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数字信号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8:00:40

数字信号论文

数字信号论文范文1

信号处理中许多信号都要进行相关性分析,牵涉到信号相关的问题往往都会涉及大型的数据集。互相关,也称为“互协方差”。在智能信号处理相关领域中,是用来表示两个信号之间相似性的一个度量。互相关性可以通过与确定信号比较,来寻找不确定信号的特性,它是确定信号与不确定信号之间相对于时间的一个函数,也可以称为滑动点积。在模式识别以及密码分析学等很多领域,信号的互相关性都有广泛的应用[5]。

1.1相关函数的定义互相关是统计学中用来表示两个随机矢量X和Y之间的协方差cov(X,Y),与矢量X的“协方差”概念相区分,矢量X的“协方差”是X的各标量成分之间的协方差矩阵。自相关是对信号相关程度的一种度量,也就是说自相关可以看作是信号与自身的延迟信号相乘后的乘积进行积分运算,随机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与其功率谱是傅氏变换对(随机信号无法得到具体的函数表达式,只有其统计信息),通过对接受信号的自相关运算可以进行频谱分析。同时,自相关在信号检测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在误码最小原则下的最佳接收准则[6]。

1.2信号处理中矩阵的相关性分析一个自适应系统输入的有用信号可以是确定信号或随机信号,而输入信号中不可避免的混有噪声或干扰,在频域考虑可能是窄带的也可能是宽带的[7]。一个自适应系统的输入信号和信号特性,通常对该系统的结构和性能起重要作用,输入信号用向量的形式表示,隐去时间函数,则信号向量X可以表示为。矩阵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在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在现代信号处理、图像处理,以及通信相关领域中的操作和运算中,为了满足性能需要,所以对数据的吞吐量有极高的要求,其中很多操作都必须实时完成,所以对相关算法的实现速度就有了很高的要求。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大部分处理信号和图像的算法具有局部化、计算数据密集以及海量的矩阵运算等特点,所以为了提高算法的实现速度,寻找一种高速矩阵运算和高速密集型数据运算的方法对很多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应用的复杂算法是十分有意义的[8]。

2GPU上大型矩阵快速运算的具体实现

在GPU中实现矩阵的快速乘法时,不仅要保证运算的精度问题,同时,也要保证运算的效率,提高运算的速度。所以,根据GPU的硬件结构,应该设计一种矩阵分块和内存分配方法[9],以便减少内存的访问次数。

2.1运算精度目前对于很多GPU来说,其只支持32b浮点数运算,所以在大量数据累加时,后面的数字位数一定被舍去过多,从而导致了运算结果的精度下降。而CUDA的浮点数运算是符合IEEE754运算精度标准的,因此,可以利用Kahan求和公式来提高运算的精度,具体流程伪代码如下。虽然Kahan求和公式在优化运算结果精度的同时增加了每个线程的运算量,但对于GPU来说,并没有内存存取的动作,所以对整体的运算效率影响很小,并且精度问题是整体运算结果的前提保证,所以这一步骤是十分必要的。

2.2矩阵分块由于CUDA平台一个线程块只同时支持512个线程并行工作,所以只有当内存控制器从某个固定倍数地址开始读取时,工作效率最高。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大矩阵分解为16×16的小矩阵,这样每一个线程块就同时使用256个线程并行计算。所以小矩阵就可以完全加载到高速共享内存中,同时小矩阵自身乘法也不需要再存取外部内存。为了方便进行线程块的计算,对于两个矩阵A和B,可以分别为每个线程块分配16×16个线程,再建立(m/16)×(n/16)个线程块。但是,由于参加运算的矩阵阶不一定是16的倍数,所以对于最后一次分块,程序可以利用判断语句来控制。即:如果本线程的矩阵块没有超出A、B的阶数,就进行分块;如果超出,则只运算原始矩阵剩下的部分。

2.3内存分配为了使GPU高效率工作,在矩阵A和B的分块矩阵初始内存空间时,直接把内存大小配置成16的倍数,并在复制矩阵到显卡内存之前,将其清零。这种处理方法充分利用了GPU的硬件结构特点,满足GPU高效率读取内存的原则[10]。并且,CUDA提供的cudaMallocPitch()函数就可以满足该要求,它是一种节距分配,可以使分配的内存在硬件中的节距对齐,以提高共享内存的访问速度,并返回指向已分配内存的指针。

3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进行信号相关性分析的时候,往往计算量比较大,随着信号处理中矩阵的阶数不断增加,如果仅仅基于CPU的传统的串行算法,大大增加了计算所耗费的时间。在进行矩阵的相关性分析计算的过程中,实验环境配置见表1。分别对不同大小的一维矩阵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矩阵的大小见表2。通过对矩阵A的列两两进行交叉相关性计算,产生一个一个大型矩阵输出,然后分别得出计算不同矩阵大小情况下相关性计算CPU和GPU所耗费的时间,分析计算出加速比。对不同大小的二维矩阵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矩阵的大小见表3。对其中一个矩阵固定其大小,另外一个矩阵不断增大,对两个矩阵做二维的相关性计算,分别得出其基于CPU和GPU的相关性计算所耗费的时间,分析计算出加速比。由实验结果图3、图4可以得出,单一矩阵基于CPU和GPU进行相关性计算的的加速比最高达到了14.5倍,二维矩阵基于CPU和GPU进行相关性计算的加速比最高达到了5.3倍,二维矩阵的相关性计算涉及的数据量和计算量较大,通过计算时间可以看出基于GPU的相关性计算所耗费时间明显少于基于CPU下的相关性计算。通过实验对比可以得到随着矩阵的不断增大,进行相关性计算所用的时间不断增加,基于CPU的传统计算方式所耗费的时间增大幅度远远大于基于GPU的并行计算方式。因此基于GPU的并行加速数字信号处理中相关性算法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的基于CPU的串行算法。

4结论

数字信号论文范文2

房数字电视广播信号的传输方式传输前端机房是各种模拟电视、数字电视等广播信号源汇聚中心。由于公司根据不同用户群体对频道、内容的需求不同,以及不同时期业务过渡等需要,具有几套电视信号广播平台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应该不少。通过传输前端机房对各种广播信源信号进行一系列的分配混合之后,形成我们所需要的各种电视广播射频信号。射频信号驱动采用符合ITU标准规定的DWDM特定波长1550nm广播光发射机,前期模拟电视广播信号使用的是ITU28CH波长广播光发射机,企业用户广播信号使用的是ITU30CH波长广播光发射机,我们新搭建的数字电视广播信号使用的是ITU29CH波长广播光发射机,所有射频信号经相应光发射机调制为光信号后,采用DWDM技术使用光复用器,把3路光信号复用到一根光纤上,经过EDFA放大再分配后传输到各分前端机房。按照这种模式再搭建同样一套平台,和主路使用不同的光缆路由也分别传输到各分前端机房,作为各种电视广播信号的备份系统。广播光发射机和复用器一定要选择性能质量较好的产品,选用满足ITU标准规定的DWDM特定波长的广播光发射机,这样才不会造成各个波长信号之间的干扰,对系统信号的指标和稳定性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传输前端数字电视信号平台建设时所使用广播光发射机尽量保持与原模拟信号所使用光发射机同类。由于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应政策要求要包含少量的模拟频道,因此数字电视广播光发射机输入信号的模拟频道信号电平强度及指标按照设备要求要尽量与原模拟信号光发射机输入信号保持一致,数字电视信号保持比模拟信号低6~10dBμV,这样最终到达终端光节点才能保持与原模拟信号强度一致,不用重新调整光接收机输出电平,保证割接后信号的平稳过渡,如图1所示。

2分前端机房广播与窄播信号的传输

分前端机房在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前所做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两部分:分前端机房一级数字电视广播信号平台的搭建工作和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备用的CMTS、IPQAM、HFC网管信号等窄播信号系统的搭建工作。分前端一级数字电视广播信号平台的搭建相对简单,当主、备路电视广播光信号传输到分前端后,经过光开关对主备路光信号转换后,输出到光解复用器对光信号进行解复用,相应数字电视的29CH波长光信号被解出来。把解出来的数字电视光信号按照原模拟信号分前端的一级骨干广播光信号建设的结构模式进行复制,复制时尽量保证其在结构上和光功率输出上大体一致,最好能和模拟信号在物理位置上也保持相近,这样在调整电视广播信号时就非常方便。窄播信号的混合以及传输仍保持和原模拟电视系统广播窄播相同的模式,我们采用的是广播窄播1550nm光信号DWDM光合波复用传输方式,把分前端CMTS、IPQAM、HFC网管监控的射频信号进行混合后驱动ITU窄播光发射机,光发射机输出后与分前端一级电视广播光信号通过复用器进行光合波,经EDFA放大分配后或直接传输到线路,覆盖分前端机房区域内有线电视及CableModem用户。由于分前端机房一般带用户比较多,受到成本和机房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对窄播系统也全部复制一遍不大可能,另外我们数字电视整转采用的是分区域分批次的方式,可以对窄播系统先行建设能满足5个区域批次数字电视整转的窄播信号,和本地的数字电视一级骨干广播光信号进行合波复用,这样就成为可以满足5个区域批次数字电视整转的广播窄播系统信号,作为数字电视整转初期信号割接使用。当然这备用的5个片区数字电视广播窄播系统信号,只是一个举例,具体要按照分前端实际使用划分的片区数来定备用系统信号片区数,实际使用片区多的可以多建几个备用片区。窄播光发也要选用DWDM特定波长光发射机。在搭建数字电视系统信号平台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分前端内不同功率光信号的需求:(1)机房直接传输光信号到光接收机的,一般2~3dB的光功率即可;(2)线路上有光分路器的需要5~15dB的光功率;(3)线路上是V-Hub、EDFA的,需要广播窄播合波直接传输到线路上的需要6~8dB的光功率。通过对图2在结构上简单的调整即可满足不同光功率的需求。信号系统搭建时,尽量保证机房光信号传输分配物理结构上的一致性,对个别特殊需求的可以稍做调整即可,这样对机房的运维管理工作会带来很大便利。

3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广播窄播信号的割接

采用分区域分批次的整转方式,除了线路上覆盖有较多用户的大型节点外,其余光节点模数信号转换割接工作基本都是在分前端来完成,所以分前端机房是模拟电视信号转换为数字电视信号的主要割接点。在数字电视整转前,要对分前端机房覆盖区域内的光节点全景图资料进行详细统计,结合数字电视整换区域批次,提前做好相应的光节点片区规划工作。按照分区域分批次整转方式,我们可以把需要数字电视整转初期的用户,割接到前期已经建好备用的5个片区数字电视的系统信号上来。数字电视整转进行一段时间后,前期备用的5个片区光信号将使用完毕时,我们再对没有数字整转的信号进行调整,把未整转完数字电视信号但已经割接走很多信号的片区进行合并,这样就可以空余出来满足一到两片区数字整转的设备,把该片区的广播信号更换为数字电视信号即可。然后依次类推,逐步完成数字电视信号的割接。在割接信号时,窄播系统的规划也非常重要,尤其是IPQAM和CMTS系统,要根据光节点覆盖双向IPQAM和CableModem的用户数做好下行和回传设备的合理分配,充分考虑IPQAM端口下行流量及CMTS上行端口CableModem数量的负载均衡,这样就保证了用户视频点播的流畅和网络的顺畅,减少了后期的扩容工作,提高了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在割接电视下行信号时,必然会对相应片区CableModem用户也进行割接,把下行割接到新建的数字电视系统信号时,回传也要割接调整到CMTS下行相对应的上行端口。在割接前要做好CMTS端口CableModem数量以及SNR值的统计,主要统计在线的CableModem数量,割接调整后要查看在新端口上线CableModem数量和割接前是否一致,接收发射电平是否正常,端口SNR是否正常。做好与整转现场人员的沟通,信号割接后在现场及时测量信号,如有问题及时处理。同时要做好资料的更新整理工作,保证资料的准确性。

4结束语

数字信号论文范文3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 DSP 课程体系 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Knowledge Penetration and Extension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CAO Xinli, TIAN Yi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3)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to the domain transform domain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when students are learning in a digital filter network for example, correspond by comparing before and after signal processing algorithms and theory on the actual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allows students to easily from the Z transform,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learning theory easy to draw circuits and program their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is achieved. In the study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lgorithms in the process, to students whose mathematical formulas penetration corresponding hardware circuits and structures, can make subsequent DSP applications while learning courses, easy to understand and desig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by personal experience, feel the penetration and extension of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in the teaching curriculum.

Key words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 course system; penetration

在电子信息工程学科中,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和仿真课程已经很好地融合进来。很多高校的信息类专业相继开设了数字信号处理,DSP应用的相关理论课程,并开设了matlab信号分析与处理等课程设计和实验。如何在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中完成对数字信号处理知识的渗透于延伸,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理论和实践和有机结合呢?

1 数字信号处理的作用

数字信号处理是研究把信号用数字或符号表示成序列,通过计算机或通用(专用)信号处理设备,用数字的数值计算方法处理,提取有用信息便于应用的客观规律性。

在信号处理中,很多信号比如声音信号,在时域上看是杂乱无章的,没有任何规律的,当转化成频域信号后,很容易看出来信号的相关性质,对信号的处理也更为方便。模拟信号在远距离传输时信号衰减大,且抗干扰能力差;数字信号设备灵活、精确、抗干扰能力强、远距离传输速度快且不失真。

数字信号处理可以将有用信号从杂乱无章的干扰中提取出来,恢复原始信号并可以对其增强。它对声音,图像,其他现实中的物理量进行信号调理、信号传输、信号接收还原、信号滤波等作用,保证信号传输质量,在电信和其它学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是对其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和滤波的理论基础,在此算法基础上,用硬件或软件的方法将其实现,这是整个数字信号处理的过程。下面我们来分析变换理论和具体实现之间的对应。

2 数字信号处理中数字滤波网络算法原理

在数字信号处理中,以IIR数字滤波网络为例。对于一个输入输出关系已经给定的系统,其系统函数或差分方程已知,可以用不同结构的数字网络来实现该系统。由Z变换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知道对N阶差分方程进行Z变换,得到系统函数的一般表示式:

(1)

如果要设计IIR级联型数字滤波网络,就要根据级联型网络结构特点,将H(z)变换成级联型一阶节和二阶节的形式。

(2)

这样,就把系统函数分解成了N1个一阶节和N2个二阶节。有了这样的结构,就可以得到IIR级联型网络方框图,如图1。

图1 IIR级联型网络方框图

3 数字滤波网络二阶节的硬件实现

第二节中是数字滤波网络IIR级联型网络结构的算法原理和系统函数分解公式,那么这样的数字滤波网络结构怎样用硬件实现呢?

从图1看出,IIR级联型网络是由M个二阶节组成的,一阶节可以看做二阶节的特殊情况。在每一个二阶节中,有四个加法环节(如图1中的圆圈标示),有两个延时单元,有四个标量乘法环节。其中的加法环节和标量乘法器可以有专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中的加法器和乘法器实现,延时单元可以由触发器实现,比如D触发器。

现在以一个二阶节为例,根据方框原理图(图2)说明其硬件构成。

(3)

(4)

所以从到有两个延时电路——延时一个周期和两个周期,即为,;两个乘法电路,;两个加法电路。用硬件实现如图3所示。同样地,从到的电路结构与前面类似,延时电路可以与前面公用。

图2 IIR级联型网络二阶节方框图

图3 IIR级联型网络二阶节的硬件实现

4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知识渗透与延伸

学生在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课程中了解了相关的算法原理后,并和实际的硬件电路实现对应了解,就掌握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过程。

所以在讲授数字信号处理的每一个知识点时,都应该按照这样的思想去引导学生:(1)清晰透彻的讲授每一章节的离散信号与系统的算法原理,从时域分析到频域分析,到时频变换,快速算法,到数字滤波结构及实现。在每一个知识点上,都把相应的数学原理和对应的硬件结构对应起来,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实际用途。(2)在学生掌握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引导其在相应的仿真工具上进行算法的仿真,得到相应的系数和性能,分析算法的优缺点,并对算法进行改进。(3)根据前面学习的理论算法和硬件实现的知识渗透,使学生能够快速轻松地选择相应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件,实现其算法原理,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较好结合,使得学生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有了较深入和较高层次的认识,达到学以致用。

5 结论

论文以一个实际的《数字信号处理》教学范例——IIR级联型网络结构的原理,说明了教学的顺序和层次,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具体实现的渗透,使得学生在彻底掌握理论变换算法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与实际动手相结合,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渗透与延伸,在后续的DSP原理与应用,信号分析与处理中可以较为轻松深入地掌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洪涛,万红,杨述斌.数字信号处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 吴镇扬.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程佩青.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2.

数字信号论文范文4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 课程考核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241-01

课程考核是教学工作中检查教学效果、巩固学生知识、改进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和督促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实施的课程考核方案却存在着对考核目的认识不足、考核内容笔记化、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该文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改革,以此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1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

《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科的专业必修基础课。它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数字信号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数字信号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处理工程中的问题,尤其是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目前我校《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考核成绩是以学生考勤(5%)、课堂作业(5%)、实验课成绩(10%)、期末考试成绩(80%)等四个方面组成的。但通过调查和走访,发现该考核方式存在许多突出问题:绝大多数学生不注重平时知识积累,尤其是这门课程本身数学化,理论化,到了期末考试才忙于背公式,记重点,死记硬背。此外,《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有限,专业性和数学理论知识都较强。因此,如何解决课程考核内容不全面,理论性强,知识难消化、难掌握、理论结合实践等问题,就需要对课程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1-6]。力求通过改革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该课程难点的掌握效率,及认识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模式

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互动和考核方式的科学合理及教授方法的多样性,能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及考核目标的最终达成。

2.1 变传统的先讲授再考核为边讲授边考核

数字信号处理是综合性和理论知识特别是数学知识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前小半部分的内容已在前修的信号与系统中涉及过。但数字信号处理是以时域离散信号为处理对象,与连续信号与系统中的计算方法大相径庭。例如,信号与系统中大量用到了积分,而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就是迭分(累加求和),信号与系统中的微分,在数字信号处理就变为差分等,很多学生很难一下子转变观念。此外,数字信号处理中的DFT,DTFT,FFT三者变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更是难中之难。

该课程传统的考核办法常常是先讲授所有的知识点再统一综合考核―闭卷考试。这种方法虽能在最后的考试成绩中反映学生对该课程某些难点和重点知识的掌握,却忽略了数字信号处理知识多样性特点,特别是实际设计部分。因此,在考核时,只顾及所谓的“重点、难点”而舍弃“综合性、多样性”是不够完善的。我们应该每讲解一个独立知识点就进行及时的考核检验,这种边讲授边考核的方式既能更好的检验每位学生对小知识点掌握的深度,又不影响该知识点与整个课程的联系。

2.2 变传统的笔试考核为理论考核+设计实践考核

《数字信号处理》是以课堂理论和设计实践兼顾的课程,如何解决课程理论部分内容综合庞杂,专业性强,信息量过大,理论结合实际设计等是个关键性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理论纲要的讲述、课堂训练、实验操作和手工建模的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课程基本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和热情,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实际设计内容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中的练习和仿真实践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进行不断的沟通与互动,共同完成设计课题。

然而《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内容多、时间短,除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频域、复频域分析外,还重点阐述了数字滤波器设计等的综合性知识,这些都需要学生了解,掌握并能利用MATLAB进行仿真试验。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点的训练和应用有一定难度,教学任务很重。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又兼顾该门课程的专业性、综合性及工程实践性,同时又能考核学生的对专业难点,横纵向知识点的逻辑掌握是核心关键的问题。

为解决课程教学中的矛盾,在课程考核中,带领学生把部分课堂搬到具体的实际设计中,让学生亲历课程中的理论内容和实际的结合,由此轻松记忆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再从学生“教”和“学”的过程中,从而解决教学中专业性、综合性及实践性的问题,同时亦可解决时间短、教学内容多的问题。

通过上述考核方法和内容的改革,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学生技能的考核,加强学生自主创新和设计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程特点所建立的多样性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真正把考核变成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笪强生,翟晶.大学课程考核改革探索性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9):121-122.

[2] 李杰,李学军.“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尝试[J].长春大学学报,2013,23(8):1037-1043.

[3] 余颍,肖静,刘树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3):294-2966.

[4] 毛伊敏,钟文涛.《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研究型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4):79-80.

数字信号论文范文5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教学质量;课程优化;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159-02

“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及其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程。数字信号处理的处理对象是数字信号,处理方式是数值运算,信号处理相比较具有许多优点,诸如:灵活性高;高精度和高稳定性;便于大规模集成;对数字信号可以存储、运算,系统可以获得高性能指标等。自1965年以来,这门学科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语音、雷达、声纳、地震、图像、通信、生物医学、遥感遥测、地质勘探、航空航天、故障检测、自动化仪表等领域已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该门课程作为普通高等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学习其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1]该门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原理和应用紧密结合的课程。针对数字信号处理的这些特点,同时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分析方法,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为此,课程组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方法,不断探索研究,经过不懈努力,笔者对该课程及其先修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探索课堂教方法,重视实践环节,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数字信号处理”及其与先修课程的整合

“高等数学”、“工程数学”、“信号与系统”是学习“数字信号处理”的先修课程。其中“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属于基础课程,而“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是两门核心专业课程,为今后学习“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和“DSP技术”等起着基础铺垫作用。对“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进行优化整合大体思路如下:

第一,“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两大系统和三个变换,分别为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这些是学习“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数字信号处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时域离散信号与时域离散系统;时域离散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时域离散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和分析法;IIR滤波器的设计;FIR滤波器的设计。这些又都是“信号与系统”在离散系统中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第二,在“数字信号处理”学习过程中,对于离散信号与离散系统、Z变换等内容由于已经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学习,故而可以考虑把课堂让给学生,告诉学生重点、难点,以及要求突出数字信号处理和系统的分析。让学生在课下查阅文献及参考资料,并抽同学在下次课上对该部分内容进行讲授,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热情。第三,能正确区分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和离散傅里叶变换这四大变换的数学概念、物理概念和工程概念。[2]在学习完“数字信号处理”中的DTFT和DFT之后,上面提到的四种变换将全部学完,笔者到时候要引导学生对这几种变换进行归类总结。

通过对“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两门课程内容的剖析和梳理,对其相关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使其各自在保持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前提下,能够进行深入的融会贯通,形成有机统一的专业课程体系。另外,在教学方式和方法、实践教学手段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环节有待进行深入研究。

二、教学方法探索

1.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授课相结合

“数字信号处理”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它承袭了数学的基本特点,课程中概念定理偏多、公式繁多,课堂上若仅仅凭借PPT课件,难以让学生对概念有深入的理解和系统的认识,尤其在公式推导过程中,多媒体软件所表现出的不足就会更加明显。[3]传统教学中的板书授课速度相对较慢,利于学生思考,在板书的过程中可以边写边进行讲解,诱导深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知识的衔接点在黑板上通过推导展现给同学们。再者长期的多媒体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在思想上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适时加入板书可以起到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效果,这样才可以使学生从根本上接受新知识,并对其理解、掌握和应用。

板书教学在数学讲授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是在“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的课堂全部用板书授课就会使课堂变成数学理论课,给学生一种繁琐、枯燥的感觉。再者板书过于单调,难以满足授课中遇到的抽样、卷子、频谱分析、信号滤波等比较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而多媒体软件,诸如Flasf和PPT等,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把多媒体软件授课引入课堂辅助传统授课方式,就可以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创造出宽松的授课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提升学习效率。

Matlab软件由于其较好的仿真效果,可以把抽象化的概念理论直观化,通过软件仿真把一系列的理论概念以图片或声音的形式呈现给人们,正是Matlab仿真软件的这些特点使其在数字信号处理方面具有很广的应用范围。把Matlab软件引入课堂,可以使理论和工程实践结合更加紧密,使复杂抽象的理论概念得以直观的演示,并使学生能对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图1为一个长度为16点的有限序列x[k]=cos(2πrk/N),N=16,r=4,利用Matlab计算16点序列x[k]的512点DFT。从图1可知对x[k]序列进行512点的DFT,可以得到频谱函数X(ejΩ)更为全面的细节,由于序列N点的离散Fourier变换XN[m]就是序列DTFT X(ejΩ)一个周期内的N个等间隔抽样。[4]序列x[k]进行16点的DFTX[m]可以完全恢复原始序列x[k]。

传统教学与媒体授课相结合,图形并茂,声音和动画相辅助,充分利用课堂资源,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量,彰显素质教育的主旨,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解决问题。

2.课堂和课下相结合

当今社会电子信息、Intel网技术高速发展,人们每天接收的信息日益增大,学生们对不懂的知识习惯求助于网络,这也为学生们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数学公式偏多,不少学生在不知道其学习意义的前提下,往往容易被数学公式所累,失去学习兴趣。为了提高课堂效果,可以在课堂上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介绍下次课所要讲授的重点,并给出相应的专业论坛,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去自己了解相应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在下次课开始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让其自由发言,讲述本次课自身的认识、应注意的环节和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程需要掌握的细节性知识较多,全部把希望寄托于课堂,所能达到的效果只能是差强人意,这就要求学生们在每节课之后要多做总结和复习。为了使复习更具有目的性,可以把《数字信号处理多媒体CAI教程》推荐给同学们,由于多媒体CAI课件是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和界面设计而成,重点难点突出,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性能,让多媒体CAI课件来辅助学生课后复习和预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解过奈奎斯特定理之后,为了更进一步理解奈奎斯特定理以及在不同抽样频率情况下,对信号频谱的影响,图2所示即为在自然抽样方式下小于二倍信号最高频的信号时频域的显示图。从图2可以清晰得出奈奎斯特抽样定理的基本特征,可见借助多媒体CAI课件来复习这些知识点会起到强化加深的效果。

三、重视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灵活应用,更好地为生产生活服务,这是实践环节的出发点。

1.Matlab仿真软件

Matlab语言在学术界和工程界被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科研工作人员进行数值计算、系统仿真、数字信号处理与交流的事实标准平台。Matlab软件语法简单,语句和数学描述近似,能够将复杂的信号处理及仿真算法用简洁的代码表达,便于学习、交流和仿真验证,[5]并且具有完备的电子信息专业专用的函数库和工具箱,可以大幅度提高研发和设计的效率。

数字信号处理中涉及到的离散Fourier变换、离散Fourier变换快速算法、IIR和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以及功率谱估计等都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课上借助于Matlab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现和验证。学生通过实时编程仿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形象化和直观化的实现,切实加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的认识和把握,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增进其探索精神,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较强的工程实践基础。

2.DSP实验平台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是实践环节的延伸,学生通过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初步了解DSP实验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能进行熟练的编程和调试操作,熟悉DSP编程环境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CCS软件使用方法。围绕相应的培养目标给学生下达任务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DSP开发试验装置,真切感受到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笔者试验室所提供的DSP芯片是TMS320C64X系列,通过该试验开发平台引导学生用C语言在CCS上进行编程调试实现FFT算法、卷积算法、FIR和IIR算法,对程度较好的同学可以尝试做一些类似于交通灯控制、数码管显示、实时滤波和信号发生等试验。通过对DSP试验平台的操作训练,加深了解DSP芯片的相关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工具手册来解决未知问题,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结束语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门必修专业课程,并且难度相对较大,为了使学生学好本门课程,更好地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服务,多年来课程组老师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实际环节探索等方面都做了探索性的尝试和改革。通过多年的实践及其学生反馈,证明教学改革取得的效果良好,为广大师生一致认可。

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手段飞速发展,诸如:HHT、盲源分离和压缩感知等新型理论和算法不断涌现,作为一名专职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论引入到课堂中,在不断学习、变革中把握专业发展动态,丰富和深化课堂内容,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社会发展培育出合格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丁玉美,高西全.数字信号处理[M].第2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蔡成林,吴海燕,杨玲.“数字信号处理”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2):137-139.

[3]郭淑婷,牛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3):78-79.

数字信号论文范文6

关键词:双语教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课程改革

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最近的30年里,作为理论性和工程性都很强的学科,数字信号处理(DSP)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其地位和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社会对既掌握DSP理论和方法,又掌握DSP工程技术的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外各大学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和专业,纷纷将数字信号处理列为必修课程,并加强了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包括理论教学、课程实验及课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计划大致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的上或下学期。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数字信号分析与处理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基础理论、工程实践、运用现代化技术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为培养能解决挑战性问题的新一代工程师和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以双语教学推进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为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我校2008年也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然而,时代不断发展,技术日新月异,需要对这门专业主干课程进一步优化,以寻求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采用经典的英文专业教材,开展双语教学成为一种共识和发展趋势。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教育部已将双语教学列为考核高校教学水平的一项内容,双语教学是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

“以双语教学推进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英文专业文献的水平,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还有利于挖掘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的发展潜能,使专业基础教育和市场需求更好地结合,更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学校“技术为先、应用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以双语教学推进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的研究思路

课题研究的思路是从电子信息学科的基本任务出发,以信号分析为基础,以系统分析为桥梁,以处理技术为手段,以综合实现为目的,通过突出课程的内在联系和方法的变革来理顺课程双语教学体系。推行数字信号处理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将英语学习和专业课学习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够用英文熟练地检索、阅读、理解有关的理论、方法以及各种数据手册,并能用英文娴熟地撰写比较好的学术论文、技术报告和文档,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和国际先进科技,逐步实现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打好扎实的工程基础,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三、以双语教学推进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一门工程背景很强的课程。为使学生能更好地学好本门课程,适应科技界和产业界发展的要求,项目组认真研究分析该课程在人才培养和本学科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教学实践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收集、参考国内外其他重点大学该课程的双语教学方案,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探索专业课双语教学规律和方法,尝试建立一套适应我院学生实际情况的、较为完整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双语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大纲、配套的教材和教学团队,形成相应的双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除了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知识体系外,同时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英文专业文献的水平,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此次项目改革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我校数字信号处理双语教学进行可行性调研。(2)双语教学体系研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尝试建立与我校学生水平一致的双语教学方案与体系。(3)选择与引导式、启发式、互动式的研究型教学相一致的原版教材与教学内容。(4)尝试挑选部分课时进行双语内容教学,研究教学效果及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适应性。

以上教学改革内容存在以下难点:(1)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专业的主干课程,还未有过双语教学的实践,所以建立较完整的双语教学体系是一项新的尝试。(2)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目前仍然普遍采用满堂灌输的教学方式,与引导式、启发式、互动的研究型教学理念和方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3)双语教学模式中英语学习与课程学习定位的研究。

四、以双语教学推进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与办法

针对上面提到的难点,笔者经过这几个月的多方面调研,总结出以下几点具体措施与方法。

双语教学的可行性方面,这部分的工作由于过去进行过信号系统(双语)课程的重点课程建设,为数字信号处理(双语)理论教学提供较好的基础,特别是信号系统中的离散时间部分的分析方法与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部分是重合的。再通过精心的内容筛选与总结,双语教学资料准备是比较充分的。本学期通过试讲,学生反映因为有了信号系统课程基础,数字信号处理理论部分的内容理解比较好,实验部分因为有Matlab的内容,所以采用双语教学适应性更佳。对两个班级76人次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41%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十分必要,28%的学生选择可以尝试,另有20%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11%的学生认为完全没必要。由以上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数字信号处理双语教学是支持的。

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笔者选取了部分内容以学生专题报告的形式来进行讲解与阐述,并要求学生查阅一定量的外文文献。对第三章后的滤波器设计等内容以课程设计环节为依托进行资料的梳理及准备,其他学生及教师进行点评或补充,以分组讨论的方式来学习。这方面的工作将在本学期逐步开展。

关于英语学习与专业课学习定位的问题,从专业教师的角度,笔者认为还是要以专业知识为主,从强化文献资料的应用方面入手,对于讨论式及分析报告式的教学方法更强调应用文献的能力。所以,可以督促学生从双语教材及电子资源两方面入手准备汇报时的PPT并进行讲述及总结,而不是单把课本上的条条框框硬塞给学生,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能取得较好的课程学习效果。

五、结语

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工程及通信工程的主干课程。对当今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来说,进行双语教学势在必行。通过双语教学推进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一阶段,笔者将循序渐进地将具体措施应用到教学实际中去,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尹霄丽,张健明,李宁,俎云霄,周利清.“数字信号处理”双语教学课程建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

[2]邹连英,杨述斌.以双语教学推动“数字信号处理”教学的科学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2009,(09).

[3]宋耀良,徐天成,谷亚林.《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7,(S1).

[4]何培宇,孙明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多媒体双语教学的探索与体会[J].高等理科教育,2006,(01).

[5]李勇朝,高新波,石光明.数字信号处理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

[6]余义斌,甘俊英.“数字信号处理”双语教学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0,(32).

数字信号论文范文7

一、论文格式

1、论文内容要紧扣主题,有针对性、前瞻性、可行性。

2、用Word软件编排,纸质件和电子版各交一份。其中,纸质件用A4标准纸(210*297mm)打印,版芯(即文字和空格等所占的范围)居中,版芯大小为38行*40字(5号字)。

3、论文书写顺序为: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

二、撰写体例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需加破折号),并译成英文(实用技术报告文章可以不用)。居中,2号黑体字。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居中,用5号楷体字。

3、中文摘要:在正文前,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50-300字为宜。小5号黑体。

4、关键词:在摘要下方,限3-8个。小5号黑体。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4个层次),各级标题一律顶格并使用阿拉伯数字连

续编号。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字,序号为1,2,3??;二级标题用4号黑体字,序号为1.1,1.2??2.1,2.2??用点号分开;三级标题用4号宋体字,序号为1.1.1,1.1.2??

1.2.1,1.2.2??用两个下圆点分开。

6、正文文字:用小5号宋体字。

7、文中公式、算式和方程式均应编排序号。计量单位和符号,缩略词应使用国家标准和国际通用符号。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外文字符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对易混淆之处请注明。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建议累计不超过5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如表1、图1),应有简明表题(放表上),图题(放图下),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文中表格取消表头左上角斜线,一律使用三线表,提供图片,照片必须清晰。图表中的文字,数字使用小5号宋体。

9、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

10、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必须为公开出版物,引用文献应在文章中的引用处右上角加注序号(如[1],[2]??),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用6号宋体字。引用文献超过200字就应该列参考文献。

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格式与示例如下:

(1)图书类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示例:[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示例:[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58-61。示例:[3]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

[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22-27。

(2)期刊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建议外文刊名后加ISSN号),年,卷(期):起止页码。

示例:[4]闵周植。"东方美学的前景"笔谈:全球化时

代东方美学的角色[J]。文史哲,2001,(1):16-18。

(3)报纸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5]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4)古籍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O]。其他责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刊行年代(古历纪年)及刊物机构(版本)。收藏机构。

示例:[6]沈括。梦溪笔谈[O]。元大德九年茶陵刊本。北京图书馆珍藏。

(5)析出文献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示例:[7]王家益。1995年湖南省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G]//公安部交管局。1949~1999五十年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6)电子文献格式: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示例:[8]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pub/wml.txt/980810-2.html,

1998-08-16/1998-10-04。

(7)序号标注:同一专著,论文集,期刊,报纸文章,一律使用一个序号,而且要把页码统一标注在文章中相应序号之后。

数字信号论文范文8

论文格式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以下是学术参考网小编为朋友们搜集整理的函授本科论文格式,欢迎鉴赏。

一、论文结构

学位论文由封面、目录、正文(包括中外文题名、中外文摘要、中外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致谢)三部分构成。论文装订顺序为封面目录中文题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外文题名外文摘要外文关键词正文致谢注释参考文献。如有附录部分,装订在参考文献后面。

二、纸张及印刷装订规格

学位论文一律用A4纸张电脑打印。左侧装订。

三、编辑设置

(一)页面设置

1.“纸型”──主要选用“A4”,“纵向”,个别页面可以采用“A4”,“横向”。

2.“文档网格”──一律使用“无网格”。

3.“页边距”──上:2.5cm,下:2.0cm,左:3.0cm,右:2.5cm。装订线居左。

(二)段落

1.论文题目居中,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2.正文“行距”一律为固定值23磅。

3.外文字体:一律为TimesNewRoman

四、封面要求

封面采用统一制作的外封面(A4纸张电脑打印,装订线一律在左面),内容为论文题目、作者的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的姓名与职称、论文完成时间等。

五、正文及排版要求

(一)标题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字数一般不超过20字,字体为黑体,三号,单倍行间距,格式居中(必要时可加副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另行起排)。示例见附件。

(二)作者署名及相关信息作者署名和信息居于标题和摘要之间。作者姓名字体为仿宋,字号小四;作者信息行字体宋体,字号五号。示例见附件。

(三)摘要

1.摘要内容:要求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2.摘要标识:摘要排在作者署名和关键词之间。中文摘要前以“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以“Abstract:”作为标识。

3.字数:一般不超过200字。

4.字体字号和行间距:中英文字号均为五号;中文字体为仿宋;行间距为固定值18磅。示例见附件。

(四)关键词

    1.关键词内容: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8个。关键词应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2.关键词标识: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words:”作为标识。

3.字体字号和行间距:中英文字号均为五号;中文字体为仿宋;行间距为固定值18磅。示例见附件。

(五)正文要求

1.字数:5000-8000字,不得少于5000字。

2.字体: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排版,行间距为固定值23磅。文中各段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字排版,并且前后一致,全文的文字格式要统一。

3.文内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级。大段落的标题居中排列,可不加序号,行距为2倍(段落-多倍行距中选择)。层次序号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以与注号区别。文中应做到不背题,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每页

要插入阿拉伯数字页码,置于右下角。

4.用字、标点符号、数字、插图和照片、表格等使用规范

     (1)用字应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除某些古籍整理和古汉语方面的文章外,避免使用旧体字、

异体字和繁体字。简化字应执行新闻出版署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92年7月7日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

   (2)标点符号使用要遵守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标点作为标识的用法另据后文规定),除前引号、前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外,其余都应紧接文字后面,不能排在行首。夹注及表格内的文句末尾不用句号。著作、文章、文件、刊物、报纸等均用书名号。用数字简称的会议或事件,只在数字上加引号;用地名简称的,不加引号。外文的标点符号应遵循外文的习惯用法。

 (3)数字使用应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记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星期几一律用汉字。非公历纪年用汉字,并加圆括号注明公元纪年。多位的阿拉伯数字不能移行。4位以上数字采用3位分节法,即节与节之间空1/4字距。5位以上的数字尾数零多的,可以“万”、“亿”作单位。数字作为语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语,应使用汉字。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所表示的概数均使用汉字数字。

 (4)插图和照片应比例适当,清楚美观;图中文字与符号一律植字。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1字;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图者于图题处标明“图1”;图题一般居中排于图的下方。图一般随文编排,图较多时也可集中排在文末或其他适当位置。插图的横向尺寸不超过版面2/3者,图旁应串文。图需卧排时,应顶左底右。插页图版可另编页码,并在图版上方标识文章篇名和所在页码。

 (5)表格应结构简洁,具有自明性。尽可能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居中排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1字。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表者,于表题处标明“表1”。表内数据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个位数、小数点位置应上下对齐。相邻行格内的数字或文字相同时,应重复填写。表一般随文编排,先见文字后见表。表格的横向尺寸不超过版面2/3者,表旁应串文。表需卧排时,应顶左底右;需跨页时,一般排为双面跨单面;需转页时,应在续表上方居中注明“续表×”,表头重复排出。

 

      (六)注释和参考文献

数字信号论文范文9

关键词:数字化雷达 接收机 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7-0000-00

随着超高速数字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软件无线电概念的出现,雷达接收机的数字化水平也越来越高。数字化接收机目前已经逐步取代传统模拟接收机,因此研究雷达数字接收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数字接收机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采样技术、数字下变频技术和数字滤波器设计。

1 采样定理

Nyquist采样定理:设有一个频率带限信号为x(t),其频带限制在 (0,fH)之间,如果以不小于fs=2fh的采样速率对x(t)进行等间隔采样,得到时间离散的采样信号x(n)=x(nTs),这样原信号x(t)将被所得的采样值x(n)完全地确定。

如果信号的频率分布在某一有限的频带(fL,fH)内,当信号的最高频率远大于信号带宽时,我们按照Nyquist定理采样,则采样频率将会很高,所以很难实现。此时我们需采用带通信号采样理论。首先,我们先假设频率带限信号为x(t),如果它的采样速率fs满足:

2 数字下变频技术

数字下变频的基本功能是将速率较高的数字中频信号下变频为数字基带信号。从理论上来讲,数字下变频可以通过单通道实现,但单通道输出的基带信号频谱往往会出现混叠而失真,而双通道处理时可以完整地保留相关信息,同时可以提高频带的利用率,所以正交下变频模式被广泛应用于雷达、测遥、通信等接收系统中。

在数字接收机中,通常用两种方法实现模拟到数字的变换。一种是单信道方式(或称为实数变换),它只有一个数据输出通道。另一种方式是产生两个相位差为90°的数据输出信道,即I、Q信道。

3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信号的接收,无论抽取还是内插,都离不开数字滤波器,滤波器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取样率变换的效果及其实时处理能力。数字滤波器可以用两种形式来实现,即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FIR和无限冲击响应滤波器IIR。FIR滤波器相对于IIR滤波器有很多优点,并且FIR的设计相对成熟。数字下变频中经常采用积分梳状滤波器和半带滤波器。

3.1积分梳状(CIC)滤波器

参考文献

[1]杨志钢. 雷达宽带数字接收机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2]步麟. 双通道数字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3]王洪. 宽带数字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