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传媒工作要点集锦9篇

时间:2023-03-07 15:00:48

传媒工作要点

传媒工作要点范文1

摘 要:当前随着移动软件的不断开发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媒体传播方式不断涌现,受到新一代年轻人的广泛追捧,而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仍然是企业宣传发展的重要方式,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本文就当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存的特殊发展时期,分析了两者的特点,就如何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做好企业宣传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企业宣传;融合

1. 引言

企业宣传作为企业内外部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不仅仅包括企业文化、品牌等企业自身建设发展的宣传,还包括慈善公益项目等带来的社会效益宣传,在企业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企业宣传代表着一定程度上是企业利益和企业规划的反映,对促进企业经济发展起着战略促进作用。其次,企业宣传是有利于对企业内部职工群众形成良好的价值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企业凝聚力与向心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此外,企业宣传有利于在社会上树立正面的企业形象,对于社会正能量的弘扬,践行社会责任,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传统媒体仍作为企业宣传的主要方式,往往按照传统的经验和形式进行开展,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方面,都存在相对滞后性,缺乏时效。对于新一代年轻来说缺乏吸引力,但是在35周岁以上的职工群众来说,传统媒体宣传方式由于较容易接受而得到认同。所以如何在新旧媒体过过渡的今天,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企业宣传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2.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传方式比较

2.1 从宣传方式上来说,传统媒体依靠的多为报纸、电视、杂志、广播等手段,这些方式受传统的编制排版审核等问题的影响,往往具有滞后性,但是在宣传的可控性上较为良好。而新兴媒体往往形式多样,可以富含文字、视频、图片、音乐等多种传播手段,其表达形式多样,并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性传播,为广大移动终端客户提供着及时、便捷的服务,但是在企业宣传可控性上相对较差。

2.2 男传内容上来说,传统媒体由于受报纸、杂志版面的限制、电视、广播播出时间的长短以及可视化条件的约束,传统媒体在企业的宣传内容上往往会做一些修改删减,往往会使得部分内容没有完整的表达出来,存在局限性。而新媒体的宣传方式,内容具有可扩充性,可精简,也可保留完整,企业宣传也能完整的表达真实意图,并且宣传内容上可附带图片、视频等多元化因素,立体展现企业的宣传内容,可读性强。

2.3 从宣传创新上来说,传统媒体的企业宣传由于本身的限制,可扩展性较弱,方式方法相对新媒体来说创新力较差。新媒体富含多种网络技术和视听化软件,可以综合附加多种方式,也可以把读者的数据连接数据库,进行分析阅读量,分析读者的评论,宣传效果,这些工作比传统媒体的调查更加方面,对宣传工作的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2.4 从宣传互动上来说,传统媒体的互动方式相对较弱,直面性较弱,传统媒体往往是宣传内容之后,往往由记者或其他方式进行信息收集,然后汇总到宣传工作单位,再做出回应,时间方式曲折,往往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也存在有偏差性,影响互动效果。而新媒体可以即时实现一对多的互动交流,既可以通过视频直接实现企业内外部的互动交流,也可以通过微博、论坛等形式进行提问回答,实现多维度的互动。

3.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形势下做好企业宣传的措施

虽然新媒体发展俨然是新时代企业宣传工作的重要方向,但传统媒体仍然在企业宣传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优势地位。通过相关的数据调查分析,目前新媒体的主要受众人群为20~34周岁之间,35周岁以上员工更加偏好由传统媒体获取信息。因此在当前时期做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进行企业宣传尤为必要。

3.1 正确把握企业宣传的政治舆论导向。

无论是利用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企业宣传的主题思想都要在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的基础上,做到符合国家的政策方针路线,拥护党的理论和党的领导,鉴定政治立场,实现履行社会责任和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统一;还要重视中央关于重大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工作部署,胸怀大局、把握大势。

3.2 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变化。

新媒体多元化、多样化的表达与宣传是时展的必然趋势。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企业宣传手段和方法需要加以改进,宣传工作的制度体系也要不断进行完善。在制度建设上,要提前做好思想信息筛选与舆论危机预案制度;在工作模式上,要适应新媒体的快捷的特点,积极主动提供宣传要点与收集反馈信息;在工作执行上,要把控企业宣传和舆论监控的统一协调;在人员安排上,做好应对重大舆论事件的人员安排和培训指导工作。总之,要应用好新媒体时代企业宣传工作的“软件”,结合好传统媒体时代企业宣传工作的“内功”。

3.3 打造新媒体的宣传平台。

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个人意见的表达平台明显增多,民众的言论自由度大幅提升。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思想宣传要顺势而为,一方面,积极构建与民众集体选择相适应的宣传管道和中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硬件”建设,挑选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有利武器;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新媒体宣传的工作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工作,引导公司的员工学习新事物,用好新媒体,把握企业媒体宣传的主动权。

3.4 广泛吸收评论建议。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的宣传互动性越来越强,形式也多种多样,批评、认同、发对、建议等声音多种多样。因此企业宣传工作要以开放的态度,增强民意的接纳能力,要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意见表达,要在一定的限度下容纳不同维度的个体情绪的社会化传播。另外传统媒体的使用者也会面临着多种困境与建议,逐渐把两者的建议进行优化统一,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是当前发展的趋势。

3.5 积极引导时代旋律。

新媒体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是信息的宣传者和媒体站点。随着信息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信息快速传播,大量的信息呈现碎片化阅读、快速浏览和个性化表达的特点。因此有很多的片面的理论与思想会影响着民众的思维活动。因此在企业宣传过程中,积极做好企业内部职工群众的思想引导和社会正面形象宣导、社会正能量引导等方面的社会责任,从而把握民众的思想流向。

4. 结语

总之,新媒体的应用是企业宣传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此我们要把握时代和企业战略发展的方向,加强对企业职工群众的技能培训工作,利用新媒体的优势的做好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同时结合传统媒体的优势特点,不断进行优化,确保企业宣传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做好国有企业宣传工作[J].大庆社会科学,2014年12月.

传媒工作要点范文2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等互联网个人移动终端的普及,如今已经是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了解自媒体、把握自媒体、运用自媒体,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为企业走出困境鼓与呼,是当前国有煤炭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自媒体 企业 宣传思想

一、自媒体的概念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自媒体的总称。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网络社区都可以算作自媒体,任何一部智能手机都可能是信息平台,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随时随地轻松地将身边发生的新闻,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向公众。因此传统的舆论宣传思维及其方式势必就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改进宣传思想工作,主动适应自媒体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需要。

二、自媒体新闻传播的特点分析

(一)自媒体时代企业新闻传播速度极快。自媒体时代倡导的“随时随地发自媒体”完全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时间、平台、载体限制,将企业新闻的传播速度惊人地提升至以分秒为计量单位。

(二)自媒体时代企业新闻传播渠道极广。自媒体时代,每个网民都是受众和媒体,都能成为企业新闻传播的渠道,同时与公共媒体互相联动,可使问题放大,新闻升级。

(三)自媒体时代企业新闻传播主角多样化。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新闻,受众本身也变成了新闻的制造者和鞑フ摺

(四)自媒体时代企业新闻传播形式立体化。媒介融合下多维度的思考以及群众积极参与的热情带来了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互文性在企业新闻传播过程中凸现出来。

(五)自媒体时代企业新闻传播内容主观化。在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党性原则依旧,然而自媒体就不容易把握新闻专业主义,不会太在意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不会刻意遵守新闻职业道德。

三、自媒体对宣传思想工作意义重大

现在,自媒体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舆论引导的前沿阵地,能否占领这个阵地至关重要。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自媒体已成为党员干部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的重要空间,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有效载体,是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建设的重要力量,可以说是信息的传递员、文化的宣传员、权力的监督员。

当前,我国大部分煤炭企业正面临着发展转型的关键期,企业进入了生存发展的抉择期,各种矛盾凸显,员工群众思想波动大,各种诉求有意无意中通过互联网等自媒体表达。实践证明,自媒体已经成为舆论阵地的制高点,思想建设的战略要地。没有正确的舆论引导,企业改革发展、走出困境就增加了更多的变数。

四、利用自媒体做好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对策

(一)利用自媒体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说,做好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创新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自媒体作用的充分发挥,通过企业官方微信、微博等载体,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立体形式,利用自媒体良好的可视性、互动性、包容性和便携性,实现企业与职工、企业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交流,避免单纯的说教,有效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和说服力。

传媒工作要点范文3

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问题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所面对的重要问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主旋律的把握,是新闻传媒与社会经济之间相互促进的必经之路。[1]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要素,经济的和谐发展是发展国家经济效益的保障性因素。市场经济的活跃度是社会发展情况的主要衡量指标。市场经济的分配不均是公民之间利益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与人有关的因素成为了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要素。从科学发展观的有关内容来看,全面协调可持续成为了我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是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建设和完善,是促进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措施。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性和协调性要求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对各个方面的发展进行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合理性的主要表现。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国家未来的发展需求。[2]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新闻媒体需要对现代社会的真实情况进行反映。信息宣传和传播任务是新闻传媒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的主要任务,对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新闻传媒的发展情况来看,维护公平正义、坚守社会道德,是新闻宣传工作最基本的要求。

二、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与新闻宣传的共生关系

(一)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支撑作用

新闻传媒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的重要连接纽带。新闻传媒的宣传导向作用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新闻传媒需要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性的、具有代表性的信息进行播报。[3]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环境下,新闻媒体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互联网行业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可以为新闻传媒的资金因素和资源要素提供一定的保障。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可以为新闻传播工作提供更为广阔的信息发展渠道。因而,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和社会大环境方面。

(二)社会经济对新闻宣传工作发展的制约作用和引导作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传媒业的整体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与新闻传媒业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性的关系。[4]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水平是新闻传媒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可以为新闻媒体和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基本条件。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分工的细化和生产部门之间联系的强化,让人们开始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关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让信息加工条件和信息采集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为了使产品的生产成本、交换成本和流通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工厂开始向道路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区集中,这就为工业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我国新闻传媒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受众市场、资本市场、广告市场和新闻来源市场在相关报纸媒体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从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市民阶层是在社会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个社会阶层,他们可以为报纸媒体提供一个广阔的读者市场;市场经济繁荣,可以为新闻媒体提广告市场;城市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和多元化特点,为社会新闻、文体娱乐新闻提供了来源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则为新闻传媒提供了投资市场。于是,新闻来源、读者群体和投资市场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素。这样,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看,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成为了新闻传媒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改革开放来,我国专业财经媒体的纷纷创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改革开放初期创刊的《市场报》可以被看作是我国当代财经类传媒的开端。20世纪80年代末创刊的《中华工商时报》等刊物则是国家出于经济体制的改革需要而创建的财经传媒,其后《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国际商报》等报纸和广播电视财经频道的出现,让财经媒体在专业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进入新世纪后,《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和在互联网兴起以后所出现的一些门户网站、新闻网站中的财经证券频道,成为了宣传财经新闻的重要载体。传媒的产生与发展,是市场经济全面推进的产物,也是在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过程中产生的。

(三)新闻传媒及宣传对社会经济进步的主要影响

新闻传媒自身具有一定的价值。由于新闻宣传工作的功能与社会经济现象传播过程中的舆论导向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因而对新闻宣传工作经济价值的量化分析工作并不是对其最终价值进行衡量的有效方式。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社会大众的需求声音是新闻媒体关注的三大重要内容。新闻媒体对一些热点事件的持续关注,可以让这一事件得到有关部门的妥善处理。新闻宣传工作是对居民生活需求进行转播的重要方式,可以让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得到有效提升和拓展,从而发挥新闻媒体的引导作用。新闻传媒的广告传播行为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就让新闻宣传工作给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新闻传媒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行业。社会民众对传媒产品的消费情况和企业广告的支出情况也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因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传媒产业经济的繁荣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传媒产业经济的繁荣也会让新闻宣传工作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现代经济领域,广告可以被看作是传媒产业发展状况的反映。因此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新闻媒体的广告总额也表现出了高速增长的特点。信息沟通在社会经济系统的整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财经新闻宣传对经济信息的传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在经济领域对市场经济所涉及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要素产生积极影响。新闻宣传机制对社会经济的热点和焦点的传播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些与社会热点有着密切联系的经济报道是促进传媒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只要新闻媒体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新闻宣传工作往往可以达到相对较好的传播效果。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敏感问题,新闻媒体的新闻传播工作可以发挥出信息预警的功能。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企业也可以对经济活动的未来进行了解和预判,进而在对自身发展战略进行调整的基础上,提升经济效益。传媒产业与地域经济系统之间的融合,可以为某一区域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与新闻宣传有关的传媒组织和一些与新闻媒体相关联的创意组织已经在一些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表现出了集群现象。从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这种集群趋势在我国也已经有所体现。对于与新闻宣传有关的传媒业和文化产业而言,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和物资流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是这些产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动力因素。基于地缘因素的信息体系与知识因素和资源要素之间的融合,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区域内各个产业相关要素之间的不断作用与融合的过程,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传媒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融合,既可以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帮助,也可以在对区域空间的契合度进行提升的基础上,推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

三、新闻宣传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对新闻传媒发展模式进行创新

新闻传媒发展模式的创新主要设计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闻宣传硬件设备的更新;二是新闻宣传内容的创新;三是新闻传播方式的创新。新闻宣传工作中,媒体的硬件设施设备的更新,可以让新闻信息的宣传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对和谐社会的经济传播要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可以让新闻宣传在时展要求下进行内容和形式的不断转变。值得重视的是,新闻传播形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是新时期新闻传媒的重要传播媒介,应加以有效利用和善于利用。

(二)对新闻宣传的自身价值进行重视

新闻价值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价值。和谐的社会声音可以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舆论保障。新闻宣传就是发挥这一保障作用的重要方式。从新闻传媒的宣传价值来看,它可以在借助新闻宣传向人们传递多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发挥出对普通百姓的思想进行引导和保障的作用。在对我国媒体行业的现状进行探究以后,我们可以发现,对新闻传媒自身价值的重视,可以让新闻宣传成为对各种价值进行协调的工具,这就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遵循国家政策要求的基础上,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成为了新时期新闻宣传中所要遵循的原则。[7]

(三)对平民情怀进行展示

在新闻媒体领域,平民情怀主要指的是新闻媒体在对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进行关注的基础上,对广大普通民众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平民情怀是新闻媒体从业人必须秉持的工作态度。在自身利益的影响下,不同阶层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会表现出差异性的特点。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不同阶层人民的声音的倾听,可以让国家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新闻传媒是对平民阶层的信息进行传递的重要机构,新闻宣传工作也是对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进行展示的主要方式。平民情怀的展示,对新闻传媒的长远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出发点。新闻宣传在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推动社会主义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在充分了解新闻传媒及宣传工作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谢国勇 单位:万州区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许琳.论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J].新闻传播,2016(01):110-111.

[2]孙见泰.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共生关系探讨[J].中国报业,2016(14):22-23.

[3]潘骏晖.新闻传媒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J].科技资讯,2014(32):210.

[4]孙超.基于和谐社会视阈的新闻宣传创新路径探究[J].理论月刊,2007(09):85-87.

[5]姚江龙.论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6):51-53.

传媒工作要点范文4

关键词: 新媒w 高校党建工作 科学化水平

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新媒体已渗透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在以一种深入发展的态势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影响高校党建工作的路径选择和方式方法,这是高校党务工作者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挑战,也是机遇。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党务工作者应该把握新媒体特点,发挥新媒体优势,创新高校党建工作,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理论新举措。

一、传统媒介在党建工作中的应用及启示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九十余载奋斗史册中围绕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运用各种传媒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领导,这些媒体的运用为党的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媒体的发展演变过程与党的事业发展息息相关。

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光芒普照着世界,一些思想进步人士通过口口相传或手抄笔记,在中华大地上开始撒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种子,等一批仁人志士利用发展相对成熟的印刷报纸、杂志等扩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政治思想基础。自建党后,中国共产党更加善于运用不同的媒介武装自己,展开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有口头的演讲报告、文艺会演,有印刷出版的报纸刊物、文献专著,有无线电传播的广播电台等。在共产党夺取胜利成立新中国后,党借助多种新兴媒体形式,构建多条党的传媒系统,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开播,到80年代前后中央电视台将足不出户知晓天下事变成现实,尤其进入信息时代后,党建新载体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从传播史角度分析,共产党运用媒介开展党建工作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口语传播、手抄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网络传播五个阶段,媒介形态从演讲座谈、报刊著书、广播电台、电视电话等传统媒介发展到网络、智能手机等新兴媒介,传播方式由以前的一对一、一对多到现在的多对多传播[1]。

一是融合应用多种媒介载体,优势互补将载体功能发挥到最优化。相比较而言,传统媒体具有审核程序严格,传播内容政治性、正面性强,专业化程度较高,运用水平成熟等优势,但其存在传播速度较慢、传播范围受限等缺点。数字信息化程度更高的新媒体技术却能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具有传播迅捷、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等优点。在媒体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利用不同媒体的优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载体作用,为党建工作提供多样化的工具选择。

二是始终坚持党对媒体的领导,巩固意识形态的政治基础。坚持党对媒体的领导就是坚持媒体传播内容的党性原则。一切党建媒体,不论是传统纸质媒介或新媒体,在党建工作中作为载体形式传授党的意志、党的思想过程中,要把握大局方向,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当下,新媒体技术日益成熟,信息传播的无障碍性和便捷性使不良信息得以传播,对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了冲击。因此,在利用党建媒介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宣传内容的党性原则,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舆论导向。

三是坚持党的理论建设与新媒体的实践运用相结合。在党的事业建设进程中,宣传媒介技术不断发展,传统相对单一的媒体手段已经不足以支撑当前党建工作新要求。党的理论建设新成果通过新媒体的实践运用,可以使党的理论成果惠及人民,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新媒体在党建工作中的实践运用可以不断促进自身完善和发展。

四是发挥媒介教育功能,重视青年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在党和国家的重要历史时期,高校青年学生在革命中扮演着特殊角色。高校学生党员由于其流动性成为连接各阶层的锁,学生易于接受新思想,具有高涨的爱国热情,所以,党的新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学生阶层传达至其他阶层。像《新青年》等爱国报纸、杂志使一批先进学生接受早期马克思主义,通过传播媒介不仅将党的思想政策进行了传播,而且对青年学生进行了宣传教育[2]。然而,学生阶层由于缺少经验和成熟的辨别能力,其思想容易受到影响,这些爱国报纸、杂志等媒介成为对青年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工具。党在运用媒体进行学生党员党建工作时,应注意发挥媒介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党性素养。

二、新媒体的普及对高校党建工作产生的影响

一是新媒体提供信息海量性、开放性,在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对学生党员思想观念造成冲击。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对信息传播带来了重大变革,信息海量性与开放性,可以满足高校学生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拓宽他们视野的同时使信息易得,学生能获得免费的资源和资料等。但新媒体技术发展是把双刃剑,海量信息背后潜藏的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念,加大了分辨信息的难度,使学生思想观念容易受到影响。

二是新媒体传播途径的广泛性、内容的虚拟性,在增强党建工作时效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对新媒体监管增加了难度。新媒体信息具有匿名的功能,网络交流可在虚拟空间进行,这使得网络言行难以形成统一规范,网络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加之新媒体信息传播途径的广泛性增加了新媒体的监管难度。新媒体环境作为一个虚拟的环境难以控制。如何有效监管高校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是当下党建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加强对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管理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是新媒体提供了工作新思路、新工具,在创新党建工作模式、丰富党建工作形式的同时,对传统教育方式形成影响。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多种工作新工具,使得信息的传播突破了之前单一的文字、图片或声音等传播形式。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有了更高要求,传统板书、广播电台等媒体形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要,传统媒体使用的频率受到影响。目前,高校一些党组织仍然存在对新媒体技术认识不足的情况,党建工作方式墨守成规,不善于使用新媒体,致使工作滞后。

四是新媒体技术专业性强、种类多,在搭建党建工作新平台、加强交流互动的同时,对党建工作队伍提出新挑战。新媒体技术的专业性强,新媒体产品种类繁多、新媒体发展速度迅猛挑战党建工作者运用媒体的能力。新媒体为党建工作搭建了新的平台,推动了党建工作的发展,但是对党建工作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3][4][5]。

三、新媒体视阈下提高高校党建工作水平的思考

新媒体的发展对高校党建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高校党务工作者应该把握新媒体发展方向,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努力做好新媒体形势下的高校党建工作。

一是树立新媒体科学发展理念,增强运用新媒体意识。伴随着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高校党务工作者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正确认识和学习新媒体技术,将新媒体创新应用在工作中,树立工作新思路,不断探索工作新方法,切实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

二是增强创新意识,构建新媒体党建工作平台。运用新媒体技术构建高校党建工作平台是提高高校党建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保障,是提高高校党务工作者工作效率的重要举措,对创新党建工作形式,丰富党建工作经验有重要意义。常见的做法有建立网上党支部,开展网上党校学习活动等。构建新媒体党建工作平台,是高校党建工作适应时代要求,寻求新局面的必经之路[6]。

三是顺应时代要求,培养高水平的新媒体党建队伍。高校党建工作队伍的水平对党建工作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高校党务工作人员应该有较强的应用新媒体技术的观念,而且熟练掌握新媒体手段。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不断加强新媒体使用技术培训,增加运用新媒体的实践锻炼机会,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全方位的新媒体党建队伍[7]。

四是完善新媒体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监管体系。由于互联网等新媒体对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无障碍性等特性,高校应加强监管体系、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快速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加强网络传播应对系统,有及时针对各种情况做出应对反应的能力,从而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水平。

五是把握党建新阵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由于高校对新技术具有较强的接收能力,因此新媒体在高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强对新媒体使用的正确引导,让正能量占领校园舆论阵地制高点,运用新媒体传播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互动性强等优点,丰富校园文化,加快建设党建工作阵地[8]。

四、结语

新媒体是党的事业发展和建设工作的新载体,研究新媒体与党的建设之间的规律,坚持把新媒体平台建设成为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是时展对高校党建工作者提出的新课题,也是不断提高校党建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科学性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韩亚超,张春梅.高校学生党建运用传播媒介的主要历史经验[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4(2):89-92.

[2]韩亚超.新媒w条件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与发展研究[D].渤海大学,2015.

[3]范萌,文晶晶,李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研究[J].党史博采,2016(05):22.

[4]查振华,高翔,李雪,夏仕,黄群.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理论导报,2010(8):50-52.

[5]范鸿飞,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青年文学家,2012:193-194.

[6]薄舜予.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

[7]李雪.运用新媒体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研究[D].宁波大学,2014.

传媒工作要点范文5

高职院校的舆论客观地反映了师生的政治观念、思想倾向、价值观、心理状况,对高职院校的稳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新闻舆论工作进入新时期,创建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的高职院校越来越多,对高职院校的新闻舆论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1新媒体与新闻舆论的定义

11新媒体

新媒体(New Media)属于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经历一定的发展时间后,为适应时展潮流产生的一种新型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内涵、外延比较宽广,在数字、网络等技术的支持下,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渠道,经过计算机、移动端等终端,将信息、娱乐报道等服务传递给用户。从严格意义讲,新媒体应确切地被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12新闻舆论

新闻指的是利用报纸、广播、互联网等媒体进行信息传递。从广义上讲,已经在互联网、报刊等媒介的专文等均属于新闻,比如消息、特写等;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消息。消息是指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将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消息给广大听众。

舆论指的是公众在特定的环境下,对某些公共事务以公开方式表达观点、思想、情绪等方面的总和。新闻和舆论之间存在关联,在某些情况下能代表舆论,可引发、引导舆论。

2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新闻舆论的特点

1突发性

突发事件集中表现为突然发生,可能或已经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需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紧急处理。此类事件发生后容易出现处理能力不足、责任追究不明等问题。高职院校的舆论危机通常是从网络上传播,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疯狂蔓延,控制措施难以起到作用。

2事实被放大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原本的消息被放大。比如,2012年的药家鑫事件,在经过网络、论坛的传播后,原本双方的冲突逐渐上升到“穷人”与“富人”之间对立的程度,将双方家庭推向舆论的焦点处,导致双方的家庭均受到伤害。

3互动性

互动性属于新媒体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高职院校学生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关注程度可以很客观地反映这一点。[1]一个突发事件,如果依靠传统的媒体手段,需要编辑人员对消息进行整理,第二天才能传播出去。但是,这些信息在新媒体平台上只需短短的时间就能被传播出去,如此强大的交互方式让时间的发展动向多向化,某些特殊事件会有网络名人和水军的加入,时间的发展动向难以预测。[2]

24渲染力度过大

高职院校的学生尚未真正踏入社会,对事件的认知通常是通过网络,很少经过实地研究,对事件的评判存在片面性。而且从新媒体平台上获得的信息通常具有碎片化特点,舆论经过渲染后产生的效应十分明显。

3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新闻舆论工作现状

1新闻舆论工作观念老旧

高职院校的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思维惯性较为严重,思维观念尚未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没有掌握当前新闻舆论演变规律,在应对各种新闻舆论时往往处于被动局面,舆论引导方式存在滞后性。[3]

2新闻舆论工作方式存在不足

数字技术持续发展,各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陆续出现,高职院校的舆论媒介样式繁多。但高职院校的校园网、官方微博等平台在消息时均各行其是,校内媒体没有形成联动,让新闻舆论工作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舆论引导的力度有限,新闻舆论的工作方式依旧未有变化,行政化倾向过于明显,受到过多束缚。

3新闻舆论管理无法形成合力

国内的高职院校并未对学生部、校工会、统战部等机构进行媒体融合,导致新闻舆论工作的各个环节相互分离,尚未形成舆情回应、协调、处理等工作的运行机制,对突发、热点问题的处理存在缺陷。

4新媒体环境下做好高职院校新闻舆论工作的对策 1重新审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关系

新媒体的发展如火如荼,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必须对此有清晰的认知,了解新媒体对今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把握舆论宣传的导向,提升媒体宣传的内涵,更加主动地使用新媒体,提升教育质量。如果高职院校不能主动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就会导致高职院校的教育职能无法发挥。而且要注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搭配使用,也要注意到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上依旧具有新媒体不具备的优势,两者各有优点,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可以发挥不同作用。因而要在实际工作中探索两者的搭配使用,形成优势互补,让新闻舆论工作具备全面性,提升学校的宣传能力。

1改变新闻舆论工作观念

面对新媒体环境,学校应改变新闻舆论工作观念。成立新闻舆论工作小组,对高职院校的舆论宣传工作进行整体指导。高职院校的新闻舆论工作不仅仅与宣传部门有关,而且事关全校各部门的全体师生、员工。因此,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新闻舆论工作,代表学校制定新闻舆论工作的规划,对各种传播的信息进行审核。小组成员要由高职院校的宣传部、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对舆论工作的职责进行划分,使责任得到明确。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坚持使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理论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遇到重大事件时,能自觉利用唯物史观的观点看问题。

3 改变新闻舆论工作方式

高职院校应秉承“议程设置”理念,也就是大众传媒通过对某些事件的报道,让大众对这些现象的重要性有所认知。此种理念的本质就是提前将“重点话题”通过媒体摆在公众面前,在引起公众注意后,掀起公众讨论热潮。美国白宫的前传播顾问曾说:“政府要想在执政中获得成就,就要设定议程,不可让媒体确定这些议程。”高职院校在开展新闻舆论工作时也要坚持这个思想,在工作学习驾驭理论,让舆论引导符合新媒体的发展要求,主动设定议程。如此才能对师生、员工的思想进行引导,让大众注意力放置在对学校发展有利的事情之上。具体而言,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要把握受众心理,以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舆论。

4 充分利用各项资源

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立起覆盖全面的应急舆论事件处理机制。一些突发事件在发生后难以得到控制,短时间就会对学校自身的形象造成损害。因此,高职院校要依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在突发事件来临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占据舆论走向的主导权,尽快、准确地信息,掌握权威话语权。在各部门中建立应急小组,由校领导统一指挥,安保部门负责安全防护,召开协调会议,紧急讨论事情的处理方案,让学校各部门参与其中,调动全校的力量,使广大师生参与其中,为学校化解舆论危机创造良好条件。也要在舆论危机中善于利用新媒体,在微博、微信上事件的最新进展,及时澄清谣言,在最短时间内确定并控制造谣者,让公众通过新媒体了解事件的真相。

传媒工作要点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校园媒体;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191-02

引言

高校校园媒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日常工作中发挥着校园内部信息收集、处理、以及校园外部信息传递的作用。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外部社会媒体的进入,校园媒体由于硬件条件落后,宣传方式老旧等问题,其功能作用在不断地被淡化。但校园媒体作为高校政治思想宣传的“主阵地”,其存在是必要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从校园媒体的发展现状出发,寻求发展校园媒体的正确策略。

一、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校园媒体的现状分析

高校校园媒体的形式与社会一般媒体相似,一般包括刊物、广播、电视、网站、展板海报、移动媒体等方面,由于各个高校的资金实力等情况不同,其所拥有的校园媒体形式也不同,为了方便调查和研究,本次我们选取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的校园媒体进行调查分析。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位于中国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是一个由江苏科技大学负责办学,张家港市政府出资建设的全日制公办本科校区,占地856亩,在校学生约5 000人。现有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校广播站。广播站作为高校传统的校园媒体形式,有易操作、低成本、覆盖范围广的优点,但实际宣传效果并不理想。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部分设备损坏无法正常运行,广播时间与学生休息时间相冲突,学生无法正常收听的现象。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往往是资金的短缺和时间安排的失当。此外许多广播站还存在缺乏互动,节目过于陈旧等缺陷。

2.校网站。网站的特点是传递信息快捷迅速,使用方便,覆盖面广。在日常使用中,高校的网站一般用于重要事项的通知、信息的查询、资源的共享等方面。但由于高校负责网络管理的人员资金有限,导致高校网站的资源共享较为滞后,校园网站的互动性、共享性有所丧失,在调查中,张家港校区学生对于校园网站的满意程度仅为32%。

3.校宣传栏,海报。宣传栏、海报等媒介有设置方便,成本低廉,传播效率高,学生易于接触等特点。在受调查各种媒体形式中,校园宣传栏的效率最高。校园宣传栏的存在解决了校园大部分的消息,宣传通知事项,其成本低廉、互动性强的特点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校园媒体的参与度。但校区宣传栏也存在管理难度大、空间有限、环保问题等问题,这影响了校园媒体建设的进一步开展。

4.校园微博,bbs。该类媒体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参与度高,在这类媒体形式的运行过程中,学生直接参与到了信息的收集、处理、的过程当中。这有利于学生对于信息的消化接受,提高高校媒体的宣传效率。高校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人才空缺,组织建设不到位,校园微博的建设往往难以与校外商业微博的建设相媲美。例如在本次调查中,校园微博的关注度难以达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其信息更新速度与质量相较其他微博较弱。

5.校刊校报。报纸杂志作为最为传统的媒体在各个高校中仍然存在,由于新兴媒体的冲击,目前高校校刊校报的记录作用已逐渐大于它的信息传递作用。并且由于没有商业化运作,一般同学甚至无法获得所在校园的校刊校报。在本次调查中有接近半数的学生,不清楚近期校刊校报上所载明的内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高校媒体发展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首先是高校媒体信息化程度不足。传统媒体占有的比重过大直接影响到了高校媒体的运行效率。高校媒体的受众主要为学生,当代大学生接触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选择中较为倾向于后者。这样就会导致传统的高校媒体形式的宣传作用丧失。

其次是高校媒体资源整合不到位。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在进行高校媒体运作时往往遇到资源不足的情况,再加上对有限资源的配置不当,导致高校媒体发展一再遇到阻碍。资源整合的问题主要包括人力资源

整合问题与时间资源整合问题。

最后是高校媒体管理运作经验不足,水平较低。高校媒体大多全由高校自身负责,高校的主要职能在于教育学生,往往在媒体管理运作方面经验不足。各个高校往往将校园媒体作为信息的工具,忽视了校园媒体的其他职能,导致校园媒体在运行的过程当中过于呆板,缺乏活力,间接导致了高校媒体运行的效率下降。

二、高校媒体发展策略研究

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有了新的特点,个人媒体逐渐取代大众媒体成为主流,信息呈现出海量化、碎片化等特点。在这种环境下,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们应当积极调整高校媒体的发展策略,充分地认识到现代传媒的发展现况以及校园文化发展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策略,克服自身技术条件落后、宣传内容陈旧、宣传效果低下的弱点,重新发挥校园媒体作为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作用。针对提出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是提高校园媒体信息化水平。

各高校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推陈出新,扩大受众,提高媒体使用效率。首先各高校可以从传统媒体的改造出发,如传统的校园广播可以发展为网络电台,传统的校刊校报可以制作成电子版定期,这些方式方法大多简单可行,能够在短期内发挥作用。其次高校可以适当引进新型媒体,如构建校园新闻中心,设立校园电视台,丰富校园的媒体形式以整体上提高高校媒体的宣传质量,增强宣传效率。在引进的过程中高校应当注意自身的实际情况,切忌求多求全,忽视引进媒体的实际作用。

二是加强对校园媒体的资源进行整合。  在人力资源整合方面校园应当注重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工作,合理地利用学生资源,在高校媒体建设中组织培养学生力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降低宣传成本的综合目的。在时间资源整合方面,由于学校的工作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学生在特定的时期对于信息有特定的要求,校园媒体工作者可以以信息需求为导向,进行媒体宣传工作的详细规划,对于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认真的筛选与检查,提高信息的价值,促进高校媒体宣传效率的提高。

三是提高高校媒体管理运作水平。

现在的高校媒体主要由高校直接管理领导,全面直接的管理往往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造成高校媒体宣传内容与实际脱轨,传达信息死板僵化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是积极培养校园内部媒体宣传力量,选择有能力、有热情的校园工作人员或学生,组织校园内部宣传力量。这有利于提高校园内部媒体的参与度,由于信息的者与接收者属于同一群体,有利于提高校园媒体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程度,从而间接提高校园媒体宣传效率,刺激校园媒体进步发展。第二方面是适当引进外部社会媒体的宣传力量,由于外部媒体为商业化运作,在市场环境的作用下,它们往往拥有更高的管理水平与工作能力,适当引进这些力量参与到校园媒体的建设当中,有利于校园媒体自身管理水平与经验的提高。此外外界媒体的介入或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校园自身知名度的提高,对于校园自身的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

四是构建高校媒体宣传平台。

1.寻找高校媒体建设的关键节点。明确平台建设中的关键节点的辨别标准,针对信息的源头与终点,实现有差别的管理,提高舆论管理效率。高校当中信息传播的关键节点一般可设为班级的辅导员,班级的宣传委员,校园媒体工作者等。在辨别关键节点的同时还需加强关键节点的培养,在新生入学开始就可针对校园舆论引导的要求组织形成相关的学生自治宣传组织,加强校园媒体在学生当中的影响力,以提高校园媒体的工作效率。

2.发挥高校宣传部的总体统筹协调。为防止领导管理混乱,多头领导,权责不清的情况的情况发生,需要明确高校宣传部门统领全局,统筹规划的作用,赋予他必要的权限与责任,保证高校媒体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

3.增强校园媒体与校园活动之间的配合作用。报道校园活动反映校园生活是校园媒体的优势,加强校园媒体与校园活动的配合有利于提高校园媒体的认可程度并同时增强校园活动的影响力,有利于构建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结语

在这个信息数量激增,信息呈现海量化、碎片化、虚拟化的新媒体时代,校园媒体应当明确发展方向,针对自身问题,努力调整自身宣传方式,加强资源整合,提高管理运作水平,构建校

媒体宣传平台,增强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平媛.高校媒体整合传播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传媒工作要点范文7

关键词: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云计算;微信;微博

一、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宣传工作研究背景

1.国外相关研究

美国是因特网的发源地,也是互联网业最早兴起的国家。世界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美国网络宣传的发展,尤其是传媒网站的发展,常常因其在世界上领先一步而产生广泛影响。网络传播及网络新闻业成为热门话题,发生在因特网迅速发展为“第四媒介”、传统的新闻传媒加盟网络的实践迅速崛起的20世纪90年代。

2.国内相关研究

早在2011年李彦宏就用“互联网思维”的概念,意思是要基于互联网的特征来思考。围绕新媒体的著述颇为丰富,但更多的是新闻传播和实业界人士从传播技术和营销的角度入手研究。这就导致宣传理论的研究就事论事,缺乏传播学视角。因此,目前互联网思维下对宣传工作的新规律的研究与实践大有可为。

二、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宣传工作创新研究必要性

1.开展高校宣传工作创新研究,是应对多元文化冲击的需要

全球化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正在博弈与碰撞中冲击人们的传统观点,动摇着人们的价值观,高校作为思想和文化的聚集地,思想活泼的青年学子首先感受到了这种思想和观念的煎熬与挣扎。高校宣传工作者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从来自世界的各种文化思潮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财富,同时要敢于、勇于直面挑战,创造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2.开展高校宣传工作创新研究,是依托新媒体、紧跟时代步伐的需要

从工作性质上看,高校宣传工作是一项政治工作;从工作内容上看,高校宣传工作也是思想文化工作;从工作职责上看,通过宣传教育,为高校和谐发展提供思想保障、舆论环境和动力支持。新媒体代表着当前人类科技的最新成果,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高校宣传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服务高校师生。

3.互联网思维下,新媒体对外宣传工作将成为主流

高校是青年学生汇集的主要地方,而青年学生是新媒体的主要使用人群,高校外宣工作者只有掌握好新媒体才能更好的让新媒体宣传深入人心。既然要做新媒体宣 传,那么新媒体平台是一个必需品,目前主要的新媒体平台有微博、微信、网站等相关的新媒体平台。

4.高校对外新闻宣传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很多高校开始利用微博、微信、飞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思想教育、新闻传播、文化引领的探索,高校官方利用较多的新媒体是微博。据《“985”高校新浪微博调查报告》研究显示:69%的“985”高校已开通认证微博,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是第一个开通的学校,7.4%的高校 “官博”粉丝超过十万。武汉大学教授沈阳认为:“高校微博平台具备塑造形象、加强交流、促进教学、提供服务、增加资源五大职能。”同时,相对于高校对外新闻宣传工作来说,新媒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

三、借鉴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技术,创新宣传思想工作

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是当今互联网技术的核心。

一是运用大数据分析,使宣传思想工作精准发力。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可以在掌握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受众的特点、需求,有针对性地精准“点穴”,做好工作。

二是运用移动终端,增强传播效果。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6.68亿,其中,手机网民5.94亿,占总网民数的88.9%。用好“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和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就可以使宣传思想工作低成本、广覆盖、快传播,增强宣传效果。

三是线上线下全方位联动。宣传思想工作成效要看是否融入一流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利用网络平台的支撑,与学生创新创业融为一体,与校园文化营造互促共进。网络虚拟空间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更有利于宣传手段推广和创新。

五、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进入到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高校宣传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新闻宣传工作,促进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林爱清.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2).

[2]许明.网络对传统媒体的影响[J].新闻窗,2001(2).

[3]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8(5).

传媒工作要点范文8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新媒体;运用

一、新媒体在思想政治中运用的概述

(一)新媒体的特点。1. 广泛性。和传统媒体相比,广泛性是新媒体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以往的媒体信息的者是需要许可或者授权的新闻单位、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特定的组织机构,其的信息内容则需要通过编辑和审查。新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使自然人在不需要任何批准的情况下也可以成为信息的者,其的信息内容比较随意。2.互动性。薪媒体平台不仅是信息平台,而且已经成为信息者和受众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传统的媒体信息传播是单向的。媒体受众往往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受众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者话题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微博等形式参与投票、评论、发表意见等。3.时效性。传统的媒体信息的往往需要多个环节和一定的时间,例如一个新闻事件需要现场采访、编辑、审查、,人们能够了解的往往是经过加工的信息。而新媒体则可以在第一时间把受众“带到”第一现场,人们可以及时了解事实的真相。

(二)媒体力量的特点。媒体力量是主要特点,也是新媒体的活力所在,从而决定了新媒体具有无可比拟的强大力量。新媒体广泛性、互动性、时效性的特点,可以产生超乎想象的关注度和流行度,使得媒体对一些重大事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共同关注。形成强大的媒体力量。

(三)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将媒体变革创新的成果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有利于促进人与人的交流,营造良好的和谐环境,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必将成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锐利武器。新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基层单位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加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和人思想交流的时间比较少。新媒体的运用,在基层单位和干部职工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成为联系群众的纽带,有利于增强单位与职工、干部与群众、干部与干部、群众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有利于改善于群关系,营造和谐范围,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新媒体的运用有利于激发人的工作激情。基层的干部群众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工作的担子重、责任大,承受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基层的干部群众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容易形成精神负担,影响个人情绪,从而对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和开会学习、谈心谈话等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相比,新媒体提供的方便快捷的思想交流平台,可以及时地让基层群众进行思想交流,释放不良情绪,缓解工作生活压力,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工作。薪媒体的运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利用新媒体畅通的信息渠道及时真实的信息内容,可以让群众在第一时间获得正确的信号,及时释疑解惑. 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二、选择正确的新媒体

基层单位工作性质不尽相同,人员数量不统一,少的几人十几人,多则成百上千人,选择合适的媒体需要从成本控制、媒体效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等方面综合考虑。

(一)手机媒体。手机短信具有传播速度快和信息传播范围可控等特点,能实现几秒内向上千用户发送短信息,直接、快速、准确地将信息传达到指定人群。

(二)网络媒体。网络不仅可以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两且可以作为人们互动交流的平台,利用强大的网络功能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1.网站的选择。建设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除了必要的硬件投资,还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开发维护和日常管理,所以基层单位不一定要建设专门的党建网,而是要借助相应的网络平台开展工作。例如在某单位网站,专门开辟了基层党组织模块,基层党组织可以依托这个网络平台开展党员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同时,网站还开辟了党员服务、党员教育、党员博客、党员论坛等栏目,为广大党员开展学习教育、思想交流、社会实践等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2.博客媒体的选择。博客具有自主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而且使用和维护简便,只需要简单几个步骤进行注册,就可以拥有一个专用的网页。与专门网站相比,博客的使用和维护要简单方便许多,更适合基层单位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平台。

3.即时通。即时通及腾讯QQ等个人聊天软件,具有长短沟通、媒介转换迅速、交互性、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及时性是其具有的最大优势,但信息容量不及博客。

三、新媒体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一)客观的运用新媒体。要客观的运用新媒体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既要考虑有利因素,也要考虑不利因素。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各种不良信息也会在媒体上传播。对人员思想产生消极的或负面的影响。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新媒体,善于运用新媒体,把新媒体作为思想教育的新阵地,加强宣传引导,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思想觉悟。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既要善于运用新媒体,也要注重继承和发扬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好的制度、机制和方法。任何媒体都无法取代人和人的直接交流,不能因为有了新的媒体,就忽视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传统的“”、谈心谈话、领导干部联系基层等制度不但要坚持,而且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生命力。

(三)注重实效。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要以人为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从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实际问题人手。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如果不去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切实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关注民生,及时解决群众诉求。

参考文献:

[1]刘滢,吴长伟. 谁在使用新媒体[J]. 中国记者,2006。(11).

[2]曹灌,方烨. 新媒体引发中国传媒新构想传统媒体期待“涅粲”[N]. 经济参考报,2006—04一18.

传媒工作要点范文9

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P.Goldmark)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首先是数字化,其次具有高度的互动性。其信息传播呈现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便利性。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卫星网络、移动通讯等作为运作平台的媒体形态,它包括使用有线与无线通道的传送方式,比如互联网、手机媒体、移动电视、数字报纸等。它的传播载体广泛便利,而其传播内容所依托的各类技术支持平台更为丰富,除了传统的纸质、声像外,还有基于互联网和电信行业的3G、4G及流媒体技术等。其传播途径完全开放的,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间,给所有人发表意见和参政议政的便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信息的者,便于公众更为自由地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发展过程中,新媒体传播媒介形态日趋丰富,而传播行为日趋自由,基本形成以求投入最小、传播最优、效果最大。

2、互动性。新媒体的信息以声音、文字、图形、影像等复合形式呈现,它体现的不是“跨媒体”时代的媒体间的简单连接,而是全方位融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乃至通讯的全面互动、网络媒体之间的全面互补、网络媒体的全面互溶,以达到覆盖面最全、技术手段最全、媒介载体最全、受众传播面最全的目的,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可以进行跨时空的信息传播,还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互动性。如,在互联网上,网民普遍表现出比较强烈的参与意识,对某一问题或者事件发表意见,进行评论的过程中,常常有许多网民来参与讨论。网民之间经常会形成互动的场面。这种网民之间的互动性的实时交流,就使得各种观点和意见能够很快地表达出来。

3、主动性。新媒体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受众不再处于统一传播口径之下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能主动控制信息的接受行为,还能以自己的需求为中心来选择信息。在主动消费信息的同时,受众还可以通过QQ群聊、微信朋友圈、在线网络调查、新闻跟帖等多种方式主动地掌握和控制传媒传递的信息,并与信息组织者及时沟通,将个人意见立刻反馈给信息源,甚至可以马上参与到信息源的信息加工中。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来自不同方面信息噪音也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受众在接收信息时的主动性在不断增强。如,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传统的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者,而且可以进行互动。由此,信息的互动性也使得受众实现被动到主动的改变。

4、速度性。新媒体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的特征,受众接收新媒体信息,大多不受时间、地点场所的制约,受众可以随时通过新媒体在电子信息覆盖的地方接受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信息。高科技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实现迅速的传播,不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烦琐的后期制作与排版,技术的简单便捷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实现实时、快速传播。听众也强烈地体会到一种参与感,主动性和积极性被空前的调动起来,这一优势是任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5、多元性。传统媒体所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是固定的新闻机构。传播主体的高度组织化和相对单一性导致传播活动中的信息来源相对单一。而新媒体的传播主体较之传统媒体更加多元,开办的网站、商业门户网站、网络游戏公司、楼宇电视广告公司甚至每个新媒体用户都可以成为新媒体传播活动的主体。媒体信息产品的生产者不仅是报纸、广播、电视的编辑和记者,而且增加了网站主编、游戏设计师、博客作者,也可以每一位使用新媒体的受众等,使新闻传播的信息来源多元化。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政协宣传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将有力地推动政协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创新,更好地运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手段开展政协宣传工作,促进政协宣传工作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1、开辟新闻宣传的新领域。新媒体具有信息容量大、方便快捷、反馈能力强、受众广泛的优势,为政协宣传工作提供了“全媒体”、“自媒体”新闻大平台,运用新媒体,可以及时了解群众心声和合理诉求,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密切政协组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及时、准确政协工作信息、工作动态、专题报道、典型宣传等,更清晰、直观、立体地展现政协工作成绩。

2、拓宽舆论引导的新途径。长期以来,我们习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和杂志等传统的媒体进行舆论宣传和舆论引导,其传播特点是单向式的,居于强势地位。而新媒体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信息的传播方式更直接,传播的速度更快,使用更便捷,传播的范围也更广泛,以特有的开放性、多元性以及平等性和互动性,成为社会舆论指导点的有力竞争者,较好地弥补了传统媒体对舆论反映的不足,更好地帮助政协组织进行社情民意的汇集和判断分析,通过新媒体了解民情、汇集民智、解决民怨。

3、营造民主监督的新环境。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播时空制约,造就了一人一媒体,形成所有人向所有人传播的新局面,舆论的形成逐渐多无化、全民化。因此,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普及,为社会公众的宣泄情绪和表达意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极大地拓展了社会舆论监督空间,成为公民行使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的重要渠道,在新媒体条件下,通过政协网站或微博平台开展网络监督、征求意见,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政协民主监督工作来,进一步扩大民主监督工作的广泛参与度。

4、提供联系群众

的新动力。新媒体是平民化的社会媒体,传播者来自各行各业,其话题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的信息代表性强、内容广,汇集了全局性、苗头性、倾向性的意见,他们有的是现实生活中部分弱势群体,往往缺乏“发声”的机会或者“发声微弱”被忽视,被称作“沉没的声音”——他们在传统媒体时代并不掌握话语权,既缺乏影响公共舆论的资源,又鲜有参与政府决策的渠道,而在新媒体时代,他们借助新媒体这一“自媒体”发声,便于政协组织更好地掌握和了解群众工作,通过新媒体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既给政协宣传工作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政协组织尤其是基层政协组织应对新媒体显得准备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认识上存在偏差。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新的传播形态、传播媒介不断涌现,形成人人面前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媒体负责人的“自媒体”时代,打破了传播时空制约,舆论逐渐形成多元化、全民化。政协作为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群众关注度高,一个极小的事件,通过其传播和无限放大,均可能引发巨大的网络舆论效应。由于新媒体独具“隐蔽、多元、互动”特性,突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和职业界限,赋予每个人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致使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成本低、无障碍,一旦出现会对政协组织的形象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政协宣传工作的压力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大。面对新形势,不少政协组织应对不足,存着两种现象:即,不敏感,对网民群体存有偏见,认为网民的言论不值得重视,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不接受,对新媒体宣传平台一知半解,固守传统媒体,忽视网络舆论阵地,片面地认为新媒体宣传与日常宣传工作相比微不足道。

2、传播内容不够丰富。目前政协宣传工作中,仍然以传统文字宣传为主,广电等音像宣传为辅。政协组织对工作信息的传播和公开意识不强,对新媒体等新载体、新手段的宣传反应较为迟钝,想说的就说,不想说的就压,“谨言慎行”,拒绝接受新媒体的传播途径。长期以来,政协宣传工作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从传播的角度研究受众心理,内容多以履职动态、委员风采为主,导致政协宣传工作陷入“谁写的谁才看,写谁了谁才看”的窘境;而对群众感兴趣的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难点和热点问题缺少有内容深度的报道,“歌功颂德的多,揭露批评的少”。

3、缺乏相应人才。在新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新媒体人才需具备复合型的媒体能力和素养,既要善于采写新闻稿件,又要能运用新媒体等信息化手段与人民群众交流,定期让人民群众能看懂、能理解,又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喜闻乐见的政协工作信息。从目前看,各级政协机关都设有宣传职能科室,但仅配备少数宣传人员,且身兼数职,仅完成日常宣传工作任务就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更谈不上运用新媒体技术拓宽新的宣传途径。

4、应对舆论危急缺乏处理经验。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出现的不少网络热点与政协组织有关,往往一名委员的“雷人言语”,经过网络的发酵,随即演变为震动网络的热点话题,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损害了政协委员和政协组织的公信力。从这些舆情事件中可以看出,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对互联网带来的问题和冲击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缺乏规律性的认识,对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研判工作滞后,对可能引发危机事件的问题缺乏敏感性,更没有积极主动地收集有关网络信息。

面对全媒体时代的信息竞争,政协宣传工作应利用新媒体这个最有效、最直观的平台,积极回应公众关切的问题,妥善应对时代挑战,用群众易接受的方式,提升政协宣传影响力。

1、加强管理。加快新闻宣传工作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创新的思维理念,妥善应对新媒体时代挑战。首先应做到精细化管理。要有创优求精的意识,深入挖掘精品,全力打造精品栏目、精品文章;更加重视深度报道、专题报道,积极创作精品,力争更多有分量、有影响、有内容的优秀作品出现在各大主流媒体、各大网络平台,充分地展示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形象。其次要做到规范化管理。新媒体时代下的政协宣传工作,不是“令出多门”,而是协调规范。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行严格规范管理。职能部门要认真严把质量关和出口关,以完备的制度保障新闻宣传工作规范、协调推进。再次是开放化管理。要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宣传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在尊重媒体、善待媒体,同媒体形成良性互动上下功夫,构建适应时展要求的新型媒体关系。

2、加强利用。首先,善于运用新媒体主动重要、权威信息,占据信息制高点,构建自己的媒体舆论场,增强政协组织公信力。其次,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有效地引导舆论、宣传政治协商成果,构建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网络新平台,吸引青年群体、高学历群体了解政协、关注政协,扩大政协影响力,发展“网络统一战线”。第三,通过新媒体方式与群众零距离对话,直接、主动与基层群众交流想法,深入了解纷繁的利益需求和复杂的社会心理,进一步夯实政协工作的民意基础。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