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教学团队申报材料集锦9篇

时间:2023-03-07 14:59:21

教学团队申报材料

教学团队申报材料范文1

关键词:数字式;创新团队;创新大赛

基金项目: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课题“对我校学生创新人才梯队培养的研究”(课题编号:2012KYC006)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3月11日

我校老师从2008年开始指导学生参加市、省、国家创新大赛,由于指导老师都是单枪匹马,孤立无援,仅仅凭着一股热情奋战在创新指导工作的一线。无经验的老师如果第一年带出的学生出成绩了,下一年这些指导老师会继续,没成绩的就自动退出了。继续的老师第二第三年还是带这批学生,所以我校2008年、2009年、2010年三年参赛的学生大都是连续参赛的老队员。随着这一届学生的毕业,一切又要重新开始,造成创新技能和经验无法传承,创新大赛的成绩原地踏步,走入尴尬的局面。对于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导老师、学校乃至省市责任部门都开始着手创新团队的建设。我校从2009年开始成立创新名师工作室,学生创新协会,2011年部分老师开始成立创新团队。常州市从2012年3月开始启动首批常州市职业学校“三创”拔尖人才培养导师制。为的是寻求一条新老交替,以赛促创新的螺旋上升式团队建设之路。

在创新团队建设中大家都运用了信息平台。常州市职教除了“职教网”这个公共平台外,其负责创新工作的领导在2011年利用QQ创建了“常州职教创新教育”群,我校建了历年创新作品查询平台,创新团队除了空间上的工作室还在校园网上安了家――创新工作室网页,每位指导老师与学生通过QQ创建了“创新交流群”。下面谈谈2009~2012年以来我们团队探索出建设数字式创新团队的工作流程。

一、组建数字式创新团队

教师与学生一对一,虽然给学校和个人带来了很多辉煌的成绩,但是随着学生的毕业,教师重新开始从零指导起,没有延续性,比较随意,不易出成绩。而且由于学生能力的差异性,让老师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因为这两方面的原因,造成老师没有潜质的学生可教,指导老师也越来越少。如何吸引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呢?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数字式创新团队。

(一)创新宣传。利用两种手段进行创新宣传,其中一种是校活动宣传,另有一种是网络宣传。

1、校活动宣传。用好全校大型的宣传活动:全校大型的宣传活动有两次,第一次是创新比赛参赛前的动员;第二次是获奖后的表彰。指导老师们要利用好这两次机会,积极投入到学校的宣传活动中,并带着自己的选手进行全校展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看到。

老师个人魅力宣传:老师做创新方面的讲座、选修课及课题。老师从理论上提升创新的高度,在师生中扩大影响。老师个人在这些过程中总结了经验并提升了创新指导能力。

2、网络宣传。利用校园网、系部网和所有受学生喜欢的老师的博客进行数字式宣传。还要利用广播台早中晚自由论坛节目给学生普及创新知识及创新宣传。网络和声音的平台增强了创新宣传的效率和效果。

(二)教师创新动员。老师做好身边工作。身边如班主任所带班级,任课老师所授班级,系、校行政人员直接管理的学生或社团。老师们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与授课有关的创新理念,利用课后可以动员学生,不断地吸收热爱创新的学生。

“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利用自己的博客写点创新方面的小知识,留意博客中关注这方面内容的潜在学生。

(三)利用网络手段物色创新团队成员。老师将招募的学生加入自己的QQ群,通过该群布置任务。通过查阅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来观察他们的积极主动性;通过召集他们交流各自完成任务的心得体会,来考察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他们的表达方式,来分析他们的个性化思维。

老师可以进行3~5轮的考察。过程中不断会有学生退缩,老师鼓励并督促学生完成任务,最后选定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其余有热情的学生也可选聘为成员。物色创新团队成员的过程是老师教授不断提升学生创新理念,指导学生思考创新点子的过程。

二、团队实操

团队组建好后,就要建立制度。定期召集团队成员进行创新团队活动,要求成员参加校各类创新方面的活动。师生共同制定创新团队管理制度,指导老师指导成员完成个人创新规划,教师编制时间进程表,团队秘书记录每次团队活动的情况,每个成员记录成长点滴。

(一)学习创新理论。这部分工作虽然在“物色创新团队成员”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做了。但创新涉及面广,需不断学习,并将是大家终生学习的内容之一。理论的深度和广度,让很多人都无从下手。指导老师可以从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始。利用学校创新网络平台学生浏览近几年的创新作品,并选几件感兴趣的作品在老师的帮助下研究其原理及制作流程。学生从实例和生活中学习创新理论,提升了自信心和制作创新作品的欲望。

(二)讨论创新点子。学生边学习边观察并记录生活、学习中的不便及困难,思考可改进和制作的方案,利用网络进行查新,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是最新的。如果不是,看看人家做得和自己想的差距在哪,学习人家的经验。再看看是否有改进的空间。如果是最新的,那就可以放到团队QQ群或BBS中讨论,听听别人的建议和意见(科学性、实用性、环保性、安全性)。对于技术性较强的创新点,我校创新工作室网站专门开辟了一个“校外专家栏”。学校聘评了各行各业的企业专家和创新能手定期做客网站,让他们在线答疑。当然大家也可以将平时的想法和疑问跟他们E-Mail。

(三)制作创新作品。创新点的可操作性由指导老师判定。确立创新点后,学生由指导老师协助在网页创新申报栏中向学校负责创新工作的领导或部门申报创新。申报表中需列出作品名称、制作方案、时间进度及大概金额等。通过申报表报请学校同意后,方可制作(资金方面学校支持)。当然也可以不向学校申请,做好后再申请,但有风险,学校审核后,发现作品价值不大或没价值,那就得不到资金的补助。

学生根据制作方案选择所需材料,在市场和网上采购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制作,团队成员互相探讨并督促,指导老师定期检查进度。作品完成后要进行后期的处理(如:作品验收、仿真作品的工作环境等)。

制作作品中出现瓶颈可以通过网络向技术专家请教,也可以邀请他们来现场进行指导。这样有利于作品的完善,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编制创新作品文件。作品做好后,按照校、市、省创新大赛文件,要开始编制创新作品文件。作者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填写下面三份报告。三份文件通过网络平台先由指导老师修改,随后由市创新导师审核后,打印,签字盖章,统一由学校报送到市里,入围的再由市报送到省里,最后由省里报送到国家。

1、申报书。申报表填写了作品、制作团队的详细信息,让作者用文字和图片讲清楚作品的查新结论和结构原理。它涵盖了下面三方面内容。

(1)制作者资料。作者、指导老师的详细信息。

(2)签字盖章。辅导老师、申报者本人签字和申报者所在学校签字确认。2013年增加了“学校学籍管理部门盖章”,为的是更准确地确认申报者信息。

(3)作品资料。作品选题来源;原专利、产品或生活;项目类别(创新作品、科学调查报告、科学论文)、辅导机构;专利申请号或专利号;申报作品所提供的材料。

2、项目研究论文。项目研究论文,始于2013年,就是要求申报者用文字表达该项目的选题是怎样确定的;设计(或研究)该项目的目的和基本思路;该项目的研究过程;该项目应用了哪些科学方法、科学原理等。

3、查新报告(完善)。查新在点子出来后就开始做了,作品做好后作者完善查新报告。按照报告的格式详细填写以下内容:查新点;检索词及检索式;检索结果;查新结论。报告打印后由作者、指导老师及学校签名、盖章。

查新非常关键,如果不查就做,等做了一半或做好了再查发现该作品已有了,身心受打击。大部分创意你想到别人也会想到,所以在做之前查新非常必要。当然我们做的过程中会完善自己的创意或更换初衷,所以每一个变化都要查新,最后做好后更要查新。最后查新,就是对比自己作品与同类作品的优势和创新点,当然也可以提出自己作品后续可改进的点。

查新可以自己查也可以通过专门从事查新的部门或机构付费查新。创新大赛,校、市、省举办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查新也属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范畴,所以,举办方给定了几个查新网址或搜索引擎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新,并让学生编制查新报告。但是如果要申请专利,就得让专门的查新机构负责查新并给出专业的查新报告。

4、附件材料。2013年才正式提出,并作了明确的说明:附件材料均可为复印件,没有的项目可以填“无”。(1)项目研究原始资料(图纸、图表、调查问卷等):有些项目需要对专门的人员或市场进行调查,就可以产生调查问卷。有些项目设计中会有图纸或图标等原始数据;(2)项目研究活动照片:项目活动过程中的会议、学习、研制等影像资料;(3)项目研究活动日志:项目活动过程中的记录;(4)数据光盘或软盘和存储项目数据量:有些数据资料纸张已经无法保留,可以用光盘或软盘来存储;(5)其他(请注明)。2013年的附件材料给真正研制项目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全面展示的平台,也是研究人员以后开展日常研究工作的指导书。

(五)参加创新比赛。申报后,经赛组委第一轮文件评比后,被选中的作品要现场展示,因此学校会为每个参赛作品制作展板。但展板内容需选手与指导老师共同编辑。展板的内容应能反映出创新作品鲜明的特色,要抓出重点,创新点和实用点。最大限度地吸引眼球,这就成功了一半。

比赛前由学校和选手共同布置会场。参赛选手对作品进行最后的调试。指导老师在参赛前帮助选手对工具及材料进行精心的准备。现场演说及答辩,对选手的要求较高,短而精是要点。全校参赛团队在比赛前由学校组织进行三轮演习,第一轮是各参赛作品的选手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精心组织演讲稿,团队内演习;第二轮选手由系部组织下演习;第三轮选手在校级组织的市或省创新大赛出发前演习。三轮演习后,选手个个像身经百战的战士一样,自信勇敢。

参赛过程中,选手在各自的展柜前多讲多交流。利用比赛间歇期间与其他参赛选手交流,学习他人经验。经过参赛,选手锻炼了应变能力并开拓了眼界。

三、团队提升并吸收新团员

比赛结束后,通过两种方式提升团队能力。一是校、指导老师及选手都会通过网络将参赛过程展示给大家,开阔团队成员的视野;二是参赛团队有指导老师的组织下召开会议,总结经验教训。在选手个人方面,总结创新各环节得失,参赛现场学习到他人的创新理念等。对参赛团队来说,讨论和沟通等方面的制度存在很多漏洞,一轮下来有很多方法和制度有了改进措施,大家用行动验证了措施的可行性,编制人员将这些整理成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为下一年创新比赛做准备。

本文详细描述创建数字式创新团队流程的每个环节。全文展现了校内外指导老师的指导性、团队制度的重要性及网络平台的必要性。网络融入每一个环节,既方便又节能,当然这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在学校网站的大平台(创新工作室网站)上,给每个创新团队安了一个窝(***团队),提供了技术力量(校外专家栏),开辟了思想碰撞的论坛(BBS)。校指导老师为了便于管理另外开通了QQ群和博客。资料下载和申报审批学校利用OA教师办公系统,节约了耗材,提高了办事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2011年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的通知(苏教职[2011]13号).2011.4.2.

教学团队申报材料范文2

本计划所扶持的漫画是指以绘画为形式、故事为手段描绘反映各种事物、信息和人的思想和情感等内容的文艺表现形式,主要通过报纸、期刊、图书等印刷品传播。漫画是原创动漫的重要门类,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影视动画、动漫舞台剧等动漫形式重要的内容源发点,对构建中国特色的完善的动漫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

为推动原创漫画发展,鼓励扶持创作、推广和传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富有中国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漫画作品,2009年文化部扶持10部优秀原创漫画作品,支持其进一步提高作品质量,扩大作品影响扶持10个漫画创作者(团队),支持其进一步投身原创漫画事业,提升创作水平。

一、申报时间7月10日至10月10日

二、申报人,在我国注册成立的以漫画创作为主业的法人单位(不含外资企业),长期固定组合的漫画创作团队(工作室),从事漫画创作的我国国籍的自然人。

三、作品形式:

1.以叙事为主的连续性分镜头故事漫画。

2.以四格或多格及拥有主题的系列独幅作品形式表现的幽默漫画。

3.具备故事功能、独立成册的绘本漫画。

4.由个人创作者彩色单幅漫画结集而成的个人插画作品集。

四、申报条件:

(一)申请扶持的原创漫画作品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鲜明的时代精神,无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

2.具有创新精神,体现漫画艺术的特色与风格。

3.作品需为2007年1月1日以后创作并在国内外市场公开出版发行的作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4.未获得“原创动漫扶持计划(2008)”原创漫画作品扶持。

(二)申请扶持的创作者(团队)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一定的漫画艺术创作实力,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创新意识,已经创作并出版完整的漫画作品,在市场上具一定影响力。

2.个人创作者每年创作作品不少于1部,每部独立完整作品不少于1册或1部作品在刊物连载不少于10个月或10期,创作团队有不少于2名主笔,每年创作作品不少于1部,每部独立完整作品不少于1册,或1部作品在刊物连载不少于10个月或10期。

3.已获得“原创动漫扶持计划(2008)”原创漫画人才扶持的,需提交扶持资金的使用情况及相关成果。

五、申报材料:

(一)申请扶持原创漫画作品须申报以下材料

1.申请报告。申请报告须包括创作和传播该漫画作品的基本情况。

2.《原创漫画作品扶持申请表》(样本附后)。

3.扶持资金使用计划。

4.漫画作品出版物样品。

5.申请者身份证或申请单位营业执照(或相关证照)复印件。

6.获奖证明复印件。

7.文化部要求提供的其它材料。

(二)申请扶持创作者(团队)须申报以下材料:

1.申请报告。申请报告须包括创作者(团队)受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创作作品情况,主要作品情况及正在创作的作品策划方案等相关材料。

2.关于本人(团队)原创漫画创作与市场开发的报告。(陈述漫画创作与市场开发理念、创作与市场开发实践和创作与市场开发计划,不少于3000字)

3.扶持资金使用计划。

4.《原创漫画创作者(团队)扶持申请表》(样本附后)。

5.漫画作品的出版物样品。

6.版权证明和出版发行机构出具的出版发行量证明。

7.申请者身份证或申请单位营业执照(或相关证照)复印件。

8.获奖证明复印件。

9.文化部要求提供的其它材料。

六、扶持资金使用要求: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与作品获得扶持的作者和获得扶持的创作者(团队)签订《原创动漫扶持计划创作生产责任书》,并加强对获扶持项目的监督。文化部有权对获得扶持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七、申报程序

申报人通过户口所在地(单位注册地)或者现工作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向文化部申报(不得重复申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材料进行初审并出具推荐意见。文化部直属单位可直接向文化部申报(不得重复申报)。文化部设立“原创动漫扶持计划”评审委员会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

申报材料接收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艺术委员会

联系人:吕康

联系电话:010-80410801 15901257939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裕民大街1号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邮编:101318

本扶持计划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1.原创漫画扶持计划(2009)

2.原创动漫演出演出扶持计划(2009)

3.原创网络动漫扶持计划(2009)

4.原创手机动漫扶持计划(2009)

计划详细内容和申请表格请登陆文化部网站查询并下载:

教学团队申报材料范文3

一、资助对象

1、应聘来本市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工作的留学人员及团队。

2、在本市创办企业的留学人员及团队。

3、来本市讲学或进行咨询的留学人员及团队。

4、其他本市特殊急需的留学人员及团队。

留学人员具体申请条件参见《*市*人才计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

二、资助类别、重点及强度

*计划资助类别分为四类:科研开发(A类)、科技创业(B类)、社会科学(C类)以及特殊急需人才(D类)。其中A和B类由市科委负责组织实施,C和D类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实施。

*年度资助重点为: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金融、港航、创意产业、文化艺术等。

*计划资助强度分为三类:一类为40至50万元(资助对象:同一单位且持有有效留学人员资格认定证书的3人及以上团队);二类为20至30万元;三类为5至10万元。

*年申请A、B类资助人员(团队申请人员除外)网评和见面会成绩优秀且符合以下条件,资助强度可增加到50至100万:

A类申请人员须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获得申报单位书面推荐(每个法人单位可推荐2人)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在沪高校、科研院所引进的人才回国前须在国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具有教授或相应职位,或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副教授或相应职位,且回国后被聘为教授或相当职称;(2)在沪国有大中型企业引进的人才回国前须在国际知名企业担任高级职务并拥有能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技术产品升级的重大科研成果及管理经验。

B类申请人员须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获得所在区县科委或留学人员创业园区书面推荐并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回国前应有海外创业经验或曾在国际知名企业担任中高层管理职位3年以上,熟悉相关领域和国际规则,有经营管理能力;(2)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且其技术成果国际先进,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市场潜力并进行产业化生产;(3)创办企业的自有资金(含技术入股)或海外跟进的风险投资占创业投资的50%以上。

D类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资助申请人员(团队申请人员除外)网评和见面会成绩特别优秀,且与上述条件相仿的,资助强度也可增加到50至100万。

三、注意事项

1、年龄要求:本年度资助的留学人员年龄一般应不超过50周岁(1959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回国年限:本年度资助的人员一般应在2007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沪工作;创办企业类人员一般应在2005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沪工作。

3、每位留学人员限报一项且四个资助类别不得兼报。

4、申报A类资助的人员一般应在国外高校、科研机构以留学身份连续学习或工作2年(含)以上,且全职回国来沪工作,每年在沪工作时间须在9个月(含)以上。

5、申报B类资助的留学人员,其创办的企业必须完成相关注册手续且获得本市有关部门颁发的工商营业执照等证件。

6、申报C类资助的留学人员,凡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做博士后研究的,可不受职称限制。

7、申报D类资助的留学人员,应符合本指南所规定的年度资助重点领域,且持有重要研究成果或拥有重要发明专利技术(专有技术)来沪自主创业或具有特殊专长。申报该类资助的留学人员须由所在单位出具推荐函(加盖公章)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计划管理办公室审核,确定申报资格。

四、申请方式

*计划项目申报按《*市*人才计划管理办法》的要求,申报人员首先要通过*市*人才计划留学人员资格认定(具体事宜详见附件),然后在*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网”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1世纪人才网”上填报《*市*人才计划申请书》,在线打印后连同附件材料(一式五份),送交所在单位、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或区(县)人事局、科委审核盖章后,向受理窗口集中报送,其中A类申请须由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并统一报送。

网上填报并提交成功、报送的书面材料签章齐全并与网上提交的电子文档内容一致的申请为有效申请。

网上填报备注:

(1)登陆“*科技”网,进入网上办事专栏;

(2)点击《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受理并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中相应的指南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需要设置“项目名称”、“依托单位”、“登录密码”);

-【继续填写】输入已申报的项目名称、依托单位、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3)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五、受理时间

1、留学人员*人才计划资格认定时间:3月3日至3月30日。

2、课题网上填报和书面材料受理时间:3月3日至3月30日。

3、资格认定和书面材料受理时间为每个工作日上午9:00至11:30,下午13:30至16:00。

六、联系方式

1、申请受理窗口地址:商城路660号5楼,

2、管理办公室联系方式

(1)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留学人员工作处,

教学团队申报材料范文4

关键词:中职示范校;申报评审;成绩与不足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6-0012-02

2010年,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启动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笔者有幸参与了项目的申报评审工作。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建设申报评审工作经过先后两个批次,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值得探索。因此,积极探索中职示范校建设申报评审好的方式和方法,选出更加符合条件的优秀中等职业学校,为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及时回顾和总结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申报评审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申报评审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1. 申报评审形式不断完善和创新。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指出:要用三年时间,重点支持1000所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创新。由此可见,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投资大、范围广,学校申报立项、专家评审复核,以及检查验收等工作长期而艰巨。在第一批中职示范校申报评审中,每个申报学校要将申报评审材料打印后装订成册,然后通过邮寄或安排专人送至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同时,评审专家也要专门集中,在有限的几天时间里阅读大量纸质材料,评审工作强度非常大。在第二批示范校立项时,教育部组织相关部门开发了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示范校建设申报评审的流程和形式,为申报评审工作的远程实施提供平台支持,为学校申报、专家评审和示范校建设的后期检查验收工作提供了方便,大大提高了示范校申报建设和管理的时效性,节约了大量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

2. 申报评审材料质量有了较大提高。第一批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项目启动时,各申报立项学校首次进行示范校任务书和建设方案等材料的编制,处于认识和学习的过程,基本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由于缺少专业的指导,申报评审材料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花样百出,专家评审难度大,要点、关键点、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较难把握。在第二批中职示范校申报过程中,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加强对申报院校的指导,并组织大批省内专业开展了初审工作,第二批中职示范校申报时有了较大的进步。各个申报学校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不仅体例结构更加完善,也大大提高了项目的完整性和可行性,为示范校建设项目的推动和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建立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评审专家队伍。中职示范校建设覆盖范围广、申报环节较多、申报材料复杂、申报评审难度较大,需要评审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大量的材料审查工作。通过第一批和第二批示范校的申报评审工作,逐步建立了一支紧密团结三部委和示范校建设项目办公室周围的具有较高评审水平、相对稳定的评审专家队伍。尤其是在第二批示范校申报中,国家启动了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这个平台的使用对评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锻炼了示范校评审专家队伍,并促进评审专家队伍更趋于年轻化和专业化,形成了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评审专家队伍,为示范校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提高了保障。

4. 地方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示范校建设项目申报工作。中职示范校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得到各级政府和行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不仅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开展示范校申报的指导和初审工作,行业部门也积极参与中职示范校申报建设过程中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定位和课程建设的一系列工作,大大力提高了中职学校服务于行业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地政府和行业部门在示范校申报建设工作中,不仅对申报学校在招生计划、专业设置等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还列支专题资金用于支持和推动申报学生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申报评审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1. 示范校申报评审程序还需进一步优化。经过两个批次示范校的申报评审工作,使示范校建设申报评审流程不断完善。尤其是示范校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使用,为示范校申报建设工作提供良好平台。但是,评审流程还具备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这就要求项目办要在三部委的指导下,组建稳定的示范校申报评审专家队伍,确保申报评审工作的延续性。在队伍稳定的基础上,全面实施远程评审和集中评审相结合的评审方式,充分发挥建设项目信息管理平台远程申报和评审作用,尽可能减少集中评审的次数和天数,节约评审时间和资金成本。

2.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还需进一步加强。在评审过程中,专家反映各地区申报材料差异较大,尤其是部分省份,由于缺少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指导,申报材料质量较差,而且对各项建设指标的解读和领悟不够,给专家评审和今后的建设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和障碍。建议在示范校申报建设工作中,在中央部门统一指导的前提下,赋予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更多自,让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有更多的灵活性,发挥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示范校申报建设指导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加强对本区域示范校的申报和建设工作的全程指导,提高示范校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教学团队申报材料范文5

第一条引进和培养人才智力的重点领域认定。

《规定》中引进和培养人才智力的重点领域:特色产业是指竹业和椅业;优势产业是指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新型纺织等产业;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生物技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农业主要是指白茶、生态禽畜、优质蚕桑、高档花木等精品农业和特色休闲农业企业;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休闲旅游、现代传媒、创意设计、商贸物流等服务企业。

第二条引进和培养人才智力的资格认定。

(一)《规定》所指的企事业单位急需的其他各类紧缺专业人才是指未达到相应的学历、任职资格,但在某行业和专业领域有特殊专长的人才。此类人才需由引进单位提供相关印证材料,报人事部门认定。

(二)《规定》所指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是指具有国外工作经历的留学归国创业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领军人才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学士学位的在国外工作5年以上,硕士学位的在国外工作3年以上,博士学位的在国外工作1年以上。

(三)《规定》所指的知名艺术家等是指在省级或以上权威机构组织的专业比赛中曾获得过前三名,现业内综合评价认可且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家。

(四)《规定》中刚性引进的“两院”院士、国内知名高级专家和柔性引进的人才不受年龄限制。刚性引进的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年龄须在65周岁以下,企业引进人才年龄须在50周岁以下,教育和卫生系统引进高级职称及以上人才年龄可放宽到45周岁,其他事业单位引进硕士学位及以上人才年龄须在35周岁以下。

(五)实行引进人才备案制。用人单位须将单位引进人才基本情况报送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备案,每季报送一次。引进人才的人事档案由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进行管理,并由用人单位或引进人才与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签订人事合同。

第三条人才个人补助的申报程序。

(一)申报。县人事局每年10月接受认定申请。由人才个人填写《县引进和培养人才个人补助申请表》,用人单位签署意见后统一向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报送。具体报送材料(原件并附复印件1份):

1.《县引进和培养人才个人补助申请表》(一式3份);

2.身份证和3张近期1寸免冠同底彩色照片;

3.单位与个人签订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证明材料和3个月工资发放清单;

4.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5.院士、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相关荣誉证书,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专利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

6.其他能证明其知识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相关材料;

7.申请租房补贴需提供租房合同或其他相关材料;

8.申请购房补贴需提供房产证或购房合同或其他相关材料(婚后购房者需提供结婚登记证)。

(二)认定。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接受申请材料并初审后,交由县人事局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认定并提出意见,再提交县人事局局长办公会议审定。

(三)公示。经审定享受各类补助的人才,由县人事局在人才人事网等宣传媒体上公示10天,接受群众监督。

(四)补助和奖励发放。

1.经公示后,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训补助从县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其他资金从县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中列支,每年12月由县人事局核拨给用人单位,再由用人单位发放给人才本人。

2.企业聘请专家教授,由县人事局牵头,县委人才办、县科技局、县经贸委参与,通过考核认定后,直接将生活补助发放给专家教授个人。

3.县级拔尖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员的补助由县组织人事部门核定后,发放给县拔尖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员所在单位,再由单位发放给个人。

(五)教育系统引进担任高中段教师的“211高校”本科毕业生或以上人员,由人才个人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用人单位经考核后负责发放生活补助。

(六)各类引进人才的科研经费向县科技局申请立项,由县科技局负责落实。

(七)《规定》中所指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的申报评审及资金补助程序按照我县“南太湖精英计划”相关政策执行,由县委人才办负责落实。

第四条企业奖励和补助的申报程序。

(一)企业引进和培养人才奖励由用人单位每年10月向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申报,填写《县企业引进和培养人才智力奖励审批表》(一式3份),并需附相关人员基本情况,证书复印件和原件等材料。

(二)申请平台建设补助。新建平台申请奖励和补助需提供国家、省、市、县相关部门批准认定的文件及单位设立平台的情况说明。

(三)申请引进国外智力项目补助。企业引进的国外智力项目需经国家、省外专局批准。企业自行聘请的国外专家项目需报县人事局备案认定。

(四)企业的各种奖励或补助申请,经县人事局审核批准后,从县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中列支,每年12月核拔给企业。

(五)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引进人才参与技术研发,报县人事局备案,由县经贸委、县科技局认定并落实补助。

第五条引进人才配偶、子女的就业、就学申请程序。

(一)引进人才的配偶、成年子女就业由用人单位排或负责联系。确有困难无法排的,由用人单位向县委人才办提出书面申请,县委人才办协调县人事局、县劳动保障局等部门根据申请人特长联系推荐就业。

(二)引进人才子女需转入本县中、小学就读,由用人单位向县人事局提出申请,并填写《县引进人才子女就读申请表》,报县委人才办审核,由县教育局负责落实。

(三)引进人才配偶、子女需解决就业,应提供结婚证复印件(验原件)、户口簿复印件(验原件)、原工作情况材料;子女入学的还需提供原就学情况材料。

第六条各用人单位、县组织人事部门及相关单位在各类人才引进、培养工作中,必须坚持标准,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凡采取不正当手段骗取各种待遇的,经查实,必须及时追回相关费用,并依法追究用人单位和当事人的责任。

教学团队申报材料范文6

大家上午好!春华秋实,金桂飘香,在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评审2007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在座的既有专家评委,也有准备参加答辩的教学团队带头人。首先,我代表省教育厅,向在百忙中前来参加评审工作的各位专家,向辛勤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提前祝大家中秋节快乐!下面我就全省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及评审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今年年初,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家“*”期间高等教育发展重点要放到提高质量上来的战略决策和布署,与财政部联合启动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直接针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而采取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举措。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育部又将部分建设内容扩展到高等职业院校,例如在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名师表彰及高质量教材建设等方面,高等职业院校都占有相当的比例。教育部就是要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确保“*”末高等教育质量整体能够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教学团队的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今年起到2010年,教育部计划在全国高校建设1000个左右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部级教学团队。结合我省高等教育实际,教育厅计划到2010年在全省高校建设100个省级教学团队。同时,我们也要求各个高校要建设校级教学团队。目的是通过国家、省、校三级教学团队的建设,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引领和带动全省高校提高教育质量。

(二)教学团队建设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是主要依靠力量。这就必须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让尽可能多的教师参与到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中来,从而真正体现“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这样一个理念。通过教学团队这样一个组织体系,就是要建立起一个以带头人为核心,梯队结构合理,具有良好合作精神的团队。通过团队,利用带头人的辐射影响作用,集中不同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的教师分工协作,形成互补优势;强化教授为本专科生授课,讲基础课,激励广大教师从事一线教学;发挥老教师在师德师风、治学态度和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传、帮、带作用,指导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进而提高学科(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今后培训培养教师提供可推广和借鉴的示范性经验。

(三)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学管理运行模式的有益探索。工作的相对独立性是教师职业的特点之一。传统的教师工作基本上是单独进行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学科知识的不断渗透,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多与加深,传统意义上单兵作战的育人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学科专业和教学内容的发展变化。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从单纯依靠个人能力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转变到依靠团队从整体上提高教书育人效果。这实际上是教学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努力建设一批好的教学团队

省教育厅计划在2010年前建设100个省级教学团队,分年度实施。2007年至2009年,每年建设30个,2010年建设10个,这样大体可以覆盖到我省大部分特色和优势学科。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要求,包含团队组成、带头人、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等五个方面。团队的建设要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依托,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组织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领衔,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这个团队应该是立足教学第一线,教学效果好,能够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进行教学研究与实践,产生一批优秀教学成果、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

怎么建设一个好的教学团队,我认为一个好的教学团队,应该有良好的组织架构,明确的发展目标,精干的教师队伍和有效的运行机制。

(一)组织架构是前提。教学团队在人员组成上,要有一个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能够长期致力于课程建设,坚持为本专科生授课,有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的带头人,有一批年龄结构合理、知识结构互补、职称结构均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高职院校的团队还要求有来自行业、企业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兼职教师。更为重要的是,团队还必须有一种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来凝聚人心,汇聚队伍,要按照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要求,营造出一个“团结、和谐、理解、支持、沟通、直言”的良好氛围。

(二)提升质量是目的。要通过创建教学团队,引导广大教师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开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开发教学资源,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资源共享;重视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促进教师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规范完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队伍建设是关键。组建教学团队,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要根据需要引进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改善教学团队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特别要注意使用好现有教师,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一般来说,老教师阅历丰富,学养深厚,爱岗敬业;中年教师年富力强,业务精湛,勇于创新;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充满激情,富有活力。在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的今天,老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视野,同时,要言传身教,引导和帮助中青年教师健康成长。中年教师要勇挑重担,积极改革和创新,提高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的本领。青年教师要尊重老教师和中年教师,虚心向他们学习治学和育人的本领,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自身业务素质。只有组建老中青搭配合理,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一个个教学团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有了师资保证。

(四)有效运行是保障。教学团队有效运作才能产生好的效果。因此,组建教学团队,必须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监督和约束机制,在教学改革、教学研究、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等方面都要有一定量的成果体现出来,从而产生质的飞跃,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的目的。

总之,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一个探索、创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通过几年的建设,省级教学团队应该成为所在学校和全省高校教育教学观念更新的示范,管理模式改革的示范,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示范,在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模式,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等方面都要有新的突破,引领并带动全省高校教学质量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三、认真做好教学团队的遴选评审工作

教学团队评审,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学校关注度高,竞争性强,各高校都很重视,这就要求我们的评审工作必须严肃认真,客观公正,遴选出我省首批高质量的教学团队,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一要严格评审程序。教学团队评审的程序:①学校申报。教育厅根据我省各高校实际和首批教学团队建设数量将申报名额分配到学校,由学校上报到省教育厅;②资格审查。今年教学团队的评审,全省共有62所高校65个团队申报,其中本科院校申报30个,高职院校申报35个,经过高教处初审,符合申报条件进入专家评审程序。③专家评审。省教育厅严格认真地从全省高校遴选出19位教学领域专家组成评审组,专家们要通过审阅纸质材料和听取答辩的方式从申报的65个教学团队中,遴选出30个团队进行重点建设,其中本科18个,高职12个,并从中择优推荐6个,其中本科4个,高职2个,参加部级教学团队的评审。④结果公示。按照规定要将评审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

教学团队申报材料范文7

关键词: 《材料力学》 课程建设 课程团队

1.引言

《材料力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是我院许多工科专业(如机械、能动等)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1]。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受力构件变形及其变形过程中构件内部应力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为经济合理地设计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并为学生学习其他后续课程如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及以后从事机械设计等相关工作奠定必要基础[2]。我院十分重视这门课程的建设,为此组建了精干的课程团队。课程团队由6名成员组成,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4人。课程负责人带领课程团队制订了《材料力学》课程建设规划,对教学体系的优化与整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提出一些想法。

2.教学体系

组织全体教师继续开展本课程教学文件的研讨与修订工作,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大纲、教案、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及其相关的教学文件。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明确本课程服务与人才培养的地位和作用。把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作为指导每次课的教学目的;及时收集和整理原始教学资料,建立教学文件档案;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研讨,强化教学效果;逐步统一考试方式,建立试题库,建立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

3.师资队伍

新时期对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讲话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教育界应该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目前我课程团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所占比例还有待增强,学术带头人紧缺,中青年教师教科研成果少知名度低。因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课程团队广招人才,组建了一支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教学和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注重引进和培养高学历青年教师,让青年教师逐渐担当教学重任。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锻炼,深入工作一线。倡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各环节有强烈的育人责任感,把自己的专业特长、知识、技能和素养与学生的进步成长结合起来。通过以上一系列改进,有效提高我课程团队教师素质,成功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富有创新活力的高水平课程团队。

4.教学研究

深入开展教学方法研究,特别是在新教学大纲指导下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及教学手段的研究。鼓励教师申报省、校两级教学研究课题,撰写学术论文。开展高等院校横向教学成果调查,积极参加高等院校的学术交流和教学研讨,注重吸取兄弟院校的课程教改经验。经过本课程团队全体教师的努力,课程团队已申请教研项目多项,撰写教研论文多篇。

5.教材建设

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多年来,我们坚持选用省部级以上的优秀教材、部级规划教材,并实时根据专业和学时情况调整和更换教材,以保证教学质量。近年来,虽然其他院校陆续出版了几种教材,但是考虑到我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我们课程团队正在着手准备出版一本适用于机械类专业的教材。

6.实验室建设

实验项目主要在材料轴向拉伸压缩、扭转、弯曲三个实验室完成。近几年建设经费不断投入,实验室硬件条件有所改进,对课程的支持越来越强,但是场地和台套数还是有一定滞后。今后建设工作重点放在:一是尽量增加实验设备的台套数,提高设备的档次;二是争取积极政策,加强实验室开放管理。

7.结语

材料力学作为我校的重点课程,其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应用型都很强的特点。在进行材料力学本科课程建设研究时,我们课程团队分别从教学体系、师资队伍、教学研究、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入手。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得到如下结论。

(1)明确本课程服务与人才培养的地位和作用。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研讨,强化教学效果;逐步统一考试方式,建立试题库,形成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

(2)有效提高了课程团队教师的素质,成功建设了一个结构合理、高素质、富有创新活力的高水平课程团队。

(3)开展高等院校横向教学成果调查,积极参加高等院校的学术交流和教学研讨,注重吸取兄弟院校的课程教改经验。经过本课程团队全体教师的努力,课程团队已申请教研项目多项,撰写教研论文多篇。

(4)考虑到我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我们课程团队已开始着手出版一本适用于机械类专业的教材。

(5)近几年建设经费不断投入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硬件条件有所改进,对课程的支持越来越强。

可见,高度重视高校材料力学课程建设尤为重要,对材料力学课程建设是我们团队持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禹金云,郭源君,谢献忠.“材料力学”课程建设与改革[J].煤炭高等教育,2001(1):54-56.

[2]赵巍.提高材料力学教学质量的探索实践[J].科技信息,2014(3):94.

教学团队申报材料范文8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粤发〔*〕4号)精神,扎实推进全省中小企业培训工作,引导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培训示范基地认定工作由省中小企业局组织有关部门领导、著名专家学者以及专业人士组成的培训示范基地认定工作小组负责。

地级以上市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当地培训示范基地的申报初审工作。

第三条对认定的培训示范基地,采取每三年重新认定一次的办法,实行动态管理。

第二章申报条件与申报材料

第四条符合下列条件的培训单位均可自愿申报认定培训示范基地:

1、独立法人单位。

2、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内部管理制度,财务状况稳定,发展前景良好。

3、拥有独立开展培训工作的办公场地、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室、会议厅、餐厅、住宿等场地。

4、拥有相关行业专业人员,以及整合相关师资力量的能力,专业师资队伍及管理人员本科学历以上的超过30人。

5、具有科学的中小企业培训模式、丰富的培训经验,设有相关资格认证课程。

6、已积累丰富的中小企业发展案例,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能根据企业需求编制相关培训课程,组织多种单项或综合性培训项目。

7、经常性开展论坛、讲座、公开课等公益。

8、已建立自己的网站,并能与广东省中小企业服务网链接,构成我省中小企业网络远程培训平台体系。

9、在开展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中接受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

第五条申报材料

1、广东省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申请表。

2、广东省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推荐表。

3、可行性论证报告(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选定、收费标准、师资状况以及教学设施、办公、教学、宿舍、食堂等场地的图片资料)。

4、为中小企业培训服务的主要师资人员及工作人员的构成情况。其中申请中小企业培训师资资格的按《广东省中小企业培训师资人才招聘细则》办理。

5、上年度财务报表复印件。

6、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资格证或社会团体法人资格证复印件。

7、从事培训业务资格资质证明文件或证书复印件。

上述复印材料由所在地级以上市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

第三章推荐要求与认定程序

第六条推荐要求

1、申报机构提供5家中小企业培训服务对象或3个社会团体或1个省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评价推荐意见。社会团体可以是省级以上中介服务行业组织或市级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

2、同一家中小企业、社会团体或行政主管部门每年推荐培训示范基地名额一般不超过2个。

3、推荐单位须出具有实际考评依据的文字材料,并对所出具文字材料的真实性承担责任。

第七条认定程序

1、符合申报条件的培训基地向所属地级以上市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省培训机构直接向省中小企业局申报。

2、地级以上市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真实性、完整性审查后提出初审意见,填写广东省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推荐汇总表,连同申报材料报送省中小企业局。

3、省中小企业局组织培训示范基地认定工作小组结合行业特点、产业分布、区域经济等方面对申报材料、申报基地的硬件、管理、经验、效果以及申请基地实地设施等状况进行复审。

4、复审合格的由省中小企业局发文公布培训示范基地名单。

第四章权利、义务与管理

第八条权利

1、有权优先获得承办省中小企业培训计划的各类培训项目。

2、优先申请省扶持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资金补助。

第九条义务

1、原则上按企业要求或年度培训计划举办相关培训。

2、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年度培训计划举办的个别免费培训、公开课或论坛,各培训示范基地应全力支持配合。

3、协助建立中小企业案例库或完成主管部门委托的其他任务。

第十条管理

1、省中小企业局颁发牌匾,并在媒体上公布认定培训示范基地名单,提高其知名度。

2、开展中小企业培训过程中必须接受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导。

3、培训示范基地每年度要撰写书面总结,于当年12月底前报当地地级以上市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汇总后报省中小企业局。

4、培训示范基地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由省中小企业局取消其培训示范基地资格,并在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信息平台上公布。

(1)经查实申报材料虚假的;

(2)被司法机关处罚的;

(3)受到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处分的;

教学团队申报材料范文9

一、目标任务

充分利用国内外人才智力资源,积极整合政府部门、创新创业载体、金融机构的各类扶持政策,加大创业支持和服务力度,为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从创新到创业、从科研到产业化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构筑创新、创业、创优的新机制,大力吸引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到创业创新,力争到年引进和培育10名领军人才、10个创新团队。

二、支持领域

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三、对象和条件

科技创新团队是科技创新或创业集体,领军人才是创新团队的核心带头人物,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可报名参加选拔。

(一)申报项目获省级科技进步奖或省级科技重大专项(优先主题)立项的;

(二)申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立项的;

(三)具有海外工作背景,硕士研究生或以上学历、学位,属于某一技术领域国内学术带头人,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在国际或国内领先、有较好市场潜力的科技项目;

(四)具有能够使我县重点产业迅速提升并发展壮大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或国际合作项目。

四、认定办法

(一)成立“县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工作办公室”,在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工作的咨询、联络、接待和受理等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

(二)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应是项目落户在创新创业的科技人员,或每年在工作时间不少于半年的创新团队和创新创业科技人员。

(三)凡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团队和人员需按要求填写创业计划书、项目申报书,提供相关资格、业绩、科研成果等证明材料,提交县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办,县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办全年受理申请。

(四)县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办对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在资格认定和项目初审基础上,确定进入评审人选,组织相关专业的科技专家进行项目论证和技术评审,并邀请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及财务、管理等专家和有关领导、企业家进行综合评审,根据技术评审和综合评审结果提出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人选,确定项目扶持资金额度,报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五)经审定的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由县政府发文公布,并与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签订协议书,明确签约双方的权利、义务和相关责任。

五、扶持政策

(一)人才政策的扶持

落户的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享受《县鼓励企业引进和培养人才若干政策规定》(安政发〔2007〕50号),为领军人才提供一套人才公寓,3年内免收租金,其创新团队人员可优先租住人才公寓,并协助做好其家属就业和子女入学等工作。对外国国籍的创新团队人员和领军人才及其家属、子女提供入境及居留便利,并优先帮助办理2—5年多次入境的有效签证。

(二)项目资金的扶持

对于获省级科技进步奖或省级科技重大专项(优先主题)立项并落户本县的,给予50—100万元的项目资金资助;对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立项并落户本县的,给予100—300万元的项目资金资助;对具有海外工作背景,属于某一技术领域国内学术带头人,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在国际或国内领先、有较好市场潜力并落户本县的科技项目;具有能够使我县重点产业迅速提升并发展壮大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或国际合作项目,根据专家评审结果给予50—200万元的项目启动资金资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三)风险投资和金融资金的扶持

根据项目专家评审结果,县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给予不少于项目总投资10—30%的风险投资,并优先推荐科技项目贷款。

(四)对获得省认定的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县政府按1:0.5的资金配套,对获得市认定的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按市《实施“精英计划”意见》的有关政策执行。

六、考核管理

(一)根据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与县政府签订协议的内容进行目标考核、动态管理。

(二)定期通报考核结果。对完成目标的继续给予支持;对工作滞后、业绩一般的,督促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对整改后仍无起色的,停止资助,并取消相应资格。

(三)建立激励机制,对在科技创新中贡献重大、业绩突出的团队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优先推荐参加县“科学技术贡献奖”、“创新创业”先进个人等评比活动。

七、资金来源

县财政设立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金额为每年300万元,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资助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

八、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