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景区科普工作计划集锦9篇

时间:2023-03-06 15:56:01

景区科普工作计划

景区科普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地质公园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地质遗迹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地质公园(Geoparks)是由国际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开发“地质公园计划”可行性研究中创立的新名称。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雅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具有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以地质遗迹保护,支持当地经济、文化教育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研究与科学普及的基地。

2.规划编制中的重点问题

2.1做好地质公园规划与当地相关规划的衔接工作

各规划之间的衔接问题即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切实保护好地质遗迹资源的前提下,应做好地质公园规划同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城乡规划的衔接,协调好与已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的相互关系。

2.2合理划定地质公园范围

地质公园的范围划定要以能够包含构成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遗迹并能实施有效保护为基本原则,方便管理,避免公园规划面积过大,公园的规划面积与审批面积的变化不宜超过10%。地质公园的土地权属应清晰,充分考虑区域内矿产资源赋存状况和地方经济建设情况,避免公园内设置矿业权,要注意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

为便于管理,在保证地质遗迹的完整性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边界划定可充分利用山脊线、山谷线、河流中线、水岸、陡崖边线、道路、行政区边界、土地权属边界等具有明显分界特征的地形、地物界线。

2.3科学确定园区、景区、功能区的划分

在公园范围内,按地质遗迹景观和其它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与组合特征、地貌的自然分区、交通连通状况,特别是行政辖区的因素,可将地质公园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园区和园区之下的景区。为便于公园统一管理,一个公园的园区应相对集中,数目不宜过多,原则上不能超过2个。

功能区的划分应依据土地使用功能的差别、地质遗迹保护的要求并结合旅游活动的要求,在公园或独立的园区范围内,可酌情划分出门区、游客服务区、科普教育区、地质遗迹保护区、自然生态区、游览区(包括地质、人文、生态、特别景观游览区)、公园管理区、居民点保留区等。

2.4加强地质遗迹调查、登录、评价和保护

(1)地质遗迹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查明公园内应当予以保护的地质遗迹的类型与空间分布;地质遗迹的地质地貌背景;能描述和分析地质遗迹形态和性状特征的各种参数;地质遗迹受到破坏与保护的现状;对地质遗迹产生破坏或威胁的自然与人为的影响因素。

(2)按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及旅游开发价值为主并参考有关因素对地质遗迹进行综合评价,将地质遗迹划分为世界级、部级、省级及省以下级四个等级。按类按级编列公园全部地质遗迹名录,并按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档案登录和数据库录入,为有效保护与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3)将公园内地质遗迹分别划入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地质遗迹保护区中,并有针对性地分别列出其主要影响因素及保护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与保护措施,使园中地质遗迹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2.5规范地质公园解说系统和科普活动

(1)科学解说系统是地质公园的主要特色,是地质公园必须建立的。其内容包括:地质博物馆,科普电影馆(影视厅),公园与园区主副碑,解说碑、牌、栏,交通指示牌等;解说员与解说设备的配备;解说出版物(公园科学导游图、地质公园丛书、地质公园解说词及主要地质科普路线解说词,科普音像出版物等)。

(2)开展科学普及活动是地质公园设立的三大任务之一。应以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为基本原则,制订科学普及工作方案。科普活动的主要内容分为:①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乡土科普教育活动;②面向大中专学生及科研机构在公园内科研教学实习编写论文等活动;③面向普通游客的专项科普活动。

2.6加强地质公园的信息化建设

用现代科技完善信息化建设是建设和管理地质公园的基本要求。要加强地质公园数据库、监测系统、网络系统的建设。在公园各景点及重点位置安装监测仪器,建立监测中心,加强对园区的监控管理,确保游客安全,及时发现地质遗迹损毁事件以及地质灾害和火灾隐患等;建立全园的信息网络系统,包括设立在信息中心的主机,设立于公园各处的终端机、信息自动服务台、触摸屏、电子导游系统、大屏幕、虚拟现实系统、面对面信息服务台等设施。实行信息互通,向游客及时提供游览信息、游览指南,引导游客游览、疏导客流等;建立地质公园网站,沟通与各个方面的信息联系,要具有公园及地质遗迹展示、科普教育和地质公园研究平台、远程票务住宿预订服务等功能。

2.7重视地质公园的管理体制与人才规划

健全的管理机构和有序的管理体制,是建设和管理好地质公园的保障。规划时必须做好地质公园管理体制规划,应把地质公园管理机构的名称、级别、二级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管理职能等编列清楚,并以公园上一级政府正式批件为据。地质公园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特别是地学专业人才,要求世界地质公园5-8人,国家地质公园3-5人)是建设和管理好地质公园的重要保障,必须将公园的人才结构和配备途径、培训计划纳入地质公园的规划。

3.地质公园规划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差异

不管是国家风景名胜区,还是国家地质公园,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目的:保护环境,推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维护人类与地球的平衡关系。但近几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在取得迅速发展的同时,管理、开发与保护存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使新生的国家地质公园不重蹈某些风景名胜区的覆辙,尽快完善地质公园规划建设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地质公园作为一个新兴事物,规划设计工作刚刚起步,国土资源部提出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工作指南(试行)》大部分是借鉴建设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并没有形成一套地质公园规划体系,地质公园与风景名胜区规划工作有很大的差异:

(1)地质公园必须以地质遗迹中心来规划景点、景区。

(2)功能分区包括地质遗迹保护区(包括保护点和保护带),大众游览区,管理服务区和科研区。其中地质遗迹细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保护区,保护区在地质公园中占有一定的面积,科研区也是地质公园特有的区域。

(3)加大科普旅游设施的建设,如建立地质公园博物馆和解说教育系统,用于揭示和解释地质运动过程和现象。

(4)属地区级采点性规划,规划的重点是土地利用,功能分区要求相当准确,严格区分。

参考文献:

[1] 李晓琴.地质公园规划若干问题探讨——以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彭州园区为例[J].四川地质学报,2002,22(1):43—46.

[2] 刘斯文,田明中.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修编若干问题探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3):255—258.

[3] 李同德.地质公园规划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陈安泽.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若干问题[J]资源·产业,2003,5(1):58—63.

[5] 杨更.地质公园范围界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24(5):100—113.

[6] 国土资源部关于《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89号).

作者简介:

景区科普工作计划范文2

1 休闲农庄

休闲农庄是指以山林、田园、湖泊、溪流、水库等自然景观资源为依托,以农、林、牧、渔等特色农业生产、加工、经营为基础,以乡土文化、农作生产、农村生活为引线,集生产、加工、经营、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等生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企业形态。休闲农庄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城市居民为目标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在休闲农庄内开展的观光采摘、休闲垂钓、节事节庆等休闲旅游活动为休闲活动。从事的农业为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形态。

2 休闲农庄基本要求

2.1 用地规模

休闲农庄按用地规模可分为小型农庄、中型农庄、大型农庄、特大型农庄。小型农庄用地规模5 hm2以下,中型农庄用地规模在5~100 hm2,大型农庄用地规模在100-200 hm2,特大型农庄用地规模在200 hm2以上。一般要求占地规模不小于6.7 hm2。

2.2 布局要求

在当前的各农庄规划中,农庄主往往或根据经验融合自己对休闲农业的体会自行设计,或照搬照抄先进地区代表作,建筑外观雷同,内部布局失当,功能单一而接近,少有精品,造成旅游者审美疲劳,回头率低。因此,休闲农庄总体布局的定位应在充分分析各种功能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各种功能系统,既要突出各功能区特点,又要注意农产品的不同成熟期,使之各功能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整体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充分体现出提供农产品为主的第一产业生产、保护与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的3层次功能。

休闲农庄环境景观与建筑有较强的休闲主题特色,从全局出发,统一安排;充分合理利用园区空间,因地制宜地满足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科普展示等多种功能需要。适当结合城郊休闲、农园生活和生产体验、乡土教育等功能,完善生产的基础设施,完善每个环节的高科技含量,配备各种旅游配套设施,以满足游客的旅游观光休闲需要。

休闲农庄功能分区规划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休闲农庄内的功能分区,设计中可以因地制宜设置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农业旅游区和科普教育功能区。体现“绿色、生态、示范”多种功能,可以成为观光农业的旅游精品和主导产品。

3 功能分区规划

3.1 生态农业示范区

生态农业示范区是是休闲农庄主要的效益来源和示范区域,是休闲农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乡村景观园林环境恶化现象日趋严重,许多近郊农庄也已不闻蛙鸣声了。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示范区设计所采用的生态农业类型中既包含有生产者,消费者,也要有分解者。休闲农庄亟需采取措施加大建设力度,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改变现有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并控制和防治农业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生产绿色食品。这样才能保证休闲农庄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示范区规划应因地制宜要,结合立地环境进行规划,合理使用和管理土地的活动,能保证人、植物、动物、及其生存所依赖的资源都有适宜的生境或存在的位置,就是协调人的利用与自然存在的关系。稻田生态区“动植物共生系统”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稻鱼鸭萍种养共生模式;果园生态区采用“立体种植业”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果园结合养殖的模式;鱼塘生态区设计采用“食物链、加工链式生态农业”类型--猪鸭鱼草相结合的种养模式。这些生态农业类型都充分利用了多种生物的共生关系,将各生态元素以食物链串在一起,相互转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质,由此形成良性物质能量的生态循环,体现休闲农庄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3.2 观光旅游区

观光旅游区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在观光旅游区内建设观光果园、蔬菜栽培区、花卉栽培区、食用菌中心、绿色餐厅、绿色礼品店、农家乐活动园、渔乐区、农业作坊、露天茶座等休闲娱乐场所,让游客在完美的生态环境中尽情享受田园风光。休闲农庄观光旅游区设计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农事体验、健身、度假、购物等。突破固定的客源渠道,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旅游收益。

观光旅游区种植采摘区可以分为不同果品的采摘区,在景观营造上应保留农田景观格局,在不破坏农业景观的基础上规划建设适当的园林小品和游憩采摘道路。对于休闲农庄内现有的果树,可对其进行适当改造,建立集观光和采摘为一体的果园,春夏季观光,结果季节提供采摘,使其具有观光休闲、采摘品尝、果品销售功能。同时可以结合提供农家乐、餐饮、娱乐等服务。充分利用果园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及便利的交通,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应游客的各种品味及需求,把旅游观光果园建成一个集生态示范、科普教育、p花品果、采摘游乐、休闲度假、生产创收于一体的综合性果园。具体方法:一是在果园内合理布设供游人休息的亭、廊、桌、凳等。二是疏除一些果树,换植部分观光园艺类植物,设立观赏区、休闲区、生产实践区、采摘品尝区等,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和趣味性。三是采用生态果园管理模式,尽量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生产出安全、营养、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满足游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心理。四是运用各种嫁接手法,在同一棵树上嫁接不同品种,培养出一树多果的自然景观。五是运用果实套袋贴字技术,让果实长出“游客您好”、“恭喜发财”、“欢迎光临”等喜庆字样。

蔬菜栽培区采用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模式。不仅有生产效益高、产业带动性强和集中性统一的优点,还能对其他农业产业化企业起到示范性和参考性的作用。花卉栽培区主要生产各种食用和观赏性花卉,供游人品尝、欣赏和购买消费。食用菌中心在生态园规划中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体现了废物充分利用的功能。

3.3 科普教育功能区

休闲农庄中设立农业科普馆或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等科普教育中心,向游人介绍农业历史、农业发展现状,普及农业知识和加强环保教育。还可在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设立现代农业科技研究中心,采用生物工程方法培植各种农作物,形成特色农业,一方面可以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科普教育提供基地,为大中院校和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提供场所,同时也为各种展览和大型农业技术交流、学术会议和农技培训提供场所。

休闲农庄的开发,要注重当地农业文化和民俗文化内涵的挖掘,以文化来支撑旅游脉络。规中,文化内涵在农庄中的分量,与农庄所具有的吸引力是成正比的,休闲农庄的主题必须与地域文化密切相连。

4 休闲农庄基础设施规划

4.1 道路规划

依照休闲农庄规划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休闲农庄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并结合农庄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道路布局既不会影响休闲农庄内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也不会影响休闲农庄内景区风景的和谐和美观。道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休闲农庄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休闲农庄农业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道林主干道宽约5 m,用于电车通道和游人集散;次干道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专用道为庄园事务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态公园而建,宽1.2~2 m。

4.2 给水排灌工程规划

休闲农庄以生产有机农产品为主,农庄内农业生产需要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同时考虑到环保及游人、农庄人员的饮用需水,所以进行给水排水系统的规划。规划中主要利用地势起伏的自然坡度和暗沟,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水体;一切人工给水排水系统,均以埋设暗管为宜,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农产品加工厂和生活污水排放管道接入城市活水系统,不得排入园内地表或池塘中,以避免污染环境。

4.3 休闲农庄绿化设计

景区科普工作计划范文3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景洪市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精心安排,措施有力,落实到位,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家长的好评。目前,景洪市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共80所,补助学生数为41 719人,供餐方式暂为“蛋+奶”模式。

景洪市首先召开全市大会,周密部署营养改善计划。为使营养改善计划有效实施,景洪市专门召开了全市专题大会,要求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统筹协作,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一定要把营养改善计划做好做实。

其次,及时足额拨付营养改善计划配套资金。为了保障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景洪市调整财政支出,又增拨了700.88万元,优先确保了配套资金的落实,并将营养改善计划配套资金追加纳入财政预算。

第三,出台有力措施,解决食堂从业人员问题。为确保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人员到位,景洪市本着够用适用的原则,按照国家、省、州相关政策,提出了“初中和中心小学每所学校增配2名、中心小学以下村小(校点)增配1名食堂从业人员”的地方政策,为全市学校新增食堂工作人员187名,以满足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需求。在市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市财政统筹全市资金,划拨近300万元作为聘请编外人员所需经费,并纳入每年财政预算,以全力确保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

第四,及时加大投入,改善食堂条件。为改善景洪市现有学校食堂不足的现状,提高学校供餐条件和能力,景洪市进行食堂建设规划,启动新建5所乡镇中学和中心小学食堂。食堂总面积为7 935平方米,预算资金1 639万元。其中:食堂建设1 389万元、设备购置250万元。

第五,宣传广泛,让国家“惠民工程”深入人心。景洪市充分利用媒体、校园广播、板报等形式,将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方针、政策和景洪市的做法等,宣传到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家长。同时,精心编写并发放了《告学生书》、《告家长书》,学生和家长人手一份,确保学生、家长对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知晓率达100%。景洪市还向社会公布了监督电话,确保把营养改善计划真正办成“阳光工程”。(景洪市教育局供稿)

普洱市拨专款增加农村困难寄宿制学生营养补助

为确保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组织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普洱市在国家和省补的基础上,再拨专款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寄宿制学生的补助,补助标准为初中生每天0?郾50元,小学生1?郾56元。2011年市、县(区)共投入资金1 942?郾04万元,其中市级资金886?郾95万元,县(区)级资金1 055?郾09万元。共有140 777名中小学生享受普洱市农村义务教育困难寄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补助。2012年所需资金全额纳入市、县(区)年度财政预算。

普洱市成立了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制定了《普洱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各县(区)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并根据实际,制定了各县(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各县(区)对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建立档案库,每学期实行动态管理,对享受补助的学生名单、补助标准在所在乡(村)、街道、学校的醒目处张榜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公示期在5天以上,公示期满后3天内将资金如数发放给受助学生。各学校还建立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实行采购员、验收人、监督领导多方签字审核,建立考核责任制度。各学校对营养餐资金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建立财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学生、家长、社会、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10县(区)按照卫生、营养、热乎、可口的标准,结合本地饮食习惯,突出地方口味特色,注重膳食营养科学搭配,制定食谱,保证孩子们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全。把好卫生安全关,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是贫困生营养餐工作最起码的要求和持续正常开展的关键。教育部门联合食品卫生安全监督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加大对各学校饮食卫生安全检查的力度和密度,针对各个季节的不同特点和容易出现的卫生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校就餐的安全性,提升学校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从而确保营养餐工程的顺利实施。

普洱市有9个县被列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宁洱、墨江、景东、景谷、镇沅、江城、孟连、澜沧、西盟县),受益学生204 214人,其中小学143 040人,初中61 174人,每人每天补助3元,一年按200天计算,目前到位补助资金3 063?郾25万元,补助资金全部为中央资金。

普洱市思茅区被列为省级试点地区,所需资金按8∶2由省、市、区共同承担,市、区承担的比例为2∶8,即省、市、区承担的比例为8∶0?郾4∶1?郾6。受益学生22 959人,其中小学16 073人,初中6 644人,特殊教育学生242人,每人每天补助3元,一年按200天计算,目前到位补助资金688?郾77万元,其中省级资金551?郾02万元,市级资金28?郾71万元,区级资金109?郾04万元。

(普洱市教育局)

红河州八举措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

2011年,红河州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 892所,在校生789 275人。红河州把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作为全州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积极探索、迅速启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景区科普工作计划范文4

一、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突出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大力开展学习宣传宪法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的主题活动,促进景区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二)深入开展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景区人民履行应尽义务,依法合理表达诉求,我局普法和法治县创建领导小组将重点宣传《宪法》、《公务员法》、《劳动合同法》、《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物权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几部法律。

(三)加强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宣传,要及时协调相关部门,有计划的开展宣传,促进新颁布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

二、大力加强重点对象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各方面依法处理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意识和能力

(一)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活动,重点学习《宪法》、《公务员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局党委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和领导干部、职工学法用法考试考核等制度。

(二)加强干部职工学法工作。推行干部职工学法制度,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法制教育和培训,逐步实现干部职工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规范化,充分利用法制讲座等形式,鼓励和引导干部职工在管理和服务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促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旅、公正司法。

(三)加强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从旅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诚信守法,依法经营的意识和能力。

(四)加强景区法制宣传教育。要把各村、接待点法制宣传教育纳入管理局对景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和引导景区从旅户、包括外出务工人员了解和掌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解决矛盾纠纷的法律途径和法律常识,依法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

三、紧紧围绕“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和谐发展”、“四大重点工作”、“十大民心工程”、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会主义法制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景区人员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一)按照上级关于开展“法律八进”活动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活动方案,扎实推进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到景区各个层面,各类人群。

(二)利用“12.4”全国法律宣传日、宣传月、宣传周等和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制宣传。坚持学法与用法相结合,要创新思路,加强策划,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力争法制宣传活动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以此为契机扩大宣传效果。

(三)继续办好普法宣传教育栏、黑板报等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坚持学法与用法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正确运用法律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四、大力推进依法治理,积极促进景区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坚持普法与法治实际相结合,推进依法治理工作。各科室、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活动。

景区科普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生态绿地;郊野公园;城镇密集区

我国的城市发展发展经历了大规模聚集和有规律地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过程,空间扩散形成更大范围的空间集中,并最终造成连绵网络状的城镇密集区。城市密集区的形成与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特征,也是世界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城镇密集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和威胁,城市建设突破原有主城区或建成区的空间范围,呈外拓式扩张和蔓延,造成城市边缘或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自然 山体、水体,包括河道、湿地风景林地等公共性自然风景资源逐步被蚕食及私有化[1]。公众对于贴近自然的户外活动具有较高的需求,郊野公园兼具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绿色开放空间[2]。遏制城市无序蔓延,郊野公园是边缘区开放空间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类型之一[3]。

1.青城山郊野公园的规划实践

郊野公园的选址关系到能否发挥其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因此应优先考虑那些自然生态风景资源有较高价值、对城市整体环境和景观有积极保护和优化作用的、具备自然文化美学和地方风貌、游憩条件等综合内涵的地方和区位,青城山郊野公园的规划选址,就有以下优越特点。

(1)具有良好的自然风景资源基础

青城山郊野公园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山体、地形地貌和植被优良,具有美学感染力的自然风景,景观特征和地域特色突出。

(2)具有自然生态的主导功能

青城山郊野公园地处城市边缘区,保留了较多的陡坡山林、河湖溪涧、荒滩湿地等不宜利用的土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对维护自然生态的过程和肌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3)具有价值较高人文景观

青城山郊野公园内不但有药王庙等历史建筑之外,还保留不分郊野乡村经长期经济活动形成的自然风景与果园、种植园、农舍村落交错融合的独特景观。

(4)具备较好的可达性

青城山郊野公园地处城市,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可达性强的地带,除自驾车出行方式外,还应有完善的公交线路,方便城市居民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

2郊野公园定位

2.1城镇密集区发展需求

通过对成都市城市发展的宏观分析,综合考虑城乡统筹发展的需求,郊野公园对城市整体环境和景观有积极保护和优化作用,具备自然文化美学和地方风貌、游憩条件等综合内涵,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观光游憩、休闲运动和科普教育等活动的作用。

2.2公园功能定位

青城山郊野公园主要是为了满足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镇等周边城镇居民短期户外活动的需求,通过郊野游览、徒步健身、科普教育和部分参与性活动等内容,达到强身健体,娱乐身心,陶冶情操和学习自然科普知识的目的,同时提高环境、生态的保护意识,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空间环境。主导功能如下:

(1)生态功能

青城山郊野公园的建设有利于增强城市的自然生态功能,改善城市大气环境与水环境,保护地表与地下水资源,调节小气候,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城市周围地区的地面,减少城市沙尘,并可以为野生动植物提供生境与栖息地,从而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

(2)游憩功能

青城山郊野公园地处城市,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可达性强,适合较长时间的消闲、度假活动,是游憩活动的重要载体。可以为人们提供以自然景观为基础的远足、赏景、野餐、烧烤、露营等游憩活动,是城市居民周末、节假日休闲游憩的首选地区。

(3)科普功能

青城山郊野公园是最佳的自然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的场所。特辟的自然教育和树木研习径,是郊区舒适的小径,沿途设有简介牌,为游人提供各种树木、鸟类等自然生物的简介资料。公园进口处常设的游客中心以各种形式展示郊野公园的历史资源、所在地的乡村习俗、公园附近生态及地理特征、公园内的趣味动植物和特色动植物,用来提高市民对郊野的认识,加深了解郊区自然护理的重要性。

3规划设计

3.1总体布局

郊野公园总体布局必须全面贯彻有关各项方针、政策及法规。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妥善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游览与生产和服务及生活等诸多方面之问的关系;充分合理利用地域空间,因地制宜地满足郊野公园多种功能需要。

在充分分析各种功能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各种功能系统,既要突出各功能区特点,又要注意总体的协调性,使之各功能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3.2功能分区

根据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元论,规划内容的三元、服务对象三元、基本构思原则三元及操作方法的三元 [4],将青城山郊野公园划分为生态核心区、生态恢复区、郊野游览区、采摘体验区和游客服务中心5个功能区。

(1)生态核心区

针对郊野公园内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北部区域,设置生态核心区。在生态核心区内,可以针对原生自然资源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生态体系或具有独特地形、地质意义的区域,设置自然保留区。本区内只允许开展各项自然科学研究、保护、考察工作,并且所有人工设施应确保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较少人为干预。

(2)生态恢复区

将有待保护的特殊动植物之生育、栖息地以及生态破坏较为严重、有待修复的区域划分为生态恢复区,加强生态系统的保育和恢复工作。

(3)郊野游览区

将景观资源较好、敏感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划分为郊野游览区,开展以自然野趣为特色的休闲游览活动。郊野游览区内以路径系统为基础,规划适宜的游览方式和活动内容,安排适度的游憩设施以及游客服务设施。

(4)采摘体验区

结合周边农村村落发展,开展果树采集、树下野菜种植、采摘等活动,不但可以体验田园乐趣,还可以起到普及农业知识等教育作用。

(5)游客服务中心

游客服务中心位于郊野公园的主入口,尽量减少对整体环境的干扰和破坏,突出科普展览的功能,介绍郊野公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包括管理处、科普馆、停车场、问讯处、售卖点、厕所及其它休息服务设施。

3.3空间结构

青城山郊野公园设计采用“一底、三心、四轴、五片区”的布局结构,“一底”是指一个绿色基底,“三心”指三个中心;“四轴”指四条主要公园路径;“五片区”指五个主要功能区。

(1)一个绿色基底

规划区域内具有茂密的松柏植被和灌木丛,是弥足珍贵的天然植被资源。规划依托现有植被基底,以自然绿色基底作为整个景区的基调,保护现状地形、地貌和植被,突出景区绿色、生态的总体特点。在自然基底上叠加少量化人工设施,并采取生态化、低碳化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手法,尽可能减少对场地的破坏,优化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

(2)三个中心

规划区内共设置三处主要景观中心,一处位于公园入口处设置一个主要游客服务中心,主要为入园为游人游览和参加各项活动提供基础服务;以药王庙为核心的庙会活动中心和公园西南处海拔最高处的一把伞景观节点。

(3)四条主要路径

四条路径是指“一纵三横”的公园园路,通过四条路径,将公园的各个景观、功能点有效连接起来,同时提供行进中动态游览的职能。

(4)五个郊野游览片区

五个郊野游览片区分别是庙会活动区、茶园区、草药种植区、采摘体验区和自然风光游览区。

3.4道路系统规划

(1)对外交通组织

公园共设置三条主要路径与周边道路相接,东侧主路口与环山路相接处设置标志性入口,入口至公园入口为车行道,其余三个相接路口均为步行路口。停车

在公园主要入口的游客中心设置停车场,分设客车停车位5个和小汽车停车位20个,救护专用停车位1个,自行车停放处1个,满足不同抵达方式游人的停车需求。

(2)内部园路设计

郊野公园的园路设计以满足游客充分体验原生态动植物环境、徒步健身和少量参与性活动为目的,结合内部现有的低等级通道,保证其原有的采摘通过职能,并于多处景点、观景点有效的组织结合,形成公园内部的交通系统。

公园内路径分三个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和三级路径,一级路径宽度2~3米,二级路径宽度1~2米,三级路径宽度0.6~1米,路径走向一般在原有路径的基础的上,对现状道路进行梳理,组成“一纵、三横、多环”的路网结构。

一级路径主要沿基地缓平坡、山脊线走向,行进难度低且路径最短,可供游人快速穿越公园,职能是连接公园内主要景观节点,串联二三级路径,同时在路径连接处结合景观布置主要职能建筑,是郊野公园路网结构的核心骨架。

二级路定位为公园的功能路径;根据功能的不同路径走向的选择采用陡坡、缓坡相结合的方式,每条路径通过赋予不同性质的职能,融入多种参与性的活动,增加郊野公园路径游览的景色的多元性和趣味性。.最北边路径主要以自然景观游览和本地草药科普为主;中间路径以可食用野菜、野果和农家乐为主;最南端路径茶园采摘、品尝和庙会。

三级路径为游览路径,路窄坡陡且距离最长,行进难度较大,穿行于公园内部,连接各个景观细节,充分体验本地植物资源,是路径中郊野性最强、游览趣味最浓的路径。在各个郊野游览区的景观节点处选取部分三级路径,使之具有多样化的游赏功能。在庙会活动区设置道教文化研习径、在茶园区设置茶文化研习径、在草药种植区设置草药研习径、在农家乐体验区设置观光农业研习径,在自然风光游览区设置树木研习径和自然教育径。在游客服务中心设置家乐径,此路径难度低,可满足一家老少共同活动的需求。

(3)场地设计

青城山公园内场地设计采用“小规模、多布点”的形式,规模小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公园原有的自然风貌,布点多则可以满足徒步旅行休息的需求。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场地主要在入口处的公共服务设施周边、药王庙等活动场所、馥铭轩等休闲亭周边。

3.5核心景点详细设计

(1)药王庙

 场地现状分析

药王庙位于基地东南部最高处平台上,海拔高度810米,是公园中主要活动的集合地和人流疏散地。汶川地震期间,药王庙遭到一定程度破坏,目前正在修建中,修复保持了原来的建筑格局,目前通往药王庙的主要道路只有一条施工使用,因地权关系等原因,修复完善后将不能继续使用。

 景观规划措施

因此合理预测人流量,完善岳王庙周边交通,强化与公园内其他区域联系以及公园外联系,是改功能区规划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同时随着郊野公园的建设和完善,以及将来每年在此开展的庙会,周边有必要配备一定量的服务设施,设施的风格尺度,参考药王庙的规格和形式,色彩也与建筑、自然环境相协调。

(2)游客中心

 现状地形条件分析

游客中心是青城山郊野公园最主要的节点,位于基地东侧入口处,坡度平缓,海拔高度740米,是游客乘车达到后步行进入郊野公园的过渡性节点空间。游客中心内主要设置了科普展览馆,以提供各郊野公园的自然生态概貌及其郊野公园内部及其周边人文景观的内容介绍。同时周边设有分区清晰的停车场,供公交车、私家车、出租车分区停靠,合理组织了交通流线。

(3)大门、亭廊

大门设计师青城山郊野公园特色体现的首要因素,因此大门的设计,以体现郊野情绪为主题,以自然简洁为表现手法,以本地石材、木材、竹材为主要建筑材料,集中反映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意境。

亭廊的设计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建筑材料以本地木材为主,既体现与大自然的融合,又易于识别。

(4)景观小品

依据景区的功能和周边环境,因地制宜的设置少量景观小品,在小品形态和内容中,应紧扣郊野游览这一主题,体现出户外旅游的内涵与精髓。同时做到简约、现代、自然,强调视觉美感。景观设施采用灰、棕色等彩度较暗的颜色,与自然要素相近,给人以沉稳、安全的感觉,有助于与周围环境协调。

4.思考

4.1传承文化,彰显特色

文化是场地的精神文脉,对于体现传统历史文化的核心景点,予以完善,以维持其标志性的地位。其余景观节点,围绕核心景点布局,形成主次结合、相互呼应的关系。

青城山郊野公园内通过完善药王庙景点设施,草药的种植与科普,传承药功与养生相结合的地域传统文化。结合药王庙的主题思想,在基地东北部开展草药种植,起到科普和宣传的作用;分布在药王庙西南,主要以对现状茶园的组织和整理,通过不同时节开展的裁剪、采茶、品茶等参与性活动,宣传茶道与养生文化,使游人获得参与体验的乐趣和民俗文化的熏陶。

4.2绿色生态,功能植入

地域性对于这样一个特定场所的意义就在于人类对所栖居环境的存在性、原生性的认同、尊重、保护以及良性的干扰,同时也在于教育与规范人类在大自然中的意识观念与行为活动[7]。青城山郊野公园是根植于青城山山脉特定地理区域、生态及文化资源条件下的绿色生态本底环境和生物生长生息的场所,对于自然原始地域文化的传播和认同具有基本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青城山郊野公园还可以满足周边城镇居民短期户外活动的需求,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空间环境;而功能是景区发展的核心,是振兴旅游业、发展体验经济的催化剂。在保证郊野公园主要具备生态功能、游憩功能、抑制功能、科普功能的同时,通过植入现代职能,可以有效聚集人气和引领时尚,通过户外参与性活动,如山地自行车、庙会、户外生存等活动,迅速提高郊野公园郊野活动参与人群数量;在规划设计中加入低碳、环保、绿色、康体等新鲜元素,树立生态运动和时尚休闲的风向标。

4.3完善经营,后续保障

稳定的后续维护保障经费是公园完善发展的前提,青城山郊野公园为免费公园,通过植入现代功能,提升内部产业发展,呼应和配合周边多种商业经济发展,从自身内部和外部获得维护与保障经费,实现双赢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惠,李常华,张雪飞. 郊野公园与城市边缘区开放空间的保护[J]. 城市问题, 2010,(3)

[2]刘晓惠,李常华,张雪飞. 郊野公园与城市边缘区开放空间的保护[J]. 城市问题, 2010,(3).

[3]刘晓惠,李常华. 郊野公园发展的模式与策略选择 [J]. 中国园林.

[4]陈永宏. 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 2007.

景区科普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字: 景区 生态保护 可持续

1 充分认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大力支持贫困区旅游开发

在地理环境比较封闭的自然生态区,原生生态系统经过数十亿年地质演化与人类数千年耕耘,已形成人类与自然共生、景观与文化共融、演化与科学共进的调和性生态旅游资源区。内含有丰富的美学、科学、哲学与民族文化,存在多方面开发价值。

1.1 景观游览价值。

我国中西部地势落差大、南北气候差异明显、降水分布不均,形成多类型生态旅游资源区。从北方辽阔草原到南疆原始森林,从尉蓝高原湖泊到幽深山川峡谷,从如诗如画岩溶峰丛到神迷莫测洞穴世界,处处有千姿百态的山水景观,色彩斑澜的季相变化和珍奇可爱的野生动植物,成为游客观赏、休憩疗养、康乐消遣的追享空间。自然生态景观将永远为人类亲和与共享一大资源。不仅如此,人类在风景区还创造与景观融合的殿堂楼阁、亭台榭寺等历史建筑,形成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

1.2 文化价值。

风景区有渊源流长的民族文化。常见有文人墨客、绘画雕塑、宗教寺院、民居村落等。有纯朴歌谣、陈年水酒、独特服饰与民俗风情,加上民歌节、山水节、民俗风情节,能使游客领略到浓浓的民族文化润味。旅游无疑会带动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1.3 科普教育价值。

我国人口多,科普普及率低。到风景区对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实地调查,会受到许多教育和启迪。可通过导游或展厅宣传科学知识、民族文化与环境保护。

1.4 经济价值。

封闭的地理环境与单一的农业发展模式很难摆脱贫困,只有通过旅游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旅游带来社会开放、信息与物质交流、科技进步及生态环境卫生改善等综合效益是十分明显的。一个贫困区经旅游开发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综合收人增加,农民年收入可翻番,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了社会发展。广西龙胜县八十年代属于部级贫困县,九十年代加大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比其它周边非贫困县高出几个百分点。许多贫困乡村开始脱贫。

1.5 生态保护价值。

无论是全国生态环境治理还是本地农业生态改善,都将上游生态列入重点保护区域。尽管旅游开发会给这些地区带来人为的污染,但也应看到,如果不进行旅游开发,封闭的山区、贫困的经济与不合理的农业结构,在人口迅速增长情况下,对森林植被破坏是客观存在的。人对资源的消耗,资源贫乏对经济约束和对环境负反馈,产生的恶性循环是难以逆转的。我们要看到包含有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和生态治理内容的旅游开发,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保护生态景观,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 全面规划,稳步开发,生态与经济同步发展

2.1 高层次选点规划。

确定一个生态旅游景区是否有开发价值应在国家和省区层面上综合考虑。其选址条件:一是资源品牌,即独特的美学价值、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价值、科学价值,雷同的风景资源在旅游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旅游资源特色是区域旅游开发的生命,尤其应注重国家、省区级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品牌优势;二是游客可进人性,我国已形成从旅游城市向风景名胜区幅射的二级旅游开发网,而贫困山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往往在县以下三级开发网上。

按上述条件优选项目,成熟一个开发一个,防止一哄而起,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

2.2 景区规划坚持以生态保

护和旅游开发并重。应由有相应资格的工程咨询单位对风景区旅游开发和自然生态保护编制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并进行省区级专家评估,方可经省区计委立项列入开发计划。要吸取过去一些景区商业性开发导致生态破坏、旅游萎缩的教训。规划目标、工程措施与投资应内含四大内容:生态治理(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沼气工程),环境保护(污水、垃圾处理),基础设施(道路、通讯、电力),接待设施(民居内装饰、宾馆饭店、商场、展厅、观景台、停车场及车辆等)。景区工程布局合理性建立在对资源及生态环境充分调查基础上。要做到科学规划,必须深入景区多学科调查当地地质、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等生态要素及其结构功能,对景观的支撑作用,人类活动对生态影响,环境历史变迁等。了解自然生态系统能量、信息、物质循环方式以及稳定性和非稳定性结构关系。对于构筑景观的非稳定生态结构,如森林、水文、小气候应有相应的改善措施,使其良性循环,在形态、色彩、质量上构成稳定的生态景观。如何改变耕作方式,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都属于总体规划和可行性报告研究的范畴。

由于人是一种污染源,工程布局及措施上防止人为污染和建筑对生态景观影响是一项重要内容,可根据地势分上、中、下三个台阶,下层阶地景观性差,人类活动影响面大,规划为游客集散地。如停车场、宾馆饭店、表演场、商场等。中层阶地为当地民居、农耕区,是人与生态相互影响区,景观次之,民居较集中。可布置方便游客的小卖部、民俗文化展厅和科普、摄影艺术展厅,让游客了解当地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和自然科学,可安排民居接待。上层山峰为严格保护区,可设置观景台、摄影部、茶水休息室,一般不允许建影响景观的民用建筑,尤其是以方便游客和搞活经济为借口建宾馆、索道、游乐场的毁林毁景的做法不可取,无论来自何方投资谁打招呼都应服从景区规划。三个层次的工程布局让游客娱乐在下层,参观学习在中层,游览观赏在上层,带回四份收获(观景、教育、误乐、购物)。生态受三层保护,下层生态治理(对道路、建筑工程带来水土流失进行植树、种草,护坡),中层生态改善(园林绿化、增添色彩、改善民居周边环境卫生),上层生态保护(增加水源林、改善小气候)。机动车仅到下层,中、上层全为石板路,沿途设垃圾收集点与厕所,景区的道路走向、宽度、密度需根据环境容量计算确定,以不影响生态环境为原则。

整个景区从开发目标、功能、布局至具体工程措施都贯穿旅游与生态共生、互利、协调发展的原则,真正做到选好一个项目,规划好一个景区,保护好一片生态,兴旺一线旅游,带动一方经济。

3 结语

景区的生态保护很重要,既要发展旅游经济,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做好景区生态保护工作是我们每一个环境保护工作者的任务,不断转变对景区只利用不保护的观念,充分体现风景区生态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4 参考文献

景区科普工作计划范文7

著名学者费孝通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思是,我们要发现自身之美,欣赏他人之美,相互欣赏、和谐共处,最后就能达到一致和融合。当我来到石景山统计局队后,充分体会这句话的涵义:大家创造自己的价值,和谐与共,营造了家的温暖,感受到统计工作的美。

半年以来,我融入局队,虚心做一名小学生: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和大家一起努力工作,珍惜每一个锻炼机会。在此,我愿与大家分享其中的收获、体会……

美美与共 品味和谐

构建“和谐”局队,是石景山统计局队促进本区统计事业科学发展的出发点,“以人为本”贯彻其中,使 局队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

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各司其职又团结互助。2010年底,市里布置了“反腐倡廉民意调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光靠专项调查科的同志无法如期完成。陈伟局长统筹安排,其他科室同志积极分担任务,共调查了28家企事业单位,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一走进石景山统计局队,迎面而来的宣传展版上展示了辛苦工作之余大家丰富多彩的生活:参观上海世博会、开展野外拓展训练、走进军营、深入社区……从照片上的一张张笑脸中可以看出,每一次活动,都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加强了相互沟通。也正是在“家和万事兴”的理念下,石景山局队得以不断地开拓、进步。

而这种感受,在我参加了局队举办的元旦联欢会、新春联谊会、女职工庆“三八”妇女节、“清风莲韵、和谐统计”廉政文艺演出等活动后,尤为深刻。在“三八”妇女节,女同志们特地穿上各式漂亮衣服,欢庆自己的节日。男同志们则献上美丽的鲜花,向辛勤工作在统计战线的女同胞们致以节日的问候。甜美的笑容写在女同志的脸上,大家神采飞扬,在T型台上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出了统计人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与自信。

陈伟局长常说:“咱们搞活动,让大家都来参加,要快乐地工作,也要快乐地生活。”每次活动,全体同志都踊跃参与,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感受自己的价值,在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同时又和谐相处。

美人之美 感悟人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对于石景山区而言,意义重大。借助人普,可以摸清区域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分布,为石景山区战略转型、CRD建设和“十二五”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当人口普查的冲锋号吹响时,石景山局队已做好了充分准备,专门抽调了各科室的业务骨干,资金、物资也及时到位。成千上万的普查员带着责任和执著奔向石景山区的大街小巷,走访每一户家庭。

为及时地获取准确的数据,统计人员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辖区内所有居民的入户登记:挨家挨户地上门进行详细咨询,如果当时家里无人,第二天必须再去。一遍又一遍地来回奔波,不漏掉每一户家庭、每一个人,只为了完成人普任务。有的统计人员甚至忘记了孩子想念妈妈的哭声和卧床生病的老人。

主要负责人普工作的张惠霞队长,和许多同志一起奋战在普查第一线,在加班加点中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当我问起:“这么忙,这么累,您身体吃得消吗?”她却淡然一笑:“一想起住户从起初的不理解,到主动给我们打电话告诉家中有人,看到工作慢慢有了成绩,我心里就特别高兴,累一点怕什么……”

在局队领导的带领下,全区各级普查机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不辞辛苦、克服困难、通力协作,扎实地走完人口普查每一个过程,共核查地上建筑物68563座、居民28.2万户,高质量地完成了人普任务。

“初步统计: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石景山区登记总人口762129人,其中普查时点常住人口61.6万人……”当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在公报上出现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它凝结着石景山统计人多少个日夜的心血和汗水!

各美其美 打造人才

“人才是统计事业兴旺的重要保证,在人才培养和晋升提拔上,我们一刻都不能等,成熟一个提拔一个,给大家充分创造各种晋升和学习提高的机会。”陈伟局长的话鼓舞着每个人。

朝着“人才兴统”的目标,局队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活动,深入推进“五个一”工程,效果也立竿见影:2010年,12名同志晋升为科级干部;3名同志经综合考评,被区委组织部确定为百名青年干部培养计划人选;2011年4月,局队被“石景山区建设学习型城区工作领导小组”评为石景山区学习型组织创建先进单位;至今为止,有6名同志到区相关委办局挂职锻炼,期满后,有的部门甚至要求他们留下继续工作。

除了吸收和培养统计人才“走进来”,在局队内成长,石景山局队也鼓励人才通过公选、调动等方式“走出去”,促进人才资源的良性循环。前不久,石景山区公开招聘副处以上干部,局队专门给大家购买有关书籍,聘请老师进行培训。最后全局5名同志获得面试资格, 2名同志进入考察阶段,1名同志提职。

“善用人,用好人,让每个人的才能在这个集体中发挥到极致”。关于人才的培养理念,张惠霞队长一语中的。

如今,局队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态势。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局队的每个人也在集体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和支点,明确了努力目标,摸清了着力点。局队搭起的只是小小的平台,却为统计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保证。

大同之美 收获感动

一天又一天,在细致的工作中,我感受着石景山统计人的真情实感,体验着他们的苦与乐,并为其默默奉献、淡泊名利的统计精神所感动。陈伟局长常常和大家一起奋斗在统计的第一线,而张惠霞队长不知疲倦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在他们的带领下,石景山统计人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而又愉快地工作:人口普查,街道统计员一间间地敲开住户的大门,有时候忘记了吃饭;大风暴雨,调查员走街串巷,核准每个统计数据;寂静深夜,业务科室的同志们加班加点,撰写明早就要呈交的统计分析报告。

景区科普工作计划范文8

2009年12月底,笔者任北京市石景山区副区长,分管统计工作,从那时起与统计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任后调研的第一家单位就是石景山区统计局、石景山区经济社会调查队,随后主持召开统计工作专项会议。2010年,笔者更是与统计工作进行了一次最亲密的接触――担任石景山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致力于石景山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领导工作。这一年来,通过对石景山区统计局、调查队的工作调研以及全面参与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笔者对统计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石景山区是北京市新城区之一,是北京市第五个没有农业户口的城区,总占地面积84.38平方公里,2009年底常住人口60.5万人。在区十次党代会上,石景山区确立了“打造北京CRD,构建和谐石景山,建设现代化首都新城区”的中长期发展定位。结合石景山区的空间形态和“山水轴园”优势,着眼于京西区域联动发展,规划了“一轴、一核、一园、一带、多支点”的特色空间发展格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从2006年至2009年,石景山区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31%增长至近55%。而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背后,是石景山统计人一直用数字客观地反映区情、区力,悉心记录经济社会的每一次变迁,描绘出一个京西新城区崛起日渐清晰的画卷,为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普查调查不可替代的政府统计职能

和大多数人一样,笔者对统计的了解是从一次次的统计调查开始的。

经济普查,基本查实了全区二、三产业的规模、布局和结构,查清了二、三产业的效益情况、技术现状、生产要素以及常规统计无法全面反映的服务业发展状况等情况。

人口普查,一个异常庞大而严谨的系统工程,一项艰巨而光荣的重要任务,一场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社会行动。做好人普工作对于摸清区域人口数量、结构、分布,为石景山区战略转型、CRD建设和“十二五”规划制定提供准确人口数据,更好地贯彻“大调整、大建设、大发展”的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统计部门的各种非经常性调查,比如“发展西五环体育产业带及奥运场馆赛后利用调查”、“石景山区人才资源状况调查”、“首钢职工(家庭)对首钢搬迁后社会建设需求调查”等专项调查,建立并畅通了反映企业诉求、民情民意的渠道,为各级党政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突况优质的统计服务至关重要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国内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明显增加。做好统计工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科学的判断和政策依据,具有特殊意义。

石景山区统计部门在做好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启动应急统计机制,建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指标信息旬报制度和数据旬报制度;增编《统计专报》,及时将经济发展新动向、新情况和分析建议报送区主要领导;加强部门合作,形成发展合力,结合工作职责,不断提高统计快速反应能力;创新统计服务模式,利用移动短信发送平台,将统计数据及时、准确地发送给两会代表和政协委员;印制发放两会专刊,为两会代表参政议政提供了参考依据。

战略转型为谋划区域蓝图献计献策

当前,石景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和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进入了“大调整、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

随着首钢涉钢产业迁出以及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的全面展开,今后五至十年,石景山区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

长期以来,首钢对石景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涉钢产业的搬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石景山区产业的空心化,也为石景山区战略转型提供了良好契机。市领导在多次调研后,提出要把石景山区建设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示范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区,更明确要求首钢区域的打造要“跳出房地产、超越CBD”,成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有机板块。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的阶段,区统计部门加强统计预测和统计分析,及时采集相关信息,完善重点企业跟踪方法和途径,为区域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提供统计服务。对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统计监测和分析,并结合发展现状和产业特点,提出发展建议。

招商引资用独特的笔触展现发展成果

近年来,石景山区不断寻找着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最佳契合点。并确定了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努力提升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和结构调整的产业发展思路。

景区科普工作计划范文9

关键词:湿地、城市湿地公园、天鹅湖、规划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是整个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在抵御与调节洪水、调节气候、降解环境污染、控制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同时,它还具有巨大的生产功能,为动物尤其是鸟类提供主要食物和栖息地。城市湿地是城市中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在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和为一些珍稀动植物提供野生生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还拥有丰富的景观和文化价值。

1城市湿地公园基本概念

湿地公园是不同于自然保护区与传统意义上公园,它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然湿地区域,类似于小型的保护区,但是又以公园为基本模式,是基于生态保护的一种可持续的湿地管理和资源利用方式。2005年2月建设部城建司颁布了《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对城市湿地公园下了定义:城市湿地公园是指利用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适宜作为公园的天然湿地,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形成集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

2 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2.1项目区位概述

三门峡市地处河南省最西部,东与千年洛阳市为邻,南依伏牛山与南阳市相接,西望古都长安,北隔黄河与三晋呼应,总面积10496平方千米。它是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以山川秀丽,资源丰富而闻名。天鹅湖湿地公园所在地位于三门峡市东西城区之前的生态区,东起209国道三门峡市涧河桥,西到陕州大道与沿黄观光路交叉处,南接陕州大道,北至黄河滩涂,现管理面积12000余亩,(其中陆地面积6150亩,水面、滩涂6000余亩)。该景区是在陕州古城遗址及对青龙、苍龙两条涧河的治理改造基础上逐步建设起来的。2007年2月6日被国家建设部批准命名为河南省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2.2自然资源状况

天鹅湖湿地公园内地形主要以黄土台地和黄河湿地为主,平均海拔在320M—354M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冷,夏季炎热,秋季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多

西风和西北风;年平均气温13.9℃,极端最低温-13℃。景区内的河流主要有黄河、青龙涧河和苍龙涧河等季节性河流,夏季7、8、9月份降水集中,河水猛涨,水位剧升,冬、春两季水量较少,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三门峡大坝蓄水期间,景区可形成几万亩的水面,在此期间,大量的白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到此越冬,成为三门峡市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2.3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天鹅湖景区的规划建设目的是使三门峡市拥有一个5000亩绿地、万亩水面和万亩生态林带的城市生态园。该湿地每年都会吸引成千上万只白天鹅、苍鹭、红嘴鸥等野生保护动物。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成为了很多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徒、越冬的重要场所,其中有许多频危物种。其次该湿地栽植了芦苇、香蒲、荷花、睡莲、水生美人蕉等水生植物,当含有毒物和杂质的流水经过湿地时,这些水生植物能够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质,起到了很好的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的作用,同时还具有补给地下水的作用。因此将其建为城市湿地公园的非常有必要的。

2.4总体规划目标

在三门峡市建设现代化的具有黄河沿岸特征的自然山水城市的战略思路的指导下,加大园林绿化力度,着力培育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位。天鹅湖湿地公园称为三门峡市的一张城市名片,承担着保护湿地自然生态、进行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生态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总体规划目标是把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成一个规划合理,景观优美,基础设施完善,一处能够供市民观赏、游览、开展科普教育,进行科学文化活动,并具有较高保护,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湿地公园。

2.5总体规划原则

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以保护白天鹅为主题,以发展特色旅游化城市为主导,规划时遵循了以下原则:(1)坚持湿地公园规划与三门峡市总体规划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整体性原则;(2)坚持保护优先兼顾到利用的原则;(3)坚持生态安全为主导的原则;(4)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5)坚持尊重地域特色文化的原则。

2.6总体规划布局

天鹅湖湿地公园是由陕州古城景区、双龙湖白天鹅观赏区及沿黄风景林区三部分组成,依据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功能,又将其细化分成以下几个区:

2.6.1重点保护区(白天鹅观赏区):

该区域拥有湿地生态系统中较为原始的湿地生态环境,位于青龙湖与苍龙湖两湖之间,是整个湿地公园观赏白天鹅的最佳地点,也是整个湿地公园的核心区,主要以保育为主,是规划的主要部分,因此在规划中应重点考虑白天鹅和其他鸟类的生息空间及活动范围。本区域敏感度级别为一级,因此只开展各项湿地科学研究、保护和观察工作,为了鸟类爱好者和科普工作的需要,在该区域周围规划游路和观鸟平台,同时还可设一些小型设施,但是所有的人工设计都必须以确保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最小干扰为前提,开放对象主要是科研工作者和观鸟爱好者。

2.6.2湿地展示区:

该区域为重点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湿地自然景观,开展湿地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同时加强保育和恢复工作。该区域敏感度级别为二级,规划实行半封闭保护,可以有适当的人为干扰,该区域内种植乡土植物加快湿地的生态恢复,其内建有白天鹅救助中心和鸟类研究所、科普走廊等小型公共建筑设施。

2.6.3游览活动区:

在敏感度为三级的区域,开展以湿地为主体的休闲、游览、科普活动,规划适宜的活动方式和内容,安排适当的游憩设施。

2.6.4沿黄生态风景林区:

本区域既是沿黄河的绿色生态屏障,又是黄河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体绿色效果来看,应营建大尺度的生态风景林,突出植物的四季变化,同时利用紧临黄河的景观位置优势,开展一些林下的休闲娱乐活动。

2.6.5陕州古城景区

该区域敏感度为四级,具有综合功能。主要以保护古代陕州城遗存、展示古城历史文化内涵为主题,结合原有的绿地景观、景点,并配套相关的休闲娱乐设施,成为集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同时也是整个湿地公园的管理和服务中心。但是其缺点是与整个湿地公园联系性不强,没有突出湿地公园建设的整体性原则,鉴此,应加大此区域的改造,使其成为湿地公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湿地公园重点保护区融合在一起,使其成为过渡区域和可开发区域。

3 结语

城市湿地公园的出现为城市湿地资源保护带来了一种新型的模式,它成为国家保护湿地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发展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落实国家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理策略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当前资源破坏严重的形势下,解决湿地保护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应该调动社会的所有力量参与保护湿地,加大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保护我们的生态系统,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张玉钧,刘国强,湿地公园规划方法与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王浩,汪辉,王胜永,城市湿地公园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 张述学,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