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小学环保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1 17:06:07

小学环保教育论文

小学环保教育论文范文1

本文结合当下热门的环境教育课题,分析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目标体系和教学方法,最后研究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评价体系的实现。

关键词:

小学美术;环境教育;体系研究

近年来,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在注重环境问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将环境问题和美学问题结合起来,并将此作为美术教育改革的新契机。除此之外,《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了环境教育的具体要求。因此,新的美术教育改革需要将环境教育真正融入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这样有利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彻底解决。有鉴于此,本文从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目标体系、教育方法、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对环境教育的体系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目标体系

当前环境背景下,将环境教育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总目标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培养他们的综合环境素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通过准确了解环境和美术之间的关系得以提升;使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相关环境科学知识,在实际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端正自身的环境保护价值观,在环境实践活动中能够自觉以正确的态度、情感以及行为模式对待自然,在提升自身知识储备的同时,提升自我责任感。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

前文提到小学美术教学中环境教育的主要目标,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该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美术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合适的教学方式能够改善学生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使其环境保护意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两种授课方法:

1、渗透式讲授法

所谓渗透式讲授法是指,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将教材中的环境基础知识,通过讲授的方式教给学生,以达到提高学生环境认知能力的目的。但是,在使用这种方式的过程中要切记“照搬照抄”,这就需要教师在美术授课过程中将环境意识加以适当的穿插,如可以利用多媒体、动漫等形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自觉保护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具体到为学生讲授装饰画制作的时,教师可以将“变废为宝”的循环保护理念融入课堂的讲授过程,引导学生将家里废弃不用的彩色废旧挂历或者穿旧的花色衣服,通过独特的艺术思维将这些色彩丰富的材料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加工,用以装饰教室,通过这样的动手能力,将环保理念融入他们的创作思维。

2、辩论式教学法

所谓辩论法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对存在的环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他人不同的观点相辩驳,并通过学生之间的这种辩论找到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具体在课堂实践中就是,教师将不同的美术作品陈列,并且让学生就该作品存在的环境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随堂设置一些争议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就此进行辩论。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如,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当前我国水污染的资料片段,让学生意识到水质污染的严重性。就此,让学生进行讨论“面对这样的水质污染,我们应该怎样做”,讨论结束后让学生以自己的真实体会进行相应的画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以海报的形式进行粘贴、宣传。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评价体系

明确了小学美术环境教育的目标机授课方法之后,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环境教育评价体系,以此来了解教师的教授是否实现了环境教育的目标以及学生的适应程度、学习效果以及价值观是否发生变化。该评价系统主要是针对教师、学校和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授课的方式方法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观察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否发生变化,而针对学校的评价就应该是综合性的评价,包括教育的环境、氛围以及相应的设施设备等。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并且根据评价的结果及时调整相应的授课方法,达到教育的目标。新课程背景下,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目标在前文中已经进行阐述,主要为了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以及他们的环境素养,最终能够将我国环保事业从源头抓起,将环保的理念通过教师的讲授以及学生之间的辩论,深深埋藏于他们的脑海。因此,此处谈到的环境教育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防止个别教师将这一新的授课理念形式化,需要学校和社会双管齐下,将评价制度落到实处。例如,学校可以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对授课效果良好的教师适当的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提高他们的授课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环境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好的环境保护习惯提升他们的环境素养,而且从长远来说有利于我国环保绿色事业的稳步进行,真正的实现绿水青山。当然这也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需要教师、学校和学生的有力配合,真正做到创新式的美术教学,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注重教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能够生动的向学生展示美术与环境之间的联系,通过形象化的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的学习提升自我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学校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多进行交流学习,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设施设备,并且适时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在教学完成后及时进行教育评价。相信通过以上努力,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环境教育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军.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育与教学[J].才智,2013,36:123.

[2]王晓丽.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育与教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11:99+106.

小学环保教育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意识培养,合作探究,环保习惯

 

一、农村地区小学生环保意识现状及重要性

(1)在农村地区,大部分小学生环保意识淡薄,更有甚者几乎没有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他们只对日常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稍有了解,但是对于环境为什么会污染,生态环境为什么会恶化,生态为什么会破坏,环境污染、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后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等问题缺乏根本认识,所以,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来改变现状。

(2)农村大部分小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都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且易受负面影响,大多小学生都喜欢效仿别人的不良行为,就会导致他们无法克制自己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如,看见别人乱丢垃圾,心理便会产生一种模仿效应,即别人都可以乱扔,为什么我不可以,或者认为自己的行为对环境不会造成实质性的破坏,就不会对环境问题予以重视,或者他们明知那样的行为不可取,但在潜意识里没有形成乱丢会导致环境污染的意识,最后,意识支配了他们的行为,就会让他们形成不好的习惯,对于类似的不良环保习惯没有认识到,随意的乱扔垃圾,使环境受到了污染。

(3)农村小学生对于“白色污染”“大气污染”等类似的专有名词不易理解,也很难体会,在内心里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意识环保习惯,当他们看见父母习惯于把废弃的塑料垃圾当做燃料使用,而把燃烧释放出的浓浓黑烟看作是正常现象,却不了解燃烧产生的废气会给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农村地区生活用水随意排放、农药的任意使用、牲畜粪便的不合理处理等都会导致河水污染,进而引发一连串的水污染的不良反映,导致河中鱼、虾等一些水生生物和植物死亡,生态食物链受损等现象,可对于这类现象的原因他们却不得而知,殊不知是因为他们缺乏环保意识,所以对农村小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尤为重要。

(4)农村地区自然资源、生物资源都十分丰富。但是很多小动物、昆虫、鸟类都成了小学生的玩伴,如:去稻田里捉蝌蚪,掏鸟蛋,捕捉蝴蝶,用弹弓打鸟等成了很多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部分。在他们眼里那只是玩耍的一部分,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是生态的一部分,没有意识到那样会破坏生态的平衡。所以,要纠正他们的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就必须让他们在心里形成爱惜小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论文网站。

二、农村小学生环保意识淡薄的成因分析

(1)家庭原因

由于农村学生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与非农村学生的差距较大,加上很多农村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对孩子家庭教育产生的效果不明显。不能让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收到切实的效果。另外,与城市生活资源相比较,农村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相对丰富,一般不会产生严重性的缺水和水污染等现象,但近年来和城市相比较,农村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同样遭到严重的破坏,对水资源的浪费,电的浪费成了一个普遍现象,此外,农药、灭鼠药的随意使用,生活垃圾和污水的任意排放,打猎、过度捕捞等一系列的行为成了农村地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但这些行为的发出者大都是多成人或长辈,所以对孩子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左右了他们的行为,因此,导致农村小学生的环保意识淡薄。

(2)学校教育原因

如今,大多农村学校的教学主要把重点落实在书本教书上,而对环境教育还不够重视,根本没有把环保教育列入教学大纲要求中,更是很少开设相关的环境教育课程,大多情况只是向学生宣传最基本的环保行为,没有作深入了解,另外,农村小学的环境教育缺乏专职的教师,这主要归结于农村的小学老师大部分也是生长在本地区,对环保知识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师资的缺乏严重影响的环保教育的开展,小学的环保教育和学科教育之间还未能衔接起来,因此,学科渗透就相当缺乏,那么,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同样缺乏。

(3)社会原因

我国农村地区的学生大部分还存在与社会脱轨的现象,与社会的接触少之又少,接受的相关环保教育常识也较少,加之全民的环保意识不强,直接影响了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环保习惯,如:在学校考试要求学生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但在校外,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随处乱扔也不会受到处罚,这就会让小学生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环境保护对于他们的约束力就会降低。所以,由于全社会环保意识淡薄,就进一步削弱了原本就很薄弱,不系统的学校环保教育。

(4)自身原因

农村小学生还处于低龄阶段,因此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还不够,从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再到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他们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再到深奥一些的环境问题,他们更是谈不上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在他们的意识里就会形成环境与自己没有关联,自然就不会关心环保。也就造成了他们环保意识的淡薄。

三、培养农村小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措施

(1)学校教育应充分挖掘渗透在各科教材中有关环保意识教育的内容,把环保 教育列入素质教育中,量体裁衣,有争对性的进行学科渗透教育。

保护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农村地区有不同种类的农作物,随着季节的变换进行不同的栽种,教师可把这一先天优势开发成课程资源,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可带领学生到田间参观学习,让学生感知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了解农作物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并让学生了解一旦环境和生态遭到破换和破坏,农作物就不能正常生长,人类将面临生存危机,所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迫在眉睫。

(2)结合农村特色,从身边的事物中开展活动,师生共同探究环保知识。

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农村的饲养场,了解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喂养小物,在喂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情感,让学生产生对小动物保护的本能。了解动物粪便的合理利用即可成为肥料,但如不经过处理就有可能污染水源,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动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衍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以此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加强课堂环保知识的教学,在课堂上巧妙穿插环保知识论文网站。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教育,如通过故事、寓言等具体形象地向学生传递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也可以采用师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给出固定的结论,而是提出问题,并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地观察,阅读资料去了解环境问题,学生们可得出不同的结论,此时的老师就该根据科学的原理引导学生所得的结论,老师可根据科学的原理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的合理性,并运用师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利用信息资源来进行学习,此外,老师在环保教育中不能单纯的只做宣传,而是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在抓住教学重点的前提下环保习惯,巧妙地渗透环保内容,让学生逐渐领悟、体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习惯。

(4)多开展小学生环保实践活动

环保活动的开展,可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形成环保观念,加强学生的环保决心,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动手的乐趣,从中尝到成功的喜悦,继而转化强而有力的实际行动。环保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更要使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保护自然生态必备的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密切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发现学生随意丢垃圾,乱摘花、践踏草坪、随地吐痰等现象,教师就应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让学生随即检讨自己的不良行为,这样便能增加学生自身的环保意识,同时,还可师生一起组织“爱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活动,并能将垃圾进行分类,对废弃品进行回收再利用,废水的循环使用,这不仅减少了垃圾污染和资源浪费,而且还帮助学生领悟身边常用资源的可贵性,不应随手丢弃,而应珍惜爱护,进而加深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5)充分利用环境纪念日,激环境发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每年有关保护环境的纪念日不少,那么教师可充分的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这些纪念日的意义,如每年的3月22日植树节、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等节日,可以这些节日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有意识有计划的保护环境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巩固环保知识,如,植树节可带领学生参加植树,绿化身边的生活环境,这样学生即参加了活动,有从中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深化了课本上所学的有关知识,世界环境日也可开展“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让学生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观察,总结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再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协助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家庭是孩子除学校外的一个重要学习和生活的地方,那么,家庭教育的力量不可忽视,在农村地区,在学生的课余以及假期时间,大部分都是帮助家人在田间干农活,在这段时间里环保习惯,他们能发现很多新的问题,而此时家长的简答对他们而言无疑是很重要的。如反常的气候会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灾难性的破坏,学生自然不明白气候反常的原因是因为生态的破坏,而很多家长也不明白这一点,鉴于这个原因,学校可向家长介绍一些相关的环保小知识,对于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可以让学生对环保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努力,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初步掌握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课堂中利用教材,将直接知识和间接地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多参与、观察、实践,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成为环境保护活动的参与者,监督者,在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结合农村现状,及时的对农村小学进行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让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使我们的下一代能过健康的成长,共同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参考文献

[1]李友梅,刘海燕.环境教育学.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2]丁兆雄.环境教育师范先行[J]. 环境教育,2000 (5):24-26

[3]许江映.小学环境教育模式的构建和实践[J]. 环境教育,2003(6): 36

[4]田菁.中小学环境教育概论.华夏出版社,2001.

[5]任耐安.环境教育.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6]白月桥.环境教育目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小学环保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 日本 中国 环境教育 比较研究

一、历史的回眸――探究国际环境教育发展历程

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又是人类寻求发展所需物质和能源的唯一来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在人类心目中的位置更加突出,并日益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当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荒漠化、酸雨面积扩大、臭氧层消耗、紫外线增加、全球性环境变暖、“白色污染”、厄尔尼诺现象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严重地威胁和危害到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发展,更危及地球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而导致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是人为因素,是由于人们对环境知识和环境意识的淡薄而造成的。于是一些有识之士呼吁,要以新的伦理和价值观来改变行为模式,使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相协调,从而保障人类社会健康地生存与发展。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其中明确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重建教育”,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由此,环境教育已不再是仅仅对应环境问题的教育,它与和平、发展及人口等教育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教育发展方向――“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

二、发达国家研究――以日本为例

日本国民高度的环境意识和环保素养往往令国人讶异,这与日本国民长期以来所接受的环境教育密不可分。日本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一方面是因为政府高度重视,并在政策上加以支持,使环境教育被顺利有效地纳入到学校教育之中;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校在实践中注重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从而使环境意识、环境道德等有效地得以内化,形成一种综合素质。

日本的环境教育最初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昭和初期所盛行的乡土教育;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由于都市近郊的开发造成自然的消失,由此呼吁观察和保护自然的自然保护教育;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的高度经济增长时期,由于产业的重化学工业化,工厂的排出物导致所在区域居民的健康受到严重的侵害,即所谓的公害,至此日本的环境教育开始受到重视。

(一)日本中小学的环境教育。日本把环境教育的有关内容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中是自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的,1974年在日本的东京召开了环境教育的国际研讨会,受这次会议的推动,1975年日本把原来的全国中小学公害对策研究会更名为全国中小学教育研讨会,到70年代末,日本的中小学教材中开始出现环境教育的相关内容,并配套设置了环保实践活动环节,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文部省进一步充实了中小学教学指导大纲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教育的相关内容渗透于国语、理工、美工、音乐、保健、道德等多门课程中。

(二)日本大学的环境教育。日本的许多大学中都设有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专门研究机构。随着国内外对地球与环境问题认识的普遍提高,日本的大学环境教育也随之升温:1992年,实施环境教育的大学达80所、学科121个;2002年,在278个大学学部中,有关环境类的学部有20个,在1390个学科中,有关环境类的学科占129个。经过30多年的发展,日本大学的环境学科数量大大增加,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设置环境学科的学部,除自然科学领域外,还出现了教育学部、文学部、经济学部、家政学部等文科学部,由此也显现了日本大学环境教育的突出特点。目前,日本大学的环境类学科可称门类齐全,内容丰富多彩,基本覆盖了人与环境关系的各个领域。

(三)日本企业的环境教育。“企业是当今生产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如果说传统工业化的生产模式是导致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企业在这其中就不可避免地扮演着一种‘不光彩’的角色。”随着日本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民众的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日本企业界也纷纷改变发展战略,积极开展“环境经营”。企业环境经营的主旨是将环境作为一种财富来经营,以滋生出更多的财富,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80年代后半期以来,日本企业界在实施环境经营的过程中也自觉地承担者向民众实施环境教育的职责。

三、发展中国家研究――以中国为例

中国的环境教育萌芽于上世纪70年代,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环境教育已在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很多经验,对于环境知识的普及、环境意识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总体来说,学校的环境教育过于注重环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相应的价值观与技能的培养,在培养未来公民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和社会责任感,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尤显薄弱。

可喜的是,进入上世纪末后,中国的环境教育无论是在理念、目标、内容、过程以及方式方法上,都有了极大的转变、丰富和改革。特别是1997年,教育部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BP公司联合开展“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环境教育项目以来,国际现今的环境教育思想、理念得以普及,行之有效的方法得以推广,中国开展环境教育的能力和质量得以提高。

(一)中国幼儿教育中的环境教育。从1980年开始,我国在幼儿园和中小学进行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教育的试点,把环境教育纳入现代幼儿科学教育体系。20世纪90年代的幼儿教育出现一种明显的趋向,即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教育的作用。然而,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环境教育被人为地边缘化,幼儿环境教育也只被简单地理解为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的教学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而缺乏新的、更开阔视野的理论作指导,其原因是幼儿环境教育理论研究的落后,没有构建科学的环境教育理论体系。

(二)中国中等教育中的环境教育。纵观几十年来中学环境教育的实行状况,可以说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比初等教育更具针对性和理论性。目前,我国初等教育中的环境教育大致有以下特点:单独开设课程;将环境知识分散于具体学科教学之中;开设有关环境知识的选修课;利用课外活动开展环境教育

(三)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环境教育。高等教育中的环境教育分为两类:一是专业环境教育,二是普通非专业环境教育。我国高等学校的环境教育始于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高等院校中的环境学科方面的研究机构约占全国该类机构的三分之一,高等教育中专业环境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使我国环保专门人才奇缺的状况得以改善。

四、对比发现――中、日两国环境教育特点分析

(一)中国环境教育特点。我国的环境教育开展较晚,但经过20多年来的努力,已初步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其已被纳入国家教育计划的轨道,成为教育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由于受各地经济水平的差距、文化背景的不同、政府重视程度的高低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各地区间的环境教育水平仍参差不齐。目前,我国环境教育呈以下特点:

对环境教育的投入不够。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根本切入口,因此对环境教育投入的多少直接制约着它的发展程度。我国环境教育总体上投入不够,表现为师资队伍建设落后、环境教育教材建设滞后以及教学方法落后等。

环境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客观上,经济发达地区教育条件好,师资力量强,设施齐全,教育水平较高,收到的成效明显;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以及贫困地区,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师资奇缺,整体科学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因而环境教育的推广受到极大阻碍。主管上,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此,对环境教育的认识较深刻,会创造条件不断地推进环境教育的发展。而欠发达地区因为经济落后,政府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搞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上,因此往往忽略环境的保护,忽略环境教育的普及与推动。

环境教育体系发展不均衡。我国的环境教育可分为三类,学校环境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社会环境教育和在职环境教育。我国比较重视学校环境教育,而轻视在职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在学校环境教育中又相对重视环境专业教育,轻视非环境专业中的环境教育,如目前我国高校中仅有10%的院校在非环境类专业类开设了环境课程,而每年招收的非环境类学生占普通学校招生人数的99.5%以上。

(二)日本环境教育特点。总结日本环境教育的成功之处,归纳其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在日本的环境教育过程中,政府部门担任了最重要的角色和领导者。无论是从经济上、政策上、人力上、技术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政府部门不仅是政策上的决策者,同时也是进行环境保护中强大的经济力量,如果缺少了政府部门的经济支持,环境教育和保护只能成为空谈。

其次,广大国民的认识态度。无论是通过环境伦理教育使国民具备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正确的环境伦理观,还是通过具体的环境保全实践使国民掌握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甚至是通过法律、法规的约定促使国民进行正确的环境保护行为,日本国民的环境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非常的强烈。

最后,环境教育内容的细化。日本的环境教育丛书严格的按照当地当时的具体国情来编写。在编写教材、资料之前,针对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先进行社会调查,实际情况为学习的主要内容。

五、对我国环境教育的启示

(一)学校环境教育领域的加强。幼儿教育: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在实际生活感知/接触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环境教育。中小学环境教育:加强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强化环境教育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由注重传授环境知识层面向提高环境素质转变,加强我国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等等。大学环境教育:专业环境教育方面,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学科专业体系,转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实践环节、完善配套设施;非专业环境教育方面,开设环境类必修课和选修课,在专业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

(二)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和环保从业人员的环保再教育。

各级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的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由浅入深的开展环境教育,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为主要内容,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环保从业人员的环保再教育:充分利用高等院校优越的师资、教学和设备条件,举办各种教学班、培训班,通过教育提高环保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监管服务意识。

社会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及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作用。

六、结语

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大战后,世界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财富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变革,但与此同时,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也为人类带来了如资源浪费甚至濒临枯竭、地球环境污染等的环境问题,使我们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由此,现代社会公民素质有了新的要求,即环境素质的培养。在国际社会关注保护与改善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前提下,环境教育受到环境组织、各国政府及教育界环境界等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迅速发展。20世纪中叶起,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像德 国、日本等)在环境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将可持续生活方式所需的知识、价值观和技能纳入正规教育和终身教育,为所有人,尤其是儿童和年轻人,提供使他们能对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受教育机会;促进社会、人文学科以及科学对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面的贡献;加强大众媒体在提高人们对生态和社会挑战认识方面的作用,承认道德与精神教育对可持续生活所具有的重要性。创造一个以尊重自然、普遍人权、经济公正以及和平文化为基础的可持续的全球社会”是国际环境教育的最终和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清.国际主流环境教育对中国环境教育主流发展的推动[J].环境教育,2004,(07).

小学环保教育论文范文4

1979年,澳大利亚裔英国环境教育学者亚瑟・卢卡斯(M.A.Lucas)在他的著作《环境与环境教育》中提出了著名的“卢卡斯模式”,对世界特别是澳洲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即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Education about the Environment)”“在环境中的教育(Education in the Environment)”“为了环境的教育(Education for the Environment)”三个层面的总和。新西兰中小学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并深受“卢卡斯模式”的影响,不仅重视环境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同时也关注环境实践教学,以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道德感,从而有效地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环境素质。

一、新西兰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历史发展

早在殖民时代,新西兰就被构筑为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教育年轻人有关自然世界及其与自然世界的关系是新西兰正规教育的重要内容。

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新西兰人民强烈意识到人类社会已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此,环境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70年代以来,受现代教育理论的影响,体验式教学在中小学盛行,相应地,新西兰环境教育也越来越多地强调“在环境中的教育”,试图通过实践学习来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1]

1987年,新西兰成立了环境部,以加强政府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监管。90年代,新西兰环境教育协会倡导制定环境教育准则。1995年,新西兰环境部颁布《2010年环境战略》,并于1998年出台题为《学会保护我们的环境》的国家战略,该文件将环境教育定义为“培养人们有关创建可持续性环境所需的知识、技能、意识、态度和价值观”,正式将“卢卡斯模式”的三个层面纳入环境教育指导框架之中。1999年,新西兰教育部颁布了《新西兰学校环境教育指南》,对《学会保护我们的环境》进行了解读,进一步明确了“卢卡斯模式”下新西兰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阐明了环境教育可以在包括中小学在内的各级各类教学场所进行,同时对学校环境教育的安排和活动组织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可以说,该指南的出台为新西兰环境教育工作者指明了理论和实践的方向。[2]

21世纪以来,新西兰中小学环境教育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纵深发展,并继续以“卢卡斯模式”的基本理念为基础,开展了一系列环境教育实践。2001年,全国环境学校(Environment Schools)计划正式启动,强调以环境知识为基础,户外实践教学为策略,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2002年,新西兰教育部建立了国家可持续教育(NEFS)小组,其宗旨是为教师开展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提供专业指导,同时该小组与学校教师及其他环境教育工作者合作,共同促进将环境教育有效地纳入现行课程体系中。[3]2007年,修订后的《新西兰课程》,该文件明确要求中小学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课程,由此,新西兰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紧紧围绕“卢卡斯模式”的三个层面展开。

二、新西兰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基本理论

(一)基于“卢卡斯模式”的环境教育理念

“卢卡斯模式”将掌握有关环境的知识和技能、重视环境保护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关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环境教育的内在规定,其本质是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环境素质。新西兰教育部将“卢卡斯模式”作为其环境教育的理论依据,在1999年出台的《新西兰学校环境教育指南》中明确指出,一个平衡的环境教育计划应涉及如下三个方面――“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

“关于环境的教育”注重向学生传授有关环境的基本知识,强调发展学生与环境领域相关的认知能力,并能较好地理解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原理。学生通过习得与理解这些知识,培养科学的环境态度,从而产生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与愿望。环境教育的内容体现在各个学科之中,贯穿于新西兰中小学课程体系,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各种问题和主题都被融入到各个学科之中,尤其是科学、地理、历史、技术等学科。

“在环境中的教育”将环境本身视为有效的学习资源,允许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发展知识和理解力,培养学生的调查、交流、协作等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环境情感。这种实际参与的过程是新西兰正规教育中保证环境教育取得成效的最重要形式之一。老师们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实地感受和理解环境,如通过开展栽种植物、照料动物、记录天气、访问公园与农场、参观博物馆和考古遗址等活动,来促进环境教育目标的实现。

“为了环境的教育”强调对于学生价值观与态度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根本目的是使每个学生发展个人与环境相关的思想与理念。教师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使学生树立对个人与环境负责任的态度和价值观,并做出保护环境的行为,同时注重学生形成开阔胸怀,使学生能够尊重他人的观点和信念。

(二)基于“卢卡斯模式”的环境教育目标

《新西兰学校环境教育指南》提出了中小学环境教育的五大目标:1.对环境的意识和敏感性;2.对环境的知识和了解;3.对环境的态度和价值观;4.识别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5.参与和行动的环境责任感。这五大目标也是紧紧围绕“卢卡斯模式”中环境教育的理论框架展开的。其中,目标1和2侧重强调“关于环境的教育”,并为实现“为了环境的教育”打下基础;目标3强调“为了环境的教育”,即培养学生对于环境的情感;目标4的实现则需要学生运用由“关于环境的教育”获得的知识,通过“在环境中的教育”来形成相关技能;目标5主要强调通过“在环境中的教育”来加深对于“为了环境的教育”的认识。“卢卡斯模式”的这三个层面在新西兰环境教育的五大目标上各有侧重,并体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

(三)基于“卢卡斯模式”的环境教育内涵

除了以上五大目标,《新西兰学校环境教育指南》进一步表明,应该支持环境教育的四个关键概念,即相互依存、可持续性、生物多样性以及个人和社会行动的责任,它们共同构成新西兰环境教育的内涵。这些内涵也离不开“卢卡斯模式”的基本理论框架。具体表现为:

第一,世界是相互依存、普遍联系的。生态环境由多个环境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区域生态环境与全球生态环境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包括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多方面,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除此之外,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因此,教师应该通过环境教育使学生懂得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从而加深学生对环境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有效地实现“关于环境的教育”。

第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地球资源的再生潜能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潜能决定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在精神方面,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在物质方面,人类要有节制地利用当下的物质资源,以便给人类后代和其他生命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留一条后路。因此,在环境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开阔胸怀的养成,积极与他人交流学习,并形成对后代负责任的环境保护态度,从而促进“为了环境的教育”。

第三,保护生物多样性,尊重不同文化。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是共同存在、相互促进的。生物多样性代表大自然的繁荣,而文化多样性代表着世界文明的进步。教师应该通过环境教育使学生了解到,人类只有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才能有效地促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态度和价值观,即实现“为了环境的教育”的目标。

第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于环境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环境的敏感度,从而增强对于环境的责任感,对自己的行为保持更加谨慎科学的态度,即通过“在环境中的教育”促进“关于环境的教育”,实现“为了环境的教育”。

三、新西兰中小学环境教育的课程模式和

教学策略

(一)课程模式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实施整个教学工作的蓝图,对于环境教育来说也是如此。新西兰中小学环境教育基于“卢卡斯模式”,实施渗透模式和跨学科专题模式这两种课程模式。

1.渗透模式

渗透模式(infusion model)是指依据课程目标,将适当的环境内容(包括概念、态度和技能等)渗透到各门学科之中,通过各学科的课程实施,化整为零地实现环境教育的目的。[4]这种渗透课程模式,在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既可以不影响现行学科教育目标的实现,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理解,从而有效地促进环境教育目标的实现。

《新西兰课程》大纲明确要求在科学、健康和体育、地理等学科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境教育内容。例如,在科学课程目标中,教育部指出,通过学习科学,学生要学会利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就科学的传播、应用和影响作出明智的Q定,因为这些与他们自己的生活、文化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有关,这一要求体现了“关于环境的教育”理念;在健康和体育课程中,新西兰教育部提出了以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和接受与健康相关的知识,学会思考健康的本质以及促进健康的方法,在培养他们的个人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使其越来越能够为自己负责,并为他们周围的人、社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更广泛的社会担负起责任。由此,突出了“为了环境的教育”目标的实施途径。在具体实践中,新西兰中小学把在学校周围发现垃圾作为健康和体育课程中垃圾单元的一部分,由此培养学生对于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把测量植物的生命周期作为科学课程的一部分,使学生在科学探索中形成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情感。[5]

2.跨学科专题模式

跨学科专题模式主要是指通过整合分属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来实施教学的一种模式,以跨学科项目为基础,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有关环境主题的教学。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某一特定专题的环境教育活动,通常有以下五大主题领域:生活景观、健康的水、生态建筑、珍贵能源和零废物。[3]

学生在参与这些环境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运用不同的学科知识,从多方面加深对于环境的认识,并形成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学校开展回收垃圾的活动,要求学生运用地理、科学、健康和体育等多学科的知识,探讨他们对于垃圾回收必要性和方法的认识。这种课程模式在加深学生对有关环境知识理解的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关于环境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总的来看,在常规学科教学中,学校根据学科性质开展相应的环境教育,如自然科学学科较为强调相关环境概念与技能的传授,社会科学学科则更侧重于引导学生树立对于环境的基本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小学教育阶段,新西兰环境教育很少被当作一门独立学科来进行教学,大多采用渗透模式;在中等教育阶段,学校一般通过开展与环境问题有密切关系的教学活动来进行专题教育,科学、历史、地理和艺术等学科都在不同程度上被运用到跨学科的环境教育专题之中。

(二)教学策略

1.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环境教育教学策略

在《新西兰课程》的指导框架下,教师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自然地渗透环境教育的相关内容,由此加深学生对于环境知识层面的理解,从而实施“关于环境的教育”,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态度与价值观,实现“为了环境的教育”。

以新西兰中小学地理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提问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合理使用资源的必要性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理解世界各国的空间、资源和行为结果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等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国之间的有效合作,进而引导学生树立对于环境问题有态度的价值观和责任感。[5]

2.以实地探究为特色的环境教育教学策略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环境教育的蓬勃发展,新西兰中小学继承了传统的自然学习理念和方法,确立了“在环境中的教育”这一重要环境教育策略。1981年,新西兰教育部正式提出“教室外教育”(Education Outside the Classroom,以下简称EOTC)的概念,提倡将学生带到课堂之外去学习与自然相关的主题,并将其视为一种环境教育教学方法。[6]世纪之交时,教育部将“在环境中的教育”明确写入《新西兰学校环境教育指南》中,由此,以实地探究为特色的实践教学成为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法定策略。

在《新西兰课程》中,户外教育作为健康和体育教育课程的七个关键领域之一被重点提及,强调学生通过接受“在环境中的教育”并采取负责任的关键行动,来促进个人、社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健康。

2016年,新西兰教育部更新了2009年出台的《EOTC指南――使课程活跃》,指出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去学习,这是新西兰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户外教育至今仍然是新西兰中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课堂学习与真实世界体验相联系的能力是他们长远学习的关键,相应地,促进学生参与精心设计的、以课程为基础的户外体验也有助于他们的学习”。

目前,户外实地探究是新西兰中小学环境教育的主要方法,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产生热爱环境的情感、学习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例如,引导学生在户外做一个小花@,发展绿色园林计划,或者带着学生走出课堂将所学的环境知识传达给更广泛的社区等。[5]“在环境中的教育”被认为是帮助和激励学生扩大他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参与、发展个人的环境价值观和道德感、形成良好行为模式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新西兰学校环境教育指南》以“卢卡斯模式”为理论框架,对本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目标和内涵作了具体而明确的界定。在该模式的指导下,新西兰中小学通过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教学策略进行“关于环境的教育”,并通过以实地探究为特色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开展“在环境中的教育”,进而共同促进学生树立起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实现“为了环境的教育”目标。新西兰中小学的环境教育实践专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环境素质,形成了颇具特色且卓有成效的环境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David Irwin,Jo Straker.Tenuous Affair:Environmental and Outdoor Education in Aotearoa New Zealand[J].Australi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014,30(2):1-16.

[2]翟俊卿.新西兰环境教育政策述评[J].世界教育信息, 2006(1):50-51.

[3]Pamela Williams.Educating for Sustainability in New Zealand:Success Through Enviro-schools[A]//Margaret Robertson.School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Berlin:Springer Netherlands,2012:33-48.

[4]祝怀新.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55.

[5]Chris Eames,Bronwen Cowie,Rachel Bolstad.An evalu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actice in New Zealand schools[J].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2008,14(1):35-51.

小学环保教育论文范文5

一以理论建设为先导,确立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以德育人,让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首先要抓的大事,任何时候都应把育人放在首位。因此针对学校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学校工作应确立“一手抓智育,一手抓德育”两手都要硬的教育方向;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指导作用,要求广大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实现让“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目标,切实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向作用和保证作用。

二以队伍建设为基础,建立完整的组织体系。

学校应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立由学校领导班子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团队干部为骨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重视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寒暑假教师集中学习,每周例会,党团员学习等活动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使每一位教师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组织教职工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法规,不断加强师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使全校上上下下形成了一种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热爱学生依法治教的行业风气,造就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乐于献身牧区教育事业的德育骨干队伍,为不断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队伍保障。

三以制度建设为保证。

学校应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牧区教育的实际,制定有关教职工聘任制教师评优班主任工作考核值周细则升降国旗制度学生养成教育和班级法制安全综合治理等一系列德育管理制度。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证,健全科学规范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促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四以环境阵地建设为依托,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一是致力建设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通过不断加强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实行分管领导负责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从而使学校的凝聚力不断得到增强,领导班子的决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让学校保持着稳定发展的势头,使全校上下人心思安,人人思进。

二是致力建设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通过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出了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

三是致力建设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通过创建别具特色的校园园文化设施,营造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对全校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四是致力建设宣传舆论阵地。建成校园广播站,形成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国旗下演讲图片展览等宣传教育阵地网络,发展黑板报墙报宣传栏自办小报等传统宣传舆论阵地。

五是致力建设校园文化活动阵地。文化长廊青少年科技劳作展览室音体美活动室德育室体操房和图书馆等都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阵地。

六是致力建设学生兴趣活动阵地。学校应根据当地实际,组建计算机音体美等课外兴趣小组。通过周密安排坚持活动,使青少年学生的特长得以发展,使学校素质教育真正得到落实。实现以环境和阵地建设为依托,形成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以活动建设为载体,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小学环保教育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面临当今世界生态危机,本文主要介绍了我们在中学阶段的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应从“从身边小事做起”、“ 结合教材内容”、“ 开展主题班会及专题讲座”、“通过法制教育培养”等几个方面的策略来加强对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观是人类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后获得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性认识,其核心理念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共存共荣。生态道德观是学生世界观的一部分,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道德观,对于学生的成才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十分重要。 

 1、生物教学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生物教学工作者除了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生物学知识传授的任务以外,还应该把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到生物教学实践中。胡锦涛总书记在论述科学发展观中指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由此可见,生态环境问题事关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从当前现状看,某些自然资源狂遭掠夺,自然环境被肆意破坏,土地沙漠化日趋加剧,人类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经济增长难以为继,在学生中加强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形成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刻不容缓;看未来发展,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让这一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是每一个地球公民应尽的义务。树立生态道德观必须从小抓起,从学生抓起,这是生物教学工作者服务于党的事业的光荣使命。 

 2、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策略 

 2.1从身边小事做起,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生物教师是现代生态道德观念的主要传播者,应正确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去实践,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如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环保活动过程中,参加无土栽培的同学发现在温室里的蚊子很多,环境较恶劣。有些同学提出驱蚊可以喷洒农药或者用各种杀蚊剂。这建议一提出便遭到反驳,这有违环保,不妥。后经分析,最后提出了温室中可使用活动的窗子来改善环境,而驱除蚊子则采用食物链的知识,抓几条壁虎回来,让壁虎把蚊子吃光,这样做既环保又经济实惠。至此,同学们心中已经形成了较强烈的环保意识,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从小事做起,去保护环境。 

 2.2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环境道德教育 

 现行中学生物教材中涉及到的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很多。关键是我们教师要找到结合点,把环境道德教育自然地融于其中,渗于其内,从而收到双重的教育效果。例如,讲完“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时提出:如何理解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和大树底下好乘凉?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出:是因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进而阐明,一棵树尚能感觉到它给人类带来如此的好处,那么一片森林呢?这里有一组数据:一棵生长了50年的树,砍伐后产生的经济效益约合300美元,而这棵树因为制造o2、消耗co2、保护臭氧层、保护植被、防止水流失等而创造的经济效益约合30万美元,从中可感受到森林在环保中的巨大作用。而我国的现实却不容乐观,由于长期的过度采伐,毁林开荒以及森林火灾、病虫害侵袭和外来物种的入侵等的原因,导致我国森林资源的衰竭。我国森林的覆盖率仅为13.9%,远低于世界30.6%的平均水平,从而教育学生,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并积极参加到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公益活动中去,为创建生态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3开展主题班会 

 班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向其他成员提出要求,指明努力的方向,通过班集体制定的纪律、开展的活动、舆论等培养其成员的道德方向。在班级活动中,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积累生活经验,掌握道德规范。此外,班集体能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所以,生态道德教育可以通过班级活动展开,具体的方法有:(1)在班会活动中开展生态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的竞赛。在这一活动中,让学生巩固生态知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开展讨论和辩论。对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讨论;对国家、地方的重要建设决定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态度。(3)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班会,形成环境保护的班级舆论导向。(4)评选出在生态道德行为做得好的学生,作为榜样以示范。 

 2.4开展专题讲座培养 

 中学生物教材内容比较稳定和滞后,而环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每时每日都在发生着目新月异的变化。为了引起学生对环境热点问题的关注,可以适时地对学生开展专题讲座。比如在人类遭受“sars”病毒威胁的日子,在“禽流感”传播的惊恐时刻,在“h1n1”到处流窜的危急关头,在这些特别的日子里开展讲座,学生们一定会环保意识铭记在心,对破坏环境,滥用抗生素的可怕后果认识深刻。也可结合中国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大的自然灾害开展讲座,让学生学会从生态整体的角度思考自身行为,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 

 2.5通过法制教育培养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仅仅采用道德约束是不够的,还必须用强有力的法律做保证,在生物教材中也列举了许多与生态保护有关的法律,比如我国将“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土地管理法》、《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草园法》、《渔业法》等,使学生通过学习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法制意识。 

 3、结束语 

 生态道德意识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生物教学中要随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观,让学生们谨记:只有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按生态规律办事,才能使自然界赐予人类的宝贵财产被人类持续永久地利用,人类才能持续拥有这唯一美好的家园——地球。 

 

参考文献: 

[1]陈建秋.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j]. 新教育, 2009,(z1) . 

[2]张海平.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j]. 中学生物学, 2005,(04) . 

[3]倪春洪. 立足生物教学工作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j]. 学苑教育, 2010,(04) . 

小学环保教育论文范文7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 演变 特征

[作者简介]谭小雄(1976— ),男,湖南茶陵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育管理;邓喜英(1976— ),女,湖南攸县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湖南 衡阳 421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绿色大学视阈下的生态德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D07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055—02

所谓“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观出发,传授受教育者生态基础知识,引导他们形成尊重大自然、尊重生命、承认主体价值与权利等生态意识,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从而使他们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觉悟并内化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道德行为的一种新的德育活动。①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具有生态智慧、生态情感、生态道德、生态能力的理性“生态人”。中国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后的“环境教育”,历经萌芽、提升、拓展三个阶段。考察中国生态道德教育的演变过程,探寻其中的发展规律,对我们当前更好地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道德教育萌芽阶段:体认到塑造人的生态道德观的现实必要性

一般认为,中国的环境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环境教育主要以社会教育为主,通过动员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宣传教育部门、新闻出版单位、科研院所及各群众性学术团体,广泛运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幻灯、展览会、报告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着重披露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宣传与传授环境知识,其突出的贡献在于唤起了国人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但是,此时期的环境教育仅停留在宣传教育层面上,未从生态道德层面上探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

在笔者看来,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并非与环境教育同步发展,而是略微滞后一些。我们认为,它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后环境教育时代。在这一时期,伴随全球生态问题的日益恶化,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环境教育不能仅满足于获得知识与技能,还应培养一种足以影响人们行为的价值观念。受此思想潮流的影响,我国的环境教育无论是教育范围,还是教育形式,抑或教育目的都有了新的变化:一是教育范围逐步由社会教育向基础教育、在职培训教育、大学教育等领域拓展,如一些大学专门开设了环境伦理学、生态文明、环境社会学等相关课程,一些小学开设了生态教育的第二课堂或兴趣小组等;二是教育形式由宣传教育向政策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其典型标志是强调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以及198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改草案)》;三是教育目的由单纯的环保知识传播向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转变,如1989年5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就明确指出“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特别要提高各级领导的环境意识”。时任国务院总理的亦强调“要把环境保护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教育广大群众自觉地保护环境,把它看做是一项社会公德”。这充分表明,我国已进入后环境教育时代,即把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方面。

二、生态道德教育提升阶段:注重通过教育塑造人的生态道德价值观

1992年里约会议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 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②这可以说是国际生态道德教育的滥觞。

1994年3月,中国政府颁布的《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指出:“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通过各种文化宣传与科学普及活动,对公众加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学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意识。”1995年我国又制定了《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旗帜鲜明地指出要“提高全民族环境保护认识,实现道德、文化、观念、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转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自觉参与、共同承担保护环境、造福后代的责任与义务”。③这标志着我国的环境教育由外化的知识技能传授转向思想观念的内化教育,由此进入到“道德伦理层面”,也意味着中国生态道德教育进入实质性阶段。

从教育理念上讲,可持续发展教育已明确注重人的生态道德观教育。它强调当代人不能一味地坚持利己主义,而应考虑“能为后代人留下什么样的基础”。“从这种意义上理解,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伦理道德问题。”④其终极目标是在“社会—人—自然”一体化的视野中来思考利益公正问题,这涵盖了公平原则的“国际公正”“代内公平”以及“代际公平”伦理,共同原则的全球意识伦理,和谐原则的人与自然之间环境伦理,持续消费和适度需求的道德观,控制人口增长的节育道德观等伦理道德内涵。⑤

从教育实践上看,1991年10月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成立,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活动。1997年7月,中国教育部、世界自然基金会和BP公司联合开展了“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在校内注重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在班团队主题活动中融入环境保护的理念,并依托校园开展活动;在乡村则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在少数民族地区,鼓励充分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尤其是少数民族歌舞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容,继而开展环境教育。2003年10月,中国首套旨在普及可再生能源知识、帮助中小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可再生能源》知识普及教育教材出版。21世纪初期,在全国范围逐步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大学”等创建活动,目的在于倡导绿色观念、传播绿色文化、弘扬绿色文明和绿色生活方式,培养公众良好的绿色伦理道德规范。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绿色教育突破了传统的人际道德范畴,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考虑伦理道德问题,这表明中国伦理道德教育已向生态道德伦理教育跨进,有了实质性的发展。不过,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调控战略,是力图保持工业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开拓一种新文明”。 新文明的战略不应是旧文明的简单延续和推移,而应是对现有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摒弃,是在现有文明的“间断”中寻求更高级的文明,是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的质的转变。

三、生态道德教育拓展阶段:多方位多途径多形式开展生态道德教育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步入了快车道,无论是教育政策,还是教育理论,抑或教育实践都有了显著变化。

从国家政策层面看,一方面,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治国理念。2003年6月中央提出了“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另一方面,着力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来重构中国的道德教育体系。2001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首次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中国社会公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004年9月,国家林业局也出台《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强调对未成年人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组成部分。

从教育理论上看,一是探讨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二是建构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原则等;三是对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四是加大对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挖掘以及对西方现代生态伦理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研究。

从教育观念上看,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生态道德观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和谐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积极加以倡导。2006年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成立,其宗旨是构筑国民心灵生态屏障,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普及生态道德研究成果,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2007年的《鹫峰宣言》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真正和谐作为生态文明的使命,以此倡导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及其方法论。

从教育实践上看,中国生态道德教育活动正在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多部门地全面推进。一是加强生态科普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林业局兴建了1658处森林公园、1538处自然保护区、28处野生动物园、140处植物园等,使广大人民群众在休闲娱乐中受到生态保护教育。二是开展生态科普教育。利用森林博物馆、野生动物园、植物标本馆、科普馆、科普长廊等对未成年人进行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植树节”“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活动,促进全民生态意识的提升和生态道德的萌发。三是出版科普教育图书。出版发行《生态道德教育读本》《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理念》《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手册》《生态文明建设论》等,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四是多途径探索生态道德教育活动。例如,2007年上海市创立了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特色学校,率先开创了“管理部门—学校”生态道德教育联盟模式,目前已有138所特色学校,每年开展野生动物科普教育活动600余项,致力于未成年人的生态道德建设,提高未成年人生态素养,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2008年中国儿童中心牵头开展了以生态教育为主题,以学生的道德发展为目标的“全国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计划项目”,倡导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生态教育工作资源整合模式,以带动整个社会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从而提升全民的生态素养。2010年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起了为期五年的“中国校园健康行动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通过培训交流、调查研讨、创意设计、参观讲座、评优竞赛、展览展示及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在全国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系列公益性活动,在校园内“兴生态文明之风”,帮助和教育孩子养成健康、环保和绿色的良好习惯,“走健康成长之路”。同年,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全国绿化委员会等组织开展了“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生态文化示范企业”“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自治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国家森林城市”等创建活动。

[注释]

①谭小雄,邓喜英.基于绿色大学视阈下生态德育路径创新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2):18.

②鲁洁.试述德育的自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13—14.

③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44.

小学环保教育论文范文8

 

关健词:环境教育 现状 对策

1、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现状

环境教育就是借助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人与环境关系上树立正确的观点和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环境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结合环保的实际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同时要普及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和环保基础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具体分为四个方面:以提高在职干部素质为目的的成人教育;以培养环保专门人才一为目的的专业教育,以大、中、小学生和幼儿为对象的基础教育;以社会各阶层为对象的社会教育。

1.1成人环境教育现状。目前,我国环保队伍的总体水平与事业要求尚有差距。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家和地方环保系统内的近7万名干部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1.5%,中专占11.7%,其他占36.6%,而环保专业毕业的不超过5%,许多同志毕业后,从未参加过业务培训,知识老化需更新。

1.2专业环境教育现状。专业环境教育发展非常迅速,据2003年统计,全国己有近200所各类高校开办了环境保护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己基本满足环保事业发展的需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专业发展方向不够明确,专业布局不尽合理,人才供需不尽对口等问题。

1.3基础环境教育现状。开展各级、各类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环境教育,是由环保事业的地位和环保工作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决定的,环保问题不是短时间内所能解决的,需几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工作。抓好下一代的环境教育意义深远。一是通过对青少年及儿童的教育,去影响和教育家长以至社区和全社会,二是面向未来,在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时要避免下一代出现同样的环境问题,需要对下一代灌输环保知识,树立环境观念。三是环境教育本身就是进行国情教育、爱国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他们爱祖国、爱自然的良好品德。但我国中小学校的环境教育开展还不尽如人意。在认识上由于环境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感、环境行为为主与升学和就业无法直接挂钩,往往被学校、教师家长忽视。加外在教材上基础环境教育基本依靠有关具体学科教学进行渗透,其内容不可避免地出现杂乱无章、零散无序的现象,无法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环保理念和预期的环境素质。同时中小学之间环境教育衔接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1.4社会环境教育现状。社会环境教育面广而且内容丰富,重点应是两方面:一是抓好党政领导干部环境教育,包括各级领导,他们是决策者,在环境保护中起至关重要作用,只有他们牢固树立和落实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才能有正确韵政绩观,从而发展循环经济。二是抓好重点污染企业领导的环境教育。企业领导的环境法制意识的高低,直接决定污染物的排放,对他们进行环境法制和环境公德教育,提高他们的守法意识,从而自觉防治污染减少污染物排放。

中国开展环境保护20多年来,环境教育也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任务的繁重,缺乏有力的支持与保证,目前,环境教一育还存在许多问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的问题归如以下几点:环境教育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的管理制度,许多市、县环保部门没有机构、没有资金、没有专门人员从事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理一论和方法研究严重滞后,没有系统的教材,而参照欧美的参与式教学,日本的体验式和中国的探究式让环境教育者无所适从;环境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东西部差异,城市与农村差异、发达地区与贫困落后地区差异,而在西部、在农村、在贫困地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巫需理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现行环境教育不能满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非常广泛,对从事环境教育人员的知识结构,知识层次要求较高,而现状是此类复合型人才普遍缺乏。

2、环境教育的主要对策

2.1进一步强化基础环境教育和专业教育体系

针对基础教育的特点,应分别分析各阶段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环境教育师资培训,逐步形成完善的环境教育体系,克服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基础的培训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编写适合中、小学特点的教材,加强中、小学各科教材中环保内容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使青少年学生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高等院校应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意识教育。高等院校要逐步调整学历结构及专业结构,使之完善合理,在专业设置上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结合专业特点,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以及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把环境教育作为绿色大学的基本内涵之一。

2.2加快课程建设。研究调整和完善环境教学的理论与方法,达到能满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能达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能体现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教育规律。

研究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革。教学内容必须贯穿和渗透新形势下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如:“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者的辩证关系的理论和观点;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实现环境与经济同步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实现生态可承受的工业发展,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与办法等。

2.3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为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保障。

政府应加强对各级官员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决策层是第一训导顺序己成为国内外的共识,要充分利用党校(行政学院)的领导干部培训班,研修班等形式,开设环境课或讲座,提高决策层对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和认识程度,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环保意识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各级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在环保事业中的战略地位,将其纳入环境目标责任制中。一是做好组织保障。由领导亲自挂帅、安排专职或职人员成立环境教育小组,明确部门职责,相互配合,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奖惩制度。二是物质保障。各级政府在安排经费时,要将环境教育纳入预算,给予优先考虑。厂矿企业、医院等单位用于污染防治的资金中,也要有一定的比例用于对职工进行环境教育。

小学环保教育论文范文9

关键词:地理;环保;教育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在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中,注意环境教育的渗透,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我们当前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初中地理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根据初步调查就可知道,在大多党跫吨醒В学校把初中教育搞成了升学考试教育。学校只重视升学考试的学科,忽视其他学科。在很多初级中学,地理课教学由兼课教师担任,对教学效果很少过问,导致大多数兼课教师随意把地理课作为自己所教“主科”的复习课或练习课。老师向学生教授地理基础知识的时间都难以得到保证,还谈什么地理素质教育呢?甚至有的“主科”老师鼓动学生放弃学习地理,因此学生对地理课根本没有兴趣,上课也不专心,在地理课上记英语单词或做其他科的作业,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地理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素质教育是面向学生的全体教育,让学生主动发展,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创造”、“学会做人”等打下扎实的基础。

地理教学中得“学会做人”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环境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中学地理教学目的要求: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由此可见,教学生“学会做人”是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如何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学生自觉维护人类利益又不损害环境的地理行为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地理素质教育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结合目前普遍认同的“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的环保教育模式,明确地理教育在学生环保意识培养方面的目标和任务

地理教育可以提供大量“关于环境”的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中学环境教育大纲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标题与地理有关。如人口、资源、环境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内容一直在地理教育中包含着,在实际教学中,要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地理教育应帮助中学生“在环境中”提高环保意识。地理学科第二课堂丰富多样,通过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环境中亲身体验,通过各种探索活动,感受各种环境问题,端正环保态度。

地理教育能够帮助环境教育成为“为了环境的教育”。向学生阐释人地关系,培养他们的全球观念,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投身于环保事业。

充分挖掘现行地理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内容。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应以课本为主要依据。现行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智能教育内容。教材以大量的篇幅讲述社会、经济、生态的持续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阐述环境问题的现状、起因与解决办法,揭示人地互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是学生才懂得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开采,对环境的任意污染与破坏,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通过破坏环境来侵犯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从而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新型环境道德观念。

通过学习地理知识,使得学生成为大自然的优秀管理员,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究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收集废纸废铁,爱护花草树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主动参加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投身于环保事业。

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许多事物的存在既对人类的发展有益,也可能对人类有潜在的危害。科学技术是面双刃剑,使学生认识到这点是非常重要的。环境问题的存在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有不同存在的形式;不同阶层的人对同一环境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设计争议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讨论,让他们通过内部矛盾的冲突,深入理解环境问题,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

地理教学必须重视开放性教学,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才能。让学生自己找材料讨论,自己得出的结论,结论可能是各种各样,也可能是比较一致的,教师要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通过开放性教学培养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对学生进行如何利用信息资源来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学生不掌握这个过程,就无法做到真正理解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环保意识的提高也无可谈起,因为真正使学生信服又能理解的知识是学生自己参与学习过程后获得的。

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将环境知识转化为环保意识。

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接触过协调环境关系有关的活动,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环境教育。

把地理知识与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如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学生实现了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在劳动中提高了环保意识;同时也深化了地理课本上有关知识的学习。在学习“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分析冷热、刮风、下雨等现象,特别是经常影响本地环境的沙尘暴,寒潮等灾害性天气,使学生们知道这些主要是由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趋利避害,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