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基因技术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1 17:03:22

基因技术论文

基因技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人民日报》 框架理论

近些年来,随着红心鸭蛋、三聚氰胺、毒奶粉、皮鞋老酸奶、土地重金属污染等一系列危害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公众对于食品安全这一话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关于食品中转基因食品以及其技术安全性的讨论也此起彼伏。特别是在2012年发生的美国科研机构利用中国儿童做转基因黄金大米试验的消息,更是让公众对食品安全本就充满担忧的神经紧绷。转基因技术作为一项前沿的生物科学技术,能够让公众了解的渠道是非常有限的,其中,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信息沟通重要渠道,就承担着解除人们疑惑的重要责任,这不论是对于科技的普及、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的。1974年,戈夫曼(Goffman)出版了《框架分析》一书,在书中戈夫曼对“框架理论”下了一个定义:“个人组织事件的心理原则与主观过程。”①在他看来,“人们是将日常生活的现实图景纳入框架之中,以便对社会情景进行理解和反映。人们借助框架来认识和理解事件,对生活中出现的行为赋予一定的意义,否则这些行为和事件就没有任何意义。”②“框架是一种认知、呈现事物的架构,通过对事物的选择和加工,凸显特定内涵,表达某种思想,而这些思想又反映了特定的文化价值”。③框架理论与最早由李普曼提出的“媒介现实”的概念相似,李普曼认为真实的社会现实与受众脑中想象的社会现实之间嵌入了一层由媒介建构的媒介现实。受众的现实观是这三重现实之间互动的结果。运用框架理论对媒体报道内容进行质化和量化分析是框架理论传入国内以来的一个重要方面,借此来理解媒介是如何通过符号来建构现实的。

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问题

本文以“转基因”为关键词,对1993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的人民日报全文数据库进行标题搜索,获得样本148篇,其中关联度低的文章3篇,有效样本145篇。之所以采用标题搜索而不采用全文搜索,是因为全文搜索所搜集到的文章中,除去通过标题搜索得到的这145篇文章,其余的与转基因关联度都非常低,往往是报道其它内容顺带提及“转基因”。

本文对这145篇报道分三个不同时期进行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框架分析,报道框架涉及四个方面:报道主题、消息来源、新闻文体和文章明示或暗示的结论。在对不同时期的报道框架进行分析之后,探讨《人民日报》转基因报道框架的问题。

三、框架分析

1、1993年—1998年底的转基因报道框架

这段时间《人民日报》关于转基因的报道共有20篇文章。文章主题全部集中在一个方面:国内外转基因生物技术取得的最新突破和成果。其中关于转基因植物最新研究成果的文章12篇,关于转基因动物最新研究成果的文章8篇。这段时期之所以以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为主,是因为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下,积极宣传最新的科学技术显然是《人民日报》这份央级报纸的重要责任。而同时,转基因技术作为一项最前沿的生物科学技术刚刚起步,其将来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社会改变、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仍未可知,所以其外在的研究成果则自然而然地成为报道的主要对象。并且,形象化的、可感知的转基因生物成果则更能吸引作为非专业人士的普通公众的兴趣和关注。

这一时期的消息来源基本都来自转基因技术研究机构和相关科学家。这主要因为公众对转基因技术所知甚少,而专家或科研机构对转基因技术则具有信息垄断的专业优势,并且公信力高。

这段时期关于转基因的报道主要采用短消息。原因是专业的、最新的成果的介绍不需要长篇的通讯,这段时期还没有关于转基因技术的社会争论,评论与深度调查文体也没有用于转基因报道。

新闻报道背后总是隐藏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同样,转基因报道背后也隐藏着作者或者媒体对于转基因技术的价值判断。通过分析《人民日报》这一时期的转基因报道,可以发现在最新科研成果介绍的背后,是其对于转基因技术取得突破的欣喜和对这一前沿生物科学技术的期待与鼓励。

2、1999年—2003年底的转基因报道

这段时期人民日报关于转基因的报道文章共有42篇,报道主题主要关注三个方面:1、报道转基因技术的最新成果,有19篇;2、报道国外由转基因食品引起的争论,有14篇。3、报道国内外新出台的管理转基因产品的政策和法律,有4篇。

首先,同上一阶段一样,转基因技术作为一项科学发展前沿的生物技术,媒体具有义不容辞的报道责任和满足公众知晓欲的义务,所以转基因技术成果报道仍是重要的主题。其次,国外的转基因技术发展得要比我国早,商业化水平也比我国要高,同时,国绕转基因技术所进行的争论已经非常热闹。国外的争论主要是针对转基因技术的风险评估和保障消费者健康的问题。所以媒体有监视社会风险的义务,给国内提供更过关于转基因的信息,供公众思考。最后,在转基因技术蓬勃发展的同时,政府也在着手制定规范转基因生物研发和商业化生产的法律制度。2001年5月9日国务院第3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之后,政府又多次出台政策加强对转基因生物的研发、生产、加工和进出口进行全面管理。为了配合政府的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人民日报》积极宣传报道国内外关于转基因的出台的最新政策,所以这部分主题占了一个重要方面。

这一时期的消息来源主要出自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转基因技术作为一门专业技术,仍然是生物科学专家们执掌话语的领域,技术的进展与解释最终要靠他们来传播。而这一时期,随着法律、政策的不断出台,政府逐渐获得一部分转基因技术与政治重叠部分的话语权。

这段时期转基因报道采用的文体仍然主要是消息文体。因为这段时期的转基因报道仍然以介绍情况为主,包括研究成果、外国的争议、国内外的政策。与之前的时期相比,在科研成果报道的基础上增加了转基因技术争论和政府政策的报道。报道背后的逻辑或者价值判断从对转基因积极乐观的支持逐渐转变为关注转基因安全性的讨论,同时,积极地、科学地、有规范地推进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3、2004年—2012年底的转基因报道

这段时期的转基因报道有83篇。这期间的报道主题主要方面有:1、国内外转基因技术的最新科研成果;2、转基因技术科普知识介绍;3、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讨论。

首先,转基因技术最新的科研成果仍然是报道主题的重要部分。其次,针对普通公众的关于转基因技术的科普知识介绍成为报道的重要方面,例如:《什么是基因》(2012年9月19日)、《什么是转基因》(2012年9月17日)、《揭开转基因的神秘面纱》(2012年3月29日)等。转基因报道中科普知识的增加是报道主题非常显著地不同于过去两个阶段的变化。科普知识增加的背景是转基因食品通过规模化、商业化生产进入普通公众生活,公众注意力的聚焦要求媒体发挥最基本的传播信息、解疑释惑的功能。第三,《人民日报》组织的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讨论增多。这是因为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层出不穷的有毒食品事件不断拉紧公众的安全神经,转基因食品作为食品当中神秘度较高的一类,其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转基因科普知识的基础上组织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讨论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一时期的消息来源仍然主要是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并且绝大多数认为转基因技术是安全的。

这一时期所使用的新闻文体,除了使用消息介绍国内外情况之外,为了传播科普知识和消除人们疑虑,《人民日报》还多次组织系列专题报道,请专家学者讨论和发表评论。《人民日报》发表的系列报道有:2005年的《对话·聚焦转基因》、2011年的《新知·话说转基因》和2012年的《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关注转基因食品》。

这段时期转基因报道相比之前丰富了很多,使转基因不仅是停留在实验室里,而走到了大众的话语圈里,并且使这一尚在学术界存在争议的问题在社会讨论中变得开放。但是,由于消息源的选择偏重支持转基因技术的专家,《人民日报》背后也隐藏着对转基因技术支持、肯定的逻辑。

三、《人民日报》转基因报道框架的问题

《人民日报》转基因报道框架的主要问题是消息来源的问题。1、消息来源几乎全部引用自专家学者或政府部门。这在前两个时期或许问题还不算太大,但是到了第三个时期,转基因食品已经深入寻常百姓生活,公众对其担忧和困惑日渐上升,在组织社会讨论时,积极引用他们的困惑,组织专家和政府解答,是解疑释惑的重要方面。否则,让专家在报纸上论述转基因如何安全,难免流于灌输和公众的不信任。2、消息源几乎全部引自支持转基因技术的专家学者,缺少意见的交锋和碰撞。现今,转基因技术在学术界仍然有很大的争论,并没达成一致,这样,媒体报道时应尽量保持客观,引用双方面的意见,而不是只是引用赞成一方。

参考文献

①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体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台北:三民书局,1999:32-34

②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史安彬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78

③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三十五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国际新闻界》,2010(9)

基因技术论文范文2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不但应该是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概论,而且也应该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和规律的概论。离开现代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历史,静止、孤立地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成果,就会使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这门课程变得零乱庞杂而不成体系。而如果把“史”与“论”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则不但能克服“零乱庞杂”的缺陷,而且还能为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这门课程注入生机和活力。同时,把“史”与“论”结合起来,更是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开设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之所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学习,不但要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果、历史演进和完整体系,而且要了解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以及对于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只有做到史论结合,才能达到开课的目的和要求。

2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的教学内容与体系

根据上述三原则,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内容与体系可做如下安排。导言。概要介绍现代科学技术及其理论基础、前沿阵地、中心内容和综合体现。

第一章,现代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引言,概述近代物理学的辉煌成就及其所遇到的“两朵乌云”。第一节,相对论的建立。根据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具体讲授伽利略变换和力学相对性原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洛伦兹变换的提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及其主要结论,广义相对论及其验证。第二节,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一、量子力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概要介绍黑体辐射理论和紫外灾难。二、量子力学的建立与发展,具体讲述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玻尔对原子结构的量子解释,德布罗意的物质波,薛定谔的波动方程,海森伯的矩阵力学。第三节,现代化学理论的发展。主要讲授元素周期理论的新发展和现代化学键理论。

第二章,原子物理学的开发研究及应用。主要讲授从物质结构的研究到原子能的开发和应用。第一节,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和认识。一、物质结构初探,复习回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道尔顿的原子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二、向原子世界的进军,主要讲授X射线、放射性元素及电子的发现,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实验和发现,原子核结构模型及其实验和发现,对基本粒子家族的认识。第二节,原子能的开发研究及应用。一、原子能的开发研究:重点介绍原子能开发研究中的三大发现,即慢中子效应的发现、核裂变的发现和链式反应的发现。二、原子能的应用,包括能源方面的应用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能源方面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军用三弹即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的研制;二是核电站的发展,主要介绍从慢中子反应堆到快中子增殖堆再到核聚变反应堆的历史发展。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可概要介绍在生产、生活、科研、军事上的应用及其成果。

第三章,生物学与生物工程技术。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生物工程技术是用人工的方法创造生命的技术。生命科学是现代科学的三大前沿阵地之一;生物工程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内容。第一节,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历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从有机高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多分子体系;从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化成原始生命物质。二、生物进化论,主要介绍拉马克的生物进化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第二节,现代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一、遗传学:主要讲授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及其遗传学说;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及其遗传学说。二、分子生物学:重点介绍蛋白质的性质、结构和功能;核酸的性质、结构和功能。第三节,生物工程技术。生物工程包括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四个部分的内容。因学时限制,可重点介绍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两个部分。一、细胞工程,应首先讲授细胞的全能性,然后在细胞全能性的基础上具体介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细胞折合和胚胎移植技术、克隆技术等内容。二、基因工程:(1)基因工程的基础研究,主要介绍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和基因载体的发现和研制。(2)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包括获取目的基因DNA、获取载体基因DNA、目的基因DNA与载体基因DNA的重组、把重组的DNA转入受体细胞进行增殖和筛选转基因生物体五个步骤及方法。三、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主要介绍生物医药的研制及应用、生化工业的迅速发展、转基因动植物的大量出现,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四章,天文学和天体演化学说。天体演化学说是现代科学的三大前沿阵地之一,本章在重点讲述天体演化学说之前,先把天文学的相关知识作一简单介绍。第一节,天文学及其产生和发展。一、概要介绍天文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类;二、重点讲授天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具体介绍古代天文学、近代经典天文学和现代天文学的发展情况。第二节,获取天体信息的渠道和手段;可分三个大问题来讲述。一、获取天体信息的渠道,主要介绍电磁辐射、宇宙线和中微子三条途径;二、获取天体信息的物质手段和仪器设备,主要介绍人眼的构造和功能、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和天体摄谱仪;三、天文观测发展简史:依次介绍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和空间天文学。第三节,天体的起源和演化。一、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主要介绍牛顿“无限无边”宇宙模型及其疑难、爱因斯坦“有限无边静态”宇宙模型及其疑难、哈勃定律与大爆炸宇宙模型;二、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先对星系及其类型作一简单的介绍,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星系的形成和演化;三、恒星的形成和演化:具体介绍恒星的形成,表征恒星演化过程的赫罗图,恒星演化过程的三阶段,即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和恒星的三种归宿(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四、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主要介绍太阳系的基本情况和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两部分内容;五、地球的构造和演化:包括地球概况、地球的圈层构造和地球的形成和演化。

第五章,信息技术和激光技术。人类历史在经历了6000年的农业社会和近300年的工业社会以后,现在正在迅速走向第三个文明社会———信息社会。所谓信息社会,就是信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所谓信息技术,就是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处理技术。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光导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第一节,微电子技术。一、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具体介绍集成电路的诞生、集成电路的种类及其历史发展和集成电路的制作工艺;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第二节,计算机技术。一、计算机概述:具体介绍计算机的结构与功能、计算机的特点和计算机的历史发展;二、计算机的应用:主要包括数值计算或科学计算、数据处理或称信息处理、实时控制或称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或称智能模拟等;三、信息高速公路。第三节,通信技术。一、电气通信:主要介绍电话通信和非电话通信及传真;二、光纤通信:具体介绍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的优点、光纤通信的应用和发展;三、卫星通信。第四节,激光技术。一、激光与激光器:具体介绍激光产生的基本原理、激光的特点、激光器的构造等内容。二、激光技术的应用:概要介绍激光加工(包括激光铸模、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雕刻等)技术及其在农业、医疗、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基因技术论文范文3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Y=L∕[1+A?exp(-B·t)])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t为时间自变量,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这样,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其中,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避免了其缺点,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所以,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往往带有主观性,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以克服自身的不足,更进一步适应时展的需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1)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2)经济效果;(3)社会效果;(4)风险性,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同时,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均处于研究

之中,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1)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2)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下,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习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

据文献查阅,虽然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现有原理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献[08]、[09]、[11]等,但尚未发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在当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经济条件下,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来建立产品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是对技术创新定量预测和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三、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1)探索新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体系;(2)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的发展。

本项目研究的应用价值体现在:(1)提供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定量预测技术,有利于提高预测的正确性;(2)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方法,有利于提高评估的科学性;(3)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工作提供新的方法论和实用技术。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研究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并建立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及设计相应的模型计算方法,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对指标和模型体系进行实证分析,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研究内容:

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佑的相关指标体系确定及其量化和规范化。从企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密切结合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系统综合地分析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各相关因素,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并研究其量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及方法。

2、影响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各相关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影响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各相关因素在输入预测和评估模型时,需要一组决定其相对重要性的初始权重,权重的确定需要基本的原则作支持。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研究。根据技术创新预测的特点,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设计。根据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基本特点,设计其相应的计算方法。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学习样本设计。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学习样本,对预测和评估模型进行自学习和训练,使模型适合实际情况。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的实证研究。以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工作为背景,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进行实证研究。

创新点:

1、建立一套基于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在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方面,一种是采用传统的指标体系,另一种是采用国外先进国家的指标体系,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当前经济形势,参考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研究工作,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此为本研究要做的首要工作,这是一项创新。

2、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神经网络技术具有并行分布处理、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能较好地处理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预测和评估的现实问题,本项目首次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也是一项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路线的

可行性论证

1、重视系统分析。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研究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重要度,探讨其量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将国外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

2、重视案例研究。从国内外技术创新预测与决策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共性的东西,探索技术创新预测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3、采用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研究,先从某一行业出发,定义模型的基本输入因素,然后,逐步扩展,逐步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工作与具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相结合,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研究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六、开展研究已具备的条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人长期从事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编写出版了《现代市场营销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等有关著作,发表了“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组织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观念创新”等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从事过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方面的策划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许多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对神经网络技术也进行过专门的学习和研究,所以,本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及实验场所已基本具备,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七、论文研究的进展计划

2003.07-2003.09:完成论文开题。

2003.09-2003.1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及其量化和规范化。

2003.11-2004.0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构建。

2004.01-2004.0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2004.03-2004.0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体系的实证研究。

2004.04-2004.06:完成论文写作、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01]傅家骥、仝允桓等.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02]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03]柳卸林.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04]赵志、陈邦设等.产品创新过程管理模式的基本问题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0/2.

[05]王亚民、朱荣林.风险投资项目ECV评估指标与决策模型研究.风险投资.2002/6

[06]赵中奇、王浣尘、潘德惠.随机控制的极大值原理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控制与决策.2002/6

[07]夏清泉、凌婕.风险投资理论和政策研究.国际商务研究.2002/5

[08]陈劲、龚焱等.技术创新信息源新探.中国软科学.2001/1.pp86-88

[09]严太华、张龙.风险投资评估决策方法初探.经济问题.2002/1

[10]苏永江、李湛.风险投资决策问题的系统分析.学术研究.2001/4

<11>孙冰.企业产品开发的评价模型及方法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2/4

[12]诸克军、杨久西、匡益军.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石油勘探有利性综合评价.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4

[13]杨力.基干BP神经网络的城市房屋租赁估价系统设计.中国管理科学.2002/4

[14]杨国栋、贾成前.高速公路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4

[15]楼文高.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三江平原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与预测模型.中国管理科学.2002/1

[16]胥悦红、顾培亮.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产品成本预测.管理工程学报.2000/4

[17]陈新辉、乔忠.基于TSA-BP神经网络的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预测模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5

[18]刘育新.技术预测的过程与常用方法.中国软科学.1998/3

[19]温小霓、赵玮.市场需求与统计预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0/5

[20]朱振中.模糊理论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科学管理研究.2000/6

[21]KimB.Clark&TakahiroFuj

imoto.ProductDevelopmentPerformance–Strategy、OrganizationandManagementinIndustry.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Boson1993

[22]GobeliDH,BrownDJ.Improvingtheprocessofproductinnovation.Research,TechnologyManagement,1993.36(2):46-49

[23]SimonJ.Towner.Fourwaystoacceleratenewproductdevelopment.LongRangPlanning1994.27(2):57-65

[24]AbdulAli,etal.Productinnovationandentrystrategy.JournalofProductInnovationManagement1995.12(12):54-69

[25]EricVinHippel.ThesourcesofInnovati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88

[26]ShtubA,ZimermanY.Aneural-network-basedapproachforestimatingthecostofassembly.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1993.32:189-207

[27]Wee-LiangTan,DattarreyaG.Allampalli,InvestmentCriteriaofSingaporeCapitalists,1997InternationalCouncilforSmallBusiness,SanFrancisco,California,June1997

[28]MichaelHenos,TheRoadtoVentureFinancing:GuidelinesforEntrepreneuts,R&DStraregistMagazine,Summer1991

[29]ChowGC,TheLargrangeMethodofoptimizationwithapplicationstoportfoliandinvestmentdecisions.JofEconomicDymamicsandControl1996

[30]Jensen,R..InformationCostandInnovationAdoptionPolicies,ManagementScience.Vol.34,No.2,Feb,1988

[31]R.K.Zutshi,T.W.Liang,D.G.Allampulli,SingaporeVentureCapitalistsInvestmentEvaluationCriteria:AReexamination.SmallBusinessEconomics13:9-26(1999)

基因技术论文范文4

硕士开题报告 一、论文名称、课题来源、选题依据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Y=L∕[1+A?exp(-Bt)])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t为时间自变量,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这样,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其中,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避免了其缺点,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所以,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往往带有主观性,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以克服自身的不足,更进一步适应时展的需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1)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2)经济效果;(3)社会效果;(4)风险性,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同时,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均处于研究之中,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1)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2)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下,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习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

据文献查阅,虽然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现有原理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献[08]、[09]、[11]等,但尚未发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在当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经济条件下,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来建立产品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是对技术创新定量预测和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三、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1)探索新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体系;(2)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的发展。

本项目研究的应用价值体现在:(1)提供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定量预测技术,有利于提高预测的正确性;(2)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方法,有利于提高评估的科学性;(3)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工作提供新的方法论和实用技术。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研究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并建立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及设计相应的模型计算方法,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对指标和模型体系进行实证分析,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研究内容:

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佑的相关指标体系确定及其量化和规范化。从企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密切结合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系统综合地分析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各相关因素,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并研究其量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及方法。

2、影响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各相关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影响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各相关因素在输入预测和评估模型时,需要一组决定其相对重要性的初始权重,权重的确定需要基本的原则作支持。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研究。根据技术创新预测的特点,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设计。根据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基本特点,设计其相应的计算方法。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学习样本设计。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学习样本,对预测和评估模型进行自学习和训练,使模型适合实际情况。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的实证研究。以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工作为背景,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进行实证研究。

创新点:

1、建立一套基于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在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方面,一种是采用传统的指标体系,另一种是采用国外先进国家的指标体系,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当前经济形势,参考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研究工作,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此为本研究要做的首要工作,这是一项创新。

2、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神经网络技术具有并行分布处理、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能较好地处理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预测和评估的现实问题,本项目首次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也是一项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论证

1、重视系统分析。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研究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重要度,探讨其量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将国外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

2、重视案例研究。从国内外技术创新预测与决策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共性的东西,探索技术创新预测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3、采用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研究,先从某一行业出发,定义模型的基本输入因素,然后,逐步扩展,逐步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工作与具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相结合,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研究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六、开展研究已具备的条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人长期从事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编写出版了《现代市场营销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等有关著作,发表了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组织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观念创新等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从事过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方面的策划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许多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对神经网络技术也进行过专门的学习和研究,所以,本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及实验场所已基本具备,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七、论文研究的进展计划

2003、07-2003、09:完成论文开题。

2003、09-2003、1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及其量化和规范化。

2003、11-2004、0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构建。

2004、01-2004、0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2004、03-2004、0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体系的实证研究。

2004、04-2004、06:完成论文写作、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01]傅家骥、仝允桓等。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02]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03]柳卸林。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04]赵志、陈邦设等。产品创新过程管理模式的基本问题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0/2、

[05]王亚民、朱荣林。风险投资项目ECV评估指标与决策模型研究。风险投资。2002/6

[06]赵中奇、王浣尘、潘德惠。随机控制的极大值原理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控制与决策。2002/6

[07]夏清泉、凌婕。风险投资理论和政策研究。国际商务研究。2002/5

[08]陈劲、龚焱等。技术创新信息源新探。中国软科学。2001/1、pp86-88

[09]严太华、张龙。风险投资评估决策方法初探。经济问题。2002/1

[10]苏永江、李湛。风险投资决策问题的系统分析。学术研究。2001/4

[11]孙冰。企业产品开发的评价模型及方法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2/4

基因技术论文范文5

内容摘要: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股票价格技术分析内容的教学一直充满争议。技术分析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证券分析方法,但在有效市场假说确立后,饱受学术界批评,并一度在投资学教材中消失。近年来兴起的行为金融学部分承认了技术分析的价值,再考虑到中国散户投资者普遍使用技术分析,《证券投资学》教师需要在向学生介绍技术分析争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证券分析软件,对学生讲解主要技术分析方法并分析其局限性。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 技术分析 基础分析 行为金融

技术分析与基础分析是证券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许多中国投资者长期依赖技术分析选股,中国普通书店的财经柜台往往充斥着有关技术分析方面的书籍,媒体股评中则充斥着技术分析术语。但是在高校《证券投资学》课程中,技术分析的教学却充满争议,这些争议包括:是否应该讲授技术分析内容?怎样看待技术分析?应该讲授多少技术分析知识?等。之所以存在这些争议,是因为存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反差:一方面,主流学术界与基础分析学派对技术分析持严厉批判态度;另一方面,中国证券投资者普遍热衷于使用技术分析。

从股票市场诞生之日起,对技术分析就一直存在着激烈的学术争论。从20世纪初开始,学术界对技术分析的批判愈演愈烈,并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这种批判达到高峰,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提到过他的亲身经历:如果当时在美国高校投资学课堂上提起技术分析,肯定会引起哄堂大笑,因为技术分析被认为是“贻笑大方”的方法。因此技术分析曾经在主流《证券投资学》教材中完全消失,甚至在许多高校目前的投资学教学中,并没有技术分析内容,这往往有失偏颇。一方面近年来兴起的行为金融学对技术分析进行了部分“”;另一方面如果学生发现其学习《证券投资学》后却看不懂股市行情,不能听懂充满技术分析术语的股评,会引发学生强烈不满。因此,对《证券投资学》中技术分析内容开展教学研究,探讨如何让学生对技术分析有着正确、客观的认识,有着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技术分析概述

技术分析(英文Technical Analysis)是以市场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判断市场趋势,并根据其周期性波动来进行股票和金融衍生品交易。从本质上看,技术分析是寻找证券价格与成交量起伏周期和预测模式的方法。技术分析师通常是“证券市场图表专家”,希望通过对证券价格与成交量的记录或图表进行研究,从而发现创造盈利的投资组合模式。技术分析共有三大假设:一是证券价格沿趋势移动;二是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三是历史重现。而技术分析最根本的就是第一条假设。假设认为,股价变动遵循其内在的规律,并照原先的方向进行惯性运动。技术分析又可进一步细分为K线分析,切线分析,形态分析,指标分析以及波浪线分析等具体方法。在中国投资者的实际运用中,多以K线分析为主,指标分析与切线分析也时常用到。

技术分析的发展大致历经三个时期:第一阶段,自道琼斯理论诞生直到20世纪初:证券分析完全以技术分析为主;第二阶段,自20世纪初期到本世纪90年代:技术分析受到基础分析与证券学术界的批判。最后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直到现在:伴随行为金融学的兴起,证券学术界部分承认技术分析的价值与效果。《投资学》在讲授具体技术分析方法之前,必须系统介绍技术分析受到的批判与争论,让学生对技术分析有客观的认识。

基础分析与证券学术界对技术分析的批判

技术分析是世界上最早的证券分析方法。以中国投资者常用的K线为例,它是在十七世纪日本商人在分析大米期货价格走势过程中形成的方法,它用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和开盘价生动、简洁地表示价格走势,并据此预测未来走势,这种分析方法逐渐被全世界投资者接受。再以道琼斯理论为例,该理论的诞生标志着技术分析成为证券投资学的主要内容,该理论认为:股价具有长期趋势、中期趋势和短期趋势,投资者应该努力通过判断证券价格的未来走势获利。在20世纪之前,技术分析是证券投资学的主要内容,占据证券分析的主要地位。但进入20世纪之后,技术分析受到基础分析和证券学术界两方面的夹击,处境越来越不利,甚至被称为“voodoo finance”(巫毒金融财务学),技术分析内容也曾在世界主流《投资学》课本中完全消失。

与技术分析一样,基础分析(又名基本分析或基本面分析)是证券分析的两种最基本分析方法之一。基础分析认为,股票价格取决于公司未来股利的贴现值,并会受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公司财务状况与经营状况等因素影响。基础分析兴起于20世纪初,公认的创始人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著名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格雷厄姆的学生。虽然基础分析的诞生晚于技术分析,但目前在证券投资领域处于主导地位,目前绝大多数证券投资专业人士(包括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银行、公司、分析人员)都宣称使用基础分析方法,而技术分析的使用者往往是散户投资者少数非主流证券投资分析师。尽管一些基础分析师也在同时使用技术分析,但许多基础分析师对技术分析持反对与抨击的态度,例如巴菲特认为:“短期股市预测是毒药”。甚至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基础分析是 “天文学”,而技术分析是“占星术”。

证券学术界对技术分析的批判更加严厉和严谨。对技术分析的怀疑最早来自对股票价格随机游走(Random Walk)现象的发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00年,法国数学家巴契里耶(Louis Bachelier)在其博士论文《投机理论》中,使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股价波动无法预测”进行了一番论证,证明股价变化有随机游走的特性,即股价上涨的概率等于股价下跌的概率。1953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统计学家坎德尔(Maurice Kendall)通过对众多对股价和期货价格的长期变化进行研究,也认为价格是随机游走的。

学术界对技术分析的批判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达到最高峰,尤其以在1970年Fama提出有效市场假说为标志。该假说认为股票价格是随机游走并且不可预测的,可能的信息在投资者买卖股票时会被迅速有效地利用。换言之,所有已知的影响某种股价的因素都已经反映在价格中。Fama在1965年1月的《商业期刊》一文中认为,在大量实证检验证实下,股价波动具备随机游走性,而线图技术得出的理论却未能被检验支持。Fama认为市场是有效率的,他首次提出“强式有效”、“半强式有效” 和“弱式有效”的概念,并广为流传。有效市场假说成为当代财务/金融学(Finance)理论的奠基石。根据基本的“弱式有效”理论,股票价格不会存在趋势,股票的技术分析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尽管技术分析备受学术界的批评和抨击,但学术界一直难以解释技术分析的仍然在全世界有着广泛的使用者。

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技术分析的认识

20世纪90年代以后,行为金融学的兴起使得技术分析获得部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卡尼曼(Kahneman),表明行为金融理论得到了主流经济学的反应和认可。技术分析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股票价格存在趋势,而有效市场理论则完全否认股价存在趋势,因此技术分析没有什么意义。然而大量行为金融学发现股票价格确实存在趋势:例如Jegadeesh 和Titman(1993)发现了股票价格的惯性现象,而De Bondt 和Thaler(1985)发现了股票价格的反转现象,而惯性和反转原本是技术分析中描述趋势的两种基本术语。

虽然技术分析在20世纪70年代从《投资学》教材中消失,但随着行为金融学研究对技术分析的部分支持甚至,《投资学》教材中逐渐恢复、增加了技术分析内容,例如著名的滋维・博迪《投资学》教材在不断改版的过程中,逐渐增加了技术分析内容并且与行为金融放在一起。因此,《投资学》教师必须重视这一变化,并且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对技术分析的讲授。与基本分析相比,技术分析虽然有众多局限性,但也具有一些优点:能够刻画出过去股价运行轨迹,具备全面、直接、准确、简单易学、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对市场反应较为直接,结果也更接近实际市场。

技术分析内容教学的注意事项

投资学教师在讲授技术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本文上述的学术争论与批判为基础,一方面让学生熟悉技术分析方法,使学生能够看懂股市行情、听懂股评中的技术分析,另一方面要强调对技术分析要进行“批判性学习”,熟悉其局限性,特别要指出技术分析不是使投资者“一夜暴富”的工具。

在进行技术分析教学时,应该结合行情分析软件(例如大智慧,钱龙等)演示实际操作,很多证券公司提供这些软件的免费下载服务。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这些软件中如何设置技术分析参数,如何运用具体技术分析方法。表1中列示了技术分析方法的具体教学内容建议。

技术分析内容的教学中,必须提示学生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必须结合基础分析。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强调不可忽视基础分析方法,而只单纯进行技术分析。进行基础分析,是为了挖掘上市公司的内在潜质,具备中长期阶段性意义。其次,技术分析的效果往往是短暂的,较为片面。虽然就理论而言,技术分析也可用于较长周期(超过一周)或较短周期(一周以内)预测,但要强调其存在缺陷,即考虑对象的范围相对较窄。如果需要用技术分析对长期市场趋势进行有效判断,则较为困难。因此,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相比,更适用于较短周期的预测。如果分析持续的周期较长,需结合基础分析方法。第三,技术分析得出的一系列结论和结果仅仅只能作为建议使用,具有概率性。因为该方法是经验总结,不具有科学性。因此,根据技术分析进行的投资交易,需要以概率形式为投资者创造收益。最后,进行技术分析的过程中,应结合各种不同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判断。在分析过程中,各指标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要注意避免使用单一指标分析。

结论

技术分析与基础分析一样,是证券分析的方法之一。技术分析在大量业余散户投资者中,有着广泛使用,并且在新闻股评中也充斥技术分析的数据。技术分析同时又饱受争论和批评,并且在证券投资学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由盛而衰,又逐渐复苏的过程。教师一定要仔细介绍技术分析这一曲折发展的过程。并且介绍技术分析的主要使用方法。总之,技术分析的教学要使学生对其有正确、客观、全面的了解,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技术分析的局限性,并非一夜暴富的工具,但另一方面又不是“一无是处”,并非所谓“占星术”。

参考文献:

1.戴洁.中国股票市场技术分析预测力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4)

2.方框南.股票技术指标相似性与有效性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9)

3.郭建.论证券投资技术分析中历史会重演的根本原因[J].商业时代,2007(28)

4.华先.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及适用性讨论[J].时代金融,2012(6)

5.李莎,李红刚.股票市场中技术分析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4)

6.王志刚,曾勇,李平.中国股票市场技术分析非线性预测能力的实证检验[J].管理工程学报,2009(1)

基因技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基因工程技术;人文价值;技术伦理

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技术和人文价值互为根据、相互支持。现代技术就是由技术器物、技术制度与体制以及技术意识形态这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的文化[1]。作为一个多目标、多类型的技术体系,基因工程技术负荷多方面的价值,有着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基因工程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人文困惑实际上是人类自身在人格标准、社会伦理观、生态价值观上的诸多疑难的反映。重新审视当代社会的人文价值观,为基因工程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可供参照的人本坐标和社会文化尺度,是当下一件重要的事情。

一、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

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必要性

基因工程技术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基因工程技术将有力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人的自由,满足人类多方面的需要。由于基因工程技术的作用对象包括人在内,其发展和应用就必然更多地涉及到人文价值,在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层面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基因工程技术为人类摆脱生物本性上的局限从而实现更大的目标创造着条件,给人类带来无限的梦想和希望。同时,基因工程技术又对人类的文明和智力,甚至对人类的肉体生存和心理健康都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并不总是合乎人的本质诉求,其背离人类本性的一面已经表现出来,已经产生和将要产生更为复杂的伦理、法律、社会和生态等问题,亟须人文价值的密切关注与导引。

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人文困惑就是这项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对现代人文价值观念的冲击,表现为基因工程技术对人类社会价值观念的重构和社会价值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审视。这种困惑折射出社会发展中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不协调。对于技术与人文价值之间的这种激荡,我们必须承认和审慎对待。其实,基因工程技术的内在价值维度与社会人文价值之间有着互惠的影响,基因工程技术与人文价值的协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用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是必需的。陈昌曙教授曾指出:现代技术从根本上说都是人造的,人在多种情况和相当程度上可以干预和选择技术。在技术创新的方向,对在何种场合、何种程度上应用技术,对技术发展的战略和技术政策都有选择的自由和余地;国家、部门和企业都有技术选择的任务,工程师、企业家都有进行技术选择的能力[2]。具体说来,人是基因工程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主体,居于核心地位。没有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就不可能有基因工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更谈不上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基因工程技术的宗旨是为人类造福,为解决人的现实问题服务。在这里,基因工程技术是手段,人是目的。因此,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路径和结果必须符合人的基本价值诉求。

2.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可能性

现代技术的实体因素决定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状况,影响着“人—社会—自然”大系统的演化,表征着现阶段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同时,人文价值规定了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目的,通过影响技术制度、体制及其意识形态实现着对现代技术的选择、扩散和社会整合。人文价值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理想,完全可以规定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发展的人文价值可以实现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导向作用。

人文价值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有着理性的制约作用。M.谢勒认为,每次理性认识活动之前,都有一个评价的情感活动。因为只有注意到对象的价值,对象才表现为值得研究和有意义的东西[3]。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说,要受到人们的情感、态度以及社会伦理规范的影响。基因工程技术活动必然要受到当今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双重影响。现代基因工程技术体现着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互补关系:一方面,在探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活动的意义和技术决策的标准时,离不开对其人文精神的思考;另一方面,要确定解决特定问题的技术方案和预测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的物质后果,只有运用理性的科学精神才能作出回答。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合统一为主导的当今社会文化价值以其解释作用、论证作用和导向作用,创设出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社会心理氛围、可行条件并影响着其可能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方向。

总之,基因工程技术与人文价值的逻辑关联提供了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可能性,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潜在人文困惑又日益彰显了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必要性。人文价值可以也必须通过作用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器物层面和制度层面对此项技术的发展方向加以导引。

二、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

发展的主要原则为了能够在发展基因工程技术以促进社会福利的同时,又能前瞻性地关注并预警其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在两者之间形成“必要的张力”,我们必须努力探求正确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健康发展的人文价值原则。

1.人本原则

人本原则要求人们在研制、发展基因工程技术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实现人、社会、自然的整体和谐,关注人类本身的持续生存和健康发展。基因工程技术只有在“人—社会—自然”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中才能得以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的价值追求。

首先,人类与其他生物、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和谐是人类社会持存的原初条件和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基本保障。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的承载力和可持续性。人们应当充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供的主动性和选择性,通过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同时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有序发展,建立一种符合自然生态系统发展规律的社会实践和组织形式。

其次,社会层面中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环境等之间的和谐是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现实社会条件。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既取决于社会的需要,受到特定社会主导文化价值的制约,同时也广泛地影响到社会生活。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充分考虑其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影响,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的进步。

再次,实现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价值是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归宿。研制基因工程技术的原初目的是适宜人性的,其发展就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食品、健康与安全等现实问题服务的。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的价值、尊严、平等、自由和全面发展,应该始终成为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首要目标。

2.技术与伦理观念协同原则

基因工程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因,其迅猛发展必然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固有的观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欧洲许多公众就开始强烈反对转基因食品,他们认为转基因食品有损人类健康,认为他们有足够的可供选择的食物。一些政治家为了自身利益,也充分利用这场舆论纷争,试图将它演变成一场公众的政治运动。1999年,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希腊、意大利和卢森堡等7个国家明令禁止销售转基因食品,在4年内不得发展转基因食品。但是,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到了2002年10月,欧盟又通过了一项关于最终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新的指导方针[4]。

伴随着包括基因工程技术在内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类社会无论从制度方面还是物质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由人类社会历史实践孵化产生出来的伦理观念同样要适应新情况和新变化,以崭新的姿态解决新问题。我们并不主张人类的伦理观念无条件地完全适应或简单地迎合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现实,但至少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改变一些具体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伦理学家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不要只被动地适应基因工程技术所带来的挑战,而要能够预见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中所要产生的问题和矛盾,起到针对防范基因工程技术负效应发生的预见和警戒作用[5]。

我们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物质世界的同时,也要分析和改造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实现两个世界的和谐统一。在现代生物技术的辉煌与其人文忧患并存的时代,基因工程技术视野与人文价值视野需要很好地对接,技术的发展与伦理观念所展现的高度应该是一致的,技术与伦理观念应该是协同发展的。

3.非功利性原则

现代生命科学和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分别成为目前重要的前沿科学和关键技术,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将同时迎来一个迅猛发展的新时代。现代科学、技术、产业整体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重视生命科学研究与基因工程技术的协调发展,把基因工程技术建立在牢固的生命科学基础之上。

相对于人们对基因工程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的经济功利诉求,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要求更多的则是勤奋踏实、不懈努力和淡泊名利的心态与行为。如果片面追求基因工程技术的所谓快速发展而忽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就会使基因工程技术逐渐失去自身存在的根基并最终导致自身发展的乏力。这要求人们对待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要适当地超越功利心态并坚决反对任何不切合实际的急功近利。

这项原则还要求人们谨慎地对待基因工程技术,采取与传统技术不同的运作方式,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限度地加以利用。例如,由于一般药物的安全性或毒性试验对基因药物不一定适用,加上种属差异性,基因工程药物对人的药理学活性在动物身上就不大可能得到完全、正确的反应。这样在进行安全性试验和临床应用时,就要求有不同于传统的毒性试验项目、方法、判断标准以及防范措施。另外,由于转基因农作物相对于生态系统来讲属于“外来物种”,必须对其从实验室走向大田试验的各个环节中间试验阶段、环境释放阶段、生产性试验阶段进行严格的实时监控,并且在其大田种植后也要继续依照新的标准采取分阶段的安全性评价。反之,对基因工程技术过分的功利心态则可能无视这项技术的特殊性、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导致这项技术的误用和滥用。三、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

发展的途径探析1.确立开放的技术伦理评估框架

在当今文化多元的世界,我们很难在关于人文价值的合理理念方面达成共识,乃至不可能只有一种普适的技术伦理观。然而,人类社会面临着共同的技术应用问题,社会生活有其相通性,对“善”的追求也是人性的重要向度,这一切都使得人们可以在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问题上,将价值存在的抽象性转化为具体规范的可能性并达成一些基础性的共识。然后,人们在此基础上愿意提出和遵守公平合作的条件,愿意承担判断的任务并接受其后果。例如,在已经过去的三十多年中,美国学术界针对生物技术的应用发展提出了包括“行善原则”、“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和“公正原则”在内的四条生物医学伦理原则,在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得到了广泛认同和实际应用。

为了评估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一种技术伦理评估的新框架在今天是必需的。我们要以生物伦理学理论多元的宽广襟怀,融合多样性的、具有共同基础的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指导原则,谋求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共识。开放的技术伦理评估框架的目的只能是为了使人类生活得更好,使人类免受可能的技术伤害。关涉人类前途的基因工程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倾听来自各方面的声音,允许各种话语的自由表达,宽容地对待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和立场,这样才可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2.推广人文主义的科学教育观

科学素养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水平及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科学教育日益占据了教育的主导地位。科学教育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尤其是全体国民的科学素质,引导社会成员勇于在未知领域中探求并走进科学殿堂的重任。面对新世纪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化、整体化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发展趋势,科学教育必须以培养大量基础扎实、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理想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完整的科学教育既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养成,更包括人文精神的熏陶。

然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长期分离,人为地制造了科学与人文两大阵营,且相互对立和互不理解,形成了所谓的“两种文化”现象[6]。在这种氛围下,基因工程技术也很难实现健康发展。如果基因工程技术只是被人们从功利主义的工具角度来看待,那么它在文化上的价值就不能得到完整而准确的表达,就可能在其社会应用过程中给人类带来危害。我们必须找到基因工程技术与人文价值相结合的途径,使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人性化,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得到理性的规范,而不是让其成为一种与我们的文化无关的纯粹工具来任意发展。为了使基因工程技术始终服务于人类文明的目标,我们在实践中就必须推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融合的新人文主义科学教育观。

加强科学教育过程中人文素养的融入,促进基因工程技术人才养成高尚的人文精神,完善其知识架构,能够极大地夯实人才基础,使他们在内心深处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进步、向往和谐的人生理想。在科学实践上自觉地应用人文价值观念主导和支配基因工程技术的决策和选择,从而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健康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3.强化生命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塑造基因工程师的行为范式

科技工作者对人类进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早在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关于科学研究工作者地位的建议》中讲到科学家的道德责任。在当今大科学时代,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国家行为,科技工作者必须考虑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以及自身的社会责任。运用科技成果为全人类造福是科学家和技术工程师追求的美德。要实现“科学为全人类造福”的价值目标,迫切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自觉树立起新的责任意识。基因工程技术的新发展赋予生命科学家和基因工程师们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同时加重了他们的社会责任。基因工程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还带来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危害甚至灾难,或者在给一部分人带来利益的同时而给另一些人带来了伤害。面对基因工程技术带来的诸多现实问题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生命科学家和基因工程师作为生命科学知识最主要的载体和基因工程技术活动的主体,有责任、有义务树立科学良心和职业伦理道德,使基因工程技术为人类创造繁荣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在2002年4月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上,许智宏院士指出:“科学家自身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觉醒至关重要。面对生命科学研究可能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科学家要自觉地依据理性和符合人类利益的原则作出选择。任何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有双重性,科学家有责任向社会说明技术的价值和可能带来的风险及危害”[7]。可见,科学良心是科技工作者内在的思想道德,是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的具体体现,是科技工作者支配自己的科研工作为人类造福的道德支柱。因此,生命科学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社会良心的责任主体。基因工程技术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基因工程师在实践中自觉处理好基因工程技术积极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与其价值负荷、政治法律约束的关系,逐步形成一个既有利于基因工程技术发展又充分考虑其社会效应的、可操作的行为范式[8]。

4.重视技术评论,营造公众参与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社会公众的态度和心理承受程度是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重要参量。在现代信息发达的社会中,一种新技术概念在社会的扩散,一种新技术成果在社会的推广,一种新技术产品在社会的应用,均离不开众多媒体强大的中介传播作用。一种技术在媒体宣传中的形象,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对此项技术的接受态度。分析公众因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产生的社会心理问题,通过各种媒体开展富有成效的技术评论,及时引导并调适公众心理,对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没有公众科技素养的提高,在生命科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实现公众参与和顾及社会伦理道德将只是空谈。生命科学家和基因工程技术工程师在技术评论和公众心理调适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有预测和评估基因工程技术社会应用的正负效应,对公众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和技术风险教育的责任,并结合自身的研究进程负责任地与公众进行多方面的对话和交流,通过开展技术评论有效地缓解社会公众期待与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争取公众参与搭建一个互动的平台,最终实现基因工程技术的人性化发展。

大众传媒在塑造基因工程技术的社会形象,促进公众理解基因工程技术的过程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媒体通过自己的宣传,既可以起到为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争取社会投资、社会支持的作用,也可能招来社会公众对该项技术的强烈抵制。媒体对基因工程技术的理解程度和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公众的心理走向。因此,较为理想的技术评论应以正确理解科学技术为基础,以科学精神为灵魂,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和进步的方向性原则,使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到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状况,切实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通过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促使基因工程技术以尽可能符合社会秩序和人道的方式发展,最终实现生命科学研究和基因工程技术创新的人文关怀。

5.通过立法和制定科技政策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控

在宏观层面,要处理好个人、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注意从社会整体效应和长期利益的角度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作出调控;在微观层面,要着力营建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和谐一体的理念,使基因工程技术研发人员切实认识到自身的社会价值诉求。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使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实现更多的人文关怀,尽量减少其对社会利益的损害。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通过立法使基因工程技术在发展中趋利避害。制定有关法律和法规并不是阻挠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而是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和适当限制,由此争得充分的准备时间,以便人们能够充分估计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负面作用,建立一套可操作的制度和规则。为防止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生命个体的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和危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发展生物技术方面一定要谨慎,要在严格的法律规范条件下有序进行。近几年,我国制定出台的《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等,都是对基因工程技术发展进行规范所作出的积极努力。

其二,制定出合理的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政策是其发展的重要条件。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关系到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前途。在进行基因工程技术立法和制定政策时应十分慎重,不要使基因工程技术工作者和生命科学家们在从事研究时感受到过多的社会压力。只有在一个宽松、民主、自由的社会环境中,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才会真正有利于生命科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健康发展。在制定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基因工程技术的社会价值、社会心理影响等,最终实现基因工程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若要从根本上解决政府、科技界、企业界和公众之间在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方面的观念冲突,除了像技术哲学家M.邦格所设想的力争技术的民主控制,即公众参与所有大规模的技术规划之外还需要有整个社会的变革[9]。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社会的整体变革,需要通过适当的社会变革争得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但是,这种有利于协调基因工程技术与其他社会领域冲突的社会文化环境,仅仅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本身的发展是无法营造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总之,我们希望在人文价值的积极导引下,寻求一种有利于基因工程技术健康发展的道路,让本性为善的技术发展得更为完善,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陈凡,张明国.解析技术:“技术—社会—文化”的互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128.

[2]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19.

[3]拉普F.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7-8.[LL][TPpz1,+2.6mm。2.5mm(5,4*2)%]

[4]高崇明,张爱琴.生物伦理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5-86.

[5]刘科.后克隆时代的技术价值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08.

[6]张.萨顿新人文主义科学教育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97-100.

[7]我国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2007-04-30].http:∥/Web/ListConfs/ConfBrief.

基因技术论文范文7

本质主义是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立场。耿阳、洪晓楠、张学昕发表的《技术之本质问题的探究:比较海德格尔与杜威技术哲学思想》一文,对杜威和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加以分析与对比,考察了他们在技术的本质问题,即技术的概念与技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作用上存在的分歧,从追问技术本质的根源、研究方法与技术探究的意义三个维度分析了二者观点之所以不同的深层原因。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追问使得在者整体(包括人在内)向着可能的方向展开,并在保持这种展开状态的技术整体中追问技术的本质渊源。而杜威则从实用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现代科学为改造我们的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准备资料,是哲学兴趣从审美转向实用,从静观调和好的景物转向改变不调和为调和的世界,他破除了技术的认识论立场,使得机械论成为实用和进步主义的理想主义的首要条件,经验的起源与经验的利害成为判断真理的标准。在追问技术的本质问题上,海德格尔强调现代技术乃是完全不同的技术,它促使一切存在者成为持存物,将人类送到了不可抗拒的命运性的解蔽道路上。杜威认为技术经验的主要特征在于可验证的人工物的生产跨越了理论和实践的分离,并使得理论与实践相互沟通,破除了自然理论与现象世界的对立与不连续性。此文最后从突破形而上和人道主义的视角,归纳了两种技术哲学的思想对于当今社会问题所具有的启发作用,为当代技术困境的解决提供了多元化的出路。

二、语境论与技术哲学结合的思考

“语境“作为元哲学问题,并非技术哲学研究的内容,但朱春艳与陈凡在其《语境论与技术哲学发展的当代特征》一文,以分析“语境“的含义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讨论了语境论对当代技术研究产生的重要影响。指出技术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从关注技术“本身“转向关注技术创新,尤其是关注技术创新和文化的相关性问题。具体来说,在技术哲学的经验论转向的引导下,运用语境论的方法论原则对技术做动态的考察,尤其是考察在技术创新的各个具体阶段上,文化因素如何影响技术创新的层面。应该说,此文提出的将语境论应用于技术哲学的研究,使得技术哲学从抽象走向具体,从单一性走向系统性,从两极对立走向相互融合,进而能够影响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纲领的形成和研究范式的发展,同时,对技术哲学未来的发展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实践向度的关注

乔瑞金、师文兵的《从人的解放看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传统的多重意蕴》,从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传统的三种基本的存在形式、主题与聚焦点,按照马克思、马尔库塞和威廉斯三个代表人物思想演变的历史顺序,从技术与生产方式、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关系的不同视角,给予初步的讨论,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传统为人类解放所做的不懈努力,阐述了其基本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张晓红的《国内马克思技术实践思想研究综述》,对这一议题的国内研究现状做了较为详尽的说明,主要反映在马克思的技术实践概念界定、技术实践主体及其生存状况、技术实践价值、技术实践批判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上。万长松的《苏联技术哲学与其工业化道路的关系问题研究》认为,苏联的技术哲学与其工业化发展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两者之间却存在着间接的内在联系。进而强调,在我国,技术哲学研究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不能失去哲学应有的批判功能;也不能脱离实际,要适应改革开放与工业化的时代背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四、技术思想史的探微

主要是从技术思想史的角度,解读古人对技术的思考。赵玉强在《庄子生命本位技术哲学的基本面向与内在理路探赜》一文中,对庄子的技术哲学思想进行了讨论,从而解释庄子生命本位的哲学对于当下社会的指导意义。作者提出在生命之道的统摄下,生命成为庄子技术哲学的价值本位。庄子立足于生命本位,在自然之域中对技术的探讨突破了现实层面的矛盾张力,开显出一种超越之维;在社会领域,庄子对技术异化、技术道德以及技术的相关社会政策等问题予以沉思;在人生的领域,庄子强调人当开掘技术内在本己的价值,从而提升生命的境界。项继光和任莉的《古希腊时期技术的哲学思想研究》便挖掘与分析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技术的哲学思考,以及他们对于技术的反思与追问如何成为现代技术哲学的思想源泉的。

五、工程的演化、本体论与人文反思

从发表的文章来看,主要涉及两大主题:一是对工程演化及其本体论的阐释。李伯聪、王晓松的《略论工程“双重双螺旋“及其演化机制》一文,把工程演化过程理解为一种“双重双螺旋“过程,即由“技术链“和“非技术链“(“经济)社会链“)共同构成的“双螺旋“。演化过程则由“技术发明)工程创新)产业扩散“三个环节组成。其中,工程“双重双螺旋“中“技术链“的演化,其基本内容是“技术硬件(机器)和技术软件(知识和制度)双螺旋“的演化。“选择与建构“机制是工程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机制。选择机制使得在技术)经济进化过程中,技术创新成果经过市场的选优汰劣,保证了工程活动和市场经济的健康演进。建构机制则体现为技术链与经济)社会链的“双重双螺旋“变革,形成新类型的“双重双螺旋“等形式。蔡乾和在《什么是工程:一种演化论的观点》的文章中,结合对工程的本质追问,也从演化论的观点考察了工程。张秀华在其文章《工程的生存论阐释》中,在现象学的视野下,主张可以从不同进路来理解和阐释工程,在生存论解释原则下,面向实事——工程现象本身,自觉进入工程的生成与人之生成的解释学循环,并将工程视为以“栖居“为指归的“筑居“,才能洞悉工程的本性与存在论意义。

二是对工程的人文规范与伦理追问。《“罪“与“赎“——关于人类工程之“非“的反省与超越》一文指出,工程既有功也有过,人类因工程之“罪“而遭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以至于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和生存危机。这就警醒我们必须反思征服、宰制自然的工程实践,在肯定工程之“是“的同时,正视、检讨工程之“非“,进而优化工程观,并在现实中以“赎罪“之感合理地规范工程行动,自觉地建构“无为“、“善为“的工程,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解。《略论工程美》则回答了工程美的功能,认为工程美是工程活动及其所创造的人工自然物给作为审美活动主体的人的舒适与愉悦之情,工程美的实质是功能美,这一实质展现为工程美的实用性、科技依赖性、环境协调性、社会历史性和综合性等特征,“美在和谐论“和实践活动论是工程美的立论基础。与以上对工程的人文规约与美的诉求不同,一些学者更重视工程伦理的路径。张应杭认为,面对因工程技术失误带来的灾难,有必要强调工程技术人员敬畏之心的培植。道家“道法自然“命题中敬畏自然的立场可以为这一敬畏心的培植提供思想史的启迪。道家以法自然为核心价值理念所主张的天人合一、人我合一和身心合一之道可以为现代工程技术伦理提供如下三条敬畏原则:自然地对待自然、自然地对待他人、自然地对待自我。任丑则追问了工程伦理学的价值基准,并认为人权既是功利、道义、责任、权利等工程伦理学基本路径的价值基准,又是科学、技术、工程和工程师等工程伦理学诸要素的价值基准。因此,人权是工程伦理学的价值基准,各类工程事业应该成为切实保障和促进人权伟业的现实力量。熊志军还对科学伦理与工程伦理作了比较研究。此外,2011年以来出版了一批工程技术哲学的学术著作。

一方面,进一步深化了工程演化与本体论研究。殷瑞钰、李伯聪、汪应洛等的《工程演化论》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阐述了“工程演化论“的基本概念,揭示工程演化的规律和特点、工程演化的动力系统,讨论工程要素演化与系统演化,分析工程演化机制以及工程演化与文化变迁、人类文明进步等问题,并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提供理论支持与说明。张秀华的《历史与实践:工程生存论引论》在现象学和实践哲学的范式下,借助生存论的解释原则,先行确立起生存论对于工程追问的优先地位,显示“人以工程方式去存在“及“人#工程#生存“互释共容的生存论意蕴,并据此于时空向度内考察“作为方式“、“人工世界“和“实存工程“的复性展延,进而判明工程实践之“是“与“非“、工程异化及其扬弃的历史担当,自我解蔽与突围,趋赴以“栖居“为旨归的“筑居“,重建时代的工程文化,去实现“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人类理想。

另一方面,丰富并拓展了技术追问的内容与路径。盛国荣的《西方技术思想研究——一种基于西方哲学史的思考路径》,旨在从西方哲学史的线索中梳理出各个历史阶段的哲学家们关于技术的思想,以求呈现出一部相对较完整的西方哲学家们认知技术的路径,即西方技术思想史。陈多闻的《技术使用的哲学研究》主要从共时和历时两种视角对技术使用进行审视。既给出技术使用的横向结构解读:技术使用是由技术使用的主体一技术使用者、技术使用的客体——总是物象化为人工物的技术,以及技术使用者和技术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所组成的图景;也做出技术使用的纵向历史分析:技术使用依次呈现出经验型技术使用、实体型技术使用和知识型技术使用的不同面貌,并分别孕育出相应的社会情境。曾鹰的《技术文化意义的合理性研究》揭示出在当下技术危机的文化境遇中,技术文化意义世界的裂变、扭曲与失落及其重构。王伯鲁的《技术困境及其超越》,在广义技术范式下,系统分析技术困境的结构、表现、演化机理,以及超越技术困境、谋求人类解放的路径与对策等问题。陈凡、傅畅梅、葛勇义的《技术现象学概论》,考察了技术现象学起因,现象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向度及演进趋势,非哲学的技术现象学研究,经验的现象学技术哲学研究范例,“装置范式论“现象学技术哲学研究纲领,以及技术现象学与STS研究、工程实践等问题。而新出版的学术著作,如朱葆伟、赵建军、高亮华主编的《技术的哲学追问》,王大洲的《技术、工程与哲学》,李伯聪的《工程哲学和工程研究之路》和刘孝廷等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等著作,则从更宽泛的视野讨论了工程和技术问题。

基因技术论文范文8

关键词:基因工程 选修课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a)-0143-02

20世纪7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飞速发展,基因工程这门新的学科应运而生[1]。作为前沿性学科,基因工程技术历经数十年的发展,逐渐成为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基因工程的理论和技术手段已渗透到很多领域,如医学、药学、农学、环境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食品科学等学科,各学科知识相互交联,形成致密的知识网络体系[2]。基因工程技术广泛地应用在医药、工业和农业领域,在生命科学的各个研究和生产领域拥有重要地位[3],因此,基因工程成为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4]。2013起该院开设了《基因工程》选修课,共20学时。在最初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选修课不够重视;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内容过多过深学生理解不够透彻、消化困难,内容过少过浅浪费课堂资源;学生对于知识似懂非懂,没有清晰的逻辑和概念;把选修课当做修满学分的工具。为了走出教学困境,教师们深入分析了授课对象,并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设置,改善了教学方法,提高了基因工程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受益。

1 授课对象

最初基因工程选修课面向非生物技术专业所有学段本科生,据总计,大一和大二学生占70%以上。面对的问题是,此学段学生主要进行的是基础学习,基本没有开展专业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本专业认知程度浅,基础极为薄弱。这种情况下,除了绪论以外,学生无法立刻接受较为专业的知识,更无法将本专业知识与基因工程知识链接,如此一来,学生逐渐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改变授课对象为该校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检验、临床输血、食品科学的大三大四学生,此学段学生都已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在对本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学习后,学生首先在选课的时候就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进行选择,在课堂上也能将基因工程与本专业知识点交叉互补。

2 课程设置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四大专业课,其中相互关联的知识有很多,涉及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理论知识,内容复杂,概念抽象、注重技术应用[5]。基因工程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应具有基础性和前沿性,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基本的基因工程知识内涵,了解当今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和新的研究成果。

首先,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学校选择面向21世纪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基因工程原理和技术》,由邹克琴主编。此书不仅有基础知识讲解,还包括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知识点较为全面。同时还推荐两本选择阅读书籍:由克雷格・文特尔著的《解码生命》,阅读该书可激励学生的科研斗志;由于该校是医学院校,因此推荐学生阅读李校抑鞅嗟摹痘因工程与药物研究》,该书可为学生提供基因工程在药物研发中应用到的理论,并列举药物生产实践。除此以外,鼓励学生主动阅读其他感兴趣的相关书籍,并在课堂上讲述自己的阅读体会,达到知识的共享。

其次,设置合理的课程内容。基因工程选修课课程设置为两大部分:基因工程原理和基因工程技术应用。基因工程原理包括概述、分子克隆工具酶、分子克隆载体、PCR技术及其应用、DNA序列分析、DNA诱变、DNA文库的构建和目的基因的筛选,对于专业课中涉及到的人工染色体载体、表达载体、基因操作中大分子的分离和检测等内容过为复杂,在选修课中进行删减,只进行简单介绍。基因工程技术应用包括基因组研究技术,基因工程在动植物、微生物、医药上的应用,基因工程产品的安全评价及其管理。重点向学生介绍国内外新的成果,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 教学方法的更新

基因工程知识内容抽象,技术性强并注重实践应用,这使学生时常感到理解难度大。传统的教学手段通常是教师通过板书和课本进行授课,学生忙于记笔记,被动接受大量知识点后难以消化。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在讲解抽象内容时配有动画和图片,使知识点的讲解更生动和形象。课程中涉及到大量操作技术,如PCR、分子克隆等,单纯靠文字描述学生无法理解。选修课课时有限,所以无法安排实验或现场观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视频或动画,对操作技术逐步展示并讲解,使实验操作形象化和具体化。另外,该校正在筹建生物技术虚拟实验室,在不久的将来,基因工程授课可充分利用此平台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另外,在教学中添设与社会和生活紧密相连的思考题,如“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的未来?”“调查转基因食品在你生活中的占有比例”“你用过转基因疫苗吗?”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引发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背景资料,对基因工程的应用发展现状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并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结合正在从事的科研项目讲解基因工程技术在科研过程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在科研中出现的问题,对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意识的人才有重要作用。

4 考评机制的改革

以往的选修课考评采取笔试开卷考试,学生可以轻易地完成考试获得学分,修完课程后普遍认为收获较小。因此经过不断改革和实践,确立了基因工程选修课新的考评机制。由课堂考评(20%),作业考评(30%)和期末考评(50%)共3部分构成。课堂考评包括出席情况、课堂问题回答等其他课堂活动;作业考评包括随堂作业、布置的文献查阅、文献翻译、课外读物阅读心得等;期末考试则可有多种形式,如:分组课题答辩,自主命题的小论文写作、外文文献阅读和总结等。经过实践后,认为此考u机制发挥基因工程选修课的教学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5 结语

经过近年来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笔者在基因工程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认为在课堂上对授课内容有着广泛的兴趣,他们不仅收获了学科上的知识,还锻炼了能力,增进了友谊。虽然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创新和实践,以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具有高理论水平和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小华,姚庆收,秦加阳,等.医学院校基因工程教学实践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6):1173-1175.

[2] 苏泽红,练高建,何淑雅,等.生物科学专业基因工程教学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13(18):157-159.

基因技术论文范文9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技术进步路径;联立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F4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7)03-0068-06

一、引 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然而,在一些领域中,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关键零部件发展滞后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必须明确产业集聚强度,选择适宜技术进步路径。虽然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路径x择多有研究,但是基本上都没有考虑区域要素禀赋和行业特征对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影响;同时,对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路径关系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白。因此,继续探讨考虑区域要素禀赋和行业特征的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并且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理论机制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对产业集聚问题进行探讨。在国外,基于马歇尔提出的产业集聚理论,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解释产业集聚的作用方向。在国内,鲜有学者从经济学和地理学角度对产业集聚机理进行研究(王缉慈,2002[1]),大部分学者主要依据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和波特产业集聚的“钻石”理论从特定的角度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此外,国内学者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主要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对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等的产业集聚问题进行研究(巩前胜和仲伟周,2012[2];杨仁发,2013[3])。

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探讨技术进步路径选择问题。国外探讨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技术模仿以及发展中国家对先进技术的吸收等方面,形成了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后发优势学说”和“后发优势实践悖论”。国内关于我国技术进步路径及方式选择的研究存在着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要素禀赋说”和基于竞争优势理论的“技术赶超说”的争议。吴延兵(2008)[4]、吉亚辉和祝凤文(2011)[5]等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技术进步的合理性,但是其在实现技术赶超和经济增长收敛中的作用值得怀疑,因此,我国只有加大自主创新(刘小鲁,2011[6];李光泗和沈坤荣,2011[7])才能不受制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制约,从而最终实现技术和经济的赶超(刘志彪,2011)。

有关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产业集聚促进了技术进步(张公嵬等,2013[8];范剑勇等,2014[9]);而少数学者(叶建亮,2001[10])则认为技术进步促进了产业集聚;基于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和波特产业集聚的“钻石”理论,潘江玲(2013)[11]等对这一关系进行实证考察并证明两者存在双向关系。促进技术进步的路径包括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以技术引进实现的技术进步与以自主研发实现的技术进步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产业集聚与不同路径实现的技术进步的关系可能存在差异。虽然鲜有研究明确探讨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路径的关系,但现有研究指出产业集聚与自主研发的溢出效应(项歌德等,2012[12])和技术溢出效应(张公嵬等,2013[8])相互促进。因此,本文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用产业集聚指数衡量产业集聚强度,同时选取了4种主要的技+术进步路径,在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产业集聚强度与技术进步路径的关系。

二、理论分析

迈克尔波特从创新能力的角度探讨了产业集聚现象,主要包括要素条件、竞争战略、需求状况和相关产业。创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并且该理论认为产业群通过提高生产力、加快创新的步伐和鼓励新企业的形成来影响竞争。而克鲁格曼在新经济地理理论中指出“本地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等的核心―模型。同时指出技术的“外溢”效应在产业集聚形成中的作用。因此,本文在波特产业集聚的“钻石”理论和克鲁格曼等提出的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产业集聚和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模型。

克鲁格曼在马歇尔的外部经济性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经济地理理论(NEG),其核心思想是包括“本地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等的核心―模型。其中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是产业集聚的原因,具体指基本要素(劳动力)的“蓄水池”效应和技术的“外溢”效应。因此,本文建立如下模型:

ISC=AL?琢 (1)

其中,ISC表示产业集聚;A和L分别表示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分别代表影响产业集聚的两种效应;?琢为待估参数。对式(1)两边取对数可得:

lnISC=lnA+?琢lnL (2)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影响技术进步的因素包括国外技术引进与模仿、国内技术引进与模仿、外商直接投资与模仿、自主研发等不同技术选择模式,借鉴董景荣等(2015)的处理方法,可以表述如下:

A=e■ (3)

其中,TPP表示技术进步路径。

■γjTPP=γ1FTII+γ2ITII+γ3FDII+γ4R&D (4)

将式(4)带入式(2)可得:

lnISC=■γjTPP+?琢lnL (5)

根据波特产业集聚的“钻石”理论可知,技术进步影响产业集聚的同时,产业集聚也会通过一定的机制反作用于技术进步。张宇和蒋殿春(2008)认为产业集聚通过技术的“外溢”效应影响产业的技术进步。而产业集聚强度不同,适宜技术进步路径的选择就不同,从而造成产业技术进步的程度产生差异。本文建立如下模型:

TPP=ISCδKβ (6)

其中,K表示物质资本;δ和β为待估参数。对式(6)两边取对数可得:

lnTPP=δlnISC+βlnK (7)

三、模型、变量及数据说明

根据式(5)和(7),同时,参考董景荣等(2015)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模型,本文设定计量模型为如下形式:

lnISCit=ρ0+■γjTPPit+?琢lnLit+εit (8)

lnTPPit=σ0+δlnISC+βlnKit+■θTCVit+εit (9)

其中,ρ0、σ0表示常数项; εit为随机扰动项;TCV表示控制变量,在参考现有文献的基础之上,本文将规模经济(TSE)、技术能力(TTC)、经济发展水平(EDL)、经济外向度(TEE)、技术水平(TTL)作为控制变量,以期全面反映影响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因素。本文的变量主要包括产业集聚、技术进步路径、要素禀赋和控制变量。

由于部分地区数据统计的缺失,本文以我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①。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部分数据经过整理后得到。主要变量的性质如表1。

四、模型估计方法的确定

根据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对模型估计方法进行确定(见表2)。

表2显示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由表2可知,产业集聚强度、国外技术引进与模仿在全国和西部地区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产业集聚强度、国内技术引进与模仿在中部地区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产业集聚强度与自主研发在东部地区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其他情况显示,产业集聚强度与技术进步路径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或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由于双向因果关系会产生内生性问题,因此存在双向格m杰因果关系的变量,运用联立方程模型进行估计;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或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变量,运用全面FGLS面板回归模型进行估计。

五、经验研究

根据NEG理论推导分析可知,产业集聚强度与技术进步路径相互影响。并且,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可知,产业集聚强度与技术进步路径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且受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由于本文重点考察地区发展不平衡下的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路径,因此,本文根据存在区域差异性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以及根据NEG理论推导的产业集聚强度与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模型选择适应不同区域的估计方法进行经验研究。

(一)分区域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集聚影响的估计结果及分析

表3显示了式(8)中技术进步路径系数的显著性和正负性。由表3可知,运用全面FGLS和3SLS方法估计的结果存在差异性。除全国和西部地区国外技术引进与模仿和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模仿的系数至少在10%水平上显著,且对产业集聚强度均有正向影响外,其他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聚集强度的影响在显著性或正负影响上存在差异。如运用两种方法,东部地区国内技术引进与模仿的系数均不显著,但是对产业集聚强度的影响方向不同;中部地区国内技术引进与模仿的系数显著性不同,但是对产业集聚强度均有负向影响;东部地区自主研发的系数在显著性和正负影响上均不同。

由上述分析可知,运用全面FGLS和3SLS方法估计的结果存在差异性。下面需要根据一种估计效率较高的方法进行分析,否则分析结果会出现偏差。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式(8)中部分自变量与因变量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3SLS估计方法对式(8)的估计效率较高。下面,我们以3SLS方法的估计结果进行分析。由表3可知,估计结果在显著性和正负性上存在区域差异。全国和西部地区国外技术引进与模仿的系数至少在10%水平上显著,且对产业集聚强度均有正向影响;而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显著性与之相反,东部地区国外技术引进与模仿对产业集聚强度有正向影响;而中部地区的与之相反。这说明国外技术引进与模仿有利于全国和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产业集聚没有显著影响。全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国内技术引进与模仿的系数不显著,而中部地区的与之相反;全国和西部地区国内技术引进与模仿对产业集聚强度有正向影响,而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与之相反。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模仿的系数不显著,而全国和西部地区的与之相反;外商直接投资与模仿在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对产业集聚强度均有正向影响。全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自主研发的系数均不显著,东部地区的与之相反;全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自主研发对产业集聚强度的影响为正,西部地区的与之相反。此外,人力资本对不同地区的产业集聚强度基本都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估计结果在显著性和正负性上存在区域差异的可能原因在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国外技术引进与模仿的技术“外溢” 效应仅作用于较落后地区的产业集聚现象上;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存在的产业扩散现象使得国外技术引进与模仿的技术“外溢”效应随之扩散;东部地区是拥有较先进国内技术的地区,国内技术引进与模仿已无法满足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相对于西部地区,毗邻东部地区的中部地区更容易吸收先进的国内技术;外商直接投资往往发生在较落后的地区以依靠改革和政策红利来降低成本,从而使得外商直接投资与模仿对西部地区产业集聚产生影响,这也与外商直接投资在现实中存在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的现象相吻合;拥有丰富要素禀赋的区域和行业才能使自主研发发挥其作用,东部地区是要素禀赋丰富的区域,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却远不及东部地区。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全国和西部地区应该选择国外技术引进与模仿和外商直接投资与模仿,东部地区则应选择自主研发和中部地区应该选择国内技术引进与模仿影响产业集聚强度。

(二)分区域产业集聚对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影响的估计结果及分析

表4显示了式(9)中产业集聚强度系数的显著性和正负性。由表4可知,产业集聚强度对技术进步路径基本都有正向影响,且至少在10%水平上显著。全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强度对国外技术引进与模仿、国内技术引进与模仿、外商直接投资与模仿和自主研发均有正向影响,且至少在10%水平上显著;而中部地区产业集聚强度对国外技术引进与模仿和自主研发有正向显著影响,对国内技术引进与模仿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模仿有不显著的正向影响。存在上述结果的可能原因在于不同地区都存在产业集聚现象,从而导致对不同地区不同技术进步路径的影响。综上分析可知,全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强度有利于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发挥其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中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强度有利于国外技术引进与模仿和自主研发发挥其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此外,物质资本、规模经济、技术能力、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外向度和技术水平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技术进步路径的影响存在差异。

六、稳健性检验

为了确保前文经验研究估计结果的可靠性,进一步采用基尼系数指标来衡量产业集聚强度,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式(8)和式(9)中主要变量系数的显著性和正负性如表5、表6。

由表5可以看出,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变量的系数的显著性和正负性与表3的估计结果基本相同,只有东部地区运用3SLS方法估计的外商直接投资与模仿的显著性与之前的不同,即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模仿的系数显著的结论不稳健,但是,估计结果在显著性和正负性上存在区域差异的整体结论依然稳健;由表6可知,产业集聚强度系数的显著性和正负性与表4的估计结果相同,从而可以看出,产业集聚强度对技术进步路径的影响基本都有正向影响,且至少在10%水平上显著的结论依然稳健。

七、结论及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产业集聚强度与技术进步路径的关系在不同区域中存在差异,很有可能是因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的。为了解决区域和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协调好产业集聚强度和技g进步路径的关系,提出下列政策建议。

继续深化并发挥东部地区改革开放的作用,积极引进适合我国行业发展的技术并加大创新力度。过去30多年,虽然改革红利促进了我国经济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但是国际经济环境在不断变化,只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发挥改革开放的作用。东部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首要窗口,全面提升我国经济水平需要靠东部地区发挥好龙头作用。东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主要集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从而限制了技术进步路径的选择,适度对该地区的装备制造产业及其技术引导扩散,将有利于东部地区和其他地区内部产业的平衡发展和选择适宜的技术进步路径。发挥好中部地区连接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桥梁纽带作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呈地区发展趋势,中部地区既能承接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又能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无论是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和行业发展的异质性,中部地区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发西部地区不仅要依靠国内政策支持,也要依靠周边环境。采取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发展依然较缓慢。为此,促进与西部地区紧邻的其他国家的交流,共同发展以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带动西部地区各产业发展,从而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差距。最后,我国应该加大创新力度,把以技术引进为主的技术进步路径变为以自主研发为主的技术进步路经,从而更加主动把握产业集聚强度,以利于区域和行业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缉慈. 地方产业群战略[J]. 中国工业经济,2002(3):47-54.

[2] 巩前胜,仲伟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集聚水平与区域分布特征[J]. 改革,2012(5):83-87.

[3]杨仁发. 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我国269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2013(8):41-52.

[4] 吴延兵. 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地区工业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2008(8):51-64.

[5] 吉亚辉,祝凤文. 技术差距、“干中学”的国别分离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4):49-63.

[6] 刘小鲁. 我国创新能力积累的主要途径:R&D,技术引进,还是FDI?[J]. 经济评论,2011(3):88-96.

[7] 李光泗,沈坤荣. 中国技术引进、自主研发与创新绩效研究[J]. 财经研究,2011(11):39-49.

[8] 张公嵬,陈翔,李赞. FDI、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制造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 科研管理,2013,34(9):114-122.

[9] 范剑勇,冯猛,李方文. 产业集聚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 世界经济,2014(5):51-73.

[10] 叶剑亮. 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J]. 经济科学,2001(3):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