2]姜林奎,付存军,曹玉昆.基于BP方法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因素探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10):1188-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