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诗歌散文精选集锦9篇

时间:2023-05-29 16:01:52

诗歌散文精选

诗歌散文精选范文1

关键词:高二语文;选修教材;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03

根据有关规定,高二学年语文除了要完成人教版必修五的教学内容之外,还至少要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语言文字应用》的有关内容。但是这些内容繁多,选修时间短暂,很多教师感到难以合理处理两者的关系,往往顾此失彼,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因为缺乏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删繁就简,使之更便于操作、更具实效。下面,笔者就着重谈谈整合的一些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一、科学安排,有序教学

一般而言,高二第一学期的上半学期就完成人教版必修五的教学内容,下半学期和高二第二学期就是学习选修教材的时间。这时,不少教师不知如何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造成不必要的脱节与低效。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各册教材的内在联系并做出科学的安排。例如把《语言文字应用》和《先秦诸子选读》放在第一学期的下半学期学习,先学习《语言文字应用》,再学习《先秦诸子选读》,前者用时四周,后者七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放在高二第二学期各用半个学期学习。

按照上面的安排来组织教学的目的是有序教学,提高效率。《语言文字应用》和《先秦诸子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构成语言文字与篇章的关系,先掌握语言文字再掌握篇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先秦诸子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与《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构成古今关系,先掌握古代的再掌握现代的,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至于安排教学时间的长短,依据教学内容的多少和难易来确定,目的是保证每一教学内容最基本的学习时间。这样科学有序地安排教学,有利于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

二、重新整合,专题突破

选修教材内容繁多,重新整合教学尤为必要。对它们的教学处理,形式和方法多样,关键是如何才能做到恰到好处、事半功倍。下面着重介绍两种整合策略:

一是串联整合教学法。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在《致同学们》中说:“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而《先秦诸子选读》和《语言文字应用》中的《致同学们》说:“与必修课程相比,选修课程将为你们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根据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的这种特殊关系,不妨用串联的形式将它们重新整合教学。具体为将必修一至必修五有关文体的单元与选修教材相同文体的单元作为一个前后衔接的教学整体来组织教学,把选修教材的对应内容作为必修教材的有效拓展与延伸。这样,将收到意想不到的、令人更满意的教学效果。

譬如,必修教材一第一单元是中国现代诗歌,讲授这个单元的时候,教师应有意识地穿插学习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现代诗歌部分内容,特别是同一诗人的不同诗篇的拓展欣赏,如领悟了必修一《沁园春・长沙》的思想感情,接着就应引导学生体会选修教材中第二单元《贺新郎》的思想情感,赏析它们的异同。

同样,必修教材一的第二单元是古代散文,讲授这个单元的时候,也应穿插学习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有关散文部分的内容,特别是学了必修一司马迁的《鸿门宴》,就应结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司马迁的《项羽之死》来赏析。这样,既巩固新学习的知识,又及时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其他文体内容的学习依次类推。

按照以上的做法也许有人认为会打乱教材编写意图,其实这只是对学习时间和内容顺序有所调整,学习的整体内容没有改变,却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是板块整合教学法。除了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之外,还可以专题形式,进行板块教学,各个突破。这主要在高二第一学期下半学期和第二学期进行。整合的对象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先秦诸子选读》。可以按照文体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先秦诸子选读》重新分为诗歌和散文两大专题。

对诗歌专题的学习,先梳理我国诗歌的发展史。教师布置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到图书馆等查阅有关资料,弄清我国诗歌发展的过程,掌握各个朝代出现的重要诗人及其代表作,明确他们诗歌的风格和思想内容,然后通过课堂展示交流或办手抄报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接着,分点突破。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为依据,以探究诗歌的旨意、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声韵为突破点,引导学生精读重要的诗篇,进行古今对比阅读,明确赏析的切入点,把握阅读的正确方法,整体提高诗歌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如要探究诗歌的旨意,教师可以拿《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白居易的《长恨歌》与《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郭沫若的《天狗》来比较阅读,看看古今诗歌的旨意及其呈现方式的异同,从而正确理解赏析归纳旨意的方法,做到一课一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阅读同一单元的其他诗篇。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歌专题各个突破点的收获,提纲挈领地掌握核心内容,把厚的书读薄。

对散文专题的学习,同样先梳理我国散文的发展史。教师布置学生结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后面的《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自主查阅有关资料,全面理解我国散文发展的历史,掌握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搭建平台,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

接着,分块突破。把散文分为先秦诸子散文和其他散文两块来突破。对先秦诸子散文的学习,可以大体按照学(上接第3页)术流派来进行,如儒家(《论语》《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重点学习《论语》和《孟子》,主要掌握他们的基本观点、说理方式和语言特点。

学习其他散文,主要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散文”部分进行比较阅读,以内容、结构和语言为比较点,把握古今散文的异同点,深刻理解我国散文的特点(形象性、逻辑性、抒情性、灵活性和趣味性),提高理解鉴赏散文的能力。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提炼,梳理我国散文的发展脉络及其基本特点,真正把握散文的精神内涵。

三、灵活处理,突出重点

对于每册选修教材,不必按部就班地从头到尾拉网式教学,而应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主次灵活处理,突出重难点。正如《语言文字应用》中的《编者的话》所说:“有条件的学校和老师不妨多讲点,有能力的学生不妨多学点(包括自学),其他学校和学生则可以突出重点、抓住难点,甚至‘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对《语言文字应用》的前三课可灵活处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学生分为三组,每组负责完成一课的学习,每组都有不同的任务与要求。各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相互探究、充分讨论,形成阅读成果。然后,教师安排若干节课给各小组进行展示交流、相互评价。最后是教师小结、拓展和检测。这样,把学生的学习移到课外,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对后面三课应重点落实,但也不要面面俱到,而应主次分明,删繁就简。譬如第四课《词语万花筒》的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重点掌握“多义词的不同义项”(词的本义、词的基本义、词的借代引申义、词的比喻引申义。)和“词义的演变”(词义的深化、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第二节《词语的兄弟姐妹》,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同’与‘不同’之间”的“不同”,即词义方面有差别(词义范围大小的不同、词义轻重的不同、词义侧重方面的不同等。)、用法方面有差别(适用对象不同、搭配关系不同、词类和功能不同。)、色彩风格有差别(感彩不同、语体风格不同);第三节《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侧重学习“‘日新月异’的新词语”中的“‘新造’和‘新义’”“新词语是从哪儿来的?”;第四节《中华文化的智慧火花――熟语》,着重学习“熟语老大哥:成语”(成语是语言文字的珍品、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成语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和“熟语兄弟姐妹:惯用语、歇后语、谚语”。这一课的其他内容,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教师有针对性地检查。

总之,教无定法。对高二语文选修教材的处理,不应局限于某种做法,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做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争取寻找到最佳的处理策略。

诗歌散文精选范文2

感谢父母,给了我健康的身体

感谢亲人,给了我真诚的祝福

感谢祖国,让我拥有流水、山川和歌声

感谢时光,让我活着,爱着

还要深深地感谢生活

让我有了一颗良心

面对苦难,总是不断扶正自己的步伐

感谢这一切--

就不会认为我是一个神经错乱的人

是多余的人,是在风中

拼命揪出对手的人

宛如

把它还原一滴露珠

一声鸟鸣,一根火柴

在三种不同事物的中间,我会看到最初的颤抖

直到最后都是有硬度的表达

它唤醒了我的记忆,我的思念

我的梦想,我的心房

如果它开口说话

请不要奇怪,一直以来

它在我的体内流动,像一声秋风里的咳嗽

扯疼了我的神经

盛开与低落

我总是期望

让时间的针脚停滞不前

让天空蓝得彻底

让自己破茧而出,享受成功的喜悦

与痛苦

也许我还没有放下这挥之不去的牵挂

如一次孤独而美好的暗恋

陪伴我,想着什么时候

被白雪覆盖

在度过了煎熬和磨折之后,成为

一小捧无声的静水

想到

想到飞鸟,我就有了长出翅膀的欲望

想到纸,我就有了慢慢撕碎的欲望

想到杯子,我就有了葡萄酒一般流溢的欲望

这么多年,我还分不清

欲望究竟是怎样的一副长相

它是善良的,还是狰狞的

它是空虚的,还是充盈的

一想到欲望,我要松开它的喉咙

让它低沉地吼叫

在星空下,咆哮如雷

独角戏

我渴望在这出戏中

受伤、痊愈

我渴望在这出戏中

遇到和我同样的一个人

许多年过去,这出戏的蒙太奇闪烁不停

只是不会看到

小小的我,从荧幕中

走进走出

友情链接:

倪伟李,生于1984年,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作品集《绿了青春的伤疤》、《石头的婚礼》。作品散见于《诗歌月刊》、《福建文学》、《诗选刊》等。曾在《青春潮》发表过诗作。现为福建莆田侨乡时报社编辑。通信地址:(351100)福建省莆田市侨乡时报社。

黄颖英,曾在本刊发表过诗歌作品,出版诗集《如果我有翅膀》。通讯地址: (350001)福建省老干局。

吴伟华:1978年9月出生,当过兵,现供职于广东电网梅州平远供电局。1995年开始诗歌创作,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选刊》《中西诗歌》《作品》《敦煌诗刊》《中国诗人》《中国电力报》等刊物,收入《2005中国年度诗歌》《2007中国诗歌精选》等年度选本,曾获《人民文学》征文奖。

诗歌散文精选范文3

诵读、鉴赏古代诗词,是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学习古代诗词,从中汲取营养,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极其重要的一个方法。

新课标的出台,使诗歌鉴赏不仅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经之路。古代诗歌鉴赏能力成了高考考查学生的重要范围。早在2003年4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与此配套2004年9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高中部分的改革试验。新的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中学古代诗词教学还存在若干误区:一、重视应试,偏离课标;二、重记诵名篇名句,轻鉴赏分析;三、有些地方教学手段单一;四、理性分析代替直觉领悟;五、重预设目的,轻动态效果;六、求速成而忽基础。古典诗歌教学中未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有的学校领导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应付策略,即狠抓高考不变,对内对外,毕业班和非毕业班两套拳法。大部分语文教师观念停滞不前,有的教师置新课标要求于不顾,仍然完全采用过去的教学理念,对待古诗词教学只是读一读,正一正字音,意思翻译一下,背一背就过去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古代诗词教学的改革步伐,亟需纠正。

因此,今天我们有必要重读新课标对中学古诗词教学的新要求。

2001年和2003年国家教育部分别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中学古代诗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里共选入诗歌48篇,总20课,占课文总数的12%。其中古诗30首,另外要求课外背诵60首古诗。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古诗词的的标准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个目标体现了初中古诗词教学改革更突出“诵读”、“欣赏”。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5)里共选有诗词23篇,总23课,占课文总数的20.3%。其中古诗11首,另外要求课外背诵40首古诗。在选修课本《唐诗宋词》中,它选有63首唐诗宋词,合计74首。如此大量选入中国古代诗词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学教学大纲对古代诗词教学的关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中对古诗歌教学的要求是:“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这条目标提出的要求体现文学知识(包括文体知识、表现手法和背景材料)与鉴赏能力的关系,指向在“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是理性知识的运用。

课标中第8条目标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项目标突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民族文化又以中国历史上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为精粹,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其根本意义在此。优秀的古典诗歌,“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从传承民族精神这一意义上讲,它的作用是历史上其他任何典籍所不能替代的。

新课标十分重视古典诗歌的背诵。第9条目标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目标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概括地说就是多读多背,加强积累,“一定数量”是其基础。记诵优秀的诗词、文言文篇章,表面看来,似乎只是积累了一些语言材料,其实,这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们既是古人的生活经验材料,也是他们的思想感情材料,当然又是鲜活的文学形象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学生的大脑,组合到学生既有的认识结构和情感经验之中,就会成为终生的营养,也是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

新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只是规定了推荐背诵的篇目,并没有硬性规定基本篇目,原有的一个诵读篇目也取消了,改为建议,很明显,新的大纲和课程标准加大了古典诗词选编的弹性,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开设相关的古典诗歌的选修课程。苏教版编写了《唐诗宋词选读》教材,全书有63篇唐诗宋词,比之以往的教材在内容上,数量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高中“诗歌与散文”选修课中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如下: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选修课程的开设,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这是一种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创新。

此外还有唐诗选读举例中的要求:

选读唐代不同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重要诗歌流派和诗人的代表作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了解作品的价值取向,领略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认识唐代诗歌创作的杰出成就,培养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民族自豪感。

在鉴赏的过程中要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激发浓厚的鉴赏兴趣,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运用诗词格律知识鉴赏唐诗作品。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唐诗作品。

可以把若干具有相同特点的唐诗组编在一起,进行专题性阅读鉴赏。从书刊、网络等渠道搜集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作品评论资料,帮助阅读鉴赏;组织学生诗社等业余社团,开展专题研究活动;依托本地自然、人文资源,围绕所读的唐诗作品组织游览、考察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感受和理解作品。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从新课标对中学古诗词教学的要求中发现:中学古代诗词的教学内容明显增多了,要求明显提高了,新课标更突出“鉴赏”、“诵读”,更强调“读懂”、“积累”和“运用”。新课标下的古代诗词教学和传统的教学的侧重点和着眼点是不同的。新课标的提出顺应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特别是注重素养的要求。所以传统的教学侧重的是理解,而新课标注重的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去感悟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精神――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诗歌散文精选范文4

作者:席慕蓉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9-1

作者简介

席慕蓉,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1963年,席慕蓉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多项奖项。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

导读

迄今最为严整的席慕蓉诗集;

她的诗作曾经深深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她的爱憎情仇,并非一人一时一地一族一国所可范围,那是宇宙庞伟的光影下永恒的母题和眩惑!

内容简介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

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书名:青春在路上――汪国真新诗精选

作者:汪国真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4-1

作者简介

汪国真,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当代诗人、书画家。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1984年发表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掀起一股“汪国真热”。2015年4月26日凌晨两点十分,汪国真去世,享年59岁。

导读

本书是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的新诗精选集。书中收录了他多首新诗,格调积极向上、催人奋进,尤其对当下的年轻人有励志作用。同时,书中还囊括了他新近创作的词、散文,并附有他的书法、绘画。可谓汇集了汪国真各方面才艺于本书当中,极具珍藏价值。

内容简介

2014年春,新华出版社准备为汪国真出一本纯粹的诗集,但汪国真觉得缺乏新意,提出要把他的散文、绘画、书法都加进去。这个想法得到了出版社的认可,该书责任编辑刘志宏将书名定为《青春在路上――汪国真新诗精选》。

该书约10万余字,诗歌有六七十首,占一半篇幅,还收录了汪国真填的宋词。另一半内容则是汪国真的跨界作品――散文、绘画、书法。

书名:给孩子的诗

作者: 北岛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7-1

作者

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8月2日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湖州,香港中文大学讲师。中国当代诗人,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间诗歌刊物《今天》的创办者,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代表诗作《回答》《一切》。

代表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导读

北岛亲自甄别、挑选,将自己心目中的最适于孩子诵读、领悟的短诗公布于世,“为孩子留下一部作品”,实现诗人长久以来的宿愿。

重绘新诗版图,确立经典标准,诗人、篇目、译文的择选,都体现编者一以贯之、别具手眼的诗学理念与美学目光。

57位不同国别的诗人,101首不同风格的新诗,携带着思想、文学、文明的火种,交给孩子,照亮下一代的阅读空间。

新诗“蒙学”的引路者,汇集新老名家的经典译作,是范文,也是美文,集聚最伟大的文学灵魂,最精要的不朽文本,涵养心性,助育美感。

因编者的眼光与热忱,品质的特出和优异,势必在汉语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内容简介

北岛:给年轻朋友的信(节选)

三年前,我的儿子兜兜刚上小学一年级,被选入普通话朗诵组,准备参加香港学校朗诵节比赛。那天下午,他带回一首诗《假如我是粉笔》。这首诗让我大吃一惊――这类普通话训练教材不仅滥竽充数,反过来伤害孩子们的想象空间。我试着朗诵了《假如我是粉笔》,把鼻子气歪了。好在兜兜不委屈自己,一早就跟老师说:老师,我不想当粉笔。

从此日起下决心,我花了两三年的功夫,最终编选了《给孩子的诗》,作为送给兜兜和孩子们的礼物。让孩子天生的直觉和悟性,开启诗歌之门,越年轻越好。

诗歌散文精选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 现代诗歌 系统性教学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大家对现代诗歌教学的冷淡和漠视。我们重视小说等文学类作品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作用,却忽视现代诗歌这个优良的载体;我们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却扼杀了他们创作诗歌的兴趣;我们力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却又将现代诗歌这种最有效的教学工具摒弃……这些矛盾的行为一方面是出于中高考指挥大棒的指示作用,另一方面也是我们不会有效地教学现代诗歌的缘故。

朱光潜先生说“诗比别类文学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微,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既然诗歌有这样的美质,我们只有更努力地去探索现代诗歌教学的有效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但是,仅仅停留在对一首诗歌的解读,或是按部就班地对某册教材上的诗歌进行解读的话,是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我觉得必须将现有教材的现代诗歌重新整合,形成一套系统的现代诗歌教学方法。

一、现代诗歌系统性教学的实践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恰恰能够满足这些要求。但中考说明里没有一句涉及这块知识,考试机制对现代诗歌的冲击力绝对是致命的。在这个大前提下,编写教材的人对于现代诗歌也是漫不经心的状态。教材编排在处理现代诗歌上不成体系。除了九年级有完整的两个单元的现代诗歌,七年级是零星的几篇,八年级就几乎没有了。

但是,“年少青春正是诗”,中学生正处在乐于读诗、敢于写诗的年纪。新奇独特的语言,朦胧华美的意象,含蓄深沉的情感……这些都是青春期孩子的最爱。

中学生内心深处对现代诗歌的热情向往,现实中考试机制的冷眼相待,形成了一个矛盾。作为一名教师,在应试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这是不容推卸的责任。但现实的大部分教师在处理现代诗歌的教学时,是单纯地就一首诗歌进行解读,将教师的体验零散地灌输给学生,这种碎片化的教学无法使他们具备真正地品读现代诗歌的能力,也无法让学生真正地去热爱现代诗歌,反而心生厌惧。要让学生真正地会读现代诗歌并爱上现代诗歌,教师急需将现代诗歌教学系统化。

二、现代诗歌系统性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一)精选篇目,重新整合

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在考虑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又兼顾人文思想的共性,这本是亮点,但对于现代诗歌来讲,却不适合。人教版教材中的现代诗歌编排并不适合系统性教学,所以有必要重新整合。

七年级的诗歌零散分布在各个单元中,个人觉得没有必要精讲,提倡学生自读,不必苛求深入理解。八年级的散文诗不作为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现代诗歌的重心基本落在了九年级,但这个所谓的冲刺阶段让很多一线教师放弃了现代诗歌的教学,所以在目前教材未作改变的情况下,适当将一些篇目移上去是一种可行的做法。笔者的观点是初一重现代诗歌的阅读积累,学习时间主要放在课外;初二加强阅读欣赏,放在课内精讲,重视比较阅读。具体做法参见下文。

(二)课内精讲,注重链接

1.作品和作者背景的链接。赏析诗歌,知人论世,这是常识。所以在分析诗作时,应该将诗歌和作者本人的经历和时代背景相结合,以便更好地理解诗作。如《华南虎》等。另外,课内所选的篇目有些并非是其代表作品,所以在阅读诗作的同时,补充该作者的相关作品也非常需要,如郑愁予的《错误》,戴望舒的《雨巷》等,既让学生全面了解诗人的写作特色,又能拓宽阅读面,还能增加对该诗人的了解和喜爱。

2.作品与诗歌流派的链接。在教授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时,可以结合朦胧诗的相关知识,同时将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起阅读,不必放到后面再学。

3.现代诗歌和古诗的链接。这两者在诗作的赏析方法上有很多共通之处,如意象的使用,空白的想象等,所以不妨将两者结合起来教学,互为补充。如何其芳的《秋天》和《天净沙・秋思》的比较阅读,将秋天的常见意象和特殊情境加以补充归纳,不但能促进学生对《秋天》这首诗歌的理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秋思》等其他的描写秋天的诗歌。

4.作品和主题的链接。纵观教材全部现代诗歌篇目,涉及的“故乡”“土地”的主题很多,可以利用这个共同点将它们放在一起学习。《夜》《我爱这土地》《乡愁》《祖国》《黑人谈河流》,这些篇目,可以系统地进行比较阅读,既能快速有效地学习不同诗人的语言风格,又能深入探讨诗作的内容主题,透彻分析,可谓一举两得。

(三)课外拓展,实践提高

受教学时间的限制,课堂上所学的诗歌毕竟是有限的,古语有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现代诗歌的系统性教学更多地体现在课外。上文中提到的七年级的现代诗歌教学在课内基本不作安排,那么功夫要大量地花在课外。这也是笔者结合自己学校的特色所做的一个大胆的尝试。

(1)利用阅读课组织学生阅读现代诗歌并制作分类诗集。可以根据主题或流派等归纳整理成册。如“我的乡愁”“朦胧诗选编”等。

(2)举行诗歌朗诵会。除了朗诵学生自己喜欢的名作外,还要指导学生积累一些优美诗句,让学生抓住诗歌的意象、意境来欣赏、点评,并摘抄背诵自己喜欢的优美诗句。

(3)利用校文学社,开设现代诗歌专栏,进行现代诗歌理论的指导。对现代诗歌的主要特征,基本流派等相关知识,可以用这种方式加以指导。

(4)利用班级文化,开辟诗歌园地,展示学生优秀习作。鼓励学生写诗,通过实践提高自己对诗歌的品读能力,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像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主题健康积极,语言浅显明白,不妨就作为创作诗歌的范例来学就好。

总之,现代诗歌的教学,首先要重视诗歌的大量的积累,厚积才能薄发。其次要着力于诵读,少做无为的分析,指导学生重在品味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意象、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最后是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欣赏到创作,用个人创作来表现对诗歌的独特见解,把学生领进广阔的诗歌天地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艾青.诗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周讳云.从艺术特征看现代诗歌的教学价值.

诗歌散文精选范文6

关键词:新诗;口语化;写作;流变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008-02

纵观二十年代之后的新诗口语化写作的发展态势,散文美与政治化交替成为诗学的主流。前者推动新诗口语化写作现象进入相对白话诗来说更成熟的阶段,即新诗的“散文美”倾向;后者经历抗战时期、建设时期及时期,甚至在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达到新诗百年发展史中新诗口语化写作最辉煌的表象,新诗口语化写作现象与政治诗学的联姻是这一特殊时期最重要文化现象。

一、新诗的散文美倾向

杜衡在《<望舒草>序》中说:“在苦难和不幸底中间,望舒始终没有抛下的就是写诗这件事情,这差不多是他灵魂底苏息、净化。从乌烟瘴气的现实社会中逃避过来,低低地念着‘我是比天风更轻,更轻,是你永远追随不到的’(《林下的小语》)这样的句子,想象自己是世俗的网所网罗不到的,而借此以忘记。诗,对于望舒差不多已经成了这样的作用。’”杜衡的话很可以说明大革命后新诗的一股重要潮流,即植根于对大革命失败后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不能直面惨淡的人生,转而在艺术的内在追求中安顿自己的心灵。对艺术内在的不懈追求,就对新诗口语化写作现象的直接影响来说,最明显的莫过于二十年代各诗派的新诗文本明显更加的“精致”了,这种“精致”即有意象的更新,亦有语言的规范。而这种“精致”,是直抒胸臆的“口语化”逐渐被更成熟的“散文美”倾向所取代。这一个取代的过程,其实从象征派便开始萌发,后新月派已经开始探索,但是作为诗学理论的提出,却是现代派的独辟蹊径,这便是散文美的自由体诗。

戴望舒的《诗论零札》堪称现代派的艺术总纲领,戴望舒认为“新诗最重要的是诗情上的变异,而不是字句上的变异。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诗歌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押韵和整齐的句子会妨碍诗情,或者使诗成为畸形。新诗应该有新的情绪和表现这种情绪的形式。”这显然是对新月派追求“格律美”的突破,又是对郭沫若关于诗歌“内在韵律”的延展。《雨巷》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即表现出戴望舒轻蔑格律追求旋律的美学特色,而紧随其后的写作实践《我的记忆》中,更能彰显散文美的新诗写作倾向:

“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它生存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压干的花片上,/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它在到处生存着,像我在这世界一样。”

这是一首典型的现代派的新诗,戴望舒亲切而舒卷的说话语调,自然流动的口语,将现代生活中敏感而微妙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就像艾青在谈及新诗的散文美与口语美时也强调说,这不是他的发明,而早在戴望舒写《我的记忆》时便这样做了。艾青认为:“由欣赏韵文到欣赏散文是一种进步,韵文有雕琢、虚伪和人工的弊病,而散文有不修饰的美,不经过脂粉涂抹的颜色,充满了生的健康的气息,它肉体地引诱我们。口语是美的,它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里,它富有人间味,它使我们赶到无比的亲切,而口语是散文的。散文是形象的表达最完美的工具。”

戴望舒等诗人对新诗“散文美”的探索,一方面,从现代日常生活中寻找客观对应物来表现复杂细微的生活情绪,扩展了新诗口语化写作的宽度;另一方面,摒弃华丽的书面语,采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作为诗歌语言,重新恢复并推动了新诗“散文化”趋向深度发展。

二、革命抒情诗向政治抒情诗的转变

严家炎说:“大革命失败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勃兴,时代的急剧变动对诗歌提出了新的审美情绪。二十年代风靡诗坛的浪漫主义的自我表现,已经被那些追随时代、关注社会现实的诗人们否定。郭沫若和创造社、太阳社的许多成员,适应时代的审美情绪,积极创作反映新的现实的无产阶级革命诗歌,于三十年代初期,形成了一个革命抒情诗为主要特征的诗人群。”由此可以看出,三十年代的革命诗歌与现实主义诗歌,是在二十年代革命诗歌的剧烈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的进一步发展,这是从初期白话诗便具有的关注现实的态度了,而到了郭沫若在“五四”后创作《女神》,更体现出现实主义倾向与浪漫主义的反抗精神的融合,这一传统无疑形成了后来批判现实、宣传无产阶级革命、贴近大众生活的革命诗歌风格。

革命诗歌的审美风格对新诗口语化写作现象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早在1926年北伐的前夕,郭沫若在《文艺家的觉悟》中便指出:“我们现在说需要的文艺是站在第四阶级说话的文艺,这种文艺在形式上是现实主义的,在内容上是社会主义的――我在这里斩钉截铁的说出这句话。”在抗战爆发后,郭沫若在《我的做诗经历中》宣称:“我要以英雄的格调来写英雄的行为,我要充分地写出为高雅文士所不喜欢的粗暴的口号和标语。我高兴做个‘标语人’、‘口号人’,而不是一定要做‘诗人’。”郭沫若当时的理论可看作左翼诗人的普遍主张,造成的结果便是“口语入诗”向“口号入诗”的倾斜。譬如殷夫的《我们是青年的布尔塞维克》:“我们身旁是世界革命的血液,我们的前面是世界共产主义。”从中可以明显看出“口语”以直抒胸臆、平白直述的方式体现着诗人战斗的精神,而这里的“口语”已经“口号化”了。

如果说在革命诗歌的初期诗歌语言上还尚有克制的话,随着历史的剧变,以鼓吹革命为己任的革命抒情诗人开始直接用诗歌语言介入当时的政治现实和社会现实,诗歌的政治宣传功能被无限制的扩大了。就像在当时被誉为“时代鼓手”的田间,其代表作《给战斗者》:

“人民!人民!/抓出/木厂里/墙角里/泥沟里/我们底/武器,/痛击杀人犯!人民!人民!/高高地举起/我们被火烤的/被暴风雨淋的/被鞭子抽打的/劳动者的双手,/斗争吧!/在斗争里,/胜利/或者死……”

毋庸置疑,这样的诗歌作品对于当下的受众来说,简直和“口水诗”别无两样,最多是呐喊的“口水诗”,但是在当时来说,却是有其思想意识的进步性的,当然,如果仅仅依靠这样的思想上的优势便轻视或抛弃新诗的艺术性,也是不可取的。艺术审美上的粗糙与自傲便是当时革命抒情诗人最普遍的表现。

客观的说,这一支革命诗歌的思潮对新诗口语化写作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新诗口语化写作不再局限于白话诗的表现程度,而具备了主体性的思想高度,大量有关社会与政治的“口语”进入诗歌语言,开拓了新诗口语化写作的方向,同时因此造成的诗意的匮乏与审美的遗失也是值得思考的。

三、当代客体诗学与政治诗学的开启

左翼诗歌所追求的革命化、大众化的审美取向,可以说是一种植根于历史的正当的诗学理想,这个过程与途径显然不是唯一的,而应该是百花齐放式的。然而这种有益的新诗口语化写作理念尚未完全铺展开,便被强制性的泯灭了。1942年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现代的主体诗学转向客体诗学,解放区的诗学演变为政治诗学,这也成为1949年以后中国新诗整体的诗学样板与模式。

这是一个横跨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时期,革命抒情诗人普遍性的呈现出“思想上进步、创作上退步”的极端现象。客体诗学与政治诗学也加深了新诗口语化写作的转向,最能说明这种转向的则是艾青的诗学与诗歌实践,这是极具典型性的。艾青天生便具有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他的诗歌感情是朴素而坦率的,1933年艾青发表了前期代表作《大堰河――我的褓姆》。诗中始终充沛着真挚感情的诗歌语言,毫无遮蔽,没有阴暗和矫饰,充满了口语的弹性又表现出散文美,随即成为了艾青独特的诗歌美学风格。纵观艾青最优秀的作品,均创作于1937年到1940年这几年,《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向太阳》、《吹号者》及《我爱这土地》等等,都是这一风格的延展。

在《讲话》发表后,艾青根据《讲话》的精神开始了创作的转向,1942年9月创作《献给乡村的诗》:

“我想起乡村的牧童们,/想起用污手擦着眼睛的童养媳们,/想起没有土地没有耕牛的佃户们,/想起除了身体和衣服之外什么也没有的雇农们,/想起建造房屋的木匠们,石匠们、水泥匠们,/想起屠夫们、铁匠们、裁缝们,/想起所有这些被穷困所折磨的人们――/他们中年劳苦,从未得到应有的报酬。”

这种“穷苦人民”的罗列,真不是艾青所擅长的了。可以明显看出,艾青正努力试图脱去个人的感彩与知识分子气的诗风,这对于感情真挚如艾青者,也实在是一种悲哀了。事实上,艾青诗中那些被批评的“我的”色调,正是艾青诗歌之所以感人深切的本质原因,这些个性化的色彩使得艾青区别于解放区公式化的概念化的写作。

很难想像,在《讲话》后的十年,艾青将自己的诗歌创作改造成这般模样:“杨家有个杨大妈,/她的年纪五十八。/身材长得很高大,/浓眉长眼阔嘴巴。”(1953年《藏枪记》)因此,自省中的艾青想要重新展开诗歌的翅膀的渴望也就不言而喻了。然而,当时的时代语境却残酷的将他的翅膀折断了。1957年,艾青连同他的诗歌都有被葬送在反右斗争的风暴中。

从艾青的不同时期的诗歌写作中,可以得出三个方面的转变,其一是政治立场上的政治化、战斗化;其二是诗歌写作上的功利化、宣传化;其三是抒情诗转向写工农兵的叙事诗。这三个方面的转变在当时是富有普遍意义的。之所以如此,曹万生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个论断,在新时期以前的中国当代特别突出。这不仅是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特点,更是中国当代诗学的特点。”

四、结语

现代汉语毕竟没有古代汉语中文言文与口语的分野,新诗口语化写作至始至终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诗不可能完全是由书面语组成,它总是或多或少的带有“口语”特有的痕迹,而那些口语色彩比书面语更浓的,或者说以口语来作为主体的叙述语言的,都是新诗口语化写作的形态。白话文运动后新诗口语化写作的进程,既有引人入胜的魅力又有相形见绌的弊端,这些魅力与弊端最终都将成为矫正新诗的未来发展轨迹的杠杆。

参考文献:

[1]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曹万生.中国当代诗学流变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艾青.艾青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5]戴望舒.望舒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诗歌散文精选范文7

论文关键词:石川啄木,周作人,目的论

 

石川啄木在日本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诗人,被称为“国民诗人[1]”。其短歌一改从古至今的一行书写形式,以独特的三行书写,自由地表现了口语定型诗的魅力,对日本近代新和歌的改革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其一生的重要创作都收录在歌集《一握沙》《悲伤的玩具》中。

“周作人是最早翻译日本近代和歌的翻译家[2]”,“也是最早译介石川啄木诗歌的翻译者[3]”。他以白话散文体的形式翻译日本的和歌被朱自清称为“实在是创作[4]”,尤其是20年代译出的作品,以崭新的散文体形式及白话文的语体对当时的诗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并且促进了一个新的诗体“小诗”的诞生,对此后的中国白话新诗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本文以石川啄木的歌集《一握砂》《悲伤的玩具》,周作人的译本为中心,从目的论角度,把周作人翻译歌集的“目的性”做为切入点,对目的论在近代和歌汉译过程中的接受及应用进行探讨。

一.目的论

目的论,它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对翻译文本的研究模式,把翻译研究的重点放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目的性的选择上,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而人类一切行为都是有意图、有目的的,因此,翻译行为的实施也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为了这个目的,译者都会选择特定的文本和运用特定的翻译策略,以期达到自己的特定目的。目的论的提出者弗梅尔将翻译目的分为三类:一类是译者所要达到的一般性目的,比如说赚钱:二是译文在目的文化语境中要达到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第三类是使用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

所有翻译行为所要遵循的第一法则就是目的法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的全过程,从翻译材料的选用到翻译策略的采用,都必须遵循翻译目的。

二.周作人的翻译策略

1.形式:

周作人认为日本诗歌的特征是“用了简练含蓄的字句暗示一种情景,为别国所不能及的……”“但因此却使翻译更觉为难了。”[5]

原文:病みてあれば心も弱るらむ!

さまざまの

泣きたきことが胸にあつまる。[6] 「一握の砂

译文:生了病心也会弱了吧!

各式各样的

要哭的事情都聚到心中来了。[7]

用简洁的语言,运用句子的长短度,以散文式的节奏变化来让读者感受到了和歌的魅力。初看译文看似平板,其实却充满了趣味。啄木的和歌不拘泥于韵律和定型,打破以往不分行的书写的惯例而分了三行,非常自由。周作人用散文体来翻译,不拘泥于韵律和语法,“实在是创作[8]”。

2.语体:

啄木的和歌用的是近口语体的语体,周作人用白话文来翻译,传达了白话潜在的表现力,同时也准确传达了和歌近口语体的趣味。

原文: 茶まで断ちて、  わが平復を祈りたまふ  母の今日また何か怒れる。

译文: 连茶都戒了

祈祷我的病愈的

母亲今天又为了什么发怒了。

周作人用近似于翻译腔的定语句型,表示词语的关系,用长定语来修饰“母亲”,用“了”表示动词的过去时态。并用了结构助词“的”,这是白话特有的。

原文:かなしきは我が父!   今日も新聞を読みあきて、    庭に小蟻と遊べり。

訳文:悲哀的是我的父亲!

今天又看厌了报纸,

在院子里同蚂蚁玩耍去了。

文言文中的单音节单词很多,每个单词都很独立,周作人则充分发挥白话文的表现力尽量用双音节的单词,音节数增加的同时也缓和了句子的节奏。如“悲哀”“玩耍”的双音节单词使译文更加流畅。

原文:鏡屋の前に来て ふと驚きぬ 見すぼらしげに歩むものかも

訳文:来到镜子店的前面,

突然的吃惊了,

我走路的样子显得多么寒伧啊。

译文加上了原文中没有的人称代词“我”,这对几乎没有人称代词的中国古典诗歌简直是一种挑战,怪不对朱自清称赞其“简直是创作”。

周作人的白话可以说,是把中国古代的白话、民间口语和外语溶合在一起的新式的现代语。很重视句子成分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主谓定状语交错在一起,甚至有几重修饰,注重营造和歌整体的意义,而且少了中国古典诗歌式的晦涩。

由此可以得出,周作人是采用了白话散文体这一翻译策略来翻译啄木的短歌的。

三.周作人的翻译目的

1917年到1921年,这个时期我国文坛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已经完成,在诗歌方面也是白话体诗歌独占鳌头。但是,到了1921年,中国新诗坛却有了个暂时性的沉默,为了打破这个沉默,1921年5月,周作人写了《新诗》,刊于6月9日《晨报副刊》,他在文章写到“现在的新诗坛,真是可以说消沉极了。……新诗提倡已经五六年了,论理至少应该有一个会,或有一种杂志,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了。现在不但没有,反日见消沉下去……”[9]。

他其实是想用外国的思想和手法促进中国新诗的发展。关于新诗他这样说道“新诗本来也是从模仿(外国诗歌)来的,他的进化是在于模仿与独创之消长[10]”。1921年8月,在《新青年》上发表《杂译日本诗三十首》,12月翻译《日本俗歌四十首》,又陆续发表《日本的诗歌》,《日本的小诗》等。啄木的短歌也是在1922年翻译的。

啄木在近代文学史上,“用恰当的表现方式体现了近代诗精神,树立了新诗歌[11]”受到瞩目。他用三行书写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和歌不分行的惯例,被视为是一种变革。啄木的这种叛逆、革新、独创的歌风,正好与当时周作人心涌现的突破旧框框的期望形成共鸣。

由此得出,周作人翻译啄木的短歌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取日本近代和歌中的新要素 ,进而促进中国新诗的发展。

四.翻译策略的有效性

1.散文体

汉语为独立语,每个单词都有丰富的含义,语法变化也很少,即使是和日语有相同的字数,相对应的内容也不同。“三十一个音大抵只能当得十个汉字,如俳句的十七音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不过六七个汉字罢了[12]”。如果用10个或7个汉字来翻译和歌和俳句,音节过于紧迫,加快了节奏感,就会失去原作的情趣。语法变化少,就无法表现原文复杂的语法和“特有的助词[13]”。当翻译啄木的近口语体和歌时,这种语言的差异就成为很大的障碍。

周作人提出用散文体来表现和歌原有的趣味。他在《日本的诗歌》中关于日本诗歌的翻译说道“如将他译成两句五言或一句七言,固然如……嚼饭哺人一样;就只用散文说明大意,……但此外别无适当的方法”[14]。在《日本俗歌六十首》中他说“我的翻译,重在忠实的传达原文的意思, ……但一方面在形式也并不忽视,仍然期望保存本来的若干风格。这两面的顾忌是我不得不抛弃做成中国式歌谣的妄想,只能以这样的散文暂自满足。[15]”

周作人正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反复考量最后才采用了散文体。

2.白话文

周作人用白话文来翻译啄木的短歌,不得不提到其把翻译作为工具,改革新文学的这一思想。他在《谈翻译》中曾说道“自从严几道发表宣言以来,信达雅三则为译书不刊的典则,……但仔细加以分析,达雅重在本国文方面,信则是与外国文有密切关系的。……假如真是为书而翻译,则信达最为重要,自然最好用白话文,……文言文译书不很费力而容易讨好,所以于译者有利,称曰为自己而翻译,即为此故,不过若是因为译者喜欢这本原书,心想介绍给大家去看,那么这是为译书而翻译了,虽然用文言译最有利益,而于读者究不方便,只好用白话文译去[16]”。他把翻译目的分为为书而翻和为自己而翻,提出如果是为读者介绍的话最好用白话文翻译这一主张。

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对策和具体翻译方法。如上所述,周作人翻译的目的是吸取日本近代和歌的新要素促进中国新诗的发展。正是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周作人选了啄木的歌集,采用白话散文体的翻译策略。

3.小诗的诞生

从1921年到1924年,中国诗坛兴起了一股小诗的风潮,大量的小诗在报刊上刊登。朱自清对此这样总结:“现在短诗底流行,可算盛极!……这种短诗底来源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据我所知,有以下两种:(1)周启明君翻译的日本诗歌,(2)泰戈尔《飞鸟集》里的短诗。前一种影响甚大。[17]”指出了周作人翻译的日本诗歌对小诗的巨大影响。而当时的小诗也确实和周翻译的短歌很相似。比如:

从堤边,水面

远近的杨柳掩映里,

我认识了西湖了!应修人《我认识了西湖了》[18]

这首小诗无论从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和周的译文极为相似。用简单而又意味深长的语句,表现了作者一时的感想。

五.结语

翻译和创作是不可分离的。翻译为周提供了一种创作新诗的尝试,而周又在次基础上创作了自己的新诗。1929年他发表了自己的新诗集《过去的生命》,收纳了36首新诗,其中的一首《小河》,被胡适称为是“中国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19]”。

周作人萃取了日本诗歌的精华,使中国诗坛从创作的苦闷期中摆脱出来,在当时的中国诗坛促进小诗的诞生,可以说是达到了其翻译目的。但是其有效性也是有限的。1924年以后革命的硝烟浓起,小诗的形式和格调却与时代不相适应,其内容短小,无法承载复杂而深刻的内涵,小诗的作者们也纷纷停止了小诗的创作,转而寻觅其他的形式来符合时代的要求。

但是,正是因为周作人的翻译,为中国新诗坛开辟了一条虽不开阔但与众不同的途径,这也可以说是中国诗坛的一大收获。

参考文献:

[1].李艳霞.从目的论看梁实秋与鲁迅翻译官的异同[J].郑州: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4

[2].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C].香港:香港城市人大学出版社,2000

诗歌散文精选范文8

“无名英雄”,成了诗坛的新主人。作为英雄的集体(而且是无组织的集体),他们早就该是诗坛真正的主人。幸好网络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把原本就该属于他们的交椅归还给他们。因为,任何一个即使无名的诗人,也是拥有诗歌选民证的。只是,在话语权被体制或流派垄断的时期,草民的选举权,包括自我推荐的权利,被剥夺了。诗坛要么成了一言堂,要么成了几大派系辩论的战场。

网络使听众席上沉默的大多数也有条件发言了,也有权利参予裁判了。网络,还能够创造使无名英雄一夜成名的神话,只要他有一颗英雄的心,有一副英雄的头脑,有英雄般的超人力量。

这些“无名英雄”,并未受过专业训练,完全以非专业或业余的姿态写诗。不是为诗歌史而写作,对几千年来、几百年来乃至几十年来的诗歌史并未熟悉如家史,也无意于进入诗歌史,只为诗歌的现实以及诗歌给自己的现实带来的乐趣而活着、而写着。也许,未来撰写的诗歌史可以忽略这一庞大群体中的任何一个人,但无法忽略人们共同渲染的这个繁荣年代。他们好像与诗歌史无关,但确实已构成诗歌的现在进行时,也就是未来的历史。未来将证明:这或许不是一个巨星升起、名人辈出的时代,但仍然是一个健康、茂盛的时代,无名英雄们的时代,创作与阅读皆呈海量,比《全唐诗》的总数还要让人叹为观止。

“无名英雄”,同样可以打造黄金时代。这就是诗歌的网络时代或者说网络诗歌的时代。不需要领袖,英雄们各领,共存互补。诗神本身就是领袖了,无需附体于某一位肉身的诗人。诗人们只响应诗神的感召、只响应内心的呼唤,而无需服从某些借诗神名义发号施令的流派,更不渴望加入某个党同伐异的战斗序列。他们不承担宏大的理论蓝图,更不会为主义而冲锋陷阵,只对自己的手、自己的笔负责。坚守自己的独立,同时尊重别人的自由。

他们不是战士,也没把写诗当成圣战,他们在艺术观念上是单纯的,因而无敌,因而没有敌人。他们只有爱,却没有恨,没有对异端或异己美学的深恶痛绝。只相信:诗歌的天地是大家的,每个人都有权取得一席之地。

跟某些领地意识太浓的派系相比,独来独往的无名英雄反而是无私的。他们不是正规军,宁愿做杂牌军。他们甚至不是士兵,不是职业杀手,顶多算是猎人,或爱好打猎的人。这并不说明他们中间就出不了神。出于非职业、非雇佣的爱好,同样能练出好枪法。在超功利的放松状态下,更有可能写出好诗歌。

作为百步穿杨的射手,猎人其实比军人离诗歌更近,对靶心瞄得更准。业佘选手没准能比专业选手体会到更多的乐趣,至少,压力会更小。他不是为军功章而战、不是为金牌而战,纯粹为爱好而玩。玩才是艺术最原始的境界。也是最高的境界。军人是社会性的,有了社会才有了军人。而猎人是个人化的,其产生要早得多。最古老的勇士肯定出在猎人中间。以猎人的心态而不是军人的心态来写诗,更容易命中目标。最古老的诗人,肯定也不是为出名、为挣钱、为抢夺话语权或者为成为主流而写诗的。最本质的诗人就该像猎人一样自由散漫。

“无名英雄”的大批出现,登堂入室,不是为了改朝换代,却确实使诗歌史改朝换代了。一向硝烟味浓烈的诗歌史,出现了鸟语花香,莺飞草长。诗歌史不再是思想或艺术观念的战争史,诗歌不再是战争,而是进入和平时期。

经历过圣战洗礼,随时准备为主义或所谓的真理而集团作战的职业诗人,可能会感到失落,因为这是裁军的时代,解甲归田的时代。圣战告一段落,自觉肩负神圣使命的部队被取消了番号,散兵游勇的时代到来了。或者说,猎人的节日到来了。一位退役的士兵,并不见得能比一位贪玩的猎人有更多的优越感,如果他的枪法也好不到哪里的话。他会发现:那些无心圣战、只爱打猎的神,反而更容易获得喝彩。这是一个只重枪法、不问动机的时代,只重结果、只重作品的时代。

网络出现之前,专业媒体的门槛很高,票友们被拒之门外,站在舞台上的专业诗人顾盼自如,大有舍我其谁之势。仿佛只有少数人才具备写诗的合法身份。互联网带来了众生平等,诗人不再是特权,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诗歌的“持枪证”,而且民间有的是神,英雄不问出处。靠花拳绣腿占据制高点已不灵了,专业诗人也该亮一亮你的好枪法,否则,就很容易被业余选手赶下擂台。网络时代,一目了然,优点挡不住,缺点也藏不住。名家与草根,昨天的将官与今天的猎人,并肩行走在同一条散兵线上,关键看谁瞄得精、打得准,看谁能写出更好的诗、更多的好诗,看谁为诗歌赢得更值得炫耀的战利品。用一句老话来说:“人间要好诗”。你能拿得出手吗?

我说的“无名英雄”,就是指那些虽然无名,却写得出好诗的人。他们和那些有名的英雄同样伟大。他们的战果,甚至更让人吃惊,更让人刮目相看。不仅他们的子弹命中理想的目标,他们的身影也冲破世俗的封锁,出现在一向只能仰视的领奖台上。

中国诗歌,应该为层出不穷的“无名英雄”授勋。他们从空白中来,却以集体的力量填补了诗歌史的空白,使新世纪诗歌不再是一个萧条的时代。

洪烛:原名王军,1967年5月生于南京,1979年进入南京梅园中学,1985年保送武汉大学,1989年分配到北京,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有诗集《蓝色的初恋》《南方音乐》《你是一张旧照片》《我的西域》,长篇小说《两栖人》,散文集《我的灵魂穿着草鞋》《眉批天空》《浪漫的骑士》等,评论集《眉批大师》《与智者同行》《晚上8点的阅读》《明星脸谱》,历史文化专著《北京的梦影星尘》《北京的前世今生》《北京的金粉遗事》《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永远的北京》《老北京人文地图》。另有《中国美味礼赞》《千年一梦紫禁城》《北京AtoZ》等在日本、美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出有日文版、英文版、繁体字版。九十年代成为掀起散文热的现象之一,被《女友》杂志评为“全国十佳青年作家”。 获中国散文学会冰心散文奖、中国诗歌学会徐志摩诗歌奖、老舍文学奖散文奖、路遥青年文学大奖、 央视电视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萌芽》文学奖及《中国青年》《诗刊》《星星》等奖项。

诗人能让星星哭

洪烛

你问天,从天亮问到了天黑

繁星为你而升起,像众多的眼睛

眨呀眨个不停。它们听不懂你问的问题?

问着问着,你没把天问哭

却把自己问哭了。眼里有泪珠掉下来

天最终也哭了

有一颗星星掉下来。不是为你的问题而哭

是为你而哭

只有一颗星星掉下来

这颗星星听懂了

有人把它叫作流星

有人把它命名为:诗

诗歌散文精选范文9

中国古典诗歌是世界文学中的璀璨明珠。宋代以其光辉灿烂的文化开创豪放与婉约两大诗歌派别,其中婉约词派名篇辈出,以艺术之美见长,在文学界以及艺术界都格外受到关注。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作家,以词著称于世,堪称抒写相思怀人的高手,她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凝聚笔端,用蘸着血泪的文字展示了封建社会才女的孤寂悲凉的感情世界,以及理想生活难以实现的怅惘。由于广受欢迎,婉约词翻译开始较早。许多外国译者将婉约词诗歌元素带到了自己的文化中。因此为了更好地交流,将中国诗歌译为英文非常必要。

直至今天仍有译者致力于婉约派诗歌英译。婉约词英译能否成功需要考虑其独特本质,关键取决于诗歌的精髓部分是否得以准确传达,并且译文应达到作者的预期效果,让所有读者产生情感共鸣。而诗歌精髓部分在于其深远的意境。意境美是其精神之所在,是情和景的完美结合而创造出的诗意空间。因此,意境在诗词的创作和鉴赏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也是中国文学评论界的核心审美概念。在中诗英译过程中,对意境美的传达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译的价值。总之,意境是诗歌中所呈现的一种审美空间,是艺术作品的客观情景和诗人主体意念的统一。而意境的载体是意象,它是构成意境美的有效手段。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是诗歌创作的基础,而对意象进行组合创造出美的意境则是其目的。因此,对一首诗歌的解读往往是从意象开始。

在翻译过程中对原著意象的解读也直接影响到译著的表达效果。一般而言,中国古诗词都是景中有情,情中带景;在情感表达上不如英诗直白,往往借助于其它事物来借题发挥,间接抒感,给人一种韵味无穷的朦胧感。朱光潜指出:“西诗以直白胜,中诗以婉约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许渊冲认为,“中国古诗词言外有意,英诗却是言止意穷。即中诗意胜于言,英诗意等于言。中国诗人通过描写客观世界来映射人物的主观世界,西方诗人直白地、深刻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换言之,中诗往往借景抒情,英诗则直抒情怀。”因此,在中诗英译中,译者需同时考虑到它们之间由于东西方民族文化积淀、思维方式和审美隋趣的不同所显现的差异。

国内李清照词英译共有22位译者。根据译者采取的不同的翻译方法,可明确地分为三类:韵体翻译法、散文体翻译法及自由体翻译法。我们以为,不论是韵体译者、散文体译者,还是自由体译者,中国译者总体上倾向于遵循“忠实性”翻译原则。我们所说的“忠实性”概念远比一般所谓的“忠实性”在外延上要宽泛得多,它主要针对忠实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作为中国译者,长期受到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民族感情的培养,内心都怀有一份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情结,在李清照词英译中,形成了译者的强烈的“忠实性”情结:以杨宪益为代表的自由体译诗派主张译诗忠实于李清照词内容上的传达:翁显良的散体译法强调译诗在“不违原文本旨”(即忠实于原文内容)的前提上更注重诗歌意象和节奏的表达;以许渊冲为代表的韵体译诗派在忠实内容的基础上侧重强调译诗在诗歌韵式上的忠实追求。

文学翻译是艺术,主要表现在灵活运用译文语言,在不违原文本旨的限度内进行再创作,力求取得与原文相似的效果。既然是再创作,就要重新构思;既然原意不可违,就必须深入探索,反复揣摩:既然以趣不乖本为限,就不受原文表层结构的约束:既然要求效果近似原文,就必须因译文语言之宜,用译文语言之长,充分发挥译文语言的优势。”“形似的是内容,是思想感情,是境界气象;不形似的是形式,是表层结构,是文词句法。”为了更好地表达原诗的精神,译诗“押韵不押韵,分行不分行,一概无所谓。他用散体翻译过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词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