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教师幼儿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2 17:33:41

教师幼儿教育论文

教师幼儿教育论文范文1

有关幼儿园幼儿教育的指导方针已经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应该是游戏,这点可以看出幼儿园在教育方面很重视游戏的作用。实践证明,集体教学活动能够大大促进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通过幼儿园的课程安排,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幼儿园也都将集体教学活动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这是因为通过集体活动教学能够让幼儿更贴切地理解教育的内容,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充分地认识这个社会,这个是让幼儿熟悉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因而笔者认为集体教学活动对幼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非常必要的。通常幼儿园会采用集体教学和小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有利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一)集体教学活动的作用

在幼儿园教学中一种有效的组织方式是集体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借助有限的教育资源对幼儿们展开基础性教育,这对幼师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通常幼儿们还没有形成自我控制能力和学习的能力,他们不受束缚,对待任何事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要引导他们学习需要非常的手段来吸引他们的兴趣。集体教学活动对幼儿来说,能够使他们针对同一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在相互启发的学习气氛下,幼儿们能够彼此获得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集体教学活动还能给幼师一个评价学生的平台,让教师经过横向的比较评价幼儿的各项能力。还能充分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

(二)目前幼儿园的现状

首先,我国的国情决定了集体教学活动这一教学模式,这是我国特有的,是社会文化导致的,不能因为外部环境改变的。中国由于人口众多,我们不能像西方国家一样,因为我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和人文背景都不同,虽然我国的幼师没有达到西方国家的水平,但是集体教学活动是最适合我国幼儿园教学的一种模式。其次,幼儿园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员短缺,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幼儿园的发展,如今我国幼儿园的规模多数是较小规模的,大规模的幼儿较少,而且幼师短缺才是幼儿园不能得到很好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集体是一种非常适合幼儿较多的幼儿园而提出的。最后,我国幼儿园中缺乏有经验的幼师,多数幼儿教师都有教育过幼儿学习,但是他们并没有经过专业性的培训。

二、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需要特别注意的内容

(一)幼儿的发展情况

幼儿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一个目标和成果,而其中的过程是以经验作为前提来进行顺应和同化。所以,只有以幼儿原有的发展,合适的教学活动才能进行下去,在教师的周密设计下,支持和引导幼儿的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和丰富。但是,如今很多幼儿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是往往会没有对其幼儿原有的经验进行思考和分析。很多教师通常将注意力放在活动的内容本身的特别,流畅的环节等活动的本身设计,却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提升幼儿原有的经验和发展上的元素撇在一边。例如,在识别数字的活动中,教师在操作的材料上做了精心的准备,还设计了许多精彩的游戏。但是,在其难度上却对幼儿来说没有任何挑战,非常轻松的达到了教师所要达到的要求,这说明了教师仅仅将目光放在了课程的完成流畅性,而完全没有考虑幼儿本身水平是否符合教学活动的真正的目的,这也就没有达到锻炼和提升幼儿的教学目的,对于幼儿的作用并不大。这样的教学,就算如何的新颖,如何的有趣,逻辑在如何的严谨,但是对幼儿的发展水平没有多少的帮助。此外,很多教师为走捷径而去从杂志上或者其他地方抄袭现成的教案来进行组织教学,他们觉得这些教学活动达到了标砖,也是完美,可是他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些教案只是适合一般的发展情况,或者针对某个班级而进行设计的,不适合多有的幼儿。所谓的集体教学要针对性的对本班的情况作出具体的详细的思考。

(二)教学中的环节的目标

每一项集体教学活动,都具有相当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虽然可以不排除其生成的成分,但是教师需要掌握整个过程中的其所要达到的策略和目的。如今,教学目标的罗列在教师的活动设计里都能够达到,但是这些环节却没有说明的具体性,就是单纯的粗略的笼统的罗列出来,如:第一步,导入环节第二步,进行探索第三步,总结评价,等等,非常的套路化,模式化。这就让教师无法清晰的看清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关系,无法体现出各个环节的实效性。如,游戏是教师在活动所使用的一个常用方式,但是使用这个游戏是为了体现什么呢,这个游戏能给幼儿们带来什么,心中没有清晰的谱,这也就让活动出现一个表面上很成功,但是却没有任何实际性意义的状况。同时,这样的模式,罗列方式的简单就会把教师是思维固定下来,失去了创新,失去了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模式的机动性。被现成的教案牵着鼻子走,不能以教学活动针对性的处理存在的相应的问题。例如,某个数学活动对9的组成和分解中,其实幼儿早已了解其中的道理和奥妙所在,但是因为教师的定性思维,走规定的老路线,坚持原有的设计进行一项又一项有趣的活动,去却是整个教学活动变成一个毫无意义的教学,所以,教师要在设计教学活动中设计每个环节是要让自己知道每个环节的目的作用所在,发挥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的作用。

三、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方法

(一)用心体会,创造良好环境

幼儿的基础学习方式就是去探索。所以,引发幼儿的探索活动,创设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总会在教学活动中强调把教育过程弄精,弄好,就是所谓的操作材料、游戏玩具、演示教具在教学中齐全,从而达到其教学的目的性,但是幼儿在身心发展中所谓质量变化却被完全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没有得到支持,就像”做礼物”的活动,教师无需只把目光放在制作教具上,也可以记住一些教室内所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导入,在省略一些复杂过程的同时,也减少了一些重复的过程,让幼儿在自己的熟悉环境和材料,提高幼儿自身的主观能动行,自己去开发和探索,找出其中的奥妙和规律,并亲自设计出来,让幼儿亲身的体会其中的道理,把整个教室布置成引发、支持幼儿思考的活动环境,让幼儿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这就把幼儿对知识的认知有了向往,从而达到了教育效果。

1.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材料备足

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他们对某物好奇时,眼睛是最好的正面,抓住他们的目光,找出吸引他们目光的根源,主动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材料。

有一次,我看见一个孩子在盥洗室里嬉戏,就留下来静静的看着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原来孩子正在看从水龙头内流出的水柱正随着一只小手的转动而不断的变细变粗,好奇的脸庞洋溢着欢欣和喜悦,丝毫没有意识到身上的湿漉漉的衣服,墙上也充满了水珠,这让我有了一个想法,我在活动室一角的桌子上放上了几盆水,还准备了一些小瓶$小碗$杯盖$小船$积木$海锦等各种材料,孩子们马上围到这张桌子周围,开心的玩起水来。在玩水过程中,幼儿认识了水的特性,获得了许多有关水的知识。

2.为幼儿所需提供氛围

每个孩子都需要爱,充分的爱是孩子们的基本需求,更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教师的一句鼓励,一丝微笑,一声赞美,一次抚摸都能为孩子带来莫大的动力,激发出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热情,活动中,对孩子微笑着说声:真不错,好极了,加油哦。诸如此类的激励话语都能够让幼儿积极的参与活动,如果孩子们有了自己的想法的见解是,要去认真的听,尊重他们的想法,给他们一个良好的,愉快的,自由的氛围。

(二)兴趣是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突破口

因为幼儿的年龄小,这是他们的特性,所以对某些事物的兴趣新鲜度不会保持很久,这就需要教师犀利的洞察能力,找到幼儿的兴趣,并将此作为突破口,通过引导,让孩子们能够在一个轻松的气氛下,在愉快情绪的触动之下,自主的积极的投入进去,教师开展的主题活动就是在幼儿的兴趣点上不断产生和蔓延的。

在参观商店活动中,孩子在路上看到了许多汽车,商店的柜台中也陈列着各种玩具汽车,在回来的路上,孩子们不停地讲着汽车。金金说:那个前面有只手的汽车是吊车。不是,是挖土机,我家里就有,任巍杰马上反驳。丁丁说:我家有小汽车,还有大卡车呢。我家也有,我还有警车呢。看着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谈论着汽车。汽车这个主题活动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活动中,每个孩子对汽车的兴趣也不尽相同,在讨论轿车时,夏正阳最感兴趣的是刹车和排档,他不厌其烦地问司机:这叫什么名字!怎么用它!你能用给我看看吗!(童俊心感兴趣的是车轮,他整个身子都钻到了车底下,把衣服都弄脏了,终于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我看见这辆汽车有四个轮子。(他的话引起了几个孩子的兴趣,在参观停车场的时候,他们还专门对每辆汽车的轮子进行了比较和研究。

(三)游戏是学习的催化剂

游戏对于孩子们来说,不是工作,不是负担,不完全是生活,是学习的一个途径,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和追寻,它是自发的,是主动的,是愉快的行为活动,知识技能往往都是通过愉快的游戏中掌握到的。如在学习比较多少时,我设计了以下游戏,找椅子,请幼儿找一个椅子坐下来,比一比人多还是椅子多,戴帽子,请幼儿给瓶子盖上盖子,比一比瓶子多还是盖子多,开锁,请幼儿找钥匙开锁,一个钥匙开一把锁,比一比钥匙多还是锁多,喂鸡,请幼儿把虫子喂给小鸡吃,比一比虫子多还是鸡多。游戏是在幼儿快乐的同时,不知不觉的掌握了许多的本领,将玩中带学,学中有玩的教学理念体现出来,提高幼儿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幼儿在其中得到了主动性的培养,为幼儿在将来学习的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将为此受用终身。

(四)生活中的节奏,刺激学习主动性

培养孩子们的学习的节奏通常包括“节奏乐”“认识节奏”活动。这也是教师训练幼儿节奏的主要方式。在生活中,我们周围的节奏音律随处可见,就如动物的叫声,音乐的节奏,教师可以让幼儿在自然的条件下找到节奏的所在,也可以在自己的设计的有固定节奏环境下,让幼儿们充分体会,找出节奏的奥妙,让节奏乐陪伴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去。

1.语言活动伴随着节奏。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教师可以以诗歌的朗诵特点,围绕教学发展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利用外物只管的将诗歌内容展现在幼儿面前,然后让幼儿随着节奏,拍手,点头等,找到节奏的规律,最后和乐器伴奏一起配合起来。

2.音乐里找到节奏。学习节奏,这和舞蹈,歌曲、律动、欣赏等活动是分不开的。在让幼儿学新的歌曲之前,要让孩子们先练习歌曲的节奏,在拍子的配合下,让幼儿们找出歌曲中的特点和奥妙,再在这基础上把歌曲的歌词记下来,在手脑并用之下,即学会了新的歌曲,也掌握了节奏。

3.节奏练习应该成为幼儿生活中的一部分,比如在幼儿练习拍球的时候就可以找到节奏,这既让孩子们增强了趣味性,也能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教师幼儿教育论文范文2

为了比较全面真实反映幼儿园英语师资现状,笔者整理了中国知网上近三年来所有关于幼儿园英语师资现状调查文献,并从中选出最新和最具代表性的15份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一)教师数量匮乏。

很多地区幼儿园的兼职或外聘英语教师达超过50%以上,其中天津市和常德地区的幼儿园中兼职或外聘的英语教师高达75%和96%。如此过高比例的兼职或外聘教师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二)教师学历不高。

目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学历以大专为主,虽然有的幼儿园也有较高比例的本科学历英语教师,但大多数是后来进修获得的本科学历。此外有的地区幼儿园如西安市和常德地区还有20%和25%的高中或中专学历。

(三)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专业主要是学前教育、英语教育及少数艺术、中文等专业,毕业于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师资寥寥无几。这样的教师不是缺少幼教方面的理论和技能,就是缺乏英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难以胜任幼儿园英语教学。

(四)英语教师教龄短,教学经验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很多幼儿园英语教师的教龄都在5年以内,而且教学经验不足,能力有限。这说明高校开设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已经滞后,未能更早、更多地为幼儿园英语教育提供更优秀的师资,致使幼儿园英语教育质量低下。

(五)英语教师性别比例不合理。

当前我国幼儿园英语教师绝大多数是女性,男性英语教师及其匮乏,很多幼儿园男性英语教师的比例为零。这种现象不利于儿童全面健康发展。当前很多幼儿园英语教师在幼教及英语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方面比较欠缺,同时系统学习过幼儿教育和英语教育理论知识的英语教师的比例只有20%左右。这样的专业知识结构与储备显然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当前幼儿园英语教师需要加强的英语知识有词汇、语法及英语文化等,需要提高的英语应用能力有听力、阅读及写作等。虽然统计结果显示天津、武汉及西安等地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语音和英语口语相对较好,但从其他调查数据看,情况并非乐观,比如宁波市幼儿园只有18.3%的英语教师认为自己的英语语音语调标准,常德地区40.8%的幼儿园英语教师对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不满意,61%的幼儿园园长对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不满意。由此可见,提高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专业素养仍然非常必要。

二、加快高校学前英语教育改革,培养合格幼儿英语师资

(一)科学制定学前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是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规格。针对当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全面、素质不高、能力低下的现状,高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应该将其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学前教育及英语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文化知识、教育教学技能、人文素养及职业道德,胜任幼儿园及幼儿教育机构的英语教学、管理及教科研工作的新型高等专业人才。

(二)合理设置学前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前幼儿园英语教师在幼儿教育理论、英语语言学、幼儿英语教育理论、英语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以及教育教学技能等方面均匀不同程度欠缺说明以往简单地将幼儿教育与英语教育的课程混搭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师资的。学前英语教育专业较合理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1.思想道德、文学、体育、心理健康等公共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职业情感和人文素养等;2.学前心理学、教育学,英语语言学、幼儿英语教育学等专业理论课程,以夯实学生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3.英语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与修辞、英美文化概况、英语视听说、英语泛读、英语精读、英汉翻译、英美文学、幼儿英语歌曲与表演、幼儿英语活动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4.摄影、书法、营养与健康等专业先修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技能;5.专业见习、实习等专业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教书育人能力。

(三)改革创新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模式

当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低下、教育教学能力不足除了与他们在学校受教育时的专业课程设置有关,还与其受教育是所用的传统、低效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科知识体系为顺序、学科内容为载体、学校教室为空间”这一教学模式密不可分。为了确保培养出优秀的幼儿园英语师资,高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模式应该革新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健康发展和未来职业需求为导向”,采用交际法、情境教学法、社团学习法、任务型学习法及多媒体、网络等多样性教育教学手段,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以高校教育和幼儿园实践为纽带,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新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四)合理提升培养层次、扩大招生规模、调整生源性别结构

鉴于目前幼儿园英语师资学历不高、数量不够、性别失衡的现状,有条件的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学前英语本科及研究生层次教育,并根据社会对幼儿园英语师资实际需求和办学能力合理扩大招生规模及男性幼儿英语教师比例,从而为促进幼儿园英语教育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英语师资。

(五)积极开展职后培训,提升在职幼儿园职业素养

教师幼儿教育论文范文3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教师素质,尤其是情感情绪,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实践中很多学校、老师未能对自身的心理障碍有所正确的审视与认知,而且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总是很容易地将不良心理以及行为习惯等,传递给孩子们,而后者因自身不成熟,很容易会接受老师传递给他们的信息,从而产生心理问题。比如,日常学习过程中,老师将惧怕情绪传递给了孩子们,并使他们形成类似的惧怕心理。有一则案例是这样描述的:春天到了,有些年轻的老师带孩子们在花园里观察花朵,此时飞来一只小虫,落在了老师的肩上,眼尖学生马上对老师说:“老师。您肩上有只飞虫!”这是如果老师马上尖叫,并将虫子抖落、踩死,则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影响。幼儿对生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好奇,甚至会和小动物们做“游戏”,而老师的这一反应,无疑给孩子们心理上造成了一种冲击:感觉飞虫是很可怕的东西,从而失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失去对有生命的东西的喜爱,甚至可能会演变成对昆虫过敏性的心理障碍。久而久之,就会对老师失去信任。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动会对孩子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示范作用非常的显著。教师在幼儿的心里往往胜于自己的父母,他们善于模仿,但因他们辨别是非能力差,总是模仿老师的样子做事,张口闭口就是“这是我们老师说的”或“我们老师就是这么做的”。有这样一件事:一位教师习惯于在板书的时候把粉笔顶端的坚硬部分折断,随手扔在地上,动作干净利落,自认为颇有风度。有一次,几个小朋友随手将吃过的东西丢在了地上,老师觉得非常的奇怪,于是便询问这几个小朋友,不料他们的回答是:“我们是跟你学的,全班小朋友都会啦!”这位教师大吃一惊,猛悟到自己不以为然的小事已经对幼儿产生了不良影响。由此可见,老师应当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严于律己,这样才能做孩子们的榜样。

二、幼儿教师素质养成的建议

一方面,树立幼儿教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幼儿教师而言,选择幼教这一行业,应当将其作为一生的职业来看待,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教育事业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只有这样,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教书育人、乐业敬业,才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同时,还要具备团结合作的集体观素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处理人际关系,因此需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处理好与集体、学生家长的人际关系。与其他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形成教育的合力,既有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又能使教师个人保持愉快的心境。幼儿园的工作更加需要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创造相互理解、彼此信赖、互相支持的氛围,因为幼儿园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渠道是在合作中拓展的。同时,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合作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合作也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所以,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

另一方面,注重幼儿教师能力素质培养。“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幼儿教师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成为教育幼儿的行家里手,应将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实际能力,这是搞好教育教学的重要条件”。因此,幼儿教育实践中,应当养成以下能力。

观察、了解孩子的能力。幼儿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在全面了解幼儿特点、实际情况基础上,才能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实践中可以看到,因幼儿自身具有较差的控制力,而且情绪也很容易外露,内心、身体状况通过表情和动作即可表现出来。往往幼儿的一个小动作,一刹那的活动,常反映一个真实的内心活动。如幼儿很重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并在行动中不经意地表现出来。犯了错误,常常不自觉地望老师一眼;当值日生分苹果,将小苹果留给自己,大苹果让给小朋友时,常充满希望地看看老师。教师如果能理解其外在行为所传递的内部信息,敏感地觉察出幼儿的最迫切需要,并根据该幼儿的特点做出及时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恰当反应,那么教师就赢得了教育的主动权。

教育监控能力。“幼儿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监控能力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组织教学活动的自我认知、调节与反思能力。”其主要表现在幼儿教育的准备、信息反馈以及评价和控制等环节。教育监控能力,实际上教师综合素质的具体彰显,教师对其教育过程的监控,同时也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教育理念,重新审视教育实践,分析、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有助于教师明确问题解决,或者解决到哪一步,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或提出新的假设,不断反思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把教育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因此,对自己的教育过程实行监控,是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教育实践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教师由单纯的教育者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教师幼儿教育论文范文4

幼儿教师性别分配不均,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人们对幼儿教师的教学任务的认识。关于幼儿教师的教学的重点,许多研究者从不同方面给予了解读。从教学内容来看,学前教育以对知识的教育、习惯的养成以及人格的发展这三者的教学为主。其中,知识的教育是教会幼儿习得某些知识。这些知识范围非常广泛,既有代表物品的名词,也有某些食物是否适合食用的常识,是帮助幼儿了解世界,表达自己思想的基础。习惯的养成是训练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习惯成为幼儿的一种基本素质,在幼儿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人格的发展则是通过良好的示范和影响,提供优质的行为模板,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使幼儿身心健康,具有优秀的心理素质。不同性别的幼儿教师,在幼儿发展的不同方面起着不同作用。去除专业领域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方法等知识方面的差异以及元知识、元技能的辅助作用后,仍有大量由于性别差异带来的差异。

二、对幼儿发展培养倾向不同的人对教师选择的倾向

学前教育三方面的主要内容十分重要,但对不同的人来说,对幼儿教育和培养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和选择也会产生很大差异。侧重知识的人在考虑选择教师时,会着重考虑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课堂的把握能力,对幼儿状态的观察与判断能力。这些人倾向于选择表达和表现能力非常强,讲解耐心,心思细腻,善于感知幼儿心理变化的女性教师。侧重习惯养成的人在考虑选择教师时,会着重考虑教师外在形象,行为特征,对动作的表现和模仿形象的树立。幼儿的习惯往往是在生活中逐渐养成,这些人在选择教师时,会考虑到教师对幼儿的照顾与看管,是否负责任,是否有足够的精力等。对于教师的性别选择上,则各有所好,重视照顾幼儿生活的人会选择女性教师,因为女性教师够细心。重视责任感的人对教师的性别并没有倾向,而是看重教师的职业观和责任心。侧重健康人格的人在选择教师时,会考虑教师对幼儿社会性心理发展的影响,甚至对幼儿性心理的影响。这些人在选择教师时,会注意到教师的性别对幼儿产生的巨大影响,比如考虑到不同性别教师的行为所具有的性别特征对幼儿性心理发育产生的影响,幼儿对不同性别人的行为模式的建立等。因此,这些人在选择教师时,倾向于将不同性别教师比例配属在1:1。不同培养倾向的人选择教师的倾向性不同,从当前呼吁、提倡幼儿教师性别比例均衡的人越来越多这一事实可以推测,人们对幼儿发展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注重知识向注重习惯和人格,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关心。

三、对男性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中角色的讨论

教师幼儿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幼儿教育 主体间性 分析 建议

在传统幼儿教育中,教师和幼儿之间是一种主客体关系,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幼儿是教育的客体。在这种模式下,幼儿失去主体地位,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表现机会。在教育活动中,幼儿会变成教师随意控制和灌输的容器,基于这些情况,主体间性哲学理论应运而生。下面阐述了幼儿教育引入主体间性理论的必要性,对主体间性视野下的幼儿教育进行了分析,并对实践运用提出了有效建议。

一、主体间性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及意义

传统教育理念中的主客体关系,用哲学思想来解释,指主体以外的所有事物都是主体塑造和利用、占有的对象,即客体。主客体关系在人与自然、人与物关系的处理中有良好效果,但是在教育活动中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幼儿都是完整的、具体的人,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所以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或者幼儿都不能被当做客体,否则将导致教育活动的僵化,失去教育意义。由此可见,主客体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了,应从新的视角透视和分析现代教育。主体间性是主客体关系的延伸,是人在交往过程中主体关系的体现,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模式,这种关系模式能够正确地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使人们改变传统思维方式,认识到自己并不是唯一的主体,他人也是与自己一样的主体,并不属于被控制和被利用的客体。在教育活动中,幼儿教育是最基础的阶段,有些教师忽略幼儿自身的独特性质,只是把幼儿当做自己完成任务的工具,忽略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在这种幼儿教育模式下,主体间性理论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幼儿教育中充分贯彻主体间性理论,使教师和幼儿形成良好的平等关系。教师在与幼儿的交往中,对幼儿进行教学内容的引导,让幼儿能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用平视的眼光看教师,促进对幼儿自主能力和自立能力的培养,为幼儿创造一个能够全面发展的空间。因此在幼儿教育时,引入主体间性理论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主体间性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1.幼儿教师应改变教育理念

在幼儿教育时,幼儿教师的传统教育理念使幼儿在课堂上缺乏主体地位,被迫接受教师的训练和控制,成为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和手段,导致幼儿缺乏自主性,得不到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在教育活动中充分融入主体间性理论,真正做到尊重幼儿,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和教育幼儿。在教育活动中与幼儿进行心灵沟通,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这种教育模式能够使师幼之间保持平等、民主的关系,进行心灵的双向交流,彻底摒弃原有的主客体关系。

2.在游戏活动中构建师幼之间的主体间性

幼儿在幼儿园进行的最基本活动就是游戏。游戏带给幼儿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时,往往忽略幼儿的个性特点和需要,过多地限制幼儿,使幼儿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被迫完成游戏,体验不到游戏带来的快乐,使游戏失去促进幼儿身体、认知和情感全面发展的作用。所以在游戏中,教师应建立师幼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让教师以平等的地位和幼儿一起游戏,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3.在教学活动中构建师幼之间的主体间性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只注重对幼儿进行知识的讲授,缺乏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让幼儿在被动的状态下接受知识,导致教师在课堂活动中总是单向教学的现象。另外,教师还漠视幼儿的话语权,当幼儿提出问题或者回答问题时,一些特别想法总是遭到老师的无视或者批评,使师幼之间的交往质量大大降低。教师应改变这种主客体关系,树立正确的幼儿观念,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有效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用有效的交往方式,多关心幼儿的成长问题,让幼儿感受到关心和期待,从而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将主体间性理论应用在幼儿教育中,在新的视野下进行幼儿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建立主体间性的师幼关系,促进师幼关系的平等化、和谐化。加强教师的主体间性理论意识,充分贯彻主体间性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和幼儿进行真正的心灵交流,并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利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幼儿在身心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华军.师生关系:走向身体间性——师生主体间性的本体论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1).

教师幼儿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 幼儿教师 科研水平 提高途径

进入新世纪后,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取得长足发展,教育科研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指标,其中也包括幼儿教师。我工作在幼儿教育第一线,时间跨度长达十四年,担任过从幼儿教师到园长等几乎幼儿园所有职务,熟悉幼儿园管理流程与内容,了解幼儿教师所有的工作内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水平、教育理念、教育理论、科研水平、个人魅力等[1]。我通过与同事、同行交流,结合自身成长的困惑,对幼儿科研相关问题作了探讨。

一、幼儿教师科研现状

(一)幼儿教师普遍学历层次较低,科研意识淡薄。

我国大部分的幼儿教师的培养,由原来的中专逐步向大专过渡,趋势是向高层次发展,但是现今由于客观历史原因,绝大部分骨干幼儿教师(30岁左右)都是中专和大专的文化水平,文化水平的结构特点决定幼儿教师综合素质,他们大多对于科研没有基本的概念,很多工作都从自我感受的感性点出发,以前人和自己的经验作为工作的指导和出发点。大部分幼儿教师的工作观点是完成基本的日常班级管理与幼儿管理,认为没有必要开展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觉得科研工作距离自己比较遥远,只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做好本职工作即可。很多幼儿教师就算表面进入了科研领域,其实只是为了考核、评职称或者完成市、区、园里的工作任务,几乎没有主动进行科研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幼儿教师进行幼儿教育科研的主动性、兴趣性、积极性等各方面都不成熟,往往是被迫参与、从事科研的,科研意识非常淡薄,基本没有机会体验教育科研和科研应用所带来的乐趣,并享受其中的成功感[2]。

(二)幼儿教师科研知识比较缺乏。

所谓幼儿教师科研知识特指幼儿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基础知识。我结合通过自身工作经验,与周边同行的交流,以及相关报告的调研发现,30周岁以下的幼儿教师中只有极少数幼儿教师系统学习过幼儿科研知识,很少有人了解如何参与幼儿教育科研活动,几乎不懂科研课题设计的规范与流程,不了解幼儿教育论文撰写的规范。很多幼儿教师认为幼儿科研就是写论文,甚至是写工作小结。他们根本无从了解教育科研是一个从收集、选题、论证、立项、计划、调研、撰写、修改、结题到撰写完整报告、,再跟踪提高、研究的过程[3]。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幼儿教师会主动订阅幼儿教育理论的相关报纸、刊物,更不会主动寻找、学习相关幼儿科研理论知识,大部分幼儿教师科研为零。

(三)幼儿教师科研能力普遍很弱。

所谓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指幼儿教师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学前教育领域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并找出其中一般规律的过程,最终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幼儿教师科研能力很弱主要表现在:1.幼儿教师普遍感觉科研难度很大,不知如何从何获取课题,不知如何开展研究课题;2.研究课题方法、手段单一,主要集中表现就是上网搜索资料,然后抄抄、改改、写写,应付了事,完成任务,不求创新;3.研究方向很集中,基本就是取材于幼儿的日常行为管理内容,然后就某一点进行经验性的总结,造成大多数论文雷同;4.研究应用性狭隘,科研内容推广性、应用性不强,大多数属于纸上谈兵,实际应用价值不大。

二、提升幼儿教师科研水平的途径

(一)加强学历教育,提升整体层次。

当前幼儿园的主体教学力量是主干教学教师,绝大部分以师范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为主。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下,学前教育的生源并没有得到提高,招收的学生大都是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入校文化成绩较差。在这种生源质量的前提下,即使通过严格的学前教育培训,也很难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幼儿教师。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走访身边同行发现,幼儿教师的科研概念起源于其在学生时代的学习,然而他们在师范学校学习学前教育专业时,课程中几乎没有相关指导性内容,在学生时代没有科研概念。现代社会,知识就是力量,起跑线教育受到重视,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家长不遗余力,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选择优秀的学前教育资源。一方面是社会的高要求,一方面是培养的低层次,相互矛盾、冲突。所以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就必须提高学历教育水平,在整个培养幼儿教师体系中渗透科研相关内容,使招生、培养过程、实习、毕业四个环节紧紧相扣,提高招生标准,夯实文化理论基础,使得生源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加强培养过程,在培养过程中灌输终身科研的概念,利用课程教学,建立幼儿教育的科研方法体系;加强实习过程,让学生利用理论去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问题,从而激发学习与科研的欲望;重视毕业环节,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要求,严格毕业论文答辩流程,建立毕业生档案,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指导,让学生离开学校并不脱离学校,经常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指导。

(二)幼儿园工作管理。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前教育的集中场所,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占据很小部分,绝大部分都是幼儿教师,直接带班从事幼儿学前教育管理。现在的模式基本上都是老教师带新教师,这里的老教师是教龄长而不是年龄长。社会化大发展,优质的幼儿教育资源稀缺,需求量增大,很多优质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大多数喜欢招聘一些有经验的幼师做管理人员,而从事一线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则喜欢招收青春、活泼的大学毕业生。很多新幼儿教师进入此行业后,基本就是靠老教师带,加上自己摸索,逐渐凭借经验在从事幼儿教育。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使得他们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增长了阅历,但是对于长期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变繁为简并不是有利的。在幼儿园工作管理方面,应该将幼儿园的发展与教师的成长相结合,以双赢为归宿点。定期邀请高校幼儿教育教学类的科研教师和幼教科研专家入园进行学术讲座;积极营造崇尚幼儿教育教学科研的园内氛围,鼓励中青年教师投身科研,让大量的感性材料变成理论知识,指导自我的长期实践;加强科研的绩效考核工作,将科研纳入每年度的年终考评,形成硬性指标,鞭策普通幼儿教师开展科研工作[4]。

(三)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

根据人的生存需求理论,我们当然希望每位幼儿教师能够将幼教事业当成终生从事的事业来经营,并从中获得肯定和快乐,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在现实中,我们通过调研发现,绝大部分幼儿教师在5~8年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而8~12年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强烈的不意愿或直接离职,原因主要是觉得职业没有发展,人生缺失规划。所以我们应该在幼儿教师入园时,安排老教师结对帮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工作观、人生观。通过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每位新幼儿教师都懂得如何理解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在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中,将自己长年累月的丰富经验书面化、理论化将是一件快乐的事。通过引导,幼儿教师会发现并了解科研的必要性,在科研中进步,在科研中快乐,在科研中将自己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材料,形成总结、课题、讲义、论文,并与更多的同行分享、共享科研的成果,将个人成果推广,从中获得成功与满足感,达到个人职业发展的长期化结果。

(四)教育主管部门。

作为幼儿园的直管上级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幼儿教师的科研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长期性的准入、准出标准不是教育主管部门所能制定的,但是对于幼儿园的直管上级部门来说,很多事情大有可为:1.定期举办各幼儿园的科研工作讲座,进行科研重要性的宣讲;2.定期举办科研交流研讨会,进行幼儿园论文评比,营造市区浓厚的幼儿教育科研氛围;3.定期组织市区骨干幼儿教师参观考察全国优秀的幼儿教育科研基地(优质幼儿园);4.定期召开科研课题推荐会,向广大年轻幼儿教师推荐科研项目和方向[5];5.长期举办市区的幼儿教师科研竞赛,让需要科研项目的幼儿教师有项目可申请,有项目可研究,等等。

我们相信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逐渐营造良好的幼儿教师科研氛围,让广大幼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去,将大量的实践经验转化成科学理论,指导自我的再实践,在工作中不断提升理论与实践水平,为祖国的幼儿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燕.教师是教育实践主体也是教育研究主体——兼谈幼儿教师怎样提高自身素质[J].学前教育,1999,(8).

[2]白桦.创造性地开展园本培训工作,2006(05).

[3]郭力平.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展望[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

教师幼儿教育论文范文7

Abstract: According to extensive investigation,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e-service educ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seeks need of society and proposes some targeted advices, in order to improve actual effect of pre-service educ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propose reference.

关键词: 幼师;职前教育;现状;研究建议

Key words: kindergarten teachers;pre-service education;present situation;advices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246-03

0 引言

近年来,受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影响和国家政策引导,幼师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如火如荼的发展,在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师职前教育也很受到重视,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

总体而言,我国幼师职前培养呈现体系不完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幼师学校的发展呈现两极分化等特征。幼儿教育发展的这种新形势客观上要求我们不应墨守陈规而应采取新的对策。有鉴于此,笔者认为解决如下三个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一是政府部门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幼师院校的政策指导,二是如何进一步调整幼师教育资源结构,三是如何进一步改革幼师教育的课程设置。

1 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

1.1 概念界定

1.1.1 幼儿园教师 文中所指幼儿园教师即幼师是指具有幼儿园教师任职资格,主要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专任教师,不包括幼儿园园长、保育员及其他工作人员。

1.1.2 幼师职前教育 幼师职前教育是指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大学生入职前培训,主要培训对象是面对第一份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目前,幼师培养任务基本上由大专和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承担。表1中可见,男幼师数目很少,只占总人数的3%,女学生占97%。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性别的严重失衡,导致男幼师供不应求,学校很难输出男幼师。

2.2 职前教育现状分析

2.2.1 课程内容分析

表2中可见,在幼儿园课程实用性调查中,选择学前卫生保健教程的占71%,幼儿游戏占78%,手工占88%,音乐占89%,美术占90%,教育见习占70%。所以,美术、音乐、手工、学前卫生保健教程、游戏、教育见习等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为在幼儿园中比较实用的课程。但事实上,在专业课程中,学前教育理论、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保健等课程内容存在较大的重复性,而且这种分科教学不利于学生以整体结构认识学前儿童;在艺体课程中,音乐美术等课程内容也是多而杂,与艺体类学生区别不大,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艺体专业而开设,没有意识到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

2.2.2 课程结构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职前教育课程结构失衡,职前教育课重视三学六法课程,高达100%。此中可见学校重视传统的三学六法课程,属于单一学科纵深发展型,没有体现幼儿教学工作的专业特点。这种课程使幼儿园形成分科教学独占鳌头的局面,幼师没有选择教学模式的空间。可以说教育课程设置过于单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2.2.3 教学方法分析

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最常见的是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大部分教师局限于单一讲授法。上表数据显示,喜欢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法的学生比重在50%以上,喜欢讲授式的人数只占27%,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很少。

调查显示,在学生成绩评价上,考核方式只是单纯笔试,没有突出能力考核。考试内容以死记硬背为主,没有把平时课程见习报告、教育活动设计、活动评析和闭卷考试结合起来评定成绩。

2.2.4 教育实践环节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践环节上,不重视教育实践,在更大程度上重视理论,忽视专业技能教育,理论课程偏重,实践教学很轻。在教法实践课中,教师仅仅采用单独讲授法,没有锻炼学生专业技能,教育理论没有用到教育实践中,在各学期也没有安排实习。实践和教学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单纯依靠理论很难得到解决。

3 对幼师职前教育的建议

综上述分析可见,幼师职前教育在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以及教育实践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此,笔者将逐一研究以提高幼师职前培训质量和实用性。

3.1 关于课程设置 调查数据告诉我们,幼师职前教育课程庞杂。在专业课中,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卫生学、教育学等课程重复性可减小;在艺体课中,要注重幼师审美意识培养。这就说明职前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因此应首先明确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以合理的教育目标关系着教师教育的成败。幼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精于从事幼教专业的幼儿教师,即提高幼师整体素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西方的全教协会指出,幼师的专业化应该体现在:对儿童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将心理学和教育学运用于实践;善于观察和评量儿童的行为表现,以此作为课程计划的依据和设计个性化课程的依据;善于为儿童营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氛围;计划并实施适应儿童发展的课程,全面促进儿童的社会性、情感、智力和身体方面的发展;与儿童建立积极的互助关系,成为儿童发展的支持力量;与幼儿家庭建立积极有效的关系;支持儿童个体的发展和学习,使儿童在家庭、文化社会背景下得到充实的理解;对教师专业注意予以认同。

3.2 关于课程结构 师资的培养主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培养热爱幼教事业,具有健康身心素质、较为扎实的教育和文化科学知识、多方面教育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专业幼儿教师。

在课程设置上应打破学前教育传统“三学六法”的课程体系。其中“三学”指《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六法”指《幼儿园语言教学法》、《幼儿园数学教学法》、《幼儿园常识教学法》、《幼儿园体育教学法》、《幼儿园音乐教学法》、《幼儿园美术教学法》。应该设置现代化的学前教育“模块”课程体系,具体包括“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艺体类课程”三大模块。通识类课程既包括自然科学课程,又包括人文学科,是培养全面发展 “人”所必须的;专业类课程既包括教育学、教育史、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等基础教育理论及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等学前教育理论,又包括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统计与 SPSS运用、学前儿童发展与评估、学前儿童健康营养与安全、幼儿游戏理论、幼儿园课程、家庭与社区教育学、0~3岁婴儿保教及各科教学活动设计等应用类课程。艺术类课程包括幼儿手工制作与幼儿园环境设计、幼儿音乐舞蹈创编、幼儿文学创作、钢琴、绘画、体育等。这三大模块由一条基本线索串联起来,即培养人——培养幼儿教师——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幼儿教师。

3.3 关于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达成度。长期以来,有些教师用想当然的教学方法应付教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常见的是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大部分教师局限于采用单一的讲授法,带来了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致使学习效率降低。长此以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幼儿教师,确实比较困难。例如唐山市幼师职前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模拟课堂”和“幼儿园见习”基础上,增加“模拟课堂”和“实践操作”(教育活动设计,说课,相关教具的制作,课件制作等),增加“观察记录幼儿行为的课时”扩充“儿童发展”的内容,加强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为培养高素质幼儿教师的高校教师,也应提高对教学方法的认识,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如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学会质疑、思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此外还可开展课堂模拟教学训练,架起理论和实践相互沟通的桥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应改革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突出能力考核,可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考试内容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题目灵活,降低死记硬背的比重,并且把平时课程的见习报告、教育活动设计、活动评析和闭卷考试等结合起来评定成绩。结合社会需要,使学生在校时能得到学历和能力的双丰收,为学生将来成为合格的幼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3.4 关于教育实践 正像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张雪门所理解的那样,“骑马者应从马背上学”,幼师职前教育应把见习和实习放在突出地位。重理论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轻实践练习,仍是学前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实践相脱离,忽视教育见习与实习,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是 “行动的矮子”。实践证明这种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的教育理论知识不能直接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因为虽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对教育教学有了初步了解,但是他们对教育教学复杂性的认识多是肤浅的。任职之后面对的教育情境复杂多变,教育教学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仅仅依靠所拥有的理论性知识难于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并非是简单的正比例关系。理论的简洁性和一般性很难适应实践问题的复杂性和情境性。

要改变这一点,就必须加强教育实践环节。实践可分为专业实践和艺术实践:一是与有关课程相结合进行幼儿教育的调查测查、咨询等活动,每学期至少一次。这样才能使学生及时发现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激发其学习理论的兴趣和解决实践问题的热情,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走进示范园,与优秀的幼师挂钩,幼师生要直接站到幼教前沿,跟随最好的老师迅速成长;延长教育实习和见习时间,实现全程教育见习。将原先比较集中的教育见习时间,分散到更多学期的每周内。同时还应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将其分散在更多的学期里。通过教育见习,使学生亲自参与教学实践,对遇到的实际问题,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解决,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升自身教育实践能力。艺术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课程,这类课程不仅需要具体的实际操作,也需要师范生经常练习。学校要为师范生创造有利条件,举办各种文艺活动,让师范生把所学的技能展现出来,并让他们在展现中提高对艺术的审美情趣。

4 研究结论

幼师职前教育是为幼儿园提供源源不断发展动力的源泉,是在终身理念倡导下,社会大环境要求的大势所趋。在本次调查研究中,笔者根据问卷调查获得的资料,对幼师职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与对策。随着人们对幼师职前教育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幼师职前教育一定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娟.对现代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11(2):135-136.

教师幼儿教育论文范文8

为客观公正开展评选活动,首届评选活动特邀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女子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等院校的部分学科带头人组成专家评审组评选。现将评选结果公告如下(获奖证书随即寄出):

研究生组:

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李 琳(华东师范大学,指导教师:李季湄)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胡丽园(华南师范大学,指导教师:郑福明)父母数学教育观念及其与儿童数概念发展关系的研究

张 燕(西南大学,指导教师:刘云艳)情绪调节方式及其对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华南师范大学

李 春 父母对3~7岁儿童的期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高 华 故事讲述与扮演的结合对幼儿叙事能力的影响

廖 莎 父母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研究

西南大学

魏 燕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基本结构的研究

赵丽君 社会支持对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刘智成 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件的个案研究――以江西省吉安市公办幼儿园为例

王志成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的个案研究――以重庆市三所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为例

吕 晓 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的个案研究――以重庆市江北区A幼儿园为例

本科生组:

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左慧慧(中华女子学院)熟手――新手型教师在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语言使用的比较研究

张 怡(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行为研究

王微丹(首都师范大学)幼儿园教师对专家型教师标准及其影响因素的认知

韩佳伶(首都师范大学)关于家长对幼儿延迟满足能力培养情况的调查研究

王剑琳(上海师范大学)幼儿自主性游戏中的性别差异

何海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流动儿童的文化自尊研究

熙(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情境创设――基于现场的观察研究

李 莹(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幼儿园师幼言语交往的现状及思考――以宁波市机关第一幼儿园、博聪幼儿园为例

江扬帆(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省幼儿园网站栏目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黄 俊(杭州师范大学)材料对幼儿自主游戏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张菊芳(杭州师范大学)4~6岁学前儿童心理压力源的访谈研究

许大龙(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市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中华女子学院

张 娣 5~6岁幼儿面积守恒水平现状的调查研究

向亚玲 幼儿园数学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史秀芳 对幼儿园节日主题活动设计的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王迎双 国内外幼儿插图比较研究

许倩倩 高教育背景父母指导亲子阅读的现状调查

王 楠 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本科生就业取向的调查与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

徐仲卿 上海0~3岁社区婴幼儿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俞洁静 幼儿园小班支持性游戏环境的初探

仇 芸 基于0~3岁低收入家庭学前儿童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与实践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任 蕾 “抒情型”童话与学前儿童审美教育

朱丹丽 对三套幼儿园教材(中班)艺术活动目标的比较研究

俞 洒 受欢迎幼儿的个案研究

王子 师幼互动中幼儿对教师影响的初步研究杭州师范大学

毛美君 幼儿美术教育中范画价值的初步研究

吴奶儿 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调查研究

严倩颖 短期训练对小班幼儿手指精细动作发展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西南大学

唐 赢 陈鹤琴儿童游戏思想述评西北师范大学

路 娟 关于农村留守学龄前儿童教育现存问题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鼓励奖:

王海霞 吴爱梅 刘丽娜(中华女子学院)

沈笑英 杨欣琳(陕西师范大学)

张 俊 姜 飞 白 云 陈 佳(首都师范大学)

张 颖 陈 夏 金爱萍(杭州师范大学)

陈 琳 张洁琼 陶 涛 邱莹莹 胡巧红 吴海燕

郁 蕾 谢巧玲 高乐丹(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王 卓(湖南师范大学) 刘 冉(西南大学)

吴丽玲(华南师范大学) 陈竹君 钱舒琴(上海师范大学)

专科生组:

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张婷婷(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关于2~3岁幼儿早期阅读倾向的调查

胡 静(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在数学活动中建构有效互动行为的认识与思考

邹 英(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体态动作在中班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覃小秋(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幸福

吴锦婵(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浅谈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师幼互动

赖慧珍(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中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与幼儿色彩运用能力的关系研究

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

杨 媛 浅谈角色游戏与幼儿生活

许丽连 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的失败

蒙小华 幼儿散文的教学与研究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谢莉莉 中班幼儿快乐感、同情心的研究

王爱萍 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调查研究

吴霞花 中班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庄碧云 大拇指翘起的度――附属幼儿园家庭赏识教育的现状调查及思考

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李忠明 关于合肥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

张 芸 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创设与利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唐翔燕 关于幼儿园开设兴趣班情况的调查

宣杨杨 幼儿园环保教育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之现状调查

卢 静 关于小学生感恩心理的现状调查

鼓励奖:

马丹荔 王 茹 王燕茹 马 静 王亚楠 汪 霞

余琼瑶 杨 蕾(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李 群 周 卉 容 秋 李梅花 蓝 艳(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

吴桂婷 主子吟 肖 雅 林 玲 林李为(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为更好地将这项社会公益性学术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切实促进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全面客观展示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学成果,更有效地推动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在充分总结首届评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主办单位决定。第二届(2008年)评选活动将提前至2007年12月起开始征稿,截稿日期为2008年4月30日。从第二届评选活动开始,评选过程将采用严格的“双盲”评审方法。第二届评选结果将及时于2008年5月31目前揭晓。

教师幼儿教育论文范文9

关键词:纲要要领;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128-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对全国幼儿园进行管理和指导的教育文件,其对我国幼儿园的教育性质以及教育观念、方法、措施等有着明确的要求,通过对纲要的学习,领会纲要要领,能够提升幼儿教师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对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一、对纲要要领的领会

在纲要总则中明确强调,幼儿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其发展的重要经验,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幼儿,理解幼儿,让其在教育中获得快乐、个性的成长,由此可见,幼儿教育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纲要总则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教育是幼儿一生的启蒙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幼儿,不约束其性格,鼓励幼儿个性成长,这里的尊重不仅仅是对幼儿权利的尊重,同时也是对幼儿个性、能力的尊重以及身心发展的尊重。在过去,许多的家长和教师对幼儿教育的理解有所偏差,认为幼儿教育主要是为了幼儿入小学做准备,不顾幼儿自身的感受,片面强调幼儿应当在幼儿教育中学到什么,掌握了什么知识,这种对幼儿教育的认知是不科学的,从幼儿的角度来讲,在幼儿教育中体验到快乐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教育时应当充分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幼儿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幼儿学到的东西应当是对他们的生活有意义的,而不单纯的是为了入小学而学习[1]。

当前,幼儿教育正在经历不断变革,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洗刷我们的头脑,作为幼儿教师,我曾经一度感到迷惘和困惑,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幼儿教育,此次对纲要的学习解决了我一直以来对幼儿教育的困惑,点明了我的思想,让我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幼儿教育的基本问题、知道自己应当在幼儿教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知道自己该如何去设置课程、充实内容以做好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的幼儿教育。

二、领会纲要要领,辅助幼儿教育

1、通过领会纲要要领提升理论研究水平

纲要中强调充分尊重幼儿,实现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体验,本着这个原则,幼儿教师应当多多了解幼儿,积极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其学习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好幼儿教育,通过对纲要要领的领会,我认为在幼儿教育中应当遵循以下几个理论原则:

(1)适合性原则

幼儿有着自身的特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幼儿的思维跳脱,思想单纯,因此,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当遵循适合性原则,在设置教育课程选择教育内容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很多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教学的时候容易忽视幼儿的自身的特点,常常根据小学生的要求来对幼儿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是不正确的,幼儿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心理以及智力发展水平合理的进行教育。

(2)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或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这会成为其完成认识事物或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对于幼儿来说,其思维跳脱、思想单纯,好奇心较强,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往往会不按照教师设定的课程流程走,这时候,兴趣性原则就显得至关重要了[2],在幼儿教师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积极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等各个方面遵循兴趣性原则,这样能够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在获取相关的知识。

(3)生活性原则

幼儿教育的对象是针对2-6岁的幼儿,幼儿的学习不同于成人,其主要的学习特点是无意学习,主动学习,幼儿能够通过生活中的事物无意间完成知识的获取,因此生活性原则对幼儿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多多贴近幼儿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一旦教育活动脱离了幼儿的生活,远离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不仅会降低其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其对生活经验的获取。在《纲要》中规定了幼儿教育活动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实际来选择。在贴近幼儿生活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当明确这并不是对其生活的重复,而是让幼儿在生活化的课程中自然而然的学习。

2、通过领会纲要要领提升实践能力

(1)环境创设

学习环境的创设是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纲要》的学习,我们知道,适合性、兴趣性、生活性至关重要,在设置情景教学中也同样如此,幼儿教师应当站在幼儿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注重幼儿内心的想法和兴趣,确保设置的环境能够适合幼儿学习,同时要注重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例如教师可以创设童话话剧的情景,来辅助教学,这样能够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情景教学中还可以邀请幼儿家长一起进行表演,充分贴近了幼儿的生活。

(2)课程内容设定

每一所幼儿园在课程内容的设定都是不尽相同的,幼儿教师应当以《纲要》要求为主线,考虑当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主要特点进行课程内容的设定,同时幼儿教师应当明确幼儿个体的需求和兴趣,长期观察评估,并了解幼儿家庭、文化背景等实际情况,以此来制定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设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但要严格遵从《纲要》的核心思想,以此来帮助学生快乐的获取知识[3]。

结论:综上所述,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一生中的启蒙教育,通过对《幼儿教学指导纲要》的学习,能够领会纲要要领,能够提升幼儿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帮助幼儿教师做好幼儿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几个基本观点的理解[J].学前教育研究,2001,06:6-9.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