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体育时空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6 15:42:42

体育时空论文

体育时空论文范文1

关键词: 网络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价值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交流互鉴,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着力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为新形势下实现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带来了新的“生长点”,提供了根本遵循方向。空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和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应关照空间价值,实现空间转向,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探究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建设中的新使命,又是网络空间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新诉求。

一、“互联网+”时代需要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网络空间日益成为新的虚拟化社会场域。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也是现实的。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是理论和现实双重背景的指向与呼唤。

(一)理论背景:思政学科理论奠定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摘 要: 伴随信息技术革命,网络空间日益成为人们的共同家园,是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聚集联络的重要空间、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建设共建共享的网络精神家园,既是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时代诉求,更是治理网络空间现实问题的客观要求。在“互联网+”时代环境下,应在深刻认识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实现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新策略和方法,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网络空间中诗意地栖息。

关键词: 网络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价值、相结合、相接近的关系。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纳入网络空间范畴,在虚拟网络空间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旨归,又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自觉。

(二)现实背景:应对当前日益严重网络空间问题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们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空间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面临一系列现实困境,如:网络暴力、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歪曲历史、虚假新闻信息等破坏舆论环境,侵蚀主流价值;煽动、宗教极端等网络犯罪活动破坏国家和社会稳定,甚至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等等。这些既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又是长期困扰净化网络空间的现实问题,更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

二、创新实现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策略和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要实现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需将网络空间理念、方法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依托理论与实践双重层面,从理论到实践、从体系到途径等多个维度发挥网络空间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一)理论层面:充分发挥“斯诺命题”的理论导向作用。

英国科学家斯诺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经提出“斯诺命题”。“所谓‘斯诺命题’主要是指由于学科背景等的不同所形成的人文科学学者和自然科学学者在学科文化上的差异和对立”。这种文化差异和对立,严重阻碍科学的创新与发展。破解“斯诺命题”的正确路径,就是要加强文理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探究和实现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需要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主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时效性的理念。互联网信息时代,信息源广泛而多样,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思想理念,迅速准确把握时机,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互鉴,整合信息。二是互动性的观念。例如在微博互动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观察网民在微博上的转发和评论,把握网民的思想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实践层面:科学构建网络空间治理体系。

指出:“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基于网络空间问题的战略性和民生性、生成原因的复杂性、网络空间的功能性等特点,构建网络空间治理体系不仅是实现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路径的关键一环。政府、网站、网络社会组织、网民四大主体在网络空间治理体系中各自居于不同地位和作用,应不断强化参与、责任、协调等意识,努力使各主体都达到最佳状态。同时,各主体还须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合力理论、资源配置理论的指导下,考虑各主体间内在联系,优化各主体之间的结构,构建一个立体综合的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具体包括:以政府自治体系等为代表的单主体自治体系,确立舆情引导“风向标”;以网站与网民深度融合、政府与网络社会组织协同联动为代表的跨层次多主体治理体系,启动网络空间“减压阀”;以各级政府互助引领、各类网站协同互补、众网民合作治理为代表的同层次多主体治理体系,筑牢主流价值“防火墙”。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体育时空论文范文2

关键词:教育;城市;空间生产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1-0084-03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探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但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城市,关注的力度却远远不够。美国学者托马斯・班德尔也指出要研究教育与社会互动的关键点:城市[1],因而对这一领域进行挖掘,是一项创新研究,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教育与城市空间生产――基于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拓展》一书是天津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品所著,也是天津社会科学院的重点课题结项成果。由于潘允康先生已对此书做了精辟的总结,本人在这里只能做些补充并就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一)核心概念

本书是理论运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因此本书的题目选择了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中的一个理论术语“空间生产”。“空间生产”一词是由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提出。列斐伏尔指出,“生产”一词来自于马克思的理论,即生产是人类通过劳动等社会实践制造产品的社会性活动。因此,空间生产的核心意思就是:“社会过程下城市、区域、城镇等这些具有空间形式的社会体系的形成。”其后,曼纽尔・卡斯特、爱德华・索亚等学者对空间生产研究进行发展,使之成为了具备相对完善学术话语体系的理论。本书探讨的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在城市空间的形成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空间生产概念的使用,实质上是空间生产理论的运用,这使得本书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并拥有一种可依据的可靠的分析范式。

(二)研究思路

城市是社会的主要载体,城市空间与城市社会是同一的,研究教育与城市空间的生产,其实就是研究教育与城市社会的辨证关系,城市社会学者将城市社会的特殊属性归结为:生态社群、集体消费、资源分配、生产系统和文化(特性)五种类型。在实际中,教育是城市生态体系和城市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集体消费和资源分配与居住密切相关;特性则体现于区域社会中。另一方面,空间研究需要植根于实践。因此,本书从教育活动出发,分析教育的生态组织,以及教育对城市居住、城市产业和城市区域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三)章节安排

本书是要在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理论运用中,实现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深化,首先应当整理并分析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成果。因此,本书的第一章梳理了人类生态学派和新城市社会学两大流派的空间研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逻辑、范式、内容与视角,并指出空间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教育可以看作是一种生态组织,因此,本书第二章要探讨教育活动如何形成教育空间,教育空间的结构,以及教育空间的变化。

教育的消费与教育资源的获得与居住密切相关,第三章分析教育与社区的互动。教育作为居住的重要配套,通过家庭迁居引发社区的变化,有教育需求的人入住心仪教育配套社区,在城市中形成了具有教育特色的居住区。另一方面,生源是优质学校形成的重要因素,社区的分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区域内学校的质量。

教育是一种生产要素,第四章分析教育与城市产业的辩证关系,重点分析高等教育与产业的关系,具体包括两者对于彼此区位选择的影响,以及彼此之间建设发展的相互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产业密不可分,这一章还探讨了在知识经济下,教育在产业塑造城市空间中的作用。

第五章研究教育与区域,城市性体现于不同的区域社会中,教育是区域的重要功能组织,区域中教育系统如何组织,人们参与教育活动的行为、教育组织与其他组织的互动形式,都是形成区域性质的重要力量。在城市中,教育分区域(行政区)管理,分区域发展会导致教育出现区域分化,同时教育作为区域功能系统的一种,结合区域内其他社会功能单位,会使所在区域呈现不同的性质,当然,此种法则也可推演到其他功能系统身上。另一方面,城市中高等教育的规模化聚集也形成了特定的城市功能区――大学城。

二、本书的学术价值

(一)应用并深化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

从事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人都知道,城市社学始终无法避开空间问题。空间是城市社会存在的重要维度,因此空间不能成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空间研究散见于各流派、视角的分析中,随着社会科学界空间研究的兴起,学者们试图创建一种关于社会空间的理论,但当空间成为一种研究对象时,其问题和不足也随之而来。因为空间只是事物存在的环境条件,而非实体,任何对于空间所做的宏观和抽象研究,都面临着将空间与社会剥离的困境。面对空间的难题,学界做出了两点总结:一是我们仍然且必须承认空间的重要性;二是空间研究必须植根于具体实践。因为实践植根于时空发展中,实践研究可以很好地实现时间、空间与社会的三重辩证整合。在空间的生产中,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处于中心地位,这一过程在每一项社会活动中完成,包括生产、分配、居住、消费等。美国新城市社会学学者马克・戈特迪纳(Mark Gottdiener)也指出,应当尝试把更多的要素纳入到社会空间分析中来,如房地产、地方政府、邻里、公共环境等。这也是当下社会科学界空间转向的真相。本书尝试从教育活动出发,具体分析社会与空间的辩证关系。

本书是理论总结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在理论方面,本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总结出清晰的理论范式,并将其运用到天津案例的分析。目前,学界关于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梳理较为零散,或集中于某一流派,或某一学者,且没有深入剖析。在分析方面,本书确立了城市社会学社会空间分析的模式。第一,从具体的实践活动出发,以该实践活动的功能空间和区域为联结点,分析实践活动如何生产(城市)空间,实现空间研究微观和宏观的结合。从具体实践活动出发来审视城市空间的生产,不仅可以为社会空间的生产提供一个真实可靠的起点与开端,同时此模式可以融合学界微观与宏观叙述之间的分裂。因此,这一模式可以应用到其他社会实践的分析中,例如医疗、交通、商业等。第二,以城市社会学对城市社会特性的几种界定为分析框架。任何实践活动都脱离不开社会的约束与限定,城市社会性的确定是研究具体实践生产城市空间的前提,城市社会学自诞生以来,学者将城市社会的特性界定为生态社群,生产、消费系统,资源分配体系,这些都是实践研究展开的背景思考,同时可以作为分析的框架。

(二)推进了教育领域空间视角的研究

教育具有培养人的功能,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而又不相互冲突,同时使之符合社和国家的需要。教育活动隐匿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它对城市空间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教育实践活动出发,分析教育与城市空间的辩证关系,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展示教育生产空间的过程和方式,这符合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逻辑,同时也是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视角和内容的丰富和深化。一直以来,教育的研究缺乏空间视角,已有的系统研究也比较少,且主要局限于学校空间研究。本书从空间的视角分析教育与城市社会的辩证关系,这是对教育领域空间视角研究的推进。

三、有待深入的问题

第一,增加相关学科的知识。教育对于城市空间的作用必须结合其他城市要素才能实现,因此,教育与城市空间生产的研究实际上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涉及政治、经济、地理等众多学科。本书在探讨教育空间与产业空间的辩证关系时,缺乏对于经济学方面理论的运用,如产业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等等,使得该部分的研究较为薄弱。

第二,进一步提炼研究理论。本书运用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范式与方法,分析了城市中的教育问题,在具体的实践分析中发现、总结、提炼空间研究的特殊模式和新的观点将是本研究一直持续的努力方向。纵观国内外学界的研究,城市空间的分析都是以个案为例,这意味着一种“本土聚集”[2]。运用国外理论来思考当下中国社会的动态变化及其原因,是国内学界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这也代表着中国研究本土化的努力和尝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对中国社会、城市区域和其他具体领域有较深入的了解,并保持敏感性和洞察力。本书以天津市为例展开研究,收集了大量的现实资料,使研究有依托,有支撑,不空泛,然而在本土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方面还有所欠缺,也未能提出一个属于我国现实的本土化理论。众所周知,社会学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的社会秩序探索,这是本书还需提高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郄海霞.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城市互动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 吴军,特里・克拉克.文化动力―― 一种城市发展新思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New Exploration on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City

――Education and the Production of Urban Space ――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 Research in Urban Sociology

SHAO Chang-l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Tianjin,Tianjin 300222,China)

体育时空论文范文3

摘要:培养公共空间意识,是现代公民走向国际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学校在公共空间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的实践研究,是以学校为主要场域,以校园生活为主要依托,以知识领悟、情感认同、行为自训为三个培养层次,打破传统的德育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公共空间意识的一种教育通道和方法。

关键词 :公共空间意识 体验式 中职学生

公共空间意识既具有道德层面的较高要求,同时也包含许多规则层面的基础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规则意识的基础较弱,教育后行为的反复性较大,学生间的差异较大,按传统“一刀切”“强压式”的教育方式和评价方式,容易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

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通过学生的全员参与,激发学生对公共空间的规范的自我意识,有利于提升公共空间意识培养。

一、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依据

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图1)。

1.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符合中职生的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这是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主要是在集体当中,从众现象更加突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互为榜样的作用,体验式开展公共空间意识培养正是借助学生的从众心理,通过营造积极、正确的校园公共空间环境,使学校学生能自觉按照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和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形成自觉。

2.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符合中职生的自尊心理

自尊即自我尊重,是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中职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加强期,这一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就是他们特别重视同伴的看法,努力获得同伴的认同。体验式开展公共空间意识培养,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公共空间意识,让学生在追求同伴认可的过程中为个人和集体荣誉而不断努力,使得学生良好的公共空间行为更加自觉、持续,并逐步内化为个人品质。

3.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符合中职生的向善特质

这一时期的中职学生正处于充满理想、努力实现自身追求的阶段,无论他们的兴趣点和目标点是否在本专业的学习上,都有自我完善和不断进步的愿望和潜力,但是这个时期的中职学生又处于不稳定、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阶段,所以通过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对学生成长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正面意义,消极落后的集体氛围无疑也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体验式开展公共空间意识教育,就需要充分利用和把握好这一因素,使学生在个体的基础上自我完善和提高,主动完善自己在公共空间的行为,不再是教育被动的接受者。个人的完善也能进一步带动整体公共空间意识水平的提高。

二、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路径设想

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主要是立足“学校公共空间”,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开展公共空间道德意识的构建和行为的培养。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将公共空间意识和行为内化,并向“社会公共空间”延伸,笔者根据人的认知行为层次,即“知情行”循序渐进的过程,设计“知识领悟”“情感认同”“行为自训”三个层次活动,改变传统说教的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公共空间意识,从而主动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公共空间意识和行为(图2)。

三、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实践探索

笔者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改变传统教育的方式,根据上述三个活动层次,开展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实践探究。

1.周推一言,知识领悟

公共空间意识是个体维护和追求公共利益过程中形成的意识形态,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而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形成的媒介即是语言,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所以笔者从学生的日常用语入手,让学生理解和营造公共空间意识和环境。

我们以每周一的晨会作为推广文明用语的平台,每周重点推介一句文明用语,让学生学会文明用语、礼貌待人,从小事、从自己做起,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氛围。

通过此项活动,学生在与同学、老师、家长、朋友及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有意识地使用文明用语并感受到简单行为创造的良好人际氛围,从而意识到良好公共空间环境的重要性和形成公共空间意识的自觉性。

2.微型创意,情感认同

微型创意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在教师引导下开展蕴含公共空间意义的一种创新设计,包括创作微电影、 设计Logo、原创标语、手绘漫画等。

微电影活动中,同学们各尽其能,通过共同讨论确定主题,创作脚本、角色扮演、拍摄制作等形式,将专业能力与道德活动紧密结合。活动使学生的热情得以极大激发,在校园里常常能看到学生创作团队夜以继日地利用课余时间一遍遍制作,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主动性,相对于灌输式、课堂认知式德育,这种开放式的电影制作的公共空间教育,在内容、方法和效果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Logo设计比赛中,参赛学生按照“五个公共空间(就餐就寝、课堂学习、图书阅览、重要集会、自修作业)保持文明”的要求设计主题Logo,最后将设计好的Logo作品公开展示,由全校学生集体投票选出优秀作品。活动过程是理解公共空间意识、规范公共空间行为的过程,同时Logo作品本身作为宣传资料,正面宣传公共空间环境的营造,由于作品取材于实际,由学生制作完成,它的宣传效应要大大超过普通的宣传资料。

在标语征集中,学生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几个人共同创作,语句短小形式不限,活动简单可行,易吸引全校学生参与。通过组织和动员,活动共征集了包括垃圾箱、电梯、食堂、走廊、绿化带、图书馆、水池、电源开关处等公共空间五百多条原创标语,这些标语充满创意,又形象可行,实现了标语源于学生、教育学生的目的。

手绘漫画既有体现校园公共空间中值得学习的榜样,也有体现不文明的行为。漫画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学生易于接受,起到宣传、警示作用,教育、引导作用也更好。

总之学生微创作活动,更具个性,不仅体现了创作者的心声,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公共空间意识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3.团学活动,行为自训

培养中职生的公共空间意识,不仅要帮助其形成内在的精神结构,而且还要养成良好的公共空间行为。

行为自训就是通过校园十大形象代言人评选,每月之星、仪容仪表标兵、卫生习惯标兵、文明用语标兵三大文明标兵评选,团学干部直选,校园督导队选拔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校园公共空间良好素养的平台,挖掘学生中公共空间意识优秀典型,培养阳光、向上,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公共空间意识的现代公民。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不仅是一个内部发展的过程,也是社会示范的呈现和通过社会实践及训练实现的过程。行为自训路径是建立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如果说校园形象十大代言人、每月之星的评选、团委学生会干部直选、校园督察队的组建,都是为学生提供公共空间的学习榜样,通过观察学习榜样的示范习得行为。那么一个月的行为训练则是为了引导学生反复演练榜样示范的行为,及时总结自己在操作行为过程中的情况和进展,进行自我矫正。

如今,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在虚拟世界的公共空间,虚拟公共空间是学校公共空间和社会公共空间的延伸,为此,我们建立了“深蓝社区”网络论坛,注册了“电子V感动”校园微博。“深蓝社区”依托学校官方网站,属于班级论坛。“电子V感动”是依托腾讯微博开设。学生借助QQ登录,通过“深蓝社区”和“电子V感动”微博。学生可以言论、图片、故事等信息内容,同时可以就某一主题开展辩论。论坛和微博由学生自我建设、自我运作、自我管理,定期评选网络达人,对正面言论最多,点击率高的言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从而引导学生遵守公序良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做到人前人后言行一致。

四、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成效与反思

体验式的教育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内在要求,创造各种平台和条件,让学生共同制定和执行校园公共空间的行为规则;让学生承担和扮演各种角色,参与校园公共空间活动,体现了民主、公正的团队精神。

体验式的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德育教育手段,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反对灌输,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认知领悟,在创意活动中获得情感认同,在参与管理中获得行为自觉,以实现学生公共空间意识的自主建构。经过两年的实践,提高了学生对公共空间的情境认知、情感认同,也改善了学生在公共空间具体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学生的行为是衡量体验式的中职生公共空间意识培养可行性的一个重要标尺。学生在公共空间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能够反映学校公共空间教育是否有成效或成效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数据显示:能够阻止室友在就寝时间高谈阔论的同学上升了20.8%,就餐时能够自觉排队的同学增加了23.1%,插队的同学减少了10.5%,在实训室偷偷给手机充电的同学减少了17.9%,随手扔垃圾的同学减少了24.7%,能够劝告同学不在走廊上踢球的同学增加了24.5%,懂得晚自修时请教题目需要轻声交谈或出去交谈的同学也增加了8.4%。

中职学生公共空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通过教育、训练逐步形成的过程。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的教育实践,使中职学生逐渐养成了适应公共生活规范的行为习惯,他们懂得了在公共空间中选择适当的行为方式,校园的面貌也随之发生改变,已初步形成了“环境干净、行为规矩、语言文明、校园平安”的良好氛围。

虽然笔者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由于实践研究的时间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所以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思考。

1.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路径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尽管我们对中职学生公共空间意识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我们只限于在校园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对于社会公共空间意识教育没有涉及。而且公共空间意识的生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短期内彻底改变已然形成的习惯。因此,还需要继续进行深层次的研究,需要从家庭、社会等更大空间范围探索公共空间教育的有效途径。

2.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还缺乏一支稳定队伍

对中职学生公共空间意识的培养需要一支自身具备良好公共空间素养的队伍作保障,但目前只局限于团委组织的部分班主任和其所在的实验班内开展探索。从全校范畴内,还非常缺乏一股理念新、经验足和责任感强的教育力量,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需要建立一个由学校、家长和社区代表组成的公共空间意识比较强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一支以学校主要职能部门领导和班主任为主体,家长和社区等代表为成员的教育队伍,以确保体验式的教育方法得到顺利落实。

3.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特色还有待进一步打造

尽管在进行公共空间意识教育的过程中,笔者根据学校专业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努力挖掘专业特色,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开展一系列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在当今高科技时代,如何运用“e时代”“云时代”等先进技术,创新更具学校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袁祖社.“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J].中国德育. 2006(5).

[2]秦菊波.论现代公共精神与公民公共意识[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6).

[3]陈家琪.公共空间与公共意识中的公德问题[J].传承, 2012(3).

[4]任嫦勤,曾辉,李明.公共意识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基点[J].宜春学院学报.2011(5).

[5]严从根,胡旭东.培育公共空间意识:公民教育的必要基点[J].教育观察.2012(2).

体育时空论文范文4

【关键词】运动训练学 理论体系 发展

1引言

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在我国起步较晚,该理论体系在我国形成于1983年。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其理论水平迅速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粗略地谈谈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供大家参考。

2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2.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 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作“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作“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2.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

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 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

2.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

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2.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

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 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2.2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

2.3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 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 的《竞技运动异化论》, 宋继新(1999) 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 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发展历程的回顾及21世纪展望[J].体育科学, 1999,(02).

[2]曹景伟,席翼,袁守龙,罗智,甄志平,张驰,刘秀峰,李岩. 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02).

[3]曹景伟,袁守龙,席翼,罗智,甄志平,张驰,刘秀峰,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流[J].体育科学,2004,(02).

[4]田麦久.竞技体育的现代社会功能与竞技选手的社会职责[J].体育文化导刊,2002,(01).

体育时空论文范文5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大学城空间,高职教育,模式

一、教育信息化的必然

目前,我国信息化正在不断发展,深入到各行各业,不仅成为我国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也成为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有利方向。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和均衡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世界大学城空间作为信息化具体载体,集合了现代教学媒体、现代教学设计和现代媒体教学法,有效整合了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并有效地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到了教育教学中,使得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信息化教学能够促进高职教育的资源共享,大力推进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发展。

二、大学城空间的特点

教师可以将课程教学资源分解为概念、原理、方法、案例、图片、视频、技能训练等部分,并利用网络上传到世界大学城空间,形成课程模块化的资源栏目。借助于世界大学城空间,师生可以创建与共享教育数字资源。在世界大学城,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可以通过建立课程群组来和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网络互动。这种群组的广泛建立,可以突破现实的教学空间,将知识的传递延续到网络中。群组互动体现了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一种交流式、互动式的教育模式,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趋向平等。

三、信息化空间对于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一)突破了传统的高职教育教学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培养已经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观点:理论教育方式的同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强调职业技能的培训,适应社会岗位的要求。以职业岗位能力本位和主导的这种教育模式是符合我国目前的社会需求的。但是,仅仅单一对技能的培养目标似乎造成培养目标过于专业化,专业面狭窄化,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更不适应这个逐渐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大学城空间可以共享世界资源,立足某一行业、技术领域群的最新动态,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职业岗位的变化,并及时跟上时代与行业的发展。另外,大学城空间方便了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资源共享,师生交流。大学城空间可以取代常规单调的教学过程,构建一个高度的虚拟职业环境,能够完成平常教育环境下难以达到的目标。模块式教学、项目式教学和实践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能够在大学城空间里面得到灵活地开展。

(二)丰富和平衡了高职教育教学内容。

首先,大学城空间的“数字书包”、“个人数字图书馆”、“远程网络学习”、“精品课程”等教育信息化工程丰富了教师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保持与信息化社会的自动更新。其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是高职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忽视任何一个部分的教育教学模式都可能使高职教育出现营养不良。比如,重点强调理论知识,忽略实践实践能力就是过去高职教育的一个弊端,没有理论知识的职业教育肯定会有很大的师徒教育的色彩.培养的是“匠人”。但如果偏颇动手能力,忽视理论学习,这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犯我们常犯的错误。淡化理论教育的结果是敷衍理论教育把理论教学的优势也丢了。掌握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哲学问题,其实就是在解决一个教学模式的问题,选择哪种模式要的理性决定因素应该由学生状况及社会发展需求决定的培养目标。基于信息化的大学城空间可以深化高职教育的理论学习,并灵活地将实践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信息化的空间可以为学校不断更新社会发展的需求,随时可以为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三)提高了高职教育教学方法。

大学城空间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显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易于感知和生动直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应用多媒体技术,集图像、声音和文字于一体,能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能把难以讲述清楚的概念、理论和工艺流程清晰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多感官接受教学信息,将更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一些技能模拟,过去受到场地、设备、人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只能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而多媒体模拟教学能克服场地、设备、人力等硬件的制约,提高了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同样,利用大学城空间,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在使用大学城空间时建构的知识网络情境中,将学习活动放置到了相应的职业环境中,能够多角度增加学习积极性。利用教学环节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学生可以在程序上自动作答,实现了师生间课堂内外流畅的交流。

信息化空间对于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且不能单一和片面去认识。空间教学也必然给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带来更多的利用价值。但是,它仅仅也是一个工具,需要广大的师生带着积极的态度去推进建设,才会带来所期望的效果;否则将失去空间建设的意义和必然性。

参考文献:

[1]李建求.工业化、信息化与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J].教育与经济,2001.

[2]张淑英.对财经类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

体育时空论文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成熟,媒体技术也在朝着数字化、多元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增进了媒体、手机与互联网的互动。目前媒体所处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变,当前的媒体被互联网络、手机网络、电视网络三大要素紧紧包围着,以博客(Blog)、播客(Podca)、维客(Wiki)、手机短信、飞信、彩信、手机报纸、手机广播电视、网络电视(WebTV)、虚拟社区、门户网站、网络论坛、网上交易、简易聚合(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网络文学、网络动漫等作为媒体传播载体,用新的方式在高校师生中传播信息、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点和崭新的领域。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新特征

(一) 注重追求自由个性。

新媒体拥有着庞大的信息资源,能使大学生打破时空束缚,自由的选择所感兴趣的信息资料。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大学生还可以在新媒体提供的虚拟空间里自由地表达言论和观点。尤其是目前的手机实现了上网、聊天功能,新媒体慢慢的渗透到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对他们个性的塑造和成长起到了一定作用。

(二) 重视虚拟空间的沟通交往。

在新媒体创造的虚拟空间里,由于对话双方可以不时用真实姓名交流,使他们不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干预,能够有效的保护个人隐私并获得言论自由,也能让他们坦诚的交流情感,所以,互联网备受大学生的青睐,是聊天交流的最佳选择。

(三) 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

自新媒体蓬勃发展以来,校园信息呈现出一种时空、资讯畅通无阻的现象,信息的和传播更加自由化,且不容易受控制,难以确定。再加上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言论还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因而很容易被动接受外界信息,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三观,容易使大学生步入误区。

(四) 部分学生出现信任危机和人格心理障碍现象

手机短信、博客、网络论坛、社区等新媒体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形成一个区别于现实世界另外一个空间——虚拟空间,一个以匿名或化名的方式进行交流,容易使人摆脱现实社会诸多人伦、道德等约束,放纵自己的行为,忘却社会责任的空间。学生长期沉溺于虚拟空间,会削弱他们的道德感,使他们变得不合群,不愿意走进现实社会,更加不愿意克服困难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会引起信任危机和心理疾病。

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新特点新变化,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挑战,这必然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重新审视。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意义

(一)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载体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也开始变得复杂多样,手机短信、博客、网络凭借其方便快捷的优势,加快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提高了教育成效,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利用新媒体中的各种教育资源,便捷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内容融入其中。

(二)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了交流的空间

新媒体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相比,优势在于它摆脱了时间上同步性的要求和空间上单向性的特点,从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多方向和多维度的交流。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社会各界成员、组织、团体间的互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使用媒体资源,能够让不同的学生群体都能够在互联网上互相分享教育资源。

(三)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

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新媒体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杂志、数字电视等改变了他们以前只能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媒介接受教育的局面,将自己变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信,他们可以、传播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和搜集特定的信息,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的可能性。

三、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一)了解研究新媒体及时转变教育观念。

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主动了解、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规律,以传统的思课堂教育、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为出发点,有效采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理念,以适应不同阶段、不同群体、不同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同时,要打破“居高临下”的教育现状,创建一个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

(二)利用新媒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

校园媒体不但能够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也为当前局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QQ、MSN、E—mail、BBS、聊天室等新载体的功能,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网络优势,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向网络等新媒体,努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三)利用新媒体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环境会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把校内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用新媒体技术途径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内容,以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比如可以把思想、知识、趣味等特点融入校园网络活动中,组织开设相关的知识比赛、网络新闻调查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以此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逐步培养对文化学习和科技活动等多元化知识的兴趣,打造一个努力奋进、和谐友爱的新媒体校园文化局面。

(四)加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应用新媒体的正面引导。

大学生思想开放,求知欲望强,但他们人生阅历不丰富,判断能力不是很强,新媒体环境下纷繁复杂的信息很容易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与时俱进,跟上新媒体的发展步伐,通过新媒体准确的掌握学生思想情况,用适当的网络话语进行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积极掌握网上沟通的主动权。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培养大学生科学合理的使用信媒体,要不断提高他们鉴别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在形形的信息中保持清醒客观的头脑,选择适宜自身发展和成才的有用信息资源,让新媒体作为他们升华思想、提高学习效果的工具,并借助新媒体树立正确的三观,营造健康心理环境。

参考文献:

[1] 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9,(6):54-56.

[2] 陈从楷.谈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11,(9):122-123.

[3] 曹燕宁.新媒体环境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策略[D].苏州大学,2010.

[4] 龚涛,徐建军.新媒体与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社会科学家,2010,(11):126-129.

体育时空论文范文7

一、合理安排德育网站的内容和形式

(1)德育网站的内容。首先,“学习园地”包括重要思想的经典著作与我国现行政策、重要报告、文件等等。其次,“时事评论”包括国际、国内时事热点以及理论领域的最新动态,以形成人人关注国家、社会发展,“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学习氛围。第三,“校园新闻”包括近期的校园新闻,以方便学生了解校园活动、学校政策。总体来说,德育网站内容既要体现德育性,又要体现生动性。如果一味地把传统德育的说教搬到网上,网络德育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2)德育网站的形式。首先,网站应注意整体风格。其次,要注意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德育内容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相同内容可以采取多种表现方式,一种表现方式也可以表现多种内容。如:学海遨游、心灵之窗等。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促使德育内容动态化、形象化;又要利用计算机和其他现代技术手段辅助德育活动课教学和校内外德育专题实践活动,提高学校德育的效果和实践性。

二、学校德育时间和空间的拓展

在时间上,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学校德育不仅限于班会课、团队活动等有限的在校空间,而且完全可以通过网络的信息传递方式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延长学生接受德育的绝对空间,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德育关怀。在空间上,借助于德育网络技术,可以冲破物理空间的限制,由学校、教师所构成的有限德育空间,与现代化的电子空间、电子社区等开放式的德育空间进行整合,逐步实现德育的电子网络化的创新。学校要建设好德育网络平台,在城域网和校园网中建立学校德育网站和网页,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拓展学校德育工作新领域;设立“德育论坛”“德育成果展示”等栏目,让师生参与发表意见,为学校德育工作理论学习和交流提供平台;设立“家庭教育”“家校之桥”等栏目,为师生和家长提供沟通交流的天地;开设“班主任信箱”“校长信箱”,让学生在网上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思想,发表意见。建立管理制度,加强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执行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教育和引导学生文明上网,使网络成为德育的重要载体。

体育时空论文范文8

关键词:学习空间;探究式教学;学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中对学生地位的重视也越来越多。新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辅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掌握知识的水平。目前,我国多学校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明显,教学中跟着老师走现象依然存在,学生没有足够的学习空间,这对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完成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一、给学生足够学习空间的分析

(一)是打造有效课堂的需要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育活动的直接影响者。课堂时间短、课程内容多,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是教学目标的要求,给学生独立的学习思考和消化理解理论知识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时间按照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知识,这比教师一味地灌输教学方式更有效,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积极打造有效课堂学习。

(二)是探究式教学发展的要求

探究式教学中,不仅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还注重对知识来源和相关实际问题的探讨分析,学生在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总结中自主发现问题并运用相关理论解决问题。教师主要是起引导辅助作用。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必须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一系列的学习问题,积极打造开放式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并适当给予指导,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需要

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加强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将学生的思想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缺少独立思考的空间,无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目前我国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发展现状

(一)现状概述

目前,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发展更新,我国很多学校在教学中也在积极推进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多学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探究式学习模式也在逐步推行,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对教育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仍在继续使用和推行。很多学校教育仍然以教师教学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理论知识,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学习,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思维模式僵化、知识面狭小、实际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一是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程度较深,新的教育理念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推行实施,二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不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缺乏创新等,这些都是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三、给学生更多学习空间,推动探究式教育的具体做法

学生的学习空间包括活动空间、思维空间、发展空间、创新空间等方面,是探究式学习实施和发展的前提基础,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讨探究式教学的发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

1.给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一些课程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去感知和接收熏陶,这就需要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要求,给学生更多参与活动的机会。如在语文教学中,将读、写、听、说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语文的存在,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具体实践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接收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通过亲身体验学习,便于理解和记忆。同样,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也是一样,需要学生在实验中掌握运用理论知识,巩固学习。

2.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有绝对的主动权,教什么、怎么教都是教师决定的,学生在学习中被动地接收知识,按照教师给定的答案进行理解、死记硬背,实际应用能力差,思维模式固定。探究式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机会和空间。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思考一道数学题的多种解题方法,培养学生鼓励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要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在课堂之外加强自我监督意识,培养学生研究、合作、自主学习精神,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同时,给学生潜力挖掘和发展的机会,因材施教,培养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从而带动整体教育状况的改善发展。

4.给学生更多的创新空间

创新精神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长期以来的教育模式,注重纸卷考试,对答案做出硬性指定,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另外在学校教育中,创新精神往往被忽视,学生也只是忙于应付考试,缺乏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探索,创新意识不足,导致在显示应用知识时,只能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差。不能将所学的各学科知识进行串联运用。创新思维收到限制以至于很多学生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也不能灵活变通,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未来的发展都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开展科技竞赛、知识竞赛等创新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新式的创新工作,引导学生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对教育的发展有积极影响和作用,它的实行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师生管理、教学关系。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推动教学的效率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陆长平,姜锐,邓庆山.构建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3,06(22):76-78+88.

[2]肖鹏.探究式学习对高中学生地理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体育时空论文范文9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 G4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12)01—0115—04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各教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主客体因素,教育内容是实体因素,教育环境是环体因素,教育方法是介体因素。法国社会学家爱弥尔·涂尔干在论及重塑道德教育体系时曾指出:“完全重塑我们的教育,必定要我们付出努力。以往的灵感只会在人们的心中激起越来越微弱的回应,我们必须代之以一种新的灵感。我们必须在旧体系中发现蕴藏其中的道德力,即蕴藏在那些能够掩盖其内在本性的形式下的道德力。我们必须使它们真正的实在显现出来:我们必须发现它们得以存在的当下条件是什么,它们本身究竟在哪些方面依然保持不变。”[1](p17)如果说爱弥尔·涂尔干呼唤的是一种从头到尾彻底重建道德教育体系以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必须深刻认识其新条件下的内在本性。那么,面对当下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全媒体化的时代,要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也必须准确把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构成要素的主要特征。

一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交互主体性特征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也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范畴,两者的关系问题是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元话题”。网络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的,网络社会环境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实质同样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只是网络的虚拟交互、超时空等特性使两者的互动关系发生了些许变化。要言之,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1.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模式由主客二分向主体际性转向。网络的虚拟交互性催生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内涵的变化,形成了主体际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表现为教育主体的“去主体化”与教育客体的“主体化”态势。一方面,教育者已不再必然是教育主体。“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获取机会的平等性,使得教育者难以再有信息的‘先导权’和‘支配权’,教育者也很难通过‘信息过滤’的方式对教育对象施加‘纯粹思想’的教育。”[2]另一方面,教育客体则表现出明显的主体性特征。网络新媒体拓展了人的主体性,赋予了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选择权与自,表现为信息选择的自由与价值认同的自主。

2.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方式由人与人的直接互动向人与机的间接互动转向。网络环境下,虚拟师生群体间呈现出一种新型的互动方式,它“与实质社群人-人直接互动方式不同的是,虚拟社群在互动方式上表现为人-电脑-人的间接互动。电脑是实现虚拟社群成员互动的媒介。”[3]这种“人-机-人”的“电脑中介沟通”[4](p446)广泛存在于辅导员博客群、师生共建的QQ群等虚拟社群中,与师生“面对面”的交互关系形成鲜明互补。这淡化了面对面沟通中权力的影响力,提供了清新淡雅的互动机会,因为“它们结合了大众媒介的快速传播,以及个人沟通的广泛特性,并且允许在局部性的社群里拥有多重成员身份。”3.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时空向度由实时同步向实时同步与延时异步相融合转向。“在网络社会里,是空间组织了时间。”[4](p466)赛博空间解除了长期以来时空对人们社会交往的障碍,它不仅消除了“这里”和“那里”的界限,而且消除了“这时”和“那时”的区别。网络社会中人际沟通的超时空特性,具体体现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它也是存在的。教育主客体的互动可以打破“到场”的支配,跨越时空的分割,因为这样的“异步交流使交流时间变得有弹性:人们可以在任何个人方便的时候和地点阅读和回复信息。”[5](p249)如教育主体与客体不仅可以通过微博、QQ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实现实时的同步交互,而且可以通过电子邮件、BBS、网络新闻组等实现延时的异步交互。二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传播的技术性特征内容是连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信息纽带。“随着人的生活日益依赖于网络,网络技术架构已经深深嵌入到现实世界之中,成为人的生存环境不可或缺的基础架构,因而也成为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础要素。”[6](p37)互联网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推动了德育内容传播方式的转变。要言之,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1.教育内容传播时效由单向滞后性向多向即时性转向。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是新媒体技术最突出的特征之一。一方面,快捷性排除了长期以来时间对人们德育信息交往的障碍,“只要一条信息发送上网,几乎在同时,全世界的人们就可以通过网络看到这条信息,这种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已经可以达到即时性的效果。”[7](p53)另一面,交互性又增强了德育信息传播的效果。个体道德的获得是对话的结果,“我们人类典型完满的榜样应该是对话式的,道德的获得是个体在与社会道德环境的对话中建构起来的。”[8](p114)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充分运用论坛、QQ、MSN、微博等新媒体开辟的对话平台,可以营造一种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信息对话的意境,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自由式的沟通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德育信息的熏陶感染。

2.教育内容传播形式由单一媒体形态向多媒体形态转向。互联网兼有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介的传播优势,致使德育内容的传播突破了单一媒介的束缚和依赖,获得了更加多样化的传播形式。目前,德育内容的传播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文本传播。通过BBS论坛发起关于某个德育话题、在博客上撰写相关日志、通过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与受教育者谈心,无疑都是借助文本在传递某种德育思想。二是视像传播。视像不仅是德育文化的载体,更是一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文化现象。网络社会空间浸透了各种视像文化,颇受大学生喜爱的国外网络视频公开课就是其典型代表。正如弗雷德里克·詹姆斯形容的:“所有这些,真实的、未说的、没有看见的、没有描述的、不可表达的、相似的,都已经成功地被渗透和殖民化,统统转换成可视物和惯常的文化现象。形象正以其优越的可视性表现出对文字的压制”。 [9](p6)

3.教育内容传播范围由相对封闭的小众向整体开放的大众转向。数字化的德育信息,不仅占用空间小,而且易保存,还可以进行无限制的复制与粘贴,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此外,以超文本为代表的超媒体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地域、存储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具有可链接、贮存海量德育信息的能力。这使得网络环境下的德育信息交流相对处于一种“空间无屏障”和“资讯无屏障”状态,真正实现了“地球村”的神话。信息的流动也随之进入世界历史阶段,即“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就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0](p88)突破了狭窄的区域的局限,德育内容传播范围能由“狭隘地域性的个人”转变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

三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耗散结构特征

“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11](p294)。网络的迅猛发展促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成为一个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且各子系统间又是按自己的规律运行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具备自组织系统的“耗散结构性”。所谓“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就是“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我们可能得到从无序、混沌到有序的转变。可能产生一些物质的新力学态,反应了给定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态。我们把这些新的结构叫做耗散结构”[12](p14)。它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系统的开放性;二是系统保持远离平衡态;三是系统内部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就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来说,也具有这三个方面的属性:

1.教育环境是开放的联系。耗散结构理论强调系统的开放性,开放系统是产生耗散结构的前提。具体体现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它也是存在的。“网络的本质是一种开放的联系。”[13]正如李普纳克和斯坦普斯所说:“网络就是连接我们共同活动、希望和理想的连环;网络形成是形成人们相互联系的过程。”[14](p39)网络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创造了一个开放的“流动空间(space of flows)与无时间之时间(timeless time)”[4](p465)。以现实虚拟之空间为基础的密切相联的立体的开放环境,营造了一个以大学生为主要群体的自组织性较强的信息流动空间,一个全新的社会交往和文化环境。正如美国网络社会学者莱恩格尔德所说:“网络最终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并不只是建立一个信息市场,而在于形成长久的个体关系与群体关系。”[15](p48)

2.教育环境是非平衡的。耗散结构理论强调非平衡态是有序之源。具体体现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它也是存在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诸要素在地位上有前提性因素与基础性因素之分,在作用方式上也有主导性因素与辅因素之分,这种潜在的矛盾就是一种非平衡态。“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是不平衡的”[16](p322),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发展亦然。如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不经意间,我们已经由论坛时代、博客时代升级到微博时代,环境的多维性也日渐增强。微博作为“自媒体”的一种主要形式,作为私密性和公开性糅合的信息载体,也更受大学生网民的青睐。如何发挥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空间宝贵的“自组织”潜力,建立积极健康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进而使整个网络环境走向一个宏观上有序的状态,成为当务之急。

3.教育环境是非线性的。耗散结构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涨落导致有序。具体体现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它也是存在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系统是非线性的动态系统,其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有可能随时发生变化,且任一子系统的细微变化都能使整个环境系统发生变化,并最终形成一个新的稳定状态。也正是由于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才形成了大于各环境要素作用力之和的整体合力。德育文化网络传播的系统就是非线性的动态传播系统。如果把网络技术环境与网络文化环境这两个相对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环境因素机械分割、区别对待,对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德育文化传播的过程与规律的认识就会出现结构性缺失,对大学生接受德育信息的方式、习惯的把握也会出现偏差,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会大打折扣。

四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连续统特征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根据网络以及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思想、心理与行为的特点,为完成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优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好地为大学生接受,所采用的方式、程序和手段的总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一个方法体系,每个子方法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与运用要求,同时各方法之间、不同层次的方法之间又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具有复杂的“连续统性”。连续统(Continuum),是指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在时间上连续不断、空间上紧密关联、性质上相互交融的统合整体,它主要包括以下两层含义:第一,连续统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它意味着构成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我们将其分开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第二,连续统是一种联系的、动态的、中庸的、整体的思维方法。[17](p8-9)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连续统性,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1.教育方法的存在原理:现实性与虚拟性的连续统。“网络社会是在自身本质力量的增长过程中,由对现实的改造到对虚拟的创造所产生出的社会连续体”[6](p35),虚拟与现实的差异性、同一性、对立性与统一性等关系成为网络社会中较为突出的矛盾关系,这些矛盾关系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连续统性,并深刻地映射到当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存在原理上。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网络视频公开课等常用的教育方法尽管都产生并依赖于一个由无数符号组成的数字化的虚拟空间,并以数字化的虚拟方式存在,但这些方法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虚无的,它着眼于应对数字化环境对现实社会中大学生生存方式带来的深刻影响。因此,要开辟出能提高当代大学生网络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必须关涉其虚拟实在性。

2.教育方法的运用理路: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的连续统。“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4](p569),也深刻地解构和建构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理路。网络化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传统的网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大跨度的时空连通性与功能互补性。为此,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中要秉持连续统思维,竭力避免陷入“非此即彼”的误区,机械地从网上教育方法和网下教育方法中做出选择。例如,对于诸如“我爸是李刚”、“药家鑫”等涉高校网上热点事件的引导,在网上往往难以说透,这就需要通过作报告、集体座谈、个别谈心等传统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仁者爱人”的情感激励和“润泽斯民”的理性疏导,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

3.教育方法的作用机理: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的连续统。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的连续统,就是说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要重视理论教育法,主动介入“议程设置”,用主旋律占领网络宣传阵地;又要注重疏导教育法,积极营造互信的交流氛围,掌握网络舆论话语权。为此,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除直接依托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进行思想理论的系统教育和正面宣传外,更要采用隐性的方式,进行思想和道德的渗透。渗透的手段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或借助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黎明前的暗战》等影片,把坚定的政治信仰隐含其中,让大学生在欣赏影视艺术中完成精神洗礼;或通过组织参与虚拟社区的各种网络慈善活动,让大学生在公益虚拟社区的交流中认同慈善理念,提高社会责任感;或通过网络的超时空特性开展即时的网络咨询辅导和延时的网络咨询辅导,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和符号化特征切实解决大学生在情感和交往中面临的困惑。

[参考文献]

[1] [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 杨立英.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特性与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1):60-65.

[3] 陈晓强.虚拟社群:一种新的、真实的社会群体形式[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128-130.

[4]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M].周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 张再兴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7] 吴满意.网络媒体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8] Bernstein, R. J. Philosophical profiles: Essays in a Pragmatic Mode[M].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86.

[9]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斯.文化转向[M].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比]普利戈金,[法]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M].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3]宋元林.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现状及其有效运用[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7):49-53.

[14]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5]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