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医学科技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7:58:13

医学科技论文

医学科技论文范文1

医学院校与其他类型高校相比,课程繁多,时间较紧,本科阶段医学生不仅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和医学基础课程以及医学临床课程,其中还有至少一年半的时间在医院进行见习和实习。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学校更为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科研和创新则推迟到研究生阶段,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对本科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规划的薄弱。随着现代医学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医学院校也开始重视本科阶段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他们在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和对已知领域的怀疑态度,学会独立思考,善于辨别真伪,能够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方可适应急剧变革的信息社会;培养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涉猎学科前沿,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获得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进而促使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2教学为基础

学生必须在学好本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进行实践和创新。教学过程是对知识的再现过程,而科学研究则是新知识的产生过程。也就是说,科研以教学为其基础,教学以应用和科研为其目标。在培养创新能力过程中,不应忽视教学,应结合教学实际,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研究或实践操作。医学检验专业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在我校课程设置中实验课时占了总课时的一半以上。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验证性实验是主要内容,学生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教材,教条式的按部就班的完成操作,对于试验中会碰到的问题老师都会在试验前或是实验进行中加以提醒,并说明解决方案及解决要点,实验所用的材料和仪器也是由老师提前准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为满足教学需要,注重教学的基础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学校加强教学设备建设,不断更新教学条件和设施,实验室建设也加大投入。结合现代教育技术,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例如:据不同教学内容需要,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验室开设设计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从而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

3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在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确立明确的目标,制定详细的指标和培养计划。通过一系列选题来完成培养的目标,早期注重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课题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争出创新成果。具体过程包括选题、面试、开题、立项、中期检查、分配导师、开展实验、结题等几部分。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适当引导的原则,从文献的查找,实验方案的设计,到问题的处理,结论的分析,要求学生自己大量查阅文献,复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这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积极思考是基础,注重细节是关键,从而增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4结语

医学科技论文范文2

按照《教育部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二级学科为: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军事预防医学等。笔者对2006年-2010年间我国部分地区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二级学科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的文献简要评述如下。

目前,国内外对于2006年-2010年期间,我国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二级学科的科技论的统计与分析比较少,仅有山西医科大学孔瑞珍的学位论文《高等院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技论文产出的综合评价》对筛选出的27所高校在2003年—2007年间产出的科技论文,经秩和比法逐年统计分析后得知,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具有较高的论文产出能力,提示这些高校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成绩突出。对27所高校预防医学下属二级学科的科技论文产出数量运用秩和比法统计评价后,得出了在各二级学科方面各大学的科研情况以及优势所在: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以第四军医大学和复旦大学为优,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方面复旦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表现突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第三军医大学和中山大学名列前茅,儿少卫生和妇幼保健学以华中科技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最强,卫生毒理学突出的是第三军医大学和吉林大学[1]。在进行横向比较后发现,各高校5年间每年的论文产出数量相对起伏不大,但高校在各学科的论文产出能力并不均衡,需要发挥所长,弥补不足,既要全面发展,也应重点突出。

其他文献主要是对以某地区的卫生机构或某一高校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进行研究,例如:温州医学院图书馆赵丽红的《2002-2007年温州医学院医药卫生科技论文产出的计量分析》一文中应用文献计量学的科学方法,对2002-2007年温州医学院(温医)教师在国内生物医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及SCIE收录国际论文进行定量研究,提供各项指标的统计数据和测评结果。文中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按照论文机构分布、论文作者分布、载文期刊分布、基金资助项目产出论文情况统计分析等,得出2002-2007年间,温州医学院国内发文和SCIE论文量均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就目前而言,与国内一流医学院校尚存在一定的差距[2]。浙江省医学情报所的舒畅和《移植杂志》编辑部的沈敏共同完成的《浙江省各地区医学科技论文计量分析》一文中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对浙江省11个省辖市在2002-2007年发表的生物医学文献进行统计,按照11个省辖市的总量、省辖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献量、11个省辖市排名前五位的学科等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对浙江省各地区的生物医学水平进行分析,发现浙江省生物医学水平有长足的进步,但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十分明显,尤其是省属单位占居了主导地位,市级医疗单位难以与他们竞争,该文对以后这些地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医学科技论文范文3

想挑战超人类主义所提出的概念,此概念试图补全那件仍只是半成品的人类改造工程。作为回应,笔者简单概括了一下《赫西奥德和埃斯库罗斯》中关于普罗米修斯神话的两种解释,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了解运动医学的道德局限。以此总结为一条平淡无奇的提示:人类是凡胎俗骨的,面对疾病和死亡的脆弱无助是远非人类自身可以克服或消除的,这代表了在道德以及普通医学,特别是运动医学这两方面的自然局限。

二、生物医学技术与体育科学的发展

把现代社会实践归结为科学问题很容易,同样,设想一种特定的科学技术,例如电脑技术来举个范例也不难。将技术与工具制造联系在一起,使我们又开始怀念起那些被闲置的工具。“技术”一词有一个古老的过去,它来源于两个希腊字技艺和徽标。技艺是指那种技巧——“实用知识”参与决策的事情,而通过标识恐怕只是推理的一种形式,旨在了解其性质或从事物中得到我们所认可的东西,它实际上是由亚里士多德创造出来的,“技术”的意义最初指修辞学的技术技能——标志字面上的技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把科学和技术的概念混为一谈的做法并不少见。事实上,至少在英国,体育科学家就经常把他们的研究活动和本来该称作体育技术的事物混为一谈。目前,哲学领域的科学家早就明确区分了理论(科学)和应用(技术),但这一区分并没应用到在对体育的自然研究中。在日常交谈中,把科学和技术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是比较困难的。事实上,体育科学家经常把他们的体育项目和确切的应该称为“运动技术”的概念混为一谈。当今的科学哲学家已经可以把理论学(即科学)和应用学(即技术)明确区分开来了,尽管在体育运动的理论科学领域,这两个概念依旧难以区分。在此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医药领域和体育科技可以很简单的获得运用,通过理论知识到实践性知识再到设备与材料的步骤,分别得出医药和体育的目的。如果以上都可以获得实现的话,那么他们的显著特征就应该是一个“目的--结果”的结构。科技就可以被认为是利用目的去得到一个被选择好的结果。

三、小结

医学科技论文范文4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30例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18~75岁,平均年龄在35.5岁。心血管疾病12例,重症肌无力危象2例,脑溢血4例,中毒4例,支气管哮喘4例,药物过敏4例。30例患者均为心跳骤停猝死,大动脉的搏动停止,两侧的瞳孔散大。

1.2诊断

心脏骤停:意识突然消失,大动脉的波动也突然停止,并且心音消失。当患者确诊为心脏骤停,即可使用心肺复苏恢复窦性心律,从而触及大动脉的搏动直至测出患者的血压,然后持续1h以上,说明心脏的复苏成功。若出现有规律性的自主呼吸并且还能持续1h以上,说明肺的复苏成功。当患者的神智恢复并清晰,说明脑的复苏成功。

1.3方法

本组的30例患者均根据心肺脑复苏ABC的步骤进行。具体的操作方法为:进行胸外的心脏按压、人工的呼吸、静脉滴注药液,使用多功能的生命心电仪器进行连续性的检测,使用气管插管进行机械性的通气。静脉主要是滴注肾上腺素、甘露醇、多巴胺、阿托品、碳酸氢钠等。对心脏有规律的按压以及经面罩进行机械性的通气,高流量的吸入氧气,头部的降温,使用20%的甘露醇进行脱水以及用一些能营养脑细胞的药物,以及常规量的肾上腺素1mg使用等。肾上腺素的首先使用标准的2mg,在3~5min之后重复一次。若是未见效果,可加大剂量,按照4mg、6mg等依次递增一直到窦性心律的恢复。针对患有室颤的病者可给予2mg/kg的利多卡因进行静脉推注,每3~5min进行一次,若无疗效,就可以给患者以360J的电击进行除颤,待有效果之后静脉滴注利多卡因2~4mg/min维持。若患者在经过一定的治疗后仍不能进行自主呼吸,就可以使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每0.4~0.8mg加入20mL的生理盐水静脉推注或者是在500mL的生理盐水内加入4mg的纳洛酮持续性的静脉滴注,之后再根据患者的病情滴注50~70mL的碳酸氢钠,最后按照患者的血气分析的结果追加注射。

2结果

本组的30位患者全部复苏成功。使用常规的肾上腺素治疗成功的有2例患者,使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的患者有4例,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素的患者有12例,经人工呼吸恢复的患者有4例,使用气管插管机械性通气的患者有12例,注射利多卡因恢复心跳的有4例,使用电除颤恢复心跳的有4例。

3讨论

医学科技论文范文5

【关键词】 中药产业;高等教育;技术科学;知识体系结构

中药产业作为中国医药卫生保健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展传统中医药一贯是中国政府的重大国策。中共十七大报告和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积极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中药现代化”的技术创新到中药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药产业现代化在提高产品质量和规模化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但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推动的效果并不明显,表现为在出口贸易过程中过多依赖初级产品,以耗竭中药自然资源为代价。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双向接轨的问题,探索中医药知识体系结构和中药产业技术科学构建问题意义深远。

1 古代和近现代中医药教育的发展状况

中医药教育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最早的《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到鸦片战争之后的西学东渐,中医药教育的知识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1 我国传统中医药学教育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障,中医药教育被我国历代中医药教育家所重视,并提出适合当时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思想。从封建社会早期中医学校教育兴起时始,历时两干余年兴衰起落,学校教育和师承授受教育的两种中医药教育形式为继承发扬中医学术起到了巨大作用。

《黄帝内经》认为医学“至道在微,变化无穷”,要求学医者“去故就新,乃得真人”,非常重视医学人才对医疗技术的掌握。《灵枢•病传》谈到“诸方者,不可能尽行诸术,非一人之所尽行也”,是最早的医药学专科人才的培养思想。孙思邈认为完备的知识结构使学医者具有广博的知识,将有利于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即所谓“医者意也”。金元医学家朱丹溪和罗知悌十分注重对古典医籍基础理论的学习,告诫“学医之要,必本于素问和难经”。明末清初医学家徐大椿指出,医学知识包括医术和医道两部分,医术是实用技术,医道是基础知识。自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东渐以来,西方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向中国迅速传播并影响着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兴起,新技术的应用,对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影响,因而要求中医药人才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科技知识和技能结构。

1.2 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沿革

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职业化层次的需要决定的,这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的培养,可分为中医药的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三类。中医药本科教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创立时期、文化革命和改革开放时期。

1956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中医学院的建立,标志着从依靠师徒传授的中医药教育正式纳入了国家正规高等教育的轨道。1959年,国家卫生部制定了中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思想觉悟的、系统掌握中医学理论和具有现代医学基础知识的高级中医师。到1966年,全国共建立了21所中医学院。文化革命时期,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一度停止了教学,直至1972年才重新恢复招生。1977年以来,中医药教育恢复了招生考试。据《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显示:到2008年初我国已经建立47所独立的高等医药,72所中等中医药学校,形成了以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以及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医药人才应当具有坚实而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2 我国中医药教育的知识结构分析

我国中医药教育直接影响着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古代中医药没有出现明显的医药分业,中医药教育更多是针对中医临床实践所设置的,中医临床服务和中药产业两者的知识结构应有所不同。

2.1 古代中医药教育的知识结构体系

我国古代中医药教育主要依靠师徒传授,由于无系列教材和稳定的课程内容,学生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师承学识和经验的局限。综合古代各主要学派的师承教育的课程内容,大体上是以经典医籍、文、史、哲有关知识和专科科目为主的,这也为后世形成中医药学主要分科和最后确定为官府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打下了基础。

自周朝起就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之分。隋唐的太医署分医学及药学,据《唐六典》记载,分为四科,即:医科、针科、按摩科(伤科)和咒禁科;医科分体疗、少小、疮肿、耳目口齿、角法等;课程规定先学《素问》、《神农本草经》、《内经》和《甲乙经》等基础课,然后再分学科学习;课程结构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基本形成了课程结构的雏型。宋太医局的医学教育初分方脉、针、疡三科;宋神宗以后设九科专业学习,而且规定必修课为:《素问》、《难经》、《诸病源候论》、《补注本草》和《干金要方》,令医学生轮流为各营将士治病,并按其治疗结果分上、中、下三等,予以奖励。由上可见,古代中医药教育对医学实践极为重视,并使课程结构渐趋完善,是构建现代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的基础。

2.2 近现代国家对中医药教育的专业设置

近现代中医药教育主要是课程设置中加入了西医学教学。鸦片战争后,西医传入使得中西医得到广泛交流,形成了中西医汇通派,一些中医药教育家把西医的许多内容纳入了教学过程。1929年7月,中医界在上海召开会议,规定中医学校教育的课程有:生理、病理、国文、诊断、医经、医学通论、针灸、推拿、外文、卫生及西医课程共29门。特别是1931年后,成立了国医馆,拟定了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课程,为中医药课程结构的形成做了必要推备。

建国后中医药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1956年至1966年根据中央政府的指示精神,虽设置了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专业,但此时期的课程建设和课程结构所选用的教材没有脱离历史上中医药教育课程。1985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扩大了中医药专业范围,设立了骨伤、护理、中药资源、中医基础理论等十几个专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出台后,各校的专业调整与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增设了新专业,中医药教育新专业出现了一个高潮。高宝忠和杨天仁[1](1999)提到21世纪中医药人才应当具有全面、合理、优化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系统和能力结构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科学和技术不断进步,中药产业现代化积极推进,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认识逐渐深入,探索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3 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

将中医药行业分为中医服务业和中药产业,并参照钱学森院士体系的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分析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对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1 中药产业知识体系概述

借鉴钱学森院士提出的“三个层次一座桥梁”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1,相应提出中药科技发展的学科体系结构:中医药基础理论层次,中药技术科学层次和中药技术创新层次,通过“阴阳学说”和“整体论”等辨证思维与哲学层次相连接。(图1)

基于传统哲学思维和民族文化的中医药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世界医学诊疗体系。但是目前国内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理论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没有遵循中药产业知识体系框架,割裂了中医药基础理论与中药产业的内在联系。中医药基础理论是朴素的系统论思想,在中药管理科学中属于基础科学层次,中药产业发展理论的属于技术科学层次,中药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创新)属于工程技术层次。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运用创建中国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的综合集成,对中药产业发展进行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与研究,将为中药产业发展和中药国际化带来新的思维和方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图1 中药产业发展的知识体系结构

冯显威和贺达仁[2](2002)论述了医学科技的体系结构;现代医学科技的体系包括基础医学、技术医学、应用医学和人文社会医学(医学人文学)。贺达仁[3](2005)将医学知识的发展分为原始医药时代、经验医学时代、实验医学时代和技术医学时代。田中识章(日本)[4]将汉方医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由汉方思想和汉方哲学形成汉方医学体系的主干,“即使到现在仍然通过辨证论治对下部产生很强的影响”。因而,将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纳入到中医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之中,将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3.2 中药产业技术科学的构建

国内学术界和行业内习惯于将中医服务业和中药行业结合起来分析和研究,统称为中医药行业,即“医药合业”,这源于过去中国技术科学层次缺失的原因。钱学森院士[5](1988)指出“中医理论是祖国几千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非常珍贵”,“但中医理论现在还放不进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去”;“它是有用的知识,这种不是科学但是有用知识的宝贝还很多,我们不妨称之为‘前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不断把前科学变成科学”。中医药是中医服务业和中药产业两个行业的结合体,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医药学借助现论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并涌现出众多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假如将中药产业从中医药学中分离出来,创建以中药产业为主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结构,中医药学就容易进入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有着显著的不同特点”。2中医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中药学逐步分化为临床中药学、中药资源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成药等各分支学科。(表1)

表1 医药产业中的医学与药学交叉学科

化学制药业 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

医药学的思维基础 还原论的思想 整体观的思想

基础科学层次 分子生物学 中医药基础理论、

技术科学层次 药理学、制剂学、制药工艺等 中药炮制学、中药学、方剂学等

医学与药学学科的纽带 药理学 方剂学/中药学

二级学科 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等 中药炮制、中药栽培、中药制剂、中成药学/方剂学等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学科,也是医学和药学之间紧密联系的纽带”【6】。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药理学作为临床药学的重要学科之一,使得临床药学成为了临床与药学(医药)联系的纽带。相比较而言,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衔接中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主要桥梁和纽带,也是联系中医学科和中药学科的桥梁和纽带,使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得以成为有机的整体。另外,方剂学上挂基础,下联临床,也是中医药学的“桥梁”学科(图2)。基于医学治疗手段的选择,药理学和中药学(方剂学)分别为西医学和中医药学的纽带学科。中药产业是以服务中医临床为目标的工程技术,构建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成为制约中药产业和国际化发展的瓶颈。以中药学/方剂学和中药药理学为技术科学层次,并吸收现代医学知识,以指导中药工程技术,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

图2 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药提取物所依据的技术科学理论

4 结束语

过去中国国内习惯于将中医服务业和中药行业结合起来分析和研究,源于过去中国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不明晰和技术科学层次缺失。遵循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医药分开”的指导思想,参照国际上通用的医药分业制度,借鉴国外产业发展规律推动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构建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建立与完善中国中药产业的“技术科学”层次。将中药产业技术科学构建问题纳入到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之中,为中药产业走向国际医药市场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宝忠,杨天仁.面向21世纪中医药教育思想探析[M]. 北京: 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201-202.

[2] 冯显威, 贺达仁. 医学科学技术哲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第1版: 220~221.

[3] 贺达仁. 医学科技哲学导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第1版: 72~76.

[4] 张明澄. 中国汉方医学体系[M]. 东京: 耀文社, 1973年版.

[5] 钱学森.论人体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注:

三个层次一座桥梁:工程技术、技术科学、基础科学三个层次,和用系统论的“桥梁”连接到哲学层次。

医学科技论文范文6

关键词:科技期刊;国际化;中医药

近年来,科技期刊国际化受到政府和学界的高度关注,虽然我国科技论文不管数量还是质量都在不断提升,2006年—2016年,中国科技研究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74.29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论文共被引用1489.85万次,排在世界第4位,[1]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渐缩小,跻身世界科技强国之列,但是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程度普遍偏低,在国际上缺少话语权,与中国的科研大国国际地位严重不符。中国科技期刊目前面临着模式守旧、缺乏竞争力、评价体系和指标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期刊论文刊发数量与质量不成正比,影响因子低,结构不合理,国际化水平始终徘徊在低层次。当前,国内外的中医药研究热潮对中医药科技期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中医药科技期刊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了挑战。尽管目前国内中医药科技期刊数量众多,但高质量的中医药科技期刊数量较少,外文版中医药期刊更是少之又少;当前的中医药编辑工作者对中医药科技期刊如何结合学科和国内外中医药协同发展的研究也很少。国外具备ISSN号面向世界各地发行的中医药科技期刊,只有少量的学术性文章,发行对象窄,影响面不广,且都面临优质稿源明显不足的情况。目前,我国内地公开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共计137种,约占国内医学期刊的1/7,列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有19种,[2]2017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数据分析显示,中医药类49种期刊影响因子平均为0.629,比临床医学学科影响因子低得多,Medline收录的中医药科技期刊更是屈指可数。可见,在国家振兴中医药、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的战略方案规划下,进入国际门户的中医类期刊数量依旧甚少。在中医药学领域,SCI收录的传统医学期刊有30余种,我国仅有《中医杂志》英文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英文版、《中国天然药物》中医药相关期刊被SCI-E收录。作为中医药学的起源国,中国的中医药科技论文在世界范围内不能得到有效的发表和交流,对中国和世界都是巨大的损失,对中国中医药界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目前,国内中医药学界对科技期刊的认知不足,对中医药科技期刊的重要作用没有足够的重视,同时,大部分中医药期刊由于运营模式单一,编委会国际化水平较低,学术论文诚信问题频发,以及出版语言和格式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国际化进程。因而,在当前中医药国际大趋势下,研究高质量中医药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1.打造高质量中医药国际期刊的目的及意义

当今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趋势促进了各个地区、各个语种之间的交流和融合。科技期刊是科学技术传播的重要渠道,能够增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让不同思想碰撞出火花。学术期刊的出版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的科技文化水平,所以,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是对外开放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需要,同时也是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强调:“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3]我国要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不仅要向国内讲好中国故事,办好中文科技期刊,同样需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办好外文科技期刊。科技期刊国际化是我国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不仅可以向世界彰显我国的科技成就,而且有利于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人类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截至2017年底,中国大陆英文期刊只有330种,SCI期刊197种,与英语母语国家美国SCI期刊2974种、非英语母语国家德国SCI期刊607种相比,差距甚远。近30年,我国重要科研成果基本都是首发于国外期刊,前沿科技成果外流,国内科研人员要查看这些内容,还要承受国际出版和检索系统巨额收费,更遑论知识产权保护了。所以,国内中医药学术期刊内忧外患,国际化发展势在必行,需要尽快打破语言限制,解决如何用现代化的语言阐释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将国内学者的中医药研究成果推向世界,融入国际学术交流。作为传播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对外推介我国的科技成果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为中国科技争取国际话语权。同时能够发挥平台作用,吸收国外优秀的科技研究成果为我所用;还可以参加国际出版市场竞争,争夺出版资源。我国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高水平科技期刊相呼应,拥有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标志。中医是我国国粹,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本身就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中医药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将极大地促进中医药国际化,提升我国软实力,是文化复兴、科技强国中极其重要的内容,顺应了国家发展大趋势。中医药科技期刊承担着向世界传播中医药学术成果和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责任,打造高质量中医药国际期刊已成为必然趋势。

2.打造高质量中医药国际期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中医药国际期刊发展面临的机遇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国内外重视和关注程度逐年上升。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是具有独特性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4]中医药在疾病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独特的治病理念与方法。当前,世界性的中医药热潮始终未减,中医药受到各国政府及民众的普遍关注,2018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中医药的简、便、效、廉等优势凸显,各国政府对中医药、针灸的科学研究也更为重视,相继成立了相关中医药研究机构,有许多国家实施中医立法并把针灸纳入医保体系。2015年,随着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更是吸引了全球的眼光,近年来,中医药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加强中医药产业创新,加快中药产业标准化建设。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报告中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所以说,中医药的发展进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中医药学者应该与时俱进,继承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2.2中医药国际期刊发展面临着挑战

(1)中医药的完整学术体系相对封闭,与西方文化差异比较明显,阻碍中医药期刊国际传播的脚步。中医药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但缺乏现代医学证据支撑,在国际化传播的过程中面临着文化和地域的巨大差异,很难融入国际医药圈。(2)学术造假严重,科研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堪忧,影响期刊质量,难以与世界接轨。我国学界学术不端事件屡屡发生,中国学者的国际形象被损害,影响学术诚信度,不利于中国学者与国际学界的良好交流。(3)学术评价体系导向具有片面性,过分重视SCI及影响因子。国内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研评价时过分依赖SCI和影响因子,导致国内很多前沿成果外流,国内期刊发展举步维艰。同时,由于中医药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科,所以,之后引用量提升困难,导致影响因子普遍偏低,而影响因子又是期刊评价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对于中医药期刊来说,要创办高质量的国际化期刊更是难上加难。(4)国内期刊市场化程度低,不利于国际化发展。我国期刊采用主管、主办和出版三级管理体系,大多由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主办,办刊经费主要来源于主办单位,难以达到集约管理和市场规模,主管单位在期刊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作用不明确,期刊集成度不高,绝大部分科技期刊都没有找到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路径,缺乏长期规划和有效的机制,市场运营能力缺乏,自主发展能力较差。(5)中医药期刊国际化缺少政策支持。中医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体系,学科小,中国本土的中医药SCI期刊与国际上的其他医药期刊数量相比少之又少,国际化发展道路举步维艰。目前,政府倡导的扶持一批发文量大的SCI期刊,对于没有进入SCI的发展期的英文期刊来说,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由于评价体系和高校科研机构考核指标的限制,未进入SCI的国内英文期刊发文量和质量都很难保证。所以,我国科技期刊尤其是中医药科技期刊的国际化需要政府政策支持,扶持一批水平较高、编校质量较好的优秀中医药英文期刊早日进入国内品牌期刊数据库和国际SCI期刊。

3.如何创有中医药特色的精品科技期刊

凡国内外知名杂志,都有其独特的色彩和风格,没有特色的杂志必然是没有影响力和关注度的,所以,中医药期刊应以高学术水平作为办刊的唯一目标,而没有自己的学术特色,就难以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1)注重中医药特色理论研究文章。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面临的巨大困难中,理论问题仍然是最突出的,中医药特色的基本理论术语高度抽象,晦涩难懂,虽然业内已有不同学派发表不同见解,但是仍旧没有形成完整的阐述,更遑论以世界性的语言传播到海外。故此,针对这些难点进行的组稿和约稿,深度剖析和阐释中医药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2)关注行业热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题和栏目的策划。中医药期刊应紧跟时代和行业热点,有针对性地选题和设置特色栏目,避免各领域平均用力,体现期刊个性和创意,不唯广度,结合深度,组织专家学者对行业热点进行讨论剖析,及时反映中医药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通过“百家争鸣”引领学术发展的方向,提升杂志知名度。(3)紧跟数字化时代脚步,加速信息传播速度。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医药期刊的网络化数字化步伐相对缓慢。数字化时代,信息飞速传播,作为传统行业的中医药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利用新媒体手段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缩短刊发周期,为优秀稿件开辟绿色通道,争抢网络首发权,对促进期刊国际化也有重要意义。(4)转变办刊模式,提升市场竞争力。整合各方资源,借助主管主办单位的国际化平台,与企业进行全方位合作,实现双赢。市场化的运营模式会大大提高期刊竞争力。总之,中医药科技期刊中医药学科特色和自身优势是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

4.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措施与方法

期刊的国际化发展,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仅要促进管理和采编系统的国际化,设置科学合理的国际化栏目,建立高端、国际化的编委专家团队、国际化作者群和审稿专家,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能够提高期刊的知名度,他们的学术声望能够吸纳行业内的知名专家学者,也能为期刊带来优质的稿源;同时,要围绕学科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组稿和约稿,保证期刊的学术前沿和国际化程度;期刊网络化信息化也尤为重要,采用社交媒体和自媒体平台等新媒体手段加快信息传播速度,跨平台推送期刊文章,提高文章传播效率,完善网络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缩短出版周期,加快论文见刊效率,可以快速向全世界宣传期刊,扩大读者和作者的范围,有利于学术成果的传递,使文章更快被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加快国际化步伐。除此之外,期刊国际化发展还需以下几点助力。

4.1英文刊在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优势明显

用国际通用语言进行学术交流,打破了语言和文化障碍,为更快地融入国际期刊界铺平了道路。虽然国内将科学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的中文期刊的说法甚嚣尘上,但是单纯本国语言的发表确实会影响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也不符合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要求。故而,英文刊和英文出版是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引起学界和期刊界的重视。重视英文摘要,借力英文出版,推动双语出版,跟上国际化步伐,推进中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

4.2学会与国际保持密切的联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马建中指出:“期刊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学术影响力的直接体现和重要载体。一流的学会应有一流的期刊,一流的期刊应支撑一流学会的发展。”中医药科技期刊应依托各级学会,积极合作,为学会、会员做好服务,利用学会的国际化平台,更好地发展期刊。

医学科技论文范文7

论医学科技的突破 王秀峰

深化科技改革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张孟华,王玲

知识经济与卫生人力资源 李峰,晋草

对研究所科研管理部门职能的认识与实践 吕立宁

临床诊断试验中几个流行病方法学问题 丁元林,毛宗福,陈捷

论临床科研选题中的定位 华危持,杜立颖,奚淑英

科技成果鉴定工作中几个新问题及对策 刘兆民,胡修周,邱玉环

中华系列杂志论文及引文统计分析 周杰,刘吉祥

科技信息管理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何建军

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科技信息服务 邓可刚,李长城,邓灵燕

对北京医科大学部分中青年学术骨干基本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乔力,赵春辉

对我院研究生近五年从事科研工作情况分析 顾寿年,张皖瑜,光

从血研所的发展谈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 姜昌斌,周一鸣,于金德

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初探 陈国良,黄连帅,陈建中

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学科建设 卢圣贤,张斯虹,袁凯瑜

建立医院科技运行机制促进医院发展 唐运昭,琚华

专科技术中心在医院的“龙头”作用 姜继传,肖鹏云,王晓辉

医院科技合作管理的体验 周民伟,胡建平

科研管理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实践与体会 贾立辉,岳辉,周景春

医学科研机构能力评估研究现状 孟宏道,刘海林

广东省卫生科技现状与发展战略 黄庆道,曾广辉,吴少林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卫生科技进步 周复,许四虎

加大深化改革力度逐步适应市场竞争 廖菁,李绍兴

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医学科技事业的做法与体会 俞荣华

论强化医学科研中的道德修养 张勘,张秀英,王剑萍

高等医学院校如何加强基础性研究 李新军,孙桂芳,包志宏

要重视基金会在科技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邹效宁,高勇,李宣海

软科学评估研究方法学中两个问题的探讨 李朝,王山青,吴乐山

科研项目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顾琴龙,周一鸣,姜昌斌

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内涵价值的六要素 李玺,孟天华,温杰

科研协作与科研成果 瞿东滨,史先东,叶深溪

湖南省十年获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奖项目分析 欧阳泽生

我校科技论文被〈SCI〉收录和引证状况的统计分析 张廷翔,杨晓秋,洪启文

合理引导促进科技高效产出 张瑛,王锋

浅析我院近三年情况 王青,赵劲秋,张柏根

我院十六年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 闵桂芳

引进高层次留学人才是我校跨世纪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 李祥之,李巧兰,李锐

引进高级人才提高科研水平 饶从志,左红,冯世容

在科研实践中培养高素质人才 肖纯凌,孟俐丽,叶协杰

科研管理中的“用人之道” 余倩平,宁方芹

论影响重点学科发展的主要环节和对策 樊世斌,党金雪,杨湘华

独立性医学科研机构的分类研究 谢红,张淑兰,姜志温

科研考核在医院科研工作中的应用 陈敏怡,刘瑜,吴萍

克隆人与伦理 王秀峰

国家创新体系与迈进新世纪的医院科研管理 江朝光,苏元福

加强医学科研道德建设 唐运昭,琚华,王少鑫

我们对“科技兴院”内涵新的理解与作法 李继光

论文产出量化评价方法研究及其应用价值 张明

综合评估法在计划生育科研机构科研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崔念,田爱平,付伟

安徽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招标工作的回顾性调查与思考 周可能,陈建中,黄连帅

省级预防医学研究所1996年与1991年经费收支情况分析比较 王锦文,廖菁,李华芳

浅谈科研大协作课题的管理问题 郭秀荣,曹也丁,曹洪红

关于科研基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朱央央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几个问题 李冠宏,陈丽芳,周静

医学院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对策初探 肖纯凌,孟俐丽,叶协杰

十年来我校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奖情况的分析 刘莉,卢维,刘晓清

查新工作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张祖慈,陈荔子

吉林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论文产出状况统计分析 王伟,徐桂香,冀慧聪

“八五”期间十所医学院校科技论文被收录状况的统计分析 张廷翔,陈世浩,顾琴龙

加强科研原始记录管理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 彭世喜,周伯琪

中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与选拔的实践和体会 伍蓉,王佩珍

我军优秀科技人才成才因素调查研究 贺加,罗长坤,高京生

重视高层次科技人才——博士后的培养 张斯虹,卢圣贤,袁凯瑜

中国药科大学“211工程”项目建设的思路和实践初探 殷晓进,朱庆振,潘裕坚

医学学科群体建设模式探讨 王渝葳

医院基础科学研究的价值定位 徐振彪,孔筠,姜立功

浅谈医院科研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徐海涛,魏海龙,刘东会

谈综合性医院开展科研活动的对策 贝春花,姚磊,陈珊茗

我院加强科技管理的作法与效果 林院昌

紧密结合实际搞好临床科研工作 杨前勇,詹志荣,胡新勇

对菲律宾和马来西亚考察的见闻与启示 刘俊立

美国基金会考察见闻与启示 施强华,马海官

论技术创新的合力 王秀峰

医药卫生关键技术评估与选择研究 毛军文,包志宏,吴桂琴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初探 韩邦荣,张小军

中医药科研项目立项评估研究 林端宜,林丹红,金浪

探讨高等院校如何加强基础研究 朱央央,王月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后期管理的再认识 樊世斌,苏景宽

医学高等院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存在问题浅析 吴汉森,杨云滨,刘杰

获得国家重点项目资助的成功经验 周小平

中华医学基金项目及其管理 刘兰

加强科技成果管理工作提高成果获奖率 贾秀萍,周文颖,陈为纲

对高校科技产业化的思考 叶玲,钱正松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王斌,李冠宏,陈丽芳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工作现状的分析 刘俊立,马智,于清涛

信息与研究课题 杨立明,刘晓新,张铭

试论科管干部政治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 刘利道,周裕香,王要红

浅谈博士后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张斯虹,卢圣贤,袁凯瑜

从博士后的流动看高层次科研人才的管理 叶茹飞,卢圣贤,张斯虹

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加速跨世纪人才培养 张淑兰,肖玉平,何钦成

议学科带头人的学识素质和能力 华危持,朱琴芬,王奕奕

在科研中注意培养高素质人才 石晓露

管理者应具备必要的公关素质 孔筠,谢伟斌

重视重点学科建设促进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张兰海

地市级医院创建医学动物实验室的思路及实践 黄幸青,贝抗胜,刘晓燕

知识经济时代与医学科研管理 沈昭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开发型研究院所的出路 麦路

关于研究院所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思考 胡家乐

浅谈评估对我校研究院所发展的促进作用 王文斌,石昭,张高孟

试论高校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完善 孙宪民

从科技发展规划的角度看社区卫生保健和健康促进 朱曼璐,陈旭利,王依群

投入产出比用于科研项目贡献分析指标体系探讨 齐松仁,孙瑞华,左焕琮

医院科研基金对科技活动的推动作用 何小湘,王银华,黄秋霞

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结构的探讨 吴少林

发展风险投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叶玲,钱正松

面向二十一世纪医院信息管理大决策 胡东武,黄剑

重视和发挥统计学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孙荣国,倪宗瓒

吉林省卫生科研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研制 史蕴萍,赵桂英,吉淳

大型国际卫生科技合作项目成功因素的分析评估 陈新,赵平,郑俊池

重视科技道德建设养成良好科研作风 史套兴,黄留玉,房丹宇

重视人才培养和环境建设促进医院科研发展 李冰,梁晓东,佟建华

筑巢引凤开发留学人员智力资源 彭远慧,邓可刚,邓灵燕

加强人才管理促进科技兴院 郭敏,宋桂芝,赵丽萍

大学生科研活动的特点与方式 马更新

护理专科学员科研能力调查分析 吴兰笛,高钰琳

《医学科研管理》软件通过卫生部评审

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建设的启迪 顾琴龙,席晓莺,钱关祥

加大投入完善机制促进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叶深溪,陈志中,李博

我院实验中心的管理 袁振铎

临床科室的科研效益评估 宁方芹,余倩平,付亚芬

我院坚持科技兴院的做法与体会 姜继传,肖鹏云,姚远

实施科学化管理促进医院科技进步 袁相太,陈宝海

结合项目谈临床医学科研课题管理 陈文敏,姚国庆,郑玉明

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面临的问题 王秀峰

166所医院医疗卫生技术项目开展情况调研 霍仲厚,吴学贵,张闽

加强知识更新管理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郭敏

广东"九五"医学科技项目投入产出初步分析 吴少林,刘颜,吴声穗,黄毓文

试论新时期军队医学学科和人才建设 余化刚

加强科研大协作促进科技发展 卢圣贤,周敏敏,朱锦柳

科研能力和效绩量化评价及其在职称评审中的应用研究 胡修周,刘学景,刘兆民,邱玉环,柳青,张振中,公冶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神经、病理学学科3000项落选项目原因分析 姬郁林,彭远慧,彭晓菊,李俊义

浅议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的申报 吕虹,吕永秋

对我院"八五""九五"省攻关课题未完成因素的分析 张兰海

开发研究基金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杨伟文,吴乐山

关于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评审工作建议 宋哲民,苑淑玲

医学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发展与实践 高解春

改革奖励办法增强激励作用 卜让吉,巫新玲,施伟忠

医学科技查新与科研管理的关系 杨丽莉,李春英,殷蜀梅,高琴,陈荔子

机构和个人学术水平的文献计量评估 周薇

鼓励科技论文走向国际 吕立宁,傅文华

从五种护理期刊载文分析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科研状况 王斌全,程金莲,韩世范,孙玉梅

1989年~1998年SCI收录我国医学院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谭至娟,张子光,李俊义,范集才

依靠科技进步走科技兴院之路 周敏敏,朱锦柳,林铿

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探讨 王巍,汪丽芬

浅谈护理工作与科研 鞠成朝,胡守健,赛小珍

边远地区开展科研工作的策略与思路 强弘,杨玉春,齐秀琴

新时期关于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思考 宋汝峰,宋尧玉

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在医院科研工作中的作用 吕一平,吴丹东,石晓露,封国生

医学科技论文范文8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特点

新一轮等级医院建设和评审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要求“以评促建”,作为中医院骨伤科的一名医生应当认真和积极思考中医骨科如何发展。如何正确认识、继承、创新、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此作者就中医骨科的历史、文化、思想理念加以表述。

1中医骨伤科的历史

中医骨伤科有其历史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必然性和科学性[1]。中医骨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骨科学的历史,是历代医家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发展的历史。在原始氏族人们在生活中逐渐认识自然界药物,外用敷治创伤疾病。出现砭镰、骨刀用于切割。在夏、商时代,青铜器、酒开始用于治疗。甲骨文记录人体各部名称和多种骨伤疾病。春秋战国-汉代形成骨伤科理论。《内经》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基本理论;通过体表测量人体骨骼的长短、大小、广狭,按头颅、躯干、四肢各部位折量出一定的标准尺寸。并阐发了:“肝主筋、肾主骨、脾主四肢肌肉”,“气伤痛,形伤肿”等理论。《伤寒杂病论》创立了理、法、方、药结合的辨证论治方法。外科手术的鼻祖华佗首创麻沸散、五禽戏。晋代伤科学在诊断和治疗有显著提高,并成为独立的学科。葛洪著书《肘后千金方》最早记载颞颌关节脱位的口内整复方法;并记载了骨折竹片夹板固定、开放性损伤早期处理及止血法。隋朝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循环障碍、神经麻痹、运动障碍等,指出软组织裂伤、关节开放性骨折立即缝合和缝合技术。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药要方》,记载了颞颌关节脱位整复后予热敷热疗以助关节恢复;热敷、热疗治疗损伤瘀肿。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书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阐述了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开放性骨折。宋代《夷坚志》记载了在颌部类似同种异体植骨术。元代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整理了元代以前的伤科经验;并提出麻药用量按患者年龄、体质而定;首创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指出髋关节是臼杵关节,并把踝关节骨折脱位分为内翻和外翻。明清时期,伤科专著涌现,名医辈出,多学派形成,《普济方折伤门》记录了15世纪以前的正骨技术,薛己著《正体类要》重视脾胃与补气养血,是按八纲辨证论治的代表著作。清代吴谦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骨伤科经验,对人体各部位的骨度,内、外治法,方药记述最详,既有理论,尤重实践,图文并茂,把正骨手法归纳为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整复胸腰椎骨折脱位,并改革固定器械。胡廷光《伤科汇篡》阐述了各种损伤的证治、记载骨折、脱位、筋骨的检查、复位。解放后,我国各地相继成立中医院和中医学院,成立了骨伤科研究所,系统整理了祖国医学的理伤手法,总结老中医的经验,改进固定方法和器械,以及加强对中草药研究,总结骨折治疗的理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现代,引进近代医学先进技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疾病,使诊断更精确。引进先进的麻醉技术、手术技术和器械,治疗了较多的疑难疾病,继续发扬了中医传统技术,中药的辨证论治、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等。

2中医骨伤科的文化

中医药学是特指在中国黄河、长江流域发源起来的具有鲜明中原汉族文化的医学体系。建立在虚数属性、象数逻辑之上的。中医骨伤科医学理论与传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密不可分,是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和完善的,具有朴素的丰富的哲学文化,是从表象到理论的概括与升华,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对生命、生理、病机有着独特的诠释。对患者疾病的中医综合治疗中随时都体现着中医朴素的哲学理念,阴阳平衡、辩证、运动与静止的对立和统一,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所以,中医骨伤科的辨证论治就是在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医学关于正常生命现象的理论知识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转归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指导骨伤科患者的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内科治疗、调养。达到筋强骨坚,天人合一,也就是健康人与自然相适应的最终目的[2]。

3中医骨伤科的思想理念

医学科技论文范文9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医学研究生;创新途径

《自然辩证法》课程是面向理、工、农、林、医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学科性质看,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分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线索,研究自然界的辩证本性、认识和变革自然的辩证过程及科技与社会的关系。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功能和以创新机理为核心的方法论教育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功能。[1]这门课程不仅有利于医学研究生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科技观,而且在形成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科研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1 医学院校《自然辩证法》课程存在的问题

1.1教材问题。目前国内各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本门课程统一使用郭贵春教授主持编写的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2013年版)。包含绪论和五个章节,分别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这本新教材与以往使用过的教材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结合时展的实际,贴近理科专业实际,侧重文理知识的交叉与融合,蕴含了党十集体智慧的凝结精神。

在2013年以前,各个高校的《自然辨证法》课程自主选择、使用教材,可供选择的版本丰富多样,大部分教材在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四层内容体系上编写得比较完善,便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本课程的核心主线和内在逻辑结构。但是,有的教材在编写时内容不够深入浅出,理论性太强,案例资源缺乏针对性和前沿性,无法适应学生的不同专业需求。以这样的教材为模本而展开的教学活动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教师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容器,拼命往里填充既定的知识,把科学教育扭曲成一种高度浓缩的科学知识教育,其直接后果是科技人物、科技事件、科学精神几乎成为学生的盲点,学生普遍缺乏对科学技术创新性的理解。[2]

许多医学院校选用《医学辩证法》作为参考辅助教材,采用由国内多所医学高校联合编写的《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医学院校选用教材),其特点是紧密结合医学实际,注重医学临床辩证思维、循证医学思维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尽管现存的教科书版本较多,选用教材丰富,但结合医学专业实际的教材可选性少,很多教材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内容抽象,与医学实际脱节,即使有部分医学案例,但内容陈旧,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有的教材内容还存在严重的老化现象,不能及时反映最近时期的医学前沿问题,大多数案例资源是十几年前的内容,导致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不强,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难以把握到辩证自然观、科学观、方法论的精髓。

1.2大班教学问题。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后,研究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降低办学成本,各高校都普遍采用大班课堂教学。《自然辨证法》普遍采用大班教学的形式,平均150人/班的大课教学方式给课堂的有效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增加了一定难度,给教师上课时的课堂控制带来很多困难,难以采用研讨式、PBL教学法等课堂手段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大班教学中经常出现看课外书、玩手机、睡觉、迟到或早退等违纪现象,教师在课堂管理时感到异常棘手。任课教师能否成功地实现教学目标,一方面与课程提供的内容有关,另一方面还与教师驾驭和控制课堂的能力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并讨论课堂控制问题对提高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采用的自然辩证法大班教学的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1.3考核问题。采用课程论文或调研论文的考核方式比较普遍,可由教师推荐论文选题,也可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有的教师采用课题调研方式,将自己的课题分配到班级,吸纳部分科研水平优秀的研究生进入课题调研组,将研究任务细化分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研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

在针对课程论文考核方式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上交的课程论文并不是在认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独力完成的,而是以应付的态度采用过度抄袭的方式完成论文。通过与多个学校的交流与对比,发现课程论文考核的方式所取得的质量和效果甚微。2009年在我校的本课程论文考核中,存在60%以上的学生上交论文存在过度抄袭问题。有的学生甚至直接在期刊网上打印论文,连原作者的姓名、单位等个人信息都来不及删掉就上交给老师。部分学生对专业课程过度偏重,认为自然辨证法是选修课,平时忙于科研或实验,没有时间去收集资料撰写论文,考前应付式地上网抄袭一份作业,如果教师要求不严格,许多学生的抄袭作业通过考核,会导致多届学生的学风和考风松懈,进而严重影响了这门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单一的考核形式及结构不合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无法达到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的。

1.4学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不够明确,在对待这门课程的态度存在抵触情绪,认为医学研究生学习自然辩证法课没有实际意义,纯属浪费时间。在这种“实用主义课程观”的影响下,学生没有从心底里接纳自然辩证法课程,旷课的学生较多,上课时看专业书或英语书的现象不少,课堂参与不积极,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动力。

1.5教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教学活动与学科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如教学活动中存在着教师数量少、教师专业背景普遍文科化、自然科学知识比较欠缺,教材内容不能满足需要等问题。[3]理论讲授的模式存在着单向性和机械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知识,讲授的时间占了课堂的大半部分时间,学生的参与活动较少,主动获取、形成和发现知识的过程被忽视。授课内容抽象单调,形式和手段单一,理论与现实脱节是自然辩证法课程无法进入学生内心的关键原因。大部分教师的学科背景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或哲学专业,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的相关背景,在联系医学实际时存在医学知识的储备不够深厚,医学理论的功底亟待加强的问题。这就要求授课教师的专业背景必须有足够的医学相关知识,才能不断增强自然辩证法的思想吸引力,让这门课程凝练出“精彩一课”的效果。

2 医学院校《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创新途径探索

2.1利用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贴身化。即联系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中的实际问题,增添兴趣与效果。进一步展现自然辩证法原理与工学、医学及军事等具体学科领域契合的意义。主张在示范教材参照下,自主选择教材。[4]密切联系医学实际制定教学大纲,坚持医学与哲学融合的原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学大纲的编写上,为了突出医学技术的特色,可融入《医学哲学》、《医学辩证法》、《医学伦理学》、《医学史》等多个学科的相关内容,结合其他人文类的课程加以整合。编写全国“一本通”的材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个学科专业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的需要,编写“一纲多本”的自然辩证法教材则成为各个高校任课教师的热切期盼。[5]

教学大纲的内容突出了三个特色:一是紧密结合医学研究生的专业实际,将《医学哲学》、《医学辩证法》等内容融会贯通,渗透到自然辩证法的教学设计中,更突出本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二是紧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思想角度新、教学专题性新、案例资源新,突出本课程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三是紧密结合《医学技术史》、《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其他交叉学科的内容,突出本课程的外延性、趣味性和研究性。如在医疗技术伦理方面,不仅要跟学生讲清其内涵,还要讲授其主要内容。在医学高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要谨防“医学技术主义”的影响。

2.2优化教学设计:一是内容结构的设计,打破教材的逻辑结构,贴近医学专业实际。如在讲授技术观时,整合有关技术伦理的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最优化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从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角度,思考“技术决定论”在医学领域的表现,探讨医学技术价值、医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两重性及现代医学技术伦理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一方面可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把医学、医学伦理学、哲学等多种学科内在地统一起来以拓展学生的视野。[6]让学生明确,医疗服务是终身职业,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伦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将自己所掌握的医学技术奉献给社会。

二是多媒体教学的设计,查找网上大量的相关资料,精选趣味性的图片,如讲授远古时期的自然观,人对自然的膜拜,运用一些国内外的古代巫医图片配图说明,学生对这些知识从未了解过,经过生动有趣的讲解,提升了学习注意力。精选一些给学生带来极大思想震撼的视频资料,通过正反对比手法,使学生领悟到人与自然的终极和谐才是一种精美意义上的生态自然观。每一专题都设计“影视推荐”栏目,将新近的、优秀的、典型的节目介绍给学生,增加了学生对自然辩证法知识的理解和思维拓展。

三是分组讨论设计,一般来说,单个问题提问学生的参与性不高,课堂积极性难以调动。采用案例教学形式,把问题分化成多个小问题,实行分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一个主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问题的设计方面,多结合医学专业和社会热点,问题设计与专业背景密切联系,有助于医学背景的专业知识与自然辩证法理论相互交叉和渗透。如在讲授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时,引导学生讨论古代自然观在历史上对中医和西医的不同影响;收集资料讨论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的表现及现实意义。在讲授科学本质时,组织学生辩论中医学是否是科学的;谈到技术的价值和伦理时,引导学生讨论转基因食品给人类带来的后果是福还是祸。

2.3增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导向,培养学生创造意识。《自然辩证法》教材涉及创造技法的内容很少,我们结合医学创新案例,多方面介绍医学创造方法。使学生实现从记忆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的飞跃。增强学生运用方法的自觉性和提高他们运用方法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7]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课程论文题选、推荐书目、优秀影视等科研信息,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探索。课前给学生布置讨论主题,学生利用收集的资料,通过小组讨论达成共同认识。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方法论的教学中,突出方法论教学的哲学特色,把各种具体的医学研究方法归入医学思维方法范畴,通过医学假说和医学发现与探索的思维方法等内容,深刻揭示各种思维方法在医学领域的运用。

2.4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模式,即“平时成绩+分组讨论+期末考查”模式,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20%,由课堂表现和考勤情况组成;分组讨论占30%,按照自愿原则组成10人小组,自主选择讨论主题,上交讨论报告和记录。期末考查占50%,实行开卷考查,出题方式比较灵活,重要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原理、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分组讨论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团结协作,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本学期的考核创新机制的实践,学生的学风和考风实现了较大的转变,学生上交的小组讨论作业反映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

2.5融入人文教育。自然辩证法课程内在蕴含着医学与人文、医学与哲学相融合的特点。现代医学突飞猛进,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医学在技术上的高度发展纵然给人类传来了福音,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困惑。加强医生的人文关怀意识,需从重视医学院“未来医生”入手。欧美发达国家也将医学人文学科作为培养高素质医生的基础,列入医学教育的必要内容。目前,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已开设医学人文课程,但内容仅占5%的比重,远低于美、英、法等国25%的水平。由于教材不成熟、教学经验缺乏、师资力量不够等原因,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还存在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教学效果尚不理想。

现代医学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更多的并不是在医学本身,而是在医学科学化后的一些副产品和现代社会商业化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生意识到,要成为一名杰出的医生或医学家,仅仅凭借医学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必需具有哲学智慧和人文精神。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可增加人文知识的相关教学资源,如医学大家的介绍、医学发现和发明、药物研究的相关历史等案例,增强学生的关注度,提高学生的人文探究,促进科研思考。

自然辩证法可以从“仁心”和“仁术”两方面来提高医

学生的人文修养。人文精神贯穿自然辩证法教学始终,以鲜明的人文案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仁心。要促成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融合,首先应给科学技术一个准确的人文定位,如果说医学仅仅是一种知识和技术,有失偏颇。在关于“科学技术的价值”内容讲授时,引入医学的价值有关内容,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时去治疗,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最能彰显医学的真谛?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医学是一门“人学” ,而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不但要有治病的能力,更要有安慰人的艺术,“医乃仁术”是医学人文性的集中体现。在探索医学难题时,应考虑病人的需求,注重生活质量,如缓解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并不总意味着治愈,还包括体恤和减轻痛苦。

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如何将一般原理与学生的学科专业实际联系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的效果,是从事自然辩证法教学的教师们一直探讨的问题。在教材的创新方面,需要很大程度突破传统教材的体系结构,突出医学高科技应用的问题。目前在医学领域呈现出与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紧密结合的优秀成果,甚至还呈现出具有中医特色的自然辩证法教材,探索出了一套适用于中医院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将医学实际融入自然辩证法教学内容,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组建一支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团队,实现教师间的密切合作、学科互补,是提高教师素质和课程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杨学军,张 磊,吕卫东.创新型教学在“自然辩证法”课程中的实践[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25(1):109-112

[2] 肖健.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培养医学研究生科技创新素质的体会[J].南方医学教育,2005(1):38-41

[3] 徐治立,刘 敏.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2):123-125

[4] 徐治立.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研究的新思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1):105-108

[5] 张宗明,张艳萍.结合研究生专业的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9):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