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环境变化调查报告集锦9篇

时间:2023-03-15 14:53:37

环境变化调查报告

环境变化调查报告范文1

一、市、县环保相关部门职责:

市环保局与各县、区、金巢经济开发区环境保护局(以下简称县环保局)实施建设项目联动监管机制,分工负责,相互配合。

1、市环保局监管科职责市局监管科归口管理和调度建设项目验收工作,组织验收监测和调查报告的内部审查,受理验收申请报告,办理验收审批手续。

2、环境监察支队职责市环境监察支队归口管理和调度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工作,对建设项目现场监督检查进行业务指导,组织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的执法检查,依法查处建设项目违法行为。对市本级及金巢经济开发区建设项目,按项目逐一建立档案管理,每个项目落实2名环境监察人员负责建设项目的全程跟踪监管。

3、监测站职责环境监测站参与建设项目验收监测管理工作,负责验收监测报告和验收调查报告的技术审核,建立技术审核制度;项目单位未建设环保设施,监测站不得进行监测。

4、县局职责县环境保护局负责辖区内建设项目施工期日常监管,按项目逐一建立档案管理,并按每个项目落实2名环境监察人员负责建设项目的全程跟踪监管。受理审批试生产申请并组织开展试生产现场检查。

二“三同时”现场监督检查

1、市环境监察支队和各县环保局须根据环评文件及其批复中的要求组织开展“三同时”现场监督检查,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定期向市环境监察支队和辖区县环保局报告“三同时”执行情况,并在建设项目开工前向市环境监察支队和辖区县环保局报告开工建设情况。

2、各县环保局对辖区内编制报告书的在建项目,施工期应安排至少两次现场监督检查,并现场拍照;对编制报告表的在建项目,施工期应安排至少一次现场监督检查。市环境监察支队对编制报告书的在建项目,施工期应至少安排一次现场监督检查,并负责依法查处违反“三同时”要求的建设项目。

3、现场监督检查内容

(1)建设内容是否擅自发生重大变动;

(2)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执行情况;若环保设施与批复中要求不一致,须向市环保局监管科提出变更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实施;

(3)施工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情况;

(4)上次现场监督检查的整改要求的落实情况;

现场监督检查应当制作现场检查记录和调查询问笔录。项目建成后,应编制完整的“三同时”现场监督检查报告;

4、“三同时”违法行为查处各县环保局发现以下环境违法行为,应当及时书面报告环境监察支队,并提出处理建议。环境监察支队应依法予以查处,并将查处情况通报市环保局监督管理科。根据县环保局申请采取“一事一申请”的方法,必要时也可委托县环保局查处。

(1)建设内容擅自发生重大变动的;

(2)超过法定期限开工建设且未重新审核的;

(3)施工期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的;

(4)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主体工程擅自投入试生产的;

(5)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的;

(6)逾期未办理竣工验收手续的;

(7)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

(8)存在其他环境违法行为的。

三、验收管理

1、试生产和审批项目建成后,根据建设单位申请,由所在地环保环保局对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并作出试生产审查决定,抄送市局监管科。试生产的审查决定必须在受理试生产申请后的10日内作出,逾期未作出决定,则视为同意。在规定的试生产期限内不具备验收监测或调查条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向辖区环保局提出延长试生产申请,县环保局负责核实情况、提出意见,报送市局监管科,审核同意见后方可延长试生产。

2、试生产检查内容

(1)环保设施完成情况和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2)环保设施运转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3)非工业污染性项目生态恢复情况;

(4)建设单位环保管理情况;

(5)环境保护应急预案编制和实施情况。

3、开展验收监测或调查建设项目依法进入试生产后,辖区县环保局应督促建设单位委托开展验收监测或调查工作。

主要因排放污染物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编制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主要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开展验收调查工作,编制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

建设项目未获得辖区县环保局同意试生产的审查决定,验收监测和调查单位不得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

4、验收监测与调查时限验收监测或调查单位接受建设单位正式委托后,对具备验收监测与调查条件的建设项目,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监测或调查工作。对于环境影响复杂的建设项目,可先编制验收监测或调查方案,根据审查后的方案适当延长报告编制时限。在验收监测或调查期间发现的重大环境问题和环境违法行为,应书面报告市局监管科。

5、验收申请与受理验收监测或调查报告编制完成并经技术审核后,建设单位应及时向市局监管科提交验收申请。

验收申请材料包括: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表)、验收监测或调查报告、环保执行情况报告、施工期现场监督检查报告、辖区县环保局试生产意见等。对于验收申请材料完整的建设项目,市局监管科予以受理,出具受理回执,并按《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行公示的通知》要求,对受理的建设项目验收监测与调查结果进行公示。对于验收申请材料不完整的建设项目,不予受理,并当场告知需要补充的材料。

6、验收现场检查受理建设项目后,监督管理科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建设项目验收现场检查,形成验收意见报送局领导审定,对验收合格的建设项目,监督管理科负责办理验收审批文件,并抄送辖区县环境保护局和市环境监察支队。

7、限期整改经审定,对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监督管理科负责办理限期整改文件,并抄送环境监察支队。对逾期未按要求完成限期整改的建设项目,市环境监察支队依法予以查处,并将查处情况通报局监管科。

8、归档对完成验收审批的建设项目,各专家形成的书面意见及相关验收材料由监督管理科按档案管理规定整理归档。

四、廉政及相关要求

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为准则与廉政规定》,验收管理人员不得接收咨询费、专家费,不得指定验收调查单位。

环境变化调查报告范文2

关键词:环境影响 评价 水利水电 作用

1. 前 言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基本建设程序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环境影响报告书是建设项目规划、立项、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中重要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环评报告与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有明确的分工:可研报告主要关注工程本身的各项指标,并不关注工程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环评报告则主要关注工程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为解决工程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

可以预见,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环境影响方面,与其它工程相比,水利水电工程有突出的特点: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影响人口众多,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目前,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环境影响评价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在减小环境不利影响、保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性、把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问题解决在摇篮中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笔者曾负责编制了许多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近来刚完成了山西省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任务,本文以此为例简要论述环境影响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2.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职能

从宏观的角度来讲,水利水电工程环评的主要职能如下:

(1)调查工程影响区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状况,调查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监测环境质量现状;

(2)研究预测工程建设对当地自然、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外部环境对工程的影响;

(3)依据各种法律法规、标准等,制定防止、减缓环境污染的对策措施;

(4)从环境角度论证工程的可行性,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为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提供优化方案,为施工期环保设计提供依据;

(6)制定环境监测计划,计算环境保护投资,将环保投资追加到工程投资预算中,使环保措施能够实施;

(7) 进行公众意见调查,沟通政府管理部门及建设单位与利益相关的群众之间的对话渠道。

在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以水库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进行了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重点对水环境、水文情势、土地资源、移民生活、下游水资源利用等一些问题进行了预测评价,提出了对应的缓解措施和建议。以上都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共同性问题。

3. 山西张峰水库工程概况

张峰水库拟建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河干流,水库为大(2)型,坝址以上干流长度为224km,控制流域面积4990km2,坝址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自然状态)约为4.79亿m3。建设项目分为水库工程和输水工程两大部分,坝型拟采用粘土斜心墙碾压堆石坝,坝顶长637m,最大坝高72.2m,总库容3.92亿m3,库水面积为14.36km2。水电站拟设3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90KW。设计输水渠系由总干渠及3条支干渠组成,渠道全长约145km。工程开发目的是:城市生活供水;工业供水;农村人畜饮水;防洪;发电。

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3年4月在北京通过了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的审查,9月份获得批文,工程得到国家批准立项,目前刚开始施工。

张峰水库是一项典型的水利水电工程,其面对的环境问题具有代表性,因此,以它为例子,能很好的说明问题。

4. 水环境保护问题

我国的多数水库都兼有向城市供水的任务,水库建成后,如何确保水质显然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水质预测及保护措施的制定是环评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水库水环境保护问题涉及到广大的地域范围,涉及到众多复杂的因素。在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水环境问题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 掌握污染源及水质现状

对库区上、下游沁河干流沿线的10多个重要城镇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了社会经济及环境状况,把握了污染源情况,收集到了大量资料。调查范围涉及坝址以上120km、坝址以下80km。

在以库区为核心布设了6个监测断面,对丰、平、枯水季节的水质进行了取样监测,监测项目有水温、PH值、DO、CODcr、BOD5、氨氮等17项,对水文情况也进行了同步测量。还收集到8个常设水质监测站的资料。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

4.2 对水库水质进行了预测

根据上游地区两个县的经济发展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以2010年及2020年为水平年,对污染源进行了预测。选用95%及50%保证率的流量,利用数学模型对入库水质、出库水质进行了预测,预测了污染物需要控制的总量。

4.3 进行了富营养化预测

总磷是影响水库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性因素,通过计算总磷浓度计算及类比调查,进行了预测分析。报告中分析了磷的来源,对总磷的入库负荷进行了预测,利用Dillon模型计算了库水总磷浓度。对临近两座已运行了40多年的大型水库进行了调查。综合各种条件,对水库发生富营养化的可能性给出了结论。

4.4 对水库下游河道水质进行了预测

水库的兴建将会大大地改变下游河道的水文情势,引起河道水质变化。基于对下游社会、经济、环境的调查,预测了2010年、2020年下游河段污染物排放量,利用一维河道水质模型,预测了枯水年、平水年情况下水质变化,为下游地区制定水环境保护目标提供了依据。

4.5 制定了水环境保护规划、提出了明确的保护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了水库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规划。划分了3级保护区,明确了各保护区的范围,明确了各级保护区水质保护目标,明确了各保护区环境管理要求,明确了各保护区内人类开发建设活动的控制要求。

5.水温问题

水库蓄水后,水温沿水深方向变化较大,大坝泄流水温与自然水温之间产生一定的差别,对河道生态环境及农田灌溉产生一定的影响。预测水温变化也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要内容之一。

张峰水库坝前水深在50m以上,为深水型水库,根据气象参数、水库特征、入库来流、运行调度等条件,利用经验公式对一年中各月的坝前垂向水温分布进行了计算预测,发现5~6月表底温差最大,可达5~8℃。5~6月是农业灌溉期,也是水生生物重要的生长期,下泄水温比自然水温低4~6℃,利用数学模型对水库泄水水温沿河道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预测。发现泄水要流淌近35km左右的距离后,水温才能恢复到低于自然水温1~2℃的程度。据此可以判断出水温对河道生态环境及农田灌溉的影响区间,为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提供了依据。

6. 最小下泄流量问题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河流水量本来就少,再加上近年降雨偏少,水资源更加宝贵。由于河流穿越的行政区域较多,上游修建水库截水,加剧了下游地区用水困难,因此,上下游地区之间经常因此产生矛盾。应该确保多大的最小下泄流量往往是争执的焦点。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需要确保一个最小基本流量。最小流量问题往往需要上级政府进行协调,把结果落实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张峰水库工程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沁河发源于山西省,出山西流入河南省,最后注入黄河。修建张峰水库的计划,引起了下游河南省的极大关注。在最初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将润城断面(坝下约80km)的实测最枯流量0.86m3/s作为控制大坝放流量的数据。河南省则提出了不低于3m3/s的要求,若满足这一要求,则水库规模需要大幅度减小,工程的经济效益就变得很小,因此,山西省无法接受。最后,在水利部的协调下,标准确定为1.5m3/s,被双方接受。这一流量也满足90%保证率月均流量的生态基准要求。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计算和论述,可行性研究报告则依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对水库进行了调整设计,适当减小了水库规模。

7. 淹没影响问题

水库工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淹没损失较大,淹没大量耕地、树木,拆迁大量的房屋,有的还要淹没珍稀生物、淹没文物古迹。这些淹没损失是无法避免的,也是不可逆的。一般在工程可研报告中,这些淹没实物数据都能够列出,目的是为了计算补偿损失,作为工程投资的一部分。环境影响报告书则从价值的角度进行详细地调查论证,提出符合环境保护政策的、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

张峰水库淹没范围涉及10个行政村,搬迁人口3730人(1114户);淹没土地15431亩,其中耕地9716亩、园地627亩、林地1556亩;淹没房屋20多万m2;清除树木28万颗。这些淹没对于生态环境来讲是一大损失。

评价单位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拟建库区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宏观测量,在现场对村镇建设、农田耕作、树木植被、动植物情况等进行了调查,评估出了农田淹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估了生物量的损失,进而提出了移民农业扶持措施及生态补偿措施。这些措施对于减少农业损失、维护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作用,但要完全挽回损失是做不到的。

8. 移民拆迁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移民数量往往较多,移民问题显然是最复杂、最敏感的事情,容易引发社会矛盾。一般情况下,都专门制定“移民安置规划”,但移民设计到的问题多而复杂,是一项需要行政支持、多专业协作才能完成的工作。在此问题上,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是从另外一种观点来审视移民规划是否适当,对规划提出一些修正意见。

张峰水库工程初步移民规划中,拟将3700多移民安置在附近12处村庄,并提出了利用山沟淤地80ha作为耕地的计划。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对淹没区及安置区的社会、自然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移民计划与土地资源及生产能力不均衡,对部分村庄原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大,提出了新的平衡配置方案。此外,山沟淤地措施难以实现,建议放弃。还提出了政府投资支持移民搞好农田灌溉设施、改善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建议。以上重要建议均被采纳,进一步完善了移民方案。

9. 下游水资源利用影响问题

一般情况下,山区河谷地带人口密集、村镇众多、资源丰富、土地开发利用较完备。在上游修建水库会对下游水资源利用产生较大的影响,也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评价人员对库区以下沁河干流约80 km范围内的5个乡镇、几十处村庄、十几座小水电站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

个别村镇从河床底下取水,作为生活用水。绝大多数村镇及工矿企业用水均取自地下水,一般不直接从河道取水。下游共有140多处农业灌溉抽水点,2万多亩农田灌溉面积,合计最大取水量约40000m3/d。上游修建水库提高了旱季供水的保证率,对农业用水有益处。

水库下游已建有12处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1万KW,年总发电量约3千万度,还有2个规划待建的小水电站。这些小水电站单机容量在200~800KW之间,机组台数在2~4台,都属于当地县、镇、村投资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小水电发电损失进行了计算评估,提出了建立协调机制、确定补偿措施、及时通知投资者修改待建小水电规模的建议。

10. 上下游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

已有经验说明,水库修建以后,对供水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利益,而由于在上游实施水环境保护规划,使上游地区的城镇建设及工业发展受到严格限制,地区间经济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在山西省,水库上游地区的民众对此有很大的怨言。2003年4月,在北京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山西省环保局官员则强烈要求在环评报告中提出一套经济补偿方案,由受益区以一定的方式补偿上游受损区。这一要求在与会者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经济补偿问题涉及到的社会、经济问题复杂,需要省政府制定统一的政策、需要省人大立法,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层面上已无法解决此问题。最后,环境影响报告中提出了一些建议:建议地方政府统一协调,由受益区制定扶持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计划,支持上游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及污染较轻的产业,投资帮助上游治理污染。

11.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在环境影响方面有突出的特点,表现在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的影响也十分巨大。水质保护、水温、水文情势变化、最小下泄流量、淹没影响、移民拆迁、下游水资源利用、上下游经济发展均衡性影响等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环境问题。环境影响报告书在减缓环境影响有重要作用,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环境变化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 环境保护验收 框架体系 轻轨

轻轨交通是一种中等运量的城市交通客运系统,它的客运量在地铁和公共汽车之间。轻轨可分为两类:车型和轨道结构类似地铁,运量较地铁略小的轻轨交通称为准地铁;另一类是运量比公共汽车略大,在地面行驶,路权可以共用的新型有轨电车,它是在传统的有轨电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由于其造价低、无污染、乘坐舒适、建设周期较短而被许多国家的大、中城市所接受,近年来不断得到发展和推广[1]。我国目前已有轨道交通投入运营的城市已达5个(京、沪、穗、连、长春),未来几年内,将有超过20个城市计划修建20条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达到850km。我国目前已批准深圳、南京、武汉、重庆、成都、青岛、大连以及哈尔滨等城市,启动各自的地铁与轻轨工程项目。

2002年2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环保总局第1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加强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为环境保护验收的实施提供了依据。基于环境影响后评价思想提出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在竣工时对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制定的各项环境影响缓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验收,从一定意义上讲,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也是后评价的一部分或者一种表现形式。这项措施是对现有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的有力补充,使之形成从环境保护措施制定、实施到验收的完整过程,在逻辑上更为完善[2]。目前,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都已陆续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并将其作为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国内并没有指导轻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规范和方法,随着各城市轻轨项目的相继启动,迫切需要有针对性的技术文件支持以保证整个工作过程能严格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强制性环境标准以及各项环保政策的要求。为此,本文在北京城铁13号线和长春轻轨1号线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的基础上,对轻轨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构建了轻轨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框架体系,希望能为有效实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提供支持。

1 轻轨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特点和体系构成

与一般工业建设项目不同,轻轨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并非只有污染物排放,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系统有着干扰和破坏,地表开挖面较大,建设过程中形成大量弃土弃渣,容易加剧区域水土流失,对环境产生直接影响。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第12条规定:“对主要因排放污染物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交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对主要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交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按此规定轻轨工程应提交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

轻轨建设项目规模大,建设周期较长,工程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大,往往工程的实施内容(如线位)与项目的可研报告存在较大的出入,因此,在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会出现因工程的不确定性而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不充分,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力或没有上环保措施的情况,在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要特别注意这些问题。

针对轻轨建设项目的特点,在总结北京城铁13号线和长春轻轨1号线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并参考其他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验收的基础上,提出轻轨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框架体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验收工作程序,验收内容,验收方法和验收指标体系,如图1。

2 轻轨工程环境验收工作程序步骤

从理论上讲,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工作方案应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制定,并在项目建设期以环境监理的形式开展,以便获取有关建设期间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的客观真实的资料,并监督环保措施的具体实施[1]。但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轻轨工程建设环境监理的执行尚较为薄弱,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也是在建设期结束时才提上议事日程,在制定轻轨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程序步骤时应以实际情况为准。本文从轻轨工程环境影响的特点出发,借鉴环境影响评价理论[3],在保证调查全面、准确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目前实际情况的程序步骤,如图2所示。

我们在开始调查时,施工单位已经撤场,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要了解搬迁与安置以及工程建设期间的情况只能依靠已有的资料。如项目征地拆迁、搬迁户安置、项目的开工报告、项目申请进行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的函件等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复文件及相关文件。还要在甲方项目主管、负责环保工作人员及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配合下,根据我们开展现场踏勘工作前准备好的所需资料的清单,查阅并收集与工程调查密切相关的主要技术资料。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设计更改和施工图、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竣工总结报告等与环境相关的技术资料;项目的施工监理报告;项目已有的施工期和试营运期现场监测资料。此外,我们还收集各项环境标准、业主环境保护概算执行情况和反映工程所在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的各项资料等。

现场调查包括现场踏勘、现场取样监测和公众参与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是对已收集信息的有益补充,是环境影响调查的重要依据[4]。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不仅确定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其排放方式,明确需进行现场监测的污染源及污染物,而且对轻轨沿线环境各类敏感点和生态环境都做了记录,力求全面了解轻轨整体环境状况。同时,我们十分重视公众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访问的形式,走访了沿线居民、搬迁户、相关单位和个人。实践证明,在“三同时”竣工验收中进行公众参与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过公众参与才能有效地了解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实际影响情况及在保护环境方面所做的工作,为“三同时”制度的最后执行提供可靠依据[5]。

3 轻轨工程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内容

轻轨环境保护验收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环境调查、环境分析和环境管理各方面的内容,下面根据我们环境验收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工作重点。

3.1 环境要素及验收调查因子与范围

轻轨沿线涉及的调查因子很多,为了全面表征轻轨环境状况,我们从以下方面考虑验收的因子和范围,见表1。 除了以上环境要素所包括的以外,还需环保措施有效性分析,调查施工期、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和应急措施落实情况;环境保护投资调查,调查轻轨工程环保投资的金额,投资类别、措施保护以及保护程度等;运行期风险评估,运行期的交通安全,各污染排放物是否存在危害人群的潜在危险等进行评估。

3.2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是环境验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评价验收结果的重要依据。首先,项目的前期工作完成以后,在项目施工图设计和建设阶段,由于各种原因,而使建设项目发生了一些变化。如线路走向变更,取、弃土场位置变更等,以至使项目的环境评价内容和结果不能或不全部能反映实际情况。在所收集资料基础上,分析项目的概况是否发生变更,变更有多大,这些变更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变化有哪些等。然后,在研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当前项目运营状况、主要工程量、主要技术指标、污染源数量和污染源参数、污染物种类、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得出确切或定量的结果(采用清单列出),同时对废物的治理、回收和利用措施以及环保设施的安装和运行情况进行实际考察,分析出工程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并对其效率进行验证,得出确切的结论。

4 轻轨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方法

在环境保护验收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是实际踏勘调查技术方法和分析研究方法。

我们的调查工作通过走访咨询沿线地区相关部门和个人了解受影响部门和居民对施工期环境影响的反映,并核查有关施工设计文件以确定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试营运期环境影响调查以现场踏勘和环境监测为主,通过现场调查、现场监测来分析试营运期环境影响,线路调查采用“以点为主、点段结合、反馈全线”的方法;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分析采用改进已有措施与提出补救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在分析轻轨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效果时,我们主要运用了比较法,即通过将项目产生的实际效果与项目决策期的目标进行比较,找出变化和差距,并通过清单法予以表述。另外,我们认为轻轨作为城市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它做出综合分析评价非常有必要。综合验收分析建立在轻轨环境验收指标体系的建立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数学理论,得出评判结论。

5 轻轨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指标体系

我们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出轻轨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指标体系框架,为进一步的综合验收评价打下基础,完善了轻轨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框架体系。

轻轨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指标体系,应反映项目、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状况,以及与项目环境验收有关的其他因素[6]。所以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指标体系是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指标的组合,它能反映出项目及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的状况与变化进程,从总体上协调项目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图3是指标体系框架的示意图,分为综合层、表现层和具体指标层。每一个表现层下的指标层都有许多具体指标,篇幅有限,只列出其中一个具体指标。通过进一步的综合分析工作还可以进行指标的筛选,得出最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综合验收评价,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6 结语

(1)在进行环境影响调查时,要特别注意确定范围、因子和敏感点,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整个工程的环境情况。

(2)在收集资料时,尽可能地收集关于工程施工期的临时占地和填方、挖方情况,对这些地方的恢复程度验收是生态环境验收的重点。

(3)本文建立在北京城铁13号线和长春轻轨环境验收工作的基础上,事实证明在实际工作中行之有效,希望能对今后的轻轨环境保护验收工作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杨志峰,郭乔羽,郝芳华.水利工程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分析(i):一般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5):697

2 孙有望,李云清.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m] .北京 :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

3 杨志峰,刘静玲等,环境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49

4 刘长兵 ,李亚娟 ,林宇. 交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调查方法研究[j].水道港口,2004,24卷增刊(3):137~142

环境变化调查报告范文4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护环境、优化发展、维护权益为重点,以打造环保制度平台、构建科学发展机制为重要抓手,以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为实践载体,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扎实推进我市“六区联建”、“六城联创”,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目标要求

学习实践活动,要突出解放思想,突出创新创业,使全局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更加统一、行动更加自觉、工作更加协调、制度更加完善,使其能真正成为一项“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惠民工程。努力实现以下目标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凝聚转型共识。在强化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促进生态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衔接、把握生产发展方式转变规律与生态环保规律等工作思路上统一思想,努力实现环保工作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良性互动。

(二)解决突出问题,增强工作活力。针对影响我市生态环保工作健康发展的环保管理体制、工作推进机制、队伍能力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以及解决重点环境问题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克难攻坚,深入调研,鼓励探索,全面推进环保工作。

(三)创新体制机制,凸显工作重点。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上级环保部门有关体制机制建设的工作要求,认真总结我局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突出问题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创新的重点。各科室、下属各单位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具体创新建议和意见,并深化落实。

三、基本原则

(一)解放思想,以人为本。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使各项举措能更好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宗旨。

(二)深入实践,化解难题。在实践中深化学习,以实践成果检验学习成效。要在联系实际、务求实效上下功夫,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环保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三)依靠群众,倾听民意。学习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扬民主,结合“环境民主恳谈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吸收群众参与,听取群众评议,接受群众监督,使学习实践活动成效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上来,体现到破解难题、促进发展上来,体现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成效上来。

(四)多管齐下,重在自觉。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注重激发党员干部自我教育、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积极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采取切实措施,认真落实整改。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

四、组织领导

(一)建立机构、落实责任。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余协献任组长,胡修茂、朱松强、应开荣、周建平、郑道福任副组长,薛美妹、李向勇、郑碎泽、余成松、陈宇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胡修茂兼任办公室主任,吴春节、胡立焱为办公室成员,吴春节兼联络员,领导小组具体指导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各科室、下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学习实践活动”负责。局党组、党总支、各支部及各科室、下属各单位要根据总体安排,扎实开展学习活动。

(二)分类指导、探索创新。根据各科室、下属各单位工作职责和特点,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分别提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学习实践活动具体要求、具体计划。创新学习活动方式,设计符合工作特点的活动载体,努力增强学习实践活动成效。

(三)统筹兼顾、周密安排。正确处理好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做好本职工作的关系,以学习实践活动推动全局工作,以各项工作的新成果衡量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做到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工作“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建立工作台帐,做好材料归档和工作总结。

五、时间安排

学习实践活动从2009年3月初开始,到2009年8月基本完成。整个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具体步骤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学习调研阶段:3月至5月上旬。按照“重在深化思想认识、重在转化调研成果”的要求,围绕解放思想开展学习、调研活动,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抓好学习培训。3月13日召开动员大会,邀请市委督导组成员来我局工作指导。为搞好思想发动,采取举办学习报告会、支部学习会、网上学习、党员自学等形式,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大以来的有关文献、各级政府部门有关工作要求、《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学习资料,在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上有新进步,在生态环保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上有新提高。邀请专家讲座、局领导报告专门辅导。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不少于3次,党总支、各支部集中学习不少于20小时,科局级党员干部、一般党员干部自学时间不少于30小时、20小时。

(二)开展专题调研。市局结合工作实际,向市委认领一个调研课题,抽调相关专业人员,组建课题调研小组,并由局主要领导带队,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字数3000字以上)。班子成员围绕调研课题,认真梳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寻找破解难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研究对策,每人至少提交1份科学发展建议对策(调研报告,字数1000字以上),其他党员干部每人至少提1条意见或建议。有关材料于4月20日前报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4月30日前市局向市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推荐优秀调研报告和建议书。

(三)深入基层宣讲。以“环境民主恳谈活动”为载体,各科室、下属各单位要深入农村、企业、学校、社区等地方宣传科学发展观,推动思想解放,促进公众环保意识增强。各业务科室、片区环境管理所至少组织一次宣传活动,并有文字、图片、视频、新闻报导等记录资料,相关记录资料复印件于4月20日前报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

(四)广泛研讨交流。以创建服务型机关为载体,广泛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党员代表、妇女代表、青年代表、老协代表等召开座谈会,在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征求我市环保工作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建议和意见。局理论中心组要召开专题学习会,进行解放思想专题交流,研讨本局“优化服务,推动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措施,领导干部要有主题发言,并形成书面材料。一般党员干部要结合实际,围绕“什么是科学发展”、“为什么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展开讨论,谈认识,谈体会,谈思路。广大党员要立足本职岗位,开展“科学发展从我做起”活动,从现在做起,从节约一度电、一杯水、一张纸做起,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工作理念和自觉行动。各支部、科室、下属单位开展研讨情况于4月20日前报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市局于4月底将情况上报市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

(五)深入剖析案例。市局结合近年来工作情况,选取环保工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具有典型意义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或事件,分层次召开剖析会、交流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对照先进典型寻找差距,借鉴反面典型吸取教训,并组织专人撰写案例分析(字数2500字左右,分主题、概况、分析、启示四个部分),规划科、污管科、法制科、生态建设管理中心、监察大队结合工作实际,于4月15日前各完成一个案例,市局4月底前向市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推荐案例分析报告。

(六)开展“双服务”主题实践活动。深化“党企政企联动、共谋经济发展”活动,通过组建环保“专家指导组”、“困难帮扶组”、“项目推进组”等方式,帮助企业克难攻坚,转型升级,做好群众普遍期待的环保方面的实事好事。

根据市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制定下发的“争创示范点、争创好班子、争创先锋岗、争当排头兵”评创活动意见,对照评创要求,制订具体目标与措施,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群众监督。4月1日前向市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推荐候选对象。

第二阶段检查分析问题阶段:5月中旬至6月上旬。按照“重在总结经验教训、重在完善发展思路”的要求,抓好局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分析检查报告。重点是抓好党员群众的民主参与,找准存在问题,深刻剖析原因,组织好群众评议。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渲染全民参与氛围。局环境宣教中心合理利用各种主流媒体、宣传橱窗、环保展板、户外广告、联谊活动等形式,提前介入,多形式、多角度、分层次深入展开活动宣传,充分调动各层次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将之有效引导到参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来,使问题的发现能够真正体现群众意愿,为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奠定坚实群众基础,让机关的转型升级能够朝向最正确、最直接的轨道,充分发扬以人为本精神。

(二)广泛征求意见。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开门搞教育,坚持走群众路线,通过发放征求意见稿、12369环保投诉热线、环境民主恳谈、成立环保顾问团、环保问题在线交流等多种方式,扩大征求意见的范围和涵盖面,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开门纳谏、广汇良言。同时充分认识和学习学习调研阶段成果,查摆个人及部门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三)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做好班子成员之间的谈心交心,认真撰写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开好民主生活会。按照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整治建设的要求,开诚布公地谈问题,分析检查个人及部门在思想理念、工作作风、能力素质方面不适应、不符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自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组织党员开好支部组织生活会,找准问题,剖析原因,总结教训,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开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环境民主恳谈”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党员代表、妇女代表、青年代表、老协代表等参加,面对面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对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每位党员领导干部至少要主持或者参加一次民主恳谈会。

(五)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征求意见、民主生活会以及支部组织生活会的成果,围绕分析检查内容,理清科学发展思路,制定改进具体措施,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初稿。再经局党组扩大会议充分讨论,通过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逐步完善分析检查报告,重点突出分析和检查两个环节,避免写成工作总结和工作报告。局长余协献全程主持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

(六)组织群众评议。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及时召开一次民主评议会,认真组织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代表、妇女代表、村民代表以及专家学者等各个层面的对象代表以及本单位党员群众,着重围绕分析报告中科学发展认识深不深、查找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透不透、工作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行不行等方面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同时将分析检查报告置于互联网,网上广泛公开征求意见同步进行。通过对三者反馈意见的汇总分析,对报告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分析检查报告和评议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并于6月上旬报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备案。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阶段:6月中旬至8月底。该阶段是体现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关键阶段,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按照“重在创新体制机制、重在人民群众满意”的要求,通过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解决突出问题、建立完善长效机制等方式集中力量解决学习调研、分析检查阶段群众反映的意见和查摆的问题。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制定整改落实方案。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针对查摆出来的主要突出问题及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意见,结合专题调研报告,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主体、具体措施、整改要求、重点、目标和时限,注重整改措施可操作性和整改目标的可达性。并将整改方案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布,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整改方案于7月中旬上报市委学习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二)开展“破难建制”专项活动。各类整改事项落实主要责任人,实行领导干部领衔制、承诺制、公示制、问责制,加强对整改落实方案执行情况的检查。班子成员要按照分工,牵头组织抓好各自领衔整改内容的指导、督促、落实工作。活动台帐及时上报市委学习实践办备案。

(三)集中解决突出问题。按照整改方案,组织力量,突出重点,实事求是,围绕“保护环境、优化发展、维护权益”的根本要求,在领导班子队伍建设、构建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机制、深化环保审批制度改革、群众环境权益维护、引导公众参与等方面下功夫,争取取得实效,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契机推动各项环保目标任务完成。对于需要多单位联合解决的重大决策难题,坚持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整合资源、统筹协调、立足本职、服务大局,切实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四)开展“创新体制”活动。配合市委“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排头兵”的总要求,制定出台环境保护相关方面工作机制,废止、修改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规章制度,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环境保护机制体制。

环境变化调查报告范文5

 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于1993年了《环境成木与负债:会计与财务报告问题》,将环境成木分为环境损失成木和环境措施成木,提出了在当前财务体系下对环境成木以及米来环境支出进行确认,解决了环境成木与损失的认定问题,明确了环境成木资木化和费用化的标准,并对环境成木的披露做出了说明。而后CICA又出版了《加拿大的环境报告:对1993年度的调查》,这份调查报告的样木包括863家公司的年报以及18家公司关于环境的专门报告,对该年度各公司关于环境成木、负债、风险和环境绩效的会计与报告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13)下属的紧急问题特别委员会(EITF)在1989年的《紧急问题工作组第89-13号公告—石棉清理成木的会计处理》(EITF89-13)首次提及有关环境成木核算的内容,主要说明了如何对石棉污染进行会计核算,包括对清理石棉支出的资木化和费用化的标准,以及在费用化时对环境成木披露的方式。EITF在1990年的《紧急问题工作组第90- 8号公告—环境污染费用的资木化》( EITF90-幻对企业环境污染资木化的标准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要求企业只有在满足三项标准的情况下才能够对治理污染的成木资木化,其他有关污染治理的成木均应费用化,这三项标准分别是:成木能够增加资产寿命、增强资产能力和提高资产效率;成木对环境污染有减轻或防止作用;成木支出的目的是米来资产的出售。此外,FAS13在2001年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43号—资产弃置义务会计处理》 ,资产弃置过程包含资产清理、拆除和环境修复的有关事项,因此会涉及环境成木,FAS13在准则中对有关环境资产弃置成木的确认与计量进行了说明,它对资产弃置支出采取资木化的做法,认为在初始确认时就应计入相关的长期有形资产成木,并按期对其进行摊销。  

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政府专家组(UNCTDA)在1998年整理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作为国际首份比较完善的针对环境成木框架的会计指南,它从会计核算的各个方面对环境成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包括环境成木的定义、确认、计量以及披露等。该公告对环境成木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为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管理而采取措施的各项成木;二是为实现企业环境目标而支付的其他成木。该公告还指出,在环境成木第一次被识别的期间就应该进行确认,对其资木化还是费用化的关键在于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米来经济利益流入,对于计量难度较大的环境成木应当对其进行最近似的估计,在披露时应遵守重要性原则,按类别对具体内容在财务报表、报表附注或其他形式的报告中予以披露。  

 需要注意的是,该公告中所讨论到的环境成木的范围限于内部环境成木,没有涉及外部环境成木。内部环境成木与外部环境成木的概念是根据成木是否可进行计量以及是否由企业承担来区分的。内部环境成木指的是企业为有关环境事项所付出的能够可靠计量的支出和费用,包括由企业承担的研发费用、排污费用和环保设备的投资等;外部环境成木也是由企业活动产生但无法可靠计量,比如由于企业排污导致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成木,这种对环境产生污染和破坏的损失由社会承担。  

环境变化调查报告范文6

由于蔬菜加工业的到来,边院镇过村村小河近几年污染严重,小河周围臭气熏天,两岸的一些农作物及植被长势不良甚至枯萎,昔日的一些水生动物也不见了踪影。环境污染与生物生存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七年级生物科技小组在指导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开展了对环境污染与生物生存关系的调查。

二、准备工作

1.课题名称环境污染与生物生存关系的调查

2.活动时间2008.10月

3.活动目标调查环境污染与生物生存关系。

4.研究内容和方法查阅资料、走访环卫办、附近村民

5.预期成果表达形式

(1)调查研究总结报告、论文。

(2)文字、图像、图片。

6.组织分工

指导教师:马成东负责调查人员的分工,制定调查计划,指导调查过程、方法。

组长:庞善民负责整个调查过程的计划、组织、通知。

成员:

尚华奇:负责查阅相关资料。

于雷:负责过程记录、资料整理,资料汇总,调查报告撰写。

施文波:负责过程记录、资料整理,资料汇总,调查报告撰写。

王飞:负责参与实践调查,走访附近村民,资料收集。

郭迁:负责参与实践调查,走访附近村民,资料收集。

张利娟:负责参与实践调查,走访环卫办,资料收集。

张焕:负责参与实践调查,拍摄调查照片。

7.研究准备

我们生物科技小组全体成员都是过村的农民子女,对乡间的小河、花草虫鱼充满了感情,从小就在小河里游泳,捉鱼,是我们童年的天堂,对本次调查活动充满了足够的信心。

首先,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同时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和背景,为此次调查作了充分的准备,另外,我们调查走访了环卫办的同志,他详细地介绍了小河的变迁及环境污染的危害,还有附近村民的反映,同时又有马成东老师的指导,对此我们信心十足。

8.调查研究步骤

根据小组调查活动计划,讨论并制定如下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2008.10第一周):生物科技小组成立,明确任务,责任分工,图书资料查询。

第二阶段(2008.10第二周):开展调查,访问,拍摄图片,收集资料

第三阶段(20008.10第三周):小组成员调查研究情况汇总

第四阶段(20008.10第四周):资料整理,撰写调查报告,总结调查情况。

三、调查研究过程

1.资料查询,主要通过学校图书馆和上网查询,重点查找有关环境污染与生物生存关系的相关知识,为小课题的研究奠定理论依据。通过查找,发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紧密,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环境制约着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的不断进程,招商引资的深入,造成了不小的污染。环境污染会对生物的生存与繁衍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最终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自身,足见环境污染危害的严重性。这已引起国家的重视。小河的历史背景、植被和虫鱼的生长分布情况,

2.实地考察,小河离学校不远,发现小河两岸的农作物长势低矮甚至枯黄,流淌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层洗衣粉般的泡沫,泡沫下是深绿的水,臭气熏天,水中的小鱼不见了,蝌蚪不见了,青蛙、蟾蜍也停止了歌唱,就连岸上生命力极强的小草也垂头丧气,无精打采,仿佛在向人类诉说着什么?

3.小河昔日的情况怎样?是什么造成现在这种状况?我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走访。

四、调查走访记录

1.环卫站李伯伯

我们边院镇面积广大,有山有水,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有小王山、布金山等旅游景点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观光旅游,根本谈不上什么污染;不过由于人口较多,是一个农业大镇,多年来工业都不是很好,主要靠农业收入,税收很少,紧巴巴的,人们的生活不是很富裕,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是一个穷乡镇。

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招商引资强势出击.用人家的钱来发展自己,为了能留住客商,为他们提供了很大的优惠及便利条件,忽视了环境的保护,虽然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过村引进了龙大集团的蔬菜加工业,污水排人了附近的小河,给小河两岸农作物及水中的生物造成了不小的危害。这个问题镇上也发现了,相关部门已着手准备解决,同时也谢谢同学们的关心。

2.村民王大爷

我今年五十了,住在小河附近,对小河的变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以前的小河水清澈透明,里面生存着各种小鱼、虾米,还有青蛙及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动物,周围的农作物长势也很好,天旱的时候,都从小河里抽水灌溉,夏天天热的时候,不少村民还来这里乘凉,小孩在这里游泳,小河给附近的村民带来很多好处。可自从蔬菜加工业的到来,这里就变成现在这种样子了,很令人担心啊1

3.新农民王小猛

以前的小河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恩惠,无论给农作物的生长,还是对人们的生活,都带来了不少便利,可自从招商引资引来了蔬菜加工业以后,这里就变成了臭水沟,对人们的生活和农作物的生长来说都带来了很大的不利,这些污水中的毒素会慢慢渗到周围的天地里,被农作物吸收,最终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虽说对当地的经济带来了一些好处,但不能盲目引进,不顾环境的保护,这样会丢了西瓜,拾了芝麻,引进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污水的处理,确保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五、调查总结报告

我们生物科技小组通过对过村小河污染与生物生存关系的调查研究,发现环境与生物生存繁衍的关系非常密切,环境制约着生物的生存与发展,良好的环境保障促进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污染的环境会使原本生存的生物大大减少甚至死亡绝种。小河污染前后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环境污染的可怕,告诫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否则人类最终会把自己从地球上消灭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很少顾及我们周围的环境及生物,对它们大肆的开发利用,很多情况是只顾及眼前的利益,忽视了长远的利益,乱砍滥伐,任意盗猎,围湖造田,污水排放等等,都严重地影响着生态平衡,影响着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我们要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环境变化调查报告范文7

进入新世纪,日本企业环境会计取得引人注目的新进展,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广泛普及多方实践

近年日本企业环境会计,已从引进转入实践运用期。广泛普及多方实践已成为当前企业环境会计进展的突出特点。

(1)企业环境管理机构日臻完善。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企业引进欧美各国环境管理经验,组建环境对策部,为环境会计开展构建了管理机构。到1992年已有80%的企业设立了环境部。2002年东洋经济新报社对日本508家上市企业的调查显示:①环境部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显著。20.4%的企业环境部受到“高度重视”,52.8%“比较受重视”;②88.4%的企业将环境管理的优劣作为评价企业业绩的主要指标;③实施环境会计已成为企业环境部的重要课题。2002年日本上市企业环境部在重点抓好的25项工作中,实施环境会计列为第9项。

(2)企业环境会计日渐普及。2000-2002年实施环境会计的企业从356家增至573家,所占比率从13.2%增至19.3%。如纤维制品业的三菱公司,将环境会计制度化作为当前环境部的最重要举措。日本电信电话、名古屋铁道、大日本制药等企业,也都将实施环境会计列为环境部的前三位工作。

2.信息公开备受关注

近年日本企业公开环境信息,已成为环境会计发展的重要特点。2002年4月东洋经济新报社对250家上市企业的调查表明,近年日本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多达10余种,其中企业网页的环境观察、环境报告书成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两大支柱,分别有238家和236家。而取得ISO认证(121家)、媒体报道(101家)、环保型产品的普及(83家),相继构成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方式的前5位。到2002年7月,日本已有35.9%的企业实施环境信息公开。

3.政府民间共同推进

在环境会计开展上体现出政府民间相互交流共同推进的明显特点。首先,日本环境省在1999-2002年先后颁布了4个环境会计指南及报告,从理论与实务上提供了指导方针。其次,行业协会通过深入调研,提出诸多报告、建议等。如日本公认会计师协会设置的环境会计专门委员会在对海外环境会计动向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环境会计概念框架的报告;日本会计研究会也在2000年年会上,提出《环境会计的发展与构建:特别委员会报告》。各地方政府及公共团体也促使企业进行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核算。如岐阜县实行环保企业登记制度:仙台市、宫城县还推进陆奥(福岛、宫城、岩手、青森四县)跨县域环境管理规格实施。

二、日本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重要举措

1.加强环境会计控制职能

近年来加强企业环境会计控制职能,已成为日本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重要举措。

(1)加强成本与收益的计量。按照环境省《2002年环境会计指南》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将环保成本分为7大类:①业务领域成本(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环境影响及从事环保作业发生的成本);②上游/下游成本(供应、消费中产生的环境影响成本);③管理活动成本(环境教育、环境管理系统的建立与维持、环境负荷监测等);④研发成本;⑤社会活动成本(改善景观、支持地方环保活动、制作环境公报等);⑥环境损伤成本(治理污染及自然破坏的费用,支付与环境有关的保证金、罚金、和解金、诉讼费等);⑦其他成本。各企业在采取环境对策的基础上,用金额计算出环保投资费用及其经济社会效益。2002年以来日本一些大企业通过实施环境会计指南,加强环境成本与收益的计量,在增加环境投资的同时也取得可喜的效益。如日立公司环保费用及设备投资总成本为336.3亿日元,带来的效益达到41.6亿日元。

(2)取得ISO14001认证。1996-2002年日本上市企业取得ISO认证的比率,已从4.3%增至62.3%;非上市企业也从3.9%增至47.0%。到2004年2月,日本取得ISO认证的企业数已达14309家。

(3)健全企业环境管理体制。为全面实施ISO国际环境标准,近年日本企业也逐步健全了内部环境管理体制。这主要有6个方面:①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随时对环境负荷进行把握和评价;②制定环保经营方针、目标和行动计划;③建立并实施环保目标和计划的责任体制;④对本企业的环保行为不断进行监督检查;⑤企业从领导到全体员工,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将环保视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齐心协力落到实处;⑥建立并保持与政府有关部门、国内外环保组织及所在社区的环境信息交流。随着企业环境管理体制的健全,环境管理效果也日渐显现。据日本国内电机厂商2002-2005年环境行动计划预计,通过健全环境管理体制,今后10年间环境效率将提高2倍。

2.健全环境会计信息系统

近年日本企业通过健全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为环境会计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1)明确环境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2002年环境会计指南》中,对环境会计信息的质量做出了规定。按照规定,日本企业对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5项质量要求:即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可核实性。其中,相关性强调对具有环境影响的重点事项必须进行专门的会计核算和报告。可靠性则突出诚信披露,强调实质重于形式,要做到公正与谨慎。这无疑与当今困扰全球会计界的诚信危机有关。

(2)环境报告书已成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载体。环境报告书是企业伴随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对环境影响程度及为消除影响采取自主行动的说明。它是将企业自身的环保方针、计划和业绩等对外公开,供有关部门、消费者和客户对企业环境会计乃至环境管理进行评价的资料。早在1994年世界产业环境协议会就提出了《环境报告书指导方针》。按照国际惯例,环境报告书的主要内容有4项:①经营方针与体制;②产品、制造工程的环境影响;③环境活动的财务开支;④可持续发展的课题等。日本是从1997年开始实行环境报告书的。按照环境省《2000年环境报告书指南》的规定,环境报告书的基本内容包括:①基本项目(经营者序言、企业概要等);②环保方针、目标及业绩概况(方针、目标、计划、业绩、环境会计信息等);③环境管理状况(环境管理体制、研究开发、信息公开、规制遵守、社会贡献等);④降低环境负荷(状况及对策)。另据日本学者八木裕之对199家上市企业250份环境报告书的调查显示,近年日本企业的环境报告书有3个明显趋势:一是每份报告书都详细拟定了环境成本、环保效果、经济效益的计量范围和计量标准;二是建立了与企业内部环境会计相联系的外部环境会计,或披露内部环境会计信息;三是披露与利益关系人相配比或信息使用者需要的环境会计信息。[6]近年来,日本环境报告书的企业迅速增加。1997-2002年,环境报告书的企业数从169家增至650家,所占比率也从6.5%增至21.9%,预计2003年将达到900家。

(3)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书》已成新时尚。近年在日本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议论的高涨,一些大企业在以往环境报告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报告书》或《CSR(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调查显示,在环境报告书的企业中,已有超过1/4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书》或记载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3.完善实施环境会计保障体系

近年日本随着《新环境基本计划》的实施,在推进企业环境会计过程中逐渐形成共识:单靠企业自愿和主动性还不足以推进环境会计的顺利开展,还必须逐步完善实施环境会计的保障体系。(1)强化政府监管。政府为加强企业环境会计的宏观管理,除制定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外,还颁布实施一系列与企业环境会计有关的准则、指南、制度、标准等。1999年环境省颁布《关于计算和公布环境成本的指导标准——旨在建立环境会计(试行方案)》;2000年了《建立环境会计系统(2000年报告)》;2001年又颁布《环境会计指南Ⅱ》(副标题为“对于经营管理中进一步利用环境会计内部功能的思考”);日本现行的《2002年环境会计指南》是在以往实施的标准、指南基础上修订而成的。(2)开展第三者机构审计。据环境省《2002年环境简易企业行动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650家企业中,有131家(占20%)的环境报告书已经接受第三者机构审计,打算接受第三者审计的为190家(占29%),二者合计约近企业总数的一半。政府有关部门也正在研究制定第三者机构审计指南,争取尽快施行。

4.推进环境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本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跨国经营,聚焦外部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为此,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成为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重要举措。

(1)积极推进国际间的合作研究。2002年10月由名古屋大学主办在名古屋召开了亚洲会计学会第三届年会,就环境会计、目标成本、亚洲会计实务等进行了研讨;2003年10月日本金融机构参加联合国在东京召开的环境计划与金融会议,就环境投融资对象的选定、促进环境金融商品开发及构筑最佳环境金融体制等进行了交流,发表了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东京宣言》。

(2)积极开展国际间信息交流。日本企业为把握环境会计国际动向,积极参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部环境会计专家聚会(UNDSDEMA—EWG)和亚洲太平洋环境管理会计网(EMAN—AP)等活动。

(3)通过跨国经营拓展环境会计。本田技研工业公司被誉为日本开展环保活动的先驱企业之一,也是通过跨国经营拓展环境会计的一个典型。本田的海外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通过举办环境展、环境学校、广告、新车展以及因特网等多种形式,将环境问题财务影响及环境绩效信息及时公之于众,取得了当地公众的信赖,也推动了企业环境会计的拓展。

三、日本企业环境会计新进展的背景分析

1.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2000年12月日本政府制定了《新环境基本计划》。该计划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为总目标,提出了长期的环保基本方针:

(1)以环境负荷小的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体制;

(2)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长期共存;

(3)在公平负担环保费用的前提下,实现中央、地方政府、企业及个人的共同参与;

(4)推进国际环保合作。

计划还制定了环境政策:

(1)实施污染者负担的原则;

(2)提高环境的效率性;

(3)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4)推行环境风险制(RISK)。

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对日本环境会计的开展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1)计划向企事业单位展示出国家未来循环经济发展的蓝图,诱导其据此制定环境经营计划;

(2)计划确定的重点政策,向企事业提供了政府的“政策预报”,便于其主动调整投资方向:

(3)计划提供了政府对国内外环保形势的分析,引导企事业适应国际化环境,与国际环境会计接轨。

2.市场绿色化的强劲推动

随着2001年日本《绿色购入法》的实施,购买无公害绿色商品已成时尚。1999~2001年以市镇村和上市企业为主的绿色购入团体数从577家增至1126家。而以绿色购入单位为主要对象的15类商品的销售额与2年前相比平均增加74%。近年来企事业、居民的购物意识已有明显变化:从以往主要考虑质量价格转变为当今的绿色消费。[7]34-35消费者购物意识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开发环保商品,重视绿色购入信息,也更推动了企业实施第三者审计,主动企业降低环境负荷和环境绩效信息,以增强消费者的信赖。

3.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急切需要

据瑞士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发表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显示,1989-1991年日本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居世界首位,90年代后期急剧下降,到2002年降至30位。[8]这主要是日本制造业生产率低下所致。日本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1985-1990年年均为2.3%,1990~1995年降至年均-0.2%,2个5年间的降幅达2.5个百分点。近年日本政府和企业采取诸多举措,急于寻求摆脱困境之路。其中,企业通过采取环境报告书、环境会计信息、制定环境经营方针、构筑环境管理体制、实施绿色购入,以及促进资源再利用等环保经营战略要素,不仅在减少环境负荷上做出了贡献,而且成为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源泉。

4.适应环境相关法制建设的必然选择

近年日本政府实施环保相关法制建设,也成为企业开展环境会计的助推器。世纪之交,日本政府颁布了《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2000年6月)、《新环境基本法》(2000年12月),对20多项环境立法、施行令、施行规则进行了修订。2001年4月还颁布实施了《PRTR法》(环境污染物质的移动、排放登记制度)。该法规定:各企业必须对列为登记对象的354种化学物质的数量做到准确把握如实申报。随着环境法制建设的日臻完善,司法力度也在日渐增强。1998~2002年日本环境犯罪的检举件数从2443件增至3905件,增长近60%。同期,环境违法的率也从63.3%增至70.8%。近年日本增强环境立法司法的新形势,既使企业推进环保活动有法可依,又对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开展环境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对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环境绩效的确认、计量和处理问题,也必须做到有法必依。

四、对我国的启示

1.要加强环境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近年日本企业环境会计取得新进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依法促进。战后日本走过了公害肆虐与治理的曲折历程,在从公害大国到治理先进国家的转变过程中,加强法制建设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国家立法,市镇村也制定地方环境标准,并与辖区企业制定“协议”,成为企业必须遵守的社会规则。在我国,为防止传统落后的社会发展模式重演,必须首先建立健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以确保企业环境会计健康有序的开展。

2.培育保护企业推进环境会计的内在动力

近年日本企业的环境意识已由对“社会的一种贡献”转变为“左右企业业绩的重要因素”,进而发展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之一”。[7]32-33日本企业对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有较高的积极性,这也是近年日本企业环境会计进展迅速的根本所在。我国入世后,一些企业为到国外投资或出口产品,也都积极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环境会计信息公开,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为数甚少,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手段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企业的内在动力必将增强。

3.推进第三者机构对企业环境会计的审计

近年日本企业环境会计的新进展也向世人展示,由社会环境审计机构(第三者机构)对企业环境报告书、环境会计进行审计鉴定,做出环境审计报告,是推进环境会计开展的有力举措。这一举措的实施,既避免了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能如实和全面地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又确保了社会公众对企业环境信息合法性、公允性的确认。

环境变化调查报告范文8

一、高度重视投资环境建设

(一)要牢固树立“抓项目促发展、抓服务促效率、抓环境促招商”的发展理念,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优化服务,致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招商引资引项新格局。

(二)明确各部门“一把手”是改善投资环境的第一责任人。凡涉及服务态度差、工作效率低、投资者反映问题多的部门,经查属实的,“一把手”要承担领导责任。

(三)进一步加大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服务企业的工作力度,努力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对发生严重影响投资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严肃查处。

二、提高项目服务效率

(四)开通*发照“直通车”。一经评审同意落地的项目,区直各职能部门一律开通*发照“直通车”。凡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建立职能窗口的部门,要对涉企审批服务事项进行一次内部整合,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个口子收费”,按承诺限期完成。各职能部门窗口要确保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授权到位。

(五)实行*全程监督服务制。区行政服务中心、沈家开发区管委会和乡镇(街道),要加强对新上投资工业项目审批环节的全程跟踪服务与监督,确保“直通车”畅通无阻。

三、优化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机制

(六)建立服务企业“联络员”制度。在开发区、乡镇(街道)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或投资者有要求的小企业,由项目引进单位视情选派联络员负责长效综合服务,无引项部门的企业由开发区或乡镇(街道)选派,联络员名单报开发区管委会及区行政服务中心备案。联络员职责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长期提供帮助或协调联系,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选派单位要把服务效果、廉洁状况及服务对象的评价,作为对联络员年终考评的依据。

(七)建立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对新引进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副处级以上的领导牵头组成工作协调小组,帮助解决项目在落户过程中出现的规划、建设等问题。对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实行副处级以上领导分工联系,由联系领导牵头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的有关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八)建立区重点工业项目推进联席协调会议制度。成立由区长担任主持人,由分管工业经济工作的副区长担任副主持人,经贸局、发改局、沈家开发区管委会、监察局、行政服务中心、外经贸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建设局、国土局、规划局、环保局、质监局、安监局、人劳局、科技局、工商局、物价局等单位为组成成员的重点工业项目推进联席协调会议制度。遇到问题及时召开会议,协调解决重点工业项目发展建设中的规划、环境、土地、水、电、路配套及优惠政策等有关问题。

(九)引进人才,为企业走科技发展之路提供优良的人才政策环境。区人事劳动、科技等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落实好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信息、档案托管、岗前培训及养老、失业保险等服务。

(十)转变职能,深化部门服务承诺。区机关各部门对职责范围的服务事项进行一次梳理,按优化软环境的要求,及时完善服务承诺制。

四、规范部门执法行为

(十一)合力营造宽松和谐的生产经营环境。建设、规划、国土、工商、税务、环保、质监等各涉企执法部门,要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发挥职能优势,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严格控制对企业的检查活动,规范收费、处罚行为,杜绝将职责范围行政服务事项,转化为中介收费服务,防止部门权力利益化。

(十二)实行涉企检查预告制。职能部门实施对企业的检查,要统筹安排、注重效率、保证质量、避免重复。对企业的例行执法检查实行预告制,不能因检查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未经预告企业可以拒绝检查,并可通过沈家开发区管委会或乡镇(街道)向有关部门反映或投诉。

(十三)推行最低标准收费制。由区物价部门牵头,对所有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中介服务收费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清理与梳理,对不合理的收费要坚决予以取消,对有弹性幅度的收费按下限执行,对清理后可执行的项目由区物价局、企业减负办(设在经贸局)联合审定后向全区公布。凡未列入新公布目录的收费,企业有权拒交,强制收取的按乱收费从严处理。

(十四)实行年度收费报告公示制。按政务公开要求,由区物价局和企业减负办负责,每年年初将验审后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同审批环节相关的中介收费的项目与标准,向社会公示一次;遇上级已决定取消、变更收费项目时,物价局应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变更与公示;各职能部门每年年底应将年度行政事业性规费收缴情况,及审批环节涉及的中介收费情况,分别报区企业减负办和物价局备案。

(十五)涉及为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中介组织的涉企有偿服务,要坚持企业自愿原则,强化竞争机制,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中介组织市场化。凡与部门审批相关的中介收费,不得高于区物价部门提供的省内最低标准,并报区物价局统一核准。任何部门不得强制企业接受指定的中介收费服务。

(十六)实行涉企处罚报告备案制。职能部门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有违规行为的,应先行警告帮助整改。对问题严重必须采取罚款以上行政处罚或其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按深化政务公开与行政监督的要求,实行涉企处罚报告与备案制度。处罚前将相关情况向区政府报告,处罚后将相关结果报区政府纠风办备案,并公开接受行风监督员的评议及社会各界监督。

五、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十七)各部门要依法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得干预企业依法享有的生产经营管理自,不得变相强行向企业安排人员,不得逼迫企业接受指定的工程施工单位或购买指定的消防、电力、环保、安全等生产经营中必需的特种商品与设备。

(十八)坚决杜绝乱摊派乱办班等其它影响投资环境的不正之风。严禁任何单位向企业摊派订阅报刊杂志;严禁乱拉赞助;严禁乱办班,职能部门确因业务需要举办企业培训班的,须按规定报区物价局批准,并报区政府纠风办备案。

环境变化调查报告范文9

关键词:融合(Convergence);平衡记分卡;转让定价;信息技术;分部报告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4-0106-02

会计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管理会计及财务会计的活动、技术及概念都在不断地进化和重新定义自己。会计的内外环境变化激发和促进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

1 会计内部环境影响

1.1 财务会计在职能上发生变化

管理会计通常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及董事会成员使用,内容主要包括规划、决策、业绩评价和控制,面向未来是其工作的重点。财务会计主要为企业外部使用者服务,侧重点在于根据日常已经发生的业务记录进行账簿登记、定期编制财务报表、向企业外部有利害关系的团体和个人报告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近年来,财务会计的职能发生了改变。投资者和管理者越来越关心面向未来的经营环境和业务状况,这推动了会计信息的前瞻性。例如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或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企业,会计师越来越为企业的战略性的决策起着支持作用。而财务会计趋向于支持决策并强调公允价值观及透明度,最根本的变化是从历史成本会计到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公允价值会计原则填补了投资者和企业层面的战略管理信息不对称差距。另一方面,财务会计报告启用管理报告信息增加了透明度。会计报表的纸张格式在过去占主导地位,而现在是高层管理人员能够使用在线的电子报告系统,从多个维度,获得从企业级的收入或盈利能力信息到事务级别的运营信息。虽然目前财务会计报告仍主要反映会计信息,但不断扩展的方向则侧重于长期的未来和更广泛的功能。

1.2 组织结构的改变

信息技术尤其是ERP(企业资源计划)改变了会计工作。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需要从更加宽广的视野,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双重视角去理解业务流程。不仅首席财务官,即使主管会计或管理会计师,也要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个角度处理业务。角色转变并不是指角色代替,只是角色扩展了。比如主管会计师,负责编制子公司向母公司报告的财务会计报表,但是报告中还是会涉及管理会计。增强的自动化处理水平及一人多角的情况促使企业减少会计人员人数,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组织结构。

1.3 激励制度的发展

在国际上,由于法律要求,高管薪酬制度的透明度逐渐增加。例如在美国和英国,薪酬报告公布了高管们是如何赢得了他们的奖励,无论是承诺发给股票作为激励的方式或其他奖金计划。因此,一些管理控制系统的要素信息在财务报表中得以披露,奖励制度表明了高管的业绩目标,也就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水平及目标计划。在激励制度中,高管们被期望的业绩目标,来自于管理会计信息,而反映在财务报表上,从而影响到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激励系统作为管理控制的关键要素之一,也可能会出现与期望相悖的结果,因为这可能会驱使管理者操纵财务会计报告中的财务结果,尤其是经理人股票期权,如果股票价格发展是特别好,高管有机会因为操纵财务结果而变得极为富有。

平衡记分卡方法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激励制度。该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只注重财务指标的业绩管理方法。平衡计分卡认为,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情(落后的结果因素),但无法评估组织前瞻性的投资(领先的驱动因素)。在工业时代,注重财务指标的管理方法还是有效的。但在信息社会里,传统的业绩管理方法并不全面,非财务指标通常代表了国内领先、具有前瞻性的管理会计信息,组织必须通过在客户、供应商、员工、组织流程、技术和革新等方面的投资,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平衡计分卡的各个维度之间的平衡无疑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这两个领域整合到形成单一的实体的最具体的标志之一。

1.4 转让定价(Transfer Pricing)

在跨国经济活动中,利用关联企业之间的转让定价进行避税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税收逃避方法。转让定价,尤其是在大型的跨国公司,是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功能结合。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看(盈利中心级别),转让价格的制定,是极其重要的盈利能力分析、业务规划和控制手段。税收优化成为制定转移价格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国际商务环境,政府因利益和税收方面的考虑,对企业使用不同的转让价格进行限制,使得外部财政政策直接影响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机制。由于财务会计数据是政府征税的依据,因此,早期的限制并不像后来这么严格。

当前,转让定价应遵守公平独立交易原则(Arms length principle),主要的估价方法是基于市场价值,并被经济合作发展组织(1995)定义作为跨国企业税务管理的指导,从而确保税收能够公平地在国家间分配。起初,当成本加成作为转让价格方法的使用时,价格是企业内部根据实际历史成本进行成本加成计算得出的。当没有市场产品可供参考时,形成估值的基础的仍然是实际生产成本。设计成本核算系统时,制定转让定价时要提前综合考虑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征税的标准。一方面,管理会计为财务会计提供成本信息以满足财务报告和税务要求;另一方面,财务会计也影响着税务筹划管理者在以管理会计为目的而进行的成本计算。

1.5 企业并购中的尽职调查

尽职调查是由中介机构在企业的配合下,对企业的历史数据和文档、管理人员的背景、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资金风险做全面深入的审核,多发生在企业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和企业收购以及基金管理中。尽职调查的目的是使买方尽可能地发现有关他们要购买的股份或资产的全部情况。

在适当的合并和收购调查过程中,收购者专注于审查和确保采集目标对应于买方的价值和风险预期。尽职调查包括法律、技术、人力资源、财务状况。管理会计信息,如预算、预测及成本和盈利能力的分析,目前在尽职调查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公平的估值的需要来自管理报告系统对被收购的公司的正确认识。合并收购的重点是针对被收购的公司的能力来编制未来净现金流量,进而产生前瞻性的会计信息。有些财务分析如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预测、滚动预算等是基于实际数据的财务会计和前瞻性的管理会计信息,在数据上要保持时间同步性,这推动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处理上进一步融合。

1.6 会计业务外包

近年来,会计业务外包的情况越来越多,甚至跨国进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使会计服务提供商能够通过互联网远程运行管理会计。这不仅促使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更加集成,而且也推动了管理会计的标准化。

2 会计外部环境影响

2.1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过程中是个关键元素,起着衔接、促进、催化、激发甚至动力的作用。信息技术尤其是ERP系统的运行使得管理者可以更加注重前瞻性的会计信息,并使生产有更好的预测,而不是依赖过时的计划。

通过数据通信、软件和数据库解决方案,信息技术以其操作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创建了一个信息环境,成为必要的、不可或缺的会计信息载体。数字化是促进当代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

2.2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产生重要影响。在这里,本文主要讨论其中关于商誉减值、分部报告的要求所带来的影响。

2.2.1 商誉减值测试

商誉减值测试不是基于传统会计中对实际发生的交易的确认和计量,而是更多地立足于眼前,着眼于未来,基于对未来现金流的管理预测,是与管理会计紧密相关的。现金流量预测应基于管理层对未来的充分准确的了解。在一些行业,这种预估甚至可达到五年期,包括假设和估计。这是由管理会计产生的财务会计报告,是前瞻性的管理会计信息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财务报告的质量。

2.2.2 分部报告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披露有关的企业分部报告,将其财务信息告知股票市场。准则要求公开的财务报告在其业务分类方式上,要采用类似于企业内部高管、董事会成员所使用的内部管理会计报告的分类方式。原则上,分部报告要与公司的组织和管理结构相匹配。这是要求公司的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信息制度结合,即管理会计的信息被要求在外部财务报告中使用。

分部报告的最终目的源于股东需要在他们做出投资决策时能够正确评估公司的价值。分部报告增加了管理活动的透明度,协助股东评估公司增长的源动力和盈利能力。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环境下,企业会有意地为编制分部报告而聚合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分部报告的标准设置要求,致使企业在内部管理报告设置上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即财务会计也激励着管理会计(内部报告做法)的变化,这是一种双向影响。

2.3 竞争对手、客户和承包商的分析

竞争对手在股票市场披露的财务信息,包括成本及财务构架特别是分部报告还增加了透明度,这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可以使用管理会计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公开的财务报告已经包含了具有前瞻性的财务信息,如无形资产(如商誉、专利、品牌价值和其他无形资产)的值。有助于企业针对竞争对手做出战略决策。例如,与定价相关的运营决策。

通常情况下,公司还会分析他们的客户的基本财务指标,进行客户分析、客户细分和客户生命周期规划。同样,承包商和供应链中其他重要的业务伙伴也会被进行财务分析以作为运营决策的依据。

2.4 金融市场的监管

2.4.1 利润警告

公开上市的公司被要求不能有延误地披露盈利警告给股票市场。利润警告表示先前公布的盈利预期已不再有效。利润警告源自于管理会计提供的关键信息,如预算和特别滚动预测。这些程序基于信息技术的辅助方差分析,用于跟踪财务预测和实际数据之间的差异的原因。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编报利润警告的过程中紧密结合。

2.4.2 会计期间

上市公司被要求的财务报告使得管理会计采用了以财务会计时间跨度来作为规划和控制的期间。这种时间跨度对齐的方式可能会无意间促使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趋于融合,但也会因此使得高管为达到某种短期财务结果,而使得公司在经营上采用一些短视的行为,放弃长远规划。

2.4.3 外部财务分析师

外部财务分析师的分析预测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控制与管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外部金融分析师的预测行为影响到公司预算编制。内部预算编制的目标盈利水平直接吸收外部分析师报告。但这种思维容易导致过分乐观的预算目标、延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项目或降低研发成本。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是会计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有意或无意地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需要把握其规律,以促进我国会计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Goretzki L,Strauss E, Weber J.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changes in management accountants' professional role[J].Manage,Account Res,2013,(24):41-63.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