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集锦9篇

时间:2022-06-29 04:09:15

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

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范文1

[关键词] 田径比赛 赛场展示 工作意义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让人们有更多时间关注体育比赛。但是在我国,田径项目的受关注程度远不能同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项目相比。从赛事组织角度来讲,为了改变田径比赛不受关注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加强赛场展示工作,这对促进田径运动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一、赛场展示的定义

赛场展示,又称体育展示,是将比赛现场的精华内容,展示给观众和电视机前观众的过程。

二、赛场展示主管

《2006田径竞赛规则(第124条)》最新规定:“赛场展示主管与竞赛主任共同策划赛场展示计划,并尽可能与组织代表和技术代表合作。他将确保展示计划的实施,与竞赛主任和有关代表一起解决发生的问题,他使用通讯系统联系和指挥全组每个成员的工作。”

《2006田径竞赛规则》中提到的“赛场展示主管”是整个赛场展示工作的负责人,既工作指挥中枢,他需要与竞赛主任、组织代表和技术官员等人员的协调配合,制定田径比赛赛场展示计划,控制实施整个比赛过程的展示过程。

目前,在我国各级田径竞赛中,设立“现场指挥”这一职务,他的职责是:在竞赛主任的领导下,协调指挥各项比赛的进程,掌握发奖仪式的进行,控制大屏幕显示和宣告员的宣告。笔者认为,这些工作是未来田径比赛赛场展示过程中的组成部分,赛场展示工作有着更多的内涵、任务和深刻意义。

三、赛场展示团队

根据规则的要求和比赛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硬件和软件条件允许的条件下,田径比赛赛场展示工作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田径比赛赛场展示团队主要包括这些成员:赛场展示主管、赛场展示主管助理、赛场宣告员、赛场主持人、音响师及助理、比赛信息统计员、信息传递员、视频工程师及助理、大屏幕文字控制操作员、摄像师、电视联络员等等。

基层举办田径比赛,提供的条件有限,硬件方面也许只能保证话筒和简单的音响设备。由于人力、财力有限,不可能保证更多的成员设置。为了保证赛场展示工作的开展,至少应设置一名赛场展示主管、一名音响师,宣告与主持工作可以交由两名工作人员完成。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派遣二到三位服务人员或志愿者协助赛场展示团队的各方面工作(工作指令、信息传递、成员联络)。

基层和学校田径比赛(运动会)中,除了运动成绩外,更重要的是参与和互动,因此赛场展示工作的重点应倾向于赛场气氛和观众活动,这样对推动人们积极参加锻炼、增进健康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四、赛场展示工作的意义

1.提高田径比赛的观赏性

田径运动是一种个人性比赛占多数的项目,而且比赛过程多数是重复、单调的。各种体育比赛项目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如何更好地发挥各项体育运动的优势特点,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体育比赛和从事体育运动,这是我们应该长期思考的问题。田径运动和比赛是运动员身体极限的挑战,不但能高度体现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比赛精神,而且有时候比赛过程的千钧一发、比赛现场的扣人心弦的程度,是其它比赛无法达到的境界。所以,让人们了解田径运动的特点是提高田径比赛观赏性的重要条件。因此,需要通过赛场展示工作,让人们了解田径运动,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2.挖掘潜在观众,促进全民健身发展

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专业观众最为稀缺。所谓专业型观众,是指那些能够欣赏高水平竞技比赛,懂得规则,适时鼓掌,同时又能遵守赛场各项要求的观众,这种有素养的观众,不是在赛场上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组织引导下培养出来的。通过加强田径赛场展示工作,对观众进行科学引导,可以完成非专业观众向专业观众的转化,逐步发掘培养潜在观众。这样,专业观众就会逐渐多起来了。

而另外一方面,从田径运动自身来说,不管是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参于田径运动的人无处不在。从单纯地以健身为目的的散步、健身走、跑步,到参与其它运动项目前的热身运动,都属于田径运动的基本范畴。这些平时不知不觉中就参与了田径运动的人能走进赛场或者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并在现场主持人和展示手段的引导下通过一些基本的田径运动的常识进行科学锻炼,这样田径运动的群众基础就厚实了很多。

3.宣传主办城市、主办国家,提高知名度

一场田径比赛在一座城市举行,主办城市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与代价,当然举办体育比赛可以给一座城市带来回报,除去体育商业化为城市带来的经济收入以外,更重要的是非物质方面的收益。这就要求赛场展示工作充分发掘一座主办城市和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并通过多种手段展示给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以及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教练员。

如今,不少城市和国家都开始靠体育打造自身的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形象。体育,已经成为许多城市打出的一张“屡试不爽”的名片。通过这张名片,外面的人可以了解一座城市和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甚至是一个民族的精神。

4.为赞助商提供良好的宣传机会

田径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社会发展有着同步的基本节奏,并受经济的制约。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主办者将社会对奥运会的经济投入由非商业性转为商业性为主的机制。田径运动在奥运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一直是商家青睐的对象,他们的产品需要借助田径运动来提高知名度,以树立国际形象,扩大销路。田径比赛则需要商家提供维持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来源,双方互利互惠。诚然,赞助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赞助比赛,但是他们更需要的是投入后的回报,组者者可以通过赛场的展示工作给商家进行宣传,从而扩大商家的影响力,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当然,这些宣传是有限度的,因为根据国际田联的《规则》规定,比赛场内所有广告都要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并且烟草的广告是绝对不可以出现的。

5.传承赛场文化,建设和谐赛场

在体育竞技过程中,赛场文化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调整有一定的影响,对竞技者的水平发挥亦有影响,对竞技结果也就会产生影响。同时,赛场文化还反映了群众对竞技体育的热情与参与程度,也是社会文明的表现窗口。因此,通过赛场展示工作的纽带作用,可以将运动员和观众联系起来,传承赛场文化,建设和谐赛场。

五、结束语

总之,重视赛场展示工作,可以实现多方面的意义,从而为促进田径运动发展添加砝码。

参考文献:

[1]田径竞赛规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田径竞赛规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唐芳武.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新趋向――2005华南师大南海校区田径运动会综述[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

[4]张旭光.说出城市的味道――著名体育解说地域风格分析[J].中国体育,2005,(06).

[5]张建国.人文奥运与赛场文化[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3).

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范文2

论文摘要:当今,国际田径比赛日益增多,作为比赛执法者一田径裁判员的外语能力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当前我国田径裁判员外语能力的培养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培养方法。

随着国际间的体育交往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国际性田径比赛将会在我国举行,特别是第29届奥运会将于明年在北京召开。对于广大田径裁判员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裁判员既是竞赛规则的执行者,又是比赛的组织者,公正、准确的裁判工作是各项运动竞赛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外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外语交际能力显然是田径裁判员的必备能力之一。在国际比赛中,根据《国际田联手册》的规定,当在解释规则中发生分歧时,应以英文版本的规则为准,这样作为一名裁判员就不应仅仅熟悉中文版的《田径规则》。也应具备阅读英文版《国际田联手册》能理解其规则精神的能力。

1国际间体育交往中田径裁判员具备外语交流能力的必要性

1.1大型田径比赛信息公告,主要使用英文和法文,除必要的注释外,很少使用举办国的文字。另外,竞赛总日程、田赛分组表、竞赛分组表、成绩公告及奖牌统计等都使用英文显示。

1.2大型田径比赛裁判组的裁判员,都不可避免的会用到英语。赛前控制中心的检录主裁判及裁判员。他们的任务是检录及根据规则的要求,检查运动员的服装、鞋、号码、背包等物品是否合格,并按时将运动员带入比赛场地。如果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提出异议,裁判员不可避免的要用英语与运动员交流。

赛后控制中心主裁判及裁判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用英语组织好运动员,确保发奖仪式、兴奋剂检查及新闻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径赛的发令裁判员,经常会碰到外国运动员询问其参赛的组次和道次及有关项目的进展情况:若在比赛中遇到外国运动员犯规进行判罚时,其判罚原因需及时向犯规运动员作出解释,如运动员起跑犯规,应立即告知该运动员犯规原因和剩余的起跑机会。

田赛各组的主裁判及裁判员。在田径比赛项目中,也经常会遇到运动员询问比赛的顺序等情况。此外,裁判员还应在比赛前对比赛的注意事项,特定规程,如跳高项目的横杆升高计划等向运动员说明。

全能裁判长和裁判员。由于全能项目的特殊性,要求裁判员除检录和带运动员到比赛场地外,还要负责运动员各单项比赛之间休息时的管理工作。

所有这些都需要在比赛中配备一定数量的外语裁判员。可见外语对田径裁判员的重要性。

2一名合格的田径裁判员的基本素质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2.1思想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裁判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过硬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和公正无私的职业道德,其次裁判员要热心裁判工作,牢固树立为运动员服务的思想,为运动员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提供良好的条件,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裁判工作。

2.2理论素质

田径裁判员理论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对田径规则和裁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因此田径裁判员必须熟练掌握田径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这也是田径裁判员守则中提出的基本要求。要“精通”或“熟练掌握”,就必须认真学习、研究,通过实践总结,提出新的见解。要加强裁判艺术、技巧、方法的研究,以便于把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更有效地运用于田径裁判的实际工作中去。田径竞赛规则伴随着田径运动技术的不断提高而不断修改完善,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裁判员,随着当今田径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应积极努力地加强裁判员的田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以利于裁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2.3业务素质

作为新时代的田径裁判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觉悟同时更要有精湛的业务素质,精通田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具有较高的裁判理论水平;了解田径运动的发展和技术特点,并从实际出发采用可行的裁判方法,能根据规则精神处理比赛中发生的各种问题:认真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随着国际、国内大型田径赛事的增多,先进的仪器设备的广泛使用,对竞赛裁判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许多相关科学、新的理论不断渗透到体育领域内,先进的科学技术、仪器设备已普遍应用于田径比赛中,如,全自动电子摄像计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激光测距仪等,从而加快了竞赛各环节的工作效率,即迅速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因此,田径裁判员必须用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来指导田径裁判上作,积极努力地了解、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功能和实际操作方法,以适应目前大赛规格的要求。

2.4心理素质

由于田径运动竞赛的复杂性,对裁判工作质量的高标准要求,裁判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作为一名裁判员应对自己所从事的裁判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自觉、积极地坚持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业务水平,以利于提高裁判上作质量。由于田径裁判员的工作特点,而要求其自身应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样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很好地完成裁判工作任务。田径裁判员的果断性、坚定性是其在裁判上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品质之一,它不在于其外表的严厉与否,而在于处理竞赛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是坚决果断,还是优柔寡断。沉着、自制、耐心、细致和一贯的坚持性,是裁判员心理素质的又一表现形式。因此,在实际的裁判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反常情况,就需要有自制力,沉着、冷静地处理好各类事件。

2.5身体素质

由于田径比赛时间集中,裁判工作节奏快,对工作质量要求高,使得裁判员的身心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同时由于田径比赛常经受着风吹雨淋、烈日曝晒的侵袭,致使田径裁判员体力;id耗较大。所以,身体健康是田径裁判员必备的身体素质。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裁判员,首先要具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体能。这样,才能适应紧张激烈的田径竞赛裁判工作的需要。

3田径英语裁判员的培养途径

3.1在重大国际比赛前举办短期强化训练班,加强外语听、说能力的训练和规则、裁判法的学习,学习裁判员专业术语和国际田径机构的缩写等,帮助外语裁判员提高外语水平和裁判能力。由于外语听、说能力消退较快,平时大多数外语裁判员听、说练习和实践的机会又少,藉此,帮助外语裁判员恢复和加强训练听、说能力,以适应裁判比赛工作的需要。

3.2多给外语水平高的田径裁判员提供执法田径比赛的机会,尤其是大型田径比赛,锻炼培养其裁判实践能力,丰富其临场实践经验,为担负起国际田径大赛的裁判工作做好准备。

3.3增加等级裁判考试中的外语测试份量。目前在我国田径裁判等级考试中外语要求偏低,在部级考试中约占总分的15%。这对提高我国田径裁判整体的英语水平不利。为提高我国田径裁判员尤其是部级田径裁判员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应该在考试中增加英语试题的比重。

3.4是否可以考虑每年进行一次英语裁判的选拔考试。可放宽年龄和裁判资力的限制,吸收那些热爱田径事业外语水平高的非体育工作者参加选拔考试。如果这些人能加入到我国的田径裁判队伍中来,与其他裁判水平高而外语水平相对较低的裁判员起到互帮互带的作用对提高我国田径裁判队伍的整体英语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范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 现状 应对策略

田径运动会是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责任感和团队意识的最佳途径之一,也是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最生动形象的课堂。但传统田径运动会片面地强调体育的竞技性而漠视群众性,剥夺了大多数学生参与的权利,扼杀了学生参与体育比赛的兴趣,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广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形成和体育素质的提高。

1.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的现状分析

1.1举步维艰的田径课程对运动会的影响。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实行选修制,一些富有娱乐性、健身性的体育项目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而作为传统教学项目的田径,受其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枯燥乏味、欠缺娱乐性等因素的影响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高职院校更是多年没有开设田径选修课。此外,原本就少得可怜的中学体育课还经常被占用,广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田径教学,对于技术性较强的田径项目根本没有接触过,进入高校后,也没有田径选修课,不仅对田径运动缺乏了解,而且没有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所以对田径运动和田径运动会缺乏必要的认知和兴趣。

1.2参与率底,不符合贵在参与的原则。

田径运动会是以整个学校的在校学生为对象,但学生人数众多,虽然运动会设置的项目比较多,但不能使每个学生都满意,更何况为了控制运动会的规模和比赛的顺利进行,每个项目每个院系限报2―3人,且每人限报2个项目,最多就是能兼报接力。这样的规定限制了参加比赛的人数,严重违背了“重在参与”的精神。长期以来在学生中已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运动会只是那些体育特长生或身体素质好的学生的事情,甚至出现“多人报名一人参赛”的情况,使得光荣和荣誉只属于极少数人,绝大多数学生成了看客。尤其是比较注重竞技体育比赛的学校,校运会也就变成了精英体育竞赛。

1.3项目设置没有创新,比较严重地沿袭传统项目的设置情况。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运动会的项目设置局限于竞技田径的范围,每年的比赛项目一成不变。一般包括跑、跳、投等十几个小项,比赛场地设施和竞赛规则都采用国际田联规定的统一规则。这样的项目设置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运动会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体育目标并不适合广大学生。

1.4集体项目少。

运动会的项目设置忽视了集体、娱乐性内容的融入。集体性项目除一些接力项目外,其他都是“单打独斗式”的个人项目,使得能够享受体育快乐的人很少,只占学生总数的很小一部分,造成了运动会学生参与度不高、不积极的现象,学生感觉不到放松和快乐。高职院校举办运动会的多元化目标难以实现,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义也不大。

1.5比赛的公平性问题。

存在竞争的场合都要讲公平性问题。学校运动会比赛的不公平性主要体现在:①学生裁判员带来的不公平性: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运动会的兴趣,将部分学生编制到裁判组,为了各自院系的利益,有些裁判员难免会徇私情;另外,有时由于准备时间不充分,来不及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裁判员培训,比赛中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判罚时有发生。②评判规则带来的不公平:校运动会的比赛一般都是参照最新的规则,而这些规则都是针对大型竞技体育赛会设置的,专业性和竞技性很强,所以把它们直接用于学生比赛已经是一种不公平,学生更希望比赛能够人性化、趣味化。

1.6投入经费少。

经费是保证学校运动会顺利举行的基础。目前各高职院校举办运动会的经费均来自于学校拨款,可是数目都不是很多,如果组织者想扩大运动会的规模,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只靠学校给的经费是远远不够的。

2.应对策略

2.1改变运动会观念。

高职院校运动会应当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校运动会的定位应该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团队精神、进取动机、心理健康等的教育,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举办运动会来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和体育文化的传播,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和体育素养,为实现终身体育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奠定基础。

2.2改革运动会的项目设置。

在项目设置上应打破常规,除设置必要的竞技项目外,还可以根据高职院校的特色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一些融集体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项目,并尽可能多地选择那些对身体条件要求相对较小的比赛项目,如二人三足跑、抱球接力、运球接力、袋鼠跳接力等集体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参与人数多,而且娱乐性和趣味性较强,同时对场地、器材和参赛人员的要求不高,便于组织和开展。把体育教学和运动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学为所需、学有所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

2.3改变组织形式和方法。

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比赛的组织中去,参与裁判工作,使学生真正成为运动会的主体。学生担任裁判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在比赛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裁判培训,比赛中由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裁判工作,以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2.4加大对运动会的资金投入。

以往多数高职院校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投资不足状况比较突出,使得相关职能部门许多好的想法不能现实,导致高职院校运动会的效果不太理想,也制约了高职院校运动会的改革和发展。各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条件适当加大对田径运动会的投入,以扩大其影响和规模,更好地体现运动会的观赏性、趣味性和健身性,使校运会成为人人参与、人人享受健康的娱乐过程,使学生获得平等的参与机会,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张扬,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将田径运动会办成学校体育的盛事。

2.5改变评价机制。

学校体育的宗旨是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从运动的乐趣中有所收获。所以高校运动会的评价机制也要及时改进。对参赛学生的评价不仅包括运动成绩,而且包括学生在比赛中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以及运动中所体现出的精神文明风尚,等等。如可以增设最佳表现、最佳道德风尚等奖项来鼓励和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到田径运动中来,让学生不仅体会到田径比赛的激烈竞争,而且从中收获乐趣。

参考文献:

[1]林俊等.高校田径运动会开展现状与对策[J].新西部,2008,(4):242.

[2]洪卫星等.学校运动会项目设置的利与弊[J].安徽体育科技,2004,25(2):118-119.

[3]唐泽良.普通高校运动会项目改革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

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范文4

关键词:高校高水平运动IK;田径;学训矛盾;竞赛制度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4-0067-05

我国建国后逐渐形成了以前苏联模式为基础的、超前于国内经济水平发展的体育“举国体制”,并于1952年成立了国家体育委员会。在经济困难时期的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国家体委逐渐建立了以业余体校、运动技术学校、优秀运动队为基础的三级训练网,“专业体工队”也逐渐成为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队伍的主要力量而高校竞技体育在我国竞技体育系统中一直不受重视。

国家教委于1987年4月了《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公布了全国在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51所高校名单,并对招生对象、招生方法、教学管理等做了初步规定。从而揭开了我国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的新篇章。

田径项目不仅是“运动之母”,在我国高校中也是开展最早,也是普及率最高的项目,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及相当程度上的代表性。笔者在2005年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第四届常委会上对我国25所高校进行了调查,这25所高校包括了教育部直属、省(区、市)属、部委直属等3种类型,其校田径队的招生、训练、竞赛、学习及后勤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受访对象均为学校体育教研部负责人或体育学院领导,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11名。

笔者还利用国家短跑队在美国贝勒(Bavlor)大学训练的机会,对该大学田径队教练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访谈,并对著名华裔美籍田径教练,现执教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田径队的李犁博士进行了访问;收集美国高校田径队的情况,与我国的情况进行对比。目的是在对我国高校高水平竞技田径运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高校高水平竞技田径运动的问题及发展。

1 招生情况

从接受调查的高校田径队的招生情况来看,许多学校已摆脱了招收专业队退役队员的路子。在25所高校田径队中队员来自“中学优秀运动员”及“各级体校队员”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1所及6所,有2所高校招收“专业队现役队员”,仅有1所高校招收“专业队退役队员”。

在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入学时给予相对优惠的录取政策是国内外高校通行的做法,我国教育部对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录取政策也有明确规定。根据对25所高校的调查,仅有2所高校招收优秀田径运动员时没有优惠录取政策。而在“您认为将来高校招收优秀运动员是否仍需有优惠录取政策”调查中有22位高校田径队负责人选择了肯定的答案。

接受调查的25所高校都以二级运动员为基本的录取标准,这也是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基本要求。而清华大学等田径水平较高的院校的田径运动员入学时往往具有一级运动员以上水平,这也保证了田径队“高水平”的状况。

2 经费来源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经费可以分为训练、竞赛及后勤三部分。其中训练经费又包括了场地、器材、服装(鞋)以及训练津贴等费用,后勤经费则包括了伙食、住宿以及其他方面的费用。

经费不足是许多高校运动队都面临的困境。在接受调查的25所高校中,只有清华大学、扬州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东交通大学4所高校的田径队负责人认为田径队的经费“充足”。有19位负责人认为训练经费“缺乏”,认为竞赛及后勤经费缺乏的高校分别为13所及14所,情况也不容乐观。

进一步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这些高校田径队经费最缺乏方面集中在运动员及教练员的训练补贴、比赛经费及相关奖金等方面。高校田径队教练员尚有工资等正常待遇,而大学生运动员所能获得的奖学金、助学金等与专业队员的工资、津贴等收入相比则少很多。

训练、竞赛等经费的缺乏,一方面是由于大多数高校对田径队的投入有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目前我国高校田径整体水平还不高、竞赛体制还不完善,难以像职业体育那样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

在经费来源情况的调查中,能够吸引到“社会赞助”的高校仅有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3所高校。而在“最主要的经费来源”一项调查中,所有高校都选择了“学校下拨”,这充分说明目前我国高校田径队对学校下拨经费的高度依赖性。

由于我国比较特殊的专业体育体制,目前许多高校都在设法与专业队合作,吸引专业体育系统的资金投入高校训练体系。这也是我国“体教结合”特色之一。但在这25所高校中仅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5所高校田径队经费来源中有“与专业队伍合作办队”这一项,显然所占比例还太小。从综合情况来看,学校下拨经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高校田径队经费的最主要来源。

3 学训矛盾

长期以来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困扰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主要难题之一。学训矛盾主要体现在学习与训练时间安排上,以及给予大学生运动员学业方面的优惠政策与保证正常的学业要求的矛盾这两个方面。

“训练时间不够”在我国许多高校田径队教练员的眼中一直是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在对25所高校的调查中,每周训练时间在“10―15 h”及“10h以下”的高校各占了10所,能够达到每周训练“15―20 h”以及“20h及以上”的高校只有5所。

“大量的训练时间=高水平的竞技成绩”的观念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界由来已久,而专业队所拥有的(甚至是规定性的)大量的训练时间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国高校运动队的训练观念。单纯从训练时间来看,我国高校田径队与专业队的确无法相比(许多专业队一周训练时间都在30 h以上)。但高校竞技体育队伍与专业队最大的不同就是运动员必须兼顾学业,甚至以学业为主,单纯地以训练时间来评价高校田径队的训练工作是不合理的,以牺牲学业来提高竞技成绩的做法更不符合高校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当前我国高校田径队教练员及领导应转变观念,在训练效率及训练方法上寻求突破口。

NCAA(全美高校体育协会)将美国各个高校田径队的训练时间严格规定为开学初的6-8周只能每周训练8h,之后可以每周训练20h。美国贝勒大学著名400 m教练哈特的每周训练时间仅为5 d,7-8次课,每次课1.5h。其执教的运动员却获得了7枚奥运会金牌,包揽了1991-200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 m冠军,其训练效率之高令人惊叹。以每周6-8次训练

课、每次训练课1.5-2h计算,每周10-16h的训练时间应比较适合目前我国高校田径队的情况。过少的训练时间也难以达到高水平竞技成绩的要求,从这一点来看,我国高校田径队的训练时间目前普遍还是偏少。

从高校运动队学习与训练工作的校内直接管理主体来看,目前大多数高校运动队的训练工作由相关的体育教研部负责,而运动员的学习则与普通大学生一样,由相应的院系及教务处等部门负责。如遇上两个管理主体沟通及协调不力,就容易出现学训矛盾。

在对“田径队员是否享有学习方面的优惠政策”这一问题的调查中,仅有3所高校选择了否定的答案。而对采取了何种优惠政策的调查显示,各个高校有各自不同的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接受调查的25所高校中,有4所高校同时实行了3种或3种以上的优惠政策,3所高校同时实行了2种学习优惠政策。相比于我国大多数高校采用的考试加分的做法,在大学竞技体育十分发达的美国,绝大多数高校采取的优惠政策仅仅是减免学费、给予奖学金或助学金、优先选择班级等,较少有课程及学分方面的优惠政策。并且NCAA在大学生运动员学业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如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是在校的全日制学生,每学期必须修得12个学分,每学期学习成绩必须达到全体学生成绩的平均值,运动员学生的毕业率必须与全校学生的毕业率一致,否则将失去参赛资格等。这反映出当前中美两国高校在看待学习与训练的关系方面,以及大学生运动员身份方面存在观念上的不同。但在专业的选择上相对于普通学生要宽松,许多高校都允许大学生运动员在一些规定的学科专业中自行选择,从了解情况来看,中美大学生运动员也大都选择了相对较轻松的文科类专业。

此外,美国高校由于大多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对大学生学习年限的限制相对宽松,还安排了大量的选修课程,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在这一点上我国高校能做到的还为数不多,特别是在课程选择上,大量的必修课程也使学校及运动员在安排学习时间时受到很大的限制。

4 与专业队的关系

自从我国高校开始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以来,与专业队之间的关系一直就很“微妙”。双方之间一直都有合作关系,却又存在许多矛盾。双方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招收专业队现役或退役队员进入高校学习、合作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体育院校为专业队教练员开办培训班等方面;矛盾则主要体现在专业队不愿意完全放手让自己的现役队员去高校,往往希望采取“挂学籍”的形式,使得高校不仅在训练工作上难以插手,在专业队员的学业及其他日常管理方面也常常出现矛盾。“挂学籍”的现象不消除,我国“体教结合”就仍旧难以摆脱“两张皮”的困境。

造成矛盾的制度原因是双方分别属隶于“体育”及“教育”两套系统,在组织、运作及规章制度方面都自成一套。但高水平运动员的资源有限,双方在适龄运动员的资源使用上难免出现交叉。目前我国中学竞技体育系统还难以承担起为高校培养高水平田径后备人才的重担,加之目前专业田径队招收队员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使得适龄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绝大多数集中在专业队或系统,许多高校只能招收专业队或体校队员入学。而由于高校的训练条件、教练员资源等原因,绝大多数专业队不愿将运动员的训练工作也交给高校,“挂学籍”的做法也就成了“两全”之策。

美国的大学生运动员都不得接受职业俱乐部的资助,但成绩优秀的运动员能够得到相关赞助商或是美国田径协会的资助。因此美国大学生运动员与职业俱乐部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清楚的,运动员一旦接受俱乐部的资助,就必须离开大学生竞技体育系统,转而进入职业体育。

由于我国比较特殊的专业体育体制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高校竞技体育短期内还难以成为高水平竞技后备力量的主要来源,专业队也有着与高校合作的需要,因此完全断绝目前这种招收专业队队员进入高校的做法还不太现实,专业体育系统与高校体育系统的合作也将继续存在一段时期。

可喜的是,如今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了培养自己的高水平运动员才是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的正确道路。接受调查的25所高校中目前有13所与专业田径队有合作关系,但其中仍保留着“挂学籍”做法的高校仅有5所,从数量上来看要少于“招收专业队员入校学习、训练”及“学校自己培养队员然后注册到专业队,代表专业队比赛”这两类,虽然这个差别并不显著。

近几年,许多高校在培养自己的优秀田径运动员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清华大学的运动员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了2枚田径金牌的优异成绩,其他一些大学也在国内田径赛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真正有能力培养自己的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高校仍然为数不多,所培养出的高水平田径运动员更是凤毛麟角,高校要成为我国田径后备人才库还是任重道远。5竞赛制度

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队与专业队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高校对专业田径竞赛体制的依赖上。高水平的训练与高水平的赛事是分不开的,目前我国大学生竞技体育赛事的开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除了全国大学生篮球及足球联赛尚具备一定的规模及系统性之外,其余项目的赛事非常少。我国高校田径赛事目前最重要的是4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以及每年的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还有各省、市的大学生运动会等,除此之外,其他的赛事非常少。高校所培养的田径运动员要想得到高水平赛事的锻炼,必须参加专业队系统的比赛。因此目前致力于培养自己的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纷纷将自己培养的高水平运动员注册到某省、市,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以及各省市体育局举办的各种赛事。

竞赛体制对训练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杠杆作用,我国目前的高校田径竞赛制度还难以发挥这一作用。但要使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真正具有生命力,成为大学校园文化以及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形式多样的高校田径竞赛体制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国高校田径竞赛系统最缺乏的是校际间区域性、自主性的竞赛交流,而这恰恰是完善高校田径竞赛体制的基础。

美国的高校校际竞赛活动为数众多、形式多样。全美高校体育协会(NCAA)在其出版物《NCAAManuM》(全美高校体育协会手册)中首先明确了协会的基本目标是:保证使校际之间的竞技体育成为整个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使运动员成为学生群体的组成部分,并且在大学生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之间划清界线。

高校竞技体育有着自主性强、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优势,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高校数量较多的大城市可以率先开展校际间的竞赛交流,竞赛条件较好的高校应承担起承办校际间田径比赛的任务。“以赛带训”,使高校田径训练工作有新的竞赛目标,从而带动训练及招生工作。

6 教练员水平

高水平的教练员是高水平竞技成绩的重要保证。在对25所高校进行的调查中,有23位负责人认为高

水平教练员“非常重要”,3位负责人认为“比较重要”。而在“高水平教练员的缺乏程度”的调查中,认为“非常缺乏”以及“比较缺乏”的各占了10所及11所。由此看来即使在这些田径水平较好的高校中高水平田径教练员的缺乏情况仍然相当严重。

长期以来实行的专业队体制,将绝大部分高水平的田径教练员都集中到了各层次的专业队伍中,即使从事后备人才训练工作的高水平田径教练员也大都集中在各级体校中。我国目前高校田径教练员大多是体育院校毕业,具有高水平专业训练经历的很少,具有专业执教经历的更为缺乏。这些教练员虽然具备一定的训练理论知识,但缺乏高水平的训练实践是制约我国高校田径教练员水平提高的“瓶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高水平田径教练员的使用方面加大与专业队的合作,将一些高水平的专业教练员聘请到高校中从事训练工作,是解决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教练员缺乏的可行之策。目前一些高校的篮球队已经聘请了国内一些知名教练员任教,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聘请专业队教练执教需要解决人事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发挥政策灵活的优势,实行较为灵活的教练员聘任制。

需要认清的是,目前我国高校田径队的教练还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教练”,因为这些教练员几乎都还兼有其他课程的教学任务,并非专职从事训练工作的教练员。在调查的25所高校中的田径队教练都是一般教师身份,也都承担着其他课程的教学任务。这一点与美国高校有较大区别,美国大学田径教练员绝大多数采用聘任制,并且绝大多数是专职教练员。在对美国贝勒大学田径队教练以及著名美籍华裔大学田径教练李犁的访谈中,他们均表示,高校田径队若要真正达到高水平,聘请高水平的专职教练员是必备条件。

在“您是否认为高校田径教练应为专职教练,不应再承担其他教学任务”的调查中,持肯定态度与否定态度的高校田径队负责人分别占了16位及9位,显示出各位负责人对此问题的态度比较分散。采用专职教练员的形式一方面使教练员们有充分的时间研究训练工作,有利于专业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目前采用灵活的聘用形式使高校可以聘请到优秀的专业队教练员,而不用受聘用高校教师所普遍存在的职称、学历等聘用条件的约束。

对于教练员应为专职还是非专职,笔者认为应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而不应强求一个统一的模式。一些规模较大、田径水平较高、队伍建设目标也定得较高的院校,可以采取从校外聘用高水平的教练,或是将校内的体育教师转变为专职教练员的做法。而大部分高校由于实际条件所限,可能仍然只能采取非专职教练的做法,或是在某些水平较高、重点发展的单个田径项目上采取专职教练员的特殊政策。但从总体上来看,专职教练员这一形式对于提高我国高校竞技田径水平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

后勤保障高校田径队的后勤保障主要包括饮食及住宿,以及其他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条件。虽然高校相对于专业队有着比较宽松的生活环境,但大学生运动员往往需要自行解决食宿等问题,专业队员所不用担心的这些后勤保障问题却往往成为高校运动员面临的实际困难。本次调查针对高校田径运动员的伙食及住宿条件进行了专门的问题设计。

由于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所必须的能量补充,运动员相对于一般大学生在饮食上也有更高的要求。从调查情况来看,提供伙食补贴的高校14所占了一半以上,并且大都是以现金补贴。必须取得一定成绩才享受伙食补贴的有12所。绝大部分高校还难以具备象专业队那样办运动队食堂的条件,大学生运动员们也大都是跟一般大学生一样在学生食堂就餐。而一些与省市专业队有着合作关系的高校由于能得到相应的伙食补贴,在经费上也减轻了负担。

在住宿方面,能够提供住宿补贴的高校为数更少。提供住宿补贴的高校有6所,其住宿补贴的形式,现金补贴的高校1所,办运动队宿舍的5所。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向来在住宿方面管理比较严格。大学生运动员即使领取了住宿补贴,绝大多数也必须在高校学生宿舍住宿。另一方面,虽然集中住宿或是办运动队宿舍有利于对运动员的集中管理,但这种具有典型的专业队特征的生活管理方式却不利于大学生运动员与普通学生的交往,不利于大学生运动员融入正常的高校生活中,客观上造成了大学生运动员的“特殊化”。

美国高校极少提供运动员宿舍及开办运动员食堂,大学生运动员仅仅能够享受运动成绩带来的奖学金、房租补贴及伙食津贴等资助,运动员的日常生活与普通大学生一样都需要自理。因此在日常训练、学习安排、生活自理及外出比赛时,美国的大学生运动员往往给人以自主能力强的印象,这些自理能力也对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自信表现及稳定发挥有着的积极作用。

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范文5

关键词: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成绩特征;中国队

中图分类号:G820.731.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9)07-0109-03

An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Results of Chinese Team in theWorld Junior Athletic Championships

QUShu hua

(BeijingSport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 China)

Abstract: The fluctuation of Chinese team's overall results in the World JuniorAthletic Championships is quite obvious, which has experienced”three peaks" an d “three valleys". Among them the results of Chinese women'sLong and middle diSt ance race and their performance have affected the overall result margin of fluct uation.Small proportion ofScientific talentSelection,Large proportion ofSpe cial technique and tactic training, few years of best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e arly retirement time and other factors have impact on Chinese team's overall res ults improvement.

Key words: World Junior Athletic Championships; characteristics of resul t; Chinese team

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1],这一评定既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 水平,也 包括竞赛的胜负或名次,且在许多情况下,比赛名次的意义甚至超过了运动员所表现的竞技 水平的价值。中国队整体成绩在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上起伏比较明显,经历了“三峰”、“三谷”,其中 女子中长跑项目的成绩和比赛发挥程度影响了中国队整体成绩的波动幅度,而运动员科学选 材的比例不大、侧重专项技、战术训练的比例偏大、运动员保持最佳竞技状态的年限偏短、 退役时间偏早等因素影响了中国队整体成绩的提高。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队在1986-2006年共11届的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获得的金牌、奖牌、 前8名人次等名次情况及部分项目的成绩的分析,探讨中国青年田径发展的 趋势,进而提出中国青年田径的优势项目;并结合对中国队在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成绩发 展趋势的分析与研究,探讨中国对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与训练,探索中国田径发展的 突破点。

1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国队成绩趋势分析

纵观中国队在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上的表现(图1,图2),呈“波浪型”发展的趋势,且 起伏较为明显,有过1992年第四届、1998年第七届和2006年第十一届的辉煌,也经历了1988 年第二届、1994年第五届和2000年第八届的惨淡;创造过1998年第七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金牌、奖牌、当届团体积分的第一,也遭遇过1988年第二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金 牌、奖牌颗粒无收,当届团体积分排名第二十的尴尬。

为什么中国队在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上没有形成稳定发展,整体趋势呈现“波浪型”呢?本研究力图通过对中国队整体成绩中三个“波峰”与三个“波谷”的分析,探讨中国队成绩起伏的原因。

1.1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国队的三个“波峰”

1992年第四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是中国队的首个波峰,中国队以8枚金牌、14枚奖牌分别 占据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以112分的团体积分排名第3,其中女运动员贡献杰出。本届比 赛中国运动员比赛发挥程度有了很大提高[2],达到42.4%。但也应看到本届比赛的 规模和参 赛人数基本是最小的,而且德国的合并与前苏联的解体,使这两国田径竞技实力下降,给了中国等队在本届比赛上崭露头角的机会。

1998年第七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是中国队的第2个波峰,中国队以7枚金牌、16枚奖牌和147分的团体积分,名列金牌、奖牌和团体积分的榜首。本届比赛中国队的奖牌分布也比较全 面,而且男运动员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其成功原因主要:一是比赛成功率较高[3],超过 了50%,是以往历届最高的;二是系统训练,技术熟练、稳定,具备一定的专项能力,因而中国运动员能在比赛中取得较大的优势。

2006年第十一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是中国队的第3个波峰,中国队获得5枚金牌、17枚奖 牌、147分的团体积分,位列奖牌榜和团体积分的首位。获得奖牌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男、女 跳跃类和竞走项目,同时中国男运动员有了长足进步,对金牌、奖牌的贡献达到了40%以上 。本届比赛佳绩的取得当然离不开运动员的奋勇拼搏,但也应看到:中国作为东道主,占尽 了天时地利人和,比赛成功率为40.5%;此外,中国队为了2008年奥运会的练兵[4] ,派出了一支强大的队伍,因而在本届比赛中取得了这样不错的成绩。

1.2中国队在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上的三个“波谷”

1988年第二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是中国队的首个波谷,本届比赛中国队没有一枚奖牌收获 ,是历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最低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队没有重视此次赛事;另一 方面也暴露出中国队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临场发挥比较差[5];此外本届比赛的竞技水平较高,有一半以上记录被刷新。这些因素造成了中国队在本届赛事中的成绩低落。

1994年第五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是中国队的第二个波谷,本届比赛中国队只获得了1金、1 银、1铜共3枚奖牌,以团体积分65分排名第7。本届比赛随世界各国对世界青年田径锦标 赛 的重视,各国实力整体上升,比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1994年的“马家军兵变”,影响了中国女子中长跑项目的成绩,也从侧面造成了中国队本届比赛成绩的下滑。

2000年第八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是中国队的第3个波谷,本届比赛中国队只获得2金、2银 共4枚奖牌,以团体积分66分排名第7。中国队在本届比赛中发挥不佳,而且一些项目 的专项技术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国际比赛的要求,同时2000年“马家军”禁赛风波影响了中国女子中长跑项目,从而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国队的成绩。

2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国队成绩原因分析

2.1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国队成绩波动原因分析

通过对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国队整体成绩中三个“波峰”与三个“波谷”的分析与研究, 发现影响中国队成绩波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中国女子中长跑项目的发挥,与中国队整体成绩的波动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队辉煌的 三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表1):1994年第四届、1998年第七届和2006年第十一届,女 子中长跑项目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每届都有金牌数和奖牌数的收获,而且占据了当届比赛 的金牌与奖牌总数的较大比例,在1994年的第四届甚至达到了50%;而中国队成绩惨淡的三 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1988年第二届、1994年第五届和2000年第八届,女子中长跑均无一 枚奖牌贡献,对当届团体积分的贡献也不到10分。由此可见,女子中长跑项目的发挥,对中国队整体成绩的波动幅度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

二是比赛中的发挥程度,也影响着中国队整体成绩的波动幅度。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比赛的成 绩[6]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这 三方面因 素所决定,其中运动员自身与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都决定于他们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在比赛中的发挥程度。在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上,中国运动员尤其是女运动员与世界运动员的竞技 能力水平相近,因而比赛成绩较多地受到了比赛中发挥程度的影响。中国队在世界青年田径 锦标赛中比赛发挥不稳定,成绩不佳的届次,特别是处于“波谷”的三届,基本都提到了临 场发挥不佳、心理调节能力较差等问题;而成绩较好的届次,尤其是1998年的第七届,比赛 成功率达到了50%以上。说明中国队在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的比赛发挥程度对整体成绩的 波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2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国队成绩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青少年运动员在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成人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 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根据田麦久教授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阶段理论,处于基础训练阶段或专 项提高阶段的青少年如能取得不错的成绩,那么理论上,成人时在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 阶段应取得更好的成绩。但中国田径的成绩为什么没有起色呢?本研究试图结合调查问卷与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国队的表现,对竞技体育包括的四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探索中国田 径在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所反映出的部分问题的原因。

2.2.1中国田径运动员选材情况分析

目前中国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情况还不是很理想,通过调查(表2),79.8%的教练员主要以自己的经验和运动员的专项成绩选材,只有20.2%的教练员能进行生理、生化测试。青少年运动员选材的不如意,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优秀运动员的成长与成才。

同时中国运动员的成才率比较低。以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获取奖牌的67名[7]中国运动员为例(表3),成年后能在世界大赛进入前八名的只有14人,能进入洲际以上大赛前八名的 也就25人,分别占总数的20.9%和37.3%,其所占比例比较小。青年时期优秀的运动员却大部分不能在成年后培养成世界优秀运动员,说明目前在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方法与体制、运动 训练上存在着一定问题。

2.2.2中国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情况分析

田径作为体能类项目,运动员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应当首先发展运动素质。但问卷调查显 示(表4),选择对青少年运动员侧重专项技、战术训练的比例是最高的,将近50%,说明有将近一半的教练员忽视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不注重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高。而 且通过对运动员负荷安排情况的调查(表5),有大约40%的教练员安排了较大以上的负荷 ,这虽然可能带来一时运动成绩的提高,但会给他们多年训练带来障碍;而且如果运动负荷 过大,又得不到及时恢复,可能导致运动员厌倦训练、过度疲劳,甚至伤病的出现,从而缩 短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通过对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国队获取奖牌的50名运动员的调查研究[8](表6),这些 原本国内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有84%的人保持国内前八名成绩的年限不到8年,而其中有38 %的运动员只能保持4年以下,有4人居然仅在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上夺取奖牌后就淡出了国 内优秀运动员的行列;只有16%的运动员,能保持国内前八名成绩的年限超过8年。其中王妍 和闵春凤2人保持了10 a以上,基本符合世界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在当今世界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呈现增大的趋势下,中国运动员却过早地退出了优秀运动员的行列,反映出在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和训练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2.2.3中国青少年田径运动竞赛情况分析

中国田径运动员,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大多具备了较高的竞技能力,但是却因各种因素不 能通过竞赛的形式得到正常或超常的发挥,比赛成绩反而不如训练成绩的水平。最近的第十 一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正常或超常发挥的只有38%,最好的第七届也只有54.8%,而最差 的第二届只有5%。

同时田径运动的商业化和职业化,带来了更多的比赛,但田径运动属体能类项目,运动员高竞技水平的获得是系统、长期训练的结果,尤其青少年运动员,过于频繁地参赛必然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因而应根据训练的要求,合理参加比赛,真正做到赛练结合。

2.2.4中国青少年田径竞技体育管理情况分析

现行的运动员培养体制主要还是“金字塔型"的三级训练培养模式,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 革,大部分地方体校面临经费不足和运动员短缺的局面,且忽视对青少年全面素质尤其是文 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不利于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和就业,因而实现以学生运动员为主体的“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9],代表了中国优秀运动员培养模式的未来和发展方向,必将逐渐成为未来中国竞技体育的中坚力量。

同时,目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竞赛体制,具有重运动成绩、轻发展潜力的倾向,对后备人 才的选材与训练形成了误导,许多教练员的选材和训练都以保证竞赛拿名次为前提,而未将 发展运动员的潜力放到突出位置,且人才输送奖与竞赛成绩奖反差过大。因而有必要改革现 行的竞赛奖励机制,保证教练员能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进行系统、长期的渐进训练;同时以 基层教练员向省市和国家队输送运动员的情况评定其训练业绩,而不以青少年比赛成绩的好 坏去衡量,可较大限度地提高青少年田径训练的质量和效益。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研究显示,中国队整体成绩的起伏比较明显,经历了“三峰”、“三谷”,即以1992年第四届、1998年第七届、2006年第十一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为三个“波峰”;而以198 8年第二届、1994年第五届、2000年第八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为三个“波谷”。

2)研究显示,中国女子中长跑项目的成绩和比赛发挥程度影响了中国队在世界青年田 径锦标赛整体成绩的波动幅度,而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比例不大、侧重专项技、战术训练的比 例 偏大、运动员保持最佳竞技状态的年限偏短、退役时间偏早等因素影响了中国队整体成绩的 提高。

3.2建议

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在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不仅派出成绩优良的选 手去参赛,也把成绩暂时不突出、但有培养前途的选手送去参赛;不以参加世界青年田径锦 标赛夺金牌为目标,而以培养和锻炼青年选手为重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世界青年田径锦标 赛是培养世界冠军摇篮的作用,为中国田径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运动员。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5.

[2] 魏星.第4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综述[J].田径,1992(4):7-10.

[3] 阚福林.参加第七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的体会[J].田径,1998(4):15-18.

[4] Tom网――[田径]79人参加44项比赛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国队强阵出击. .

[5] 唐礼.第二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综述[J].田径,1988(4):9-10.

[6] 孙克诚,等.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成才规律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8 (3):22-23.

[7] 寿伟江,等.对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过早退役原因的调查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 005,26(2):40-43.

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范文6

【关键词】田径运动会 分析 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对洪山高中田径运动会现状调查分析,对高一、高二、高三各班报考体育专业的学生和非报考体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报考体育专业学生50人(高一高二学生各15人,高三学生20人)、非报考体育专业学生100人(各年级随机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设计的问卷,分别对高一、高二、高三各班报考体育专业学生和非报考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问题的结构类型是以开放式为主。其中对体育专业学生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47份,回收率为94%;对非体育专业学生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0份,回收率为90%,归纳总结共发放问卷150份。

1.2.2访谈法

走访学校中有关田径教育的体育老师,及田径裁判等相关教师

2 研究结果分析

分别对现象分析的比赛组织方面、裁判员、比赛时间与参赛人数等方面入手。

2.1现象分析

2.1.1项目组织方面

传统田径比赛项目其良好的健身性和激烈的竞争性并且已渐渐被大众所认可,但每届运动会都采用着相同的比赛项目,其田赛有: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标枪、铅球;径赛有:100m、400m、1500m、3000m,4×100m、4×400m。这些每次都相同的田径比赛项目难免会使学生对其产生部分厌倦情绪,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参赛的兴趣。在被调查的有效137份问卷中,45份认为项目设置合理,占33%;84份认为项目设置不合理,占61%(见表2)。就如李艳在《浅谈中学运动会的发展方向》中提出:运动会设目前多数学校的田径选项课如同虚设,学生少有问津,甚至不少学校都取消了田径课,而较受学生喜爱的球类项目却未能出现在运动会中。运动会中的铁饼、标枪、跨栏等技术要求比较高的项目多数学生是无法参加的,即使参加比赛,成绩也相当差,出现标枪15米拿冠军、跨栏只要到终点就能拿名次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2.1.2 比赛组织方面

2.1.2.1规则

中国田协颁布的《田径竞赛规则》许多中学在运动会上参照执行,洪山高中也不除外,但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在跳远和三级跳远比赛中,由于踏板原因导致许多学生违规而被取消比赛资格;在投掷铅球比赛中,由于器械的重量使我们的学生不能正确的发挥和完成动作,造成投掷距离太近等等。

2.1.2.2裁判员

洪山高中田径运动会的裁判员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部分为其他科目老师和学生会学生参与而组成的裁判员队伍。因体育教师人员有限,使用部分学生裁判员给比赛的成绩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如发令员为防止运动员抢跑而采取快速鸣枪的方法,导致运动员在此环节中吃亏;终点裁判员与计时员判断时常出现偏差等等。出现这些情况不仅会影响整个赛程,而且还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情绪,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从表3可以看出,70份问卷认为基本合理,约占51%;65份问卷认为不合理,占47%。

2.1.3比赛时间与参与人员

根据人体机能特点,洪山高中将田径运动会安排在下半年举行,而下半年又是高一新生刚人学的时候,召开田径运动会虽有利于新生更快的融入校园与班级的新环境之中,但因新生军训需要的时间,会使田径运动会召开的时间比较靠年终,这时天气气候温度较冷,较多的衣服会束缚肢体的活动,很不利于运动员正常水平的发挥,从而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此外,洪山高中田径运动会一般为期2天,两天中的第一天有半天都不属于体育运动比赛,真实的运动会比赛项目的时间并没有很多,所以考虑到学生较多的实际情况,两天的田径运动会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与体育竞赛的需求,同时也不能达到体育大众化的目标。比赛时间上在被调查的137份有效问卷中,81份认为这样安排基本合理,占59%;50份认为这样安排不合理,占36%(见表4)。 在洪山高中田径运动会参与人员上,由于各班级突出竞技,都是以排名与荣誉挂边,直接导致高二高三参与比赛的人员都是些老面孔,洪山高中田径运动会十届如一届,成为少数人的表演舞台,特别是报考体育专业学生的天下,似乎与广大学生无关,因而田径运动会就成了大多学生的公共节假日。因为缺乏新生的参加,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使参赛人员也慢慢走向“老龄化”。

2.1.4 奖励设置和评分方法

在过去“竞技第一”思想影响下,学校竞技运动成绩节节攀高,随着近几年学生体质急剧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运动会要淡化金牌意识,强调重在参与;鼓励每一个人为集体做贡献,奖励办法要本着参与与竞争并重的原则,增设组织奖、参与奖、表演奖、特色奖等等;加大集体奖励的力度,以鼓励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在洪山高中田径运动会上,最主要的奖项是班级总分奖,个人所得的项目奖励非常的少,只有一张证书。对于学生个人来说是不够的。评分方法上,高分数应该侧重与团体项目,在洪山高中田径运动会上团体项目采取双倍分原则。在调查奖励设置和评分方法上,在表5中可以看出,被调查137份有效问卷中, 55份认为这样设置和评分基本合理,占40%; 75份认为这样设置不合理,占54%(见表5)。

2.1.5场地设施

目前,洪山高中田径运动会教练员普遍认为训练使用的场地器材不能满足需求。虽然有田径场,但是训练器材有限,严重影响训练,且大部分的的器材设备欠缺、质量差等都给训练带来一定的障碍。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洪山高中田径运动会安排在每年的下半年11月份举行,为期2天,采用传统的田径比赛项目,规则按照中国田协颁布的《田径竞赛规则》参照执行,其比赛竞技性太强。

3.1.2比赛场地在洪山高中塑胶田径场,其赛前训练在室外田径场进行,但是训练器材有限,严重影响训练,且大部分的的器材设备欠缺、质量差等都给训练带来一定的障碍。

3.1.3奖励设置和评分方法上,各班级过于追求各个项目都要拿第一,金牌意识太强,这有悖于重在参与,提高大众身体素质,弘扬团队、拼搏进取的精神。

3.2 建议

3.2.1完善裁判员制度

建议洪山高中体育管理部门建立建全学生裁判员的培训制度,对部分报考体育专业学生和学生会学生进行集中培训,提高他们的公平,公正,公开裁判意识,并适当发放“优秀裁判员”证书。

3.2.2进一步完善场地设施加大经济投入

众所周知,在校田径运动会中,场地设施的好与坏,能直接影响到运动员比赛的成绩和比赛的兴奋度。同时也影响大观众对比赛的期待心。想要改善现如今洪山高中田径运动会的现状,必须先加大投入,置办新的比赛器材与训练器材,尽可能的完善比赛器械。也可以利用资金来加大校田径运动会的宣传和奖励措施当中,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我校田径运动会吸引大家的眼球,让学生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让广泛的师生都乐在其中。

3.2.3增加比赛项目,突出淡化竞技、强调娱乐的性质

采用征集项目的方法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项目的设置过程中来。项目筹备组列出趣味性集体项目的宗旨、要求等,请大家设计,然后通过有关人员对征集来的方案进行评选,挑选一些趣味性强、娱乐性强、对抗性强、竞争激烈的集体项目

3.2.4完善奖励措施与评分制度

奖励办法应从鼓励参与,激发兴趣、培养情感为出发点,使体育节成为全体师生员工展示体育才能、实现自身的大舞台。

总之,学校运动会不仅是一次体育运动水平的比赛,更是学校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体现。学校体育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健康水平为目标。田径运动会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让学生在公平、公正、公开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愉悦责任。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在取得进步和收获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以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开展做到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高飞.《山西省中学校运会开展现状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0,(01):1-2.

[2]李艳.《浅谈中学校运动会的发展方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56-158.

[3]詹中华、袁跃.《对普通中学校田径运动会现状的调查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4,(01):45-46.

[4]扬德敏、万美容.《中学运动会的现状分析、思考与对策》[J].中国市场,2 007,(44):66-67.

[5]史瑞霞.《中学生参与运动会积极性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04):97-98.

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范文7

[关键词]体育;课余训练

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训练作为中学课余体育活动的一项特殊组织形式与活动,在促进中学课余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热情,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如今提倡青少年身心健康,我们如何更好的提高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训练水平,应该是我们中学体育老师深刻思索的问题。

1.现阶段中学体育课余训练的困惑

1.1学生课业负担重,训练的系统性得不到保证,这是直接困扰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的最主要原因。

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15―17岁)时期应是具有田径才能的运动员展露头脚的时期,也是运动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专项训练阶段。此阶段的训练时间,训练强度,训练量都将大大增加,唯有如此才能为运动员今后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然而这时期正是高考制度下最为繁重的时期,文化学习和课余训练产生了激烈的矛盾。由于社会环境、升学就业压力迫使课余训练让步,运动训练时断时续,甚至是被迫中断课余训练。主动训练的系统性难以得到保证。

1.2地方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对青少年竞技体育运动不重视,是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课余训练发展的最深层原因。

现如今,城乡的体育设施依然落后,全民的体质测试水平,特别是青少年体质依然下降。其根本上在于地方各级政府及教育的主管部门对体育不重视,更何况课余的体育训练了。田径运动是最为彰显人的能力与价值的一项运动,受众广,参与人数多。然而在现阶段中,青少年田径比赛随意更改,推迟,取消,特别是在教育系统内普遍存在的。没有形成规范合理、系统的田径比赛制度,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积极性大为挫伤。

1.3各运动项目对运动等级评定的不一致性导致田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课余训练中参训运动员的积极不高。

在青少年体育竞赛中,球类项目比赛运动员技术等级评定是根据本次比赛的等级和球队所获的名次而定的,其标准是浮动的,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田径竞赛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是明文规定的,成绩是电子计时的,都是客观、准确的。懂体育的人都知道田径项目及其它计时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是较球类项目来说是最为可靠的。各项目对运动等级评定的不一致性,导致运动员在升学进入高校单招考试中的不公平,影响了田径运动员今后的发展。

1.4教练员工作负担重、专业性不强、训练效率低。

现阶段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课余训练的教练员都由体育教师担任。由于既要完成好教学、教改任务,又要兼顾田径课余训练;既要上好体育课,提高广大学生身心健康,又要选好、训练好运动员,展现他们运动潜能,身心疲惫。另外田径课余训练和田径体育教学应属于不同专业领域的两个范畴,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科学,随着科技发展,科技在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2.提高与改进中学体育课余训练的措施

2.1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体教结合”,各部门协调配合,促进中学体体育传统学校田径训练发展。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训练和比赛,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主体性教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实际上就是使具有田径特长的中学生运动员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形式与内容。“关注每一名学生发展”、“以生为本”是主体性教学的核心内容。各个部门只有真正认识到改进与提高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不仅是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和学校体育发展需要,而且也是具有田径运动天赋学生运动员的内心需求。我们发扬体育部门在科技和经验方面的优势,坚持“体教结合”,通力协作,才能为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与平台,为其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2.2完善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规章制度,确保田径课余训练工作有效务实。

完善的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课余训练的规章制度包括有:《田径课余训练考勤制度》、《田径课余训练备课制度》、《田径课余训练赛前集训制度》、《田径课余训练参赛制度》、《田径课余训练运动员补课制度》、《田径课余训练奖惩制度》等等。只要是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我们不怕订得细,细而不乱、细而不繁,因为这都是为促进田径课余训练发展的,都是为确保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只有在完善的中学体传校田径训练规章制度的保证下,生动活泼,科学有效的田径课余训练局面才能得以展开。

2.3减轻教练员工作负担,加强专业培养,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中学体育传统学校的领导应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核准该校田径课余训练教练员的工作量,在体育教学方面不能和其他教师同等对待。田径课余训练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与正常体育教学差距很大,运运员的肌肉类型,机能发展规律,素质敏感期,个性特点,运动技术的经济性等等都是体育教学中不曾深入了解的知识。更何况随着科技发展,田径训练的科学性不断向前发展。田径课余训练教练员固步自封,闭门造车是绝对不能的,必须加强专业培训,了解运动训练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并且不断总结经验,整合原有的训练理论,研究探索适宜不同运动员,不同项目类型的科学的训练理论和方法,提高田径课余训练的有效性。

2.4加强对青少年体育竞赛管理,严格运动员竞赛参赛制度,确保竞赛的公平。

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范文8

关键词:中国田径;成绩预测,备战目标对策;2008年奥运会

中图分类号:G82/20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3-0408-03

作为奥运会金牌第一大户的田径项目在2008年奥运会能否有新突破,作为奥运会金牌第一大户的中国田径如何去实现“119”工程,怎么为2008年奥运会作出较大的贡献就成了每一位中国田径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从中国在世界田径重大赛事中成绩的演变过程这一切入点入手,预测北京奥运会田径成绩走势,分析中国田径实力,提供实现“奥运战略”对策与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 中国和世界各单项前10名20年来田径成绩;2) 中国参加国际大赛田径成绩与名次。

1.2研究方法

1.2.1比较法

1) 将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成绩进行纵向比较;2) 将中国国内成绩与中国参加奥运会、世锦赛田径成绩进行横向比较;3) 对中国和世界男女各单项优秀田径运动员历年来前10名的平均成绩演变(平均成绩、定基和环比增长幅度)进行统计。

1.2.2预测法采用动态分析预测方法,2008年奥运会及2008奥运会年中国田径单项成绩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1.2.3逻辑归纳法

1) 对中国田径成绩整体的发展特征进行剖析;2) 对中国目前的田径项目的状态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和分析;3) 为中国田径2008年奥运备战、突破及可持续发展及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

2结果与分析

2.1中国田径实力呈现止跌启稳、个别突破的趋势

2.1.1中国与主要竞争对手奥运成绩比较

从上表中可以看见,中国虽然在27届奥运会上金牌超过了俄罗斯,并逼近了美国,在田径却远落后于这两个国家,特别是俄罗斯在田径上已经开有崛起的势头,中国的优势项目与俄罗斯强项冲突,无疑会增加中国田径在北京奥运会夺牌的难度。

2.1.2中国田径在奥运会上具体表现自1984年中国参加奥运会以来,共参加了6届奥运田径比赛(表2)。

剖析中国田径运动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可以发现:1) 从总体水平上90年代以后的中国田径竞技水平明显优于80年代。2) 中国田径运动的优势项目经历了男子领先、男女相当、到女子领先、男女相当的演变过程。在第23届奥运会田径比赛中。中国男选手取得了21分,而女子选手仅得7分;而进入90年代,特别是第26届奥运会中国田径队获41分,而男子选手得0分(即中国没有男子运动员进入奥运会田径决赛前8名);第27届奥运会(悉尼)中国田径队男子更是全军覆没,女子也全面滑坡;3) 中国的优势田径项目经历了由男子跳跃向女子铅球、竞走、中长跑和男子高栏的转变。但目前女子铅球后继乏人,女子竞走技术等不到国际认可的尴尬局面。4) 整体实力不强, 能向奖牌发起冲击的项目不多,目前能向奥运金牌发起冲击的仅剩男子110 m栏和女子中长跑。5) 在奥运会这样的重大比赛中运动员的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这种现象在2000年奥运会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参赛26人中,除50公里竞走2人和李季外,其余23人均未发挥出水平。雅典奥运会中国田径队共有52人参加了31个项目的比赛,是历届奥运会人数最多的。但有28人在比赛中成绩低于平时水平,占总人数的54%。正常发挥的只有14人,占27%。赛出个人最好成绩的只有4人,占7.9%。6) 阴盛阳衰仍然存在。中国自1984年参加奥运会以来,共在田径比赛中获得5枚金牌。除刘翔男子110 m栏外,另外4枚均出自女子长跑和竞走。

2.1.3中国在历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的具体表现在第3届世锦赛上,中国夺得2金在内的奖牌4枚,第4届夺得4金在内的奖牌8枚,金牌数、奖牌数均居第2位,可是到了第5届世锦赛,中国代表团却令人遗憾地留下了金牌为零、奖牌为1的低谷记录。在第六届世锦赛上,中国代表团所得总分(34)多于上届(25),可惜一枚奖牌未获,中国田径已在世界上跌入三、四流。虽然在中国在女子竞走项目上夺得1金1银,但仍然止不住中国整体下滑的态势。在第八届世锦赛上更是表现的大失水准,不仅一枚奖牌未获,进入前8名人数也是历史最低,反映出中国田径的低迷状态。另外,通过统计发现,中国田径从第五届世锦赛后,往往依靠女子半边天打天下。中国女子田径运动部分项目水平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整体水平明显高于男子,而男子由于朱建华的退役,其整体水平现在只能在亚洲徘徊。这种结果与中国田径代表团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十分吻合。

从2003年巴黎世锦赛以后,中国田径开始有所起色,不少选手冲进决赛,比上届锦标赛大有进步。但8名竞走选手有5人被罚下,暴露出青黄不接、技术落后的问题。在2005年,在第十届世锦赛上总成绩与上届世锦赛相比有较大提高,但我们注意到参加赫尔辛基世锦赛的中国田径选手,代表了国内田径各个项目的最高水平,以他们在国内比赛创造的成绩,不少人可以进入世锦赛前8名甚至冲击奖牌,但是不少人发挥失常,中国竞走更是全军覆没,全运与奥运冲突问题再次凸显。在2007年田径世锦赛上,中国田径终于有所突破,部分项目的优势呈现集团化,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让国人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田径的表现充满期待,但这次比赛也暴露了中国队员发挥不稳定的老毛病,特别是赛前被寄予厚望的项目竞走项目尤为明显。

2.2中国和世界2008年奥运会田径成绩预测预测工作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当人们对系统未来的发展状况有科学的预见时,才能做到方向明、目标准、政策有效。作者在2001年曾对2004年奥运会田径成绩进行过预测,准确率在75%以上,因此本文在吸收了近几年成绩后对2008年奥运会第一名成绩以及奥运会年(2008年)中国田径第一名成绩进行修订预测,以提供决策部门、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预测模型的确立,即计算中国和世界田径各单项成绩发展过程的逐年递进系数。

Fj=(Z-W)/Z*100%

Ft=(W-Z)/Z*100%

Fj计算径赛项目的递进系数,Ft计算田赛项目的递进系数

Z:前一年的平均成绩W:当年的平均成绩

用上述公式计算出中国和世界田径项目逐年最高成绩的递进系数。递进系数的优点:首先,可以反映各项目逐年、各阶段和全过程的增长速度,信息量大;其次,去掉各单项量纲,不同项目均具有可比性;最后,数据直观、简明,便于使用。

1) 根据对中国和世界逐年递进系数的统计,田径各个项目的特点(开始时间的早晚、规则改变的年限、器材的演变等),作了区别对待处理。

2) 对中国和世界成绩递进系数进行统计,对2008年奥运会成绩进行预测计算。

Yj=A-A*FjYt=A+A*Ft

Yj:预测竞赛成绩Yt::预测田赛成绩 A:当年成绩

根据预测结果,在2008年奥运会上,中国有望在约10个项目上进入前八名,其中男子3项,女子7项以上。它们分别是男子:110 m栏、跳高和跳远;女子:链球、1 500 m、100 m栏、400 m栏、马拉松、跳远、铅球和铁饼。另外由于竞走裁判主观因素比较大,在此没有进行专门分析。

根据我们的预测发现,中国田径管理中心所制定的2008奥运目标基本相符,也就是说中国田径管理中心制定的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但综观中国田径所参加一系列国内外大赛所反映出的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将直接影响中国田径的奥运备战目标的实现。

2.3中国田径备战北京奥运对策

2.3.1备战2008奥运目标总的目标是:在2008年奥运会上力争2以上块金牌、3~5块奖牌、5~7人进入前8名。

2.3.2田径项目备战主要对策

2.3.2.1搞好项目布局,选准突破口,为2008年奥运会作出更大的贡献项目布局要突出战略性和前瞻性。

把能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世界级大赛上争取奖牌的项目称之为一类项目,给以重点扶持。

拟定以下项目为一类项目:(近几届获得奥运会、世锦赛奖牌)

女子――20 km竞走、女子5 000 m、女子10 000 m、女子链球、女子撑竿跳高、女子马拉松、女子跳远、女子3 000 m障碍(新增项目)

男子――110 m栏、50 km竞走

2.3.2.2攻坚计划与攀登计划并举(1) 为国家队提供保障。国家队是一面旗帜。虽然三级训练网已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但是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队伍仍然要组织在一起,并给予各方面的保障。

国家队应实行岗位责任制,主教练通过竞聘上岗,国家队队员应按照年度积分排名选出,通过改革,使国家队由以前高高在上、能进不能出的僵化体制,变为来自于省市队又高出于省市队,以完成国家任务为使命的能进能出的机制灵活的新型管理体制。

(2) 培养选拔国家二队。选拔甩发展前途的优秀青年运动员组成国家二队,通过国家选拔与省市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全国优秀苗子参加训练营。

2.3.2.3加强对外交流我国应继续加强与有优势项目的国家进行交流,选送高水平的教练员和有天赋的选手到国外训练,加大选派运动员出国参赛的力度,进行实战锻炼。聘请国外知名教练对我国教练进行短期培训,更新训练观念与世界训练方法接轨。如短距离径赛项目就“请近来、走出去”与美国进行了交流,虽然效果没有立竿见影,但相信其影响是深远的。另外,中国还可以加强与传统田径强国俄罗斯加强田赛项目、非洲选手中长距离的交流,让教练员深入都该国训练队伍中,现场观摩、现场学习,把别人的先进经验真正的领悟、消化。

2.3.2.4向科研要成绩刘翔的崛起,不仅说明孙海平教练员的高水平,同时也体现了科研的重要性,因此应及时总结刘翔的成功经验,逐步向其它项目推广和辐射。

2.3.2.5建设多个能满足不同训练需要的训练基地在2008年奥运会前,力争在中国建设数个象北京体育大学一样的可供田径项目备战世界大赛需要的、集训练、科研、恢复、后勤保障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训练基地。

2.3.2.6加强反兴奋剂的力度和教育应出台可行性的硬措施,从根上铲除兴奋剂,让训练回归到科学的训练道路上来。

3结论

1) 从总体水平上讲,90年代的中国田径竞技水平优于80年代,2000年后成绩开始有所起色,整体水平落后于美国、俄罗斯和非洲一些田径强国。

2) 中国的优势田径项目经历了由男子跳跃和女子投掷、竞走、中长跑向男子高栏、女子中长跑、女子链球的转变,竞走水平很高但技术不稳定,难以得到国际的认可。

3) 中国田径阴盛阳衰现象仍然存在,中国男子国际赛场基本上靠刘翔一人支撑。

4) 在国际重大比赛中大部分中国田径运动员一般发挥不出应有水平,一时难以找到合理解决办法。

5) 中国田径目前整体发展形式看好,特别是中国可以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东道主优势,以竞走为突破口,理论上说可以完成2008年田径金牌任务。

6) 中国田径管理层进行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的来看中国传统和优势田径项目还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一个运动员维系一个项目命运(如男子跳高朱建华、男子110米栏刘翔、女子撑杆跳高等),对中国田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表现持谨慎乐观。

参考文献:

[1] 李春雷.中国田径发展规律及未来成绩预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54-56.

[2] 李春雷.从世界三大赛和全运会看我国田径实力及努力方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86-88.

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范文9

盘点大邱田径世锦赛的点点滴滴,我们不是为了简单“复述”一次在亚洲举办的田径世锦赛的不平凡历程。更重要的目的则是唤起国人的田径意识,让田径走进千家万户。这远比一遍遍重复几枚奖牌如何来之不易要有意义得多。

随着博尔特领衔的牙买加队在男子4×100米接力比赛上演“最后的疯狂”,鏖战9天的大邱田径世锦赛终于迎来了唯一一项世界纪录的诞生,于4日完美收官。巨星折戟,新锐辈出,冷门与意外齐飞,惊喜和遗憾并存,大邱的赛场内那一幕幕跌宕起伏的精彩大戏,在让世人感受田径魅力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关于未来的问号。

一问:“零抢跑”还能走多远?

谁也不会想到,本届世锦赛的男子百米比赛,世界纪录保持者博尔特竟然以抢跑被罚出局的方式离开,令最受瞩目的飞人大战黯然失色。“零抢跑”规则初衷意在保护明星选手不受干扰,如今却令博尔特等名将反受其害。在舆论压力之下,国际田联这项刚实行一年多的规则会不会夭折?

大邱世锦赛是第一次接受“零抢跑”规则检验的顶级田径赛事,让人最感意外的是,博尔特竟成为最大牌的“受害者”。“零抢跑”保护明星选手的初衷不错,但背后却还隐含着照顾电视转播和赛事推广的更大意义。9月1日,国际田联已经在大邱开会决定,不改变现行的“零抢跑”规则,因为这是对所有人都公平的。国际田联发表的声明表示:“听到枪声才能跑,而不是去压枪、猜枪,这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原则。”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应该尽快忘记博尔特那次令人失望的抢跑,接受“零抢跑”的规则在跑道上继续实施。

二问:大邱的冷门为何这么多?

相比于大邱世锦赛看台上的冷清,更令观众心凉的是赛场内的冷门迭爆。一些被寄予厚望的大牌选手或因伤退赛、或犯规被罚、或临场折戟,极大影响了比赛观赏度和竞技激烈性。田坛名将为何在大邱频频落马?

在大邱,“封面魔咒”是记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所谓“魔咒”就是哪位明星登上世锦赛当日的官方秩序册封面,就注定无法在比赛中夺取金牌。博尔特、罗伯斯、伊辛巴耶娃等都成为受害者,失意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明星成绩不佳大都可归为“人祸”。田径赛事商业化之后,赛事频密,透支了明星选手的体能,也增加了他们受伤的风险,在本届世锦赛上,伤病名单可以列出长长一串。抢跑、阻挡对手等突况扎堆出现,确实在田径大赛并不多见,却也让本届世锦赛给人留下了更深印象。除了“人祸”,“天灾”也不得不提,大邱世锦赛期间虽无风雨,但稍显闷热的天气也影响了选手们的发挥。此外,欧美选手到亚洲比赛,长途奔袭之后还要适应时差等不利因素。

三问:世锦赛成色今不如昔?

作为伦敦奥运会前最后一次顶级田径赛事,按照往常规律,水平应该高于奥运会后的那届世锦赛。但纵观本届世锦赛,与赛前的预期相差甚远,最终只打破一项世界纪录。为何会出现如此现象?

作为奥运会之前的一届世锦赛,确实更受参赛选手的重视,竞争也更加激烈。但从近几届世锦赛的成绩看,奥运会前的世锦赛往往鲜有世界纪录产生,比如2007年大阪世锦赛“颗粒无收”,倒是2005年赫尔辛基世锦赛和2009年柏林世锦赛各有3项世界纪录被改写。对此,刘翔的教练孙海平说:“明年是奥运会年,很多人都把世锦赛当做一次摸底考试,同时观察几个主要对手的实力,自己只要发挥正常就算完成任务。”另外,世锦赛较为紧凑的赛事安排也增加了比赛难度,美国女子200米名将菲利克斯就因为兼项400米而影响了成绩,这也解释了田径大赛为何难出好成绩,反而是一枪定胜负的大奖赛容易打破世界纪录。

四问:谁能撼动美国队霸主地位?

肯尼亚人在世锦赛首日就刮起“包揽旋风”,俄罗斯选手的表现也格外抢眼,加之后程发力的牙买加队,可以说,笑傲世界田坛30年的美国军团正面临全面挑战。从本届世锦赛的奖牌分布看,世界田径格局是否在变?

美国队在大邱的表现有所回升,收获12枚金牌。相比此前的一家独大,现在美国田径在多个领域受到了冲击。“牙买加旋风”在北京奥运会形成之后,如今势头有所放缓,只夺得了4枚金牌,排名金牌榜第四,但即便如此,也让美国人在短跑跑道上处于劣势。俄罗斯选手的表现强势反弹,一举夺得9枚金牌,位居金牌榜次席,在田赛项目上向美国选手发起了挑战。中长跑领域仍是非洲选手的天下,肯尼亚选手独得7金,成为最大赢家,欧美国家只能依靠“雇佣军团”分一杯羹。美国队霸主地位的松动也表明,在田径项目更趋职业化、市场化之后,有更多力量参与到竞争之中,撼动了美国队的霸主地位。

五问:中国军团能打多少分?

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坐上奖牌榜头把交椅,但田径项目却一金未得。本届世锦赛是伦敦奥运会前最重要的演练机会,纵观中国军团在大邱的整体表现,能打多少分?

中国田径队在本次世锦赛上共夺得1金2银1铜,排名金牌榜第七名,为近18年以来世锦赛最好成绩,在伦敦奥运会上,我们对中国田径应该能有所期待。如果要打分,应该能给出80分,几个重点项目如女子铁饼、女子链球、女子竞走和男子110米栏均有不错发挥,让人稍感遗憾的是男子竞走和女子铅球两个项目的表现。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则打出85分以上的高分,认为中国选手的总体表现让人满意。当然,对于田径项目而言,伦敦奥运会的冲金点不会发生太大改变,但激烈程度肯定还要更甚于世锦赛,对于中国田径的考验仍然严峻。

六问:伦敦的跑道属于刘翔吗?

一次意外的犯规,让刘翔与金牌失之交臂。遗憾在所难免,但世锦赛亚军的名次让很多人相信:刘翔的实力和自信同时回归,真正重返巅峰。明年伦敦奥运会若再遇罗伯斯,刘翔胜算几何?

如果要给刘翔在大邱世锦赛上的表现打一个标签,应该是“重回一流”。如果不是罗伯斯的干扰,刘翔应该能够实现世锦赛第二枚金牌的梦想,但是一枚银牌反而让人们对他在伦敦的表现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应该说,刘翔现在的起跑技术仍有打磨和上升空间,只要保持状态、远离伤病,刘翔仍有很大希望在伦敦给人们带来惊喜。通过世锦赛,刘翔的主要对手基本也站在了明处,罗伯斯和奥利弗在世锦赛上都经历了挫折,但实力仍存,新科世锦赛冠军理查德森也要小心对付。现在,罗伯斯还有可能受到国际田联的追加处罚,如果刘翔能与罗伯斯再度相遇,先不说两人彼时状态如何,在气势上刘翔就已先胜一筹。

七问:亚洲田径何时真正崛起?

在世界田径版图上,亚洲从来就不是主角。除了中国和日本,其他亚洲国家的选手似乎总难摆脱“陪太子读书”的命运。有人说,身体条件的局限,注定了亚洲人无法进入世界田径强者行列。亚洲田径究竟能否超越自我、真正崛起?

韩国是一个很热爱体育的国家,但田径世锦赛的话题并不多,其实何止韩国,整个亚洲都缺乏田径运动的传统。在世锦赛历史上,亚洲选手在多个小项都有过突破,但除了昔日的“马家军”,还没有在某一项目形成集团优势。在本届世锦赛上,亚洲一共只有中国、日本、哈萨克斯坦和伊朗4个国家登上奖牌榜,夺得的奖牌总数是2金3银2铜。相比美洲、欧洲和非洲,亚洲田径的落后是不争的事实。在强调耐力和爆发力的田径赛场,亚洲选手想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付出更多努力,有些项目可能还要倚仗天才选手的出现。我们与其盼望亚洲田径崛起,不如先沉下心来感受田径项目,培养兴趣、形成传统。

八问:“金牌新人”会否昙花一现?

与名将纷纷失意形成对比的是,多名后起之秀首次参加世锦赛便问鼎金牌,他们的横空出世,为伦敦奥运会的田径大戏平添悬念。这些看似陌生的名字,是昙花一现,还是预示着世界田坛已经开始改朝换代?

名将失意,势必会有新人涌现。大邱的赛场上,“90后”小将的胸前也挂上了金牌,格兰纳达的男子400米小将詹姆斯和美国男子三级跳远小将泰勒应该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他们能否在世界田坛站稳脚跟,明年伦敦奥运会的表现将成为衡量的重要标尺。不过,随着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鹊起的一批老将逐渐老去,新老交替确实成为大邱世锦赛的主题之一。除去接力的4个项目,在上届世锦赛上夺金的选手此次的成功卫冕率仅为23%,从中也不难看出赛场上竞争的残酷。

九问:高科技到底该怎样用?

博尔特抢跑犯规因为起跑器太敏感?伊辛巴耶娃发挥不佳赖杆子太软?高科技在体育比赛中的广泛应用,在助推竞技成绩提升的同时,也常常扮演“反面角色”。未来的田径比赛,高科技这柄“双刃剑”到底应该怎样用?

“鲨鱼皮”曾经让泳池里的纪录成为“易碎品”。在田径赛场,高科技也成为好成绩的“助推器”,鞋子更加轻便,衣服更加排汗,甚至撑杆跳高的长杆材质也有了“玻璃纤维钢”这样陌生的名字。高科技在帮助田径,却也在改变田径,泳池中对“鲨鱼皮”的禁令已经给国际田联对高科技的态度做出表率,作为一项纯粹的运动,人们不希望高科技的力量给田径带来太多改变。此外,高科技对每一个选手应该都是公平的,我们愿意看到选手们在同样敏感的起跑器上起跑,却不愿意看到伊辛巴耶娃一个人使着昂贵的长杆独舞。

十问:“刀锋战士”还会再来吗?

相关期刊