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精神分析哲学教育集锦9篇

时间:2023-10-20 09:56:15

精神分析哲学教育

精神分析哲学教育范文1

哲学教育作为高校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任何学科、任何教育方法都不能替代的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是哲学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世界观是人生观的基础,人生观对世界观具有反作用,在正确世界观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和实践能够逐步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哲学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明确只有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以促进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为人生价值标准,达到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人生目标。通过哲学理论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阶级分析方法,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影响,挫败西方“和平演变”的阴谋,筑起反腐防变的钢铁长城。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当代社会要求每个人,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主要有: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共产主义道德观念;热爱家乡、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精神;热爱集体、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的行为;舍己为人、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品质;不畏艰难、知难而进的勇气和意志;讲文明、讲礼貌、讲诚实、艰苦朴素、尊老敬贤、团结友爱的高尚情操。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在面对各种错误观念冲击的时候,能够站稳政治立场,明辨是非善恶,学会如何做人和如何与人合作。因此,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让他们担当起社会的责任,取得超越前人的成就,成为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大学生。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唯物辩证的思维能力

通过哲学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做到: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念;坚持对立统一规律的观点,树立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解决问题的观念;坚持质量互变规律的观点,树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观念;坚持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观点,树立前途光明,道路曲折,遇曲折而不馁的观念;坚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树立实践第一的观念;坚持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树立社会主义的改革观念;坚持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观点,树立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观念;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体的观念。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辩证思维的能力,才能有利于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限于专业知识领域,它需要在大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方面和环节中体现出来,哲学理论课对大学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主要表现在:第一,它有利于形成大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结和概括,是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科学。它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地对待所学的专业知识,突破各种具体学科的局限,把握科技与人文的融合。第二,它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智能因素的发展。哲学促进大学生各种智能因素发展,最突出地表现为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指有主动性和创见性的思维。创新的关键是解放思想,敢于冲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大学生突破思维的固定模式,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第三、智能因素是获得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但是创新要获得成功,还必须发展和发挥非智能因素的作用。非智能因素是指个人心理品质,包括动机、情感、意志、兴趣、品格等。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锻炼大学生的创造性意志。

(五)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节奏的日益加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令人担忧,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有的学校是通过学校的党团组织、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来开展教育活动,有的学校是通过思想品德课和心理健康课去培养学生的人格,他们都忽视了哲学教育在大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哲学具有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通过哲学教育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心胸,帮助大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冲破狭隘、自我中心及情绪化的束缚,塑造健康人格。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方法。哲学教育能通过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和道德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社会、他人和个人之间的矛盾,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哲学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高校哲学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素质中的作用,要通过哲学教师的教学实践来实现。只有在哲学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改革,才能实现哲学教育培养大学生素质的作用。

(一)更新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忽视了哲学学科的特点,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理论说教,不重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还有的哲学教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学主要是解决学生的思想政治方向问题,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不大。这两种现象都有偏颇性。学习哲学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去能动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专业知识的领域的创新教育,更重要的是哲学教学在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应把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融入教学之中。这就要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变传统的知识教育理念为素质教育理念,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以及探究精神、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宏观把握问题的能力、驾驭学习和工作环境的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二)调整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体系,一般都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四个方面的内容所组成,有些内容与中学政治课相重叠,要改革哲学教学内容,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材体系,要对哲学理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增强其时代性和开放性。在整合过程中要把哲学教材与哲学原著、中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自然科学史、社会学、社会问题和最新科学成果有机结合在一起,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哲学教材与哲学原著的结合,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经典作家理论精髓,深入把握哲学理论大厦的根基;哲学教材与中西方哲学史结合,可以让学生了解哲学理论的来龙去脉,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哲学教材与自然科学史和科学最新成果结合,能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哲学教材与社会学和社会问题结合,可以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社会知识,进一步了解社会,为将来更好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的认识水平。

(三)改革教学模式

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要改革单一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为了达到培养学生素质、提高能力之目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占领课余时间这块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第一,要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讲座,运用哲学观点回答和分析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这种形式去延伸和补充第一课堂的内容,巩固第一课堂的效果。第二,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教片和演讲录像等,观后要运用哲学观点写出书面分析和评价文章,这样对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逻辑思维素质的提高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三,经常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讨论会和演讲会,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辨别真伪,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哲学理论加深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既能指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又能帮助学生分析社会现象。

(四)改革考试方法

哲学考试不是仅考哲学的基本要点,而是要通过考试,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哲学考试试卷中要在确保试题符合大纲要求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试题的难度和数量,增加主观试题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要尽可能地采用教考分离的考试方式;选择试题要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考试出题要注意到题型设置、知识测试、能力测试和信仰测试相结合;考核可以采用笔试和面试、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的方式,相互弥补测试中的缺陷;笔试、闭卷只能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掌握的情况,它不能测试出学生的应变能力;面试和开卷考试,它能够弥补前一种考试形式的不足,能够检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精神分析哲学教育范文2

微时代哲学精神的旨归

哲学工作者应该关注时代,关怀所处时代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哲学之为哲学的性质注定了,哲学对自己时代的关注,其突出特点是总体性、批判性、反思性、超越性和抽象性。哲学要通过对自己时代精神的把握塑造和引领时展。微时代的哲学教育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同时超越时代,引领时展。首先,微时代的哲学教育与理性精神。思维感性化,理性、理智更加难能可贵。人需要理性理解生活、洞悉生活认知世界。唯有理性,才能够使人对世界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唯有理性才能够把握事物的普遍发展规律,人唯有把握了世界发展的本质规律并将其贯彻到社会实践中,才能够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从必然世界走向自由王国,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实现自我。通过理性对世界的把握以及对实际行为的指导确证人自我的存在,前一种意义就是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后一种意义就是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自觉的、能动的也就是理性指导的实践是人的本质。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微时代,哲学教育中理性主义旗帜必须高扬。弘扬理性精神,既要促使学生掌握深刻、全面和逻辑化的理性思维,也要使学生能够掌握系统化、逻辑化和理论化的语言,将理性思维成果表述为思想的理论体系,更要培养学生深沉、冷静的理智生活态度。很多人说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实际上哲学和聪明无关,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聪明是感官的耳聪目明,哲学是理性的反思,它往往不是以现实作为认知的对象,而是对认知的反思。所以哲学不能改变人的感官感知,而是改变人的思维,让人拥有智慧,哲学精神甚至主要不是智慧本身,而是对智慧的爱,对智慧的追求。其次,微时代的哲学教育与反思批判精神。微时代,网络世界往往是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由于信息的多、快、有趣导致了人们判断的直观性,没有时间对思想、认识和观点进行字词斟酌、对理论逻辑进行反复地推敲。理性反思批判精神的匮乏促使“爆炒”成为流行,凡事一阵风,很多时候让人有百口莫辩的感觉,然而真理距离谬误也许只有一步之遥,即使对于丑恶的鞭笞,往往也过犹不及!所以微时代,培养人们的理性反思批判精神更加重要,而理性反思批判精神的养成唯有学习哲学才能够事半功倍。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哲学的根本特征就是批判,批判性地考察人们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原则,寻找存在于这些原则中的自相矛盾,确证没有理由拒绝他们的时候才接受这些原则。青年人由于自我世界观和价值观仍然多变,所以在社会生活中,对问题的认识往往缺乏独立自主性,行动具有明显的盲从性,加之微思维的影响,使得由于盲从性导致的频发。的当事人参与事件的动机可能是宣泄、从众或是对正义的声援等,但是参与者往往难于料想即使本来善良的动机往往也导致的实际恶果。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实际上要求人们要更加全面深入地把握事物本质以及理性地、审慎地抉择自己的言行,对社会具有分析批判精神,对自我具有反思精神。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总结自己41年的哲学教学经验说,我不是教哲学,而是教人们哲学地思考。哲学教学的根本旨归之一就是促使学生掌握哲学思维,而反思性和批判性是哲学思维的根本特点。再次,微时代的哲学教育与社会担当精神。《广雅?释诂二》里说,“微,小也。”微时代,人的生存状态在微化,人的心胸也在微化。中国传统的个人自我社会整体生存状态受到冲击,现代生人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得不以独立自我的状态面世。微思维也促使人们更多地关注当下自我的生存问题,修齐治平的传统君子人格在社会生活中淡出,男子汉大丈夫的社会担当精神越来越少,是故“伪娘”流行。然而,与微时代同步的是世界全球化进程加速,人类生活的地球逐渐变为人类共同居住的一个小村落,社会成员之间彼此影响日益增多,社会成员面对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加,公共生活成为社会主体生活。博大的哲学胸怀,宏大的社会责任感,应该成为哲学教育的根本追求。哲学是人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根本反思,哲学对问题把握的特点就是博大、宏大、全面、整体。唯有哲学思维的培养可以将人的内在世界开显到极致,实现“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人生境界。哲学教育必须立足于将个人小我融于社会大我,确立社会成员个体的社会责任担当精神,在社会中获得真正的自我实现。哲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哲人,即使不能使学生成为哲人也应该使他们养成哲学精神。中国古代儒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的君子人格、佛教“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菩萨精神,在当今社会还要通过哲学教育获得彰显!最后,微时代的哲学教育与超功利精神。微思维方便、快捷,是市场经济社会功利化倾向的明确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只有实现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需要才能够继续其他的创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有功利化追求是自然而然是事情。但是人即使在功利化的追求中,也不能把自己完全功利化,超功利的追求才是生命的更高境界。哲学教育既要关注现实生活本身的意义,使人们脚踏实地的生活,又要导引人们追求理想生活,哲学教育应该确立一种立足于现实生活的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一个民族不能没有哲学的超功利精神。黑格尔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然没有形而上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3〕哲学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是民族精神的内核。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独有的哲学,就不能算是一个有独立存在价值的民族。一个民族的人不能没有功利化的追求,但是一个民族的人不能只有功利化的追求。黑格尔还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每一个人都不能没有哲学的超功利精神。康德认为,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形而上学;不仅如此,每个人,尤其是每个善于思考的人,都要有形而上学。每个人都要有超乎功利的对真的追求、对善的热爱、对美的向往和对神圣与崇高的信仰。总理《仰望星空》一诗正是倡导青年人确立这种哲学的超功利精神。总理诗云:“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微时代哲学精神养成之“用心”

哲学精神养成的门径是多种多样的,具体门径的开拓,应该结合具体时代的特点。微时代哲学精神养成的具体门径林林总总,针对微时代哲学教育的困境,我们只强调两个字———用心。首先,除浮躁之心,养清净之心。用心学习哲学,首先要克制自心,除浮躁之心。微世界是现代世界的缩影,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充满诱惑。在诸多的诱惑面前,人们特别是年轻人,难免神思飞扬。浮躁是当代青年普遍的心理疾病。哲学教育要养成学生的哲学精神就必须首先做到促使学生戒除 浮躁,养成踏实的作风,将心沉静下来,心静神清、心平气和,不为诱惑所动才能在哲学的圣殿登堂入室。诸多的人指责当今的大学不能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实用人才,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推给大学教育学术化。很多大学领导者为这些舆论所左右,在大学削减基础学科,只给应用学科发展空间,即使在基础学科也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结果搞得基础学科成为四不像。实际上,大学之为大学,其根本的使命应该是文明的传承,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特别是是像哲学这样的基础学科就应该是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通过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当然这不是说实践能力的培养不重要,而是说在不同的时期,学习的用工方向不同,大学是难得的知识和理论学习的时间,大学之外的广阔天地都是学生获得应用能力的课堂。所以,哲学教育要养成学生哲学精神就应该引导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微语言可以说连文化的快餐都算不上,它只是精神的小食品,有味却没有足够的营养!哲学不是文化的快餐,而是人类精神的盛宴!享受精神盛宴应该营造相应的环境和心境。大学是其外在环境,清净心是内在氛围!其次,除盲从心,立怀疑心。微思维导致社会成员的盲从心,导致诸多的社会,社会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主要问题。所以在当今社会,增强社会成员的哲学修养,增强理性分析判断能力,克服盲从心理,不人云亦云,用怀疑的态度对待世界以及各种理论、思想观点非常重要。微时代,电脑、电视等多种现代信息媒体发达。这些现代媒体的共同特点是信息量大、变化快、炫目、刺激感官,这导致了社会成员对现代信息的接受方式主要是耳闻目睹,而且是目不暇接,接受信息差不多是被动地填鸭,主体匮乏反思、怀疑、审视、消化和融会贯通。主体长时间使自己的精神陷入这种状态,导致了大家只会看、听,甚至于读书也变成了纯粹的看书,很多学生反映,一本书翻开每一句话都懂,但是合上书大脑一片空白。一本书中每一句话都可以读懂,但看完一点收获也没有,书上的字映入了眼帘,却没有进入大脑。哲学是人对世界本质不断追问的结果,怀疑和批判是哲学思维的根本特点。学习哲学,养成哲学精神就要不断追问、不断怀疑。养成怀疑和批判精神,首先要读书,要读哲学原着。要用心读,而不是仅仅看书。也就是说,读书不仅仅是一个感官看的过程,更是一个用心体悟、用脑思索的过程。关于读书钱钟书学生有一个精彩论述,读书不可不信,不信等于没读,读书不可全信,全信不如不读。用心读才是真正的读书,没有理性的反思,读书只是看书。看消遣性读物,可以仅仅是看,但是读哲学书,必须用心读,要思考,要分析、批判。不论媒体多么发达,不论电脑、电视多普及,不论我们接触信息的渠道多么丰富,真正的读书不能没有。诸多人断言了现代社会哲学的终结,然而现代社会哲学不会终结。现在的时代是微时代,微时代的微思维似乎与哲学精神格格不入,但是这不意味着哲学不再有存在空间,反而说明哲学更有其独立存在价值。

精神分析哲学教育范文3

[关键词]职高 哲学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9-0107-03

职高哲学课程是教师通过教授哲学中的基本观点与方法论,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树立崇高理想,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一门课程。在目前的职高教学中,学生对哲学课程持冷漠的态度,认为其可有可无,一味地追求职业技术方面的学习,认为哲学学习对他们今后的事业与人生并无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在职高哲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理解、挖掘教材,让哲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提高哲学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哲学教育只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感,才能成为学生认识现实社会和改造客观社会的武器,才能实现哲学教学目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对哲学教学的建议。

一、提高自身修养

(一)提升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材是沟通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工具,教师对教材的掌握程度是影响教师如何安排教学内容、确立教学重点、落实教学目标和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哲学原理是哲学家对社会高度概括的结晶,理论性、逻辑性强,比较抽象,学生学习难度高。笔者在哲学教学中重视在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哲学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化抽象为具体,变难懂为易懂。如加强哲学与语文学科之间的联系,利用语文中的成语来解释哲学原理。“揠苗助长”说明规律是客观的,人类改造世界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掩耳盗铃”说明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掩耳盗铃的做法只是自欺欺人;“守株待兔”告诉人们不能错把现象当本质,不能错把偶然当必然。

(二)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指导教学行为,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才能为教学提供正确的行动指南。目前,职高政治教师普遍认为哲学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掌握哲学概念范畴。这种将哲学教学内容片面化的教学理念,必然会导致“教”和“学”的脱离。笔者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如运用案例分析法开展《价值观导向作用》的教学。笔者在教学开始时引入了“房姐”龚爱爱、“房叔”蔡彬的故事,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讨论这些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的行为,通过对他们的批评,使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

二、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一)删减、整合教材内容

职高哲学教学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多个方面,教学内容广泛,但哲学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删减了部分教学内容,并根据哲学知识之间固有的联系,调整了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知识,建立起知识体系。例如,笔者在教授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时,详细分析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后,就没有在课堂上教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因为这两个哲学原理在内容、分析过程方面都十分相似,只是哲学范围不同。所以笔者鼓励学生参照笔者教学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时的教学过程,自主学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在节约了课堂时间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为使学生系统地把握认识论中的基本观点,笔者在教完教材前面部分关于认识论的内容后,紧接着教学了实践的观点,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认识论体系。

(二)增加历史感和现实感强的教学内容

哲学是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哲学教学中要体现哲学历史变化发展的过程,增加表现、概括社会变化的教学内容,明确哲学在历史中的地位,使学生把握住哲学原理的来龙去脉,更好地把握住时代主题和时代精神。学生只有掌握了哲学发展的历史,才能把握哲学思想的演变进程,并结合人类思想史关注到社会的主流价值趋向。职高哲学教学的主要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其本质特征是实践,这种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体现与发展,才能与时俱进。例如,笔者在教授唯物辩证法时,结合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的观点和德国古典哲学演示了唯物辩证法发展至今的过程,在历史中说明了为什么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此外,为在哲学教学中达到关注现实的目的,笔者常通过时事热点分析哲学原理,如:经济全球化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三、把握教学方向

(一)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

哲学是一种理论思维。恩格斯指出,哲学是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最佳手段。这也是哲学生命力的体现。哲学思维能力是指将事物的发展置于历史长流中,在不断运动、变化的社会背景下,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从而在认识上实现感性认识到理论认识的飞跃。笔者认为哲学课堂教学还应包括哲学家对哲学的探索与推进过程,分析他们在时代背景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一代一代的哲学家们是怎样创新、超越并最终建立科学哲学观的过程,让学生学习他们的智慧、思维方法与逻辑方法,教会学生哲学思考的方式。如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中国领导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情况下,先后在中国提出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做到了真正的与时俱进。让学生分析这些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与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也教会了学生如何使个人发展顺应历史的潮流,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

(二)重视传授哲学方法论

“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哲学原理分析现实社会的方法,而不是仅仅传授给学生哲学原理与现在社会的联系。因为社会是发展的,学生只有掌握了哲学分析方法,才能在不断发展的现实中把握住社会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哲学方法论是利用哲学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指导,笔者在哲学教学中强调将哲学中的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重视教学哲学方法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说明,事物发展总是会经历曲折的过程,笔者利用这一哲学原理告诉学生要正确对待人生中所遇到的挫折,任何人成功的道路都不会是平坦的,要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坚信前途是光明的,但也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要脚踏实地,为了成功而坚持不懈地奋斗。

四、突出哲学重要性,重视实践性

(一)让学生明白哲学的重要性

学生只有明白哲学的重要性,才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哲学教育前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阐述哲学重要性的决定性时期。笔者发现,上哲学绪论课时学生往往学习兴趣最浓、注意力最集中,这一阶段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进取心强。此时笔者通过一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说明了生活中处处是哲学的道理,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哲学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引起他们对哲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开始前,笔者向学生讲述了巨灵治水的故事。巨灵能够移山倒海,造山造水,认为自己本领强,却苦于灾害未能出现,自己才华毫无用武之地。后来黄帝让其治理黄河,巨灵虽然找到了能够暂时治理黄河的方法,却未能从根本上消除黄河水患。这个故事说明,要善于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在通过故事教授哲学知识的同时,还达到了启迪学生智慧的目的,教会了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利用哲学知识。

(二)鼓励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理论教育的目的就是指导实践。学生只有不断地参与实践活动,才能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一切认识的来源,推动着认识的发展。所以哲学教学就更应体现实践性,将实践贯穿于哲学教学的始终,重视实践活动的意义。为此,笔者常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在实践中实现哲学教学目标。如清明节时,组织学生到烈士园参加扫墓活动,让学生学习烈士英雄们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他们勇敢无畏的精神,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精神,宣扬集体主义价值观。植树节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植树活动,让学生领悟到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让他们为保护自然奉献自己的力量。

五、以生活为基础展开教学

(一)通过实际事例展开教学

简单的生活小事,具有强烈感染力、震撼力与哲理的真实事例等,都可以成为哲学教学的材料。如果将这些生活小事、真实事例与哲学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往往能拉近学生与哲学之间的距离,加强哲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例如,有些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上课爱玩手机、睡觉、看杂志,到了考试的时候才知道要认真学习。这样的学生往往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因为他们违背了学习规律。学习在于平时的积累,“临时抱佛脚”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学生想要取得优异的成绩,只能通过脚踏实地的学习才能实现,因为质变的前提是量变的积累,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的飞跃。

(二)利用社会热点展开教学

哲学教学的时代性决定了哲学教学要结合社会热点,透过社会热点,把握时代精神。社会热点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军事等多个方面的新变化、新动向,是社会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只有利用社会热点展开教学才能做到让哲学教育紧扣时代主题。笔者每天都通过报纸、网络、电视了解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关注各类争议事件,了解社会焦点问题,并将这些新鲜的社会热点运用在教学中。这样不仅教授了哲学知识,还使学生掌握了最新的时事动态、社会热议话题,使学生更多地关注到现实现象与问题。如,引导学生关注朝鲜核问题,分析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在全球化趋势下,朝鲜问题关系到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利益,各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是影响整体的因素。再如,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从食品生产、监管、流通各个环节全面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职高哲学教育要在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社会、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哲学思维能力。增强哲学教学的时代性与现实性是哲学教学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哲学教育的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庆霞.与时俱进:哲学教学生命力之所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

[2] 余慧珍.哲学教学的困境、成因及出路[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精神分析哲学教育范文4

迄今为止,人们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仍然深受近代知识论哲学的影响,其典型表现就是将通识教育简化为知识教育,使通识教育本身面临多方面的危机。文化哲学则主张将通识教育从知识层面提升到文化层面。在文化哲学的视野中,通识教育具有鲜明的文化品性,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文化陶冶而非简单的知识学习;通识课程的设计重在恢复和重建课程知识的文化脉络;通识教育的教学实践则应该着力体现诠释、对话和理解,使知识蕴含的意义世界不断向学习者敞亮。

【关键词】

通识教育;文化哲学;文化陶冶

一、文化缺失与大学通识教育的危机

破解专业教育、知识教育的褊狭,促进学生心灵与人性的觉醒,这一直是通识教育的根本旨趣。但是,在实践中,通识教育似乎并未超越知识教育的逻辑,也未能实现“人性教育”的美好理想,其突出表现是通识教育被错误理解为“简化版”的专业知识教育,背离了通识的精神与要义。通识教育实践困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哲学根源,即近代知识论哲学对人类思维的深刻影响。知识论哲学强调主知主义,知识的获得成为哲学思考的焦点,知识教育也成为教育实践的中心。知识论哲学把通识教育简化为知识教育,忽视和遮蔽了通识教育原本具有的文化向度。而通识教育文化向度的缺失,又使通识教育面临着三个方面的重大危机。第一,通识教育课程性质的迷失。陈向明教授认为,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想,应该成为专业教育的“灵魂”和“统帅”[1]。但是,知识论哲学却狭窄地从知识的立场来理解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由于既有的专业教育强调知识的深度,通识教育似乎就只能强调知识的广度,这就导致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肤浅化,甚至娱乐化、媚俗化,通识教育不仅不能成为专业教育的灵魂,反而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台湾大学黄俊杰教授就指出,有些通识课程投学生之所好,“例如教师只教通俗武侠小说,却置李白、杜甫、《红楼梦》于不顾。于是,学生喜好《哈利波特》,却不读莎士比亚。”[2]通识课程娱乐化的背后,正反映出教育界对通识教育课程性质认识的模糊。第二,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错位。在知识论哲学的视野中,通识教育的目标往往被错误的理解为培养“通才”型的“知识人”。然而,在知识不断分化的大背景下,试图通过有限的课程学时来培养“通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严重的是,“知识人”的目标定位使通识教育深陷在学科主义、专业主义的逻辑之中,远离了其培养“完人”的终极旨趣。对此,著名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就曾指出,通识课程不是为训练未来的专家设计的,现有的通识课程没有脱离专业教育的轨道,往往在无形中强化专业意识,结果不仅使理科的学生学习文学感到无趣和沮丧,也使文科的学生学习科学而感到畏惧[3]。第三,通识教育课程价值的异化。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文化陶冶与文化传承。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就指出,通识教育的“主导思想”应该是文化,通识课程的设计应该揭示:“文化的丝线是以什么方式被编织到教育的织物里面的”[4]。但是,知识论哲学倡导实体性思维,关注的是那些可以言说、可以传递的显性知识,忽视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人文脉络与精神力量。在近代知识论哲学的影响之下,通识教育容易蜕变为简单的知识教育,忽视学生健全人格与精神境界的培育,丧失了大学教育应有的文化之根。

二、知识观的转变与通识教育的文化意蕴

通识教育要实现人性教育的理想追求,就必须超越知识论哲学的窠臼,从狭隘的知识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并从文化哲学的视野来重新审视与建构。在文化哲学看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显著差异在于对待知识的不同态度。文化哲学认为,知识不仅具有逻辑的属性,更具有文化的属性。知识论哲学的缺陷在于剥离知识的文化脉络,片面强化知识的学科逻辑,结果使知识变成冰冷的概念与命题,遮蔽了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人类精神力量。对此,文化哲学的代表人物卡西尔做了深刻论述。他从文化哲学的高度区分了两种对待知识的方式:一种是“事物的感知”,即将知识看做外在于人的“物”,看做要占有的对象;另一种是“表达的感知”,即将知识看做人的文化实践,并重在诠释知识背后的精神力量。在第一种情况下,学习者所面对的不过是“事物的世界”,在第二种情况下,学习者所面对则是“人格的世界”[5]。遗憾的是,专业教育往往以技术性思维的方式将知识简化为“事物”,正如卡西尔指出的,“这个事物的世界根本就没有灵魂”,生命的体验在这种技术性的知识传授中是被压抑、排斥甚至消解的,“结果是,人类文化难以在这种自然图景中找到它自己的容身之地。”[6]从文化哲学的知识观出发,通识教育迫切需要恢复和重建其原本具有的文化向度,并主动彰显自身的文化属性与文化追求。通识教育的目的也不是简单的知识占有,而是文化的陶冶。据此出发,大学通识教育的文化品性应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通识教育与人文底蕴。知识不是抽象的概念和符号,而是凝固着人类巨大的精神力量,体现着人类对真、善、美的无止境的追求。卡西尔就反复强调,我们不能把知识“看作我们在学校所学的那种枯燥乏味的东西”,而应该“看作是对活生生的思维和表达形式的探究”[7]。以科学为例,科学不仅仅表现为静态的科学知识,更是蕴含着科学精神、科学伦理乃至科学世界观。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就指出,科学知识暗含着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他将这种精神气质概括为普遍主义、共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8]。通识教育视野中的科学教育应该着力引导学生体悟科学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同样,在通识教育中,文学也不能被简化为文学理论知识,而是应该着力体现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学家的境界与追求。总之,种种知识与文化的形式,其背后都蕴含着人类的精神力量。因此,通识教育的重要任务不是占有知识,而是精神陶冶。雅斯贝尔斯对精神陶冶的价值做了深刻论述。他指出,占有知识不等于精神陶冶,占有知识只不过是习得精神内容的代名词,对人而言也只是一种外在的财富。但是,精神陶冶则重在改变人,帮助人成为他自己。“决定教育成功的因素,不在于语言的天才、数学的头脑或者实用的本领,而在于具备精神受震撼的内在准备。”[9]通识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让学习者“拥有一个精神世界”。

2.通识教育与思想启蒙。知识作为人类的文化成果,同样也彰显着人类思想的进程,即知识背后蕴含着人类对宇宙及人生根本问题的困惑、思考与求索。知识作为“事实”可能会不断更新,但是知识背后的思想却可以跨越时代的阻隔,而且还贯穿在不同的知识领域之间。可以说,知识的思想性才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学科的知识得以融通的核心纽带。正如阿德勒对名著研读课程所做的辩护:名著虽然成书于遥远的古代,但是名著中提出的问题却具有时代的穿透力。“今天我们所面临的许多基本问题,通常都是人们在思想和行动领域面临的一些老问题”,因此对于理解和面对当前的问题,名著仍然可以发挥巨大的影响力[10]。通识教育不是简化版的知识教育,而是肩负着思想启蒙的重要使命。通识教育应该敞亮知识背后的思想力量,凸显知识蕴含的问题意识,揭示知识背后人类的卓越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地与人类思想“对话”,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学生“求通”的眼光与见识。唯有求通,才能目光远大、融通识见,这也正是通识教育的真正魅力之所在。对此,倡导通识教育的思想家们都有精辟的论述。例如,纽曼就指出:“大学教育的真正而且充分的目的不是学问或学识,而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思想或理智”[11]。列奥•施特劳斯则认为:“自由教育在于唤醒一个人的心智与卓越,……在于倾听最伟大的心灵之间的交谈”[12]。思想启蒙意味着打破专业教育的学科边界,以求通的意识去发现知识之间潜在的思想脉络。赫钦斯指出,专业主义导致的大学缺陷就是“无序”“大杂烩”“孤立主义”,“现代大学好似一本百科全书”“它拥有从艺术到动物学的各类系科;但是学生和教授都不知道系科间真理究竟有什么关系,或可能是什么关系。”专业教育以碎片化的知识钳制了学生的思考,结果反而导致了“反理智主义”[13]。与此相反,通识教育应该到思想深处去发现知识之间或隐或显的联系,以“求通”的见识来追求万有相通、古今融通[14],从而提升学生的洞察力与思考力。

3.通识教育与时代精神。在文化哲学看来,知识作为人类的文化产品,必然凝固着时代精神的烙印,也即是说,知识背后蕴含着时代的崭新课题,体现着时代的价值观念,折射着时代的潮流与走向。陈寅恪先生关于学术研究之“预流”的思想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重要意义。他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15]在陈寅恪先生看来,把握时代精神与时代潮流,才是学术研究的“通义”与真谛。同样,人类不同的知识领域,都可以看成是对特定时代精神的能动性回应,因而都反映着时代的精神与潮流。例如,梅尔茨在论述19世纪欧洲思想史时指出,19世纪是科学的世纪,科学思想就是19世纪的时代精神,科学思想渗透在19世纪西方文化的各个领域[16]。文化哲学对时代精神的重视,意味着通识教育应该引导学习者透过知识的学习去理解人类文明的总体历程,把握人类历史与文化发展背后的时代精神,并在此基础上自觉地形成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可以说,通识教育的终极目的,乃在于进入时代的潮流、把握时代的精神,使通识教育真正成为追求“智慧与至善”的教育[17]。

三、通识课程设计的文化自觉

为彰显通识教育的文化品性,通识课程的设计应该超越知识中心课程的设计模式,重在恢复和重建课程知识的文化脉络,使通识课程能够更好地实现文化陶冶与人性教育的理想追求。

1.课程统整要凸显文化实践。知识论哲学及其对学科专业化的强化,使通识课程丧失了统整的中心,这是因为通识课程所涉及的知识是多元、异质的,不同的知识类型之间根本找不到实体性的统一和联系。通识课程在实践中出现的随意化、碎片化倾向正是这种理论缺陷的具体反映。在文化哲学看来,通识课程统整的中心不是学科与知识的逻辑,而是人类的文化实践与文化追求。通识课程应该回归生活实践,关注人类文化实践中的问题,体现人类文化追求的方向。以历史学为例,历史学不是抽象的知识考古,而是对人类文化生活的深刻洞察。“历史学家并不只是给予我们一系列按一定的编年史次序排列的事件。对他来说,这些事件仅仅是外壳,他在这外壳之下寻找着一种人类的和文化的生活———一种具有行动与激情、问题与答案、张力与缓解的生活。”[18]以文化实践为中心,意味着通识教育的课程形态不应该是封闭的学科课程,而应该是开放式的、主题式的、问题导向式的,并且以关联课程、广域课程、融合课程、核心课程等形态出现,使通识教育更好地切近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与时代潮流。

2.课程内容要拓展文化背景。通识课程关注的不是知识的工具价值或实用价值,而是知识所蕴含的文化陶冶价值,即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独特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价值观念、精神追求等等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因此,通识课程的内容不是狭隘的知识体系,而是应该囊括多元、复杂而广泛的文化背景,这也是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显著区别。例如,科学类通识课程不应该像专业教育那样过分强调科学知识的逻辑体系,而应该更重视科学的历史、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家的个性特点等文化背景因素。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也对两种不同的科学教育进行了对比分析:专业教育视野下的科学教育强调的仅仅是科学知识的逻辑,而忽视对科学之文化背景的批判性考察,“专业主义作为一种教育的力量有其局限性,即它通常并不提供对总体关系的理解”;通识教育则相反,“通识教育中的科学教学应该宽泛而完整,它包括科学思维模式与其他思维模式的比较、各科学分支学科之间的比较与对比、科学与它本身的历史以及与人类通史的关系、科学与人类社会问题的关系。”哈佛委员会认为,“对一般学生来说,只有这种更宽广的视野才能赋予科学的信息和经验以意义和永久的价值”[19]。

3.课程组织要聚焦文化演进。历史是人类文化得以展现的重要中介,只有在历史中我们才能看到人类精神演进的历程,才能领悟文化蕴含的生命意义。因此,文化哲学尤其重视历史意识,强调对文化进行历史时态的分析。“文化现象更为明显的受到生成的制约,它们无论何时都不可能游离于过程的溪流。如果我们离开语言发展史、艺术史和宗教史,就不可能从事语言学、艺术科学和宗教科学的研究。”[20]通识课程的设计要树立历史的意识,必须从观念到实践发生重大的转变。首先,通识课程的编制要超越以泰勒为代表的传统课程开发模式。泰勒模式的核心是以逻辑分析取代历史分析,知识被按照纯粹逻辑的方式进行组织,知识发展的历史脉络被强行,这种知识教育看不到人类精神的创造历程,因而难以发挥文化陶冶的教育作用。其次,通识课程的脉络要重视思想史。思想史隐藏在知识背后,是人类精神生命之创造能力的具体展现。但是,思想史不同于编年史,仅仅将知识或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不能反映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正如卡西尔所言,历史知识的一般主题和最终目的是理解人类的生命力,然而编年史只不过是一大堆历史事实的堆积,我们从这些事实和材料中不可能看出历史真正的生命力[21]。通识教育要重视思想史,就必须尽可能挖掘各种学科知识背后所隐藏的人类思想活动的历程,并且以思想史为主线来组织课程内容。

四、通识教学实践的文化追求

1.培育文化的意识。承担通识教育的教师需要有敏锐的文化意识,能够将知识理解为文化现象,自觉地从文化的高度来审视和理解通识课程的内容,认真去挖掘和梳理知识背后的文化脉络。事实上,文化意识已经成为当代学术研究的时代潮流,通识教育完全可以从这些学术资源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以数学为例,数学背后的文化意蕴已经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美国数学教育家克莱因在《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一书中就指出,在西方文明中,数学一直是一种主要的文化力量,数学思想持续深入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思想。同样,历史学家汤因比也从文化的视角来理解历史,他将人类历史理解为不同文明的演进过程与相互接触,并且指出伟大的文明往往源于艰苦环境的刺激,并且都彰显了人类的巨大努力,文明的卓越往往出自人类的艰辛[22]。

2.重视意义的诠释。通识教育不是给学习者灌输各种事实性知识或者技巧性知识,而是要引导学习者从文化形式中发现人之生存与发展的使命与意义。这是因为文化哲学所建构的世界不是事实性的世界,而是意义世界。卡西尔指出,文化哲学不仅仅要分析各种文化形式,更需要思考展示在各种文化形式之“画廊中的图画的意义何在”[23]。为此,通识教育需要将知识与人类的生存关联,从人类文化价值追求的高度来重新理解和诠释知识。例如,有关伦理学与职业道德的思考,可以把“幸福”作为伦理学思想梳理的核心脉络,引导学习者在学习人类伦理思想史的过程中感悟“幸福”的真谛。同样,有关中西哲学的探讨,也应该围绕人的存在境遇与人生境界来梳理,使哲学成为生存的智慧之学。总之,从生命、生存的高度来进行知识意义的诠释,既体现了通识教育之融通的意蕴,也能够真正促动学习者的生命感悟。

3.凸显对话的观念。通识教育强调融通、通达,因此通识教育的教学实践要格外重视不同学科、不同知识之间的对话。从文化哲学的视野来看,不同的学科与知识都具有其独特的品性与结构,它们是“不可通约”的,这种差异性意味着学科之间融通的纽带不可能是某种实体性的知识,而只能是创造性的对话。通识教育的教学实践不是知识的陈述与灌输,而应该理解为“召唤”“对话”与“敞亮”,即“召唤”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思想家“出场”,让他们的思想从“独白”走向“对话”。可以说,发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思想之间所蕴含的隐匿的对话主题与对话机制,这是通识教育最引人入胜的亮点。

作者:苏鸿 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64-68﹒

[2]黄俊杰.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的新方向:生命教育的融入[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5).

[3][4][19]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4,39,43,124.

[5][6][20]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1,142,172.

[7][23]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29,38.

[8]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822.

[9]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102-109.

[10][13]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60,56.

[11]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9﹒

[12]刘小枫,陈少明.古典教育与自由教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8.

[14]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7.

[15]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266.

[16]梅尔茨.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89.

精神分析哲学教育范文5

【关键词】哲学教育;高校;教学意义;创新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诸多高等院校为迎合素质教育改革的需求,同时对其教学方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革新,但针对高校哲学教育而言,部分学校改革与创新的主要进展并未表现其突出的教学意义,在教学改革方面仅仅流于形式,并未落到实处,教学的系统框架与教学方法依然局限于传统单一教学的范畴,导致教学效果得到了根本性提升,并没有发挥出哲学教育重要的教学意义。基于此,为提升高校哲学教学的实效性,深化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下主要分析了哲学教育之于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提升教学效率的创新措施。

一、哲学之于高校学生的教学意义

基于哲学自身的含义思考,它是反映智慧的一门重要科学,是讲授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学科,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必须充分发挥哲学教育彰显智慧的主要功能,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但就目前我国高校哲学教学现状来说,大部分学生均将哲学视为一门比较深奥、抽象、脱离实践性的枯燥学科,并不能激起广泛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部分教师及学生均忽视了哲学重要的方法论指导作用。从宏观上来说,针对一个国家来说,若没有系统的哲学指导理念,没有具备哲学思维的广大社会群体,那么国家的繁荣昌盛、国富民强也并强大的人力及思想基础。而高校哲学教育正是为健全与完善学生的人生观、思想观,指导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用辩证的观念看待任何事物的方法论,是一种思维武装的指导,对国家的发展具备长远的意义。

针对个体来说,每个人均有其个性化的生活特点,且不同的个体的人生体会与境界亦不尽相同。人生境界不仅包括人的知识及修养方面,同样也囊括了道德方面的内容。它是由人的思想意识而支配,并通过行为表现与释放。同时人的精神境界也有其差异化的划分,具备不同的等级,它是精神修养的一种体现。而哲学教育的重要意义正体现在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方面。哲学的内容是处于不同时期的哲学研究者所整合的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高校学生学习哲学对提升其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精神操守有重要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部分社会群体为追求个人物质利益,而忽略了自身精神观念的建设,导致精神家园荒芜。而对高校学生而言,学习哲学是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途径,能够指导学生正确面对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它是帮助学生构筑精神家园的主要平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家均有其不同的哲学探索,进而形成了哲学这门学科,并使其处于不断完善与更新的状态中,它是为人类生活提供导向的理论基础,是对时代内容的理性总结,属于系统化、完整化的指导观念,是实施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方针。高校学生通过学习哲学,才能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才能在更深的层面上理解共产党的执政路线与方针政策,才能将理论指导落到实处。

二、创新高校哲学教学的改革策略

传统哲学教育存在重视理论灌输,而忽视实践联系的状况,导致其不能充分发挥哲学的思想指导作用。因此,为提高哲学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哲学教育的重要意义,非常有必要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创新。以下主要介绍教学改革的一些策略。

(一)创新哲学教学的内容,拓宽教学的渠道

在传统哲学教育课堂中,部分教师往往主要以课本作为哲学教育的核心指导,照本宣科,将哲学理论知识的讲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导致教学内容枯燥、单一,致使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因此,为提升哲学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必须创新哲学教学的内容,拓宽教学的渠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整合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并适当配合开设一定的选修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关于哲学史方面的内容,并将中外哲学观念进行对比,以提问激趣的形式,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还可通过组织课外演讲的形式,打破课本的限制,拓宽学生的哲学视野。

(二)创新教学方式,整合理论与实际

就目前广大高校的哲学教学现状而言,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沿袭传统单一的讲授形式,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的手段,进行充足的课前教学设计,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氛围,转变学生传统被动学习的方式,提高课程学习的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组织更多的哲学讨论。鼓励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任何问题,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任何事情均有其两面性,因此,必须客观、理性地看待事物。树立正确的哲学观念。并结合社会实际,将热点问题引入课堂讨论中,关注学生感兴趣的各类哲学课题,设置趣味问题,同时定期组织辩论赛,改变枯燥的课堂讲授方式,并在课堂活动中强化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哲学教育的社会意义,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深化其精神境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哲学教育不仅对个人长远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样对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发展有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广大高校必须重视哲学教育的个人意义与社会意义,转变传统的教学手段,通过创新哲学教学的内容,拓宽教学的渠道,整合理论与实际,改革教学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升哲学教育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性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陈留彪.浅谈高校哲学教育的意义与创新[J].改革与开放,2011,16.

[2] 郁乐.问题意识、话语模式与创新精神的培育――关于高校哲学教学方法论的几点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04:139-142.

精神分析哲学教育范文6

(一)确立科学的论文写作理念

马哲认为,矛盾既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这就启示人们,论文写作作为一个针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或问题而试图对其给出科学认识或合理解决问题的活动,无疑须将“及时发现问题、深刻揭示问题和完美解决问题”视为写作者应该确立的写作理念。该理念表明,论文写作既要正视和分析问题,更应探索问题的妥善解决方式,因为任何不能在及时发现和揭示问题的基础上去完美解决问题的论文写作,即使它创造性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及规律,但如果此写作活动只是片面地追求合规律性的科技价值而不追求合目的性的人文价值,该写作活动就会因背离了“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这一写作的真实追求,而难以成为人们普遍认可和欣赏的高质量论文。

(二)提供必要的论文写作方法

论文写作方法是为完成论文写作目标所采用的方式或程序。在论文写作中,尽管写作者会采用一些具体的写作方法譬如分析与综合、想象等,但由于一些作者受形而上学思维的影响,这些方法在写作中的运用往往呈现出单一化或固定化的倾向。而马哲思维强调用整体、联系、系统和变化发展的视野来对待写作,可以为写作者提供必要的写作方法。

(三)指明具体的论文写作路径

首先,马哲的唯实思维和辩证思维为论文写作指明了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实事求是,也指明了写作的根本方法——辩证思维方法。唯实思维提醒人们,论文写作只有在尊重论文创作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得以顺利展开。辩证思维则告诉人们,论文写作只有运用辩证思维,突破单一性,实现多样性,突破孤立性,实现整体性,才能达到写作目的。其次,马哲的实践思维为人们标识出了一条“在写作实践与写作计划辩证关系的展开中完成写作”的路径。论文写作是一个“写作实践—写作计划—写作实践”多次反复的过程,人们只有沿着这一写作路径,才能逐渐接近写作目标。

(四)激发积极的论文写作精神

首先,马哲的实践思维和唯实思维,能够让论文写作者在尊重实践的基础上拥有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写作精神,使写作者避免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和臆想之中。其次,马哲的矛盾思维能让论文写作者在承认、分析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拥有寻根究底、勇对困难的开拓精神,使写作者能够把那些人们不大追究的问题作为“问题”进行大胆的怀疑和追问,为设计新的写作方案找到突破口。最后,马哲的批判思维和反思思维能让写作者拥有对其写作的前提、基础、方法、过程或结论等进行批判和反思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写作者以独立思考取代人云亦云、以自主建构取代依葫芦画瓢所必需的。

(五)促成有独创的论文写作成果

马哲本质上是一种创新哲学,其思维特征与致力于形成独创性学术理论成果的论文写作,在尊重实践、注重批判及反思等方面是一致的,这使得马哲思维一旦融入论文写作中,就会让写作者在立足实践的同时,一方面能够展现自觉进取的意识和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将自己置于写作主体的地位,另一方面能够以实事求是、批判反思的态度去尽力发挥其作为写作主体的创新能动性,使论文写作目标由可能变为现实。这对于提升论文写作者的能动性并促其形成富有独创性的论文成果,无疑具有现实的积极影响。

大学生论文写作中的哲学思维缺失状况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马哲思维运用状况,笔者经过对湖南理工学院365名大学生的论文分析及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存在“马哲思维贫困”的现象,马哲思维的缺失状况令人担忧。

(一)大学生论文写作中马哲思维的缺失种类较多、缺失程度较大

实践思维、唯实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和反思思维是五种常见的马哲思维。为测定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运用这五种思维的程度,笔者将它们被运用的程度设定为四个可参考的项,即“运用很充分”“运用比较充分”“运用不大充分”“运用毫不充分”,并分别记4、3、2、1分。按照这种方法对大学生论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五种马哲思维在论文中运用程度的平均数值分别为2.89、2.90、3.08、1.10、1.00,其均值大多处于1分至3分之间。这说明大学生论文写作中马哲思维的缺失种类较多,而且马哲思维的运用程度都欠充分。

(二)大学生论文写作中马哲思维缺失的根本原因是缺少有效的马哲思维教育

笔者在问卷调查中给每一个影响马哲思维教育的因素子项列出了四个可选答的项“很认可”“比较认可”“有点认可”“不认可”,并分别记4、3、2、1分。调查结果显示,影响马哲思维有效教育的因素按程度大小排列,依次体现为:(1)教师因素,包括马哲思维教育内容缺乏,马哲思维教育方法不当,马哲思维教育与论文写作教育脱节等,影响均值为3.54分;(2)学生因素,包括学习马哲思维无兴趣,不用心把握马哲思维,不主动在论文写作中运用马哲思维等,影响均值为3.52分;(3)学校因素,如不重视马哲思维教育在论文写作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影响均值为3.39分。如果各因素分值在3分以上的为影响大,4分以上的为影响很大,那么可以看出,这三大影响因素的均值都处于影响大和影响很大之间,说明教师、学生、学校都是影响马哲思维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这就告诉我们,如果马哲教师只是一味强化其教育的德育功能而疏忽其论文写作的教育功能,或者大学生学习马哲思维态度不积极,或者高校不善于处理马哲思维教育与论文写作教育之间的关系,那么都将极大削弱马哲思维教育培养大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功效。

以提升大学生论文写作能力为导向的培养对策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培养大学生的马哲思维以提升其论文写作能力,对于高校来说,已迫在眉睫。恩格斯曾经告诫人们:“哲学思维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2]465问题是,我们在加强马哲思维教学的同时,切忌泛泛而谈,而须在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上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有针对性地安排马哲思维培养内容

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存在的诸如自以为是、探究问题能力不足、满足于即时求解等问题,借助相关的马哲思维教学,让大学生把握论文写作的技巧。其一,学会对论文写作的正本清源。马哲的唯实思维和实践思维主张人的思维必须与客观实际保持一致,并且强调实践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唯一活水源头,为人们写作论文给出了“本”“源”问题上的答案。所以,在马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揭示唯实思维和实践思维的科学性、客观基础和必要性,引导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尊重客观实际和实践,自觉摒弃神秘主义、先验主义和经验主义,以确保自己的写作活动能够立于可靠之本、始于本来之源。其二,擅长对论文写作对象的穷根究底,即将写作对象所涉及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或第一原因发掘出来,以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为此,教师可以运用马哲的辩证思维,如整体思维、联系思维和矛盾思维启发学生。其三,在论文写作中展示具体理性。为了帮助大学生揭示论文写作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教师应特别向大学生阐明马哲在揭示自然界、人的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时是如何运用“从抽象到具体”这一辩证逻辑思维的,使大学生面对论文写作对象时能够从对该对象的感性认识出发,经抽象思维,形成对其某一特性的简单理性认识,再通过拓展和深化,达到对该对象诸多特性乃至本质或规律的复杂理性认识。实践证明,大学生只有经常接受辩证逻辑思维的训练,其在论文写作中才能不为细枝末节所惑,而在反复的思维训练中求解出写作对象的本质与规律。其四,精于对论文参考文献的理性批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敢于对参考文献予以理性的质疑和评判,既善于发现其不足,又要确保其合理性,使大学生自觉摆脱落后观念的束缚,培养其运用参考文献的能力。而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这一能力,教师有必要向他们阐释马哲是如何运用实践的武器对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等哲学思想进行深刻批判的,使他们在领悟马哲的卓越批判能力之后,也能精于对参考文献的理性批判。其五,反思。对基于批判他人文献而形成的论文,作者要进行合规律与合目的的自我批判,自我反思,以进一步完善论文思想。

精神分析哲学教育范文7

因此,在以市场为导向,以强化职业技能为手段,以就业为最终目的的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该得到学生们的充分重视,特别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重中之重。事实上,因为思政类课程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渠道单一,“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使这门被称做“方法论的科学”,成为当今高职学生们认为“难懂又没必要去懂,却被逼着学习的科目”,这不仅不能增强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知识的兴趣,还容易引发逆反心理。更有甚者,有的学生直接将其当作技能领域的“无用之物”,进而成为“赚取学分的工具”。在笔者看来,这种只重视实用技能学习,却忽视对青少年成长的引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实用主义学习观”,应当引起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

早在2005年,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的精神,做好《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工作,将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在内的“思政”课程列为主要改革内容。新课程方案在制定、实施以及教材编写、管理、使用的过程中都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高度重视。改革后的“05方案”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读性,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若干问题

以人为本是高职院校最根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在学校教育中以学生为本,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都有自身的个性,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的个性培养,并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确立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并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力所能及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1.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规定,高职高专教育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大学生中最为特殊的一族,他们或因家庭贫穷无法复学不得已来到高职院校;或因文化基础薄弱无可奈何上高职院校;或因家庭不幸、身心缺陷等客观原因而上高职院校;或因成绩一般,在亲友劝说下抱着掌握一技之能能够就业的心理来上高职院校。因此,部分学生信心不足,精神萎靡不振,学习缺乏动力,对个人前途信心不足,缺乏奋斗目标,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自卑感。

3.当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我国高校数量的增加,大学门槛不断降低,各高等院校连年扩招,高职院校中学生的素质更是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态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面临着诸多困难。如目标缺乏针对性,极易造成意识形态泛化;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一些院校也忽视了对教师群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思政课程建设水平滞后,多数高职院校在此领域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等等。这使得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普遍停留在单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哲学理论知识上,而没有与学生所在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失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领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核心作用突出表现在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进而实现我国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的目标。

1.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武装头脑必备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更加深入、科学地学习其专业领域的内容,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为能更顺利地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2.经过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熏陶,学生看问题将更加客观、全面、深刻

>

(1)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继续发展,西方思想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中国。境外敌对势力加紧对中国群众进行文化、经济、思想和宗教的渗透,这既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和优秀文化成果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使西方一些非科学或糟粕思想意识大肆侵占大学生的头脑。如果大学生没有科学、主流的理论思想武装头脑,很容易受到外来思潮的冲击。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完全可以使大学生明辨是非,有选择地吸收外来精华,去除糟粕。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生活方式等日趋多元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人们的实际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但也导致了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多变性和矛盾性,极易引发自由主义,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因此,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点、政治方向变为大学生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引导大学生找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

(3)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指导。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以智慧,使人智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大学生学习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增强大学生分析过去、改造未来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复杂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时俱进。

(4)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其各部分都在启迪人们在科学认识活动中探索未知。

以上论点印证了以下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科学,要求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善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缺乏哲学思维的民族一定是十分脆弱、盲目、冲动的民族,一个缺乏哲学修养的人也一定是十分柔弱、浅薄、浮躁的人。因此,无论民族还是个人,都不能缺少哲学修养。在哲学教育中,多领域、多视角、多资讯、多信息的输入式教学,会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活跃,思维更加多样,精神更加充实,思想品质更积极向上,行为更为理性。任何社会和个人都无法排斥哲学带来的思辨,其原因就是哲学是一种对社会人生的深层次反思,是思考的再思考,是智慧的源泉。哲学是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最精致、最深刻的思想,它深刻地解答了人们对社会的困惑。社会生活越是纷繁复杂,各种利益越是错综交叉,时代变革越是日趋剧烈,就越需要重视哲学教育。

就业压力的加大以及就业的多渠道化,使受教育者的思想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不再满足于接受现成的理论和基本知识,而是更强烈地要求获得分析和解决理论、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以便能提高自己的人文理论素质,为自己的继续学习和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哲学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教育,既包含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追求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又包含对学生的个性、人格及人文修养的教化功能,即担负着为学生的信仰和未来人生道路提供理性认知和正确选择的双重任务。哲学人文精神的教化功能在高职校园文化中处于引领地位,渗透于学校思想文化工作的各个方面,它属于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但又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哲学既是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高职校园文化的主流思想和时代精神的主旋律,高职哲学人文精神的教化功能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和潜移默化作用是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不能替代的。在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技知识融合的培养模式中,要加强哲学的教化功能,促使高等教育由培养单一书生型专才向培养综合素质型通才转变。正如美国康尔奈大学的校训所讲的那样:“走进这里,你将变得更加博学和智慧;从这里走出去,你将对社会和人类更有价值。”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会使学生的人格不断完善,品质日渐崇高,眼界愈加开阔,在全面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哲学能够培养学生在挫折面前乐观的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歪风邪气吹不倒、艰难险阻压不垮的健康心理素质。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学习哲学知识在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营造

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先进的校园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5.使学生逐渐养成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品格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世界观,更是一种方法论,这就决定了哲学熏陶教育是解放学生思想,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引导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利器。它能够使学生破除思维定势,激发其创新思想和创造能力,弘扬其主体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哲学能够从思维方式的活跃性、思想理念的前瞻性上,唤起学生对社会人生乃至整个物质世界发展趋势的忧患意识。除此之外,还能够使学生警醒和反思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当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哲学精神价值的体现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时,要求学生在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让学生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要求他们遇事客观理性,不盲从,不轻率,不浮躁,不走极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哲学教育让学生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脚踏实地地对现实社会作出正确的思维判断和价值选择。让学生能够用哲学的辩证思维分析现实社会和未来人生,并对未来社会和人生作出前瞻性的科学决断。同时,通过智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内涵正确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精神。

三、结论

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当代高职院校学生除了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优秀人才”。

精神分析哲学教育范文8

关键词:工程哲学;矿业工程;人文素养;交融式培养

煤炭行业通过十年多的高速发展,企业的科技发展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这些企业除技术管理、生产管理岗位需要懂技术、懂管理、懂经济的综合性科技人才外,更需兼具采矿、机械、微电子与电器、信息与智能等综合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1]。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包含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的培养[2-4],创新能力的培养又分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两种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创新实施个体的人文知识、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思维方式等有关。由于工程中蕴涵众多哲学问题[5-10],故工程创新的思维方式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工程哲学意识,但目前的工程大学生缺乏这种思维意识。“煤矿开采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该课程因其知识点间关系复杂、实践性强和交叉性强而蕴涵诸多工程哲学思想[11],本文拟从课程知识内涵、采矿工程哲学问题与人文素养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课程综合教学实践。

一、现状分析

1.企业发展需求与从业者的差距

在国际国内复杂经济环境的影响下,煤炭行业十年高速发展期已经结束,煤炭企业的经济也将进入常态化发展期,对各种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将出现差异性增长,甚至个别层次人才的需求将趋于平稳。煤炭业通过十年高速发展,大部分企业的科技发展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这些企业需要科技与技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一小部分企业因地质条件复杂性等原因,其科技水平尚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现阶段因装备的科技含量低,在技术管理、生产管理岗位仍需要懂技术、懂管理、懂经济的综合性科技人才。另外,今后在推进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煤炭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生态文明矿区建设、煤炭行业文化建设和煤炭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仍需要煤炭科技人才的不懈努力,在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仍需接纳更多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综上所述,尽管今后煤炭企业经济会进入常态化发展期,但煤炭企业对高素质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仍在扩大。煤炭企业的发展需要科技进步,科技进步需要人才,且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但目前部分大学毕业生却与企业的发展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企业需要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型人才,而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先求稳,后求好”,一般会先签一个比较稳妥的单位,再慢慢寻找更理想的单位,如果有好的单位,一般会和原签约单位毁约,这体现出诚信问题;一部分采矿毕业生不愿下井,对待工作马虎应付,这是缺乏吃苦耐劳型精神的表现。二是企业需要懂技术、懂管理、懂经济的复合型人才,但一些学生在大学热衷于做学生干部,而对学习则是应付的态度,尤其是对专业知识没有钻研的精神;而一些学生只关注学习,缺乏对管理、人际关系处理的培养。三是企业既需要创新型人才,也需要技能型人才,但目前学生缺乏创新和实践动力,具体体现在各类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个性化不足,普遍存在同类化现象。四是企业需要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随着煤炭科学技术发展,交叉型、复合型和边缘型技术与装备大量涌现,技术的发展和装备的更新更需要良好的合作团队,但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些措施并不有助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使得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五是企业需要甘于奉献的、以集体利益为重的人才,但部分学生找工作时强调更多的是个人工资和待遇,缺乏奉献和归宿精神。

2.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人文素养不仅仅是指一个人的人文知识水平与研究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一个人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社会的内在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人文素养注重的就是做人的态度和品质,也就是通过人文知识教育使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快乐的心态。纵观大学生人文素养,由于社会、家庭和群体等的影响,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性化与价值观多元化。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彰显个性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然选择,但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尺度也被当代大学生借鉴,部分学生存在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2)网络与现实交融化。当今社会处于网络时代,网络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诱惑,如部分同学在享受网络实惠时也将自己带入到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最终使这些学生出现网络与现实二元融,厘不清网络与现实。(3)人文知识与专业技能离析化。人文知识的积累是锤炼一个人做人的态度和品质,而专业技能的获取则是教会一个人做事的方法和技巧;做人和做事是相互创造、相互生成的过程,人的本质、潜能和能力都只有在做事中才能体现;做事即做人,做人即做事,是因为做事和做人二者是内在统一的,没有先后之分。但是,部分工科学生不注重人文知识的培养,偏重于专业技能的获取,从而出现因做人方面的不足而影响做事。(4)个体机能与社会需求差异化。大学毕业生作为个体是社会的一员,社会发展由社会需求来驱动,也即由个体来共同驱动。而个体机能不一样,其对社会的驱动力也不一样,故个体机能应与社会需求相一致。但是,由于个性化与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通过教育所获取的个体机能存在差异,同样与社会需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3.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应与矿山企业的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工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如煤矿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热爱本职工作;钻研业务技能;遵守法律法规、规单制度;坚持安全生产;加强团结协作;勇于抢险救灾。职业道德教育重在培养职业责任,职业责任是指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承担的特定的职责,包括人们应该做的工作和应承担的义务。职业责任具有法律及纪律的强制性,具有明确的规定性,而且与物质利益存在直接关系。职业责任的培养在于对职业个体价值观、能力(包括人文能力和专业技能)和自我责任的培养,而职业个体价值观具体体现在公平、诚信和奉献等方面。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应注重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的培养,而不仅仅是人文知识的学习,故前述说明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存在以下问题:(1)专业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分离。根据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实践中必须将专业技能和人才素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按照采矿工程师的岗位需求把拓宽科学知识、增强岗位实践技能和修正做人做事态度有机地统一到一起。在现今的人才培养实践中,人文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是割裂开来的,分由不同的教师授课,人文素养课程由人文类学科教师上课,而采矿专业课程由理工科教师上课,致使两类课程很难做到有效地结合。(2)现有人文素养培养缺乏对职业道德、职业责任的培养,使大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范畴、职业规划和职业责任缺乏认识。(3)现有人文素养培养缺乏对工科学生工程哲学思想的培养,使工科学生在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中缺乏以一种整体的、全局的、联系的眼光去整合全部工程活动,缺乏团队合作意识。

二、工程哲学与人文素养的关系

从企业发展需求与从业者的差距、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和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这些现象的本身对于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就是缺乏工程哲学思维的锤炼。

1.矿业工程中的工程哲学问题

矿业工程哲学主要是研究和分析在矿业工程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矿业工程决策和发展战略的哲学问题,矿业科学与技术和工程活动的关系和转化问题,资源开采与产业发展、社会影响的关系问题等。从另一方面讲,就是如何在矿业工程实践活动中全面而公正地处理涉及的各个主体与客体的利益,达到矿业工程综合效益是矿业工程哲学研究的目的和期望。“辞海”中的矿业是指开采矿物的事业,矿业工程是指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工程,矿业工程活动的本质特征包含科学性、经济性、人文性和生态性。矿业工程成果的哲学本质则包含满足人们能源与资源的需求、符合科学技术规律的本质和被人改造的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体现矿业工程活动后的气候变化、环境变化和资源条件的变化,故矿业工程中的主要工程哲学思想包含系统论、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发展论、实践论和量变到质变论等。在矿业工程的一系列活动中,由浅到深地体现了在认识中发现矛盾、在矛盾中找到规律和在规律中揭示方法的过程。

(1)资源认识。依照工程哲学思想,对资源的认识应贯穿资源开发全过程,且在资源的认识过程中应坚持资源的客观存在性和可知性,同时坚持实践是资源认识之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因为只有坚持实践第一、不断实践、不断认识才能取全、取准资料信息,也因为先试验后实践是认识资源的先导。即在工程思维过程中始终以一种整体的、全局的、联系的眼光去整合和把握全部工程活动的思维倾向,坚持意识来源于实践。对资源的认识也存在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资源开采技术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从资源的手工开采、机械化开采、高效机械化开采到智能化开采是一个量变发展过程,而智能化开采演变到无人开采则是一个质变过程。

(2)矿业工程活动中的主要矛盾。在矿业工程活动中体现的主要矛盾既是人、机器与自然(矿体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体现了认识资源与合理开发、开采与环境、高产与稳产、高产与资源回收率、生产与安全、系统与个体的关系。机器是人脑的创造物,但机器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人通过机器实现对资源的认识、开发和利用,在这种人—机相互约束、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人的智力进步、思维创新以及机器的创新发展。和谐是指系统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得匀称和得当。一个生态系统是包括人在内的物群与所处的环境(包括水、大气、土、岩石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又有自组织功能的一个系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相互统一,对于矿业工程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解决的途径是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受动性和规律性基础上,以和谐发展为目的实现矿业工程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3)矿业工程活动中的规律。工程活动实践中均蕴涵规律,如为安全高效开采必须掌握资源开发的地质规律、地应力变化规律和采动应力形成规律,地质规律包括沉积岩的成层规律、构造的演变规律、煤层气和水资源的储存规律等。

(4)矿业工程活动中的方法论。矿业工程活动中必须坚持工程哲学的方法论,即以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为指导,分析和处理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处理好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矛盾,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先进的技术手段,注重最佳的资源开发效果和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具体的矿业工程活动中应遵守:1)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2)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大系统原则(或整体性原则);3)遵守本质和规律,按客观规律进行矿业工程活动的原则;4)处理好现实与未来、连续性与阶段性、继承与创新关系的原则;5)人在资源开发中处于主体地位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

2.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必备的人文素养

根据矿山企业特点及发展需求,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人文素养:(1)辩证唯物主义的工程哲学意识。矿业工程活动蕴涵诸多工程哲学思想,就从事矿山工程活动的工程人来说,具备辩证唯物主义的工程哲学意识不仅有利于工程人对矿业工程实践的深刻理解和具体实施,也可以帮助工程人应付自身的职业困境,全面、客观、公正地解决矿业工程实践活动全过程遇到的一些根本性的哲理性问题。(2)积极向上的人文知识。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说,首先是社会的一员,即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才是一个职业人,只有拥有先进的社会道德观、价值观和必备的人文知识的人才能更好地做事。人文知识的积累是锤炼一个人做人的态度和品质,故拥有积极向上的人文知识即具有了良好的做人态度和做人品质。(3)健康的职业精神。对于整个矿业工程活动而言,活动全过程充满困难与未知、智慧与创新、吃苦与奉献、诚实与细致、遵章与守纪、团结与协作、安全与预防等,未来的采矿人(采矿大学生)需在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作风、职业纪律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符合矿山职工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吃苦耐劳、遵章守纪、团结协作、精益求精、安全第一、甘于奉献、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健康的职业精神。

3.基于需求的工程哲学与人文素养相结合

从矿业工程中的工程哲学问题和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必备的人文素养来看,矿业工程活动实践离不开工程哲学思想的指导,而矿业工程活动需由一个个人来完成,活动成果的好坏与完成人的工程哲学意识、人文知识和职业精神密切相关,只有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工程哲学意识、积极向上的人文知识和健康的职业精神的群体完成的矿业工程活动成果才能达到最佳的资源开发效果和最大的经济效益。基于上述需求,必须在专业教育的人文素养培养中进行工程哲学意识的培养。

三、专业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培养

1.必要性

采矿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固体矿床(重点为煤)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地下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施工、矿山安全工程、矿山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即与专业教育中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但不同性格特征、不同发展特点和不同就业取向的学生群体的人文素养培养侧重点不一样,有必要在专业课程教育中结合课程特点进行不同学生群体的人文素养培养。而且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中的工程哲学意识和职业精神具有专业特点,工程哲学意识和职业精神非常适合在专业教育中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进行培养。综上所述,专业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培养非常有必要。

2.实现模式

大学人才培养必须面向未来5~10年的职业需求,将专业技能和人才素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根据特定职业需求把扩展科学技术知识、增强专业实践能力、修正做人做事的态度有机地统一到一起,在人才素养培养中增强职业精神和专业兴趣,在专业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践中渗入人文素质教育,最终实现两者真正的融合。

3.在“采矿学”课程中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实践

“采矿学”课程主要讲授煤炭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的理论与方法,其中地下开采课程内容主要涵盖采煤工艺、采煤方法、巷道布置方式及其掘进、开拓延伸和生产系统优化配置。由于采矿所依赖的煤层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开采空间的移动性等特点,采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故“采矿学”课程内容因其知识点间关系复杂、实践性强和交叉性强而蕴涵诸多工程哲学思想,结合这些工程哲学思想进行课程知识点讲授,不仅使学生易于接受知识,获取专业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哲学意识和职业精神,达到培养人文素养的目标。首先在具体的采煤工艺、采煤方法、巷道布置方式的选择上必须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遵循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本质、地质构造演化和煤(岩)层成层的基本规律、煤层气和水资源的储存规律,按照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系统原则和连续性与阶段性原则来进行;再者,“采矿学”课程涉及的矿业工程知识来源于工程实践,即人的实践,与实践人在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职业精神密切相关;另外,“采矿学”课程涉及的相关知识通过实现矿山本质安全来为矿山实践人提供安全保障,也即这些知识蕴涵人文知识。在讲授“采矿学”课程的采煤工艺时,工艺的各工序间存在时间与空间的交互;而且每个工序需要由一组人通过协同合作,依据煤层地质条件操控各类装备来实施;以上涉及到以人为本的人机对立统一,遵守本质和规律并按客观规律做事,以及吃苦耐劳、全面细致、遵章守纪、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在讲授采煤方法、巷道布置方式时,采煤方法与巷道布置方式是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整体,采煤方法与巷道布置方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同时两者又受工程活动期间的生产技术条件和矿井瓦斯、水文和煤层地质条件影响,体现了现实与未来、连续性与阶段性、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同时,在采煤方法与巷道布置方式的选择上,应遵循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以及精益求精、安全第一、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职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矿业工程活动的科学创新性、安全可靠性、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罗承选.构建“大采矿”学科体系培养优秀能源科技人才[J].煤炭高等教育,2005,23(6):1-3.

[2]盖宇仙,许鹏奎,柳德玉.基于专业特点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科高校教学方法实践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10(1):99-102.

[3]梁枫.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48-49.

[4]康志强.特色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8-10.

[5]李伯聪,成素梅.工程哲学的兴起及当前进展—李伯聪教授学术访谈录[J].哲学分析,2011,2(4):146-162.

[6]王安.工程哲学与神东亿吨矿区创新实践[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12):53-57.

[7]邵安林.铁矿资源战略与矿冶工程管理—“五品联动”模式的工程哲学思考[J].科研管理,2013,34(8):158-164.

[8]张飞燕,韩颖.基于工程哲学的工程实践研究[J].中州煤炭,2009(5):115-116.

[9]阎国华,刘开淼.谈工程哲学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运用与发展[J].前沿,2010(9):52-56.

[10]郗芙蓉,李昊.浅析工程师人文素质的培养[J].黑河学刊,2013(10):161-162.

精神分析哲学教育范文9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本应该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个人修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并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面临困境。因此,反思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论文联盟,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如何走出的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的误区

长期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存在着诸多的误区。这些误区正是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遭遇尴尬的真正原因所在。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政治化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政治意识形态化的倾向严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也就成了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混淆,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变为思想灌输和时政教育为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就变为政治说教和政策宣传的工具。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过程中,教师无形中把哲学教学的任务完全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政治化、绝对化、神圣化。哲学的功能侧重于“政治教育”,哲学成为“政治”的代名词。由于哲学的政治属性过于浓重,缺乏探索与创新的精神,忽视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功能。而这些弊端正是学生们排斥、厌恶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根本原因。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知识化

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比较重视,而对方法论教育相当忽略,将世界观等同于方法论,甚至以世界观取代了方法论。这使学生对马克思主意哲学方法论思想都不甚了解,更谈不上自觉应用,以至于他们学无所用、学无所得。我们不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知识。但是,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知识,甚至是一种死记硬背的认识,这就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化,同时也势必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庸俗化、简单化了。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教条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反教条的。前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因为没有贯彻这一思想,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条化,僵化、凝固化,只是作为僵化的教条和公式被运用,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成为“一成不变”的真理和照搬照用的公式。而我国在很长时间内照搬照抄苏联教科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是照本宣科的原理教学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教条主义的体系,陈旧的思维方式,使原本极具灵活性的理论变得刻板、教条,成为照搬照用的公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丧失灵活性、针对性,导致学生在实践中很少能做到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原理”所提供的一系列公式教条。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形式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的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和哲学教学脱离时代、脱离生活、脱离现实、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很少吸收当今重大理论研究成果,吸收其他学科知识、吸收时代精神的精华,成为形式主义的教育。而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走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科体系的完整和知识的系统传授,却忽视了这些内容对学生的意义。一个明显问题是老师照本宣科,一厢情愿,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理解方式和思想状况,造成预期教学目的与实际学习效果之间的严重脱节。

2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出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必须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出路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由重政治教育到重哲学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政治教育。我们不能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阶级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为政治服务,这是无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引导我们树立唯物论辩证法的立场去认识分析问题,当然有思想教育功能,但马克思主义哲学服务于现实政治的方式应该是有一定间接性的、隐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不能仅仅归结为思想教育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最为重要的功能是通过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改造学生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在于它的批判性的思维。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本质上,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理论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通过批判获得真理,获得知识的能力。

2.2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由重世界观教育到重方法论教育

世界观不等同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必须传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应把传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有机相结合,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乃至做人的方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2.3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由重知识教育到重智慧教育

知识不等于智慧。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哲学虽然理论本性不同,但也是追求智慧之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虽然也有知识教育的功能,但它更应该发挥启发智慧的功能。倪志安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于:起到一种真正的蒙智、纠智和惠智的作用,让受教育者得到思考能力和人格素养的培养”。[2]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必须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性和精神实质,不能止步于知识的积累,而应该着重于智慧的启迪,思想启蒙,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