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田径训练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2 17:35:27

田径训练论文

田径训练论文范文1

【关键词】田径训练 比赛 特征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5-0194-02

一 现代田径运动现状

田径运动历史悠久,普及范围也非常广泛,现代田径运动更是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体育水平的重要考量项目。现代田径运动的种类和形式丰富,在各类国际性的大型体育赛事之中田径运动的比例也是最高的,无论参与人数还是奖项设置所占比例都很高。早期的田径运动以健身、娱乐为主,而现代田径运动大多是大型体育赛事中的项目,所以参与现代田径运动的大多是专业的运动员,而这些人的田径运动训练、技术难度也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二 现代田径训练的基本特征

1.重视对田径专项运动的训练

现代田径运动是一个范围非常广泛的体育运动范畴,在这个统一的范畴内还存在着多个具有不同特性的分支项目。通常情况下,现代田径可划分为跳跃类、短跑跨栏类、投掷类、中长跑类、竞走类等多个分类,每个分类中的专项运动都有着不同的训练要求和比赛规则。在现代田径训练之中会针对每一种专项运动制定专门的训练计划。这个专项训练计划可涉及田径运动的技巧、动作以及运动员参与运动时的力量、速度,还有最佳的身体状态等多方面。

2.重视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在现代田径训练中,体能训练也是一个较新的训练领域,但体能训练在现代田径训练中的重要性已得到田径运动和竞技体育领域的广泛认可。所有现代田径运动项目的训练计划中都有体能训练的内容,所以重视体能训练也成为现代田径训练的重要特征之一。

田径训练中的体能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对田径运动项目的规律与人体肌肉用力特征的研究,制定出速度力量类项目的体能训练标准。田径运动员的体能是人身体各项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了体力、速度、肌肉力量以及生理机能等多项内容。现代田径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计划也会综合考虑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状况。

3.重视对运动技巧的总结应用

在现代田径运动中,无论是跑跳类的运动项目还是力量型的运动项目,在比赛时都有着较严谨的动作规范,而且对于运动动作、呼吸乃至速度、力量使用方面的技巧研究对于提升田径运动员的体育竞技水平大有帮助。现代田径运动员需要在训练过程中注意对这些技巧的总结和应用。

4.注重运动心理方面的训练

现代田径运动都是以参加体育赛事为目标,田径运动员不仅要承受平时高强度训练带来的各种心理反应,还要适应赛场上带来的各种压力,以健康的心态参与竞技比赛,尽量发挥出最佳水平。这样的情况对现代田径运动员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具备良好的心理应激能力,面对各种环境和突发事件都能保持心境平和、冷静处理问题的田径运动员,在田径比赛中的表现最为突出。心理问题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发挥都有着重要影响,将心理训练纳入现代田径训练计划之中是确保现代田径运动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

5.现代田径训练具有独特性

首先,现代田径训练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几乎所有的田径训练都是以提升运动员的体能与运动技巧,以实现赢取运动竞技比赛为主要目标。其次,现代田径训练具有很强的计划性,会根据运动项目、比赛要求以及运动员的体能情况、体能潜力等综合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

三 现代田径训练的发展趋势

现代田径训练也呈现出多种发展趋势,其中以下几种发展趋势最为突出:

1.田径训练中的科技成分越来越高

现代田径运动竞赛不仅包含有对人类极限运动潜能的挑战和比拼,还夹杂着对各类科学理论、科学技术水平之间的比拼。如对现代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服面料、样式的研究,对田径运动训练规律的把握,对田径运动员的饮食营养搭配等,都是现代科技比拼的重要内容。这些方面中的某一种比别人先进就有可能帮助田径运动员获取最终的胜利。

2.现代田径训练恢复手段更为科学合理

在现代田径训练中对恢复手段的探索和研究更加深入,现代田径训练的恢复手段已从过去单纯的停止运动来实现恢复要求转变成为一个集合按摩、洗浴、睡眠、营养搭配、针灸、理疗等综合因素的系统恢复过程。训练后的恢复过程也是现代田径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随着田径运动的发展,恢复手段中还将逐渐融入有关心理恢复方面的内容,以便帮助田径运动员从身心两方面都得到放松与恢复,让运动员能以最佳的状态参与训练和竞技比赛。

3.现代田径训练对心理训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当技巧、能力处于相等程度的时候,田径运动赛场上比拼的重心便是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良好的田径运动员能做到平稳发挥,做到最好,而心理状态不稳定的田径运动员很容易在关键时刻发挥失常与奖牌失之交臂。此外,心理方面的内容对于田径运动的日常训练水平和身心健康状态都有关系,将心理训练作为田径训练内容,将心理训练当做田径运动比赛的突破口已成为现代田径训练的公认事实。而且,随着各国田径运动员基本运动素质的提升,心理素质对田径运动比赛成败的影响将更为突出,现代田径训练中对心理训练的重视程度自然也会越来越高。

四 结束语

现代田径运动是非常重要的体育竞技运动,所以现代田径运动的特征与发展趋势都与田径比赛的发展息息相关。而通过对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特征及发展趋势的讨论研究,可更加深刻地了解现代田径运动的状态,也有助于促进现代田径运动竞技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董超.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S2)

[2]李文超、王方.浅析现代田径训练的特征与发展趋势[J].搏击(体育论坛),2010(9)

田径训练论文范文2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训练量

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处于青春发展期,而田径作为一项历史十分悠久的运动,可有效促进他们思维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体质状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组织他们训练,并掌握好田径训练的强度与训练量,只有采用恰当的训练方案,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田径训练效果。

一、初中体育教学影响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主要因素

(1)社会因素。现阶段,我国的田径运动水平整体不高,在社会上的关注度相对较低,田径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不高,教师对田径运动了解不够完善,制定的方案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很难实现科学化与合理化,影响训练效果。(2)家庭因素。大部分家长比较关注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情况和考试成绩,对体育教学中的田径训练不够重视,认为可有可无,在无形中为初中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平常参加的田径训练较少,在训练中很难合理把握训练强度及训练量。(3)教师因素。在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活动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学生自身对田径训练知识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教师来获取。但是不少教师的田径专业素质较差,采用的训练方法传统落后,与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不协调,影响训练质量的提升。

二、初中体育教学优化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有效策略

1.完善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体系

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过程中,完善的训练体系是提升训练质量的关键保障,所以,学校和体育教师应共同商讨、研究,构建一个完善的田径训练体系,保证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协调。(1)学校应真正关注学生身体发育和健康,调整好文化课学习与田径训练的时间,避免彼此之间出现冲突,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2)初中体育教师应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田径训练计划,在课堂上严格执行,保证计划得以贯彻落实。(3)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田径专业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保证可以胜任田径教学。在训练活动中,教师应掌握与田径相关的体育知识,认真研究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一套适合他们的田径训练方案,并科学设计训练方式、安排训练内容,不断分析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提高训练效果。

2.协调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适度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活动中,教师应把握好学生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保证二者之间相互协调、比例科学。田径运动对最终训练结果要求较高,只有训练过程具有较强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才能促使学生获得较好的训练效果。因此,在平常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田径训练时,应掌握好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之间的平衡,不仅需要关注高负荷、高强度的训练模式,还应注重训练量,保证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合理化。同时,初中体育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田径专项训练,专项训练能够有效训练他们的力量、速度、爆发力和意志力,可有效提升其田径成绩。另外,教师应将田径训练强度与专项训练有机结合,遵循适度性原则,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将专项训练的强度和力度适当降低,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将专项训练与普通训练相融合。

3.提升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科学性

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初中体育田径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身体情况,科学安排训练强度与训练量,提高训练体系的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前提,提高他们的田径水平。假如初中生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过大,容易出现肌肉拉伤或酸痛等现象;如果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过小,则又无法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即使他们长期训练,也难以提升学生的田径运动水平。同时,初中体育教师应把握好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范围,并按照这一科学体系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先引领他们进行力量训练,然后逐步提升训练强度,增加训练量,提高速度,最终提高训练效果。另外,教师还应注重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稳定性,保证学生每天都能够参与一定的训练,让他们的身体处于运动状态,时刻准备进行田径训练。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制订科学的田径训练计划,精心设计训练方式与内容,保证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合理性,组织他们参加田径训练,提高其身体素质和训练效果,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斌.试分析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J].才智,2015(14):131.

田径训练论文范文3

摘 要 田径运动一直是我国体育事业重点发展目标,近年来我国整体田径运动实力都极大提高,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在华丽的成绩背后,我国田径运动训练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田径运动的成长和发挥,所以本文对当前田径运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这些问题一一给予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有助于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 田径 运动训练 对策

当前是一个人人重视体育的时代,我国当前也逐渐步入体育强国之列,但是就田径项目来说,我国一直都处于较差成绩,有人说这是人种原因,但是同为亚洲人种的日韩在田径项目的成绩却遥遥领先,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我国田径运动训练比较落后,由于这些训练上的问题导致我国的田径运动迟迟发展不起来。

一、当前田径训练存在的问题

(一)竞技体育体制问题

我国在竞技体育方面的人才梯队成“金字塔”状,而且存在塔基过宽的问题,也就是说我国在竞技体育方面的成才率极低,在田径训练方面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也说明我国在竞技体育方面缺乏可持续性发展。

(二)缺乏理论依据

我国在进行田径运动指导方面,往往针对一些问题无法达成统一意见,例如跑速受步长和步频的影响,但是这两个因素的主次关系在我国短跑届一直未能统一,所以这就造成一个问题,有时认为步长是主要影响因素,训练时主要改进步长,有时又认为步频是主要影响因素,训练时主要改进步频。另外由于我国田径运动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导致研究人员在提高我国田径水平时常以国外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但是我国运动员在生理、形态和素质方面与国外运动员又有所不同,这样研究的结论很难有参考价值。

(三)训练综合化水平低

田径训练是讲究综合性的,提高的是运动员的整体竞技水平,但是从当前我国在田径运动训练方面的现状来看,对运动员体能和技术方面的训练较多,但对运动员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过少,无法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素质,这也就导致部分田径运动员在国内成绩很好,但是一到大型赛场和国际赛场,容易出现心理素质不过关,导致失误等问题。

(四)训练缺乏系统化

培养一名运动员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工程,每个运动员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我们在为运动员制定训练计划时,一定要遵循运动员的生长规律,在运动员不同生长阶段完成不同的训练任务,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训机制极不健全,很多基层教练往往以基层运动会作为自己的训练目标,这种短期行为影响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长期的发展。

二、解决措施

(一)加强田径理论研究

田径运动训练的实质就是不断提高人们的运动负荷,具体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加大运动量,二是提高训练强度,从当前训练实际情况来看,提高训练量的空间不大,所以只能从加大训练强度入手,对单项训练的规律进行研究,从而对训练方针进行指导。

(二)专项训练设计

根据运动员的需求,围绕某个点进行专项训练,构建相应的培训体系,另外根据身体训练的规律来说,只能搞专项的周期形式,不能搞通用周期的训练形势,根据远动员的表现调整相应的计划,例如针对跑步的动作和速率进行专项训练。

(三)提高教练员的综合能力

我国田径训练的教练员都存在综合能力不够的情况,特别是基层教练员,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时,大多依赖经验,无法构建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培训。为了提高教练员的综合能力,首先我们要重视教练员的学历培养,对于年轻优秀的教练员可以输送到国外进修深造,对于较高级别运动员的培养可以聘请国际高水平教练来执教,组建教练员全国性学术组织,定期开展交流互动活动,介绍先进的训练经验,打开教练员的眼界,从多个方面培养教练员的综合能力。

(四)加大投入,科学化训练

过去我国在训练田径人才时都存在硬件设施跟不上的情况,目前各省都有建立相应的训练基地,为运动员的训练、教练员培训、科学研究、恢复训练都提供了全方位服务,但是当前我们的训练基地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科学化不够高,对相关学科取得的研究成果没有充分去运用于训练中去,导致田径运动训练方面的理论、战术和方法的创新较少,二是训练基地过少,由于我国田径训练员的层次和人数呈“金字塔”状,大量的基层运动员没有享受到这些优良的设施,使得优秀的基层运动会缺乏良好的培训条件。

(五)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培养心理训练

以赛带练目前是田径运动训练的潮流,通过国内外的赛事,一方面是有助于国际间的交流,增长见识,学习国外先进的培训经验,另外日常的心理训练无法给予运动员现场比赛的压力,很多运动员都存在身体素质优良但是赛事心理素质不好,最终导致成绩不影响,通过多参加比赛,提高运动员面临赛事心理的稳定性和应急能力。

三、结论

针对我国在田径运动训练方面存在的落后情况,各级训练组织应当针对各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提高方案,需要上级支持的报上级支持,同时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也要自上而下ψ龊锰逑祷的构建和管理,只有上下同心协力,解决当前田径运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整个田径运动训练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相应运动员也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田径训练论文范文4

田径运动训练理论展现出社会与自然科学的综合。由于田径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直接目的是挖掘运动员的多种潜力,追求专项体能的最优化发展和专项技术的个性化发展,从而提高专项运动成绩,因而决定了田径运动训练活动必须服从于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而人体的运动又必须遵循生物力学的原理。田径运动训练活动的上述特征决定了田径运动训练理论具有鲜明的自然科学属性。同时,训练竞赛的社会化属性又决定了运动训练所具备的社会科学属性。因此,无论是完善田径运动训练理论,还是解决田径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所提出的具体问题,都必须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科学领域广泛地吸收精华,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才能积极促进田径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为田径运动技术的迅速提高提供有力的根据。

田径运动训练是人类竞技体育行为中非常活跃的组成部分,田径运动竞赛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和强大的感染力,田径运动的社会化趋势明显地加快了田径运动训练科学研究工作的分工。许多田径专家和教练员都在密切关注着各科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成就,以求最快速地接受和引进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以稳住在田径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处于优势的地位。

一直以来,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与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实践的总结和解决运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一般运动训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用“实践技术理论”这样一条路线来表示。这一路线在早期的运动训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中表现得十分明显。现代社会,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带有明显的“理论技术实践”的趋势。可见,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表现出明显的超前性。现代田径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已经超出了传统的理论研究范围,更加广泛地应用了现代科学研究的一切可以运用的研究方法。比如:在传统的经验法,文献法基础上,更多地采用了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及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等。同时运用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究一个问题,体现了现代田径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的现代性和综合性。也就是说,现代田径运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不是能够用单一的学科理论知识能够解释的,必须运用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才能够多角度地去解释和回答所面临的田径运动训练出现的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田径运动员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必须具备的本领。对于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划分,业内人士有过多种分类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业内人士对田径竞技能力认识水平的提高,对竞技能力的构成与划分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这种划分的进步在于从逻辑上清晰地表明了不同层次上各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一定程度上使划分标准趋于统一,明确了不同层次上组成要素的内容。这一成果使人们对田径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认识更进了一步,对于田径运动理论研究和运动实践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竞技体育比赛的越演激烈,运动员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比赛的胜负往往差之毫厘。由此可看见他的训练效果是那么的强悍。比赛是训练的反映,为了适应激烈竞争的比赛,只有大大提高运动训练的强度负荷,使运动员从身心各方面都达到比赛的要求。“大强度”是现代运动训练的大势所趋,但同样也应该注意到,重视强度负荷并不等同于每次训练安排都突出大强度,对运动水平相对较低、离运动顶峰期还相差甚远的青少年运动员,循序渐进增加强度负荷仍是一条主要原则。

现代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训练的周期划分不够严格,而是表现出“步子小、节奏快”的特点。为适应这种形势,以往那种长周期只能被压缩成“短周期”。这里“步子小、节奏快”就是指为使运动员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在较高水平,周期内的各个环节在时间上体现出节奏快;在整体上看则是每一个小周期的安排都恰似一小步的递增与叠加,使运动水平由低层面向高层面逐步前进,没有大的起伏,也就是要求运动员在正常训练中也要出现并保持住一定的竞技状态。所以,必须加快训练周期的节奏,以适应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

田径训练论文范文5

关键词:黑龙江;普通高校;田径运动队;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1-0101-04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体育强国的优秀运动员很多是在大学中培养成长起来的。因为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高文化层次的运动员来掌握和运用,大学生处、于竞技体育开始出现高水平运动员的最佳年龄段。在大学中培养运动员是符合运动训练学、人才学、教育学等客观规律的。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之母,也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龙头项目。因此,对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进行系统研究有利于促进其它项目的发展。

2008年奥运会之后,我国“举国体制”的竞技体育体制将面临改革,高校体育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机遇与挑战面前,黑龙江省高校体育将何去何从是应该思考的问题,此课题以田径项目为突破口,希望能为黑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006年教育部批准可以招收高水平田径运动员(主要以大学生运动员为主)的黑龙江省11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分别是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佳木斯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哈尔滨体育学院图书馆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查阅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发展、训练学、学校体育学、管理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学、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等方面文献资料70多篇,并查阅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相关文件等。

1.2.2问卷调查法以黑龙江省拥有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的11所高校(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佳木斯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的田径运动员和教练员为问卷调查对象。其中,教练员41名(回收有效问卷39份),运动员128名(回收有效问卷119)。

1.2.3数理统计法利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SPSSl0.0统计钦件对收集到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来源的调查分析

我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来源主要有3种:一是吸收专业队退役的运动员;二是青少年体校队员。这些运动员由于在竞技能力上不足,不能进入一线队伍继续从事体育运动,因而是高校招收运动员的主要生源;三是来自普通中学的体育尖子生。根据调查结果得知:我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有63.9%来自中学生运动员,18.5%来自青少年体校,17.6%来自专业队退役运动员。

2.2黑龙江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等级情况调查

运动等级是衡量运动员运动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一个高校运动员运动等级越高越能说明这个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越好。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看,我省高校田径运动员大部分是—级(35人,占29.4%)和二级(83人,占69.7%),其中二级运动员多于一级运动员,健将级运动员很少(只有1人,占0.9%)。总体反映出高水平运动员偏少。

2.3黑龙江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参加训练态度的调查

黑龙江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对训练的认知较强,3项评价内容的得分均较高,普遍认为参加训练有助于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认识到训练对比赛的重要作用,通过训练能增强自信心、自豪感等,对自己的参训情况比较满意。但情感因素中有“情感因素”项评价内容的得分不高,表明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愉快情绪体验。意向因素中第1项评价内容的得分也不高,表明运动员在没有训练计划的约束下,缺乏自我训练的激情;其余2项评价内容的得分基本理想,表明大多数运动员能够自觉参加训练,不断战胜自我,提高运动成绩。总体来讲,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对待训练的态度比较积极,愿意参加训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见表2)。

2.4黑龙江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时间调查

训练时间是保证训练质量最基本的指标,训练时间可以反映出高校田径运动开展的系统性和重视程度。由于大学生运动员既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提高运动技术和竞赛水平,为了两者兼顾,大学生运动员训练时间大致有两种安排方式:一种是半天学习,半天训练,训练时间基本上能得到保证;另一种是利用课余时间训练,虽然学习时间有了一定的保证,但训练受到很大影响,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就很难。通过此次调查,目前黑龙江省大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具有业余性、阶段性和竞赛陛等特点,田径训练一般采用双周期安排的计划,每周训练4~6次,每次训练时间120min左右,而且训练一般安排在下午进行。黑龙江省大部分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每周基本上能够保持正常的训练量,每周训练次数、每次训练时间详见表3。

2.5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教练员队伍现状调查

被调查的41名高校田径队的教练员都是各高校的体育教师。从调查结果反映出,目前高校田径教练员队伍呈年龄结构合理、学历整体水平较高、专业运动训练经验不丰富的特征。大多数教练员以高校体育教学为主,从事训练工作的年限也较短,从事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后,普遍暴露出训练经验不足,同时由于缺乏专门的业务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势必影响了由“教学型”向“训练型”教练的转变。

2.5.1我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学历结构调查教练员的学历代表其曾经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知识水平的标准之一。这一指标基本能反映教练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教练员教学、训练、科研能力的标志。高校高水平教练员学历的高低对教练员的思想修养、业务水平、组织管理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运用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教练员队伍当中,具有研究生硕士学历的有9人,占总人数的23%;本科生具有学士学位的30人,占总人数的77%。从上述统计可以看出,我省高校高水平田径教练员队伍中高学历(硕士以上)所占比例偏低,高学历人才严重不足,但在对教练员访谈调查中发现,高校教练员进修深造的意识愿望较强。虽然学历的高低不能全面评价一个教练员水平的高低,但学历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学训练、科研水平的提高, 不利于深化教学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也不利于国内、国家间教练员之间的交流。教练员学历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着黑龙江省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

2.5.2我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教练员年龄结构调查年龄结构是指教练员群体各个年龄段人数比例关系,年龄不仅是一个人生理功能的标志,而且是知识经验积累和科学发现能力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师资队伍的教学、训练、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兴衰。教练员年龄结构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反映了教练员群体的创造力。通过对黑龙江省11所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39名教练员的调查发现:黑龙江省高校高水平田径教练员的平均年龄为41岁,年龄最大的是52岁,年龄最小的是29岁。根据王刚对我国优势项目优秀教练员成才过程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我国优秀教练开始执教的平均年龄为27.8岁,达到个人顶峰的年龄为38岁左右。依据这一标准,我省高校高水平田径教练员年龄结构比较合理,这一年龄段的教练员正处于年富力强的中年,思想活跃、知识积累丰富、科研能力较强,这种合理的年龄结构对我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的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

2.5.3我省高校高水平田径教练员执教年限和专、兼职情况运动训练经验的积累是需要一个长期训练过程的,教练员只有经历了这个日积月累的实践过程,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住训练和比赛的节奏,创造更多获胜的机会。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黑龙江省大部分高校田径教练员已具有了一定的执教经历,执教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6-10年的占41%,执教11-20年的占41.1%(见表4)。

对高校高水平田径教练员的兼职或专职情况调查的结果,令人不容乐观。77%的高校田径教练员是兼职的,仅23%的高校田径教练员是专职从事运动训练工作。通过调查了解到,我省高校教练员大多数都是兼职,这就意味着他们要兼顾教学工作和训练工作,这就使得高校教练员不能全身心投入训练,这将严重影响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水平。

2.5.4我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职称结构调查教练员的职称结构是指高级(教授)、副高级(副教授)、中级(讲师)、初级(助教)职称的比例,是衡量教练员群体素质的尺度之一,也是反映教练员队伍训练、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其总体能力及其成就的外部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练员对其专业能力的认可程度。根据对黑龙江省高校教练员职称调查表可以看出:黑龙江省高校高水平田径教练员正高职称6人,占总人数15.4%;副高级职称15人,占总人数38.5%;中级职称15人,占总人数38.5%;初级职称3人,占总人数7.6%。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我省高校高水平田径教练员职称结构趋于合理。这些年富力强、正处于教学、训练、科研水平最佳时期的教练员对我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健康持续的发展其着重要的作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黑龙江省11所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以二级运动员为主,占69.7%,—级运动员以上占30.3%;63.9%的运动员来自普通中学,18.5%的运动员来自青少年体校,17.6%的运动员来自专业队退役。

(2)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教练员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但高学历高职称比例偏低,硕士以上学历人数占23%,学士学历占77%。我省高校田径教练员主要是兼职,专职教练人数不多,执教年限平均为13年,大多数教练员缺少高水平运动经历。

(3)我省普通高校田径训练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一条龙”体系,高水平运动员生源来源不够合理。

3.2建议

(1)建议黑龙江省高校加强对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管理,重点解决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与训练的矛盾、运动员生源问题、在运动员毕业就业问题上应坚持“以人为本”帮助高水平田径运动员选择合适的专业,并为运动员量身定做专业课学习方案,保证其学习质量。

(2)改革黑龙江省高校现有招收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制度和办法,放给高校更多的决策权,充分发挥高校教练员在运动员训练和管理上的主体地位。

(3)尽快在黑龙江省建立“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我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后备力量。借鉴我国篮球职业化成功的经验,探索我省田径市场职业化道路。

(4)重视高校田径教练员的队伍建设,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一是建立普通高校田径教练的专门机构;二是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培养学习,不断充实和掌握先进的科学训练知识;三是实行教练员专职化、聘任化,引入竞争机制,充实高校教练员队伍。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丁玲娣.谈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技体制模式改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2):37-39.

[3]刘浩.我国足球教练员岗位培训教学目标及内容的初步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6.

[4]苏斌,吕乙林.广东省高等院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教练员队伍现状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3):118-121.

[5]王刚.我国优势项目优秀教练员成才过程的时间特征[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2):27-29.

田径训练论文范文6

关键词:初中生;田径;业余

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国家教育部基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研究基础之上,制定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准则。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正是在于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贯彻与执行。通过开展初中生的业余田径训练,不但能够吸引初中生踊跃地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丰富初中生的课余活动,而且在促进《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部分初中生的调查了解,参加过业余田径队训练的初中生,在体质检测中的肺活量、耐力检测、力量检测以及身高体重都要优于普通初中生10%到20%。初中生在业余课外休息时间里训练计划的有效实施与初中生积极参加学校业余田径队,就是完成锻炼标准的基石。针对初中学校业余田径队的训练,开展一系列的实地调查,期望以此得出学校开展业余训练的指导意见,促进初中学校的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学校的课外生活,也能够促使初中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初中业余田径训练时间安排

对于初中学生,在七点五十多分进行早课学习。部分业余田径训练学生,可以选择在七点钟左右到校,进行简短的热身训练。这样既锻炼了身体,也能让初中生保持好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通过对初中业余田径队的队员了解,他们大部分都选择在这一早晨的时间段,进行热身训练,丰富业余的时间,积极有效地安排好课余运动。

中午简短的午饭过后,部分的业余田径运动员会选择到操场上做些力量型的锻炼,比如,深蹲、蛙跳等锻炼项目,甚至有些业余田径运动员会选择游戏性的比赛,在队员之间锻炼力量与灵敏的练习,不仅能够增加训练效果,而且也增加了同学与同学之间,队友与队友之间的友谊和交流,形成了团结互进的锻炼场面。

下午的第四节课外活动课,是初中业余田径训练的最为集中的时间段,也是初中生选择自己兴趣爱好学习的一节课。在这节课中,会有专业的指导老师,进行跟踪指导,也会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为初中业余田径队队员的成绩取得有所帮助。根据实地的调查了解,在第四节田径训练中,训练老师会根据每周的制订详细的训练计划,如针对中长跑运动一周的训练计划:周一,协调冲刺性训练,一百米的加速跑两次;四百米与二百米间歇性跑三到五次。最后是整体跑八百米一次。周二,是户外匀速的越野跑,在五千米以上。周三,协调力量型训练,一百米加速跑,助跑跳远五至十次,四百米与二百米间歇跑三到五次,最后八百米匀速跑。周四,力量型训练,初中生蹲起、卧推、、高抬腿等若干次训练。周五,一至二次的一百米加速跑,慢跑八百米,最后是篮球友谊赛。

通过对初中业余田径运动队的调查了解,初中课外业余训练并没有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无论是在课堂上课还是课后的作业写作中,对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并不形成影响。而且,通过参加初中业余田径运动队,还促使学生对时间安排的紧迫感。他们都学会有条不紊地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部分业余田径运动员还表示,通过业余田径训练能够让他们学会克服困难,坚持自己永不放弃和勇于拼搏的精神气质。这在增强他们文化课学习动力的基础上,形成了运动锻炼促文化学习,文化学习反馈运动训练的锻炼效果。

二、业余田径训练对初中生认识的影响

通过实地的调查了解,大部分初中生对业余田径锻炼持肯定态度。通过随机发放问卷50份,愿意参加业余田径锻炼的初中生生有45份,占总发放问卷的90%。这充分说明,在初中生的认识当中,他们本身还是愿意积极得参加业余田径锻炼的。

对初中生认为参加业余田径训练是否会耽误他们文化课学习的调查中显示,有49名初中生填写的是不耽误学习,占到调查问卷中的98%以上。从这点可以看出,初中生对参加业余田径训练还是有足够的认识。初中生普遍认为,能够参加业余田径训练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并且通过业余的锻炼还能够带来成绩荣誉。这是普遍初中生的想法,因此会有较多的初中生愿意参加业余田径训练。同时他们也认识到,参加业余田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田径技能还能收获健康强健的身体。这表明,初中生已经对业余锻炼有足够的健康的认识。

而在田径项目的选择上,初中生也能够对自身的锻炼效果有一个较好的判断,基本上都能够判断自己是能够练习田赛还是径赛的项目。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初中生的业余爱好倾向。因为,大多数选择业余练习田径的初中生都是抱着对田径喜爱的心理参加的。同时说明爱好也是引导初中生选择参加业余田径训练的因素。

在调查过程中,初中生家长对业余田径训练也能够较多地影响初中生是否愿意参加业余田径的学习当中。初中生在参与业余田径队的训练当中,会选择征求家长的意见。如果,家长较为开明能够支持学生课余时间进行训练,那么初中生会选择在学校的课余时间内进行田径训练。如果初中生的家长不支持学生在学校的课余时间练习田径,那么大多数的学生都会选择不进行训练。据了解,有部分家长还是没有认识清楚初中生课余锻炼的有力程度。在支持初中生进行业余训练的过程中,初中生的班主任起到了较好的教育作用。班主任会耐心地讲解,具有训练天份的初中生参加业余训练在人生中的意义和价值。这对于初中生对业余田径训练起到较好的帮助作用。在对初中生发放的调查问卷中,家长支持学生参与业余田径训练只有31份,占到调查总数的60%。而初中生的班主任支持学生课余进行田径训练有49份,占到总调查总数的99%。因此,在影响初中生参加课外的业余田径训练,家长与班主任的意见能够较多地影响到初中生的选择和认识。

三、业余田径训练及比赛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参加业余田径训练的初中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参与学校课间活动的锻炼。在时间的概念上,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非常清楚的一件事。他们需要在别的初中生休息的时候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有所回报。

在训练的过程当中,担任教练的体育教师会选择在比赛日期临近的一段时间内,对初中生进行比赛日前的适应性训练。教练员会针对比赛项目的安排,对初中生训练进行适时的调整,让初中生在比赛的时候能够达到兴奋程度。在比赛前的训练,教练员往往都会大幅度地提高训练量与训练强度。

在日常训练中锻炼初中生连续比赛的能力。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初中生会付出较多的汗水,在体能上也许会透支,但咬着牙坚持不断地突破自己是初中生在业余田径训练中最大的成长收获。不仅在训练当中能够见到学生拼搏的身影,在比赛当日,还能看到学生互助团结的呐喊加油。这都是在平常训练当中积累的友谊。这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来说,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是初中生走向阳光的重要保证。

由于田径比赛规则的规定,在比赛同时对促进初中生稳定心态有所帮助。在径赛比赛规定当中,如果在起跑时候有抢跑者将被直接取消比赛资格。这点对于初中生来说,必须要有较为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比赛经验。因为一次的失误将会带来这个辛苦努力的白费,所以,无论在教育初中生的日常行为准则还是对待事物的态度上,都是较好的教育实践活动。在田赛当中,也有较为严格的比赛规定,如若没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有的初中生会出现一次成绩也取不出的现象。这都是在比赛过程中,初中生面临较大的比赛压力造成的,因此培养初中生面对比赛压力的心理教育也成为业余田径训练的必修课程。通过业余田径训练,能够促进初中生相互交流,还能培养锻炼初中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也许是初中生参加业余田径训练最大的收获了吧。

参考文献:

[1]王刚,肖幼林.关于我国高水平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

[2]韩鲁安,周元.浅论竞赛制度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

[3]杨再淮,俞继英.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与可持续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

[4]丁敏华.谈业余体校青年教练员的培养[J].中国体育教练员,1996.

[5]张社平.对我国现行运动训练体制及教练员、运动员人力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0.

田径训练论文范文7

一、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思想,科学选材

学校田径课余训练是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在田径训练中,必须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思想,一切都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来实施教学与训练。切不可为训练而训练,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急功近利,一味追求比赛成绩和名次。如果这样,即使运动员取得一定运动成绩,那也往往是昙花一现,到高一年级阶段,就很难取得进步了。此外,实施学校田径课余训练,必须重视科学选材,要广泛发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锻炼,在此基础上建立班、年级代表队,从中再选出一些比较突出的苗子进一步培养,最后确定校代表队的名单。

二、认真制订学校田径课余训练计划

田径课余训练计划是保证训练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保证训练有目标、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合理的训练计划可以提高训练的质量和运动员训练水平。教师在实施训练之前,必须制订好完整的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以保证训练的质量。

三、建立好运动员训练档案

要了解运动员训练情况及训练水平是否提高,必须建立运动员训练档案,内容包括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及训练成绩记载。

四、合理训练,遵循训练原则

教师要认真钻研一些训练的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并结合实际实施科学训练。训练中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训练原则,如系统性原则、周期性原则、合理安排训练负荷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等。

五、注重课余训练医务监督

田径课余训练要注重医务监督。这是因为,训练中有一些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如脚踝关节扭伤,大腿肌肉拉伤等,如不及时处理,会延缓恢复的时间。对此,教师应采取相应措施。此外,教师在训练中还应注意观察运动员的身体情况,如训练中运动员脸色苍白,无精打采等,应及时停止训练,询问其情况,采取一定措施缓解其症状。

六、处理好学生课余训练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很多基层教师都有这样一个体会,要训练了,学生往往不能及时到场训练,甚至不来训练,导致教师训练计划不能很好地完成,影响了训练的质量。究其原因,往往是学生在教室里做作业或者是老师在讲试卷不让其出来。对此,教师不应责怪学生,而应争取校领导的支持,主动和班主任老师、各科任课老师沟通联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

七、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注重家访

田径课余训练,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思想状况,要让学生明确训练的目的,帮助其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一般讲来,学生对田径课余训练还是比较有兴趣和信心的,顾虑主要存在于家长的思想中。许多家长不让学生训练的原因往往有两点:一是不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认为参加田径训练会“伤身体”;二是怕自己的孩子参加田径课余训练,学习时间变少,影响文化成绩。对此,教师应及时进行家访,主动和家长联系沟通,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打消其忧虑。

田径训练论文范文8

【关键词】刘翔;启示;发展

我国田径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男子110米栏金牌,这代表了中国竞技田径运动项目取得的最高成就。那么刘翔的成功与突破为中国田径带来了哪些启示呢?教练员和运动员能够从刘翔成功的现象中学到了些什么、领悟到了哪些值得深思和借鉴的东西、如何推动中国田径和中国体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知道中国的田径运动很薄弱,所以要大力发展中国的田径运动项目,快速提高我们的田径运动水平,争取早日使中国田径实现世界田径强国的梦想已势在必行。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通过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知网的搜集、鉴别及整理相关文献,然后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得以对刘翔现象的了解。把获得的相关材料加以分析,掌握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1.2专家访谈法

主要通过对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老师和专家进行访谈,根据对田径训练和中国的田径运动现状的相关问题对其进行咨询,以获得第一手资料。

2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国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田径运动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却没有与中国总体体育的发展保持同步发展,相对比较滞后,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2.1 整体实力不高

整体水平不高是中国田径历来存在的问题,目前仍然没有能够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国家田径运动员在奥运会和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取得的成绩不仅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田径运动水平,还可以体现国家在世界田坛的地位。虽然刘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且中国田径运动在有些项目上都有所突破,但是距离世界一流水平还很远。纵观世界田径运动发展水平相比较而言,我国田径运动整体实力不高,在世界田坛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地位。

2.2 参赛能力不强

由于心理素质不够过硬、专项技术不够稳定和大赛经验欠缺等因素,导致许多具有较高水平的运动员参赛能力不强,在竞争激烈的大赛中发挥失常的现象严重。平时的训练实力不等于参赛能力,虽然在许多田径大赛中能够充分发挥水平的中国运动员人数比例有所提高,但效果还不够明显,也只有像刘翔等少数运动员能够很好地发挥。因此,参赛能力不强的因素又使得中国田径在世界大赛中不能创造优异成绩的问题得以加重。

2.3教练员的水平不高

教练员的思想素质、训练手段、理论知识和执教能力往往决定了运动员的成绩和运动生涯,对运动员的发展和前途影响很大。就目前来看我国田径项目教练员队伍中存在认知水平不够高、创新意识不够强、缺乏学习和交流、对训练趋势和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训练观念和方法相对陈旧落后。但是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学习,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转变训练观念、深入认识项目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和掌握国外先进的训练方法和理论,许多项目教练员在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执教能力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只有进行长期系统的努力,才可能对田径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真正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3刘翔现象对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启示

3.1解放思想,增强信心

在国际田径的舞台上,男子短距离项目向来是欧美选手的天下,中国人与欧美选手在身体条件上的不同,一直被认为是我们发展短跨项目的根本障碍。孙海平教练在执教过程中并没有怯步于欧美选手的身体优势,反而通过学习和对比国外选手的优点和缺点,有针对性地改进训练手段,在最大限度地放大刘翔优点的同时,运用多样化的训练手段补强刘翔的弱点。刘翔在田径项目上的成功让国人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因此,只要我们科学的训练,我们就能在田径项目上取得好成绩,就能创造奇迹。

3.2重视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选材对于培养运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这时候教练员的眼力和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选材在竞技体育中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其实中国不缺乏具有运动天赋的天才,缺少的是发现天才的伯乐和先进的训练理念,所以说刘翔能遇到孙海平可以说是幸运的。科学选材具有重要性、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对于真正意义上的科学选材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重点加强这方面的投入,争取把具有天赋的运动人才选,使我国的竞技体育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使我国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强国。

3.3对开发我国田径市场的思考

在这个体育商业化、职业化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田径运动的职业化和商业化还是很不乐观。尽管田径协会做了不少努力,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但社会普及化程度仍然不高,受众对田径的兴趣仍然低下。正因为有了刘翔的成功,使得田径运动得到了国内人民的关注。中国体育受众不是不喜欢田径,而是现有我国田径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的满足不了体育观众的需求。所以要提高我国田径运动员的水平,培养更多的田径体育明星才是硬道理。因此,通过各种手段加大对田径运动的宣传,培养他们了解田径运动,学会欣赏田径运动,促进体育文化市场,进而促进田径运动的快速健康发展。

3.4唤醒我国田径文化的价值

我国田径文化对于我国田径运动项目来说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我们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田径的发展现状借鉴外国先进的田径理论和训练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思想认识上,要对我国田径文化有自豪感和自尊心,同时刘翔在田径项目上能够取得成功,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成功,更是时代的成功,中国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中国田径文化的希望和复兴。“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自强不息,刻苦钻研”的态度同样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双军.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田径运动的发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3):3-4

[2]张春甫.对新世纪运动员科学选材发展趋势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5(3):4

[3]杨丹.我国田径市场运作现状的调查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2):5

田径训练论文范文9

关键词 提高 田径运动 训练效果 体会

如何才能提高田径运动的训练效果,这一直是很受人们关注的问题,田径运动从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也发展衍生出很多田径项目。田径运动的训练方法各不相同,但是都有着相同的目标,那就是提高田径训练的效果。田径运动的训练需要注意不同的训练时间、训练器材、训练内容以及训练场地等等。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就以学生的田径运动训练来说,学生的训练课形式和节奏的安排要多样化,各种训练手段也要尽量地避免枯燥性,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田径运动的训练效果。对于田径运动效果的提高,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做好运动员的思想教育工作

在田径运动的训练当中我们要认真强调思想教育与训练相互结合的原则,在教学训练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各种优秀思想品质,并且有计划的进行优秀的运动故事讲述,与运动员的家长以及老师等等进行沟通和联系,尽量地减小与运动员之间的距离感,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发生,让运动员在训练的时候没有任何思想上的包袱。在训练上也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以提高身体素质为基础,培养运动员的专项技能和运动的技术等等。

二、重视早期的训练和科学的选材

田径运动的运动员早期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青春发育时期,人体一般是趋于成熟的阶段,运动员的素质训练会从一般性质的训练转化为专项的训练,这个过程是逐渐进行的,但是也必须提前重视,并且及时的进行专项花的训练,因为这个时候,一般性的训练方法已经不能再提高训练效果了,要及时的进行专项化的训练,加快专项化训练的步伐,这样才能让运动员的成绩得到提高,是训练的效果更佳显著。在早期训练中,要及时的增加训练的负荷,利用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式,这些都对田径训练效果的提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田径运动的训练选材是很重要的,有一个好的开始,那就等于得到了一半的成功。绝大部分的潜在运动能力因为遗传基因的原因都已经固有化,所以要运用一些高科技手段和技术手段,催化这些遗传因素,使其转化为专项的运动素质。运动的能力遗传规律为运动员的合理选材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教练员完全可以利用不同运动员对运动能力的不同需求,将具有某方面运动天赋的人提前选,并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训练,让他们的先天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一来,运动员的训练选材就要根据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专项训练。合理的选材也要与科学的检测相结合,选材的依据就是科学理论和经验。科学的选材要根据多想指标的综合分析,从素质、技能、形态到各种不同的生理、神经、遗传、心理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三、专项强度的训练

田径运动训练在其发展趋势中,对于专项训练的作用愈加的看重,专项的练习可以把技术和素质相互结合,让两个方面的能力同时得到提升。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计划中,专项的训练比例要远远大于普通练习的比例,在比赛的时候很容易表现出较强的专项能力。在田径运动的训练中,运动员更多的是专门性的练习,以便更好的满足比赛时的动作需要,专项的训练手段注重精炼和优化的理念。在训练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增加运动的负荷,这样才能对运动员本身产生训练刺激,增强其适应训练的水平,在运动量的加大过程中,还要处理好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关系。把训练强度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训练的次数,间歇的时间也很重要,最后还要注意训练的时间。对于不同年龄和不同水平的运动员,还要注意负荷的选择。

四、训练负荷的变化

田径运动的训练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艰苦训练,训练和比赛之间会有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训练和比赛其实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目前阶段,运动员的训练周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进行专门的训练,提高专项能力,把比赛阶段作为了训练阶段的一个延续。田径运动的训练符合安排很重要,适时适当的增加训练符合,可以保证身体的运动技能不断的提高。即使因为受制于遗传因素的限制,运动员的成绩不会持续的增加,但是运动负荷的调整还是可以保持运动员的成绩不至于出现退步。

五、科学的进行周期性训练

田径运动的训练一般都分为大、小两个训练周期,每个周期的训练还分为准备阶段、比赛阶段和调整阶段。这在运动训练的理论中,被称为是周期性的训练原则。教练员要根据比赛的周期遵循田径训练的规律,合理的、科学的划分训练的周期,并制定执行训练的计划。训练周期的划分也主要是根据比赛的规律来决定的。

六、总结

总之,田径运动的训练效果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教育,从早期的训练和专项计划的选材和制定以及训练的周期性和负荷等等进行不断的调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为有效的提升田径运动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新宏,邵道广.高职院校体育“新课标”下的田径模块教学探析[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2] 陈燕翼.高职院校田径运动队现状调查研究[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6).

[3] 丁利和,刘滕静美.对辽宁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体教结合”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0(04).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