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影像系统集锦9篇

时间:2023-03-10 14:48:21

影像系统

影像系统范文1

【关键词】 照射野;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 膝关节

在传统X线摄影中,根据不同的摄影部位而选择恰当的胶片尺寸和照射野,以获得最佳的影像质量。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中,由于设备的成像介质-平板探测器的尺寸大小是确定的,在对某些面积较小的部位进行摄影时,其影像大小与平板探测器尺寸的大小存在差异,因而影响影像效果。为此,根据多年《X线物理与防护》的教学与临床摄影技术的学习实践,笔者着重探讨照射野的大小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设备与资料

数字成像设备:DR2000TMDDR系统,加拿大CPI公司的800mA高频X线机,有效焦点0.6mm,美国DRC公司的非晶硒型平板探测器。

灰度测量设备:工作站为珠海友通公司提供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2K显示器。

病例资料:随机抽取60例膝关节摄影患者,在摄影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两种不同的照射野分别对左右膝关节正位进行摄影。

1.2 方法

小照射野组:使用DDR系统进行膝关节摄影,焦一片距为100cm,摄影条件为55Kv,25mAs,照射野包括软组织边缘1~2cm。

大照射野组:对小照射野组的相同病例的对侧膝关节使用相同的DDR系统进行摄影,摄影条件与小照射野组一致,改变照射野的大小,使照射野与探测器板的大小一致。

测量方法:在工作站分别对小照射野组和大照射野组的影像进行灰度值测量,测量点为胫骨内外髁连线,获得连线的灰度值曲线。

2 结果

小照射野组中左右膝关节各30例,大照射野组中左右膝关节各30例。对60例小照射野组和大照射野组的影像显示情况和灰度值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在同一照射野组中,左右膝关节得出的灰度值分布情况相同。同时还可以看出小照射野组的软组织灰度值曲线呈逐渐变化,显示层次增加;大照射野组的软组织灰度值曲线较平缓,接近骨骼组织时变化陡峭,显示高反差。小照射野组的骨骼组织灰度值曲线形态与大照射野组基本一致,但灰度值的大小整体增大,显示为骨骼组织与软组织灰度值差异减小,即小照射野组的骨骼组织内的影像细节显示更为清晰。

3 讨论

在传统X线摄影中,根据不同的摄影部位选择恰当的胶片尺寸和照射野,以获得最佳的影像质量。在DDR摄影中,由于设备的成像介质——平板探测器的尺寸大小是确定的,而照射野的大小是按摄影部位大小还是按平板探测器大小来选择,对影像质量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3.1 DDR系统的成像介质

DDR系统的成像介质是平板探测器,而平板探测器的尺寸是确定的,在普通放射使用的X线设备中,一般配备14×17英寸的平板探测器(1英寸=2.54cm),在四肢等面积较小的部位摄影时,需要选择恰当的照射野。照射野的大小直接影响直方图的显示,直方图是一种像素值频谱,以X轴为像素值,以Y轴为出现频率,当X线摄影中空照射范围增加时,平板探测器中高像素值的像素数量增加,而有用影像信息的像素数量占有效检测的像素数量的比例减少,使DDR系统自动选择的处理参数不同,从而获得不同的影像显示效果。

3.2 DDR系统的影响处理方式

DDR系统的影响处理方式分两种:一种为DDR系统设定的自动处理方式;平板探测器获取的影像信息传送到计算机系统时,DDR系统即对影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根据直方图自动选择最佳处理条件,以获得最佳数字图像。第二种为影像后处理方式,根据摄影部位和临床诊断需要,对已获得的数字图像进行各种特定的处理,以获得不同的影像显示效果,使我们获取所需要的影像信息。由于第一种的自动处理方式是根据直方图的分布来自动选择处理参数,因此,直方图的形态分布对正确选择处理参数起决定作用,而直方图的形态分布受诸多因素影响,照射野是其中之一,正确选择照射野对提高影像质量有一定的作用。本实验中,小照射野组的照射野恰好处于被照体边缘,平板探测器的有效检测像素中有用像素(即被照体投影的像素)占较大比例,直方图较真实地反映被照体的信息,DDR系统选择的处理参数可以获得最佳的影像显示效果。大照射野组中由于照射野较大,有效检测像素中无用像素(即没有被照体投影的像素)占的比例增加,直方图不能客观反映被照体的信息,致使DDR系统不能选择恰当的处理参数,使获得的影像显示效果受到影响,表现为高衰减区(骨骼组织)的像素值整体降低,与低衰减区(软组织)的像素值相比,两者差异增大,反差增大,影像层次减少,信息量降低。从本研究检测的病例分析中看到,骨骼组织内的影像细节显示小照射野组比大照射野组更为清晰。

因此,采用DDR系统摄影时,对于投影面积较小的部位,应缩小照射野,以被照体软组织边缘处于照射范围内为宜,可有效改善影像质量。

参考文献

1 宋玉全,何志诚,伍筱梅,等. 斜射线摄影对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影像质量的影响评价.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11):1084~1087.

2 宋玉全,肖少屏,蓝日辉,等.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平板探测器特性曲线的测试.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增刊):192~193.

3 余候军. X线数字摄影(成像)技术原理与应用之二-直接数字化摄影.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8):716~718.

4 朱浩栋,陈 瑛,章 鲁. 医学图像灰度值归一化方法研究.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6,29(3):148~151.

影像系统范文2

关键词:医学影像;管理系统;信息化

医学图像是由检查而产生的结果,因此医学图像的管理应该是检查信息管理中一个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医学图像的数据量非常大,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和系统建设所需设备和所应用的技术都与处理文字信息的系统有非常大的差别,因此建设医学图像系统需要专门立项。医学图像管理系统通常被称为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Communication System,简称PACS)。系统的特点是采用数字化方法处理和管理医院中的医学影像。主要包括数字化医学影像的采集、存储、传输和重现。

1 医学影像管理系统的作用

1.1 实现医学影像资源的共享

传统的影像存储和管理方法具有很强的资源独占性,一张胶片被借走后其他人就无法再借阅此胶片,而PACS则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独占问题,在系统中的影像资源能被多人同时访问,并可以依托权限复制资源,也能使医生在不同的地点同时对患者会诊。

1.2 加快医学影像的传输速度

医院的效益对诊断速度的依赖是比较大,目前我国医院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中有很多时间是用来等待医生的诊断。提高检查信息传递的速度是提高医院资源利用率进而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PACS可以在几秒钟内将检查科室的结果传到相应医生的工作站电脑上,并且省去医生或者患者借阅影像资料的手续,缩短中间环节占用的时问。

1.3 实现无胶片影像管理将大大降低成本

一所大中型医院每年的胶片费用在500万元左右,甚至更高。如果医院使用数字化影像存储代替胶片存储,每年可节约几百万元的消耗费用,如果将从库房和管理人员方面节约的费用计入,建设PACS需要的设备和网络费用投资是完全可以在2年以内收回成本⋯1。

2 PACS系统建设的必要条件

医学影像管理系统作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并且是较难建立的—种医学专门系统,它的建立必须有HIS系统和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其它基础设施和基础系统的强大支持。

2、1 网络环境

影像系统建成之后,影像数据将占医院全部数据的80%以上,只有当医院具备一个高速、完整、可靠、安全的计算机网络之后,才能保证影像数据的正常传输,这是建立PACS的必要前提。

2.2 影像设备

各大医院现有的影像设备接口并不全部具有数字接口,而且数字接口的标准也不统一。所以在建立PACS系统之前采购的影像设备最好具有数字接口,设计多功能接口设备,降低接口统一问题解决的难度。

2.3 影像服务器的存储方案和影像显示

PACS必须具有专门的主服务器、备用服务器、磁盘阵列、光盘库、磁带库,用来完成影像数据的在线(3个月)、近线(5年)、离线存储。另外还需有专业的高分辨影像显示器提供给临床医生和影像科室医生来阅片。

2.4 管理水平和应用能力

医院领导的重视程度、影像科室对P 6 的了解程度和需求程度、医院各部门的配合以及医务人员的操作能力都是PACS系统建立必须的软件条件。

作为山西省最先实施HIS系统的综合性医院,多年来我院在HIS系统使用过程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后,即提出建立医学影像系统的设想,并积极准备,现在我院已具备上述必备条件,即将付诸实施。

3 PACS结构设计

PACS系统从服务器组成结构上可分为集中服务器和分布服务器两种,我院采取基于SAN存储的PACS混合服务器结构(如图l所示)。其中,分中心服务器完成各部门影像设备图像的接收和存储,接受到的影像按系统需求发送给中心服务器和相应的诊断工作站。在存储上,在线数据存储在磁盘阵列中,便于对近期产生的影像文件调用频繁,响应时间短的需求。磁带库和光盘库分别做为近线和离线数据的存储设备。

光纤交换机作为SAN结构的核心部件,由它通过光纤连接各栋楼内的设备,最大距离为10km,数据传输速度为2G/s。SAN结构具有数据从磁盘阵列到磁带库的迁移具有速度快,并且操作过程与网络和服务器无关的特点,不影响网络速度,不增加服务器负担。

4 PACS功能设计

4.1 PACS系统服务器的管理软件

具有完善的系统管理功能和能力,可提供强大的系统管理、流程控制和影像数据自动迁移管理以及影像长、短期存储过程智能维护和管理能力。支持大容量磁盘阵列(RAID0,1,5)影像在线存储过程自动管理,支持在线存储容量的动态扩展,可提供影像全在线模式存储管理能力[2]。主要功能及参数指标

DICOM标准遵从:

1)各类DICL)M影像的存储通讯(DICOM C-Store SCP)

2)各类DICOM影像的查询通讯(DICOM C-Find SCP)

3)各类DICDM影像的提取通讯(DICOM C-lVlove 5EP)

4)各类DICOM 影像的媒质存储管理(DICOM MediaStorage Management)

影像存储管理:

1)DICOM影像自动归档存储及数据库管理。

2)提供“Patient/Study/Series/Image”四个层次的影像

参数值查询、时间范围限定查询、模糊查询支持等。

3)自动管理在线(Online)、离线(Omine,指光盘载体上)影像。

4)光盘存储执行DICOM Media Storage(Part 10)定义的格式和规范。支持DICDMDIR存储/读取。

5)支持大容量磁盘阵列(RAID 0,1,5)管理以及影像存和数据迁移过程自动维护能力。

6)光盘刻录过程自动管理。可支持640MBCD-R或4.7GB DVD-R光盘刻录管理。

7)支持DICOM标准定义的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存储。

4.2 PACS影像工作站软件

提供影像诊断执行过程中影像处理、操作和浏览功能的软件。包括大量的影像诊断操作和处理功能以及基础的DICOM通讯能力。

主要功能及参数指标

DICOM标准遵从:

1) DICOM通讯连接测试(DICOM Echo)

2)各类DICOM影像的存储通讯(DICOM C-Store SCU)

3)DICOMDIR导入/读取支持主要的影像操作及处理功能:

1)兴趣区(ROI)数值统计:包括像素值及范围测量和统计、面积计算、直方图显示等。

2)影像测量及预标注:包括Hounsfield值、长度、角度等测量以及文字、线段、箭头、多边形标注等等。

3)影像操作:如影像位置及方向的变换、影像密度反转、镜像、移动、放大/暂苜小、局部放大、动态回放等等。支持多帧(multi—frame)DICOM影像的展开(平铺)显示及动态回放cine)。

4)具有单帧/多帧及单窗/多窗等多种影像浏览显示格式,可执行单序列/多序列显示和浏览等功能。

影像输入饰出:

1)网络输入 出:支持各类DICOM影像经网络输入(执行C-Store SCP);DICOM影像经网络输出包括从数据库查询/选取后输出和直接选取硬盘文件后输出(执行C-StoreSCU)。

2)文件输入偷出:

· DICOM影像:可直接导入或产生DICDMDIR后导入,后者可将DICOM影像文件按“Patlent/Study/Series/Im—age'’四个层次分类后导入;可将导入的其它格式(BMP/TIFF/JPEG)的影像导出为DICOM影像。导出包括直接存盘(本地硬盘)和经网络送出(执行DICOM C-Store SCU)两种方式。

· BMP/TIFF/JPEG影像:可将屏幕选取的DICOM影像或影像序列导出为BMP/rlFF/JPEG;可直接导入并显示BMP/I'IFF/jPEG影像 。

4.3 DICOM 网关

连接不具备DIo0M标准支持的影像设备(如CT、MR、-A、RF等),为这类影象设备产生的影像提供一个转换为DICDM影像并直接通过DICOM存储通讯接口(DI(X)M Stor—age SEU)传送到PACS系统的方式。影像采集为视频采集。主要功能及参数指标:

1)支持标准和非标准视频输出信号

2)支持静态影像采集(如CT、RF影像等)和动态影像输出采集(如DSA、超声影像等)

3)直接实现采集影像的DICOM转换

4)DICOM影像可本地存储或直接经网络传送至PACS系统

5)支持DICOM Storage SCU

6)提供采集影像的动态监控和回放

5 总结

PACS代表了医学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方向,它涉及到技术集成和应用的领域之多是别的医学信息系统所不能比拟的,在实施过程中将遇到很多困难。PACS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遵循DICDMB.0标准和其他业内标准,并且和HIS系统紧密结合。在我国,由于经费和技术原因,目前建立全院型PACS的医院还不是很多,我院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在省内率先实施全院型PACS将给我院带来重大的经济效益并积累相关经验。

参考文献

[1] 贾克斌,沈波 实现医学影像存档传输系统中的若干关键技术[J] 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005,5A(7):539一544.

影像系统范文3

一、支票影像交换系统运行现状

(一)资金流量逐年增加

经过几年的发展,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功能不断完善,支票影像业务量逐年增加,已经成为现代化支付结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德州市为例,据统计,全市11家支付结算重点联系企业每季度都会使用支票进行资金汇划,支票已成为其最重要的票据结算工具。同时,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业务笔数呈逐年增长态势,由最初的4500余笔/年增长到10000余笔/年,增长率超过122%;资金流量也不断扩大,由不到2亿元/年增至5亿元/年,增幅达150%。

(二)使用率仍然偏低

虽然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发展较快,但与银行卡、汇票、网上支付等支付方式相比,支票影像业务市场规模仍然偏小,资金量较低。在大小额支付系统资金流量中,支票影像业务资金占比不到1%,波动性也较大。通过实地调研也发现,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使用率偏低,有的县(市)支行票交所年处理业务仅二三十笔,且多为提入业务。

(三)非正常付款支票比率偏高

通过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处理的业务中,正常付款的支票笔数和金额占比都较低,严重影响了系统运行效率。通过调查发现,在全部支票影像业务笔数中,已退票、待回执、逾期付款、逾期退票、逾期未回执等非正常付款支票占比较高,仅逾期未回执一项就超过正常付款的支票笔数。与此同时,非正常付款支票金额也较高,除2009年度占比较低外,其他年度都接近甚至超过了60%。

二、支票影像业务发展滞后原因探析

(一)银行机构业务推广积极性不高

一是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需要一定的硬件设备投入。调查发现,不少金融机构基层网点相关设备至今没有到位或达不到要求。二是支票影像业务数量不大、金额有限,经办效益比较低。调查表明,支票影像业务单笔金额最高未超过20万元,最低只有几百元,限制了业务盈利空间。三是比较收益低,银行缺乏办理积极性。目前,银行对支票影像交换业务的通常收费标准是每笔手续费1元,工本费0.2元,合计每笔1.2元,工行、建行目前甚至是免费办理,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所需的设备、网络和人工的投入与电子汇兑、银行卡等结算工具几乎是相同的。各银行机构电子汇兑、银行卡在异地资金结算时的收费标准不同,以建行为例,个人汇通业务手续费为汇划金额的1%,每一笔最低2元,最高50元;异地通兑业务(包括异地系统内取款)手续费为单笔金额的1%,每一笔最低2元,最高100元,其收益都远远高于支票影像交换业务。

(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资金在途时间长,资金汇划优势不明显

结算是银行的传统业务,当前,各银行机构用于异地结算的产品数量多、功能全、速度快、安全性高,尤其是在大、小额支付系统开通后,异地资金汇划基本上实现了实时到账。而支票影像业务用于异地结算时,则需受理行将支票影像信息传输到出票人开户行,收到开户行的确认信息后,再通过小额支付系统进行资金汇划。结算周期较长,平均每笔2.5天,最长3天,最短1.5天。随着新型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银行卡、网上银行、转账电话等支付方式的便捷性、及时性、资金到账的迅速性等优势远远超过异地转账支票。

(三)票据要式性较强,不合规操作导致退票率较高

票据要式性强,书写、签章、背书转让等任何环节、任何细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引起退票,如部分提出行在加盖票据交换章时,印章图像与付款账号、户名、支付密码等关键要素重叠,导致录入电子清算信息时出现差错;业务录入时出现付款人名称采用不规范简称、提入行行号填写错误、付款人账号输0或多漏字等错误操作,造成影像信息与电子清算信息不符。

(四)社会信用环境缺失,制约非现金业务发展

支票影像业务是由出票人签发并要出票人确认的业务,因而对出票人的信用要求较高。调查显示,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被迫接受这种结算方式的收款人多为个体工商户或小型企业,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而有些付款人可能是出于敷衍收款人的考虑,要求收款人接收支票影像交换结算方式。这种可能性,从退票原因上也得到了印证。据调查,因“出票人账号、户名不符”、“出票人签章与银行预留签章不符”、“约定使用支付密码的,支付密码未填写”等原因导致的退票占到退票总量的4成多。由于没有完善的失信惩戒制度支撑,对失信行为惩戒不力,影响了企业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积极性。在一些地方,能够使用票据的,却由于社会诚信环境较差,而使用现金或其他结算方式代替。

三、支票影像业务发展路径探析

(一)加强软、硬件建设,加大系统推广力度

人民银行应督促各银行机构对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做好设备配置、制度准备和人员培训等工作,对各行软硬件配备及业务开展情况纳入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综合管理评价中,并采取相应的制约措施。针对目前业务量不大的现实,商业银行可以选择一家或几家网点集中办理业务。在所选网点统一配备人民银行总、分行配发的影像系统设备,统一明确扫描仪分辨率和色彩模式,按照制度要求调整好影像扫描参数,提高影像采集质量,并落实人员和技术力量,确保准确无误办理相关业务。

(二)重新修订和完善收费标准,适当提高支票异地结算收费标准

从补偿营业成本出发,人民银行可以考虑制定统一的业务收费标准,可依据电子汇划业务制定与之相比偏低的收费政策,充分考虑银行与客户的双方利益,既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也维护了客户的权益。银行机构可以考虑对异地结算的支票业务采取与银行卡或电子汇兑相同的收费标准,系统参与者和客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结算方式。

(三)完善交换系统,降低退票比率

一是增设自动校验功能。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电子清算信息与支票影像不相符”的退票原因占有较大比例,一方面不排除提出行的操作差错,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提入行选择错误,如果在前置机上传处理时,系统自动校验电子清算信息与支票影像的一致性,则可以从源头杜绝此类现象的产生。二是修改退票原因的选项。一方面增加可能的退票原因选项,另一方面增加一个“其他”选项,并留有提入行作进一步明细说明的空间,从而保证退票原因的规范性、准确性。三是银行机构要熟练掌握影像支票的风险点,加强预留印鉴的管理和支付密码核验器的使用。在给客户发放支票时,规范客户印鉴的使用,做到出票人印鉴清晰、位置正确,同时加大客户使用支付密码器的数量,这样既可以减少提入行风险,降低退票率,也可保证客户资金免受损失。

(四)切实整治社会信用环境,加大对违规参与者和签发单位的惩戒力度

一是将诚信体系建设与金融服务、县域金融相结合,建立信用村、信用户,从培育诚信文化入手,通过培育社会诚信道德文化,让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深入人心。二是不断完善已投入全面运行的身份证联网核查系统和个人信用信息查询系统,不仅实行账户实名制,还要将包括支票违规信息在内的支付信用信息统一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三是对存在签发空头支票等不良信用记录的单位和个人,大幅度降低其信用等级,严格规范企业在失信中负有个人责任的规定,同时,将支票失信行为作为基本信用行为之一加以规范,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从而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健康有序的支票受理环境。

影像系统范文4

【关键词】CT;增强扫描;泌尿系统先天畸形;回顾性分析法;影像学诊断

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种类繁多,其根本原因是胚胎发育异常,比如存在一侧缺陷和病变受限制时,而肾脏又有较强的代偿功能,以至于在临床上常常不表现出症状,检测这类疾病主要诊断方法是影像学检查[1-3]。泌尿系统先天发育畸形疾病主要依靠超声检查、MRI等来诊断,而传统的静脉肾盂造影(IVP)、逆行尿路造影、尿路平片和B超对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系统功能改变、泌尿系器官解剖、病灶形态存在一定限制,而MRI扫描时间长、费用昂贵不被广泛采用。随着影像学上多排螺旋CT(MSCTU)的发展,因其扫描时间短、空间分辨率高、具有动态扫描等优点,所以CT尿路成像对血管存在畸形、微小的病灶和不合作的年龄较小的儿童占有很大的优势,能够大程度上减少泌尿系统先天异常的漏诊率和误诊率[4]。为此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泌尿系统先天畸形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现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接收诊治的30例泌尿系统先天性异常患者,其中以女性患者有17例,男性患者为主有13例,年龄分布在1岁到70岁,平均(10.4±6.3)岁。患者从病发到CT检查的时间为1m~18m,病程时间长短不一,平均病程为5.5m。30名患者在入院后都进行了CT平扫、增强扫描、容积(VR)重建检查,且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类疾病。临床上表现统计为:单侧腰腹胀痛13例,肉眼血尿7例,腰痛伴低热4例,排尿困难3例,尿失禁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2例。30例最后都行经手术病理证实,见表1。

1.2影像学检查方法CT

30例患者检查前一天禁止进食,未做肠道检查,隔天先进行碘过敏试验,碘过敏试验为阴性在进行下一步CT检查,对不配合年龄比较小的儿童患者,在进行检查之间前先口服镇静剂,剂量范围为(0.5~0.89ml/kg),等小儿患者睡着之后在进行CT扫描。在CT扫描时,使用高压注射器行团注法经上肢静脉一次性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300mgI/ml),注射速度为2.5~3.0ml/s,用量70~100ml,检查采用GE16多层螺旋CT,扫描条件为:电压100~120kv、电流100~325mA、螺距0.715mm层厚,常规厚层5.0mm,层距为5.0mm。CT检查过程中,患者采用仰卧位,头先进,扫描范围为胸椎下缘至耻骨联合上缘,行常规平扫、增强扫描、延迟扫描。注射对比剂后25~35s为皮质期扫描时间,55~70s为髓质期,300~600s为延迟期扫描,患者的延迟时间根据肾皮质、髓质期的强化情况来决定。

1.3图像选择图像选择

收集所有的图像数据之后在进行VR重建,VR重建层厚为0.5mm,VR重建的间距为0.5mm,在将所有重建之后的图像传送到Sgi023.6wordsstation,MedradEnvisionECT图像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使容积重建(volumerendering,VR)。

1.4评判标准由本院2位放射科主任采用双盲法对CT平扫、增强扫描和VR重建的影像图片进行诊断分析,进而分析区分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病种从而进行分类,在将相应的病种病症特征进行讨论分析,并最后达成一致统一性的诊断结果。

1.5统计学分析析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数量如患者年龄的数据都用(χ-±s)表示,计数数据如临床病症分布比例用(n,%)表示,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泌尿系畸形病种类型

泌尿系统肾脏畸形病种中,12例肾脏异位,其中有2例交叉异位融合肾:1例为一边部分中线和另外一边的肾脏融合,融合位置为是腹腔的左侧,1例为一边完全超过中线和另外一边的肾脏,融合位置为腹腔右侧;12例异位肾脏畸形中存在伴发畸形:伴输尿管开口异位6例,伴肾脏不良发育3例,伴肾脏不良旋转3例。6例孤立肾。肾异常旋转3例。6例囊性不良发育肾。融合肾畸形3例,其中盘状肾2例,马蹄肾1例。重肾重输尿管畸形17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17例中一旁重复肾重输尿管存在畸形有13例;其中伴有重输尿管积水和扩张一共10例,其中和输尿管一起存在感染有3例;双侧重复肾畸4例,左侧的重复肾完全性伴重输尿管畸形有3例;剩下1例为右侧重复肾完全性伴重输尿管开口异位。

2.2影像特征影像特征

异位肾平扫期可见椭圆形肾,边界清晰,输尿管明显扩张(图1-4);增强扫描动脉期肾皮髓质呈明显均匀强化,强化程度同正常肾实质(图5-7);VR重建异位肾位于盆腔,形态不规则,伴有肾门旋转(图8-10)。

3讨论

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种类繁多,其根本原因是胚胎发育异常所导致,又因肾脏具有较强的代偿功能,常常在临床上不表现出症状。其诊断的主要方法是影像学检查。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疾病主要依靠超声检查、MRI等来诊断,而传统的平片和B超对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系统的检查存在限度,而MRI扫描时间长、费用昂贵不被广泛采用。多排螺旋CT在影像学上的不断的更新和进步,所以CT尿路成像对血管存在畸形、微小的病灶和不合作的年龄较小的儿童占有很大的优势,能够大程度上减少泌尿系统先天异常的漏诊和误诊。

泌尿系统系肾脏畸形在本次研究统计分析出类型分为五种,这五种类型分为:异位肾、孤立肾融合、肾扭转异常、肾脏不良发育和合肾等,本文中泌尿系畸形一共30例。其中在肾异常扭转时,肾中的血管路径和方向和泌尿系统中输尿管的肾轴扭转方向在CT扫描中能够清楚的呈现。在超声检查中,异位肾和孤立肾扫描范围和呈现的图像范围受到了限制,因为这种情况导致了误诊率的提高,而CT扫描图像信息具有扫描范围广的优点,能够对存在这种现象的患者进行鉴别诊断和确诊,提高了诊断率。融合肾的类型种类甚多,在历史相关统计中最频率最高的是马蹄肾,在本次研究中有1例马蹄肾,VR重建能够清楚的呈现出肾血管的路径方向和详细位置、肾盏的结构和融合的详细部位[5]。

泌尿系统中输尿管异常畸形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输尿管囊肿和输尿管异位开口[6]。伴发其他尿路畸形在输尿管异位开口最常见,其中伴发重肾重输尿管畸形17例(17/30),在女性中较为常见,本次研究组中17例重肾重输尿管畸形中伴发输尿管异位开口中男性1例,剩下9例为女性,9例都是上侧肾两侧输尿管完全性开口异位,开口位置都是尿道(7/9),男5例,开口位置都在膀胱区部。本文研究组中10例患者的输尿管弯曲形、往两侧扩宽,异位开口处都比较狭窄[7]。输尿管典型的水流不通淤积现象造成了上半肾也出现淤积而发育不正常畸形。使用在CT扫描中采用VR重建可能够清楚的呈现出异位输尿管的开口不位于膀胱内部,从而又结合轴位图像可以清楚明确的知道开口的具置。CT可以通过多个方位来呈现膀胱和囊肿两者之间的关系,利用调整VR重建中的窗位、窗宽来大程度的呈现囊肿和膀胱两者之间的关系。

肾脏的畸形发育是一类具有连续性的疾病,在B超检查之中,因为患者本身条件的原因导致影响检查效果,比如粪肾功能影响、便遮挡从而导致显示率有一定的限制,降低了显示率,本组研究中利用CT准确对本次研究中的6例囊性肾畸形发育进行观察定位,能够清楚的体现出囊性畸形发育肾和周围组织病灶两者之间的关系[8]。输尿管畸形和肾盂重复畸形中最容易出现的的是双输尿管引流双肾盂,可分为不完全性和完全性,前者指重复之输尿管汇合后共同开口于膀胱,后者指重复之输尿管分别开口于膀胱或其他部位,本次研究中16例为不完全性且发病率比较偏高,CT扫描这种类型的疾病的优越性在于能进行多期扫描或者分期扫描,特别在肾实质期可以观察肾脏内部结构和肾实质在CT扫描图像中具体形态[9-10]。利用VR重建可体现出上肾下肾各自相对应的集合系统和重复肾的细节,上半肾占全肾的比率为14%~21%,常常存在发育畸形和肾积水,CT影像轴位图像上表现了多数弯曲迂回较粗的输尿管影,在排泄期能够较好的观察肾盏、肾盂和膀胱、输尿管四个部位的结构。利用VR重建观察弯曲迂回输尿管的路径位置,显示开口位置;VR重建的影像图像对重复肾上肾发育畸形时显示效果较好[11~13]。

综上所述

影像系统范文5

儿童成长相册是通过使用在幼儿园安装的具有全新影像技术的智能影像系统,自动抓拍孩子每一天在幼儿园的生活及学习瞬间形成高清影像数据库,最后编辑制作成电子版、手机版或是纸质版的成长相册。该智能影像系统能把小朋友每一天的学习、生活、游戏的精彩瞬间自动记录归档,并可随时调阅、编辑。

项目特点

1. 重复消费保障销售收益。

儿童相册针对每个学生而制作,运用人像分析软件对照片进行筛选过滤,结合精心设计的主题制作,成品新颖精美。随着推广逐渐展开,销售商的销售数量可达到每个儿童每学期定做一本,每年定做二本。另外,每年的扩招和新生补充轮替也有助于形成增长型的重复消费体系。

2. 分工合作,成熟运营。

合作商只要将智能影像系统设备免费安装在幼儿园,设备即可自动记录孩子每天活动的高清影像,并通过将数据传输到云计算机平台,由总公司制作出精美相册销售给家长。运营方案成熟,设备安装简便,简单培训即可有效进行市场运营。

市场分析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3到14周岁的适龄儿童数量约有2.8亿。而对于家长来说,记录下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影像留作纪念是十分有意义的。因此,众多的幼儿园学生和小学生都是相册的潜在客户,形成了儿童成长相册庞大的市场基数。

经营条件及效益估算

以将智能影像系统摆置在一家有300名幼儿的幼儿园的合作者为例,设备投入资金约在4万元上下。以相册售价320元/本,一学期定制出150本儿童相册计算,经销商可获得定制相册的净利润:150本×320元/本=4.8万元;如以一学期定制出150本儿童相册计算,净利润就可以达到9.6万元,而1学年有两个学期,如果合作者与幼儿园签订6年合同,利润能达到100万元以上。

投资提示

影像系统范文6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5年2月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7例,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5.0±8.9)岁。3例患有高血压,1例患有糖尿病,1例患有高脂血症。

1.2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如CT和(或)MR及增强扫描,且均行术后病理检查。所有患者于手术后行常规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2结果

2.1临床表现

7例患者表现为头痛5例,头晕3例,肢体抽搐1例,偏侧肢体麻木2例,视野缺损2例,失语1例,构音障碍2例,偏瘫2例,共济失调2例,癫痫发作1例。

2.2影像学表现

7例患者中共有病灶10个,其中3个位于顶叶,2个位于额叶,1个位于小脑,2个位于枕叶,1个位于丘脑,1个位于颞叶。CT上表现为高密度病灶9个,1个为等密度。MR上T1呈低信号7个,等信号3个,T2呈高信号9个,等信号1个,增强后强化明显,相对病灶而言,周围水平较轻。

2.3病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术后病理检查,病理证实所有肿瘤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2.4治疗效果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行常规全脑放射治疗,放疗剂量约40Gy,部分患者联合激素及化学药物治疗。患者的生存期为2~18个月,平均生存期为8.7个月。

3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具有一定的发病特点,本组患者均为中老年患者,性别无明显差异,这与颅内其他肿瘤相似,既往除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外,余无特殊病史,可见淋巴瘤无特殊的可预测的危险因素。淋巴瘤与颅内其他肿瘤一样,往往以颅内占位症状为主,如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抽搐、偏身感觉障碍、视野缺损等,本组患者中以头痛症状出现最为多见,无诊断特异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如下:淋巴瘤一般位于额、顶、颞、枕及脑室周围深部,可表现为类圆形或团块状,边界清楚,钙化少见。头颅CT上一般表现为高密度或者等密度,而于头颅MR上往往表现为T1等或低信号、T2高信号复杂多变,可表现为等、低或稍高信号,增强后一般表现为均匀强化,但也可表现为不均匀或环形强化,环形强化可能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乏血管中间坏死所致,而周围水肿或占位效应则不明显。部分病灶强化后可出现“缺口征”“、尖角征”“、握拳征”,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这些特异性的强化可能与肿瘤生长过快、血供不足或者是肿瘤生长过程中遇到较大的血管阻挡有关。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属于全身淋巴瘤之一,分类及病理分型与全身淋巴瘤相同,新版WHO分类中绝大多数的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偶有部分混有T淋巴细胞,本组7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这与以往报道相一致。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可累及中枢神经任何部位,病理证实后最好对全脑、脊髓进行彻底检查,同时应对全身进行检查排除系统性淋巴瘤的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可以采用手术、放疗、化疗、放化疗联合治疗及激素治疗,手术对于具有占位效应的大病灶,可起到减压的作用,为其他治疗手段争取时间。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对于激素较敏感,可单独或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

4结语

影像系统范文7

【关键词】 影像诊断; 专家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专家系统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逐步推广。但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诊断方面,较完整的应用尚未见报道,现将笔者在这一方面做的一些尝试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1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专家系统的背景

专家系统的任务是应用人工智能日趋成熟的各种技术,将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以适当的形式存入计算机,利用类似专家的思维规则,对事例的原始数据进行逻辑或可能性的推理、演绎,并作出判断和决策[1-2]。

医疗专家系统最早成功应用的实例,是197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肖特列夫(Shortliff)等[3]开发的医学专家系统MYCIN,这个系统后来被视为“专家系统的设计规范”。此后的近四十年间,尤其是最近十多年,在网络互连技术、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技术等信息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的推动下,专家系统技术的应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诊断的准确性或特异性均较传统诊断方法明显提高[4-8]。

目前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内,专家系统在肺部结节定性、乳腺癌诊断及骨龄测定、骨肿瘤诊断等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突破[9-13]。在中枢神经系统领域内,专家系统的研发还仅限于单病种或单个部位的应用,如:1999年,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关于鞍区肿瘤的计算机辅助MR诊断研究[14];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进行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脑胶质瘤恶性高低度的自动诊断方面的研究[15];2010年,复旦大学进行了粗糙集、决策树及回归法对胶质瘤分级的对比研究[16];2012年,加拿大瑞尔森大学开发的基于DWI成像和磁共振波谱的小儿代谢性脑病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等[17]。

2 设计原理

专家系统是基于知识的系统。一个完整的医学专家系统应由下列五个部分组成:数据库、知识库、推理机、解释接口和知识获取模块。数据库存放的是已确诊病例的临床和影像信息等数据集;知识库是用来存储已知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各种诊断信息数据以及各种诊断信息的发病概率;推理机是专家系统的思维机构,本质是一组程序,用来控制和协调整个系统,它通过输入的数据,利用知识库的原有知识按一定的推理策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解释接口是用户与专家系统交互的环节,负责对推理给出必要的解释,便于用户了解推理过程,为用户向系统学习提供方便;人机接口主要用来完成输入输出工作;学习系统就是知识获取模块,它为修改和扩充知识库存的原有知识提供相应的手段,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结合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程序设计者与临床医师间进行交流后可以通过学习系统来完成颅内疾病知识的完善和规则的修订,并输入知识库中。

当系统诊断一个疑似患者时,就可以将该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信息通过人机接口输入计算机,推理机将这些资料与知识库当中的规则进行比对、匹配。处理的结果通过屏幕或打印系统提供给用户。

2.1 知识库的建立 系统各相关指标的设置是根据日常工作中,影像诊断医师的常规观察习惯,并结合各种CT征象在诊断中的权重来选取。主要有:发病部位(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小脑半球、脑干、基底节区、鞍区、桥小脑脚区、松果体区、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脑膜、脊髓、颅骨以及跨多部位等)、病灶形态(圆形、类圆形、不规则形)、占位效应(有、没有)、平扫时病灶的密度(等密度、低密度、高密度和混合密度)、是否有钙化(没有、斑点状、条片状、完全钙化)、囊变、坏死(没有、小囊、大囊、多囊)、水肿(没有、轻度、中度、重度)、脑积水(没有、有)、强化程度(没有、轻度、明显)以及强化的特征(均匀、不均匀、厚环形、薄环形、开环形、壁结节强化等)、病灶境界(清楚、模糊)、病灶数量(单发,多发)等十二个CT征象,以及发病年龄、发热、智力障碍、功能障碍、外伤史、疫区生活史等临床指标信息,并建立每项影像特征的标准化选项。

根据各指标分别建立信息库,信息库包括每种疾病各指标的属性值及发生概率。各指标发生概率的系统初始值以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概率为标准设置。在系统开始使用后,随着每一条随访记录的录入,系统通过后台的维护模块将自动调整各指标的发生概率。

2.2 程序编写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专家系统编程开发语言为VFP9.0,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为VFP9.0,操作系统为Windows。系统采用采用VFP9.0数据库和SQL技术。为了确保信息采集的准确性,系统采用下拉式选项框方式进行信息采集。按照影像专家日常分析图像的习惯,分步骤采集患者各种影像及临床信息。通过SQL技术获取符合上述特征的候选疾病,通过各参数在相关疾病的发病概率计算,得出可能的疾病,再结合关键性信息,得出最终的诊断结果,供影像诊断医师参考,见图1~2。

2.3 准确性验证 采用三甲医院有完整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的术前误诊病例共173例,包括肿瘤、感染、中毒、外伤、血管、先天性、变性、代谢、脱髓鞘、遗传性病变等十大类疾病。测试方法:⑴由两名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第一组)共同阅片,根据经验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作出诊断;⑵由一名副主任医师(第二组)和一名住院医师(第三组)分别将上述病例的相关信息输入专家系统,记录所得结果。并分别对第一组与第二组,第二组与第三组进行准确率统计。

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三组结果分别进行两组间 字2检验,以P

3 结果

4 讨论

4.1 临床应用价值 医疗诊断是一项典型的专家任务。医学专家必须具有特定领域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要培养一个医学专家既需要时间,又花费巨大。因此,开发特定应用的计算机辅助医疗专家系统就成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一个热点课题。

医疗专家系统有许多吸引人的特征,如不像人类专家那样会遗忘或退休,专家知识可以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得以永久保留并广为推广应用;专家系统的可靠性高;还可以综合多个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辅助医学诊断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深化。利用专家系统技术来处理这些知识密集性的任务,可以将人们从重复和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更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国内专家系统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相对来说规模较小、水平较低,应用范围也有限,这与我国计算机专业人员与医生缺乏交流等因素有关。通过从事计算机研究的专家和医学专家们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跨学科的生物医学工程人员的培养,相信专家系统必将在医疗领域得到更为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目前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内,在肺部结节、乳腺癌诊断及骨龄测定等领域有部分应用。颅内病变诊断方面,2009年复旦大学医学院进行了基于模糊集的脑胶质瘤分级自动诊断方面的研究。1999年,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开发了鞍区及鞍上肿瘤计算机辅助MR影像诊断软件。而较为完整和全面的神经系统方面的专家系统,目前国内外文献均未见报道。

由于专家数量相对于患者数量以及医疗机构的数量仍然是明显偏少的,不少中、小型及偏远地区医院的医生或者经验不够丰富的年轻医生的误诊率偏高。本系统的实现与应用将有助于改善这种情况。

在本项目的数据测试中,未使用专家系统辅助诊断的准确率为37.57%(65/173),与文献[14]报道类似。这与大多数人的认识有很大差异,主要是因为测试中,仅以第一诊断作为判断准确率的依据,与日常工作中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有所不同;另外,也与测试病例均为误诊病例有关。使用辅助诊断的两组的准确率分别为第二组63.01%(109/173)和第三组46.89%(81/173)。两组的准确率均较未使用软件辅助诊断的准确率高,其中第二组与第一组、第三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2 关于推理机的设计 传统的医学诊断专家系统一般采用概率统计法,为解决医学活动中的不确定性知识,近来又发展出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类回归树及粗糙集等数据挖掘技术的模糊算法专家系统。影像诊断的特点是要全面分析病灶的各种信息,并密切结合临床信息,综合分析。本系统根据影像诊断的过程和特点,采用概率法与关键特征相结合的推理机制。相对于贝叶斯算法、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类回归树及粗糙集等数据挖掘技术的模糊算法,本系统有实现相对简单,紧密联系临床等优点。

4.3 自我学习功能 自我学习功能是提高专家系统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能力的重要途径。常见的专家系统推理方法,如贝叶斯算法、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类回归树及粗糙集等数据挖掘技术的模糊算法,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定期进行数据的重新训练、挖掘,无法实现用户对软件在后期应用中的自我更新、完善。本系统初步具备了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能力,通过知识补充模块,可以添加系统原来无法诊断的疾病,也可以补充原本不完整的知识信息,并且,随着数据库中样本数量的不断扩大,学习程序可以通过每一个随访病例的录入,自动调整各种指标属性值的发病概率,以达到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目的。

4.4 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 虽然,使用软件的第一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组,但仅有63.01%。造成第一诊断准确率偏低的原因有以下可能性:所选病例为术前误诊的疑难病例;软件对某些征象的描述、分类不够细化;属性赋值不够精确;软件使用者对一些影像征象的观察不够准确。随着对影像征象的分类、描述更趋合理,系统搜集的确诊病例不断丰富,以及医务人员对影像资料解读的不断提高,软件的诊断准确率必将进一步提高。

计算机辅助诊断是影像诊断学发展的方向之一。将来,随着计算机辅助诊断与图像处理、PACS系统等技术融合,专家系统的临床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本系统希望能为这方面的工作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俞思伟.医学专家系统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J].医学信息,2002,15(6):346-349.

[2]韦晓虎,郑虹.基于事例推理的医学诊断专家系统[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3):179-180.

[3] E. H . Short liffe, S. G. Axline, B. G. Buchanan , et al.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gram to advise physicians regarding antimicrobial therapy[J].Computers an d Biomedical Research,1973,6(6):544-560.

[4] Yongqian Qiang,Youmin Guo ,Xue Li,et al.The Diagnostic Rules of Peripheral Lung Cancer Preliminary Study Based on Data Mining Technique[J].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2007,21(3):190-195.

[5] Engin Avci, Ibrahim Turkoglu. An intelligent diagnosis system based on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and ANFIS for the heart valve diseases[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3):2873-2878.

[6] Prasad K, Winter J, Bhat U M,et al. Image Analysis Approach for Development of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Detection of Malaria Parasites in Thin Blood Smear Images[J].J Digit Imaging,2012,25(4):542-549.

[7] Florin Gorunescu , Smaranda Belciug, Marina Gorunescu ,et al. Intelligent decision-making for liver flbrosis stadialization based on tandem feature selection and evolutionary-driven neural network[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2,39(5):12824-12832.

[8] Alexandre Savio,Manuel Gra?a.Deformation based feature selection for Computer Aided Diagno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J]. April 2013,40(5),1619-1628.

[9] De Boo D. W.,Prokop M.,Uffmann M ,et al. Computer-aided detection (CAD) of lung nodules and small tumours on chest radiographs[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09,72(2):218-225.

[10] Engin Avci. A new expert system for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GDALS- SVM[J].Journal of Medical Systems,2012,36(3):2005-2009.

[11]邹薇薇,刘士远.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J].人民军医,2007,50(5):302-303.

[12]王亚辉,朱广友,乔可,等.X线骨龄评估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J].法医学杂志,2007,(23)5:365-369.

[13]许春华.多信息源乳腺癌医学诊断专家系统[D].山东:山东大学,2001.

[14]林燕,高培毅,孙楠.鞍内及鞍上肿瘤计算机辅助MR影像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12):815-818.

[15]马军,杨杰,耿道颖.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脑胶质瘤恶性高低度的自动诊断[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6,23(1):184-188.

[16]卢又燃,冯晓源,梁宗辉.粗糙集、决策树及回归法根据常规MRI预测胶质瘤分级的对比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0,27(6):572-576.

影像系统范文8

关键词:金融服务;支付结算;支票影像交换系统

为适应跨区域经贸发展的需要,人民银行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于2007年6月份在全国推广。该系统的建立突破了支付结算方式在地域上的限制,方便了企事业单位异地购销活动,加速了社会资金流转,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影像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看,仍存在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支票影像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影像系统退票率较高

1.部分采用支付密码付款的商业银行,行内支付密码推广工作不到位。有的商业银行规定本系统内以支付密码作为付款依据,但却并未组织本系统参加支票影像的所有分支机构提前完成推广使用支付密码单或密码器的准备工作,而且也没有做好对开户单位的宣传工作,更未告知客户不能向外地签发无支付密码的支票,致使开户单位向异地签发的所有没有支付密码的支票,当通过支票影像系统提出以后,全部被退回。

2.采用电子验印付款的,过度依赖机器核验结果。有些采用电子验印付款的营业网点,对提入的支票影像,导入电子验印系统后,只简单地根据计算机显示结果确定是否付款。因为目前各单位支票的签章都是人工加盖的,比如盖章时用力大小不一,直接导致印章边线粗细不同,结果电子验印时可能显示印章不符,此时就需要业务人员从客户利益出发,辅之以人工核验,则可以付款。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此类问题时,业务人员出于资金风险和责任的考虑,大多采取了退票处理。

3.提出行录入的票据信息不完整、不规范。导致提入行接收到的信息与支票影像内容不完全匹配,只好作退票处理。

4.扫描设备配置档次较低,影响支票影像质量。虽然人总行对扫描设备的相关技术标准做出了统一规定和要求,但有些金融机构单从成本角度出发,配备的扫描设备只达到了最低配置要求,甚至还低于最低配置的要求,结果直接影响了支票影像的清晰度和精确度,造成实际工作中很多以“影像模糊 ”为由的退票。

5.个别金融机构以牵强的理由无理退票。比如唐山当地提出行收到的五笔退票业务,对方的退票理由是印章变形。我们随即对这笔业务进行了调查,提请省清算中心协助查验,清算中心对影像文件的查验结果是印章没有变形,所以提出“印章变形”的退票理由有牵强之疑。

(二)逾期业务量较大

1.提入行的交换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提入行的交换员不能及时到当地人行票交所提取支票影像文件;有时对提回的支票影像文件也不能及时交给本单位会计人员进行及时处理。

2.商业银行对支票影像系统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加之影像系统运行初期业务量不大,致使有些商业银行营业机构没有安排专职会计员从事支票影像业务回执工作,客观上造成工作人员不能集中精力按规定认真及时办理支票影像业务,在影像系统缺乏自动提示和制约情况下造成不论是付款还是退票,都时常有超过规定期限形成业务逾期的问题。

3.全国支票业务的影像传输系统与资金清算系统相分离,相互间又不能联系和制约,也是客观上形成业务逾期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在全国支票业务中,传输支票影像是通过支票影像系统,清算支票资金是通过支付系统,两个系统相互独立。形成何时提入的影像,支付系统不了解,哪日发的业务回执,影像系统不掌握。所以提入行对提入的业务只能根据提入影像的日期人工计算回执的最后期限,系统无法自动提示或强制性制约,因此业务员一旦大意或疏忽就会造成业务逾期。

(三)人民银行基层票据交换所扫描设备现代化程度较低,业务处理速度慢

目前,上级行配置给地市及以下各票交所的扫描仪是富士通fi_5120C型号的滚筒机器。此种扫描仪在扫描支票时,不能自动搓纸,只能靠人工一张一张地置放,一张一张的扫描,同时需要人工录入的要素和操作较多,业务处理速度较慢,不能满足方便、快速处理业务的需要。据日常业务测算,票交所处理一笔支票影像业务需两分钟。由此计算如果采取票交所发送模式,一个票交所全天只能处理210笔,另外该种扫描仪不支持粘单背书的支票业务,不能扫描粘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对有粘单的支票,提出方的票交所只能拒绝受理。

(四)影像系统接入方式不规范,集中接入进展缓慢

目前,各地接入支票影像系统的方式,多数是以当地人民银行票交所为单位接入本省清算中心。各票交所所辖的票交机构提出提入一笔支票影像业务须经过提出行——提出行所在地票交所——提出省清算分中心——清算总中心——提入省清算分中心——提入行所在地票交所—提入行7个环节才能完成,期间又是手工处理与自动化处理相混杂。一方面容易出现丢失、延误的问题;另一方面,一旦发生问题,很难查找问题发生在哪个环节,不符合安全、快捷、便利的原则。

(五)系统功能及管理上尚有欠缺

目前,从系统功能上,无论票交机构是采取集中接入方式还是采取分散接入方式,当地人民银行都无法实时掌握票交机构在支付系统中的回执发送情况,因此无对金融分支机构是否按规定期限发送业务回执进行管理和监督;从业务管理上,全国非正常退票问题严重,虽有全国支票影像业务管理办法和业务处理手续,但缺乏一个可操作的、全国统一的违规监督查处办法,造成金融分支机构不按规则办理业务时,人行基层行没有制裁手段和措施,因此金融机构无理退票无所顾忌。

二、政策建议

(一)加强对影像系统支付清算秩序的全国性统一管理

一是总行应出台统一的影像支付清算管理规则,尤其是在充分了解全国各地同城退票理由规定的前提下,制定全国统一的退票规则,各地老规则一律停止执行;同时对违反总行新规则办理业务的各金融机构参与者要制定严肃的处罚措施,违者必究,以严肃各参与者的业务行为,保证规则的权威性,使之不能违反规则。二是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监督举报组织,举报总中心设在人民银行总行支付结算部门,负责全国影像交换系统政策规则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清算纠纷的统一管理;各省和地市中支设分中心,负责按总中心要求具体办理跨行政区域影像纠纷的核查处理,并随时向上级报告举报情况及查处结果。为避免查处中的地方保护行为,上级举报中心对下级中心可实施再监督,并纳入对其日常的工作考核以保证基层行履职的客观公正性。

(二)各商业银行总行要加快系统内配套措施的实施,消除工作脱节现象,降低系统退票率

一是凡规定以支付密码确认付款的,组织系统内所有分支机构全部推行密码单或密码器的使用,确保开户单位签出的支票可以通过影像系统审验付款;二是采用电子验印方式确认付款的,健全和完善验印系统数据库,保证数据库中印章数据的完整、准确,同时,加强验印工作的严肃性,当验印系统提示非实质性印章不符时,要辅之以人工核验,避免不必要的退票业务。

(三)整合系统资源,将支票影像传输系统与资金清算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

目前,小额支付系统已具备传输影像的功能,只是基于承载量的考虑,支票全国?穴下转第71页?雪?穴上接第63页?雪通用后,又建立了一套支票影像传输系统,造成支票影像的传输在支付系统体外循环,形成现行影像传输系统与资金清算系统相分离。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完善和提升小额支付系统配套设备和技术的设计,将影像传输通过支付系统办理,从而实现一笔支票业务的影像传输和资金清算两个方面均在支付系统内处理,达到相辅相成,相互衔接,一旦出现资金支付的时间与影像传输的时间不匹配时,系统能够自动提示,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回执逾期的问题。

(四)加快商业银行集中接入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速度

与支付系统CCPC的设置相协调,各商业银行以省分行集中接入支票影像系统,使在省人行清算分中心以下的影像传输,由目前的提出行——提出行所在地票交所——省人行清算分中心改为提出行——提出行的省分行——省人行清分中心。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现行的人民银行县级、地市级票交所环节,而且使手工(或跑盘)操作全部实现各商业银行系统内网络传输(对提入业务亦如此),业务处理环节的减少和业务处理方式的自动化,能有效地加快业务处理速度,提高业务处理的准确性,而且业务处理过程中,一旦发生差错也容易查找。因此,各商业银行总行应加快行内系统改造,尽快改现行的分散接入为集中接入。

(五)提高终端扫描设备自动化程度,解决目前半手工半自动化现状

在各商业银行短期内,不能实现集中接入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人总行应按新的标准更换基层人行票交所的扫描设备,使其达到能自动搓纸和支持粘单背书支票业务的要求;在各商业银行集中接入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后,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所配备的扫描设备同样保证能达到上述要求。

影像系统范文9

关键词 钼靶乳腺摄影 CR成像 联合应用

乳腺疾病是女性常见病,随着乳腺癌的发病率连年上升且趋于年轻化,已跃居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地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因此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临床课题。由于目前尚缺乏对乳腺癌的一级预防方法,所以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等疾病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我院自2006年12月~2008年1月利用钼靶乳腺摄影检查和与CR成像系统的联合应用,对乳腺疾病摄影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现将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搜集2006年12月~2008年1月来我院就诊、体检的1480例乳腺钼靶检查者,全为女性,年龄17~68岁,平均42.5岁。发现并手术确诊为乳腺癌的46例,包括早期乳腺癌19例、可疑3例。

检查方法:全部患者均常规检查双足位(CC位)和内外斜位(MLO位),常规摄影显示有可疑病变但又缺乏特征时,加局部放大摄影或加摄其他片。使用GE公司SENOGRAPHE DMR+钼靶乳腺机,影像板为AGFA公司专用乳腺IP板,数字成像系统为美国GE公司MP 3510-CR成像系统。处理功能包括放大、黑/白反衬、协调处理和对比处理等。

结 果

钼靶乳腺摄影与CR成像系统的联合应用可获得高清晰的图像,对比度和敏感度的加强显示了正常乳腺的解剖结构,如皮肤、、腺体、脂肪等。对异常的病理特征也能清晰地显示,如皮肤增厚、内陷、悬韧带异常改变,腺体密度异常及结构异常,乳腺导管扩张、血管增粗,脂肪层侵润及淋巴结肿大等。特别对乳腺内直径>0.5mm的毛刺或分叶状结节、肿块,以及沙粒状、簇状钙化等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通过钼靶乳腺摄影与CR成像系统的联合应用分析,对乳腺肿块及小结节右93%以上的清晰显示;对多数钙化颗粒且直径

讨 论

钼靶乳腺摄影与CR成像系统的联合应用可提供清晰、高对比度的数字化乳腺图像,所形成的CR图像可达到210-12灰阶。而传统X线摄影是一般技术成像,图像灰阶及分辨率低,只有26灰阶,图像完成就不能改变,往往会有重新照射等过程,与CR成像产生了鲜明的对比。而钼靶乳腺摄影在通过高分辨率的IP板成像纪录后,经CR图像后处理等工作,可获得窗宽、窗位、放大等较满意的乳腺图像。CR成像系统通过计算机对各种图像后处理可提高图像的可塑性,可进行空间处理、协调处理、黑白反衬、对比缩放、伪影模糊等处理,极大提高了乳腺片的分辨率及对比度,不仅能清晰地显示乳腺结构、细微的病理变化,同时对沙粒样、簇状钙化的放大发现,提供了可靠的图像诊断依据,提高了早期发现的检查率,与组织结构表现典型的恶心钙化,结节样密度增高及结构扭曲,淋巴结增大等改变的间接征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组1480例检查中,发现乳腺癌46例,其中早期19例,占42%,与传统比较大大提高了早期诊断率,达到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因此可见,钼靶乳腺摄影与CR成像系统联合应用可提高乳腺图像的质量,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进一步降低了死亡率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荣,龚水银,张伟国.乳腺癌分子水平的影像学研究进展.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3,26(2):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