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陶行知爱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2 17:34:56

陶行知爱教育论文

陶行知爱教育论文范文1

  《陶行知教育文集》教师读后感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也有所不理解。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不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但这些就是整个教育的全部吗?

  2、“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

  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先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这场教育改革实验虽然是科学家发动的,但在教学中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教师。在课堂里,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对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学生面前说:“我也不太清楚,明天我再告诉你。”“我不知道,让我们一起来做实验吧。”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陶行知教育文集》教师读后感2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需要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这句话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尤其是教师,读好书更为重要。

  假期我有意阅读了《陶行知文集》,受益匪浅。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陶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在我的班级,我有计划地开启了爱的征程。

  一、播下爱的种子

  作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就能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为了教好每位学生,让每位家长放心,我认真完成家长拜托的任何事。有时家长因为工作的不便,请我转告孩子中午的落脚点,我时刻记在心中;有时家长请我帮忙照顾生病坚持上课的孩子,我一会儿摸摸他的额头,一会儿询问一下,“你现在感觉怎么样?”“难受吗?难受一定要告诉老师啊!”一会儿又送来了热气腾腾的蜂蜜水;有时家长出门在外,拜托我多多关心他们的孩子。课堂上,我时刻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他们的一个皱眉,一个委屈的眼神,我就会心焦半天。下课第一时间就找他们谈天,了解心理想法,巧妙地化解他们的顾虑;课外时间,我还会在工作之余找那些孩子聊天,为他们分忧解愁,有时还辅导他们的学习,并定期与身在外地的孩子家长联系。虽然有时我也会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为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为他们的违纪而心烦,但一想到他们还是孩子,我就努力地克制自己心中的不满。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

  二、浇灌爱的雨露

  爱是雨露,她能滋润人;爱是夏日,她能温暖人;爱是奉献,她的无私能让幼苗茁壮地成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希望得到爱的滋润,爱的'温暖,更何况那些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和行为上暂时落后的学生。

  有个男生他叫李程雨,他是班上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上课做小动作,弯着腰,不抬头,小眼睛滴溜溜乱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老师写一举一动。作业马虎、少做甚至不做;下课吵吵闹闹,一刻也不停。怎么办?我不能让他在我的手下变成问题生。我的语文课上,我故意走到他的座位边,暖暖地看上他一眼。他显得更加羞涩了。我又轻轻地推一推他的脊背,他把腰挺直了。可是,过不了一会儿,背又塌了下来。我一次又一次不经意地走过的他的座位,一次又一次爱抚他的头颅,并投以鼓励的目光。他的背直了,眼睛睁开了,第一次把目光,属于他的感激的目光投向了我。我欣喜若狂,我给他示范汉字的书写,我帮他擦去错误的答案……他越来越认真,越来越努力,虽然比不上曹文奥的书写和成绩。相信,他会越来越棒。因为有爱的浇灌,小苗的成长会更加茁壮。

  播撒爱的种子,收获秋的硕果。做为教育者,我们能做的很多,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到让爱常驻每个孩子的心间,让爱常驻我们的心间。让雨露滋润孩子的心田,让爱伴随孩子们成长。“精彩六年,幸福一生”,我们就一定可以实现我们的誓言。

  《陶行知教育文集》教师读后感3

  我有幸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就就对我们说:是陶行知老先生让中国教育事业向前迈了一大步,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这本《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陶行知教育文集》,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所以在读书的同时,我还认真做了笔记,做到学有所得。下面我对读本书的几点体会记录如下: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开辟了同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和科学水平,立志做第一流的人物,“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生活教育”学说是从中国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富有时代特色,受到进步教师和劳苦群众的欢迎,引起了世界教育家的注目。直到今天,陶行知所创立的“生活教育”仍很中肯、新鲜,仍有进行试验的价值。这一方面说明陶行知视野的宽广,研究问题的深入,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界旧习惯势力之大。老教育观念改变之难!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也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陶爷爷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一幅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

  二、所谓“教学”即教生学;所谓“学生”意要于学会生存。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径,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

  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我们主张要由“喂养”式转为“觅食”式的教学。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等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类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教得法子必须根据学得法子”,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这里所指的实际出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各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天赋才能和各年龄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补偏救弊。长善救失,这是素质教育的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学就怎样教,学得多也就教得快。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得可接受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同时,现代教育理论还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兴趣等对学习的影响。综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教学内容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的产物:

  “人”是否真的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试教育表现出一大“弊端”,即教育的片面性。片面性是指应试教育偏重于“生学准备”的教育,“考什么,教什么”。陶行知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体现出一个核心观点:“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爱教育论文范文2

一、学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给我们提高师德建设认识以理性启迪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学陶就要学习陶行知思想,学习陶行知思想就要学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我们学校购买了《陶行知全集》等研陶著作,不断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我们提高师德建设认识的重要启迪。

生活教育理论最重要的命题是: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多次说:“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前进的生活就是前进的教育,倒退的生活就是倒退的教育。”“生活教育的要求是: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

我们从师德要求的意义来看,生活的天地有多广,师德的天地也该有多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的“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这些要求所涉及的正是教师生活的基本内容。正是因为这样,生活教育理论对于师德建设的启迪是多方面的:

1、师德必须存在于每时每刻。

课堂上要讲师德,课堂外要讲师德;校内要讲师德,校外要讲师德。师德应该是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处不在,为人师表必须在生活中影响学生,师德的芳香应该涵盖于学生的所有生活空间。生活教育理论还认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真正影响学生。因此,师德修养决不是一天二天的事,决不仅仅是在学校里的事,师德必须弥漫于生活才能发挥其教育的作用。

2、师德是体现于一切之中的。

因为生活即教育,师德的体现自然就在于每处每事,陶行知说:“人生为一大事,做一大事去。”而这大事,正是由无数的小事组成的,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学校之中,教师所做的一切,所实施的一切事功,都是师德的体现,教师课堂上的一声“请”,一片微笑;教师路过有纸屑的操场的弯腰拾起;教师与教师课间的谈笑,教师在黄昏时的散步,都有着师德的体现。陶行知在《女师大与女大问题之讨论》中指出:“各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

3、师德是整个人的师德。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话:要以整个的人,办整个的教育。师德在一个教师身上的体现,也不是某一方面的,而是整个的人,我们回想,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中,我们学到的知识很多可能已经忘记了,但是我们对于师德高尚的老师们的事迹却永远铭记在心,并且一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新上岗教师,我们安排拜师徒结对子,除了业务上对师徒提出要求之外,我们要求在师德上也结对子,引导教师做一个完整的教师。

4、师德是整校的师德。

陶行知在《我之学校观》中提出:“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师生共同生活到什么程度,学校生气也发扬到什么地步。”整个的学校要求整个的教师都具有良好的师德,因此,我们进行师德建设要加强教师群体的整体师德,要造就一种良好的教风。

二、师陶:陶行知先生伟大人格是我们开展师德建设实践的光辉楷模

我们进行师德建设,陶行知先生确实堪称楷模。我们学校通过学习陶行知先生的伟大人格,来激发教师的师德热情。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观上海陶行知纪念馆,组织参观晓庄行知园,观看《陶行知》录像,读陶行知文学传记,了解陶行知的生平,老师们熟悉了陶行知的伟大一生,为陶行知伟大的人格力量感动。

1、爱心:师德教育的制高点。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爱满天下。”他在办晓庄的时候就多次说,晓庄是在爱中诞生的。陶行知一生爱学生,爱教育,爱祖国,爱正真理。他的平民教育思想,他的乡村教育思想,他的普及教育思想,他的抗战教育思想,他的民主教育思想,无一不是他对人民的巨大的爱的体现。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是深厚而无私的,我们每每看这样的故事,是很动情的。

我们学校提出,师德的核心是爱生。热爱学生是师德中至为重要的一点。我们学校提出的校风是“诚爱”,校歌中也唱“以诚为本,以爱为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学校,这是师德的至高点,真正像陶先生那样拥有了这样的境界,我们的教育就是无往而不胜的。

2、奉献:师德教育的着重点。

陶行知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你们抱着这种精神去教导小朋友,总是不会错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先生一生的写照,他一生放弃了多少个人成功的路,毅然来到人民之中,来到农民之中,来到孩子之中,彻底地奉献了一生。他的奉献精神是我们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

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很多方面必须依靠师德来完成,一位教师如果没有一点奉献精神,是永远不能成为了一个一流的教师的。陶行知说:“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活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大家愿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这都要求我们要具有奉献精神,在经济高度发展的新时代,尤其要求我们要向陶先生学习,以一种奉献的精神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

3、与时俱进:师德的发展。

陶行知爱教育论文范文3

  学习陶行知思想教育感悟1

  陶行知先生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学习了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名篇论著,让我的收获颇丰、感触很深。

  在陶先生的众多教育思想中,给我感悟最多最深的首先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思想,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人类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肩负着生产新知识,传递新知识的教师队伍建设也将永无止境。为了可能被淘汰的危机,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作为教师就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只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做人”。教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才是我们教育的.核心。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以身作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教育学生。

  其次,是陶先生的的教育思想。陶先生说“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会学”、“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就“教学做”三者关系而言,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教与学都以“做”这中心,“教学做合一”,做就是教,做就是学,教也就是教,教也就是学。就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而言,“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那就是“事”,也就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也就是日常生活,那么日常生活学是学,就是教,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就是学习。动手做对自己就是学,对他人就是教,手脑并用也就是教育。教育现象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实践中的,教与学都是为了生活实践的需要,教与学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教师实行“教学做合一”,教师拿做来教,才能算是真教。学生实行“教学做合一”,手脑并用,才能求得真知,生活创造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教学做合一”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自动、自学、自得的“治学”能力,才能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能言善行。

  还有陶先生“爱”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以及家长的爱)犹如心理发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学生的心灵发展。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教师不仅要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多给学生关照和温暖。对学习好的学生热心引导,对学习差的学生及调皮的学生也是从爱开始,进行指导帮助,不歧视、不训斥、不讽刺挖苦。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有了良好的情绪,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使学生们感受时代的脉搏,培育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础,善良的心和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操也是创新智慧的心理基础。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注重“以人为本”,“教学做合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为培养学生成为“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学习陶行知思想教育感悟2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也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不愧为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万世师表”。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它的精神内含十分明确,即大众教育——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这一至理格言,这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献身人民教育事业,寻求探索中国教育之光明大道的生动写照。他认为教师应“发前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提倡教师做一个学生思想和求知的引路人,不做一个教书匠。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这是陶行知先生作的《自勉并勉同志》诗。他自己的一生正是不断追求真理,学做真人的典范。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学习他高尚的道德情操,研究他丰富的教育遗产,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智慧田野的播种者,人类文明的传递者。面对教育的改革,新课程、新理念,每一个教育人都应该冷静地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我们的办学行为。负责地对每一个孩子的一生负责,为孩子的成长、为孩子的发展,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

  一、实施爱的教育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一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爱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爱的情感,用爱的情感帮助学生塑造人格。如开展“我与父母通信”活动,使学生们感受父母的爱,从而培养学生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础,善良的心和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操也是创新智慧的心理基础。

  二、实施生活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十分深广,而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提倡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从内容上看是动态的,随环境和不同受教育者的变化而变化。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

  三、实践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教育观念,又是具体的教学思想,它只有化作具体的教育教学的操作方法才能够实现。但教育教学无定法,因此它又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为此,今后我更要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主流价值体系观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学习他高尚的人格品质,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念,成为敬业爱岗、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创新务实的教师,为培养学生成为“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学习陶行知思想教育感悟3

  

  借我校10周年校庆之际,有幸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部分教学思想,掩卷沉思,启发颇深。先生当年的一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字字珠玑,鞭辟入里,时至今日依然觉人觉世,发蒙启蔽。

  所谓“行是知之始”,我的理解是:应该首先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还未获得抽象的理论知识之前,先有一个动手体验的过程,进而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所谓“知是行之成”,我想它说的是:学生经过亲身实践、体验之后,再将所获得的知识,以此检验所学知识的适用性,从而达到行与知的高度统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学的讲台不同于高中、初中,它不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生,它更多的功能体现在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动手,如何掌握好一门过硬的技能。这一点,对于三本院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人文社科系系主任刘路老师曾有一段富有远见卓识的表述:一二三本院校本无优劣之分,一本院校是高音部,二本院校是中音部,三本院校是低音部,只有这三个音部共同和声才能奏出最美的乐章。那么,作为三本院校的我们,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才能在这场演奏盛宴中发光出彩。

  作为我校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一名普通教师,自2011年起,专业的每一次规划和建设我都参与其中,经过几年时间的摸索与发展,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的道路上不断在探索,当中有进步也有不足。2013年,对于我们广播电视学专业而言,是一个改革年。在刘路老师的提议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师生率先开启了对毕业生毕业形式的变革,09级的12位毕业班学生采用了以“拍摄影视作品”的方式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在新的一年里,采取此种形式毕业的人数又翻了一番,超过了毕业总人数的30%,预计在未来几年里,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所有毕业生都将以“影视作品”的形式获得毕业证书。这一变革,对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无疑是一次大的冲击。以此为导向,单纯的书本知识、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显得越发无力和不合时宜。个人认为,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点已达到行与知的高度结合:

  一、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

  陶行知曾经说到“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想交给学生一身过硬的动手本领,自己先要变成一个实践的“高手”。

  二、教师要有一套教授学生的好法子。

  在我看来,我认为以下两点尤为重要:一是,要因材施教。对此,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的脾气、性格、爱好、家庭教育等等都各有不同,所以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应该首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所了解,尊重每一个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二是,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过这么一段话:“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单纯的填鸭式教育,既害了学生,也害了教师自己。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观念,尽可能多的鼓励学生去思考、去体验,注重学生的反馈,把课堂氛围搞活,以此达到“知行一体”。

陶行知爱教育论文范文4

行是知之始

陶行知穷其一生办教育,为中国教育探寻曙光。1916年,留美学子陶行知致信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余今生之唯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民主国家。”他毅然决然回国实现其教育救国之梦,视乡村教育为“立国的根本”,扎根乡村,矢志“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从组建并领导中华教育改进社与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着手,陶行知进而把人民具体为农民。中国以农立国,85%的人口生活在乡村。然而,中国教育走错了路。“中国的教育雨,不落在劳苦人的田园里。中国的教育雨,专落在大都会的游泳池里给少爷小姐玩。中国的教育雨,不肯落到乡下去,灌溉农人所种的五谷。中国的教育雨,不肯落到边远的地带去滋长时代落伍的人民的文化。即使偶然顺着风势落它一阵,也是小雨,不能止渴。”他振臂高呼:“教育必须下乡,知识必须给予农民。”

何以改造中国乡村教育?在《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一文中,陶行知写道:“办学和改造社会是一件事情,不是两件事情。改造社会而不从办学入手,便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便不是彻骨的改造社会。反过来说,办学不包含社会改造的使命,便是没有目的,没有意义,没有生气。所以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此,陶行知把教师置于领导者地位。“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要发展乡村教育,就必须要有一批心甘情愿为乡村建设服务的教师。乡村学校不单纯是教育机构,更应该是改造乡村的力量;乡村教师也不应单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影响并推动乡村进步。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由此得以架构:培养乡村教师,建设乡村社会,改造乡村中国。

为实现乡村教育理想,陶行知把老山与山麓的小庄改名为劳山与晓庄,取“劳力而劳心”及“日出而作”之意。1927年1月,南京神策门外劳山之麓一僻壤现招生广告一则:初中、高中、大学一年半程度学生;有农事或土木工之经验,及在职教师有相当程度,并愿与农民共甘苦,有志增进农民生产力,发展农民自治力者,皆可投考。同时,特别声明: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最好不来。脱下西装革履,穿上布衣草鞋,陶行知缔造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并于1927年3月15日开学(1928年8月更名为南京晓庄学校)。没有校舍,没有教师,便以宇宙为学校,奉万物作宗师。晓庄学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机构,而是作为“改造农村生活的中心”,承担改造乡村之重任。

由于师生积极参与爱国运动,1930年4月晓庄学校惨遭当局查封,陶行知亦遭通缉。运行仅3年的晓庄学校就此终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面对白色恐怖,陶行知复校计划破灭,只能另辟蹊径。山海工学团于1932年10月1日在上海宝山孟家木桥诞生。“工是工作(Labour)、学是科学(Science)、团是团体(Union)。”这是“大众自己干、小孩自己干”的“自动工学团”。陶行知在宝山彻底颠覆师范教育理念,从孩童身上挖掘师资力量,推出独具一格的“小先生制”,奉行“即知即传,即传即行,知行合一”原则。10个月后,上海涌现1.8万名“小先生”,并遍及全国23个省份。只要每名“小先生”教会两人,则全国两年内便可完成扫盲。工学团传承晓庄学校理念,将生产、教育和生活相交相融。“小先生”,肩负推送教育的使命,哼唱着《小先生歌》,犹如“一根根活动的电线四面八方伸展到社会底层”,犹如“一条条血管,将学校与社会联接起来”。这是继晓庄学校之后,陶行知又一次将乡村教育理念付诸实践。

知是行之成

在哥伦比亚大学深造的陶行知师从杜威,曾坚信用杜威的实用主义可以改造中国社会。杜威的实用主义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然而,深入乡村后,陶行知发现,乡村教育问题不光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仅就教育问题来探讨教育问题,常会陷入思维泥沼,因无解而迷失。在教育、政治、经济三者之间探求内在联系,是陶行知探索社会改造的立足点。在实践中,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

生活即教育。“我们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乡村教育只能依靠乡村生活来实现。就此,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的五大目标:以国术来培养健康的体魄,以园艺来培养农人的身手,以生物学来培养科学的头脑,以戏剧来培养艺术的兴趣,以团体自治来培养改造社会的精神。在晓庄学校,建校舍,做饭菜,养家畜,挑粪便,干农活。大礼堂为“犁宫”,图书馆为“书呆子莫来馆”,厨房为“食力厅”,厕所为“黄金世界”。晓庄生活充溢着诗意。时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赞誉晓庄模式为“现代教育方法中最好的一种”。

社会即学校。创办山海工学团之际,九・一八事变爆发,随之一・二八淞沪抗战。教育救国又新增一项使命――抗日。全民抗战时期,国土即战场,战场即学校。陶行知向社会索取教育资源。“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即“以大众的工作养活大众的生命;以大众的科学明t大众的生命;以大众团体的力量保护大众的生命”。这是“一个小工场、一个小学校、一个小社会”,富有“生产的意义,长进的意义,平等互助、自卫卫国的意义”,最终“产生一个改造社会赋有生活力的新细胞”。工W团实施六大培养:普遍的体力培养、普遍的武力培养、普遍的智力培养、普遍的生产力培养、普遍的政治力培养、普遍的生育统制力培养。远在延安的徐特立视工学团为“整个乡村的范例”。

教学做合一。如果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作为教育理念,那么,“教学做合一”即为教育方法。只有通过“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才得以践行。在晓庄学校,“教学做合一”乃校训。在山海工学团,“教学做合一”乃办学原则,统领七项主张: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相学相师,会者教人,不会者跟人学;先生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劳力上劳心;行是知之始;与大众共甘苦,同休戚,以取得整个中华民族之出路。“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一方面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另一方面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其核心乃“做”,“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探寻出路”。在晚年,陶行知将三大主张统整为生活教育学说,即“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并熔铸于社会大学。

在行知路上

“两千年前孔仲尼,两千年后陶行知”(郭沫若语)。由文F而知行而行知,陶行知两度改名,实为以生命来诠释行与知。扬起信仰之帆,荡起生活之桨,远航于问题之海,陶行知劈风斩浪。

以信仰为帆。早在金陵大学堂就读期间,陶行知在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写道:“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同心同德,必养成于教育;真义微言,必昌大于教育……故今日当局者第一要务……施以相当之教育,而养成其为国家主人翁之资格焉。”出身贫寒,凭借意志与禀赋接受精英教育,陶行知心系人民,视人民为信仰。胸怀人民的陶行知请辞东南大学教职,婉拒各方委任其高官的盛情,积极投身于人民教育事业之中,以“佛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推行平民教育,怀着“改造一百万个乡村”的宏图与“为三万万四千万农民烧心香”的夙愿开创晓庄神话。陶行知进而坚信,人民才是教育创新与改革的活水源头。在晓庄,他拜村民为师;在山海,他育孩童为师。其晚年所创办的社会大学谨遵大学之道,但并非《礼记》所言的大学之道,而是妙手巧改只字,形成独树一帜的陶氏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走在行知路上,就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旨归,对人民怀有敬畏之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学导向,自觉把教书育人同国家昌盛和民族复兴紧密相连。

以问题为海。《新华日报》1946年7月27日发表的社论《继承陶行知先生的精神》指出,生活教育“是适合中国国情,特别是适合劳苦大众需要的”。费正清认为:“杜威博士最有创造力的学生是陶行知。”身为留美俊杰、杜威高足、基督信徒,陶行知并未充当美国实用主义的“留声机”与“传声筒”,也从不言必称西方,更旗帜鲜明地抵制“仪型他国”。1929年5月19日,陶行知在晓庄的寅会上说道:“‘教育即生活’是杜威先生的教育理论,也就是现代教育思潮的中流。我从民国六年起便陪着这个思潮到中国来,八年的经验告诉我说‘此路不通’……没有‘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在前,决产生不出‘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但到了‘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形成的时候,整个的教育便根本的变了一个方向,这新方向是‘生活即教育’。”这是创新,正因为他站在中国本土问题的高度洞悉教育,尤其教育对改造国民、改造乡村、改造中国的重要意义。问题是创新的动力源,创新由问题意识激发。问题何来?来自本土,来自时代,来自人民。走在行知路上,就要聆听本土、时代、人民的声音,并予以回应,由此创新中国教育。

陶行知爱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陶行知 师德理论

教育“圣人”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陶行知先生为了推进我国教师事业的发展,在师德修养方面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较完整的体系。因此,学习陶行知师德观以及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人格典范,对当前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提高教师政治、道德素质,加快教育改革步伐有着重要启示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乐于奉献 献身教育的爱国主义精神

陶行知先生胸怀一颗伟大的爱国心,他曾写道:“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他所谓的“大事”正是改造中国的教育,用教育振兴中华民族。陶行知号召,教师必须有“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人生抱负,必须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乐于奉献之精神,这是其师德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重要的师德规范。在15岁时他就立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应为中国作贡献”的志愿。毕业归来后,放弃了国立大学教授,系主任、教务主任等职务,在以后的人生中拒绝了一次又一次升迁机会。陶行知先生以“爱满天下”、“甘为骆驼”、“佛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自为牛与马,任人呼虎呼龙”的奉献精神,献身中国的教育事业,抛弃个人一切,百折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堪称“万世师表”。

二、关爱学生 “爱满天下”的爱心精神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为人处事所追求的格言和教育的真正含义。在《我之学校观》中陶先生曾说到:“我要有一句话奉劝办学同志,这句话就是‘待学生如亲子弟’”。他要求教师爱生如子,有“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他认为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师德的第一要义,教师只有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的学生,才能教好自己的学生。只有最博大崇高的师爱,才能使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他抱着一颗赤诚的爱心献身教育,可以说他所办的每一所学校都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他教育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从爱里成长起来的。对孩子、对学生,陶先生更是倾注着一片真挚的爱心。凡是对孩子有利的,他无不尽力而为之。陶先生说:“为了受苦小孩,我们吃草也干!”

三、“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的求真精神

陶行知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追求真理做真人”,并给他们起了“问真”、“探真”的学名[1],并曾在信中告诫他的次子晓光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主张进行”;“总之,‘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丝毫妥协。”[2]这里他指出了做人、行事的最高价值方向。 陶先生一生追求真理,也教育人们寻求真理、做真人。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中他明确地指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可以说是陶行知先生师德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要培养是追求真理,有理想,有道德,勇于改革创新,手脑并用的“真人”,而这就有赖于真教师的培养。他所倡导的真教师,是有真知、践真行、讲真话、存真心,能真教的教师。因此,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师只有博学多闻,才能厚积薄发,取精用宏,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问一答十,举一反三,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有说服力。”[3]

四、“以教人者教己”“重师首在师之重”的以身作则精神

“以教人者教己”“重师首在师之重”是其师德教育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陶行知号召教师要“为教而学”“先学后教”,又要“以身作则”,作为教师不应该只是照抄照搬,将抄袭来的东西传授给学生,陶行知先生认为“做先生者须先做学生”、“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陶行知先生以他的切身体验来说明教与学的关系,他说:“锄头舞的歌词是我做的,对于这套歌词,诸位总以为我做了之后便是十分明白了,其实不然。我拿这歌词教燕子矶小学生时,方把他弄得十分明白。以前或可以说只有七八分明白,没有十分明白。自己做的歌词还要等到教人之后才能十分明白”[4];这种“为教而学”促使教师自己“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5]。

陶行知提出社会在“重师”的前提下,教师必须要“自重”的要求。在《古庙敲钟录》中他有句经典性结论:“重师首在师之自重”。[6]教师要自敬、自重,就必须重视师德。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强调教师应当以身作则,陶行知主张:教师“各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7]他在《南京安徽公学创学旨趣》中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

五、精于业务 学而不厌的精神

陶行知一再强调教师必须好学不倦,主张“活到老,学到老”,他说:“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8]陶行知一直都很重视教师的学习,1946年发表的《教师自动进修》中指出:“唯独学而不厌,才可以诲人不倦。要想做好的人把岗位站得长久,必须使他们一面教,一面学;教到老,学到老”;“因为时常研究学问,就能时常找到新理,这不但教侮丰富,学生能多得些益处,而且时常有新的材料发表,也是做先生的一件畅快事体。”陶行知认为教师必须足够的知识储备。他指出:“读书多,则积理富,积理富,则随时应用,绰有余裕矣。”[9]只有这样,教师上课才能做到得心应手,触类旁通,才能更好地完成传授知识的重任。

他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中又强调:“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自己在民主作风上精进不已,才能以身作则,宏收教化流行之效。”这也是师道可敬之处。因此,“精于业务”,“学而不厌”,这不但是为师之道之重大责任,也是其师德要求的又一重要内容。

八、勇于创造创新的开拓精神

陶行知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勇于实践,勤于探索,富有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的一代师表。从他一生的教育活动和他众多著作著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创造精神和创造思想的精髓,也是其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内容。陶行知先生把“创造精神”看做是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在《创造的教育》中指出:“教育本身要有创造精神,绝不能‘依样画葫芦’,否则就‘简直太无聊’了。”

陶行知先生认为勇于革新、勇于创造、勇于试验是教师师德的活力所在。早在1919年,他就提出,第一流的教育家,必须具备“敢探未发明的新理”的“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开辟精神”。 在《创造宣言》中他宣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陶行知看来如果想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 他认为“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10]陶行知回国后曾先后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他详细介绍了试验精神和创造教育的方法,对于创造教育陶行知先生积累许多宝贵的经验,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综上所述,我们今天学习研究陶行知的师德理论,对于提高我们人民教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对于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是大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2][5]《陶行知全集》第五卷,第242、700、48页[M].

[3]张静娟《以陶为师 提升教师人格魅力》《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10

[4][9][10]陶行知全集 第l卷131-132、67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6]陶行知全集 第2卷第501页[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7]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275页[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陶行知爱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 陶行知 生活 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

一、陶行知简介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徽州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原名为文,大学期间推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中,为中国教育发展探寻新的道路。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研究探索,又以"俯身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致力于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大众教育等,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希望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卷五P56) ,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其精神为世人所共仰,被所赞誉的"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称其为"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十分重视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作用,力图通过教育改变当时中国落后贫穷的现状,认为"教育是立国之本", 成为当时"教育救国"的众多的知识分子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他为中国教育改造、普及人民教育,为争取民族解放和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奋斗了一生,提出"中国华民国所需要的教育是主人的教育"(卷二P201),并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为内容的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理论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也成为其终身奋斗的目标。

二、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作为杜威的学生,早年深受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杜威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他既继承和吸纳了杜威的理论中的精华,同时又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和自己长期教育实践对杜威教育思想进行相应的理论创新,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即将杜威的观点"翻了半个筋斗",创造性地改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教育包含三部分"一是生活之教育;二是以生活影响生活之教育;三是为着应济生活需要而办之教育。用英文译出来,比较简单:life education means an education of life, by life and for life."(卷四P268)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生活即教育"理论观点源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观点,"'没有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在前,决产生不出'教育即生活'"(卷二P7),但是,同时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同一个鸟放在林子里面;'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个鸟关在笼子里面"。(卷二P504)陶行知认为:"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卷二P8)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要受什么教育",教育含于生活之中,生活中有教育,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到处可以生活,到处可以教育"。(卷四P270)因此,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结合为一体。"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人生需要面包,我们就得受面包教育;人生需要恋爱,我们就得过恋爱生活,也就是受恋爱教育"(卷二P491)。教育应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但是教育并不是被动地由生活局限,而是对生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社会即学校

"学校即社会"也就是跟着"教育即生活"而来的。"社会即学校"的理论是在对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教育观点的批判的基础上得出的。陶行知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上所有的一世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社会即学校则不然,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它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延伸到大自然界里去。能做到'社会即学生',然后才能讲'学校即社会'",(卷二P491) "社会即学校"的根本思想是反对脱离生活、脱离实际需要、主张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沟通学校和社会,创办人民所需要的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里去办,使学校与社会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因此"社会即学校"的真正含义就是根据社会需要办学校。"社会即学校"并不是主张学校消亡论,而是提倡学校改造论,改造旧学校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来源于杜威的"做中学"观点,但是也有所不同,"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不是主张劳力与劳心并重"(卷一P129),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行", "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以为不对,应该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卷二P3)。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作为教师,"一,先生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卷一P24)这句话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卷二P289)。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和发展他形象的比喻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卷四P160)。

陶行知还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提出教师"必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卷一P88)

三、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封建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弊端。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和观点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改革也有启发之处。

(一)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目的

生活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明确提出:新时期的学习者的学习 "应该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1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了明确指出了:"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2 ]

现实的社会生活是我们赖以生存而又具体的生活环境,人离开了社会生活不可能存在,不可能发展,所以不管教育是作为人的一种活动方式还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工具,教育都源于生活,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以整个人生为目的的,所以教育教学不能仅仅限于课堂内、校园中,而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它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延伸到大自然界里去"(卷二P491)。将儿童带到生活中,从生活中学习,丰富多彩的生活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内容,而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和目的也都是源于生活中。

(二)坚持学生为主体,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创造力

陶行知从对旧教育进行批判和破除入手,针对当时学校普遍存在"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严重脱节的现象,提出将原来的"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以突出教与学之间的联系和教师的教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学。并提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生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情怎样做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重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关注学生的需要,"结合学生的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和生活的要求实施活的教育","我们教育儿童,就要根据儿童的需要的的力量为转移","要按照儿童的心理进行"(卷一P404),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在陶行知的教育实践中始终坚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教育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主体,现在不少老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面临同样一个问题――学生不爱学习,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主体而是把我们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自由,体验不到快乐,自然就不会爱学习。每个学生都是具体的独特的生命存在,教育的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生活、生命的理解与感悟,启发他们对生活目的、意义的自我意识,通过学习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有利于建立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和"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过什么样的生活,便要受什么样的教育。这样的观点有利于提高教育开放水平,促进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建立学习型社会;有利于形成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终身教育体制机制;有利于创办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世界发展要求的现代教育。

"生活即教育"社会中时时处处都有学习的对象,个体也可以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即"社会即学校",要创建学习型社会,就必须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为社会社员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学习机会。"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这也是创建学习型社会和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基本原则,"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因此应社会成员要根据其个自的爱好、兴趣、学习风格、思维习惯等采取相对应的灵活的教育方式方法和适应的教育内容。

总之,陶行知先生作为中国教育的奠基人,他从社会现状研究中国的教育,其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教育理论",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不仅在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当代教育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生活教育"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导性原则。

参考文献

陶行知爱教育论文范文7

[关键词] 陶行知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耗尽毕生精力创立并实践的生活教育思想不仅在过去的民主革命年代闪光耀芒,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也同样适用的。虽然素质教育思想是在教育改革逐渐深入的今天才提出的,但二者还是有许多的相通之处。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和深化教育改革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教育思想理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教育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在他的文章、演说稿、诗歌、书信等著作中进行了论述和讲解,因其一直主张其生活教育思想是向前向上的、与时俱进的,因此他生前并没有对其理论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当代学者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后,发现其理论并不是零散的,而是由以下三大原理构成: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思想理论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一提到“生活即教育”很多人都会想到另一个更熟悉的思想,那就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教育即生活”是拿教育做生活,教育可以是书本的,与世隔绝的,也可以是学生过去的。而生活既不能是过去的生活,也不能是未来的生活。过过去的生活是落伍,过未来的生活就是与人群隔离。然而拿全部的生活做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力量才能扩大,方不至于褊狭。“生活即教育”,其教育内容极宽极广,如同一只小鸟飞进林子里;“教育即生活”,将教育与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只小鸟关进笼子里,养鸟之人还把笼子美其名为鸟的世界。我们要拿好的生活去改造不好的生活,拿整个生活去解放褊狭的生活。

什么的“生活即教育”呢?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他还说:“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过糊里糊涂的生活,便是受糊里糊涂的教育;过乱七八糟的生活,便是受乱七八糟的教育”。具体的说,过的是少爷小姐的生活,虽然天天读劳动书籍,甚至能倒背如流,也不算是受劳动教育;过的是迷信的生活,虽然天天听科学演讲,不算是受科学教育;过的是随地吐谈的生活,虽然天天写卫生笔记,不算是受卫生教育。依此类推,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合理的生活,便是受合理的教育;过不好的生活,便是受不好的教育;过龌龊的生活,便是受龌龊的教育。你可能会问,不好的教育、龌龊的教育为什么要受?有必要受吗?当然应该受、并且还必须受,因为我们学知识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泊”。好的你要学,不好的更应该去认识它,只有认识了它,当再遇到时才知道它是不好的,才会想法去改变它。让不好的生活变成好的生活,龌龊的生活变成美好的、高尚的生活。

由此可知,“生活即教育”的主要精神有:一是生活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生活的本身是一种教育实践;二是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三是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四是“生活即教育”主张是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社会实践的批判。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与“生活即教育”紧密联系的一重要原理,同属生活教育理论范畴。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即学校”?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不是“学校社会化”,我们的社会就是学校,还要什么社会化呢?现在我打一个比方,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捉到笼子去。然后找几片花草,几支树枝甚至是再捉一只小鸟来免除笼中之鸟的寂寞,还美其名为是“鸟的天堂”。尽管鸟笼可以做大,但鸟笼始终鸟笼,不能跟森林相比,这是典型的弄假。而“社会即学校”则不然,它是把笼中的小鸟放在天空中使其任意翱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去。

主张“社会即学校”其原因在于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面的东西太少,其教育狭小;而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工具,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甚至可以请有经验的农夫、有经验的管理者来介绍先进的经验,有价值的活动人人受益。同时坏的社会同样可以做学校,坏的社会我们要认识,要有准备才能生出抵抗力,否则一入社会便会显出手足无措。

陶行知针对传统教育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病,提出“社会即学校”这一主张的宗旨就是改造学校教育,把学校办成促进社会发展,能为改善人民生活服务的力量。为此,他曾先后创办民众茶园、工学团、业余学校、社会大学等来实践这一思想。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也是陶行知先生最早提出生活教育中基本原理,并作为晓庄师范学校的校训。陶行知指出,“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通的误解是以为:用嘴讲便是教;用耳听便是学;用手便是做。这样不但误解了做,也误解了学与教”。陶行知主张的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对事说是做;对己之进步说是学;对别人之影响说是教。”陶行知还提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要避去瞎做、瞎学、瞎教,所以指出‘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 “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来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不在做上下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

“教学做合一”这一原理将“做”放在第一位,完全符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思想。“做”既成了教学之中心,便有特殊说明之必要。“做”即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要符合以下三种特征:行动、思想、新价值的产生。“所谓‘做’是包含了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教学本质是学习,而‘学习’也就是实践,学而后能教人。这一点,就是说‘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意图:一是改变旧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二是为了把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转到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轨道上来。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思想的关系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已经提出的教育理论并进行了教育实践,而素质教育则是中国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的近些年才提出来的。但二者仍然有许多相通之处,学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会有不少启迪。

1.从教育目的来看,生活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着眼于全社会、全民族利益的全面发展教育。

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是“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是“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全面教育。由此可以看出,生活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指向全社会的、全民族的、整体的,即为人民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为人民大众谋幸福、培养生活力的;其次是指向社会个体的,即培养人的多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则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者都着眼于全社会、全民族的利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教育对象的需要为根本依据。其核心都是启发儿童、青年、人民大众去改造社会生活的觉悟与手脑并用的创造能力,去改造生活、改造社会、创造新人生、创造新的世界。

2. 从教育观来看,向传统教育挑战,同应试教育决裂,是生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共同特征。

陶行知对中国旧教育的诸多弊端深恶痛绝,曾给以极其深刻的批判,他把传统教育称作“吃人教育”、“死教育”、“死学校”,其特点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应试教育带有传统教育的许多弊端,它脱离实际,重书本,轻实践,忽视手脑结合的能力培养,违背了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此,陶行知在《杀人的会考与创造考试》一文中作了深刻的揭露:“学生学会考,教师教会考。学校成了会考的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学,会考所不要的不必学,甚至于不必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科学实验不教了,所谓课内课外活动不教了,所要教的只是书,只是要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 生活教育则不教学生吃自己,也不教学生吃别人,他反对杀人的各种杀人的考试、他只要创造的考试,也就是他不教人赶考赶人死”。而今天的教育与陶行知先生在几十年前揭露的这些教育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因为如此,《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才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同时在1999年6月13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素质教育是造就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从教育内容来看,生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精神是一致的。

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为训练人生所需要的全面素质服务的。用陶行知的话说,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做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 生活教育在实践中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营造具有“健康之堡垒,艺术之环境,生活之园地,学术之气候,真善美之人格”的和谐教育。《纲要》所讲素质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对《决定》中提出的素质教育要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从教育方法看,生活教育的“教学做合一”原则也是符合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

陶行知曾对“教学做合一”作过详细的论述,“‘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是教育法”,“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只有在劳力上劳心才是真的做”,“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陶行知这些精辟的论述,不正是我们今天素质教育所苦苦追寻的原则吗?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不注重更新知识结构;不考虑学生的特点,教学变成了教书。如此教育,怎能满足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呢?为此,《决定》明确指出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这正是针对现在的学校教学上存在的弊端不适应建立现代素质教育模式而提出的对策。

不难看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学理论,与我们党的科教兴国战略和推行素质教育的思想是一致的。深入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学理论,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对于我们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借鉴作用。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新时代教师素质的塑造

社会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师。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探索者。素质教育最终要依靠广大教师来落实,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教师的思想道德、人格品质及知识水平,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21世纪素质教育的践行者,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呢?我认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同样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陶行知先生非常强调教师的重要性,他在《古庙敲钟录》一文中说:“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他的崇高人格、渊博学识以及高尚品质,实为当今教师之楷模。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教师素质的塑造:

1.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陶行知也不例外,他注重“以人教人”。他曾说过教师要严于律己,使自己“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 我觉得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有高尚的师德,要像陶行知先生一样,具有“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要做到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当做到,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师的楷模作用,才能如春雨润无声的滋润幼苗,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2.精于业务,好学不倦

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学,是传授知识给学生,若不精于业务或不懂业务,则教不好课。陶行知曾指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每一个教师,都要切实掌握所授学科的知识技能,并要逐步达到精通的地步。陶行知认为,教师应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他指出:“读书多,则积理富;积理富,则随时应用,绰有余裕矣。”只有博识多闻,上课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做到问一答十,举一反三;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更具说服力。在学习方面,教师有必要给学生做出好学、勤学的榜样。教师有责任在业务上力求长进,努力跑在学生的前头,才能引导他们不断前进。

3.关心学生,诲人不倦

1926年,陶行知在《我之学校观》一文结束语中说:“我要有一句话奉劝办学同志,这句话就是‘待学生如亲子弟’。”教师只有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的学生,才能诲人不倦,教好自己的学生。陶行知奉行的是“爱满天下”的宗旨,他说:“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而不是武力。”在他看来,爱是一种力量,高尚纯洁的师生关系更易引起师生间心灵的共鸣,从而取得更佳的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的目的。

崇高的师爱还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不以家庭条件、穿戴面貌取人。陶行知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思想,进一步把爱生与为民族培养人才之联系起来。陶行知在重庆为难童所办的育才学校就是一例。师爱还体现在整个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如在教学中,教师应本着虚心和谦逊的精神,对学生的提问,自己不懂就不要装懂,切忌故弄玄虚或避而不答。陶行知曾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4.勇于创新,进行科研

陶行知在一首诗中写道:“人生为一大事来,丈夫志在探新地。”这正是他自己开拓、探索和创造精神的极好写照,他一生对教育理论的各个领域都进行了探索和创造,并撰写了大量论著。我认为新时代的教师应有创新精神,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不能拘泥于书本和已有的知识,要在不断学习、充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不断突破旧的教学模式使自己的教学有灵感、有创意、有风格、有特色;要不断学习新思想、新概念、新学说、新知识,勤于思考,勇于实践;要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从而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新时代的教师也应该由知识型向科研型转变,素质教育迫切需要科研型的教师。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师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任,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站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前沿,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广大教师一定要把教学实践同教育科研结合起来,做一名科研型教师。

总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想,例如在日本,经济、科教事业蓬勃发展,归功于它非常重视创造性的素质教育。早在70年代初期,日本教育界就十分关注陶先生的教育理念,成立了海外的陶行知研究会,为该国的教育事业的飞跃进步注入了不竭的动力。而作为中国的国民,我想我们更应该也必须深入研究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业及其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创造性的开展好素质教育,努力促进全民族的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第1卷1985年版

[2]《陶行知全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第2卷1985年版

[3]《陶行知全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第3卷1985年版

[4]《陶行知全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第5卷1985年版

[5]《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生活教育文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7]《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陶行知教育理论对现代素质教育的启示》 陆黎明《思想・理论・教育》 2005年第12(下)期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

陶行知爱教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生命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006-03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而精深,在当前教育改革深入的背景下他的一些教育思想理论仍然具有现实意义。陶行知先生在其教育理论中虽然没有专门阐述过他的生命教育观,但是在他的整个教育思想中处处鲜明地反映出他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笔者试图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主线和基石——“生活教育”理论中探讨其蕴涵着的生命教育思想。

一、陶行知的 “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它集中反映了陶行知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观点和主张,是陶行知吸取和改造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论成果。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与核心。他反对杜威“把社会上的‘生活’引入学校”的“鸟笼式”的教育方式,主张教育要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把人民大众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全部社会实践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在陶行知看来,旧中国的教育与生活严重脱节,它只为少数权贵人物服务,而不为劳苦大众服务。因此,陶行知在阐述生活教育理论时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1]。

“生活即教育”的实质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陶行知对“生活”的定义不是我们理解的一般生活概念,而是包括职业生活、消闲生活、社交生活、天然界之生活在内的广泛的生活实践。陶行知认为,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康健的生活便是康健的教育;科学的生活便是科学的教育……”[2]7以此类推,“是生活便是教育,是好生活便是好教育,是坏生活便是坏教育……”[2]7生活决定教育,人们过的生活不同,所受教育自然也就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2]490教育改造生活,教育是通过培养人和教化人来改造生活的,而这种培养人和教化人的教育要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完成和实现。陶行知同时强调,不能把生活等同于教育,生活和教育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生活的同时需要教育,教育对生活又有促进作用。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是对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的发展,体现了陶行知教育要面向社会的理念。陶行知主张社会决定学校,学校要为社会服务,学校与社会要融合在一起,要在社会中完成教育。“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所”[2]506。教育的材料、方法、工具和环境,都可以因此而大大增加。

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和“生活即教育”一样,目的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的现象。他认为杜威的“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中捉来关在笼子里一样,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而且容易作假,不如主张“社会即学校”, 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笼中的小鸟 放飞使他任意翱翔,“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 去”[2]441,最终目标是要把学校办成促进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同时,陶行知把整个社会和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的范围,从而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终身教育相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终身教育体系。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生活的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关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以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当然必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陶行知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教学做合一”的实质是注重实践,把“做” 放在第一位,目的是要改变旧中国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弊端,同时也是为了把“死读书,死教书”的教学转向重视培养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活的知识”,从而使学生成为有“行动能力”、有“生活力”、“有创造力”的人。因此可以说,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既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为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避免瞎做、瞎学、瞎教,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二、生命教育的缘起与内涵

1.生命教育的缘起

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其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各种社会问题的凸显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1979年澳洲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专门致力于防止“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 1989年,日本针对青少年自杀率居高不下的社会现实,修改了《教学大纲》,提出了“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20世纪90年代,由于台湾学校一再发生暴力及自杀事件,台湾于1997年年底也在中学开始进行生命教育。

现代社会虽然科技发达、物质丰富,但是许多人不堪重负,精神失衡,生命教育缺失,杀人、自杀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根据2008年12月9日法新社报道,中国是全世界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有25万到30万人自杀,约占全球自杀人数的四分之一[3]。另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统计数字,自杀已成为15到34岁的中国青少年的头号死因。在2006年,自杀占这个年龄组死亡人数的26.04%[4]。生命教育由此引起了中国大陆学者的重视。以2003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契机,各省市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开始把生命教育视为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一种整合性教育,它关注教育的生命力,教导学生从观察与分享对生、老、病、死的感受来体会生命的意义与生命存在的价值,进而培养尊重与珍惜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怀[5]。生命教育实质上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它基于对生命规律的认识,从生命的视角来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确认人的生命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性;按照人的生命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及社会对人的需要来实施教育,为受教育者提高生命的质量和终身幸福奠定基础[5]。简而言之,生命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生命和谐教育

生命和谐教育要求生命个体首先要认识自然生命,了解其特征,进而理解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乃至个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从而认识到要处理好上述这些关系,个体的孕育和成长是不能离开社会的,进而形成一种生命和谐教育。

(2)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让生命个体客观、科学地看待生命对自身、他人以及社会的作用,让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去感悟生命的意义和真谛,激发个体对信仰的终极追求,滋养个体的关爱情怀。人文教育实质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教育。

(3)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也是生命教育必须包含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要求在以正确的方式对待生命问题的前提下,还要更进一步对个体的价值以及生与死等问题进行分析,以科学、冷静的态度对待死亡,把死亡看做是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死亡教育要求正确认识死亡,树立理智正视“生”与“死”的意识,从生死教育中体会人生的价值。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体现的生命教育思想

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此也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认为,生活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追求真理做真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一个集真善美于一身的“整个的人”, 一个生活在人民之中的“人中人”。 陶行知虽然没有专门阐述过他的生命教育观,但在他的整个生活教育理论中却处处鲜明地反映出他对生命教育的重视。

1.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生命教育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树立关爱与尊重他人生命的思想。这也正应和了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正如杨思耕所认为的,“教育,在本质上是生命的和生活的,是生命的生活形式,理所当然应该在生命生活的层面上展开。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把陌生于人的外在世界转换成人之生活世界,建构起人与世界的意义关系,改善人的生活,充实人的生命。把教育与生活统一起来,在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中建构人的生命整体”[6]。

陶行知主张要教育学生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命,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他在《儿童科学教育》篇中说:“唯在研究科学教育时有一点要注意,要预防。小学中的教师,捉到一只蝶儿、蚱蜢,便用针一根,活活地钉在一块板上,把它处死,说是做标本。这我以为不对,因为我们观察生物,是要观察活的生物,要观察生物的自然活动,如今将活的生物剥制成死的标本,致将生物学学成了死物学,生物陈列所变成僵尸陈列所。……把活的东西弄死,太嫌残忍,增长儿童残酷的心理,这是不行的。”[7]1929年5月,他在给晓庄学校的教师郑先文的信中探讨发展生物学的方针时特别指出:“晓庄生物学应该注重养生。……我希望你把十分之九的经费用在养生上,造成一个生气勃勃的生物园。这是小学生物学之康庄大道……”[8]1932年4月,他在给郑先文的信中再次强调,要“小学生物学注重养生而不杀生”[7],做生物实验尽量不以牺牲动物的生命“来给我们玩把戏”[7]。这些观点无不体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平等的生命观。

2.教育要回归生命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应植根于生命本身,让受教育者珍爱生命并更好地生活,这既是当代教育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教育的应有本质。

陶行知也主张,“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点化人生、润泽生命。教育最本真的任务是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让他们学会信任和尊重,学会理解和宽容,最终学会生活。教育不是一种应试和生活的工具,而是要让受教育者欣赏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点燃他们心中蕴涵的爱的火焰,追求真正的幸福。教育是“慢的艺术”,要耐心宽容地等待孩子的成熟,允许他们犯错误;要注重生命个体的感受与发展,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生命本身就是奇迹,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平等的,教育要回归生命,要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和人性的完善,从而关注人的生命整体发展和价值升华,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它首先是人学!”

3.教育即生命,生活即教育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9]。教育追求的就是个体的生命发展。个体生命的发展和延续需要教育,教育成为生命存在的形式和生命自身的需要,成为生命的一种内在品性。因此,从生命的完整发展角度看,生命一刻也离不开教育,教育已经成为生命存在的支柱,生命必须贯穿于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之中。生命教育的终生性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终生性原则是吻合的,“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生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是毕业;学习为生活,生活为学习。只要活着就要学习”[10]。

教育不是教人去“死”,而是教人去“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就是生活”[1]。生活是个体生命的亲历和实践,是个体生命的一种自主和自由的伸展,是教育的根基和营养。让生活和教育打成一片,在生活中完成教育,这既是“教、学、做合一”的精髓,也是“教育即生命”的体现。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以其爱满天下的情怀践行着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对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现代各类教育同样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其中蕴涵的生命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回归生命更具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董宝良. 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91-292.

[2]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3]中国青少年研究信息资料中心. 心理失衡导致中国自杀率过高 [DB/OL]. (2009-04-15). [2012-09-20]. http:/// Article.asp?Category=1&Column=124&ID=9373.

[4]Xie Chuanjiao. Young still most prone to suicide [N]. China Daily,2008-09-10.

[5]李曦,徐杰玲.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青少年生命教育[J].教育探 索,2010(12):116-118.

[6]王北生,赵云红. 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J]. 中国教 育学刊,2004(2):16-19.

[7]张泉君. 著名教育家演讲鉴赏[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5.

[8]陶行知.生物学或死物学——致郑先文[DB/OL]. (2010-04-15)

[2012-08-10]. http:///s/23/t/101/09/2a/inf- o2346.htm.

[9]邓涛. 教育视野里的生命教育[J]. 教学育人,2002(8):2-3.

陶行知爱教育论文范文9

【关键词】陶行知 无私奉献 平等相待 理解宽容 实现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04-02

先生的一句话特别震憾我的心灵:"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今天的"素质教育"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看,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伟大的师爱,不但对今天的教育现实有着强烈的针对性,而且与目前党和国家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息息相通。也正因为如此,今天我们的每一位教育者重温陶行知有关师爱的论述,感受他那对孩子的一颗晶莹的爱心,不但应该,而且很有必要。

一、用心爱孩子,用情感动孩子,学会无私奉献

师德爱为先,当老师最重要的是爱心和责任心。要做到用心爱孩子,用真情感动孩子。这就要我们以幼儿园为家,把幼儿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爱、来严管,对幼儿要动真情。爱就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清晨稚嫩的一声:"老师早!",流露出幼儿对老师的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尊敬。作为老师,我深爱着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同时扮演着老师、朋友、妈妈的三重角色。既教他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又教他们怎样认识世界,怎样做个好孩子,我们的工作是平凡而琐碎的。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相信只有用真心真情来表达,才会让孩子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爱。

二、做孩子的好朋友与孩子平等相待

学习陶行知的师爱精神,感受最深的莫不是他的真诚和平易亲切。陶行知先生说过:"老师与老师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真正的精神上的沟通才是真正的教育,是一种人格精神的培养。"幼儿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和幼儿交朋友,能够了解幼儿的内心,把幼儿的心理揣摩透;要把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传染"给幼儿;要用生活化、情感化、交流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正是这样真诚平等的态度,使先生赢得了所有学生的由衷爱戴。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 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幼儿园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做游戏,一处儿学知识,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爱的基础是平等的: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

三、学会用理解宽容的心读懂孩子

对学生的理解,用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懂得儿童。"我想可以理解为:一要能读懂儿童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二要能发现儿童潜在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如同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人们常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被誉为"手执金钥匙的人",这意味着教师是打开人类心扉的智者。作为教师,就要进入一颗颗幼小的心灵深处,去研读这一本本不同的书。

四、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实现自身价值

教育成功必需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但这还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于一位有事业心的教育者来说,他更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指明学生前进的方向,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引领学生前进的脚步。换句话说,作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他能走进儿童的心灵,爱心使他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责任心则能使他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人"。

提倡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创造"这不正是现在的素质教育吗?对比一下先生当年的教育理想以及他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会深深地感受到,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素质教育正是先生教育改革的继续。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培养学生高素质的前提,一是教育者的素质要高,而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无私奉献,理解宽容、平等相待、实现价值等教师的"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爱是生命中的一缕阳光,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当教师对孩子充满爱心,便会自然地产生爱的情感、爱的行为以及用爱的能力去感化孩子。这样才能塑造出孩子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有用之人。

大爱无边。我们要以一颗爱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个孩子,给每个孩子温暖的感觉,像一束阳光,温暖每个孩子的心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