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1 17:03:43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范文1

教育改革出现这样的局面,根源在什么地方?我想,根源在于这场教育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广大教师都热衷于应试教育并乐此不疲;同时,因为应试教育能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些学校和教师并成了名校和名师,并为此在教育上大发应试教育的横财。这样的“良性”循环,是没有人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没有人愿意再素质教育上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叶澜教授说:“这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形态。我们都知道要落实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是决定命运的关键。我认为这种状态如果不走出来,生态恶化还要继续。”因此,教育改革需要的是自下而上的改革,这样,才能真正让改变中国的教育(具体见笔者刊发于2009年9期《现代教育论丛》的《论教师专业培训的自主性》一文,笔者做了详细的论述。)

叶澜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到自己在和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和校长接触的时候,发现很多教育工作者有“被改革”的感觉,包括基层教育研究者;一说到改革,他们做肯定回答,然后就是你给我办法、给我一个模式,却不动脑筋去想想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典型的被改革行为和现象。教育改革一旦走入被改革的局面,就注定的改革将以失败而告终,或者流产。

广大教师“被改革”,这是问题的根源。新课程改革并不是广大教师想做的事情,这仅仅是专家学者、教育主管部门的愿望。即使是政府倡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要想推行改革措施,就必须得进行广泛的宣传,让这样的改革思想深入教师群体、深入教师的骨髓,让教师认识到当前的教育就是需要这样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方法。纵观历史,每一次政治上的改革,事先都要广泛的掀起一场思想革新启蒙运动,让这样的思想和思潮让人民大众接受并深入人心,否则,没有思想启蒙运动的改革注定必将以失败而告终。例如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我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都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基础。本次新课程改革,仅仅是教育主导部门强行推行的一种思想,并没有像五四新文化运动那样开辟出专门的阵地来宣传新课程改革,并没有多少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的权威的书籍和文献,导致新课程仅仅仅以一种观念的形式出现,并没有深入人心。

叶澜说:“当主体变成被动体,改革怎么改,都没有办法。这种状况形成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改革者和领导长期以来重心太高,缺乏多元主体和多层次改革同步推进滚动向前的思维。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最基层的教育工作者缺乏内在的积极性。”因此,目前教育改革就是要着力于改革这种教师被改革的被动状态,让教师从被改革走向主动改革。只有这样,才能让新课程理念被广大教师接受并真正在具体教学中实践起来,否则,就只能走入改革的形式主义。

新课程改革走入目前的尴尬境地,并不仅仅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问题,根源还在于政府没有给教育营造一个适合新课程改革和教学的氛围和条件。正是这些条件和氛围制约了广大教育工作的教改热情。我们知道,要想真正实行素质教育,就必须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现行教育制度以分数论成败,必然导致应试教育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考试,而是采取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考试试题、考试指导思想和考试制度。因此,改革考试命题方式,命制符合素质教育的试题来考察学生的各种能力,我想,这是目前教育改革应该要做的一件事情,而不是新教材老教法、新理念配套陈旧的考试试题。

其次,充分放权给校长和教师。叶澜说:“我认为重心的下降,将是管理重心的下降,真正把教育改革的主动权还给校长和老师,是下一阶段基础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最重要保障。”现行教育的一个重要弊端就是政府以行政命令管得过死、管得过多,把一个个象牙塔似的学校全部衙门化,俨然办成了政府的一个行政机构,而校长则对上级唯令是从,不分青红皂白、不管教育规律、不顾教师的感受。如果教育部改变这样的状态,教育改革想让学校真正的自由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一线教育,能够像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那样,敢于创建自己的教育模式的学校和校长并不多见,能够走出特色道路的更是凤毛麟角。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范文2

在今、明两天的会上,福建、江苏、安徽、河南、广东、浙江等省和一些市、县、区将介绍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经验,与会同志将参观、考察福建省南安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并通过讨论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研究。基础司、师范司、督导办的负责同志还将围绕课程改革部署有关工作。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经验

自2001年9月在部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启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探索与实践,实验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素质教育的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在学校、社会得到广泛的传播和积极的实践。今年暑期前后,基础教育司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研,统计数据表明,新课程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广大教师的高度评价。其中实验区教师对语文和数学课程标准满意度分别达到93.6%和96.l%。教师们普遍认为这次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最为深刻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是对国家未来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具有深刻影响力的一次改革。今年又有1067个县区进入课程改革实验。迄今为止,全国共有1642个实验区、3500万中小学生使用新课程。实际上,新课程已经从实验进入了推广阶段。在这样的形势下,总结交流实验工作的经验,研究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对于指导和推动实验和推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两年多来,广大实验区认真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在各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充分依靠广大校长。教师。教研工作者和教科研工作者,广泛动员、精心组织、积极探索,使实验工作健康、顺利开展,积累了可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是:

坚持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课程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责任感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实验区的领导干部和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国家关于实施课程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文件,深刻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而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为此,各实验区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同志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不仅给予了经费政策方面的保障,而且深入研究,亲自指导。如海南省省委书记、副省长、湖北、湖南省的副省长深入课程改革第一线,对课程改革工作给与全面的指导与支持。实验区的各级教育管理人员和在改革一线的广

大教师、教研员踊跃参与,倾注了极大热情。自觉性源于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热情和信心来自教育工作者对祖国未来、对下一代国民成长的神圣责任。认识的不断提高和统一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坚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用素质教育的观念来理解和指导课程改革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指导下开展的。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的方案设计。改革的组织实施都努力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崭新的思想理念。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也是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指导思想。用这一思想来审视基础教育原来的课程,无论是课程理念,还是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的实施及评价,都有不少需要加以扬弃和更新的。这就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所在。因此,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必须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前提,必须把更新教育观念贯穿改革的实验、推广的全过程。我们欣喜地看到,参与课程改革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把握了这一要领,坚持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把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作为学习、领会素质教育思想的过程,更新教育观念的过程,从而保证了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坚持加强教师培训,努力创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把课程改革和教师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广大教师是新课程建设的主体力量。新课程的实施必须依靠广大教师。新课程是在广大教师的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得以建立并丰富和发展的。广大教师对新课程必须有一个理解、熟悉到创造性实施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学习和研修的过程,也是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广大实验区始终把加强教师培训和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教研制度作为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来抓,制定培训规划,组织培训力量,建立培训基地,安排培训经费,努力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在开展必要的集中培训的同时,遵循教师专业提高的规

律,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把培训提高和校内的教学实践活动、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教师的成长和提高,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坚强的主力军。如河南郑州金水区、江西南昌西湖区、天津大港区、甘肃兰州七里河区等许多实验区的教师不仅在改革实践本身得到提高,发挥主力军作用,而且对后续进入课程改革实验的教师,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坚持组织强有力的专业支持队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力量。课程改革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在课程改革前期工作中,成立了34个课程改革专题项目组,形成了一支近千人、由高等院校、科研部门、教研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优秀的中小学一线教师组成的专业队伍,充分依靠这支队伍完成了改革方案的设计、课程标准的制定、新教材的编写和审核、骨干力量的培训和重要资源的开发。从实验的前期准备到实验推广的进程中,教育部共在15所大学和中央教科所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福建、重庆、河北、陕西、江苏、辽宁、广东等地在建立并发挥专业队伍的作用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发挥了良好的效果。在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进程中,普遍重视专业支持队伍的组织与建设,广泛动员教研科研机构、师范院校和有关高等院校的力量,组织专业支持队伍开展教师培

训,及时为课程改革一线的学校和教师提供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专业支持和帮助;分析、研究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保证了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大大提高了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实施的效率和水平。

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面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复杂的工作。组织指导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靠少数人凭经验决策是不行的,必须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这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展一直比较顺利,与各个层次的组织者、指挥者坚持从调查研究入手,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尤其重视在课程改革实践第一线的广大教师、教研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将自上而下的组织指导与自下而上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结合起来,避免和减少了决策的失误,保障了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为了及时了解实验进程,客观、清醒地分析实验工作态势,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育部和广大实验区坚持对实验工作全程跟踪并进行评估分析。教育部对国家实验区组织了两次大规模、全面的评估分析和多次专题评估分析,每次评估分析都对不同阶段的实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报告和改进工作的建议。根据这些分析和建议,我们有针对性地对实验工作进行了必要调整并提出了新的指导意见。广大实验区也普遍采取了这样的工作措施,不少省份如青海、辽宁、陕西、江西、四川、河南、广东一些省还定期召开研究实验推广工作的会议,分析研究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坚持加强社会的宣传和动员,争取社会对课程改革的支持与参与,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广大实验区如辽宁省大连市、广西南宁市、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贵州省贵阳市等,高度重视对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宣传与动员,使大家理解并支持课程改革。同时,各实验区开展了适度的舆论宣传,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上述经验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了这些经验,更加坚定了我们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信心;重视并运用这些经验,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推广工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希望各实验区都要认真总结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上述经验来之不易。是实验区广大教育工作者胸怀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开拓进取、勤奋工作的结晶,也凝聚了关。心支持课程改革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和社会各方面人士的智慧和辛劳。在这里,我代表教育部向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做出贡献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向关心、支持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领导干部和各方面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在我们回顾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时候,必须清醒地看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从总体上来说还处在实验阶段,工作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还是初步的。今后的路程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已经开始实验的地区,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一些地区工作还比较薄弱;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比如评价考试问题,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问题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问题,大班额条件下的课程实施以及综合课程的推进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验及推广工作中认真进行探索并创造新的经验。

二、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国家实验区启动才两年多一点的时间,省级实验区的实验工作才一年多时间,还没有取得在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比较完整的实验结果。同时,实验区在迅速扩大,到今年秋季开学共有实验区1642个,学生数达3500万,分别占全国县(区)数的57%,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8.6%。明年,实验区将进一步扩大,实质上已经进入推广阶段。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学生将全部进入新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事关教育改革全局。事关教育长远发展的重大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不断提高组织管理水平,把实验工作引向深入,确保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健康开展。对如何加强这方面工作我强调以下几点。

(一)加强领导,提高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组织管理水平。

实验区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加强管理,对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引向深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领导是关键。加强领导既要领导重视,又要不断提高组织管理水平。

l、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做到“三个到位”。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教育部召开的关于课程改革的几次重要会议都已经讲得很充分、很透彻了。但是,一些地区实验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表明我们一些同志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同志对课程改革的意义和重要性还缺乏应有的认识。有的同志包括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一般的业务工作,认为只要分管领导抓一抓就可以了,对课程改革开展的情况了解不够、关心不够、指导不力。大家应该部还记得李岚清同志2001年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做会议主报告时是如何充分、生动地阐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

性和重要性的。他把这项工作比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牛鼻子”,谆谆告诫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紧紧抓住不放。这项工作应该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加强基础教育工作的重点,不仅分管领导要聚精会神地抓好,主要领导也要下功夫深入了解、加强指导。各地还应注意及时向政府的领导同志汇报课程改革的情况,让政府的领导同志了解并关心课程改革,加强对课程改革的领导,帮助教育部门和学校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还有一些地方,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同志认为“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的任务很艰巨,当前没有精力顾及课程改革工作。这种看法也是不正确的。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正是“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抓攻坚、抓巩固提高不仅要抓改善办学条件,更重要的要抓改变义务教育质量水平不高的现状。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特别是今年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会议,把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这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两大任务同时提了出来,作为今后一个阶段义务教育的奋斗目标。要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积极而又扎扎实实地推进课程改革是关键的举措。可以这样讲,越是教育基础薄弱的地区,越是要抓住课程改革的机遇,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水平,提高教育质量。认识的提高应该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三个到位”。责任到位,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课程改革,对本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负总责,分管领导聚精会神抓,负有主要责任。政策到位,要制定保障和促进课程改革的政策并切实贯彻。经费到位,要安排保证课程改革的必要经费。

2、要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做到“三个落实”。课程改革是

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业务性很强,要求很高的工作任务。从实验区的实践来看,领导和组织课程改革,首先要有责任感,有激情。但是,光凭热情是不够的,还要

有组织管理的能力,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各地如北京、浙江等省市在这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高对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组织管理水平要做到“三个落实”。规划落实,要对本地课程改革作出全面、科学的规划。动员部署落实,要认真做好动员部署工作,对进入实验工作的每一个县区,每一所学校都要认真进行动员和部署,做好思想发动,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作出切实的工作部署。评估督导工作落实,要加强对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全过程的跟踪评估,有计划地开展检查、督导工作,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及时推广;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调整和改进工作。江苏等地建立实验区联络员制度,课程改革情况分析例会制度,使评估检查督导工作得到很好的落实。这样的经验值得推广。要重视检查督导结果的运用,对工作出色的地区和学校要及时表彰,对工作不力的地区和学校进行批评,对没有能力领导课程改革的校长要撤换。教育部将在明年对课程改革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3、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做到“三个充分”。课程改革是需要动员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才能保障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不能仅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和凭经验决策、指挥。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充分依靠教育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并尊重他们的创造;要充分发挥专业支持队伍的作用;要充分动员社会有关方面,包括学生家长和社区支持、参与课程改革。

(二)加强教师培训,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保障课程改革顺利推进。

1、重视培训工作的规划与实施。

实践表明,本次课程改革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了教师培训这一环节是非常正确的。两年多来,国家和省两级新课程培训对推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把教师培训作为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关键环节。要充分认识教师的培训与专业发展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必须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与课程改革的深化是同步的,是课程改革的积极成果。随着实验的深入与课程改革的推广,教师培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制订全省培训工作的整体规划,在培训的内容、形式、监督、检查及培训经费的筹措和使用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全面的指导和严格的管理,并督促落实;教研部门、师范院校等要分工负责,积极配合,落实具体任务。要注意统筹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培训资源。要通过抓培训基地、队伍建设、培训质量监控等有效措施,建立起以本地区专家为主的培训队伍,逐步实现培训队伍的本土化。安徽省建立了一支本省高校教师。教研员和实验区优秀教师组成的培训队伍,既保证了教师培训任务的顺利进行,又节约了培训经费。山东省今年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六个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这些中。心的建立,整合了全省高等院校的专业力量和教研队伍,是发展地方课程能力的基本建设。辽宁省“研训一体”的优越性,体现在课程改革的专业研究者同时也是新课程的培训者和实施的指导者,这一体制还保证了培训经费,人员等资源的最大限度的整合与利用。广西整合了全区高校、教科研单位和实验学校的各方力量,组织了由本地专家为主的“新课程专家巡回讲学团”,分赴实验区进行巡回指导讲学。此外福建等省份也都十分重视培训人员本土化的建设,锻

炼出了一支地方的课程改革专业化队伍,为今后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重视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新课程的培训内容应随着实验工作的推进不断发展和深化。培训内容的设计应引导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建立起新的课程观。质量观、教学观,同时还要重视师德的培养。培训应结合课程改革最新进展,结合教师个人的经验和实践,选取实验区鲜活的案例。对培训的内容、方式、方法都应不断总结、不断研究、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使教师培训不断深化和发展。今年暑期师范司举办的骨干教师培训班就广泛地采用了案例培训的方式,深刻地剖析了典型案例的观念和经验,收到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省一级教育部门要全面负起确定培训基地。规范培训内容、开发和整合培训资源的责任。培训基地和内容的确定要组织专家进行充分认证。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必须有制度保障。

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应该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指导的,应通过制度建设来加以规范。除组织好集中的培训之外,还要切实抓好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建设。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教育的发展十分不平衡,各地师资水平差异很大。素质教育观念的传播,新课程的推进仅靠集中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立足学校开展培训和研究,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促进教师个人的实践与反思、教师问的交流合作以及获得专业指导的基地。

实践证明,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是推进新课程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要使教师尽快地适应新课程,及时解决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学校作为教师成长的基地。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符合教师成长规律。这是对我国现行教研制度的发展和创新,它将有利于创设教师间互相交流切磋、互相帮助促进、互相关心爱护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这一制度提出还不到一年时间,就得到了实验区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在很多实验区,以校为本的教研已经开始制度化。合作型教研和联片教研,以及实践型教研、反思型教研等多种新型的,以教师实践研究为特征的教研方式不断涌现。今天会议的东道主南安就已基本建立了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在山东高密、深圳南山区、内蒙乌海市海勃湾区,教师问的交流已成为教师每天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还看到很多来自实验区的教案,都已不仅仅是一次课的反思,而是记录了校本教研中教师群体的智慧和一次次实践、反思、研讨再实践的过程。随着改革的深入,以校为本教研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和推广,它将成为促使学校不断实现自我完善,推动学校民主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织和指导

l、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

农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农村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重中之重的地位,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农村教育的措施。目前我国城乡差距显著。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质量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在农村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同时也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局。由于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基础薄弱,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既是当前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重点,也是推进的难点。不过,只要我们真正从思想上。工作上重视了,我们完全可以在农村地区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两年来课程改革在农村地区的实验结果使我们增强了信心。比如,部级实验区山西曲沃、青海湟中、黑龙江宁安、宁夏灵武、贵州贵定、云南石林,经济、教育都不是很发达,但在那里,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开展得很有生气,也很有成效。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更多的学生愿意到学校来学习,辍学率有了下降的趋势。改革使农村教师有机会参加丰富的培训活动,接触到新的教育理念,用先进的学习观、教学观、质量观进行新课程的探索。在实践中,他们感受到职业的自豪,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2.为农村课程改革提供切实的支持。

重视农村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必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本省的农村课程改革进行全面的研究。规划,总结成功经验,形成本省农村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要在以下几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在经费方面,各省(区、市)应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支持农村的课程改革。各省的培训经费应主要用于农村教师的培训。对于边远、贫困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及学校课程的开发也应有专项经费的支持。在专业支持方面,各省(区、市)应为促进农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组织好专业支持的队伍,加强对农村课程改革重点和难点问题的指导,同时要根据农村的特点,研究适合农村地域特点的教研制度。如在学校规模小。布点分散的地区实行联片教研制度,以便于每所农村学校得到便捷的、有效的专业支持。在资源建设方面,各省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力量筛选已有的优质资源,同时,还应积极开发符合当地实际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优质资源送到农村学校,并鼓励学校也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

3、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开发和建设农村课程。

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必须重视农村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实际和农村学生的需求。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课程的内容和实施应该与经济社会生活实际、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地区。学校的差异性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多样性。新课程提出的三级课程管理机制的出发点就在于发挥地方和学校建设课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要求时,增强课程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的适应性,满足学生的多样化的需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在实现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我们要根据这一重要指导原则,加强农村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农村自然、人文方面的丰富资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是基础教育课程开发建设取之不尽的丰富源泉。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来充实基础课程的内容,实施课程的教学活动,对于实现基础教育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目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少实验区在这方面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在学校课程以及各种专题活动中,紧密联系当地实际,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家乡和农村的热爱,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我们还应充分考虑近期我国广大农村初中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以后直接就业的实际状况,学校应根据本地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设一些职业技术课程,为他们毕业后在当地就业或到城镇务工就业创造初步的技能条件。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加强研究,要加强对开发建设农村课程的指导,特别是对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和学校,要组织力量指导和帮助他们开发学校课程。在开发农村课程时,必须对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进行规范管理。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开发建设。同时,要通过严格的审查来保证资源质量,学生使用的地方教材要少而精,原则上每位学生每学期选用一本,不能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

(四)加强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探索。

l、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是课程改革推进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强探索。

面对新课程,如何有效地发挥评价考试的导向作用,引导家长、社会关注、思考新的质量观、人才观是新课程推进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我们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方式的多样,强调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并不等于不要考试,而是期望通过评价和考试内容及方式的改革,更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使评价与考试更具科学性,更加客观、公正,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在实验区,我们看到了许多可喜的探索,如学生成长记录袋就采用了多主体参与评价,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在学业考试方面,关注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如何学会学习。这些改革措施发展了学生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与自信,更加热爱学习,热爱学校,同时也使教师学会了全面看待学生。在实施课程改革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评价与考试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障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是课程改革进程中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长期探索、长期实践的思想准备。

2、认真研究并积极推进中考改革

在教育部组织的评估、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师认同并支持课程改革,但与小学教师相比,初中教师普遍感到面临着中考的压力。中考改革是当前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必须抓紧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贯彻、落实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颁发的输育部关于积极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育部正在就中考改革组织研究。要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明年进行中考改革的国家实验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支持他们单列计划、单独命题、单独招生的要求,以保障中考改革和整个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初中毕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学业考试的命题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学业考试的成绩宜以等级制的方式呈现,以减少学生、班级、学校之间不必要的竞争。

根据《通知》的精神,为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发展状况,应对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定。评定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应以《通知》中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将其具体化,力求使综合素质评定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并保证评定结果的科学和公正。在综合素质评定中要坚持诚信原则,学生、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都应该真实地反映学生成长的情况,坚决反对弄虚作假。要在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推进校园诚信文化建设。

普通高中招生要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的评定结果应成为普通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普通高中学校如要组织加试,必须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加试内容应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可参照学生初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成果,采取面试、答辩等多种形式进行。各地应依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确保公正、公平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样化的高中招生办法。

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由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教育部积极指导。我们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在贯彻、落实《通知》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实际加以创造性地实施。各地在充分酝酿、论证、确定改革方案后,应通过当地媒体等多种途径开展广泛宣传,让家长和社会了解改革的思路和具体办法,理解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改革理念,了解并支持评价改革的措施。各省要组织力量,加强研究,通过实验区评价考试改革的试验,探索、积累经验,为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三、积极稳妥地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秋季,在义务教育新课程开始实验时,教育部就正式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100多名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课程专家。学科专家以及中学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教研员参加了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研制。在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高中课程方案(试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经过专家的审议和教育部党组的研究审定,2003年3月31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教育部确定的原则是,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先选择少数几个省区整体开展实验。不少地区对参加实验工作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主动申请参加实验工作。11月2日,教育部召开了部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同意广东、山东、宁夏和海南作为首批实验省份,于2004年秋季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同时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做出了初步规划:2004年秋季,4个省(区)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数约占13%;2005年,8—10个省份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总数约占25%-30%;2006年,15—18个省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总数约占50%-60%;2007年,原则上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

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坚持国家指导,地方为主的原则。教育部负责实验工作的整体规划、协调并进行指导。评估和监督;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实施新课程的首要责任者。各省(区、市)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省(区、市)实验工作方案,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研究制定政策,提供保障。实验工作要遵循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方针,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实验工作。要探索在学校层面开展新课程实验的工作方式,充分尊重每一所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

各实验省(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实验工作的领导,各实验省(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要全面负责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在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把学校作为新课程实验的基地,建立定点联系制度,形成在学校层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帮助学校逐步建立起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

与建国以来历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相比,这次课程改革的力度是比较大的,实验工作也将是复杂而艰巨的,对学校的观念、制度、师资、资源等各方面的挑战很大。高中教育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将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和家长高度关注。我们要认真规划、周密部署。在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各个部门要分工负责,协调一致,切实保障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推进。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推动全社会支持并积极参与课程改革。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学校、社会、家长共同参与、支持新课程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困境 文化归因 文化调适

2001年第八轮课程改革开始,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为突破口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政策与措施,各学校也纷纷针对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改革方案。而这些自上而下以行政为主的教学改革尽管经历了十年,成效却不是很大。目前,基础教育的教学观念仍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教学内容仍然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智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在排除政策因素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从文化的层面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困境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一、教学改革困境的文化归因

文化既可以学校文化的方式深入到学校教育活动内部,从而对教育活动产生影响,又可以游离于学校教育环境的外部,以文化背景的方式对教育产生影响。无论是学校文化还是外部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共生的,对教育的影响也是积极与消极并存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必然会受到学校文化和作学校外部文化的双重影响,从而导致在教学改革中产生了许多无法消解的悖论。

1.学校外部文化的影响。

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和农耕经济史,这种社会模式使中国文化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封闭的、安于现状的、狭隘的思想方式、习气和崇古法古的惰性。这种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育改革的开拓创新,有限的教学改革往往也是被动的,鲜有先见之明的过人之举。“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惰性思想使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大降低,很难形成参与、支持课程改革的社会氛围,教师依然以陈旧、落后、单一的教学手段授课。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以“学而优则仕”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教育的理想和抱负,“中举做官”变成自古以来人们上进的不可动摇的途径,如此循环往复使得官本位思想和功利主义盛行,扭曲了教育的本质,使教育最本真的目的:求真、求善被忽视和遗忘。这种异化了的功名观给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使以素质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异化为以考分的高低为中心,教学的知识化倾向始终无法得到解决,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在侵占着课堂;而社会对教育教学的评价标准也以升学率或者考分的高低为主要标准。教师与家长形成了一股阻碍教学改革的“合力”。

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中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如潮水般涌入,冲击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但是,西方文化具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并影响或主导了师生的心理动机,使其发生了根本转变,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研究、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可见极端个人主义的踪迹。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必须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而复杂的演变过程,并且教学改革的成效具有潜隐性。而在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下,一些学校领导为了给自己建设“政绩工程”,从而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就会投社会所好,将升学率与统考排名等易于出成效的工作为其开展工作的首要任务,而教学改革却搁置一旁、无暇顾及。同时,一些行政管理部门在制定各项有关教学改革的具体政策、措施时极力地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甚至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首要前提。这必然导致与教学改革中不同利益者的纷争与冲突,对教学改革与措施的推行形成阻抗力。还有一些教师热衷于应试教育带来的经济与政治利益,而对于那些难以得到相应的报酬的教学改革敷衍甚至排斥。可见,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对教学改革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不但阻碍了改革者思维,而且给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带来了巨大困难。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很多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开始变质,西方不良文化的侵入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变得相当艰难。

2.学校文化的影响。

学校文化是全体在校的师生员工共同遵循与践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它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通过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导向、激励、凝聚、约束、协调、陶冶、教育等方式影响着所有成员及所有的活动。学校文化以其深刻性与持久性影响着每个成员的价值选择、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任何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都是在一定的学校文化背景下实行的,学校文化无疑会对学校的教学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加拿大当代教育家富兰曾在其关于学校改革的研究中发现学校文化是学校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在学校文化层面,对教学改革影响最大的是学校行政文化与教师文化。

学校行政文化是以学校行政人员为代表的管理文化,以注重秩序和效率为主要特点,是学校行政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复杂性与系统性特点,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严密的程序设计与机制保障。而这些保障往往需要相关行政人员进行规划、组织、协调、控制与监督。但是,学校管理者往往不从事教学与研究,却要承担教学改革的具体设计任务,主导教学改革具体措施的制定与实施,等等。教学改革深层意义就是重构教学文化,而新颖的教学文化在合适的行政文化的支撑下才能得到确立与推行。在解构旧的教学文化与建立新的教学文化的时差中,旧的行政文化仍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教学改革的具体设计,教学领导的意识与行为还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旧行政文化的支配,在旧的行政文化框架下对教学改革进行资源分配、制定规划、组织协调、控制与监督等,使得旧的行政文化在教学改革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维护与加强,从而形成了一种文化悖论。

教师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治学态度、行为方式等构成了教师文化的核心,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无不受其影响。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必然要在教学改革中居于主导性地位。然而,旧的教师文化对教学改革的阻碍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集权式的行政管理传统与自主性教学方式的共同主宰,使教师在形式上非常遵循行政人员的管理与领导,而在实质上对行政人员有较强的抵触和抗拒心理。我国自上而下推行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就受到很多教师的抵触与敌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在推进过程中受到严重干扰,偏离教学改革的最初目标。另外,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文化的植入使得教师文化也日益呈现出功利化与实用主义的倾向,教师极度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越来越关注眼前实惠和个人利益。然而,所有的改革都是利益再分配机制的重置。一旦自身的利益受损,教师就必然会对教学改革持消极的态度,从而影响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困境的文化调适

中国传统文化制约着教学改革的思维方式和行动策略,只有对传统文化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造,才能促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顺利实施。

1.建立建立民主、平等的教学文化。

中国“官贵民轻”的传统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学文化。教师被理所当然地看成权威,不容学生挑战,一旦有学生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就会被认为是“自以为是”或者“大逆不道”,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始终处于一种不平等的教学氛围中,现代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教师是平等的首席”等理念很难被教师接受,学生也会感到不适应;另外,教学人员与行政人员的地位之差也给教学改革带来一定的困难,行政人员往往被看成是对教师有生杀予夺特权的阶层,教师容易形成“为上是从”的文化个性,这给建立民主、平等的教学文化带来极大的阻碍。因此,教师应该转变理念,与学生建立真诚、平等、共融的密切关系,以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同时建立以人为本的民主的教学管理体系。

2.建立健康的学校文化。

具有良好学风、人际和谐的学校文化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首先,必须对学校的行政文化进行变革。和谐的行政文化是教学改革成功的有力保障,要建立教师与行政人员能共同参与教学改革论证与实验的保障机制,集思广益,才能使新目标得以实现;学校领导要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榜样的力量内化全体行政人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并进一步习俗化,为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其次,学校要有自己的改革目标与发展蓝图,从而激励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进取心与决胜心;在教学改革的开展中,必须构筑一个教学人员与行政人员的交流、沟通平台,消除彼此的误解和摩擦,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与约束力,最终促进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3.选择性地吸收西方文化。

不同的文化都有自身的优缺点,但是,不同的文化都有一定的时空适应性,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更好地发展文化。人本理念与实证精神堪称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其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都深刻地影响着世界,这是教学改革不断汲取养料的宝库,我们的教学改革要特别重视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文化,引进、吸收有关教学改革的先进学术思想、理念,为新的教学理念的形成奠定基础,学习和引入优秀教学方法和科学的课程设置,为科学、系统地设置课程体系奠定基础。但是,西方文化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会严重阻碍教学改革的实现,我们需要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抵制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蚀。

参考文献:

[1]孙秀敏,郭守峰.教学文化与教学变革[J].山东教育(新世纪论坛),2008,(17):21-24.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培养和大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中,是否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当今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也成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学校的跨跃式发展,为了让大学生毕业后能更快适应现代信息社会,我们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时光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否能培养出熟悉掌握计算机基础应用的大学生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个标尺,鉴于此,我们应该对现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以期培养出能更快适应现代社会的拥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大学生。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且学习条件及家庭环境差异,导致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电脑已经成为必备品,这样学生每天都能使用电脑,对电脑的基本应用比较熟练教育论文,能较好地掌握其基本操作。而由于其他种种原因不能经常甚至根本不能使用电脑的学生,由于很少接触电脑,那计算机基础必然较差。这样的现象导致教学内容难以控制。

2、统一的教学内容要求限制了学生的创新空间,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特别不利于因材施教。

三、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现代信息社会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作为工具已经深入人心且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行业,现在的用人单位也越来青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才成为现代高校的迫切责任,作为高校,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把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相关领域,这就让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提上各高校议事日程。

2、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面向的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相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从自身的专业背景到专业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根据专业特点对其课程框架安排做出相应调整,与时俱进。

3、传统的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这样教授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只会纸上谈兵,提不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有必要对现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增加实验课时,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四、课程体系设置

1、课程设置基本原则

(1)明确的教学目标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能较熟练掌握计算机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能够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操作使用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教育论文,减少课堂理论教学时数,加大实验教学时数论文参考文献格式。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完成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给予了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在应用开发能力的培养方面,以专业应用为主线安排教学,如像我们财经类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占据大半壁江山,于是我们选取在经济管理方面卓越非凡的Excel高级应用作为经管类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众所周知,Excel在国际上已被公认为最有效的解决数据方面的定量分析工具。在经管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除了利用Excel让学生学会一般数据处理方法外,还可以利用Excel提供的函数让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得所需数据信息,利用Excel的图表功能让学生多角度观察和分析数据,同时利用Excel的VBA编程让学生设计基于Excel的帐务管理系统。当然我们学校也还有其他像文科类、理工类专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其他课程如(VFP、VC)教学,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2、课程体系的设置

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验教学观念指导下,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形成了分类分层次培养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我们将学科专业分为3大类:经管类、文科类、理工类。

第一学期,所有专业学生均要学习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让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加深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而计算机基础知识稍显薄弱的学生从刚进校起就打好计算机应用基础,为将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学期,就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专业设置课程。如经管类学生学习Excel高级应用及编程;文科类学生学习数据库及应用(VFP);理工类学生学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C)。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在注重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育论文,增加实验内容及难度,让学生在毕业后拥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功底,并能将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运用到自己所在的专业领域中。课程体系设置如表1所示。

 

学期

开设课程

课时

教学目标

理论

实验

1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28

26

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与计算机基本操作和使用技能

2

Excel高级应用及编程

36

36

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利用计算机数据处理、图表处理能力及简单程序设计

数据库及应用(VFP)

36

36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C)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范文5

变革时期的基础教育系列①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什么样的哲学头脑本报记者蒋建华  为了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问题作出一定的回答,记者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本陆博士就基础教育改革中涉及的哲学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   为什么需要哲学指导   记者:全国各地各学校进行基础教育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当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您曾经提出要建立基础教育改革哲学,那么为什么要站在哲学高度思考各地各学校的基础教育改革问题呢?   王本陆:观察各地各学校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不难发现:每个参与基础教育改革的人,包括改革发起者、改革执行者、改革对象和改革关联者都在一定程度上有一种关于什么是改革、为什么改革和怎样改革的看法,有的可能较系统和理性,有的可能比较零散和感性。不过,不管什么形态的观念,它对个体来说都是行动的指南,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改革的态度和在改革中采取的行动,最终制约着改革事业的成败。这些自觉或不自觉的认识,都属于基础教育改革观,而系统的基础教育改革观,可称为基础教育改革哲学,是站在哲学高度对基础教育改革进行的深层次思考。它主要是基于对基础教育改革行动的观察反思,关注的是实实在在影响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观念问题。   当前,研究基础教育改革哲学,一方面是要注意改革观念的多元化存在状态,从而尽量准确把握人们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种种认识;另一方面,还应在多元化把握的基础上,重点梳理影响改革全局的主流思想,正面探讨和倡导一种健康和先进的基础教育改革哲学,从而为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记者:那么,您能不能具体分析一下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有哪些应当注意纠正或防止的深层次问题?   王本陆:众所周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改革、再改革”,这就是二十多年来社会生活的主旋律。通过改革,人们告别了旧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模式,个人得到了更大的自由和发展空间;通过改革,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日益繁荣富强。在改革开放20多年间,人们对改革的态度逐步发生变化。最初,人们往往本能地怀疑、漠视乃至敌视各种改革行动,改革常处在举步维艰的境地;后来,改革逐步扩大,成果初步显现出来,人们对改革就有了一定的认同感;再往后,随着国家改革决心加大,改革成效全面显现,人们对改革便有了敬仰和敬畏之情;时至今日,在某种意义上说,改革已具有了至高无上的尊严,变成了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   具体说来,从深层次看,当前应当注意纠正或防止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改革即进步。认为只要有改革,就会有进步。把改革视为发展、进步的惟一途径,甚至把改革等同于发展和进步。   第二,改革有理。认为改革总是有理的、正确的,是不容怀疑和讨论的。似乎一举改革的旗号,真理就在手中。   第三,改革即合法。认为改革是破旧立新,新的总比老的好,越新越好。改革的合法性是不言自明的,甚至改革就是合法性的标准,一切要为改革让路。其实,这是一种把改革理想化、绝对化和权威化的社会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它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并取得重大历史成就的社会背景下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的一种片面化、简单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也就是说,改革越深入,改革的地位和权威性就日益提高。从而也导致了“改革即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一种以“改革的傲慢”姿态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的出现。   思考的前提是什么   记者:知道了确立基础教育改革哲学思维的重要性,那么,基础教育改革中有哪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思考呢。或者更学术话一点的语言,基础教育改革的哲学头脑涉及些什么问题?   王本陆:大体说,基础教育改革哲学必须回答三个大问题:第一,改革是什么,什么是改革,这是改革的本体论问题;第二,为什么而改革,依据何种价值原则来处理各地各学校基础教育改革的各种矛盾关系,这是改革的价值论问题;第三,如何进行改革,采用何种策略推行改革,这是改革的方法论问题。基础教育改革哲学就是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性质、价值基础和方法论问题的系统思索和探求,是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综合体。因此,基础教育改革的哲学思考涉及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问题。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包括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三个问题。   记者:选准了思考问题的方向,是深刻思考各地各学校基础教育改革这个课题成功的一半,那么对基础教育改革进行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王本陆:我认为,分析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应该从过去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出现的不足两个方面入手。这里我先谈谈过去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成功经验。   应该说,我国社会改革、基础教育改革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探索,已经为确立基础教育改革哲学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我国在最近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实践中,已经成功地创造出了一套自己的改革理论,比如,改革要有利于国家富强和增进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先行试点、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和修正,坚持实事求是思想和科学民主作风,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等等。这些在长期探索中逐步确立起来的一般的改革理论,对于确立基础教育改革的哲学智慧,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基础教育改革本身的各种成功经验,比如,从学校实际问题出发,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力行教育民主,发挥专业共同体精神,鼓励个性化探索,等等,更直接为基础教育改革中哲学智慧的生长提供了养料。此外,教育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无论从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来说,都为探讨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学术背景,这是不言而喻的。   记者:基础教育改革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足,请接着谈谈您对各地各学校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也许这是思考、完善各地各学校今后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王本陆:当前必须认真分析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不足,弄清这些不足背后是否存在着不足的改革哲学,从而把真正的改革和假冒伪劣的“改革”区分开来。据我们观察,近年来存在问题的改革哲学思维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主要表现形态有:形式化的改革、强权化的改革、反科学的改革和市场化的一些所谓“改革”。   有些作法确实是随大流的跟风行动,是对改革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的产物,即缺乏自觉的改革理论的指导;有些做法则是有意钻改革的空子,利用改革来谋求个人或集团的特殊利益,是利己主义改革理论在起作用。这些现象的出现和流行,也和一种思维有关联。以为只要举起改革的大旗,就等于有了护身符、有了通行证。   这样的一种改革哲学从正反两方面为有些地方假冒伪劣的“改革”创造了生存条件:一是借改革而登台,即借着改革探索之名,那些在正常情况下行不通的做法,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新探索、新事物,从而冠冕堂皇地推行开来;二是借改革而免责,即以改革总有风险、总要交“学费”为借口,不用自己承担责任,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各种假冒伪劣的“改革”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推得一干二净。   记者:请您具体谈谈上面提到的形式化改革、强权化改革、反科学改革和市场化的一些所谓“改革”的表现与危害?   王本陆:第一,形式化的改革。为改革而改革,即一种无问题、无目的、随大流的改革。常见的形式是:看到别的地方或学校在某方面推行了一项改革,他就马上在另外方面搞个新名堂;看到别人推出了新项目,他就马上跟着改;新官上任三把火,下车伊始先来一通改革;求改革之名,无改革之实,新瓶装旧酒;等等。这些所谓的改革,不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出于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而是因为大家都在改革,所以他也改革。这类改革的特点是把改革形式化,求其名而不求实。   第二,强权化的改革。不认真考虑各方利益的综合权衡,不顾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而是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从维护自己的强势利益出发,随心所欲地制定改革措施和推行改革。改革在一些人手里成了随意挥舞的大棒,损害了师生的权益。这样,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就出现了越改革,管理者权力越大,普通师生越弱势的怪现象。更有甚者,个别所谓的改革者竟把法律和道德置于脑后,不讲民主和民意,肆意专横,把改革变成了个人权势的表演。强权化的改革,是一种“傲慢的改革”,是违背民主法制精神的假改革。   第三,反科学的改革。一般来说,改革是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打着改革之名而随意践踏科学的怪现象。近年来,在一些人看来,教育没有多少客观规律,改革更没有规律可循。于是,借着创新的改革旗号,一方面,各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大行其道,各种不加论证的方案招摇过市,各种臆断空想充塞学术殿堂,创造着虚假的学术繁荣景象;另一方面,在一些改革实践中,真正的科学知识和科学规律却被抛在脑后,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在日益萎缩,科学的力量逐步被赶出了改革的地盘。其结果是,使一些基础教育工作者产生思想混乱,丧失基本的专业共识,常常处在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这些现象,我们称之为反科学的改革。   第四,市场化的一些所谓“改革”。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有些地方基础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举措。比如说,对教师的管理,更多采用经济手段来调节;在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关系正在演变成雇主和雇工的关系;一些学校把经济利益最大化视为改革的目标,按照市场规则来运作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把实验班办成高价班;一些地方热衷于推行教育市场化,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名义,把公立学校改革成私立学校;等等。这些市场化导向的改革,无视教育作为文化共同体的精神属性和公益属性,严重损害了教育的社会形象,在给少数人带来利润的同时侵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有些什么具体内容   记者:如前所述,基础教育改革哲学是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反思,它探讨和回答基础教育改革的一般理论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构成基础教育改革哲学的主体内容。问题是,在当前的条件下,我们怎样回答好这三个问题呢?首先,请您谈谈基础教育改革是什么的问题。   王本陆:基础教育改革中涉及若干基本关系,如问题与改革、教育与改革、理想与现实、改革与发展、改革与稳定等,关于基础教育改革是什么的问题,可以通过对这些不同关系的分析而获得答案。   ——基础教育改革是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改革总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没有问题的改革是盲目的改革。改革是一种充满变数的复杂探究过程,是有风险的活动。因此,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问题意识非常重要。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教育探索。基础教育改革的对象是基础教育系统或其中的某些要素,比如制度、目的、方法、内容和环境等,一切改变最终都会影响受教育者的成长。改革受到社会历史条件、教育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改革效果往往是滞后的、长期的和难以评估的。因此,基础教育改革只能是一种探索,而不是主观臆测的真理。   ——基础教育改革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互动。改革是对现实的改进和对理想的追求,理想是改革的动力,现实是改革的根基。不顾现实状况的改革不可能取得成功,没有理想的改革则会迷失改革的方向。   ——改革是稳定和发展的形式。改革本身不是目的,它是基础教育稳定和发展的途径。变革是为了探讨“不变之道”,即探寻基础教育稳定和发展的优化模式,为基础教育寻求稳定和发展的机制。稳定和发展的要求制约着改革方向。   记者:“是什么”的问题是第一个层次的问题,接下来需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下面请您再谈谈“基础教育改革为什么”这个问题。   王本陆:基础教育改革必然和目的、价值问题联系在一起,比如,改革以什么为宗旨?改革体现何种价值主张?如何处理教育上的两难关系?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基础教育改革价值论。应该注意的是,价值论从来就是多元的,面临着多种利益需求和价值观念的取舍。我们认为,在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基础教育改革价值论必须坚持如下观点:   ——追求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一般来说,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根本宗旨,基础教育主要是为个人发展打基础,因而,基础教育改革,始终应把有利于为学生发展打好全面基础作为根本目的。一方面,是促进所有儿童接受教育,另一方面,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所有儿童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即面向全体、身心和谐发展和富有个性的发展。不讲儿童发展或基本素质,都不能体现基础教育的价值特性。   ——促进教育公正。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迄今为止仍有许多不公正的现象,效率优先仍是社会改革的一般原则。在基础教育领域,则应特别突出教育公正原则,努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这是国际上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准则,也是我国社会稳定和进步的现实要求。尤其是在基础教育制度上,应优先强调教育公正思想,建设正义的制度。   ——弘扬教育人道主义精神。教育始终是充满人文情怀的事业,改革应增进教育的人文性。基础教育改革应把人的成长放在第一位,维护人的权利,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珍视个性和创造力,赞美高尚人格和美好事物,不懈地提升人性和发掘人的力量。改革不能使教育非人化,而应使教育更加人性化。   ——强化基础教育的公益性。基础教育是综合性的社会文化事业,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繁荣稳定和每个家庭的生活幸福,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着眼于整体的社会效益,坚持为全社会和全体人民增进福祉的指导思想。在举国上下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大环境中,教育市场化思潮也大行其道,利益计算的市场法则正在侵蚀着基础教育的公益法则。对此,基础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的根本立场,即信守服务于个人发展、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本价值观,高举公益事业的大旗。这是一种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理性选择。   记者:在解决了基础教育改革“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之后,需要将正确的基础教育改革哲学智慧落到实处,就是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最后,请您谈谈“基础教育改革怎么办”的问题?   王本陆: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选择,除了受价值立场影响外,还和方法论思想有关。应总结长期以来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基础教育改革的方法论思想。对此,有必要重点提倡四个基本命题:   ——实事求是。这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最基本方法论要求,是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具体说,基础教育改革应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探究事物本性,遵循客观规律,从而提高认识和行动的合理性。在改革过程中,要注意体现《论语》所要求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凭空臆断、主观武断、固执一端和自以为是。简言之,就是要多些科学理性,少些自我中心。   ——古今中外法。这是处理好基础教育改革中继承、借鉴和创新之间基本关系的重要方法论原则。古今中外法要求“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闭门造车”,应“博采百家之长,为我所用”。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尤其要注意抵制那种彻底否定本国传统和现行教育模式,简单地把国外理论不加分析搬过来用的作法。基础教育改革应努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知道巨人是谁?他的肩膀在哪里?这没有古今中外法是不行的。   ——多样综合。现代教育的发展,日益表现出多样综合的趋势。基础教育改革没有惟一的万能模式,更不会创造出万能的基础教育模式和理论,因而,必须坚持多样综合的方法论思想。一方面,鼓励学术自由,百花齐放,整体丰富基础教育的具体模式;另一方面,注意多方吸收,在把握共性规律和基本价值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寻求重叠共识。重叠共识是著名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民主社会里,任何一种理性完备的学说都不能成为社会统一的基础,这就需要寻找各种学说都认同的共同观念,使各种学说达成重叠共识。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涉及各种观点的论争、各方利益的权衡,也需要有一种寻求重叠共识的思想方法,即强调民主对话和求同存异,从而使改革能更多集中民意和得到大众支持。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改革,应努力达到理性自觉,这就要求基础教育改革的哲学智慧,即深入反思改革的性质、价值基础和方法论原则。只有对基础教育改革进行严肃的理论探讨,才会有真正严肃的基础教育改革。为此,我们尚需艰苦努力!   专家档案   王本陆:男,1967年生,湖南隆回人,教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科所(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   1985年至1995年十年之间,求学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先后获得教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自1995年7月起,一直在华南师范大学教科所(广东省教科所)工作,主要从事研究生培养、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伦理学。主持的课题主要有: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现代教育伦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教育伦理哲学:关于教育伦理基础的系统考察》。   参与过多项部级重点课题和省部级课题的研究;长期与中小学第一线保持密切联系,指导过多所学校的教育科研活动。   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60余篇,个人专著有《教育崇善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主编教材有《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与黄甫全教授合作)和《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主要学术观点:在教育伦理学方面,主要致力于教育伦理学的学科建设和教育善恶矛盾运动的历史、规律、规范、机制等重要理论问题的探讨,强调对教育系统的伦理问题进行整体研究,提出了“教育崇善”的教育伦理哲学命题。在课程与教学论方面,主要致力于现代教学基本原理的探讨,对教学认识论、师生关系、教学改革等问题的研究颇有心得。   《中国教育报》2004年2月7日第3版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 本文对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的意义、历史及现状、实践探索以及期望目标进行综合研究,提出构建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理念。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国面向新世纪的重大战略。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积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积聚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而其中西部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范为本。建设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是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新世纪初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支持西部地区师范院校的建设。“制定适应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培训规格与课程计划,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增强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与终生发展能力。”我国西部的高师院校,这里主要是指西部12个省(市、区)的地方师范学院(包括师范类为主的学院)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分,2003年我国西部的地方高师院校有53所,占西部高师院校数的81.53%,全国高师院校数的27.46%;2003年广西的地方高师院校有8所,占广西高师院校数的80%①。列举这些数字,说明西部的地方高师教育的重要地位。但西部高师教育更重要地是体现在新世纪它对西部大开发的作用上,即主要为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教育学、心理学等主干教育课程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直接影响着数十万师范生的职前培养和数十万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②,对实现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立足于广西山区农村特别是河池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期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所突破和建树。

2 课题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从中国农村教育研究的历史看,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提出过多种农村教育的理论和模式,如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理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雷沛鸿的“民众教育”理论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如在我国一些地区开始探索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路子,现在已构建起农村“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农村教育新模式。一些专家、学者在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如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育系编的《农村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郭道明教授主编的《农村教育经济学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余永德主编的《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李少元研究员的《新世纪农村教育走向何处》(《人民教育》2002年第5期);谈松华研究员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教育学》中国人大复刊2003年第5期)等。在国外,当代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重视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如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并实施“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农村服务计划”等。

然而,从总体上看,当前在我国对农村教育的研究,还未引起真正的重视。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深刻地指出:“要重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我有一种感觉,今天谈教育改革,讲教育现代化,总是着眼于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需要什么,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似乎还很少有人研究。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③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地方高师的教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严重脱离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问题。例如,教材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学家睢文龙指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头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师专培养的学生,今后主要去发展农村初中教育。可师专教育学教材对适应农村教育需要的问题,反映也很不够。”④这一突出的问题,至今在地方高师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如何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构建高师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改革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尤为匮乏。

3 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围绕师专的培养目标,注重联系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讲授教育学科理论;探索教育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在经常性教育见习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试图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如组织师范生去乡村初中开展教育见习和教育调查活动,以培养学生热爱和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教师职业感情及品质。这方面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做了相关的探讨,黄白等的“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摸拟教学研究”⑤、“经常性教育见习研究”⑥,罗之勇的“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研究”、“西部大开发与西部高师教育研究”⑦,唐毓首的“心理学教学改革研究”⑧,谢春艳的“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⑨等。在这些研究中,我们注重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总结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经验。在教育学教材改革方面,黄白等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在教材中增编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容,反映了山区农村教育的实际。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黄白的“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教育社会学研究”⑩。

本课题在2002年立项之后,为了使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首先,我们对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及教育课程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主要是河池地区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及乡镇初中和小学校长、教师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二是当前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三是应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四是师范院校如何加强和改进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师教育,培养适应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并实施了面向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改革方案。

其次,参编出版课题教学改革所需的教材:一是《现代教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该书由宋书文教授主编,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编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编。该书凸现了现代的“大教育”观,其内容从宏观教育到微观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教育管理等),探索和构建面向21世纪教育学教材体系。它既体现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阐明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又凝聚了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如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等,反映了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并突出教育实践训练的内容。二是《现代心理学》(专著性教材,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宋书文教授为主任委员,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任委员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著。该书在整体结构上打破了以往单纯以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为主线编写教材的惯例,整合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学等有关理论和内容,力求反映现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彭聃龄为该书作了序言,他评价说:“本书是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教材建设的一项创新的研究成果。”这两部教材已在我校2001级师范生中使用,增强了教育课程教学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师教育和培养师资的适应性。

4 课题研究的期望目标

本课题围绕新世纪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目标,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提高教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师范生的教育素质。教学改革的目标是:(1)适应培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初中和小学教师,构建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2)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改革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探索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使其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同类师范院校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地方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脱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突出问题,打破封闭式的教育学科课堂教学,从而构建高师院校教育学科课堂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本课题完成的关键是处理好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在师范生学好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师范生适应基础教育特别是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教育素质。加强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优化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素质,适应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注释:

①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做的统计,《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8日.

②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教育学改革论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页.

③顾明远:《世纪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的发展前景和任务》,《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1期,第2页.

④睢文龙:《师专教育学教材编写的反思》,《教育学改革论文集》(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42页.

⑤黄白:《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教材·教法》(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1999年第9期,第55-57页;2001年11月在南京·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办的“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作交流并在圆桌会议上作主题发言,收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等主编的《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一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258页.

⑥黄白等:《经常性教育见习的尝试》,《高等教育》(中国人大复刊),1987年第10期,第47-50页;《谈师专经常性教育见习》,《河池师专学报》,1990年第4期,第93-96页.

⑦罗之勇:《对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专辑,第128-129页;《西部大开发与高师教育》,《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第68-70页.

⑧唐毓首:《师专心理学教学改革探讨》,《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第57-59页.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范文7

【关键词】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b)-0005-0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近年来,教育部对中小学基础教育全面推行按照《科学课程标准》进行改革,新课程的轮廓已大体趋于清晰和稳定,它是在教育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任务、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和创新。但这种改革决不是孤立的,它与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改革密切相连,因此认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1 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基础教育的改革是多方位的。首先,基础教育的改革重构了基础。基础是重要的,但基础本身也在变化,基础的结构也要完善。现阶段,在基础的结构性分析上,仅仅简单地强调知识基础是不够的。要考虑到能力结构的问题,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含义,因此,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其次,基础教育的改革突出了素质教育。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突出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质、科学素养等等。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培养学生在现实的基础上构思未来。使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探索未知的方法。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以及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伦理观。第三,基础教育的改革要面向现代化。课程的内容要充分地反映时代的特征。在信息化、全球化、国际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课程内容的选择,使学生立足眼前,放眼世界。既秉承传统,又反映现代,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的。第四,基础教育的改革强调多方位的交叉综合。首先是培养目标上的综合。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高度、新境界、新要求,要求教育把思想道德素养作为核心,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着力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是对人才培养的高度综合的要求。其次是要实现内容上的综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实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明确提出要开设“科学”、“历史与社会”等综合课程。当然还要实现课程形式的综合。研究性学习就是这样一种具有综合形式的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的差别,研究性学习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个性成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以及学生群体性共同发展出发,充分体现创新性学习、多样化和差异性学习、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以及互动性合作学习的特点。

2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与特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相连,高等院校不但肩负着为国民经济服务的任务,同时还为基础教育提供师资,因此,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形势,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充分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以我为本,博采众长。逐步改造中国固有的教育体系,努力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历史性转型,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制,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完成大学本科专业知识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遵循学科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训练、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体验、启迪教育智慧与端正教育思想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加强大学本科阶段的文、理通识教育,使他们具有厚实的文、理各学科专业知识及人文和科学素养。同时,在课程设置、学位论文撰写等方面体现不同的培养要求,强化其教育教学的专业性,使准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大学生在毕业时具备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等综合性的职业素养。

(2)优化学科结构,从当前高等院校的实际出发,参照国内外大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调整学科布局优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体结构,形成以专业教育为主干,以通识教育为辅助的相融相谐的学科群;优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具体学科结构;优化特定专业、学科结构,使之适应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3)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应遵循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紧密结合、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启迪教育智慧与培育教育价值观紧密结合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专业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科学设计并建立课程体系。一方面,科学论证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在夯实学生文理各学科专业基础的同时,科学设置教育学类、心理学类、信息技术类、科研方法类和教育实践类的教育专业课程,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为从事基础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充分重视本科教学实践科目的学习和考核,加强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特别注重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采取不同的教学实践方式,加强双语教学、微格教学、毕业设计、综合设计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训练,重视到中小学教育实习的实践机会,为基础教育输送高质量应用型的骨干教师。

3 结语

国家振兴,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教师为本。具有百年传统的中国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究竟何去何从,迫切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以新的战略思维,作出恰当的定位。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国的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本陆.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争鸣.湖北教育,2006,11,8-13.

[2] 屠莉娅.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国情的适应与创造.全球教育展望,2007,8,20-25.

[3] 丁邦平.以学习性评价促进探究式教学.科学课,2007,5.5-6.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范文8

【关键词】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近年来,教育部对中小学基础教育全面推行按照《科学课程标准》进行改革,新课程的轮廓已大体趋于清晰和稳定,它是在教育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任务、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和创新。但这种改革决不是孤立的,它与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改革密切相连,因此认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1 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基础教育的改革是多方位的。首先,基础教育的改革重构了基础。基础是重要的,但基础本身也在变化,基础的结构也要完善。现阶段,在基础的结构性分析上,仅仅简单地强调知识基础是不够的。要考虑到能力结构的问题,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含义,因此,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其次,基础教育的改革突出了素质教育。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突出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质、科学素养等等。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培养学生在现实的基础上构思未来。使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探索未知的方法。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以及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伦理观。第三,基础教育的改革要面向现代化。课程的内容要充分地反映时代的特征。在信息化、全球化、国际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课程内容的选择,使学生立足眼前,放眼世界。既秉承传统,又反映现代,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的。第四,基础教育的改革强调多方位的交叉综合。首先是培养目标上的综合。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高度、新境界、新要求,要求教育把思想道德素养作为核心,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着力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是对人才培养的高度综合的要求。其次是要实现内容上的综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实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明确提出要开设“科学”、“历史与社会”等综合课程。当然还要实现课程形式的综合。研究性学习就是这样一种具有综合形式的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的差别,研究性学习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个性成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以及学生群体性共同发展出发,充分体现创新性学习、多样化和差异性学习、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以及互动性合作学习的特点。

2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与特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相连,高等院校不但肩负着为国民经济服务的任务,同时还为基础教育提供师资,因此,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形势,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充分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以我为本,博采众长。逐步改造中国固有的教育体系,努力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历史性转型,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制,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完成大学本科专业知识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遵循学科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训练、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体验、启迪教育智慧与端正教育思想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加强大学本科阶段的文、理通识教育,使他们具有厚实的文、理各学科专业知识及人文和科学素养。同时,在课程设置、学位论文撰写等方面体现不同的培养要求,强化其教育教学的专业性,使准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大学生在毕业时具备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等综合性的职业素养。

(2)优化学科结构,从当前高等院校的实际出发,参照国内外大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调整学科布局优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体结构,形成以专业教育为主干,以通识教育为辅助的相融相谐的学科群;优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具体学科结构;优化特定专业、学科结构,使之适应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3)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应遵循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紧密结合、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启迪教育智慧与培育教育价值观紧密结合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专业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科学设计并建立课程体系。一方面,科学论证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在夯实学生文理各学科专业基础的同时,科学设置教育学类、心理学类、信息技术类、科研方法类和教育实践类的教育专业课程,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为从事基础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充分重视本科教学实践科目的学习和考核,加强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特别注重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采取不同的教学实践方式,加强双语教学、微格教学、毕业设计、综合设计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训练,重视到中小学教育实习的实践机会,为基础教育输送高质量应用型的骨干教师。

3 结语

国家振兴,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教师为本。具有百年传统的中国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究竟何去何从,迫切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以新的战略思维,作出恰当的定位。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国的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本陆.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争鸣.湖北教育,2006,11,8-13.

[2] 屠莉娅.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国情的适应与创造.全球教育展望,2007,8,20-25.

[3] 丁邦平.以学习性评价促进探究式教学.科学课,2007,5.5-6.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范文9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叶澜教授主持的一项综合性研究项目,涉及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和多个领域的研究。早在其探索性研究阶段,该研究就曾关注过学校管理层面的改革问题,如学校科研如何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科研过程中如何形成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工作如何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等。[1]在研究进入推广性、发展性阶段之后,上海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于2002年3月举办上海闵行区“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者研修班,研究主题涉及学校管理改革各个层面的问题。2002年5月,“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在上海召开了第六次“新基础教育”共同体研讨会,叶澜教授作了《高质量整体加速推进新基础教育,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专题报告,明确提出了“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改革实践目标。学校管理“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强化了校长作为学校改革第一负责人的意识,并由此在学校管理层面开始了更为深入而富有创意的改革。[2]

现有的学校管理改革往往是在理论与实践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指导下进行的,比较侧重实务层面的改革,对行政层面有很强的依附性,学校管理改革的自觉性、独立性与特殊性尚待开发。在此背景下,“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就体现出以下的独特性:

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有着鲜明的教育学立场,追求和体现着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的积极互动。“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坚持直面学校管理现实,尊重实践本身的独特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始终在“成事”与“成人”相结合的立场下研究学校管理问题。“新基础教育”并不反对借鉴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先进思想,但更加自觉地注重学校教育及管理的独特性,坚持将学校管理改革置于教育学的立场下进行思考。“新基础教育”有其对社会发展、教育改革走向的整体思考,有其对现有学校教育问题的深度考察,更有改变现状、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目标设计和路径创新。在“新基础教育”看来,“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其具体内涵“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转型的具体内容包括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等5个方面。[3]而具体的改革路径,则是研究型的改革实践。在这一重要的改革实践中,学校管理不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改革层面,而且是在“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在进行“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时,学校管理者首先要学习和掌握“新基础教育”的理论,要认识“新基础教育”的性质、目标、价值追求和观念系统,理解“新基础教育”的主张与改革措施,从而形成“新基础教育”的理论立场。“新基础教育”并不认为学校管理者只是理论的应用者,而是认为其同样需要思考教育问题,形成教育观念,养育教育智慧;认为学校管理者是有思想、有智慧、有发展潜力的生命体,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操作者。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致力于理论思考与改革实践的互动,不断研究新问题,不断在研究中丰富理论,不断在理论指导下推动改革实践,理论与实践相互滋养,相互生成。因此,在“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中,学校管理者能不断地感受到“新基础教育”理论对改革实践的渗透和指导,也能在不断推进着的改革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进行新的理论思考。因此,实施“新基础教育”,会促进学校管理者更加自觉地学习、思考和实践,在实践中更新教育观念。

突出了改革的整体意识

“新基础教育”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有综合和整体的意识,要对学校所走过的道路有清醒的认识,要对学校的发展状态、改革目标、改革进程、存在问题与新的发展空间有综合的认识,对学校各方面、各层面的改革有综合的设计,要有策划、指导、推进学校各方面改革的意识和能力。这样,必将有助于整体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突出了改革的内涵意识

对于学校管理而言,有各种技巧、方法的改革,有各种方面的改革,有外显的改革,也有内涵的改革。从当前的改革状态来说,人们比较关注的是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善、学校品牌效应的形成、学校外在声誉的改善。这些固然是重要的,而且对于当前来说,也是必要的工作。但是,这些改革毕竟是学校的外延发展,不能替代学校的内涵发展。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对于学校改革和管理来说,最核心、最艰难的就是学校的内涵发展。“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致力于学校日常生活的更新,致力于学校中人的生存方式的整体转换,致力于创建一种新的学校生活形态。这一改革艰难而又非常有意义。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非常关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更新。具体而言,这种自我更新包括人的观念系统的更新、思维方式的更新、价值取向的更新和行为方式的更新等。这种自我更新,是渗透在教师、学校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之中,并通过其日常工作方式的转变而体现出来的。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关注的是工作中的人的变革。这是最具有实质意义改变。用“新基础教育”的话语来说,就是要处理好“成事”与“成人”的关系:通过“成事”来成人,“成事”与“成人”紧密结合。

“新基础教育”自觉、执著地关注着学校内部的变革,关注着学校内在基质的时代转型,关注着学校的整体转型和转型性的改革过程。正是在此意识之下,“新基础教育”才特别看重“过程”、“人”和“日常”这些学校内涵发展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突出了改革中学校的自我意识

学校管理改革有多种方式,从内外关系来说,有的是依靠外界控制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有的是注重调动学校人员积极性的改革,有的是积极寻求外界支持的改革,而“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是学校管理的自我更新。这是一种对学校人员综合潜能的积极挖掘,是一种开放的精神状态与发展状态。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唤醒了学校的自我意识。

只有学校管理者想改变自己和自己的学校,愿意面对学校的问题,愿意寻找学校的发展空间,“新基础教育”才可能在其学校扎根,才能促进学校自我更新。“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定的操作方法。它只是通过传播理念和改革实践,唤醒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意识、发展意识、生命意识,让每个人都认真面对自我,积极更新自我。这样,“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就呈现出相当积极的状态:学校管理层在积极地自我更新。这不仅体现为每所实验学校对自己学校发展状态、问题与发展空间的认识上,不仅体现在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上,不仅体现在学校管理者积极地推进自己学校的改革、不断深化和拓展改革领域上,而且体现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能够积极地思考自己的工作,积极地探索和实践,积极地反思并不断地重建。一批批积极进行自我更新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正在研究型的改革实践中不断涌现。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强调了“自我”的存在、“自我”的力量,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唤醒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着他们的力量。

在几年的改革实践中,正是因为有了上述坚实的基础,所以开展“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学校才在学校管理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根据自己学校的历史、现状、问题与发展空间,自主规划学校发展,积极开展学校科研,开展具有个性特征的文化建设,降低管理重心,重构学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自主构建反思--重建型的管理方式,关注学校最基本的师生日常生存方式的转换。可以说,每一所扎扎实实进行“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学校,其管理层面都显现出整体转型的态势,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从“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学校管理改革之路是没有终点的。“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乃至于“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建构与改革实践,必将为丰富、拓展学校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澜.“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结题总报告[A].“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2]叶澜.实现转型: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J].探索与争鸣,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