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设计学习计划集锦9篇

时间:2023-03-07 14:57:49

设计学习计划

设计学习计划范文1

一、充分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1、师德建设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教师既是人才的培养者,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者。随着我国的文化服务性行业将逐步开放,西方文化、价值观将随西方的影视、音像、书刊进入我国,这既为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有益的科学文化成果提供了方便,也必然会使教师的价值观念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有可能使教师在理想、信念和追求上产生动摇、困惑、彷徨,引起思想与行为上的失衡,造成思想观念的剧烈冲突。师德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2、师德建设是建立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需要。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不仅表现在高学历和高职称,也表现在高尚的道德素养。近年来,虽然也很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正逐步趋向合理。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少数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下滑趋势。如:职业理想和信念动摇,职业情感淡漠,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发展”和“工作利益的关系”,“精力投入”与“利益回报”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出现了所谓“人生理想趋向实际、价值标准注重实用、行为选择偏重实惠”的倾向。有的对教学缺乏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有的重科研,轻教学;也有的只顾业务,不问政治。尽管这些情况只是在少数教师中存在,但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师德建设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有了高尚的师德,教师才能热心于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研究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二、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行为十不准》以及下发的关于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文件。在坚持两周一次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平时个人学习,学习有关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等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际端正态度,积极投入,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提高自身师德修养。

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表率

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道德重要。一个教师当已失去对学生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其在学生心目中的真实情感才会真实地显露出来,对其师德师风的评价才最可信。就这一点而言,在三百六十行中,只有教师职业才可以用“蜡烛”来加以形容,道理就在于此。这也正是这个职业的崇高之处。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必须在自己的道德、情操、品行、作风等方面给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否则,在学生面前是没有力量的。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不正之风的情况下,教师更应该把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作为自觉的行动,用执著追求真理,敢于抵制歪风邪气的实际行动来教育、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楷模。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告诫教师:一是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对学生也要负责任。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二是当学生有了成绩或成了气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学生的“光”。三是当学生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责任。做到了这三条,才是理解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真正的含义,也才算具有师德。

四、坚定信念,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各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但也有很多共性的方面。其中一个共性的要求就是,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在单位里、家庭中或是社会上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能把这种事所造成的不良情绪转移到你服务的对象上。你的钱包在上班的路上被人偷了,你昨晚同家人吵架了,或者你的职称职务没有顺利提升,由此产生了气愤、懊恼、悲伤和烦躁,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当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时,你的角色就要转移到教师这里来,而不能停留在马路、家庭和领导者那里。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应是师德和职业道德中比较高的要求,是一种境界。达到了这一境界,其师德二字之后才配得上加“高尚”二字。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古往今来,人们把教师比作浇灌幼苗成长的“园丁”,比作将全部心血化为火焰的“红烛”,比作攀登科学高峰的“云梯”,比作为人类编织幸福的“春蚕”,这些都是对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赞扬。教师更应该具有这样的道德风尚,为献身教育事业而感到自豪,从内心深处迸发出热爱自己职业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兢兢业业搞好教学,努力承担和认真完成工作任务,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和科研攻关,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基本职责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发展学生良好的智力和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完成自己的基本职责,除了掌握渊博的知识和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之外,还必须掌握教育规律。“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割的,教书育人是教育工作的一条客观规律,因此教师应在教好书的同时,把育人寓于教学的过程中,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教师要努力成为正确思想的宣传者,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优秀品质的体现者。

设计学习计划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总要求,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不断提高全体党员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使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为实现和谐社区提供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

二、工作目标

第一,用一年时间集中在社区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力争达到学习型党组织要求。

第二,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设一支高素质学习型党员队伍。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带动和引领学习型社区的建立,推进党组织及党员达到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党员评选要求。

三、学习重点

1、妥善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充分认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3、深刻领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着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4、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全力开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

四、载体活动

1、举办读书会活动(四月末)。对四个重点分别邀请领导、专家、学者授课,让领导干部带头走上讲台,为普通党员作时事报告;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提高本领,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读本》、《十七届四中全会辅导百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读本》等书籍为重点读书资料,采取座谈、朗诵、交流体会等多种形式,确保活动扎实推进。

2、设立“学习日”活动(全年)。社区结合实际在每月16日选定为“学习日”,在“学习日”集中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学习教育活动。运用读书会、报告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特别是结合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法规出台、重大节庆日及历史事件纪念日等活动契机,不断丰富和完善“学习日”的学习内容。社区干部要建立“学习日”档案,保证学习有内容、有记录,有学习心得。

3、评先进树典型(年末)。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评先进树典型”活动。评选学习型党员先进个人,认真总结活动经验,选树典型加以宣传。

五、实施步骤

抓好组织实施是确保整个活动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所在,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好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启动阶段:2010年4月末至5月初。在此期间主要明确活动内容、理清学习思路、层层制订全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和学习计划,组织召开社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推进会,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二是实施阶段:2010年5月初至10月末。在宣传发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新活动载体,认真实施具体活动计划,全面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此间要抓好典型的培养和选树。主要是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培育、选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典型,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设计学习计划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全员参与、学以致用、与时俱进的原则,以锻造一支善于学习、富于实践、勇于探索的干部队伍为目标,以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全面提升组工干部的创造精神、创新能力为要求,以服从和服务于全县中心工作为主线,把组织部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务实高效、勤政廉洁、人民满意的党委部门。

二、学习专题

1、政治理论。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用先进的理论指导组织工作实践。

2、专业知识。学习《》、《干部任用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党内监督条例》、《党员处分条例》、《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法规文件。促使干部钻研本职业务,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使每一位组工干部熟悉并掌握其他科室的业务工作,努力成为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

3、法律知识。学习《宪法修正案》、《行政许可法》等,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水平。

4、经济知识。加强前沿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尤其要重点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技知识,重点学习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掌握中央、省、市委对经济工作提出的目标任务,努力提高组工干部自身素质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

5、计算机知识。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电子政务等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最新知识和技能。部机关工作人员均应熟练掌握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和基本的网络技术。

6、公文知识。学习公文写作、演讲口才等方面的知识,练好工作的基本功,结合工作实践,提高公文撰写的质量水平。在集体活动中,增加全员参与的机会,锻炼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7、党委换届有关文件。学习关于党委换届有关业务知识,高标准地做好县第14届党代会换届相关工作。

三、学习安排

业务学习原则上每月安排4次,在每周周五下午进行。如遇工作冲突,及时调整。

四、学习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业务学习是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的迫切需要。组工干部必须做学习型的干部,这是时展的客观要求,是衡量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是做好各项组织工作的重要保证。每位干部要提高认识,把业务学习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做到学习与工作有机统一,努力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每一个干部都要按照全部的统一安排,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制订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学习任务得到落实。

3、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通过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来提高干部的业务水平,通过不断实践来丰富工作经验,把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升华为思维模式的更新,进而转化为工作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通过学习,有效解决在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真正使思想有明显提高,作风有明显转变,工作有明显推进。

五、学习思考题及重点发言内容

1、在新形势下加强年轻干部、党外干部、女干部培养使用的措施有哪些?

2、如何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考核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政绩?

3、在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建立疏通党员“出口”机制,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4、如何加强流动党员、非公经济组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确保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

5、我县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如何?怎样进一步加强?

6、当前在社区党建方面还存在那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加快建设一支符合新形势要求的高素质的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

7、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哪些?应该采取哪些对策与措施?

8、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提高干部监督工作的针对性?

9、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基础方面

10、如何将网络技术导入党建工作新领域,利用党建网络平台创新党建工作、活动新模式?

设计学习计划范文4

一、加强理论武装,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今年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七大和市、区党代会精神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为重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即将召开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政策上来。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增强党建工作发展后劲,全面提升党建工作建设的水平,力求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有新收获,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有新成效。20*年要继续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发动各党组织搞好党建调研论文活动,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理论指导工作实际的效果。对于优秀的党建调研论文,将给予表彰。

2.以局党委中心组学习为示范,带动全局党员面上学习。认真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和党委领导上党课制度,今年主要是要开展“微型党课”教育活动。各党组织要在巩固和深化原有学习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实践“微型党课”教育活动,丰富学习形式,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在党内学习活动中得到培养和锻炼,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进一步健全学习制度,科学安排专题,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实效。七一前夕拟安排一次知识竞赛。

3.深化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进一步完善学习型党组织的目标要求,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完善学习机制,形成团队学习、持续学习、有效学习以及成果转化的良好格局,不断提升党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服务基层的本领。局党委对各支部的学习成效半年检查一次,并以适当方式进行交流,推广典型,推动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健全完善机制,进一步夯实党建基础工作。

1.规范党建工作机制,使支部工作有人抓。要配强配好支部班子成员,把热爱党务工作,事业心责任心强的同志进一步充实到支部班子当中。同时要加强对支部书记的指导和培训,引导各支部书记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抓支部工作的水平。

2.规范党支部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工作。要按照、《规范化党支部目标管理考核意见》,进一步抓好规范落实工作,引导和督促各党支部抓好落实,确保党支部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和系统化,使党支部各项工作更加扎实有序。

3.强化组织功能,扎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加强党支部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要认真抓好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夯实基础。认真落实基层支部书记“一岗双责”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形成与形势要求相适应的党员队伍建设机制,活跃党内生活。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支部建设整体水平,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党员队伍建设的特点规律,有针对性地建立完善组织生活情况通报、党务公开、党员民利保障、重大决策征求意见、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要按照党员发展的规定程序,坚持“十六字”方针,继续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培养和考察工作。今年计划安排4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的知识培训班,“七一”前夕组织新党员参加入党宣誓仪式,严格把好入口关。同时按时做好党费收缴工作。

4、积极推进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要加强对优秀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下基层交流挂职等一系列举措,加快优秀年轻干部培养。要按照德才兼备的条件和讲政治、懂经济、会管理、廉洁勤政的要求,选拔一些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单位的领导班子,进一步优化班子年龄、知识和素质结构,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和合力。

三、做好引才育才工作,进一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1、做好人才引进工作。要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和自身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引进各类人才,扩大人才总量,更好地为城建事业添砖加瓦。

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通过上级和单位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现有人才的岗位任职能力。要积极拓宽培训渠道,改变培训形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确保培训质量。要大力培养高层次人才,积极输送优秀人才入选市4321人才工程专家库,为推进我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3、加大人才使用、留住力度。要因人而异、用人所长,发挥好人才在管理中的作用,培养、开发复合型管理人才,鼓励领导层人才大胆管理,专业技术人才自主创新,发挥人才整合功能。要加大留住人才力度,研制人才实施奖励措施,发挥人才的应有作用。

4、发挥老干部的参谋作用。认真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要加强与老干部的主动联系和沟通,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切实解决好老干部反映的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激发老干部为城建事业继续作贡献的热情。

四、注重创建,确保成果,深化“凝聚力工程”建设和“共产党员先锋岗”创建工作。

建立和完善涉及党内交流沟通、党员教育培训、日常管理以及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等“凝聚力工程”各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按照“共产党员先锋岗”创建工作标准和要求,健全相关活动制度,落实必要活动内容,扩大创建范围。各党组织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局党委拟在有条件开展这项活动的党组织中努力创造条件开展,使“共产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真正成为改进工作作风、改良服务方式的一个载体。

五、发挥作用,加强教育,进一步改进作风建设。

1、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用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及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省委决定把今年定为“作风建设年”。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提高组织工作水平,局党委决定开展以“作风建设我先行,办事服务你满意”为主题的创新活动。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切实转变机关作风,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党组织抓作风建设的工作机制,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效能建设以及规范年终考评等结合起来,从而使作风建设真正成为党建工作的一个抓手和重要内容。

2.深入开展扶贫结对、“慈善一日捐”活动。不断完善“三联”活动形式,扎实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慈善一日捐”、慰问结对老党员、困难户等活动。要把这项活动作为转变作风、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有效途径,从实际出发选准有效载体,把党建工作渗透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各个层面。

3、深化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建设系统形象。要积极发动局属各单位参与创建活动,提高创建水平,已评上文明单位的要继续巩固创建成果,发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在推动城建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大力发掘和宣传有效履职、改进作风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党的宣传工作优势,以深入宣传建设系统先进人物的事迹为切入点,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建功立业,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营造推动工作的良好氛围。

六、贯彻《实施纲要》,进一步推动廉政建设工作。

1.要以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契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思想防线。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特别是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利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在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权力观和政绩观教育。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督促检查,严肃党的政治纪律,进一步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廉政氛围。

2.严格执行纪律,深化商业贿赂治理工作。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群众观念、法纪观念和廉洁奉公意识,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做好商业贿赂治理工作,巩固商业贿赂治理成果,深入持久抓好自查自纠与建立长效机制工作,用制度规范行政行为,确保城建工作健康发展。

3.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工作,防范未然。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从俭及日常工作中易出问题的部位和环节的监督,认真落实反腐倡廉的有关规定,努力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

设计学习计划范文5

创建学习型单位 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的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关于深化文明城区创建、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和市总工会关于开展职工“素质工程”的工作目标,根据区文明办、区总工会的要求,按照黄卫党(2003)48号文件精神,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市总工会关于开展职工“素质工程”的工程目标,积极有效的推进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培育学习型职工的创建全组织领导,落实创建责任。 1、建立推进职工“素质工程”领导小组(名单附后); 2、由医院工会,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检查考评; 3、党组织负责学习动员、计划协调、检查考评、典型宣传和*理论学习的具体组织实施; 4、行政部门负责职工的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学术交流、学历教育等业务学习培训的组织实施; 5、工团组织主要着眼职工和团员青年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负责工会会员,团员青年,组织学习和开展岗位练兵、知识竞赛、读书求知、文体活动等多形式的创建工作。 (三)丰富学习内容,整合学习资源。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素质。继续把推进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提高广大医务职工思想素质作为创建学习型单位的首要任务。 2、加强能力和素质建设,把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升广大医务职工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作为创建学习型单位的重要内容。鼓励职工根据专业、岗位需要和自己的特点,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实践终身学习的理念。帮助他们通过岗位培训等方式获得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3、加强文化知识学习,提高广大医务职工的科学知识素质。继续改善医务职工的文化和专业结构,特别关心年龄偏大、学历较低的一线职工,鼓励他们坚持业务时间在职自学获得学历证明和岗位职业证书,提高他们的择业竞争能力。 4、加强卫生文化建设,提高医务职工的道德情操修养。继续采用读书活动进单位、进班组、进家庭、进双休日等形式,推进体现以人为本、以医院“六化”活动为载体的卫生文化建设。组织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运用多种渠道全面提升卫生文化建设的内涵。 5、整合各方学习资源,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医务科、护理等职能管理部门作用,内外结合,组织业务讲课、业务部门联合查房,发挥开放型的学习互动作用,形成多方面共享的教育体系。 (三)健全工作制度,增强学习动力。 1、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创建学习型单位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科室、班组、个人,并列入科室、党支部目标责任书考核内容中。 2、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努力改善学习条件及环境,从人力、财力、(不低于职工工资总额1.5%的职工教育经费)物力上做好保障工作。 3、建立和完善学习型单位创建和个人学习成果的考评制度。把学习成果纳入评审文明班组、先进支部的重要依据,把个人学习成果与职务聘用、职称评聘、晋升、提拔任用、奖惩密切挂钩,充分调动各类职工的学习积极性。 创建学习型单位,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一项民心工程,系统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载体;是增强医院 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医院将通过完善各类制度,把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纳入民主管理范围,作为院务公开内容之一,以制度规范各种学习行为,确保医院创建学习型单位活动健康发展。

设计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情境学习;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模式;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01.071

情境学习(Situated learning)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让・莱夫(Jean Lave)教授和独立研究者爱丁纳・温格(Etienne Wenger)于1990年前后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该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性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更是一个社会性的、实践性的、以差异资源为中介的参与过程。情境学习强调两条学习原理:第一,在知识实际应用的真实情境中呈现知识,把学与用结合起来;第二,通过社会性互动和协作来进行学习。简单来说,是指在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方式,即“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

《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学习时间为一个学年,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园林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园林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从而具备城市相关绿地类型的规划设计能力,为将来从事园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服务于园林事业的发展。该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主要使学生能够通过实例设计,在具体实践中掌握园林设计的基本技能,并运用较为熟练的技术,以图纸的形式表达园林设计思想。

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运用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其核心是模拟出现实工作中,景观设计者与需进行景观设计客户之间的工作情境,通过这种情境的设定,使学生能够切实地体会到园林规划设计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从而使其深入了解该门课程所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

1情境教学过程

《园林规划设计》这门课程,目前所采用的情境教学模式,多为外出实习、课程实训等方式,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对景观设计有更直观的认识,但对于设计理念的形成、设计技巧的熟练运用,则作用不大,这就致使学生的设计方案存在着设计过于空泛,设计方案异想天开不符常理,设计理念缺失,设计方式方法运用不当等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则必须通过不断实践,并通过真实的设计工作,才能够得以解决,这就要求在《园林规划设计》这门课程中应运用一种新型的情景认知教学模式来弥补现阶段的课程不足之处。

1.1授课过程

在课程准备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准备授课教案,钻研教材,制定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根据大纲要求,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部分进行深入分析,并准备好结合前沿资料和国内外最新资讯为一体的内容充实的教学课件,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调动其课堂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自主、积极地进行知识的获取。

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实例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学有所学,学有所用。比如,授课过程中可选取最新的景观设计方案,或者获得国际、国家景观设计奖项的设计方案,对学生进行讲述、分析,使学生能够从感知上对该类型的景观设计有最直观的认识,了解当代较为先进的景观设计理念,并能够为已所用。

在课程基本知识讲述过程中,还可邀请设计经验丰富的专家以做报告的形式,进行某一专题的讲课,向学生传授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

以上方式方法,皆为授课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园林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从而具备景观规划设计的能力。

1.2情境教学过程

现阶段的园林规划设计工作流程,多为景观设计者(下称之为乙方)在需进行景观设计的客户(下文称之为甲方)提供的待设计基址上,按照甲方提出的设计要求,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形成设计方案文本,并以汇报的形式向甲方进行设计演示。甲乙双方根据乙方所作的方案文本进行讨论,在不影响政策法规,工程技术条件,造价等方面的基础上,乙方应尽可能的满足甲方的设计需求,并根据甲方的要求进行方案的修订,直至甲方满意为止。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最大程度地获得实践经验,准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上述的景观规划设计工作的流程模拟出真实的工作情境,进行假题真做。具体过程如下:

以每班30位同学为例,每5人为一个设计项目组,全部共分为6组。每组选出项目负责人,并进行项目分工安排。

6组之间进行抽签,确定好甲方与乙方。要求每组必须同时担任甲方和乙方两种身份,如第一组和第三组抽到相同签,则第一组为第三组的甲方,同时也为第三组的乙方。

甲方为乙方提供设计前期资料,并与乙方进行相关设计内容和设计要求的协商。

方案设计阶段:由乙方进行方案的构思,设计,并形成文本。

方案汇报:由乙方向甲方进行设计方案的汇报,并由甲方提出修改意见,乙方必须根据甲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方案的修改。

设计方案的完成:乙方按照甲方提出的修改建议对方案进行修改后,由甲方做出修改后建议,若甲方满意,则设计方案定稿完成;若甲方不满意,乙方则需继续修改,直至甲方满意为止。

2取得的成效

2.1基本了解园林规划设计工作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大致能够掌握园林规划设计从任务书的下达、基址情况调查分析、图纸分析、总体方案直至局部方案的设计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根据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也能较好地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控制,使其不再天马行空,缺少目标性和原则性。同时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2相互配合,集思广益

传统的规划设计类多是教师选择某一基址,提供基址环境,学生个人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单独一人的景观设计作品往往内容单一,缺少设计理念。通过这种合作式的作业模式,使得学生能够相互配合,集思广益,提高设计水平,激发设计灵感。同时6人形成的工作小组,每组中有的学生设计灵感较多,有的学生绘图能力较强,有的学生表现能力较好,有的学生计算机水平较高,多种类型的结合,使得方案能够以最优的形式得以呈现。

3存在问题

3.1缺少分工,少数学生投机取巧

个别小组中,缺少领导型的学生,使得小组中工作分工不明确,个别人投机取巧,没有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完成应完成的工作。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小组中领导者的权利没有明确,使其管理的力度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给予每组组长管理权限,对于不服从安排,不认真完成分配任务的学生,可开除出组,并上报教师,给予处理。

3.2设计缺少统一性

工作小组中有6位成员,且为新成立小组,在设计过程中,每位成员皆提出各自的设计理念、设计构思,若不能较好地将其融合,便会产生设计分歧、设计理念过多、设计思路混乱等问题,使得设计方案缺乏统一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在方案形成的过程中,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修改方案,引导学生选择最佳的设计理念,将不同的设计风格进行融合,形成统一性。

4结语

情境教学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运用仍处于实验阶段,不能够单凭某一学期或某一学年就能够形成稳定的模式,仍需进行长期的调查和分析,不断地完善,使其优势能够得到更多地体现。

参考文献

[1]张宏伟,情景认知下的PBL教学效果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9(2):140-141.

[2] 孙得东,李卓冉.应用型本科高校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2.(1):92-95.

设计学习计划范文7

新农村建设,一个系统工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议》中的亮点之一,被认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解释说:“新农村的‘新’,就‘新’在农村的发展,既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能够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徐小青指出,提出新农村建设是基于两个判断:第一,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结构特征还非常明显,要达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第二,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事实上,许多市场经济国家,在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都会适时提出新农村建设。温铁军说,与时俱进地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当前中国非常紧迫的“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提出来,既符合我们国家的客观需要,也符合国际上通行的规律。

《建议》中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描述一共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可以看得出来,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发展农村经济的内容,又有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内容;既有农村综合改革的内容,又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常修泽提醒说,新农村建设不能简单理解为单纯改变村容村貌,要防止在实践中将其狭隘化甚至低层化。

自主创新,一个战略课题

在《建议》中,自主创新是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提出来的。在胡锦涛总书记的论述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还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很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贯穿发展诸多方面的事情,是一个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虽然有所提高,但总的说来,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创新技术含量不高。前不久,在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中,中国的名次再一次下滑,其中技术革新指标低水平徘徊是重要原因。国家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元指出,中国要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要增强国家实力,需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要落实自主创新的战略,就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支撑。常修泽认为,需要完善和创新的制度包括:一是产权保护制度,二是风险投资制度,三是技术入股和技术期权制度,通过对创新技术的评估、作价、折股,推进“技术资本化”,给技术人员安上激励机制的“马达”。

产业结构,期待进一步优化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情况不容乐观。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指出,在“十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偏差:一是产业结构偏离了原来的目标,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长缓慢;二是就业结构调整没有达到预期,第二产业资本深化排斥劳动力的同时,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减弱。

由于在“十五”期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产业结构调整仍将是“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在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有两个重点特别值得关注:一是引导重化工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认为,由于新一轮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形成机制主要源自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等内生因素,因此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情况,有可能持续较长的时间。

二是现代服务业将是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亮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李善同认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和城市化水平低是造成三次产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十一五”时期应加快发展知识型服务业或“生产型”服务业,致力于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以此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不我待

设计学习计划范文8

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

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够从事各类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园林绿化施工与管理的实用型、复合型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作为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整个园林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课程主要内容涉及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以及各类绿地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国内外园林发展简史、园林规划设计原理、园林构造要素、公园规划设计、广场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及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等内容。通过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形条件下各不同类型绿地的综合分析、解决场地存在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功能、技术、形式、环境诸方面综合考虑问题,并能正确表达和表现设计内容,提高绘图技能、技巧。

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学时偏少,教学深度难以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园林专业本身就是应用型的专业,应用型高校的教学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而以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学时为72,按照这个教学计划的要求,在有限的学时内把每个部分的内容都讲到,势必会造成每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浅尝辄止,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不容易把握该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往往是对某一章节内容刚刚入了门,又开始了其他部分的练习。由于学时的限制,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因要考虑课程内容的覆盖面,所以很难将课程内容细化到用人单位所要求的设计深度,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深度难与市场需求接轨。

(二)缺少设计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动力源于兴趣,良好的学习兴趣会增加学习动力,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园林设计专业更需要有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设计氛围。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美术基础,对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解与接受能力较弱,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更难以形成良好的设计氛围,这对于学生设计能力与表现能力的提高均产生不利影响。

(三)互动较难,难以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虽然在课堂上有师生互动环节,但由于师生比较低,所以在课堂上难以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另外,学生学习还缺乏主观能动性,学生总是感觉上课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学生也必须要融入课堂,只有融入课堂才能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

(四)课程考核以试卷为主,考核形式单一这门课程一直是采用试卷考试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因试卷考试都是以理论内容为主,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只能是对书本内容进行短暂的记忆,考试过后内容很快就忘记了。通过课程考核很难让学生掌握一些设计原理与方法,更难以真正考查到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及表现能力,这也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考核多样化是不相符的。

三、具体的改革方法与措施

(一)调整教学大纲,满足应用型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培养需求鉴于该课程的重要地位以及学时偏少的问题,在2011年5月份我们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要求与特点,重新编排了园林本科专业的培养计划。根据新的培养计划,我们又于2011年的6月-9月重新调整了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与实验大纲。修改后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共108学时,共分为理论和实验两个部分,理论课占48学时,实验课占60学时,分别在大二下学期(理论:30学时,实验:24学时)和大三上学期(理论:18学时,实验:36学时)完成。调整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学时得到补充,课程内容也更趋于合理,与其他课程衔接更加紧密。通过到设计院所进行调研以及在设计实践中的总结与探索,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园林专业的培养要求,我们参照课程内容选择了实际工作中接触类型最多的几种城市绿地类型,在对原有教学大纲进行调整的同时,将原有园林史及城市规划部分删除,保留园林规划设计核心部分,并将其整合为八个课程设计模块,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也便于教师授课及学生课程设计的进行。这八个设计模块分别是:组合花坛设计、城市街旁绿地规划设计、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城市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城市工厂绿地规划设计、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新的大纲更加强调实践锻炼的重要性,通过课程作业的实际训练使学生最终能够达到用人单位对园林设计人才的需求标准。从最近几年园林设计毕业生都有到大型设计院和外企工作的情况可以看出,园林专业学生的设计水平有所提高。

(二)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应用型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设计基础

1.通过网络的形式,让学生尽快熟悉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课前让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要求、考核方式以及教学参考书,让学生提前收集参考书及设计资料。在平时的课程中向学生强调要学好这门课程需要积累大量的专业知识,并为其提供景观设计类网站及大型论坛,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浏览与专业相关的网站与论坛,多积累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不断增强对本专业的深入了解,强化专业定位,培养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2.利用课程教学实习,增强学生知识面及专业自豪感该门课程有为期两周共40学时的教学实习,因苏州古典园林在造园艺术上具有非常高的技术水平,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故安排一周时间参观苏州古典园林,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园林专业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古典园林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古典园林常用的设计方法。在实习期间要求每个学生完成钢笔速写10幅,并安排测绘任务让其体会园林空间布局与划分的技巧。另外一周则安排在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际项目的方案与祥图设计,学生最后上交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图纸。最后实习的总成绩由方案图纸(40%)、钢笔速写(30%)、实习报告(20%)、平时表现(10%)构成。实习结束后,将实习作品进行汇报展览。通过连续几届展览的举办,扩大了园林专业的知名度,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自豪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组织设计团队,鼓励学生参加实际建设项目及创新课题从2009年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组成若干个设计团队,每个团队设组长一名,团队成员3-5人,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规划项目及创新课题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学生设计团队已参加并完成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课题10余项,参与完成的规划设计项目20余项。这一模式是参照规划设计院的团队管理工作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方案设计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均很有帮助。

(三)加强交流互动,锻炼应用型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协调能力协调能力对于从事园林规划设计的学生来说异常重要,特别是进入到工作单位后,无论是在前期的方案设计阶段、还是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或是施工现场指导阶段等,都需要毕业生拥有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这一能力也是招聘单位特别看重的。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除了正常的课堂提问及课程作业讲解,我们还做了一些师生互动方面的尝试。

1.汇报课程设计作业,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一个优秀的园林设计师而言,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表达能力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图纸的表达,即通过图纸将设计理念展示出来。二是指语言的表达,即通过优美的讲述对设计图纸进行阐述。在园林规划设计实验课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每做一个景观设计方案都要自己上台进行汇报、讲解整个方案的内容,把自已的设计想法与设计理念表达出来,由任课教师根据其设计方案、图纸表现以及语言表达等情况对设计图纸进行综合评价。这种模式能够突破以往的实践教学模式单调、呆板的情况,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掌握学生的设计习惯,鼓励其尝试新的设计形式要求学生每一次课程设计作业都要在课程教师指导下经过2-3遍的修改,最后才能绘成正式的图纸交上来,这样做一是能够保证设计作品的质量,二是在设计方案的反复修改中对学生的设计思维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与提高。在设计方案的探讨中,逐步了解并掌握其思想动态、设计习惯及表现方法。引导学生突破固有思维,鼓励其尝试新的设计思想及表现形式。在图纸的每一次修改与讨论中都伴随着师生的相互探讨、交流意见、发表看法等互动形式。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比在大课堂上的互动效果要好,且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很快。

3.适当激励,增加同学之间的互动现在的学生个性与自尊心都很强,如果对其设计作品一味地否定或挑毛病的话会使其对专业课产生厌烦情绪。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设计作品时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带有教师个人的喜好。对其设计作品的风格应予以肯定,这样做也便于学生培养不同的设计风格;同时应对其设计作品中的闪光点进行适当的激励和表扬,以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自信心。具体方式除了口头激励,还可以将优秀的设计作品通过展览定期进行展示,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的交流与互动,通过优秀的带动不足的,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浓厚的设计氛围。

(四)改革考核方式,强化应用型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设计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种综合应用能力,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园林专业的毕业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设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工程项目所要求的全部设计内容,这是应用型园林设计人才所必须达到的能力。

1.采用快速设计+图纸的方式进行考核根据应用型园林设计人才的特点,我们改变了课程考核方式,不再通过试卷对其进行考核,而是通过快速设计与课程设计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快速设计成绩占50%,课程图纸作业成绩占35%,平时成绩占15%。具体内容及所占分值见表1。快速设计成绩主要是由授课教师给出设计题目,让学生在规定的4个小时内快速绘制出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并达到设计要求,最后,由授课教师根据其所提交的设计图纸给出成绩;课程图纸作业是指每个学期所规定完成的4个大的实验项目设计图纸,由授课教师根据其所交图纸给出成绩;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出勤、回答问题以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其中课后作业是在每个学期开学初布置的,这个作业是一个综合公园景观设计作业,且是属于课外的,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由课程教师组织协调,于每周三下午将各个小组的设计方案拿到一起讨论,授课教师要对每一组的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指导。经过8周的时间,将每个小组的设计成果组织到一起,做成一个PPT文件进行汇报。具体办法就是每一组选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将他们组的设计方案进行汇报,每个组的汇报时间约十分钟,课程教师和其他学生做评委,对每个小组所做的景观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意见或建议。

2.调整课程设计的考核数量与质量课程设计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课程设计一直是该门课程的重点内容。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实际项目的了解、分析、设计、绘图,锻炼其分析场地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于这一情况,我们调整了课程设计的质量要求,同时增加图纸的数量,由原来的一个课程设计一张A2图纸,增加到2张以上A2图纸,设计内容也由原来只要求一个平面规划图、两个透视图,到要求增加场地功能分区图、交通分析图、视线分析图、竖向设计图、断面图以及局部景点祥图,通过质与量两个方面的严格要求,学生们的设计能力及图纸表现能力均有明显提高。

设计学习计划范文9

关键词:中职学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堂教学;实践教学

中职学校开设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系园林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园林专业中实用性较强、综合所学专业基础知识较多的一门课程。如何教授中职学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这门课,培养园林绿化建设事业技能型人才,是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本文从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实践教学3方面,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1 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1.1 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文化基础不高,这样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将来的学习。由于基础差,在一次又一次的挫败中,又没有正确的引导,甚至还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学生渐渐地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后面的学习就成了难题。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变得很难。

1.2 目标不明确,没有进取心

中职学生年龄为15~18岁,很多人是从初中就直接面对职业教育,他们的心理素质还远远没有达到接受职业教育的要求,个别年龄小的,可能还会先就业后成年,因此,这个关键的3年里,学生会逐渐定型,形成一些固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必须好好把握这几年,在教授过程中,不光是教授书本上的知识、实际操作的方法,还应该更多地传授他们正确的思想,使他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成熟和成长起来,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是小孩子一样地幼稚和无所事事。

1.3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学习知识不光是需要聪明的头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更重要。比如说,课前预习,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到了上课的时候重点听老师讲的这部分内容,课后可以再请教老师,然后自己再复习。这些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没有几个懂。从来都是直接听课,从头听到尾,最后听得头昏脑胀,非重点的,好笑的就记住了,重点的、枯燥的就和没有听过一样。而这个时候,学生会很快地得出自己不是学习材料这个结论,马上放弃学习。

2 优化课堂教学

2.1 设计好绪论紧紧抓住学生

设计好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绪论,会给学生带来先入为主的影响,其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通过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案例,给学生分析、讲解,从而激发、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生动、直观的案例,是引起兴趣和注意的关键。

在绪论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把一些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成功的案例制作成课件,展现给同学们,对每一个景区的绿地规划,提炼出特点,使同学们有一个简单深刻的记忆。

如:友谊南路道路绿地,给同学们看一张友谊南路路侧绿带微地形起伏与植物配植的效果图,该图在绿地竖向设计上采用了新颖的地形起伏地和微地形起伏,通过人造高低不一的起伏地形,形成了绿化景观的舒缓起伏,从而营造出流畅自如、高低错落的自然园林景观效果。通过地形塑造,不仅使平面道路呈现出立体化效果,最重要的是整条道路绿化的绿量也平均增加了20%以上。

再如: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现友谊南路路侧绿带树种与配植的3张效果图,在树种的选择上,这条道路共栽植24种树木,其中包括许多名优树种。常绿乔木有雪松、桧柏、白皮松等;落叶观赏乔木有千头椿、合欢、栾树、火炬、法国梧桐、馒头柳等;观花灌木有红叶李、红叶桃、紫叶矮樱等;常绿小灌木有丝兰、铺地柏、小叶黄杨等;可修剪小灌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在季相景观营造上,上述这些大乔木大多四季常绿,将形成冬季的主要风景;夏天相继开花的合欢树和栾树、春天开花的红花洋槐、秋天形成红叶风景的火炬树。这些树木不仅起到改善城市空气环境、降低噪声污染的作用,还能起到丰富绿化的视觉效果。

通过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使同学们了解学习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目的,将来能够独立设计小型园林设施和主要利用植物进行环境景观设计,并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类活动和环境的协调关系。

2.2 优化教学方法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是园林专业中实用性较强、综合所学专业基础知识较多的一门课程,而中职学生对学过的园林知识往往掌握得不牢固,过一段时间自然忘得差不多了。这时,需要教师把以前学过的园林知识与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内容结合起来,整理出有条理、很清晰、有特点、很简单、好记忆的知识点,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重新拾起学习的兴趣,学好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这门课,更好地为园林绿化建设事业服务。如:在讲解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时,结合天津梅江生态居住区芳水园环境景观设计的案例,归纳出园林绿地规划的设计流程,见表1:

通过上述的学习,同学们对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程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上,让同学们现场进行模拟。比如:要建一个中山君怡花园,有的学生扮演中山君怡花园的开发商,有的学生扮演设计院的设计师。双方见面后进行沟通,把设计任务交给了设计师。设计师接受设计任务后,让同学们尽情地发挥。在课堂上,有演员,也有观众,每个同学都是评委。观看表演后,大家开始点评,围绕着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程序各抒己见。如设计师向开发商阐述方案的设计理念、平面功能布局及风格特点后,开发商询问植物种植设计有哪些特点,设计师回复植物配置以多植乔木作为基调,可产生规模生态效益;在楼间的经典部位以大片种植花灌木和草本花卉点景,以产生以花取胜的特色来;以常绿、落叶树种综合搭配,寻求植物之间最佳的生态关系和美学关系。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们很快掌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程序。

3 加强实践教学

3.1 加强对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案例的分析

加强对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案例的分析,既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掌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的必要教学环节,其更深刻的内涵是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掌握从科学与艺术等不同角度分析实例,学习各地区、各类型、各层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范例的设计手法。

如:在讲天津梅江生态居住区芳水园环境景观设计中,是围绕“生态”为设计主线,体现环保和追求“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理念。植物配置突出“生态”和“芳水”这2个特点,通过植物来改善空气的质量、分泌杀菌素、吸收有毒气体、阻滞尘埃等,以多植乔木产生规模生态效益,大片种植花灌木和草本花卉,以花取胜的特色;在水里和湖岸,以种植水生植物与花灌木相结合来丰富水景,以产生“芳水”的个性来。所用的植物见表2。

通过上述对案例的分析,同学们可以学到在进行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时,必须确定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整套设计方案必须围绕设计主题进行布局和组织,使设计有特色、有个性,新颖独特,实实在在。只有这样的好环境,才能真正成为人们追求的热点,并有效地增加附加值。另外,同学们还可以学到植物的配置,掌握天津地区适地适树的树种。在植物配置时应考虑有以下因素:①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生。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很好地生长。②重视植物多样化。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根据美学要求,进行融合创造。不仅能观赏园林植物的现时景观,还能观赏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从而达到步移景异,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③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单群结合。园林植物配置有孤植、列植、片植、群植、混植多种形式,这样不仅欣赏到孤植树的风姿,也可欣赏到群植树的华美。

3.2 加强作图实践

通过作图,提高学生作图技巧,在作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设计理论的应用,在作图实践中领悟设计原理,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进行园林规划和园林设计,逐步形成自己的规划设计风格,达到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的学习目标。具体做法:一(下转第87页)(上接第79页)是结合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与各类绿地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观摩总结各类园林绿地建造规律,评述各具体园林绿地的得失,收集成功案例的平面图、立面图;二是选一个规划设计相对好的园林绿地,进行实地参观讲解评述讨论,并与理论相结合,找出原设计图,细读原设计思路与设计意图;进行第2次评述讨论,分析其得失,再以原地形图与设计交底要求学生进行园林规划和设计,在完成园林规划和设计后对比原始设计图,再次评述讨论。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修改设计图,使同学们不仅掌握作图的技巧,而且还能发现设计图中存在的问题,达到用心设计的目的。

总之,在中职学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教学中,必须重视技能的培养,通过“观察、研究、作图、感悟”的综合教学实习过程,尽快提高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能力,成为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实用人才。(收稿;2012-12-20)

参考文献:

[1]王浩.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