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综合实训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2 17:32:16

综合实训论文

综合实训论文范文1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

作者简介:孙建(1974-),男,四川崇州人,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重庆 40006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部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基于3S技术的区域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建设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21-02

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中经管类专业实验课程主要集中在实务操作方面,例如会计电算化、国际贸易模拟实验等。在抽象程度较高的经济类专业理论课方面,实验课程建设严重滞后,实验环节严重不足,开展经济类专业实验的高校也比较少。这一方面是因为该类课程理论程度比较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历史原因,对该类课程实验课程建设长期不重视。因此,在高等学校经济类课程要体现特色性、实用性的时代要求下,高等学校有必要加强对经济学专业实验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一、“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概述

为了在经济学专业实验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部级示范中心)于2007年成立“宏观经济分析实训课程建设小组”,经过近4年的建设和运行,建立起了以宏观经济原理为基本指导,以计量经济分析、统计分析为主要工具,以集报告写作、成果汇报等诸多环节于一体的团队项目制为工作形式的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体系。

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四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宏观经济思想,理解宏观经济整体经济变量的变化与作用规律。第二,提高学生对宏观经济现实问题的分析技能。宏观经济思想是在经济实践经验分析基础上的理论总结,一方面必须在实际当中获得验证,另一方面必须应用于分析、预测与指导宏观经济运行,这些都离不开对实际宏观经济的分析技能。第三,获得团队合作能力。实训项目的完成有赖于团队作业,每个实训小组需要自行解决组织机构、技术分工和组员的激励与监督问题。第四,提高经管类毕业生综合职业能力。实训当中,报告撰写以及最后的工作汇报环节,要求学生反复修改和事先演练,有助于学生提高两个方面的职业能力。[1]

二、“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重庆工商大学“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大致经过了4年时间筹建就获得正常运转,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如实验题目实行项目团队制,学生对该类实验项目兴趣都比较高,积极性也比较强,学生在实验报告的写作过程中,对宏观经济现实问题某些方面的分析表现出了较为深刻的思维分析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如下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1.学生经济学素养不足、实际分析能力不够

经济学课程一般在大学本科的一年级下半学期或二年级上半学期开设,这些低年级学生长期习惯于应试教育,学习主动性不强,更缺乏对社会和企业的深入了解,缺乏经济学基本素养。尽管学生能够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对现实经济现象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经验,甚至少数学生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知之甚少,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对经济原理理解不够透彻,无法将书本理论与现实经济现象有效联系起来。[2]

2.学生文献阅读能力不高

通过实训课程近几年的运行,发现大多数学生文献阅读能力欠缺,不能对项目所涉及的相关文献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也不能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找到对项目工作完成有益的启发点,不能对文献进行有效借鉴。由于对相关文献未做深入学习,因此在实训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方向性不够明确,对项目所涉及问题的分析也不够深入。

3.前期知识准备不足

“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的运行流程一般是:周一上午学生确定研究题目,接着由小组长与组员进行工作分工,各成员按分析完成各自工作,由组长汇总。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未能系统地对各个小组所涉及的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统计学理论知识等学生所学相关课程进行复习回顾,造成学生后期学习和先期知识脱钩现象,在运行相关工具分析实际问题时显得办不从心。

4.对学生学习引导不充分

由于学生实训时间一般只有五天,即一般从周一上午接受工作任务,周五上午口头汇报,实际工作时间只有四天半,时间较短,学生很难对相关的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计量经济学知识和统计学知识进行深入复习,从而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够。

5.学生写作能力训练不足,模仿能力有待提升

尽管学生在参加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之前就已经完成过学年论文的写作,但由于学生不认真、指导教师不强调等诸多原因导致学生的文献学习吸收能力、报告写作能力没有得到有效训练。在“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实践课程中发现,本科学生的文献学习能力和中文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

6.考核方法不尽合理

综合实训成绩分为三种,一是原始成绩,二是学生自评分,三是最终成绩。最终成绩是在原始成绩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评分修正而成。原始成绩一般由实验报告和实验汇报两部分组成,由于实验汇报只能随机抽取一位学生来进行口头汇报(而以该生的汇报成绩作为全组的汇报成绩),因此汇报成绩带有一定随机性。

三、“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创新教学法思考

通过对当前“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学生大四学习的特点,在以后的实训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课程训练目标,明晰课程改革思路,优化教学创新环节,不断提高“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驱动实训法。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生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概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索。[3]“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在运行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驱动实训法,项目任务要具体、可操作。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到:以一个完整的实验项目贯穿整个实训过程;以实验项目的理论工具为线索安排教学重点;实训过程由实验项目任务驱动。学生团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项目设计、理论与应用工具复习、统计分析数据收集等过程,这样就能在实训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就是积极的参与者。为了提高实训效果,整个实训过程应做如下改革。

1.实训项目准备阶段

本阶段是在实训项目开展以前,要对实训用到的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统计学基本理论进行简要复习。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内容,应以经典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为主。统计学基本理论要以计量经济学当中用到的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为主。经济学理论主要以实训项目所涉及到的为主。在学生团队确实实训项目以后,实训教师就可以按照这三个层次针对学生项目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重点复习指导。这一环节是目前实训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2.实训项目牵引阶段

本阶段对整个实训项目的顺利完成非常重要,既要使学生实训项目有思考切入点,又要使学生理解实训项目各个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还要让学生最终完成一个实训报告。在此阶段,指导教师以“导师”的身份出现,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训项目中,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侧重检查项目子任务完成情况,并适时为学生归纳总结写作技巧和理论知识。对学生参与项目的引导不是简单说教,而是通过一些理论讲解、上机演示等形式,如计量经济学参数估计、统计检验等的演示,使学生能够动手实现,从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复习和应用。

3.实训项目完成阶段

本阶段是指实训项目的初步完成阶段,主要工作是通过完整实训报告的写作和汇报PPT的制作对整个一周的实训内容进行总结。这一阶段的工作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借鉴各种现成的资料,按一定格式完成项目文档,并制作汇报PPT。指导教师在学生口头汇报之前,对学生完成的实训报告内容和汇报PPT的制作进行初步检查,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实训项目汇报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检验学生对实训报告内容的口头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般由团队小组组长先进行汇报,主要介绍实训项目的组织策划、项目分工、项目研究的技术路线及项目时间安排。在此基础上,再随机抽取两位学生来对实训报告内容进行陈述,指导教师再做进一步的点评。这一阶段能对学生文字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进行有效训练。

四、小结与展望

“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对毕业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专业综合实训,其重要的理论性、工具性和综合性是其他实验实训课程难以比拟的。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以项目驱动为纲,对改革实训课程教学考核做了些许探索。实践证明,本文设计的教改思路在教学活动中取得了明显效果,学生的学习热情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文献阅读能力、综合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参考文献:

[1]陈纪平,熊维勤,孙建,等.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教程[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2.

综合实训论文范文2

【关键词】多方向;高职会计毕业设计;环节;形式

高校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设计)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在校学习知识和职业能力的综合提升起着关键性作用。特别是以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毕业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会计毕业设计是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定位

根据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和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测算,2013年中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其中小微企业占了97.3%。会计人员绝大部分就业于中小企业,这说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今后主要的就业方向是中小企业。而会计专业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只有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是不行的。中小企业需要的会计人员大多是负责一些会计核算工作,所以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一进公司马上就能投入工作,免去了公司的培训成本,这也是中小企业对会计人员更看重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原因。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就要有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要能尽快熟企业的具体实际,了解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有关规定,独立完成凭证、账簿、报表等操作,做到内容真实,账目清楚,这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工作的关键是实务,会计核算工作是做出来的,不是“研究”出来的,这也说明了会计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会计毕业设计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高职会计专业定位是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操作型、技能型财会人才,偏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会计基础岗位技能。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环节。目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一般采用随课分散实训、分课综合实训、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四种,前二种实训一般在校内模拟实训室进行,顶岗位实习一般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则可在校内模拟实训室和企业进行。

一是随课分散实训。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践教学课时,根据课程教学情况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主要是结合理论教学进行相应技能作训练。

二是分课综合实训。按照课程设置相应的综合实训,主要结合课程开展相对完整的会计技能操作训练,例如《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财务软件应用实训》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实训课程。

三是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企业会计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四是顶岗实习。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在完成所有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实践等之后,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边实习边找工作的过程。实习期间,要求学生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业务实践和调查研究,使学生通过实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充实和丰富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适应职业岗位工作环境和培养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为毕业后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打下基础。

会计实践教学主要有以上四种实践教学方式,而毕业设计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应用会计专业知识和提高会计操作技能的重要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学会收集、理解和运用各种会计资料,培养和锻炼独立调查研究企业会计实际问题的技能,初步掌握独立分析解决企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方面问题的方法。毕业设计在会计教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作用,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衔接,是学生真正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实际的连接点,具有其他任何会计实践教学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毕业设计是会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综合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掌握情况的方式之一。

二、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设计的形式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设计采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训练。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学生能够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求真理、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

(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的操作使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对模拟企业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和具体操作方法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和理解,熟练掌握填制会计凭证、开立并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装订账册的动手操作技能,帮助学生树立会计规范化的观念,最终达到培养综合能力,提高会计专业素质,提高会计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

(三)企业调研报告

通过企业调研,结合会计专业所学内容,根据调研企业的会计管理、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财税法规应用、企业管理等某一方面的情况,分析总结,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等。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毕业设计多是采用毕业论文和会计综合模拟实践这两种形式,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理论性不够强,要写出高质量的、理论性很强的毕业论文不太现实。毕业论文写作仅就某一论点进行阐述,与企业会计实际联系不紧密,不利于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考查。

二是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多是采用会计手工实训或是会计电算化实训,但缺乏综合多课程设置的会计专业实践,使得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习知识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况且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的内容相对有限,实训内容与会计的实际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利于学生毕业尽快适应会计实际工作。因此,本文正是切合高职会计专业定位,提出要在内容上、形式上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设计进行改革与创新。

三、建立多方向高职会计毕业设计

高职会计的毕业设计要建立多方向毕业设计。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在完成统一任务即会计手工操作和会计电算化操作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进行会计技能提高的操作,例如财务管理方向进行财务报表的分析,税务方向进行税务计算和纳税申报等操作,从而建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多方向毕业设计。

(一)多方向毕业设计的设想

多方向毕业设计要求学生首先根据所给的模拟企业的经济业务,按照手工会计模拟实践要求完成统一任务,即“凭证-账簿-报表”一整套会计操作。

其次,学生按照会计电算化的操作要求,完成统一任务,运用财务软件进行“凭证-账簿-报表”的电算化操作。

再次,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如财务分析,税务申报和计算,接受审计后发现问题进行调账,资产负债日后事项,改变会计核算方式等,从而能够将所学的不同课程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融会贯通。

最后,学生就实训过程和结论及完成的分支任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多方向毕业设计的创新

1.结合会计综合模拟实训。

多方向毕业设计中要求进行手工会计核算和会计电算化操作,使学生系统地练习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梳理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基本技能,提高“凭证-账簿-报表”的实际操作能力,巩固会计专业知识,为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基础。

2.多方向的分支任务。

多方向的分支任务既能满足学生根据自身兴趣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又能使学生综合运用和融会贯通会计专业知识。多方向的分支任务的设置可灵活多变,可结合其他课程、会计技能竞赛结合、会计改革变化的新政策设置,也可让学生根据在企业事业单位实习调研发现的会计问题自己设置。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会计知识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结合会计技能竞赛或会计改革变化的趋势,从而提高会计技能竞赛成绩,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关注会计改革的新变化,或是通过实际解决企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会计毕业设计总结。

结合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过程和结论及选择完成的分支任务,完成会计毕业设计的总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能促使学生完成财务报告或财务分析的写作,又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会计实践工作。

多方向高职会计毕业设计,就是要切合高职会计专业定位,在形式上、内容上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设计进行改革与创新,开发研究适应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体系的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来综合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操作型、技能型财会人才。

作者:景红华

【参考文献】 

[1]章惠敏.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1):182-183. 

综合实训论文范文3

[关键词]工程管理类专业 实践教学 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斯庆(1978- ),女,内蒙古巴盟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项目计量与计价。(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61-02

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是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巩固和验证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一、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工程管理类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很强的“工程+管理”复合特点的、理论扎实和综合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该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经济和建筑工程相关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从全国各职业院校工程管理类专业建设及教学质量来看,目前均达不到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仅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具备的工程施工能力、项目管理和工程承包管理能力达不到企业的需求;学生的岗位知识、专业化与职业化要求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一)校企深度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以“校企合作、双向互补、合作共赢、共同促进”为宗旨,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让企业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专业实训的实践平台、保证学习和工作的可持续性,学生在企业导师和专任教师的指导下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真正做到校企双方的“双赢”。

(二)创建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师资队伍建设及提高教师团队实践教学能力是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点。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适应社会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专业教学改革目标,以“高标准选拔、多渠道培养”为原则,培养素质优良、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第二,编制可行的课程实训教学大纲和实习实训指导书。在指导书中详细列出实训要求、实训内容、专业基础工作、工作深度、考核标准,将实训的各项内容尽量量化,以便考核。第三,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实施校内外“双导师”共管制,即采用校内“导师”在课堂教学和网上跟进指导、企业“导师”对学生岗上指导;学生向校内和企业“导师”汇报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训成果,并提交实训报告;专业及课程实训结束时召开总结评价会,最后结合学生自己的评价、专任教师和企业专家的评价,共同评定实践成果,完成职业能力素质考核和实践考核。第四,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建立实训考勤、答辩、评价和汇报制度,通过实训成果、实习日记、实训总结、考勤情况、实习单位鉴定、答辩、上交收集的实训现场资料和自评、互评结果综合评定实训成绩。

(三)加大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力度,注重培养专业实践能力

一方面,选取实践教学内容应考虑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首先,精选实践教学内容,使其与工程实践内容相衔接;其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保证实训内容相互之间的承前启后、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最后,要求企业和学校的“双导师”带领学生真题真做,实现专业理论和实践的紧密对接。

另一方面,为了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今后的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加大校内工程管理信息化实训室建设力度,让学生体验全方位、实战式、全过程、参与式的实践教学方法,在学习中积累工程管理经验。

三、创建“四层深、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

(一)“四层深”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及实施

“四层深”是指:(1)专业基本素质和技能培养,如公共基础素质课程、社团活动、专业讲座等;(2)专业基础技能培养,如课内实训和课程设计等;(3)单项能力培养,如认识实训、生产实训等;(4)专题设计能力培养,如综合训练和顶岗实训等。工程管理类学生应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实践。要提高实践能力首先要梯度地安排课内实训、课程设计、认识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训、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各实践环节;其次,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教授作专题讲座、综合案例讲座;最后,大力提倡大学生课外社团等活动。

(二)“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

“五种类”是指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考虑工程、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和软件应用等五类知识的综合。实践中注重优化课程内容和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搭接各课程、融汇单个课程内容、贯通系列课程、融合不同体系课程知识(见图1)。通过设计单项能力训练、能力合成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等三个模块的设计将以上五类知识融入实践教学活动中。

“三步曲”是通过制定详细的实训教学大纲,完成从“理论知识―实践应用―提高综合技能”的任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见图2)。第一步,综合课程内容。通过课内实训、课程设计和实验实训教学实现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达到专业基础技能的培养。第二步,融合不同课程内容。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认识实训、生产实训、综合性课程设计(如工程管理软件、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等课程)环节的实践教学来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不同课程内容得到融合和运用,达到综合能力层次训练。第三步,融合专业知识。在顶岗实训、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中,通过由教师提供的实际工程项目作为设计和实训题目,达到融合专业知识的目的。

四、“四层深、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实施

“四层深、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主要通过课内实训、课程设计、认识实训、实验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训及课外实践教学环节,由简入繁、逐步深入地实施。

(一)实训教学的层次与内容

1.认识实训。这是专业入门的引导,是学生首次亲临施工现场了解和感知工程的活动。认识实训环节能够增强学生对工程实践的直观认识和感性了解、为后继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生产实训。这是在学习若干土木工程技术类和工程管理类等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课程基础上的实训活动,一般安排于第二学年。学生通过生产实训教学过程,能够参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造价管理过程和质量管理过程等工程实践,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3.顶岗实训。这是在专兼教师指导下,通过校企合作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行的。该实训可利用企业人力资源、工程技术力量、机械设备及工作环境来完成专业实践教学任务和工程实践项目,通过此实训也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实验教学内容

1.技术类实验实训。它涵盖建筑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工程结构、房屋构造基础理论和施工技术等课程对应的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等。技术类实验实训环节是根据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要求,依托校内外实验、实训室实操完成。学生通过该项实训能够直接得到实验数据,与所学课程知识接轨,为后续课程和参与施工管理实践奠定基础。

2.管理类实验实训。它含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及进度控制、计算工程量、确定工程造价、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方案、编制项目采购方案、进行项目评价、绘制工程CAD图、编制招投标文件、评定项目标书等实训内容。

3.综合类实验实训。它含有工程项目管理模拟、沙盘实训等,如工程项目组织、成本、质量、进度控制及招投标、合同管理等综合训练;在管理类实验实训教学的基础上,整合单项能力训练模块,结合工程管理基础理论、方法和手段实现合成训练,提高学生对各课程知识的综合认识。

(三)课外实践内容

课外实践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结合社会需求、学生兴趣和专业规划理论,在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各个学期中安排的,主要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可以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参与工程实践、完成专题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教学质量调研等)、参与技能竞赛、在企业兼职等方式,从而培养学生职业道德、领导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该实践活动通过撰写专业论文、完成专题研究、编写调查报告、创新工作计划和完成总结报告等形式来完成。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专业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工程管理类专业“四层深、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表现。该方案能够实现学生在知识理论体系上从点到面的突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也是培养单项能力到合成能力再到综合能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任宏.建设工程管理概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综合实训论文范文4

关键词:网络综合实训室;RCMS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6-3909-02

1 我校建设网络综合实训室的目的及现状

当今社会对信息网络的使用程度越来越高,对它的依赖程度也随之越来越高。近几年社会对计算机网络建设、应用、管理、维护方面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要求标准也较高。能同时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熟练的动手能力的人才一直供不应求。

我校希望建设一个功能完善、能很好实现中专阶段网络专业课程教学的网络综合实训室,能在网络的组建、管理、设计开发、应用以及网络安全等层面给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实训环境,使得学生能在学校里就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网络人才。

2007年我校开始建设网络综合实训室,建成后立即投入使用,使得学生能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验技能。教师教学也能从中获益,使其成为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

2 我校网络综合实训室建设方案

我校的网络综合实训室针对的对象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等所有涉及网络技术课程的学生,可以完成各种设备的配置与管理、维护及网络安全、互联网接入等实际操作,也可以完成其他各种网络基本技能训练。

网络综合实训室分为四个区域(如图1),采用六角岛式办公桌布局,共7个实训组。

每个物理实训组成为一个小岛,每个组配备6台电脑,可供6名学生使用。并配备一个小机柜,用于放置每组的实训设备,主要包括3个路由器和4个交换机,另外还有1台硬件防火墙、2个硬件VPN设备、无线局域网设备和VOIP功能模块,这些主要用于网络安全实验和网络管理实验,同样也可以用于科研。每个实训组就是一个VLAN,每个小组的机柜就是一个RACK,都由访问控制服务器RCMS(Rack Control Manager Sever)作为控制中心管理,学生直接通过IE访问本组RCMS进行实验设备操作。

实训室中还设置有一个核心机柜,放置中心交换机组、防火墙以及必要的服务器等。

为了减少直接在设备上多次插拔,在实验柜中将交换机、路由器的部分端口和PC机的全部接口都连接到配线架上。RCMS服务器通过八爪线和异步模块接口连接实训室中各种实验设备。利用八爪线连接每台设备的console端口,实验时也不需要进行控制线的插拔就可以管理实验设备。最后所有的实训室资源都可以由教师统一操控及调配,能得到很好的实训效果。

3 我校网络综合实训室建设的应用成果

网络综合实训室建成后,首先作为普通机房,我校目前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几十门课程,都能在综合实训室中完成各类上机操作。

最重要的是,它主要承担网络专业课方面的实训。我校目前开设了的《中小型网络构建》、《网络综合布线及工程设计》、《网络测试与故障诊断》、《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等多门网络专业课程。综合实训室建成后,能够在此实现专业课程中近百种实验的实际操作:

交换机基本配置、路由器的基本操作、OSPF单区域配置、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广域网协议的封装、静态路由配置、跨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快速生成树配置等基础类操作;

防火墙的基本设置、使用防火墙实现安全的访问控制、利用风暴控制抑制广播风暴、利用分布层802.1x 安全网络接入、包过滤技术、QOS、防范攻击技术等网络安全类操作;

以及DNS 域名服务协议、FTP 协议分析、NETBIOS协议分析、RIP 路由报文结构分析等协议分析类操作。

其他诸如网站建设与动态网页制作及训练、数据库高级管理以维护技术、 .NET应用开发、软件测试与技术、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技术、嵌入式开发项目实践以及相关各类认证与培训都能在网络综合实训室中得到很好的实践操作训练。

4 建设网络综合实训室的意义

网络实训室的建设,首先对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学校的竞争力都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1)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当前,许多中职学校由于缺乏实训条件,在计算机网络类的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我校网络专业开设的一系列课程,在学习理论的同时,都配以大量的实践。网络综合实训室提供了学生学习、锻炼、动手开发的可能,学生能够在这种“边做边学”的环境里加深对理论的认识,极大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如开拓精神、团队合作、服务意识、敬业精神等各方面的职业素质也得到了培养。

2)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我校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定位主要是面向中小型企业,负责中、小型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网络设备的安装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计算机的销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这些岗位技能,大多需要理论和实践相并重才能达到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猛增,但是在供求之间有着巨大缺口。企业需要的是有网络建设和维护能力的人才,看中的是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协作等一系列的基本职业素养。但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理论不太多,实践非常少”的情况,特别在实际操作技能上,关于网络建设、配置、维护、管理等方面,严重缺乏实践经验。

我校网络综合实训室的建设,加大了学生的实践力度,使得学生有机会真正动手操作,确实提高了学生的网络技能和实战能力,使得学生在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拥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些都使得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能有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

3)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通过网络实训室的建设,让教师接触到了许多前沿的网络知识的技术,提高了教师自身在网络技术方面的素养,也提高了网络理论和应用方面的教学水平。同时通过建设网络实训室,教师还有机会和一流的网络设备厂商保持密切的技术上的联系,从而能及时跟进国际上最新最流行的网络技术。对于我校大多数从高校毕业就进入中职学校教学的老师来说,这些交流和学习,弥补了缺乏足够实践经验的“硬伤”,使大家都受益匪浅。

综合以上种种收获,可见我校积极建设网络综合实训室是一项“立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工程。从目前的使用情况以及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结果是双赢的。当然,我们也在不断的总结优点以及不足,比如相对于丰富的硬件操作类实训,关于工程布线类的实训还不能很好的在综合实训室内开展,所以网络综合实训室的建设以及改进还在进行中,希望在不断的总结和提高下,我校的网络综合实训室能够越来越大的发挥它的用途,真正成为我校网络专业教育上的一块“基石”。

参考文献:

综合实训论文范文5

[关键词] ICU护士;综合素质;研究;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b)-0152-02

重症医学科是现代化医院中收治急危重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特殊专科。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护理技术含量高,以及封闭性的管理方式,要求护士不但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监护急救技术,还应具备较好的人文关怀、交流沟通等能力[1]。

最近,笔者对ICU护士综合素质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采取电话联系、信函索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苏、鲁、冀、豫、辽、皖、赣、湘、浙、京、沪等省市的13个三级医院的ICU护士综合素质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ICU护士的综合素质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1 当前ICU护士综合素质状况

调查中,笔者从品德修养、理论基础、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和职业形象5个方面设置30个问题,共发出调查问卷1 120多份,回收864份,从8家三级医院索取到近两年来对ICU护士的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成绩汇总统计表,11家三级医院近2~3年的ICU护士培训实施计划和工作总结等材料,对从事5年以下的ICU护士综合素质情况进行了调查。据调查分析,各家医院都十分重视ICU护士综合素质的培训和提高,当前ICU护士综合素质总体情况是好的,基本能适应现阶段ICU护理工作要求。但ICU护士综合素质也呈现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不足,存在着与医疗科技进步、患者对ICU护理新要求、ICU工作新模式及护理新技术新仪器的大量使用等不相适应的问题。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ICU护士的综合素质五方面有近25%达到优秀,有37%达到良好,有48%的ICU护士综合素质不及格。5个方面只有职业形象优秀率达62%,其他4个方面的优秀率都不超过50%。由此可见,ICU护士的综合素质整体偏低,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直接关系到ICU的护理质量和安全。

2 ICU护士综合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

一是自身基本条件偏低。从调查统计来看,ICU护士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统计第一学历:本科以上学历的占5%,高考的大专学历占38%,初考连读大专学历占45%,初考中专学历的有12%。初考大专和中专学历的普遍专业理论基础较薄弱,技术技能不全面不熟练,在各家三级医院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成绩偏低的ICU护士中占85%左右。

二是选拔用人把关不严。ICU护理工作特殊,对综合素质要求更严格,应该把那些事业心责任感强、文化素质高、技术技能好等综合能力强的挑选进ICU工作。但实际选配ICU护士工作中,往往因受各种因素影响,在选择ICU护士时降低了标准,有的就没有评选的标准,造成选进ICU的护士综合素质良莠不齐,甚至把一些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弱、责任感不强的护士选进或调入ICU工作。

三是在职培训存在缺陷。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但目前我国专科护士培训正处于探索阶段,多强调理论和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2],而对ICU护理工作别需要的人文关怀、交流沟通技能技巧灌输培训不多,对如何有效地获取知识的能力、情绪的调节与自控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则很欠缺等。

3 提高ICU综合素质偏低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一是建立ICU护士选用标准和综合素质评价标准。ICU集中了现代化的监护与急救设备,集中了危重的患者;护士既是先进仪器的使用者,又处于抢救患者的第一线;护理质量的优劣是ICU救治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如何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使没有接触过ICU工作和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及正规指导的护士尽快地掌握危重症的监护技能,实现从无经验的护士成为合格ICU护士的角色转变,关系到ICU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质量的高低[3]。因此,对选用ICU工作的护士和综合素质要有一个考核评定的标准和办法,制定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评价表,采用自评、互评方式,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反馈、教育、引导和管理。这样就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护士综合素质,有助于提升护士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护理团队的合作能力,最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二是建立ICU护士继续教育和专项培训有效机制。开展ICU护士的继续教育和专项培训工作,必须要有有效的机制作保障,包括建立专门的课程内容、时间保障机制和考核奖惩制度等。ICU护士除参加其他护士培训外,每1~2周进行1次培训课程,全年共计36次,其中理论授课24次,复杂疑难病例讨论12次,操作技能培训12次,考核6次。授课内容涵盖有效的护理评估、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要领、ICU医院感染控制指标、危重患者常见护理并发症的预防、科室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三基本应知应会、各种检查的正常值等;技能与考核的项目主要有ICU内各种仪器的使用与维护、各种常用的操作流程、服务流程以及抢救流程等。

三是着力解决ICU护士综合素质存在的重点问题。从分析中可发现,当前ICU护士最缺少的是基本功和一些专业性的技能技巧。因此,必须统筹安排,集中力量,突出抓一些重点和薄弱环节的学习和在职培训。一要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二要打牢专业理论基础当作关键;三要把锤炼心理素质作为当务之急;四要把提高技术技能经验作为核心。通过扎实有效的培训,ICU年轻护士综合素质低的问题一定能得到快速解决。

4 结论

ICU年轻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应兼顾专科相关的护理理论、临床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4]。大多数学者认为专科护士同时具有五个角色,包括临床专家、管理者、教育者、顾问和研究者[5-6]。重视和加强对ICU年轻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势在必行,必须要以以上几个方面为抓手,提供全面的培训方案,推进ICU年轻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萍,肖江琴,江静云. 理论与实践交叉的培训模式用于ICU专科护士培训[J]. 中华护理杂志,2009,44(9):829-830.

[2] 权明桃,游恩丽,江智霞,等. 体验式教学在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贵州医药,2011,35(6):569-571.

[3] 张萍,孙玉蓉,王伟. 规范化培训教程在ICU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3):159-160.

[4] Morrison JD. Evolution of the period operative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role[J]. AORN J,2000,7221:227-232.

[5] Scott RA. A description of the roles,activitees,and skills of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J].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1999, 13(4):183-190.

综合实训论文范文6

关键词:综合实训 药物化学 实训 考核

中图分类号:R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179-01

高职药物化学是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1]。药物化学实训是为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严格认真的工作态度,为学生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药物化学实训课引入了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将综合实训纳入到实训考核中,以期更好地实现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培养出“走出去,用得上”的人才。

药物化学实训主要包括三部分:合成实训、性质实训和综合实训,综合实训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必要途径和方法,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必要手段[2]。笔者以综合实训未知药物的确证为例,通过考核的方式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及动手操作能力。

一、合实训在药物化学实训考核中的应用

1.综合实训考核的对象

14级三年制药学专业学生,共119人

2.综合实训的选择

选择综合实训作为药物化学的考核项目是因为综合实训能够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课题组老师通过与行业企业专家进行研讨,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就业综合考虑在内,最终选取“未知药物的确证”为药物化学实训考核的项目,考核学生学会鉴别已知范围内的未知药物。

3.综合实训的考核形式

“未知药物的确证”的考核采取分组考核的方式,考虑到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学时等的原因,采用3个人一组共同来完成。考试采取百分制,包括两部分:动手操作和口试,其中动手操作部分是80分,鉴别对一个药品是10分,8种药品一共是80分,考试时采取闭卷分组设计药物鉴别流程图,学生根据药物的结构自主设计鉴别方法。口试是围绕本实验当中的具体药物设计相关问题,考核学生对药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的情况,口试要求每个人都要回答,回答2个问题,每个问题回答正确是10分,一共是20分。学生通过考前预习,自主完成实训操作的整个过程[3]。

4.综合实训的考核结果

采用题库抽题,闭卷的方式考试,统计成绩,结果见表1。

表1 综合实训考核成绩

5.对于综合实训考核方式的问卷调查分析

制作综合实训考核方式的调查问卷,对该考核方式进行评价,问卷采取当场发放当场收回的方式,发放119份,收回115份,有效回收率为96.64%[4]。调查的结果见表2。

表2 学生对综合实训考核方式的评价

由表2可见,综合实训的考核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了职业氛围,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考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综合实训运用到药物化学考核中存在的问题[5]

1.三个人分组测试不能够完全体现出学生的水平,部分学生有充数现象

由于三个人以小组,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有依赖别人的现象,最好能够单人单考,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真实水平。

2.由于条件有限,无法119人同时进行测试,这样就会造成漏题现象,对先考试学生不利

由于实训室及监考老师数量有限,无法让学生同时进行测试,我们是分两天进行测试的,这样就造成第二天考试的学生得到问题的内容,有失公平。

3.监考老师应该统一标准,一视同仁,避免人为因素造成误差

人为因素通常会影响考试的公平性,所以,在考试过程中,监考老师的评分标准应该统一,提的问题也应该经过讨论,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

三、讨论

将综合实训纳入药物化学考核中,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了职业氛围,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对每个学生的考核,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在今后考核的过程中也会逐步的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葛淑兰,惠春.药物化学[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杜利月.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综合实训的探讨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3,32(12):36-37.

[3]金根中,吴雄彪,成军.基于实训过程的考核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05-106.

综合实训论文范文7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应根据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转变观念,以秘书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秘书工作任务流程为纽带,以实训教学带动理论教学,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训环节,构建秘书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当前公司、企业等用人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除了强调专业技能外,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技术应用型专业相比,高职文秘专业在职业能力方面对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更高,这就构成了当前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高职院校在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必须针对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要求,进行教学和实训环节的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秘书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可以概括为:人们从事某职业所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即人们运用必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按规定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的要求,完成职业活动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由两大能力模块组成,即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通用能力与特定的、专门的职业技术知识无直接联系,它是从事任何工作的任何人获得成功所必需掌握的技能,是跨职业的、可迁徙的、有助于终身学习的、可发展独立性的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完成主要职业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主要指运用专门技术和掌握该技术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从事基本的职业工作的能力。[1]

当前用人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要求,一是注重综合素质,即要求秘书人员要德才兼备。二是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既要有较强的办事、办文和办公自动化能力,也要有有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能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以及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市场调查与营销能力等。社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比较注重实际工作能力,较看重综合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秘书是当前社会需求的主要对象。

二、当前高职文秘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目前开设文秘专业的高职院校为数不少,尽管在文秘专业开设之初大都进行过相应的调研和论证,但在涉及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还是难以摆脱对文秘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传统认识,过分执着于办文、办会、办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强调过多,课程安排更接近与传统的汉语专业,以老师为主的课堂知识的传授多于以学生为主的实际工作过程训练和相应的能力培养。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理论性、知识性课程过多,实践性课程相对较少,即使安排了实训课程,也往往是理论性、知识性课程的延伸,缺少由理论性到实践能力的转变,理论性课程孤立和脱离工作的实际。比如,花费很多课时讲授汉语知识和秘书理论,使课程成为枯燥乏味的教条,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二)专业教师缺乏职业工作经验

秘书工作是一门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涉及到行政管理工作的很多方面,而目前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课程大都是由中文等相关专业的老师承担,很多老师从来没有从事过文秘或相关工作,对文秘工作的理解往往是从书本上得到的,或是以自己的人生阅历来进行理解,缺少对文秘工作的真切体会。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使课程的教学变成了纯粹的理论教学。

(三)实训教学环节虚浮

高职文秘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的设置和实施。目前一些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一是设置不合理,二是实训教学设施不齐备,三是实训教学流于形式。实训教学本来是由理论学习到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的过渡,学生通过实训教学一方面可以了解秘书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一方面通过实训掌握秘书工作的基本技能。但大部分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在实训环节的设置上限于学校在经费上的困境,难以设置基于文秘工作流程的仿真实训室,同时实训教学的老师因为缺乏实际秘书工作经验,也很难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实训内容和环节,使实训成为脱离秘书工作能力培养的虚浮的形式。

三、文秘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从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来看,它应包括业务能力、办事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四科。其中,业务能力是专业能力,是核心;办事能力和社会能力则是职业能力,是基本;个人能力则是其岗位能力的某种杰出表现,是拓展。[2]上述四种职业能力契合了社会对文秘人员的职业素质的要求,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参照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要想符合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就必须转变观念,以秘书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秘书工作任务流程为纽带,以实训教学带动理论教学,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训环节,构建秘书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置教学和实训环节和内容

按照秘书工作的岗位能力要求,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将所有课程按照基本能力、业务能力和相关能力三个模块进行设置。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外语运用能力和办公自动化运用能力;业务能力指的是文秘人员自身应具有的职业特点的能力,是文秘人员完成本职工作中各类不同工作内容所需的能力,包括文字处理能力、信息收集和利用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和公关策划能力、会务与商务活动处理能力等;.相关能力可分为摄影、摄像、录音、速记、驾驶、则税金融、法律法规、营销竹理等内容,是业务能力的必要补充。[1]

(二)联合相关专业,联合建立仿真实训中心或“仿真公司”

文秘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应立基于文秘工作流程,在当前高职院校对文秘专业经费投入不多的情况下,文秘专业实训室建设可以考虑和学校其他相近专业共同组建仿真实训中心或“仿真公司”,这既可以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实现“公共职业环境”与“局部职业环境”的有机组合,同时又可以按照公司管理的模式完成基于工作流程的文秘专业实训。[3]

(三)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核心改革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秘书工作相关能力培养的目标,以工作任务驱动教学,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式的“满堂灌”的做法,按照能力培养的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核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等师生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工作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4]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是为学生毕业走上秘书或相关工作岗位的一个职业能力培训过程,培养的是“准职业人”,是能够适应社会对秘书职业能力要求的未来的职业工作者。因此,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求职就业,也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揭平英.高职文秘专业“准职业人”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 郭荣梅.发达地区高职文秘类人才需求与培养分析[j].职业时空,2007(22).

综合实训论文范文8

关键词: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2-0141-02

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社会调查,依据社会对财务、会计人才素质要求,结合岗位工作特点和生源情况,按照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目标要求,按照“理论够用、加强实践、突出特色、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以能力培养为重心构建并实施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内容为三方面: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拓展体系。

一、理论教学体系

(一)课程结构上形成“平台+模块”的框架,通过“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建设,保证人才基本规格要求和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其具体含义是在应用平台上设置了职业技术模块、岗位技能模块和第二、三课堂模块。在学院统一规定的公共基础平台外,又在专业理论平台上设置了学科共同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必修课模块、专业方向课程的限选课模块和自由选课模块。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对各类课程进行裁并、整合和内容更新,为实践教学提供“必须、适度”的理论前提。从总体上设计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发展要求,突出整合性和知识的应用性,打破传统按学科范畴设置课程旧框架,增强主干理论课程整合。

(三)把职业资格认定类课程整合进课程体系中,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入相关行业作好准入的资格准备,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串连起来,能以行业需求为主线,为综合知识与技能的构建提供理论知识和技能原理。

二、实践教学体系

(一)建立“全方位、双循环、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

1.全方位

(1)全方位模拟教学形式。形式依据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系列课程特点而定,有校内校外两种形式的实训与实习,并把二者紧密结合。同时有手工模拟、计算机模拟和会计、财务、审计电算化相结合的实训。单元实训为每门课程的基础,专项实训针对岗位需求而设,还有包括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企业经营全过程实训,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于一体的专业综合实训。

(2)全方位模拟实训内容。由单一的工业企业的模拟实训扩展到主要行业的模拟实训如施工企业、商贸企业、行政企业单位等;强化会计、审计、财务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单元实训及其综合实训;增加就业岗位的专项实训。最终使模拟教学内容更加岗位化,更加全面,为人才培养走向准职业化奠定基础。

(3)全方位模拟教学环境。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ERP财务管理沙盘模拟实验室”;校外建立实习基地,包括会计咨询公司、金融单位、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

2.双循环

日常教学中双循环是指各门课程的单元模拟循环与毕业前的综合模拟循环。

(1)各门课程(指专业主干课)一是按章节内容分散进行实训。二是课程结束后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该课程综合实训。这需要科学的安排时间,理论教学精讲多练,通过实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单元循环是伴随专业系列主干课程理论教学同时进行。

审计、公司(企业)财务等课程单元模拟,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案例分析为主,辅以专业调查,提升职业判断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协调、交往的能力。会计系列课程单元实训侧重基础模拟训练,培养基本职业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在时间安排上,分别在一、二、三、四、五、六学期进行,系列课程单元模拟实训是伴随每门专业理论授课同步进行,实践教学环节连续不断线,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2)毕业前的综合模拟循环。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包括整个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系列的综合模拟实训,这是在专业系列课程单元模拟实训后而进行的实训。

综合模拟实训以校内实训为主,按设定的模块进行实训,集中在大四第七学期。第八学期进行顶岗就业实习,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的准备工作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

通过双循环模拟实训,实现了每门课程的整体循环和相关知识的交叉循环,达到全面把握、重点应用的目的,使学生专业知识步步升华。使学生在对各门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分块、分条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提升就业能力。

3.多模块

毕业前设计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岗前实训模块,旨在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1)出纳岗位实训模块。这一模块的设计是为了保证学生上岗后能扎扎实实地从基础业务做起,出纳往往是学生进入财会部门的第一个工作岗位,出纳业务也是财会人员的基础业务。此模块设计为成为一名合格的财会人员奠定良好的业务基础。

(2)会计(审计、财务)岗位实训模块。将学生置身于会计(财务、审计)主管人员的岗位,进行经营或业务活动全过程的会计业务、审计业务和理财业务的处理。主要以工业、商贸、施工、行政事业单位一定期间的主要经济业务,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的内容及方法与操作技能,使毕业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从而把握继续发展的机会。

(3)纳税申报业务实训模块。学生在校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较少,但用人单位在选择财会人员时,往往非常看中其纳税申报与纳税业务处理的能力。该模块完全模拟企业纳税申报业务全过程,使学生得到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全面训练。突出各种税金的计算、合理避税的运用、调整账务处理等内容实训,各种税收处理在企业会计实务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且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大,这项任务对财会人员职业判断力要求高,所以纳税申报业务是财会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4)“ERP沙盘模拟实验”模块。该模块训练,可以让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学生跳出财务看财务,全面提高学生职业判断力、经营决策和财务及经营活动分析与评价能力,不但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方法,从而从更深层次把握财务管理内涵。在这一模拟实训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对抗性的实战训练。学生分别扮演不同企业管理角色,包括会计、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等职能。

(5)特殊业务模块。设计这一模块,旨在加强实务操作训练,以适应实际工作岗位需要。一些特殊业务处理因新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颁发与实施越来越国际化、标准化。这些特殊业务在实际工作中时常发生,学生在校只学些基本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运用能力,因此,有必要加强该模块设计。

(6)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模块。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四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的检验,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更高层次,它是理论和实践的升华,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全方位的考察。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不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较弱,文字组织能力较低。为此我们利用日常各种实训与实习机会要求学生写出论述性的总结和调查报告,有意识、逐渐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一个较好的基础。待进行较长时间的毕业实习时,学生就可以根据日常逐渐培养出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日常积累的资料,针对论文选题,较为顺利的收集、整理、加工实习中取得的与论文相关资料,较好的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工作。

(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措施

1.构建财务管理专业大学本科1―4学年的分层次、模块化及点、线、面相结合的实训课程体系,将实践教学纳入新版教学计划,从而保证上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2.认真做好实践教学内容的衔接。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1)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包括每门专业课程实训与专业系列课程综合知识与技能融合为一体的综合实训相结合;每门专业课按章节分散实训与该课程结束后集中一定时间进行系统实训相结合。

(2)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学生毕业后,无论是在大公司还是小企业从事财会工作,无论是手工核算还是计算机核算都希望游刃有余地胜任工作,因此在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既能熟练的进行手工操作,又能利用财会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

(3)课余学生分散实训与相课堂集中实训结合。分散实训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各个实验室中随时随机进行操作实验。

(4)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规定学生自找单位进行一定时间的专业实习。学生必须根据实习内容提交一份论文性质的调查报告,作为平时学习成绩考核内容。由于财会专业建立实习基地难度较大,学生在校期间,在强化校内实训的同时,校外实习必不可少,严格要求学生按实习指导书具体规定的要求与内容进行实习。

(5)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撰写相结合。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特点,要求学生在较长的毕业实习期间,根据论文选题注意搜集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提炼出论文论据、从而使学生撰写论文具有实际意义。因此要求学生撰写具有实用价值的论文。

3.加强实践教学资料建设

教材可选用正规出版的专门教材,也可由教师自行编写。具体规定实训目的,要求、内容、步骤、方法、时间、地点、进度及考核方法。同时教学大纲和实训教材,要求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均要有相应的教学大纲,实践教学环节都要有相应教材和实践指导书。

4.改革与完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寓教于乐,乐学致用”,加强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鼓励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方法,这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具体包括:

(1)进行实践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利用教学的有限时间进行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因此,我们要求教师每学期开设的专业课程实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多媒体动态示范教学,使学生通过网上学习来完成实践教学工作任务,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网上实践教学。

(2)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采用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到实践单位参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岗位轮换、角色转换、社会调研等灵活多变方法。

5.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

(1)请进来。聘用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具有实际工作经验人员为专职教师;外请专家讲座,指导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程实训。

(2)送出去。到企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财会软件开发公司接受专门培训;允许教师在不影响教学工作前提下业余时间到企业、单位参与实务操作。

6.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的考评

(1)学生实践成绩的考核指标体系

(2)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3)师生互评

以上各项指标均赋予相应的权重登取成绩,均以“百分制”考核,折合为“五级分制”。

三、素质拓展体系

应用型人才不是培养精于技能的工匠,而是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素质拓展体系应包括专业技能、技术创新和专业素质的拓展、社会综合能力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

(一)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专业技能竞赛,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培养技术开发能力。

(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三)开展各类专业证书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学生通过培训和专业证书考试,使专业应用能力转换为技术资格。

综合实训论文范文9

关键词: “国培计划” 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 远程教育

一、理论提出与“国培”项目实施

现代社会是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传统的面授教育已难以满足人们对知识体系的更新需求,现代远程教育可以解决此问题。基更于1986年初版、1990年再版的《远程教育基础》一书中指出要将远程教育中相互分离的教学行为重新整合起来,就必须人为地重新创造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的关系,重建师生相互交流和影响的机会,其核心是把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他提出远程教育是以学的行为和教的行为在时空上分离为特征的,远程教育“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的时空分离”的本质,一方面,为远程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开放特征,成为其吸引众多潜在社会学习者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成为远程教育提供高质量教学,保证远程学习者获得成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远程教育理论必须重新构建教师与学生内在的主动性重新构建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情景,远程教育必须将这种分离的教与学再度综合,重新链接起来。他认为,对远程学生来说,教与学的重新整合必须通过人际交流来实现。

我主要是通过对宁夏2011年“国培计划”进行实例分析,阐述远程教育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合理结合,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基更的远程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对“国培计划”的实施进行说明。旨在说明在远程教学中必须重新创造教师与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跨越时空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情景。远程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将这种互相分离的教授与学习活动再度综合起来,使其重新连接在一起。在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中,将学习材料与学生的学习行为结合起来是所有设计的中心。

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分析

在教育部、财政部的共同努力下,“国培计划”在《纲要》的第一时间就全面组织实施了,中央财政安排了5.5亿元专项资金,其中5000万元支持“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希望通过国家的示范性举措,加强和改进教师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扩大教师参训的覆盖面,促进各地进一步加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大幅度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2011年宁夏“国培计划”的具体实施,我们取得了各方面的成果,在项目管理方面、培训模式方面、网上教学质量检测和评价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们就2011年宁夏“国培计划”的具体实施来深入分析基更的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在本项目中的实践应用。

在线视频模块在指定的时间进行专家在线讲座直播,学员可以在观看视频时在页面中的交流区提出自己的学习问题,专家们会就某些问题与学员进行深度交流或者学员进行互相讨论。在这种环境下,学员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以基更的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为理念,在师生永久分离的情况下,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将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相结合,更加优化了教师培训的整个学习过程。

整个“国培计划”在远程教育的平台上,以学员学习为中心,通过将自主学习和以“班级模式”下的合作学习相结合,在教与学的再度综合理论为思想的引导下,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学习方式与网站建设,并达到了超预期的培训成果。整个“国培计划”中,教与学的再度综合理论深入融合在各个模块、评论聊天专区中,并要求学员以班级为单位组建QQ群,进行及时的评论与讨论,培训单位并派出辅导教师以“客服小研”为昵称在QQ群中为学员们作指导。

通过上述对“国培”学员的学习方式及“国培”网站的深入分析,可看出基更的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对现代远程教育有领导性的作用,将教与学的再度综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远程教育模式。

三、存在问题及完善的对策

1.机构运行配合不当,部分学员专业不对口。“国培”项目主要针对中小学老师继续教育方面的培训项目,主要通过假期集中面授和网络渠道的远程教育自学,每个批次的培训都提前限定了此次培训专业方向和人数,以便基层学校及相关部门上报相关专业方向的教师进行培训,但在此次培训过程中,出现参加培训学员专业方向与培训专业方向不一致的现象,如部分美术老师被上报到体育项目的培训中去参加体育培训。虽然不影响合格证书的取得,但这对老师的继续教育没有任何帮助。

2.网站设置不灵活,学员容易蒙混过关。在此次“国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员平时在通过网络渠道的远程教育网站进行学习时,网站设定了每个学员登录网站学习每个学习项目的次数和在线登录时间的下限,登陆次数和在线时间达到下限规定时便可取得相应学分,这种设置表面上可以让学员被动地进行规定项目的学习,但实际上忽略了学员的个体差异和个体条件,学员很容易像挂QQ一样,登录网页打开学习项目的页面直至达到相应最低学习时限。这样达不到学习效果,学员也很容易蒙混过关。

因此,“国培”项目的实施应严格遵守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的基本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个体差异,重质不重量,在远程教育部分,重新构建教师与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创造跨越时空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