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1 17:06:07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范文1

关键词:钳工 竞赛剖析 训练组织 实施参赛 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227-01

钳工技能竞赛考验的不仅仅是技工们眼疾手快,对各种量具运用的熟练程度,更考验的是全面技艺,正确认识技能竞赛,运用科学的、创新的培养方式,是提高技能水平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1 钳工竞赛解读

1.1 工具钳工竞赛

如:第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包括理论(30%)(其中时事政治题占总成绩的10%)。实际操作成绩占总成绩的70%(分三部分进行,即装配体测绘、钻头刃磨及孔加工、钳工基本操作,其中装配体测绘占总成绩的10%,钻头刃磨及孔加工占总成绩的10%,钳工基本操作占总成绩的50%)。

1.2 装配钳工竞赛

如: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装配钳工技能大赛,包括理论(30%)和操作(70%)两项考核内容。其中:实际操作内容为装配零件加工(占实际操作竞赛成绩的40%)机械装调(占实际操作竞赛成绩的60%)天煌教仪“THMDZT-1型机械装调技术综合实训装置”为大赛指定竞赛设备。

1.3 机修钳工竞赛

如:第六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理论知识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其中时事政治题占总成绩的10%)。实际操作成绩占总成绩的70%(分三部分进行,即刀架拆装、拆画零件图并编写工艺、钳工基本操作,其中刀架拆装占总成绩的25%,拆画零件图并编写工艺占总成绩的15%,钳工基本操作占总成绩的30%)。

1.4 模具钳工竞赛

如:全国机械行业和职业院校首届模具钳工职业技能大赛,应知部分:理论知识、技术答辩。应会部分:根据给定的模具图纸及模具零部(组)件进行检验、修磨、组装调试三部分考核内容。

2 钳工竞赛趋势

参加技能竞赛,比的选手的综合能力,参赛选手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心理素质。今后的技能竞赛将越来越多的检验参赛选手的全面能力与实践经验,这也为训练辅导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选手的实践应用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对参赛能力的要求

扎实的基本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结合实际。

2.2 竞赛考点设置

“灵”,重点考核基本能力,体现方法“灵”活性;“巧”,重点考核工艺分析,体现操作技“巧”性;“精”,重点考核细节把握,体现形位“精”准度。

3 训练参赛实施

3.1 钳工竞赛选手选拔―― “准”

3.1.1 选拔办法

通过每年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择优推荐、宁缺勿滥”的原则,每批选拔学生的数量占本专业人数的5%;班主任推荐、实习教师推荐和学生自荐相结合,最终由技能竞赛办公室综合考核,确定人选。根据竞赛工种,由技能竞赛办公室组织相关教研室教师参加选拔,根据参赛名额,以参选教师的综合成绩确定参赛选手名单。

3.1.2 选拔途径

学生组以定期性的技能月考的形式,选拔技能突出、成绩稳定的选手;教师组以教学教研能力业绩为前提,结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通过技能选拔确认人选。

3.1.3 选拔标准

针对学生选手主要考虑成绩、态度、吃苦精神、潜质、悟性、心理,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综合表现等方面因素;针对教师选手主要考虑选手的参赛资格、导师带徒考核情况、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综合业绩等。

3.2 钳工竞赛选手训练―― “精”

训练过程中着重做好五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与严格要求结合、外因与内因相结合、技能因素与非技能因素相结合、训考相结合。

3.2.1 技能训练指导

训练实施计划做到一人一案,明确课日任务,体现日进度、课题目标、周总结;熟悉职业标准和要求,把握辅导重点,突出技术前瞻性,突破关键技能点;参赛选手做好日训练记录和日总结,体现每天的训练任务、进展、得失;训练组及时记录训练信息,每日做好点评,每周召开分析会;设置竞赛实景模拟竞赛,通过竞赛场地布局调整、设备轮换,增设干扰因素等方法,做有针对性地实战模拟、拉练比赛,使选手熟知应急预案,提高应变能力和应赛能力。

3.2.2 理论知识辅导

充分发挥团队合力,集中优势资源,采取重点帮扶,设置专业理论辅导小组,对训练组选手进行单独专业理论辅导,使选手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步提升,提高参赛选手的竞赛综合实力。

3.2.3 强化选手“软素质”

钳工选手“软素质”只是在某一特定的情况下出现的相对概念。在教育领域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种基本因素,还包括创新意识与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团队精神、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社会活动和交往能力、抗压能力、点燃兴趣的能力以及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等;在竞赛领域是指技能因素以外的一切因素,俗称“非技能因素”。在训练中需注重强化以下几点。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教师积极与选手沟通,了解选手的心理动态,定期进行心理辅导,调整心理压力、强化综合心理素质。

(2)对选手加强心理教育,不断鼓舞斗志,确保参赛状态。

(3)赛前心理辅导,减轻选手心理负担、释放压力,“用平常心去对待竞赛,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竞赛,享受竞赛中的氛围和过程”。

(4)辅助选手进行各方面的抗干扰训练,保证选手在参赛中能发挥应有水平,排除比赛时主客观因素对选手的影响,增强选手的自我控制能力。

3.3 钳工竞赛选手参赛―― “稳”

针对参赛过程各环节有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制定相应预案,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予以固化,在日常课题训练中进行强化,确保选手在竞赛过程中沉着冷静、有的放矢。

“从脑传达到手,才成为技能”、“技能是带着体温的技术”,要掌握扎实钳工技能往往需要付出多年的努力、积累和忍耐,而要获取钳工技能竞赛的优异成绩更需将人体的本领、能力发挥到极致,并不断的挑战“极限”。

参考文献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范文2

关键词:钳工工艺;教学;创新

钳工工艺是机电专业中重要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应用方法灵活,但在学习上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传统的钳工工艺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创新,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的明确和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1]。新课标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因此,教师在进行钳工工艺教学创新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首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分析现阶段技术工人职业发展前景和企业工厂对人才的要求。使学生认识到熟练的专业技能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由此激发学习兴趣,努力提升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对钳工工艺的学习。

在进行知识理论教授时,教师可以采取提问式教学,结合生活实际、实验现象,或是旧知识提出问题,引出新知识。提问式教学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跟随教师的思维进行思考,有效的提升学生兴趣。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也要注重趣味性,保证学生兴趣的持续性。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理论基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实习工厂和专业机械厂。在参观过程中,教师结合课本上的理论对现场设备、操作手法等进行讲解,并在适合的情况下,让学生亲自尝试操作,满足学生好奇心。结合现场的讲解能够将课堂上的抽象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实际操作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从而增强学习效果,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创新教学模式

钳工技能的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一直处于比较落后、陈旧的阶段[2]。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严重脱节,课程主题和实践内容不一致,学生的实践得不到理论上的支持,理论知识也没有相关的实践活动进行辅助,钳工工艺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注重教学模式上的创新,采用教学与实习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习课充分结合起来,加强对实习场所的改建,积极引进新设备,并在实习课上,结合新设备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进行指导,讲解实用知识,增强学生的专业水平,使学生在就业时能够达到企业用人标准。

教师要合理安排钳工工艺教学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掌握好课时,科学的分配时间,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交叉训练。

三、加强实训

教师要使学生明确钳工工艺实训中每一阶段的目标,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所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大致了解,知道在哪一时间段内应该掌握哪些内容,这样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时间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在实训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操作姿势进行指导纠正,在动作规范的前提下,再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

在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中,很多都需要耗费大量体力,教师要强调操作动作的规范性,使学生意识到规范动作的重要性,掌握正确动作,减少体力消耗,节省练习时间。

四、创新课程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阶段的钳工工艺教科书已经不能够符合钳工工艺的发展状态,教科书上的知识和显示的工艺技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教师应该加强对自身专业知识的补充,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追随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将新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实现教学课程的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发达,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密切关注钳工工艺的发展动态,从互联网上收集更多的资料,将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不断融入到教学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

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不断开拓自身视野,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多利用高科技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尽量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讲解中要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3]。在钳工工艺教学中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实现钳工工艺教学的创新性。

五、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钳工工艺的学习具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充分利用钳工工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灵活地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辅助教学。钳工工艺有着“万能钳工”的美誉,这一称号在证明了钳工工艺被广泛运用的同时,也说明了钳工工艺所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发现钳工工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例如:机械制造、金属材料热处理、测量技术等。教师要加强对相关知识的补充,并帮助学生了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新课标要求下,教师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积极研究创新,力求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钳工工艺是普遍运用的一项工艺技能,在机电专业技能中占有重要地位。钳工工艺的学习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创新,加强学生实训,充分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讲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使钳工工艺教学在创新的道路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优芳.钳工工艺教学创新的思考[J].学子,2015,4(4):88-89.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范文3

关键词:中职机电,普通钳工,实训教学,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7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近年来,在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引领下,职业学校的技能水平不断得以提高。“钳工”作为机械类的常见实训项目,是技能大赛中不可缺少的比赛项目。但是随着机械加工制造行业要求的不断变化及职业教育整体技能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钳工工种技能比赛的内容和方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由刚开始的普通钳工转化为现在的机修钳工,完全靠手工去完成零件加工的普通钳工已逐渐淡出比赛的舞台和师生们的视野。但笔者认为,普通钳工实训教学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依然有它存在的必要性。

一、普通钳工实训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普通钳工实训课程的性质

普通钳工是机械加工类中一个比较传统的工种,它的操作过程主要以手工为主,所使用的工具也都是一些手动工具,他要求操作者具备一定的体力和技能,在机械行业被广泛应用。该工种以其适应性强、灵活多变的特点,被人们称为“万能的钳工”。

2.普通钳工实训课程的任务

普通钳工实训教学课程是中等专业学校机电、机械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从而具备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所必备的机械常识和钳工操作技能,为今后学习其他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训教学,培养学生解决相关方面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在实训教学中对学生贯穿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全体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形成敬业、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而奠定坚实的专业技能基础。

二、钳工岗位种类与主要任务研究

随着机械加工行业的不断发展,钳工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钳工岗位的工人所需要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行业中产生了专业性的分工,以此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钳工分为普通钳工、机修钳工、工具钳工等。

钳工操作时,大多是将工件装夹在台虎钳上,操作者借助于手工工具进行手工操作的一个工种。其主要任务有:

(1)零件加工――当不适合利用机械加工设备加工的零件,都可以由钳工来完成加工。

(2)工具制造与修理――制造和修理各种工、量、夹具及各种专用设备的任务。

(3)设备维修――当加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损坏或因长期使用而出现加工精度低等现象时,钳工进行修理与维护的过程。

(4)产品装配――就是按机械设备的装配技术要求将零件进行组装、调整,使之成为合格的机械加工设备。

三、普通钳工实训教学的现状分析

作为机械加工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工种,钳工实训教学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但在笔者长期的钳工实训教学中,我们所看到的一些现象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对钳工实训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不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下,加之学生自身的原因,不少学生认为钳工实训辛苦,将来从事这个工种也会很辛苦。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钳工实训教学的有效开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

1.学生因素的影响

中职学生相对普通高中学生而言,文化基础、学习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因素直接影响这部分学生的课堂效率,听不懂老师课堂上所讲解的知识点导致部分学生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影响实训教学任务的进行。

2.项目特点的影响

普通钳工相对于车工、数控加工等实训项目而言,所使用的工具及设备比较简单,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同时,相对与其他的工种而言,钳工实训需要学生消耗更多的体力,劳动强度大;再者,钳工加工零件的速度慢、效率低,学生体验成功感受的周期长,从而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就业状况的影响

由于机械加工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更多需要的是机械加工设备操作人员,而能够提供钳工工种的岗位甚少,况且企业所能提供的钳工岗位一般也都是要有工作经验的老工人。这样的就业状况也是影响学生在钳工实训教学过程中学习态度的直接因素。

四、普通钳工实训教学的对策

通过对钳工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好好学习、训练的原因分析,笔者认为,作为教师,我们应从以下几个进行调整教学。

1.巧设项目,激发兴趣

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工具或工艺品,如小锤子、啤酒瓶开瓶器、小挂件等。项目完成后允许学生将作品带回家送给家人,通过得到家人充分的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科学训练,化难为易

训练时,我们改大项目为小任务,化难为易,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状态转变,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畏难、怕苦的心理情绪。

五、普通钳工实训教学的必要性

在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因为时代的变迁而丢失传统的技能与技术。虽说现在更多繁重的工作都已经被机械加工所替代,但仍存在一些机械设备无法完成的加工任务,这些工作必须由具有精湛技术的钳工师傅去完成。因此,传统的钳工依然是机械制造业中不可缺少的工种。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将直接面向企业一线操作岗位,而作为机电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一旦具备了普通钳工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他们将更具有竞争力。正是如此,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中职机电专业普通钳工实训教学的有效开展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参考文献

【1】刘焕志.钳工生产实习教学之浅见.《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

【2】王兴彤.钳工的基本技术与基本操作的分析和研究. 《工业设计》,2011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范文4

关键词:传统 钳工 实习

中图分类号:TG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a)-0067-02

随着现代工业企业的高速发展,技术工人的大量缺乏,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现代工业造就了大量的岗位紧缺,特别是技术型工人的缺失,在无锡地区,虽然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较快,但各类制造业的空缺岗位与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差距仍然很高,特别是一些传统工种,如现在的钳工专业,毕业生虽能应聘进企业,但不能尽快适应企业的需求,而这些学生,往往是在职业学校进行了专业的学习和钳工加工的技能训练,达到了劳动部门规定的技能等级,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那为什么不能尽快适应工厂的岗位需要呢?这就是技能标准与厂矿实际需求的矛盾,也是当今职业类学校面临的困境:一方面,学生要通过国家技能资格证书的鉴定—— 应试教育;另一方面要迅速适应企业技能需求—— 素质教育。这些矛盾,是需要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来解决的,作为一名工作了多年的实习指导教师,我在这里谈的是如何在实习过程中来妥善解决现代工业与传统钳工之间的矛盾。

首先,我们来分析传统钳工的应试教育:从教材上我们可以看到,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钳加工工艺基本没变,还是按部就班的从钳加工最基本的技能开始,一环套一环,这些工艺已经经过历代人的实践证明,没有丝毫的缺陷,可以说是最佳工艺了,实习教材也按照国家技能标准,从划线、錾削、锯割、锉削、孔加工等来安排实习工件,难度也从初级到中级到高级转化。当然,学生在实习期间按照此教材在老师的指导下,都能顺利通过中级以上技能的考核,获得相应的中级资格证书,但是一到工厂,就碰到的新的问题。

现代工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半自动化,个别企业已经是自动化生产了,像传统钳工加工的那部分已为机械加工所代替,如:錾削、锉削加工由刨削、铣削加工所代替,精度高的可以磨加工,随着数控机械的投入使用与普及,还可以通过数控设备来加工(如线切割、加工中心加工等),精度等级和劳动效率更高,这是传统钳工手艺无用武之地了。大量的企业要的是技能型的装配钳工,而装配钳工技能的考核还是老样子,考试以镶配来定等级。我国《职教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全面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术能力的证明,是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重要依据。一般说来,关于学识内容较易掌握,而技能要求不容易达到。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按照就业岗位的需求,按岗位技能考核标准,集中进行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确保通过职业技能考核。

那么传统钳工真的已经没用处了?其实不是,相反,在工厂中用途更大,现代企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更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具有一技之长的技工。在学校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后劲,进步很快,经过企业生产一线不长时间的锻炼,可以很快进入角色,独当一面。

要如何独当一面,这就是在钳工实习中要解决的问题。

职业学校的钳工实习,不光是为了应付国家技能的考核,更重要的是通过钳工实习来了解并掌握一些在工厂中要使用到的东西,在踏上工作岗位后能迅速适应岗位所需的技能要求,通常所说的岗位技术含量。下面通过实例来说明一些问题。

以钳工初级加工中最典型的凹凸镶配为例,如图1。

这是凹凸镶配件,技术等级是初级中的三级,也是钳工实习中学生要做的。从技术要求上看其配合间隙≤0.05mm,错位≤0.08mm在加工过程中,根据加工精度与要求,采取有效的加工工艺和测量手段,基本上能保证配合间隙和尺寸要求。就是其中一两个尺寸做错了也没多大影响,只要60分就是及格。学生在加工中以锉削为主要加工方法,结合锯割钻孔等去处大部分加工余量,关键是面锉平锉垂直平行,尺寸在公差范围内就可以了,基本知识点就是对称度的加工与测量,而加工工艺也就是围绕配合间隙、对称度来安排的。做到这些,就满足了该工件所达到的技能要求。但在实际生产中,也生产这凹凸镶配,那么,这不仅仅是靠钳工来加工的,就是做个样板,也不一定有钳工来完成。它可以用机械生产来保证所有的技术要求,加工质量也能得到保证。而钳工在里面用到的只是去毛刺和装配测量检验工作了,去毛刺工种钳工技术含量特低,只有测量装配检验才发挥应有的水平了。凹凸镶配通过机加工完成后,要用一定的测量手段来测量是否合格,合格的程度怎样以及怎样装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就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也涉及到这方面的东西。在实习工应该这样引导学生。

一是:加工过程中面的基本形位公差保证,树立尺寸观念。

轴颈类尺寸大为次品,小了为废品,孔类尺寸小为次品,大为废品,也就是说尺寸越加工越离标准远的为废品,而次品也就是要返工后才有能成为正品的。特别是关键尺寸不能超差。而在尺寸允许范围内也存在质量隐患,如尺寸为最大或最小极限尺寸时,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等原因而迅速失效,达不到规定的使用期限,这也是要不得的。

二是用正确的工量具和工艺手段来检测尺寸与形位公差。

如凹凸镶配,要测量凸件的尺寸,就必须对凸件有个全面的了解。每个面都与基准有位置关系,这可以用刀口角尺来测量透光程度,也可以用万能量角器来测量具体的角度,还可以用正弦量块和杠杆百分表来测量,所以,不同的精度等级要用不同的测量手段来测量,这是在实习中要灌输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看到垂直度就用刀口角尺来测量。

还有对称度的测量,在加工中测量对称度是按照加工次序精确计算和间接测量来保证的,但加工完成后测量的方法就不能套用加工中的方法了,因为测量基准已经加工缺损,很难测量—— 原因之一还有学校实习设备不够多,特别是测量的量具,最佳方法之一就是用深度千分尺直接测量两边的深度后取差的绝对值就是所要测量的对称度了,当然还有用百分表来测量,还有就是投影测量仪来测量等等,这些方法多要在实习中教给学生,让学生有个感性认识,那么,就教会了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方式,而不会碰到一些没见过的测量手段而束手无策了。这就是所说的开拓视野、见多识广、举一反三的道理。

还有平行度和表面粗糙度,平面度等等,在具体测量中根据实际使用场合来综合考虑,特别是表面粗糙度和平面度,它们是相互影响的,当然还会影响到位置度。在教学中是考目测来完成,很难有个准确的数据,根据公差配合中所列举的测量手段,也要讲给学生们听,再一次巩固已学到的知识,触类旁通。把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数据,这样学生好理解好掌握。

三是合理装配。

虽然此工件为简单的凹凸镶配,但也是一个配合件,也存在着装配工艺问题。配合面有间隙,属间隙配合。一般间隙配合在机械中是活动部件,有间隙就存在泄漏,在密封件(如液压元件)中就必须考虑泄漏的问题。这些在单钳工实习中学生是很难能联系起来的。在生产中是用整体综合质量来体现的,不是简单的某个尺寸不对就能马虎过关的,往往一个尺寸错误就引来整个工件报废。就是所有单个工件尺寸正确,配合后的质量也千差万别。所以在实习中要让每个学生明白这样的事实:自己完成的工件是所有工件中的一个,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要能互换或分组互换,这就培养学生整体质量意识。当然,在全部完工后再分开打乱,让学生来检测后装配成最好的配合件。这样就确定了解在加工中每一道工艺工序都是相互关联的。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范文5

[关键词]钳工生产实习 指导教师 指导问题

中图分类号:U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223-01

钳工生产实习教学的四个环节是“组织教学、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而巡回指导是这四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中心环节,实习指导教师通过巡回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纠正学生错误动作和不规范的动作,充分体现实习课教学的特点。巡回指导是实习指导教师在对课题内容讲解与示范的基础上,在学生进行生产实习操作的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对学生实习操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指导。

一、对钳工生产实习的指导教师而言,应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1.巡回指导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实习指导教师的基本素质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一名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才有可能把学生教懂教会,培养出合格的技术工人。笔者认为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1)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正确标准的操作姿势和动作,每一个演示动作都要规范到位。(2)具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并且具备高级工操作水平。要指导学生,首先自己得会干,体会实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重点在什么地点、难点怎么解决。(3)具有较高分析工艺的能力。工艺方法、步骤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工件的质量。所以要求实习教师不仅自己具有较高的工艺分析能力,还要具备培养学生提高分析工艺的能力。(4)具有解决实习难题的能力。(5)具有言传身教的能力,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2.巡回指导的根本要求是操作规范

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实习教师操作动作一定要规范和准确,切忌有错误动作、不良习惯动作和多余动作,如操作钻床时不能戴手套进行示范,用手去停止还在转动的主轴等。实习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示范――模仿――练习――创造”的过程。没有模仿就没有学习,没有创造。如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动作不规范甚至错误,学生通过模仿,会留下难以改正的缺陷。

教师的操作示范,要做到边讲边做,使学生既能知道如何做,又能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操作示范的顺序一般为:“连续动作――分解动作――连续动作”。如教师讲解錾削的站立姿势时,教师在说明“面对台虎钳成45度,左脚跨前半步成30度,右腿伸直成75度,左腿微屈成弓步状”的同时,配合示范动作,边说边做,使学生边看边听边理解,这样,学生能较快地掌握操作要领,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操作示范完之后,可以让学生上台来模仿教师的动作,让其他学生观摩,并对照操作要领进行评价。这样,可使不规范的动作、姿势及时得到纠正,使学生加深对操作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独立操作。

3.巡回指导的重要保证是注意力集中

巡回指导既是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是实际操作的指导,只有充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提高巡回指导的效果。以高教版《钳工实习与考级》中课题单燕尾凸形镶配图为例,第一,凸件的尺寸和角度公差要保证,各加工面的直线度、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等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第二,加工凹件形腔时要保证对称和角度的准确。第三,凸件要把尺寸控制到位,锉配凹件形腔深度时,要注意配合尺寸的大小。这样从具体尺寸入手,由表到里,层层分析,融会贯通,从而真正领会图纸的要求。

二、钳工生产实习的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1.注意钳工实习中的安全防范

安全生产是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前提与保证,事故的发生总是在安全生产被忽视的时候发生的。事故的发生往往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钳工由于工作性质的因素决定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学生在初次进入车间进行钳工生产实习时,就更应该注意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范。

2.反复练习操作技巧

技能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总结出来的。技能也不是在无意识中简单地重复同一动作而形成的习惯,它是近乎自动化的,在有意识的练习中,自觉得改进某些工作的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说如果想要获取某些技能,就必须有意识的参加反复的练习,那么在教学中的表现就是以一定的时间和课时为基础,反复的练习,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就目前而言,职业中学机械专业教学中把中级钳工作为培养目标,实习课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目的、严格要求并且讲究方法的每日练习时至关重要的。当然这也要和教者备好教案,进行一系列目的性强,计划明确和规范性演示动作息息相关。学生要获得基本操作技能,做到心到、手到的规范性动作,是在教师模仿规范的动作,然后学生自己反复练习,不断总结提高,从而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为前提的。

3.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生产实习课最重要的教学原则,当然对职业教育的生产实习教学也尤为重要。职业教育与一般“师带徒”培养技术工人有所不同,职业教育主要针对的是有一定文化知识且教者具备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这些有必要理论联系实际的对象。为了让学生可以熟练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一些生产实际中的问题,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把学过的专业技术理论运用到生产实习中,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消化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即使想削刃,掌握它也需要很长时间,难度很大,这些实践性极强的操作技能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地方。同学们只有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正确的操作要领,自然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注意培养心智

培养出大批素质高、技术好、动手能力强、有一定科学知识、能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智力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目的,但仅仅掌握某些操作技能还是远远不够的。教者在学生的生产实习教导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开发学生智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也是非常必要的。如钳工划线中的借料、装配前箱体各孔位置精度检验,车床主轴部件装配调试,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等这些技能运用更需要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密切结合,因为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更是实习指导教师实施教法的广阔天地。

5.加强综合操作训练

钳工技能训练的又一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如果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单项的操作技能,那么就应该把各种单项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操作技能的训练。在这期间,指导教师要做的就是根据实训的内容和要求,制定一系列针对性的课题练习,而这方面的训练在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对技能的了解与认识上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综合操作技能,做到熟能生巧。

总之,巡回指导是整个实习教学过程中用时最长、最重要的环节,是钳工实习教学中传授技能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同时掌握好钳

工技能的有效方法,也是教师展示自己技能的一个平台。钳工实习指导教师只有高度重视和正确把握这个环节,实习教学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新世纪技术工人。

参考文献

[1]杨玉红.谈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2]张卫民.模具钳工技能训练(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王猛,李添翼.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教学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王兴民.钳工工艺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6.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范文6

【关键词】模具专业 教学特点 课程改革 突破难点

高职、职业技工学校的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最终体现在理论结合实际,操作训练的模式上,课程教学、课程改革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中等职业技校,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成败,深入研究当前中等职业技校模具专业教学课程的背景,现状与难点,希望能对教育主管部门及有关职业技校的课程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职业技校模具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

职业技校的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经过中考后,落选上不了高中或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倦学习的学生,年龄小、生源素质差。相当多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自信和兴趣,存在厌学情绪。同时,部分家长担忧其子弟初中毕业后,过早停留于社会上,容易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污染误步入邪道,因此,其目的是把其子弟推给学校,由学校代为理管理,俗称“高级保姆”。

2.做好细致思想工作,进行课程改革

对于以上厌学的学生,我采取即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从思想上入手,做好细致的帮助关怀工作,使之感受学校就是他们的家,老师就是家中的亲人。为了稳定他们的情绪、激发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我感受到关键之处在于教学课程的改革,改去传统按部就搬的老方法。如何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引导与授课。如何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模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潮,我的做法是:

2.1 激发学习兴趣、树技能榜样、上好第一堂课。

认真捉住上好实习第一堂课,学生初次实习,对实习教学一无所知,上好第一堂课很重要。第一堂课要使学生明确实习课的重要性,懂得实习课与实际生产的关系以及它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对实习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重视实习课。同时要认真贯彻实习纪律和安全问题,于保证实习课的顺利进行。重点要捉住学生好奇心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片,进行案例教学,让学生直观生动形象地了解实际生产,感知职业工作领域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好奇心。在示范操作课程中,教师严格按照技能技术要求,规范动作,把好基础技能的掌握要素,为学生顺利掌握实践操作技能树立正确标准的榜样。为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技能知识,都以任务形式做为作业练习训练,搞技能比赛,技能、设计评比等,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为就业奠定牢靠的基础。

2.2 讲述模具在工业中的作用和地位。

模具——在目前世界各国,被确定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是工业之母。教学中我常用在现实生活中,大家时常使用的物品,举例模具的作用。如身穿的衣服、拉链、扣子、锅、碗、盘、手机、汽车、飞机、船舶、火箭、航天工业等,都依赖模具的制作,模具专业在工业中,已形成了它的独特地位,仅关于电子、汽车业,为国家的发达和科技兴旺做出重要的贡献。

2.3 教学课程中的改革、突破难点。

合理地将理论和实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安排不同内容的学习,采取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循环往复,滚动式前进和螺旋式提高,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理论知识都涌入实训课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掌握技能的同时,理论知识也更容易领会。大致安排是这样的,第一学期,以钳工基础训练为主及普通机械设备的使用加工训练(车床、普通铣床、平面磨床、卧铣床、摇臂钻床等等),第二学期,钳工基础、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等高精、特种设备的使用,加工训练。第三学期,制作设计冷冲模,冷冲模主要有,落料模、级进模、复合模,按照工厂的生产模式进行加工生产,既:下毛坯料普通机床加工高、精、特种设备加工钳工加工钳工装配、调试上冲床试模。经过几套冷冲模的加工制作后,再设计一套复合模或级进模。第四学期,制作、设计塑料注射模,注射塑料模主要有:单分型面注射模、带侧向分型与轴心机构的注射模,同样也是从,下毛坯料普通机床加工高、精、特种设备加工钳工加工钳装配、调试上注塑机试模。经过加工制作完成后,再进行设计一套单分型面注射塑料模。通过四个学期系统的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及模具零件的制造加工能力,装配、调试等操作技术都大为提高,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为他们今后在机械加工、模具制造行业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 识图能力的提高。一个模具钳工,在小型企业中,模具工不单只是个钳工,同时也是名各个工种的调度员和工艺员。更有些小型模具厂,只给模具钳工一张样品零件图或样品零件,就要求他从设计开始,把整套模具设计出来,绘模具图,然后安排加工生产,即从下毛坯料直至模具试模完成交付客户使用,全程协调。不过对模具工来说,至少能读懂型腔图,才能完成较复杂的模具生产加工,清楚工艺流程、工作安排。因此对模具班来说制图课比别的工种要求更高,如果对加工的零件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空间想象力,就谈不上想出切合实际的加工方法。教会学生钳工基础、操作技术,就像给他一些鱼,但给多少他只能得多少,但制图就像给了他们一张网。因此制图课对学机械的学生非常重要,在我看来,这门课不能只是简单地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应有很强的识图能力及绘图能力,这方面的提高,可利用教学教具,如制图教学的模型、机械传动模型、冷冲压模具模型、塑料模具模型等,在这方面模型越多越好,从浅到深,逐步深入,特别是一些较复杂的教学模型,能很好地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识图能力的训练要多看模型,多看些模具图,多练(绘图)才行,别无他途。适当地安排学生参观工厂也很有好处的,只要走马观花即可,主要是让学生有一个印象就达目的,这些印象会在他以后的工作中会变成一种灵感,其灵感与一个人过去的经历是有关的。

2.5 采用新科技进行教学。随着高科技的突飞猛进,让学生尽快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适应社会的需要,我结合本校现有的条件,进行合理安排,根据专业的应知应会,学习数控设备的使用和加工。如电火花、线切割机,脉冲电火花、数控车、数控铣、多轴联动加工中心、多种系统的编程。学会CAXA电子图版,CAXA制造工程师,Auto CAD的工程绘图,Por三维设计等软件的使用。了解先进的测量检验技术,精密测量仪器和光学测微量仪。

以上是我对模具专业教学探讨中的一些体会,由于属于新的尝试,教学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或哪样的情况,只有根据课堂一些进度和现况,不断更改修正为合理的计划,才能真正做好模具专业的教学课程,将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倍里.金属工艺学实习指导及实习,浙江大学出版社.

[2]屠秀臣主编.实习教学中的巡回指导,职业技术教育.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范文7

【论文摘要】我校在数控加工专业的教学中引入了项目教学法,通过几个典型的案例教学,贯穿了三年的专业理论与实习的整个学习过程,串起了本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有效地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通过此项学习改革,也扩展了同学们的专业技能知识面,增强了同学们就业适应能力,拓宽了就业面。

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选择典型项目,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师生通过完成若干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育手段,贯穿新的教育理念,以职业能力作为进行教育的基础、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以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以市场对专项能力的需求方向作为安排教学计划的依据。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为主体的局面,学生按照项目任务的要求划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通过小组的分工协作,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完成项目任务,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一、实习教学概况

几年来,我校秉着“强化技能训练”这一指导思想。对实习教学变系统为实用,变课题为项目。以项目实践为主线,贯穿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以行为导向为主要方式,落实相关的技能要点;以完成产品、工件为载体,培养现代工人所应具备的良好素质。通过完成一个个产品,使学生在生产实践中获得劳动的成就感,同时掌握各种应有的生产加工技能。进一步提高其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把专项操作技能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计划

我们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确立了几个项目教学内容,贯穿三年的专业理论与实习的整个学习过程。下面介绍一个比较典型的制作实例——机用虎钳。

1、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机械制图》的学习后期进行装配体的测绘,安排机用虎钳装配体的测绘。目的:通过装配体实物——机用虎钳的测绘,培养学生的零件测绘能力和中等复杂零件图样、较简单装配图的绘制能力和识图能力;掌握测绘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并巩固公差配合等知识。完成本项目所需学时:1周

2、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AUTOCAD》的学习中后期,要求同学们把上一学期自己测绘所得的手绘零件图与装配图运用AUTOCAD绘图软件抄画进电脑里,并把部分图样进行打印出图。目的:通过抄画自己测绘的机用虎钳图样,并打印出图的实践。以提升同学们的AUTOCAD绘图的基本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达到全面落实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完成本项目所需学时:1周

3、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Pro/E》的学习中后期,要求同学们把前一学期自己测绘所得的手绘零件图与装配图用机械专业软件Pro/E进行三维造型。目的:通过机用虎钳的三维造型练习,达到能熟练掌握使用专业软件进行零件的几何造型的方法。完成本项目所需学时:1周

4、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的数控加工生产实习中,利用校内现有的各种加工设备加工机用虎钳的全部零件,并进行装配。在加工中涉及的工种包括:铸造、普通车工、数控车工、钳工、普通铣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等。目的:结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内容,落实各工种的实习内容。熟练掌握主要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巩固各工种所要掌握的相关工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完成本项目所需学时:6周

5、第三学年第二学期为学生的下厂顶岗实习与毕业就业准备工作。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要求与步骤

对本专业的项目教学法我们的主要要求是:能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中级数控车工、中级数控铣工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实习兴趣及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应能达到:

(1)熟悉机械加工常用设备的结构并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

(2)掌握中级数控车工、中级数控铣工(加工中心)量具、精密量具和量仪的结构、原理,并掌握用其进行测量的技能。

(3)掌握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基本技能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4)能熟练进行各有关计算,会查阅相关技术手册和国家标准。

(5)能熟练掌握使用机械专业软件。

(6)能正确制订机件各零件的加工工艺与装配工艺。

(7)在实训中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在每个阶段、每次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一般按照下面步骤进行:

(1)项目的确定:向学生宣布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的项目。

(2)制定计划: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确定工作步骤和顺序。

(3)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内的分工及小组成员间合作形式后,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方案和顺序展开工作。

(4)成果展示:项目计划的工作结束后,对形成的成果进行展示。(5)评估总结:主要根据每个学生在该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进行评价。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

四、结束语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改变了过去我校专业理论教学与实习训练中的诸多不足。过去,同学们能完成一些单项的训练,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差,在学习中依赖性较强,习惯于按教师的要求完成实习任务,学习主动性差,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把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实习训练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培养了同学们的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在各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又增加了多种实用性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让学生在校的操作技能训练的面更广,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独立生产能力,也为同学们在将来职业生涯中的职业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同学们就业后,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范文8

关键词:技能竞赛 模具制造专业 教学改革

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于2013年7月在德国莱比锡落下帷幕。这项号称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比赛,共吸引了5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6名选手,角逐46个项目。中国第二次参赛,携22个项目,最终17个项目榜上有名。其中,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李伟国获得模具制造项目的第4名,这对于我国首次参加模具制造项目比赛,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此次大赛经过一年多的各级选拔赛,从市赛、省赛、国赛到世界技能大赛,众多模具制造行业的从业人员为之付出,为之奉献,殚精竭虑,精益求精。笔者作为教练有幸参与广东省选拔赛,作为裁判参与全国选拔赛的评判,期间感触良深,受益匪浅。

一、世赛模具项目概况

本次模具制造项目广东省赛和国赛的竞赛标准是依据《世界技能大赛模具制造项目竞赛内容》,结合企业实际生产过程、要求,实现了竞赛过程与现实生产的完美结合。选手依据产品图样或草图,设计、制造金属模具,独立解决模具制造和制件注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终生产出合格的塑料制件(如手机外壳等)。整个过程独立完成,以最终产品满足客户要求为重点评分项,与企业现实生产过程做到全真模拟、无缝连接。具体竞赛过程和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模具设计。能熟练使用UG NX6.0、Pro/E5.0、AutoCAD2007等CAD软件进行三维模具设计和二维工程图设计,参照国家《模具设计师》(三级)职业标准能力要求。要求参赛选手能够根据组委会提供的三维产品图(IGS格式)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并绘出相应的工程图和设计说明书。

二是模具零件加工。能够正确操作机械设备[数控铣床、普通铣床(带数显)、平面磨床等],根据零件设计图样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对镶件外形和进胶系统等进行精确机械加工,并选用各种研磨、抛光工具对成型零件表面进行光整加工,并达到零件尺寸、形位、表面粗糙度等公差要求。

三是模具装配。能够根据设计图样的要求制定合理的装配工艺,用正确合理的装配方法将型腔、型芯等镶件精确配入模板内,保证整套塑料模架零部件间的装配位置精度,达到定位准确、运动灵活。

四是模具试模、技术答辩。要求能独立操作注塑成型机,安全操作起吊设备,根据成型要求,设置试模参数完成试模,并能根据制件成型缺陷判断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模具故障、成型问题,最终制出合格的塑料制件。要求能够针对模具制造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技术答辩。

竞赛的整个过程涉及多种加工技术和专业知识,能充分考验选手对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这正是当今企业现实生产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也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广东地区的技工院校大部分于20世纪90年代开办模具制造专业,基本是从普通钳工专业逐渐过渡而来,经过多年的建设,有了一定的规模,其先进机床、软件和师资等软、硬件基本齐备,理论、实训教学项目基本覆盖模具制造所需的专业技能要求。但是,职业教育是一个紧跟实际、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过程。因此,笔者根据此次参与大赛所感和多次参观企业所得,就技师院校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二、与时俱进,改变钳工“干苦力”的形象,突出精密模具制造技能

模具钳工和普通钳工,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有区别。过去的钳工常用人力加工的方法达到零件技术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素质和企业的现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无论是企业生产还是学校教学,都应极力避免使用人力完成粗加工的“干苦力”现象。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教育心理学》中关于人的认知原理和精力集中时效性原则,尽快正确、规范地掌握动作,减少单一实训项目过长的训练时间。近年的钳工等级(应会)考题已经做出了明显的改变:考件单边加工余量0.2~0.3mm,考试时间3~4小时。因此,我们在夯实模具钳工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重点安排普通机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机床操作、软件绘图和模具设计、电加工和模具成型技术等模具制造专业技能的学习。

三、突出人文、环保理念,向社会宣传、展示模具制造行业

此次大赛的一个重要理念:人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者的劳动保护是最关键的。从场地设置、布局到操作过程的安全规范,细致到口罩、防护眼镜、防护鞋都全程监控评分,目的就是形成一个安全、专业、人文的工作环境。本次大赛还对社会开放,最大限度地提高参观者和媒体的参与度。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社会更好地了解模具制造行业,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年轻人投身进来。这就要求模具行业从业者在任何情况下,特别是技工院校在组织实训教学方面,务必做到安全、规范、专业、人文、

环保。

四、完善模具制造教学环节,充实实训岗位数量

1.完善模具制造教学环节

在规划模具制造教学环节时,应根据企业现实生产过程,以一套模具(五金模、塑料模)制造出合格产品为主线,从设计、制图、技术要求、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到零件加工、检测、模具装配、调试等一系列过程,每一项技能、每一个环节都在模具制造教学环节中体现,做到不疏不漏。并以上面介绍的竞赛成绩和评定模式来考核学生,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与企业的全真模拟、无缝连接。

2.充实实训岗位数量

充实实训岗位数量,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更多的实训时间。学校在加大投入、追求高精尖设备的同时,应该权衡每个实训环节的岗位数量是否能满足现有学生的需求,这样的规划对学校、企业、学生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五、推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

除了基础课程教学外,要组织专业课题小组将专业理论和实训技能的整个教学过程分门别类,把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分解出来,遵循其内在规律和联系,组合设置成相对独立的多个一体化实训模块。在模块中,每一实训项目都包含理论和技能知识,并分阶段按模块实施一体化教学,做到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每一模块由2~3名专职教师负责实训和理论教学。下面以学校高职班(三年)模具制造专业为例,其“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安排如下表。

序号 学期 模块 教学任务 学时(周) 备注

理论知识 实训项目 理论 实训

1 第一学期 成人高考辅导 高中课程:语文、数学、英语 4 0

2 模具钳工基本技能模块 钳工工艺、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原理 钳工入门、安全操作规程、

钳工基本操作技能(锉、锯、錾、划线、测量、钻铰孔、攻套螺纹、麻花钻刃磨、锉配) 8 8 一体化

3 第二学期

公共基础课程 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体育、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6 0

4 普通机床模块 机械制图、机械基础、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原理、机械制造工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普通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普通立式铣床、卧式铣床、

平面磨床、外圆磨床、

摇臂钻床、立式钻床、

车床、液压刨床、插床 6 8 一体化

5 第三学期 计算机(统考)、绘图软件 计算机应用、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 计算机操作(统考)、

AutoCAD绘图、CAXA绘图 4 6 一体化

6 数控机床模块 数控编程与加工

Caxa、UG、Pro/ENGINEER、Mastercam等软件 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数控仿真模具零件数控加工:数控铣床、加工中心 2 8 一体化

7

电加工

机床模块 特种加工、电工电子技术、现代制造技术 电加工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线切割、电火花机 3 5 一体化

8 模具设计软件模块 Pro/ENGINEER、UG Mastercam、Cimatron等软件 学习1~2个软件进行简单模具零件、机构设计 4 8 一体化

9 第五学期 五金模具设计制造模块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模具制造工艺、

模具设计软件 线切割、电火花机、油压机

五金冲孔模、弯曲模、冲裁落料模具制造、五金模具制件缺陷分析及解决办法 3 7 一体化

10 塑料模具设计制造模块 塑料模具设计、

模具制造工艺、

模具设计软件 塑料模具设计制造、注塑机 2 8 一体化

11 第六学期 等级考核模块 高级工具钳工(应知)

知识辅导 高级工具钳工(应会)强化训练及考核 1 5

12 模具毕业设计及制造模块(或定向实习) 综合 综合 2 12

合计 45 75 120

六、坚持校企合作,持续改进,提升教师素质

坚持校企合作,建立由模具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和职教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咨询研讨会,研究和调整培养目标,持续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案。

组织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生产实践,体验、学习模具企业现实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对企业生产机械化、电子信息化和模具生产“四新”知识的应用充分了解,把掌握的知识贯穿应用到教学实训中,提高教学质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范文9

关键词:“鲶鱼效应”;钳工实训;“鲶鱼”型学生;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218-02

钳工工艺指的是主要运用手持工具对夹紧在台虎钳上的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钳工的基本操作有:划线、锯割、锉削、钻孔以及攻螺纹等。与机械加工相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但是可以完成机械加工不便加工或难以完成的工作,同时具有设备简单的优势,故在机械制造和修配工作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但是现在的中职机械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认识不到钳工的重要性,理论课上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甚至有人直接趴在桌上睡觉,还有部分可能偷偷玩玩手机,实践课怕苦怕累,干活不积极,不愿动手操作。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让学生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是需要我们重点探索的课题。

在课程教学上,“鲶鱼效应”是指教师在学生内部培养一些积极、活泼、向上的“鲶鱼”,利用他们的这些特点,来带动和刺激整个课堂和班级中的“沙丁鱼”,从而在课堂内部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竞争的学习氛围。这里的“鲶鱼”特指那些争强好胜、头脑机智、进步较快的学生。而“沙丁鱼”特指那些学习懒散,缺乏积极性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在班级中挖掘一批“鲶鱼”,创设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从而突出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效率。在钳工实训课堂教学中要用好“鲶鱼效应”,教师要充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挖掘“鲶鱼”型学生

现在的中职生效仿能力强,如果少数学生上课过程中出现睡觉、玩手机的现象,那很多学生就会效仿,久而久之,课堂就会缺乏积极性,班风学风都会向恶性方向发展。相反,如果班级中有部分学生充满活力、争强好胜、进步较快,那么,通过整顿纪律,规范制度,就能将那些无心学习的“沙丁鱼”得以改造,使“沙丁鱼”得到正面激励,从而使整个课堂呈现人人向上的景象。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仔细观察,在班级里挖掘一部分有潜力的“鲶鱼”。那么哪些学生可以成为“鲶鱼”呢?笔者认为那些有强烈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学生,都会用其言行影响和感染周围的人,令同伴们能够仿效并且追随,这样的学生就可以成为好的“鲶鱼”。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仔细观察,这部分学生可以是班干部、班级中有威信的学生,也可以是受很多同伴追捧的学生。在第一次实训课时,笔者就现有几名同学对钳工课程很感兴趣,观察设备很仔细,动手也很积极,同时也敢于尝试,发现问题时乐于向老师请教,所以笔者把这几名同学设定为心目中的“鲶鱼”型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他们积极、向上、活泼的优势。比如在讲“锉削的姿势”时,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教师不可能手把手教会每个同学动作要领,所以我主要教会这些“鲶鱼”型学生操作过程中的正确姿势,然后让他们负责本组的同学,进行纠正和指导,最后笔者从每组抽查几个同学检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只有调动这些“鲶鱼”影响其他学生,才能使整个课堂的活力被调动起来,从而使集体的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增强,提高课堂效果。

二、肯定“鲶鱼”型学生,用荣誉激发他们的表现欲

遵循学生看重荣誉、争取荣誉的心理,充分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比如在课堂上设计抢答的环节,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进行文明修身加分等方式,根据实际送给他们“最佳组员”、“最具有团体精神的组”、“最有活力小组”、“最佳表现组”、“进步最大的组或个人”等荣誉称号。荣誉称号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它们的设计可以不拘一格,但是必须照顾到班上每一个组,每一个学生。这种送荣誉的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上进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遵循学生看重荣誉、争取荣誉的心理,充分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适时轮换“鲶鱼”型学生的角色,用发展眼光看待“沙丁鱼”学生

教师应努力培养一些有潜力的“沙丁鱼”成为“鲶鱼”,要多设一些台阶,让学生多一点循序渐进的机会。“鲶鱼”型学生虽然活泼积极,但时间久了有些学生就表现出心态浮躁、眼高手低的状态,相反有些学生接受能力可能稍慢但学习态度端正而且踏实能干,他们一旦掌握了知识,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成绩。所以笔者通过阶段测验,比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大家锯割相同数量的板料,根据成绩优劣选择组长,这样既让“鲶鱼型”学生感到压力,又为“沙丁鱼”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能力的空间。

四、让鲶鱼带动全班游起来

钳工实训说实话是很枯燥的,可能干一个上午都是在重复着同一个动作,那就是手握锉刀在工件上来来回回的锉,并且还要有力气,还要做到位,锉到中午时,手都酸疼酸疼的,腿也站的有一些僵直了,但是看到自己做出的成品,大家都喜不自禁,感到很有成就感。怎样让鲶鱼学生带动全班游起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呢?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是一种引入小组竞争激活组员活力的非常有效的方式。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四、五个小组,每组五、六人进行强中弱的搭配,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的计分,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和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分组时各小组总体水平要求基本一致,组内异质的特点为互助合作奠定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条件,小组合作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比如在学习锯削时,我先让每个小组推荐一名成员来示范动作要领,如有不规范之处其他同学进行纠正,根据成绩为每个小组记录相应的分数,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示范者本人还是其他同学都进一步巩固和熟练了锯削的动作要领。再比如进行综合训练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加工一件组合件,根据检测评分结果判断各小组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将组合件进行分工协作完成,既能适当的降低操作难度,又激发了小组竞争的积极性。所以,在小组合作中运用“鲶鱼效应”将会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果。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采用丰富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营建一个相互尊重、合作、互动的课堂学习氛围。这其中,怎样去激发中职课堂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妨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主的课堂,不断地挖掘发现学生的智慧之源,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鲜活的课堂“鲶鱼”,进而带动整个班级动起来。

参考文献:

[1]曹茂泰.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个问题[J].教育管理,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