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诗歌教案集锦9篇

时间:2023-03-06 15:57:27

诗歌教案

诗歌教案范文1

音乐同其他学科的整合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良好形式。在本课中,设计音乐与古诗的综合欣赏,适用小学六年级,赋予音乐课堂新的内涵。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音乐与古诗的欣赏,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艺术与诗歌艺术的魅力。

2. 将其他学科知识巧妙融合,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能力。

3. 通过学生古诗配乐、唱古诗歌等音乐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唱古诗、欣赏、配乐等音乐实践活动,让他们感受、体验音乐与诗歌的艺术魅力,拓展学生的视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音乐的速度、节奏、旋律、力度变化方面探索诗歌与音乐艺术表现手法的相通之处。

教学设计

把其他学科知识有机融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会让音乐具有更新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和深入理解音乐的机会。在本课中, 把音乐与古诗进行巧妙设计整合,通过猜诗激趣导入学唱感受探索讨论音乐体验欣赏延伸这些环节,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获得直接的感受、体验,领悟艺术魅力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借鉴和利用古诗知识与形式,目的是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而不是单纯传授古诗知识或音乐与语文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把语文学科的古诗融入到音乐的教学, 既拓展了教师的设计思路,也培养了学生的感受鉴赏力、观察能力,激活了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毕竟培养学生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才是小学音乐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

教学过程

(课前背景音乐 古诗新唱歌《咏鹅》、《春晓》等)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听到的这几首歌熟悉吗?歌名知道吗?

生1:熟悉。是唐诗《咏鹅》、《春晓》。

生2:知道。我们最熟悉的《咏鹅》、《春晓》。

师:你们对唐诗、宋词喜欢吗?(生齐回答:喜欢)老师也很喜欢古诗词,而且还特爱唱古诗词的歌。今天这节音乐课就是和古诗词有关,同学们想了解吗?

生答:想了解。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教师采用猜歌名导入,由于这个知识点是学生掌握的,学生都争着回答,它一下子把音乐和学生的实际拉近了,通过flash的音响画面,使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引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感情共鸣,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欣赏感受

师:这里有一首老师很喜欢的词。作曲家给它谱曲后,成为一首非常优美动听的歌。

请你们听听,说说你的感觉并讲出是哪首词,好吗? (初听歌曲《虞美人》课件出示)

生1:歌曲感觉是忧伤的,是《虞美人》。

生2:歌曲比较慢,很哀愁,是南唐李煜的《 虞美人》。

师:对于这首词,哪位同学说说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1:哀愁的。

生2:非常哀伤的。

生3:表现了后主李煜对故国的无比怀念和哀愁之情。

师:谁能非常有感情地朗诵一下这首词?(邀请一位有朗诵能力的学生配乐朗诵)

师:能让你们感动吗?好在哪里?

生1:很好、很感动。

生2:很有感情。

生3:他朗诵抑扬顿挫、很慢,完全表现出思念和哀愁之情。

师:说得很好。这位同学通过较慢的速度、抑扬顿挫的语调把握住了这首词的情感基调,表现了后主李煜在亡国后对故国的无比怀念和哀愁之情。刚才我们听的歌曲和词所表现的情绪吻合吗?

生:(齐答)吻合。

师:请大家细细再听歌曲,了解歌曲是怎样表达这种情绪的?有三个问题请你们考虑。

(再听课件出示歌曲《虞美人》和思考题)

播放同时请学生跟唱歌曲(本曲旋律学唱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应该较容易,可直接哼唱)

师: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是慢速平稳的还是快速多变的?

生1:慢速平稳的。

生2:是慢速平稳的。

师:用这样的速度节奏能表达哀愁之情吗?

生3:可以。

师:如果用快速多变的速度和节奏来表现哀伤的情绪,我们来感受一下,合适吗?

(师范唱几句用快速多变的速度和节奏来表现)

生(大笑。齐答):不合适。

师:那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

生1:人在情绪低落伤感时,就是动作、语速都是很慢的。

生2:我们听过的有些歌曲很忧伤,表现的速度也较慢,比较平稳的。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要表现哀伤的情绪通常要慢而平稳的速度和节奏来表达。

(板书 哀伤――慢速平稳)

师:歌曲表达了无尽的哀愁,用清脆明亮的语调还是柔和低沉的语调表现比较合适?

生2:用柔和低沉的语调比较合适。

生3:情绪低落哀伤时,讲话都是慢慢吞吞,很轻的。

师:说得真好!(板书 柔和低沉)

师:音乐通过速度、节奏和力度这些基本的音乐表现手法能表达词的情绪或意境吗?

生1:能。通过较慢的速度、平缓的节奏、较弱的力度和低沉的语调深刻地表现出无限哀愁。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朗诵的同学是怎样表现词的情绪的呢?

生2:速度也是较慢,抑扬顿挫。

生3:语调低沉。

师:你们从中有什么发现吗?

生:诗和音乐的表现一样。

生:诗歌在速度、语调、力度等方面是和音乐表现手法相似的。

大家一起唱唱(再次播放歌曲课件 师生齐唱)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音乐聆听与哼唱中感悟无尽的哀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了解到音乐通过速度、节奏、旋律的起伏等基本的表现手法,也能恰当表现诗歌所要表达的情绪、意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情感反应能力)

三、拓展实践

师:同学们了解到音乐通过速度、节奏、旋律和声音的高低强弱这些基础的表现手法,也能恰当表现诗歌所要表达的情绪、意境。现在老师这儿有三个音乐片段,请大家聆听、感受,再找找表现的情绪、意境和它相似的古诗,好吗?

(一) 听片段 配诗

(分别播放三个音乐片段课件出示古诗《绝句》《满江红》《游子吟》 )

师:谁来说说你对三个片段的感受并配上合适的诗?为什么?

生1:片段A我觉得很激烈,好象在打仗。配岳飞的《满江红》合适。

生2:片段B清脆、明亮,配《绝句》合适。

生3:片段C很慢、很低沉、忧伤,配《游子吟》合适。

板 书

A 多变激烈 强劲有力《满江红》

B 清新 明亮《绝句》

C 慢速平缓 低沉《游子吟》

(二)分别复听三个片段配乐朗诵感受

师:现在我们配上这三段音乐,并请几位同学来朗诵,我们一起再来感受感受好吗?(略)

(三)加深理解

师:现在,如果老师想请你们把这三首古诗唱出来,你们会怎样唱呢?

生1:《绝句》的速度节奏欢快些,声音明亮,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2:《满江红》的力度强劲有力,短促多变,表现出壮观激烈的战争场面。

生3:《游子吟》的速度较慢,节奏平稳,语调要低沉,表现出思念忧伤之情。

……

师:老师带来了这三首歌,你们想听吗?

生(齐答):想。

师:我们来仔细聆听,对于歌曲的处理同学们的意见和作曲家的想法会一样吗?

(分别播放《绝句》《精忠报国》《游子吟》课件)

学生开始听得很认真,后来热闹极了。尤其放《精忠报国》时,跟着都大声唱了起来……

师:真棒!看来同学们的意见都被作曲家采纳了,我们也都是小作曲家了呢。

(设计意图:体验实践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只有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与音乐融为一体,主动地去体验,他们对音乐的欣赏与理解、甚至创造才有可能成功。在本环节中进一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一些表现手法和诗歌在速度、语调、力度上相通的结论。培养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展开想象,再运用自己掌握的音乐知识分析作品,使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基础逐步提高到理性认识)

四、延伸

师:我们一起欣赏了几首古诗歌曲。同学们知道吗?其实,古诗词本来就是吟唱的,但由于时代久远,曲调基本已消失了。现在后人把一些古诗词的内容、风格等融入现代音乐中,创作产生了这些具有独特魅力的歌曲。同学们还能找出哪些歌曲隐含古诗词影子的呢?

分组讨论……

学生相互讨论后,抢着回答:《涛声依旧》、《枉凝眉》、《别亦难》……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启发学生回忆想象。同学们充分发扬集体合作的精神,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通过交流,开阔了大家的音乐视野)

诗歌教案范文2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曰“读”。面对一首诗歌,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诵读,达到对诗歌初步感受的目的。学生可以通过诵读,凭借对诗歌的语感,初步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大体内容,对诗歌所述之事、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先有一个整体了解。

二曰“议”。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结合有关信息(标题、作者、小序、注释等),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共同讨论诗歌所表现的内容(人、事、景、物、情),以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通过讨论,把个人对此诗内容的理解,上传小组成员共享,就可以使学生的正确认识得到巩固,偏颇的或者是错误的认识得以纠正。学生的讨论越热烈,表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就越深入。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一些疑点也就会被学生发现,为后来教师的教提供了参考。如此做法,比学生一个人坐在那里冥思苦想的效果好多了。

三曰“疑”。学生讨论要根据诗歌的难易程度确定讨论时间,组内讨论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要恰到好处。太长则部分讨论已经结束的学生无所事事,闲聊成性。太短则学生的讨论又不够充分。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在讨论过程中的疑点提出来,教师当众解答,以消除学生在鉴赏和答题方面的障碍。

四曰“解”。经过上述学生共同探究和教师答疑,学生对一首诗歌的理解应该是更充分更深入了。这时,教师布置学生答题任务,学生结合讨论结果,结合教师的答疑活动,对题目进行分散式的独立自主式的组织答案,按照诗歌鉴赏“问什么,答什么,结合全诗分析,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力求规范高效”的解题步骤,学生自行组织答案。答案组织好以后,教师要尽力要求学生养成回头看的习惯,再次认真修改和斟酌学生自己组织的答案。

五曰“传”。为了取长补短,学生把自己组织的答案在做了认真修改和斟酌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同桌之间或者小组内部成员之间互相交流传阅,以达到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曰“教”。在学生相互传阅了各自组织的答案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收回自己作答的答案。此时教师适时公布参考答案,先要求学生把教师公布的参考答案的要点抄录下来,并要求学生把参考答案的要点与学生自己作答的情况认真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学生把自己的作答中与答案比较接近或者基本一致的关键信息(词句)勾画出来。看自己作答的与参考答案的契合度究竟如何,进而判断得分点,判断得分率,查看失分原因。学生如果勾画出来的内容越多,就说明学生的作答和参考答案的契合度就越高,更说明学生的作答的准确率就越高。这样做既体现了新课改合作探究的精神,又体现了“少教多学”的理念,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诗歌教案范文3

然而可悲的是,长期以来,我们过多地追求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科学化、规范化,使得教学成了例行公事,教学流程的标准化、模式化使得学生远离了课堂,失掉了个性。

先看两个教学案例:

案例一:公开教学――比较鉴赏《阁夜》与《旅夜书怀》

教学目标:在比较鉴赏两首诗歌的基础上,走进作者,了解诗人内心涌动的情感。

教学步骤:

1.复习了解两首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

2.知人论世,走进作者。

3.深入探究了解成因。

教学结果:课堂沉闷,学生发言较少,参与性不高。教学中缺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案例二:公开教学――李煜词鉴赏

教学目标:在学习掌握《虞美人》的基础上,比较李煜亡国后同一时期的作品,深入探究思想成因,做到走进诗人,了解诗人。

教学步骤:

1.深入学习《虞美人》,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2.复习巩固李煜亡国后同一时期的作品。

3.深入探究诗人思想,走进李煜,了解李煜。

教学结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落实了教学目标,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这两堂公开课都是讲诗歌,其步骤也基本相似,可是教学结果却大相径庭,原因何在?

在教学第一步时,案例一中课前我自认为学生对这两首诗歌已经掌握,教学时直接提问“两首诗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有何异同?”如此大的问题,一开始就吓到了学生,这样就造成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和我出现了距离。教学案例二时,由于我不了解学生对李煜的词究竟掌握到了何种程度,课前我让学生先查阅了相关资料,让他们交流分享,这样学生对李煜的词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课堂中我对《虞美人》的问题提了三个:这首词的情感核心是哪个字?作者的“愁”包含了哪些内容?“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如此简单的提问,学生反应活跃,也和我一起真正融入了课堂。总结起来是,案例一中我把学生的水平想得过高,并没有真正走近学生,课前忽略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案例二中问题从学生入手,虽然问题简单,但能从学生出发,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如何做到真正的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身为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堂中让学生乐学、会学。《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中国古代诗歌是一座文学宝库,在帮助学生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和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诗歌鉴赏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是一个重头戏。我认为提高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除了教师自身要扎实备课之外,还可在课堂提问上注意两个细节:

1.提问应有一定的思维难度

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首先要紧扣教学内容,必须蕴涵一定的难度(诗歌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的形象是什么,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其次,要符合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等)。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会失去兴趣;问题过难,学生会有畏惧感,甚至失去信心。因此提问一定要难易适中。

2.提问应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诗歌教案范文4

关键词:诗歌鉴赏 教学方法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100-02

高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学习和鉴赏是重要的内容之一。诗歌鉴赏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的汉语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同时,诗歌鉴赏题目是高考语文常见的题型之一,经过近十年的改革,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固定在10分的分值,一般由2-3个小题构成。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创新诗歌鉴赏教学方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近十年来的高考及江苏省一模的诗歌鉴赏题目讨论诗歌鉴赏的教学方法。

1 历年高考及一模诗歌鉴赏试题分析

1.1历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分析

现将2004年以来江苏高考自主命题考试至今的诗歌鉴赏题如下: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首先,诗歌鉴赏题涉及到的题材非常广泛,有学生常见的送别、怀古诗、登高怀远诗,2012年更是考了花间鼻祖温庭筠的一首思妇诗,可谓各方面都有所涉及;其次,从2004年到2012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选材时涉及到的诗人,从2007年开始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至少在知人论世这方面学生是有话可说的,这有助于学生答题,从而有效降低了答题的难度;第三,近十年来江苏高考的诗歌鉴赏题目,内容涉及诗歌的内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诗歌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所用的手法三个方面,几乎每年这三个方面均有涉及;第四,答案越来越精简,从2004年的一长段话到2012年,三道题加起来的字数在50个字左右,从某种方面来说也是有利于学生答题的。

1.2一模诗歌鉴赏试题分析

试题如下:

鹧鸪天・送叶梦锡

陆 游

家住东吴近帝乡, 平生豪举少年场。十千沽酒青楼上, 百万呼卢锦瑟傍。

身易老, 恨难忘, 尊前赢得是凄凉。君归为报京华旧, 一事无成两鬓霜。

[注]呼卢:古代一种博戏。锦瑟:琴之美称,此处代指歌女。

(1)上阕中“十千”和“百万”两词有何妙处?(2分)

(2)词人说“恨难忘”,他有什么难忘之恨?(4分)

(3)这首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9.(1)“十千”“百万”,语气夸张(1分),写出了词人年轻时一掷千金(或“豪放不羁”“轻财恣意”等)的性格(1分)。

(2)一恨岁月匆匆,年华老去;二恨抗金不成,报国无门(或“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等)。(每点2分)

(3)对比(2分,答“今昔对比”、“虚实对照”、“反衬”也可)。上阕描绘词人豪放不羁、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1分),与下阕年老衰颓、凄凉落寞、一事无成的词人形象(1分),形成鲜明对比。

此次一模试题紧贴高考,作者和词作内容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从题目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但是细细品读诗文会发现这是一首诗人借送别来写自己近况及抒怀的一首诗,这是本首诗歌的难点所在,如果作文一首普通的送别诗去答,难免会造成答题的困惑。考查内容涉及到内容、思想、表现手法三方面,如以往高考一样。答案精简,每道题的得分点设置清晰,未对学生答题造成障碍。

在学生的试卷分析中,我们发现由于这首诗歌的内容不是特别的难,加上学生对于陆游、南宋、爱国诗人这样一些讯息点的设置,本诗歌在理解上未对学生产生太大的障碍,所以第二题,学生均可以从下阕中找到诗人“恨”的两个内容:年老和一事无成。但是由于个人经历和阅历的问题,学生对于第一题中的“十千”和“百万”了解不够,或者不敢对诗人吃喝玩乐的生活下结论和判断。第三道题中,由于学生在读题时忽略了“这首词”这个重要的讯息,所以部分学生断章取义地对诗歌的某个部分进行分析,所以得出的结论就与题目的要求相反。另外由于受题目《送叶梦溪》的影响,部分学生机械的将这首诗作为一首送别诗来答,所以答非所问,这是由于对诗歌的不理解造成的。

2 试题分析对教学方法创新的启示

2.1注重对课本知识的学习

高二一学期的一部分学习内容是《唐诗宋词(选读)》,只有利用好课堂,让学生对唐诗宋词有基本的了解,对书中涉及到的较知名的作者,比如2012年江苏试卷中选取的温庭筠等有所了解,才可以从时代背景、诗人经历入手更好地去解读诗歌,也就更容易去解答诗歌。

2.2注重对诗歌鉴赏方法的解读

对于诗歌鉴赏,学生普遍失分较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力不够,诗歌不同于文言文,学生仅有的文言知识化用在诗歌中,不能进行适当的补充,所以学生容易将一首完整的诗歌解读得七零八落,一首诗在学生的解读中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片段性的出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题目、作者、注释、诗文、问题五个方面入手,一步步地解读诗歌,并结合内容和表达技巧对诗歌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首先要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独特的个人经历;其次要抓住关键词,诗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在遣词造句上非常注重字词的选择,因为要引导学生自觉赏析关键字词。第三,要带领学生抓住主要意象。意象既包含诗歌描摹的外物之形态,又包含了作者投射于物象之中的情感意志。诗人用主观情绪来解读眼中物象,或赋予眼中所见的物象情感,从而构成意境。最后,要抓住写作特点,包括写作风格,谋篇布局和各类修辞手法。在教学环节,从各方面入手,不断强化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3加强诗歌积累、控制习题难度

从近年来高考试题分析中,我们会发现,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所以教师在平时训练、习题及考试中,要从各种题材中选取诗歌,要让学生从各方面了解到诗人,包括作者所处年代及其生活经历等等,选择的时候不能有所偏颇,应该在各方面均有所涉猎,内容要广而丰富,在难度方面,我们会发现近几年的题并不是很偏很深,所以难度要适中。如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词创作的历史背景,因为诗人的生活经历和遭遇对诗人的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其风格的形成也起到决定作用,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对深入分析其作品有很大的帮助。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所反映的时代主题,只有理解清楚了诗歌的内容,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透过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如山水寄情诗多是融情入景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如咏史诗则多是借古人古事以抒发其感情,讽喻现实的诗歌,融合对社会事件、历史人物的感叹,表达作者的思考和感悟。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多向学生介绍各类历史事件,也可以要求学生分小组的形式来讨论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理解,多方面的增加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点。

诗歌教案范文5

一、在名著阅读中获得真体验

(1)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课外名著阅读,兴趣因素相当重要。阅读既有认识和教化作用,也有娱乐作用。就一般人的阅读经历来看,多数是从兴趣人门,才逐渐迷上读书的。一上来就对学生大谈作品的社会意义、艺术成就,很容易把学生吓退。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要重视开局的读物推荐。不但要根据大纲或我们向学生推荐的书目,更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帮助他们选择那些思想性艺术性强,更要选趣味性强,与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情趣相适应的读物。因此,让学生先读《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等。这些作品情节曲折,可读性强,很容易吸引学生。当他们的阅读积累了一定的量,理解能力欣赏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之后,再指导他们读《红楼梦》、《呐喊》、《复活》、《老人与海》等寓意深刻的作品,就比较容易接受。

(2)可喜的阅读成果。以一个课题实验班为例,到高二上学期末,人均课外阅读文学名著8.27部。学生的视野非常开阔。有10人读过古典四大名著;42人读过《三国演义》,36人读过《水浒传》,36人读过《西游记》,27人读过《红楼梦》,26人读过《简爱》,24人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围城》、《呼啸山庄》、《鲁滨逊漂流记》、《傲慢与偏见》、《呐喊》、《家》、《儒林外史》、《子夜》、《老人与海》、《漂亮朋友》等也都是阅读人数比较多的。最受青睐的作家依次是鲁迅、莫泊桑、雨果、海明威、托尔斯泰、莎士比亚、狄更斯、巴尔扎克、契诃夫、马克·吐温等。最受欢迎的都是思想内容积极向上,健康高尚,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作品。很多学生不但熟知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熟知书中的典型形象,而且在思想上受到良好的影响熏陶。了解作品,熟悉文学掌故,崇尚正直、善良的性格,追求独立自由的思想境界。表现出良好的文学素养和美好的精神风貌。

二、在古典诗歌阅读中获得真感受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瑰丽的珍宝。缺少有意设计的零星的诗歌学习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有限,而自觉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多层面的诗歌教育,才更有意义。对学生进行诗歌教育,既强调分阶段相对集中,更注意保持连续性,防止随意的散乱的偶然行为。我们设计在高一品读唐诗百首左右,高二品读唐宋词百首左右。品读的诗作都经过精心选择。尽量选择那些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较高水平的经典诗歌作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由点连结成线,由线连结成网络的文学史的观念。注意量与度的把握。适量扩展,学生能够接受消化,防止过多过滥,影响课本的正常学习。所选作品力求能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兼顾的较高标准;同时还考虑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欣赏偏好。对作品中一些不够健康的情调,及时正面引导。

对学生进行诗歌教育,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内容和多样的方法。

诗歌教案范文6

【关键词】命题;探究;古典诗歌鉴赏;得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古典诗词的鉴赏是现在每年高考的必考题,但考查的结果却不如人愿,如江苏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分值为8分,实际得分的均分为2.2分,得分率为27.5%,是整套试卷各类题型中最低的。江苏省2012年的《考试说明》将考查定位为“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但在其相关例题的“简要说明”中,也明确指出:古诗词鉴赏题,属中等难度和难题。因此,很多老师都把诗歌鉴赏视为难以逾越的障碍,望“题”兴叹,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来钻研,导致一些学生考试时纯粹是跟着感觉走。笔者认为高考诗歌命题的种种问题和这种现象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那么高考诗歌命题存在哪些问题?

一、命题要求简单含糊

关于高考诗歌鉴赏的规定很是简单含糊,如江苏省的《考试说明》只有一句话的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在考试能力要求中补充道“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除此,并无任何实质性、具体性的规定。面对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命题者有极大的空间和自由,而应考者则显得更加被动和无助。为了更好地显示高考的公正公平,《考试说明》最好拟定一些具体的标准,如避免过于浅显直白的诗作,从而保证试卷的区分度;避免典故过多的诗作,因为考生做题的时间非常有限,根本无从阅读太多典故;避免个性化色彩太浓的诗作,因为高中生的诗歌阅读能力确实有限。

二、命题者高高在上

高考诗歌命题者一般来说均是大学教师,客观地讲他们的个人学识,确实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是对高中一线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却缺乏相应的了解,所以命题时的尺度和难度有时难以把握精准;而有的命题者却是自高身份,固步自封,不肯正视高考诗歌的实际得分情况,不肯倾听来自教学一线的呼声,不愿调整命题的思路,不愿借鉴其他试卷的成功经验。有的甚至话语霸权,只承认自己预设的单一答案,而答案本身可能少有真知灼见,大多是来自各类诗歌鉴赏词典的相关解释,可是鉴赏词典的相关文字毕竟只是“一家之言”,甚至“一孔之见”,而非颠扑不破的“真理”。

三、试题难度不适中

如江苏2008年高考题,“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2009年浙江卷,问词中的“两种”指的是_________,题目的设置考察不出考生的思维,显得有些低幼和简单。前一道题考生用程式化的语言就可以解答(比喻是最常见的一种修辞),后一道题学生无需解读相关诗句就可以找到答案,这类题目难度过易。而有的题目则是走上了另一个极端,难度显得过大,如2008年北京卷诗歌鉴赏第三问“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关于诗歌鉴赏,中学生能读懂诗歌,找出诗中的意象,描绘出诗歌的意境,感悟出诗人的情感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诗歌的艺术风格,那是诗歌鉴赏的高级层次,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生如何能达到?学生作答时肯定是只能从脑海里找到“沉郁顿挫”之类的套话,再结合故事做一番陈述。最后阅卷老师遭遇到难题,给不给分呢?所以过难过易的题目虽然表现形式上截然不同,但是最终殊途同归,一样失去了考查的信度和效度,直接导致了测试的低效甚至无效。

四、命题指向不明确

如2009年海南、宁夏卷诗歌鉴赏其中一问: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看到此题实在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命题者到底要考查什么?是诗歌的艺术技巧还是诗歌的构思角度?看了参考答案(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比,效果独特。)才有所理解,原来考查的对象是作者的构思的分析与评价,可是考场上的考生时间有限、心情紧张,他们哪里能够明了命题指向呢?可见诗歌鉴赏要想拿分实在是难。

诗歌教案范文7

一、考察学情,发现问题

高三语文复习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所以我们的课堂必须是基于学情分析的语文课堂。只有寻找到学生合理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即时的学习状态,我们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他们提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身上往往有这样几个通病:

(一)审题问题,忽视题目的指向性

审题不当导致误答的情况在作答诗歌鉴赏题时犹为突出。比如在高三开始训练之初,学生往往会注意不到“哪些手法”和“哪种手法”的区别。而在江苏省的高考试题中,试题往往具有比较明确的指向性,能够帮助学生找到答题的方向,给学生一些提示。如2010年的高考题王昌龄的《送魏二》一诗,第三题的题目为“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境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题干中引用了陆时雍的诗评,而实际上“代为之思”就蕴含了答案“设想”这层意思,有想象的成分在里面。“其情更远”,则涉及到了表达的效果,用这种手法表达的情感更深。又如2009年的江苏高考题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第三题“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题干中的“变化”二字提示了我们思想感情至少有两种,答题时要注意将词中不同时间段的不同情感概括出来。

(二)概念术语混淆,造成答题有误

尽管在高一高二,老师在教学中对一些概念和术语已经有所渗透,但是笔者发现,对这些概念和术语学生在实际答题时还存在着混淆的情况。比如“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的概念,这是必须要帮学生区分清楚的问题。“表达技巧”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言特点和结构特点等多方面。“表现手法”可包含“修辞手法”,江苏省高考考纲里涉及到的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七种。2009年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的第一题问的是“‘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011年的《春日忆李白》第二题问到“‘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如概念混淆会造成此类题型答题错误。此外,不少学生对“衬托”和“对比”,“借代”和“比喻”这几组具体手法之间的区别还存在混淆,需要教师结合具体诗歌指导他们加以辨析。

(三)对诗歌内容不理解,读不懂诗歌

诗歌是一种“生命的感发”,是作者用来抒泄自己心中情感的一种方式。因为学生和作者所处时代境遇不同,受到自身阅历的限制,再加上作者对诗歌内容进行了艺术的修饰,学生读到一首诗歌时往往会茫然无措,无法理解诗歌的内容。如2012年的江苏省高考题,温庭筠的《梦江南》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满怀深情期盼丈夫归来的思妇的形象,充分揭示了她希望落空之后的失望和痛苦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不幸妇女的同情。同时也寄寓着诗人遭受统治阶级排挤,不受重用的悲凉心情,也是感慨怀才不遇的作品。而有不少学生没能看出温庭筠是通过塑造一位思妇的形象来抒写情感,导致答题错误。

二、方法点拨,强化训练

基于学生学情,根据他们的具体学习状况,我们必须制定针对性的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提高高三诗歌鉴赏复习课效率。

(一)吃透考点,明确教学目标

考纲中对诗歌鉴赏题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评价鉴赏的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我们在讲解诗歌时,可以据此制定出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或从形象入手,或从语言入手,或从表达技巧入手,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诗词的情感。如温庭筠的《梦江南》一词,我们就可以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理解词中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2.把握诗歌的情感。通过复习课教学目标的制定,给学生清晰的复习指向,帮助学生构建起知识网络,理清知识间的逻辑联系。

(二)强化主题,分类梳理

任何能力的培养都是建立在一定量的知识储备之上的,若没有较充实的知识储备,鉴赏诗歌就会像无源之水一样面临枯竭。“汝果欲‘赏’诗,功夫在诗外”,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诗歌按主题分类梳理,深化对诗歌不同主题的认识,让学生读诗歌能有初步的整体感知。按主题,诗歌通常可以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咏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羁旅思乡诗、赠友送别诗和闺怨诗等类型。如2009年的高考题《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是军旅边塞诗,2010年的高考题《送魏二》、2011年的高考题《春日忆李白》都属于赠友送别诗,2012年的高考题《梦江南》则是一首闺怨诗。

(三)抓关键词,把握作者的情感

诗歌中常常有些词是能直接反映作者心情的,如悲、喜、怒、叹、愁、孤、痛、惊等。抓住这些词就能初步把握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就能更快地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如《送魏二》一诗标题中的“送”,诗歌中“醉别江楼橘柚香”的“别”,“江风引雨入舟凉”的“凉”,“忆君遥在潇湘月”的“忆”,“愁听清猿梦里长”的“愁”。诗中句句都有关键词语,能帮助我们来理解作者的情感。课堂上,在指导学生解读诗歌时,不妨从这些关键词入手。

(四)举一反三,规范答题

要使高三复习课更高效,我们还需要举一反三,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他们培养规范答题的技巧。比如2012年《梦江南》第三题“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局”,答案为“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无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2009年《送魏二》的第二题“一、二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答案为“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这两道题目属于同一类题型,答案都包含了三层:手法、诗句内容、表达效果。将同一类型的题目放在一起比较,能够帮助学生搭建起思维的链接,提升思维的品质,同时也能总结出规范答题的经验,使学生对考试题型印象更深刻。

(五)讲练结合,精选习题

诗歌教案范文8

学生成为选修课主讲者的必要性。学生走上讲台,成为选修课的主讲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当我宣布每个学生主讲《唐诗宋词选读》中的一首诗词时,学生无不欢呼雀跃,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进去。

学生走上讲台,成为选修课的主讲者,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自信心对于学生至关重要,学生有了信心,就会跃跃欲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甚至超越自我,走向成功。学生走上讲台,扮演老师的角色,就能让他们通过展现自我而获得自信心。

学生走上讲台,成为选修课的主讲者,能为学生提供多方面锻炼的机会。语文课的终极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让每个学生去主讲《唐诗宋词选读》中的一首诗词,既可以使学生在自主钻研文本的过程中提高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讲授诗词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提问或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辨的能力。

学生走上讲台,成为选修课的主讲者,更是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好形式。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指导,自我监控,自我强化。当学生去主讲一首诗词时,就能使这三个过程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学生在自我指导的环节中,会精心制定计划,选择适当方式,营造相应的情境,以获得最佳结果。学生在自我监控的环节中,会对自己的学习和讲授过程自觉地进行观察、审视和评价,反思缺憾,获取经验,得到成长。学生在自我强化的环节中,会根据学习和讲授的结果对自己作出评价,这有利于积极的学习状态的持续和加强。

学生成为选修课主讲者的可能性。从知识储备看,学生具备了走上讲台的条件。因为《唐诗宋词选读》一般在高二后半学期学习,而高中前三学期语文课堂上的多种训练已为学生走上讲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坚持在语文课上课前让学生进行三分钟演讲,每个学生都有了上讲台的经验,他们知道讲课需要面向全体学生,需要大声表达自己的观点,需要注意自己的举止等。再如,经过语文必修课五本教材的教学,我已经让学生积累了诗词鉴赏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他们明白了鉴赏诗歌要知人论世,要了解诗歌的意象,要把握诗歌的情感,要掌握诗歌常用的技法等。当然,还要给学生足够的研读时间,让他们去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我在高二上学期结束前,就从《唐诗宋词选读》的六十几首诗词中选出五十几首,让每个学生认选一首,利用寒假去精心准备。学生可以去图书馆阅读,去互联网搜索……扩充自己古典诗词鉴赏的知识。

从心理特征看,高二学生的心理正逐步走向相对稳定与成熟,学生也能够走上讲台了。从思维品质上看,他们正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已能独立思考,智力也发展到高峰阶段。他们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学习实力,浮躁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得到控制,能理性地思考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地评价自己,不怨天尤人。同时,他们又有着自我表现的欲望,希望能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这些心理特征为他们独立地钻研古诗词文本,并走上讲台讲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从语文能力看,学生也能够胜任选修课的主讲任务。高二学生经过高中一年的学习,基本上已适应了高中的学习,学习自觉性得到了加强,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一方面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自学主动获取知识。高二学生具有了较高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等,这就为他们上讲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成为选修课主讲者的可操作性。要确保学生能走上讲台去成功地主讲,首先就要求教师为学生课前备课、课上讲授和课后巩固等各教学环节做好预备工作,安排好合理的操作流程。首先,教师要先行引导。在分配给学生任务的同时,我为学生做了三件事。一是系统讲解了诗歌鉴赏知识,帮助学生理清了诗歌鉴赏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分清诗歌的类别、欣赏诗歌的意象和形象、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以及怎样炼字、怎样赏析诗句、怎样把握情感、怎样分析技巧,等等。二是印发给学生一份较为规范的诗歌教案。教案选了一首诗歌作为案例,前面有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中间有详细的教学过程,如课文导入、作者介绍、具体赏析;后面有思考的问题、课后作业等。三是给学生上一节诗歌鉴赏的示范课。课上,我对讲课的一些要领做了特别的提示,比如,提出问题要具体而不宜大而空,学生回答不出时要有逐步的引导,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有复述、总结和评价等。

诗歌教案范文9

二读诗题,读出信息。有了很好的背景铺垫,笔者引领学生们去读诗歌的题目,让孩子们说一说题目中的信息。学生指出题目中的“别”字告诉我们这是一首离别诗,笔者告诉学生在我国的诗歌王国中有很多的离别诗,于是我们一起收集古典诗歌中的离别诗并大声诵读。笔者告诉学生离别在许多古诗人的笔下特别沉重,对于古人来说离别是一件凄凄惨惨的事情,从而为感受徐志摩先生《再别康桥》淡淡的离愁做铺垫。笔者告诉学生无论解读什么样的文章,题目总是会提供给我们很多信息,我们要学会解读文章的题目,诗歌也不例外。在笔者将近一年的训练下,学生们解读题目的能力大大增强,从《再别康桥》中他们读出了这是一首离别诗歌,告别的是一个地方,不是人,与一般的离别诗歌不同,而且诗人是第二次告别康桥,应该是故地重游的感受。

三读诗歌,读出基调。一首诗歌,通过初步的诵读,学生能够初步感知诗歌的基调,这是来正确解读诗歌意境的必要铺垫,于是笔者设计了本课的第三个环节——三读诗歌,读出基调。笔者一向喜欢给学生范读,教学《再别康桥》时,笔者将钢琴曲《秋日私语》作为背景音乐朗诵该诗。学生听时能初步从笔者舒缓、低沉的语调中,在轻柔、和谐的乐曲中领悟到本首抒情诗歌的基调,那一份淡淡的哀愁似乎快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四读诗歌,赏析意象。一首优秀诗歌的诞生离不开意象,笔者一次次地告诉孩子们,在诗歌中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事物就叫意象,而情感也正是从诗歌的意象中体会出来的。让孩子们初步体会了诗歌的基调后,笔者设计了意象赏读环节:“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你知道诗人将离别之情寄托在哪些景物上吗?借助这些景物诗人为我们营造了关于康桥的哪些画面?请结合景物特征给它们取个好听的名字。”这个提问既让学生们初步感受新月派诗歌的绘画美,同时训练孩子们概括诗歌意象的能力。答案没有统一性,学生们有发挥的自由,也乐意去寻找答案。最终学生们的概括都不错,譬如“挥别云彩图”“青荇招摇图”等。学生们的答案告诉笔者,他们已经初步养成了既关注整个诗节又尽量用文中词句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笔者接着引导孩子们去发现,本首诗歌的意象都很平常,但是诗人之所以写出了不平常,就因为诗^融^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没有虚构,没有过多的矫饰,且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有别于传统诗歌中写人的俗套,离愁中多了一份清新、一份自然。这也是这首诗歌脍炙人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五读诗歌,感悟情感。感悟意象后,笔者抛出一个问题:“你从第几小节哪些词语哪些句子,读出诗人什么情感?”有的学生从第一小节中读出了诗人离别时的恋恋不舍;有的学生从金柳幻化出的美丽新娘中读出了无尽的欢喜和眷恋;有的学生从招摇的青荇中读出了诗人的忘我;有的学生从梦中读出了诗人内心的隐忧;有的学生从诗人的放歌中读出了沉醉;有的学生从沉默的夏虫中读出了淡淡的哀愁。笔者告诉他们,这就是物我一体的境界。总之,故地重游,诗人心中是无限的眷恋和不舍。但诗人表达这种感情时却很洒脱,很轻盈,没有仰天呼号,没有痛哭流涕,有的只是一份淡淡的哀愁,空灵而轻盈。在学生基本掌握诗歌情感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诵读指导,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读诗歌,学生跟着音乐读,效果出奇地好。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诗歌中哀愁之淡,笔者还引用了茅盾先生评《再别康桥》情感的一段话:“诗人所咏叹的,就只是这么一点‘回肠荡气’的伤感情绪;我们所能感染的,也只有那么一点微波似的轻烟似的情绪。”

六读诗歌,赏析写法。语文学量阅读非常有必要,但厚积是为了薄发。语文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赏析和写作,于是在学生了解了诗歌的情感之后,笔者力图引导学生学习诗人的一些写作技巧,为自己的写作和考试作准备。笔者设计了这样—个问题:“我喜欢哪一小节或哪一句诗歌,因为这里运用______手法,有______表达效果。”他们很快找出了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找到了融情人景的手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顶真、回环等修辞手法,讲解了诗歌物我一体的境界,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中的叠词、动词、形容词等,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感受诗歌的魅力。

七读诗歌,感受三美。《再别康桥》是现代文学史上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欣赏完了该诗的技巧之后,笔者设计了一个七读诗歌,感受三美的特殊环节,具体设计如下。1.大家默读,一赏诗歌的建筑美。笔者告诉学生,诗歌的建筑美是句子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2.学生齐读,二赏诗歌的音乐美。笔者告诉学生,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的,节奏、音韵、弹性,都是音乐美的表现。3.学生个别读,三赏诗歌的绘画美。笔者让班级中诵读好的同学配乐诵读,并引导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诗歌中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再次感受该诗的绘画美。

八读诗歌,力争言传。苏州市中考考试说明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诗歌鉴赏的要求,但是中考出题时还是很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2009年中考试题就考查了《再别康桥》的两条题目。教完《再别康桥》之后,笔者又设计了鉴赏环节。在感受中考真题的基础上,我告诉孩子们诗歌鉴赏对于我们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希望孩子们多背诗歌,多赏诗歌,爱上诗歌。其实这个环节笔者大多会让学生亲自创作诗歌。学生的作品尽管稚嫩,但很多时候却也言之有文,甚至会涌现出一些佳作。

九读诗歌,厚积薄发。本课最后用课件展示了林徽因怀念徐志摩的一首诗《你是人间四月天》,让孩子们一起跟着音乐诵读。并告诉孩子们,深情缅怀诗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去阅读他的作品,于是布置课后作业:1.课后读完徐志摩先生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和徐志摩先生其他的诗歌作品,阅读新月派诗人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人作品,再次感受三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推荐作品:徐志摩《偶然》、闻一多《死水》、朱湘《采莲曲》等;2.课后继续搜集离别诗,在抄写本上抄写积累,不少于8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