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精神科护理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0 14:47:16

精神科护理论文

精神科护理论文范文1

1.1方法

1.1.1从细节培养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患者入院后,需进行首诊,这就要求需建立首诊负责制,即办公室护士负责接收患者,并安排床位,通知主管医生与主管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将自杀、自伤的患者列为重点对象,做好交班工作,加强精神病的看护,以保证患者的所有活动在管理人员的视线下进行。入院后,主管护士需向患者讲解住院期间的相关规定及注意事项,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并引导患者尽快熟悉环境,告知病房主任及护士长病房的相关管理制度,细心地向患者讲解该病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从而加深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理解。然而,对于首次住院的患者,护士需耐心的告知相关事宜,采用心理疏导的技巧和方法,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使患者在短时间内适应病区环境。在护理管理中,安全管理制度是开展护理管理工作的前提,这就要求医护人员需进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学习,所有医护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工作,让医护人员熟悉精神科安全管理制度及《医疗事故条例》等,并利用晨会加强护理相关业务学习及安全教育。然而,对于新护士、新看护的管理,上岗前,必须实行岗前培训制度,新护士需积极参加安全教育讲座,并通过安全知识考试,使新护士熟练相关护理工作[2]。除此之外,安全管理制度还需要医务人员严格执行,严格制定治疗及护理工作,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患者恢复情况,并及时发现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加强护理。

1.1.2完善精神科病房安全质量管理制度针对精神科病房中护理管理存在安全管理质量不高的问题,制定精神病房安全管理制度、护士交接班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确保各项护理制度落到实处,特别是对新上岗的护士,护士长要强化制度意识,将重点工作放在安全护理管理制度检查落实上,使护士工作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了促进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还应规范工作流程,需强化护士在护理中的各个环节管理,例如当患者服用药物后,护士需及时进行口腔检查,注重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意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加强护理,以保证各项护理工作落到实处。另外,为了减少护士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差错,需对病房中的药物及相关设备进行细化规范,尤其是对急救室内的急救药品及仪器设备,安排专人检查,在药品管理做到固定品种、固定位置及固定数量,由护士长定期对药品及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建立护理应急预案,以减少护理差错。

1.1.3加强细节监控,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于护士长及护士的护理工作,需分工负责,定期对综合检查,对精神科护理的各个环节质量进行严格检查,若发现有违规现象,需及时返回给护士管理人员,并给予相应长发,以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只有做到各个护理环节的监控,才能保证护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1.2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实施细节管理前后的各项护理管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护理技能、急救物品管理质量、护理安全、护理满意度等。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单位(x±s)表示。

2结果

分析该院2012年1—12月,2013年1—12月期间的病房管理质量评分,结果显示实施细节管理后的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化、护理技能操作质量、急救物品管质量及护理安全质量均高于护理前的管理质量,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比较护理前后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实施前护理满意度为94.98%,实施后护理满意度为99.55%,护理不良事件由5例减少至1例,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科护理论文范文2

人性化管理即一切管理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由于精神科护士职业的特定性,决定了他们工作具有较高的应激危险性。持续的应激对心身健康和工作质量有明显影响,因此了解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应激源,掌控应对应激的方法,能有效地增强护理人员的心身健康,提高工作质量。

1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健康因素

1.1特殊的工作环境与特定的服务对象精神病医院地理位置大都较偏僻,现行的封闭、半封闭管理模式又使他们与外界处于半隔绝状态,加之服务对象的危险性,极易导致心理失衡。

因此,要求精神病患者的一切活动均不能脱离护士的服务视线,方能保证患者和自己的安全。使得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造成护士身心疲惫。多数人在面对职业压力时会出现对工作厌恶疲倦感,表现为工作效率低,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情绪低落、个人无工作成就感等。

1.2客观形势使护士产生压力医院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求生存和发展,管理者就必须抓好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超期望值的服务。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模式,加之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纠纷的增多,迫使护士在进行任何操作时,都必须各尽职守,精心细致。研究表明,工作难度越大,应激强度越高,越易引发心理问题[2]。尤其是刚参加工作及专业素质偏低的护士,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因素,使工作中常常受挫,极易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1]。

1.3轮流工作制的心身反应患者连续的治疗,护士实行轮流工作制,不分昼夜,不管花费多长时间,消耗多大体力,都要格守职责,导致生活规律的改变,引起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的变化,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心理压力。特别是午班和夜班的护士,由于精神病患者的危险行为常在工作人员较少,或夜间实施,护士既要完成日常治疗和护理,又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杜绝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使护士在工作期间心理高度紧张,心身疲劳,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有研究报道[2],巨大的工作压力易使护士群体中心境抑郁、心理紧张、焦虑失眠发生率增高,出现习惯性便秘、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甚至产生疾病等。

1.4社会的价值与评价由于受传统文化形成的社会偏见的影响,社会在对精神病患者歧视的同时,对精神科护士社会价值的定位较低,对精神科护士的社会贡献不能正确看待,认为其工作没有意义。尽管精神科护理专业在不断发展,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仍未被社会及部分医院管理者的完全认可,仍然认为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就是"执行好医嘱,看管好患者不出事",从属于医疗工作,认为医生是医院的主体,医院出台的各项制度,医生具有绝对优势,精神科护士的辛劳得不到应有的承认与尊重,使护理人员不能从工作中体验到自我价值的体现及满足感和成就感等,主观上形成不良的身心疲劳状态。

2管理对策

2.1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各级卫生管理者要为护士不断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护士的工资、夜班待遇,以解除护士的后顾之忧。还要尽可能地解决护理人员的数量结构不合理等情况,缓解护士的身心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合理有序地安排工作。此外,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优秀护士公开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定期选派一定人员培训、进修。医院的各项决策中要注重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增加护士的主人翁意识。

2.2适时的心理疏导护士长要充分认识护士可能形成的一些紧张因素的影响,积极引导护士正确对待各种压力,充分发挥护士的聪明才智,关心护士冷暖,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奋进,还要通过各种沟通途径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情况下护士的心态,给予及时疏导,使护士的心理压力有机会释放,以保持心理平衡。

2.3引导护士正确对待压力源(1)要加强政治思想和业务知识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正视自身价值,精神科护理工作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和睦幸福,患者在护士的精心护理下,摆脱精神疾病的折磨,从而恢复身心健康,回归社会,这就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意义所在。护士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达到毫不利己的医德境界,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训练,提高业务水平,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2)要注重培养护士对挫折及困难的承受和应对能力,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修养,运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减少消极心理防御。(3)引导护士保持平和心境,运用各种方式正确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4)合理安排工作、学习、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旺盛的精力。(5)鼓励护士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文体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业余生活,增加生活情趣,疏导、松弛精神紧张状态,维护其身心健康。

2.4尽力满足护士生理及心理需求实行固定班次,护士长根据科室具体情况随时增加班次人员力量。合理安排护士休假、进修、学习、工作等,以确保人力的合理使用,同时根据护士的能力、性格特点及特长,用人之长。并经求护士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设,满足护士的合理需求[3]。

2.5运用价值激励法激励的过程就是满足需求的过程,护士长要在工作中运用价值激励法帮助护士相信自我,挑战自我和成就自我,敢于面对现实,正视现实,遇到特殊情况的患者和家属,关键时刻护士长要敢于承担责任,维护护士的尊严。护士除了需要同伴、朋友、家属、对自己工作的赞扬与鼓励外,她们更注重的是来自领导的信任和鼓励。因此,护士长要学会称赞护士,对表现突出的骨干护士运用人性化的激励理论,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对有潜力的护士要创造条件,使他们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优质服务、高效率工作、有创见性建议的护士给予奖励、表扬,使之形成良性循环即:努力干,得到表扬;再努力干,又赢得新的赞美。使护士劳动价值得到更多认可,满足他们成长与自我发展的需要,从而激发护士人性化服务的自觉性。对于护士的缺点和错误,护士长要态度诚恳,耐心教育批评,促之改进,总之,护士长要注意工作作风,做到对下属态度公正,赏罚分明,才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护士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2.6运用感情激励法护士长要了解自己的下属,知道她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与她们建立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表现在工作上关心、政治上教育帮助、生活上体谅照顾、学习上鼓励支持。做护士的知心朋友,帮助解决生活中困难,创造和维持一种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与温暖友爱的环境,引起护士情感上的共鸣。我院自2003年实施人本化管理以来,收到明显效果,在此仅供同道们借鉴。

总之,人性化管理就是要从细节入手,与护士建立起理解、支持、和谐、友爱的关系,在护士中营造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有序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护士长事事从"假如我是护士"的角度考虑,最大限度地理解护士心情,并为其解决问题,积极与护士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受到护士们的拥戴。

参考文献

[1]靳永萍,张红,阚春梅,等.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10(2):111

精神科护理论文范文3

对8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研究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1.1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本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

2结果

在该组病例中,精神病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类型有自伤自杀、冲动伤人、外出潜逃、例割腕、坠床、噎食等,其中,外出潜逃36例,占45.0%;冲动杀人18例,占22.5%;自伤自杀10例,占12.5%;跌倒9例,占11.25%;坠床3例,占3.8%;割腕2例,占2.5%;噎食2例,占2.5%。

3讨论

3.1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类型及发生原因分析和普通病区患者相比

精神科患者比较特殊,不仅病情复杂,且多数丧失自制力,具体表现为认知功能异常、行为及思维异常、情感紊乱等,因此极易出现各种护理安全隐患。该研究结果显示,12.5%的患者发生自伤自杀现象,22.5%的患者发生冲动杀人现象,45.0%的患者发生外出潜逃现象,2.5%的患者发生割腕现象,3.8%的患者发生坠床现象,2.5%的患者发生噎食现象,11.25%的患者发生跌倒现象。其中,外出潜逃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冲动伤人、自伤自杀。精神科患者之所以会发生上述护理安全隐患,笔者认为与以下几点有直接关联,具体:①通常精神病患者病状复杂,在护理活动的开展中,随时有可能发生安全事件。加之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与风险预见能力较弱,无法做到周密的处理,极易造成不良后果。例如,在该组的病例中,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不配合治疗及护理,因此对其实施了约束性保护,某夜晚该患者谎称如厕,而临床护士并未给予严密的监管,结果导致患者自杀,抢救无效死亡。②由于患者多,且环境空间小,护士未做好分级护理工作,将未约束病人与约束病人安排到同一个病房内,结果导致患者间发生矛盾,并出现互相殴打、人身伤害等安全事件。③由于受疾病本身的影响,患者多有妄想、悲观消极及抑郁等表现,因此而出现割腕、自缢等自杀行为。④在护送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时,因护送护士缺乏警惕性或护送人力不足而导致的意外事件;在病人沐浴、进食、入厕时,因看护不力而诱发的意外事件;在组织户外活动时,因病人寻隙潜逃或借故掉队而诱发的意外事件;在临床治疗中,因责任意识不强而造成的意外事件;因过分依赖患者家属,而掉以轻心、忽视监护,从而导致病人潜逃、伤害他人等意外事件。

3.2针对风险原因,落实风险管理对策

3.2.1规范操作,加强对患者的监测

在临床中,患者之所以会出现安全事件,和护士操作不规范密切相关。部分护士工作懈怠、简化程序,最终导致患者在某一个疏漏的环节中发生意外,如自伤自杀等。因此,在护理工作的开展中,要做到规范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护理,不可随意、懈怠或简化手续,加强对患者的监测,时刻留意患者的动态,以最大限度地规避意外事件的发生。

3.2.2时刻保持警惕性,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目前,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法律意识也逐步增强。精神科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高责任的工作。作为精神科护理人员,要充分掌握相关法律知识,从而使患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能够在医院中安全、顺利的接受治疗。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多反思护理服务中的不足之处,吸取经验教训,完善对患者的护理服务,时刻保持警惕性,以防患者出现伤害他人等侵犯他人权益的意外事件。

3.2.3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降低护理风险

护理工作与患者疾病康复息息相关,同时也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面对精神病患者时,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做好分级护理工作,不要将未约束病人与约束病人安排到同一个病房内,以避免互相殴打、人身伤害等安全事件的发生。②精神病患者多有妄想、悲观消极及抑郁等表现,针对此种情况,护理人员当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护理操作技能,积极与患者沟通,掌握其思想动态,对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的不良情绪、意识功能、情感功能及认知功能得到改善,从而从源头上控制护理风险;③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对存在潜逃、自伤自杀及伤害他人等倾向的患者要加强防范;④严格履行工作职责,仔细观察每一位患者的动态,增强风险意识,争取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积极进行处理;⑤对于有潜在风险的患者,要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使家属知情,从而积极配合护理风险防范工作,以杜绝安全隐患。⑥在面对患者时,要细心、耐心,有责任心与爱心,做到“五声”,即关怀声、问候声、服务不周有道歉声及为患者办事有回声、患者出院时有送别声,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不仅对患者的康复十分有利,也间接地降低了护理风险。

3.2.4加强风险管理,确保患者人身安全

护理安全不仅是风险管理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构成医院专科护理的重要内容。陪护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病区管理及保护制度等均属于护理安全的范畴。为了降低护理风险,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具体为:①根据精神科护理工作内容,制订相应的风险处理及防范预案,同时对院内各科室进行风险规避及处理策略教育,以使护士在面对应急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处理。②积极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严禁患者及家属等任何人员将危险物品带入精神科病区,每日定时定点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可疑情况,当仔细检查,并加强风险防范力度。③医院当制订风险管理质量标准,并使相关管理人员根据标准定期进行护理安全检查,可1周1次,也可结合本院情况确定具体检查时间及次数,如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当做到积极应对、及时处理,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杜绝安全隐患。④在患者沐浴、进食或对患者实施辅助检查、组织外出活动时,当加强看护、护送力量,以防发生自杀、伤害他人及外出潜逃等安全事件。⑤加强对护理核心制度、下班前巡视及夜查房制度、国家节假日弹性排班、交接班制度的执行力度。⑥对于新入院的精神病患者及陪护人员,当给予安全告知,并严格实施入院安全检查,使其了解院内安全管理制度,并积极配合安全管理。⑦加强对危险物品的管理,以防患者随意触摸,而引发安全事件,同时还要完善对患者及家属等人员的外出请假登记表,做到处处抓安全。

4总结

精神科护理论文范文4

1.1一般资料选择成都市精神科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排除曾患有精神病或家庭成员中有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人员,于2012年11月-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A医院)及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B医院)按病房管理模式分层随机抽样,各选取40名护理人员,共80名。其中男12名,女68名;年龄20~50岁,平均(27±12)岁;护理工龄0.5~30.0年,平均(9±6)年;已婚45人,未婚33人,离异2人;大专60人,中专8人,本科及以上12人;A医院开放区和封闭护理人员区各20名,B医院开放区护理人员10名,封闭区护理人员30名。调查前均告知调查对象调查的内容和相关事项,并取得其口头同意。

1.2调查方法采用自制基线调查表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等基本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量表由分属9个因子下的90个项目组成,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每一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偏重=4分、严重=5分),最终评定各因子得分及总分。调查由2名来自B医院的心理咨询师完成,心理咨询师均取得相关资质并接受心理课程培训,并在调查中统一指导语。

1.3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2003软件双轨录入建立数据库,经检查无误后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其多重比较采用LSD法;对两线性变量进行一无直线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调查的整体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问卷8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80份,有效问答率100%。

2.2不同受教育程度护理人员的心理情况经方差分析,不同受教育程度护理人员的人际关系敏感得分、敌对情绪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项目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SD法两两比较可知,本科及以上教育程度护理人员的人际关系敏感得分、敌对情绪得分高于中专和大专教育程度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年龄及工龄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回归关系经调查,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年龄及工龄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

2.4不同病房管理模式下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两医院封闭式病房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的焦虑和恐怖因子得分均高于开放式病房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7个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病患者不同程度丧失了自我照顾和控制认知的能力,常有发生对治疗护理不合作甚至拒绝的现象,严重的可出现伤人和自伤的行为。护理人员长期与其密切接触易产生负性情绪和心理压力,从而损害心理健康。因此探讨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具有现实意义。本次调查提示不同的病房管理方式(开放式或封闭式)、教育程度对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均可产生一定的影响。调查显示,随着教育程度的增高,护理人员敌对得分明显升高(P<0.05),人际关系敏感得分也随之升高。这提示,教育程度较高的护理人员在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人际交往问题。而这部分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受到更多关注。教育程度较高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责任重、压力大,再加上受到职称晋升、同行竞争的影响,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多较为敏感,且存在敌对现象。被调查护理人员年龄、工龄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无相关性(P>0.05),这与国内类似调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近年来成都地区心理卫生中心病房建设发展较快,而精神科医护人员年龄分布相对集中(20~30岁占77.5%)有关。曲瑞云等的研究显示,年龄相对集中的护理人员受教育背景、成长经历、社交活动等均较为相近,整体交流更为频繁,有利于团队心理健康;李美艳的研究则提示,优化精神科护理人员年龄结构,适当增加30~39岁较为成熟的护理人员,通过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影响有助于护理团队整体的心理健康。

因为30~39岁护理人员的思想较为成熟、工作技能和经验丰富,可以更好地完成精神科的护理工作。本研究对两医院不同病房管理模式下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封闭式病房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的焦虑和恐怖因子得分高于开放式病房的护理人员。首先,开放式病房患者症状相对较轻,自知力相对较好,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接触中,潜在的冲突较少,有利于护理人员身心的健康发展。其次,开放式精神病房允许患者随意自由进出病房,有的甚至允许患者不穿病号服,给患者更多的自由和人格尊严,利于减少患者处于封闭式环境中的敌对情绪,有助于培养和谐友好的医患关系。有研究显示开放式病房对精神病患者治疗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再次,由于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精神科护理人员相对其他护理人员社会认同较低,自我价值和自我肯定也相对较低。开放式病房通过对精神病患者的充分尊重从而引导护理人员更为理性地看待患者,减少了护理人员对护理“特殊患者”的心理暗示。本调查提示封闭式病房环境更容易导致护理人员的焦虑和恐怖,其可能原因有:

①精神病患者的特殊疾病表现如躁狂、淡漠、喜怒无常。护理人员长期接受来自患者的负性心理刺激,易产生焦虑和恐怖情绪。

②封闭式病房由于其管理的特殊性,对护理人员的人身自由等有了一定的影响,相对不利于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发展。这提示我们将病情稳定的精神障碍患者安置于开放式病房更有利于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发展。但开放式精神病房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影响的积极程度、相关影响因素和心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调查中福利待遇、工作量、岗位轮转制度、医院等级、开放式和封闭式病区患者构成情况等因素未在调查范围之内,这些因素是否会影响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从而使本研究结果产生偏倚有待进一步讨论。同时由于目前我国精神病房开放式管理具体方案没有统一标准,开放内容和程度差异较大,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本调查的内在真实性和外在真实性,在进一步研究中可统一被调查医院开放式精神病房的主要开放内容以提高调查质量。

4总结

精神科护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人文精神;医学;护理专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护理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已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以关爱病人身心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为契合高职教育创新的育人理念,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专业学生不仅有精湛的护理专业操作技术,同时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护德护风,这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神圣职责。但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往往重视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易忽视人文教育。因此,重视人文教育对护理专业学生提高护德品质和个人素养有促进作用,对促进现代护理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现状

高职护理专业同本科护理专业相比,在生源、学制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别,在人文素质教育认识上还存有误区,加之大多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直接升级而来,大学的校园文化积淀相对薄弱,人文教育的环境氛围还不浓厚。高职护理专业虽开设了比例不等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但总体来说,大都“重专业、轻人文”,没有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

1.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

相比本科生的入学成绩,高职医学专业学生的入学成绩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高职教育的学制又较本科教育短1-2年。依据专业培养方案,高职医学专业相关的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都须在有限的两年多的时间内修完,这也增加了高职学生在校期间专业学习的压力。虽然大多高职院校也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此项工作是一项软指标,不可量化。因此,在诸多高职院校谋生教育观念影响下,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少。这体现在课程设置上,随意降低文化素质课的基本教学要求,减少开设文化素质课的科目与时数;体现在课程构建和课程教学研究上,就是忽视对人文素质类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的建设和教学研究。因此导致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人文素质类课程与将来自身的发展关系不大,学习人文社科课程只会占用宝贵的学习时间,甚至有的学生在上人文素质课时埋头专注于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人文课程漠然置之。

2.忽视人文素质在学生就业和发展中的作用

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权衡就业与学历提升的关系,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衡量一所高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毕业生的就业率。为此,一些学校忽略了人文素质在学生就业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或者把人文素质教育仅仅定位于拓展学生与就业相关的文化知识教育,认为学生具备了相关的文化知识就等于拥有了就业时必备的人文素质。从现状看,人文素质较高的学生在护理实习期间即能对病人施以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赢得带教医师和患者的肯定,在毕业后的求职面试、工作期间的胜任能力和创新性诸方面都占有一定的优势。高职高专护理学生在缺少学历优势的情况下,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为熟练的临床护理技能外,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作为支撑,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此外,对医学人才来说,“医乃仁术”,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特到我国古代的孙思邈,自古以来由于医学的独特的性质和地位,人们对从事医学事业的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职业道德要求。一个人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充分认可,能否具有较好的职业适应性和较大的发展空间,也与自身人文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

3.把人文教育简单视同为通才教育

目前在一些高职医学专业增加了人文学科课程,旨在强化通才教育,如公共音乐、医学伦理学、医德修养、文学欣赏等。通才教育是有益的,但不能完全代替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核心精神是人文精神。人文知识不等同于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记忆性、工具性的,人文精神是思考性、批判性、创造性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教育对人的影响除了知识积累外,最深刻的在于人格力量、人文思想、人文精神。而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渐进性的渗透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仅仅通过几门人文课程的学习,就想要学生具备人文思想、人文精神是不现实的。人文精神的获得必须经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主体的意识、思想、情感等生命体验和善行。

二、医学人文精神对护理学生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在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不但需要毕业生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娴熟的操作能力,还应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这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护理学生将来面对的是患者,将来在工作时的工作作风,护德水平,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和谐相处,都离不开人文素养。

1.护理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互融通

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思・普朗克认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由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续的链条”。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机相联,不可分割。护理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护理中,人文关怀就应该体现在给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上。护士只有在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服务,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誓言和人生价值。“医乃仁术”这一医学本质特征反映出医学是学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体,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渗透的产物。护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这种相通性决定了二者的相互融合。因此,护理专业教育只有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才有现实基础,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2.良好的人文素养是高尚护德的基础

深厚的人文底蕴能促使护士生对患者形成强烈的同情心、责任感,自愿承担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同情心、责任感又是促使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学技术进行刻苦学习、提高技能熟练度的原动力,这是护士生高尚护德的基础。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应是培养既有宽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护理专业技能,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护德护风的护理毕业生。

3.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需要人文精神

现代护理模式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并把护理程序系统地用于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工作模式。现代护理模式将护理学理论上升到系统化、整体化和回归人文关怀的现代医学,意味着对健康与护理疾病的认识哲学思维方式的改变。因此,护理专业教育必须包含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和人文素质,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教育。在护理中,人文教育倡导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对生命敬畏才会平等对待生命,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处处以患者为中心,从而实现健康公平,达到医患之间的关系和谐。

三、高职护理教育融入医学人文精神

对护理专业学生加强人文素养培育,就是学生在学习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在社会责任、人格修养、文化自觉等精神层面上实现相应提高,这些提高对他们将来从事医护工作的影响是深远的。

1.与时俱进,引导人文素质教育良性发展

护理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护理学生的可持续、全面发展为目标,树立医学与人文并重,知识能力素质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明确人文素养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的高度完善专业的文化设施,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将人文素质与护理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紧密结合起来。此外,只有结合护理专业实际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充分激发医学生学习人文社科知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医学专业及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提高护理专业教师的医学人文素养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高职医学院校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为医学专业教师提供学习、提高医学人文素养的机会,建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机制。教师的人文素养至关重要,他们是学校人文精神的实施者和体现者。高职医学院校要加强人文教育的师资建设及课程研究,增强人文素质课程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注重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有效地促进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在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上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人文知识讲座,向教师推荐有价值的书籍,加强与其他院校的合作及学术交流等,多方位开拓教师视野,培养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

3.护理教学方法寻求多样化

护理专业的学习可分为基础理论学习、专业理论学习及临床护理实践。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的学习在课堂中完成。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可通过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的医学人文知识提高人文修养。除课堂理论教学外,可开展讨论实践教学,例如在讲一个专题后,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实践谈谈体会等,通过联系自身实际谈感受,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医德。同时,实习学生要积极参加服务社会的各项实践活动,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调查和义诊等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在实践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将课堂上所学和人文教育活动“内化为”人文精神。

4.积极探索将专业教学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教育方法

在专业教学中贯穿人文素质精神是使专业教育得以深化和提高的重要环节,但是在两者相互融通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结合的方法,提高结合后的教育成效。首先,要把握专业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融合度,即在两者融合中要把握分寸,要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内容上要契合。也不是每节课、每次课都要结合,要善于在教学中抓住机遇,不能牵强附会,搞成形式主义。其次,灌输的教育内容要贴切,能激发学生对探索医学人文精神真谛的热情。无论在专业课程教学或医院实习教学中,都蕴含有许多潜在而十分宝贵的人文精神内容。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启发及言传身教等方式,让学生领悟到他们不是在简单地学习专业知识,更是在学习如何领悟生命。护理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护理患者,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对待患者,如何将中华民族的“仁心仁术”、“大医至善”的医风发扬光大,从而树立自己的人生准则和价值观。

总之,护理专业教育中的人文社科教学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新挑战。结合专业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是提高其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渠道,是护理学生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双向融合的必然趋势。护理专业院校要积极深入探索这一领域,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李树贞.《护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5-122.

精神科护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精神疾病护理临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70-01

人的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有其特殊性,如何在精神科深入开展整体护理工作,引导护士进行以人为本的护理实践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担任精神科护士长的近十年来,越来越感到肩负的责任重大,护士长既是医院管理中的组织者,又是领导者。在医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种新技术、新理论在护理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2002年 《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也使广大护理人员清醒认识到临床护理工作的责任、风险,必须加强对法律、法规和专业理论的学习,所以护士长必须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引领护理人员扎扎实实做好工作,使护理质量稳步提高,护理安全得到保证。

自2005年以来,我院精神科病房护理人员与床位比基本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现配有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和护士12名,护理员8名,配餐员1名,保洁员1名;临床护理管理,更加重视了基础护理、安全护理、职业道德、护士素质、科业务知识和技术操作等有计划的培训,为护理管理上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我院护理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具体做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1认清精神科护理管理在新时期面临的问题

当前精神科护理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护理模式也由传统的功能制护理向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护理模式方向发展。我院既有传统护理管理方式,又在不断吸取先进护理管理理念,如以人为本的管理、感动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等,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带动了护理的发展,使我院的护理工作蒸蒸日上,突见成效。

2加强护理管理者的培训

人本管理是当前新形势下对医院管理者提出的新的要求,是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学科在临床护理管理领域的综合应用,是现代护理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原理。它要求护理管理者在护理管理活动中,把以护理人员为中心的管理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以调动和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从而达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促进护理人员的不断发展的目的。

3加强理论业务培训

为提高护理质量,深入开展整体护理工作,我们要求护士必须具有丰富的医学护理理论知识及熟练的精神科的临床护理能力。因此,护理管理者要带领护理人员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在学习上,做到长计划、短安排,灵活实施。护理部每年初制定学习计划,让护士了解和掌握学习范围,科内每月由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师进行小讲课1-2次,并参加护理部组织的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年终对护士学习情况进行考核[1]。

4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能力

精神科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患者突然冲动、外跑、自杀等,如护士不能及时发现,就可能酿成大祸,因此护士长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教育培养护士具有一定应急能力,而且更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针对精神科的特殊性,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精神科的各种常识知识,提高精神疾病各种病症的观察能力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2]。临床护理实践证明,在护理工作中,我们要引导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总结经验并制定相应措施,使其更进一步合理化、科学化。每件细小的护理工作都蕴含着科学性,都要我们细致观察体会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和规律,从而增加了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的信心。

5合理安排不同年资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

护士的年资不同其临床护理经验及业务水平亦不同。将不同年资的护士安排在不同岗位,如经验丰富的护士安排在重患病室,每个夜班4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主管护师或护师,2名护士和1名护理员。

6在临床护理管理中护士长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护士长对科内所实施的各项护理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并应经常深入到实际工作中,根据临床和专科护理特点,在理论上、技术上,耐心指导护士,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使护士真正做到,观察细心、抢救及时。将新毕业与工作3-5年及工作10年以上的护士结合在一起,共同从事精神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以老带新,从中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3]。护士长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对下属护士要加强培养予以扶植,才能调动她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积极性,爱岗敬业,有集体感,稳定了护理队伍,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7护理部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创造条件

护士长在本科临床护理上,要多想些患者突发的意外事件的原因和条件,对下属护士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时采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他们取得的成绩要给予表扬和奖励。既要做到人员力量搭配合理,又要尽量满足护士提出的合理要求,使之心情舒畅,配合融洽。加强精神科安全护理工作:精神科护理有其特殊性,其安全护理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护士长经常强调安全护理的重要性,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和讨论,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予以解决,每月开一次科内安全讨论大会,强化安全意识,杜绝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总之,护士长科学化管理,使临床护理工作井井有条,护理人员团结一致,各项工作开展顺利。所以作为一名精神科的护理管理者,应本着脚踏实地、努力探索、不断学习、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

参考文献

[1]刘新梅.精神科护士轮岗制的实施与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125-126

精神科护理论文范文7

【关键词】 精神科;护理;工作;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3241-02

精神科护理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护理的内容往往与患者的人身权利往往密切相关,甚至涉及到患者和他们家庭的隐私,在无意中很容侵犯到病人的权益,在身体或者心理上对患者和家属造成伤害。由于精神病患者缺乏自制力,往往行动不受自己的控制,容易干出一些为违背常理的事,如果护士缺乏一种包容心和理解能力,那么对病人的护理是非常不利的。更有很多精神病患者即使犯了病,也不承认自己的病情,或者对自己的病情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护士更要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尽忠恪守,切实保障患者的利益。

一 职业道德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护士是医院护理中的重要角色。在医院,护理人员在医院技术人员中占的比例最大,专业涉及广泛,工作量大,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长。精神病患者多半大脑功能紊乱,缺乏没有洞察力,更没有沟通能力,经常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病情,甚至拒绝治疗,所以说精神科对护士的职业道德要求特别高,不仅需要有护士有很专业的护理技能,还要有高尚的职业品德,懂得尊重患者,把患者当成普通人看待,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即使有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能对患者大吼大叫,而是应该耐心的解释,不能认为患者有病,就对患者态度冷淡,带理不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病患和家人对护理的要求也原来越高,医院的护士的护理水平,尤其是道德对医院有直接的影响,护士是病人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医院的形象代表。要想使医院处于绝对的竞争优势之中,就必须要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所有的精神病患者都得到好的护理,帮助他们早日康复。

二 如何提高精神科护士的职业道德

1.尊重患者人格:精神科护士首先应该在观念上有所改变,应当把尊重患者、关心患者当做自己的职责。无论对待多么并重的患者,都应该认真照顾,不能私下议论患者的病情,更不应该嘲笑,也不能因为精神病患者不正常的思想行为而对其表现出轻蔑。尊重患者体现在工作中,还表现在保护患者的隐私,由于精神病的特殊性,很多人不愿意对外公开,所以为患者保密也是精神科护士的一项职责。尊重患者的权利,就是平等对待所有患者,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将患者当做一个普通人看待,赋予他应该拥有的权力。当精神病患者因为疾病发作失去了理智和自控能力的时候,可能会暴露出来凶残、狂躁或者痴呆等,此时,护士就需要耐心的对患者进行关心、交流,决不能嘲笑、辱骂,要以自己的博大和温暖来抚慰患者受伤的心灵,对患者必须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患者的利益。

2.热爱本职工作:众所周知,精神病患者就是心理上存在疾病,虽然各类患者所患的疾病和症状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心理活动和病情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精神科护士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比如有的患者是自闭性精神病患者,封闭自己不愿意和任何人交流,这个时候护士就应该放下自尊,用自己的热情去对待患者,主动向患者聊天,打开患者的心扉,其中一定要注意语气要温和,态度要亲切,对于患者一些看似不正常的问题也要耐心解答,让病人感觉到护士是理解自己的,才会和护士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配合医院的治疗。这些护理的工作繁缛复杂,看起来都是小事,却都是需要付出很大的耐心、爱心和热心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护士必须要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护理。因为热爱自己的工作才是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所以精神科护士都应该对自己的事业有着热爱的精神,正确理解这个行业的特殊性,能够妥善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正确面对病人团体,充分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在精神护理中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在实践中,严格按照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努力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3.具有团队精神:精神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危险,因为精神病患者经常带有幻觉、妄想、精神分裂等等精神疾病,很容易在犯病的时候与医生、护士或者其他患者发生冲突。而我们的护士又大多数都是女人,所以万一患者泛起病来,护士很难招架得住。这就要求精神科的护士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预测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与其他护士之间互相帮助,决不能因为犯病的患者不是自己负责的对象就任之不理,而应该团结合作,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以防止病人受伤、自伤或逃离事故的发生。由此看来,精神病的护理工作仅凭自己的个人力量,有时候很难达到目的,所以只有护士之间相互团结,才能做出成绩。精神科的护士更应该与周围工作人员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上就会配合的更加密切,遇到病人想要逃逸,就会更有默契,齐心协力压制病人的病情。这样不仅可以维护护士与集体成员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更重要的是能够对患者负责,保护患者的人身安全,所以说,拥有团队精神也是职业道德中的必要要求。

三 结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病人护理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道德不仅是护士做好本职工作的行为准则,更是提高护理质量。精神科护士的职业道德,就是指要在精神护理这项特殊的工作中,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护理,在工作中充满热情,用平等的态度对待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刘振荣,精神科护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中外健康文摘,2013(27)

精神科护理论文范文8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品管圈活动主要内容为在相同或相似的工作现场以及工作性质的工作人员,自愿自发的予以质量管理活动所构建的队伍。品管圈活动比传统行政管理工作的管理形式更活泼,在发现问题、查找原因、解决答案以及持续改善上,充分凝聚了工作人员的智慧[1-2]。在医院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能够充分改善医院的质量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该研究探究了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采用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首期开展10个品管圈,总计参与142名,包括各级护理人员与部分医生。主题包括安全防护4个、护理管理3个、差错预防1个、健康教育1个、服务满意度41个。1.2方法聘请院外专家对品管圈活动的予以培训以及技术指导,对其实施方案充分制定,建立领导小组,拨放一定的经费,建立完善有关监督机制以及激励机制,开展活动进度汇报会以及圈长活动经验交流会等,对品管圈活动予以有效指导,对于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与跟踪。通过品管圈活动的步骤完成品管圈,并对无形成果的具体情况予以分析。

2结果

2.1选定主题

借助资料检索以及头脑风暴的方式,对10个品管圈活动的主题进行查找,其中备选主题推出35个。并对每个圈的备选主题,由10个圈的圈员根据主题评价表予以评分以及投票,最后确定各个圈的主题与圈名。

2.2实施和完成

选定主题以后,拟定通过活动计划、设定目标以及改进等步骤落实品管圈活动。拟定活动计划时,10个品管圈都制定将甘特图;把握现状中,通过召开推进会的方式,对应用查检表与数据收集等情况进行讨论,10个圈均对调查表进行设计,有助于对主题目标现状进行调查,以此获得应用品管圈前有关现实数据,按照调查的现实数据和圈能力的有效评估,制定各圈的目标值;原因解析中,聘请院外专家,讨论鱼骨图与80/20法则的相关作用与真因验证的实际操作。原因解析中,聘请专家对品管圈真因的实施进行验证与监督;结题环节中,聘请专家对品管圈成果进行评定,根据评审结果,得出10个品管圈中有7个完成结题,按时结题率为70.00%(7/10)。

2.3完成目标评定

在7个结题品管圈中,其平均目标达成率与目标进步率分别为109.96%、55.09%。具体情况如下表1。

2.4无形成果

通过对解决问题能力、责任感、品管圈活动手法应用能力、自信心以及积极性等内容的评估,发现圈成员能力与全能力均有明显提高,进而促使评定结果进一步提高。

3讨论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品管圈在我国绝大部分医疗行业已经应用,尽管品管圈活动在一定上程度上存在问题,但也获取了阶段性成果,其中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研究内容、结果存在差异[3-4]。在临床护理干预中系统开展品管圈活动,说明品管圈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具有可行性,虽然首次启动,但按时结题率达到70.00%,平均目标达成率与目标进步率分别为109.96%、55.09%,说明在精神科基层护理管理的多个方面品管圈活动都比较适用,并获得一定成效。在精神科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能够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品管圈的主题包括的护理质量管理内容有降低精神病患意外发生率、开放病区患者健康教育、老年患者跌倒防范等[5-6]。品管圈活动可以使管理工具有效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品管圈活动作为护理质量管理的关键内容,品管圈的应用能够使理人员对质量管理工具技术有效掌握,为科室指标性监测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持,帮助充分查找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充分解决问题,培养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思维进行[7-8]。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品管圈活动可使护理人员把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品管圈活动是基层人员自发的组织,属于自我管理方法的一种,对临床护理管理存在较好的补充作用,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为护理管理提供有利的活动支持[9]。该研究结果表明,品管圈活动对问题的全面解决,使普通职工能够参与到科室的临床护理管理中,使护理人员的自信心明显提高,使其归属感与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对其护理职业水平与护理质量管理效果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品管圈活动可以促进医院护理文化建设。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核心的护理理念,在活动进行中,对和谐以及学习等文化有效建设。在患者安全方面,不断完善护理工作;建立学习文化,在品管圈活动中对有关知识一同学习,讨论问题,使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明显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建立和谐文化,在圈成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充分展现敬业文化,在品管圈活动工程中,绝大部分护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圈活动,使护理人员能够以严谨的态度、饱满的精力将问题充分解决,使各个圈成员的慎独自修意识显著提高,一些主题需要科室间、科室与成员间充分沟通与有效协作,对合作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10]。综上所述,精神专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使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与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还可以使护理质量进行提升,具有显著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章飞雪,于燕燕,徐枝楼,等.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7-130.

[2]王桂芹.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2):38-40.

[3]章飞雪,于燕燕,徐枝楼,等.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128-130.

[4]刘桂花,周晓琳,王汝展,等.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5):7-9.

[5]杨林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精神病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5,21(19):226-227.

[6]杨爱华.开展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0):1403-1406.

[7]钟美.品管圈活动对精神科基础护理质量提高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5):111-113.

[8]谢建芳,黄海红,肖秀梅.品管圈在精神病人生活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3,37(11):1126-1127.

[9]韦美群,唐雪萍,唐森尤.品管圈在降低非自愿住院精神病患者出走率中的应用[J].内科,2014,9(1):110-112.

精神科护理论文范文9

论文摘 要:环境保护是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科学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将越来越重要。为了使精神文明的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工作机制,让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本文就此进行了论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加强环境保护科学的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就是以环境保护科学为前提,不断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推动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应该积极探索在环境保护科学的大的框架下如何搞好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

在这样的要求和环境中,就需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意义、价值和作用,从而高度自觉地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以现有的想法为基础点,为适应新形势下环保事业发展做出行的思路和规范。

二、如何进行精神文明的建设

(一)加强管理机制的完善

国家在宏观上进行调控,以此来进行指导和服务,精神文明创建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工作部署,都在局领导的相关会议上研究落实。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总局在宏观决策管理方面的职能,积极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单位的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环境保护部门与经济发展部门的关系,初步建立起科学的管理规范。

(二)要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工作进行制定和审核

由于现在经济的逐步发展,环境的保护工作的压力也就随之加大,而社会普遍认为环境保护是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一项大的治理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目标和任务的制定和审核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要对考核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规定,同时还要明确的对实施的具体方案,手段以及奖惩制度来进行审核。

(三)加强人员的思想建设

在未来的5-10年里,环境污染问题依然面临严峻的形势,政府部门职能工作的人员不但不能精简,反而要不断加强。从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要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环境保护。那么就要不断地进行人员的培养,首要就是加强人员的思想建设。

重视干部职工的理论学习,坚持中心组织学习的制度,狠抓政治学习。扎扎实实学习好政治理论,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强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理解,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职责,努力提高了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四)建立健全奖惩制度

可以从分调动积极性,例如对于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做得对的地方要进行奖励,对有关工作或者有关对环境治理和改善的问题,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加以引导、指导的都可以进行表彰、鼓励与奖励,不仅仅是精神的奖励,还要有物质的奖励,才能极大的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更好的为工作尽职尽责。

总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有效的实现环境保护,推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召集各领导干部对反****意识的加强,不断进行自我道德修养的提高,树立正确的榜样。

坚持学习和领会党风廉政建设反****斗争的文件精神,及时掌握工作动态,不断提高对反****斗争形势的认识,坚定了深入反****的信心和决心。

(六)加强法制教育,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将普法教育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学习法律知识,加强法制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干部职工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民主与法制理论,以国家的党政思想为重要的核心,加强科学的发展观,实行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执法程序规范进行,依照国家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对于违规现象的处罚以及程序要严格的进行和执行,克服执法检查的随意性、保证环境行政执法人员做到依法执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

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于环境政策的学习。不断地进行培养,提高自己对于环境保护的行政水平。通过队伍能力建设和素质培养,打造一支训练有素、精通业务、善于管理、为政清廉、吃苦耐劳的环境执法队伍。

(七)塑造城市的形象

加强城市的规划与管理,例如基础设施的改造,卫生环境的管理,小区物业的管理,街道社区的整理规范,大力的对城市进行文化品位的提高,例如文化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能够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布局和文化建筑,城市雕塑与园林小品的艺术结合,对能看得到的广告的内容与形式进行设计,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保证电子大屏幕、灯箱广告、店牌店招等的布局和内容与城市文明形象相一致,营造浓厚的城市现代文化气息,将整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与文明风貌形成亮丽的风景。

三、如何开展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

(一)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

不断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增强体质,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要求,例如可以进行阅览室的建设,举行乒乓球、羽毛球以及篮球的比赛活动,定期举办演讲活动,或者提供一些可以进行健身的活动场所,加强员工的体育健身锻炼。

(二)深入开展宣传活动

开展各项有利于环境保护教育的活动,在社区或者街道的宣传栏里面进行环保知识的讲座,或者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调动和加强群众关注环保、参与环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开展以青年为主体的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

根据青年分布的情况以及自身的特点,可以对青年开展争创文明青年的活动,将这项评比争优的活动的目标,措施以及参加评比的项目和考核进行规划和实施。能够促使每个青年自觉行动起来。

不断的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带动作用。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用我们身边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来教育,引导群众,掀起了一个学习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活动的热潮,以此来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刘磊;论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的运用[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2.柯坚;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问题探析[J];环境导报;2001年02期

3.凌相权;;浅谈环境保护立法与客观规律的关系[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02期

4.聂强;;要正确理解我国环保法中的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J];中国环境管理;2009年04期

5.夏光;环境保护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促进[N];中国环境报;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